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潮范文

时间:2023-10-04 13:26:02

白洋潮篇1

我国由北到南濒临边缘海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边缘海又称陆缘海,是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仅以海峡或水道与大洋相连的海域。边缘海水流交换通畅,主要潮波和洋流直接来自大洋,水文特征受大陆影响,变化比大洋大。边缘海可按其主轴方向分为纵边缘海和横边缘海。主轴方向平行于附近陆地的主断层线为纵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等;主轴线与断层线大体上直交为横边缘海,如北海等。

中国东海、中国南海,以及白令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

边缘海是位于大陆边缘,以岛屿、群岛或半岛与大洋分隔,仅以海峡或水道与大洋相连的海域。主要潮波和洋流系统直接来自外海,水文特征受大陆影响,变化比大洋大。边缘海可按其主轴方向分为纵边缘海和横边缘海。主轴方向平行于附近陆地的主断层线,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等,为纵边缘海。主轴线与断层线大体上呈直交,如北海等,为横边缘海。世界上最大的边缘海为珊瑚海。

(来源:文章屋网 )

白洋潮篇2

深达数十米的海底,神奇的大风车,将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惊喜?

2011年5月的一天,在山东省威海市的一个码头,一行数人正准备乘船出海。尽管海上雾蒙蒙的,但对他们而言,已算是不错的天气。(图1)

王大政(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今天天气很好,没有风浪,如果天气恶劣,风狂浪大,行程就很艰难。

貌似平静的大海其实喜怒无常,在台风或海啸怂恿下,它会显得非常狂躁,那时一切变得非常可怕。

于华明(中国海洋大学博士):船晃得有二、三十度。海面掀起白色的巨浪。船舱里凳子、椅子、桌子,大部分都翻倒了。

尽管如此,他们已在不同海域开展工作一年之久。两人小心翼翼地将一种仪器放入海中,没过多久,就得到一些反馈数据。

于华明:我们把探测器放到不同深度测量每一层海洋,显示器则记录、显示出各层海流的大小和方向。(图2)

王大政:需要大量海上测试工作,从中得到至少一年的水文资料,绘出它的潮汐流分布图。

除此之外,更多精密测量仪器也被派上用场,它们甚至能够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在深达数十米的海底自动进行长时间、高分辨率的观测。

于华明:在观测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之后,对仪器进行回收,数据已保存其中。通过电脑跟仪器相连,把数据回收到库中,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图3)

在进行了认真、紧张作业后,一行人又要赶往下一个观测站点,他们正在进行的究竟是一项什么工作呢?

对于每一个在海边出生和长大的孩子来说,大海从小就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华明是他们中的一个。高中毕业后,于华明报考了离家不远的中国海洋大学,对熟悉的海洋开始了科学的学习。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为地球上生命的诞生、进化和繁衍提供了条件,而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同样和海洋息息相关。随着地球上能源的枯竭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从海洋中获取食物,也开始对它蕴藏的巨大能量产生兴趣。

鲍献文(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副院长):海洋每天都有涨潮、落潮的过程,是什么引起海水大面积来回这样运动呢?归根结蒂可以追溯到万有引力。

由于受到月球、太阳等天体引力的作用,地球上的海水会出现周期性的潮汐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就会逐渐上涨,从而达到高潮;而过后一段时间,上涨的海水又会自行退去,从而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一些潮差较高的海域,人们利用较窄的湾口等有利地形修建拦海堤坝,当涨潮时,海水进入库区蓄积,在落潮时就能够利用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鲍献文:江夏潮汐电站、白沙口潮汐电站,一直在正常工作。我国潮汐电站从工程建设到发电机组生产,都有比较好的基础。

但是,潮汐能发电有明显局限,除了在海里修建堤坝费用太高外,长时间使用会引起泥沙淤积,从而减少库容。更重要的是,由于只能在每天固定的潮时发电,除非出现大潮,否则发电功率并不高,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也不明显。

图1 一行人准备出海

图2 显示器记录、显示测量数据

图3 接收数据入库供日后分析处理

人类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从比较简单到比较复杂的过程。煤、石油、天然气都易利用,因此被大量开采、大量使用。以至于到今天人们突然发现,这些资源接近用完。而对于像风能、太阳能、海洋能,明知它就在眼前,但是技术上非常难。采用现代技术把它利用起来,是一个由简到难的过程。虽然潮汐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逐渐淡出能源领域,但人们还在想办法,好利用海洋蕴藏的无尽能量。

在中国海洋大学度过七年时光后,于华明到德国汉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国外的先进理念,让他受益匪浅。

于华明:新能源战略已经作为德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它希望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达到百分之十五的比例,2050年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比例,这已经在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

全球能源枯竭已是非常严峻的现实。据统计,仅2009年全世界就消耗石油38.8亿吨,天然气2.94万亿立方米,煤炭65.6亿吨。这些宝贵的天然资源不仅不能再生,消耗时还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而海洋能则不存在这些问题。

鲍献文:它有自己独具的优点,一个它是可再生能,也就是说一直可以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再一个它是清洁能源或者低碳能源的利用形式。

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专家认为,海洋能的总量大大超过陆地的可再生能源。更关键的是,全球的经济发达区和电能消耗几乎都集中在沿海地区。海洋能的开发不仅便于输电,也能减少输电损失。2010年,于华明回到中国海洋大学任教,他也逐渐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于华明:我觉得学理科的人,应该与工科与社会需求更好结合起来。将这种背景知识,应用在开发海洋的实际中。

一天,在威海市郊区的一条沿海公路旁,出现两个人的身影。王大政在于华明的邀请下,两人专门对海边的风能发电进行考察。(图4)

王大政:我国引进风能技术比较早,也比较多。在威海成山头海边有大量风能,应用效果也不错。

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风能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青睐。近年来,海上风能成了重中之重。2010年6月,经过四年的筹备、施工和安装,我国也是亚洲的第一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上海东海大桥十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开始并网发电,34台3兆瓦的大风车面朝大海迎风取电,开启了我国在海上索取风电的新纪元。(图5)

于华明:海上风能,是市场化逐渐成熟的一个领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对海上风能的发展也非常关注,进行了相关研究。

但这些巨大的风车并不是两人最终的目标,他们真实的想法,听起来让人有些不可思议。

于华明:只是介质不同,只是把风力发电机放在水中,利用水流的特点来发电,我们是学海洋的,希望把成熟的风力发电机技术,在海洋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白洋潮篇3

我的城市坐落于海洋的正中心,在远处看我们城市就像是一个超大的半圆行足球,但是走进点看你会发现其实是一层玻璃,这层玻璃不是普通的玻璃,这是一层强化过的钢化玻璃,就算鲸鱼来袭也不用担心。这里有用之不竭的海水只要用一台机器,就可以把海水变成淡水,食物就更加不用担心了,城市中心是一座最大的游乐园我的家就在游乐园上面,可以随时的观察四面八方的动态。在这个城市里没有钱,所有都是免费的,但要去工作换取贝壳,一个贝壳可以换任何一件物品……

在海洋的城市里,人们坐着一种新型的游艇在海洋里自由穿梭。这种游艇不但不会污染海洋,还可以使严重污染的海水变得清澈无比,可以给人们直接饮用。它不仅能在海里自由穿梭,还能在海面、陆地上高速、自由地行驶,把汽车等大型交通工具取而带之,大大节省了空间。

在海洋城市里,人们住的是用特殊玻璃造的房子。这种房子冬暖夏凉,而且可以透过玻璃欣赏美丽的海洋生物,真是美妙极了!人们吃的都是高蛋白的海鲜食品,如河豚、黄鱼、带鱼、比目鱼------应有尽有。

这个城市靠海洋来发电,每天的涨潮、落潮都是发电的高潮,不是高潮时就靠小鱼游动的动力来蓄电,中午时就靠太阳产生的温度来蓄电。

白洋潮篇4

一是进一步推进了机构建设。为了进一步明确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的职能,今年,我市在原来海洋环境监测站的基础上成立了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该中心的建立使我市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职能以及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职能得到进一步明确。二是大力提高了能力建设。为了保证我市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今年,我局在进行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咨询有关专家,制定了实验室建设方案,对已有实验室进行了改造装修,并将实验室建设面积扩大到400多平方米,目前市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在技术设备上已建立六个实验室,拥有43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为了提高现有科技人员的工作能力,选派了8名技术人员参加了技术培训,人员培训率达57%。

二、进一步加大了海洋环保经费的投入,确保海洋环保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年市用于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经费累计达到1043.2万元。其中,赛区的海洋浮标系统建设投入573.2万元,海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投入350万元,海洋环境监测经费投入120万元。海洋浮标系统主要包括三套浮标系统、一套波流测量系统和一套常规单要素监测系统。监测仪器设备上添置了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精密仪器。在监测上主要的投入为:海洋环境监测经费38.5万元,渔业环境监测经费11.5万元,赛区海洋水文、水质监测预报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前期经费35万元,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建区监测、调查经费10万元,海洋环境执法检查和巡视以及“白泥”污染治理前期调研的经费5万元,各区(市)海洋及渔业环境监测经费约20万元。

三、我市开展的环保工作

(一)制定了地方性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制度、规划、标准并做到了严格执行

1、进一步完善了市海洋环境保护法规

为保护和改善我市海洋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我市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健康发展,今年我市完善了一系列市地方性海洋环保法制法规。起草并送审了《市无居民海岛利用与保护管理办法(草案)》;按照市政府的立法工作计划,完成了《市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立法调研和草案的编写工作、完成了《市渔业资源增殖管理办法》、《市湾海域管理规定》的起草工作。

2、以制度和规划来规范和指导海洋环保工作的开展

为了促进我市海洋环保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施行,制定了《海洋与渔业系统实施〈行政许可法〉办法》;结合市海洋环保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展了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的前期调研,在市编制的《海洋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委托中国海洋大学拟定了《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方案》。准备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海洋生态保护为重点,以海域环境容量控制陆源污染物和海上污染物入海总量为手段,进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及海洋环境管理的对策研究,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海洋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3、制定了标准并做到了严格执行

为了推广生态养殖,减少因养殖而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年市重点制定了《市无公害食品日本对虾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市无公害食品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市无公害食品菲律宾蛤仔底播增养殖技术规范》等10个技术标准,并严格执行了已有的现行标准。

(二)认真组织落实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海洋信息、海洋工程、保护区等方面的工作

1、建设了海洋水文、水质监测暨预报系统,准确提供了海洋环境预报信息

为了保证年赛的顺利举办,满足国际帆联关于赛对海洋水文的专业需求和对水质的要求,市积极组织开展赛区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系统建设工作,完成了海洋水文数据通信系统改造扩容和“波浪骑士”浮标的电池更新改造工作,初步完成了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的技术改造,进行了通讯试验。自年月日起每天小麦岛监测站的部分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并应委的要求,在雅典奥运会期间和残奥会期间同步向委提供小麦岛监测站逐时海洋环境监测信息。

2、海洋环境保护信息工作全面加强

为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对政府、公众等各方面的服务作用,今年海洋环境保护的信息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主要工作有:为了让公众及时了解海水浴场的海洋环境状况,暑期在新闻媒体、浴场显示屏上每天了海水浴场的现场监测数据;向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省海洋与渔业厅等部门报送了12篇海洋环保信息;筹建了市海洋与渔业网海洋环保专栏,专栏内将定期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各类信息,目前该网站已投入试运行,市民可以上网查看;在各类报纸上了20多篇市的海洋环保信息;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上了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共同开展奥运会帆船赛场海洋环境保护合作安排等内容的大量海洋环保工作信息。

3、强化了对海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

随着海洋环保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湾及邻近海岸带功能区划》的实施,对涉海工程项目的管理已逐步完善。今年对7项涉海工程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初审、审批,对在建涉海工程项目进行了跟踪检查,开展了施工期监测,实施了对涉海工程的全过程管理。

4、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年,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获市政府批准建立,该保护区的建立推动了我市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展了大公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保护区海域的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制止各种违法行为,有效地保护了保护区的环境和资源。开展对保护区的资源环境调查,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开始选划长吻虫珍稀动物保护区和湾特别保护区。

5、海洋标准计量工作

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关于海洋方面的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公布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状况。

(三)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依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1、进一步强化了海洋执法监督和巡查力度

加强了海上执法队伍的建设,加大海上执法的力度,认真贯彻《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涉海工程项目实行严格控制和监督检查,建立起了海洋与渔业环境监视举报信息网和联动共管机制,重点打击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资源的违法行为。我们今年开展了保护海洋国土“蓝箭专项执法行动”,有效地保护了我市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在“海盾”专项执法行动中,查出了多起围填海和海洋污染案件,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处罚。

开展海域使用、海洋生态保护执法检查,查处沿海一线的乱圈、乱占等违法养殖行为,对与市海洋功能区划相抵触和违规破坏海岸自然景观的海水养殖建设项目坚决予以打击,爆破清理了在前海一线非法筑造的3000余平方米鲍(参)池。通过执法行动维护了法律的尊严,规范了海域使用秩序,树立了海洋执法部门依法管海的权威,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严厉打击了非法采挖海砂行为,保护了我市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生物栖息地。在海砂执法检查中,我们坚持长期检查和阶段性突击检查相结合,专项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做到常抓不懈,从严打击。自开展示范工作以来,共查处了多起船舶非法采砂行为。

2、强化了海洋赤潮防灾减灾工作

我们开展了赤潮防灾减灾和应急监测工作,编制并实施了《市赤潮监控方案》,建立了市赤潮监视信息网,成立了全市海洋赤潮防灾减灾领导小组。为避免赤潮对年赛带来不利影响,我市编制并开始实施了《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项目建设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赤潮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应急反应预案等内容。

3、进一步强化了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工作力度

我市已经建立了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新建了常规、微生物、病毒及生化等实验室,先后开展了近岸海域养殖区的环境监测和水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养殖产品药残监测和贝类残毒监控等工作,初步发挥了监测机构为赛区服务的职能。制定并实施《年市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方案》,开展了近岸海域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趋势监测,海水浴场泳期环境监测预报、湾底部重点底播养殖功能区等海域海洋环境监测和小麦岛污水处理厂、碱厂、团岛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监视性监测及邻近海域环境状况监测,重点加强对奥运帆船赛区的监测,目前,各项监测已按计划要求完成任务。《年市近岸重点海域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报告》也已编制完成。

4、如期了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今年上半年,按照国家海洋局的要求,以年市海洋环境监测结果为依据,对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完成了年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编制工作,并进行了,同时将质量公报上报了市政府、国家海洋局等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为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进一步了解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提供了保证。

5、开展监测机构计量认证

市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在技术设备上已建立了六个实验室,拥有43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其中2名技术人员获得了省技术监督局实验室内审员资质,并组织多人参加了培训;我市的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中心与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和北海监测中心采取合作共建的模式,实行边监测边建设边发展的原则,目前主要工作依托北海分局预报中心和监测中心来开展。与省计量认证委员会签订了计量认证咨询合同,由对方指导进行计量认证申请工作,正在积极申请进行我市海洋环境检测、渔业养殖水质的监(检)测和水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监控能力的计量认证资质,

(四)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

为了提高全社会海洋与渔业法律意识,保护海洋环境。在“两会”召开之际和“海洋节”开幕前夕,我们通过日报、招商周刊等新闻媒体,以“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履行海洋行政管理职能”、“大力发展高效渔业、加快渔业现代化进程”等为标题,分别以6个整版的篇幅进行报道,宣传效果明显。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利用重大节庆活动和深入基层召开环保知识宣讲现场会等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对严重的违规行为予以曝光。我们还多次在开展海洋和渔业环境监测时,邀请记者进行现场采访,向群众直观、详细地介绍监测的方法、过程,以及环境监测对海水养殖的重要作用,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提高了全民海洋与渔业生态环保意识。

(五)积极开拓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新领域

1、开展了我市首例海洋生态污染损害整治恢复工程项目

根据历年对湾东岸碱业公司排污口附近海域的监测结果,在征求我市海洋环境保护咨询委员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治理湾东部海域“白泥”污染的方案》,提出在政府的扶持下,由污染单位进行“白泥”污染治理的建议,力求通过“白泥”污染治理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市实际的海洋生态恢复的路子。目前,市政府正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该建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2、建立了我市范围内的第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文昌鱼自然保护区

自去年开始筹建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局开展了一系列文昌鱼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工作。委托海洋大学编制了《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论证报告》;组织专家对论证报告进行了评审,并通过了评审;协调了市环保局、市规划局、海事局、部队等有关单位的意见,并获得了相关单位的支持;将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建议提报了市长办公会,并获得了市领导的支持;今年又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需经省政府批准”的要求,将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建议提报了省政府及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环保局等相关单位,获得了省政府及有关单位的支持。月日市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建立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为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面积61.81平方公里。文昌鱼保护区的建立标志着该保护区申报工作的完成,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始,成为我市范围内(包括陆地)建立的第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

四、我市积极开展开创性工作

1、推进了部级海洋环境监控区建设

为做好赛区海洋环境保障工作,市政府和国家海洋局积极磋商,于今年月日,在国际新闻中心签署了《共同开展奥运帆船赛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合作安排》。通过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大赛场及附近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监督和整治,为使承办一届最出色的赛,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总体目标将产生积极作用。这是全国沿海地方政府首次与国家海洋局合作共同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协议签署后,为保证该项合作的顺利开展,我局又会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就合作具体方案进行了认真地论证,编制并上报了《赛场及邻近海域部级海洋环境监控区实施方案》,准备在国家海洋局和市政府同意后,尽早组织实施。

2、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大面积赤潮的监测、科研及防治项目

为从根本上改善我市前海海域环境质量,杜绝赤潮的发生,根据市政府的指示精神,我局会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科研单位编制和上报了《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项目建设方案》,准备在前段赤潮研究和监控的基础上,整合和优化我市赤潮研究、监控资源和力量,联合开展“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项目”,该项目目前已经立项。

我们针对目前近海赤潮发生特点和发展趋势,在赛场及邻近海域布设37个站位,进行了大面积的监测,监测项目包括水环境、沉积物环境、生物环境指标。据此,我们编制了《奥运帆船赛区及邻近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和《浮山湾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专题报告。

另外,我们还强化了海洋赤潮的日常监督监视工作,组织项目承担单位不定期地对赛区的重点区域实施了不间断的监视和监测,并对近岸海域发生的两起赤潮现象进行了应急跟踪监测监视,对赤潮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3、开展赛区海洋监测预报系统建设项目,建成我国近海岸最先进的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系统

我市正在积极开展赛区的海洋水文、水质监测系统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浮标站建设、高频测流站(地波雷达)建设、移动监测车和监测船定制、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海洋预报中心建设、前期海洋环境基础调查。该系统将成为我国目前近海岸最先进的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系统。

白洋潮篇5

就连有些海洋学家也视之为迷信不予理会。翻翻经典的海浪原理书籍,你会发现按照传统的物理海洋学和气象学,实在无法圆满解释这些巨浪的成因。于是,到底有没有“杀人浪”?如果有,又是如何生成的?等等,就成了未解之谜。

不过,所谓“杀人浪”给了影视人员无尽的创作空间。美国海难大片《海神号》、《完美风暴》等都以此为主题,描述了船只遭遇到巨浪袭击以及由此展开的故事。

“杀人浪”频繁造访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管你相信与否,“杀人浪”依旧我行我素,以“史无前例”的一个又一个“业绩”,雄辩地告诉你它曾经来过:

远在1502年,哥伦布带领船队第四次前往美洲时,曾途经险恶的百慕大三角。有一天,晴空万里,风平浪静。可转眼间海面就浪涛翻滚,冲天巨浪黑压压地向船队压过来。哥伦布惊异万分,把这一切详细记录在航海日志上。

1970年11月13日,孟加拉湾遭遇风暴,浪高约7.2米,顷刻间夺走了沿岸30万人的生命。杀人如儿戏,世上还有谁比它更凶残?

1993年7月12日,日本北海道西南海域的7.8级地震引发了海啸,估计浪高30.5米,至少146人死亡、117人失踪。

2004年9月,飓风“伊万”横扫墨西哥湾及沿岸国家,最高风速达266千米/小时。“伊万”所到之处,建筑物毁坏殆尽,人员伤亡惨重,7台石油钻井平台沉没。美国有130万家庭断电、45人死亡、损失过百亿美元,仅新奥尔良州就有120万人撤离家园。

更多的例子不胜枚举。

幸运的是,“伊万”肆虐之时,美国斯特尼斯航天中心海洋研究室利用水压传感器,准确测得海浪高30米。遗憾的是,该传感器只能间歇工作。实测瞬间,“风眼”已过。实际浪高估计已经超过40米。

有了确凿的测量数据,大多数人不再怀疑所谓“杀人浪”的存在。但是,“杀人浪”像个幽灵,往往来去匆匆。除了沉没中的船只、飘荡着的尸体、一片废墟以及电影中虚构的镜头,人类从未直接把握其踪迹。

直到2000年12月,欧洲宇航局启动了“大海浪计划”,人类的“捕捉”才算成功――“杀人浪”竟屡屡出现在屏幕上。科学家用两颗卫星扫描海洋,没想到在头三周之内,就监测到大洋上单独出现的10个25~30米高的巨浪。

如今,怀疑论销声匿迹。那么,究竟何为“杀人浪”?它又有哪些特点?

什么是“杀人浪”

严格地说,“杀人浪”是个绰号,其大名应该是“巨浪”。一般说来,所谓巨浪,浪高至少在七八米以上,并且能够造成重大的海难或灾害。它具有如下特点:

突发,而且常常独来独往――像个独行侠突兀地出现在海上,倏忽之间又无影无踪,只留下一片狼籍让你望洋兴叹抑或哀号。

巨大。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保罗・刘解释说,你不知道它们的极限高度是多少。

能量集中。有排山倒海之势和雷霆万钧之力,狂暴冷酷桀骜不驯,毁灭性能量有时超过上万颗原子弹,甚至不亚于小行星撞击地球。

呈锯齿状。前面是一堵立陡的水墙,如悬崖峭壁,后部则像缓缓的山坡。1995年9月11日,“伊利莎白女王二世”号客轮在北大西洋被28.5米高的巨浪袭击。船长罗纳德・沃里克事后说:“就像撞上了白色的多佛悬崖”。

“杀人浪”的形成

“杀人浪”是怎样形成的呢?

最有说服力的,应该是当今的非线性说――由于非线性孤立波的传播而激发。非线性理论认为,海洋中随机会有多个孤立波各自独立传播,它们的速度和方向各不相同,而且每个孤立波的波高可以不很高。因而即使海面平静,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这些孤立波一旦碰撞叠加在一起,瞬间就会生成几十米高的巨浪。但由于各孤立波碰撞前的速度和方向各不相同,而且碰撞后各孤立波依然保持原来的波速、波形和方向,因而巨浪无法传播。于是很快解体,恢复为各孤立波,海面即刻又归于平静。因此,“杀人浪”往往不期而至,突发、孤立,而且来无影去无踪。

2006年5月21日,价值1亿英镑、号称“海上巨无霸”的法国豪华邮轮“彭特・艾温号”满载着1150名乘客行驶在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比斯开湾,起初一切正常。当晚10点半许,突然风起浪涌,轰然一声巨响,一个高达15米的骇人巨浪从天而降。下面的6层船舱顿时一片,玻璃悉数被击碎。这一事件充分说明了“杀人浪”突发、孤立、来去匆匆的特性。

其次,偶发的风暴会激发巨浪。依据海浪原理,风吹过水面便形成风浪。风浪传递到无风的远处或风息了就成为涌浪。风浪还能使海面起伏摩擦加大,更加速了风能转化为波浪动能和势能的过程。所以,广阔洋面上持续劲吹的大风暴必然形成巨浪,多个“杀人浪”会由此随机形成。袭击墨西哥湾的巨浪就是飓风“伊万”横扫的结果。

再次,海底突发的地震也会激发巨浪。大地震往往是由地壳板块的彼此撞击造成的。撞击使海底突然断裂、沉降或隆起,海面相应地凹陷又升高,从而激起巨浪。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北部海底的8.7级地震就形成了海啸巨浪,造成8万多人伤亡。

海流也是激发巨浪的一个因素。恶名昭著的好望角位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南大洋的交汇处。有一条来自印度洋的海底暖流自东往西汹涌流过,另一条来自南大洋的寒流则自西往东澎湃而来。这一寒一暖两条海流难舍难分地搅在一起,洋面上就激起了滔天的巨浪。再加上强劲西风的鼓噪、极地风的涡旋,洋流和风暴的巨大能量聚集在一起,杀人巨浪自然就频频光临。

此外,天文大潮也往往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潮汐主要是由月亮和太阳的引力在地球上产生的引潮力形成的。满月和新月时,太阳、月亮和地球三者处在一条直线上,潮汐就特别大,人们称之为朔望大潮。当月亮到达近地点时,朔望大潮达到极值,这就是近地点朔望大潮。如果“杀人浪”恰逢近地点朔望大潮之时产生,自然就更加雄伟。

综合上述多种因素,现在可以设想一个极端的情况:如果某年某月某日的某时刻,由于巧合而又巧合,某大洋底发生了最大的浅层地震,海面上则正席卷着最大的风暴,该时刻又适逢近地点朔望大潮,该洋底又恰恰地形奇特而洋流汹涌,此时刚好又有许多非线性孤立波叠加在一起,那么,那个“杀人浪”会有多高?有多少人会葬身海底?又有多少个国家会因此惨遭毁灭之灾?有谁能够知道?

由此看来,“杀人浪”的浪高和能量的确都没有上限。因此,如果将来哪个国家或哪个人“有幸”碰上了这样的“杀人浪”,什么也别说,自认倒霉吧!

其实,“杀人浪”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已经肆虐了数十亿年了。距今40亿年的时候,月亮离地球很近,地球自转也更快,2~6个小时就有一次潮汐。那时候,潮涨潮落的幅度远远大于现在,每次要向大陆推进数百千米。奥陶纪时,月亮离地球远了些,但绕地球一周也只需9天。那时的海水不断冲刷着大陆。因此,又有谁敢说,人类诞生之初的史前大洪水、大西洲的沉没以及地球上的生物大灭绝,不是“杀人浪”的“杰作”?

白洋潮篇6

舟山群岛是浙东天台山脉向海延伸的余脉,在1万至8千年前,由于海平面上升,将山体淹没才形成今天的岛群。而普陀山是舟山群岛的大岛。普陀山之名源于梵语,既是佛教圣地,又是风景名胜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这里石奇、洞幽、林茂,集寺庙、海、沙、石于一体,自唐开始出现佛教活动以来,最盛时期有三大寺,88庵,128茅蓬。金山铺岸,礁石嶙峋,有盘砣石、千步沙、百步沙等十多处自然景点,山秀海美,在国内外享誉非凡。古人云: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

岱山是中国12个海岛县之一,从舟山本岛坐船40分钟即到。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曾遣方士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下东海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到过“三神山”之一的蓬莱,即现在的岱山岛,自唐开元以来,岱山一直被命名为“蓬莱乡”,素有“蓬莱仙岛”之美誉。

岱山最令我难忘的景色,是12000余亩的“万亩盐场”。盐田方正连片,一望无边,阳光下,近海的下半部盐卤波光粼粼,上半部盐田盐晶银光闪闪;我去时正值夕阳斜照,盐民堆盐成坊,如座座银山,洁白耀眼,我不禁想起了余光中的一句话“今夜的天空很希腊”,希腊是个把世界上蓝色与白色用尽的国家。海的蓝、盐的白,岱山也把蓝色与白色舞到了极致,仿佛一幅写意的油画??

一个陆地面积不到330平方千米的小岛,居然“收藏起了海洋”。成功的建成了近10座与海洋相关的主题博物馆,堪称奇迹。这里相继建成了中国台风博物馆、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中国盐业博物馆、中国灯塔博物馆、中国海防博物馆、中国岛礁博物馆、及中国书雕城。海洋博物馆把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岁月中创造的海洋精神、行动、物质与文化生活内涵,以物化的方式收藏起来。

到离岛嵊泗的距离要远一些。离岛,本意就是远离大陆的岛屿,正因为离,听潮起潮落,才更有远离城市的感觉,离岛的海水因深浅不一而变幻多彩,蓝绿交替,放眼望去,一层一叠,变幻莫测,仿如仙境。

嵊泗列岛称自己是微城,的确,这是一个仅有7.6万人的小城,400个大小岛屿散布在8738平方公里的碧海中,其中16座是住人岛屿,每一个都是一个微城。

嵊泗列岛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坐落在上海东南,经东海大桥与上海浦东新区的芦潮港相接,是上海的“近邻”。近两年,伴随着大桥的诞生,轻游嵊泗成了上海人最容易实现的梦。

白洋潮篇7

我否定了潮汐的引力解释。那么,我就提出了一个假说:潮汐的成因应该是由太阳的光热使海洋表面产生"热胀冷缩",又由于地球的自转,就形成了潮汐现象。

我的惯性三定律否定了地球潮汐现象是由于月球的引力所造成的解释。当初牛顿在说怀疑超距作用的引力时,同时又认为他的发现成功地解释了地球的潮汐现象。以至于到今天科学界还是沿用此解释。由我的"广义惯性",月球是处于"广义惯性运动状态",没有真正的外力正在作用之,当然,同时也没有"力"作用于其它的"物体"(月球的重力场不会延伸至地球上)。于是,潮汐的成因需要重新解释。

一、在此,我们必须先把牛顿的"引力"的作用与后来变为"引力场"的作用分开来说明。

(1)我首先"质疑"引力的作用解释,按引力定律计算,太阳的引力作用在地球上的值(本来就子虚乌有),比月球大上百倍。按理潮汐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应该由太阳引起的。这就是其矛盾之一;

(2)地球潮汐的引力成因的解释,到目前仍仅是"定性"解释。而在解释钱塘江大潮时,说是月球的"满月"造成的,这实在是牵强附会的解释,我想凡是有点"科学头脑"的人要是仔细地想一想,都会得出一个结论,"满月"是"光"因素,与"力"因素有何干系?这是真正的科学态度吗?

(3)如果月球对地球的海洋有这么大的"引力"作用,那么,就应该对环绕地球的卫星有更大的"引力"作用,从而可以明显地表现在卫星的轨道的形状上,那为什么没有其表现呢?在此,航天局的"实践家"们引进了"引力范围"的解释,如果还是按"引力"的角度来运用"引力范围"概念,月球还是对卫星的轨道形状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此,我的重力场的"范围"概念与原来的"引力范围"的概念不同。航天实践上的"引力范围"就是我的"重力场范围",但理解的意义不同。从我的角度,出了我的月球"重力场范围",月球就不会对卫星有"一点"作用。当然,也就对地球上的海洋更没有"一点"作用。月球的"重力场范围"不会延伸地球上。那么,地球上的潮汐现象的成因不是由于月球的"引力"造成的,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在此提出一个假说。

二、我的假说:

地球上的潮汐成因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在海洋面上,白天被太阳光照射的海洋面被加热,海洋的"水"就有"热胀"效应。而在夜间,海洋被加热的"水"的热量就向空气中传递,就又"冷缩"了。于是,又由于地球的自转,就有了"潮汐现象"。虽然,其"热胀冷缩"效应很小,但由于此微小的"热胀冷缩"在广大的海洋面上的"积累",也就造成了"潮汐"。

我可以解释"钱塘江大潮"的原因。钱塘江大潮发生在每年的阴历八月,这正是"秋分"时节。太阳的光照在地球上的"中心点"正是在"赤道"上。由于地球从西向东自转,太阳在每天的开始照在太平洋的大部分的热量,且是在美国的西海岸上开始,于是,随着地球的自转,被加热而"热涨"的太平洋的"水"向"西推进",到了下午,就推进到了中国的东海岸。钱塘江正是在此"东"的正面,且由于其地理形状的特点,就产生了"大潮"。如果是"春分"时节,太阳在每天的开始照在太平洋的大部分的热量,且是在南美洲的西海岸开始,所以,传递到中国的东海岸上的潮汐的"峰值"就比较小。

有一个可以验证我的此假说的"现象"。按我的解释,"内陆海"比起太平洋及大西洋来很小,但是也应该有"微弱"的"热胀冷缩"的效应,而且其"潮汐"很有规律。按此理,如果是阴天,此"潮汐"现象就不明显。在西亚的"里海"可以验证我的假说的成立与否。

参考文献

[1]马英卓:引力是产生出来的,〈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8年第五期。

[2]马英卓:引力与广义力学、整体天体,〈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9年第三期。

[3]马英卓:惯性力学与整体科学体系,《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2000年第七期。

[4]马英卓:等效原理的对与错,《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

[5]马英卓:万有引力真的失灵了吗?《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

白洋潮篇8

后殖民主义思潮兴起于20世纪后期,以爱德华·赛义德、加亚特里·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为代表的后殖民批评家将后殖民文化理论和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推向了一个高潮。与后殖民主义理论家的代表爱德华·赛义德不同,玛格丽特·杜拉斯有着更为复杂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身份。前者是西方文化熏陶下的东方人,后者则是曾扎根东方的法国殖民者。在印度支那出生的事实不容改变,童年所有的回忆也来自于东方。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女作家以一个白人女孩的身份,对自己在殖民地的生活进行了回忆和描述,小说不仅对母亲以及家庭的悲剧命运进行了描写,更为可贵的是对殖民地被殖民者的悲惨生活和殖民者的卑劣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抨击。笔者将从杜拉斯的殖民地情节、作品对殖民罪行的揭露、难以达成的自我认同这三方面来对《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进行分析。

一.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殖民地情节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是杜拉斯早期的作品,该作品使她一举成名,并问鼎龚古尔文学奖的桂冠。杜拉斯的很多作品中都具有异国风情,《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就是其中的一部,也是女作家第一次将殖民地的故事和主题化成文字呈现给读者。那么,作为当代法国的著名女作家,杜拉斯为何对东方这片土地如此钟情?这就要从杜拉斯的文化背景谈起。

我们可以称杜拉斯为“东方的孩子”,她在嘉定出生,十八岁前在西贡长大。所有关于童年的回忆都来自于越南这片土地,它的不分四季的炎热、林间的野兽、河流、青芒果和成群的越南孩子都根植在女作家的记忆当中。一九三三年,杜拉斯回到了法国,之后,杜拉斯曾尝试创作过小说作品,但都遭到了出版社的拒绝。她的第一部小说《厚颜无耻的人》1943年出版,从故事讲述的内容来说,我们隐约看到了杜拉斯殖民地的记忆:小说中,我们从女主角“莫德”身上看到了“小姑娘”也就是作家的影子。恶毒的母亲,肮脏专制的大哥、欲望的描写、急于逃离的女主角,这些形象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以及作家以后的作品中被再现和发展,也就是说《厚颜无耻的人》这部小说当中,杜拉斯已经开始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但她不愿意也难以抛弃殖民地的文化对自身带来的影响,但又急于适应自己的法国人身份和西方生活,因此,作家并没有将故事的发生地真实的再现给读者,而是选取了法国的乡村小镇作为小说情节的发生地。1950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出版,我们看到作家终于将有关殖民地的回忆移回了发生地越南。这部小说的出现不仅在杜拉斯的文学创作生涯中起到了里程碑式作用,也向读者展示了作者内心深处对殖民地文化的认同感。当然,这种认同需要经历更长的阶段才能最终确定下来,双重文化的影响加剧了认同的困难性,这一点,我们将在最后一个部分进行进一步的论述。

二.对殖民罪行的大胆揭露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的主要人物是“母亲”这一角色。母亲是生活在印度支那的法国殖民者中的一员,贫穷的下层白人,她独自带着孩子们艰难的生活。她花尽了积蓄买来太平洋岸边的土地,幻想着出产大量的粮食,把整个家庭从绝望的生活中拯救出来。贪婪腐败的地籍管理员卖给她不能耕作的土地,太平洋的潮水每年都侵袭这里,土地颗粒无收。母亲似乎还懂得同命运抗争,鼓动当地人一起铸成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而无情的海潮一次次的将堤坝摧毁,将母亲所有的希望打碎。在贫穷的折磨下,母亲希望女儿与富裕的白人“若先生”结合,改变女儿和家庭的命运。扭曲的爱和母亲扭曲的希望构成了整个家庭的不幸。而归根结底是谁造成了这个家庭乃至很多下层殖民者的不幸呢?我们相信,这一点是与政府对殖民的不实宣传与鼓动以及肮脏的殖民政策分不开的。

从表面上看作品是关于母亲个人以及围绕母亲的家庭和生活经历展开的,具有悲剧性色彩。实际上小说的“政治性”是从小说发表起就得到作家和批评家们承认的。小说中叙述了没有丝毫平等的殖民政策和殖民者的压迫,讲述了成千上万的本地劳工在用血泪浇灌的红土地上辛勤的劳作,而最后他们的劳动成果和心血属于占领土地的白种人;讲述平原上不断出生又成批死亡的饥饿的孩子,他们的疾病和已麻木的神经。而这种痛苦不仅限于当地人,还有贫穷的下层白人。我们说,小说不仅直述殖民政策的丑恶和不公,也从人物的痛苦经历和绝望命运来反衬和表现殖民主义的丑恶。小说正如被评价的那样:“玛格丽特·杜拉斯会让笔下的悲惨的主人公突然表现出一种令人惶恐的诗情,一种巨大的愤怒,这就拓宽了他们原本可怜的视野,将之纳入人类不公正这个宏阔的主题之下。”[1]

三.作家难以达成的自我认同

“身份”或者说“认同”是后殖民主义的关键词之一。在文章这里,我们所说的作家想要达成的自我认同是她作为个人试图去追寻和确认自己在文化上的身份。从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生活和作品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她经历了漫长的自我认同的过程。不可否认,在杜拉斯身上存在着两种文化的冲突对抗,她受到双重文化的影响,从而使她具有了复杂的文化身份。双重文化的影响一方面给她的写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另一方面使女作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达到对自我的认同,这一点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也有很明显的体现。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描写的“苏珊”这一人物处在一个尴尬的社会地位上。一方面来说,她是白人,是殖民者中的一员。另一方面来说,她又不能被上层殖民社会接受,生活贫困使得她与富裕的白人们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层,连她自己都无法融入进去。小说中明确的提到城市被分为白种人和非白种人的城市两类。而在白种人聚居的地方,又因财富的关系有了差异。作家提到的女孩去上城区散步的场景和心理状态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嘉尔曼错了。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行走在这些街道上,走在这些人行道上,走在这帮贵族富豪和王子王孙中间的…而她,苏珊,没有任何目标,没有任何同伴,从来没有在这个舞台上存在过。”[2]小说中描述的小女孩与现实中的杜拉斯重叠着。杜拉斯在殖民地生活了十八年后,重 返法国,从内心来说,她渴望融入到自己的阶级和种族中去,达到自我认同的目的,因此她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早期的创作中都有意无意的避开与殖民地有关的话题。但印度支那的文化和生活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中,不曾抹去。直到1950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出版,我们才看到了女作家对东方的留恋和记忆。在杜拉斯中后期的作品中,殖民地话题已经成为她无法抛却的主题之一,也带给了她巨大的成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内心的变化,杜拉斯才逐渐实现了对自我的认同,对东方文化的肯定和追忆。

参考文献:

[1]劳拉·阿德莱尔著,袁筱一译. 杜拉斯传[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

[2]玛格丽特·杜拉斯著,谭立德译.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3]户思社.玛格丽特·杜拉斯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关于西湖的诗范文 下一篇:黄鹤楼诗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