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教案范文

时间:2023-10-11 12:45:48

童趣教案篇1

一、童趣化环境引领孤独症儿童回归童真

孤独症儿童是儿童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有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和行为障碍。由于这些障碍,人们在看待他们时就带上了有色眼镜,往往向对待“机器人”一样只发出单一、简单的指令。因为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孤独症儿童失去童真,无法体验到童趣。为此,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孩子生活、学习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创设孩子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场景,引领孤独症儿童回归童真。

1.环境布置渗透教学

在教授孤独症儿童时,教师往往采取主题教学的形式,那么我们教室的环境就可以根据主题进行创设,给孩子一个形象直观的最佳环境熏陶。如把孩子的作品展示在教室里,让环境成为进一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手段。根据主题活动的变换,我们还可以给孩子创设不同的童趣化的世界。

2.环境布置注重师生互动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环境的布置上,我主张要留出一定的师生互动的空间,让孩子们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布置,充分训练孤独症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在布置主题墙时,要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师生合作共同布置,并根据主题、活动内容以及孩子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有目的地将墙面内容融入教育教学之中,作为教育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真正地让墙面说话。让孩子共同参与环境布置,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又真正地使他们融入环境中。

二、童趣化活动开启孤独症儿童心灵的钥匙

“乐学”是学习的内驱力,学生一旦有了这个内驱力,就会自觉投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孤独症儿童的各种能力远远不及同龄的孩子,他们的智力只相当于正常儿童的婴幼儿期的水平。在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童趣化教学手段是使孤独症孩子“乐学”的关键一步。

1.激发兴趣,创设故事化情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天生喜欢生动有趣、形态活泼的语言、形象。教师要从孤独症儿童的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意识,把握孤独症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使教育更加符合他们的实际。

课堂教学是孤独症儿童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上,我注重创设丰富多彩的故事化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在童趣化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变化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孩子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孩子都不约而同地迷上了“动画片”。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时,采用电教媒体等直观教具加上故事化的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如“感知大小”的活动中,我用故事和动画导入,整节课用一个故事串接起来。这种上课的形式孩子们非常喜欢,教师的教学目标也能基本达到。

2.开展活动,创设游戏化情境

情境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是培养孩子能力的一种手段。我在进行教学时,就尝试着创设各种情境游戏。如“娃娃家”、超市、医院、邮局等角色游戏,语言表演、音乐游戏、手工制作等情境游戏,让孤独症儿童在游戏的快乐氛围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首先,用游戏法提高儿童的专注力。众所周知,当孩子注意力集中时,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注力是孤独症儿童进行训练的首要内容,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前提,孩子的专注能力越强,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

其次,用游戏法提高儿童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各有高低,用游戏法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对于语言能力差的孩子来说也许是最有意思的一种方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语言训练,必须从听懂话、理解别人的语言开始,游戏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贴近孩子生活的游戏可以为他们创设一定的交流情境。

而针对孩子动手能力差的特点,教师可以创设更多的情境教学。如在练习撕纸时,教师在纸上画上简单、可爱的图案,再在图案的边缘戳上针眼,孩子撕起来就会既快又充满兴趣。撕好后的图案再粘在别的纸上组成图画,做起这项练习时孩子是既开心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动手能力。

童趣教案篇2

一、掌握儿童心理需求,制定教学方案

1.了解儿童兴趣。兴趣是儿童探索和学习的驱动力。只要儿童对语文学习感兴趣,才能主动的学习与思考。然而,在很多教师及家长的眼里,总认为儿童的想法都比较幼稚,导致他们有时候的一些突发奇想和看法不被重视。但实际上往往却并非如此。儿童在思考问题时,也有其感知能力,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可能正好是成人无法感知到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从儿童的思维出发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采用一些儿童比较感兴趣,如动画、视频、图片、童话故事等等。例如,在教W《嫦娥奔月》、《沉香救母》、《狼和虎》、《九色鹿》等带有比较强故事性的课文时,可以利用儿童对动画片感兴趣的特点,在教学时辅以动画对学生进行课文的讲解,这样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向学生传递知识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儿童,其语言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因此,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简单化、儿童化,同时要做到准确、科学且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例如,在教学“乌”和“鸟”字两个字时,很多儿童都容易将这两个字混淆不清,为此,笔者从儿童比较感兴趣的动物出发,并说“小鸟的身上长着美丽的羽毛,它的头上是黑黑的眼珠,这样我们一下就能看见了。所以“鸟”字里面有一点;但是乌鸦全身的羽毛都是黑的,这样我们就看不见它的眼珠了,所以“乌”字里面没有一点。这样生动形象的描述,能够让学生从本质上了解两个字的区别,加深学生的记忆。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符合儿童行为认知

1.采用游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于儿童对新鲜的事物比较好奇,喜欢探索,且比较活泼好动,为此,在教学中游戏教学的方式尤其受到儿童的青睐。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儿童在愉悦的心情和快乐的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

例如,在小学低年级教学拼音时,由于拼音的教学比较枯燥,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儿童而言,这就使得本来单调的教学变得更加困难。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发现儿童对于课堂中新奇多变的教具比较感兴趣,为此,在教学前利用彩纸做出摩天轮,并且在摩天轮的右边有一扇门和袋子,袋子里装着声母和韵母,在课堂上时,让学生在袋子里任意的挑选出一个声母和六个韵母,然后在转动摩天轮的过程中,让声母和韵母相遇,这样就能拼出不同的音节,这样让儿童在快乐的游戏中达到快速记忆和学习的目的。

2.采用自由教学,营造民主课堂氛围。自由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能让儿童受到教师的尊重,并能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自主的思考问题和自由的想象,这样有利于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儿童敞开心扉,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勇于尝试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这符合儿童的行为认知。例如,在教学《鹅》一课时,可以让儿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喜欢朗读的儿童可以大声的、有感情的读一读;喜欢画画的儿童可以想象鹅的模样,然后画出心目中的鹅的样子,这样的教学充分的体现出对儿童的尊重,有利于提高儿童对小学语文的兴趣。

3.采用实用教学,提高语文知识实用性。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做习题和考试,这样枯燥单一的训练方式,完全将儿童的天性和兴趣扼杀在摇篮中。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要能贴近儿童的生活,要能让儿童将所学的语文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例如,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如在家里试着养一养小猫、小狗、小兔等动物,用心的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并且在课堂上通过演讲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儿童对小动物的爱心,而且能训练儿童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儿童思维的发展。

童趣教案篇3

为此,笔者经过对乌鲁木齐市几所幼儿园的绘画教学进行观察了解并反思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现状;通过对儿童思维进行直觉训练,从获得的研究结果来倡导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

关键词:儿童教育;直觉思维;教学 绘画

古时的乌鲁木齐,是汉族中原文化、印度佛教文化、波斯――阿拉伯文化的汇集地,各地的文化在此流传、交汇、融合,历经千百年的时光积淀出非常丰厚的文化艺术。在这片热土上,前人已经深厚积淀的基础上,如果使古老的西域文化继续焕发新的光彩,就需要从基础美术教育上抓起。

新疆少数民族绘画理论内容丰富,绘画内容偏重表现富有生活气息的题材,用色上也保留着传统用色的习惯。古人习惯将黄、白、青等五色作为纯正色,通过各种组合获得不同的色相、明度、纯度的所有色彩。新疆少数民族绘画色彩就是在这五色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的。除了在题材上具有独特风格之外,对造型的处理手法上也更为独特,多以线条、花纹来造型,表达意境。在构图上多采用散点头饰,允许视线的左右移动,追求“小中见大”“大中见小”。

一、利用直觉训练方法使儿童对少数民族艺术产生兴趣的教学设计

儿童对绘画的兴趣直接影响作用于绘画过程中的感知、表现表达及想象创造等多个环节。可以说,兴趣是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设计儿童美术教学所要围绕的中心。在绘画活动中如何激发儿童对绘画对象观察感知的兴趣,调动其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帮助儿童保持、建立持久的绘画兴趣,是我们当前应该首要研究的课题。

二、利用直觉训练设计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儿童对新疆少数民族绘画内容产生兴趣,热爱少数民族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民族大家庭和团结的教育内容。

2.通过对富有独特少数民族风情的图片、影片、道具等教学道具,使儿童初步了解新疆少数民族绘画。通过简单的构图、色彩以及对造型的学习,把所学的绘画技法运用到平时的绘画当中,依靠想像表现儿童本身对民族特色的理解。

3.通过直觉训练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使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

教学步骤

1.课程导入

播放有关哈萨克族生活场景的录像,辽阔的绿色草原、骑马的少年、穿着美丽裙子的少女等等具有鲜明色彩对比的画面,引导儿童的注意力,以及对装饰图案的整体认识,从而激发儿童想要模仿的欲望。

然后由教师拿着哈萨克族简单的手工艺,如用羽毛、木头制作的各种漂亮的小玩具等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此时教师手中的物品成功吸引了全部学生的注意力,甚至因为激动发生了躁动。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应去制止儿童的吵闹,而应大声的询问,用语言进一步引导儿童对小饰物的观察,例如“小朋友,漂亮不漂亮?喜欢吗”“平常有没有在哪里见过呢?”“有没有小朋友愿意上来仔细看看,并说给大家听呢?”等问题,利用提问法导入课程主体。

成功导入课程相关内容后,第一个目标是鼓励上台的儿童对手里的物体样子进行描述,这在无形中锻炼了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7、8岁的儿童在课堂上最初为表现十分拘谨,然而通过引发儿童兴趣的录像、道具之后,课堂的气氛就达到了教师预期要上课的要求。

2.观察欣赏

一边将故事,一边将民族的理念进行植入,无需特别的说明,儿童就能明白原来每个民族擅长的东西都不一样。在图片的设计上,慢慢加入更为复杂的图片,这一过程就是简单――复杂――简单的图片导入法。复杂的图片仅仅是用来扩展儿童知识面的,如果不顾实际因素,忽视儿童年龄,而以复杂的图片结束,那么无形中就会让儿童觉得这么难的东西要怎么画出来。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最后图片会回到简单的绿色草原,白云,羽毛、木头简单粘合成的小工艺品上。留有余地的想象力,是课程设计的主体,选取能产生联想的图片,是教学装备的重点。

3.图形练习

提取简单的哈萨克族装饰图案,作为绘画素材让儿童进行想象创作。简单的几何图形,加以夸张浓烈的色彩,让儿童感受夸张、变形的绘画手法。通过让儿童自己利用几何图形、点、线、面的任意组合,来表达自己对哈萨克风格的理解。对于7、8岁的儿童而言,绘制几何图形和填色不具备任何难度,那么练习的重点就应该放在想象力上。

4.点题

通过两节课的练习,儿童对哈萨克民族的风格特点以及手工艺品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第三堂课就应该导入手工课制作上。

将第二堂课绘制的图案作为第三堂课的导入点,告诉学生本节课的目标:可以将所描绘的图案剪下来任意组成一新的作品,也可以重新画图案创作一幅新的作品。并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比赛,画的最好的小朋友会获得第一节课用来举例的漂亮装饰品为奖品。

将要求说明之后,接下来教师的任务就是将余下的时间让儿童来主导,不要轻易干涉儿童的创作行为,仅需要对表现能力弱的儿童进行单独辅导,例如采取举例的方法,先画一幅轮廓,引导儿童在大轮廓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5.作品评价

(1)学生自评。先让小朋友举手投票,选出画的最好的作业,排出一、二、三名,让获奖的小朋友带着作品讲述自己的创作思想,这不仅可以检验授课内容是否达到目标,还能再次对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锻炼。

(2)教师评价。教师从多方面评价儿童绘画作品,不要局限在好看不好看、像不像上,要从造型、色彩、想象力、搭配能力、手动能力等全角度评价每一副作品。以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不打击学生的创作能力为基础,将余下的作品评为优秀作业。

7、8岁的儿童正是处在希望得到成人认可的心理发育阶段,教师作为儿童尊敬的对象之一,适时的鼓励与表扬能够使儿童充满自信,更加热爱绘画、热爱创作。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0,8

[2]常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3]程明太.美术教育学[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3

童趣教案篇4

[关键词]科学教育;儿童立场;生活情境;探究方式

一、基于儿童真实的生活情境

生活是儿童获取科学经验的直接途径。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儿童。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儿童学习、探究和发现。以“花卉”主题为例,儿童若对养花产生了兴趣,教师应引导儿童调查家庭养花情况、统计人们喜爱的花卉类型、分析花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在儿童研究的过程中会产生“家里的花来自哪里”的疑问。教师可以让儿童带着疑问参观花卉种植基地,了解花卉的种植护理方法。在实地参观中,儿童对花卉的生长季节、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等都会有初步的了解,可以尝试自己动手种植花卉。在接下来对花卉的照料中,儿童惊奇地发现花卉的生长情况与他们的照料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例如,花盆摆放的位置、浇水的次数和晒太阳的时间等都影响着花的生长。渐渐地,儿童根据花的生长习性不断调整管理措施,会对自己种植的花百般呵护。在上述自然的生活情境中,儿童获得了有关花卉的各种知识,他们在活动中流露出的认真、专注和情感都源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日本著名的教育家仓桥惣三提出,“将幼儿生活原封不动地带进教育中之后,并不是单纯地置之不理,而是信赖幼儿自身的自我充实的能力,这些都是使生活得到充分实现的结果”。教师应将科学教育带到儿童的生活中去,让儿童感受生活的乐趣,使其借助生活释放天性,在自己真实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生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经验和能力,再将获取的经验能力用于生活,这也是基于儿童立场的科学教育的价值所在。

二、基于儿童实际的科学经验

科学教育应始于经验,经由经验,并最终落到经验上。教师只有关注儿童的科学经验,才能满足儿童的需要,丰富儿童的知识。例如,在生命课程实施过程中,儿童非常关注西红柿的生长情况:一天雨后,西红柿的植株压趴在地上,果实也从植株上掉了下来。见此情景,儿童提出了“怎样让西红柿的植株站起来”的问题。针对儿童的问题,笔者鼓励他们自由组合,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设计支撑方案、收集活动材料、尝试验证方案。在实践的过程中,有的儿童发现棍子插在土里的深度决定着棍子支撑的稳固程度;有的儿童探索出交错对应支撑、三点支撑和围合支撑等多种支撑方法;有的儿童发现了捆扎方式的重要性,即太松了棍子会晃动,捆扎的位置太靠近根部也不稳;等等。儿童在操作的过程中获得了关于平衡、支撑和空间构造等的经验,在一步步调整搭架子方案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的科学经验是与具体的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的,在支撑西红柿植株活动中,儿童已有了棍子支撑的经验,在一次次尝试搭建的过程中,又获得了拼搭方式与稳固性关联的新经验,而这一新经验的获得建立在给西红柿搭架子这个具体的事物和现象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应鼓励儿童多接触周围环境和事物,并通过直接的感知来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正是儿童立场的科学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基于儿童接纳的探究方式

教师在科学教育中运用的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都要遵循儿童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探寻适合儿童发展和易于儿童接受的教育形式。例如,在探寻蚂蚁生命的课程中,笔者和儿童一起扮演科学家角色,体会科学家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围绕上述话题,儿童认真地讨论,学习科学家制订观察计划、做准备工作服、戴工作手套、用放大镜观察,以及用绘画记录自己的发现。儿童非常认真和投入。笔者用科学家的探究方式,激发了儿童学习的责任感和专注性。科学的核心在于探究,有效激发儿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能促使儿童持续、深入地开展探究。大班儿童喜欢挑战,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例如,在晒毛巾科学探索活动中,笔者鼓励儿童自主尝试挂毛巾,保持衣架平衡。儿童在一次次尝试和挑战中,发现了距离对称、重量相等与衣架的平衡关系,满足了战胜自我、探寻结果的欲望。尊重儿童的特点,用儿童乐于接纳的科学活动方式开展活动,正是儿童立场的科学教育的核心体现。

四、基于教师有效的支撑

在儿童的科学教育中,教师是指引儿童参与科学活动的有力的支撑者,教师的有效支撑,能将儿童的科学活动引向深入。

(一)支撑儿童的问题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仅是儿童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表现形式,也是儿童开展科学探索、寻找答案的起点。笔者在实施生命课程的过程中,发现儿童对蜗牛产生了兴趣,提出了“蜗牛喜欢吃什么”的问题。于是,笔者鼓励儿童饲养蜗牛,在照料蜗牛的过程中,儿童提出了更多的问题,如“蜗牛会睡觉吗”“蜗牛怎么睡觉”等。针对儿童提出的问题,笔者引导儿童坚持观察蜗牛的生活形态、查阅资料、观看科普视频等,通过多种学习途径,自己找到答案。在上述活动中,儿童的问题意识得到持续的巩固和支撑,探索热情一次次被激发,从而促进了科学能力的提升。

(二)支撑儿童的科学思维

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感知具体的事物中发展思维

教师应注重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和接触多种事物中表达自己的想法、验证自己的想法,促进儿童科学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填缝隙”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儿童探索“把玻璃球、米、乒乓球全部装进瓶子里”的方式。儿童预先做了方案,有按照大、中、小顺序装上述材料的,有按照小、中、大顺序装上述材料的,还有的按照不规则顺序装上述材料。儿童有自己的想法,即有的儿童认为体积大应先装,有的儿童认为米粒是尖的会钻空要后装。可见,儿童天生具有科学思维,教师应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展验证,得出合理结论,以支撑儿童的认知和想法,促进儿童科学思维的发展。

(三)支撑幼儿的科学行动

童趣教案篇5

【关键词】游戏;探究;童趣;课堂

一、教学思考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卢梭提出的“培养儿童爱好学问的兴趣”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应顺应儿童的游戏天性.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单元之后,安排有一次“综合与实践”活动――“算‘24’点”.教材安排了三个环节:首先,通过“学一学”,引导学生根据三张牌上的数计算出算24的方法;其次,通过“试一试”,根据给定的四张牌,探索计算24的方法;最后,安排“比一比”,四人一组摸牌计算,看谁最先算出24.笔者认为让学生感知计算的趣味性、算法的灵活性、思维的开放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应紧扣计算教学本质,以游戏活动的外显形式,引领学生深度探究,在丰富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认识、提高运算能力的同时,激发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策略,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数学素养.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师:大家玩过扑克牌吗?这节课我们用扑克牌玩一个智力游戏――算“24”点.

【开课伊始,从深受学生们喜爱和熟悉的扑克牌入手,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一:幸运对对碰

1.三八二十四

师:我出8,敢不敢从你手中拿出一张牌和8碰成24?

师:我还出8,能拿两张牌跟我碰成24吗?

生:我出的牌是1、3,我是这样算的:1×3=3,3×8=24.

师:8想3,先用2张牌凑成3,再用3×8碰成24,真会思考.还有吗?

生:(3,6),(1,2),….

师:刚才这3名同学都是先用两张牌凑成几来和8碰的?看8想3、看3想8,在算24点的时候,3和8可是一对黄金搭档,这种方法常用到.

2.四六二十四

师:刚才是老师出牌,想不想自己出牌?谁能出一张牌,让全班同学只出一张牌就能跟你碰成24?

生:我出4.

师:谁敢拿牌跟他碰?

师:拿两张牌跟他碰,你会吗?

(三)游戏二:点赞大比拼

师:同学们已经了解了算24点的规则,也探索出一些方法.接下来,我们比一比、赛一赛.在下面的环节中,如果你答对了,就可以为你们队点一个赞.

1.新手上路

(7,6,3),(3,8,9),(3,5,9),(2,3,4).

师:这个环节由电脑随机出题,选择权在你们手中,你们喊停它就停.

(1)(7,6,3).

师:不着急说,先思考、再举手.

师:你们的答案跟他一样吗?恭喜你,答对了.为红队点赞.好,继续选题.

(2)(2,3,4).

【游戏的引入,使学生马上就有了挑战的欲望.电脑随机出题,增强了头脑游戏的挑战性,更加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能手展示

(1,2,5,8),(4,5,7,8),(3,4,7,9).

师:拿出学习单,将思考过程记录下来.写好后,小组内有序进行交流.

师:刚才的合作学习汇集了小组的智慧,现在每个队推荐一名同学汇报.

【四张牌算24点,计算过程更加复杂,组织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的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大家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分享】

(四)课堂小结

三、教学反思

(一)创设生动的“游戏场”,激活童趣课堂之源

夸美纽斯认为,利用游戏的教学能激起儿童“求学的欲望”,游戏式教学是回归儿童天性的教学.本次活动以玩扑克牌游戏贯穿始终,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游戏场”,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游戏过程中孕伏、渗透算24点的方法,让学生在感悟中,潜移默化地感觉数学别有洞天的丰富之美,再到苦思冥想后醍醐灌顶的思维之喜,此时的学习活动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享受,更是植根于内心的乐趣.

(二)构筑深度的“探究场”,叩开童趣课堂之门

儿童有探索的需要.数学知识本身蕴含着很多规律,教学中,教师要提供合作探究的素材,给儿童搭建一个探究的平台.本节课,从两张牌到三张牌再到四张牌,从指定数组到随机数组,从答案唯一到答案开放,逐层为儿童构筑了深度的“探究场”.

童趣教案篇6

【关键词】中国幼教工作者;国外图画故事书;情感教育;儿童发展;评析

一、问题的提出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1995年该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2010年国务院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2011年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则指出,要“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增加阅读时间和阅读量。90%以上的儿童每年至少要阅读一本图书”,有效措施就是要为儿童阅读图书创造条件,为不同年龄儿童提供适宜的图书,广泛开展图书阅读活动,鼓励和引导儿童主动读书。

实践证明,幼儿园教师对图画故事书的了解与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阅读质量。为此本文以《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分析我国幼教工作者对国外优秀儿童图画故事书的了解与评价情况。

《猜猜我有多爱你》是爱尔兰作家山姆·麦克布雷尼与英国画家安妮塔·婕朗共同创作的一本图画故事书,1994年、1995年相继在英国、美国出版,后来风靡全世界,被译成了37种语言,全球销量高达1500万册以上。2005年被译成中文,在我国出版发行。

二、研究的过程

(一)制作评价资料

把《猜猜我有多爱你》〔1〕一书翻拍成7张照片,编成PPT1~7,文字内容则编为PPT8。

(二)设计评价问卷

针对该书设计评价问卷,共设计了6个封闭式单项选择题,每题有5个等级判断答案(从A到E,强度渐弱);把评价问卷编为PPT9。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

向G省、H省、J省、S市、S省、Z省的幼教工作者发放评价问卷72份,回收有效评价问卷56份(其中教师16份、园长25份、教科研或师训人员15份)。问卷调查过程均为先要求他们看完PPT1~9,然后完成评价问卷。研究者还分别对这些省(市)的幼教工作者进行访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对《猜猜我有多爱你》的喜好程度

调查发现,97%的幼教工作者喜欢这本图画故事书,其中77%“很喜欢”,20%“较喜欢”,4%“一般”。没有人“较不喜欢”或“很不喜欢”。

访谈发现,他们之所以喜欢这本图画故事书,主要原因是:(1)“书的名称很吸引人”“让人感到惊喜”“‘猜猜我有多爱你’这句话虽很普通,却让人感到非常温暖”。(2)“书的内容很有意思”“很有趣”“很浪漫”“很感人”“很温馨”。(3)“书中表达爱的方式很独特”“很巧妙”“让人眼睛为之一亮”“书里表现爱的形式很丰富”“很精彩”“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撼”“把自己对别人的爱充分地展现出来了”“真没想到爱还可以用这么多的方式来表白”。(4)“书的语言简单朴实”“这样的睡前谈话活动,使人感到无比温暖”。(5)“书的图案很精美”“颜色好看”“平和”“养眼”。

可见,幼教工作者喜欢该书不仅是因为书的图案、色彩、语言等很优美,还因为书的名称、内容等很吸引人。精美绝伦的图案、好看养眼的色彩、激情四射的语言、新颖独特的书名、深切感人的内容使我国幼教工作者对该书喜爱备至。“爱”是个美丽动人的字眼,很能吸引人的眼球,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爱,都渴望去爱和被爱;“爱”虽然难以计量,但“母爱”总是远远大于“爱母”,这就是生命的传承与爱的奉献。接受调查的幼教工作者皆为女性,且大多已为人母。所以,她们能和这本书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儿童对《猜猜我有多爱你》的喜好程度

调查得知,96%的幼教工作者推断儿童会喜欢该书,其中认为儿童会“很喜欢”的占55%,认为儿童“较喜欢”的占41%,觉得儿童“一般喜欢”的占4%。

进一步访谈得知,幼教工作者认为儿童喜欢该书的可能原因有:(1)“小朋友喜欢猜想、猜东西、猜谜语”“小朋友会对书名中的‘猜猜’很感兴趣”。(2)“小兔子活泼可爱”“小朋友会对小兔子的故事感兴趣的”“两只兔子相互较劲的故事会对小朋友产生很大的吸引力”。(3)“两只兔子之间的对话很有意思”“小朋友会感到快乐”“小兔子的动作很简单,小朋友会很有兴趣地去模仿”“插画很可爱,小朋友会喜欢看”“这样的睡前游戏,小朋友会喜欢玩”。

访谈记录反映出幼教工作者比较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知道:(1)儿童喜欢猜测、假想、“打破砂锅问到底”,而故事的名称“猜猜我有多爱你”正好可以引发儿童的兴趣。(2)儿童喜爱小动物,喜欢听故事,“拟人化”的主人翁小兔子可以发挥“同伴”效应,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3)儿童容易兴奋、喜欢模仿、爱好分享,两只兔子不断攀比的话语和动作,使故事妙趣横生、童趣盎然,可以强化儿童继续阅读的愿望。(4)儿童喜欢较劲,好胜心强,而故事中的小兔子坚持不懈地与大兔子“比爱”“拼爱”的灵气和勇气以及“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锐气和霸气,给故事“火上浇油”,并使“战火越烧越旺”,很能吸引儿童把书读完。

(三)《猜猜我有多爱你》对儿童的教育效果

调查发现,97%的幼教工作者认为该书对儿童具有一定的教育效果,其中认为效果“很好”的占63%,认为“较好”的占34%,认为“一般”的占4%。

童趣教案篇7

在创建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进行了一系列尝试,现以《童趣》的教学为例,和大家分享经验。

一、教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学生养自主学习习惯,就必须先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在《童趣》教学中,我注重“引导者”这一教师角色的定位,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自主学、自主想。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会有物外之趣?”起先,学生有些茫然无措,于是我请学生从文中找到“物外之趣”一词出现的句子:“故时有物外之趣”,让他们理解“故”的意思是什么。学生轻松地就说出了“所以”这个答案。于是我又追问:“所以是表结果的,那表原因的内容应到哪儿去找?”学生恍然大悟,很快从前文中找到了“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这些词。

有了这个方法,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自主地思考并得出结论。

二、给时间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成为“一言堂”,教师唱独角戏,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在提问之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或表达。我们往往为了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任务,抛出问题没多久便迫不及待地要求学生回答,学生答不上来时便“下套”引导,直至把从学生口中“逼”出预设的答案为止。其实,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其思考才说得上“自主”,他们“自主”思维后才能理解或质疑教师的答复。尤其是针对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他们的思维之门才能打开。

在《童趣》一课的教学中,为了突破“趣”这个教学难点,我在设计教学时有意识地设置了让学生参与想象的环节。如让学生设想“徐喷以烟”的“烟”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像作者那样采用化小为大的方法,看着自己的手展开想象,想象推测“鞭数十”所用的“鞭”会是什么,作者会有怎样的心理或语言……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一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尤其是看手展开想象这个环节,学生刚开始没有思路也没有。于是我先教给他们方法,可以根据手的纹路、形状、高低、层次等展开联想,然后我便静静地等待。

起初,学生很茫然,他们一个个把手抬到不同的高度,不断变化手的姿势,使之形成不同的造型,看手心的,看手背的,横着看的,侧着看的……终于,两分钟过后,不少人举起了手。

“看着我的手,想到了一望无际的沙漠。”

“我想到了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我觉得五个手指就是五指山,手心就是万泉河。”

……

其中有一个孩子的答案让我记忆颇深,他说:“我的手就像一个被污染的地球,手背面是没有植被的一面,手心是因过度干涸而裂开的沟渠。”

这个答案着实让我叹服。试想,如果没有这两分钟“漫长”的等待,那么怎会有如此异彩纷呈的答案?这个过程中虽然我预设的“手背的汗毛让我想到茂密的森林,手心的纹路让我想到纵横的马路”的答案没有出现,但孩子们的答案非常精彩。

三、给渲染

任何一位成功的语文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是超常的,在恰当的时机,借助自己的表达能力创设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

在《童趣》教学中,在学生推测了产生“徐喷以烟”效果的“烟”可能是小树枝,可能是小木棍,可能是薰蚊草之后,我创设了如下情境:

“年幼的作者手持烟雾器”,眼盯小蚊虫,身体随蚊虫的飞舞而来回扭动,心中出现的是“青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美景,故此烦人的蚊子的叫声在作者耳中便如“鹤唳”一般,难怪作者会“为之怡然称快”。

这种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渲染,使学生看到一幅充满童真也充满画意的画面。此外,我还让学生对比现实中人们对蚊子的态度,借鉴“徐喷以烟”一词,学习“猛喷以药,蚊死,人乐”的句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在学生想象的环节,当有同学说自己手像沙漠时,我趁机点拨:“老师的手也很像沙漠,那因紧张而略有抽搐的部位便是流动的沙丘。”

当学生说得尽兴时,我又用自己的联想将想象之浪推向高潮:“我觉得我的手纹就是我的人生,最短的一条是我的童年,因其短暂故而美妙;中间的一条是我的中年,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事业,中年人都需勇挑重担,承前启后,发挥顶梁柱的;这条最蜿蜒的,我想该是我的晚年,漫长而悠远,这期间也许还会有病痛的坎坷。”

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学生把“二虫斗草间”,癞蛤蟆“拔山倒树而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这一环节想象成两个小型的恐龙在打斗,忽然又来了一只霸王龙时,我用“啪、啪、啪”这个拟声词进行渲染。有的学生把这一环节想象成两条鱼在斗争,被一条大鲸吞食。还有的同学想到了“螳螂捕蚕,黄雀在后”的成语,我当即进行了渲染:“斗是一种力量的比拼,有进攻、有防守,也会有伤亡;吞是一种气势,是一种血腥的残忍。”学生就对这两个动词有了深刻的理解。

童趣教案篇8

我们认为“游戏之于幼儿是发展,之于教师是教育”, 游戏不仅仅是让幼儿玩玩而已,还应该让幼儿在玩中有所发展。解读幼儿游戏现场需要,是指读懂幼儿的内在需求、游戏渴望与游戏潜质。只有读懂了幼儿的游戏需要,才能为游戏提供恰当支持,并在适宜的教中促进幼儿发展。

(一)体验式教研中试读

教师的心里装着什么决定了他能够看到什么。“体验式教研”就是一个推己及幼的过程,在“体验式教研”中,我们让教师利用幼儿们的游戏材料,玩玩幼儿们的游戏,找到“做孩子”的感觉。在亲自把玩幼儿的游戏过程中,走进幼儿心灵,发现幼儿在游戏当中可能的需要、困难以及想要得到的帮助。当教师带着在体验式教研中积淀的对幼儿的理解,再去观察幼儿时,更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幼儿的游戏需求,甚至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例如在参加完建构游戏体验式教研之后,一位教师就感叹道:“在玩建构游戏的时候,建构主题是在玩的过程中逐渐清晰的,自己一开始并不知道知道修什么,于是教师反思平日里的常规:要求幼儿需要多少游戏材料拿多少是多么地不尊重幼儿。”

(二)案例式教研中细读

教师解读儿童能力提升也是需要同伴支架的。 “案例式教研”即将教师在玩中发现幼儿的案例进行团队解析,是我园提升教师解读儿童游戏现场需要能力的重要措施。教师们将平日的游戏观察记录特别是不能准确解读幼儿游戏现场需要的案例统统搬上教研舞台,集群体智慧多角度解读幼儿,发现幼儿游戏行为背后发展的多种可能。每位教师都有着自己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有时候,儿童的一个小小游戏行为都会引发教师们的争论,教师们不同角度的思考与解读能够得以交汇,头脑当中对具体案例中活灵活现的儿童认识更加整体全面,这些全面的认识将更加有助于教师准确地发现幼儿的游戏需要。

关键二:拓展幼儿游戏

拓展幼儿游戏,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兴趣与发展需要,在原有游戏基础上拓展出新的游戏形式与内容,既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获得满足,又让儿童在游戏的不断变化中实现学习与发展。我园借助故事书写和分享,不断帮助教师提升拓展幼儿游戏能力。

(一)书写故事中提炼智慧

教师和幼儿的相处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彩排。游戏当中,教师与幼儿互动过程中闪现的教育智慧经常停留在意识层面,要将意识层面的东西上升到经验的高度,就必须要“雁过留痕”!书写故事,是帮助教师记录儿童、解读儿童的媒介,也是总结经验,提炼教育智慧的载体。我们长期坚持让教师以故事的方式,记录自己在游戏中与儿童互动、推进儿童在游戏不断拓展中自然学习与发展的的生动场景,提炼自己玩中教的智慧。

故事:搭一扇不倒的门

这是轩轩、怡林、鲸鲸三人小组第二次合作修房子,他们很快搭建好围墙和桌子,新的目标是为房子修一扇门。轩轩尝试了好多次将长条积木竖立起来当门框都失败了, “靠在这儿吧!”怡林指着旁边的“围墙”说。这个方法奏效了!轩轩第一个进门,一碰,门垮掉了。三个孩子按原样重建后,找来一个长条积木立在中间作为支撑,试图让门立得更稳。孩子们很满足地玩起了过家家的游戏!不满足的我却想给你们来点新的挑战,让他们的发展再前进一点。于是,我佯装去做客,故意把门挤垮了。孩子们再一次按原样“重建”,知道门容易垮,于是对我说:“周老师,你别从门进来,从围墙进来吧!”我一脸不愿意地说:“哎,我才不愿意翻围墙呢,你们能为我搭一扇不倒的门吗?”轩轩找来两根更长的积木开始搭建,但由于长条积木底部太窄,花了好长时间也没法成功。我见时机已到,便带着他们去参观大班哥哥姐姐修的火箭,“火箭好高啊,还不会倒!”鲸鲸发现,“对啊,为什么哥哥姐姐修的火箭不会倒呢?”我追问,“他们用的是那种方方的大木块,我们也应该用这种积木来搭呀!”怡林说。三个孩子最终借鉴同伴的经验为我修了一扇大而不会倒的门。

我太喜欢幼儿们为我搭的这扇门了,在我心中,它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门。三个幼儿游戏中自我学习了两种让门不倒的方法,即借助倚靠物和寻找支撑物,在我的激发下,他们还模仿学会了选用底部更宽的材料。我很高兴,能利用这愉快的游戏时光让三个幼儿的发展来临。

(二)分享故事中汇集智慧

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故事承载着教师对儿童的发现与解读、对自身拓展儿童游戏的智慧之光。故事分享能够让教师吸收不同的经验、形成更加多元的儿童观、丰满自身“玩中教”的能力。每周一中午是我园的“咖啡时间”;这是专门分享故事的时间,从最初的教育故事分享,到现在的学习故事分享,教师们孜孜不倦畅谈着对儿童解读,诠释着对游戏发展功能理解,展现出对自身能力提升的不懈努力。

关键三:延伸幼儿游戏

(一)与幼儿对话助推游戏层级递进

在游戏中教师通过提问或者与幼儿对话的方式可以提高幼儿游戏的水平。

案例:《陀螺换代记》

孩子们正聚集在一起玩自制的陀螺,蔺泊宁引起了老师的注意,他的陀螺和多数孩子的不一样,底部有三个支点,显然比其他小朋友的转得慢。这是一个特别有想法的孩子,老师便与之对话:“蔺泊宁,我觉得你的陀螺比其他小朋友转得慢呢?”蔺泊宁回答说:“是啊,我知道!”“大家都在比谁的陀螺转得快?你这样怎么和大家比呢?”“我知道他们的陀螺是一个支点所以转得快,我的是三个支点所以转得慢,但我就是不想再做和大家一样的陀螺了。”老师说:“哦,我知道了,你的陀螺虽然转得慢些,但它的造型却与众不同。如果是一个与大家不一样的但又转得快的会不会让你更满意呢?”蔺泊宁在与老师的对话中得到理解和激励,研究了一个学期的陀螺,制作了七代水平越来越高的陀螺。

教师与幼儿的对话,挑战了幼儿的思维,激发了幼儿持续探究的兴趣。但在与幼儿对话时也要注意掌握对话的时机与方式。教师与幼儿的对话是建立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充分地相信幼儿,对话中教师应采用开放性的问题,这样可以在对话中充分了解幼儿的想法,获知幼儿可能需要的帮助等,从而把握契机将游戏在层级递进中引向新的高度。

(二)挑战幼儿能力边界激发游戏新高度

当儿童满足于自己已有水平的游戏或可以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时,教师通过挑战幼儿能力边界,激发幼儿持续游戏的兴趣与动力,帮助幼儿将自己的游戏发展成为更复杂更高水平的游戏,促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

案例:卡住的积木

搭建游戏结束,孩子们发现大塑料积木连接太紧密,不能将积木拆分,在几经周折也解决不了问题时,我组织了圆圈活动,提出“想一想、试一试,用什么办法将卡住的玩具拆分开”挑战儿童。

一些孩子用剪刀积木缝隙,试图利用剪刀让缝隙变大分离积木,但没能成功;一部分孩子尝试一起用一只脚踩住下面的积木,双手拽住上面积木向上拉,也没成功;六六小朋友的办法是双手握住下面的积木,在地板上反复敲击上面的积木,两块积木自然分离!大家一起总结为什么这个办法有效时,得出了这样的学习经验: “当使劲敲击上面积木时,地板与积木碰撞会撞开积木。

在以上案例中,老师挑战了幼儿的能力边界,促进了游戏的升级,进一步丰富了幼儿的游戏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游戏变得更加复杂,复杂的游戏似乎更能够调动幼儿所有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自信心高涨。这样的挑战,不仅使孩子获得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更获得挑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玩中教让孩子获得的是玩中学的乐趣!

关键四:创造设计游戏

(一)自创游戏整合学习目标

自创游戏无论材料、玩法、规则,一定附着着教师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期待,基于教师对儿童的了解,会努力将儿童可能的学习目标与儿童的兴趣整合在一起,让学习目标和课程目标自然而然地在儿童的游戏中达成。

案例:玩乐石磨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提升孩子们的探究水平,大三班的老师们搬来了石磨放在区角里,期望引发孩子们的探索。教师预设孩子们可以探究石磨是怎么磨东西的、探究石磨磨出来东西的变化。果然石磨引来了孩子们的兴趣,刚开始老师只提供了一种材料大米供孩子们磨,当大米越磨越碎,孩子们对石磨是怎么把大米磨碎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老师把石磨搬开,让孩子们观察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猜想:“你认为石磨是怎么把东西磨碎的?”这一活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细致观察并引发了同伴间的讨论,在讨论中发现了许多石磨的秘密,比如石磨里面的花纹就像人的牙齿一样把东西磨碎的等等,最后老师请孩子们自己验证自己的猜想。

此游戏是教师预设的,但游戏的方向是儿童引发,教师支持的。看似教师主导,实则儿童在前,教师在后。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领下不知不觉地实现了教师期望儿童学会观察、记录、猜想、验证自己想法的学习目标,将儿童兴趣与学习目标有效整合。

(二)自创游戏与幼儿心灵辉映

创造性设计游戏,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与实际发展需要,对原有游戏的改造和自创新游戏,辉映幼儿心灵。我们坚持创设新游戏,以更好地满足和促进幼儿心灵成长。教师创设新游戏的过程,既是观察、了解、发现、支持、发展幼儿心灵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丰富和发展玩中教能力的过程。教师创设的游戏幼儿是否喜欢,是否具有成长价值,与是否深度发现游戏价值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倡导教师创设基于幼儿心灵的新游戏,在设计出新游戏后,我们引导教师追问自己:这一游戏基于儿童的何种需要?是否实现了师幼的心灵辉映?能够从哪一个侧面促进幼儿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老师们解读游戏,走进幼儿,在深度辉映幼儿心灵的游戏中促进幼儿成长。

在教师“玩中教”的能力不断提升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抓住四个关键,不断反思、总结,一次次自己、重新开始。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就会越做越好,就会将儿童自发的无意识的游戏引向复杂的高水平的有目的的游戏,让游戏无限发展,同时也真正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上一篇:应聘教师个人简历范文 下一篇:好名大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