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范文

时间:2023-10-10 03:04:3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篇1

下面简述一下教学课文时环境教育的自然渗透的过程:

先从课题入手,以多媒体展示大量图片进行强烈地对比: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湖水,繁花似锦,牛羊成群,然后画面一转:最后的泉眼,枯死的胡杨,哭泣的荒漠,风沙漫漫,令人望而生畏,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适当地介绍了背景资料后,我自然地引出了课文的教学主旨:罗布泊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为一片死亡之地,这是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我们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恶化而痛惜,也为人们的盲目无知造成的悲剧而痛惜。教学全文时,我很注意引导全班酝酿情绪,引导学生一步步去体会这篇报告文学所发出的强烈呼声:缺乏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历史的惨痛教训,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认为老师在教学课文中落实得比较好的地方是注意挖掘文章写法上的特色,引导学生把握好文中运用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文章的感情色彩,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直接抒情具有的强大力量,由此再让学生感悟升华,让环保的种子在学生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简单举几例:

先看对比手法。引领学生对比了罗布泊的今昔,让学生明白罗布泊并非从来就是神秘的沙漠,夕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放在一起比较,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使教学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看拟人手法。我注意引领学生去体会文中胡杨林的拟人化的描写:“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文中的罗布泊被拟人化也值得注意:“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品味这些拟人化的语句,真是形象鲜明,情境凸现,痛惜之情溢于言表,使教学突出了情感渗透的力量。

再如排比手法。

教学时我特别注重以下文句,例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救救”:“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呼吁之声,振聋发聩,强烈地启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最后看直接抒情。例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沙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也令读者深深地感到痛心,深切地体会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篇2

关键词:课堂导入;观察;问题

“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笔者在此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主要从课堂导入和课堂环节谈谈自己浅显的一点关于课堂观察的认识,供同行参考指正。

一、课堂导入的观察

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湖”字,问学生能够想到什么?引导学生想到了“水”。然后教师又在湖前面加了一个“仙”字,进一步引导学生联想出神仙美景等一些意象。运用这种方法依次导出课题“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这个课题,同时,教师还注意了“逝”与“失”的区别。本人认为教师的这种设计别具匠心,符合美丽的仙湖从此消逝了这样一种情感的过渡,既揭示了课题,又不得不让人产生探究其原因的兴趣。

虽然设计得很好,但尚没有达到更好的效果,使人不得不或多或少地扼腕叹息!

二、课堂环节的观察

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本人粗略地罗列了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同仁商酌。

1.“就是你!”

在这里我主要说的是教师要练就在课堂上关注每个学生的本领,甚至通过每个学生的表情来判断学生的心理活动。那么,教师让本来积极发言已经站起来了的学生坐下,而让没有站起来的学生发言,是不是对先前的学生心理上造成了伤害呢,或者至少对学生的积极性有一定程度的挫伤。

2.在课堂导入时是否隐去多媒体所展示的课题

教师在揭示课题时,已经在多媒体上展示了课题,试想对于已经让学生在第一时间通过视觉捕获到的知识点,然后再用其他的方式来说明,其引起注意的程度又有多少呢?

3.在“逝”的分析上深度不够,应有悲伤,甚至悲痛情感的揭示,以此来奠定学生学习本文的情感基调。

4.教师不时打断学生的发言

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没有回答完就急于打断学生的回答。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具体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点,包括学生回答问题。因此,教师在学生回答时要用心聆听,记取学生发言的内容,然后等学生回答完毕后予以评价,不要没有等学生说完就急于补充,甚至对学生所陈述的观点置若罔闻,这些都是我们比较常见的现象,应予以重视。

5.教师的课堂提问过于空泛

基于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只是停留在浅显的层面。所以在课堂中就出现了过多的提问,有些问题显得空乏,没有具体内容,这也是我们所要注意的问题。

6.教师对于课堂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

大概统计了一下,教师在上课时前后有五次看手表,从这个动作中,本人臆断教师心中始终在关注时间够不够的问题,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难免会分心,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对于课堂时间的把握本人认为要用心去估计,而不是看表,何况看表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这节课笔者认为,教师对于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要在教师精心研读教材之后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的问题,也包括课堂中在问题设计之下的各种可预见情况处理。合作探究是在问题指引下的学习方式,一定要让学生在小组中明确要探究什么,如何探究,并且要达成怎样的共识。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篇3

一、群策群力,共过积累关

语文课的学习讲究的是学生的悟性,但悟性其实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故应重视拼音、字词理解等方面语文知识的积累。我的做法:在课前分别写好注音、写汉字、联系上下文解释重点词的三块小黑板,待上课时出示讲台前,第一波;让基础薄弱学生自由选做(每生限填一空);第二波,让中等生上去纠错(用红粉笔写在一旁);第三波,让优生收尾,各尽所能把剩余空处补满,剩余错误纠正完毕;第四波,从答题的正确度、书写规范整洁等方面进行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同时以鼓励为主,对表现出色的同学用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对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同学先肯定勇气可嘉,再委婉地指出不足之处,让他们明确努力方向并保持答题积极性,这样做能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和展示的机会,从而既巩固了学生预习成果,又调动了绝大多数同学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当堂检测,当面见功,在群策群力中共过积累关,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效果自然相当好。

二、电视访谈,同阅课内外

教科书上有的文章反映人物先进事迹,如《邓稼先》,有反映环境问题,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等,都是适用电视访谈这种形式的好材料。学生对电视偏爱,对电视访谈这类节目并不陌生,也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只是在日常学习中缺少此类平台,无从表现而已。为此,我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就采用了这类形式,为学生搭建电视访谈这一平台,效果不错。上课时,先预习,熟悉内容,再分工,让程苗担任主持人,方学桐、董泉彬当专家(这二人特肯学,会学),记者由程杨文充当(此生好问,思维敏捷),余人呈扇形坐观众席。主持人多媒体展示罗布泊画面:一望无边的戈壁滩,黄沙漫漫,死气沉沉。老记占力就罗布泊历史上被称为“仙湖”依据,“仙湖”的原貌向专家请教,让学生心里产生震撼,继而转入对“仙湖”消逝原因的探索,专家董泉彬重点阐述了近30年来的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作答。最后一环,观众提问,台上台下互动,你来我往,不亦乐乎,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接近了尾声。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了语文,用了语文,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三、自编自演,乐展学生才

有些课文故事性强,学生想象空间大,正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编剧表演。如我教杜甫诗《石壕吏》时,在讲读诗文后,点拨了编剧要点,便布置学生尝试写剧本,而后从中挑出最好的剧本,分组进行排练后表演,学生真是“孺子可教”,尽管没有音响设备、生动的道具,仍然演得惟妙惟肖,比如:有学生扮演老妇人声音低沉哽咽,动作抖抖瑟瑟;两个差吏则是凶神恶煞,残暴之极并辅以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扮演的杜甫则是一脸的无奈和悲伤,充分再现了安史之乱后老百姓不得安宁的惨相。整节课都在掌声和笑声中度过,这样在加深学生对诗文理解的同时,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动手和动口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何乐而不为呢?

四、巧设问题,打开学生话匣子

语文课堂的冷场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师提问或过难、或脱离学生实际不能引起学生生活体验,更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应巧设问题,打开学生话匣子才能让课堂教学风起云涌,高潮迭起,如我教《阿长与

此外,还可以开展其他竞赛。赛画――在品味课文后,画出诗文中描绘的大好河山,如杜甫的《望岳》,郦道元的《三峡》;赛答――分组就一些知识较强的文章,如《看云识天气》等可设计若干问题进行必答抢答比赛;赛读――特别是诗词的教学重在读,让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背诵中感悟意境,这可以在让学生听录音,或教师范读后,再进行赛读、赛诵。如果说条件允许,就认真组织学生模仿中央电视台进行几回汉字听写大赛或古诗词大赛的话,也许更能带动语文教学进入一个新的生态。因为无论何种比赛,只要一赛学生就来劲,气氛、效果自然不错。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篇4

哎!可怜、可惜、可悲,这么个巨大的、美丽的罗布泊就这样在可恶的人类的魔爪下牺牲了.

这是我阅读这篇文章后所得的感受.虽说没有它,人类也不会马上走向死亡.但是,----

没有了它,人类就缺少了一个水源的提供者,缺少了一个希望.

没有了它,人类就会向死亡走近一步.

没有了它,地球就失去一个忠实的守护者,多了一份担忧.

我们人类是大自然创造的高级生物,有着智慧、完美、敢于向未来挑战的精神.我们懂得利用各种资源为自己服务,载着先进的飞行器去太空迎接更高等的外星文明,运用自己的智慧在知识的大海里探索奥秘,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上的未解之谜.

可是就算我们再聪明,在大自然妈妈的眼里也只不过是一滴小水珠.当我们打破大自然制定的规则时,必定会受到妈妈的惩罚.我们将会玩物丧志,聪明反被聪明误.

地球是个水球,但淡水资源只占0.3%,而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河流湖泊水是少之又少,水是稀品,我们得好好珍惜.

人们也许意识到这样做造成的后果,但是被眼前的利益遮住了双眼.现在有许多地方也发生类似罗布泊的事件.

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伴侣,是身体得到发展的垫石,是你我他每天必须喝的东西.

可是,人类竟这样不爱惜它,玷污它,损害它.它即将走向灭亡了.人类啊!好好珍惜它,救救它吧!否则我们就真的要完了.我不想让我们这个有着高度文明的星球消失,更不想让人类--这个掌握未来的生物灭绝,也更更更不想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是我们人类的眼泪.

救救水,救救我们自己吧!

后记:说真的,水资源是越来越少了,也许在遥远的未来,地球上人类的足迹将消失,也许我们人类将会越来越发达.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就看我们人类怎样去思考,怎样去做了!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篇5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44-01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成功的导入设计如同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钥匙,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消除其它课程的延续和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下面笔者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导入法和大家作以交流。

一、图片导入法

初中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篇章都可以用图片导入,如《赵

州桥》、《故宫博物馆》、《海燕》、《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等。就说《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吧,可先用幻灯打出几幅图片,看看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蓝天下都是黄沙,一滴水也看不见(图1):今天罗布泊,土地都已近盐碱化了(图2);这棵树叫胡杨,因为干涸,它死掉了(图3);从前的罗布泊,都是水(图4),然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配合图6画面的文段。

二、视频导入法

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视频导入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喜爱。如由鲁迅先生故居图片导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壶口瀑布的波澜壮阔导入《黄河颂》;由铿锵有力的腰鼓导入《安塞腰鼓》;由优美的孔雀舞蹈导入《观舞记》;由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导入《观潮》……在教学《蒹葭》时,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低声播放背景音乐――钢琴曲《水边的阿蒂丽亚》――清新

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充满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课的基调。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教师务必及时凭借画面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语言文字的“回放”和“还源”――回归文本,探究作者是运用哪些语言材料和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或者描绘景物的。否则,就难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三、语言导入法

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用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诵,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的情境之中。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感情,则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机能会受到压抑阻碍。因此,语言感情对一堂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时,针对七年级学生,笔者选用朱子奇的《白求恩纪念歌》,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读:“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把学生引入对白求恩逝世的悼念情境之中。

四、故事导入法

如在教学《范进中举》时,笔者是以故事形式导入的:“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头悬梁,锥刺股’这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叫苏秦。苏秦是一个说客,开始的时候去游说秦王,没有被重用,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嫂子见了耻笑他,妻子不给他做饭......苏秦这才发愤读书,悬梁刺股,终于游说赵王成功,挂六国印而衣锦还乡。这一次,嫂子爬着去见他,苏秦很奇怪,问嫂子何故。嫂子回答:‘为叔叔的位尊而多金’”。故事讲完,笔者说:“在这篇节选小说里,范进是前恭后倨,而他的老丈人胡屠户是前倨后恭,两个人产生不同情况下的强烈对比,因为什么?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呢?”,以此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悬念导入法

一上课就给学生设置悬念或疑问,引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探索新知。如在学习《藤野先生》一课时,可这样导入:“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习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

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的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的老师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一个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使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一下鲁迅先生的这位老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篇6

同学们,还记得《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的那一系列数字有多么的触目惊心吗?曾经多美,多有少人深切的渴望去欣赏,而如今何去了呢?

难道你忘记了《斑羚飞度》一文了吗?面对如此的环境,要想逃生,必定要跳到悬崖对岸,在此过程中要牺牲一个老斑羚,人类们,你们不心疼吗?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为什么就要让他们提前结束呢?

那么你更是否记得蚂蚁抱团的感人故事?他们为了求生抱成一团,为了避免更惨痛的结局,难到你们还想再一次看到他们如此惨绝人寰的微镜头吗?

是啊,一定不仅是罗布泊,还有很多曾滋润过先辈们美丽身心的繁华绿洲,如今却黄沙漫漫,寸草不生,成为了毫无生机的死亡地带。哎——

同学们,善待地球,保护环境。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当你看到一条条美丽可爱,充满活力的生命离开地球,种族灭绝,那是一个多么残酷的情景啊

同学们,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朋友们,请善待他们吧!珍爱家园,也就是珍爱我们的生命。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篇7

在新课程理念“少教多学”的倡导下,尝试以下几种方法,让读来主导课堂,引导学生。让学生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求知、练能、启智、传情、审美的功能。

一、自主式浅读

对于刚刚开智的青少年来说,读的兴趣是需要激发和引导的。尤其是当今社会不良诱惑太多,学业负担太重,如果老师不能有意识地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文体阅读,很多学生可能从此就会远离书本,厌恶读书。过去强加给阅读的负荷太多,期待太多,目标太多,这些硬性的预习规定,影响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尽管现在的课堂倡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很多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或讨论时,都是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教师事前布置的任务或设置的问题来学习和思考。这样,虽然教学目标很明确,但却无形中影响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学生阅读的兴趣大打折扣。其实真正愉悦而有兴趣的阅读,应该是在宽松自由状态下的读,还给学生“真实的阅读”。教师也不需要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形式上的大量讲解,也不需要让学生做各种各样的阅读检测题。需要的是,引导学生进入多维的研究空间,将读的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或包含的信息。让学生心无牵挂,完全自主,完全放松。让学生能自主地把文章中的信息提取出来,把对文章的最初认识感悟出来。

二、探究性精读

巴赫金说:“书不喜欢心不在焉的读者,也不回答他们的问题,应真正而投入地阅读,并不是消极地掌握,而是与书进行生动而热烈的对话。”所以对文章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上的感知,还要更深一层。应该努力激发起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研讨,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认真细致地精读课文,在读中感发文题。如,阅读《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学生读到文中引用《亚洲腹地探险8年》一书中的内容:“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学生不会仅停留在对这美好意境的感悟,而会探索出许多问题。如,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还有,作者这些生动的引用起到哪些巧妙的作用?我们在作文中应怎样来安排材料,等等。

这样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三、汲取式品读

在当今这个物化日益严重的社会里,学生对自然的感觉,对弱者的感觉,对劳动的感觉,对尊严的感觉,对自由、民主、平等的感觉,日渐淡化。教师必须借阅读这块阵地,不断地借新的力量打动学生的心灵,在感知中塑造灵魂,使学生心灵更纯洁,感情更丰富、更健康,精神境界更高尚。如,品读《真正的英雄》一文时,文中关键语句:英雄之所以称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赞颂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对于这句话,引导学生明白:不能单以成败论英雄,只要培养自己这种开拓探索精神,这种刚强不屈的品质,承担了,拼搏了,坚持了,就是英雄。

四、创造性阅读

在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将头脑中的表象重新组合成新形象,课后写成读后感。如,学过《真正的英雄》这一课,学生可为文中的七位英雄写一段颁奖辞,并巧妙地利用文中的关键词句。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篇8

语文教学中的主问题,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起主导和支撑作用,能从整体上引发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品析和创造的重要提问。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设置主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利用文章的核心句子设置主问题

语文教材所收录的文章大多都有核心句,文章主旨往往就蕴含其中。从文章的核心句开始,巧妙地设计一系列貌似简单、却隐含悬念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去阅读、分析、品味,从而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老王》(杨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核心句子――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然后,以此为中心依次提出一系列问题:“幸运的人是谁?不幸者又是谁?”学生直答:“作者杨绛是幸运的人!老王是不幸者!”教师追问:“为什么这么认为?有哪些具体的事例可以说明?”学生很自然地从文章中提取信息,讲出了一大堆理由。教师话锋一转,反问:“作者既然幸运,为什么还要愧怍?”见学生茫然,教师试着启发:“老王对杨绛怎样?杨绛对老王又怎样?”学生非常积极地阅读课文,从中找出了许多能说明老王的真诚和善良的例子,同时,也找出了不少能说明作者对老王很关心和照顾的例子。教师再问:“既然作者对老王已经很好了,给了他那么多帮助,为什么还要感到愧怍呢?”学生在这个问题的驱使下,继续对文章进行深入的解读,终于读出了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层次内涵:老王非常真诚地给作者杨绛送鸡蛋和香油,而作者却坚持要付钱――这实际上是对老王真情的侮辱;老王生病时,杨绛没能带他去看医生,甚至也未能去探望一下――连精神上的安慰都没能带给他。

二、根据文章的行文线索设置主问题

行文线索是文章的脉络,理清脉络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根据行文线索设置主问题,既可以让学生从相对更高的层次理解文章的内涵,同时还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行文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八年级上册《背影》(朱自清)一文的行文线索是父亲的背影。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这一线索首先提出下列问题:“文中写了几次背影?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的背影?”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分析课文,很容易从文章中归纳出“难忘背影刻划背影再现背影”的叙述线索。然后,教师再问:“你认为,这几次对背影的描写,最为精彩的是哪一部分?”学生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不难找到是“刻画背影”部分。此时,教师再着重引导学生品析“望父买橘”那感人的特写镜头,理解“难忘”的原因,从中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由衷感激。以上这种省去了细枝末节的主问题设计,既让学生深入解读了文中的精彩片段,又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涵,真正实现了一石二鸟。

三、结合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设置主问题

教科书所提供的写人文章,人物形象都是较为鲜明的。教师可以结合生动的人物形象设置主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深入地对文本进行探究和学习。

例如,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胡适)一文中,母亲宽容、善良、温和,却不失刚强,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课堂教学中,教师直接以课本“研讨与练习”中的“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为主问题,要求学生分析和思考:“我”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事件可以看出?问题提出后,学生探究和阅读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母亲很严格,这从她催我早起上学一事可以看出;有的认为母亲很有气量,从她怎样与两个嫂子相处可以看出;有的还认为母亲很有阳刚之气,这从她受了五叔的侮辱,能当面质问清楚,直到五叔认错赔罪……学生之间的这些探究结论互为补充,形成了对文本较为深入和系统的解读,“母亲”这个人物形象也就在讨论之中完整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对母亲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这一文章主题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依据文章的写作特点设计主问题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材所选择和提供的范文分别运用了不同的写作方法,有先扬后抑、有对比映衬、有借景抒情、还有以小见大……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从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的角度来设计主问题。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刚)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罗布泊,是生命的禁区,是死亡之地,为什么却仍叫做仙湖?”“作者为什么要介绍消逝前的罗布泊?”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学生深入到课文内部,看到了消逝前的罗布泊竟然是一个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牛羊成群、河流清澈、充满生机的生命绿洲,而现在则成了寸草不生、令人恐怖的荒漠,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备感痛惜,也非常自然地想知道它之所以消逝的原因,进而产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的欲望。

上一篇:看后感范文 下一篇: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