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15 12:07:02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篇1

这节课展示的是小学部实施乐学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一次探索,是小学部“乐学教育”课题研究向深水区探索的一次有效尝试。宋老师说:“这次的乐学课堂模式研究是一个攻坚项目,乐学研究要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为主。”经历了两个月的磨砺,乐学课堂阅读教学模式今天终于与大家见面。而且,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砺,王老师的上课思路逐渐形成,缤纷的《桂花雨》今天才得以飘洒。

二、教学理念

《桂花雨》是当代女作家琦君的名作。它主要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她的这篇文章非常优美,使人读后真的像浸润一场香香的桂花雨。本文教学时,王老师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中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要求,确定了以培养学生学习概括段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能力为训练主线,抓住“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三个板块,因势利导,通过原境、意境、心境等不同层次的读、写、说的训练,努力令课堂飘溢甜美的桂花香味、以彰显浓浓的朴素思乡之情。

三、教学过程

王老师设计的《桂花雨》,展现四年级乐学课堂“四乐导学”阅读教学模式:即乐自读,乐思辨,乐运用,乐创见。具体教学过程为:一乐:“乐自读”——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二乐:“乐思辨”——学法指导,学习分段及概括段意;三乐:“乐运用”——读写结合,表达思乡之情;四乐:“乐创见”——资源共享,课外乐读琦君的其他作品。这“四乐”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快乐探究、提高阅读能力这一训练重点。通过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地学习,培养其预习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上课伊始,王老师便激趣谈话:“你们见过下雨吗?今天老师就要带着你们一起沐浴一场特殊的雨,这是一场盛大的《桂花雨》。”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乐思辨”是第二环节,教师在这一环节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学习分段和概括段意。王老师在这堂课上以读代讲,以读促情的做法,是非常成功的。她注重通过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默读、自由读、引读、范读、配乐读、师生、生生互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将课文读得充分、读得精彩,读出了课文要表达的感情,也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第一自然段时,王老师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段意。“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是因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教学第二自然段时,王老师先让学生明白这是过渡段,知道讲了桂花香和摇花乐,但课文重点写的是桂花雨,跟摇花乐紧密联系,因此,应该将第二自然段划入第二大段。这样学生不仅知道过渡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明白过渡段该归属于哪部分。“摇花乐”是全文的重点,在朗读中体验摇花之乐。王老师用柔美的语调描绘美丽的雨景,在再现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充满诗意的想象,引起心灵和感情的共鸣。带着这种感情,让学生深入读文,喊出快乐,喊出桂花的香。“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学生在创设情境中读得真切,读得感人。“为什么作者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理解“浸”字时,王老师巧妙地用字义理解,体会意境的方法,学生理解起来真是水到渠成。“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是教学的难点。王老师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荨茱鲈鱼长入梦,他乡虽好总添愁。”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第三环节是“乐运用”,当学生理解了课文,被琦君的思乡之情所感染后,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乡之情,表一表思乡之意。学生情感的闸门被打开,主动思考,积极发言,流露的是真情。是啊,故乡,是我们生命的根。一旦离开,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隔离便会在心头产生难以磨灭的乡愁,故乡的面貌便会不时出现在我们的梦里,挥之不去。

第四环节“乐创见”,王老师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引导他们去读琦君的其他作品。拓宽阅读面,找寻阅读的快乐。至此,王老师精美的板书设计“香”“乐”“甜”“思”组成了一朵美丽的桂花,“爱桂花,思故乡”的主题展现在黑板上,学生一目了然。“缤纷桂花雨,甜蜜思乡情”喷薄而出。

当然,这节课也有些不足的地方,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上下的功夫不够,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时候不够深刻明白,课堂的可操控性还有待加强等。

四、展望

总之,王老师为我们展示的《桂花雨》一课,是一次勇敢成功的探索。这节课实践了理念转变,教法更新,形成了语文“乐学课堂”阅读教学模式,为我们进行“乐学教育”课题研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回顾整节课,王老师的教学犹如桂花,让人难忘!

桂花雨教学设计篇2

每当桔红稻黄的十月,我居住的小城秋风飒飒,携裹着清香的桂花雨开始翩翩飘落,令人赏心悦目。

我居住的小城——邵武,位于千山竞翠、秀水潺潺的闽北。四周的青山,如巨大的绿屏将小城层层围住。小城很美,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外观优美的楼房鳞次栉比,精心设计、培育的绿地,如绿色的地毯点缀在小城的各个角落。小城街道洁净,空气清新,蔚蓝蔚蓝的天空,总能给人带来好心情。然而我最倾心的是小城的桂花雨。

小城的人喜好种桂花树。不仅许多公共绿地和公共场所栽种了桂花树,不少的居民还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栽上了桂花树。这不仅在于桂花树四季常青,充满活力,更在于它的花翩翩飞落的意境,引人浮想联翩。因此,每每桂花俏立枝头时,总有许多小城居民喜上眉梢。落英缤纷时,总能看到有人伫立在桂花树前,脸上露出惋惜的神情。

在小城,欣赏桂花雨绝妙的地方有两处:一是城西紫云桥(八一大桥)南端,另一处是越王台南面的山坡。

紫云桥南端两侧各有一株高七八米,枝繁叶茂,树冠如擎起的巨伞的桂花树。树下砌了环状的椅子,供居民休闲歇脚之用。花开半月是欣赏桂花雨的最佳时机。此时满树桂花夭夭灼灼,和着桥上南来北往的汽车声响,时疏时稠地飘落,犹如舞蹈小精灵翩翩起舞。看久了,可以望望桥上或悠闲或匆匆而过的行人;看看夕阳下富屯溪波光跃金,渔舟破水,泛起一道道水痕的美景;看看苍穹中自由自在飞翔的鸟儿。置身于此,桂花雨、行人、夕阳是自己眼中的一道道风景,自己也是行人眼中的一道风景。

小城西面的登高山是居民休闲的好去处。古朴的越王台就建于登高山主峰向西延伸的山脊上。越王台南面山坡林木蓊郁,一条蜿蜒小径,从林间穿过,桂花树风致夹道。桂花怒放时,清香远逸,连越王台上都清香扑鼻。走进林间观桂花雨,静谧、空灵、泠泠,偶尔从密林深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林间就显得更加幽静。走进桂花雨世界,点点桂花雨就如调皮、可爱的孩子扑入你的怀抱,亲吻你的脸;又像金黄的蝴蝶站立在人的头上、肩膀上,有时当你用手去捕捉它,它却无声地飞走了。正因为有这般的情趣,桂花雨翩翩飘落之际,这里才不会过于寂寥。

我是小城痴迷桂花雨居民中的一分子。无论是骑车行走在大街上,还是信步于居民小区、小巷间,只要闻到桂花的清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追香寻树,直至看到翩翩飘舞的桂花雨并欣赏一番后才肯罢休。我曾以《觅桂》为题作诗一首,抒发内心的感受。

满树金葩深处藏,

风吹百媚斗芬芳。

无需人指知踪影,

馥郁至浓见桂扬。

桂花雨美,桂花茶香。几年前,我在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任教。一天,一位学生家长送给我一包刚制好的桂花茶。他说:“制作桂花茶,采集桂花很重要,必须在它最香的时候采摘。用这样的桂花制作出的桂花茶才清香扑鼻,味厚爽口。”

桂花雨教学设计篇3

1.初知“乡愁”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师生齐读)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师:你们猜猜,这首诗的题目叫什么?

生:乡愁。

师:那么,你们知道乡愁的名字叫什么吗?

(生沉默)

师:同学们,乡愁的名字叫遥远,遥远的名字叫思念,思念的名字叫记忆,记忆的名字叫梦回!

(师板书:梦回)

2.认识作者

(师出示余光中的图片及

介绍)

师:同学们,《乡愁》这首诗的作者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他离开大陆几十年,写了许多表达乡愁的诗歌和散文,被称为“乡愁诗人”。

(师出示琦君的图片及

介绍)

师:《桂花雨》这篇散文的作者琦君和余光中先生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有着同样的情感。她1949年离开大陆到了台湾,之后,整整52年没有踏上故乡的土地。52年啊!她日夜思念的就是故乡,就是家乡的桂花!

3.概说全文

师:同学们读过课文了,根据你的理解,谁来说说,几十年来,一想到故乡,想到桂花,会勾起作者哪些回忆?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来说一说。

(师出示: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 , 。)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看到桂花的样子。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闻到桂花的香味。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在描写桂花香味的这段话中,有一个字特别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哪个字?

生:浸。

师:给“浸”换一个字。

生:“泡”。

师:为什么换“泡“字?

生:“泡”说的是整个都在水里,每一部分都在水中。“浸”的意思也差不多。

师:是啊,但是“浸”比“泡”更狠,更给力啊,是“泡”了很长时间了,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地方,而且是里里外外。课文中写的是“浸”在水里吗?

生:“浸”在桂花香里。

师:门前屋后,十几户人家,都浸在桂花香里。厉害吧,一起读一读这句吧。

生:(读)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继续我们的发言。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看到我缠着母亲摇花的样子。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回到童年摇花的情景。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看到母亲的样子。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到父亲的诗句。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又想起桂花糕的味道。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师:这一段描写中,我们又注意到那个词――

生:沉浸。

师:“浸”和“沉浸”,有不同吗?你们看,闻香味的时候,浸在香气里的只是前后左右的十几户人家,而尝滋味的时候,是――

生:整个村庄。

师:闻香味的时候,浸在香气里的只是桂花盛开的一段时间里,而尝滋味的时候却是――

生:全年。

师:闻香味的时候,仅仅是鼻子中嗅到香味啊,而尝滋味的时候不光是鼻子闻到,还有――

生:嘴里尝到。

生:舌头感觉到。

生:吃到肚子里。

师:对啊,这滋味不但入口,而且入心啊。你们说 “浸”和“沉浸”,哪个词语更狠、更给力?

生:(笑)“沉浸”更狠。

师:我们就来“狠狠地、给力地”读读这段话。

生:(齐)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里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又听到母亲的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是啊,每当作者回想起桂花,眼前仿佛浮现出桂花的样子,鼻中仿佛闻到桂花的香味,口中仿佛尝到桂花的味道,耳中又仿佛听到母亲思乡的话语。但最让她魂牵梦萦的还是那一场――

生:桂花雨。

【点评:这一部分教学,是一理解和表达融合的训练。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基于学生对课文的初步认识,围绕“回忆桂花”的主题,让学生对自己的初读结果进行梳理汇报,根据汇报内容概括全文;二是在汇报的同时,又对文章的梗概和内在联系进行认识。语文的训练,一定要是整体的、融合的,效果是多重的,而不是单一的点的训练。这也是教者一贯的观点。】

二、悟情――边读边悟,品味细节

1.读中悟情

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场桂花雨的描写中,感受这难忘的“摇花乐”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文字。

(师课件出示课文)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

(三名学生分别读课文,师指导读得流利准确。)

师:这几位同学的朗读,似乎还少了点什么。对了,好像少了点感觉,是什么感觉呢?

生:没读出“我”摇花前的着急。

生:没读出“我”“缠着”妈妈耍赖的感觉。

生:没读出摇花时的欢乐。

生:母亲和父亲的样子读得很平淡。

师:是啊,在这个场景中,有“我”,有母亲,有父亲,三个人物,虽然描写有多有少,但是都有不同的表现。先来看看“我”的表现――摇花前,用一个字概括“我”的表现,是什么?

生:缠。

师:不是一次啊,是“总是缠”。这是说摇花前“我”心情很――

生:急切。

师:开始摇花了,“我”什么表现?

生:铺竹席,抱住树使劲摇。

师:好啊,是“铺、抱、摇”啊。老师要看看你们理解作者没有,请一个同学来表演一下这几个动作。

(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体会“我”的急切――“我”是个孩子,哪里会帮忙!只是手忙脚乱,胡乱帮忙而已!忽然听到母亲“摇桂花”的命令,是何等兴奋啊。)

师:呵呵,“铺”是乱铺,“抱”是胡抱,“摇”是瞎摇啊。急不急?

生:太急了。

师:这里是“太急”。后面的喊呢?

生:乱喊。

生:猛喊。

……

师:是啊,大喊、乱喊、猛喊――真是太兴奋了!

师:这样吧,还是来读。谁来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我”的缠,“我”的摇,“我”的喊,也就是“我”的急切和兴奋?

(师指导学生朗读“我”的描写,通过语速、语气的变化来读出情感。)

生:“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读出“缠”母亲的语气)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读出“我”的急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三个叹号:“啊!”――感叹;“真像下雨!”――看到花雨;“好香的雨啊!”――闻到花香。读出兴奋、做梦的感觉。)

(生练习朗读)

师:来看看母亲和父亲的描写吧,你们读一读,觉得应该怎样读?读出什么感觉?说说你的看法。

生:母亲很细致。

师:何以见得?

生:母亲先是“洗净双手”,然后“撮一点”桂花,还放在水晶盘中。

师:先洗手,再轻轻地撮,还放在水晶盘中,去敬佛。用一个词语说母亲,她很――

生:虔诚。

师:父亲呢,怎么样呢?

生:父亲是个诗人啊。

生:父亲很开心,诗兴大发。

师:花香、檀香,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父亲很――

生:陶醉。

师:对了!就是要读出父亲摇头晃脑的“陶醉”的样子啊。我们来读,读出母亲的虔诚、父亲的陶醉。

(生读描写母亲、父亲的句子)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什么是“口占一绝”?为什么会“口占一绝”?把诗句和场景联系起来理解――读出父亲的陶醉、做梦的感觉。):“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生读并交流)

师:如果把整个段落连起来读,我们边读边想象,就能看到在这场缤纷的桂花雨中每个人忘情的表现。

(指导朗读全段)

【点评:读是目的也是手段,读是过程也是方法。全段教学,以读开始,以读结束。但是,仅仅是在读吗?是在品味细节――三个人不同的“忘情”的表现,注意,同是“忘情”,但表现不同。“我”的“急切兴奋”、母亲的“虔诚”、父亲的“陶醉”,每个人的行为和身份是那样切合,又是那样真切!是在品味语言――缠、铺、摇、撮,字里行间所表现的情感,所具有的语言的张力都在读中一点点地感悟、熏染!是在品味情感――这桂花雨带给“我”和父母的、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亲情乡情,这,都融在真情投入的朗读中了。读是主线,各种训练融于其中。这,还是整合的训练。】

2.读中悟法

师:同学们,在这场难忘的桂花雨中,作者对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几十年来,从不曾忘怀。

师:所以,作者的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师课件出示: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师: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走得太快。1949年离开故土,一别就是52年!正如余光中先生说的:“一湾浅浅的海峡,让回家似乎成了一个永远的梦。”琦君只好用自己的笔,写下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写下对父母师长的怀念,写下自己的思乡之情。她怀念家乡的一草一木。“我们从大陆移居来此,匆匆几十年。生活上早已能适应,而心灵上又何尝能一日忘怀于故土的一事一物。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当然,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 想到故乡,她终于忍不住喊出――(出示课件)

生:(齐)“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

三、抒情――想象“梦回”,再现“摇花”

1.迁移写作

师:同学们,我在想,这几十年的岁月,思乡的人是如何熬过来的?每一个夜晚,她如何梦回?我想,故乡的桂花雨,刻骨铭心的摇花乐一定常常进入作者的梦中。今夜,她又做梦了,梦中的桂花雨是怎样的情景呢?她、母亲、父亲,又都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拿起我们的笔吧,展开想象,记下每一个细节。

(生迁移“场面和细节描写”的方法写《梦回“桂花雨”》)

2.交流指导

(略)

3.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令我们欣慰的是,琦君,这位老人,在52年的等待之后,在她的有生之年终于回到了故乡。2001年,她终于踏上祖国的土地。而此时,她已经85岁高龄了。你们猜猜,面对日思夜想的故乡,老人说了什么?(出示课件)

师:她只是喃喃地念出了@样一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下课!

【评析】

通向言语的深处

张学伟老师的这节课,教得情真意切、意味深长。张老师基于文本,并适度拓展文本语境,把课上到了言语的深处、情感的深处、生命的深处。

教学从“乡愁”开始,“乡愁的名字叫遥远,遥远的名字叫思念,思念的名字叫记忆,记忆的名字叫梦回”。接着不蔓不枝,直接触摸作者的心灵,以“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 ”为话题,以读书为经线,以词句的敲打、品味为纬线,带动了整个文本的解读,“香”和“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知不觉,学生转换了角色,与作者一起体验、一起记忆、一起思念。此时,“桂花雨”意象的美、语言文字的美以及情感的美,都让学生沉醉其中。最后,以“梦回桂花雨”,让学生尽情表达内心的感动。

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经历好几次转换,逐渐建构起“桂花雨”的文化解读:“形”的感知――感悟摇花的形象;“情”的影射――体验摇花的快乐;“意”的揣摩――探究摇花所承载的“乡愁”;“境”的沉浸――沉浸在摇花的意境当中。

学生面对的文本有两种存在:一是“已说的话语”,我们当作知识在学习,学习字词的读音、写法,学习句子的组成方式,学习这种语言中的俗语、成语及表达形式,并通过这样的学习进入文本的意义之中;另一种是“能说的话语”,一种“活”的、“创生”中的话语,就像一眼喷涌着的泉水,引导着学生参与、创造其中,建构自己的独特体验与阅读经验。张学伟老师活化文本,把文本当作一种“能说的话语”,引导学生不断创生意义、有效迁移,把课教得风生水起、摇曳多姿。从这节课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教学追求。这种追求,借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

1.择高处立。

这个高处就是“主题”。这节课紧扣“乡愁”展开,在整体语境下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这样的散文,教师习惯让学生东找一句,西找一句,零敲碎打,却美其名曰“文本细读”。任何一次语文学习都不应是孤立的存在,都应根植于文本的整体语境和文化语境之中。张老师深谙其道,以文本的“意”为核心,韵情、悟情、抒情,整个教学浑然一体。“品味细节”也是基于整体语境的品读,丝毫没有切割文本的感觉。

2.就平处坐。

这个平处就是“语言”。这节课没有凌空蹈虚的感觉。我特别欣赏的是,张老师的这节课非常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运用中,“乡愁”这一主题落地扎根。这节课安排了三次语言训练,以“每每想到桂花,仿佛 ”整体把握文本,进而拉动语言感悟;接着深入文本的深处、细处进行品读训练;最后以“梦回桂花雨”回归整体。整堂课以文解文,以心契心,以言传言,须臾不离文本的语言。

这就是一种有根基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回家”之旅。张老师坚守着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以“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的味儿”。这种味儿不是强加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充分活动,有时表现在对文本的静思默想中,有时表现在学生摇头晃脑的吟诵中;有时体现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中,有时体现在学生言语交锋的对话中;有时体现在物我两忘的体验中,有时又体现在文思泉涌的言语表达中。

维特根斯坦曾说:“每一个记号就其本身而言都是死的。是什么赋予了它生命呢?它的生命就在于使用。”德国思想家伽达默尔说得更直接:“语言的本质在于语言的应用。”而我们的课程标准更是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张老师的语文课指向了“语言文字的运用”,特别强调了“三项语用”:一是“积极语用”,即站在儿童用语言的立场去设计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读,去写。三个教学板块清晰、简单,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空间,力求做到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二是“全语用”,阅读和写作融为一体,输入性言语的学习与输出性言语的学习融为一体;三是“深度语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情感,使整节课充盈着温度,也显现出深度、厚度。

3.向宽处行。

本堂课体现了“大阅读”的思想。以余光中的诗开始,以贺知章的诗结束,中间植入琦君的介绍、散文,张老师的课堂向四面八方展开。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曾经这样来比喻小说:“小说就像一座房子,让你透过窗子看到外面的世界。”张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发现窗户,不仅让学生读出了文章写了什么,更是引导学生发现了表达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读懂了这篇文章,还引导学生拓宽、丰富了“乡愁 ”这一言语图式。这节课展示了很多的“触点”和“接口”,使学生语言的活性本能地得到了滋养,得到了培植,得到了发展。

通向言语的深处,把课上到学生心里,这是多么美好的课堂境界。感谢张老师的精彩演绎,让我们看到了动人的语文气象。

桂花雨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插图;作用;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74-01

1.以图助猜

数学课要求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语文课照样应培养学生的猜测力。插图便是培养此能力的重要资源。写景的课文,课伊始,让学生凭插图,预测所学内容。如《忆江南》,先让学生根据插图,大胆猜一猜作者可能回忆江南的哪些景物。亮丽的插图瞬间吸引了学生的眼珠,有的说:"作者可能写墨蓝的江水。"有的说:"可能写火红的花儿。"有的说:"可能写起舞的彩蝶"……教师再顺风扬帆:"看谁猜中了作者心中的美景,谁就是最准的预测家!"学生兴趣盎然,带着验证的企盼心理,顺水推舟,很快就在课文中"捉"到所写之景,并与自己预计对照,猜中的兴奋溢于脸上。

2.以图助记

掌握字词,领悟主旨均应以理解为基础,插图又是理解的好帮手。

2.1 凭图识字。有些会意、象形的字,无需教师"苦口婆心"讲解,只要充分应用插图,学生一看,一联系生活实际,轻而易举,意、形、义均举"图"可得。如认识"竹"字,启发学生把字与图结合起来,发现什么?学生眼睛一亮说:"竹"字上面的两个" 人 "是竹枝,下面的 " "和" "是竹杆,合起来就是有枝有杆的竹子。"可见,插图使学生豁然开朗,使汉字的读音、字形、意义不讲自见,且记忆犹深。

2.2 凭图释词。有些词,一词多义,凭空讲解,词义会成过眼烟云。就此,借图断"案",记忆就深。如《亡羊补牢》中的"亡",学生开始总以为羊死亡;"牢"以为牢固。教师趁机引导学生看图,再联系课文,马上理解了"亡"指丢失,"牢"指羊圈,从而更好地理解了"亡羊补牢"的寓意。

2.3 凭图解诗。理解古诗的意思的是古诗教学任务之一。古诗跨度大,凝练性强,字词义古今差异大,加之小学生阅历浅,理解诗意难度大。幸好,每首古诗都配有相应插图,应以其作为理解诗句的"抓手。"如《四时田园杂兴》的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引导学生看图说出诗意。学生结合诗文,细观插图,看到太阳照射下,一位男农民扛着犁,就说出"昼出耘田"的意思是白天农民伯伯出去耕地。再看到晦暗的灯光下妇女手拿线儿在纺线,又理解了"夜绩麻"的意思是夜晚农民在灯下搓线。凭图,轻而易举,诗意自见。

2.4 凭图学文。有些插图,是课文重、难点的凸现,凭借它,可快捷排除障碍。如《桂花雨》课伊始,学生多数不清楚什么是桂花雨,我并没有及时"助解",而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再找出相应的句子来理解。观、读、找融合,不多时,不需教师"硬塞",学生知道了桂花雨不是真的雨,而是指桂花成熟时,大人们抱住桂花树摇,纷纷落下的黄色花瓣。再如《詹天佑》中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的铁路,也是一个疑点。此时,引导学生紧扣插图,试说"人"字形铁路的形成。学生一看,知道了火车过青龙桥前的线路是" ",过了青龙桥上坡时线路是"丿",合起来就成了"人"字形。通过凭图理解,学生对詹天佑的独创精神赞叹不已。

3.以图助写

写和读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两大板块。借图导写是提高习作能力的途经之一。

3.1 看图补细节。"真实、具体"是新课标对中高年级习作的具体要求,但大部分学生仍抓不住细节,重要的环节一笔代过。就此,在理解课文的基本上,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仿中有创,给图上景物补颜色、补形状、补动态;给图上人物补语言、补动作、补神态、补心理……

3.2 看图补诗句。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语言优美,节奏感较强,情感丰富,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宝贵资源。在体会意境、感悟诗情之后,可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及自己的感受,补写诗句。《乡村四月》前两句写了山原、平地、杜鹃、细雨四种景物,学生把插图上没写到的荷花、青蛙、杨树、鸟儿用诗"荷叶盘中青蛙跳,杨树伞上鸟儿鸣"补出来了,更突出乡村初夏的美景。根据后两句"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学生观图后又补上"乡村四月人人忙,才了茶叶又割麦",进一步再现了乡村繁忙景象,同时也让学生当了一次诗人,过了一把诗瘾,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3.3 看图补图名。课文插图大多没有图名,抓住这一"空白",课尾让学生补一补图名并写于图中最佳位置。如《乡下人家》,看到波光闪闪的田块,看到彩虹似的拱桥,盛开的花儿,成群的画,学生拟了《如画的风景》为图名。又如,学生为《自然之道》拟出了《帮倒忙》、《背道而驰》等图名。看图拟题培养了学生概括能力和审题能力,有效防止习作中"南辕北辙"现象。

4.以图助背

背诵是积累的必由之路,许多课文均有背诵的要求。如果不寻找方法,死记硬背,效率低且忘得快。巧借插图,对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背记的捷径之一。如《渔歌子》这首词,我让学生交流最佳背诵方法,多数学生都说凭图背诵:前两句写景,看图上的白鹭、桃花,就背得了;后两句写渔翁,借图上渔翁垂钓姿势就背得了。果真,图文合一,不到三分钟,大多数学生就把整首词背熟了。此外,还可以图助读,以图升情。

桂花雨教学设计篇5

一、微内容的选择

《介绍家乡景物》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内容。习作目标是:通过仔细观察,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将景物写清楚,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有丰富的想象。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是小学生从口头语言转而发展书面语言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仔细地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为此,本次习作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并按一定的顺序将家乡的景物写清楚”。学生一听“观察”这个词,想到的就是将眼睛看到的东西写下来。事实上,学生在没有真正学会观察之前,只会“走马观花”,写下来的东西,往往也是前言不搭后语,不知所云。如何面向全体,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呢?这就需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想象,使学生学会观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起点,本微课的设计在于给学生一个明晰的、可行的方法:通过多种感官的配合,借助眼看、耳听、鼻闻、嘴尝、手摸等方式,发现景物的独特之处,抓住景物的特点,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把景物观察细致;同时,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有序介绍景物,把观察到的景物写清楚。

鉴于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在设计本微课时,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用学生喜欢的“感官”人物、“慢羊羊村长”和“灰太狼”这几个趣味形象做主人公,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不仅避免了机械式教灌,还寓学于乐,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不知不觉达成了习作目标。

二、微教学的设计

1.学习目标

(1)借助眼睛、耳朵、嘴巴等多种感官,抓住景物的特点,多角度地进行观察,提高细致、有序观察事物的能力。

(2)在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有序介绍景物的过程中,渗透热爱家乡的情感。

(评析:本微课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整体确立学习目标,较好地体现三维整合,引领教学过程的设计更为丰满。)

2.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嘴巴”“眼睛”“鼻子”“手”“耳朵”五个感官兄弟出场。

【嘴巴】今天,我们的好朋友——灰太狼要来杭州玩,我们该带他去哪儿逛逛呢?

【眼睛】现在是秋天,杭州的桂花开得正闹。我们就去新西湖十景之一的满陇桂雨走一走、看一看吧!那里可是赏桂的最佳地点。

【慢羊羊】嗯,这个主意不错。

【其他感官】好啊,好啊,我们就去那里!

(2)借助感官多角度观察。

①播放背景音乐,展示桂花的图片。

【感官兄弟和灰太狼】哇,桂花可真美呀

②在桂花树前,感官兄弟们议论纷纷。

(评析:学生习作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激情,原因之一是语文教学往往比较单一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本微课设计将儿童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漫画人物与习作内容巧妙链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期待,并在接下来的“有顺序地介绍家乡景物”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形象、生动、有趣地展开教与学的过程,符合三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规律。)

(3)有顺序地介绍景物。

①指导“从远到近”的介绍顺序。(详)

【灰太狼】你们七嘴八舌地东说一句,西说一句,说得我头都晕啦

【慢羊羊】好了,孩子们静一下,你们能不能排好队有顺序地向灰太狼介绍呢?(课件出现字幕,有顺序)

【眼睛】我是老大,先听我说。

【鼻子】不行不行,我先闻到香味的,应该我先说……

【耳朵】大哥说得在理,它看到的东西最多,让它先说吧l

【手】我只有走近了,才摸得到桂花,我最后介绍吧

【嘴巴作哭状】我没尝过,我没什么好介绍的呀l

【慢羊羊】呵呵呵,等我们把桂花做成桂花糕、桂花糖,又香又甜,味道才好呢!

【嘴巴】真的吗?我好想尝一尝。

【慢羊羊】孩子们,刚刚我们来时,老远就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桂花。那就先从“眼睛”开始,然后是手、耳朵、鼻子、嘴巴一个接一个来介绍吧!

【大家异口同声】好。

【慢羊羊】瞧,你们团结协作,一个一个按顺序来介绍,把桂花的美介绍得多清楚呀!其实像刚才那样,我们先介绍远处看到的,再介绍近处感受到的景物,这样的观察顺序就是“从远到近”!(课件出现字幕:从远到近)

【灰太狼】村长,我和“鼻子”一样,刚来时是先闻到桂花的香味的,我觉得也可以按“从远到近”的顺序先让“鼻子”介绍桂花。

【感官兄弟】灰太狼,你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把桂花介绍得又清楚又有条理,下次要请你当导游啦!

【慢羊羊】嗯,灰太狼真厉害。虽然我们平时在观察景物时,“眼睛”看到的东西最多,但是由于景物特点的不同,有时“鼻子…耳朵”反而先感受到,所以也可以让它们先来介绍!

(评析: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介绍景物是本微课教学的重点,此处精心制作了“感官兄弟”争论排序的动画视频,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如何借助“从远到近”的顺序有条理地把景物介绍清楚,还留给学生思考发现的空间,强化了学生对景物介绍条理性的认识,在情趣盎然中落实了三维目标。)

②拓展“从近到远”等其他介绍顺序。(略)

【嘴巴】村长,村长,我们在观察景物时,有时先在近处观察,然后再从远处眺望,我们也可以“从近到远”来介绍吧!(课件出示字幕:从近到远)

【手】嘴巴弟弟,你真棒!我觉得这个介绍顺序也很不错【

【鼻子】对呀,这样我们和手就可以先介绍了!

【眼睛】哈哈,我也想到了另外一种介绍顺序,如介绍我们杭州的雷峰塔时,也可以按“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的顺序来说呀!(课件出示字幕:“从上到下…从下到上”)

【慢羊羊】呵呵呵,你们真是一群聪明又爱动脑的孩子。

(4)迁移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

【慢羊羊】在上节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介绍了各自家乡的景物,有的介绍杭州西湖边的桃花,有的介绍黄岩蜜橘,有的介绍天目山的大树王,还有的介绍虎跑的泉水(课件图片展示)……你会用今天学到的观察方法细致、有序地介绍家乡的景物吗?

桂花雨教学设计篇6

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首先要加大古典文学教育力度

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在古典文学中,蕴含了古人的智慧和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加大古典教育力度就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将古典文化有意识的引入教学实践中来,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课《桂花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导入部分通过讲一个“嫦娥与吴刚”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将桂花和桂树引入课堂教学的主题。同时,教师要求学生讨论是否见过桂花、了解桂花的特点,并把知道的关于写桂花的好的诗句背出一到两句,最后老师说明,课堂任务完成得好的同学,可以获得老师课前准备的桂花糕一份。这时,学生积极性较高,在课堂上踊跃发言,整堂课教学效果较好。在这节课中,教师通过教学设计,以“嫦娥与吴刚”的古典传说导入课文,其次要求学生找出并背诵写桂花的诗句,这两种举措都培养了学生对文学的认知度。

二、积极创设有文学氛围的语文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就可以通过创设一个具有文学氛围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文学素养。比如,在课堂中开展“文学知识之星”活动,让学生自己在阅读和学习中积累文学知识,每个月的月末在语文活动课中形成一次评比,表现最好的学生和进步最大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文学知识之星”称号。通过语文课和课外的积累,让学生有着对文学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适合此年龄阶段的名著,并与同学们分享,教师可以开出相应的书单,指导学生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环境熏陶,学生在一个有竞争与合作的环境中,通过文学知识的积累和课外名著的阅读,稳步地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

三、采用引导和鼓励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不同学生在学习中接受能力不一样,学习兴趣也不同,教师要在承认这种差距的前提下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对于班级中文学素养较差或是对文学兴趣不大的学生,教师应当对他们表示关心,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态,适时的进行鼓励和引导。如有一个学生在语文课上不认真听讲,对教师有意识的古典文学的引入也无动于衷,教师在发现这一情况之后,迅速跟学生家里进行联系,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兴趣爱好,经了解发现,该名学生喜欢玩网络游戏,其他科学习情况也不理想。在了解这一情况之后,教师针对这个学生的情况设计了一次谈话,在谈话中教师了解到学生家庭环境不是很好,学生想在游戏中找到归属感,同时还发现,该名学生对游戏内容游戏背景介绍等十分了解。因而教师推荐了学生玩一款新出的“三国杀”,让学生了解各位任务的背景故事,了解游戏的整个内涵,并可以和老师一起游戏。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明显发现,该同学在课上表现好了许多,和他进行交流之后了解到他对游戏各大人物背景以非常熟悉。教师当时对该学生进行了鼓励,并且提醒该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有点,不能妄自菲薄,没有自信。通过此次对问题学生的引导和鼓励,也达到了培养文学素养的目的。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在语文教学上,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爱好,通过幼灯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向学生展示有文学背景的图片、文字、音乐等,寓教于乐。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有效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当前的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还要根据个别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桂花雨教学设计篇7

一、认识气场

中国人对“气”十分青睐,翻开古籍你会发现气的概念被广泛运用。比如《兵书》: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传.庄公十年》里有:“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大家十分熟悉的《孙子兵法》的《军争篇》中也有提及: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还有《孙膑兵法》、《吴子兵法》等等地兵书里都反复强调:将帅必须是“治气”上得成功者,用气来张扬军威,用气势来压倒敌人,并避实击虚。以气论医道,这是中国中医从战国末年开始就倡导的。中医调理其实就是使脉气和、脉气平,达到让身心健康的目的,在中医学里首屈一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就是一部以气论养生、以气论病、以气辩证施治的书。

看着这些古籍,实际上我们也看到了气随着中国历史它所走过的历程:“气”从先秦时期的“云气”、“水气”、“烟气”等具有常识性的概念,发展到徜徉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成为思维的成果,成为哲学的概念,再到成为内涵核心上升为范畴。

气之所以可以始终被中国人挂在嘴边,且经久不衰,更多的原因在于气的范畴的形成和运用其实凸显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思维方式。从这个角度出发,抓住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心理和思维的方式讲讲“气场”。中国人自古就有“天地万物通一气”的说法,既然天地万物能通一气,那么一定是可以产生强烈的磁场效应,通过这磁场的效应,构建出天人之和,也就是构建一种和谐,心与物能产生感应,产生一种共鸣,这就是气场!气场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大气的、震撼的、它是流动的并时时变化着的,它在我们的思维精神境界里是一种无形之物,但却是可以让人真实地感知,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的。

二、感受“文气”

著名学者章学诚说过的“凡文不足以动人,所以动人气也”,这一句话回归我们语文教师的落脚点上,一段诗文之所以能触动人心是因文中这一股股的气。我们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大江东去,浪淘沙,千古风流人物。”便会被磅礴的气势所打动,《石灰吟》显出的英雄气概,民族的气节,让我们看到了17岁的于谦那份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气度。而在朱自清《春》中“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我们可以闻到气场所散发出来的清新而淡雅的一股春欣欣向荣的气息。

不同题材的文章所蕴涵于其中的气场也是不同的,平时我们在读着自己熟悉的文字的时候,可能很难一时就抓住并总结表达出这种无形的气场,但当我们细细品味文章的时候,可以说文章中的这股文气一定会沁入你的心田,流入你的血液,并产生一种韵味萦绕心头。

让我们一起翻开小学课文课本,慢慢走进课文。六年级《为人民服务》、五年级《北京的春节》、五年级《冬阳童年骆驼队》、五年级《桂花雨》、三年级《陶罐和铁罐》……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文章一品一读,文章的文气自然流露出来,通过这样一比较,不用传言,只在意会中,相信你已经感受到了不同文章出的不同气场了。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把住文章中这股文气,抓住文章本身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气场,因为它是有生命的课堂的基础,是构建有生命的课堂之根本。

三、小学语文课堂“气场”的诠释

老师上课其实很多时候是跟着感觉走的,文章的文气,不就是老师们所能感觉到的吗?但这是无形的,仅仅只是感觉,但作为老师,我们要懂得抓住,并将这无形的文气变有形,将变成了有形微弱气息扩大扩大再扩大、强化强化再强化,将涓涓气息变成富有磁性富有魅力的强大气场。

如果我们用人体喻课的话,血脉和气息就是课的灵魂,就是课的生命。要想让这些血脉和气息焕发光彩,我们就得想法子让文章的文气彰显,让课堂气场丰盈。怎样才能做到呢?

首先,我们要懂得站在他视野的角度。所谓他视野,即某一问题、某一学科的深入研习,不能局限在问题学科的自身,而是要跳出来,站在一个他视野,他学科的“广阔的智力背景”上来俯瞰自身,才能达到对问题的洞明。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要跳出语文看语文,或者说是站在大语文观的角度看我们的语文。这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高度,只要有这样的意识就好,并不一定要站得多高,看得多远。有了这样的意识,我们就会下课外功夫了。其次,我们要懂得把握诠释文气,利用气之变化的特征,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其演绎,营造富有魅力的课堂气场,利用气场来吸引孩子的眼球,在教学实践中不乏这样好的课例。

例子1:(播放北京京韵大鼓的音乐)孩子们,这是?对,北京的京韵大鼓。它飘过了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图)北京的胡同(北京的胡同图)热闹的庙会(庙会图)!诺,那是有名的老舍茶馆。那儿有京味十足的北京艺术文化,还有许许多多让人难忘的故事,老舍先生深情地说:“我最爱北平。”北平就是北京。读了课文,你们喜欢北京的春节吗?最喜欢什么呢?三言两语说一说。(我喜欢北京的除夕,除夕很热闹;我喜欢北京的庙会,北京的庙会最有特色了;我喜欢北京的腊八粥;……)

师生在京韵十足的鼓声中畅谈,孩子仿佛走进了北京,走进了北京的春节,走进了北京的文化,走进了文本。

例子2:《北京的春节》第六小节(屏出课文内容:除夕真热闹……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师:除夕这一天,作者观察到了,人们都在忙什么?

生:做年菜、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

师:感受到除夕的热闹了吗?全班一起读!(鞭炮声日夜不绝!播放鞭炮声)这是举家团圆的除夕之日,这是灯火不熄的不眠之夜啊!在这一天,在外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都要

生:回家!(出示:课件——一个大大的“家”字)做年菜是在对年祈福,是为了——

生:家!

师:灯火通晓的还是——

生:家!

师:家!回家!就是要和亲人——

生:团圆!

(板书:团圆。播放温馨音乐。出示:课件——必须回家吃团圆饭。)是啊,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出外打工的兄弟姐妹们,除非万不得已——

生:必须赶回家吃团圆饭!

师:远在异国他乡的父老乡亲们,除非万不得已——

生:必须赶回家吃团圆饭!

师:家,守家,文章里没有这个词,但有一个词,叫守——

生:守岁!

师:守岁。是什么意思?究竟他守的是什么?他们守的是平安、他们守的是浓浓的亲情、他们守的是幸福、他们守的是吉祥。多么具有积极意义的习俗啊!这是我们祖祖辈辈,年年代代,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习俗。这就是北京的——

生:春节!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

生:春节!

教学片段中教师站在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地域文化的高度来解读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对春节这节日的重视。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能在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春节享受团圆,那就是一种幸福。正因为老师抓住了这一点,才能把那十足的京味、年味、文化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彰显了课文中浓浓的中国味。

就课的气场,两个小片段已经足已感受到课堂气场的力量与魅力。两位老师能这样成功营造出课堂的气场,是因为都站在了他视野的角度,站在了大语文观的高度,站在广阔的大背景上去解读文本。

四、小学语文课堂“气场”的构建

课堂气场形成应该是多方位、多角度的,靠老师或者孩子单方面是不能完成的。现在的语文教学有个惯常的教法,那是个无形且无底的套——形式主义。课堂上教师不停地问学生读懂了什么,读后你有何感悟,最后把你体会到的,感悟到的在朗读中表现出来。这样的课太容易上了,但是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无效的。教师面对全体学生,先懂的学生懂了,原先不懂得学生仍是一头雾水,原感悟不到什么的孩子他只能照搬他人的思维,孩子被放在原有的水平上,并无长进。我们也常常会在这样的课堂上发现孩子在课堂上了无生气,个个没精打采,这样的课当然是无气场的课了。还有一种常见教法就是教师满堂讲,这样的课堂是教师单方面完成的。两种方式都不能构建课堂气场。要构建出有气场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孩子、媒体等多方位的合体,我们可以文章文气为线,以设计为轴,构建一个立体的、饱满的气息畅流的空间。

(一)从文本自身想开去

抓住文气从文本自身想开去,就是立足在文本的本身,将文本的内容直接转化,使其充盈,丰满。

例子1:四年级《乡下人家》

(屏出课文内容:倒数第二段“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如果让大家来抓这小节中最重要的内容,你一定和我一样,会说是声音。是的,声音!那我们就可以将其丰满。我在上这小节时是这样处理的:

在乡村连那声音都是那样自然、那样和谐,傍晚,辛苦一天的牛回来了,什么声音?(……)母鸡领着小鸡回窝,什么声音?(……)戏水的小鸭回来了!(……)天黑了,还能听到断断续续的狗叫声(……),乡村特有的纺织娘的声音!(指导学生读出强弱缓急节奏错落有致)

简单的小片段,我将乡村特有的声音进行扩充,慢慢地带学生聆听乡村特有的音律,乡村之夜因为有了这些声音,在课堂上渐渐立体起来,一种安静、详和的氛围便可以在课堂上弥散开来。最后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乡村明月人静的月夜,就能自然而然地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了。通过文本自身的内容扩充,使文本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一种特有的气场就会形成,课堂便灵动起来了。课堂的气场有时来自静静的聆听,有时则来自亲力亲为地感受。

例子2:宁化小学王淞老师《丝绸之路》。屏出5—7小节的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焦点聚集在这语言上“来了,来了”,这句话有动作吗?

生:没有。

师:我分明从语言中看到了动作啊,你看安息国的士兵在……(教师招手)这是什么动作?

生:招手。

师:对啊,加上动作喊——来了来了!还有什么样的动作?

生:踮着脚、鼓掌、拥抱、昂起头……

师:同学们这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每一句语言,这一系列的具体描写都传递着这是一条——友谊之路。

王老师从简单的语言中看到了丰富的动作,引导学生动起来,他们激动地踮着脚喊:“来了来了”、他们鼓掌欢呼着:“来了来了”、他们相互拥抱着叫:“来了来了”、他们昂起头兴奋地念着:“来了来了”……学生被带进了文本,进而看到了一个生动欢腾的场面。文中的这两处“安息国士兵欢呼起来”、“人群一片欢腾”也是用了文本本身的内容将其想开,使内容丰富化,从而营造课堂气场。

文本是教学之本,教学不能脱离文本,也不能照搬文本。我们应该把文本扩充,使其丰富化,从而营造独特的课堂气场。

(二)从对象的思维方式想开去

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时时刻刻要牢记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有自己的年龄特征,小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要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想开去。营造课堂的气场,他们是主角。他们天性富有挑战性,所以我们的课堂可以抓住文本的信息,结合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去构建课堂气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只要能抓住他们思维的兴趣点,相信他们就能在愉悦的氛围下与文本产生共鸣。而这种愉悦氛围便是从他们的兴趣点入手构建起的课堂气场。

例子1:《桂花雨》教学片段

(屏出诗句)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唐·张九龄《感遇》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宋·高观国《菩萨蛮》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师:看这三句诗,你们能从三条信息中找到一个相同的信息吗?

生1:第一、二句诗句里有桂花,第三句古诗的题目里写到桂花。

师:他找到了相同点,这三条信息都写到,同是写桂花,有不同点吗?

生2:第一句诗写了桂花的颜色,第二句诗写了桂花的香味,第三句赞美了桂花。

师:你们能从整篇文章中找出非常重要的信息吗?有点难,给你们一个小提示,有一个字,与桂花雨息息相关,全文出现了八次。

生:是香字。

师:动笔用横线划出带有“香”的句子。

老师用诗词引起学生的关注,接着像玩游戏似的向学生发问,问题从易到难,层层深入,学生便在无形引力的牵引下提取出课文的重要信息,教师就是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给自己的课堂营造了一个轻松学习的氛围,形成了这堂课特有的课堂气场。同样,低年级的孩子更需要用他们的兴趣点去激发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

例子2:一年级课文《地球爷爷的手》的导入:

师:小朋友们,老师要在黑板上写字了。你们看完后,只要回答“见过”或者“没见过”,会吗?(师板书:手)

生:见过!(师补充板书:爷爷的手)

生:见过!

师:接下来,老师会写什么呢?

生:地球!(师补充板书:地球爷爷的手)

师:那地球爷爷的手,你们见过吗?

生:没见过……

师:到底地球爷爷有没有手呢?咱们今天就一起来学学这篇课文(齐读课题),你就会明白的。

老师给了孩子一个思考点,孩子觉得有挑战性了,就有了学习的兴趣点,带着问题带着他们的好奇心继续学习,这就为一堂课的成功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抓住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去构建自己的课堂,让课堂气场带动学生去学习、去思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抓对象思维的变化性

小学阶段的孩子思维耐久性相对较弱,他们多喜欢天马行空地幻想,自由地思考。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孩子的这一特性,那么课堂可能会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一节课四十分钟对于孩子来说不算短,因此教师要学会应用多种手段,将其灵活地融入整个课堂,极力去打造一种富于变化,跳跃的课堂气场。

就拿三年级课文《陶罐和铁罐》来说,这篇课文的对话很多,在对话朗读指导中教师们经常会觉得很难处理,很难将学生的朗读细胞完全调动。其实,这部分可以给孩子一段无声动画观看,让孩子当一回配音的演员,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创作一下,自由地去演绎。这样,从文本到影音,孩子的思维有变化,他的大脑就不疲倦,就有利于良好气场的构建。再如课文《桂花雨》的教学,也可以来个摇桂花的插曲呢!

例子1:师演示:孩子们,他是这么摇,摇啊摇,一朵桂花落下来了,两朵落下来了……像雨吗?

生:不像。

师:你来摇摇看。

生:你这一摇啊,桂花是纷纷落下。树下的作者呼吸着那阵阵的桂花香,沐浴着纷纷扬扬的桂花雨。他喊什么?

生: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你跟着陶醉了。

师:谁也想喊?

(几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喊)

师:让咱们一起喊吧……

(生齐喊)

摇桂花的插曲,让学生的思维又从文本中解放了,摇着摇着便陶醉其中了,这时的课堂也贯穿着一股令人回味无穷的强大气场,这股气息让学生的情绪相互感染着,学生读文之“情”便流露得淋漓尽致。孩子的思维是富于变化的,因此,我们要用多变的方式去营造出独特的课堂气场,让它为孩子的思维插上翅膀,这样他们便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尽情翱翔。

桂花雨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用训练 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60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用是指学生能在一定语境中正确、合理、妥当地进行表达,并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恰当运用。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过度强化人文性,语文的工具性特征则被严重淡化。这不利于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正视语用存在的现实,在课堂训练设计时,给出倾斜政策,以彰显语文教学的本然回归。

一、积累与应用,凸显语用学习实效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提升学生语文积累的转化率,教师要从实践出发,多设计实际应用的内容,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语言应用。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现实体验,提升学生语用学习的主动性。

在学习《九寨沟》时,教师设计了几道课堂训练。

(1)在括号中填写合适的词语:

( )的沟谷 ( )的雪峰

( )的峰顶 ( )的原始森林

( )的图画 ( )的瀑布

(2)选择最喜欢的一个文段,说说喜欢的理由。

(3)根据课文内容,做一次小导游,引导人们参观九寨沟。

前面两个内容以书面形式完成,后面一个内容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并进行展示。从教师课堂训练内容的设计来看,教师注重了学生的词句应用、语言赏析和表达练习,训练呈现出多元性,其语用意识非常明显。特别是让学生做小导游的环节,能够训练学生的多种能力,将积累转化为实际应用,凸显了语用学习的实效性。

二、记忆与感悟,提升语用感知层次性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记忆。但在课堂训练中,教师还应增加语言记忆与体验感悟相结合的内容,要让感悟成为记忆语文常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为学生语用成长提供锻炼平台。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要理解性记忆,其实就是要提升学生语用感知的层次性,只有理解了语言内涵,才能形成语用机会,创造出语用素质的成长契机。

在学习《桂花雨》时,教师设计了课堂训练任务。

(1)给下面加横线的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桂花树上长满茂密的叶子。

母亲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

(2)填写歇后语:茶壶里煮饺子――( );八仙过海――( );刘姥姥进大观园――( )。

(3)找出课文中的成语,并将这些成语连成一段意思贯通的话。

最后一题总结时,教师挑选了学生的优秀作品在班级内展示。有学生写道:“江山如画是江南,可谓人间天堂。泛舟西湖,已是明月清风、桂子飘香。极目远眺,湖光山色,水光接天,真的是相得益彰,江南乃是鱼米之乡。”从学生的训练情况可以看出,教师设计的训练内容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学生感悟深刻,语用能力提升明显。

三、储存与生活,实现语用训练实践性

语文学习离不开积累。但积累需要有目标性,要形成一种文化积淀。引导学生将不成体系的成语、谚语、名言、古诗等内容进行归类整合,在背诵记忆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联想、延伸、拓展,将那些孤立的语言材料整合成系统的、灵动的语用素材,这对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言内化的水平有重要促进作用。

在学习《一路花香》时,教师设计了课堂训练。

(1)填写成语(成语首尾字相同):

( )益求( ) ( )乎其( )

( )定思( ) ( )所欲( )

( )不胜( ) ( )无可( )

(2)在括号中填写适合的关联词语:

( )那只陶罐有条裂缝,( )每天到达目的地只剩下半灌水。

( )没有溪水的浇灌,路旁的花儿( )不会盛开。

(3)读完课文,你想对完好无损的水罐、对破损的水罐、对挑水工、对自己说些什么呢?

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前面两个题目,但面对最后一题,很多学生都陷入了沉思,不知从哪些角度切入。教师给出提示:完好的水罐不需要自满,破损的水罐应该感到欣慰,挑水工辛苦播撒希望,我们需要学习多种精神。根据教师的提示,学生找到了训练的感觉。这样的课堂训练注重语用的实践性,学生的语用能力成长显著。

语文课堂教学中语用的回归,实际是对现代课堂教学的纠偏矫正,强调工具性,并非要弱化人文性,而是要在语用中渗透人文性,这才是正确的教学训练思路。

上一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范文 下一篇:拼音教学方法与步骤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