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增塑剂

时间:2022-10-23 08:35:06

中图分类号: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1)04―0059―03

2011年5月,台湾地区厂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用增塑剂取代成本更高的棕榈油作为乳化剂,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增塑剂污染食品事件。增塑剂也因此成为时下的热点词汇。尽管如此,大众对增塑剂的真实面目还知之甚少。

1.什么是增塑剂

增塑剂(plasticizer,我国台湾地区叫塑化剂),在《辞海》中的定义是:“能增加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的可塑性的有机物质。”通俗地讲,增塑剂就是添加到高分子聚合物中增加材料塑性,使之易加工,赋予制品柔软性的化学品。

增塑剂按化学结构分类有脂肪族二元酸酯类、苯二甲酸酯类(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对苯二甲酸酯类)、苯多酸酯类、苯甲酸酯类、多元醇酯类、氯化烃类、环氧类、柠檬酸酯类、聚酯类等多种。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约占增塑剂市场份额的80%以上。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此类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是有轻微芳香气味或无味的无色液体,具有高稳定性、低挥发性,在水中溶解度低,但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添加到高分子材料中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材料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并且成本低廉。目前,邻苯二甲酸酯类在全球主要工业国的环境中已达到了普遍检出的程度,已商品化的常用的此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DOP)、邻苯二甲酸二(2一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等。其中,DEHP又称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与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是同分异构体。DEHP是欧洲及美国的叫法,而DOP是其他地区的叫法,中国多数称DOP。这次台湾饮料安全事件中的主角,正是DOP这种物质。

2.增塑剂的发展

增塑剂是最早使用的塑料助剂。19世纪下半叶,就曾采用樟脑作硝酸纤维素的增塑剂,但早期使用的塑料增塑剂品种均属于天然化合物。直到1912年,磷酸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对纤维素树脂的增塑功能被发现,才拉开了合成酯类增塑剂开发研究的序幕。1935年,聚氯乙烯(PVC)生产工业化后,增塑剂得到广泛应用。尽管迄今报道可作为增塑剂使用的化合物多达2000种以上,但实际上工业化的品种不过150种,主要用于包装材料、玩具、建筑材料、汽车配件、电子与医疗部件等大量耐用并且易造型的塑胶制品。

理想的增塑剂应满足以下要求:①与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②增塑效率高;③耐久性好;④无毒;⑤优良的加工性;⑥具有阻燃性;⑦价廉易得。但是对于实际使用的增塑剂而言,完全满足上述所有要求是十分困难的。根据制品性能及加工条件等实际情况,所选用增塑剂大多只能满足上述要求中的一项或几项。

中国的增塑剂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基本与中国PVC工业发展同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PVC树脂产量迅速增加,对增塑剂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大大推动了中国增塑剂工业的发展。

3.增塑剂的危害及接触途径

(1)增塑剂的危害

人类长期接触、食用有毒增塑剂,健康将直接受到威胁。①危害消化系统。虽然有毒增塑剂不会像重金属那样对人体造成急性毒性,但会给人体的消化系统带来慢性危害。②增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毒增塑剂暴露产生的基因交互作用会造成心脏、肝脏和。肾脏毒性。③长期大量摄入可能致癌。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已将DEHP列为人类可疑的促癌剂,美国环保署(EPA)也将其列为致癌物质。此外,有毒增塑剂使女性患乳腺癌甚至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高,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④影响生殖系统。这类物质多数有雌激素效应,通过相应途径诱发性早熟,会造成性征不明显,生殖器变短,生殖能力下降。

(2)人群接触增塑剂的途径

增塑剂广泛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媒体已相继曝出以下物品中都可能含有增塑剂:食品包装袋、保鲜膜;发胶、口红、指甲油、乳液等化妆品;一次性塑料水杯、塑料手套、雨衣、塑料鞋类、皮革类仿制品、浴室窗帘、清洁剂、地板和壁纸等日用品和家居用品;方便面、饮料等食品中;医疗器具(注射针筒、血袋和医疗用塑胶软管等);电线、电缆;涂料;室内空气;儿童玩具;药品、保健品等。

人体接触增塑剂通常由饮食、水及空气接触或呼吸,但仍以食人为主。根据英国、美国、瑞典、加拿大、日本、韩国等相关研究结果,人群每日从食物摄人的增塑剂的量可达到1mg。

4.增塑剂的国内外使用规定和实施情况

尽管增塑剂是否有致癌的作用到目前尚无定论,但由于其存在潜在的致癌嫌疑,各国对其使用都采取了相应的限制措施。

2005年12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了2005/84/EC号指令,规定玩具和儿童用品中,DE―HP、DBP和BBP的含量不得超过0.1%,可被儿童放入口中的玩具和儿童护理用品中,DINP、DIDP和DNOP的含量不得超过0.1%。此外,欧洲化学品管理署(ECHA)也将DBP、BBP、DIBP和DEHP列入需授权的高关注物质(SVHC)候选名单,依据是它们属于第2类生殖毒性物质。

2008年8月,美国通过了《美国消费品安全加强法》(CPSIA),要求自2009年2月起禁止销售、分销及进口含有浓度超过0.1%的DEHP、DBP、BBP、DINP、DIDP和DNOP的儿童玩具和儿童护理用品。《美国玩具安全标准》(ASTM F963-08)规定,奶嘴、摇铃和咬圈中DEHP可接受的含量最高为固体物质总量的3%。美国环保局(EPA)将上述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列入“水体中129种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其中,DMP、DBP和DEHP被列入“重点控制空气中190种有害污染物名单”。此外,美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常年监测人体尿液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及其代谢物的含量,定期公布这些数据。

加拿大、丹麦、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也相继出台类似的法规和规定,禁止或限制某些增塑剂在玩具、医疗器械、食品医药包装等领域使用。

中国对于增塑剂的使用也颁布了一系列规定:将DMP、DBP和DEHP列人“中国水中优先污染物黑名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5)中规定DEHP的含量不超过0.008mg/L。《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规定增塑剂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规定具有潜在危害的增塑剂仅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的材料,不得用于接触婴幼儿食品

用的材料。严格规定了DEHP从食品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的迁移量为1.5mg/kg,DBP为0.3mg/kg,DIDP、DINP为9mg/kg。《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标准》(GB 24613-2009)中规定DEHP、DBP、BBP、DINP、DIDP和DNOP的含量不能超过0.1%,与欧美的标准一致。《人体血液及血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第1部分:传统型血袋》(GB 14232.1-2004)还对医用塑料容器中DEHP的含量进行了限定。此外,针对日前台湾地区发现的饮料等食品非法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非食用物质的事件,我国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5.如何避免过多地接触增塑剂

现代生活中,完全躲开增塑剂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正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增塑剂并不会伤害人体,且大部分增塑剂及其代谢物会随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如DEHP及其代谢物在24~48小时内会随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DINP在72小时内有85%由粪便中排出。世界卫生组织对增塑剂DEHP规定的每日耐受摄入量为每公斤0.025mg。这意味着,体重60公斤的人,如果终生每天摄入DEHP1.5~8.5mg,才可能导致明显的健康损害。不过,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应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①选择食品容器时,应当避免使用塑胶材质,特别是当盛装热的和含油的食品时,改用以不锈钢、玻璃、陶瓷容器为主,以减少增塑剂向食品中的迁移和溶出。

②保存食品用的保鲜膜宜选择不添加增塑剂的聚乙烯(PE)材质,而且最好少用保鲜膜、塑料袋和耐油纸等包装材料。

③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④室内环境多通风。

⑤少食过度加工食品,少食含过多添加剂、防腐剂、色素和香料的食物,多吃天然果蔬。

⑥不购买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因为这样的商品往往利用非法增塑剂等添加物来降低材料成本。

6.绿色替代是必然选择

如今,国外塑料助剂新品种层出不穷,功能越来越细化,而已被很多国家禁用或限用的增塑剂品种在中国仍有批量生产。因此,我们有必要密切关注国内外有关增塑剂的研究进展,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增塑剂的合成与应用、增塑剂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以及限制使用某些增塑剂的新规定,以解决中国增塑剂标准滞后的问题。而最终,诸如柠檬酸酯、810酯、聚酯、偏苯三酸酯、环氧酯等无毒、耐久、综合性能较好的绿色替代品种是增塑剂市场的必然选择。

上一篇:海峡两岸举行中华语文工具书合作编纂工作第五... 下一篇:术语的功能与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