关于畜牧业养殖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6:04

关于畜牧业养殖

关于畜牧业养殖范文第1篇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促进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全市畜牧业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扶持生猪生产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扶持生猪生产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把发展畜牧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抓,以转变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有效促进了全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2007年,在全国生猪生产下滑、猪肉供应偏紧的形势下,我市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促进生猪生产的部署要求,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采取有力措施,使生猪生产得到了有效恢复,保障了猪肉市场供应,维护了社会稳定。2007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8万吨,畜牧业产值实现19.79亿元。畜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畜产品的卫生质量和食用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化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同时,生猪生产事关农民的持续增收和城镇居民“菜篮子”的稳定,具有“猪粮安天下”的战略意义。20*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价格不大涨、不大落。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扶持生猪生产、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全面促进我市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确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以加快推进畜牧规模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为主线,以增加供给、保障安全、调优结构、促进转型为重点,强化畜牧业标准化建设和动物防疫手段,努力提高生猪等畜禽生产总量、规模养殖比重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全市畜牧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二)任务目标。20*年,全市畜牧工作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体系,完成两个一百”,即:建立健全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新建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100个,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达到100%,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全年出栏标准化畜禽6000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2万吨。到2010年底,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禽规模化饲养比重达到70%以上,现代化养殖小区达到500个,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无公害畜产品达到100个,绿色畜产品达到10个,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00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等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三、全面落实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生猪生产

发展生猪生产是稳定市场供应的基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明电[2007]53号文)要求,全面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养猪积极性,稳定和加快全市生猪生产。

(一)落实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抓好能繁母猪生产是保持生猪生产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要按照国家实行的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对能繁母猪每头补贴增加到100元。市畜牧、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强化监督,确保补贴资金兑现到养殖户手中。

(二)继续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坚持实施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对母猪保险实行单独核算,保额、保费和政府补助标准暂不调整。财政部门要保证配套保险补助资金落实到位。畜牧部门和有关保险机构要加大宣传,开展规模养猪场单独入保、养猪协会入保和养猪农户联保等多种形式的能繁母猪保险业务,动员养猪户积极参保,努力扩大保险覆盖面,力争能繁母猪“应保尽保”。

(三)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生猪生产发展的趋势。2007年,我市经农业部批复实施了7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总投资565万元。20*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并充分利用这一扶持政策,引导农民转变生猪饲养方式,加快生猪标准化建设,努力提高生猪生产综合水平。

(四)落实生猪良种补贴政策。20*年,国家和省财政将对我市落实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资金168万元,对生猪良种场建设和开展人工授精所需的良种猪给予补贴,推进生猪品种改良。市畜牧、财政部门要结合我市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际,认真抓好项目建设的组织落实工作,引导种猪生产企业扩大养殖规模,新建、扩建原良种猪繁殖场,以满足我市生猪生产对种猪的需求,提高生猪良种覆盖率。

四、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一)加快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的方针,引导饲养者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按照发展高效、生态、环保型畜牧业的要求,积极发展畜牧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加快建立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20*年全市新建各类畜牧小区100个(牛10个,生猪40个,家禽50个)。采取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和利用沼气处理、制作有机肥料等综合治理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实现畜牧业生产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发展。

(二)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生猪生产,稳定家禽生产,突出发展牛、羊等节粮型家畜。发挥山区、平原、沿湖区域的不同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大力发展生猪、肉牛、肉鸡、肉兔、水禽、蛋鸡及特种养殖业,不断优化畜牧业品种和区域结构,促进各类畜禽平衡发展。

(三)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加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快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抓好畜禽品种改良、动物疫病诊断及综合防治、饲料配制和集约化饲养等技术的推广。强化畜牧业科技教育和培训,提高畜牧业技术人员和饲养者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加畜牧业科技含量,促进畜牧业增产增效。

(四)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盈泰集团、春藤公司、龙海松花、张汪名鸭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畜牧龙头企业,不断建立健全加工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发挥田园绿色肉牛养殖合作社、民族力源肉牛养殖合作社、春蕴生猪养殖协会等畜牧合作经济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扶持发展各类畜牧合作社、养殖协会,紧密组织饲养场(户)、加工运销企业、投入供应企业、技术信息单位,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带动农民参与合作养殖,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五、建立健全畜牧业发展保障体系

(一)加强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扎实做好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增配移动智能识读器、电脑等信息器材,不断强化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手段。进一步加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狠抓免疫基础,加强消毒灭源,确保防疫密度达到100%。严格落实动物疫病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应急演练和疫情监测预警预报,不断提高应对突发性重大动物疫情防控能力,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强化动物检疫监督,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进一步健全依法防疫、责任明确、监管有力的多层次防控责任体系,明确政府、职能部门、防疫人员和养殖场(户)的责任和义务,切实推进依法防疫工作。强化对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收购加工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假劣、违禁和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投入饲养环节,确保畜禽饲养安全和畜产品质量。

(三)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畜牧兽医工作体系。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扎实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充实完善兽医工作机构,逐步建立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技术培训,稳定基层防疫队伍,保证防疫工作需要。全面实施《国家级动物疫情测报站续建项目》和《基层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化防疫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畜牧兽医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扶持生猪生产加快畜牧标准化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培育典型,创新发展模式,并落实相关政策,大力加快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市里成立加快畜牧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的规划制定、组织协调、督导考核等工作。各镇街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明确专人负责,强化责任落实,加快推进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不折不扣地落实扶持政策,促进生猪生产,解决好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小区)建设用地、资金融通、技术服务、信息交流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畜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落实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文),鼓励农民合理利用荒山、荒地、滩涂等发展畜禽养殖。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畜禽养殖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大力支持农民兴办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加快全市畜牧业生产。

关于畜牧业养殖范文第2篇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促进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全市畜牧业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扶持生猪生产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扶持生猪生产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把发展畜牧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抓,以转变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有效促进了全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2007年,在全国生猪生产下滑、猪肉供应偏紧的形势下,我市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促进生猪生产的部署要求,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采取有力措施,使生猪生产得到了有效恢复,保障了猪肉市场供应,维护了社会稳定。2007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8万吨,畜牧业产值实现19.79亿元。畜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畜产品的卫生质量和食用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化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同时,生猪生产事关农民的持续增收和城镇居民“菜篮子”的稳定,具有“猪粮安天下”的战略意义。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价格不大涨、不大落。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扶持生猪生产、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全面促进我市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确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以加快推进畜牧规模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为主线,以增加供给、保障安全、调优结构、促进转型为重点,强化畜牧业标准化建设和动物防疫手段,努力提高生猪等畜禽生产总量、规模养殖比重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全市畜牧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二)任务目标。2008年,全市畜牧工作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体系,完成两个一百”,即:建立健全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新建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100个,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达到100%,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全年出栏标准化畜禽6000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2万吨。到2010年底,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禽规模化饲养比重达到70%以上,现代化养殖小区达到500个,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无公害畜产品达到100个,绿色畜产品达到10个,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00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等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三、全面落实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生猪生产

发展生猪生产是稳定市场供应的基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明电[2007]53号文)要求,全面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养猪积极性,稳定和加快全市生猪生产。

(一)落实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抓好能繁母猪生产是保持生猪生产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要按照国家实行的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对能繁母猪每头补贴增加到100元。市畜牧、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强化监督,确保补贴资金兑现到养殖户手中。

(二)继续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坚持实施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对母猪保险实行单独核算,保额、保费和政府补助标准暂不调整。财政部门要保证配套保险补助资金落实到位。畜牧部门和有关保险机构要加大宣传,开展规模养猪场单独入保、养猪协会入保和养猪农户联保等多种形式的能繁母猪保险业务,动员养猪户积极参保,努力扩大保险覆盖面,力争能繁母猪“应保尽保”。

(三)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生猪生产发展的趋势。2007年,我市经农业部批复实施了7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总投资565万元。2008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并充分利用这一扶持政策,引导农民转变生猪饲养方式,加快生猪标准化建设,努力提高生猪生产综合水平。

(四)落实生猪良种补贴政策。2008年,国家和省财政将对我市落实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资金168万元,对生猪良种场建设和开展人工授精所需的良种猪给予补贴,推进生猪品种改良。市畜牧、财政部门要结合我市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际,认真抓好项目建设的组织落实工作,引导种猪生产企业扩大养殖规模,新建、扩建原良种猪繁殖场,以满足我市生猪生产对种猪的需求,提高生猪良种覆盖率。

四、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一)加快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的方针,引导饲养者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按照发展高效、生态、环保型畜牧业的要求,积极发展畜牧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加快建立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2008年全市新建各类畜牧小区100个(牛10个,生猪40个,家禽50个)。采取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和利用沼气处理、制作有机肥料等综合治理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实现畜牧业生产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发展。

(二)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生猪生产,稳定家禽生产,突出发展牛、羊等节粮型家畜。发挥山区、平原、沿湖区域的不同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大力发展生猪、肉牛、肉鸡、肉兔、水禽、蛋鸡及特种养殖业,不断优化畜牧业品种和区域结构,促进各类畜禽平衡发展。

(三)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加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快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抓好畜禽品种改良、动物疫病诊断及综合防治、饲料配制和集约化饲养等技术的推广。强化畜牧业科技教育和培训,提高畜牧业技术人员和饲养者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加畜牧业科技含量,促进畜牧业增产增效。

(四)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盈泰集团、春藤公司、龙海松花、张汪名鸭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畜牧龙头企业,不断建立健全加工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发挥田园绿色肉牛养殖合作社、民族力源肉牛养殖合作社、春蕴生猪养殖协会等畜牧合作经济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扶持发展各类畜牧合作社、养殖协会,紧密组织饲养场(户)、加工运销企业、投入供应企业、技术信息单位,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带动农民参与合作养殖,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五、建立健全畜牧业发展保障体系

(一)加强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扎实做好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增配移动智能识读器、电脑等信息器材,不断强化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手段。进一步加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狠抓免疫基础,加强消毒灭源,确保防疫密度达到100%。严格落实动物疫病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应急演练和疫情监测预警预报,不断提高应对突发性重大动物疫情防控能力,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强化动物检疫监督,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进一步健全依法防疫、责任明确、监管有力的多层次防控责任体系,明确政府、职能部门、防疫人员和养殖场(户)的责任和义务,切实推进依法防疫工作。强化对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收购加工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假劣、违禁和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投入饲养环节,确保畜禽饲养安全和畜产品质量。

(三)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畜牧兽医工作体系。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扎实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充实完善兽医工作机构,逐步建立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技术培训,稳定基层防疫队伍,保证防疫工作需要。全面实施《国家级动物疫情测报站续建项目》和《基层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化防疫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畜牧兽医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扶持生猪生产加快畜牧标准化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培育典型,创新发展模式,并落实相关政策,大力加快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市里成立加快畜牧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的规划制定、组织协调、督导考核等工作。各镇街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明确专人负责,强化责任落实,加快推进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不折不扣地落实扶持政策,促进生猪生产,解决好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小区)建设用地、资金融通、技术服务、信息交流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畜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落实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文),鼓励农民合理利用荒山、荒地、滩涂等发展畜禽养殖。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畜禽养殖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大力支持农民兴办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加快全市畜牧业生产。

关于畜牧业养殖范文第3篇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切实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

我区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肉、蛋、奶协调发展,区内以稳定、提高、拓展产业链为主,着力提升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全面实施外拓战略,在市外建立稳固的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保障市场有效供应。各镇乡(街道)必须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市场有效供给的高度来认识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清思路、明确责任,加强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领导,确保工作目标的完成。

市政府下达给我区的指标是:至年,肉、蛋、奶自给率分别达到42%、36%和30%;年出栏生猪37万头,年出栏肉禽250万羽,存栏蛋禽100万羽,奶牛存栏1800头。其中,在市外建立的畜产品生产基地的70%生产能力可以计入目标任务。

结合我区实际,由于邱隘镇和下应、中河、钟公庙、首南、石碶等五个街道地处新城区,属禁养区域,不再下达目标任务。其余各镇(乡)应根据上述目标任务,按照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对辖区内的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空间进行科学分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充分挖掘现有畜禽养殖场生产潜力、不断提高畜产品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和个人到市外建立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努力完成畜产品生产目标任务(具体详见附件1)。

二、统筹安排、分批实施,认真落实畜牧业发展规划

在巩固现阶段畜牧业环境整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实行较为严格的环境政策。按中央、省、市各级关于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要求,今后几年,在适宜养殖区,重点支持以提高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为主要内容的畜牧业种子种苗和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环境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在总量控制、不影响环境的前提下,支持有条件的镇乡适度发展农牧结合的生态畜牧业,创出一条循环农业之路,打出绿色有机畜产品品牌;支持现有规模牧场和畜牧小区扩建项目,努力提升我区畜牧业现代化水平。计划重点建设存栏600头基础母猪的国家级原种猪场1家;新增存栏种公猪100头的猪人工授精中心1家;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全部得到改造和提升,全区年出栏商品猪稳定在18—20万头。我区“-年畜牧项目实施计划”详见附件2。

三、完善机制、强化措施,不断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

(一)统筹区域发展,建立畜牧业发展统筹资金。为促进落实畜牧业发展规划,提高畜产品生产能力,在不减少原有畜牧业发展和动物防疫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区财政预算每年安排300万元,设立区畜牧业统筹资金,实行滚动使用。统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生态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建设;上级项目和政策的资金配套;对主要畜产品自给率高或在发展现代畜牧业上有突出贡献的镇乡给予奖励。

(二)坚定不移地实施畜牧业“走出去”战略,在市外建立稳固的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到年,在市外建立商品猪生产基地的生产规模要达到年出栏27万头,各镇乡在市外发展的畜牧基地,可按认定规模的70%抵充任务,区农林局负责市外商品猪基地的认定工作,并签订返销协议,并根据其建设规模、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和实际生产能力,分期分批列入市、区二级产业化基地项目,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市外商品猪基地认定办法由区农林局另行制定。如遇自然灾害、疫病等特殊时期,急需从在外基地调入商品猪的,由区贸易局另行制定政策和应急预案。

(三)继续实施畜牧业优惠扶持政策。一是继续实施良种补贴项目,对于列入市级猪人工授精补贴项目的每头份猪常温配套补贴5元;能繁母猪和良种后备母牛补贴按上级文件精神执行。二是继续加大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力度。在巩固畜牧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坚决杜绝在禁养区的畜禽饲养,加大在非禁养区的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治污力度。继续实施畜禽粪便无害化治理政策,力争到年所有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面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三是切实保障畜牧业生产用地。按照畜牧业规划要求和各镇乡实施方案,在镇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要安排好足够的畜牧生产扩建用地;要根据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要求和农(林)牧结合种养配套比例,在实施土地整理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规模化畜禽养殖的需要,预留用地发展空间,提供足够用地数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所需用地,根据明电号文件规定,按农业用地管理。四是区内新建、扩建的规模畜禽养殖场按《市规模畜牧养殖场(小区)建设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扶持政策执行。五是对不破坏耕作层的建筑方式,经区农林局认定,按《市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不破坏耕作层建设方案》中的扶持政策执行,在市级补助每平方米30元的基础上,给予1:1配套。六是畜禽养殖场(户)和畜牧小区水电收费按农用水电标准收取。对于已享受农业产业化基地等政策支持的建设项目,不得重复补助。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

发展现代畜牧业,对保障我区畜产品供应能力、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确保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镇乡和区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研究和解决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各类问题,大力支持畜牧业种子种苗等畜牧业高端技术产业的发展,切实保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

各镇(乡)和区级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全面落实畜牧业规划、发展现代畜牧业、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镇乡长负责的责任落实制;根据规划内容、工作目标和项目建设年度计划,详细制定畜牧业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并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区发改、财政、农林、贸易、环保、国土、科技、金融、税务、工商、质监、供电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在农发资金安排、“菜篮子”基地建设等方面要重点向畜牧业倾斜,共同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关于畜牧业养殖范文第4篇

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市畜牧产业园区建设现场会,主要是贯彻落实全省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推进我市山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通过近两天现场观摩,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我市畜牧业发展方向和前景。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如何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奋力推进*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做如下发言。

一、*畜牧业发展趋势

*畜牧业经过历届党政重视,有了发展基础。特别是自2007年以来,随着国家对畜牧产业政策的调整,*畜牧业进入了全面协调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8年国家支持全市畜牧业的项目资金达1.7亿元,相当于2007年的2.3倍,相当于建地设市以来畜牧项目资金的总和。通过这些项目资金,已建起了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大户11625户,其中,1000头以上的大户152户,5000头以上大户9户,规模养殖由2006的18%提高到28%。2008年全市出栏生猪499.1万头、牛30.40万头、羊103.68万只、禽兔1522.56万只,肉类总产量达42.79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90.2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9.7%,全市畜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109元。2009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畜产品出口受阻、畜禽及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畜牧业效益下滑,但*畜牧业仍然保持了健康平稳发展。平昌县委把畜牧业作为立县支柱产业,在全国生猪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利用间隙,把握趋势,新建出栏千头以上的养殖场27个,畜牧业发展仍然生机勃勃。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出栏生猪189.58万头、牛8.6万头、羊35.45万只、禽兔572.48万只,分别比2008年同期增长3.96%、4.12%、4.11%、4.75%;已实现畜牧业产值30.7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5%。最近,省畜牧食品局局长杨昌明视察了我市平昌、通江、巴州区的畜牧业后指出:“*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贡献突出,发展速度快,规模养殖上台阶,现代畜牧业开始起步,畜牧业对农民收入贡献突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高于全省水平。”

根据*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大交通将会给畜牧大产业带来优良的发展环境,其现代畜牧业的产业地位还将进一步发生转变。*山区现代畜牧业将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将成为农村经济的朝阳产业。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畜牧业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发展观念滞后。大部分农户还是传统的养殖观念、传统的饲养方式;少部分领导还没有清醒认识到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用传统的思维指导畜牧业,用传统的方式抓畜牧业。二是规模化养殖程度低。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是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但是目前全市规模养殖比重低于全省5个百分点,仍然还是以散养为主的农区畜牧业。三是畜牧业发展基础体系建设还显得薄弱。2007年以来,全市逐步探索建立“纯种繁育、杂交制种、仔猪扩繁”生猪三级良繁体系,生猪改良面虽已达78%,但外三杂仅占21%左右。由于投入不足,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滞后,防疫冷链设施严重不足,检测手段落后,市县(区)至今没有疫苗冷藏库和专用运输车。四是饲料粮转化率低。全市饲料工业基本为零,90%以上的工业加工饲料来源于市外。除规模养殖场外,玉米、马铃薯、红苕等基本是直接饲用,没有进行科学合理转化利用。据调查,全市养殖环节玉米有效转化率仅65%左右。同时,秸秆综合利用率不到30%。五是畜牧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还比较弱。由于产业化程度低,已有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其产品竞争力差,面临“打不出去”又“守不住”的困境。畜牧业产业链各环节还没有形成完全的利益连结体,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畜牧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还比较弱。特别是散养农户,不仅要面对动物疫病的风险,更要承担千变万化的市场风险。

虽然问题还比较突出,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完善,畜牧经济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越来越敏感。由于金融危机、重大动物疫情、畜产品安全事故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畜牧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如何分析形势,如何抓住扩张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正如巨峰省长所讲,要“寻找危中之机,研究应对之策,因为严峻的市场形势,是我们整合资源、提升素质,实现向现代产业形态转化的一次机会,每一次市场波动都会给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和品种质量提高提供空间,带来机会”。因此,只要我们应对得法,引导有力,措施对路,方法恰当,仍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今年以来,各地以建立完善利益保障机制为核心,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全市新建规模场(户)达847个,其中生猪705个。平昌县启昌公司投资1100多万元,建起年饲养能繁母猪1000头的繁育场;袁俊投资600多万元,租赁土地62.8亩,建起了俊明繁殖场二期工程。南江沙河汪其德采取自繁自养为主,投资150万元建起了生猪扩繁及育肥场。

二、增强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的紧迫性

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省委、省政府站在建设西部优质畜产品加工基地的高度,提出“畜牧业要在农业现代化中率先实现突破”,并在资阳、眉山、遂宁进行试点。今年6月又在资阳召开了全省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工作会议,对推进全省现代畜牧业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因此,各级畜牧部门既要以“政治家”的敏锐,又要以“企业家”的精明,站在完成历史使命的高度,站在“*大交通形成后,畜牧产业怎么办”的深度,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发展现代畜牧业上来,把工作措施落实到推动*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上来。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必然要求。畜牧业上连种植业、中接加工业、下带三产业,是关联度高、比较效益好的产业。因此,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甚至工业发达的国家,无论国土面积大小和人口密度如何,畜牧业产值均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如美国占60%、英国占70%、北欧一些国家占80—90%。畜牧业的高度发展,对土地的节约利用、加快粮食的转化利用和增值、大量吸纳和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为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都加大了对畜牧产业的扶持力度,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就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畜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5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国发〔2009〕25号)又明确要求要采取措施“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年初,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委又制定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以防止生猪生产大起大落。2008年,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川府发[2008]15号),今年又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化试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川府发[2009]14号),把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作为全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市委、市政府也一直把畜牧业作为农村产业培育的重点,下发了《关于推进生猪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巴府办发[2007]91号),确定了到2012年的发展目标。

(二)*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是加快农村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农业具有“十年九灾、十灾九旱”的特点,因此抓旱作农业又转化到养殖业是*多年来抓农业积累的经验。旱作农业的发展为养殖业提供了有力的饲料基础保障,养殖业又为粮食的有效转化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采取种养结合的措施,坚持循环利用,不仅能够促进种植结构的调整,还能够改良土壤,保护生态,更能够最大限度降低饲养成本,形成畜牧业的低成本优势。加之畜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比较效益高等特点,决定了畜牧业成为了增收的骨干产业。

(三)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已有较好基础。一是已有较好的发展基础。畜牧业是*的传统优势产业,发达的养殖传统奠定了*良好的畜禽发展基础,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7年起,全市四县(区)均列入全省48个生猪调出奖励大县行列,2009年又被纳入《四川省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规划》中的48个重点县之列。今年农业部颁布的全国《2008—2015年畜禽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全国规划生猪优势区439个县区(四川55个)我市四县(区)全部列入,我市是我省市(州)整体进入的两个市州之一;全国规划肉牛优势区207个县区(四川5个县区),我市三县(区)被列入,占四川优势县区的60%。同时还具有南江黄羊知名山羊品牌,通江空山黄牛优良地方品种,平昌巴山土鸡的注册品牌,巴山生态猪的品牌已在酝酿之中。二是在探索山区现代畜牧业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近年来,各县(区)都在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种养有机结合,资源循环利用,适度规模集群,突出比较效益,延伸产业链条,深化加工流通”为特色的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这两天大家参观的现场,可以说就是我市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的有益探索;就是我市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缩影;就是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的雏形。省畜牧食品局局长杨昌明在我市调研畜牧业期间,对我市推进规模养殖,采取“30+1”自繁自养的模式,推进生猪改良,坚持种养结合,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进行的探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要求我们继续坚持下去。三是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山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在市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的战略部署之中,提出“培育畜牧大产业、建设畜牧业经济强市”的目标,要求全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平昌县委、政府对该县现代畜牧业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了科学规划,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发展保障措施。在推进山区现代畜牧业进程中,全市已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业主主导、项目撬动、部门联动”的发展机制,为山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凝聚了强大合力。

(四)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必须结合山区特点,符合山区实际,突出山区特色,要立足*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种养业协调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的现实要求,要围绕推动旱作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实需要。按照巨峰省长要求:“探索研究依托畜牧业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问题;畜牧业现代化与扩大内需结合的问题;畜牧业现代化与灾后重建的问题;畜牧业现代化与全民创业结合的问题;畜牧业现代化与种植业现代化结合的问题。”

三、抓好当前畜牧工作

(一)以稳增收为目的,积极应对生猪价格波动。目前生猪价格在低迷后有所回升,这是政策刺激、市场影响、需求变化等多方面原因的结果,是生产发展中的自我调节和平衡。特别是要引导养殖农户增强养殖信心。要组织畜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每人定点帮扶5户以上养殖大户,引导养殖农户树立“逢快不撵、逢慢不砍”的意识,正确应对猪价变化,选留优质后备母猪,保护生猪生产能力,迎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今年把增收的宝押在小家禽上的要求,必须实现在小家禽上农民人均增收30元的目标。通江县的高坑小家禽养殖园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二)以保增长为目标,抓好“百千万畜牧增收工程”。“百千万畜牧增收工程”是我市落实省政府“千万头优质生猪增收工程”的具体体现。市委[2009]16号文件要求,在2012年前全市建成100个养殖基地乡、培育1000个专业养殖村、发展10000户规模养殖大户(养殖场)。今年必须搞好三年规划,并完成40个基地乡、300个专业村、3000户养殖大户的效益提升和基础建设。年初,目标已下达各县(区),时间过半,要检查任务是否过半。今年畜牧重点项目,要重点向这些地方倾斜。

(三)以畜牧项目为抓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委“两个强力推进”的要求,认真研究国家、省的政策,特别是随着扩权县的增多,一定要积极争取项目支持、资金支持,发挥项目资金的聚集作用、乘数效应。以项目支持为动力,强力建设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优质安全的饲料生产体系、规范健康的养殖体系、健全高效的动物防疫体系和先进快捷的加工流通体系,为*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增强*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后劲。

(四)以规模养殖为突破口,推进畜牧业产业园区建设。适度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有利于转变畜牧业传统的生产方式,有利于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有利于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抓畜牧产业园区建设,就是以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小区为单元,把那些有能力、有发展愿望的散养农户组织起来,就是把有资金、有技术的其他行业承接到园区,壮大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优势产业。在规模养殖发展上要推进优势畜产品区域化布局,坚持以乡为单位布局生产基地,以村为单位布局养殖小区。要实施养殖设施建设标准化工程,结合改厨、改圈、改厕、建沼气“三改一建”,做到“人畜分离,沼气配套,种养结合,生态循环”。要全面推行健康养殖,严格执行场地环境、引种育种、疫病防控等生产技术规程,遵守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规定,不断规范养殖过程记录,实现全程受控养殖。要坚持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生产模式,根据水环境容量和土地对粪污的承载能力,结合种植业对有机肥的需求量,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资源,发挥其自然防疫屏障的作用,合理布局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通过沼液和有机肥还田,降低种植业生产成本,促进绿色种植业发展。推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积极发展优质牧草、青贮青饲、专用玉米。

(五)以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强化依法监管。一要把确保我市洁净无疫,确保有疫不流行、不成灾,作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底线。要严格执行和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把“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落到实处。当前正值夏季动物疫病防制的关键时期,要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工作,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有效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要强化防控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向动物传播。要加强疫情监测,强化对规模场(户)、屠宰加工厂(点)、交易市场等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要部位的监测。二要严格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加强市场监督,严格执行引种申报和引种隔离观察制度。三要强化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措施。必须严格依法强化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防止出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故。要重点抓好源头监管,切实规范饲料兽药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加大对违禁药物的检测和打击力度,探索建立饲料兽药连锁经营和集中配送机制。

(六)以落实惠民助农政策为根本,营造良好发展氛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抓好标准化规模养殖、良种补贴、疫病防控、生猪保险、养殖用地用林、税收减免等项目实施和政策的落实。要严格项目管理制度,坚持“阳光”作业,实行公开、公示,加强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和审计工作,严禁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事业发展上,用在帮助农民群众实现增收上。

(七)以提升服务能力为己任,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抓住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契机,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加强公益性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畜牧兽医队伍整体形象。要深入组织开展畜牧业“四法三条例”学习,加强畜牧经济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依法行政和服务管理水平,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后,全市将对所有人员分批、分层进行一次培训。要开展技术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开展畜牧科技进村入户行动。要建立完善村级畜牧兽医服务站点,畜牧产业园区建设到哪里、规模场户集中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要跟进到哪里。要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把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做到有抓手、有标准、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有奖惩,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上一篇:预防自然灾害安全范文 下一篇:畜牧业发展条件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