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范文

时间:2023-11-08 04:54:18

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篇1

一、联想、联结运用映像记忆

我们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的记忆是语言性记忆,就是把所有的信息先转换成语言再记忆,速度慢、存贮信息量少。右脑记忆属于映像记忆,它把要记的场景和事物像拍照一样直接以映像储存到大脑,速度快、保存也长久。需要再现时,保存的映像就能直接浮现在脑海中。右脑处理信息的速度、存贮信息的潜能相当于左脑的几万倍甚至上百万倍。然而,人们平常记忆时用到最多的是左脑, 很少用到右脑。

用联想、联结来记忆英语单词,既用左脑,又能开发右脑。首先,用左脑逻辑分析能力,对要记的单词进行适当的处理,寻找它与自己已知的知识之间的关系,将新知识固定并扎根;然后展开联想,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或一段段有趣的故事情节;最后,把这些图画或故事情节联结起来,产生一个整体的图像,直接储存到右脑。如Wednesday , 分成“We 、dn 、es、day”,其中We—我们,dn—中文拼音缩写“大脑”,es—中文拼音缩写“饿死”,day—天,这样分解出我们都熟悉的内容;然后设想这样画面:星期三是一周的中间,我们忙于工作,没有及时补充大脑营养,在那天我们大脑饿死。我们大脑饿死:we,dn,es,day 组在一起是Wednesday 星期三。以后你一想到星期三,就会想到“我们大脑饿死”,然后拼写就出来了。

该怎么着手联想和联结步骤呢?基本上可以从拼音、谐音、形状、简单英语单词四个方面考虑拆分单词。

1.拼音缩写。可以依靠搜狗或QQ拼音来帮助找字母与中文词组的关联。如 funny 搜狗/QQ 拼音输入fun—烦恼、愤怒、妇女……ny—鸟语、那样、哪有……它会有好多的词组供你选择,然后你选择自己熟悉的、便于记忆的词组,再组织起来。

2.谐音。学生分不清sneakers 和slippers的中文意思,可以跟他们说:sneakers/ ni: /“泥”,球鞋沾着泥,这样就知道sneaker是球鞋。

3.形状。字母S像蛇或曲线玲珑的美女……

4.简单英语单词。前文Wednesday 中, We—我们,就是例子。

二、与旅程理论相结合

旅程理论是世界记忆大师Dominic O’Brien 提出的,就是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地点,比如家、工作的地方、社区或附近的公园。例如,家里的前门、走廊、客厅、厨房……作为中点,用来存放你要记的清单。然后,设想你从家门外进来,按顺序走过这些地方,看到或经历清单所列的事情,就像是走过一段旅程。记忆过程就像是往衣柜里放衣服,若胡乱堆放,等到想查找时就会发现无从下手。若一开始就注意每次将要记的东西加以分类,整理得井井有条放进去,抽取就会十分方便。用旅程来记忆单词,就是把单词整理好顺序再记忆,以便再现。

三、联想、联结与旅程理论相结合

下面用联想、联结与旅程理论相结合来记忆小学英语五年级上两个单元单词:

1.第一单元13个单词:首先对它们进行联想、 拆分,使之与我们熟悉的知识联结。我是这样拆分的:

Principal: pr--骗人,in--在…里,cipa-- 磁盘,l--了;画面:(愚人节)校长、磁盘--校长骗人到磁盘里了。

old:o--哦,ld--老的,old--哦,老的。

Short:s--蛇,ho--猴子,rt--人体;画面:蛇和猴子爬到矮个子的人体上。

thin:th--太后,in--在…里;画面:(好多)太后里数她最瘦。

funny:fun--服你,ny--鸟语;画面:别人对你说:你会说鸟语,服你了。

kind:k--客人,ind--印度;画面:和蔼的客人来自印度。

strict:str--石头人,ic--IC卡,t--太;画面:一个石头人在管理着老师签到的刷卡,石头人刷IC卡太严格。

young:you--你,ng--你哥;画面:你和你哥都是年轻的。

tall:ta--他,ll--像两根筷子;画面:他比筷子高。

Strong:str--石头人,on--上,g--哥哥;画面:石头人上哥哥很强壮。

Active:act--表演,iv--罗马数字4,e--鹅;画面:4只鹅的表演很活跃。

smart:sm--师妹 ,art--艺术;画面:师妹学艺术很聪明。

pretty:pr--仆人,et--外星人,ty--太阳;画面:可爱的仆人外星人来自太阳。

用旅程来连线这些单词:

先选取13个地点,用来储存13个单词。我就以自己学校从外到内的顺序选出来:⑴大门;⑵传达室;⑶宣传窗;⑷食堂;⑸小店;⑹停车棚;⑺走廊;⑻教学楼;⑼教学处;⑽画室;⑾篮球场;⑿排球场;⒀花坛。

⑴大 门:在大门口你看到校长了。哦,老校长骗人进磁盘里了。这样可以记住两个单词。(因为两个单词能连起来记,就可以少用一个地点)

⑵传达室:在传达室你看到蛇和猴爬在矮个子门卫人体上。

⑶宣传窗:宣传窗里有一张画,画着好多太后,太后里数她最瘦。

⑷食 堂:你在食堂和人吃饭时,你表演说鸟语,别人对你说:服你了。

⑸小 店:小店里有个和蔼的客人来自印度。

⑹停车棚:停车棚有个石头人在刷IC卡太严格。

⑺走 廊:你和你哥站在走廊 ,都很年轻。

⑻教学楼:设想这样画面:一个他, 旁边放着两根很大很夸张的筷子,他比筷子高。

⑼教务处:教务处有个石头人,上面站着哥哥,很强壮。

⑽画 室:在画室,4只鹅的表演很活跃。

⑾篮球场:师妹在篮球场写生,师妹学艺术很聪明。

⑿排球场:排球场上有个外星人,那是一个可爱的仆人,他来自太阳。

⒀花 坛:第一个地点放了两个单词 所以只要12个就够了。

接下来你闭上眼睛,设想从校门口进来,回忆13个单词对应的画面:⑴大门;⑵传达室;⑶宣传窗;⑷食堂;⑸小店;⑹停车棚;⑺走廊;⑻教学楼;⑼教学处;⑽画室;⑾篮球场;⑿排球场。怎么样?你已经掌握这些单词了吧。而且复习时在脑海中随时可以回想记下来的图像,甚至不必再看单词。

2.第二单元的一周名称。先通过联想、联结来处理:

Monday:M--忙,on--上;画面:忙(着去)上班。

Tuesday:Tu--兔子,es--饿死;画面:兔子饿死了。

Wednesday:We--我们,dn--大脑,es--饿死;画面:我们大脑饿死了。

Thursday:Th--太后,u--你,rs--人参 ;画面:太后给你人参。

Friday:F--发,ri--日(元);画面:发日元。

Saturday:Satu--洒脱,r--人 ;画面:变成洒脱的人。

Sunday:Sun--太阳;画面:(人在晒)太阳。

因为一周本来就有顺序,所以不必用旅程连线来记。现在我们整理记忆:

星期一 :大家都很忙,忙什么?

星期二: 因为人忙,什么动物遭殃了。

星期三 :我们工作很累,用脑过度,怎么样了?

星期四 :谁很好心,给你送了什么补品?

星期五:一周工作结束,发周薪了!发什么货币?

星期六:不用上班,人也变得洒脱起来了。

星期天:休息,懒洋洋地躺着晒太阳 。

接下来,你闭上眼睛,按照顺序回忆。我肯定你已经记住这些单词了,而且很容易就能回忆起单词的拼写 。

这就是联想、联结与旅程理论相结合。如果英语教师用这种方法把整单元的单词理好顺序,再展示给学生,相信他们一次就能记住整个单元的单词了。而这样一下子就记住整个单元的单词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它能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学生在该过程中也会意识到学习需要讲究策略,学习能力需要不断发展。记牢了单词,学生就能卸下“词汇”这个包袱,轻松上阵,把精力投入英语其他各方面的学习中。

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篇2

关键词:心灵图像;消解;折射;绘画图像

绘画图像是图像的一种,是具有绘画因素的图像,它所表现的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和生命的经历,这里绘画图像是指我们所看见和被感知的一系列绘画因素,除了绘画的具体形象表述也包括色彩笔触的表达。

绘画图像具有视觉真实性,图像本身是记忆中的具体的场景,活动或人物,空中的飞鸟,或一个人眼前掠过的树影,越是遥远的记忆就越模糊,就像一张陈旧的黑白照片,它被封尘在生命的岁月中,暗合了当代社会的记忆方式,绘画图像的作用是通过绘画的方式直接把这种记忆本身凸现在画面上。

相对绘画图像因素逼真的视觉质感,心灵图像具却有淡化视觉真实的内在要求,心灵的图像是指蕴含在绘画作品之中的并被绘画所折射出的一种精神图示,心灵的图像起源于每个创作者内心,萌发于艺术家的心田,它深藏于艺术家内心中并不具有公众可视性,它需要可视的外衣将自己展现在公众面前。

那么绘画作品中绘画图像因素和心灵图像因素,哪个更接近现实的真实?究竟什么才是更为真实的,眼睛看见的和记忆中的那一个更真实,我们更需要哪种真实?

我要说的是心灵的图像是在绘画图像中折射出来的,是绘画图像背后的图像,它更贴近作者内心的真实。

要说明这个问题,先从中国画的水墨的消解作用为例来入手看这个问题。

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强调墨即是色、墨分五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

中国画家眼中的山水是经过审美化、精神化的艺术形象或意境,是一种记忆的升华而非简单可视的生活表象,或者说用他们用水墨工具为中国画揭下了生活视觉图像的外衣,而将生活的精神层面及自己内心的独白展示与白纸之上,所以说水墨使得中国绘画图像超离了生活图像本身,使绘画图像折射出了心灵图像精神实质,暗合了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说法,如果说西方绘画中图像的因素更着意在“形”上,更接近与视觉真实,那么中国水墨画则更重视意境的阐发,更接近记忆中的真实,或者说是心中的真实,这就是水墨这种工具对题材图像的解消作用,正是这种消解将生活的可视外衣消解掉而将心田中的图像呈现在公众视野中,心中的图像在这份消解中得到充分的折射,看得见,摸得着,中国古典美学追求“韵外之致,象外之象”,这里的的“象”和“韵”指的就是生活的视觉层面,“外”和后一个“象”字表示对“韵”和前一个“象”的抽离和超越,中国画是通过水墨工具达到对现实表象的解消从而超越到形式之上来完成这种超离。

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著重要地位,水墨的情结延续也具体体现在图像时代中国绘画里,中国当代绘画处在全球化趋势下东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怎样用有中国传统气质的绘画的语言来反映显示当下与时俱进的中国是当代绘画无法回避的责任。在这个语言时代背景下,怎样正确运用图像媒介达到绘画表现的目的,就要了解绘画图像因素与绘画心灵图像之间这种折射关系,从而就要要求艺术家对生活图像要有自己独特的消解方法从而折射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内心图像。

利用图像绘画是需要对图像进行解消和超越,艺术创作中不同艺术家对眼前或手中的图景素材有自己不同的解消处理方式。

在中国当代影像绘画里就出现了黑白的画面取代了色彩的画面,用模糊的手法替代了强烈的笔触的绘画处理手法,这种处理使我联想到记忆的封尘,用类似记忆的黑白色调在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和表现,这样做即强调了瞬间的真实更强调了瞬间背后的永恒复杂的内心独自,如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章剑的略带印象风格的瞬间记忆场景绘画,这种真实并非只有图像层面上的真实,更有生命记忆的真实和生命内心波折的真实,从这个角度看,他们利用了油画颜料在画面上对生活图像和旧照片进行了绘画语言上的解消传递出自己内心中的记忆,折射出了自己内心记忆的图像,使他们貌似影象的绘画具备有很强的文人绘画气质和可读性。

新绘画特指“八五新潮”架上绘画出现的反图像化的书写性格,图像化与反图像都是绘画身处媒体时代所必然出现的形式变化,图像化是为了探索图像和绘画在真实性的表述上谁更占上风,现实和记忆谁更真实,反图像的绘画更强调书写性,更注重绘画自身的身份意识,追求绘画中的文人气质,这一点上与中国传统艺术有暗合之处,这些曾梵志和周春芽的绘画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传统文脉及视觉资源正在发生这着微妙的迁移和转化,“在他们的实践中,新绘画的书写性格与形态趣味似乎与本土的传统形成了相对对立又暗相切换的关系”在新绘画中图像的外形下逐渐散发出水墨的文人绘画气息。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在具体绘画创作个案中当照片等图像素材成为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工具时,艺术家在处理这内题材时运用绘画语言一方面让绘画在视觉层面上更接近真实的同时在另一方面也让绘画在精神含量上脱离了照片的素材的图像真实,折射出艺术家内心的一种真实图像,这也是创作和欣赏这类美术作品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一个画家在举起相机的时候。难以摆脱绘画的影响,就像早期的摄影完全是遵循绘画的规律一样,他所注重的是图像背后的精神意境,也就是图像的绘画性,绝非生活图像质的本身,搜尽奇峰打草稿,“收尽奇峰后,总想在“奇峰”中抽出构成其美感之精灵,但当作品完全断绝了物象与人情的联系,风筝便断了线”,这也说明了绘画图像与绘画图像背后的艺术家的心灵图像绘画性的关系就像风筝和线,相互牵制,共同存在,艺术家就像这个放风筝的人在其中把握拿捏,处理调节着形与意的关系,在两种图像之间来回游走。

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篇3

记忆火车第一站:经典插图说说看

那些曾经的插图你忘记了多少呢?跟随小编的脚步,下面先来看几张经典插图,你能记得是出自哪篇课文吗?默默给自己测试一下,看你的记忆力是否合格吧。

记忆火车第二站:插图故事晒晒看

看了上面的插图,脑海中那久远的记忆是否被唤起了?上这一课的时候发生过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呢?还记得小编小时候,每个学期初,拿到课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课本里的图都翻看一遍。学到有插图的地方会恶作剧般和同学在人物图画旁边画小框框,或者给人画个头发之类的。现在想起来会觉得幼稚,可是心里却暖暖的,因为那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啊。

我的插图记忆

拿到新书看一页页的插图,是一种小幸福。然后把书用厚厚的包书纸仔细包起来,等到包书纸被磨烂了,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

――网友・爱殇JJ

孩童时期正是模仿性最强的时期,记得当初上完《三味书屋》的时候,好多同学都在自己的课桌上刻“早”字,为此还被老师批评了。

――大四学生・小楠

印象最深刻的是狼牙山五壮士那幅图,学了这个文章之后,我就爱上了枪战片……

――网友・壮志豪情

不同于当今孩子的课本插图,人物全卡通化了,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浮躁感。我们小时候的课本插图给人一种很朴实、自然的感觉,里面传达出的信念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网友・那时的我们

记忆火车第三站:我的插图创意

记忆虽然温馨,但是孩童时期的接受大部分是被动的。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给你一次做主选择的机会,你会更喜欢什么样的插图?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会更加吸引你?

生动性

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和我一样,小时候相对于文字都更愿意看那些图画,那个时候就觉得可以多一些插图,把文字放在图片上,就像漫画一样。

――网友・小猪的梦

我喜欢的那种是一页图一页文字,不要太死板,画面做得好看一点,丰富一点,第一眼就会被吸引。

――学生・小米

我觉得现在设备那么先进,完全可以给学生配备一个仪器,上课的时候,对着课文上的某个地方一扫,仪器上就出现动态的画面,做成课文的电影版或者gif图,更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

――网友・乐乐

趣味性

图上可否做成一部分动一部分不动的形式?比如一个少年在树下坐着,人不动,但周围的树叶在飘拂,河水在流动,这样的画面一定很美。

――初二学生・周锦

我喜欢那种折叠着可以展开的画面,平铺的一张图展开后便是一个立体的画面。自己走进了画面里的感觉。

――上班族・小优

同学们,你理想中的插图是什么样的呢?

这些年教科书不断地变化,翻开现在小学的课本,虽然纸质越来越好了,图片越来越清晰,感觉却面目全非了。那充满年代感的线条是我们童年时期泛黄的记忆,珍贵的不仅仅是插图,还有那些年在我们身边的小伙伴,以及自己稚嫩的想法和模样,曾一起嬉闹的时光。那记忆如此熟悉,仿佛是昨天的事情,但是不被触发出来,你却不会去想。

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篇4

陈可的工作室在北京的酒厂艺术区,那里有些偏僻,路两边那是漫天黄土,记者指挥着出租车司机但还是差点走过。陈可的工作室就靠近艺术区里的小池塘,池塘里的陶瓷鸭子和杂乱无章的树枝让记者感觉既梦幻又伤感。这时陈可出现了,一个娇小又皮肤白白的女孩,站在路的尽头朝记者挥手,一瞬间觉得陈可和这里的环境太搭了,怪不得她自2005年来北京就一下子相中这里且住到现在。

进入工作室后,陈可把自己曾经的画册拿给记者看,其中一本红色绒面的画册是她2007年的个展《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和这次出版的自传名字相同,只不过自传名字中的你字加上了引号,策展人朱朱说加上引号是希望呈现一种广泛的意义,“你,可以是一段事,一个人,一些生活片段”,陈可是个特别怀旧的人,回忆相伴总让她感觉安全,所以当青年出版社的小马编辑提出要做本艺术家成长绘本时,陈可一下子答应了。

既然是回忆,那就得从小谈起了。陈可的父亲是画国画的,在他的熏陶下,陈可从小就喜欢画仙女、画美人鱼,在文字表达能力欠缺时,她就用自己的画笔表达对这个社会的经验,不知现在陈可作品的童话色彩是不是来源于此。

因为兴趣,陈可从附中到研究生,在四川美术学院度过了11年的时光。川美的学习氛围非常自由,“我遇上了特别好的老师,可以像朋友一般相处”,但陈可也有困扰,总觉得自己的画跟那些川美油画系的前辈有些格格不入,直到她参加了星空间画廊的开幕展“下一站,是卡通吗?”

“因为这个展览,我才真正决定来北京”,当时的展览成员有高、韦嘉、黄宇兴、熊宇、欧阳春、陈可、烟囱等十几位年轻人,陈可第一次感觉自己的作品有种找到 家的感觉。星空间的掌柜房方回忆起当时谈合作的情景:俩人在一个昏暗的苍蝇馆儿里,房方跟陈可说“如果你最后只是在商业上取得成就,而我只是拿你当摇钱树,那么咱们的合作就输了”。有了“培养艺术家”的保证,在加上房方提出的和画廊同成长的诱惑,陈可决定舍弃其他条件更为优越的画廊,跟星空间签约,并且搬到北京来。

初来北京,陈可因不善交际而选择在工作室耕耘,她一张一米见方的作品《小F・刺》在香港苏富比上拍卖出了38万,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陈可身上,她很惶恐,“第一是不习惯受到注视;第二是我那时觉得艺术应该端着的,一下子买这么好是不是因为作品太俗了呢?”,因为这次的一鸣惊人,陈可工作室开始络绎不绝地有媒体、策展人、收藏家前来此地,她不善于处理这些事情,于是几乎让画廊来处理,自己只是专心创作。

虽然陈可自己静心创作,但外界总有质疑飘入她的耳朵,“只是画得很漂亮”、“小情趣”、“卡通画家”。现在再谈起卡通这个词,陈可已然麻木,她坚持卡通这种形式不是因为自己被称作“卡通一代”的代表人,而是它能直接地表达内心。“我可能按照学院派的方法创作也能出作品,但总觉得那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我选择卡通,就是因为这种形式很直接,不需要绕很多弯,费很多口舌,一下就能打动你。”所以陈可的作品总是猝不及防地击中你的心,让你不用看介绍、看名字就可以被感动。

这本自传是从2010年开始启动写作计划,当时正值《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个展过后的综合征里,陈可认为自己一直在艺术道路上懵懵懂懂,被机会被动地推着往前,“一直觉得自己的生活充满偶然,但这背后不能不说有种必然,我的性格选择了我现在的生活,那就是坚持自己热爱的东西。做艺术也许能带来名和利,带来成就和满足虚荣感。但写完这本书我明白自己更在乎创作过程的快乐,那种推开一扇扇门的新鲜感”。

作为旁观者的房方,也同样感受着陈可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画廊会为她做这次展览的原因:“从作品上讲,现在很多年轻艺术家受西化影响后,转而回归东方,陈可这次的展览从丰子恺式的作品风格到内容都先开始实践起来。而且陈可是我签约的第一批艺术家,她已经做到了三十而立,开始四十‘不惑’了。”在房方眼中,陈可是个很敏感的人,外界的质疑和拍卖场的突然爆红让她一直很走心,现在陈可能穿越内心的疑惑,坚持自己的艺术。

现在的陈可,她的一个自我意味着那个童真的、本来的我,而另一个仿佛正努力成为他人,成为敞开的、不断容纳质疑和现实的载体,成为一颗沉着的“平常心”,陈可把这本自传并非当做之前生活的节点,而是日后创作的起点,“我终于可以丢弃怀疑,勇敢地走下去”。

BQ=《北京青年》周刊

CH=陈可

BQ:写作和画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创作,你这次当作家感觉如何?

CH:开始提笔的时候很忐忑,写完“出生”这章给周围人看了一下,大家都觉得不错才踏实下心来。画画的时候还有些压力,因为毕竟是职业艺术家,你的作品直接面对大众,但写这本书很轻松。平时太忙了,借此安静地重温自己重要的回忆,感觉很好。

BQ:这本书中的插图跟你之前的风格相差很大,为什么会选择水墨画?

CH:第一是因为书中插画涉及的数量很多,我画一幅油画多则要几个月,如果每幅插图都这么画,我的书就出不来了,水墨画比较快捷和便于修改;第二是跟我的童年回忆有关,我的父亲是画国画的,小时候经常看墙上贴的那些牡丹图、葡萄图,家里也有丰子恺等大师的画册, 这种风格一直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正好有段时间生病在家休息,随手用父亲的毛笔和国画颜料画了一幅,觉得风格很对。

BQ:那之后的作品会有水墨的因素吗?

CH:水墨肯定会对我接下来的艺术创作有启发的。之前油画是很西方的媒介,像现在我就开始用丙烯,因为它是用水调的,所以更加随意。

BQ:你小时候对艺术家有什么憧憬,觉得和现在的生活重叠上了吗?

CH:小时候觉得艺术家应该像梵高一样浪漫激烈,但可能因为我性格原因,我就是像上班族一样当个艺术家。艺术只是一种我选择了的并且我喜欢的生活方式,写这本书也有点想把艺术请下神坛的目的。

BQ:我看你的书桌上摆着一本《南怀瑾选集》,最近关注东方哲学了吗?

C:对,去年开始接触。人过三十岁就会有一些困惑,之前对人生的理解不够指导往下走了,需要寻找新的精神支柱。看完了觉得东方哲学对生活特别有帮助,而艺术又是从生活中来的,所以这种很入世的东方智慧一方面可以指导我的生活,一方面我也为自己接下来的艺术道路做准备。卡通是我的起点,但绝不是终点,我希望做真正具有东方特色又非常当代的作品。

“碎片”陈可

《书中的世界》―― 陈可童年《石膏几何体》―― 陈可初中

《夜读梵高》

―― 陈可离开家,去重庆进入附中

《坦克仓库》

―― 陈可大学开始做自己的作品,充实的四年

《酒厂画室》

―― 陈可来北京了

《第一工作室》

―― 陈可上研究生了

《拾“贝”者》

―― 就算篮子下面有大洞也不怕,一路走来的回忆最重要

《家里寄来的旧物》

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篇5

当田浩文得知,妻子为小时候生活过的老街即将拆迁而失落时,决心为爱人留住一份记忆,他用三年的时间画下长约70米的线描画《南门口老街的记忆》,被加拿大斯威夫特市特邀展出,引起巨大的反响。而两人结婚时的定情信物,也正是这幅长卷,它对于这对夫妻的爱情意义非凡。

海归女孩与流浪画家的相逢一笑

90后的张林琰出生于张家界,在美国留学时一直给美国的报纸写文章,因为表现优秀,还获得过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新闻工作者竞评的金叶子人物专访类金奖。本来可以定居美国的她,为了照顾体弱的妈妈毅然回了国。

回到老家后,她找了一份国际文化交流的工作,致力于对外宣传推介张家界。有一天,她经过一条老街,看见街旁灯光昏黄的旧房子里,坐着一个和她年龄相仿的孤独青年,伴着一张画布,旁边堆了厚厚一摞线描写生画作。这个青年就是田浩文。“画卖吗?”张林琰问。“卖。”田浩文显得有点惊讶。因为他流浪到张家界,还从来没有人主动提起过要买他的画。

听田浩文说一张画十块钱,张林琰掏出全身上下的七十块钱买了七张画。田浩文不好意思地接了钱,又帮张林琰多选了两张稍长一点的荷花图,一边说着“这个画得好些”,一边羞涩地硬送给了她。

不知道为什么,从第一眼看到张林焱开始,他就觉得这姑娘不一样。而吸引张林焱的,是田浩文身上那种为了理想而发光的气质。在海外留学的时候,她也曾试着培养过画画的爱好,只是后来就放下了。这七张画也拉近了两个陌生人的心。后来,张林焱常常约上田浩文一同出去写生。到了晚上,街上的行人渐渐少了,就一同去捕捉夜的静谧。

张林琰的梦想是当作家,在遇到田浩文之前,她的写作形式不算固定,后来看到田浩文的画,就开始给他的画配诗和小短文,没想到创作灵感越来越强,在写生的日子里,一人画画一人配诗的搭配形式逐渐固定下来。

张林琰配的诗文是如此的贴切,而且对田浩文创作上的鼓励也是不遗余力。她性格开朗,常常偕同田浩文参加各地的绘画艺术交流会。每次交流会上,张林琰都想尽法子让大家注意到田浩文的作品。田浩文觉得自己越来越离不开张林焱了:“世上难以遇到如此契合的人。她所有的想法,都是我想要表达的。”

把吵架的日子画成一本漫画集

两人相识的时候,田浩文什么都没有。在他老家,年轻人都在外打工,谁家孩子寄钱多,谁家孩子就最有用。在外流浪画画,可能是最没出息的一种。

张林琰却是个家境殷实的姑娘,留过学,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张林焱知道田浩文经济方面压力很大,第一次约会,一碗五元钱的米粉,她悄悄地先买了单。和田浩文在一起后,她戒掉了漂亮衣服,穿得最多的是牛仔裤、T恤,从不会特别华丽。也从不要求田浩文陪她逛街买东西,把钱攒着让田浩文去各处寻访老师。嘴馋了,就去他们俩最爱的手工水饺馆,五块钱能任选一样吃到撑。

为了让田浩文坚持自己的创作,张林琰还兼职教学生英文,外加投稿赚取稿费。两个人没存款,没房子,没车,没固定收入,从小疼爱张林琰的舅舅因为反对他们艰苦的爱情,与张林琰断绝了关系。好在张林焱的妈妈比较开明,她对田浩文说:“我不要你的聘礼,你可以用1000幅画来娶我家姑娘!”

田浩文把感激悄悄放在心里,他能做的就是为她画漫画,做手工挂包,亲手为张林焱修鞋子,出门把行李都揽在他身上。

选了画画这条道路,前途未卜,有时候两人也有对生计的恐惧。张林琰不是没有怨过田浩文,性格外向有些急脾气的她,有时候也会怪田浩文不挣钱,小两口吵架也是常有的事。文质彬彬的弱书生开始反击,对张林琰的不满和挑剔,也一件件摆开。每吵一次架,他都会以此为素材画成一幅漫画“批判”张林焱。张林焱也不甘示弱,拿起手中的笔,编着诗、和着歌讽刺回去,一来二去,竟成了一本生活情趣满满的漫画集。

画卷唤醒人们重视古老文化

“你把南门口画下来,我就和你结婚!”有一天,在一个溢满夜兰香浓郁芬芳的南门口小巷里,张林焱说道。

南门口是张林琰的老家,清朝时期就己建成,是一条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街。大庸古城时期的码头、河边的古庙、巷尾的旧瓷店、老掉了牙的古桥墩,都有张林琰童年时最美好的记忆。但是现在,南门口已经处处画满了“拆”字。走在老街,抚摸着旧墙,张林琰的心也格外地疼。

虽然这只是张林琰的一句玩笑话,田浩文却牢牢记在心里。为了赶在拆迁之前完成老街的画卷,田浩文开始日夜兼程。白那日起,他辞去了在画室糊口的工作,不论刮风下雨都背着画板,一心一意坐在南门口边的河堤上,一笔一画地勾画着南门口的容颜。张林琰则默默地陪伴在他身边,将南门口的故事,写成诗行,收在自己的诗集里。对田浩文来说,他要将她儿时的记忆都画下来,把她生长过、嬉闹过、惆怅过、悲伤过、离别过的老街都重现在一幅长长的画卷里,留一份记忆给她。这是他能为她编织的梦,一笔笔是汗水,是心血,也是爱。

刚开始,周围的居民觉得小伙子画南门口的事很新鲜,今天你来看看,明天他来看看,偶尔,还会拿小两口形影不离的事情打趣。离拆迁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田浩文渐渐进入了痴迷的状态,他常常独自坐在河堤,顶着烈日,一画就是一整天。附近相熟的叔叔伯伯们都心疼起来。有时候,大家为他送顶草帽遮太阳,有时候有人给他送橘子和糍粑充饥。有时候,大家见田浩文画得没了劲头,便给他讲南门口曾经辉煌的历史。田浩文一听立马又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了。

张林琰也不想让田浩文的这份心意被辜负。2016年黄永玉老先生在厦门开画展时,她穿上一身土家族服装前往,并在适当的时机铺开了田浩文70米长卷――《南门口老街的记忆》,吸引了众人的关注。

2016年3月,加拿大斯威夫特市正式启动老城保护工作。著名版画家戈丹・诺瓦克在得到消息后,立即《南门口老街的记忆》推荐给了该市美术馆馆长金姆。加拿大的历史很短,只有400多年,百年老建筑对于加拿大非常珍贵。为了唤起大家保护古城的意识,金姆特邀田浩文将《南门口老街的故事》在艺术馆内展出两个月,希望用这幅作品和田浩文用三年时间执意画下张家界老街的动人故事唤醒人们对古老文化的重视。

通过两个月的展出,《南门口老街的记忆》在斯威夫特的许多民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中国的小城市里,人们如此怀念老建筑?”一场关于旧建筑“弃”与“守”的大讨论在民众之间迅速铺开,许多原本打算弃老建筑而去的市民,又慢慢搬回了原来的住处……

在戈丹的热情推动下,林琰和浩文还在画展开幕式上举办了一场简约的婚礼。就在婚礼后的第二天,张家界对外宣布了在南门口原址上修建“大庸古城”的消息,保留修缮三元宫、朝天门、古城墙、古树名木等历史人文景观。小夫妻看到新的城市规划后无比欣慰。

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篇6

【关键词】历史;记忆;西方绘画

中图分类号:J23

还原历史的方法很多,从口述历史到文字记载,从摄影到影像,层出不穷。至于绘画,特别是西方的油画,作为传统的视觉艺术,因其科学的艺术语言和较强的事件叙述性,因此常被后人作为还原历史事件的方式之一。

一、对战争的描述与记忆

文艺复兴后,西方油画技术得到了发展,表现力加强,因此有利于还原宏大的历史场面。而且,对于历史事件,画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去作选择性地表现。这样,绘画作品中的历史记忆就被价值化或者成为个体表述其特定思想的渠道。毕竟,在个体记忆层面上,记忆主体与记忆对象存在着某些经验经历的渊源或某种精神上的联系,因此绝大多数的历史记忆往往包含着相关历史过程和细节的叙事和对记忆对象的功过或价值的判断。

布列达(荷兰的一个小城)是荷兰人长期坚守的军事要塞,在1625年7月25日,被西班牙侵略军攻占。于是,国王腓力普四世为了吹嘘他的武功,要求画家委拉士贵支(Velazquez,1599―1660)通过绘画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虽然身为西班牙宫廷画家,但是委拉士贵支非常反感国王的这样行为。因此,委拉士贵支在画面中将双方置于比较平等的地位,充满了和平休战的气氛,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历史的“虚伪性”。

委拉斯贵支作为画家,虽然从事的是艺术创作,但他同时也是具有独立思想的历史记叙者。在他内心深处,蕴含着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因此对于历史事件,他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去判断、解读和表述。这样,委拉斯贵支不仅给后世留下了不朽的艺术作品,还藉此表达了其作为记忆主体的特定思想和现实诉求。

二、对同一政治事件的不同表述

事件陈述者所持有的立场和观察角度,也可以令他们对同一事件作出不同的阐述。例如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领导人马拉遇刺事件,在两幅绘画作品中就表现为相对立的两个政治价值观。

马拉(Jean-PaulMarat,17431793)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领导人之一,1793年7月11日,女刺客夏洛帝・柯黛以申请困难救济为名潜入浴室,将其杀死在浴缸里。杰克・路易斯・达维特(Jacques Louis David,1748―1825)对革命报以同情,又与马拉有些私交。死亡的消息传出,达维特创作了《马拉之死》这幅作品,画面以其单纯、简洁打动人心。马拉如同过度疲劳而静静睡去一样,手中还握着鹅毛笔以及一份正待签署的申请书,令观者感觉他的死有着不同寻常的含义。

其实,这是达维特对马拉之死的个人记忆和表述,由于这幅作品在绘画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该画作的知名度相当高,进而,马拉的正面形象便深入人心。由此可知,历史事件的陈述者和表述方式本身都可以影响到后世对该事件的判断。

不过在那个年代的现实中,法国民众对马拉的所作所为则颇有争议。至于谋杀者科黛(CharlotteCorday),虽系女性,但对激进的雅各宾派非常反感。在成功刺杀马拉后,科黛并没有逃跑,当场被捕。1793年7月17日,科黛被送上断头台。基于对科黛的同情、崇敬和对马拉的憎恶,保罗・波德里(Paul Baudry,1828―1886)在1861年创作了画作《刺杀马拉之后的科黛》,在这幅画作里保罗・波德里就释放出了与达维特截然相反的政治情感。他将正面的科黛置于画面醒目之处,站立在被害人马拉的身旁,表现对自己行为的负责精神。显然,同一事件便有了不同角度的阐述方式。

总之,画家在绘制历史题材的作品时,不仅难以持公正客观的立场,也难以对事件的全景进行描述,这自然影响到了观者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评判。

三、对生产和生活的独特记忆

意大利一位历史学家曾说过:他希望用绘画的方式撰写历史,因为文字记述的历史有其局限性,缺乏绘画的直观性。其实,这样的不足特别体现在对普通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中一些小细节的描述。下面以19世纪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年)的作品为例。《拾穗者》作于1857年,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对农村生活的挚爱。作于1859年的《晚钟》则表现了农民虔诚的。他们身上那件褴褛的袄衫和虔诚的形象在画上是显得那样孤立无援,体现了他们随遇而安的性格。总之,这些画作不仅忠实地记述了法国农民在19世纪生产的场面,还为后世研究进行风俗和服饰等研究提供了直观的材料。

西方油画和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相比,具有宏大的构图,科学的透视和绚丽的色彩等特点,因此更适合细节表现和叙事,这样,西方历史其实也就多了一种记载的方式。加之,西方绘画的表现语言更具通俗型,对接受者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所以,在传递历史记忆和社会价值方面比文字方式更进一步,可以补其不足。总之,对于西方历史的研究者而言,西方的绘画作品是他们需要予以重视的材料。

参考文献:

[1]王永鸿.图说欧洲历史[M].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篇7

古典音乐似乎也具备某些这样的特质。比如,在其诞生之初,同电影一样也在帮助人类探索未知的听觉世界,而且时至今日,发展到现当代的现代音乐也同样承担着探索和拓宽全人类感知力的重任。再比如,每次听到古典音乐或是谈到古典音乐,心底也总会不由得将它与“经典”二字相联系,脑海泛起的阵阵波澜也总与自己曾经被“经典”打动的一段段听觉回忆有关,而诸如此类的回忆也都被深深地印上淡淡的怀旧味道。也就是说,在我们内心深处,此时的古典音乐已经不止是一首音乐,它还夹带了我们个人对它的感知,以及产生这样那样的感知时周边的种种境遇。当我们听完一首音乐,关上唱片机的时候,这一切的一切,包括听觉与感知也同时都被打包封存在了我们的记忆里。这样的记忆比原本音乐本身来的更加珍贵与生动,是真正独一无二的独家记忆。那么,也许历经数年之后的某一天,当再次聆听同一段音乐的时候,曾经初次相见的震撼或许已经历经沉淀,变得不再娇艳,却多了一份厚重,而这一份厚重的感受往往正来自音乐本身加上你的那份独家记忆。

何谓古典音乐?广义上是指诞生于中世纪至十九世纪末的音乐,包括了巴洛克、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等不同时期的诸多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乐器编制的音乐。而我们现在狭义的古典音乐,大多特指具有古典主义风格的音乐,即有着复杂配器、庞大乐器编制,由大型交响乐队演奏,产生宏大听觉效果的音乐。有着这样特质的音乐,无论是真正的古典音乐,还是依照这种特质专门为电影创作的电影原声配乐,都在电影音乐中占据着其他风格音乐无法替代的地位。而这种地位也随着电影的发展悄悄发生着变化。

远在无声电影时代,古典音乐是伴随影像画面唯一的听觉伙伴。当卢米埃尔兄弟首次用一道神奇光束将火车进站的影象投影在银幕上时,惊讶不已的观众听到的却并不是火车发出的汽笛声,而是谐谑、典雅的欧洲古典音乐。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流行在电影放映的同时,临时根据不同风格的画面,搭配上现有的风格大致与之匹配的音乐由演奏家现场演奏,来填补无声电影听觉上的空洞。这种用古典音乐充当电影画面音乐伴奏的形式,伴随着电影走过了最初的三十年默片时代。

进入有声电影时期后,影片中的听觉形象除了音乐之外,增加了语言和音响效果。这时的电影艺术由于技术的提高,对电影音乐的要求也逐步细化,突现出电影音乐的非独立性。用来配乐的音乐需在创作构思伊始,就要结合电影的总体构思、结构与画面视觉形象等因素进行设计。能否与画面更好融合变得比音乐本身的可听性更加重要,听觉与视觉的有机结合,使音乐成为与画面互帮互助的“搭档”。音乐既不能过于寡淡而不足以烘托画面想要表达的情绪,又不能太锋利突出过于“抢镜”,喧宾夺主冲淡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任何一方面有所缺失,都将导致电影整体效果的损失。所以,电影配乐者需要关注的内容变的越来越多,时代再也不允许用现成的古典音乐直接充当全部电影配乐,由此,为电影专门创作的配乐应运而生。在电

影的国度里,音乐终于经历完从为画面“搭把手”的伴奏,到作为“搭档”配合电影的创作的角色转换。

十分有趣的是,即便专门为电影而创作的配乐可以更好地满足画面对音乐的种种需求,而且利用古典音乐充当电影配乐有着一定的危险性,例如音乐本身的“气场”可能会干扰观众对电影本身或导演意图的理解,或由于一首古典音乐本身,根据篇幅及曲式结构的起承转合关系所固定的情绪发展节奏,作为配乐时不能随着电影剧情发展的节奏随心所欲任意调整,但古典音乐固有风格在某种程度上限定了画面风格等诸多需克服的困难,古典音乐却从未退出过电影配乐的舞台。相较电影诞生之初,古典音乐占据绝对地位的时期,在音乐形式创新和发展日新月异,电子、流行、摇滚等各类音乐在电影配乐沃土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今天,古典音乐仍稳占一席之地,更加印证了它独特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位置。

众多成功运用古典音乐作为电影配乐的现代优秀电影作品,让我们更加体会到古典音乐的无可替代,像一种符号、一种味道,一种印记,深刻又沉稳地温暖了每一帧画面,感染着每一个经历它的人,如同母亲,或是一位睿智的老者,使人不知不觉敞开心扉,卸下防备,开启心灵如婴孩般敏感的感官感受力。它不同于其他同样也具有感染力的音乐,它没有新创作音乐所带来的全新听觉的感官刺激,却以不带攻击性的感染力,打出这张攻无不克的温情牌,可谓仁者无敌。也许,这就是怀旧的力量。

问题是,音乐的自律性决定了它就是纯粹凭借旋律和节奏等音乐元素相组合,需经过听者在感官经历过程中加想和想象,唤醒内心感受,从而达到表现相关主题的目的。正所谓“声无哀乐”,音乐的情感并非客观存在于音乐中,而是主观存在于每位听众的情感记忆中。好的音乐,就是能瞬间找到并打开你心中封存那种记忆的那只箱子。换言之,不是音乐直接表现了某种感情、画面或场景,而是在听众构想的帮助下,在感官经历的过程中逐步构筑起来的。古典音乐更是以一个完整的曲式,层层铺垫递进渲染直至曲终,从而表达一个完整的作曲家意图展现的精神内涵。这样看上去,当古典音乐作为电影音乐时的非独立性,与它本身的自律性之间的确存在矛盾之处。

其实,不仅是古典音乐,电影本身与它的观众也存在着某种潜在的矛盾。假如我们以开放、宽松、尊重的态度看待电影音乐中的古典音乐与古典音乐本身,勇于腾出完整的一颗心,用来像孩童般不加保留地接受这电影带给我们的一切感受进入我们的身体。在短短的两个多小时内暂时忽略电影本身,忽略古典音乐本身承载的其他与电影无关的内涵,忽略我们先前已经固有的成见,或许这些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

只需要把古典音乐交给电影,就像爱情一样。

不知道那些善用古典音乐作为电影配乐的导演们是不是也赞同这样爱情般的态度?也不知道当马丁・斯科塞斯、佛朗西斯・科波拉还有姜文这三位导演,不约而同地将马斯卡尼的独幕歌剧《乡村骑士》中的间奏曲,分别运用在自己的电影中的时候,会不会也是以这样爱情般的态度,将喜爱的古典音乐片段,作为一种可以唤醒回忆的温情符号,勇敢地把它交给了电影,交给了自己的作品,使他们相识、相知、相恋、水融,从而成就了那样不朽的爱恋。

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篇8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8-0019-02

《金锁记》作为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曾被傅雷先生赞誉为“文坛最美的收获”,它的成功之处除了成功地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以及出色的语言描写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色是小说的电影化特征。

一、蒙太奇手法的应用

《金锁记》电影化的表现最主要体现在借鉴了影视上蒙太奇手法。蒙太奇作为一种艺术方法,是电影艺术重要的特有的表现手段,但并不是电影所独有的,在文学创作中也可以使用。

前苏联剧作家普多夫金在其论著《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里面指出:“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基础。”并将蒙太奇定义为:“将若干片断构成场面,将若干场面构成段落,将若干段落构成一部片子的方法。”《金锁记》中主要用了三种蒙太奇手法。

首先是使用了“跳接蒙太奇“艺术手法。跳接蒙太奇属于叙事蒙太奇的一种,其特征是对一个完整的行为或事件作不连续、不完整的呈现。跳接蒙太奇不是一般的蒙太奇,着意创造特殊的叙事效果。比如小说在描写七巧凝视镜子:

翠竹帘子和一幅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但是,再定睛看时,翠竹帘子退了色,金山绿水换了一张她丈夫的遗像,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

这样的描写,犹如两个电影镜头迅速的转换,七巧在姜家过的十年被一笔带过,时空迅速也转换,在七巧凝视镜子前,小说描写了七巧在姜家的若干生活片断,她在姜家没有钱没有地位,还必须忍受的折磨。但是过了十年,七巧在姜家的身份地位并没有得到改变,她所承受的痛苦也没有丝毫的减少,两个镜头间略去了十年,其实也是暗示着七巧十年间所过的生活每天都是一样的沉闷与窒息,看不到希望。这便让小说有了无尽的苍凉感,正是这种日复一日的折磨导致了七巧人性的扭曲,以至最后要用金锁去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其次是用了“交叉蒙太奇”手法,这是在两条关联的叙事线索上建立起来的,两条叙事线索在空间上相隔,在时间上平行发展,但是这种平行关系并不是贯穿始终,而是随着情节的发展,两条叙事线索在空间上的间隔越来越近,最终实现交叉并汇合成一条叙事线。

再次是用了回忆蒙太奇的手法。回忆蒙太奇是心理蒙太奇的一种,表现人物对事件的回忆。它与倒叙结构的不同,就在于具有心理活动的特点。[1]小说的篇末,七巧“似睡非睡的躺在床上”又想起了过去的一幕,回忆的内容与也是年轻的时候,但是这次回忆的,却是和七巧的一生进行对比的,她在出嫁以后就戴上了黄金的枷锁,再也没有得到过幸福,几十年来她用沉重的枷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两种画面的对比,再一次把七巧内心的痛苦展现了出来,她的幸福因为嫁进姜家而打上句号,她被黄金的 枷锁束缚了一辈子,后来她扼杀了自己子女的幸福,可是她自己也并没有因此而得到了快乐。张爱玲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我喜欢参差对照的写法”, [2]在这里,用短暂的年轻时的快乐回忆与七巧痛苦而又漫长的一生作对比,张爱玲用回忆蒙太奇手法取得了参差对照的效果。接着描写了七巧的泪流下来,她也不去擦,让它自己干了,更是有苍凉的意味。

二、视觉性的画面描写

小说电影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描绘了一幅幅的极具视象性的画面,让许多形象得以正面、直观的展现出来。而强烈的视觉性正是电影艺术的显著特征。普多夫金说:“电影是用画面思维”。电影剧作家的文字是在银幕上出现过的画面。另一位剧作家与尤・甘特曼又进一步对其加以阐述:“只有能表达某种内用,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画面才是艺术。” 在金锁记中,张爱玲用文字描绘出了若干幅具有强烈视觉性的画面,而这些画面,决不是单纯的场景描写,它是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与小说的氛围相适应的,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内心活动,并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小说中的视觉性画面又分为以人物为主的场景和以环境为主的场景。

以人物为主的场景的是七巧在姜家时,在季泽面前哭的这一段情节:

她顺着椅子溜下去,蹲在地上,脸枕着袖子,听不见她哭,只看见发髻上插的风凉针,针头上的一粒钻石的光,闪闪掣动着。发髻的心子里扎着一小截粉红丝线,反映在金刚钻微红的光焰里。她的背影一挫一挫,俯伏了下去。她不像在哭,简直像在翻肠搅胃地呕吐。

短短几句,却有动作、声音、服饰描绘。写了七巧的六个动作:顺着椅子溜下去,蹲在地上,脸枕着袖子,哭,背影一挫一挫,俯伏下去。声音是“听不见她哭”,还可以描写了她的头饰风凉针的颜色、光泽,这就像一组电影镜头,慢慢地由远往近移动,到七巧开始哭时镜头却停住了,对她的背影进行特写,把她的细小的动作,连头饰的特征都通过镜头得以放大,而且有意让七巧背对观众,让动作成为人物的唯一语言。而在小说中,正是这迅速变化的几个动作,让七巧的内心痛苦得以充分的展现。

以环境描写为主的场景是世舫与七巧初次见面的场景;

世舫背过头去,看见门口背着光站着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脸看不清楚,穿一件青灰团龙宫织缎袍,双手捧着大红热水袋,身旁夹峙着两个高大的女仆。门外日色昏黄,楼梯上铺着湖绿花格子漆布地衣,一级一级上去,通入没有光的所在。

背着光,即电影中常有能够的阴森森的场景,而在这样的情况“脸看不清”便已经让人觉得可怕,而在描述七巧衣着时又出现了青灰、大红这两种对比鲜明的颜色,更加剧了恐怖气氛。再接下来写道:湖绿花格子漆布地衣通向“没有光的所在”,湖绿花格子本是富有生命力的色彩,又与“没有光的所在”构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这时的场景,犹如恐怖片中的鬼魂出现一样,强烈的视觉效果让人觉得毛骨悚然。这样的场景,让气氛变得沉重而令人窒息,也暗示了七巧的更大的破坏力的出现。七巧接下来用几句看似不经意的话,粉碎了女儿的幸福。之后长安下楼又上楼时,再一次出现了“没有光的所在”,在这里,“没有光的所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昏暗的场景,它既是七巧内心的写照,也是以七巧为家长的整个家庭的象征,渲染了小说的悲剧意味。

金锁记毕竟不是电影剧本,它采用的艺术手法决不仅仅是电影化那么简单,它所采用的一些传统小说的写法,是直观的电影化语言所无法替代的。但是,应当肯定的是,《金锁记》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和张爱玲巧妙的运用电影的艺术技巧到小说创作中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 许道明,沙似鹏.中国电影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上一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范文 下一篇:有关国庆节的手抄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