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诗词范文

时间:2023-10-02 12:37:02

桂花诗词

桂花诗词篇1

淡蓝色的清晨,轻轻地推开窗,霎时被屋前那一袭花香和满眼淡黄惊了心,不禁香香甜甜地叹了声:呀,桂花又开了!那是一棵几十年的金桂树,满树蓬勃的叶子,拨开翠叶,看到那盘虬卧龙似的枝干,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陪着我长大的桂子,早春里吐露细芽,仲夏里书写诗篇,金秋里满树繁星,暮冬里轻笑银装。地上的桂子想着广寒宫里的桂子,努力生长着,仿佛也要撑破月亮。

父亲极有兴致,撷了些散花,倒在紫砂壶里,用热腾腾的水冲泡,泡成暖暖的桂花茶。母亲撑着头,淡淡地笑:“喝的是花香呢!”记得那年腊月,奶奶蒸糕时,撒了些桂花上去,压成斜斜的小糕,蒸得如同白玉一样,晶莹剔透,隐约可见已变深黄的桂花,咬一口,糯香软口,唇齿生香。桂花香了我幼时的全部时光,这就是乡间孩子的乐趣。

我拿起一只粉色的篮子,收集那一簇簇的花蕾。不多久,粉篮里便挤挤攘攘堆满了桂花。将篮子搁在阳光下的泥地上,它们便像是和阳光比着谁更灿烂呢!再看自己的手,指尖已被那桂子染得金黄了,再放到鼻边一闻:呀,香透了!我的嘴角弯起一个轻巧的弧度,一瞥眼,篮子里的桂花正在阳光下吃吃地笑呢,一绺一绺,一串一串,花香了人,人醉了花。

金秋时节,淡雅玲珑的桂花开始绽放自己的生命。满树金黄细小馥郁飘香的花儿,点缀着红叶艳丽的季节,芳香中透着丝丝甜意,使人久闻不厌。秋风掠过,桂花又像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纷纷落下。桂花之美,在那沁人的芬芳里升华。古往今来,在诸多唐诗宋词里,“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太多太多赞美金秋桂花的诗词跃然心上,读着诗词渐渐地就被桂花熏醉了。

桂花在来的季节翩跹而来,送我沁人心脾的花香,教我乐观开朗地微笑,赠我一年又一年的希望。那桂子飘香的美丽,在我的心里,就是最动人的风景。

评点:

桂花诗词篇2

关键词:唐代 桂林 山水诗 奇特

山水诗是自然山水美与观赏者心灵相融合的艺术载体。六朝山水诗从总的倾向上来看,大多着意刻画山水的客观面目,局限于以形写形,工笔细描,再现大自然的外形美。而在唐代山水诗歌中,观赏者于自然山水机械组合,情景分叙的简单模式被打破,山水审美与自然哲学趋于完美结合起来,山水自然美与观赏者心灵达到了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双向反馈,物我合一,从而形成了中国山水审美的最高艺术境界。

桂林秀美的山水风光在唐代已经引起了许多文人骚客的关注。如杜甫的《寄杨五桂州》是较为有名的一首: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梅花千里外,雪片一冬深。闻此宽相忆,为邦复好音。江边送孙楚,远附白头吟。

本诗写出了桂林宜人的奇特气候,在烈日炎炎的盛夏,桂林则清爽宜人。在雪花纷飞的隆冬,梅花在万里之外的桂林盛开,说明了桂林是一处盛夏无酷暑、腊月无严寒的好地方。一年四季都是旅游的好季节。

中唐韩愈的《送桂州严大夫》一诗描绘桂林的自然山水,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说出了漓江的水,是那么清澈而曲折,登高远眺,像一条青绿色的绸带环绕在崇山峻岭之间;桂林的山,是那么翠绿而挺拔,似一支支插在大地上的碧玉簪子。寥寥几笔,就捕捉了桂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最显著的特征,活现了“山水甲天下”的娇姿,成了讴歌桂林山水之美的千古绝唱。

桂林的山不以宏大出名,而以秀丽著称。正是这些稀罕的石山,形态美、诗意浓,使游人为之倾倒。如:张固在《独秀峰》一诗中写道:

孤峰不与众山俦,直入青云势未休。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写出了该峰拔地而起,高插入云,在桂林城的群峰中一枝独秀的气势。“擎天一柱”一语,更能表现出独秀峰的磅礴气势。

桂林的水不以雄伟出名,而以澄碧曲折闻名。张九龄的《巡按自漓水南行》,曹松的《桂江》、刘长卿的《入桂渚次沙牛石穴》、宋之问的《下桂江悬黎壁》和《下桂江龙目滩》都是描写漓江流域风光的诗作。“未识佳人寻桂水,水云先解傍壶觞”,曹松《桂江》中的这两句诗,正是用漓江水与天空的白云环绕在一起的胜景来体现漓江水的清澈蜿蜒。而李商隐的《桂林》则写出了别样的情致∶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河俦,萧鼓不曾休。

一层层的展现桂林这个“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旁”的山乡水域的自然环境。桂林不仅山水秀丽,而且岩洞奇巧。山中大小洞穴,玲珑剔透,幻若迷宫。洞中景物,千奇百怪。李涉的《玄岩铭》中就将南溪山上中的白龙洞描写得非常细致,诗云:

……岩之有洞,窈窕郁盘。虎挂龙悬,形状万端。威驰杳冥,仰杳攒玩。玉落磐坠,幽声昼寒……

进入岩中,洞道迂回曲折,洞中石钟乳形成了种种形象:有狮子、大象、斑鸠等形象;有云山、三峡、六月雪等洞中景色。将岩洞的华丽、奇巧描绘得形象逼真。

唐代诗人们展开艺术的想象,以鲜艳的彩笔描绘桂林山水,以优美的语言赞美桂林山水,施展了他们的艺术才华。桂林山水的自然景观,往往是由山、水、洞等景物,相互联系,相互映衬而构成的。诗人在描绘桂林山水的景色时,往往是从宏观上把握每一个景观的特点。许多的诗作是多样统一的自然景观的反映。“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不正是山与水与城的相互联系,相互映衬,多样统一。可见作者是从宏观上把握桂林山水的自然景观的。总之,桂林奇特的山水在诗人的笔下就变得更加的惟妙惟肖了。正如桂林人们所说的,“不想不象,一想就象,越想越象”。我们通过诗人所描绘的桂林奇特山水更容易感受和欣赏桂林山水的美。

唐代桂林山水诗歌不但表现了桂林的奇特美景,而且还体现出作者的奇特心情。这种心情主要有别友之情和贬谪之情两种。别友之情主要是指诗人送别友人赴桂林上任时的心情,王维的《送刑桂州》,张说的《送岳州李十从军桂州》、《送人之临桂》,杨衡的《桂州与陈羽念别》、《送公孙四自桂州归属》,张籍的《送严大夫之桂州》,白居易的《送严大夫赴桂州》等,此类诗作虽为送别友人,但并无哀怨凄婉之情,而多是激励友人,别有一番风味。王昌龄的《送高三之桂林》正是此类诗中的一首佳作: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全诗借景抒怀,寄托了诗人对挚友的一片耿耿忠情。夜色茫茫,诗人与好友面对着浩渺的潇湘江流把盏辞行。多情自古伤离别。而诗人在失意彷徨之际饯别友人,竟能从郁闷中跳出来,憧憬美好的未来,盼望着友人归来时襟袖里还沾着馥郁的桂花清香,或许是秀甲天下的桂林风光赋予诗人的这种灵性吧。张籍在听说严谟到桂林赴任时赋诗《送严大夫之桂州》说,到了桂林可以欣赏到那里山水的“幽奇”景致,其实,桂林并不遥远,与五岭相连,九疑山之南。“有地多生桂,无时不养蚕。”那里并不荒凉,农耕还是很发达的。“听歌难辨曲,风俗自相谙。”风俗与中原也差不多的,只是语言和乐曲有些差异。张籍的言外之意,是要严谟放心前去赴任。白居易也写了一首《送严大夫赴桂州》,他首先强调了桂林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去那里做官是值得的,对国家来说也是有意义的。“地压坤方重,官兼宪府雄。”他将会受到称赞的。

贬谪之情主要是指一些诗人被贬到南方做官或到桂林、或途经桂林看到桂林美丽的山水时所触发的感情。宋之问就是其中一位较为有名的贬官。他于睿宗景云元年(710年)被谪广西钦州,但他途经桂林时被这里的山水深深地吸引,而大部分时间住在了桂林。最终他被“赐死桂林”。宋之问从富丽繁华的长安,来到地僻人稀的岭南。从仕途来说,宋之问被贬广西,是不幸的,但从诗歌创作看,确实是一件幸事。它使宋之问离开了宫廷这个狭小的天地,走向民间,来到山野这个广袤的世界,无论他的精神境界,还是审美意识,都有新的扩展,诗歌创作也有新的开拓,在桂林写的《登逍遥楼》: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逍遥楼在桂林行春门的城楼上,为唐代所建。有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题额。宋代改为湘南楼。逍遥楼气势恢宏,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经常宴集的地方。而诗人登上城楼,去国怀乡之情油然而生,回肠荡气,扣人心弦。

唐代桂林山水诗不仅描绘了桂林奇特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奇特的心情,而且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第一是诗文中运用了比较多的修辞手法。如曹邺的《东洲》中“江城隔水是东洲,浑似金鳌水上浮。” 在写作手法上,作者浮想联翩的,将东洲比作一只金色之鳖在水上浮动,不仅用“拟物”的手法,把沙洲比着金鳖;而且“化静为动”地说这夜金鳖正昂头摆尾地浮动于水上,从而更突现了作者的“硬骨头”的精神,有如中流砥柱,巍然屹立,不可摇动的坚定信念。而李渤的《留别南溪》:“常叹春泉去不回,我今次去更难来。欲知别后留情处,手种岩花次第开。” 诗人在创作手法上则以泉水流逝比喻自己的离去,巧妙自然。

第二是构思也非常精巧。如宋之问的《登逍遥楼》诗中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诗以起句“望乡关”确立主题,但诗人却在承句漫不经心的绘景,不遣愁词。转句更加看似不着边际,去主题甚远,有悖诗理,实则诗人独具匠心,为读者留下了联想的空间。

唐代诗人从多层次,多角度刻画了桂林山水的方方面面。世间的事物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而人的审美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对自然山水的欣赏也是一样,“横看城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坡《题西林壁》)由于个人所处的环境、地位、心境的不同,诗中所描绘的桂林山水,恰恰又是折射他们心灵最好的镜子。神游桂林者的向往;南迁为官者的哀愁;远方游子的惊异;本地诗人的热恋无一不通过山水诗歌跃然纸上。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既是对景物的客观描绘,更是个人的主观意念的反映。从而实现了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优秀的桂林山水诗人绝非一般人眼中的“心如古井,波澜不经”的逃遁山林的隐士,诗中表现的正是他们深度的生命意识和永不枯竭的感性生命动力,这才是真正的桂林山水,真正的桂林山水诗。

古代桂林山水诗多达5000多首,据清代汪森编的《粤西诗载》收录,唐代以前的岁月里有关桂林山水的诗歌不足十首,直到唐代桂林山水诗才走向成熟和完美。从客观的表现对象而言,唐代国家的统一和桂林多姿多彩的自然山水环境,为山水诗的创作提供了无比丰厚的源泉和空前广阔的审美天地。唐代交通业已非常发达,既为人们访山问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促成了士人漫游各地的风尚。为南居官者众多,再加上本地诗人的崛起,有了这种种的条件不仅为唐代桂林山水诗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而且激发了唐人的爱国豪情与逸兴旷怀,使唐代桂林山水诗形成了一种异于前代的开阔胸襟,广大的视野及崇高的感情。

人们在观赏桂林山水的许多景物时,往往通过一些著名的山水诗词得到启发,展开想象,顿时,那山水景观,便增添异彩。许多唐代桂林山水诗歌,就这样将山水景观形象化,它对桂林山水之美可以起到反射作用,从而使桂林山水附丽增辉。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客,不远万里,来到桂林,观赏这里的奇山秀水,而其中反映桂林山水之美的唐代山水诗歌虽是沧海一粟,却折射出桂林山水的无限风情。因此我们不仅要探讨桂林山水自然美的问题,而且要重视唐代桂林山水诗及其桂林山水文学的研究,促进桂林山水诗创作的发展与繁荣。

总之,江山因佳句的装点而多娇,引人瞩目;人物因江山的衬托而昭著,代代相传。凡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或并存的地方,更能激发人们的审美兴趣,为人们所神往。相信桂林山水的美名会随着不断发展的优秀诗作的流传而响彻环宇。

参考文献:

[1]《中国山水诗论稿》

[2]《粤西诗载》

[3]《新唐书》

桂花诗词篇3

关键词:李清照;咏物词;三期;变化

中图分类号:I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20-01

词人李清照是我国诗词史上一颗璀璨明珠,这不仅是因她的诗词文独具特色,流传千古,更是因为她在那个男性一统天下的词坛世界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为宋词增添了不一样的味道。她的咏花之词之所以能够崭露头角,博得赞赏,不只是情韵生动,辞藻妥帖,更是因为其中包含了词人的复杂思绪和丰富情感。本文继承陈祖美先生对李清照词作划分为三期的文学观点,以《鹧鸪天》、《多丽・咏白菊》与《添字丑奴儿・芭蕉》三词为例,赏析其词与情感的三期变化。

一、初期 《鹧鸪天》 桂花

李清照对于梅的偏爱通过她流传后世的词可见一斑,但《鹧鸪天》中却用“梅定妒,菊应羞”衬托桂花的“第一流”,这确实让人疑惑,不禁细读。“淡”、“轻”、“柔”三字将桂花的淡雅,轻盈和柔美之感巧妙展现。即使没有“浅碧”与“深红”的诱人之色,桂花单凭“香留”亦可数花中一流。下片用拟人、反衬的手法将桂花“冠中秋”之盛状与无可比拟展现的妙趣横生。最后一句词人用“天真烂漫之态,爱花惜花之心”“质问”屈原究竟为何不将桂花入诗,委实傲气有趣。桂花虽然花色不比“浅碧”“深红”引人注目,但其香浓郁袭人。将内在之美喻为“花香”,说明更具吸引力,更值得称赞的是人的精神内质之美。词人知晓自家门第比其朝中众臣不够煊赫,但并不因此而敛于内秀,反而借桂花表达了“内美”之美美于天下的自信与无所畏惧的豪气。

李清照前期词大约“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亦即从李清照出生之年,到徽宗大观元年(1107)开始屏居青州之年止,共二十四年”,这段时间可谓是李清照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皆备之时,此时的词多闲情,多欢愉,多幸福。而这首《鹧鸪天》有力的记录了这一时期李清照的幸福时刻。

二、中期 《多丽》 白菊

“寒”、“夜”、“无情风雨”、“损”几个词巧妙的点出了白菊所处的生存环境之恶劣。反复使用“也不似”一语,将白菊高洁脱俗,自然无华之态呈现读者眼前。“韩令”、“徐娘”、“屈平”、“陶令”的典故连用,将白菊的外形清美,内蕴高格生动展现。借用“汉皋解佩”、“纨扇题诗”典故,含蓄而沉痛的将婕妤之悲,长门之怨洒落纸上。再及眼前白菊,不禁担忧“芳姿”又可“留得几多时”呢,若是此时的自己能“好”,又何必去“忆”不幸遭遇的东篱之菊呢。

咋读之下,满目堆彻的典故似乎有了掉书袋的味道,但是细看来,正是典故的巧妙使用让词的内蕴丰富而广阔,情愫深沉而复杂。也许词人因女子之含蓄,或因婕妤之悲不想被他人所说道,故借用合宜的典故把自己想说却不知怎样说,或想说又不好意思直接说的情感一吐为快。“人情”之所以不“好”,除了词人深深的长门之怨,还有“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一句所承载的在波云诡谲的中无奈与被动的凄惨感怀。这首词可谓是“以咏菊为幌子的身世之叹”。

虽然这首《多丽》据陈祖美先生考证是作于“崇宁五年(1106)”,按分期当属于前期之词。可是据笔者分析,该词所表达的忧愁不是前期之词的闲愁,而是对政治风云之变与丈夫章台之遇的担忧和愁苦。所以,这首词体现了词人中期词作的风格,应划为中期之作。陈先生在《李清照评传》中将这首词与寄幽怨的青、莱词放在一章,也是有这番考虑的。

三、晚期 《添字丑奴儿》 芭蕉

芭蕉这一意象在李清照的诗词中多次运用,词中“窗前谁种芭蕉树”又是一新“翻”。可“芭蕉”意象的出现总伴有“窗”这一隔膜的存在,词人似乎是有意识将自己与“芭蕉”借助“窗”产生距离之感。虽然只有一窗厚度的近在咫尺,在心里却有着遥远的距离和无尽的差别。芭蕉是南方的植物,而词人是北方的百姓。一个“北人”天天守着窗前的南国树木,“芭蕉”成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由此可知,词人敏感的心思必然会联想到国家破碎导致的由北南迁与背井离乡。

李清照后期之词为“建炎四年到绍兴二十五年(1155),李清照四十六七岁(丈夫去世),到七十三岁前后的谢世之年,共二十五六年”,后期的词多饱含对国家社稷的忧心与愁绪。而这首咏芭蕉词恰如其分的展现了词人南渡后的悲愁与伤心,可谓是后期词的代表之作。

李清照的咏物词独有一番特色,不仅体现易安体特色之一的“借翎毛花卉隐括身世,倾吐心事”,更诉说了女性天生对花草细腻敏感的心思感触,以及柔弱担起世情、人情沉重负担的悲苦之愁。

参考文献:

[1]陈祖美著.李清照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桂花诗词篇4

关键词:插图;作用;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74-01

1.以图助猜

数学课要求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语文课照样应培养学生的猜测力。插图便是培养此能力的重要资源。写景的课文,课伊始,让学生凭插图,预测所学内容。如《忆江南》,先让学生根据插图,大胆猜一猜作者可能回忆江南的哪些景物。亮丽的插图瞬间吸引了学生的眼珠,有的说:"作者可能写墨蓝的江水。"有的说:"可能写火红的花儿。"有的说:"可能写起舞的彩蝶"……教师再顺风扬帆:"看谁猜中了作者心中的美景,谁就是最准的预测家!"学生兴趣盎然,带着验证的企盼心理,顺水推舟,很快就在课文中"捉"到所写之景,并与自己预计对照,猜中的兴奋溢于脸上。

2.以图助记

掌握字词,领悟主旨均应以理解为基础,插图又是理解的好帮手。

2.1 凭图识字。有些会意、象形的字,无需教师"苦口婆心"讲解,只要充分应用插图,学生一看,一联系生活实际,轻而易举,意、形、义均举"图"可得。如认识"竹"字,启发学生把字与图结合起来,发现什么?学生眼睛一亮说:"竹"字上面的两个" 人 "是竹枝,下面的 " "和" "是竹杆,合起来就是有枝有杆的竹子。"可见,插图使学生豁然开朗,使汉字的读音、字形、意义不讲自见,且记忆犹深。

2.2 凭图释词。有些词,一词多义,凭空讲解,词义会成过眼烟云。就此,借图断"案",记忆就深。如《亡羊补牢》中的"亡",学生开始总以为羊死亡;"牢"以为牢固。教师趁机引导学生看图,再联系课文,马上理解了"亡"指丢失,"牢"指羊圈,从而更好地理解了"亡羊补牢"的寓意。

2.3 凭图解诗。理解古诗的意思的是古诗教学任务之一。古诗跨度大,凝练性强,字词义古今差异大,加之小学生阅历浅,理解诗意难度大。幸好,每首古诗都配有相应插图,应以其作为理解诗句的"抓手。"如《四时田园杂兴》的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引导学生看图说出诗意。学生结合诗文,细观插图,看到太阳照射下,一位男农民扛着犁,就说出"昼出耘田"的意思是白天农民伯伯出去耕地。再看到晦暗的灯光下妇女手拿线儿在纺线,又理解了"夜绩麻"的意思是夜晚农民在灯下搓线。凭图,轻而易举,诗意自见。

2.4 凭图学文。有些插图,是课文重、难点的凸现,凭借它,可快捷排除障碍。如《桂花雨》课伊始,学生多数不清楚什么是桂花雨,我并没有及时"助解",而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再找出相应的句子来理解。观、读、找融合,不多时,不需教师"硬塞",学生知道了桂花雨不是真的雨,而是指桂花成熟时,大人们抱住桂花树摇,纷纷落下的黄色花瓣。再如《詹天佑》中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的铁路,也是一个疑点。此时,引导学生紧扣插图,试说"人"字形铁路的形成。学生一看,知道了火车过青龙桥前的线路是" ",过了青龙桥上坡时线路是"丿",合起来就成了"人"字形。通过凭图理解,学生对詹天佑的独创精神赞叹不已。

3.以图助写

写和读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两大板块。借图导写是提高习作能力的途经之一。

3.1 看图补细节。"真实、具体"是新课标对中高年级习作的具体要求,但大部分学生仍抓不住细节,重要的环节一笔代过。就此,在理解课文的基本上,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仿中有创,给图上景物补颜色、补形状、补动态;给图上人物补语言、补动作、补神态、补心理……

3.2 看图补诗句。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语言优美,节奏感较强,情感丰富,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宝贵资源。在体会意境、感悟诗情之后,可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及自己的感受,补写诗句。《乡村四月》前两句写了山原、平地、杜鹃、细雨四种景物,学生把插图上没写到的荷花、青蛙、杨树、鸟儿用诗"荷叶盘中青蛙跳,杨树伞上鸟儿鸣"补出来了,更突出乡村初夏的美景。根据后两句"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学生观图后又补上"乡村四月人人忙,才了茶叶又割麦",进一步再现了乡村繁忙景象,同时也让学生当了一次诗人,过了一把诗瘾,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3.3 看图补图名。课文插图大多没有图名,抓住这一"空白",课尾让学生补一补图名并写于图中最佳位置。如《乡下人家》,看到波光闪闪的田块,看到彩虹似的拱桥,盛开的花儿,成群的画,学生拟了《如画的风景》为图名。又如,学生为《自然之道》拟出了《帮倒忙》、《背道而驰》等图名。看图拟题培养了学生概括能力和审题能力,有效防止习作中"南辕北辙"现象。

4.以图助背

背诵是积累的必由之路,许多课文均有背诵的要求。如果不寻找方法,死记硬背,效率低且忘得快。巧借插图,对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背记的捷径之一。如《渔歌子》这首词,我让学生交流最佳背诵方法,多数学生都说凭图背诵:前两句写景,看图上的白鹭、桃花,就背得了;后两句写渔翁,借图上渔翁垂钓姿势就背得了。果真,图文合一,不到三分钟,大多数学生就把整首词背熟了。此外,还可以图助读,以图升情。

桂花诗词篇5

生: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词人,早年常出入歌管楼台,科举屡试不中,直到44岁才中进士。他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有《乐章集》传世。

师:他结合课文注解①向我们介绍,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习惯。还有哪位?

生:柳永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时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他是宋词婉约派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我还知道他的名句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师:看来,同学们对开创宋词天地居功至伟的柳永还是有所了解的,难怪古人云“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我们现在一起来较全面的认识柳永。

多媒体课件展示

柳永,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北宋一大词家。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另有游仙、咏史、咏物等题材。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二百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间口语写作大量“俚词”,下开金元曲。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他为人放荡不羁,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靠捐钱安葬。有《乐章集》。(师板书:知人论世)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望海潮》。先请同学们对照课文注解把课文自由诵读一遍,注意用笔做字词圈点。(生自读课文,师巡视答疑)

师:请哪位同学把课文朗读一下?(一生起立读书,其他同学认真听,师生正音)

师:哪位再读一遍?(生再读,语速较快)

师:词又名曲子词,开始是配合曲调演唱的,它不仅讲究音韵,而且有严格的平仄限制,我们朗读的时候要把这些特点表现出了,所以朗读词要注意――

生:节奏。(师板书:读出节奏)

师:好,我们一齐把柳永《望海潮》朗读一遍。(师幻灯片展示诵读节奏,生大声齐读)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师:同学们读得很有气势,老师也有了朗读的冲动。(生鼓掌,师读,生鼓掌)

师:我们刚才读这首词的时候,你们感觉到有什么变化?

生:上片读得激昂,下片读得舒缓。

师:为什么?

生:上片写杭州的繁华富庶,尤其是钱塘潮的壮观,应该读得气势激昂高亢;下片抒写西湖美景,人民生活安乐祥和,读时要抒情畅快。(掌声)

师:很好。所以,我们读诗词不光要有节奏,还要读出――

生:感情。(师板书:读出感情)

师:我们都知道朗读诗词要抑扬顿挫,要做到抑扬顿挫,必须理解诗词的内容。我们共同了解一下《望海潮》的相关资料。

多媒体课件展示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调名大概是取钱塘观潮的意思,本文是一首投赠之作。作者柳永路过杭州,想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柳永和孙何本是布衣之交,但这时“奉旨填词”的“白衣卿相”想见处于侯门深似海的故交,并非易事。柳永只好极尽夸赞之能事,创作《望海潮》,在词的上下片极力赞扬杭州的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再借助歌伎之口让孙何知道。柳永最终的目的实现了,但几百年后,相传金主完颜亮听唱了这首词,便对杭州垂涎三尺,膨胀起侵吞南宋的野心。

师:相传完颜亮是因为《望海潮》中的一句诗而“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的。同学们细研课文,认真思考。是哪一句诗触发了完颜亮攻占杭州的野心呢?小组讨论后交流。(师板书:置身诗境,生热烈讨论,师巡回参与)

师:假定你是完颜亮,你会欣然羡慕哪一句呢?

生:我们认为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这一句。

师:哦,说一说理由。

生:这一句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钱塘江岸绿树如云,一片郁郁葱葱;钱塘江潮的怒涛“玉城雪岭”般,如雪的白色浪花“际天而来”,带来森森寒气,江潮涌起“吞天沃日”的气势。钱塘潮的壮观天下闻名,柳永的这句描写更显神奇,金主完颜亮自然倾倒了。(掌声)

师:他把我们学过周密写的《观潮》借用过来解说,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思考,很好。其实完颜亮何尝不是有气吞山河的雄心呢?有理。

生:我们认为是“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白天,写笛声。“弄晴”二字,写出了吹笛人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菱歌泛夜”,写夜晚,写歌声。“泛夜”二字,写出了采菱女的歌声,在宁静的夜晚,在水面上轻轻飘荡的情景。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歌的采菱女娃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人民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有雄图大志的完颜亮自然该倾心于这曾经民生和融、人间和美、人人和乐的杭州了。

师:是呀,统治者谁情愿管辖民风刁蛮之帮!爱歌善舞的民风传统熏染的杭州,当然是完颜亮梦寐以求的理想之地。

生:我们认为完颜亮喜欢的是“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句写西湖之美。“重湖”,是指西湖中的里湖和外湖。“叠”,是指西湖周围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光山色之美,词人用“清嘉”二字作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花、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西湖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景物。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写得高度凝练,短短八个字就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景象概括出来,“三秋桂子”,写山上的桂花。杭州的桂花自来有名,据说是月中的桂树种所生。古书上说:“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坠,寺僧亦尝拾得。”这种传说,给杭州桂花蒙上了一层神话色彩,对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又有诗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还有白居易《忆江南》词云“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杭州山中的桂子是让人向往的。“十里荷花”,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芰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我们都知道杨万里的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再说,这里“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为秋季开花,莲为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任何天气,都是美的。完颜亮醉心于西湖是不言而喻的。(掌声)

师:西湖是美的,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人人都赞西湖美,强大的完颜亮自然要把天下之美占为己有了。

生:我们认为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吸引了完颜亮。“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家家悬挂风帘,户户张设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一句,“参差”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景象,“十万”极言人口之多。“风帘翠幕”,把“人家”具体化了,家家悬挂风帘,户户张设翠幕,一派宁静安详的气氛;而这大大小小的楼阁、张帘挂幕的人家,错落在“烟柳画桥”之中,这就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户户人家的具体景象,也看到了整个城市的风貌。从人烟稀少的北方草原突入中原的完颜亮,自然羡慕大都市的繁华,岂有对杭州不占之理?

师:就如我们现代人,个个向往大都市的生活,哪怕流浪,也喜欢挤在城市的旮旯里。城市文明很重要啊。(生大笑)

生:我们认为打动完颜亮的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市列珠玑”写市场上商品丰富,商业繁荣;“户盈罗绮”写市民家家披罗着锦。“珠玑”“罗绮”,又皆为妇女服用之物,可以说美女很多(生笑),表明杭州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杭州富民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都市极度繁华和穷奢极欲的地方。

师:统治者大都追求奢侈腐化的享乐生活,完颜亮也不例外。也有理。

生:我们认为是“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千骑拥高牙”点出了人物身份,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显赫声势。接下来从两个方面写官员的乐趣,“乘醉听箫鼓”写饮宴之乐,不仅尽兴而醉,醉了还要听音乐;“吟赏烟霞”写山水之乐,不仅赏山玩水,赏玩之余还要吟咏诗篇。既衬出了山水之美,也写出了官员的儒雅风流,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

师:一个小小的转运使竟如此威风而洒脱,堂堂金国之主岂能只生羡慕之情,定要取而代之。

生:我们认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也可以触动完颜亮的心机。

师:不会是其它诗句已经被人说过了,硬套上的吧?说来听听。

生:“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文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但又另有新意,如果说前两句是从横的方面来写,写杭州的现状的话,那第三句则是从纵的方面来写,交代出它“自古繁华”的历史。三句词,从纵、横两个方面勾画出杭州的粗略面貌,以横为主,以纵为宾,实写杭州的现状,对其历史,则是虚写,一笔带过,作为陪衬。

师:杭州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繁华富庶的历史渊源,地灵人杰,钟灵毓秀,作为帝王之都是再好不过了。确实言之有理,并非妄言。(生会心的笑了)

师:没有人认为是“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一句勾引完颜亮了吧?(生笑)那究竟是哪一句诗有如此魔力,搅得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呢?请看诗:

幻灯片展示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谢处厚

师:知道是哪一句了?

生:(齐声)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师:我们再看一个资料:

幻灯片展示

此词(《望海潮》)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

――罗大经《鹤林玉露》

师:因为一句诗句而引发一场战争,当然只是传说,真正诱使金兵入侵,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是由于统治阶级“竞豪奢”,醉生梦死的腐朽本质所造成的;引起金兵南下,给南宋王朝带来威胁的,仍然是统治阶级“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的腐朽本质造成的,与柳词本无关系。不过,从这个传说中却可以说明,《望海潮》的写作是很成功的,读了这首词,不由得会使人对杭州心向往之。刚才同学们的解读,实际上是对全词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理解,我们再把课文齐读一遍。小结你对这首词的整体理解。(生读,师板书:读懂内容)

生:词人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下面就是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的铺叙。在“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十分稠密。钱塘江岸,绿树如云,钱塘江水,汹涌壮观,不愧为自然“形胜”之地。市场上陈列着各种珠宝,普通人家也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无不祥和欢乐。词作最后直接称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并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

师:我们和完颜亮一起沉迷于柳永的词作中,应该还有词人神奇的遣词造句和高超的表达技巧,试着赏析。

生:我觉得“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中,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一个“卷”字可媲美苏轼的“卷起千堆雪”,突出钱塘潮排山倒海的气势,同时运用了比喻(云树)、拟人(怒涛)、夸张(天堑无涯)等修辞手法,把钱塘江岸和江水生动形象的描写出来。

师:他从炼字和修辞的角度进行了赏析,我们可以通过诗句感受到画境。好的诗词都是能做到“诗中有画”的。

生:我认为传说中“牵动长江万里愁”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内蕴丰富,值得玩味,写法朴实,更见功力。这两句运用白描的手法……

师:打断一下,白描是什么?

生:中国画技法名,源于古代的“白画”。用墨线钩描物象,不施色彩者,谓之白描,借用到文学上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简洁明了地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法。采用白描手法写的诗歌,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

师:中国文化历来讲究书画同源,绘画上的一些术语经常运用到文学欣赏上,如点染、渲染、烘托、工笔、写意、神似等,我们要有所了解。请继续。

生:作者朴实的写来,对仗工稳,时间和空间交融,我们能感受到桂花的神奇传说和长期弥漫的飘香,展望出绿荷接天红花映日的绚烂。西湖风光令人美不胜收,流连忘返。(掌声)

师:掌声说明他赏析得很好。语文借用其它学科术语往往能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这首词还运用了点染手法,开头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就是点(总写),后面的都是染(具体描绘),层次分明。

生:我认为“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写得很有韵味。“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晴”,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着一“弄”字写人的闲适。“嬉嬉钓叟莲娃”,可以看作对上文的补充,也就是说吹羌笛者是钓叟――渔翁,唱菱歌者为莲娃――采莲姑娘。“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情,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

师:“渔翁”“莲姑”这样文雅的词语,作者弃之不用,用近似口语的“钓叟”“莲娃”,而其它“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清嘉”“吟赏烟霞”等雅词运用又恰到好处。我们可以看出柳永用词的――

生:雅俗共赏。

师:雅俗共赏就是柳永词的一大特点,我们在此可见一斑。我们知道宋词的风格有――

生:豪放派、婉约派。

师:柳永属于婉约派的词人,唱出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令离人忧伤萦绕不尽的绝唱。我们看这首《望海潮》的风格更像是什么?

生豪放派。上片钱塘潮的气势雄伟,下片西湖场景壮观,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这都体现了豪放派词的特点。

师:是呀,真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乐章集》中这类描写都市繁华的词作有将近二十首,这是柳永以前的词作所未见的,而这类词,即使在今天,也还有相当的认识和欣赏价值。柳永对词的贡献有内容的拓展、雅俗结合的风格建立、慢词体制的创建等方面,《望海潮》可以作为这些方面的杰出代表作,现在请一位同学把它背诵出来。(生背诵,师板书:领悟手法,把握风格)

桂花诗词篇6

现代人逐山傍水之风也日盛,“居有竹”的祈望早已超过“食有肉”的追求,眼前有水、背后有山更是有钱人的居住目标。久处城市的喧嚣嘈杂声和高楼水泥房中,人对自然有着强烈的渴望,对古人寄情山水的心情也是早向往之。因而,有些什么景点,就多少与自然风物、山水景观带着边,这样会吸引更多的游客。

大香林是原“香林花雨”改造后的景点,虽说要在9月26日正式开园,但禁不住百里飘香的桂花的诱惑,加上电视、报纸等媒介如火如荼的宣传,游人们纷至沓来,时至今日,早已是人流如潮,车驾如龙,整个景区全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景区内游人如织、熙来攘往,比那枝头上旺得不能再旺的桂花还要热烈。整一片竹林花海都被人影、人声挤占了。

要说这么多的人都是冲着什么来的呢?当然是闻名遐迩的桂花林了。这里的桂花着实不简单,不但年代久远,而且成片种植,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也是罕见的。粗的如耄耋老者,风骨犹存,张开铺天大伞迎接四方宾朋,细的则如刚满月的婴儿遍布园区,绿茵茵中泛出生长活力。所有的桂花树一律散发着扑鼻的香味,人远远地在公路上行驶时就能闻见,淡淡如空谷幽兰,或在树下坐拥芬芳,沁人心脾,这样的香味就像天上御赐的美酒佳酿倒入人间,全部散溢开来。凡到此一游的人无不怀着装满桂花香的胸膛而来的。

然而,花果真能让人“吃”饱了去么?看那些贪婪的人们站在满陇的桂花树下,矗立于花团锦簇的桂花丛中,闭着眼拼命地吸着芳香;也有恨不能将鼻下的桂花全能吸进肚子里去的,已将鼻子碰在了那么多的桂花上;更有多数人坐在树下打牌、聊天,任由洒落的桂花缀满黑发。就着满地飘落的桂花,满树稠密盛开的桂花,满山弥漫周际的桂花香,人们真有“饱餐”的感觉了。只是这种“饱”也是各有千秋的。有的妄图将它们全都吸了进去,却发现越接近它们,这种香味就越不明显,反倒是在远远的地方无意地闻到它的香气时来得那么强烈、那么甜蜜!也有的将自己“浸”在花香里打牌、看书或交流、谈心的,也有“处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感觉了。倒是那些不贪也不侈的人却总在无意中感受到随风送来的阵阵心愉的清香。人带不走这里的花香浴,人只能在花的海洋里找寻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快乐。

这里同样让人有深刻感受的还是山水之韵。山是天成的,水也是自然的,两者经过设计者的精心规划设计,山有了形,山有了声,哗哗地从上头的水库流下来,有溪、有泉、有河、有池,伴着青色群山相映成趣。但我还是感觉太多的人工雕琢,原本虽简陋但自然清新、充满野趣的感觉荡然全无了,代之的是平整开阔的环山路和一幅幅被书画家泼墨成书的诗句作品出没于路边石丛、景点憩处。我分明感到这是一座将山水诗文揖录发展到了极致的园林,似乎是要营造一种特别浓郁的书香气,让人在闻到花香的同时,更到闻到书香。

然而,这显得附庸风雅了。诗是好诗,那样的意境、那样的深情都是难能可贵的,读那样的诗,倘若能有一定的想像,定会腹生青苔草房、绿竹千竿、碧水潆洄之自然,但与眼前全新的修饰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这里的景生造得太多,这里的人纷繁的很,全没了诗里的情趣。游人只顾自己寻找山水之乐,却全没想到这么多的人根本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山水,真正的山水在于自然之中。比如上次我去的型塘里山的山水景致,清幽得让人脱离了尘埃一般,才有了诗化的感觉。

在人们的追花逐香中,我无意再来,人们在吸纳香气的同时,也吸纳了太多的俗气,我不喜欢。真正的山水之乐不在开了车子、腆了肚子、扯了嗓子的人群中,它在足履的探寻中,在宁静的回味中。

桂花诗词篇7

俗称过年。汉武帝时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春节期间要饮用屠苏酒、椒花酒(椒柏酒),寓意吉祥、康宁、长寿。

“屠苏”原是草庵之名。相传古时有一人住在屠苏庵中,每年除夕夜里,他给邻里一包药,让人们将药放在水中浸泡,到元旦时,再用井水兑酒,台家欢饮,使全家人一年中都不染上瘟疫。后人便将这草庵之名作为酒名。

饮屠苏酒始于东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屠苏酒,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

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

宋代王安石在《元旦》一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这个节日始于唐代,因为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五,是三官大帝(道教所奉的神:天官、地官、水官)的生日,所以过去人们都向天祈福,必用五牲、果品、酒供祭。祭礼后,撤供,家人团聚畅饮一番,以祝贺新春佳节结束。晚上观灯,看烟火,食元宵。

清明节

时间约在阳历4月5日前后。人们一般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为一个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

清明节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这个节日饮酒不受限制。清明节饮酒有两个原因:一是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只能吃凉食,饮酒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平缓或暂时麻醉人们对亲人的哀悼心情。

古人清明节饮酒赋诗较多,唐代白居易在诗中写道: “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杜牧在《清明》一诗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时在农历五月五日,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

是日,人们为了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洒、雄黄酒的习俗。当日还有为了壮阳增寿而饮蟾蜍酒,镇静安眠而饮夜合欢花酒的习俗。

中秋节

又称仲秋节、团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在这个节日里,无论家人团聚,还是挚友相会,人们都离不开赏月饮酒。

文献诗词中对中秋节饮酒的记述较多,而从清代开始,中秋节人们以饮桂花酒为俗尚。

我国用桂花酿制露酒的历史非常悠久,二千三百年前的战国时期,已酿有“桂酒”,在《楚辞》中有“奠桂酒兮椒浆”的记载。汉代郭宪的《别国洞冥记》也有“桂醪”及“黄桂之酒”的记述。

清代有“桂花东酒”,为京师传统节令酒,也是宫廷御酒。对此,在文献中有“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花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香甜醇厚,有开胃,怡神之功……”的记载。

直至今日,也还有在中秋节饮桂花陈酒的习俗。

重阳节

又称重九节、茱萸节。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有登高饮酒的习俗,此俗始于汉朝。此后千余年,历代人们逢重九就要登高、赏菊、饮酒,延续至今不衰。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对常饮酒有如下记载:“治头风,明耳目,去痿,消百病”,“令人好颜色不老”,“令头不白”,“轻身耐老延年。”

历史上酿制酒的方法不尽相同。晋代是“采茎叶,杂秫米酿酒,至次年九月始熟,用之”;明代是用“甘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亦佳”;清代则是用白酒浸渍药材,而后采用蒸馏提取的方法酿制。因此,从清代开始,所酿制的酒,就称之为“白酒”。

除夕

俗称大年三十夜。时在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人们有别岁、守岁的习俗。即除夕夜通宵不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此俗始于南北朝时期。

除夕饮用的酒品有“屠苏酒”、“椒柏酒”,前文已略有介绍。这原是正月初一的饮用酒品,后来改为在除夕饮用。宋代苏轼在《除日》一诗中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来年七十岁。”苏轼还在《贺正启》中写到:“苇桃在户,磔禳以饯馀寒;椒柏称觞,燔烈以兴嗣岁。”

桂花诗词篇8

虽然如此,秋季在我却是极喜爱的季节,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是过于悲伤了。一阵风扫过,免不了有衰草落叶,但天空却格外高远湛蓝,空气也清新怡人。怪道古人说“秋高气爽”,真是再恰切不过了。当然历代描写秋景的诗文中,最潇洒飘逸的莫过于“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了,能写出如此诗句,少年王勃的才情实在是语惊四座。

一般人喜爱秋天大抵不过因为这个季节硕果累累——中国人真是务实。梨、苹果、葡萄、柿子、桔子、柚子……不胜枚举,光是听一听就足以让人流下口水,不仅解馋果腹,而且有利健康。如果再有一锅新稻米蒸的饭,一里之外就能闻到饭的清香,无菜无肉也能下去三碗。想起辛弃疾的几句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口水也“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我对秋的喜爱却在于她独特的气息——或者,因着这气息,关联着的物与人——我是如此注重感觉的人,可见一斑。比如花儿。

先说菊花。当年在上海大学读书时年年都有菊花展,从九月一直到十一月,偌大的校园就成了菊花的海洋。从上大路正门一直到图书馆的走道两旁,再向西走通往上大河畔的小径,到处摆满了叫得出名叫不出名的菊花,形态各异,颜色各异。近看观花朵花瓣,远看赏奇特造型——宝塔、红旗、灯笼、兔子等等。当然,闻名而来的游客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不管是去上课,还是到图书馆查资料,扑面而来的都是菊花的味道。有时傍晚吃完饭,拿一本书,穿过花海往河边走,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追随。或者有时他会假装不期然而遇,然后就谈菊花,以及陶渊明,或者由陶渊明又说到桃花源。只是他不知道,我的最爱,还是在于桂花。我不是隐士,只是凡间的一个小女子。

与菊花相比,桂花似乎到处都是。道路两旁,小区花园,走到哪儿都是甜蜜的香味。传说这桂花本是天上之物,杨万里《咏桂》诗云: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其实早在公元前3世纪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桂花的记载,《山海经南山经》提到“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西山经》提到:“皋涂之山,其山多桂木。”楚屈原《九歌》中载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桂浆”可能是添加桂花而酿制的美酒;“桂旗”是用桂树的花枝作为旗帜来装饰用木兰树木材制作的车辆,由此可见,在楚地的早期文献中便提及桂花的食用和观赏价值。此外,桂花还象征着友好和吉祥。据说战国时期,燕、韩两国曾为了表示亲善友好,相互馈赠桂花。在盛产桂花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这是形;“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这是味;“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传的就是情了。

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在空气混浊的办公室,我似乎依稀又闻到了桂花甜蜜的气息。那年秋天,我的床头插满了大枝大枝的桂花,每天伴着这香味入眠,早晨又在这香味之中醒来,整整一个秋天,直到桂花全部凋零。宿舍的姐妹常取笑我哪里招来了吴刚哥哥,我们也跟着沾光,我便微笑不语。其实也不过是一句“我最喜欢桂花”,有心的人把它放在心上而已。而今这年岁,谁还会真正在意你喜欢什么,还有谁会花那么多心思在这“无聊”的事情上?

上一篇:核工记范文 下一篇:学生请假条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