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易经范文

时间:2023-09-25 05:25:38

解读易经篇1

[关键词]英美文学 简易读本 英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217-02

文学知识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大量阅读也对第二语言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尽管很多英语学习者已经意识到广泛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的必要,但受到英语水平的限制,很多英语初学者认为文学原著的难度偏大,学生对于教师的课外阅读作业也往往难以完成。针对此种现状,笔者提出可将英语文学类简易读本用以辅助英语学习和教学,并对其在应用中的规律加以分析。

一、文学类简易读本辅助大学英语学习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阅读英美文学著作的作用

文学著作通常被认为具有教育、认识、审美这三大功能。对于国内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英文原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文学著作能够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和真实的语言环境。文学作品中选词准确生动,行文渗透着完整的社会意识和文化意识,这些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详实的学习素材。2.文学著作培养学生对目标语言的认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分析、理解作品中的词汇、话语模式、篇章涵义,体会文学效果是如何通过语言创造出来的,进一步体会英语的丰富内涵,从而增加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3.文学著作能够增加背景知识,增强读者的理解力。例如:很多大学教材所选英美文学作品常含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地名、人名、名言、历史事件等。只有广泛涉猎文学作品, 积累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才能进一步提升对英语的整体理解力。4.文学著作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和人文素质。文学作品提供了各种替代性的情感经历,学生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站在作品中人物的角度或与主要人物产生共鸣,有助于情感智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5.文学著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文学作品大多具有故事性、趣味性,恰当地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语言输入理论

“学得”和“习得”的概念在克拉申(Krashen)的输入理论中有着严格的区分。其中,只有“习得”的语言知识才能产生语言的运用,“学得”的语言知识只能帮助人们有意识地检查其说出来的话语正确与否。学习者要想自然地“习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就必须置身于适当的语言环境中,即给予适当的语言输入。克拉申的输入理论(Input Hypothesis)对此做了以下阐释: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输入必须是有趣的、密切相关的;输入不是以语法为大纲的;输入必须是大量的。“可理解”指材料的难度需适当;“趣味性”和“相关性”则表明了要使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产生作用,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即输入的语言材料应符合学习者的需要;“大量输入”指广泛听和读的过程。只有这样,学习者才能从中以较为自然的状态,吸取许多有用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

(三)简易读物的独特优势

文学名著简易读本是在留有原著精髓和行文风格的前提下,照顾学生的词汇水平和语法层次,对内容进行一定改写、对情节加以改编的“再创造型”文学作品。和原著相比,简易读本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既有原著的思想深度、写作文风和文化涵养,尽可能地把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习者能够品读到西方国家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体味英语语言本身的独特美感;同时,语言方面,经过简化的文学读本缩小了选词范围,简化了句子结构,这样语言表达就更直接、明了,阅读难度也随之下降。同时,简化了的故事情节,让身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也能欣赏来自不同文明的文学作品。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简易读本比原作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和可利用性。通过增大阅读量来培养语感,可以为未来较高层次的英语学习做铺垫。

二、文学类简易英语读物对英语学习的意义

根据很多英语学习者的切身经历,很多英语水平处在初级的学生难以高效阅读的障碍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知识不够,背景知识不足,阅读技能不强。近年来,大量的文学简易读物涌向中国英语学习市场,形成热销之势。其受到追捧的原因在于,简明读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突破传统阅读中的障碍。以下,笔者将对文学简易读本在英语学习中的意义进行初步分析。

(一)丰富词汇总量,增强语篇能力

丰富的词汇量是英语阅读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词汇量小会影响阅读速度,阻碍阅读的顺利进行。简易读本中的词汇通常难度不大,很多在阅读过程中反复出现,这样便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巩固已学词汇,掌握常见词汇,逐步加深对词汇的熟悉和理解。

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是贯穿语篇的基本手段。在语篇能力的锻炼方面,简易读本同样大有作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产生和理解语篇的综合过程,并非单纯使用语法结构或词汇。简易读本对生词数量及生僻语法结构进行了严格控制,这样便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语言运用方面。同时,简易读本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比较清晰易懂,这有助于水平处在初级的学生充分理解语段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增强语篇理解能力。

(二)培养文化视野,扩充背景知识

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一种语言的基本结构、交际模式、篇章修辞等,在很大程度上都由这种语言背后的文化观念影响和制约。阅读由原版文学作品改编的简易读本,不仅可以提高英语阅读水平,还有利于培育良好的文化意识。通过阅读,英语学习者可以逐渐体会到母语与目标语文化的共性与差异,及早形成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改善阅读技巧,加快阅读速度

阅读技巧的改善建立在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基础上。保罗·纳森(Paul Nation)认为,精读训练对阅读技巧的提高很有限,泛读才是提高阅读技巧最省力、最有效的方法。简易读本可提高学习者的阅读速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能够根据上下文迅速了解文章大意,锻炼跳读、略读等阅读技巧。

(四)提高阅读兴趣,建立学习信心

简易读本一方面帮英语学习者突破语言知识、背景知识、阅读技巧等障碍,同时也在学习者心理上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大多数简易读本有着鲜明的主题和较少的语言障碍,非常适合大学生阅读。同时,高效的阅读能够给读者带来成就感,进而激发进一步阅读的热情和兴趣。这种“阅读而来”的愉悦,促成了良性的循环过程,很多学习者还会进一步阅读原著。

三、英语文学简易读物在课堂的运用分析

通过课堂反馈和课下交流,笔者发现,课外阅读成效几何,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之中,起决定性因素的是文学读本的选择以及学生的阅读方式、学习方法。根据笔者在课堂上的观察和同英语学习者的交流,较为适合选为文学类简易读物的教材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读本的内容应丰富有趣。这是选材的第一原则,因为只有体会到阅读的趣味性,读者才能自觉完成阅读,累计出一定的阅读量。其次,读本的难度要事宜。总体来说,英文读本的难度应略高于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知识水平,即读本应具有其语言发展下一个阶段的特征。处在这个难度状态的读物,可以让读者基本理解原著内容。但要注意的是,读本过易会影响阅读效果,过难同样不利于学习。再次,读本的篇幅要适中。对于读者来说,能在较密集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便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可以有效强化阅读兴趣,激励读者继续下去。但倘若篇幅过大,阅读过程困难、艰涩,甚至读到后面,前面的内容已经模糊,便很难让读者维持阅读的积极性,这样的后果常常是半途而废。最后,读本的主题要尽可能广泛。这里要注意的是,读者在阅读中,不要只以自己的兴趣选择作品,换言之,作品的选择不要太局限于几个具体作者或者几个特定的题材。尽量全面地覆盖重点作家和重点作品,实现补充和扩展背景知识的目的。对英语教学者来说,除了要按照以上规则选择读本,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水平和目标,将教学大纲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简易读物的作用,打造出新的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2]Nation Paul.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04.

[3]曾亚平.简易读物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意义及应用[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31-133.

[4]徐兴岭.英语简易原著阅读-课程研究与建设[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159-160.

[5]方英.一项关于英语阅读学习改革的实证研究——文学简易读物的使用与作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75-78.

[6]牛海燕,李德义.英美文学原著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应用.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6):149-150.

[7]张庆荣.文学欣赏与英语学习相结合模式探讨.海外英语,2010(8):95-96.

解读易经篇2

关键词:阅读课程;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文学素养

小学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建成阶段,因此这个时期增设语文阅读课程,往往会培养起他们日后的阅读习惯。然而很多小学生在放学之后没有自主阅读的意识,学习的主要时间都集中在在校期间,因此,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设置十分必要。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程能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众所周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的养成也不是能够一天两天养成的。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尤其是处于三观建成阶段的小学生意义尤为重要,小学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财富,日后必定使得他们受益匪浅。

小学生的思想还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还处于建成阶段,往往比较容易引导,习惯的养成往往也比较容易,尤其是像阅读这种能够同时动用学生想象力的习惯,其养成往往比较容易。小学时期老师推荐的阅读书籍一般比较通俗易懂,再加上阅读课有些安静的氛围,因此小学生很容易在这种宁静的阅读课堂氛围中沉浸到图书的世界中,遇到好玩儿、好笑的寓言故事时,学生更容易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情景代入地了解故事背景,了解其背后的深刻含义,进而产生阅读的兴趣。

总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日后生活中的宝贵财富,而小学时期恰恰也是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学校和老师提供的良好的阅读环境更容易将学生带入图书的世界,因而小学时期开设阅读课程十分有必要。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程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中学语文甚至大学语文的考试题目中,往往阅读理解类题目占有很大比例,然而也是大部分学生失分的“重灾区”。学生失分的原因往往集中在他们不能够读懂作者所写的文章内涵以及出题者的出题意图,而这样的阅读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因此,小学语文老师有必要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有目的地培养。

小学阶段进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往往比其他时期更有效果,因为小学时期的学生往往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记忆力也比较强,如果老师能够加以引导,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必然得到很大提升。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阅读,多读书,读好书,小学语文的阅读课程恰好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契机,让学生定期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加强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由于老师阅读课上的不同阅读任务,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文章,在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他们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哪些文章能够读懂,哪些文章读不懂,因此老师和家长可以根据这个结果对症下药,针对不容易理解的文章类型对学生加以引导,注重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阅读,并且要在每一次的阅读之后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训。其次,学生还能够根据老师布置的阅读笔记、读后感之类的作业表达出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这样更有利于他们理清思绪,进一步挖掘文章背后的内涵。随着学生在阅读课程上的不断阅读和积累,久而久之,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日后必定受益匪浅。

三、小学语文的阅读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时期的写作往往是较为简单通俗的看图写作,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语言文字也往往比较通俗易懂,甚至很多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缺乏常识,写出来的东西仅仅是根据他们的个人想象,而缺乏一定的合理性,语言表达能力不强,逻辑性也有待提高。而小学语文阅读课程可以督促学生增加阅读量,通过多读一些经典好书,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逻辑性和合理性的建立。

在批阅小学生作文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种类型的句子:“今天的风很大,东刮刮,西刮刮,过了一会把我的帽子也吹了起来。”这种“东刮刮,西刮刮”的风显然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小学生往往只知道刮风,不知道风向的专一性。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方面存在一定的了解,然而他们了解这些常识的途径又少之又少,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为孩子讲到所有的常识,就算是讲过的常识,小学生也有可能玩着玩着就抛之脑后。但除了家长和老师,小学生们了解常识和科学知识的途径还有图书,通过阅读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例如,老师在阅读课上可以提倡学生们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基础科学类的图书,内容针对小学生又通俗易懂,看得多了,学生自己也就有了很深的印象,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不会犯一些低级的常识性错误了。

除此之外,学生阅读面的扩展有利于他们积累一些名言警句,甚至一些文学大家的经典语录,这些东西他们看得多了、记得多了,在他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作文中都可以得到体现。在文章中掺杂几句古文言文,往往会为学生的作文增色不少。总之,学生的写作能力往往最直接来源于他们的阅读知识面,学生的文章中往往能够直接体现出这个学生的阅读知识面,知识面广的学生,文章自然而然写得大气,语句中常见的错误也往往较少。

四、小学语文阅读课程能为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打下基础

阅读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全都浓缩在一本本经典书籍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伊始阶段,有权利也有义务通过阅读这些凝结着古人无穷智慧的书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从中获得个人素养的提升。

除了中国古文化一类的书籍,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国外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多方面了解文化的多样性,汲取不同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文学作品中体会人生百态,了解人生的辛酸苦辣,进而提取出生活的智慧。阅读量的多少,往往可以从谈吐中得以体现,甚至对学生的性格的建立也有着不小的作用,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的道理不同,对他们各自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大相径庭,学生日积月累的阅读,往往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也有很大的影响。

解读易经篇3

基金项目:山东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基金项目“《周易》词汇研究”(yzc11015)。

作者简介:(1983-),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济南,250100。

摘要:《易·坤》六二爻辞“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的句读和意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从语言的形式结构和押韵的角度分析,应该标点为“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大不习”的正确释义是“很没有必要重复占卜”。其中,“习”是“重复”之义,“大”是程度副词,表示“非常地、很”。

关键词:坤;大;习卜;重复;误读

中图分类号:B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4-7387(2012)02-0066-05

《坤》卦六二爻辞“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的句读和意义历来存在分歧。《象传》的解释是:“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文言传》的进一步阐释:“‘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象传》和《文言传》都没有提到“大”的意义,那么,注释者当时见到的版本是否有“大”字?此爻辞应该如何断句?真实的含义是什么?引发了诸多疑问,后世的理解也不一而同。

一、 句读问题

主流的观点认为,此句爻辞应该标点为“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汉代荀爽从象数义解释曰:

“直方大”,乾之唱也。“不习,无不利”,坤之和也。

或象数义和义理义相结合,如干宝云:

阴气在二,六月之时,自遁来也。阴出地上,佐阳成物,臣道也,妻道也。臣之事君,妻之事夫,义成者也。臣贵其直,义尚其方,地体其大,故曰“直方大”。士该九德,然后可以从王事;女躬四教,然后可以配君子。道成于我,而用之于彼。不妨以仕举为政,不妨以嫁学为妇。故曰“不习,无不利”也。

魏晋时期,多以义理为纲,王弼《注》曰:

居中得正,极于地质,任其自然而物自生,不假修营而功自成,故“不习”焉而“无不利”。

孔颖达疏解王弼之说,曰:

二得其位,极地之质,故亦同地也。俱包三德,生物不邪,谓之直也。地体安静,是其方也。无物不载,是其大也。既有三德极地之美,自然而生,不假修营,故云“不习,无不利”。

朱熹《周易本义》从理学视角重新审视,但是句读仍沿袭旧说:

六二柔顺而中正,又得坤道之纯者,故其德内“直”外“方”,而又盛“大”,不待学习而无不利。

李光地综合各家之说:

坤唯以乾之德为德,故因“直”以成“方”,围“方”以成“大”,顺天理之自然,而无所增加造设于其间,故曰“不习,无不利”。

刘大钧先生、李尚信先生也赞同这样断句。《汉语大词典》甚至把“直方大”为一个新词收录,并解释为“平直、端方、正大。”然而,这种断句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意义上都存在问题。

从《坤》卦爻辞的语言结构形式上分析,初六“履霜”、六二“直方”、六三“含章”、“括囊”、六五“黄裳”,皆二字为句,形式整齐划一。前人已经指出这种形式上的特点。惠栋《九经古义·周易上》云:“熊氏(熊朋来)《经说》云:郑氏《古易》云《坤》爻辞‘履霜’、‘直方’、‘含章’、‘括囊’、‘黄裳’、‘玄黄’协韵。”[1]以“霜、方、章、囊、裳”为韵脚,押阳部韵。故而,“‘方’当绝句,因为‘方’是韵脚。”[2]《易经》某一卦中的爻辞常常追求形式上的一致,以《乾》卦为例,九二“见龙在田”、九四“或跃在渊”、九五“飞龙在天”,句式上基本一致;语音上也押韵,“田、渊、天”皆押真部韵。

此外,“大不习”、“无不利”皆三字为句,亦为韵文,“习、利”,缉质合韵。所以,从语言形式上看,当以“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标点为宜。

二、“大不习”的词义问题

(一)“习”的词义

从古至今,易学家对“习”意义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种观点。

观点一,“习”释为“学习”。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中《易之义》记载:“易曰:‘直方大不习吉’,子曰:生(性)文武也,虽强学,是弗能及之矣。”[3]朱熹云:“不待学习而无不利。”[4]刘大钧先生认为“不习”就是“不熟悉、不练习。”[5]此观点认为应该顺应人的本性,不需要后天强行学习。

观点二,“习”释为“作为”。王弼注:“居中得正,极于地质,任其自然而物自生,不假修营而功自成,故‘不习’焉而‘无不利’。”“不假修营”就是“不作为”,孔颖达完全遵照王弼之说:“既有三德极地之美,自然而生,不假修营,故云‘不习无不利’。”[6]

清代以来,学者逐渐注重词义考据训诂,从语言学层面破解经文本义。

观点三,“习”释为“因袭”。惠栋述:“乾为直,坤为方,故曰直方。阳动直,而大生焉,故曰大。习,重也,与袭通。”[7]

观点四,廖名春认为“习”是“摺”的假借字,义为“折”,可训为“败”[8]。

观点五,有人提出新解,认为“指龙不进行飞行的学习和练习,即不飞之貌。”[9]

以上五种观点虽然各有所据,但是并未找到“习”的真正意义。

1、从词义引申链条上看

“习”的本义,据《说文·羽部》:“习,数飞也。”[10]文献中作本义的情况很少,例如《礼记·月令》:“鹰乃学习。”[11]依《说文》所释,“习”本义的义素分析式可以表示为:[重复]+[飞]。其中,[重复]是核心义素,[飞]是限定义素。在词义的发展过程中,限定义素[飞]脱落或被替换,产生出以[重复]为核心义素的一组引申义:“重复”、“熟悉”、“习惯、习俗”。义素分析式可以表示为:

重复:[重复]+[某种行为]

熟悉:[重复]+[直至深入]+[了解]+[某种行为、现象或事情]

习惯:[长期]+[重复]+[成为约定的]+[某种行为]

“习”的引申义链条是以[重复]作为核心义素,各引申义位的语义区别在于重复的程度不同。单纯重复某种行为形成“复习,练习”义位;重复程度加深直至深入了解的程度;形成“熟悉”义位;重复的程度进一步加深,长期地重复而成为约定性的,形成“习惯、习俗”义位。

在以[重复]为核心义素的引申义链条上,没有“学习”义位的位置。因为,“学习”之义并非由引申而来。“学习”义本来是由“学”来承担的。“学”和“习”是意义相近但有差别的两个词。先秦文献中常常体现这种差别,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2]其中,“学”是由“无”到“有”的过程,而“习”是“旧有”程度的加深。“学”与“习”是相承接的两种动作。

但是,“习”和“学”词义相关,而且文献中“习”常常与“学”同时出现。因此,受到“学”的影响“习”也产生了“学习”的义位。“习”作为“学习”之义单独使用,大概产生在战国以后。《礼记·学记》:“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孔颖达疏:“博习,谓广博学习也。”[13]《吕氏春秋·听言》:“蠭门始习于甘蝇。”高诱注:“习,学也。”[14]但是,“习”的“重复”义位早在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例如:

卜。癸未卜,习一卜,卜。(《合集》31672)

乙……卜,习三卜,习四卜。(《合集》31674)

卜,又来执,其用。(《合集》26979)

“习”作“重复”之义在《易经》中还有一例,即“习坎”。两个坎卦叠加而成,故称“习坎”。“习”是“重复,叠加”之义。《彖》曰:“习坎,重险也”,就是重重危险。

从语义引申义链条分析,“习”之“学习”义位的产生晚于“重复”义位。“重复”义位至迟在殷周时期已经产生,而“学习”义位产生于战国以后。所以,“学习”之说不成立。作为殷周时期作品的《易经》,其中的“习”当为“重复”义。此一证也。

2、从占筮制度看

“习”是卜筮术语,殷周时代有针对同一事进行连续占卜的制度,称为“习卜”。虽然学界对“习卜”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式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卜辞中的“习”是“重复”之义已达成共识。重复占卜的制度不仅仅指“龟卜”,也包括“筮卜”。传世文献中,无论卜还是筮,重复卜筮皆称为“习”。

乃卜三龟,一习吉。启龠见书,乃并是吉。(《书·金縢》)

联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卜不习吉。(《书·大禹谟》)

先王卜征五年,而岁习其祥,祥习则行,不习则增修德而改卜。(《左传·襄公十三年》)

“重复卜筮”在《易经》中也有体现。《比》卦辞提到了“原筮”。“原”本义为水流源头,引申指开始。《说文·灥部》:“厵,水泉本也。从灥出厂下。原,篆文从泉。”[15]“初”本义为裁衣之始,引申指开始。“原筮”指第一次占筮。《蒙》卦辞“初筮告,再三黩,黩则不告。”“初筮”也指第一次占筮。此卦还出现了“再筮”、“三筮”。

殷周时代存在重复卜筮的现象,可与《易经》一些记载相印证。因此,“习”为“重复”之义,此二证也。

3、从语境看

《易经》最初是占筮之书,占筮是语境背景。《坤》卦之中,初六“履霜”为占辞,“坚冰至”为断辞;六三“含章”为占辞,“可贞”为断辞;“括囊”为占辞,“无咎无誉”为断辞;六五“黄裳”为占辞,“元吉”为断辞;上六“龙战于野”为占辞,“其血玄黄”为断辞。皆为先占辞,后断辞,形式十分整齐。那么,六二“直方”当为占辞,“大不习,无不利”当为断辞。在“断辞”语境背景之下,“习”作为卜筮术语理解为“重复占卜”,于义更通。此三证也。

(二)“大”当训作“非常地”

“大”的意义也有不同理解。

观点一,认为“大”即“广大”之义。这种释义是承“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的句读而来,认为“大”与“直”、“方”为三个字的并列结构。以前文所述,句读错误,解释为并列结构的“广大”之义也就不能成立。

观点二,认为“大”为衍文。元人熊朋来提出新说,认为“大”为衍文:“《象传》、《文言》皆不释‘大’,疑‘大’字衍。”闻一多、屈万里从此说,认为“大”为衍文。从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情况看,都有“大”字。故此说不足为据。

“大”应该后属。“大不习”中,“大”是程度副词,表示程度深,用在“不习”之前,作状语,可译为“非常”、“很”。卜辞中早有这种用法,例如《合集23651》“乙巳卜,中贞:卜若兹不节,其大不若。”这种用法在传世文献中也很常见。例如:

“汝不忧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钦念以忱,动予一人。”(《书·盘庚》)

“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书·康诰》)

“惟夏之恭多士,大不克明保享于民。”(《书·多方》)

“当子之身,齐人伐鲁而不能战,子之耻也,大不列于诸侯矣。”(《左传·哀公十一年》)

所以,“大不习”就是“非常不习”,即“非常没有必要重复占卜”的意思。

三、“误读”产生新义

从古至今,围绕“大不习”的解释众说纷纭,又各有所据。作为《易经》本身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是唯一的。但是,后人受到时代和个人视野的影响,从多种诠释视角做出偏离本义的理解,对本义产生误读。所谓“误读”是指对词的无根据的理解。杨端志老师首先提出误读是产生新义的重要途径,并指出,“被称为误读的解释中,对语言问题误读了,但解释的结果出现了新的义理内容”[16]。上文提到的将“习”解释为“学习”或“修营”,就是误读的结果。误读从语言学层面看是无理据的,但从诠释学层面看,误读是产生新意义的重要途径,也是“产生新语言要素的一种方式。”[17]

(一)有意的误读产生新义

经过后世不断地诠释,《易经》逐渐偏离了占筮的原始功能,产生出新的意义,《易经》也转变成为哲理之书。对“大不习”的几种解释,体现出不同的诠释方向。

观点一,“习”解释为“学习”。如前所述,“习”的“学习”义位是与“学”相因而生义,是由误读而产生的新义位。在《坤》卦中,“不习”理解为“不学习”原因在于语境发生了转变,由占筮语境转入到儒家哲学语境。“习”在占筮语义场中作“重复”义,一旦脱离了占筮语义场转入儒家哲学语义场,语义必然受到新语义场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故而,“习”由卜筮术语转变为儒家哲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即“后天学习”。人的德行培养可以依靠后天的修习,君子的天性纯良,则不需要后天的学习,这明显是儒家哲学的观点。经过孔子等儒家学者的阐释,把《易经》由最初的占筮之书改造成为阐发儒家思想的儒学经典。

观点二,“习”解释为“修营”。“不习”就是“不作为”。王弼的解释并非由词义层面的误读造成的,而是承袭《易传》所营造的人事语境,对《易传》解释的进一步误读而来。《易传》完成了由占筮语境向人事语境的转变。王弼承袭《易传》,选择《易传》中可以与玄学思想相容的部分入手,《象传》曰“动而直方,任其质也”,正符合王弼玄学思想中“万物以自然为性”、“以无为本”的认识。故而,王弼以此为切入点融入时代思潮和个人体验,生发出“任其自然而物自生,不假修营而功自成”的新义理。“习”也就产生出“修营”、“作为”的意义,并逐渐凝固成“习”的一个义位。

转换语境的做法可以将文本理解引导向能够顺利触发个人思想的方向。这种误读虽然是无理据的,但却是“合理”的。从对“习”的解释可以体现出儒学和玄学两种领域的不同思想。

(二)错误的误读

误读是新义产生的一种途径,但是并非所有的误读都是“合理”的,有些误读是无论从语义学层面还是诠释学层面都是错误的。

廖名春先生认为“习”是“摺”的假借字,义为“折”,可训为“败”。但是所引书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汉书·扬雄传》、《后汉书·郭太传》皆为汉代的文献。再者,帛书《二三子》和《衷》篇以为“不习”就是“不可挠”、“刚而不折”,这些都是战国至汉初流行的见解。以“不习”为“不可折”带有明显的时代思潮,不是经文本义。帛书《二三子》和《衷》实际是通过有意的误读来阐述新义理,而廖名春先生强说假借,以附和其说,实为不妥。

至于认为“指龙不进行飞行的学习和练习,即不飞之貌”的观点,从字形上看,作者提出“习(习)甲骨文从羽从日,指禽鸟于白日学飞。”采用郭沫若之说,强说会意,实不可取。从语义结构上看,“龙”是《乾》卦的核心形象,象征“天”、“健”,《坤》卦前五爻爻辞都没有联系到“龙”,而只出现在上六爻辞中。上六处阴之极,由阴转阳,“龙”象征至阳,出现在上六爻辞中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但是在六二爻辞中补充出“龙”作为主语,非常突兀。因此,这种解释也是不可取的。

四、小结

综合以上的分析,《坤》六二爻辞正确的标点应该是:“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其中,“直方”是占辞,“大不习,无不利”是断辞。译为:“直行和横行交错,非常没必要重复占卜,没有什么不利的。”此爻是说,大地的法则是直行和横行相互交错,只需顺其自然。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没有必要重复占卜,都会一切顺利。儒家和玄学家则通过有意的误读,阐发了各自的哲学思想。“习”也因此产生了“学习”、“作为”的新义位。

参考文献:

[1]惠栋:《九经古义》,《丛书集成初编》第0254册,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页。

[2][16][17]杨端志:《“误读”与新义——经学文本诠释刍议》,《周易研究》2010年第5期。

[3]陈松长、廖名春:《帛书〈二三子问〉、〈易之义〉、〈要〉释文》,《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32页。

[4]朱熹:《周易本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5]刘大钧:《〈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6]王弼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页。

[7]惠栋:《周易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页。

[8]廖名春:《〈周易〉乾坤两卦卦爻辞五考》,《周易研究》1999年第1期。

[9]刘彬:《帛书〈衷〉篇新释八则》,《周易研究》2010年第5期。

[10][15]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74、239页。

[11][13]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70、1522页。

[12]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57页。

[14]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书店1985年版,第130页。

解读易经篇4

[关键词]占座 高校图书馆 帕累托改进 公共资源

[分类号]G251

1引言

图书馆占座是指读者自己或委托他人将物品留到座位上,用以表明此座位已经有人使用,待有时间再来利用该座位。高校图书馆座位是学校提供的公共资源,相对于读者数量是非常有限的。200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规定高校座位与学生数之比达到1:4及以上为满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甚至很多知名高校图书馆的座位资源也开始凸显紧缺――对陕西省7所知名高校的调研发现,图书馆座位与在校学生数之比的平均值为1:14。座位数量供给不足是导致需求难以满足的原因之一,占座问题的出现则加剧了这种不平衡。2006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占座问题调研结果显示,有超过3/4的同学认为占座使得图书馆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有62.88%的同学认为早上8点后经常在图书馆找不到座位。

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和设施设备,资源使用是否公平有效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图书馆占座问题不仅关系高校师生的利益,也是学校管理人员所面对的难题。占座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有悖公共资源的公平使用原则。对于高校普遍存在的难以有效解决的占座问题,本文为每位读者分配公平的座位初始预约次数,建立座位预约次数交换的帕累托改进机制以提高座位的使用效率,即通过公平分配和自由交换最终形成有效的座位资源使用机制。

2理论研究

2.1高校图书馆属性分析

国际标准化组织将图书馆划分为国家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几大类。高校图书馆与其他类型图书馆的最明显的差异在于使用者的不同,高校图书馆是主要面向高等院校内部学生、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的文献资源中心,这些受众的特征决定了高校图书馆的独特性。高校图书馆与其他类型图书馆相比,其使用者在入学时已经支付了使用费,但在使用图书馆座位资源时还需要进行排队。购买与使用的分离,使得图书馆座位使用问题出现“二部收费”现象和“一票多卖”现象。二部收费即在入学时收取费用,在使用时需要排队而形成时间成本;一票多卖即将既定数量的资源出售给超出资源数量的购买者。这两种现象在现实中表现为高校图书馆座位资源稀缺性和占座问题的普遍性。读者特征的不同不仅是划分图书馆类别的依据,也反映了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程度。相关资料显示,通过在不同学科类型高校间的比较,发现文科院校相对于工科院校对图书馆资源有着更多的需求。工科专业大都配备自己学科的实验室、实践基地等专用学习场所,而文科专业学生需要阅读大量书籍,故更加需要使用图书馆资源如表1所示:

虽然高校图书馆定位于“学习型图书馆”,但这并不等同于将图书馆定位于自习室功能。由于图书馆相对于教室等上自习的替代资源有着非常优越的条件,如环境舒适、安全有序、没有中途占用的打扰等,旨在上自习读者的进入将挤占图书馆的有限资源,使座位无法实现最优配置(座位效用没有最大化),甚至未被充分利用。

2.2相关文献回顾

迄今为止,学者和图书馆管理人员已经对占座问题有了很多研究,得出了占座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座位的短缺使得占座行为可以提高占座人的福利水平,由于占座制度优于排队制度,所以占座问题才会产生。在解决占座问题上,学者们大都认为应遵循公益性原则、服务多数读者的原则和公平原则,解决方式包括思想教育、惩罚处分、机制设计和信息系统管理等。采用惩罚收缴方式,如坚持每晚闭馆前清场,以减少图书馆长期占座行为。然而这种方式与图书馆以服务读者为目标的出发点相违,也带来了管理成本增加。采用座位分配的号码牌法时,读者进馆前需要从入口处领取号码牌对号入座,当读者要离开图书馆时归还号码牌。但这种方式却将借书的读者拒之门外,占座的问题仍未解决。虽然引进座位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分配座位给读者在理论上可行,但这种方式和国内单一门禁系统冲突,实质上仍是使用排队的方式解决座位资源分配问题,并未降低座位使用的时间成本。

从排他性和竞争性视角出发,图书馆座位可以归为公共资源,即非排他性指不能阻止其他人使用该座位,而竞争性指一个人对座位的使用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当一个人使用公共资源座位时,就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使用,读者在使用公共资源座位时不用付钱,所以读者往往过度地将这些座位据为己有,由于这种负外部性的存在,就会出现占座行为。对于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私人物品,市场的配置是有效的。市场之所以没有有效的配置座位资源是因为相关权利尚未明晰,而图书馆管理方可以为每位读者分配清晰的座位预约权来解决这个问题。

3座位预约权分配模型

假设学校共有N名学生,图书馆有M个座位,M≤N(否则不会出现占座问题)。由于并非每位读者每天都需要使用图书馆资源,所以如果能将每个人在图书馆学习的时间有效分解,就可以使更多的人使用图书馆资源了。假设学生每学期在校时间是约20周,即共20×7=140天。由于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需要进入图书馆的频次不一样,假设本科生需要预约图书馆座位的次数为DR,硕士生需要预约图书馆座位的次数为DM,博士生需要预约图书馆座位的次数为DD。假设DR=aDB,DD=bDB,本科生人数是QR,硕士生人数是QM,博士生人数是QD,图书馆总共有个个座位,每天预留m个机动座位不能预约,那么每天有M-m个座位可用于分配。对于一个学期,总座位个数为140×(M-m),总座位需求为:

QB・DB+QM・DM+QDDD=(QB+QM+bQD)

为了使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应使140×(M-m)=DB(QB+aQM+bQD),即座位供给等于座位需求。对

于特定学校,M、m、QB、QM、QD都是已知的,故可以计算出分配给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每人每学期可以预约图书馆座位的天次数DB、DM和DD。假设a、b两人进入图书馆,a预约而6没有预约,当6坐在了。已经预约的座位上时,a就有要求6让座的权利,并可以凭图书卡号在公共计算机上查询进行验证。每个阅览室都留有几个机动座位不能预约(即m),这些作为用于没有预约座位的读者或特殊情况使用。座位是否被预约可以在公共电脑上查询。如硕士生的初始预约次数为D,剩余预约次数即初始预约次数减去已经使用的预约次数,当剩余预约次数为零时,该用户就失去预约使用座位的权限。

预约分为两种方式:提前预约和即刻预约。提前预约是指在使用座位前限定时间内登陆座位预约系统,选择阅览室、座位位置和使用时间。即刻预约是读者通过阅览室门口刷卡设备,由系统自动随机分配未被预约的座位,当读者不再使用座位时,需再次刷卡以停止计时。由于读者在进入图书馆门禁系统时已经使用验证读者身份,阅览室的刷卡设备只用于分配座位和记录预约信息,不需要座位的读者进入阅览室时则无需刷卡。即刻预约较为方便,读者可以在需要时选择使用,也减少了座位浪费,但由于即刻预约方式晚于提前预约,在使用高峰期可能会出现没有座位的情况,而且为了降低即刻预约的复杂性,座位采取随机分配方式,无法满足读者选择指定座位的需求。对于已经预约但又取消预约的读者,必须在使用前规定时间内退订,系统记录该用户退订次数,当退订次数超过一定限度后系统将扣减该用户的剩余预定次数,以惩罚随意预定座位的行为。对于已经预约且没有取消预约的读者,如果在预约时间开始后30分钟内仍未使用座位(根据图书馆门禁系统记录判断该读者是否进入图书馆),则此次预约座位失效,其他读者即刻可以对该座位以进行二次预约。

4座位交换的帕累托改进

4.1帕累托改进机制

公共资源的图书馆座位具有正的外部性,但占座行为却会给他人带来负的外部性。外部性之所以会发生,是由于外部性的产生过程中产权不清晰,科斯认为以明晰产权的办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能够达到社会最佳目的。为每位读者分配座位使用预约权次数的多少,就代表着读者拥有可以预约座位的次数,即为每位读者赋予了一个公平明晰的座位预约使用权。然而读者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其身份上,还与个人偏好有关,资源的公平分配并不一定是符合效率的分配。如偏好在图书馆上自习的读者相对于较少使用图书馆的读者、复习考试的读者相对于在外实习的读者、基础学科的读者相对于有实验室的理科读者对图书馆座位使用时间有着更强的需求。如果社会资源配置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人的福利有所增加而不以其他人福利的减少为代价,此时就达到了帐累托效率,即实现了经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公平分配下的座位显然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空间,交易双方通过交换的帕累托改进可以提高自身的效用。

为了清晰表述座位预约次数交换问题,将图书馆座位预约次数交易中的当事人抽象为两位读者,每位读者都具有若干座位使用预约次数禀赋和虚拟货币。代表读者X的无差异曲线X1与代表读者Y的无差异曲线Y1相交于e点(e点为初始禀赋),且读者X与读者y在座位使用预约次数的初始禀赋相同。如图1所示:

假设读者有两种资源,即座位使用时间(简称座位,用横轴表示)和某种虚拟货币(简称货币,用纵轴表示)。由于Y比X有着更多的货币,根据边际效应递减规律,X更希望用座位换取更多的货币,而y更希望用货币换取更多的座位。从图中e点出发,将读者X的无差异曲线X1。向右上方移动至X2,X2与读者y的无差异曲线y,相交于E2点。E2与e点相比,读者X的效用提升了,而读者y的效用也没有受到损害。即这种改进使读者X使用座位的预约次数减少,但却增加了货币;读者y支付了货币,但增加了座位预约次数。

4.2帕累托改进的条件

为了规避交易中的抬高价格的问题,交易价格由图书馆管理方设定,且交易过程在网络平台进行。制度经济学认为价格管制会产生黑市问题,但可以通过机制设计避免发生。①交易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座位预约次数是获取座位使用权的基础,如果选择私下交易,座位预约次数则无法从出售者划转到购买者,交易无法实现。②交易基于虚拟货币。图书馆在新生入学时为每位读者的读者证账户分配固定的虚拟货币,但这种虚拟货币不能兑换现金。有座位预约次数购买需求的读者,使用自己账户内的虚拟货币与有座位预约次数出售的读者进行交易。为了使这种虚拟货币对出售者产生多样化的激励但却不会过多地降低图书馆和学校的利益,图书馆需要与学校相关机构协商,将一些边际成本低且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校内公共资源与虚拟货币建立兑换机制,如机房上网机时、校园网络流量、图书借阅量等多方面,这样出售座位预约次数的读者在使用虚拟货币时就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反过来也对座位预约权交易产生激励。

座位预约次数交换的帕累托改进要求交易成本足够低,且双方为自愿交易,这就需要图书馆管理方负责建立和维护座位预约次数交易平台,并监督平台的运行。由于需求方购买的是不确定时间的座位预约次数,而且一个读者账号每次只能预约一个座位,所以这种方式也不会带来大量预约导致预约占座的问题。由于分配给每人预约次数进行座位预约是一种类似财产分配行为,所以读者预约到的座位应该受到图书馆管理方的尊重和维护。当座位交易充分市场化后,座位交易平台还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校方可以购买座位预约次数奖励给学习刻苦的学生,即座位成为一种奖励方式。图书馆可以根据座位的供需来了解某段时间读者对座位的需求状态,以增加或减少自习室的开放个数,增加座位数量。

通过两阶段的机制调节,图书馆座位这种公共资源就得到了最有效的使用,各个参与方也达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为了实现这种最优化配置,图书馆还须对硬件、系统和制度三方面进行升级。硬件升级包括:为每个座位编号,并在网站上提供各阅览室带有编号的座位平面图;为每个阅览室购置刷卡设备,用于识读读者信息并随机分配座位。系统升级包括:在读者数据库中增加座位预约剩余时间、座位预约、使用记录等字段;搭建附属于图书馆网站的图书馆座位交易平台,并将门禁系统、读者信息系统与该交易平台建立联系。制度升级包括:展开广泛调研论证,制定图书馆座位使用制度;宣传新的制度并根据变化修正完善。

5结语

解读易经篇5

[论文摘要]翻译是为了达到人类信息的共享,译者必须思考怎样以快捷省力有效的方式达到信息传输与接受的最大化,必须奉行经济性原则,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引入交易费用概念,以最小的翻译成本促成各方的合作共赢,谋求翻译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翻译的交易费用作为衡量的标准和指导原则,关于译文的优劣判断就不会那么空洞无力,这将有利于翻译批评建设,有利于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翻译的交易费用观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简便易行,能够很好地帮助译者进行翻译过程中的取舍和权衡翻译的利弊,能更有效地指导译者的翻译实践。

    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性概念或核心范畴,于1937年由科斯(coase ,r. h.)首次引人经济分析。其后,许多新制度经济学家对交易费用的涵义、决定因素和性质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使交易费用理论逐步完善。

    交易费用范式的流行推动了社会科学研究的融合与交叉,经济学通过交易分析框架不断将其触角伸向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和翻译学等领域,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社会科学的认识。将交易费用概念用于翻译研究的是西班牙的安东尼·皮姆(anthony pym )。为了解决译界长期争论的何者(原文还是译文)为中心的问题,皮姆提出了交易成本模式,将原文和译文看作是为谋取共同利益而欲进行交流合作的社会生活中的两方,翻译就是交易费用,就是为促进这一合作所投人的社会努力,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可变的交易费用必须受到经济和道德的约束。皮姆的翻译模式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新视角,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也颇具可行性和针对性。

    翻译的目的是促进所涉交易双方的合作,这种合作所取得的经济收益或社会效益必须大于翻译这一手段所花费的成本,即大于翻译费用,否则,翻译就毫无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合作的日益广泛,特别是人世以来,大量的各类翻译成为必要,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世界各国更需要携起手来,为应付困难,共渡难关,谋求长期的共同利益而合作,因而,研究翻译作为促进这一合作的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翻译中各方合作共赢的最大化译者交易费用的最小化

    在当今社会中,译者的效益观念是根本。首先,在动笔翻译之前,译者应确定翻译活动的价值,应该明确由翻译所促成的合作将取得何种效益。其次,应该充分认识到翻译活动一旦开始,翻译的交易费用就不可能为零,但译者可以将其减至最低限度,确保最大的翻译效益。现代社会生活离不开交易、协商与合作,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交易所涉各方的共赢。翻译实践活动也不例外,为确保交易合作各方的利益,译者必须进行各种协商,这种协商就是交易费用,在此,交易费用不可避免,而如何在合作各方的利益与协商成本之间找到最佳点则是译者必须深思和努力解决的问题。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所要进行协调的所涉各方可以是译者(自身)与原作者(或原文),译者(自身)与译文,原文与译文,译文(译者)与译文读者等,在处理各对合作方的矛盾冲突时,译者应以合作效益最大化,交易费用最小化为主导原则。

    首先,正确理解原文是译者的首要本分。译者与原作者(或原文)的合作过程也就是译者与原作的对话过程或译者理解原文的过程,就译者而言,合作的最大效益体现在译者对原文信息的最全面掌握,对原作者意图的最大限度的理解,从原作中获取教益和启示,从而倍感欣慰与满足。就原作者而言,其合作的最大收益即在于其作品中所表达的内容能够被译者不折不扣地理解,其思想在译者那里能够得到回应与共鸣,从而有一种被他人理解接受的释然。译者与原文作者所进行的这一交易环节(或合作过程)的交易费用体现在译者阅读理解原文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上,比如,在搜寻各种与原文相关的语言文化信息和处理原文中各种不确定性问题上,译者所费的周折越大,交易费用则越高。因此,译者平时应注重提高自身的译员素质,丰富各方面的知识,提高逻辑分析能力和解读原作的语言文化素养,这样在翻译的理解阶段才能真正扫除理解原作时的各种羁绊与障碍,才能真正做到灵活周全,驾轻就熟,减少翻译中理解这一环节所涉的交易费用。

    译者(自身)与译文的合作共赢在于两者价值的充分体现上,在此环节,译者自身的价值就是能够将自己所欲表达的思想不折不扣地付诸译文文字,其不吐不快的感觉能够完全得以满足。译文的价值就是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译文能够充分彰显译者所理解的原作者的思想和原作的内容,体现所涉双语的语言文化特点等。以上理想状态的保持需要译者作出努力。交易费用的大小取决于译者“左右逢源,运筹帷握”的能力,他要在其欲表达的原作内容、译文中所涉的两种语言文化、译文的语用表达效果和读者接受性等方面进行权衡、取舍,处理好各种翻译的冲突和矛盾,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应以最小的交易费用达到其自身与译文两者最大程度的兼顾。

    原文与译文的合作共赢在于两者各自的特色都能得以充分的彰显,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不排斥。两者的合作应不具任何原文语言文化或译文语言文化的沙文主义或霸权主义思想倾向。两者为取得更好的合作,双方都需作出一定的让步,在某一方面应以一方为主,比如,应以原文的信息内容为主,考虑译文的接受性问题,则应针对译语读者口味,以译文语言的表达形式为主。应保证原文的主要信息能够得以准确无误的传递,即最充分地体现原文意图。如果原文的内容在译文中被扭曲,则违背了原文的利益。译文的价值和利益的理想状态下的体现应是具有最强的可读性和最高的译语读者接受率,承载最大的可接受的信息量。翻译就是要以最小的翻译成本保持以上所分析的原文与译文的最佳相对平衡点,使两者尽量在比较理想的状态下,各得其所。

    译文(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合作共赢体现在译文既能充分表达译者所欲表达的思想内容、保持译者所欲表现的语言文化特色,又能完完全全地被读者所接受,满足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心理期待。译本是采用归化法还是采用异化法进行翻译,是以译语语言文化为中心还是以原语语言文化为中心,这一切都应以译文读者的接受为定夺准绳。无论译者的译笔多么精妙,译作多么理想,没有读者的阅读,译作也是无的放矢之作。译者的交易费用如果大于合作利益,翻译则没有任何意义。值得提倡的是那些翻译交易费用小、翻译的社会效益大的译作,典型的例子则为林纤之翻译,为了达到救国图存、启发民智的作用,林纤在译介外国作品时,大删大砍原作内容,根据需求添加修改,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使其译作与中国读者密切合作而达到共赢。就译作所取得的巨大社会效益而言,译者翻译的交易费用可谓微不足道,其付出是完全值得的。译者在翻译时,首先,应确定读者群的类型,如果是针对想了解原作风貌的学术研究型的读者群,译者应尽量采用异化翻译法,尽量贴近原作的表现手法和写作风格,在译作中惟妙惟肖地再现原文,使译文读者真正领略到他种语言的“原汁原味”,一睹原作风采。因此,译文的价值体现在被读者所阅读、欣赏与接受中,而读者与译文的合作效益则为读者从译文的阅读中获得了满足与偷悦。译者应以译文可读性、针对性、社会接受性和译文读者需求等为基点选取翻译方法,定夺翻译标准,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翻译交易费用,避免无用功,以促进译文与译文读者的密切合作,取得最大的译文读者效用。

二、降低翻译实践中交易费用的翻译方法与策略

    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译者一般只关注对原作者的忠实,很少考虑交易费用,结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译作得不到读者的认可。译者费力译出的东西往往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和审美期待,读者不愿花太大的力气或太多的时间去读一些艰深难懂的东西。基于此,译者的翻译思想应该从根本上进行转变,一切从对信息的实际需求出发,从译者和读者的传输信息和获取信息的交易费用出发。因此,翻译实践活动具有从简的趋势,译者为使信息主干突出,去除影响语义信息清晰表达的繁枝冗叶,使译文简明直接,降低了翻译的交易成本。本文将以周文标先生所译的明人洪应明所著的《菜根谭》为例对此加以说明。例如:

    1.《莱根谭》为明人洪应明所著,是一部内容丰富,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奇书。                           

 

(赵丽宏,《莱根谭》序)

    the roots of wisdom,written by hong yingming in the ming dynasty,is a rare book which contains abundant perspectives, wisdom and philosophy.(周文标译)

    在此,汉语的两个词组“丰富”和“充满”用了一个英文单词abundant译之,可谓简洁明了,译者也省却了许多“周折”,读者阅读起来也颇感直接顺畅,这样,译者不仅降低了翻译的交易费用,也降低了读者阅读的交易费用。

    有时,译者翻译时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形式而按原文逐词进行细腻处理,可以根据上下文需要,提炼总体语义译之,这样可以避免周折,提高翻译效率和信息传播效率。例如:

    2.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so  the   accomplished  man  should  be  of  great tolerance,and should not merely content himself with his own purity and moral integrity.

    3.处父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

    when something unexpected has happened among the family  members,we  should  keep  calm  and unhurried in our dealings rather than act indignantly to intensify the situation.

    在以上两例中,译者未对“含垢纳污”和“父兄骨肉”作深人细致、精确人微的翻译,而是根据其语义深层内涵,对之概括译之或泛化译之,减少了对无足轻重的细枝末节进行处理的翻译交易费用,译文的信息传输也更加清晰直接,便于读者理解接受。又如:

    4.机息时,便有月到风来,不必苦海人世。

    by the time when the intrigues and maneuvers in the   mind  have  subsided,the  subtlety  of  natural elegance will emerge of itself , so there is no need to linger and struggle in the sea of bitterness.

    在此例中,译者没有将“月到风来”具体确切地译为描写型的“月光照我身,和风拂我面”,( the moon is shedding its light on me and the gentle breeze is caressing  my face.)如果这样,则这种“煞有介事”的译法反而会使译文不自然。译者将其总体语义进行概况化的提炼,译为“the  subtlety  of  natural elegance"(大自然精妙幽雅的美景),避免了过于纠缠于细节的周折和麻烦,降低了翻译的交易费用,使译文主题信息的表达反而更加明晰通达,提高了译文的表达力和可读性。

    在许多情况下,汉语原文的描写精到人微,多有美文风和书卷气,对富有汉语特色的描述语,外国人的反应和中国人不同,往往不能领会其中的妙处,如将其硬译过来,外国人反而会感到语句晦涩难懂。因此,竭尽忠实的翻译反而会使译文滞重拖沓,语义模糊,使西方读者在阅读时多了一层不解,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在保持基本语义的前提下,对一些虚泛华丽之词多采用省略法进行翻译,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翻译费用,同时还可以使译文的信息传输更直接有效。例如:

    5.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

    take a self一reflection in a tiny hovel and then i find that all the worldly vexations disappear,thereby realizing how worthless it is to admire the magnificent mansions with painted rafters and pearl—studded curtains”.

    上例中,译出“画栋”和“珠帘”足以表达装饰华丽的豪宅,“飞云”和“卷雨”无须译出,其意也尽在其中。把喜闻乐见的汉语描述语硬译过去,外国人听来反而感到词句艰涩难以接受,不译,译文的味儿足;译出,反而冗赘,味儿淡。如果译者欲尽其能事,一切皆译得分毫不差,反而增加了雾障,使读者不得要领。因此,译者应惜墨如金,注意节省翻译费用,还读者一个清晰炼达的好译文。

    对于典故的翻译,译者首先应该对译文读者期待做到心中有数,如果读者仅关心典故所承载的相关语义信息,不关心典故的历史渊源的细枝末节,译者在翻译时也没有必要对此刨根究底,大动干戈,从而增加翻译费用。例如:

    6.藏巧于拙,用晦而明,窝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these are the magic tactics for a person to get on  with  his  pursuit  and  shelter  himself  from harm" .

    在此,“壶”意指“葫芦”,古时人们乘船渡河身上所系的救生法宝;“三窟”出自“狡兔三窟”,指逃生有方。译者对此未作详细的解释说明,而是抓住其语义精髓而将其译为“magic tactics",可谓主题突出,简明扼要,遵循了节省翻译费用的原则。又如:

    7.野兴在镜湖曲边,……

    it is beside jinghu lake and the qu’e river where a person lingering about by himself would be mostly aroused to a feeling of wilderness".

    对“镜湖”的汉语脚注为:“镜湖:古代长江以南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之一。在今浙江省绍兴会稽山北麓,与曲娥江相接。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在会稽太守马臻主持下修建。以水平如镜,故名。”其英文译文为:" jinghu lake: adjacent to the qu’ e river,i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end of the kuaiji mountain in today’s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where used to be one of the major irrigation works in ancient china(around the year of 140).the surface of  this  lake  looked  like  a  mirror, so  named.  the chinese character  pronounced  as ‘jing ’stands for‘mirror’ in english. "

    原文引用“镜湖”,主要欲表达作者“林帕江畔,诗兴自涌”的情感,汉语注解对“镜湖”作了比较详尽的说明,英译文则无需面面俱到地对此作一番深究细察的考究,因为,基于英译文读者的认知角度和背景知识差异,在此,过多详细的解释反而会弄巧成拙,使欲表达的信息愈发模糊。因此,译文奉行了经济性原则,译者对一些相关性不强或西方读者认知有困难的部分略去不译,使条理眉目更加清晰,例如,省去了“古代长江以南”、“东汉永和五年”和“在会稽太守马臻主持下修建”等部分,译者择其要义而译之,大大地节省了翻译费用,并提高了译文的可接受性。

    在翻译时,句子结构安排方面也应奉行尚简的原则,宁可用单词,而不用短语;宁可用短语,而不用从句;宁可用从句,而不用句子;宁可用简单句,而不用复合句;宁可用一句,而决不使用两句。因此,将原文句子加以合并常常不失为简化翻译程序、减少翻译费用的有效方法。同样,合并后的句子也有利于读者集中整合句意,提高阅读效率,减少阅读的交易费用。例如:

    8,所谓“咬得莱根,百事可做”,“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这些民间俗语,其实都是对这本书的赞扬。(赵丽宏,《菜根谭》序)

    as a matter of fact,the proverbs like“one who can endure chewing vegetable root will find nothing is difficult .”and “course  clothes  give  warmth  and vegetable roots fragrance,while  indulgence  in  study brings about lifelong benefit .”are all considered to be the prize for the book.(周文标译)

    这样,原文的两句并译成一句简单句,不仅可以使句意表达凝炼集中,而且还减少了重新另起句子的麻烦,避免“另起炉灶”,节省了翻译费用。

    以上诸例均说明,翻译中的信息传输并非愈详细愈繁复愈好,有时,去除一些繁冗信息,简化信息传输程序,降低翻译的交易成本,却更能加快信息交流,促成合作。

解读易经篇6

【关键词】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7-0017-1

一、教学策略

1.降低起点,逐步提高

深奥的课文,起点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学生的学习才能比较顺利。对蕴涵哲理的课文,有不少老师偏好课一开始抓住表现哲理的句子,然后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的顺序。实际证明效果并不好。而从课文描写的人与事入手,体验人与事,然后才去理解蕴涵在人与事中的哲理,遵循的是从感性到理性,符合认识规律,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得多。

2.突出重点,有所不为

是教学重点同时是教学难点的,要去突破。是文章的难点,但不是教学重点,可以淡化甚至忽略。如,低年级的寓言、古诗的教学,寓意可以淡化,古诗意境的深入品味可以忽略;高年级的的辞藻华丽类的略读课文的教学,可以忽略大部分词语的教学;对哲理性很深刻的课文,对人与事的感悟、体验要充分,对哲理的认识则可以点到为止。

3.以读为主、读中体验

对深奥的课文,更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体验。读的引导,就默读来说,有筛选主要信息的默读,有边读边想象的默读,有深入理解词句篇章的默读;朗读呢,有为了了解主要内容的感知性的朗读,有在老师用语言或画面创设的情景中的体验性的朗读,也有分角色的体验性的朗读,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段特点,引导朗读或默读,并在读中体验。

4.引导思考,问题解决

阅读的本质是思维,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问题解决。深文浅教,要浅在能使学生的思路顺畅。用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书中寻得问题的解决,可以促使学生阅读理解时思路顺畅。

二、找到文章突破点

1.以朗读的指导为支点

低年级的童话、寓言的教学,识字是重点,其次是感性理解词语的意思,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于蕴涵的道理的感悟,能有初步的感受即可。如,《刻舟求剑》的教学,主要是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词句的意思,如第三自然段的“有人催他”说的话,第四自然段“那个人不慌不忙”说的话,要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语气,在读中体会“催”和“不慌不忙”的意思。学生读得有滋有味,情趣盎然。中高段情感性浓郁的课文,可以少些理性的分析,多在朗读中感悟。

2.以情境的创设为支点

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兴趣,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知为易懂。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平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要体会和平的可贵以及维护和平的艰难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可以用战争的画面,让学生结合课文体会战争的残酷;用维和部队的感人画面,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和平的可贵和保卫和平的艰辛。

3.以知识或时代背景的介绍为支点

有的文章,要是不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要理解文章的情感,也是会失之肤浅的。如,《第一场雪》,为什么特别标明“第一场”?说明是不能把它作为一般的写景的文章看待的,但如果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则很难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中,补充有关时代背景,才能使学生领会到那场大雪的意义,以及作者对那场大雪的特殊的欣喜之情。

4.以与生活的联系为支点

《挑山工》等类型的课文,人与事都来自平凡的生活,但都蕴涵很深刻的生活哲理、人生智慧在里面,联系生活经验,能使课文所蕴涵的哲理变得易以理解。如,《桃花心木》,“人也是这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联系在艰苦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的经历,能比较容易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5.以递进的问题解决为支点

多数深奥的文章的学习,可以问题为深文浅教的支点。问题,可以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然后老师帮助梳理出主要问题,也可以由老师直接提出问题,然后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帮助学生解决。引导联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启示,并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加深对“启示”的理解。

6.以操作实践为支点

阅读中的操作实践,可以是模拟情景的实验,如《捞铁牛》《田忌赛马》等课文;可以是把语句所表现的事物或情景画下来或演出来,如,《爬山虎的脚》,要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语句,有一定困难,如果让学生在阅读有关文字的同时,把它画下来,则能化难为易。

总之,教师如能抓住重点,在实际教学中做到深文浅教,必将提高教学效率。教得深入浅出,也是教学的高境界,值得我们去追求。

解读易经篇7

关键词: 中职学生 日语阅读 阅读能力

日语阅读水平是日语语言综合能力的体现,阅读理解是所有日语考试中的必考项目,且比重很大。它体现了学生的言语基础知识、信息分析处理、逻辑思考等多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可以说,日语阅读能力是日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可是从实际教学过程及学生试卷反馈情况来看,学生的日语阅读水平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笔者总结了学生在日语阅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对阅读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一些日语教学方面的思考和建议,以供探讨。

一、 学生在日语阅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基础知识薄弱,对阅读理解有畏难情绪。

阅读理解中常用大量生词,特别是有些汉字词汇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如重体、理、油断这些单词),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文章的阅读难度。另外日语中连用修饰语、连体修饰语等比较多,造成很多句子非常长。而一句话的谓语往往放在最后面,这些语言特点又都加大了阅读难度,让日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摸不清脉络,逐渐产生畏难情绪。

(二)缺乏相关背景知识。

日语阅读范围涉及历史、地理、宗教、经济、生活、文化等各个方面。如果学生不能对相关背景知识有所了解,就不知道文章的主旨,甚至出现误读。

(三)缺乏阅读技巧。

泛读和精读不同,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文章主旨有所把握,并回答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有技巧、有选择性地阅读文章。没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又缺乏一定的阅读积累,很容易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阅读任务。

二、对日语阅读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词汇语法方面。

日语较汉语相比,长句较多,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日语长句型的理解能力。另外,日语句型最大的特点是:谓语在句末,且连用修饰语和连体修饰语往往很长,这也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难点。对于这种句子,可以指导学生先抓“主干”,理解主句意思,再在此基础上阅读“枝叶”的意思。

(二)背景知识方面。

阅读理解内容范围涉及较广,考查的不仅是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还包括经济、地理、历史、社会生活等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和表达方式,所以阅读理解的关键还在于对文化的把握。日本与中国颇有渊源,有很多相似的文化,但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上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教师要注意把握这方面的差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向学生渗透日本文化和价值观等细节。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日本影视作品、音乐等媒介,尽可能多地了解日本文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理解日本价值观。

(三)阅读技巧方面。

阅读理解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理解文章主旨并回答问题,和精读不同,它不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文章,所以做题时要有一定技巧。

1.学生要适应日语的惯用表达方式。日语暧昧不清的表达很多。如「です,在不同语境中可以表达肯定回答,也可以表示否定意义,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判断。学生要适应这类惯用表达,才不会在阅读中摸不着头脑。

2.要有一定的信息整理能力。阅读理解通常采用“略读”方式,即跳过无关紧要的细节,抓文章主旨。同时结合“细读”,对问题涉及的个别段落和句子进行理解。

3.要理解个别指示词的意义。指示词是阅读理解问题的考点之一。指示词既指代前后文中的事物,又指代特定句子、段落等。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判断前后文的逻辑关系,帮助理解指示代词的意义。

4.分析段落篇章的结构。文章的每个段落都有不同作用,有的揭示文章主旨,有的举例分析说明。在各别段落中,又会出现关键句、关键词,说明文章或段落的主旨。主旨句通常位于段首或段尾,如果在段中出现,则常常伴随一些提示词。比如:つまり、こういうことで等。

5.猜词义。阅读理解中的单词未必都是学习过的,有时会出现一些生词。个别学生对大量生词有畏难情绪,造成阅读成绩不理想。其实阅读理解中出现的绝大多数生词都是不会影响我们判断文章的主旨意义的。很多单词都可以结合上下文的解释“猜”出意义。另外阅读中经常出现一些外来语,大家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英文知识判断其基本意义。

(四)阅读习惯方面。

日本语能力考试中阅读占了很大篇幅,长短文搭配出现,题量很大。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不会在考试中面对大篇幅的阅读题目不知所措。而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和督促。

三、结语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针对学生阅读理解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从阅读模式出发,对阅读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思考。学生在具备一定语言基础知识,了解背景知识,并具备一定信息整合和篇章分析能力的基础上,阅读能力会有很大提高,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连娣.提高学生日语读解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教学方法研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7).

[2]闫专章.信息时代大学生日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5(6).

[3]叶纯.浅谈如何提高日语阅读能力.新西部(下半月),2009(4).

[4]李棠.日语阅读课程教学模式初探.考试周刊,2009(36).

解读易经篇8

一、 取和舍

所谓取,是指教什么;所谓舍,是指不教什么。阅读教学,客观上并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有赖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具体状况有目的性的自主设计和安排。

阅读教学教什么,决定和制约因素不少,主要有教学的阶段性统一要求、教师的素养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需求。

教学的阶段性统一要求是指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学习要求。教师要有能力将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为文本阅读教学的具体目标,合理选择,具体落实。所以教师的素养也是决定和制约阅读教学水平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决定教师选择教什么、不教什么,根本的因素还是学生。学生的学习既有发展的共性需要,还有很多差异性状况;既要满足学生长远的文化素养积累和提升的需要,也有客观的选拔性考试的制约。

就文本选择而言,要依据课程标准,主要选择教材中的优秀作品,也要根据学生学习状况,适当遴选适合学生当下学习的阅读材料;就文本教学而言,不宜面面俱到,什么都要教,什么都要学,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发展现状,选择重点学习内容,循序渐进。专题和文本无非都是阅读教学的例子,为了实现教学的相对统一,不妨以教材提供的例子为主。教师的教学准备,更多的精力要放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上面。

例如老舍《想北平》阅读教学,教学的选择是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我”想念北平什么?“我”为什么说不出对北平的爱呢?北平的特点,一是“动中有静”,二是“人为之中显出自然”,三是花多菜多果子多,四是“更接近了自然”。在老舍心中和笔下,北平是这样的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贴民。所以老舍用来表达对北平思念之情的描写中没有长城,没有故宫,没有颐和园,都是平凡的生活以及平凡生活里的感受。这样的描写才显得真实,才是国难当头时自然的情感流露。其实老舍已经细致地说出了对北平的热爱,“说不出”是说无法说尽,也是说爱北平就像爱母亲一样无法用言语表达,更是说“心中只有北平”,无需多说。

用《想北平》还可以教学很多东西,例如材料组织、比较写法、语言表达等等方面。这些方面都可以省去或暂时省去不教。教师的智慧不仅在于教什么,也在于不教什么,这两点缺一不可。

二、 进和退

所谓进,是进入文本研读;所谓退,是指退出文本联系比较学习。教与学既要能够走得进文本,也要能做到退得出文本,力求进退自如。

走进文本,随文释义,在文本的具体语境之中读通和读懂文本,这是阅读教学最主要的任务;退出文本,拿同类或相反类文本及其语义表达作比较,旨在通过比较,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劝学》《师说》《获得教养的途径》三篇文本阅读,在单篇阅读教学的时候,不妨联系比较思考,从而各自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劝学》说一个人要获得教养,就要不断学习,因为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帮助一个人;《师说》说一个人要获得教养,就必须向老师学习,而且“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没有不分贵贱不分长少向老师学习的态度和行为,一个人就不可能获得教养;《获得教养的途径》说一个人要获得教养,就要去阅读世界文学经典,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总之,一个人要获得教养,就必须学习,向老师学习,向世界文学经典学习。这是三篇文本的联系点,阅读时分别联系,效果便会事半功倍。

文本阅读重在文本自身具体语境和语境义的研读,退出来,联系比较,是一种辅助阅读手段,只能适可为之。

三、 多和少

所谓多,是指教学内容方面重点教什么,教学方法方面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练习;所谓少,是指非重点教什么,教师少讲少替代学生思考、研究和小结。

学生近期学习目标中的必学知识,已学知识中尚未掌握和巩固的知识,是教学的重点;非近期学习目标中的必学知识,已经掌握和巩固的知识,宜简略教学。

文本无非是些例子,通过文本阅读教学,既是要读通读懂文本的具体表达内容,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思维的良好习惯。所以,阅读教学中要保证学生个体阅读和思考文本的完整时间,要和学生一起共同提出并筛选有关文本有价值的几个问题,把这些问题交还给学生,保证共同思考探究的时间和适当的反馈练习。

阅读教学切忌以教代学、面面俱到。教师多一些预设、启发,少一点讲解,更不可以一己之见代替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例如劳伦斯《鸟啼》阅读教学,在学生个体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重点阅读文本中对鸟啼的描写,体会鸟啼的含义,从而体会劳伦斯的生死观,感受积极的“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对鸟啼的描写,要由学生自己品读,对鸟啼的变化特点要由学生自己发现,对作者的生死观要由学生从文本出发自己思考认识,对“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要由学生联系文本、联系生活、联系自己的阅读经历畅所欲言。另外,在教师预设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做一些反馈思考和练习。

四、 深和浅

所谓深,是指深入浅易文本或者艰深文本浅易处,仔细推敲,反复玩味,读出容易忽略的有价值的涵义;所谓浅,是指主动处理好艰深文本中学生近期无法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艰深文本或者浅易文本的艰深之处浅易教。

浅易与艰深是就文本的表达思想、表达方式和表达语言而言。哲学性的思考相比较一般生活的感悟要艰深,象征性等表达方式相比较直接的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要艰深,古代汉语相比较现代汉语要艰深。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浅易文本或者艰深文本的浅易之处,深入进去,也会读出容易被忽略的文本意义。例如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我”假想“可以睁眼看三天”:第二晚,“我要在剧院或电影院里度过”;第三天,“最后一个夜晚,我还会再次跑到剧院去”。是不是值得去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凯勒一生只有这假想的三天光明,为什么要用两个夜晚的时间去欣赏戏剧呢?这就值得我们深入文本探究和思考:第二晚“我多么想亲眼看看哈姆雷特的迷人的风采,或者穿着伊丽莎白时代鲜艳服饰的生气勃勃的福斯塔夫”,“我能充分想象那有韵律的动作,一定是世界上最令人悦目的一种景象”,“我多么渴望倾听和观看戏剧表演进行中对白和动作的相互作用啊”,“如果我能看到仅仅一场戏,我就会知道怎样在心中描绘出我用盲文字母读到或了解到的近百部戏剧的情节”,由此我们便可理解凯勒是多么渴望通过视觉和听觉来直观和感受人类的精神生活啊!这是凯勒追求高尚精神生活的品质表现;而第三晚,“我”是要“看一场热闹而有趣的戏剧,好领略一下人类心灵的谐音”。“我”要看的是喜剧,想要了解和关心的是世俗的生活,体现的是凯勒既客观又乐观的精神品质。所以浅易文本往往也值得我们仔细阅读深入思考。

一些艰深文本或者浅易文本的艰深之处,凡是距离学生最近发展期较远的认知,应当由教师直接简约介绍,甚至可以暂时跳过。

上一篇:荀子劝学篇范文 下一篇:新年古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