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如何解读

时间:2022-10-29 03:25:18

在王荣生老师的倡导下,更多的教师注意到了教学内容确定的重要性。对文本的解读的文章成了刊物录用的“新宠”,出现了人人都在谈文本解读的情况,当然也归功于一些大学教授的推动,比如孙绍振和钱理群。这些解读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一线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但是这种“他山之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师自己要学会“解读”方是正道,况且“文本解读”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基本技能。虽然很多教师注意到了对文本的解读,但在解读过程中,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出现了很多误区——很多人以大学教授的观点来解读文本,出现了解读与学生实际情况相脱离的情况;很多人以自己的经验来解读文本,出现了解读成人经验化(自己体悟为主)的情况。出现了“文本解读”追求“深、怪、偏”的情况,散文教学尤其如此。究其产生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摸到解读方法的规律。

我觉得,教师的解读应该是不同于大学教授的解读,也不同于基于自己个人经验的解读。教师的解读应该立足于文本,从跟文本相关的资料出发,方可真正解读出应有的深度。我觉得以下办法,教师可以借鉴。

一、 深入文本深处,捕捉字里行间隐含的信息

一切的教学都要紧紧围绕文本展开,教师的教学内容都需要立足于文本,教师在解读时只有深入文本,深入文本中的每一个字词,方可读出文本真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意蕴。

比如,在教学《金岳霖先生》时,很多人把教学内容最后定位在“他是一个极其有趣的人”以“有趣”来表述金岳霖先生。我们认为这种解读是一种很肤浅的。那么如何能解读出一个真正的金岳霖先生呢?我们只有俯身于文本之中,才能体会,而文章中有两个片段值得揣摩。

片段一: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很多人在教学本文时均将此段定位在“有趣”上,但他们又发现片段一并不能用“有趣”来概括,所以在教学时常避开不讲,但我们发现此处缺失却是文章理解的必要和重要之处。如果要我们深入文本,可以有三问:1. 金岳霖为什么在北京饭店这样高档次的酒店请客?(可见其对待此事之隆重)2. 为什么不称“林徽因”,而称“徽因”?(可见林在金心目中的地位)3. 其时,林徽因已经死去,所以不能称“生日”,要称“诞辰”才对,可见林在金先生的心中一直“活着”。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许多人好像很看重自己,其实看重的都是一时之名利,对自己生命的真正意义、价值,反而是不关心,不负责任的。金先生身体有病,政治生活屡遭刺激,生活不甚富裕,无妻无子,快乐不多,仅有的快乐就是他教的哲学,还有对林徽因的爱。可以这么说,林徽因是他生命中拥有的一些欢乐与自由,从他如此重视林徽因的生日的做法里,我们不难看到他面对生命的欢乐和享受的态度。

片段二:金先生晚年深居简出。曾经对他说:“你要接触接触社会。”金先生已经八十岁了,怎么接触社会呢?他就和一个蹬平板三轮车的约好,每天蹬着他到王府井一带转一大圈。我想像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

我们可以揣摩的是:都深居简出了,为什么还要他去接触接触社会?我们不妨这样问:是谁会说已经八十岁的他还需要接触社会而导致善意的提醒呢?一个原本就跟社会格格不入的老人,为了所谓的“进步”,为了所谓的“接触社会”,他也竟然很认真地去做了,但他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只能用“(车夫)蹬着”“东张西望”的方式来完成,这种“近似天真”的接触社会的方式,岂是有趣?更多的恐怕是辛酸吧!在教参上说“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表现了金先生“人虽老心性依然自由活泼、天真、热爱生活”许多教师也都是这样来理解的,实在是不敢恭维。

再比如《老王》,很多人的教学只停留在“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上,我觉得这种解读是肤浅的,我们来看一个片段就可以看明白: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老王不仅老,还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我们读到的都是什么呢?

1. “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我们可以试问,是谁脑袋快?谁会在政治前行动起来了?这些脑袋快,能嗅出政治的人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相对比之下,我们不难发现老王为人的厚道。

2. “有人说”,人家为什么这么说?“有人”是谁?当权者?恐怕还是那些脑袋转得快的人吧!最要紧的是他们还造谣说他的病是他自己造下的孽,“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对此的描写揭露的绝对不仅仅是老王的凄苦,隐含在字里行间还有那个社会之中人与人的时代隐喻。

举以上例子,大家应该可以体会,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往往有我们忽略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才是解读文本关键的所在。

二、 搜集名家点评,提炼点评名家提供的信息

名家点评往往是名家们在看完同样的内容后很精炼的评价。作为读者,他们跟我们一样在作品中读到了自己的体会,但由于是名家的经验,所以他们的体会往往高出我们一层。这种高度刚好是我们在文本解读中比较缺失的东西。如果我们能比较恰当的利用这种评价,不仅能提高文本的解读深度,更能容易设计教学设计。比如,我们认为对金岳霖的解读过于肤浅,如何读出深意?更贴近作者原意?我读到了冯友兰曾称道金岳霖性格中的“真纯”的文字,他说:“金先生的风度很像魏晋大玄学家嵇康。天真烂漫,率性而行。”基于此,我再回过头来读读文本,觉得唯独“真纯”才是最为恰当的形容和解读。

再比如,《边城》我们一般定位在“理解三美”——环境美、人物美、风俗美(可参阅苏教版高中语文《边城》节选教参)。有学生坦言“在阅读中产生的美感跟老师上课所讲的有一定的差距,我觉得这文章应该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但我不知道是什么打动了我”。我觉得,学生“说不出的感觉”就是我们在教学中可能忽略了的东西。那么如何才能体会到这种“美感”呢?这种美感到底表现在哪里呢?后来我就去找点评,最后找到了沈从文先生自己的点评:“我这本书只预备给一些‘本身已离开了学校,或始终就无从接近学校,还认识些中国文字,置身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说谎造谣消息所达不到的那种职务上,在那个社会里生活,而且极关心全个民族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的人去看”。如果只是“三美”的赏析,作者是无须这样来表述的,可见是有些东西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至少在他那样的时代),不能为人(前言中的学生、所谓的理论家、批评家等)所理解的。我又读到了汪曾祺先生的点评:“要想读懂《边城》,隐喻的手法始终是重要抓手。”我恍然大悟,发现《边城》的“美感”它的不能言说实际上是一种“隐喻之美”。从而得出结论,确定教学内容:茶峒的隐喻——合适的地点成了“情窦初开”的爱情土壤;端午节的隐喻——合适的时间唤醒了“情窦初开”的心扉;不平常的见面——合适的对象催醒了“情窦初开”的爱恋。这些解读都是由名家的点评产生,继而有所突破的。

在文本解读中,教师在不能很好地理解的情况下,不防也借助一些名家的点评来辅助理解,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 利用知人论世,丰富补充课文相关的内容

这种解读办法的理由可以借福楼拜的言说来证明:“我以为就不应该暴露自己,艺术家不该在他的作品中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自然里面露面一样。因此高明的作家,往往隐藏在作品的背后,让作品来说话,而对于读者来说,要想深入领会作品,我们必须要做到知人论世。我所谈的‘人’包括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世’既包含作者生活、创作的年代,也包含着作品中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短短一篇文章常是作者全部人生至少是写作时的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活状态的体现,但作者因为种种需要或是顾忌,他不会把自己全部的思想通俗明白地展现出来,这就提醒我们须从作者本身相关的资料来丰富补充完整,达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比如说金岳霖先生的“率性”可以借助一个片段来理解:“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很多人的理解是金岳霖先生的“有趣、可爱”之处。但说句实话,我觉得这种做法并不有什么可爱之处。如果大家能了解金岳霖先生虽然学的是哲学,留过洋,但在骨子里还具有浓浓的传统文人的特性的话,可能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此处的“扪虱而谈”流行于魏晋,在当时这是一种名士风范的表现,金岳霖先生在很多处都谈到了对“扪虱而谈”的羡慕,说是“真名士自风流”的表现。据此,我们体会到这种举动并非“古怪”恰恰是一种“率性”的体现,这样的理解更贴近人物。

在解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尤其是不可理解的时候,教师不能想当然地进行理解。我们都要尽可能地进行相关的辅助阅读,方能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比如《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结尾:

“牛奶,”我喃喃地说……

作为文章的结尾,显然作者是经过思考的,对这样的结尾,在处理时教师常常是摸不着头脑的,因为我喃喃自语说“牛奶”,为什么是“牛奶”,而不是“大炮”、“德国万岁”什么的呢?在这个环节上,很多老师处理成是主人公精神衰弱的表现,或者说是对生命的渴望,这固然有理,但难以说出道理来。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参考阅读相关资料来进行处理。通过查阅,我们可以得知:那时的欧洲国家,在校学生每天都能免费得到一瓶牛奶,牛奶是学生时代的重要特征;还有纳粹德国时期曾有个少年师,他们的部队标志就是一个奶嘴。联系到这两点,我们就可以深入一层体会到,这个纳粹士兵还是个孩子,还是个在校读书的学生。“牛奶”有明显的象征意味,是“我”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呼唤,也可以说对美好生活的绝望哀鸣;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它进一步引申为是作者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迷惘,这样显然可以找到了作者这样处理结尾的理由。

处理的方法还有很多,不一一举例,但是不是好办法,检验的标准就是解读出来的东西是不是“适合”——适合文本、适合学生、适合教学。不然,定是无源之水。

(浙江省永嘉中学;325100)

上一篇:寻觅亲情中的动人素材 下一篇:秋天黄昏的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