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研究生范文

时间:2023-10-12 10:42:13

香港大学研究生

香港大学研究生篇1

教育部只承认香港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树仁大学、岭南大学共10个大学学历。根据2004年教育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统筹局(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签订的《内地与香港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备忘录》,已获得由认可的香港高等学校颁发的硕士学位者(全日制),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后,可以申请攻读内地高等学校博士学位或在内地就业。内地承认的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香港高等院校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树仁大学、岭南大学。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香港大学研究生篇2

[关键词]香港科技创新科学管理

香港回归后,对科技创新非常重视。董建华在回归后第一年的政府报告中就指出,要使香港成为一个产品发明中心,而且服务对象不仅仅是本地,还要面向中国华南和整个亚太区域。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香港成为在发展及应用信息科技方面的全球重要城市(尤其在电子商业和软件发展上处于领导地位)。并指出要采取更多措施,鼓励大学研究人员、工商界和顾客三方面有更多思想上的交流,以激发创新,以及把科技发展成果转化成商品,同时需要充分利用内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人才。因此,香港政府在回归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科技政策。

一、香港回归后的科技政策

香港政府在回归后的多次政府施政报告中强调科技创新问题,坚持按照国际标准,制定健全的科技政策,以配合香港高科技的发展,确保香港特别行政区能够继续激发创新、鼓励发明,并明确指出“创新与科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香港要再创繁荣,必须有更广阔的经济基础,更多利用科技和创新,提高本港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政府制定科技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提高香港工商界创新的能力,促进香港的科技发展,以及鼓励科研成果商品化和科技的应用,确保科技研究工作能为经济活动带来最大的附加价值,推动学术机构与工业界合作研究和发展科技。批出等额补助金,让高等教育院校和其它机构与工业界合力进行研究,加强工业界与内地科研机构的联系,充分利用内地的科技实力和香港本身的长处,将内地科研成果转化成商品。此外,为了汇聚科技专才,让企业可以从内地甚至世界各地招聘一些优秀的技术人才,并通过不同形式,促进科技上的合作。政府会尽力提供有利的环境,促进创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1.创新及科技基金政策

创新及科技基金由立法会于1999年6月30日决议通过成立,以资助能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创新及提升科技水平的项目。创新及科技基金由创新科技署管理,旨在提升本地经济活动的增值力、生产力及竞争力。政府希望透过基金,鼓励和协助香港的企业提升科技水平,并为其业务注入更多创新观念。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就是由该基金支持,本计划主要支援由大学、产业支援组织、专业团体及商会所进行的中下游研究发展项目。凡大学、产业支援组织、工商协会、专业团体、研究机关及本地公司,不论是在本地注册成立或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法规成立的公司或机构,均可提出申请。

政府于2005年初为创新及科技基金辖下的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采用新的三层拨款模式。第一层拨款模式包括成立研究及发展中心;第二层拨款模式包括资助不同核心主题的研发项目;第三层拨款模式则包括资助创新的应用研发项目。其中粤港科技合作资助计划是在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下新设的资助计划,此计划的目的是加强香港与广东省机构之间的科研合作。粤港科技合作资助计划设有三个不同的资助计划:平台研究计划、合作研究计划和公司研究计划。

2.有关科技创新的公营机构

香港政府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在回归后成立了一些与科技有关的机构,以扶助香港的创新产业。为了便于比较,下列表中列举了回归前后成立的所有的与科技有关的机构。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回归前不存在与科技研发直接相关的机构。回归后,香港政府开始注重科技创新,成立了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香港赛马会中药研究院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园公司和香港研发中心等创新机构。

3.大学与产业合作计划

大学与产业合作计划旨在鼓励私营公司充分善用各大学的知识及资源,以便推行更多研究发展工作。计划的重点在于加强本地大学与私营公司的合作关系。此计划由下列三个计划所组成:

(1)厂校合作研究计划

此计划旨在透过资助本地公司聘用大学毕业生协助专利研究发展工作,加强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关系。研究生将会派驻参与公司,就指定的事项从事为期不超过两年的研究工作。大学会为从事项目工作的研究生提供指导。计划会承担研究生补助金的一半费用。研究生每月最多可获创新及科技基金提供7,500元补助金。由于项目为期不可超过两年,因此创新及科技基金为每位研究生所提供的最高补助金额为180,000元。

(2)合作研究等额补助金计划

此计划旨在推动私营公司与大学合作推行专利研究发展项目。此计划不会资助纯粹探讨现有科技的日常应用事宜或搜集和分析资料的项目。此计划的目的是使大学能在项目的研究发展工作中担当重任,所以大学的研究员必须是项目工作小组的核心成员,并且负责进行项目的大部分研究发展工作。参与公司必须以现金支付的方式,承担不少于50%的项目成本。

(3)客席研究员产业研究计划

此计划旨在协助大学及产业,就香港政府还没有发展但具长远发展潜力的自然科学或工程项目进行研究,以适应产业的需要。大学的一名杰出研究员将在一段特定限期内获邀担任客席研究员,带领进行项目的研究工作。与合作研究等额补助金计划相同,大学研究员须负责进行项目的大部分研究发展工作。

二、回归后香港科技创新投资状况

董建华在首任期间,大大增加了科技研究和发展的财政投入,其方向主要是创新应用研究,在此后的几年中,政府一直稳步发展与科技有关的行业,香港的大学每年动用约30亿元以上进行研究。1997年下半年拨款33亿兴建科学园第一期工程;政府每年向生产力促进局拨款1.8亿,改善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咨询和向中小型企业推广科技应用的条件;为协助工业界推动科技发展,用2.5亿设立香港工业科技中心;此外,政府也向应用研究基金注资7.5亿,作为营运资金;拨款50亿,设立创新及科技基金,以资助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应用研究;从1998年起l0年内投资20亿,成立专注“中游”研究的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用科技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一直扮演着在香港推动高科技发展的桥梁角色。当前,香港各大学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中上游领域,而有关科研成果商业化存在一定的困难。应用科技研究院的成立,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为香港的大学和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应用科技研究的平台,推动实用产品研发,将科技成果推向市场。

1.香港政府研发拨款分布概览

注释:由于四舍五入关系,表内个别项目的数字加起来可能与总数略有出入,数据截至2006年6月30日。

不同行业及不同支持计划的拨款分布对比图

从表2和上图上整体看来,创新及科技支持计划是主要的拨款来源,占据了总拨款的79%,而电气及电子、基础工业和信息科技三个行业占据了政府拨款的大部分,超过了75%。这也充分说明了香港政府近年来对科技创新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对信息科技的重视。

2.应用研究局支持的投资项目

从1998年开始,政府委聘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投资项目的管理,拨款主要偏重于信息科技和电讯。回归后(从1998年到2005年8月底),信息科技和电讯分别得到了2.3566亿元和1.1087亿元的拨款。在这种资助下,香港的信息科技有了快速的发展。而生物科技和电子方面在回归前后得到的拨款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生物科技的拨款在回归前后分别是0.1657亿元和0.117亿元,电子方面的拨款回归前后分别是0.3566亿元和0.3352亿元。

3.研究开支与人员数目

回归后研究与发展的开支与人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政府统计处科技统计组2006年6月2日的统计资料可知,研究及发展开支的费用从1998年的56.025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95.052亿元,分别占本地生产总值百分比的0.43%和0.74%;研究及发展人员数目也从1998年的9022人到2004年的18846人。

三、最新科技合作情况

香港在本地推动创新科技发展的同时,也积极促进与内地有关机构合作,包括科技资源共享和进行研发项目合作。目前,香港与国家科技部、泛珠三角省区、广东省和深圳市均建立了良好和有效的科技合作机制,汇聚各方的优势资源,达到整体的最大效益。新成立的五所研发中心为香港和大陆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科技合作平台,进一步深化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和合作。香港的科研人员拥有国际研究经验,也熟识内地的科技需要,因此研发中心可以促进香港政府、内地和海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建立广泛的研究合作网络,提供宝贵的合作机会。双方同意安排香港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作为内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合作伙伴,加强香港参与内地科技发展计划,包括“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四、结论

本文研究了香港地区政府回归8年来制定与落实的一系列的科技政策,香港政府在这几年中尽最大努力给科技创新提供有利的环境,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和应用,成立了由创新科技署管理的创新及科技基金。当前,香港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本身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和机会、劣势和威胁,在此基础上制定利用自己的资本、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与大陆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结合起来的战略,与大陆的一些地区合作,充分发挥香港的优势,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董建华:一九九七年政府报告[R]香港,政府印务局

[2]董建华:一九九八年施政报告[R]香港,政府印务局

[3]创新及科技基金概览创新科技署的网站 itc.gov.hk/gb/welcome.htm

[4]董建华:一九九九年施政报告[R]香港,政府印务局

[5]香港科技创新的优势 2004年04月25日 云南日报网

香港大学研究生篇3

关键词:卢玮銮;香港文学档案;香港文学资料库;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图书馆系统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in converting a private archive to a public archive through the case of the Hong Kong Literature Archive by Prof. Lo Wai-luen.

Keywords: Lo Wai-luen;Hong Kong Literature Archive;Hong Kong Literature Database;University Library System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 前言

卢玮銮是香港著名的教育家、作家和学者,成就卓著。她为人称道的贡献殊多,包括她对香港文学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为香港文学史储材的努力。本文从教育工作和文学工作两方面,简述卢玮銮与香港文学的关系,阐述她历二十多年时间建立的香港文学档案,说明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图书馆系统建立的“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最后,讨论由本计划所引发的议题,即私人档案与公共档案之别。

2 卢玮銮与香港文学

卢玮銮,笔名小思、明川、卢颿。1939年,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番禺。1960年,金文泰中学毕业后,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1964年毕业,获文学士衔。1965年,获罗富国师范学院教育文凭,任中学教师,开展30多年的教学工作。1973年,卢玮銮负笈日本,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工作。1974年,回港,续任中学教师。1978年,任香港大学中文系助教,1981年,获香港大学哲学硕士衔,毕业论文为《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1937~1941)》,是她从事香港文学研究的开端。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和香港文学,1992年,擢升教授,2002年7月,荣休。卢玮銮化育人才,诲人不倦,教育工作成就卓著,先后于2000年荣获“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模范教学奖”,2003年,荣获香港教育学院第二届“杰出教育家奖”,2011年,荣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院士。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系主任何志华教授在《荣誉院士卢玮銮教授赞辞》中表示:“卢教授言教身教,春风时雨,木铎铿锵。”[1] 这无疑是总结卢玮銮教育事业的最佳注解。

除了教育工作外,卢玮銮五十年来孜孜不倦从事文学工作。在创作方面,她先后出版《丰子恺漫画选绎》、《路上谈》、《日影行》、《承教小记》、《不迁》、《叶叶的心愿》、《彤云笺》、《今夜星光灿烂》、《人间清月》、《小思散文》、《香港故事》、《书林撷叶》、《香港家书》等多部散文集;在文学研究方面,卢玮銮编有《香港的忧郁——文人笔下的香港(1925~1941)》、《香港文纵:内地作家南来及其文化活动》、《香港文学散步》、《文学与影像比读》;上世纪九十年代与黄继持、郑树森合编出版《香港新文学年表(1950~1969)》、《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本地与南来文人作品选》、《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文学资料选》、《香港新诗选》、《香港散文选》和《香港小说选》等;在文学活动方面,卢玮銮曾担任香港文学艺术协会财务、香港文学研究会秘书、香港岭南学院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学艺术委员会委员、《八方》文艺丛刊编辑等职,并历任多届公开征文比赛评判,例如,青年文学奖、市政局中文文学创作奖及香港文学双年奖等。2002年起,义务担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任东亚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及香港文学研究中心顾问。2010年,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杰出艺术贡献奖”给卢玮銮,赞扬她多年来对文学工作的贡献。[2] [3]

3 香港文学的档案:私人档案

卢玮銮曾经形容她从事的香港文学研究为“私人的、业余的作业”, 因为“几乎全用了私人时间、个人资源来运作”。经过二十多年默默耕耘,卢玮銮积累了大量罕见的香港文学书刊及档案材料,成为研究香港文学珍贵的资源。她从无数微型胶卷和尘封的合订本中,逐页钩沉在香港报刊上刊载的文艺事件、活动、作品等记录,复印存档,逐渐形成香港文学的档案。她以一己之力,搜集超过三万八千多条香港文学及文化的原始材料,并整理成一千二百多项档案。无论从资料保存或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批香港文学的档案意义重大。

卢玮銮设计档案架构时,曾参考阿英《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及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两种材料,取其纲领及原则,按香港文学的具体情况,予以修订采用。总体而言,卢玮銮搜集的香港文学档案,共分“人物档案”、“社团组织”、“文艺论争”、“文学活动”、“报纸副刊”、“报刊历史”、“文艺活动”、“社会背景”类别,另外,还有“戏剧、剧社”、“电影”、“漫画”、“木刻”等多种艺术活动的子类。类别中,“文艺论争”、“文学活动”、“报纸副刊”、“报刊历史”四项较易处理,分别以论争、活动、副刊、报刊的名字汉语拼音开档。其余四项的分类方法及原则如下:

3.1 人物档案。每一位以人物姓氏汉语拼音开档。如同一活动有多人参与,则手抄互见卡片收入其他人物的卡档中。

3.2 社团组织。每一组织以名字汉语拼音开文件。如一组织下设小组,则在大档中再分子档。例如,“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档案下,该会有关的刊物:《文协周刊》、《中国作家》、《文艺青年》,以及与该会有关的小组“文艺通讯部”分设子档。

3.3 文艺活动。活动按年分档,如遇大型而连续性的活动如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则另开一档。

3.4 社会背景。收集与现代文学创作和活动有密切关联的社会事件、中国政治情况,等等。[4]

由此可见,卢玮銮设计香港文学档案时,除了考虑到文学自身的特点外,亦兼及社会、文化和历史等背景资料。她搜集的香港文学资料视野广阔、类型齐备,是从事香港文学研究的学者必须参考的资源。香港中文大学黄念欣教授认为卢玮銮“这种披阅的视野与搜集的热情倾注在一个地方之上”,实在是“最为成熟与实在的一种研究精神──真正的‘地缘关怀’研究精神”。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前系主任邓仕梁教授认为“卢玮銮教授是香港文学研究的奠基者”,是最为恰当的评语。[5]

4 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公共档案

2002年荣休后,卢玮銮将毕生珍藏的文学材料,悉数捐赠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图书馆系统。同年12月,图书馆创建“香港文学特藏”,庋藏相关的书刊及档案资料。香港艺术发展局认为该特藏“已成为研究香港文学文化最重要地方”。[6]2004年1月,图书馆正式展开“香港文学档案”电子化计划,将这批珍贵的香港文学材料通过互联网供读者查阅。 2005年6月,“香港文学档案”电子化计划完成启用,正式命名为“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这项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要尽量保留档案的原貌,借此记录卢玮銮收集和储存文学资料的方式。准此,“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既可反映香港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亦可作为研究卢玮銮治学的重要凭据。图书馆依据这项原则,把档案分为七大类别:(见表1)

“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提供两种查找数据的功能,即浏览及检索两种功能。

4.1 浏览功能。读者可按档案类别或文章著者浏览资料,前者按以上七大类别(即人物档案、团体及组织、报纸、刊物、香港文艺活动、香港文学专题、香港文化资料)排列,而后者则按文章著者姓氏笔画排序。

4.2 检索功能。“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提供多项检索字段,包括检索词(篇名、摘要、关键词)、著者∕译者、书名∕刊名等,并可选择七大类别来限定检索范围。检索词可以中文单字、单词、短句或英文字形输入,读者可于各检索字段使用操作数把该字段内不同检索数据联系检索。

“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有系统地搜集香港文学资料,包括报纸、期刊、书籍、研讨会论文、活动单张等,为读者提供原始材料,作为研究香港文学的起点。读者可因应研究之不同需要,参考其他相关的档案,掌握更全面的资料,例如,研究戴望舒的读者,除参考“人物档案”中的“戴望舒”档案外,亦可旁及“报纸”档案中的“星岛日报·星座”档案。除香港文学资料外,读者亦可查找相关香港社会及文化背景资料,以便掌握更全面的香港文学文化生态。

5 从私人档案到公共档案

从档案的观念来说,图书馆建立“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时所遇到的挑战,就是私人档案与公共档案之别的问题。私人收藏的档案,只要方便个人存取,已达到归档目的。卢玮銮曾经表示:“二十多年所寻索的资料,是经过我独力分针寸缝,抄卡分类入档。……为了方便自己记忆,分类凭靠自己脑中蓝图,我很清楚它们的安排,是有条理,而又互有关联的。”[7]但对于使用这些档案资料的读者来说,不仅“产生了许多疑问”,甚至可能会觉得档案的分类和编档“十分繁琐芜杂和凌乱”。建立“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的意义,恰恰在于将私人档案转化为公共档案,让读者易于掌握档案的设计,以及便于查找收编的档案资料。在这项计划中,私人档案与公共档案的分别体现在下列四方面:

5.1 分类方法。如上所述,卢玮銮以香港文学史的构成为出发点,将香港文学档案分为“人物档案”、“社团组织”、“文艺论争”、“文学活动”、“报纸副刊”、“报刊历史”、“文艺活动”、“社会背景”类别,以及“戏剧、剧社”、“电影”、“漫画”、“木刻”等多种艺术活动的子类。这种分类无疑能够突显香港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内在脉络,但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却不易掌握。经仔细考虑后,档案的分类略作调整如下:(见图1)

在调整档案分类的策略中,主要采取更改分类名称、分拆或合并相关档案三种方案。经调整后,一般读者都能够按图索骥,更易找到所需资料。

5.2 数据格式。私人收集的档案,只供收集者查阅,为省时方便,往往略去出版资料,令其他档案使用者十分不便。有见及此,卢玮銮收集档案时,不惜费尽心力,在每篇文章上详细著录出版资料,方便日后的使用者参考。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三万八千多篇文献中,出现数据格式差异的情况自可理解。例如,“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收藏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戴望舒在《华侨日报》发表的六篇文章,其中四篇没有版头资料,而出版日期分别著录为“民37.12.12”、“中华民国卅七年十二月十二日”、“1945.3.11”和“1945.4.22”。

5.3 查找方式。当档案仍属私人收藏时,档案所有者可“靠自己脑中蓝图”,轻易抽出资料使用。当档案成为公共收藏后,必须有系统化的查找方式,否则读者未必能掌握档案的分类和结构。因此,“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除了尽量保留原本编排档案的方式外,亦提供浏览文章著者及检索两种功能,方便不谙香港文学的读者使用。

5.4 版权法例。顾名思义,私人档案只供私人参考和使用,无须考虑香港版权法例的要求。“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作为公共档案,其使用及传播方式必须严格遵守香港版权法例的要求,仅可在版权持有人授权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向读者提供全文数据。值得留意的一点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2008年开始香港版权法例的修订工作,并于2011年6月2日向香港立法会提交《2011 年版权(修订)条例草案》,而草案内,新增第51A条法例列明图书馆可以在馆内的终端机,通过联线提供“永久收藏品的某项目的一份复制品”,将大大方便读者查找档案的资料。[8][9]

6 结语

由卢玮銮私人所藏的香港文学档案转变为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图书馆系统建立的“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本质上,是将私人档案转化为公共档案的过程。本文指出这转化过程所面对的四项挑战,即分类方法的不同、数据格式的差异、查找方式的补足和版权要求的恪守,并提出回应这些挑战的方案。回顾二十多年来搜集香港文学资料的工作时,卢玮銮谦称她的工作“未能完善,仍有待多方补充”,并借用弘一法师的话作为这项工作的总结:

“我到为花种,我行花未开。

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10]

参考文献:

[1] 何志华.荣誉院士卢玮銮教授赞辞.[2011-10-25]. http://cpr.cuhk.edu.hk/resources/press/pdf/4dd1f0b3ab1a0.pdf.

[2] 香港艺术发展局(艺发局)于1995年成立,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府指定全方位发展香港艺术的法定机构。艺发局的角色包括资助、政策及策划、倡议、推广及发展、策划活动等。

[3][7]2009年香港艺术发展奖纪念特刊[M].香港:香港艺术发展局,2010:36~41

[4][8]卢玮銮.造砖者言──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整理报告(以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为例)[J].香港文学,2005(6):65~71.

[5]黄念欣.目录里的方法、史识、与地缘关怀──阅《卢玮銮教授捐赠香港文学书目》有感.[J].百家文学杂志,2010(2): 30~34.

[6]卢玮銮教授捐赠香港文学书目[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图书馆系统,2002:i.

[9]2011 年版权(修订)条例草案.香港特别行政区知识产权署.[2011-10-25]. http://ipd.gov.hk/chi/intellectual_property/copyright/copyright_2011_bill.htm

[10]卢玮銮.序言.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2011-10-26]. http://hklitpub.lib.cuhk.edu.hk/lovf

香港大学研究生篇4

①梁秉钧(也斯),现任教于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香港的流行文化》、《书与城市》、《香港文化空间与文学》、《香港文化》等。

②③④也斯:《香港文化》,香港:艺术中心1995年版,第20页,第29页,第30—31页。

⑤金耀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讲座教授,主要著作有:《香港之发展经验》(合著)、《中国人的三个政治》、《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中国民本思想史》、—40—香港的后现代后殖民思想脉络《中国政治与文化》。

⑥⑦⑧金耀基:《全球化、现代化与世界秩序》,载香港《二十一世纪》1999年2月号。

⑨陈清侨,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副教授,致力于后现代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主编《香港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否想香港:历史·文化·未来》(合著)、《情感的实践:香港流行歌词研究》;编有《身份认同与公共文化:文化研究论文集》、《文化想象与意识形态》。

香港大学研究生篇5

“哦,时间来不及?怎么办呢?电话谈?现在谈?行呀!”2006年12月5日下午,杨汝万教授的声音从他的香港办公室里传回内地,温恭谦和,爽朗和蔼。

两个引擎应该加强交流

《华人世界》:从历史的角度看,李鸿章的洋务运动、梁启超的公车上书等等类似情形,是否可以看成是中国内地学习、借鉴海外智囊团的雏形?

杨汝万:清朝李鸿章处在一个和我们完全不同的社会,将他以及他所在的社会和现在相比不是很合适。洋务运动学习了很多西方现代文明,创办了很多近代中国的第一,包括第一个建议并向外国派遣中国留学生,但在当时的社会里,李鸿章没办法改变大的政治局面。

试图很宏大地去改变中国,这个想法不应该。

《华人世界》:香港以及落地在香港的诸多学术研究机构,对中国内地的发展发挥怎样的作用?

杨汝万:香港在很早之前便和西方国家基本上保持同步发展,很多方面的建设产生了一些经验和教训。1997年起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中国内地从1970年代以来20多年的现代化发展,尤其是内地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香港功不可没,有显而易见的示范作用。香港的学术研究机构对于内地的发展来说,在经济全球化、城市化等方面的意义是很大的,他们已经长期从事过很多类似的研究。

《华人世界》:您所广土的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的职责是什么?其智囊团的性质通过何种方式得以展现?

杨汝万: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是由复旦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在2001年1月共同创办的一个民间智囊组织。实际上在6年前复旦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两位校长就有了这个想法,因为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香港虽然不去自称是珠三角的龙头,但的确是珠三角一个很有实力的城市,长三角和珠三角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引擎,应该加强联系和交流。因此,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应运而生。

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有三大目标,其中第一条便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联合研究重大战略性课题,以新观点和新视野,向政府部门和企业机构等提供政策性建议,为国家整体谋求更大的福利。

我们主要是通过举办各种学术活动、论坛以及出版不同类型的刊物去做一些事情,每年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学术研讨会,发行一本年鉴,研讨会和年鉴都紧扣着发展的主流。比如,2001年我们在香港举办了题为“进入世贸后中华经济圈的持续发展”的第一届年度学术研讨会,当年年底中国加入WTO,2003年的主题是中国文化尤其是沪港文化互动,中国文化的崛起现在已经是人人谈论;2005年的主题则是沪港双城之间的发展关系和趋势。这些论坛都会形成一些书面的东西,这是有参考价值的。

连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

《华人世界》:目前如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等海外智囊机构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有哪些影响?

杨汝万:国外智囊团在大洋彼岸,他们从遥远的地区所产生出来的影响,实际上不如香港。他们接触到的资料没有我们快捷、全面,实际做的工作也不如香港、亚太的学者。香港有地缘和文化的优势,国外智囊团在研究中国问题时,实际上是隔山打牛,拿到的资料很多都是二手、三手的。

《华人世界》:您刚说的是国卟智囊机构研究中国问题时的劣势,他们是否也有优势?

杨汝万:有,他们可以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性组织合作,从他们的出发点,以他们那一套的方式对中国进行解读,相对来说更加宏观一些。

不管如何,多一些关注中国问题的研究中心、学术机构等智囊团,总是好事情。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发展和改变仍然不够了解,有些人停留在1978年以前的中国,甚至还有人停留在传教士时代的中国。很多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便有传教士的家族背景。但实际上,目前的中国和1978年之前的中国,完全是两个世界。

《华人世界》:您以及您所在学术机构,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内地十大“智库”是否育学术交流等活动?

杨汝万:我们和他们都有联系,尤其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联系更为密切。我们不仅和这十大智库有交流,和非十大智库之列的其他学术研究机构,比如上海社科院也有交流。在包括泛珠三角区域等方面的研究上,我们香港和亚太地区的学术机构,与内地的学术机构、智库的沟通交流是很密切的。

《华人世界》:您如何评价包括您所领导的香港亚太研宪所等在内的海外华人智囊团?

香港大学研究生篇6

一个学科的史料建设,不仅是文学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这个学科当前理论研究的水平和预示着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作为近二十年才逐渐兴起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史料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1982年在暨南大学召开的首届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上,香港作家梅子曾呼吁重视“资料搜集”工作,“千方百计设立资料中心”(注:梅子:《参加首届台港文学学术讨论会的印象与建议》,见《台湾香港文学论文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第265页。)。2002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饶péng@①子会长展望学科未来前景,再次强调“大力加强这一领域的史料学建设”。因此,有组织、有计划,全面而系统的史料建设(包括文学思潮、社团流派、作家作品研究等专题性史料,作家辞典、文学大事记、报刊目录索引等工具性史料,创作回忆录、作家访谈等叙事性史料,文学大系和选集、作家全集和文集等作品史料,作家自传、日记、书信等传记性史料,文学活动实物、作家影音录像等文献性史料以及考辨性史料等),已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在台港和海外,已有一些先行者着手从事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建设工作。如新加坡文学史家方修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利用莱佛士博物馆捐赠的一批战前报纸合订本,编写了三卷本的《马华新文学史稿》。并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十大卷的《马华新文学大系》,完成了“马华文化建设的一个浩大工程”。又如“香港新文学史的拓荒人”卢玮銮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她利用十年时间,整理出1937年至1950年间约三百位在港中国文化人的资料,以及《立报·言林》《星岛日报·星座》《大公报·文艺》的目录、索引。正如她自己所指出:“这些原始资料的整理,可为将来香港文学史的编纂提供方便,也直接帮助厘清了许多错误观念。”(注:卢玮銮:《香港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9、74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卢玮銮教授还与郑树森、黄继持教授合作,选编出版了“香港文化研究丛书”(包括《香港文学大事年表(1948~1969)》《香港文学资料册(1948~1969)》《香港小说选(1948~1969)》《香港散文选(1948~1969)》和《香港新诗选(1948~1969)》(五册)《早期香港新文学资料选》《早期香港新文学作品选》《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文学资料选》《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文学作品选》等。这些珍贵资料的汇编出版,填补了香港文学史料上的一些空白,其意义自然非同寻常。

大陆学人和出版机构也有不少相当重视世界华文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出版过一些史料性图书,如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大系》,包括小说卷、散文卷、诗歌卷、戏剧卷、电影文学卷、报导文学卷和文论卷;鹭江出版社的《东南亚华文文学大系》(50册),收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五国当代50位华文作家的代表作品;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台港澳及海外华人作家词典》;花城出版社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词典》;四川大学出版社的《刘以鬯研究专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阅读陶然》等。而且,大陆学者从事史料工作也有自己的优势。厦门大学朱双一研究员就曾利用国内各大图书馆的书刊,在寻找余光中、王梦鸥、姚一苇等人早年作品方面,取得许多重要收获,获得一批珍贵史料。尤其是他抢救性地发掘出姚一苇抗战时期一些鲜为人知的作品,避免了遗珠之憾。

由于世界华文文学资料相对不易搜集,因此,对于已有的材料,研究者也要避免“捡到篮子都是菜”的弊端。任何材料,从发掘出来到成为准确可靠的史料,都还有一系列鉴别整理的工作。被学界公认“为学精细,长于考证”的汪毅夫研究员,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在总结自己的治学心得时说过:“我从文献、也从口碑,从馆藏、也从民间收藏的文献收集史料,并以冷静的态度辨别、鉴定,发现了颇多似不起眼而很可说明问题的史料。我还收集一批实物和图片,亦常于冷僻处发现其史料价值。”(注:汪毅夫:《炽热的情感与冷静的态度》,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19页。)他在《<后苏龛合集>札记》一文中,对台湾近代作家施士洁及其文学活动详加考证,得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如他亲到施士洁祖籍地——福建省石狮市永宁乡西岑村调查,访得《温陵岑江施氏族谱》,查看施氏故宅、《岑江施氏重修家庙碑》、墓葬,并收集施氏后人口碑,据此订正了志乘中的错误,认为“施氏生平应是1856年而不是有关史志通常所记的1855年”。又如关于台湾牡丹诗社的创立年份,传统上有1891、1892和1895年三种说法。汪毅夫通过对牡丹诗社当事人施士洁和林鹤年诗文加以考证,令人信服地推衍出“牡丹诗社应创于1893年正月”的结论。

史料工作的意义,正如黎湘萍在为《中国文学年鉴1995~1996》撰写《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综述》时所指出:作为史学研究基础的史料发掘和甄别,“展示了一种应该学习和提倡的认真研究真正的学术问题的学风,这种学风在这个新兴的学科中,实在太缺乏了”,这类工作“将严肃的史料研究方法引入了这门学科,给它注入了富于生命的学术活力”(注:朱双一:《我和台湾文学研究》,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29~31页。)。

香港学者黄继持教授认为:“资料的充分搜集是写史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史料或史料不足的‘历史’只能是‘神话’(myth)。神话可以有情感上或训诲的功能,但往往认知功能不足。现代史学建基在客观认知的基础上,在此之上始去建立其他方面的价值。今日虽然有人对‘客观性’质疑,但写‘史’总不能脱离‘史料’。”(注:黄继持:《关于“为香港文学写史”引起的随想》,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大陆学者黄修己教授也认为:“一个发展健全的学科,应该在基础、主体、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建设上,都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基础层次”即史料,他指出:“有了丰富、完整的史料,学术研究才有坚实的根基。”(注:黄修己:《告别史前期,走出卅二年——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思考》,见《艺文述林2·现代文学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2页。)研究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毕竟不如研究大陆当代文学那么直接便利,突出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资料的欠缺。由于长期的隔绝,加上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卷帙浩繁,给研究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南京大学刘俊博士在回顾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历程时,曾指出:“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这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导致了在对它进行研究的时候首先面临的就是研究资料的匮乏和获取资料的不易这样的问题。时空的阻隔、意识形态的差异、经济实力的悬殊,使得大陆、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常常因为获取资料的困难而处于一种相当被动的状态,‘看菜吃饭,就米下锅’几乎成了早期这一研究领域的普遍现象,随着大陆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以及网络运用的日见普及,这种情形有所改善,但从根本上讲,研究资料的问题仍然构成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瓶颈——资料的不能充分占有常常会对研究造成伤害,而这种伤害又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的品质和诚信度。”(注:刘俊:《从研究白先勇开始……》,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297页。)再加上渠道的不通畅,许多华文文学资料不是收藏在各大图书馆里,而是天女散花般流落在民间个人手上,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而一些资料的“垄断者”又秘不外传,没有把资料当成“天下公器”,“全面公开”,“让更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写成公允的评价或理论”(注:卢玮銮:《香港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9、74页。),更给这个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香港作家梅子在1985年指出:“假如有更多的研究者,将自己拥有的资料无私地拿出来公开交流,我们就完全可以期待不久之后,在这一领域里,国内会有更新的突破。起码,有关的推介和研究,将可能永远摆脱‘抓到什么,就钻什么’的蹇局,走上有计划、有系统、有‘点’也有‘面’的坦途。”(注:梅子:《建起一座桥梁:散放温暖的鼓励——序梁若梅选编的<一夜乡心五处同>》,见《香港文学识小》,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11月第1版,第327页。)

为了避免出现“资料垄断”的现象,让史料发挥最大效应,内地、台港澳及海外学人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建立一个完备的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库。

在香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一直致力于香港文学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卢玮銮教授并且慷慨捐赠个人的剪报、目录,于1999年促成藏有丰富香港文学研究资料的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建立“香港文学资料库”。这是目前为止第一个系统化的香港文学资料网,收有资料6万条,包括16种香港报章文艺副刊作品、40种香港文学期刊索引和6000本著作。“香港文学资料库”除基本检索功能外,还提供部分文艺副刊和期刊的全文影像。2001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更是成立了“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卢玮銮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及召集人,该中心主要工作是将日渐散佚的香港文学资料,做系统性整理和研究,并制定了长短期工作目标:

短期目标

1.将散见于校内各处的香港文学资料作系统性分类、编目和分析

2.整理其他大专院校和分散全港的相关资料

3.整理旧报刊及剪存新刊资料

4.定期出版研究通讯及刊物

5.将编整所得的资料上网或制成目录索引

6.举办不定期的小型活动,例如讲座或展览

长远发展方向

1.与海内外其他机构合作,拓展资料整理和研究领域

2.申请校外研究经费,以期获得更多资源,开展更具规模的研究计划

3.进行专题研究、编整教材及史料订正工作

在台湾,几十年来有关筹设文艺资料中心的呼吁一直就没有停止过。1992年9月《文讯》杂志曾策划组织“现代文学资料馆纸上公听会”专辑,吴兴文、林景渊、林庆彰、秦贤次、张默、张锦郎、杨文雄、郑明@②、隐地,龚鹏程等十位专家,就“我心目中理想的现代文学资料馆”各自发表了意见。台湾“文建会”也在1993年9月7日召开“现代文学资料馆”第一次规划小组会议,宣布初步的规划及发展目标。1998年,台湾世新大学“基于文史资料保存及华文文学推广之实际需要”,成立了“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典藏中心”。据世新大学中文系主任王琼玲博士介绍:总计划由该校人文社会学院院长黄启方教授主持:第一子计划“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库与网站之建置”,由该校图书馆赖鼎铭馆长负责整理规划所有资料,由图书资料管理学系庄道明主任规划国际网络;第二子计划“东南亚地区华文文学资料搜集”,由该校英文系主任陈鹏翔教授主持,协同主持人为钟怡雯和陈大为;第三子计划“美加地区华文文学资料搜集”,由该校中文系廖玉蕙博士主持;第四子计划“大陆地区华文文学研究资料搜集”,由王琼玲博士主持。目前,中心已收藏有台湾“世界华文作家协会”捐赠的该会所有档案、图书及作品,还希望藉此扩大搜集全世界其他华文文学组织的档案、资料、私人收藏的著作及作家作品,成为台湾乃至全世界收集海外华文文学资料最完备的中心。

在大陆,2001年10月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中青年学者论坛”上,汕头大学《华文文学》吴奕qí@③主编通报了汕头大学将要建立世界华文文学网站这一讯息,表示今后不仅《华文文学》杂志上网,各种相关资料信息也上网,以赋予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新的活力。2002年5月29日于广州暨南大学举行的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饶péng@①子会长就史料建设工作做了部署,初步拟议在福州和厦门建成台湾文学资料中心,在广州建成港澳文学资料中心,在汕头建成海外华文文学资料中心。在此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地着手编辑有关的文学总书目、文学期刊目录、报纸文学副刊目录、文学活动大事记、作家辞典、研究论文索引等一系列工具书,有选择有侧重地选编出版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丛书,包括各国、各地区作品总集、各文体作品选、著名作家文集等。

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建设将是一项浩大的学术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更需要“甘坐冷板凳”的奉献精神,需要大陆、台港澳和海外的互动,作家、评论家和史料工作者的互动,研究机构与出版单位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促成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上艹下凡

@②原字左女右利

香港大学研究生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现代大学制度:香港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4-0073-05

从时代要求和战略选择等因素考察,内地的高等教育与香港特区面临类似的发展机遇。内地高校在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扩招之后,经十多年发展,“由小到大”。无论规模还是某些硬件设施已超过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近年,内地高等教育开始为迈向“由大到强”的新阶段而努力奋斗。但是,我们需清醒地看到,内地高等教育发展还面临办学活力不强、办学水平不高等问题和困境。为此,需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探索出一条促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一、香港高等教育发展经验概述

香港高等教育在现代大学制度等领域的改革日臻成熟,在诸多方面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1.积极推进体制优化

香港特区沿袭英国传统,致力于将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直接联系改变为一种间接的关系,政府通过第三方机构对高校宏观调控。在外部管理上体现为学术权力去政治化和去行政化:在学校内部管理上体现为“校长治校、教授治学”。通过大学制度章程建设,从法律上确认了大学的自主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中的作用,着力健全和完善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

2.持续增加经费投入

经费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过去10年,香港特区政府在教育方面的经常性开支增幅达18%。仅在2010至2011年度,香港的教育经常性开支预算为522亿港元,是政府经常性开支的23%。香港特区教育资助委员会根据高校的学位等级、课程类型、专业设置和用途种类分别设置了人均教育经费方案和实施细则,并定期公布,稳定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规模;同时,以绩效预算管理机制鼓励高校通过竞争性途径获取科研经费,促进教学研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努力提升国际化

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imesHier Education)与IDP教育集团全球首发2011-2012年世界大学排名,香港特区有4所高校跻身200强,在“顶尖大学密度最高地区”排名上位列首位。另据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Quacquarelli Symonds)公布的2011年亚洲大学排行榜,香港科技大学排名第一,前10名大学中有3所来自香港。成立于1991年的香港科技大学在短短20年时间里,取得如此骄人成就,令世人叹为高等教育史上的“香港奇迹”。有学者指出,主要原因可能是香港的大学多以英语教学,较易与英、美、欧等学校接轨,而且国际化程度高,加上教学质量高,外国教职员及学生比例大,毕业生广受雇主欢迎。众所周知,高校中留学生的比重是衡量区域教育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世界高收入国家该项指标的平均值为10.3%,中上收入国家为4.2%。2004年英国伦敦的指标为14.2%。2010年,香港高校本科生中非本地生比例为23.50%,研究生中非本地生比例为42.06%。为了落实校园国际化的目标,香港各大学制定多项计划来扩展香港境外学生的招收和本校学生海外的交换工作。例如,香港大学制定“香港大学世界联系网”计划,为校内十分之一的同学提供到海外学习的机会,并录取同等数量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

4.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香港高校通识教育理念清晰。香港中文大学学生手册中明确指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推行均衡教育,以扩展学生视野,发展抽象与综合思考的能力,使其处于瞬息变化之现代社会,能内省外顾,高瞻远瞩。香港各大学均成立独立的通识教育部和通识教育委员会,是与学校平行的教学单位,机构成员有学校领导、各院系领导和资深教授及学生代表,负责全校通识教育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和通识课程的设置、安排、协调及意见反馈等。通识课程设置以生活实际问题或研究方法为主线组织,打破了专业界限,将学科融合为几个大的领域,建立起课程间的普遍联系,如香港大学形成文化与社会研究、思考技能与自我提升等五大领域,香港中文大学则融为“两范围”通识课程模式。

5.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香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较为完善,目前有三个层次:一是外部系统。即发展基于第三方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由三个单位分工负责。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及辖下的质量保障局主要负责对其所资助院校的学士学位及以上课程进行教学质量保障,香港学术和职业资历评审局主要负责对未获自评资格的院校尤其是私立学校的副学位课程进行认可,联校素质检查委员会则负责对大学教育资助委员资助院校开办的自资副学位课程的质量进行检查和保障;二是内部系统。各院校为实现自身使命,致力于提供卓越教学与研究。从课程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学业评审设计和评审结果的运用、实践教学质量和投放于教育质量工作的资源等五个方面加以评估;三是实施社会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体及民间组织对各院校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排名,实现全民参与办学、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正是这种多元、严格、规范和制度化的多层次质量保障机制,使得香港高等教育质量长期以来受到社会的信任。

二、香港高等教育的特色

香港高等教育以香港大学的创建为起点,以香港科技大学的崛起为高峰,沿袭英国政府服务教育自治之精髓。秉承美国自由主义教育开放之风尚,熏染祖国传统教育内敛之意蕴,揉合三股文化,传承创新出其鲜明特色。

1.完善的制度章程

香港高等教育具有完善的制度法规和针对每个高校的大学章程,实现依法办学。特区政府通过政策法规对高等教育宏观调控;各高校通过大学章程,实现依法治校、自主管理、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

2.灵活的管理体制

香港特区政府对高等教育实行“不干预”的管理政策;同时,构建“政府一中间机构一高校”的立体化管理模式。教育统筹委员会、教育资助委员会、研究资助局等中间机构,作为沟通政府与高校的桥梁,承担咨询、服务、协调、监督与建议等功能,促使高等教育沿着科学、自治、民主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3.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香港高校面向世界招聘优秀教师。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非常高。大部分教师来自香港特区以外的世界各地。师资力量成为香港实现卓

越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系统持续的教育支持政策从制度上保证师资的专业素质培养和发展:通过独立权威的资助机构从组织上保证师资教学和科研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通过提供充足多元的资金从物质因素上促使教师全心投入教学和科研;通过自上而下明确坚定的重教理念从舆论上为教师教学科研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专业和公正的激励措施从政策、机构、考核三方面保证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4.学科专业建设追求卓越

香港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具有相当大的自,其追求卓越的基本思路是:不断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的观念创新,面向市场形成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增长点,大力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以现代化管理为目标完善学科专业建设和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提高学科专业建设的国际化程度。香港大学通过提倡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加强学习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法与评估等环节相互促进,确保教学的高质量标准。香港中文大学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特质、课程、科目、效果、选课5个层面制订教学目标和方法,追求专业特色。香港科技大学强调以市场为导向。针对市场需要设置学科专业,面向社会办学、服务地区经济发展。

5.竞争性的尖端研究

香港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及其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适应性和现代性,紧跟时代潮流,把握世界前沿,开展尖端研究。研究资助局以竞争性的拨款方式,引导各高校从事高、精、尖的具有国际水平、引领相关领域前沿的科学项目研究。香港三大高校(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其发展战略和年度计划中,已明确自身优先扶持的优势学科和重点科研项目,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会优先满足和保障,以推动学科建设走向卓越,创造品牌效应。

6.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香港高等教育从专业人才到复合人才培养的转变实现理念创新,从着眼本地到放眼全球的转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实现人才培养方法创新。结合自身地域条件与发展要求,探索出一条从“实用主义”到“创新主义”的人才培养模式。香港大学提供具有高影响力和世界领先的跨学科学习和研究课程,培育既好学不倦,又具个人操守和专业精神,能在所属行业担任领袖的人才。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生除了应拥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常识外,还要成为学科专才。香港科技大学定位为通过教学和研究促进学习、追求卓越,促进香港经济和社会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7.高额的教育投入

香港特区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体现在对教育的高投入上。《香港特区政府2010-2011年施政报告》中指出,教育经费占特区政府整体经常性开支超过五分之一,是特区政府的最大开支项目。各高校也会将教育经费中的大部分投入教学与科研之中。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在2009-2010财年。在这所研究型大学的总支出中,最大一项开支用于教学与研究,占总开支的73%。香港高等教育经费管理的特点体现在:灵活而自主的拨款计划和周期,详细而周密的非经常补助金分配方式,及时而有效的院校成本处理应急办法。香港大学在财政上已经实现了多元化经费来源,科学研究成为教育经费的主要流向之一:香港中文大学教育经费与香港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多元化的经费拨款使学校在设立教育方向上呈现百花齐放的特色;充分利用政府、工商界及社会力量等多种筹款渠道,为大学争取到为数可观的研究资助,是香港科技大学成为世界级研究型大学的保障。

8.高效的监督机制

特区政府制订有完善的对高校的审计监督机制、年度教育报告制度和面向社会征询意见的群众监督机制,群策群力、民主开放的办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为民办学、以民为本的思想。通过综合运用政府、咨询服务机构和大学内部的管理机制、协调、监督高校的办学行为,保障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以考核制和问责制保障学校行政职能。香港高校教学与科研管理模式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依归,以服务精神引领全方位管理创新;行政机构精简科学,‘职责分明,监管严格,机构运行有效而有力;丰富多样的教学监督模式,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三、香港经验对内地的启示

香港经验表明,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正确把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关系,通过不断完善高等教育体制、创建现代大学制度等方法,促使大学管理模式根本转型。香港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实践,对内地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建设高教强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加深体制改革。逐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香港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源于英国。经百年实践,在继承和扬弃中加以完善,形成了政府干预少、法律保障强、学术科研旺的大学运行机制。香港高校具有高度自,法律体系比较健全,管理制度比较完善,学术自由受到高度重视。政府宽松灵活的间接管理制度以及香港高校规范的自治管理制度是香港高等教育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内地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应由过去的被动、行政化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向主动、学术化及开放式的管理模式转型。颁布于1998年的《高等教育法》早就确立高校自主办学的基本原则,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多年来高校管理模式并未摆脱计划体制下的行政集权模式。可喜的是,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中,把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要求真正完善并落实《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分类推进高校章程建设,逐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2.加大经费投入。完善高等教育经费资助体系

内地要从“高教大国”向“高教强国”挺进,仍然存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自身经费筹措能力较弱等问题,应积极学习和吸收香港特区在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方面的经验:一是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继续大幅度提高生均财政拨款比例,探索公办高校的股份制办学改革。可借鉴香港社会办学的经验,在“谁投资,谁受益”和“互利、互惠”的原则下,积极鼓励企业购买股份,为高校提供充足的办学资金,通过合同的形式让高校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服务,培养和培训他们所需要的对口人才,或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咨询等;同时,鼓励高校接受社会捐赠并设立高端人才引进补助专项。二是探索绩效拨款机制。以绩效预算思想为主导的高等教育经费拨款制度改革在香港以及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成潮流。是解决财政紧张与教育规模扩张矛盾的有效举措,也应是内地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三是完善经费投入机制。为落实高校办学自,需解决当前专项过多、过杂而可能破坏大学基本运行机制的问题。要进一步改革政府与高校的财政关系,改革高校专项制度,制定高校基本运行经费的财政拨款规范框架,使高校具有充分的资金使用与配置自,包括在不同功能间调配资金的裁决权。

3.加快国际化步伐。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

水平

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紧要、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按照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共通原则和惯例,提升内地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研究制订对外合作办学发展规划,把中外合作办学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统筹谋划,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要。二要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学科建设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中之重”,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专业与内地高校合作。突出满足内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重点做好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三要通过培养、培训和引进,打造一支过硬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特别要支持高校面向海内外选聘一批水平一流、业绩杰出的人才,同时千万百计利用国内外资源培养本土优秀人才,两者形成合力,努力打造一大批拥有卓越才能的本土“国际大师”和“国际学术领袖”。四要改革课程体系,多开设外语教学课程、建立灵活学分制等。五要加强海外合作办学,建设并发挥留学生教育示范校的引领作用,拓展政府奖学金资助范围,积极鼓励高校发展留学生项目,提高大学生海外学习的比例。

4.加紧书院制探索,推进知识教育改革

书院制,即在校住宿的教育制度,秉承了中华传统教育精神,是孕育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归属感的重要摇篮。当前,内地高校的通识教育大多由教务处统筹管理,责权不明,不少教学内容交叉重复,教学质量不高,很多时候开设通识教育过于形式化,广大师生对此颇有微词。书院制作为香港中文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载体和手段,既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实践了西方通识教育的模式,通过设置独立于教务部门之外的独立建制的、跨学科、跨部门的组织机构,专门管理通识课程建设,以保证通识教育有序、有力地运行。在通识教育理念、组织结构、课程设置、质量保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内地高校在借鉴香港高校经验时应慎重对待书院制创新,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发展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

5.加强监督机制。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国家宏观调控高校办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科专业特色形成的重要基础。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评估的作用得到了政府、社会和学校的认可与支持。然而,高等教育评估还明显存在保证主体单一、侧重外部质量监控等弊端。此外,各院校一般对政府组织的外部评价给予高度重视,而忽视其内部的自我评价,没有把自我评价看做是整个质量保证活动的主体和基础,只是将其视为质量保证的对象。所以,高校内部的质量监控保证机制大多未能有效建立起来。反观香港高等教育,已形成多层次、功能全、内外结合的质量监督机制。香港的经验表明,只有建立健全高校内部质量监控保证机制,才会把握住教学质量的关键。香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强调通过院校内部与外部共同努力来实施,需要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与院校通力合作。通过相对独立的中介机构实施外部质量监控,实行分类评价。同时,为减少重复竞争,需帮助院校发展各自特色,引导院校确保在符合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办出独具特色和高水平的大学。

香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表明,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严格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正确把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关系,通过不断完善高等教育体制、创建现代大学制度、创新学科专业建设、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推进高校师资及激励制度改革、建设高效办学经费管理机制,以及促使大学管理模式创新,从而实现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和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 of the Hong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on. GeneralInformation:Key Statistics on UGC-fundedInstitutions(5 years:2006/07-2010/11)[EB/OL].http://cdcugc.edu.hk/cdcf/searchStatisticlKeport.do#,2011-11-28.

[2]泰晤士报特刊公布世界大学排名阻B/oL].http://news,xinhuaneccom/edu/2011-10/07/c122124496.htm,2011-11-28.

[3]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 of the Hong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on.Graduate[EB/OL].http://cdcugc.edu.hk/cdcf/search StatisticReport.do.2012-02-18.

[4]张俊宗等,现代大学管理模式转型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4,(11).

[5]陆振康,一流学科建设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中之重[J].江苏高教,2004,(5):45-47.

香港大学研究生篇8

【关键词】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

1 香港的高等教育现状

上世纪后期以来,香港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除香港大学以外,香港本岛突现了以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大学,其办学实力和规模同步增长。

1.1 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简况

与内地相比,香港的高等教育起步相对较晚。香港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香港大学”成立于1911年(1912年正式办学)。在其成立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香港大学以为港英政府培养公务员为主,港大创校以来一直采用英语教学。在法律、心理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表现突出。香港的高等教育在历史上曾经也是少数人“精英教育”,但自1993年以来,香港高校学生数量开始较快的增长,以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其特殊的高等教育休系,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向多样化发展,其高等教育逐步进入普及化阶段。香港本岛现在高等学校14所,其中公立学校8所,私立大专院校6所(其中包括一所私立大学)

1.2 香港政府高等教育的经费支持

香港现有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水平明显超过内地很高水平,但其办学成本和学费也相当高昂。据考察了解,扣除基础设建设成本,香港政府为每个公立院校学生的平均资助成本为20万港币/年,其中理工科学生为50-60万港币/年,对医学生资助则超过100万港币/年(其中兽医生均资助则高达120万港币/年)。

和内地一样,香港高等教育的经费最主要的来源是香港政府。在香港没有一个类似于国内教育部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简称“教资会”),负责就香港高等教育的经费拨款安排及策略性发展,向特区政府提供意见。但所不同的是,“教资会”属于非法定的团体,其职能是“致力与各院校、政府当局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工作,务求令高等教育界达致卓越,从而发展香港成为区内教育枢纽,同时培养高质素人才,以推动本港经济及社会蓬勃发展。”据称“教资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政策性机构,其不会对香港公立高等院校的办学思路进行直接的行政干涉。

除政府资助外以外,社会界及知名人士的捐助也是香港本岛各公立高等院校办学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除了8所公立院校外,香港还有一些社会人士开办的私立院校。以香港树仁大学为例,其根据香港社会需求,在一些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的学科领域,如商业、人文及社会科学方面提供极具特色和高水平的大学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虽然由于没有政府经费的资助,其办学条件和设施相对香港8所公立院校存在明显的距离。

另外,学费也是香港各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源,香港公立高等院校对本地学生的学费为42500港币/年,同时香港公立高校每年会招收为数较多的“非本地生”(以内地学生为主),其学费则为10万港币/年。私立高等院校的学费相对较高,如树仁大学本地生的学费为6万港币/年,但有意思的是,树仁大学对包括内地学生在内“非本地生”收取的学费是和本地生是一样的。

2 对香港的高等教育水平和特色之见闻

在2个星期的考察学习期间,实地走访了包括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职业训练局、香港树仁大学及钟声慈善社胡陈金枝中学在内的一批香港本岛的高校及中学。

2.1 香港高校及其全人教育

香港的综合性大学有相对广泛的学科门类设置,其办学规模和实力比其他香港高校有明显的优势。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是香港本岛综合性大学的典型代表。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香港第二所成立的大学,以人文社会类学科学优势,设有文学、工商管理、教育、工程、医学、理学、社会科学、以及法律等八个学院合共60个学系,在学生总数1.8万余人。除专业及学科设置之外,“书院制”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一大办学特色,其设有新亚、崇基、联合、逸夫、晨兴、善衡、敬文、伍宜孙及和声等九所书院。这些书院以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为核心,每个书院设有各种特色的计划和活动,以根据学生兴趣和专业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同时,拓展学生更广泛的兴趣和眼界,以促进“全人教育”理念。香港科技大学立于1991年,虽然科大是香港最晚成立的公立大学,但发展迅速,目前该校的工程及商业学科在国际上具有颇高的声誉。同时香港科大现已成为高度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同理、工、工商管理及人文社会科学及霍英东研究院五所学院组成,提供本生科生及研究生课程。香港科大为本科生提供“通识教育”,以利其全面发展。

2.2 香港的大学博雅教育

香港岭南大学是香港唯一的以“博雅教育”为理念的大学,虽然其办学规模相对很小(在校学生人数只有2000余人),但其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精细化办学,其教学理念是强调全人教育、以学生为本,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及个人成长,矢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关怀他人和勇于承担责任,以面对快速变化的时代挑战。由于实行精细化办学,岭南大学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在港都具有较高的声誉。岭南大学“博雅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的学习和个人成长,用以培养学生智慧和创造能力,务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全人,对其深刻印象是教师较全面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其校长“每天”和多位学生共进早餐,以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诉求,甚至帮助学生解决各种校院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细小而具体的问题。因此,岭南大学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岭大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很高和“归属感”很强。

2.3 香港的高等职业教育

香港职业训练局(VTC)成立于1982年,是香港最具规模的专业教育培训及发展机构。其性质类似于内地的高等职业院校及成人教育机构,每年为25万名学生提供全面的职前和在职训练,并颁发国际认可的学历资格。香港职业训练局颁发相当于国内中职及本科层次的资质文凭,为不同年龄与层度的学员提供就学。其教学手法着重传授实际技能,强调实践经验及成效,重点不单是传授知识与技能,同样重要的是“实干”。VTC有两套主要策略计划,第一套策略计划以“创新价值、构建实力”为主题,建基于业界、青少年及成年学员的“终身发展伙伴关系”;第二套策略计划于2008年确立(期限从2009.10至2016.07),计划主要纲要在于为香港专业教育培训发展开拓新貌;透过提供多元化且实用的课程,协助青少年及成年学员提升就业竞争力及实践终身学习;为各行各业培育维持香港经济整体发展及竞争力所需的优秀人才;支持政府的教育及人力发展政策等。

3 对香港高校国际化办学理念有关的学习体会

和内地高校相比,香港高校由于生源及土地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其办学整体规模相对较小,但其充分利用香港地域、经济和社会条件,在很多专业学科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其一些国际化办学理念值得内地高等教育工作都借鉴。

3.1 注重国际排名和影响

香港的高校非常注重国际排名和影响,以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以例,其在一些国际知各大学排行榜上位居前列。虽然大家都认同大学排名并非衡量一个高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指标,各种大学排名的标准也因其指标或测重的不同或有失偏颇,但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及竞争的时代背景下,对高校国际排名及其影响力的关注,也是在国际范围内获取优质生源、广纳贤才及争取政府或社会支持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3.2 全球范围内招收专业及学科人才

香港大学的国际化办学理念的一个重要方式的在全球范围内招收各专业及学位领域的优秀人才。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以招收了包括多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国际级大师,其拥有一支享誉国际的优秀教研队伍,其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人数才约450人,却来自全球35个国家,各级教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75%的教授从北美60多所一流研究型高校取得博士学位。据观察,教研队伍国际化是香港科技大学教学及科研走向国际的一个得要途径,也可是其国际化排名得以快速提升的一个重要源头。

3.3 每个高校有较高比例的非本地生

在香港的公立高等院校中,每年会招收20%左右的“非本地生”(包括内地学生、台湾学生及国际生,其中以内地生占大部分比例)。特点引人关注的是,香港各大公立高等院校非常重视从内地招收成绩优秀的应届高考学生,甚至多个内地省份每年的高考状元会被香港高校录取。从内地招收高质量应届高中学生,为香港高校溶入内地不同的文化,为香港学生提供一个更多了解内地文化的窗口,这吻合了回归后香港经济和社会和内地不断溶合的趋势要求的同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香港高校在内地的知名度。

3.4 实行国际交流的交换生制度

根据其专业学科特点,香港的高校会和国际上或内地的各名或特色院校建立相对稳定的合用关系,结成“姊妹”院校,并互派学生进行交换学习,互免学费。以香港城市大学为例,其专门安排经费,资助其45%学生在毕业之前至少有一次国际交流学习的机会。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国际交流学习实际上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或“研究”国际上前沿专业知识为目的,而是以拓展学生“视野”或“领略”不同文化为重点。

【参考文献】

[1]莫家豪.香港高校国际化办学理念与实践[R].香港:香港城市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13,08.

[2]陈彩燕.香港岭南大学博雅教育课程实践与启示[M].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1):10-15.

上一篇:语文小报范文 下一篇:窃读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