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伴我同行范文

时间:2023-10-28 18:08:22

友情伴我同行篇1

关键词 特殊儿童 同伴关系 特点

分类号G760

1 引言

同伴关系是儿童生活经验中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在儿童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而又独特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能力的培养、社会价值的获得、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所谓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同伴关系研究以来,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研究已取得较好成效,现有研究中的同伴关系,主要包括同伴接纳和友谊两个层面。同伴接纳是一种群体指向的单向结构,反映的是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喜欢或不喜欢、接纳或排斥;友谊则是一种以个体为指向的双向结构,反映的是个体与个体间的情感联系。我国特殊教育的飞速发展,使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本文旨在对我国近20年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与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趋势,以期为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促进特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本文使用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以听觉障碍、视觉障碍、智力障碍、学习困难、自闭症、脑瘫、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聋一盲双残、言语/语言障碍、情绪行为障碍和超常儿童共十一类特殊儿童为检索对象,以同伴关系、同伴交往、同伴接纳和友谊为主题,查找1990至2011年的期刊与硕博论文,共检索到以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四类特殊儿童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文献。但从时间上看,主要文献集中于近十年。纵观近十年来我国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研究,已有文献主要从两方面探讨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1)特殊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特点;(2)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特点。

2 特殊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特点

当前关于特殊儿童之间同伴关系的特点研究主要集中于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三类特殊儿童。已有文献主要通过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的对比研究,探讨特殊儿童之间同伴交往、同伴接纳和友谊的特点。

2.1 听力障碍儿童的同伴关系

首先,在听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的特点方面,马珍珍较为全面的总结听障初中生的同伴交往特点,指出与普通儿童相比,听障儿童的同伴以同性朋友为主,在同伴交往方面表现出对聋人群体、家庭和学校较大的依赖性,与朋友之间的交往活动更依赖于学校提供的时间和空间,倾向于交年长或同性朋友,主动发起交往的能力不足,同伴交往层次不深,友谊观相对稚嫩,友谊质量极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同伴交往感受显著差于普通儿童。而刘扬对听障小学生同伴交往的研究却认为,虽然听障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水平比普通儿童低,但他们在聋校中表现出的交往技能并不明显低于普通儿童,听障儿童由于听力残疾造成与普通人交往过程中出现被动、不完整和不准确的特点,但聋校中听障儿童之间可以通过手语进行大量的交往和沟通互动,社会交往技能已在彼此的互动过程中得到提高。

其次,在听力障碍儿童同伴关系方面,马珍珍使用同伴提名法、同伴评定法和友谊质量问卷调查听障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发现:(1)在同伴接纳上,听障儿童的同伴接纳关系受听力障碍程度的影响,表现为重听、后天聋以及同时掌握手语和口语儿童的同伴接纳情况优于全聋儿童,但年级与性别在此方面并未有显著性影响;(2)在友谊关系上,听力障碍程度、安置情况、性别和年级在友谊质量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低质量的友谊在听障初中生中是普遍现象。李环采用包括生活、学习、游戏和活动四个维度的自编《聋生同伴关系问卷》,调查聋校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听障学生,发现听障学生同伴关系的总体发展水平随年龄增长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由于研究者未进行显著性检验,故无法判断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该研究得出各年级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马珍珍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也有研究发现,年级与性别对听力障碍儿童同伴接纳具有显著性影响,如魏瑞丽使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听障初中生人际交往的调查结果显示,听障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交往状况随着年级升高而明显改善;关威使用同伴提名法对小学阶段听障儿童的研究表明,听障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正提名和负提名上均高于女生。

可见,听力障碍儿童的同伴关系得到较多关注,但因研究对象的年龄、听损程度和研究工具的不同,使听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的特点研究尚未取得一致性结论。

2.2 智力障碍儿童的同伴关系

首先,在智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方面,谭雪莲使用观察法分析学前阶段智障儿童的同伴交往特点,指出智障儿童向同伴发起交往的方式以身体语言为主,但身体语言常常被旁人误解;与同伴的交往过程简单,难以形成互动,从而反映出学前阶段智障儿童同伴交往能力不足。罗帅则采用张元编制修订的《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调查8―16岁中度智障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状况,研究发现:(1)智障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总分在13岁以前基本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13岁智障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己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13岁至16岁间同伴交往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下降趋势;(2)8―16岁中度智障儿童在同伴交往能力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3)8―16岁中度智障儿童只有在同伴交往能力中的语言和非语言能力维度上,低年龄组与中、高年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其次,在智力障碍儿童的同伴接纳方面,王娜、田宝和赵志航使用《同伴关系调查问卷》调查12―15岁智障儿童在与他人相处中自我感觉,由儿童自己填写被同伴接纳的情况,结果显示,智障儿童的同伴关系与普通儿童存在显著性差异,智障儿童在同伴接受方面差于普通儿童,在交往过程中的恐惧自卑感也多于普通儿童。

由上可知,由于智力障碍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现有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出现一致或矛盾结论,因此有必要对已有结论进行验证。

2.3 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

首先,在同伴交往方面,张利总结出学习困难儿童倾向交往同性朋友和与自己相似或比自己低成就的朋友,由于有部分是校外人员,因而交往范围较广泛:邱悦和何源运用个案研究法调查一名学习困难学生的同伴关系,发现该名儿童与性格开朗、邻桌及学习成绩也不好的同伴交往更为密切,受同伴影响较小,对同伴的依恋也较弱。

其次,在友谊关系方面,刘在花使用友谊质量问卷

在多篇研究中指出,小学阶段学习困难儿童的友谊质量较差,并且显著低于非学习困难儿童。喻轲对初中阶段学习困难儿童友谊关系的研究也证明,学习困难儿童拥有的好朋友数量少于非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也总体较低,并且进一步提出学习困难女生的友谊质量显著高于男生。此外,已有研究均证明,学习困难儿童比非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差,并且在同伴中的地位偏低。

可见,在学习困难儿童同伴关系的表现上,已有研究结果较为一致。但年级是否会影响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研究者的结论不尽相同。杜向阳的研究显示,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在年级上不存在明显差异,班级同伴关系差在学习困难儿童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喻轲则指出学习困难儿童的友谊质量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初一和初二的学习困难学生的友谊质量高于初三学习困难学生。因此,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接纳关系和友谊是否存在年级差异,仍需进一步探究。

3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特点

随着我国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到普通班级,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也日益引起学者关注。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三类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交往特点,以及普通儿童对特殊儿童的接纳特点。

3.1听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

听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只涉及学前听障儿童,研究者均通过观察法调查听障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交往特点。王永华、舒红和顾蓓观察发现,在普通幼儿园中,普通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交往明显多于与听障儿童的交往,但即使如此,普通儿童向听障儿童主动发起交往的次数也明显多于听障儿童,此外,由于普通儿童对听障儿童使用手势表达的次数少,导致他们与听障儿童交流的有效度较低。夏滢和周兢则进一步观察到学前听障儿童不但向普通儿童主动发起交往的次数低,发起交往的有效性也低,他们提出交往的要求经常与情境不符,时常使用攻击行为引起他人注意;他们维持交往的形式单一,持续时间较短,而且常因无法相互理解而中断与同伴的交流;他们解决交往冲突的方式也不成熟,倾向以抱怨或诉求的方式解决冲突。

3.2智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

学前阶段,智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是在普通幼儿园中进行的,研究者通过观察法分析普通儿童对智障儿童的接纳特点,研究指出虽然智障儿童难与同伴建立稳固的良好同伴关系,并且缺乏来自普通儿童主动和自发的帮助,但学前阶段的普通儿童还未意识到智障儿童与自己的差异,基本能接纳智障儿童,并以普通眼光看待,而且经常与智障儿童接触的普通儿童会表现出较大的容忍性,可以提高普通儿童对他人情绪感受的敏锐度,有利于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等行为特点。

小学阶段,智力障碍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集中于同伴接纳关系的探讨。吴支奎在2003年使用自编《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接纳态度问卷》,由随班就读班和非随班就读班的普通儿童填写对智障儿童的接纳态度,结果显示,两组普通儿童对随班就读智障儿童普遍持消极和不接纳的态度,但非随班就读班儿童的接纳态度比随班就读班儿童的态度明显积极。而王娜从另一角度出发,使用《同伴关系调查问卷》了解智障儿童在与他人相处中自我感觉,由12―15岁轻度智障儿童自己填写被普通儿童接纳的情况,结果显示,相较于特殊学校中的智障儿童,随班就读儿童认为自己被同伴接纳的状况显著较好,交往过程中的恐惧自卑显著较轻。

由已有研究可知,相较于其他学龄阶段,学前智障儿童更易被同伴接纳;但小学阶段非随班就读班儿童的接纳态度是否比随班就读班儿童的态度积极,以及智障儿童自我感觉的被接纳状况是否能反映其真实的接纳状况,仍需进一步研究。

3.3 学习困难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

学习困难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最早引起研究者关注,研究内容以普通儿童对学习困难儿童的接纳状况为主,得到的研究结果也较为一致。首先,小学阶段学习困难儿童比非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差,同伴接受性远远低于普通儿童,受到更多的同伴拒绝,已得到诸多研究证明。其次,初中阶段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也较低,属于被忽视儿童,得到很少的正面提名和反面提名,拥有好朋友的数量也少于非学习困难儿童。此外,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接纳存在性别差异,也得到一致肯定,研究显示,因为学习困难男生较多存在注意力分散、多动、冲动及更多的行为问题,所以比学习困难女生更容易遭到班级同伴的拒绝。

4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我国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三类特殊儿童。研究维度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特殊儿童之间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的表现及发展特点,另一方面是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的交往特点及被普通儿童接纳情况。虽然已有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如证明特殊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和友谊质量均低于普通儿童,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不乐观,但总体看来,我国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研究仍需深入探讨,如扩展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验证不一致的研究结果等。据此,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指出未来研究趋势,表现为:

第一,从研究对象来看,可以进一步扩大特殊儿童的障碍类型,如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儿童、聋一盲等多重残疾儿童、言语/语言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等其他障碍类型儿童的同伴关系也亟需探讨。研究对象的障碍程度也需细化,区分出儿童的障碍特征和轻重程度,若以听障儿童为研究对象,可分为轻度、重度和全聋儿童,或分为手语交流、口语交流和同时掌握两种交流方式的儿童;还可以比较不同安置环境殊儿童的同伴关系特点。

第二,从研究维度来看,我国对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集中于同伴接纳和友谊两个维度,国外研究者在九十年代已将同伴欺侮(peer victimization)加入同伴关系的类型,今后也可将特殊儿童的同伴欺侮特点加入其同伴关系的研究范畴。

第三,从测量工具来看,研究主要使用同伴提名法测量特殊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同伴接纳水平,使用友谊质量问卷调查友谊关系,也有研究采用自编同伴关系问卷或同伴接纳态度问卷进行测量,或者通过观察法探究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但已有研究较少综合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此外,现有测量方法还无法反映出一个同伴群体中是否存在多个小团体,以及特殊儿童在小团体中的同伴接纳特点。因此,研究者今后可结合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为研究提供更全面和科学的依据,或探索新的测量方法与工具,对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第四,从现有研究结论来看,由于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的差异,已有研究结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出现较多不一致研究结论,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研究

者既可以对已有研究的矛盾结果进行验证,也可以加强不同阶段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研究的一致性和衔接性,还可以拓展研究视角,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籍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进行跨文化研究。

5 教育建议

针对我国特殊儿童同伴接纳水平、友谊质量和同伴交往能力普遍低于普通儿童;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容易受到普通儿童的拒绝,更愿与自己同类儿童交往的特点,本研究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一些教育建议。

第一,在学校方面,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均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兴趣小组、主题社交活动、角色扮演、才艺竞赛等,促进特殊儿童与同伴的了解、互动和交往。共同参与的活动可以为特殊儿童提供积极参与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扩大特殊儿童之间或普通学生与特殊儿童之间的交流,增加特殊儿童与同伴的相互了解,使儿童在宽松的氛围中增进交往。

第二,在教师方面,首先,特殊教育教师或随班就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活动增加特殊儿童与同伴的互动机会,如通过小组合作,使儿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进交往。其次,积极寻找特殊儿童的特殊才能,如绘画、体育、组织能力,一方面增加特殊儿童的自信心与自我成长,另一方面,也改善普通儿童对随班就读儿童的错误观点,提高接纳水平。再次,针对性地指导特殊儿童的交往技能,比如教会儿童如何对同伴发出邀请,友好地提出要求,维持交往等,改善冷漠、攻击、逃避、退缩等情绪行为问题,从而提高社会能力。最后,特殊儿童可能由于学业成绩低下导致同伴接纳水平较低,教师可以建立同伴辅导制度,教导特殊学校中成绩优秀的特殊儿童或普通学校中的普通儿童,为特殊儿童提供生活与学习的帮助,增进双方的认识与接纳,从而促成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邹泓.儿童的孤独感与同伴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2):12―18

2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3

3 杨霞.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85―88

4 邹泓.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55―59

5 马珍珍.初中听力障碍学生同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硕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6 马珍珍,张福娟.聋校初中学生同伴交往情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5):35―37

7 刘扬.1―6年级聋生与普通学生学校社会行为的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4,(11):42―46

8 马珍珍,张福娟.听障初中学生同伴关系特点的调查研究.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0,(6):43―46

9  李环.沈阳市聋生同伴关系研究.硕士论文.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10 魏瑞丽.河北省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状况及干预研

究.硕士论文.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8

11 关威.聋校学生的同伴关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硕士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12 谭雪莲.幼儿园智力落后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硕士论文.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9

13 罗帅.中度智障学生同伴交往、心理理论及其关系的研究.硕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14 王娜.智力落后儿童的适应行为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硕士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15 赵志航,王娜,田宝.轻度智力落后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对适应行为的影响.中国特殊教育,2006,(9):48―52

16 张利.对小学学业不良儿童班级同伴关系的探析.社会心理科学,2005,20(5):90―93

17邱悦,何源.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的个案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6):140―141

18 刘在花.学习困难儿童自我定向、友谊质量、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硕士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1

19 刘在花,许燕.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定向、孤独感的研究.心理科学,2003,26(2):236―239

20 刘在花,张承芬.学习困难儿童社会性问题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5):127―130

21 喻轲.初中学习困难学生与非学习困难学生友谊关系的对比研究.硕士论文.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7

22 杜向阳.小学学习困难儿童同伴关系的调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4,(12):68―72

23 易莲英.小学优、差生班级人际关系差异探析.江西教育科研,1990,(3):33―37

24 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心理学报,2000,32(1):59―64

25 张妍,刘爱书,武丽杰.学习困难儿童行为问题与同伴关系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5):450―452

26 朱冽烈,许政援,孔瑞芬.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行为特性及同伴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0,23(5):556―559

27 王永华,舒红,顾蓓.聋儿与普通儿童在自然交往中障碍表现的观察研究.中国特殊教育,1998,(1):23―24

28 夏滢,周兢.融合环境下听力损伤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8,(3):41―45

29 吴支奎.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接纳态度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3,(2):18~24

友情伴我同行篇2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伙伴 交往伦理 养成

[作者简介]景卫东(1963- ),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党政办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伦理。(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91-02

大学生学习伙伴是大学生基于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锻炼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需要,在自我选择、自我接纳、相互促进的基础上而自愿结成的共度集体生活、共进步、共成长的非正式群体。学习交往是大学生交往的核心,学习伙伴的交往是大学生学习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需要经历从陌生人交往到熟人同学交往再到伙伴交往以及朋友交往四个阶段,随着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及大学师生交往的疏离,大学生学习伙伴的交往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重要条件。这种学习伙伴的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最初体现择友始于交往亲近的社会交往原则,即大学生群体通过相互接触,相互理解而产生的彼此吸引的感情。随着大学生群体交往的深入,交往伦理的认同和共鸣将成为学习伙伴达到更高层次的心智交往的伦理法则。

一、对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伦理的认识

大学生学习伙伴的交往伦理指大学生学习伙伴之间为调整学习生活交往中的关系,塑造自我的道德人格应提倡和践履的普遍性伦理原则和道德行为规范。其在大学生学习伙伴的交往中表现为大学生学习伙伴的交往的关系、处理交往关系的原则、规则规范和礼仪。随着高校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的现状,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伦理有了新的时代内容,需要学校教育培养和进行自我践履养成。

1.诚实。交往的诚实可以分为诚与信,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的诚实是为了诚信,在大学生学习伙伴的交往中,交往的动机在于传达真信息的行为,交往伙伴中的诚实者传达的真信息之所以是真信息,并非因为其与客观事实相符,而是因为其与传达者的主观思想及其所引发的实际行为相符。与自己的思想相符叫作诚,即真诚,主要表现是“心口一致”;与自己的实际行为相符叫作信,即守信,主要表现是“言行一致”,反之就是撒谎与失信。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诚实的道德价值在于对交往伙伴之间、社会是有益的,正如西方格言“诚实是最好的交往策略”一样,其是维系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的伦理底线和行为纽带。

2.尊敬。大学生在学习伙伴交往中,尊敬既指尊敬他人即自己交往的学习伙伴,也指尊敬自己。尊敬他人是交往中的敬人或尊人,即给交往的伙伴以价值认可,让伙伴有价值感和尊严感。尊敬自己就是使自己受尊敬,即自尊。自尊需要自信,自信是自尊的根本特征,依据大学生交往现实情况,学习伙伴实现自尊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善的途径,通过大学生自立自强、奋发有为,在大学生交往群体中有所作为;二是恶的,有的大学生通过自欺欺人或贬低交往伙伴而凸显自己。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中,最稳定和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交往伙伴的尊敬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名声和无根据的奉承之上。尊敬既是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在群体交往中尊人敬人的准则,也是大学生在伙伴群体中寻找自我存在价值、凝练自我归属感的伦理基础。

3.友爱。这是大学生学习伙伴基于交往和共同生活而产生的相互友好的感情,作为交往伦理,友爱是友好的交往和共同生活的感情方面的品质,只有学习伙伴都能充分意识到并有意识地努力友好交往和共同生活,学习伙伴交往的友爱才能产生,但学习伙伴间友爱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学习伙伴的善,学习伙伴间的愉悦,学习伙伴间能提供的帮助。以此,可以把学习伙伴的友爱分为基于善的友爱、基于快乐的友爱和基于实用的友爱。在三种友爱中,善的友爱是学习伙伴间赏识彼此的优点和品质,包含友善并出于友善,形成相互信任,是稳定的、持久的,这种友爱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大学生学习伙伴的善的友爱交往是值得期求的友爱。从常识道德的角度出发,友爱就是大学生学习伙伴关系开出的美丽花朵,应是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最为显著也最受到推崇的交往伦理。

4.信任。这是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的前提,在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中,“信”表明一种不轻易怀疑的态度,尤其是在大学生学习伙伴听到关于另一些伙伴的种种舆论意见的情况下,还要像过去一样交往的学习伙伴;“任”是“信”的一种延伸,为此信任包含“相信一个朋友”“任由朋友去做已经托付的事”两个方面。在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的实践中,信任伦理会表现出两层品质:一是相信自己的学习伙伴,不轻易地怀疑他;二是珍视学习伙伴的信任,不辜负、不失信。这两个层次的品质同样重要。在大学生学习伙伴之间,信任是相互的,不辜负、不失信也是相互的。孔子教导弟子以“谨而信”“朋友信之”为志,孟子讲的“朋友有信”等说明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中相互信任和珍视信任是最为基本的交往伦理。同时,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间的诚实、尊敬、友爱和信任伦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具有可过渡性,学习伙伴之间因诚实赢得尊敬、因尊敬唤醒友爱、因友爱博得信任、因信任回归诚实,养成优良的交往伦理链条。这些既体现在大学生学习伙伴的私人交往中,也反映在大学生学习伙伴的公共交往中,需要进行教育与养成。

二、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伦理的教育与养成

1.培养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伦理是教育者的责任。教育的本质是基于知识的传承,实现人格塑造,促使大学生精神成人,在培养大学生学习伙伴的诚实、尊敬、友爱和信任的交往伦理问题上,学校和教师责无旁贷。一是引导学生树立主动交往意识。主动交往是形成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伦理的主观条件,学校和教师引导学生树立主动交往意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重视学校的教育交往,让学生在学校的管理交往和教学交往中体验到教育者的伦理关怀;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利用课程教学传递人文关怀的伦理精神。二是教育大学生克服不健全伦理人格对交往的影响。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中不健全伦理人格对学习伙伴交往伦理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妨害,主要表现有自卑、自负和妒忌。自卑即缺乏自信,在大学生学习伙伴群体中, 因为自卑, 有些大学生不敢与人交往, 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边缘人,有些大学生在交往中遇到挫折便自暴自弃;自负,在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表现为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不顾别的伙伴同学;妒忌,对强于自己的学习伙伴不服、不悦、仇视、甚至借助造谣、中伤等手段贬低学习伙伴。面对大学生交往中所表现的种种缺陷,学校和教师必须教育大学生克服不健全伦理人,塑造完善的伦理人格,引导学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理想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积极主动地进行人际沟通,培养良好的交往心理品质, 进而提高交往能力。三是拓宽学生的交往范围。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是以学习交往为核心展开的,在学习交往中会形成正式的群体交往和非正式的群体交往,学校和教师在重视党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班集体等正式群体的活动交往,包括与社会、企业联系的各种有组织活动的同时,应引导学生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社团、学习小组和个人爱好团体等非正式全体的交往,为不同层次需求、不同心理特征、不同个性的大学生搭建一个立体化的交往平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有助于提高交往的兴趣, 减少交往中的冲突,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交往能力。

2.养成大学生学习伙伴的交往伦理需要大学生自我成长,道德觉解不断提升。培养大学生学习伙伴的交往伦理,除了学校教师要承担好学生成长引领者的作用外,大学生自身还要不断提升自我道德觉解,提高交往能力。一是大学生要重视自我的道德觉解养成。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中的诚实、尊敬、友爱和信任的伦理本身就是一个道德的过程,其认同及行为反映的是一个觉解过程。要求大学生努力汲取伦理和人文知识,在不断体悟中注意心智能力的培养。二是大学生要锻炼提高交往能力。交往是人的社会性活动,需要人的交往能力,大学生交往能力是大学生正确处理师生交往、学生交往及网络交往中与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人与事关系的能力;与大学中的学习伙伴的交往是大学生成才的前提,在大学生活中提高交往能力应先从提高大学生与学习伙伴的交往能力入手,大学生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与学习伙伴交往,从中体会合作与竞争规则,大学生应以自身爱好为基准加入社团组织,培养志趣,提升心智交往,进而体悟和学会对学习伙伴的尊敬、诚实、信任与友爱。总之,大学生学习伙伴的交往伦理教育与养成是大学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廖申白.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汪怀君,汝绪华.论情理沟通的交往伦理形态[J].齐鲁学刊,2008(6).

友情伴我同行篇3

观察一:怿吉小朋友入园来从未与同伴一同游戏、开流。平时老师请他回答问题或上台表演,他总是扒在桌子上,不敢正视老师与同伴的目光。

观察二:王奕小朋友厌倦学习,上课坐不住,还时常欺负同班幼儿,没人愿意和他交朋友。有一次,同班一名幼儿不小心拌了他的椅子,摔倒在地上,他用自己的身体重重往下压,双手用力掐住小同伴的脖子,幸亏我及时发现并制止。

观察一了解:从其他幼儿口中得知,怿吉小朋友开学体检时被确诊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许多家长在知情的情况下常警告自己的孩子,不许和怿吉说话玩游戏。经幼儿这么一说,让我想到同班幼儿都用幼儿园里的杯子喝水,而怿吉用的却是自家带来的杯子。这让怿吉在浅意识里觉得自己与同伴的不同。怿吉的父母忙于自家杂货店的生意,无暇顾及怿吉在幼儿园里的情况。没有朋友使他觉得孤独,“与众不同”使他觉得自卑,父母对他又不闻不问,渐渐地他形成了自闭的心理。他不愿面对幼儿园里的一切人和事。

观察二了解:经家访了解,王弈的父亲对王弈要求十分严格。从小就强迫他静坐学画画、学写字,还有着“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传统教育观念。王弈表现不好时,他爸爸常以拳脚相见,有时甚至吓唬他“早知你这么笨,当初生你时就应该把你掐死算了。”在父亲的教育影响下,王弈对其他幼儿也有暴力倾向,并对学习产生厌倦感。

以上案例让我反思如下:

1、家庭因素的反思:

家长不仅是子女的首任教师,也是子女的终身教师。家长的教育对子女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王奕父亲过早地把自己的主观希望施加给孩子,用粗暴的方式进行教育,对孩子实行苛刻的手段。这不但不能奏效,反而成了王奕的模仿对象,在教育环境影响下,王奕形成了粗暴性格和好打架的行为,在他的意识里,学习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怿吉的父母对他不闻不问,没有及时了解怿吉的内心感受,无法向教师进行反馈,帮助幼儿走出心理误区,让怿吉长时间生活在自闭里。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关心指导越多,越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一个充满关爱且讲究教育方式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幼儿。

2、幼儿园因素的反思:

幼儿间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获得交往技能与交往经验。经常遭到同伴拒绝或被同伴忽视的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难免出现心理问题。在幼儿的眼里,王奕和怿吉都是不受欢迎的幼儿。怿吉被同伴忽视,缺少朋友是形成自闭的根源。王奕好打架在幼儿眼里是坏孩子,大家不愿和他交朋友,无法获得友爱的情感体验。同伴间的关系影响着幼儿心理健康。

3、自我反思:

教师的爱是教育中最为宝贵的营养,沐浴在爱的甘露下的幼儿才会有安全感,才能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师的反应,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除了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以外,还应该用亲切的语言、目光去亲近他们,关怀他们。并深思对怿吉的自闭进行开导和对王奕的暴力行为的教育方法。从幼儿身心特点看,他们更需要在关爱、友爱的环境中生活,这样的环境容易使他们感到安全、宽松和愉快,有助于幼儿健康心理与完整人格的培养。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共同教育,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才能让幼儿在良好心理环境的影响下塑造出健康心理。

针对以上幼儿的心理问题,我从三个方面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幼儿园,儿童最信任、最值地依赖的人便是教师。教师甜甜的一笑,轻轻的一摸,都会给幼儿产生巨大的安慰和影响。实际证明,教师稳定的情绪和完整的人格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沟通架起知心桥梁

师生间的沟通,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间的了解。在沟通中,幼儿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尊重,使幼儿有一种被重视感,并有一种充分的接纳感,感到自己为教师所关心,喜爱,从而得到一种安全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幼儿保持活泼、开朗的情绪,增强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乐于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同时,幼儿在与教师的沟通中,向教师传递他的情绪、情感,使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幼儿的需要,给予适宜的指导与帮助,教师与幼儿能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怿吉小朋友不仅需要玩伴,更需要老师的加倍关怀,让他觉得自己在幼儿园没有被忽视。我在平时课堂上,常用亲切的目光关注他,多提及他的名字。有一次,我提问全班幼儿“小老鼠除了偷油吃,还会偷什么?”在我目光的鼓励下,怿吉大声回答“还会偷米偷菜。”听了他的回答,我立即在全班幼儿面前说“怿吉回答得真好。”课外,我经常亲手教他拼工程积塑,与他谈谈家里的事情。如“爸爸今天听你念儿歌了吗?你家的小狗是什么颜色的……”。对于王弈,我心想,他需要一个能当他知心朋友,理解他内心感受的老师。在平时的交谈中,我常询问他在家表现以及父亲对他的态度,每当听到他父亲打他时,我都会摸摸他的头告诉他:“爸爸打你是不对的,老师一定批评你爸爸。但是你平时打人也是不对的,你看,小朋友被你打得都不愿和你交朋友,等你改正了,小朋友就会和你一起玩。”通过交谈,让王弈认识自己打人是错误行为。

(2)捕捉幼儿闪光点,及时鼓励,激发幼儿的表现欲

幼儿要求得到成人的关注,要求自主,要求被赞扬和被认可。当幼儿感到教师对自己是欣赏的态度,就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的,乐于与教师进行情感与认识上的交流。因此他们大多有在同伴及教师面前表现的心理趋向。

当怿吉认真上课时,我便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他,并让全班幼儿向他学习。当王弈欺负其他幼儿时,我不急于责骂他,而是常笑着对他说“老师知道你不想打人,因为打人不是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会很快改正,到时你就是一个好孩子,老师会分给你奖杯的,对不对?”一旦王弈表现好,我都会及时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他,并兑现诺言分给他奖杯。

(二)建立良好同伴关系

在幼儿园,幼儿除了与老师交往以外,还要与同伴进行交往。孩子在交往中,若是获得愉快的、积极的体验,就会产生自信,因而更加主动地与他人交往。积极愉快的交往经验可以提高自信,自信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交往主动性,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1)传授交往技能,形成交往认知

教给幼儿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礼貌用语,懂得用协商、轮流、交换等方法来解决问题,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努力获得成功的内心体验。在王弈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教给王弈礼貌的交往方法,灌输正确的友爱观念,与同伴友好相处,共同游戏。让怿吉观看同伴间的游戏,让他学习同伴间是如何交往的,形成交往认知。

(2)创造条件,鼓励幼儿交往

鼓励有信心的幼儿主动与怿吉、王弈交往。引导他们参加互动性的、需要交往技能的集体活动,在游戏《找朋友》中,怿吉与王弈通过同伴的带动与示范,学会了开口与同伴交流,知道交朋友时该说些什么话。鼓励怿吉与王弈与其他幼儿共同表演节目。让怿吉觉得自己不会被孤立,并在交往中树立自信心;让王弈感受友爱的情感体验,正确认识同伴间的交往,改正欺负小朋友的坏毛病。

(三)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上的一致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犹如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运转,才能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良好心理环境的创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我利用家长接送时间、家访时间、家园联系等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随时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表现,以取得家园一致性教育。同时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在思想意识与行动上与教师保持一致。

1、要求怿吉的家长多关心怿吉在园情况,常问问怿吉“今天与同伴玩了哪些游戏?”“你和哪个小朋友最要好?”“老师今天有没有表扬你?”并经常让怿吉与附近年龄相近的幼儿接触,还可以把其他幼儿请到自己家里和怿吉一起玩。一方面让怿吉感到家庭对他的关爱,另一方面让怿吉在与人交往中学习交往技能。

2、端正王弈的父亲的教育观,让他适当调整希望值,在注意幼儿年龄特征兴趣的基础上,寓教于乐,使幼儿产生良好的情绪。不要强制幼儿学习,更不要用粗暴的方式进行教育,这样会造成幼儿身体和心理过重的负担,导致王弈异常心理的产生。

友情伴我同行篇4

论文关键词 驴头 驴友 风险自负 归责原则

现代人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帮助、理解、支持和同情。出门旅行无疑是最佳的“解愁”方式。若在旅游过程中有“知音”与其结伴同行,那才是令人如饥似渴的期待。在网络社会高速发达的今天,过去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今天却很容易变成“事实”;过去人们常说:“人生难得一知己”古训,似乎在今天网络时代已变得“易如反掌”了。于是,一种新型时尚、交友、省钱的旅游方式——结伴游也应运而生。结伴游受到青年人们的广泛的欢迎。尤其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中年轻人们假日放松休息、重新回归、体验大自然的极好的形式。结伴游与参加旅行团旅游、俱乐部组织的旅游以及个人旅游等多种形式相比,明显有很多优点,它不但节省许多费用,还增加了许多的自由活动空间和探索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无穷乐趣,同时也是结识更多新的朋友的方便快捷的途径。结伴游是一种时尚的,广交“知心朋友”的理想场合,但结伴同行会对时间上的预见性要求很强,所以选择参加结伴同行游的游客肯定都是做事非常严谨、逻辑性很强、同时又能够计划周密的人。结伴游是旅行社散客拼团游的一种更高的模式,是一种特别符合人的个性的新型的旅行方式。WWW.133229.coM但是,结伴游与结伴逛商店、逛庙会、赶大集、逛公园等此类活动相比,由于它是去比较远的郊外或野外进行活动,所以它存在更多的不明确因素,而且风险会更大。所以在结伴游中意外伤害的发生就会屡见不鲜,至于责任由谁来承担则是众说纷纭。

个人以2006年广西南宁“驴友”遭遇洪水一案为基础,在经历将近两年的“择日宣判”的等待之后,中国“驴友”索赔的第一个案子终于做出了第二审民事判决;与第一审判决相比,这个终审判决是具有颠覆性的;认为“驴头”(结伴游组织者)梁某及的11位结伴游“驴友”对本案受害人骆某的死亡“已经尽了必要的相互的救助义务,他们主观上并没有过错”,所以二审法院认定,按《民法通则》第132条的“公平责任”,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7条的规定,每个参与人只是给予受害人的家属以适当的补偿:“驴头”梁某3000元,其余每名“驴友”各2000元,共计25000元。

一、结伴游行为的法律性质及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一般情况认为,作为一种时尚的旅游活动方式的结伴游是“驴头”根据自己对旅游线路和旅游目的地的了解,通过网络等各种形式邀约的具有共同的爱好的人,自主进行安排旅游路途的一种户外活动。从法律关系上说,结伴游和结伴赶集、结伴逛商店、等结伴活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都是具有独立行动能力的自由的人相互邀请后结伴进行的自愿游玩儿活动。

在整个的结伴游活动中,“驴友”是指所有的参与旅游的伙伴,“驴”由“旅”谐音而来。其实所谓的“驴友”,简单地讲,就是一些同时喜欢旅游的网友。在论坛或微博等网络媒体上,有的人发起出游的帖子后,就有人回应,然后按照约定的时间在约定好的地点集合,一起去郊外或野外游玩。在约定好的集合的过程当中发出帖子的人被称为“驴头”,将回复帖子并同意出游的人称为“驴友”。“驴头”是提起并发起某一个具体的户外活动的基本的参与人,是户外不确定风险的最初的引入者。实际上,“驴头”在整个活动中从事着组织、协调、管理等多种事务,起着保障活动目标有效实现的基础性的作用。结伴旅游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们的喜欢,它已经成为了城市里年轻人节假日休息、享受大自然的极好选择。结伴旅游与参加旅行社组团旅游、亲友旅游以及个人旅游等相比较而言,具有很多优点,它不但节省了多项费用,而且拥有更多的活动自由和探索、享受自然的机会,也不乏是结交更多朋友的好途径。

二、户外结伴游中的主要纠纷类型

审理过多起户外自助游纠纷案件的法官反应,结伴游与常规的参加旅行社旅游相比较而言,这种旅游方式不仅仅因其自身性质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且还缺少统一的监管政策法规,所以它会更加容易产生各种纠纷。

今年4月,某区法院对一起“aa制”结伴游引发的经济纠纷案做出了第一审判决,判令发起结伴游的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驴头”返还每个“驴友”100元。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的规范和行业标准的限制,看上去很公平的“aa制”活动经常遭到户外结伴游参加者的质疑,导致有关的各种费用支出的纠纷频繁发生。

结伴游的费用主要分布在餐饮、住宿、景点门票、交通这些方面。在旅游过程当中,费用的高低由食宿条件的优劣、包车的时间和路程的长短决定,通常情况下这些消费也不开具发票,一旦“驴头”不能够做到各项账目费用的公开,会极易导致“驴友”们对各种花费产生怀疑,继而产生纠纷。此外,除了上述的情况之外,如果在网上的行程和实际路线不相符合或是有较大调整,而“驴头”却没有尽到相关的提醒义务的情况下造成了人员伤亡、同时由于网站疏乎,对旅游信息者的登记和管理不够明确规范,这几个方面也极易导致“驴友”与“驴头”及网站之间产生各种矛盾与纷争。

三、风险自负协议的效力

风险自负,是指受害人在明知有某种具体危险状态存在,而自愿承担危险并因此遭受损失的情况下,不得请求加害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风险自负原则的适用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在结伴游活动(尤其是aa制户外活动)中采用风险自负这一原则,不仅要考虑项目特点、每个“驴友”的户外能力,还要将项目的策划与具体实施、项目风险的评价与预防措施、职业谨慎判断、行业规范等多重因素考虑进去。

目前属于英美法系的多个国家对于这个归责原则的适用受到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王泽鉴先生也认为:“所谓自甘风险不应定性为被害者的允诺,作为阻却违法的问题,而应该将其纳入与有过失的范畴,……由法院衡量当事人对损害或扩大的原因力,以合理分配其责任。鉴于此,个人认为,一旦风险发生,无论是“驴头”还是“驴友”,对于自己的损害结果,都应当自己承担。

个人认为,在结伴游中,对“驴子”而言,第一,回帖即为同意,但是这个同意有条件的,主要条件就是基于对“驴头”的信赖;第二,就“驴友”对风险的认知而言,在预测能力上较“驴头”弱。但作为一个理性的人在做出任何决定时,“驴友”也有也应当有自己的思考,所以如果最终做出了参加的选择,则仍是同意的范畴。

四、意外伤亡中的归责原则分析

大多数"驴友"都是抱着顺利旅游的想法,没想过发生纠纷后由谁来承担责任的问题。大部分“驴头”认为,“驴头”与“驴友”是相约一起出游的共同体,如若发生纠纷,无法说清楚由谁来负责,但是如果在结伴游活动出现了意外伤亡情况,责任还是应该由参加者即“驴友”自己负责,因为“驴头”本身在活动中已经付出了很多,仅仅从公平的角度来讲,“驴头”也不应该再承担责任了。

从参加者的性质来看,“驴头”和“驴友”在结伴游活动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更多的时候,“驴头”担任着主动提供旅游信息供大家参考、选择的角色,所有的决定都是由参与者一起做出。但因为实际存在组织者和参加者,他们之间也必然产生权利义务关系。“驴头”要尽到的责任之一就是账目公开,公示各种费用。如果“驴头”从事了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即牟取了商业利益,一方面要返还不当得利,另一方面还要受到多个行政部门的处罚。另外,“驴头”应当对所有参与者承担安全保护义务,对参与者给予善意的提醒,在发生意外伤亡事件时,应该积极的去寻求救助。如果“驴头”没有及时救助,放任或者导致了损害的扩大,在此情况下,他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考虑组织者实际上是否存在着营利行为,只要发生了纠纷,就要看组织者是否具有过错,来判定他是否应该承担责任以及承担什么责任。

五、我国现有的户外结伴游中纠纷的解决机制的不足和完善建议

在我国众多的法律法规当中,并不存在对结伴游这种旅游方式的规定,在法律制度上存在严重的滞后和缺失的现象。所以在面对此类问题的时候,法院找不出任何的法律依据,无从下手,只能从法理、民法、侵权的理论上进行分析,就案论案,并且相同的案情有不同的判决结果,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具有说服力的判决。

最关键的事情是政府部门要制定规范结伴游活动的法规,法规要明确承担责任的主体以及责任形式等多项内容。在国外,违规旅行的“驴友”遭遇危险时,政府也会立即出动救援队全力搜救,但是,当事人被救出后,将会面临严厉的处罚。

其次,司法机关在处理这类纠纷时,应当充分考虑结伴游活动的特点,分清责任,采用“疏导”的方针去创新规则,填补司法上的漏洞。

然后,结伴游发帖网站要强化“驴头”的认证备案制度,并且建立完善的处罚机制,保证有意参与的旅游爱好者能够及时考查“驴头”的资历,同时也能够保证“驴友”在纠纷发生后能够及时的找到诉求对象。对于未经认证的“驴头”,必须采取明显的提示方式提醒“驴友”慎重参与。

友情伴我同行篇5

在纪录片《 小人国 》的开头,我们看到一张正在静静等待的稚嫩的脸蛋。四岁半的辰辰从进园起就一直在幼儿园院子里等待一个名叫南德的小男孩,是和她同住一个小区的好朋友,比她早一年进幼儿园。

辰辰每天来得早,南德每天来得晚,等待南德是辰辰每天早晨的功课。等不到南德,她是不会进屋的,也不和其他小伙伴玩,也不去吃饭,一直在院子里等待,似乎她的世界里只有一个南德。她会给南德带奶片,在等到南德后,她有时还假装没看见他。他俩一起吃饭、一起午睡、一起玩过家家……等待,从夏天到冬天,无论是她感冒流鼻涕,还是刮风下雨下雪,她从不间断,她的老师们并没有干涉,有时还陪着她一起等。在了解到她不希望老师陪伴的时候,老师就允许她独自在门口等待南德,只是在寒冷的时候为她加件暖衣服。一年之后,幼儿园要搬园,南德要到另一个园区好几个月,老师耐心地讲明原委,辰辰也欣然接受,表示不再等南德,并能够逐渐适应没有南德的日子,也交到了新的好朋友。

2.辰辰的性格分析

纪录片在整个过程中都穿插辰辰的镜头,从她等待南德以及与南德的相处过程中,可以看出辰辰的某些性格特征。

执着、意志力强。辰辰每天早上在院子里等待她的好朋友南德,而且经常是半个小时左右,老师让她进屋边吃东西边玩等南德,她也不肯,就这样持续了一年之久。如果南德没有离园的话,她可能还愿意继续等下去。这种无声的等待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很多大人常常做不到,更何况是一个四岁半的孩子。

情感细腻、腼腆。辰辰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小女孩,比如,她常常从家里给南德带吃的,吃饭时往南德的碗里夹菜,精心细致地布置她和南德的“家”。同时,辰辰也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她与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交谈交流并不主动,但在南德面前主动性要强很多;她一直默默地等待南德,可是在等到南德之后,她有时却假装没有看到他;她有时让老师帮着去接南德。

依赖性较强,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较差。辰辰只认准了一个南德,把南德当成她最好的朋友,一起玩游戏,一起吃饭、睡觉,对其他小朋友却孰视无睹。以上表现说明她的依赖性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较弱。

3.辰辰“等待”行为产生的原因

(1)等待,是因为有了友谊的基础。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有共同的兴趣和喜爱的活动以及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1] 辰辰和南德同住一个小区,在进入幼儿园以前,她只认识南德一个人,而且南德比她早一年入园,对园内的情况比她了解更多。另外,她和南德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她是“妈妈”,南德是“爸爸”,“家”里有许多的玩具,包括他俩的“儿子”(玩具狗)和看门狗。这些与南德建立的友谊息息相关,她把南德当成她最要好的朋友,等待南德,是一种简单纯朴的守护方式。

(2)等待,是意志与情感的相互作用。在意志行动中,无论是遇到外部障碍还是克服内部障碍,都会引起积极争取的态度或消极拒绝的态度,即产生情感。在情感过程中所发放的能量受到意志支配时,即可变成行动的动力,去促使人们克服困难,坚持实现目的。[2] 从“你为什么要等南德?”和“他是我的好朋友”的对话中发现,基于友谊感,辰辰才一直等下去,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坚持,才加深了她与南德的友谊。

(3)等待,是一种内心需要,使幼儿获得安全感。辰辰每天都在等待南德,并不是家长和老师的要求,而是出于她的自愿,是她的内心需要。新生入园,往往一时不能适应陌生环境,如有的孩子需要从家中带毛毛熊、布娃娃等依恋物来幼儿园。[3] 对辰辰来讲,南德就是她依恋的同伴,是她入园时唯一认识和熟悉的朋友,她可以从南德那儿获得安全感。

4.理解需要,找寻方法,最终不再“等待”

辰辰的等待行为是自主自愿的,也是她的内心需要。教师不能对幼儿的依恋行为强加制止,否则会引起或加重幼儿的焦虑和不安,但也不能袖手旁观,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帮助幼儿从单一的同伴依恋逐步发展到与教师和其他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1)理解和允许幼儿的单一同伴依恋行为。幼儿刚进入一个陌生环境,对某些先前熟悉的人或物产生依恋,以增加安全感是很正常的,是出于其心理安全的需要,教师应该对幼儿的依恋行为表示理解,不能强加抑制。在辰辰一年的等待中,幼儿园的老师并没有干涉,并没有强行让辰辰进教室,而是询问她的意见,尊重她的选择,并且在天冷的时候给她加上御寒的衣物,在言行上给予支持,辰辰从老师那儿收获了爱与尊重。

(2)让依恋同伴产生对幼儿的认同感和友谊感。依恋同伴对幼儿的认同感和友谊感可以给幼儿身心的慰藉,不至于幼儿因被依恋同伴不理睬或拒绝而产生挫败感。辰辰对南德的好得到了回报,南德也常常将碗里的饭菜舀给辰辰吃,还会在午睡后自己没穿好衣服的情况下帮助辰辰穿衣服,辰辰从依恋同伴那儿得到了关爱和友谊。

(3)充分利用幼儿的同伴依恋,保护和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在与依恋同伴相处过程中,幼儿会思考如何才能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喜欢,如何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辰辰等待南德以及在和南德的相处中,我们可以发现她许多良好的品质,比如意志坚强、有耐心、心思细腻等。这些品质受到了老师很好的保护和培养,它们将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在幼儿的依恋过程中,逐渐扩大其交往圈。幼儿的单一同伴依恋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如果幼儿长时间依恋某一同伴,会影响他与其他幼儿的正常交往,也会影响他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在幼儿依恋某一同伴的过程中,逐渐增多他与其他小朋友和老师的交往机会,比如在集体活动中,鼓励他和其他小朋友合作,共同进行某一富有趣味的游戏活动,对游戏中其个人和小组取得的每一个良好表现给予表扬。

(5)抓住适当机会,帮助幼儿减少对同伴的依恋或摆脱依恋同伴。在幼儿基本适应集体环境并交到一些其他好朋友时,教师可以找寻适当的机会,帮助幼儿减少对某一同伴的依恋或摆脱依恋同伴。在幼儿园搬家,南德也要去其他幼儿园时,老师终于找到了机会,向辰辰讲明原委,使她接受事实,并逐渐适应没有南德的日子,并找到了很多其他的好朋友。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北碚,400715)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67.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67.

友情伴我同行篇6

一、孩子与朋友交往的意义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在孩童时期没有交到过朋友,那他长大后将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并且这种缺陷在以后将很难弥补。

⒈为孩子提供学习社会交往技能的机会

在家庭中,父母很容易与孩子进行沟通,孩子还没有清楚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父母就知道他的需求,并能很快地满足他。然而,孩子与孩子之间,并不具备这种沟通能力,他们之间地位是平等的,机会也是均等的。因此,孩子与朋友交往为其学习更多的社会交往技能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孩子要逐渐学会如何参与他人的活动,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拒绝他人,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如何调解纠纷、处理矛盾等等。特别是孩子之间存在年龄差异的话,你会发现,年龄小的孩子很乐意观察年龄大的孩子做事情并请他们进行说明解释。在这样的互动中,孩子学到的远远不只是社会交往技能。

⒉帮助孩子获得自我认同感

在孩子之间的交往中,我们经常能听到“我画的画儿比你的好”“我们来比比,看谁跑得快”之类的话语,从这些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孩子的“小社会”里也充满了竞争。孩子正是通过这种“比较”和“竞争”,从而发现自己的力量,正视自己的缺点,获得朋友的认同,获得自尊,确立自己的价值。

正确的自我认识,仅仅在家庭生活中是无法形成的。只有通过朋友之间的交往,那些在家中被过度娇宠的孩子才能改掉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和自私冷漠的毛病。孩子们可以相互提供很多认识社会的有价值的途径或方法。

⒊帮助孩子获得社会情感

作为一个社会人,与朋友的关系和与父母的关系在一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截然不同的作用。我们从家人那里获得亲情,从朋友那里则获得一种社会感情,每一种获得方法都有其独到之处,是其他方法所不能替代的。当人没有朋友的时候,即使有再多的亲情也不能抚平他内心的孤独感。对于孩子来说,朋友给予孩子的是不同于父母的爱和安全感,这种感受能够进一步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相互理解能力。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发现:第一个出生的孩子比以后出生的孩子更使父母感到头疼,这并非是父母没有经验的缘故,而是以后出生的孩子都有同伴间的友谊陪伴。

在幼儿早期,孩子们就有强烈的集体认同的需要,希望自己属于某一个群体,而这种归属感的需要能从朋友那里得到满足。在孩子们的“小团体”中,他们相互崇拜和羡慕,从朋友身上获得灵感和动力,相互支持解决问题,分享彼此的秘密,充当彼此的保护人。就这样,孩子们了解到各自的价值而产生一种互补情感,他们的友情将逐渐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个性和人格也将获得更完善的发展。

二、如何帮助孩子结交朋友

作为父母,我们交友的价值观念通过平日待人接物的一举一动传递给孩子,可以说父母是影响孩子交朋友的“关键人物”。那么,父母怎么才能明智地帮助孩子结交朋友呢?

⒈创设良好的环境

我们也许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住在高楼大厦里,很难找到玩伴。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周围环境已经在慢慢改善:一些社区修建了儿童中心,有的幼儿园在周末开展亲子活动等等,这些都给孩子结交朋友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父母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利用休息时间带孩子走出家门,走亲访友,进行户外活动,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让他多与周围的小朋友接触,体验交友的乐趣。

父母要先成为孩子的朋友,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孩子在与父母交往的过程中学到与人相处的方法,这是孩子与同伴交往的基础。如果孩子与父母产生基本的信赖感和亲密感,他就能大胆结识新的朋友,与同伴和睦相处,并体会到喜欢他人的快乐。此外,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邀请朋友来家做客,为孩子和同伴在家玩耍提供宽松的氛围,为孩子准备玩具和游戏的私人空间,让他感到父母尊重他的朋友,他的朋友也是父母的朋友。

⒉父母的榜样作用

儿童的社会行为是直接学习、模仿和强化的结果,而父母是孩子学习和模仿最直接的对象。父母在帮助孩子结交朋友时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为孩子展现积极的交友行为模式。

国外父母的一些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例如,一些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后,会寻找有相仿年龄孩子的家庭,与之建立友好关系。通常利用短短的午餐时间,妈妈们带着孩子找一块干净的草地共进午餐,妈妈们相互沟通和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成为很好的朋友,给孩子树立榜样,这样,既给孩子一定的交友示范,又扩大了其交友范围。有时,两个家庭之间还可以相互约定周末轮流邀请对方家庭的孩子到自己家玩儿。

⒊不过分干涉

“帮助”与“干涉”的界限是模糊的,父母有时往往会“好心办坏事”,力图帮助孩子结交益友,结果反而得到消极的结果。例如,一位热情的母亲不断地催促自己内向腼腆的孩子去和另一个孩子玩时,却不知,这样不断地催促可能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妈妈施加的压力让孩子本来就胆怯的心更焦虑了;一位担心孩子的爸爸急匆匆地跑去解决孩子之间的争端,但如果他能等更长一段时间,孩子们可能已经自己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大部分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常常发号施令“不许和玩儿”“不可以玩那种游戏”等,这样,就无形中给孩子灌输了不良的交友意识,导致孩子无法很好地和同伴相处。其实,孩子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会遇到形形的人,他只有在和同伴的交往过程中自己去判断去辨别去吃一些“亏”,才能真正地成长,这是父母无法代替他完成的。

友情伴我同行篇7

故事一:好朋友都不理我了

小芳:我原本有几个好朋友,我们一起玩,一起上学,可开心啦!可是最近他们好像约好了似的,都不理我了。他们不和我说话,也不和我玩,都躲得远远的,我该怎么办?

小芳,我很理解你苦恼的心情,被朋友孤立起来的滋味可真不好受。有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干脆采取“以牙还牙”的办法,索性“你们不理我,我更不理你们!”这样做,表面看起来很“争气”,其实是不理智的。这样不仅不能挽回友谊,反而拒人于千里之外,也许最后真的变成孤家寡人了。

你的朋友为什么都不理你了呢?你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平时待人接物不注意礼貌,或是不愿帮助别人?还是某件事情上朋友们误会你了?

朋友们虽然像约好了似的都不理你,可能他们当中还是有人愿意和你玩的,你可以找一千以前和你要好的朋友,问一问大家不理睬你的原因。

如果是因为你做错事了,那你就要真诚地向朋友们道歉,请他们原谅。你可以这样说:“对不起!那天的事情是我不对,我说话没注意礼貌……请原谅!”如果是朋友们误会你了,你更要及时把事情解释清楚,不然莫名其妙背了“黑锅”,多冤枉啊。

试着这样去做吧,记住,对话交流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如果你努力了,被孤立的情形还依旧存在,也不要太难过,别把时间浪费在闷闷不乐、伤心苦恼上,多去接触其他人。只要你坚持真诚礼貌待人、乐于帮助别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一定能结交到更多的新朋友。

故事二:好朋友被孤立了

孟浩:李勇是我们这群小伙伴的头头,我们都听他的。一天,他和马昆因为一点事情吵了起来,还差点打架。后来,李勇就宣布我们都不能和马昆玩。我看见马昆孤零零的挺可怜,很想和他玩,可又怕被李勇知道,弄不好把我也给孤立了。我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浩,你心里不赞成李勇的做法,不希望马昆被孤立,可见你是个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好学生。

在学校里,特别要好的同学会有自己的“小伙伴圈子”,就像你们这群小伙伴一样,伙伴们会有许多共同喜欢的东西,连敌人也是共同的。

李勇利用自己在伙伴中的威信,认为谁有缺点就可以孤立谁,所以把和他吵架了的马昆当作小伙伴圈子的敌人来对待,这种不讲道理的霸道做法是错误的。

如果你听李勇的话孤立了马昆,当然就不会受到“连累”了。但正因为没人提出抗议,也许有一天,李勇这种霸道的做法也可能落在你身上,你也有被孤立的危险哦。

你可以先了解其他小伙伴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即使李勇要大家孤立你,也不会有多少人响应。你还可以充当协调员,分头找李勇和马昆谈谈,化解他们的纠纷,最好能让他们面对面真诚沟通,消除隔阂,是对是错一一讲清楚。

希望你拿出勇气,采取行动,让李勇明白孤立别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对话交流、摆事实、讲道理才能让人心服口服。同时也让别的小伙伴明白:凡事要分清是非,不能盲目跟风。

友情伴我同行篇8

【关键词】游戏同伴交往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仅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必将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社会交往和活动的能力。欧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家A.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交往合作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道,并产生牢固的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可见,孩子学会交往和合作是多么重要。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他们因缺少同龄伙伴,接触面较窄等原因而产生了诸如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等许多的社会性方面的问题。

小学低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中的分阶段具体内容指出“小学低段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同时,《纲要》也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因此,在小学低段,我们可抓住儿童最需要、最独特的一种交往类型——同伴关系,并针对儿童爱玩、好动的天性,让儿童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人际交流的探索,发展人际敏感性,奠定儿童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

一、积极参与游戏,学会主动交往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就置身于社会环境中,并与他人发生接触、交往。交往成了儿童的基本需要。而在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摘自鲁迅的《风筝》),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形式。游戏对于低段儿童来说,更是他们寻找朋友的精神需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游戏,让儿童积极参与游戏,鼓励儿童主动与同学交往。

【案例1】第一堂课。

(播放课件动画:丁丁、冬冬见面相互作自我介绍,并向大家问好)

师:瞧,多有礼貌的学习伙伴!可是他俩还不认识咱们呢!

生:(争着说)我们也来介绍自己!

师:好啊,做个游戏吧?这个大纸盒里有许多漂亮的小图标,红苹果呀、小熊猫呀……请你随便取一个,回到座位。(师生共同抽取图标)

(教师很快地找到了和她持有相同图标的学生)

师:(搂着学生的肩膀来到教室中央,握手)你好,我是××老师,欢迎你!我很愿意成为你的朋友!

生:(略带羞涩)你好!我叫××,我在一年级5班。

师:真好,又清晰又响亮!(向全班)小朋友们,咱们开始游戏——《找朋友》,找到和自己有相同图标的小伙伴,握握手,做自我介绍。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师生一道游戏。而后,学生三人一群,五个一组,自由组合做自我介绍。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鼓励较胆小的孩子,提醒不够礼貌的孩子。

这是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第一堂课。老师灵活运用教材,为学生提供话题,激发了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在活动中,老师与新学生相识了,并且让学生和其他的同学相互熟悉,消除了紧张心理,学生在实践中形成了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初步学会了与人交往,并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得到交际能力的锻炼。

二、愉快开展游戏,学会和谐交往

儿童的同伴交往是他们社会化的需要,是童年情感生活的寄托。儿童通过能反映一定现实生活、参与性与自主性都很强的游戏活动,在“准成人世界”的同伴关系中,学会理解别人、关心别人,约束自己、改变自己,学会服从与支配,学会解决个人与团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

(1)遵守规则,建立自觉意识。

低段儿童的游戏目的性、组织性已有所提高,更喜欢合作游戏、规则游戏。在游戏时,我们要给儿童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和内容,“玩什么”、“怎么玩”、“与谁一起玩”、“用什么来玩”等一切随游戏者意愿而定。让他们在平等的关系中,有充分的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将自己的同伴进行比较,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从而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健康发展。当然,与“没有红灯的约束,就没有绿灯的通行”一样的道理,游戏中的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之上的。

【案例2】活动课时,凯凯忘记带棋子了。他看到同学桌上有一副棋子,问道:“这是谁的呀?”大家告诉他是菁菁的。

凯凯连忙找菁菁:“菁菁,你的棋子借我玩,行吗?”

“那我就没的玩了。”

“我和你一起玩,好吗?”

“好吧。输了可不许赖。”

“好的。”

游戏中的凯凯显然很有规则意识,他未经允许不擅自拿别人的东西,能用商量的语气来提议,并愿意遵守同伴制定的规则。在游戏中,孩子知道处处要让自己的言行符合游戏的规则,否则会遭到拒绝。当孩子在游戏中以积极的心态学习,主动遵守游戏规则,并逐步将规则内化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时,那他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自觉遵守规则。因为行为自主才具有自觉性,出于内部动机的自我控制使孩子乐意执行规则。维果茨基说过:“在游戏中,一个孩子的行为总是超越他的实际年龄、日常行为。在游戏中,他比他本身实际水平要高出一点。”

(2)角色置换,学习理解他人。

美国心理学家Hartup指出:“接近同伴,得到同伴的接受并进行积极的相互影响,对于儿童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而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太阳”地位,使得他们事事、处处以“我”为中心,听不得一点反面意见。我们可以在游戏中,特别是通过表演游戏,如“乘车购物”“两羊过桥”等让儿童扮演不同角色,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体察同伴的真正需求和情感,学习站在不同角度处理和分析问题,学习如何待人接物。歌德说得好:“要求旁人都合我的脾气,那是很愚蠢的。我把每个人都看作一个独立的人,……这样我才可以和任何人打交道,学会为人处事之道。”

【案例3】学会交朋友

1、热身:游戏——“镜中我”。学生两个一组,A做动作,B模仿。

提问A:你看到了什么?——我怎么做,他怎么做。提问B:你做动作时怎么想的?——他怎么做,我怎么做。

2、看图听故事:《镜子里的小花猫》,思考:镜子里的小花猫为何那样凶?讨论:如果你是小花猫,你会怎样说,怎样做?为什么?小结: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

3、情境表演:小动物找朋友。(“大灰狼”和“小山羊”分别去找朋友,“大灰狼”没找到朋友,“小山羊”找到了朋友。)

分组讨论:1、为什么“大灰狼”没找到朋友,“小山羊”找到了朋友。)

汇报感悟:像小山羊那样真诚、善良、友好、礼貌,才能交到好朋友。

4、训练: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朋友,想一想,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想和新邻居做朋友,该怎么办?

5、总结:要想交到好朋友,就要对别人真诚相待。常常微笑、语言亲切、乐于助人、有礼有节,这样才能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才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通过上面的游戏,学生发现了受欢迎的行为特征是行为举止得体,喜欢与人合作、帮助他人,同情心强烈等。学生学着去正确认识同伴关系,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会适当的服从,在游戏中多考虑小伙伴的意见与建议,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或看法,缩小彼此间的距离,提高人际适应性;学会分享和互助,在游戏中与同伴共同分担忧愁和分享快乐,并通过伙伴间的相互帮助与支持,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协助、服务精神。特别是在竞赛性游戏中千万要避免喊一些“漏油”等口号,正确认识“靠自己拼博”和“为他人喝彩”一样重要。

三、引导评价游戏,学会互动交往。

民主型的教师,能有效地建立起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正常的交往关系,使教育有效地渗透群体心理之中,学生人际间的关系能正常发展起来。作为教师,要强化自身“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热爱关心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对孩子间的交往要以积极评价为主,因为心理研究表明低段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以成人的评价为依据。我们应结合游戏情境来衡量孩子的行为,评价其与同伴交往时的优缺点,帮助他们学习一些交往技巧,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案例4】洋洋哭了

一组小朋友在玩“木头人”游戏,大家玩得很开心。洋洋玩着玩着,跑出了线外。游戏小组长请他站在边上,呆会儿再玩。于是,洋洋就哭了。小朋友议论纷纷,有的安慰洋洋,有的在劝说小组长。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呢?柯尔伯格提出的角色采择经验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不妨引导学生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来评一评、议一议:这时的洋洋该怎么办?

小组长又该如何帮助身边的小伙伴?通过学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和客观的对他人的评价,大家觉得洋洋应该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先听从小组长的安排,然后可以向小组长说明自己愿意遵守规则,请求允许他再参加游戏。对于游戏小组长,大家对他说的是:“如果给予小伙伴一个改错的机会,那会更好地解决发生的问题。老师还可以告诉学生要学会恰当的赞赏,“赞美如阳光”,在游戏中对同伴竖起大拇指,说一句:“你真行!”让赞美在调和人际关系中发挥其独特的功能。

实践证明,在小学低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通过游戏这一生动活泼的形式,可提供孩子练习社会交往技能的机会,可帮助孩子学习如何与人交往,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人际智能,逐渐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只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坚信我们的孩子会健康成长,21世纪会是更加光辉灿烂的“儿童世纪”。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Z].2002-9-25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班华.心育论[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上一篇:学雷锋总结范文 下一篇:作文高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