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文

时间:2023-09-30 06:26:49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篇1

摘要电影欣赏是以优秀电影为欣赏对象,将其整合纳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作为素质教育的绝好教材,电影欣赏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发散性思维。

中外优秀影片凝结着艺术创作者的智慧,传承人类数千年的文明,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电影欣赏是以优秀电影为欣赏对象。将其整合纳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可以使学生在通过对电影艺术的审美接受产生自我感性认知、丰富想象和理解诠释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后,经内心自省,养成个人的高尚情操,提升自我文化和道德修养。我们应该有力抓住电影艺术作为思想文化传播载体的特点,使电影欣赏与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以及素质教育得到合理交融与整合。

1、电影欣赏是素质教育的绝好教材

《易传·象》“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意思是山下流出泉水,灌溉田地,使万物萌生,即是发蒙。君子就当用“果行”来培育健康的人格品性。什么是“果行”?就是以人类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文明成“果”为准则的模范“行”为作榜样,才能培育自己和孩子的优良品德。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教育。它既有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也有劳动实践能力方面的,更有健康人格培养方面的。因此怎样真正把“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变为教育实践,怎样给学生配备全面的“营养大餐”,一直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比如自从人类发明电影166年来,我国拍了无数的电影故事片,讲述了上下50D。年的故事。其中有许多电影伤口思想性强,艺术性高,时代特色鲜明,民族情感浓厚……经久不衰、淘汰不掉、内容永不过时、形式百看不厌,值得学生看一遍又一遍的精品。这些精品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内涵。好中挑好,精益求精,选取最好的一部分来入课,则它们的观众——学生,无论在道德品质、理想抱负、行为能力、知识积累、艺术感受、人际交往、创造精神等诸多方面都将综合受益。因此,运用经典电影的传播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必然成效显著。

2、电影文化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指导,唱响社会主旋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人类社会最先进的价值体系,是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和愿望要求的价值体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人们个体的、集团的价值选择、价值认同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相协调。这样才能够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建设打牢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作为文化的载体,电影作品必定反映自己所属国家、民族的社会生活,传达出社会文化的各种信息和人们的精神追求,进而体现出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从媒介的社会责任而言,电影作品应发挥正面导向作用,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上找到平衡点。而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驾驭者、使用者则应清醒地认识到媒介的文化承载和传播功能,以及媒介开启心智的功能,使其肩负起教育国家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责任。电影文化传播的思想文化导向应该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电影文化的品位,提高道德情操,唱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发挥电影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3、通过电影欣赏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在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其中运用电影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优秀的爱国主义电影片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可信、感染力强的特点,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当代大学生在欣赏这些爱国主义的电影作品中,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感和理想主义情怀。用优秀电影片对广大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已成为国家、社会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措施。

“电影、音像对大学生道德的养成、人格的塑造、审美的熏陶,影响之大,是父母和老师教诲的强有力的补充。积极向上的电影作品将成为大学生知识教育、科学普及、了解社会和个性发育的重要选择之一”。电影电视作为宣传媒体,必然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加深对电影作用的认识,有利于我们能动地利用这个有效工具,为素质教育服务。

4、让学生通过电影欣赏,调整大学生的价值观

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重在引导,大学生人生阅历浅,价值观处于形成时期,具有不成熟性和可塑性特点,个体理性选择能力和辨别善恶能力较弱,在价值观的选择和取舍,以及价值目标的实现中易入误区。在高校开设电影欣赏课,帮助大学生澄清个人价值标准认识上的冲突和价值选择上的困惑,为大学生的人生定位、理想与追求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将电影文化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和蕴含的思想艺术价值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剖析,让学生通过电影鉴赏活动,加深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因为优秀的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电影作品,通过其自身的美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和心理。使学生通过它在感知外部世界的同时产生审美愉悦,使其心灵得到净化,审美意识得到增强,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并最终使人格趋于完美,其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音乐、美术、戏剧乃至文学。通过对大学生电影欣赏的指导,使大学生在面对电影作品时,真正进入“审美”层次。能够从电影文化中筛选各种有用信息,加深大学生对于自身和社会的认同感以及对社会价值的遵从,更好的促使大学生对传统价值观念进行重新评价、选择和认可,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正确的理念和价值取向。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篇2

[关键词]电影;学生;思想素质;意义

优秀电影,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包含着数千年的人类文明成果,这正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精神食粮。电影艺术通过语言的描述、音乐的渲染、画面的展示,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优化了感知渠道,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变传统说教为生动、直观、形象的愉快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将道德品质、理想抱负、行为能力、知识积累、艺术感受、人际交往、创造精神等溶入在学生的血液中,化为学生的素质,雕塑了学生的灵魂,提高了教书育人的功效。实践证明:电影不仅是娱乐的手段也是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非常好的手段之一。

一、电影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优秀的电影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利用电影艺术形式对人们进行引导教育历来就是我党的传统和优势。将电影与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使之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之中,这对于培养学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有比较明显的作用。从电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情感沟通的生动桥梁

心理学认为,德育过程实际上是受教育者知、情、意、行有机整合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情绪体验是德育的枢纽,是道德知识学习的直接动力,因而利用情绪体验可以激发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兴趣和愿望。电影是集形、声、光、色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电影以其特定的故事情节和艺术家的表演能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艺术家们的情感越是炽烈,想象就越活跃,情感越具有深度和力度,作品就越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欣赏电影的过程实际上是道德情境化的过程。在看电影时学生们全神贯注。随着电影的情节发展和主人公命运的演变,欢笑、担忧、激动、愤怒、惊喜、发愁,甚至掉下眼泪。影片中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情节,激发起学生对英雄模范人物的敬佩和对犯罪分子的愤恨。对助人为乐行为的赞赏和对损人利己行为的谴责,对自己做好事时所感到的自豪和满足,和过失行为的羞愧和自责,这些都是道德情感。道德主体在有了道德情感之后,就会为了这种需要进行道德选择。

情感是沟通的桥梁,电影的教育功能也是在感人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主旋律电影通过描写历史与革命斗争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一批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并深刻地揭示出他们的内在情感与性格特征,从而使观众的心灵得到震撼,激起强烈的感情波澜,增强他们对黑暗势力的愤恨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此外电影作为一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艺术形式,还可以起到发展和完善人的思维品质的作用。能够培养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增强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人的基本素质,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作用。

2 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如何把冷冰冰的理念化作可知可感、可亲可敬的教育行为,将德育与鲜活的电影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电影以直观形象的声像与故事情节来反映深刻的理性内涵,能把各种抽象的素质要求通过人物的具体活动体现出来,使学生心中的偶像有了生动的表象依托,电影片段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一些永恒的人生概念如爱、奉献、进取责任、合作等,在观赏电影过程中渗透到了学生的意念中,在学生的主动思索中,融入了主体的人格中,对各种人格的感悟与敬慕。消除了学生对纯粹说教的逆反心理,潜移默化地受到高尚思想的熏陶,可以衍生出学生追求高素质的自我完善的需要。深切体验到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能在行动中自觉坚持以电影中高尚人的行为为准绳,反省自己的道德、素质、修养。总之,以学生作为主体地位参与的电影欣赏课能够通过各种感性体验,激发学生高尚理念、调动学生完美的人格,其强烈的教育功能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比拟的。

3 爱国主义的形象教材

电影艺术也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时代生活的一面镜子,通过各种题材的电影可以引导大学生反思历史,观照现实,认识生活,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的许多电影本身就是表现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与现实生活风貌的艺术作品,尤其是百部爱国主义影片更具有教育价值,通过观看这些影片,可以使广大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这些不同历史、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电影精品,通过一幕幕历史事件,一个个真实故事,昭示着华夏儿女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设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让人们为那些伟大的或普通的革命者的生活、情感和奋斗经历所鼓舞,提高人们对历史与现实的认识,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们国家现在的许多电影都是配合当时的形势所拍摄的,如《孔繁森》、《》、《南征北战》、《甲午风云》、《焦裕禄》、《白求恩大夫》,这些电影生动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打动了同学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形象深深地融入大学生的血液中,使同学们终生难忘,而不再是空洞的概念。通过这些电影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强能力,完善人格。

4 素质教育的精神食粮

电影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在电影中,既有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及中国人民英勇抗敌、抵御外侮的斗争史,有我国领先于世界的四大发明,有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有爱国仁人志士、革命家、科学家,有中国人民英勇抗敌的战争故事,由古至今,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展示了祖国文明的源远流长,展示了祖国奇妙的自然景观,也展示了我国人民的勤劳、聪慧、勇敢、顽强。影片从思想上、艺术上、形式上都包含着数千年的人类文明成果,容纳了丰富的知识,蕴含着深刻的思想,精美的艺术创造,栩栩如生的人物画面,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无一不对学生的视、听及心灵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每部优秀电影都是一本精美的教材:光与影在这里重叠、交错;精彩的故事在这里扣人心弦;学生们看了电影《林则徐》、《鸦片战争》,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尊心,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看《》、《我的战友》等英雄故事片,了解英雄模范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看了电影《爱迪生》、《居里夫人》、《牛顿》、《华罗庚》等影片,被科学家们对事业孜孜不倦、百折不挠、为整个人类造福的精神感动。看了动画系列片《三个和尚》、《马兰花》、《灰姑娘》、《抬驴》、《白雪公主》 等影片,学生有了善良与丑恶、勤劳与懒惰、愚蠢与机智等正确的爱憎理念。这些理想道德人格的化身,扯下了道德规范神秘莫测、权威似的高高在上、严肃刻板的伪装,为道德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5 校园生活的文化内容

大学校园是学生直接接受教育的场所,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素质教育的外周环境,影响着思想素质教育的成效。现在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一般多为传统的宣传栏、文艺晚会等形式。过于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高校文化活动必须树立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教育目标,转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求知、生存、人际交往和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上来。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电影是一种较好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在大学校园里有着庞大的文化层次较高、具备一定的鉴赏水平和善于思想和交流的大学生观众群体,他们不在意对个别明星的关注,更多的是对影片本身价值的判断上。因而大学生对电影艺术有着比其他观众群体更为浓烈的兴趣,是校园电影观众的主体,在观影活动中认同、构筑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在他们生活中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可以促成、保持、改变他们的人际关系。

电影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有着雄厚的基础。建国以来,我国拍摄了许多故事片、舞台艺术片、科教片、新闻片,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再加上国外优秀的影片,已经形成了容量巨大的文化资源库。这使电影为大学生服务,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有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基础。电影集思想性、观赏性于一体,更好地满足了大学生求知、求新的心理要求,使电影为校园文化服务得以开展起来,也能有效坚持下去。

二、实现电影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现实途径

要真正发挥电影的教育优势,就必须把电影教育摆上位甚至作为一门课系统地、规范地、科学地加以规划。经典电影作品经久不衰、内容永不过时,并且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内涵。

在有电影课的大学里,老师们曾作过调研,许多学生认为电影课轻松、有趣、能寓教于乐,既长见识,又治身心。电影完全可以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影教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观影活动,深入挖掘影片的内涵,充分发挥电影的教育功能。我们可以举办欣赏课,把艺术性较强的电影作为欣赏课,欣赏课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它最受师生欢迎的是:不要备课,没有定时作业,只是凭个人兴趣去“欣赏”。二是课程灵活,把一些教育性较强的电影作为活动课来实施。开展影评、即兴演讲、故事会、观后感征文、电影主题歌串唱会等活动,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激发了大学生看电影的兴趣;既加深了对已看电影内容及其教育意义的理解,又能提高大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大家都看过电影《女大学生宿舍》吧,影片中的大学生们在新年的晚会上演出了一段电影《唐吉诃德》的片段,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们被电影感染的程度。

结语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篇3

【关键词】徐公美;电影教育;电影场;电化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005―07

一 引言

电影于1895年12月28日诞生,次年6月19日传入中国。[1]那时的电影还属于默片(Silent Pictures)。有声电影(Talking Pictures)传入中国是1904年,西班牙人雷玛斯从外国带来一架破旧的放映机和几部外国新闻、风景片,在上海四马路青莲阁茶馆映演。[2]关于教育电影的起源我们可以追溯到1916年,“幻仙影戏公司”摄制了反映鸦片对我国人民毒害的影片《黑籍冤魂》。该片具有极大教育意义,孕育了朦胧的教育电影概念。[3]正式的教育电影源自商务印书馆。1917年,商务印书馆开始兼营里电影事业,第二年制作了专门的电影教育短片《盲童教育》、《慈善教育》、《养真幼稚园》等。[4]从此,中国教育电影的历史拉开了帷幕,电影教育事业也随之迈向了一段繁荣的发展时期。在这段发展历程中曾有许多先驱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徐公美先生就是这一时期电影教育的重要贡献者之一,也是早期电影教育的积极倡导者。

二 徐公美及其主要贡献概述

徐公美(图1),生卒年不详,江苏上海人,20世纪20年代毕业于北京人艺戏剧专科学校。曾任上海乐华女子学校教务长,商务印书馆影片部主任,上海大厦大学教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电影剧本研究会委员等职务,亦曾在上海市教育局供职。徐公美早年主要致力于演剧编写与演剧术的研究,后来受电影的影响认识到电影对教育的巨大促进作用,遂转向对电影教育的关注。这其中的“缘由”徐公美自己解释到:“著者(徐公美)在演剧上的研究,已不若先前那么热烈,亦不知其所以然。却是对于电影教育,我感到无穷的兴趣,常想将来的世界,也许会成电影的世界(图2)”。[5]

徐公美、郭有守、孙明经等前辈可以说是伴随着中国电影发展而成长的一代电影人,也是我国最早的电化教育研究专家。二十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我国正处于一个非常的时期:清朝覆灭、民国初成、军阀割据,加之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家是内忧外患。当时,上海更是如此,徐公美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铸就了大量学说,提出了诸多的观点。徐公美在实践上,积极倡导国家电影及电影教育发展方针,起草“‘国立电影教育局’组织条例草案”等,培训、培养了大批电影教育工作人员,为大学讲授“电化教育”系列课程。[6]他还引进了大量的国外电影教育理论与实践,亲临考察日本电影教育事业等。大大推动了我国早期电影及电影教育的发展。徐公美代表性的著作有:

其中,很多著作在当时乃至现在的电影教育领域都有较大的影响:《电影教育》是目前我国史料记载的第一部电化教育专著[7],该书详细论述了教育电影的意义、电影与教育的关系、教育影片的研究、电影的学习指导方法等。《电影发达史》是一部电影及电影教育的历史专著,它介绍了世界其它发达国家电影发展的制度与状况,梳理了我国电影与电影教育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我国电影与电影教育发展的系统建议。《日本电影教育考察记》是徐公美(当时还有郭有守、陈鹤琴等人被派往它国)受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委托,考察日本电影教育归国后所著。该书采用了大量的数据、图、表充分论述日本电影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等,获取了第一手珍贵的资料,论著最后还探讨了中国电影教育发展之路。《非常时期的电影教育》针对社会动乱的特殊国情,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电影发展的特殊政策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电影场》(电影场,实施电影教育的场所)一书,从电影场的构造、设备、管理、施教方法、片源等维度讲述了电影教育最基本的理论,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电影场的正式出版著作。

三 徐公美电影教育的重要思想与观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首先说明一点,那个时期的“电影教育”提及的“教育”一词多泛指社会教育或广义的教育,属于“大教育”观取向,专指学校教育的也有,甚少。徐公美电影教育的思想体系也基本遵循这个规律。我们对徐公美电影教育的主要思想与观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影是娱乐,电影是产业、亦是教育

实施电影教育的发展,首先应对电影有深刻的认识。那时,电影的宽广可以包括各种电影的表里(形式与内容)。对于“电影是什么?”,大部分专家从艺术或娱乐的视角来解读,均未能有一个圆满的解答或找出一个公允的定义。徐公美则从电影的范畴提出了一个电影界说,更好地揭露了电影的实质。电影的领域包括“娱乐”、“产业”、“教育”三大部门[8](图3)(电影发达史也称“三种形态”)。首先,一般人去电影院的目的,无论怎么说都是为了娱乐,他们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只不过在刺激。刺激的形式尽管不同(喜剧为笑,悲剧为哭),然而追求娱乐的目标则是相同的,所以说电影是娱乐。其次,电影的制作与映演的目的,多以盈利为主,加之电影发达异常的迅速,很快跃居产业界优越的地位,并得到稳固。所以说电影是一个产业。第三,电影映演的对象宽广无限,不论男女、老幼、智愚与贫富,都能接受和体味。在此场合下,电影能充分发挥启导知识的机能。于是电影被教育家采用为教学的工具,所以说电影亦是教育。徐公美的“电影是娱乐,是产业,亦是教育,”的多元化论述,更准确地把握了电影的属性。

2 电影是“艺术性与企业性的统一”

徐公美的电影“艺术与企业统一”论,从生产的视角指出了电影的大众性,不孤立、静止地规定电影的特性或本质,深化了人们对电影的认识,是徐公美学术生涯的又一“亮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观点很难得,具有辩证的历史性。徐公美认为:“之前一切的‘美学’都把艺术提高到超越了一切利害问题、绝对崇高的境地,是非金钱和非经济的。电影的诞生打破了这种观念,它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大规模的企业。新的电影艺术的理论非筑成在电影的艺术性与企业性的统一或一致上不可”。[9]这里的企业性不是以储钱为目的的买卖,也不是资本主义的企业,而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资本赋予电影的特殊企业性。电影艺术一产生就与资本有了不可分离的连锁关系,若没有资本条件,则不能制作出任何一部影片。[10]说白了没有哪一个艺术家能够完全脱离大众的要求与资本家的需要而独立存在。死守艺术和“象牙塔”的清廉的艺术现象是过去艺术的极大虚伪,也是过去艺术家的缺点。在企业性上,一部影片的制作需要数万甚至几百万的巨资,这样的资本需要拥有巨大固定资本的影片公司的各种机构与设备所产生,为了资本的回收或策谋利益的获得,不能不和剧院发生密切关系。[11]这样,电影艺术在这个时代具有着巨大的企业性,这是过去不曾看到的。企业性占领了电影的重要部分,除掉企业性,电影的艺术性也随之消减。[12]所以艺术性和企业性是不可分离的关系。那种“批评家推荐的影片赚不到钱,被批评家骂倒的影片反而一定赚钱”的说法,是把电影的企业性与艺术性分开来,站在对立的立场讨论了电影。

我们如何来理解徐公美的电影艺术性和企业性的统一呢?一方面,现代社会是一种大众的时代,离开了大众的艺术,那是丧失了社会存在性的“古董”。譬如,一位“画家”只为一部分贵族或某一个群体执笔,那不能称之为社会艺术。电影只有迎合了大众的审美观才是丰富的电影形态,这与企业性不矛盾。另一方面,电影的企业性不能简单理解为“商品性”或“营利性”。现代电影的企业性我们常用“电影制片家”这个人格化的称呼代替。严格意义上说,他们应综合考虑电影的艺术性和企业性,即把握电影艺术本质的同时还应代表该电影艺术部门的利益。若专以资本和利益追求为重要目标,那就削减了电影的艺术性。然社会实际情况则是许多进步的、成功的制片家,往往一边被人们认为是最富商业才干的人物,一边又被明显地证明是富有艺术观念的制片家。因此,企业性里渗透着艺术性,电影是二者的统一。

3 徐公美对“电影与教育”关系的认识

关于电影与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徐公美有过多次阐述,我们具有影响有两点:

电影是促进教育效率最合适的工具。1937年,徐公美提出“电影是促进教育效率最合适的工具”的观点。他认为电影是一种独立部门的艺术,凡是艺术都有教化的作用,这种教化作用比起其它的姊妹艺术(如:演剧、跳舞、音乐、绘画等)更为显著。所以,与其说电影是最复杂的艺术,倒不如说电影是社会教育乃至大众的文化更为确切。电影与教育的交涉乃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必然,教育家们正是发现了青年学生们的“电影热”,而把电影作为一种视觉教育的手段。[13]后来它真就成为了辅助教育最适当的工具。

另外,早期的电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与今天大不相同,可以说是三分娱乐七分教育。当时人们积极广泛地运用电影手段开展社会教育,并普遍认为电影应该进展为学校教育的利器。在《电影场》之“电影与教育”一章中,徐公美举例证明电影促进教育效率的重要作用,他论证到:“地理教学,倘使学生在银幕上观看一国领土的真样子后,地图上的几条线便会十分富有新意义。......电影能使亚拉斯加土人得到肺结核的预防扑灭的大部分知识;在亚非利加能藉此(电影)以为农业改良之方法。[14]”他还进一步分析说,在电影最发达的美国,已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校教育在利用电影。电影与教育发生着密切的联系,无论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证明电影能够增加教育方面的效率。[15]

4 “教学+电影”与“教学x电影”

1936年,徐公美在考察日本电影教育后,通过对日本电影教育的历史、教材影片的发展状况及中小学利用影片实地授业效果等的调查研究,把日本电影教育的发展史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期,大正十二年至大正十五年,为“黎明时期”;第二期,昭和二年至昭和五年,为“展开时代前期”;第三期,昭和六年至昭和七年,为“展开时代后期”;第四期,昭和八年“迄今”(推算为昭和十年),为“转向时代”。徐公美认为,第三、四时期的本质区别在于第三时期的电影教学只不过是“电影+教学”罢了,第四时期的显著特征是各学校的电影教学多数已经由“教学+电影”而转变成了“教学x电影”(图4)。[16]遗憾的在《日本电影教育考察》中并未对“教学+电影”与“教学x电影”的内涵作进一步的论述,或许是未曾详细记载。只是概括地说“教学x电影”表现为[17]:①有很多的优良影片,并取向逐渐统一;②民营电影业者,咸(意“普遍”)有注意教材影片的倾向;③小型影片开始普及;④讲堂映写(“放映”的意思)会热者,也有转向教室映写的趋势。

通过对徐公美其他著作的解读,我们推断徐公美所说的教学与电影的乘法关系意在于强调教学与电影的有机融合,而非机械相加。电影的初衷只是针对娱乐,拍摄制作影片的内容也大多以娱乐为主题。后来,一些教育家们发现电影是用于社会与学校教育的较为合适的工具,于是把电影用于学校教学。但是当时的影片只是一些社会教育性质的(相当于今天的科普片),即使运用于学校或课堂中,与教学内容不相吻合,不过是电影与教学形式上的叠加,缺少相互间的渗透整合。因此,这种状况是“教学”+“电影”的概念。再后来,随着大家对电影提高教学效率认识的不断提升,涌现出很多优良教育影片,且价值取向趋于统一,针对教学的电影片开始出现。电影业中连民营电影业也普遍开始关注教育中教材影片的编制。在设备和影片方面,小型影片开始普及。那时使用的普通放映机和影片大致分为小型和标准型两种类型:小型机设备经济、易操作、使用方面,影片的种类却非常有限。标准型放映机及影片价格高,设备沉重、放映租赁手续复杂,学校使用极为不便。小型影片的广泛应用使得学校拥有自己的小型放映设备并享有丰富的影片选择余地成为可能。热衷于讲堂映写的人们,也开始逐渐转向对教室映写的关注,即电影教育走进了学校课堂。这种现象下,学校运用电影开展教育的概念是电影与教育的有机融合。电影教育是“教学”与“电影”的乘积关系。

5 徐公美非常时期的电影教育方针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难时期,我国电影市场整体状况是萧条混乱的。究其原因:一是,世界发生经济恐慌,引起各国电影事业的危机,国内外购买力急骤下降;二是,电影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剧本缺乏、粗制滥造,严重损坏了电影的文化使命、娱乐价值及企业地位。[18]电影教育的发展亟需推行新政策。徐公美希望政府组织一个“教育电影馆”或“电影教育局”(图5)(类似今天的“中央电教馆”)来指导非常时期电影教育的发展,并起草了该机构的组织条例草案。徐公美非常时期的电影教育思想概括如下:

(1) 非常时期的电影教育的目标应使全国民众获得应付国难的智能及有关国防的重要常识。据此,把非常时期电影教育的取材限定在四个方面[19]:“①将以往历史上民族革命的故事摄入影片,使国民观览后,增进爱国的观念;②将最近国内各项已经完成的生产建设,在银幕上映演出来,使国民知道中国渐渐具备现代国家的基本条件;③将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中的军事准备,择其可以公开者,摄影公映,使国民恢复其自信力,而坚强抵抗的情绪;④凡关于非常时期国人应该负担的工作以及必不可少的常识,都得运用电影为宣传工具,将它一一具体表现出来,藉以加深民众的印象。”徐公美认为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国防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国防的本质不仅包括武力战、经济战还包括思想战。电影艺术也应作为救国的一种手段,这种思想延用了德、苏、日等国的战备教育模式,将电影国防化,这里我们不再妄评对与错。

(2) 电影教育发展应由政府统一管制。具体举措包括:“教育部应规定其每年度学校及社教机关促进电影教育发展的正常经费,主张对全国电影教育系统及时整改。教育部下须设教育电影局负责主持教育影片之编辑供应。组建电影教育工作人员训练学校,授以电影演技和摄制训练及著作剧本和导演的修养以备急需。”[20]这些观点主要基于一个背景:一九三几年,中央党部已经设立了“中央电影事业处”,由原“中央电影事业指导委员会”改组而成,但它的职责是政策的宣传及重要会议新闻片的摄制等,缺少一定的行政权。重要的电影教育事业要想有所突破,必须革新,推行新计划,这就需要一个健全的、具有行政权力的组织,以便专司其事。

(3) 关于国际影片交流,提出要严格控制。徐公美强调:“一方面,国防主题的教育影片,涉及军事国防及特殊秘密设施的,绝对不得流于国外;另一方面,对外国影片的输入须在内容与数量上例行检验制度,以保护国产电影的发展。放映上实施比例制,即上映外片若干本,必得配映国片几本。”[21]这种“限制外片倾销”的做法,徐公美1936年在杭州的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四届年会上就曾提过,不过并未引起大家的关注。1937年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社会形势巨变,季陆提出“维护国产影业”的议案得到了广东省认可。徐公美认为该举措很有见地,于是在此基础上再次完善论述进行倡导。为我国特殊时期的教育电影的国际交流提供了思路,维护了国内教育电影企业。

徐公美非常时期的电影教育方案涵盖了电影教育的目标、教育影片制作的选材、电影教育课程设置及人员的培训、机构的职责与运作等提案,得到政府当局的大部分采纳。除此之外,徐公美还进一步规划了“电影教育局(或教育电影馆)”未来三年的发展纲要[22](图6)。

6 徐公美之电影教育管理思想

早前电化教育主要包括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两类,尤以电影教育为重。《电影场》一书对电影教育的场所构造、设备如何良好运转及科学管理维护的办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类似于现在的“电化教育管理”。在此之前关于电影教育场管理一类的书籍在出版界还不曾出现(图7)。

(1) 提出“电影场”概念

“电影场”在各国均有不同称谓,考我国习惯,华北称“电影院”,南方以前称“影戏馆”,后来多数称“大戏院”。徐公美认为开展电影教育的场所应称之为“电影场”,且要有固定的、独立的中心组织。因为:①“电影场”,一则可以表示与盈利性质的商业戏院不同,使观众一望便知为教育所用。二则为了适应社会教育施教对象的原则,引用“场”比“院”字似乎更可以活动而且更含有广大群众的意思。[23]②电影场倘若没有固定的场所,观众多数是流动的,其所获得的知能是断片的、不完整的,非系统的。[24]固然可以利用公共会场、学校礼堂、膳厅等场所,但因它们各有各的用途,其需要、供给上有很大差异,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 电影场电影教育的实施方法

徐公美认为设备、管理、组织等不论如何完善,如果缺少必须的教育目的与施教的方法,同样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与普通电影院放映无异。电视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径与保障。运用电影手段开展电影教育的施教策略,主要体现为:①放映教育影片时,要参插一些滑稽的卡通片,长度要求不超过正片的五分之一。[25]滑稽的卡通片并非教育的真正目标,是教育的手段,它可以提高观众的兴趣,增进观众动机,提高教育的效果。②放映时,对于无声影片开映前,应予以必要的说明(口头或文字两种形式),阐明影片内容的梗概。[26]“说明者”可以是学校的老师也可以电影工作人员,最好经过严格的训练学习。③观看电影不仅是映像,而是映像和音响相乘所积的东西。[27]电影施教时,音乐的伴奏必不可少,而且要经过精心的选择,能与画面巧妙配合。④当全片放映终了之后,予以教育的指导是少不了的工作。[28]由于当时的社会识字教育仍未普及,徐公美建议使用讨论法。即观客可以自由发表谈论,如:对于教育影片取材之不当,配音之不宜或放映与讲解认为有含糊之处,都可以提出来,请施教者逐一解答。如其没有意见,施教者可将自己对于片中的感想,申述出来,观众可获得一个更为鲜明的印象。

这些教学策略不仅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也符合心理学认知规律,对现代的电视教学颇有借鉴意义。如,现在电视教材编制与教学运用中所倡导的“言语引导原则”,认为电视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电视画面必须配以文字字幕或解说语言的引导。具体形式有:①语言在前形式。即在电视材料出现之前的语言解说,起动员、提示和引导作用;②同时或交错进行形式。解说词引导观察,以及对直观图像进行命题、概括、解释或补充,避免学生形成知识的缺陷与错误;③语言在后形式。主要起总结、概括和强化作用。该思想与徐公美电影教育策略具有一致性。

7 引进国外先进经验,构建中国化电影教育体系

我国电影与电影教育的起步,与欧美和亚洲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晚。如何把国外电影教育发展的政策与经验引为己用很有“讲究”,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徐公美非常注重对国外电影及电影教育的研究,他深入了解外国电影教育的发展状况、实施政策、经验与教训等,引进了大量先进的理论与成功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电影教育发展的建议与意见。

徐公美很多著作里都蕴含着“借鉴与中国化”的构想。《非常时期的电影教育》开篇用近七成的篇幅对美、德、英、苏、澳洲等近乎所有代表性的国家的电影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引入性介绍。包括各国的电影法规与统制、电影组织机构、外国影片输入限制、国产影片保护奖励及产业发展、电影业行业规范、电影教育的专业设置及课程开设等等。下篇据此提出了我国电影教育发展的十一条指导策略。《电影发达史》著作,徐公美再次总结了美、法、德、意、苏俄等国电影及电影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而梳理了我国电影及电影教育的发展历程。然而,引入他人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并不是目的,目的是怎么对其进行内化,以图中国电影教育事业的发展。徐公美先生对此非常重视。《日本电影教育考察记》徐公美对日本电影展开了全面论述,详细到每一个调查对象拥有多少设备,多少观众,放映的频率,经费的支出等数据,为国内电影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数据。“沿着别人的足迹,走自己本土化的道路”。徐公美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电影教育发展的“三十三条”构想。

综观徐公美提出的一些措施,许多还是比较切合中国实际的。这里对一些比较有实践意义的进行归类介绍[29][30]:①学校教育方面:师范学校要设立电影教育学科,大学增设电影教育学系,中小学增加电影教学设备,提倡对电影教学实施方法的研究,设立电影专门人才训练学校等。②成立组织机构方面:教育部增聘主持电影教育专员,省市教育厅局增设电影教育科,省市组织电影教育联盟,市县设立电影教育研究会等。③政策法规方面:确立系统的电影教育制度以及优良教育影片认定推荐制度,修订电影检查法,对外国影片进入与映演进行管制,鼓励国产影片走向国际等。④其它举措:如教育电影摄制指导,编印电影教育研究刊物,举行电影展览会等等。

徐公美所倡导的这些思想与措施推进了我国电影教育的发展,如组织了同业公会,开设了电影教育专业,上海、南京各地市成立了专门的电影教育研究部门等。当然也有一些提议未得到政府的采纳与实施,但对当时电影教育的发展已很具影响。他的部分超前的思维想法为后期我国电化教育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 对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徐公美电化教育(电影教育)思想的探究,我们惊叹先驱的智慧之余,也从中感受到了几点启发与思考:

1 关注电化教育自身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历史是透视现实与预测未来的一面镜子。我们只有充分了解电化教育的历史,才能在继承与借鉴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它的现在,规划它的将来。民国时期电影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种种曲折,但它是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重要的繁荣时期,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美国。[31]时过境迁,先驱们有些做法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或许已不合时宜,但历史能够为我们提供开拓未来线索。换句话说,研究历史的任务不是提供具体的操作步骤,而是提供一种思考的视角和方式。另外,1917年至1949年期间,那些早期电化教育鲜为人知的往事,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沉淀与遗忘。倘若不及时对之进行挖掘整理它将有可能永远远离这个世界。因此,对早期电化教育历史的关注与研究既有紧迫性又有重要性。这也让我们联想到南国农先生所讲述的他一次参加研讨会的经历――坂垣昂先生说日本的教育工艺学(即教育技术学)名称的产生是受中国两本书的启发,这两本书是《梦溪笔谈》和《精工开义》。南先生说我们很多人(包括他自己)仅知道第二本书,对第一本书比较陌生,对这两本书开展深入研究的学者更少。我们一味的引进,却对自己历史上的东西很少研究理会。南先生的一席话惊醒“梦中人”。现如今在南先生、辛显铭、李龙、桑新民等一批专家的引领下,越来越多人开始投入到电化教育的历史研究中。

2 教育、技术和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徐公美“教学与电影”关系的研究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无论早期电影在教育中的应用,还是今天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是否都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人类对技术价值的发现与移植?”。换句话,或电影、亦或是网络幻灯等媒体的基本价值被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发现,用于为达到某一目的(教育目的)而服务。技术为人之为人提供必要的前设,它的存在对于人类具有本体论的意蕴,推动着人类的进步。考察教育的历史发现,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阶段教育的发展都与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一方面,教育和技术的本源都是人类的社会需求,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教育活动本身就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为了建构人的主体素质,丰富人的主体性,完善人。再回到我们的教育技术学上,它本身就蕴含了教育、技术和人三个要素。过去我们曾为电化教育是姓“教”还是姓“电”而争论不休,今天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两者的“平衡”问题。从社会的视角,教育技术又是人们为满足教与学的需要,而创造教育经验、方法、技能及媒体工具的总和,目的在于人的发展。[32]教育技术似乎是“始于技术,用于教育,服务于人”。由此,我们更难理清教育、技术与人三者在教育技术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它是一个难解难辨的主题。但我们至少可以认为,教育技术的发展必须独立于三者之上成为教育技术的真实客观存在。

3 教育技术学科的本土化问题

徐公美等电教们对国外电影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引进转化为早期电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后人的引进探索了道路。今天我们的教育技术还很年轻,发展还很滞后,因此,借鉴是有必要的。但我们要思考如何“拿来”在自己的土壤中使其茁壮成长,开出美丽的花朵。哲学上讲,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有一定的原因,有其自身运动的内部动力与外部条件。“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倘若盲目地引进只会造成教育技术的混乱与冲突,我们必须寻求一种有效的、切合实际的方法加以引导,走出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之路。教育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曾经面临过类似的困扰。山西大学侯怀银教授针对教育学本土化问题提出过三点建议[33],我们认为对教育技术学很有借鉴意义(略有改动):①引进必须与研究西方自身的发展变化相结合。要弄清西方教育技术学发展的来龙去脉,特别是要把它与产生它的文化传统和背景放在一起加以整体认识,使我们在借鉴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在选择上得体得当。避免片面、偏颇和零散的介绍,应进行全面而又深入的研究和评价。②引进必须要具有自主意识并达到求其会通的境界。在引进时要具有自主意识。即以中国为本位、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为根,吸收域外经验化为中国的需要,进而实现中西融合。引进成功与否的关键,主要看它是否最大限度地缩短了国外曾走过的路程,这是引进的“移植优势”所在。③引进必须从植入性转到生成性。引进并不仅仅是把西方理论中国化(植入),而更应在中国本土中形成新的东西(生成性)。从植入性到生成性,这必将是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未来走向。

参考文献

[1] 陈斯正.现代电化教育[D].武汉:国立武汉大学哲学教育系学位论文,1939.

[2] 徐公美.电影发达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44.

[3] 朱敬.影音教育中国之路探源――关于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史的理解和解释[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3.

[4] 彭骄雪.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0-11.

[5] 徐公美.日本电影教育考察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自序.

[6] 刘咏.科教电影史话札记[J].电影新作,1994,(2):58-61.

[7] 郭琴.创新推广与电化教育――对中国电化教育的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6,(9):3-7.

[8] 徐公美.非常时期的电影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56-57.

[9][10][11][12] 徐公美.电影艺术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

[13] 徐公美.电影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

[14][15] 徐公美.电影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3-4.

[16][17] 徐公美.日本电影教育考察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24-126.

[18] 徐公美.非常时期的电影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3.

[19][20] 徐公美.非常时期的电影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58.

[21] 徐公美.非常时期的电影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76-78.

[22] 徐公美.非常时期的电影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68-70.

[23] [24] 徐公美.电影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5-6.

[25][26][27][28]徐公美.电影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35-40.

[29] 徐公美.日本电影教育考察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50-253.

[30] 徐公美.非常时期的电影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56-79.

[31] 朱敬.影音教育中国之路探源――关于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史的理解和解释[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182.

[32] 孙宽宁.教育技术:始于技术,归于教育[J].中小学电教,2007,(5):28-30.

[33]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在中国引进的反思与回顾[J].教育研究,2001,(12):64-69.

XU Gong-mei is One of the Advocators that Advocate Audio-visual Educa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ZHANG Bing-lin JI Quan-li LI Rong-mi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4, China)

Abstract: XU Gong-mei is not only a pioneer of the early Audio-visual education in China, but also a active advocator that advocate film-educa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He has a deep understanding for the essence of film and Film-education,an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about early film-education.There are mang views and measures that put forward by Xu Gong-mei on film-education,as follows: he thought that the film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method to improve instruction efficiently,and that it is the better Film-education to integrat movie into instruction,he made special-period education policy, he actively researched on management of Audio-visual education and strategy of Film-education,and introduced lots of the theory and experience about foreign Film-education to build ourselves Film-education system.which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E-education in early.

Keywords: XU Gong-mei; audio-visual education; educational-theatre; e-Education thought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篇4

关键词:中国现代电影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现代电影借鉴文学和革命史的分期,指1840年至1949年间的中国电影。因世界电影诞生1895年,故实指1895年至1949年间的中国生产和出品的电影。1905年《定军山》的拍摄,标志着中国电影的开始。1928年《火烧红莲寺》一把大火烧旺了刚刚兴起的中国电影业,引发了万人空巷的观影热潮。20世纪初兴于中国的电影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的艺术样式。作为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电影不单单是一种颇受大众喜欢的艺术样式和大众传媒,也是能充分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工具。

1840至1949年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中的特殊时期,中国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在此时期发生转型,中国在该时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电影作为当时代新兴的大众传媒,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影响巨大。中国现代电影既包含了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主要电影形态,也涌现出了许多艺术精品。同时,因为中国当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中国电影自觉地担负起了启蒙和救亡的使命,充满爱国良心和正义情怀的电影也就应运而生:1934年出品的《桃李劫》包含了民族救亡意识;上海沦为“孤岛”以后,《木兰从军》、《孔夫子》、《苏武牧羊》等,借古人衣钵表达爱国情怀,民族志向;于1947年上映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八千里路云和月》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难关头,整个社会处于纷繁动乱之中,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正义呐喊……它们在中国电影史上浓墨重彩,举足轻重。然而,因为种种原因,目前的研究多关注电影本体,而对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有所忽略。

中国电影的发展虽然与世界基本同步,但对它的研究起步较晚。迄今为止,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如下:

科研项目主要有王振民的“电影电视批评理论与实践”(1998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戴锦华的“中国电影文化史”(200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周斌的“20世纪中国电影文学史”(2004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杨世真的“影视传播中的失德现象与和谐社会建设”(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专著主要有彭骄雪著《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周晓明著《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封敏著《爱国主义影片赏析与史话》。此外,还有一些论文。

上述各研究不乏创见,也都从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对中国电影以及电影的教育功能的研究,但限于关注的侧重点,使得整体考察中国现代电影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状况的研究甚为不足。

作为一种大众传媒,电影在当代蓬勃发展,占据着人们越来越多的业余时光。它更加深广地影响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在国家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彰显和挖掘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总结归纳其中的一般规律和各个不同时期的特殊规律,非常有必要尽快展开。

中国现代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价值在于:整体研究中国现代电影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归纳总结其中的特点和规律,可以深化拓展的电影领域的研究,为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探讨中国现代电影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为当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借鉴;探讨如何利用电影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更好地进行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探讨如何利用电影的教育功能来为当代的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从一个角度探讨寓教于乐的方法和途径。

中国现代电影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即研究和探讨它的爱国主义教育构想和经典模式,以及它为此而付出的努力;也可以探讨中国现代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总结和归纳其中的方法和规律。既宏观中国现代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规律和效果,也具体呈现其中的具体方式、手段和措施。同时还探讨中国现代电影现代化的进程,探索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意义:

1.西学东渐浪潮里的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在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的西学东渐浪潮中的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状况。

2.启蒙立人呼声中的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探讨在启蒙和立人的大社会氛围下中国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教育。

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以辛亥革命时期为关注点探讨在清政府建立国民政府过程中体现在电影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4.五四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中国电影对的呼应及其效果。

5.大革命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研究北伐战争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等。

6.抗敌救亡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研究在全民抗战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内容和特点以及效果。

7.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研究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情况,并对比研究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不同风貌。

1840―1949年间,既是中国电影发展和成熟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文化、文化的现代转型的时期。探讨中国现代电影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结合中国新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中西文化的整合和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来进行。由此也可以从一个角度揭示社会、文化、文学、电影与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

参考文献

1.彭骄雪.《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周晓明.《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3月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2C0793)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篇5

 

必须看到,世纪转换带来的不仅仅是时序的变化,实际是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的变化21世纪的教育将是媒介化取代传统教育的崭新时期,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传导方式都将遇到巨大转换,教育的传统受教对象、和习惯的耳提面命的经验将被新一代人和新的模式逐渐取代,新的教育秩序己经酝酿并正在形成,教育方法的革命早己开始,整个教育都会在接受新型地原则的背景下増添新的规则和新的途径,全然不同于以往的一代人将在有别于当今的教育新模式开始世纪的征战。这是一个让人惧怕也令人砰然心动的变革时期。世纪之轮不可阻挡,完全固守旧规将被抛弃,需要义无返顾地投入到创新发展的大潮中去。影视教育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新的变革,忽略时代的变化就将落伍,忽略影视教育也不可能真正发挥时代所要求的艺术教育的作甩

 

二、影视艺术教育的历史性变化

 

影视艺术教育是后起的艺术教育形式,而影视艺术教育从电影教育开始的电影教育原本是20世纪新兴的教育类型,伴随电影的出现,包容艺术商业、技术等混杂因素而具有实践明显特征的电影,成为艺术教育的独特一员,电影艺术教育成为20世纪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上,在中国,长期以来电影教育仅仅是专业艺术院校独树一帜的特色存在,专业化指向和实用特征成为狭义“电影教育”的排斥性理由,电影“教育”的宽泛人文内涵被有意无意忽略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电影教育的真正意义才得以实现,专业院校的电影教育包容度更加宽泛,全国较多大学也开始尝试电影教育的课程,电影教育的人文价值得到重视,专业化教育和艺术文化教育的多重职能开始落实。但很快,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电影教育与电视、传媒教育的混合状态开始出现,面对迅猛发展的社会现实,适应国民经济需妥,必然立生现代意义的大影视教育,于是,影视教育己经成为重要综合性大学的标志之一。21世纪的影视教育将成为值得探讨的社会教育范畴的重要课题

 

的问题影视教育是新式教育的范本,在前述的时代变化这一大趋势中,影视本应成为传统教育中最为新潮的教育类型,事实上,比起传统的书籍、口耳相传、黑板教育形式,影视教育一开始就和时代新型电子教育手段结合,因而比起其它教育领域具有时尚性和迅疾发展变化特色电化教育和多媒体手段的最早与最恰当应用是在影视教育中,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影视教育必然紧随时代而实现从手段到内涵的全新变化影视天然具有教育手段先行的优势,但影视天然切合时代的时尚性却未必具有永远的持久性,因为随着电脑、网络教育的普及,传统媒介教育的现代化早己开始,影视教育的现代化也迅速发展网络更具有跨时空、多媒体传播、双向交互性特征,将带来传统教育的革命性变化影视教育决不可能孤立无援并局限在电影教育之中孤芳自赏,所以谈论影视教育实际上是和影视合流紧密相关的。

 

影视合流的趋势是面向21世纪电影教育应当正视的现实,电影教育早己没有独立特行的自我天地,无论教育手段还是教育对象都和新兴的电视及更新的传媒构成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的“影视”从宽泛的意义上也可包含电脑化和网络化内涵。电影教育结合电视,吸纳电视手段,包容电视及多媒体教育成为十分自然的现象影视教育所面对的正是这一明显的合流趋势由此,影视教育几个关键问题不应忽视:

 

1.影视不可分离的现实。当今时代,与电影与电视的区别的另一面,是影视互相渗透,人们从传媒中接受电影信息从电视中看电影,电视业和传统电影业的关系日益密切,影视互动的意义己被广泛承认电影创作的电子化、数字化,电影教育手段的电视化,电影传播的电视网络化等,都是事实。美国8家超级电影公司在世界范围的经济收入中,影院票房只占20%,出售家庭录影带和向电视台卖播映权各占3%,另外的8%来自付费电视,这里证明影视己连为一体的确凿事实。

 

2影视创作的结合与互补化不用说电影人和电视人的隔膜己经打破,电影创作的重要考虑手段己经和电视及电脑难以分离,收益巨大的电视业支持电影创作,电视中借鉴电影手法乃至创作电视电影的现实早已习见不怪电影电视双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密不可分;尽管我们反对有人预言的电影将消亡的言论,但电影电视亲密无间的关系却可能成为现实影视教育的对象必然是难以截然划分开的浑融一体的东西

 

3.影视教育的必然结合教育的综合性决定了过分分科化的缺陷,时代的发展趋势是教育综合化提高,当今的影视教育没有天然的壁垒,影视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日益接近和融合,由于电视手段的简约化和便捷性,以及教育成本的合理,使得电影教育借重电视手段的长处日益明显,忽略电视教育既不可能电影教育的影视合流还包括了面对电视成为生活娱乐的主流,电影不能不受到电视的影响,电视中的原理和手法与电影是相通的因素,都需要教育的综合性研究

 

4.影视教育对象的合流性面对市场的现实,教育对象更多从事于以电视为中心的工作、以及学电影的专业毕业生必然有许多可能从事影视结合的工作的事实,导致电影教育决不应当也不可能忽略电视教育,大众对象的需求将日益明显,教育不能忽视市场和对象的要求教育研究应当考虑教育对象的生存。所以,影视合流的趋势也是教育对象的需要。

 

三、建立多层次影视艺术教育格局

 

建立多层次的影视教育体系是影视艺术教育必然趋势。随着时展,影视早己不是高深的学理研究的领域,它更多的成为普通百姓生活中自然面对和评点的一种存在对象影视对生活的影响巨大,因此影视教育己经不局限在校园院墙之中,而是有更为广大的概念。面向大众的影视教育肯定是综合的、传媒化的,中国影视教育综合体系的建立并非易事影视教育的价值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到,而影视传媒的影响却与日俱増,造成了许多矛盾现象比如,一方面,影视无时不刻在影响着社会生活,丰富人类生活;另一方面,人们又深感不同于书籍文化的被动接受缺憾对人的消极影响。于是,西方不少知识分子家庭反对电视传媒,放弃电视机中国的家长们常常用限制孩子看电影电视的方式来躲避外界“祸害”,却不能说清为什么对孩子有巨大吸引力的影像有时有害于下一代,也难以说清如何加以改变。实际上,由于影视的包容面很广,人们往往都是在不自觉中被影视图象所吸引,对它的判别力与免疫力并不强对影视的魔力没有自觉的鉴别意识,就容易导致对影视的惧怕,消极抵抗,或者全盘接受影视教育在这里负有重要的责任,也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实际上,通过不同传媒进行影视艺术知识和评价教育的情况早己十分普遍,影视专家借助传媒被读者、观众熟知的情况证明宽泛影视教育的社会性价值。影视教育通过声画语言,形象的展示内容,有影视通俗化的特长,也因此,它具有最为普及化的优势,忽略影视的特征,放弃对影视作品的引导分析,也就是丢弃了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没有引导教育的影视作品,会大大削弱花大力气所做的工作而借助好的影视作品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们的教育机构中,影视教育的队伍严重缺乏,中小学的影视教育多为零散状态,学的影视教育也远没有达到基本的程度。没有基本的教育队伍,就谈不上开展影视教育。没有较好的影视教育,影视创作队伍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见识就难以提高可以预见,随着影视对生活影响的日渐加深,建立多层次的中国影视教育体系的问题会提上议事日程。这一体系包括学校和社会教育两个部分。

 

在学校教育中,大学中小学影视教育属于不同的层次大学影视教育包括影视艺术的鉴赏、创作、文化分析的教育。它含有培养影视专门人才和影视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教育,与对普通大学生进行艺术审美素质教育的两个任务相比而言,中小学校的影视教育还明显薄弱,中小学影视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正确的观影习惯和鉴赏能力,以及借助影像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与道德观建立针对青少年的影视教育体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社会影视教育是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的,它包括对影视创作的社会文化批评。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篇6

审美是人类认识世界、体验世界的独特方式,也是人类感受艺术特质的的独特途径。艺术欣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的审美活动,它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包含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电影欣赏也是一种审美活动。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是审美,这决定了电影最本质和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审美功能,但是由于电影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因此,电影同样具有教育作用和功能。但是我们必须分清这些功能的主次关系和层次关系,既不能让电影的教育功能绑架了电影的审美和娱乐功能,也不能完全忽略电影的教育功能,把电影欣赏当做单纯的消费和娱乐。我们欣赏、读解、评价任何一门艺术,首先都要了解、掌握这门艺术的语言及其基本知识。电影欣赏也是这样。我们要想读懂电影,就必须了解电影语言以及电影语言的特征,了解一些欣赏要素。电影欣赏要了解电影语言流动、具象的特征:声音、画面是流动的,而且画面具体可见,声响具体可闻;更重要的是电影欣赏要关注电影的语言,包括画面与声音;蒙太奇与长镜头;镜头的运动与节奏;叙事与细节描写等传递的意义。它们往往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用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事件和空间,有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等作用。教育者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电影欣赏水平,那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电影欣赏就能够较好地发挥教育功能。

二、电影载体和电影欣赏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运用

1.电影和电影欣赏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种载体和途径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柱石。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也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因此,不断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教育载体和途径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标签。电影和电影欣赏开拓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载体和途径。正如上文所言,电影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艺术。电影叙述着不同的故事、探讨着人生的诸多问题与困惑,呈现出诉诸视觉与听觉的色彩与音乐,包含着最新的创作理念与拍摄技术,这种种优势非常契合风华正茂的大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水平。电影是很受大学生亲睐的艺术形式。因此,充分发挥电影对大学生的影响,把电影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载体,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融入于电影欣赏,既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又发挥了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艺术教育功能,可谓一举多得。

2.在电影欣赏中渗透大学生爱国教育

电影欣赏可以激感,引导理智,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理想。大学生是人才,更应该是爱国的人才。但是爱国情怀和民族信仰并不能单纯靠“两课”等思想政治课程和演讲、报告由外而内被硬性塞入,而是要有其独特的形成和发展路径,受个人的利益观、文化传统、认识能力、情感倾向等理性和感性因素影响。电影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介入。大学生在电影欣赏的审美活动中,能够通过电影中的故事情节、艺术形象、色彩、音乐、镜头等电影语言,影响观众的思想、情感、心理,从而在观众的审美体验中如细雨般润物无声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等情感。“主旋律”电影欣赏更是具有激发爱国情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近些年来,不管是红还是“主旋律”电影,出现了如《集结号》《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这样一些打破之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的佳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电影对大学生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在观影中了解国情、党情,提升政治素养,激发爱国情怀。以《建国大业》为例,作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主旋律影片暨60周年国庆献礼巨片,既拥有宏大开阔的历史视野,又拥有全明星阵容,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十足,很多大学生通过影院、网上或者电影频道等渠道观看过。90后的大学生们不仅能够在欣赏《建国大业》这种鸿篇巨制时了解四十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段波澜壮阔的民族历史,还能深刻理解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的艰难历程和历史选择的必然性,从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民主的新中国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和新中国的来之不易。电影的感染力比思想政治教育者单纯的空谈党的先进性、空谈爱国更易于深入人心,而全明星阵容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3.在电影欣赏中渗透大学生情感教育

大学生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一员,不可避免地也要置身于电影欣赏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张京谷赵冯丽颖姜茉然亲情、友情和爱情关系之中。电影的直观性、具象性特征,使得电影这种艺术审美活动的感染性更强。电影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因此,情感既是电影欣赏不可或缺的元素,也应该在电影欣赏中渗透大学生的情感教育。任何优秀影片的赏析,都会给予大学生情感的洗礼和情感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工作、生活热情。许鞍华的新作《桃姐》是一部讲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并探讨生命意义的电影。主创人员也多次深入一些大学校园宣传,影片在大学生中的知名度较高、口碑不错。《桃姐》讲述的是发生在少爷Roge和在他的家族工作了整整六十年、伺候过老少五代人的仆人桃姐之间平凡而又感人的情感故事。欣赏《桃姐》的大学生观众看到的是传统的人际关系中的人们是如何对待老人的,人和人之间是怎样相处的。电影叙述的故事和表现的感情对当代大学生是一种情感触动和情感教育,必然引发大学生观众思考现在的年轻人是否忽视甚至失去了一些珍贵的情感。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正向也是最扑朔迷离的感情,年轻浪漫的大学生也正处于寻找爱情的年龄,爱情给他们带来的困惑和希望一样多。爱情虽是浪漫的,但是扎根在最现实的土壤里,开放在现实的空气中。爱情观的健康与否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在电影欣赏中渗透爱情启迪和爱情教育尤为重要。2009年,大学生非常追捧冯小刚的贺岁片《非常勿扰》,爱情与婚姻、诚与爱等问题也成为大学生热议的话题。《泰坦尼克号》的3D重映热潮给大学生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但是原来这部电影带给人们的情感洗礼和情感教育却能历久弥新:爱情的伤痛其实是一种财富,它让你学会更好地去把握和珍惜你爱的人。《罗马假日》《魂断蓝桥》《呼啸山庄》《美国往事》《小城之春》《春光乍泄》等这些以爱情审美为核心的经典电影更是一代又一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生动素材。这些表现不同国家、民族、不同形式的爱情的电影,通过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情感瞬间让大学生观赏者感受到爱情所有的喜悦与忧伤,感受到在爱的世界里,爱情与事业、道德与责任的纠结。欣赏这些经典影片,大学生会对爱情有直观、感性的认识,激发他们对爱情的憧憬和敬畏,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p#分页标题#e#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电影欣赏的策略

如何更有效地将电影欣赏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并获得实效是我们现在关注的重点。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在选择影片时,把大学生最希望涉及的话题、最感兴趣的事件作为切入点。为了使电影欣赏的教育作用更具成效,为了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易于被大学生接受,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优秀的影片,满足学生审美、娱乐需要的同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比如高校可以定期举行一些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成长密切相关的专题电影赏析活动,诸如《风雨哈佛路》等励志主题电影、《魂断蓝桥》等爱情主题电影、《阿甘正传》等成长主题电影。专题形式有助于强化大学生对于某一主题、题材和一种人物形象的印象,易于大学生在欣赏中感悟人生、净化道德,甚至在比较中进行更深入的思辨。

其次,大学生的电影欣赏,既要重视电影的艺术特质,也要兼顾电影的思想主题和审美情趣的导向。任何一种审美活动或行为,都是人类社会活动过程或结果的感性表达,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来源于社会会动,诉诸于人的精神。电影欣赏亦然。因此,正如上文所言,电影欣赏既有审美作用,又包含教育价值。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的电影欣赏,在培养大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同时,更要重视电影是否能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带来正面影响。因此,一定要以主题思想积极、正向和审美情趣健康的影片作为大学生的精神食粮。与此同时,由于大学生接触电影的途径很多,教育者要适时地进行引导,避免一些主题思想和审美情趣浅薄暧昧、低俗颓废、缺乏积极向上的价值引导和积极诉求的劣质影片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再次,要注意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以及电影欣赏的模式和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与时俱进,关注网络新媒体的出现,特别是3G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和影响。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对代表性的影片进行赏析和讨论,利用大学生电影节为契机,开展网上观影和评影活动。这样,可以让电影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素材,让电影欣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围墙的、生动的课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方法和手段不是目的,但只有不断地创新工作手段,才能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和接受,特别是身处信息化手段日新月异、学生个性急速张扬的年代,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利用一些新的媒介和工作方法,还在“旧瓶装新酒”,不能“老酒装新壶”,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将更加困难。

结语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篇7

电影《翠岗红旗》剧照一、问题的提出

红是指遵循时代要求,以歌颂英雄事迹与思想风貌、歌颂战争生活为主题进行创作的电影。红伴随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塑造了一批批值得赞颂的英雄人物。立体地再现了祖国曾经遭受的苦难,成为国人历史记忆的一部分。红之所以能如此大的影响中国,正是源于其具有巨大的教化作用。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第一批导演就开始把电影作为改良社会的工具。如奠定中国电影伦理范式的早期影人郑正秋创作的《孤儿救祖记》,被称为是一部“教孝”、“惩恶”、“劝学”和提倡“义务市民教育”的影片。(《中国电影发展史》(第1卷),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60页)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新政权对意识形态表现的偏向成为创作必须恪守的“规则”。红在这种背景下诞生,成为一个时代最形象、直观的代表。让人不解的是,尽管红在国人心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对红的教化意义与作用却总是被低估或忽视,甚至被认为是“左倾”思想下的畸形产物,对其研究亦流于泛泛。在红的教化意义被严重低估,红承载的精神渐趋流逝的情势下,本文对红社会功用进行反思,重新估量红的社会教化作用及其历史地位,进而传承与弘扬红色精神。

二、红的产生与流变

中国电影的百年华诞早已逝去,但回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道路并不平坦,可谓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而又辉煌的世纪之路。中国电影在许多方面呈现出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包括情感表达、叙事方式、教化意识、人生伦理教育等,形成了独具中国魅力的影像表达。红可谓此中重要一端。

历史进入1949年,受尽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在烈火中重生。新的时代、新的政党、新的制度使翻身的广大民众对新的生活充满期待和想象。与时代相呼应,广大文艺工作者站在历史舞台上,饱含政治热情在现实生活和悠久历史中开发新的文化资源,用镜头重现了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强化着国家的意识形态。

1949年,在苏联电影模式影响下,中国开始了以国有制片厂为主的电影时代。东北电影制片厂、北平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接踵成立,成为新中国电影重要的生产基地。东北电影制片厂在“写工农兵,写给工农兵看”的指导方针下,于1949年4月,拍摄完成以工人阶级为主角的第一部红《桥》。在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引领下,新中国的电影制作进入第一个创作高峰,以开朗、清新、明快为底色的红成为电影主流。1951年3月,全国26个城市同时举行的“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展映了《新儿女英雄传》、《白毛女》、《翠岗红旗》、《上饶集中营》、《民主青年进行曲》、《团结起来到天明》等二十多部电影。

红的发展总是在政策的调整与变化中不断前进。1953年,电影局召开了第一次电影剧本创作会议和电影艺术工作会议。同年底,颁布了《关于加强制片的工作的规定》,明确提出“电影艺术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性,具有对群众教育和文化娱乐的重大作用”,要求影片创作应扩大题材选择范围,注意题材和形式的多样性。随着“双百”方针的提出,红体系日趋完善,影片数量逐年递增,艺术内涵亦日益提升,展示了红的初步繁荣景观。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把解放初期的一大批优秀导演打成,对电影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影片制作数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影片质量有所下降。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中央提出了“向国庆献礼的口号”。总理提出文化艺术工作“既要鼓足干劲,又要心情舒畅”,“既要力争完成,又要留有余地”,“既要有思想性,又要有艺术性”(:《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载《文艺研究》1979年1期)等十条原则,为繁荣艺术创作指明了方向。在广大电影工作者的努力下,创造出了《风暴》、《万水千山》、《五朵金花》等优秀的红。

电影《上甘岭》剧照 随着三年自然灾害的到来,电影界的思想斗争日趋频繁。1961年,中央对文艺工作进行调整,反复强调政治对创作不要过分干涉。随后,颁布了“文艺八条”和“电影三十二条”两个纲领性文件,促进了电影创作的发展与转机,涌现出一大批风格多样、题材广泛、热情洋溢的优秀红色影片,如《红日》、《烈火中的永生》、《英雄儿女》等。但刚刚得到转机的中国电影又在随后的“反资批修”中再遭禁锢。期间,真正的红创作趋于停滞。改革开放以降,红色经典电影转向为主旋律电影。

·电影理论杨芷郁:移风易俗、教化民众——重新估量红的教化功用 三、红的教化作用评估

中国电影始终伴随着中国革命的政治风云,决定了其必须包含易于被普通大众所接受的教化层面上的内核。红创作伊始就把社会教化置于重要地位,植入了强烈的意识形态,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增强了广大群众建设国家的热情,丰富了人民的业余生活。质言之,红的教化抑或说是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明显的,极大改变了旧社会的种种风气,给整个中国带来一股清新、热情的春风。

学界对红的教化意义与作用评价不高,认为红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产物,缺乏创作的自由性和艺术性,过分强调工农兵的火热斗争的光明面,掩盖回避生活的现实矛盾。这种评论看似客观,但仔细分析仍存商榷之处,忽略了当时电影制作的客观环境及当时观众的群体特征。时间倒退60年,当时的各种硬件设备落后和拍摄理念稍显保守,且当时的观众绝大多数是受教育较少或根本没有接受教育,他们对艺术的要求自然与艺术家的要求不同。电影的广泛性和群众性要求电影人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拍摄最为符合广大观众的电影。就放映效果来看,红在当时是符合实际的,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

红所传达的精神符合时代要求,在当时好评如潮,其教化作用得以彰显。所以,红的教化意义不容低估。体现革命者积极、乐观、热情的红给当时的中国注入一剂蓬勃的血液。红通过塑造富有浓郁浪漫色彩的传奇人物,将其放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富于感染力的情节来塑造形象,使得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发挥了社会教化的功用。

其一,“红”精华在于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颂扬。只有具备了革命主义精神,才能不怕牺牲,只有具备了英雄主义,才敢于担当。如影片《上甘岭》中全体战士的那种不畏艰难险阻,团结互助的精神极富感召力,其永不言弃的信念鞭策着几代国人。红正是凭着这种教化人心的巨大魅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诚如学者所论,“当新中国革命战争题材电影一再演绎着为共产主义理想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情节时,它们客观上就教育着公众共享无数革命先烈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和信仰,进一步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合法性和历史必然性,体验着一种被电影叙事制造出来的自豪与欢乐,强化了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安全感,并最终有效地发挥维护和巩固社会秩序的功能和作用,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一种集体仪式。”(《百年中国影视的历史影像》,范志忠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66页)

其二,在中国“知个人,而不知民族;知朝廷,而不知国家”的情况延续了上千年。红是一部部爱国教育片。在红中,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自己是中国人,第一次为是中国人而骄傲。同时,让千百年来没有国家意识的中国人逐渐建立国家意识,这对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红肯定了千百年来受苦受累的劳动者,让每位劳动者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充满激情与力量地参与社会主义建设。

其三,当今社会,人心不古,道德滑坡,更需颂扬红承载的奉献、奋斗、团结、互助等精神。时至今日,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极大改善,但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多社会问题,人们普遍存在着迷茫的心态,价值观、人生观受到多重冲击。而电影话语具有其它文艺种类难以企及的震撼力、表现力和吸引力,所以电影可以透过生动的乃至是出人意料的场景表现深刻的思想内涵。(《影视史学》,张广智著,台北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54-60页)这些纯粹的红很有可能是涤荡心灵的良药,让社会重新充满仁义道德和热血报国的情怀。倘若如此,中华民族崛起便翘首可待了。因此,要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必须发扬红的精神内核。

红承载着国家形象、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等诸多元素,担负着“再现中华”民族革命历程、颂扬民族气节、塑造民族理想的使命。是故,其教化意义与作用值得重新估量。红是中国教化电影的经典之作,深远影响了中国政治形势的发展、国人性格与思想的变化;红不仅在当时对民主思想和爱国主义的普及方面作用重大,而且在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中起到了巨大的宣传作用;红不仅为当时社会建立做出了贡献,而且亦为将来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了精神力量。诚然,红模式化的创作与生产,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不过总体来看,红的历史功绩是不容质疑的,其历史地位应该且必须加以重新确立。

笔者相信,在红得到正确评价和足够重视之时,社会就能重新审视红的教化意义与作用,就能更好地保护和普及红。更重要的是,革命先辈纯真、乐观、正义、英勇的红色精神就能得到更好地传承与颂扬,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火红的血液。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篇8

【关键词】电化教育;德育;关系;目标;功效;强化效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化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育制度和方法,给我国发展中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近年来,广大德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式等方面做了许多改革创新工作。尤其是电教手段在德育教育领域里的应用,给德育教育打开了新的局面。大大增强了受教育者的吸引力,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电化教育的德育目标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它担负着全民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行为品德教育,为经济政治的改革发展、两个文明建设、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调整而服务,是国家民族安定团结的支柱。从理论到实际、思想到行为,从意义、目的到具体任务都反映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民物质生活、精神文明、革命意识、风俗习惯的改革以及人民意志、性格、行为品德的情况,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德育是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德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当然也就是电化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德育和电化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有目的地传递和控制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的教育活动。它主要是用图像和声音来传授知识、表现教育内容,它使客观事物形象化、具体化,使事物的声、形、色、光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这就有助于学生深层的感知,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在德育教育中,凭借现代教育媒体,学生如闻其声、如视其色、如观其形,如临其境,使具体事物概念化、抽象概念具体化,远古历史形象化、遥远的事物直观化,在进行德育过程中,电化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或者说,电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总之,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媒体同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以传递教育信息的最优化教育,是激励人民思想意志,规范人们行为活动的有效方法,也就是推进德育最有效的方法。

二、电化教育的德育功效

电化教育的德育功效,包含电化教育的传播媒体与心理功能,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工具,而不是一般传播媒体。电化教育形式用于德育上,其功效有以下四个方面。

l、电化教育功能主要是形象化、表象化、象征性、理解性,印证性,只要运用恰当,就可把感性的东西逐步引向理性,具体的事物现象引向抽象的概念、规律和理论。反过来又可以把高深理论、规律、哲理逐步分析为各种概念系统、概念关系,由关系引到具体事物现象的感性象征的表象,以至于返回实际形象。这是我们在看电影、电视的时候能够体验到的,只要我们费点心思,把当前的时事、政治经济和政治课所讲的理论由虚到实返引一下,就可以做到联系实际。倒转过来,亦可以就当前时事路线政策逐步抽象概括,上升到理论而印证政策和理论的正确性,推进理论的发展。这样,就可以把政治课讲得活龙活现,使政治思想教育放出异彩。

2、德育重说理说服,重人格感化,这是千古不变的原则。德育中的行为品德教育,重示范,以德服人,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这虽是理性作用,但是要和对象有情感联系,思想交流感到亲切,尊重,热爱,以至成为信任的对象。再和思想、信念、道义联系起来,便成崇拜的对象。对于这样的教师,青少年往往言听计从,即建立了威信。但是讲道理仍要有恰当的事实证明合情合理性,才能使负气者心悦诚服。哪来这么多事例情理呢?这就靠电影电视材料,它们选的都是典型的事例,是非利害得失道义情理具备,教师也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3、德育问题不仅是学校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问题。学校仅居于中间位置,不由它起,也不由它终。它的最终结果是给社会以反馈。道德本质是社会性质功能的反映,是调节社会人际关系的,学校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阶段,即主要或正规教育的阶段,它的工作范围和功能是有限度的,它的德育范围和功能也是有限度的,虽然它是德育的主要阶段和主体,可能影响一个人的终身,但不能保证终身。学校德育以后的德育又是社会的了,学校德育给予的效果,就是它教出来的学生的品德,大多数是合格的,这是学校德育给予社会的反馈:好的居多,不好的也有,好的社会欢迎,不好的给社会增加包袱。这个反馈说明:①学校德育功能有限;②学校以外存在着广大范围的德育问题;③社会怎样担负学校以外的德育问题,采用电化教育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深入家家户户,是一种普及多数或半数人口的德育方式。

4、广义的电化教育(通过日常的影视录像制品、广播宣传达到教育目的)与学校电化教育,在德育上既有相同的目的,又是同样的形式,有相同的功能和效果,这就是电化教育“统一的功能”。这种统一的功能要把它发挥到极点,效果就会又快又好。

三、电化教育在德育中的强化效应

电化教育手段的介入,给德育教育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它以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等优势吸引着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拨动着他们心灵的琴弦,激起其内心的情感。大量的实践表明,采用电教手段是进行德育的最佳方式。

1、电教手段为文字教材补充大量典型事例,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电教手段以丰富的教育内容,形象、新颖的艺术表现手法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住,消极应付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例如录像教材《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真实、丰富、生动、形象的历史画面揭露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疯狂侵略、贪婪掠夺以及本国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卖国,使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贫穷落后,中华民族蒙受灾难的根源,从而激发他们振兴祖国的民族责任感。又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过程中,组织学生观看《林则除》、《甲午风云》等历史影片,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落后要挨打的历史教训等活生生的画面,直接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了他们振兴中华,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使他们真切认识到社会主义是强国之路,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祖国的今天。

2、电教手段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新颖精彩的教育内容,德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涉及各个领域,要使一项教育活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确实是很困难的,电教手段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好的录音、录像通过各学校之间的交流,大大改观了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效果。例如在开展学雷锋、学十佳活动中,组织学生观看《雷锋》、《赖宁》、《成洁的报告》等电视和录像,以生动具体的先进人物事迹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使广大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效果很好。电教手段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使许多本来难以得到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而且也大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3、电教手段可以提供规范的行为形象,引导学生学习模仿,进行正面教育。德育教育过程中的示范性是不可缺少的,在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我们结合有关的教育内容,组织学生观看《中师生守则》、《中师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的仪表与教态》等录像,由于这些录像采取了正反事例对比手法,使学生从形象上感知,懂得什么叫“注重仪表”、“礼貌待人”、怎样“遵规守纪”、“勤奋学习”以及礼貌用语在什么场合下运用等,学生看后立即明辨了是非,印象非常深刻。为了密切联系本校实际,趁热打铁,各班都陆续召开了主题班会,全校开展了灵活多样和德育知识竞赛,德育知识抢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关心集体,热爱劳动、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4、电教手段可以将来自学生中的不良作风进行反面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既有针对性更有说服力。当今社会各类学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知识,勤奋学习,把重心放在成才上,因此,对平时开展的一些政治活动、公益劳动不太关心,尤其是对长期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产生厌烦情绪,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缺乏足够的认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也被丢掉。其现象为:洗脸间里剩菜剩饭成堆,自来水龙头开了不关,长流不息;一些学生宿舍里.墙上挂着蜘蛛网,地上遍撒瓜子壳,床上乱七八糟,床下臭鞋一大堆,窗口常有脏水“飞流”直下;教学大楼的墙壁上经常有“脚印”、“球印”等“杰作”产生。用传统的方法说服教育很难消除这些现象。如果我们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利用摄像机抓拍了这些现象,播放给学生看,学生看后反响强烈,他们目睹自己的不良行为,无不惊讶、痛心,他们谁也不愿意上这样的屏幕,充当不光彩的角色,谁也不愿生活在这样不文明的环境中。从而正确地认识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思想的问题解决了,不文明的现象也就消失了。

5、电教手段可以提高德育队伍素质,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德育队伍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它包括学校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宣传教育机构,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德育的成败。因此,加强德育工作就必须提高德育队伍的素质,而现代教育媒体如电影、电视,录像、广播等能提供大量的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少年犯罪心理、教育伦理学、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等资料,这些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心理发展规律和德育工作规律的科学知识,很好地指导了德育工作。利用电教手段有计划地组织德育工作者学习观看德育方面的录像片,使教师们掌握德育方法和艺术,提高了德育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从而提高了德育效果。

电化教育在德育中的应用,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行为品德教育的有力保证。如果说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从“晓之以理”出发,那么电教手段还能“动之以情”,它以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形象、和谐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从中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对教学内容引起积极的思考,不仅给学生以真理的认识,还能够陶冶情操,给予美的享受,使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融于一体。实践证明,电化教育已成为整个德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整体的方式。我们坚信,电化教育这支思想教育领域里的新花将开得更加鲜艳。

上一篇:现代短诗范文 下一篇:安慰别人的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