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2-10 22:49:18

李广的故事

李广的故事篇1

关键词: 李将军 李牧 李广考辨

高适的代表作《燕歌行》托汉写唐,记叙了蓟北从军之艰辛,全诗骨力遒劲、慷慨激昂,实为边塞诗的探骊之作。其“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两句,悲凉铿锵、韵味深长,把悲壮沉郁的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正确解读“李将军”其典其人,对理解该诗的主旨内涵,对认识高适的生平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千载而下,对“李将军”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真正“愁杀李将军”。

“李将军”到底是谁,是李广还是李牧,抑或是两人之合称?我通过对相关史实以及对唐人和高适的有关诗文进行详细的辩证,认为“李将军”只能是李广,而非李牧或其他人。

《燕歌行》的主题是赞同唐玄宗时动的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的。

首句“汉家烟尘在东北”,点明战争是外敌所挑动,唐王朝守将只得点燃烽火,被迫迎战。次句“汉将辞家破残贼”,不论“破”的是残暴的还是残剩的敌军,高适都是赞成的。在高适的眼里,唐王朝在战争中总是正义的,“汉兵犹备胡”(《塞上》)、“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蓟门五首・其四》)、《信安王幕府诗》、《李云南征蛮诗》等都置史实于不顾,即使公认的侵略战争,也多为之赞词。

高适不但赞同唐王朝与外族战争,而且反对“和亲政策”,认为应该主动攻击,将他们全部消灭,永绝边患。从其诗中可见:“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塞上》)“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东平留赠狄司马》)“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

考《史记》所载李牧和李广的事迹,不难发现:李牧制胡,多在防御;李广击匈奴,主要是进攻。因此,李广抗击匈奴的事迹似乎比李牧的更容易得到高适的认同。因此,其笔下所“忆”的“李将军”很可能是李广而非李牧。

《燕歌行》所感的是唐政府和外族契丹之间的战事,其所忆的“李将军”也必是能“攘夷”的将军。

考《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李牧事迹可见,李牧虽与匈奴一战成名,但其征战生涯的主要战绩在于诸侯间的相互征伐。而李广一生除一次“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外,皆与匈奴外族战斗,并因此彪炳史册。“引刀自刭”前,“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因此,就“攘夷”观之,李广可谓不折不扣的“攘夷将军”,“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王昌龄也曾感慨赋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与“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据笔者所见,全唐诗文中,虽不会称李牧为“李将军”,但有时候称李广为“李将军”。现将所见称“李将军”者,除去唐本朝的和明显不关李牧李广事者,悉列如下:

霸陵无醉尉,谁滞李将军。(长孙无忌《灞桥待李将军》)/朱门无复张公子,灞亭谁畏李将军。(骆宾王《帝京篇》)/犹思百战术,更逐李将军。始从灞陵下,遥遥度朔野。(袁《鸿门行》)/归去萧条灞陵上,几人看葬李将军。(刘长卿《送李将军》)/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李白《塞下曲》)/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却放屈大夫。(李白《悲歌吟》)/汉代李将军,微功合可。(岑参《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独召李将军,夜开甘泉宫。(薛奇童《塞下曲》)/乱离多醉尉,愁杀李将军。(杜甫《南极》)/日暮灞陵原上猎,李将军是故将军。(李商隐《旧将军》)/李将军自嘉声在,不得封侯亦自闲。(罗隐《韦公子》)/边头能走马,猿臂李将军。(陈陶《塞下曲》)/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无名氏《胡笳曲》)/灞亭不重李将军,汉爵犹轻苏属国。(皎然《武源行赠丘卿岑》)/李将军简易便人,程不识刁斗严卫(王昂《对沈谋秘略科策第二道》)/周亚夫营细柳,制敌宜遵;李将军过灞亭,宵行何禁?(阙名《对金吾不辨夜判》)/昔李将军之殂,人皆流涕,以其信结於士大夫,公近之矣。(《唐故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兼左街功德使知内侍省事刘公神道碑铭》)

很明显,以上之“李将军”全是称李广的,没有一处是称李牧的。

在高适的除《燕歌行》之外的诗中,也提到“李广”、“李牧”和“李将军”,同样只有称李广为“李将军”的,没有称李牧为“李将军”的。现列如下: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送浑将军出塞》)

李牧制儋蓝,遗风岂寂寥?(《睢阳酬别畅大判官》)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塞上》)(笺:此处“李将军”指李广或李牧,尚有争议。我认为指李广:一、“亭堠”、“汉兵”、“和亲”皆是汉代故事;二、“卢龙塞”多认为即王昌龄笔下之“龙城”;三、“一战擒单于”典出“今乃一得当单于”,虽不合原文,但意在“写李广之勇,欲效之以靖边塞耳”,而非典出李牧击匈奴事,因为史书明确记载“单于奔走”;四、此诗句与同时代的薛奇童的《塞下曲》:“独召李将军,夜开甘泉宫。一身许明主,万里总元戎。”极为相似,应都是写汉将李广。)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李将军”应该是李广而非李牧。

事实上,称李广而不称李牧为“李将军”,肇始自《史记》。在书中,李牧传记附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之后,并皆直呼其名;而李广的传记称《李将军列传》,并荣登《史记》“十大名篇”,对后世的影响可想而知。

《燕歌行》是托汉写唐,考高适其它托汉写唐的诗(共十首:《部落曲》、《独孤判官部送兵》、《古歌行》、《送浑将军出塞》、《登百丈峰二首・其一》、《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十二》、《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九》、《塞上》、《蓟门行五首・其二》、《蓟门行五首・其四》),其中所叙写之人及事典,皆无出于汉唐两朝。

《燕歌行》同样如此,该诗除“至今犹忆李将军”外,共用两典。其一,“男儿本自重横行”典出樊哙事;其二,“力尽关山未解围”典出汉高祖围于平城事。

由此,我们更能确信“李将军”是汉代的“李将军”,即李广。五

“死节从来岂顾勋”一句,写军士们为了民族和战士的气节,而顾不上邀功求勋。此暗合了李广虽力战苦战匈奴,“大小七十馀战”,却终其一生,未获勋业――封侯。而众所周知,李牧被封为武安君,是获勋业的。

认为“李将军”是李牧的学者,一个重要的根据是他们认为“忆李将军”典出汉文帝事,这是不妥当的。考该故事见于《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於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忆李将军”,忆者,回忆、思念也。其时,汉文帝本不知李牧为人,根本谈不上对他的回忆和思念。汉帝当时忆起的倒是另一个李将军――李齐,不过,高适是不会忆起李齐这个“李将军”的,因为他非民族名将,于正史无载,成不了高适心中可堪平定外患、爱护兵士的英雄将领。其次,此典故实是批判了汉文帝虽有当时的贤才,如李广、冯唐等而不知用,却空想古代的将才廉颇、李牧等。所以魏元忠在《上高宗封事》中议道:“夫以李广才气,天下无双,匈奴畏之,号为‘飞将’。尔时胡骑凭陵,足伸其用。文帝不能大任,反叹其生不逢时。近不知魏尚、李广之贤,而乃远想廉颇、李牧。”李白《悲歌吟》:“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却放屈大夫。”也批评了记不起当世李广将军的汉帝和弃放屈原的楚王。总之,该典故中,汉文帝该记的李广没记起,不该“忆”的李齐(和李牧)反倒“忆”起了,并因此受到了冯唐的批评。那么,《燕歌行》中,“忆李将军”的人就不可能是汉文帝了。

文本所反映的“忆李将军”的人,实是“沙场征战苦”的军士们。“忆李将军”典,实出自于王仲宣的诗:“从军有苦乐,但闻所从谁。”(《从军诗五首・其一》,《李善注,〈文选〉卷二十七・诗戊》)善注:“《汉书》曰:李广、程不识为名将。程不识击刁斗,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自便。李将军极简易,其士亦佚乐。然士卒多乐从广,而苦程不识。”众所周知,唐代文人普遍喜读《文选》,(参见:张海沙,《唐人喜〈文选〉与宋人嗜〈汉书〉》,《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一辑)》,2004)高适也不例外,并且他尤其佩服王粲(仲宣)的诗。其《答侯少府》诗:“吾党谢王粲,群贤推郄诜。”以王粲的诗与诗才夸赞“东道有佳作”;《送浑将军出塞》又有:“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用王粲的诗才来喻赞浑将军的文采;《信安王幕府诗》在谦辞自己的才华时说道:“作赋同元叔,能诗匪仲宣。”认为自己的赋作堪有赵壹的才华,诗才却不能同王粲媲美。高适的诗中,三次写到王粲的诗才,并认为可谓“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自己远不能及,以此可知高适对王粲诗的偏好。因此,他采用王粲诗及李善注中的语句和故事,变化后用于自己的《燕歌行》诗里,以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写下了“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的千古名句。

参考文献:

[1]彭定求.全唐诗.扬州诗局本.http://省略.2008.7.10.

[2]董诰.全唐文.扬州官刻本.http://省略.2008.7.10.

[3]司马迁.史记.百衲本.http://省略.2008.7.10.

[4]欧阳修,宋祁.新唐书.http://省略.2008.7.10.

李广的故事篇2

【关键词】《史记》;《汉书》;李陵;变文

唐代以前(包括唐代)有关李陵的记载主要见于《史记》、《汉书》和敦煌变文。《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后面记载李陵仅三百四十余字,只叙述了事件的大概,较为简略;《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后附李陵传和苏武传有关记载共三千七百余字,十分详尽。本文通过对《史记》、《汉书》、《李陵变文》、《苏武李陵执别词》中相关部分的逐一对比,大致梳理出了李陵故事自汉至五代的嬗变情况,并尝试探析影响其流变的社会及人文因素。

一、“李陵故事”嬗变情况

通过把《史记》、《汉书》、《李陵变文》和《苏武李陵执别词》中相关部分的对比,四个文本的主要差异如下: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李陵变文》故事直接来源于《汉书》,不但情节大同小异,甚至有些文字都完全相同,这说明《汉书・李陵传》与《李陵变文》是李陵故事嬗变链条上两个紧紧相连的环节,《李陵变文》直接继承了《汉书・李陵传》。

二、故事化的艺术手法

李陵故事在民间的传播过程中,会经过艺人们故事化的改造,以增加听众。如在剑斩军中女子一节,《李陵变文》增加了“有三条黑气,向上冲天”,“其鼓不打,自鸣吼唤”等情节,营造出神秘的氛围;在单于纵火一节,《汉书》只用一句“虏从上风纵火,陵亦令军中纵火以自救”,而变文中则增加了单于、李陵及手下的语言描写,以及后面一大段韵文描写,突出了当时情势的危急,更衬托了主人公的智慧;在李陵投降一节,《史记》只用“陵食乏而救兵不到”一句概括,《汉书》中则详细叙述了管敢叛逃一节,这一节是李陵故事的转折点,在变文中把“校尉――管敢――李陵”这一间接矛盾转为“校尉――李陵”的直接矛盾,使故事情节更为紧凑;在汉武帝诛杀李陵家人一节,《史记》中把原因归结为武帝听说“单于以其女妻陵而贵之”,而《汉书》、变文中都归因为武帝听信了公孙敖的谗言,李陵的遭遇更加曲折可叹。

三、模式化的平面书写

在故事化的改造过程中,一方面李陵故事得到了丰满,但是另一方面,变文中的一些描写开始陷入模式化,李陵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也流于扁平。《汉书》最后苏李送别之际李陵对苏武说“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一别长绝”,而在《李陵K武执别词》最后李陵则请求苏武能够为他“到武帝殿前”为其披诉,“倘逢人信,时附一音;若遇来鸿,芳菲一行”,期待与苏武日后保持联系,这仿佛是更符合李陵的身份与性格,实则不然。李陵为汉家天子所负,他的悲惨遭遇,他的不得不降与有家难归实际上很大部分都是由汉武帝造成:初时诈降,意欲“先降后出,斩虏朝天”,而后家人却遭屠戮,一位追求忠孝的将士反被“忠孝”开了一个玩笑,这个悲剧导致了李陵的“决绝”,而变文末尾的修改则大大违背了常理,使一个饱满的悲剧英雄形象沦为了一个忠义的符号,这也是变文的一个小小的瑕疵。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汉】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3] 潘重规编著《敦煌变文集新书》,台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版

[4]俞陶来《初探》,《敦煌研究》1988年第4期

[5]钟书林《敦煌李陵变文的考原》,《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李广的故事篇3

如果时间跨度够大,对主流社会参与够深,一个人的人生,就是社会变迁的缩写。

李广平就是这样一个人。

这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他的作品却是熟悉的,除非你太年轻。他作词的歌曲《你在他乡还好吗》、《潮湿的心》,曾火遍大江南北,而且持续多年,在1990年代,几乎人人都曾被它们的旋律“洗脑”。

正如想到梅子就会口内生津一般,人们听到这些歌曲,就会进入那个消失了的时代。当时的衣着、发型、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生活场景,都会在脑子里感性复苏。这种感觉也是“乡愁”的一种,区别于曾经指向现实物理空间的乡愁,它指向过去的社会空间。

李广平是那一类能用平白的语言直抵人心柔软之处的词作者,“故乡”、“他乡”是他的歌词中常见的意象。1982年离开故土,开始辗转他乡,因此其感受来自他的个人经历与体验。但在另一个层次上,他也临摹了整个社会―正是从那时开始,中国就像一台开打后的麻将,个体纷纷离开原本的乡土位置,杂处、无定、缓慢重构,进入身份认同的摇摆与迷茫。

新的文化随之生长。 小镇青年

作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开头,1982年李广平考上了大学,从广东北部山区乳源县的一个小镇,向现代城市“移民”。

命运给了他一个幸运的时间窗口,如果早生几年,他很可能失去这个开头。

“我哥哥就是比我早生了4年,读大学没他的份,当兵没他的份;上山下乡有他的份,计划生育有他的份,下岗有他的份,什么糟糕的事情都轮在了他的身上。我和妹妹都考上了大学,人生一直比较顺利,而我哥哥就完全相反,他成了那个曙光初现的时代的最后一批受难者。有时候我会想,他是在帮我们背负苦难。”

在当时的乡镇、农村,人人都以离开为荣,实现农转非、吃“公家粮”是一个起点,更是“成功”本身。然而离开并不容易,读书是最主流的途径,这一年,整个乳源县只有6个人考上大学。

李广平考上的是广州的华南师范大学中文专业。他的单亲母亲对学校很满意,因为师范院校“读书不用钱,工作有保障”,而李广平的兴奋点则在专业上:他喜欢写作,是一个文学青年。

文学青年多是对外界敏感的,他们善于运用自身情感活动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加工。故乡的风物,以文青的独有方式深深蚀刻在李广平的永久性记忆里。“小镇很小,但高山在侧,森林莽莽,武江穿镇而过,我对它们的感情,构成了我的乡土情结。”

这份情结未来很重要,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他马上要去一个大城市,又很快碰上一个大时代,当全中国都开始漂泊时,他执笔书写个人的乡愁,别人的心律也会跟上同样的节奏。 举国是他乡

李广平在大学里眼前一亮,感受到视野的一马平川。而在此时,与国际市场一起脉动的工业机器不断被发动,从早几年的零星点状分布,到整个珠三角“蛙声一片”。

适应工业对劳动力的需要,原本被固定在故乡的人口,必须流动起来,一大批劳动者拥向古已有之的平地而起的城市。

与李广平不同,这些劳动者走的不是体制的独木桥,而是一声“解散”的号令。他们的户籍、权利和归属感都缺乏体制的靠山,“解散”也不意味着自由,而是被整合进更加强大和秩序化的工业组织里,因而他们必将体验更加强烈的内心孤独、环境疏离和人文陌路。

随着工业蔓延,举国都成他乡。越来越迫切地,整个社会的心理张力呼唤一种文化上的回应,而音乐,就是最具备大众化条件的回应方式。

冥冥中,李广平就踩中了这一鼓点。作为一个师范院校的中文专业毕业生,他去了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做行政工作。对于文学青年而言,这种工作显然是枯燥的,但同时也提供了机遇。他以一种近水楼台的便利认识了一些词曲作家,中国唱片广州公司的陈小奇便是其中之一,李广平跟着他开始了歌词创作。

1992年,陈小奇在中唱广州公司组建企划部,李广平被调了过去。企划部负责包装推出新的歌手,需要直击人心的文案,李广平正好人尽其用。就在这一年的某天,一个电话打进了他的办公室,对方操东北口音,自称创作歌手,名叫李春波。

那时李春波的专辑《小芳》已经完成录制,但没有一家唱片公司愿意发行,无奈之下找李广平碰碰运气。在他狭窄的宿舍里,他和他的乐队成员们一首一首地把歌唱给李广平听,李广平从中听到了一种“不想再给这个城市输送噪音”的真诚。他把专辑带了回去,但中唱广州公司同样拒绝发行,因为李春波“既不偶像也不实力”,最后是企划部主任陈小奇立下军令状,才得以面世。

一首《小芳》,在3个月内火遍全国。在知青时代过去之后唱知青的内心,不经意却唱进了工业化时代的社会人心当中,将人们带回了小村、小河。某种意义上讲,那时所有在他乡漂泊的人们,都是另一种形式的“知青”。 家安何处

《小芳》是李广平职业音乐企划与制作人生涯的开端,一战成功,也提示了他个人的创作方向―向流行歌曲灌注本土化的感情元素。

当时的广州是流行音乐的大本营,但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靠近港台的地利,以及开放前沿的天时。港台歌曲的夹击,让基于大陆本土的原创灵魂迟迟不能确立。乡愁,作为一条能把看似散乱的他乡之客们串连起来的感情线,正等待着被认知。

有个朋友要去澳洲留学,此去经年,相会无期,李广平深感惆怅,想要为他写一首歌词。他从B段写起,一提笔就写下“你在他乡还好吗”这一句,把浓烈的感情润色圆满之后,再回头写A段,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一创作无关乎对社会集体心理需求的探索,而是一种完全个人化的感情透露。李广平说,当时觉得离开家乡出外闯荡其实是一种很无奈、很惆怅的行为,只是我们必须这样做。

然而正是这样一首个人化的歌曲,无意间引爆了社会的乡愁情愫。1994年,光头李进演唱的《你在他乡还好吗》席卷中国,几年之间没有退潮的迹象。作家丁燕甚至认为,不知道李广平没关系,不知道《你在他乡还好吗》就算是白活了。“这个时候的中国人,刚从农业文明的摇篮中醒来,开始有了出外打工的可能和机会,痛苦和离别。这首歌流行于那个时候,也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最初的疼痛。”此后,陈少华的《九月九的酒》,陈星的《流浪歌》,满文军的《望乡》,作为对乡愁线索的延续,同样引来举国回响。

同在1994年,甘萍演唱的《潮湿的心》也迅速走红。李广平在歌词里抒写的是关于城市女性心中的爱情悸动,但其中传递的人与城市之间的隔离感,同样敲击着和城市还没有建立心灵连接的青年人的柔弱内心。

乡愁作为一种细腻的情感活动,却进入了社会变迁的宏大叙事之中,这是中国一景,体现在现实生活里,是一年比一年挤迫的春运。

李广平其实并没有站立在这一叙事的核心,他对广州充满认同感和归属感,写作那些传唱全国的歌曲时,他也已在广州娶妻生女,1997年还在天河区买了房子。因此,他没有大社会里“家安何处”的迷茫,他对此的精准把握,来自于个体敏锐,也来自时代际遇。他可以把他乡变为故乡,然后在一个安稳的境况下观察他人的流离。

因此,他话语里充满感恩与知足。“我们用几首歌,给一个时代打上烙印,成为这一代音乐人和社会大众的共同记忆,做到这一点,也觉得挺骄傲的了。” 不一样的乡愁

进入新世纪以后,“乡愁”作为一种永恒的人文价值,不会消逝,但已经不是社会成员的共同体验。

一方面,它明显体现为一种“同乡会”性质,被按照区域仔细划分了。李广平去年写了一首《乡愁大理》,相比早年文辞更优美、情感更醇厚,在大理也极受欢迎,但其影响力已很难向外部溢出。另一方面,时下的“乡愁”不像当年统一指向作为一种实体存在的故乡,而是在故乡面目全非之后,转化为一种自然主义情怀,或者仅仅是一种“逝者如斯夫”的光阴叹息。

在内心深处保有实体性乡愁的那一代漂泊者,已经在时光的淘洗过后归去的归去,留下的留下。留下来的,成立家庭诞生下一代,而下一代已经逃离了漂泊感,城市已经是他们记忆里的原始起点。

就此而言,李广平一家也很典型。他的妻子林静是作曲家,他的女儿李思琳一出生,便带着大城市“音乐世家”的标签,当然不会有父辈那一代残留着泥土与野草气味的乡愁情愫。2004年,11岁的童星李思琳演唱的《珠江游》得以在广州公交系统循环播放,很大程度上正因为其中透露着浓浓的城市主人翁意识:“朋友你到广州,我请你珠江游,看看我们广州,越变越美好,清清珠江水,静静向东流,江边红棉花儿开,小鸟唱枝头……”

《珠江游》作曲是林静,作词是许广平,演唱者是他们的女儿,因此其城市主体意识,是一个家庭共有的。李广平说,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广州人。

然而世事难料,整个家庭对广州的依归感,并没有阻止“家”的继续漂流。就在2004年,因为李思琳要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读书,他们举家北迁,成为北京人。近20年的广州生活,已经构筑了李广平稳固而高效的社会关系,他那间敞亮的阳光房让他对广州的阳光雨露犹如肌肤般熟悉。他不舍、纠结乃至有对未知生活和压力的恐惧,但依然无可选择。

他遇到的是另一种形式的漂泊:在他认为自己的湖泊已经足够大,不必再通过迁徙来拓宽的时候,却发现下一代想要的是大海。这同样是一种社会不可抗力,支配着多少刚刚结束漂泊已经自觉掐灭了继续腾挪之动力的人们。同时,这又暗合了另一股社会潮流:沿海地区借助改革开放的天时地利人和,增加自身在中国文化版图里的权重,但随着社会结构的逐步定型,北京作为文化中心的磁力骤然增强,吸附着积累的成果与人才。

李广平在北京另起炉灶,但他没有卖掉广州的房子,想着“某天可能还要回来”。他也没有在北京买房,12年来,一直是租住。因为房子不是自己的,在生活上总有一种临时感,“比如不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装修房子,也不敢买太多的书”,但时光终究让他建立了作为一个北京人的身份认同,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家乡,而广州随即“升级”为故乡。

而这也未必就是“乡愁”流变的终点。在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时,天资极高的李思琳却不打算在音乐专业之路上继续前行。她去耶鲁、哈佛、普林斯顿看了一圈,顿时对原定的未来大学失去了兴趣。“中央音乐学院在复兴门,校园很小,一眼到头,跟人约事,发个短信说我们在复兴门地铁站见吧,那多没意思?”

不久,她拿到耶鲁大学全额奖学金,去了美国修习国际关系专业。李广平的大部分中学、小学同学都留在了家乡韶关,他走向广州,抵达北京。他对女儿说:“我们已经实现了我们在国内的价值,你从广州到北京,再到纽约,去认真做一名拥有世界眼光的世界公民吧。”

李广的故事篇4

《西汉故事》记载,李广智勇双全,是抗击匈奴的名将。匈奴因为他箭法好、行动快,就给他一个外号叫“飞将军”。飞将军李广在北方出了名,匈奴都怕他。有一回,李广带着一百个骑兵追赶三个匈奴兵,追了几十里地才追上。他射死其中两个,把第三个活捉了。正准备返回驻地,突然前面来了几千个匈奴骑兵!原来中了匈奴“诱敌深入”的计谋了。大伙儿不由慌了神,逃又逃不脱,打又打不过,怎么办呢?李广对士兵们说:“咱们离大军几十里地,回不去了。干脆下马,把马鞍子也卸下来,大伙儿躺在地上休息。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来引诱他们的,这样,他们一定不敢打咱们。”于是他们都下了马,很随意地躺在地上休息。匈奴的将军果然害怕了,马上叫士兵们上山布置阵地。有一个白马将军冲下山来想试探虚实,李广赶过去,一箭将他射死。李广一回来,又下了马,躺在地上。匈奴更相信他们是来引诱自己的,害怕遭到伏兵的袭击,天黑后便偷偷地逃走了。

故事中的李广熟读兵书,深知兵不厌诈的道理,他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一样,唱的是空城计。但由于他虚张声势的手段很巧妙,区区一百号人在胆小多疑的匈奴人眼中便是千军万马。

如果说,故事中的李广虚张声势,吓退的只是手拿大刀弓箭的几千敌人,那么,虚张声势,吓退的就是有坦克大炮的十万敌军。

1948年5月,党中央迁至西柏坡。与傅作义便合谋偷袭石家庄,妄图一举摧毁党中央机关,扭转战局。1948年10月,撰写电文:“揭露偷袭阴谋,并声明我军严阵以待。”傅作义半信半疑,指挥大部队向石家庄袭来。此时,我军主力部队及华北军区坦克队大部,已开到西线参加太原战役;中央卫戍部队只有1万多人及3辆坦克。3名坦克手驾驶坦克到达北部的滹沱河后,奉命在工事两侧制造了几辆假坦克。然后驾着三辆坦克在阵地前来回奔跑,一时间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喊叫声、轰鸣声连成一片,仿佛一支坦克部队正严阵以待。傅作义看到我军有这么多坦克,他想到的电文,以为我军早有准备,担心遭到埋伏,连忙将部队撤回北平。这就是一纸吓退十万兵的故事。

李广的故事篇5

练市小学  朱丹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这个字念?

生:故

师:你能给它组组词吗?

生:事故 故人 故事

师:刚才有同学说到故人,你知道故人是什么意思?

生:老朋友

师:我们把自己的老朋友称为故人,那么说到朋友,有没有谁想介绍介绍自己的朋友的?

生自由说,可以从姓名,特点,爱好,等多方面来说。

师:今天,朱老师也要带大家去认识一对好朋友,让我们上课好吗?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一、解诗题

师:这对好朋友是(课件出示:李白 孟浩然)?

生:李白 孟浩然

师:通过昨天的预学,我知道,你们已经对他们有所了解?我们请小先生沈嘉程带我们去了解一下!(小先生沈嘉程交流)

沈嘉程:通过昨天的预学,我们已经搜集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的一些资料,拿出我们的预导学案,哪个小组的同学想来交流?

李白的背景。

孟浩然的背景资料。

(得根据同学的回答,随机应变,适当评价,如:

是呀,你们的预学可真充分。你知道的可真多。谢谢你们组的交流。你们组的资料可真全面。)

总结各小组的发言:

同学们了解得可真多,据我所知,李白与孟浩然第一次相见时,李白才28岁,而孟浩然40岁左右,两人年纪相差12岁,我们把这样的朋友称为忘年交。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谒见浩然,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于是,相约来到江夏,游历月余,最后,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吧!

1、  读诗题

师:感谢我们的沈先生,好,谁先来给我们来读课题!

一生读。

师:读正确了,孟和陵是后鼻音,让我们一起读!

2、  解诗题

师: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呀?

自由说:李白送孟浩然 在黄鹤楼 

师:那题目中哪个字表示去?

生:之

师:带着理解,让我们再读课题。

齐读

师:那么长的题目,我们不妨在地点和人物后面稍作停顿。再来一次!

齐读

师:声断气别断,像我这样!(师范读)一口气读完

生再读。

二、读古诗

1、  自由读诗:把诗读正确读流利。

师:打开书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试着把它读通顺读连贯,多读几遍,自己读自己的,开始。(生自由读诗)

2、  检查交流。

师:现在,谁来为我们读一读这首诗?(一生读诗)

读得不准的:正音。(尽量请差一点的学生)正确的:读得真美,正确又流利,还读出了古诗的一些节奏。

师:让我们合作着试试,我读一句,你们读一句!(师读前一句,生接后一句,师注意在读前一句的时候把古诗的节奏示范出来)

交换顺利,再读!

师:同学们,读古诗呀,声音不要太响,想学着老师读一读吗?最后一句,我们试试好吗?(师范读: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学习读

师:有读古诗的感觉了,我们连起来一起试试!(生齐读一遍)

3、  完成练习。

师:读了那么多遍,你记住些什么了吗?拿出我们的预导学案,找到当堂打标的部分,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课件出示填字部分)

师;昨天我们已经通过预学,找了找,学了学你们认为难写的字,这部分我们请小先生王思源来给我们交流。

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预学过这些字,那么你们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其他同学自由说,可以是孤、帆、唯等任意一个,并适当评价。 我们组都觉得“辞”字较难写,我们看,辞左窄右宽,在写得时候左右两边要进行穿插,右边的辛的几横要穿插进左边,这样整个字才能变成一个整体。来,再在预学案上端端正正地写两遍,与你昨天预学时写得比一比,有没有进步。 小老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提醒坐姿: 我们的某某同学,书写时挺直了腰板,可真精神,瞧瞧他的字也跟他的坐姿一样,精神大气的很。 师:在我们小先生的提醒下,我们这个辞字写得真漂亮,那辞是什么意思啊? 生:告别 师:那西辞呢? 生说自己的理解 师:我们来看他说得对不对,这张图能不能加深你的理解?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地图) 师:黄鹤楼在?(西边)扬州在(东边) 师:孟浩然就是要从西边的黄鹤楼出发,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到东边的扬州,明白了吗?让我们再看着自己填好的诗一起来读(齐读) 三、想象画面

1、  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  交流画面。

师:同学们,这学古诗不仅要读好,而且要边读边想象,让古诗当中的画面浮现在你的眼前。板书:画面现在再请你默读这一首诗,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生默读)

a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说,可适当引导,前一句诗的内容。

师:你是从哪两句诗看到这个画面的?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师:那这故人指的是谁?(孟浩然)

师:谁也看到了这幅画面,能再具体地说一说当时的情形吗?(生自由说)

师:在这幅画里除了人之外,还有什么?三月,这个三月是怎样的呢?谁来给我们描绘一下这个三月?(烟花)

师:可不是我们过年放的烟花,这个烟花是在形容春天?烟花是一副怎样的场景?一个怎样的春天?

生自由说春天的美景!草翠花开,桃红柳绿,

师:你是从注释中发现的,结合注释读古诗能把古诗读得更透。谁能把这烟花三月说得再美些?

生自由说!

师:真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你看,在你们看到的画面里有人物,有时间,还有那么美的春光,谁来读?(几个学生读)

b师:这一路诗情画意,风景独好,那么你还看到哪些画面呢?

后一句诗的交流。

师:在你想象的画面中,这一只船有什么变化吗?(渐渐消失)

师:消失在哪里?

(长江的尽头,天空的尽头)

师:除了小船的变化外,在画面里你还看到什么?

(李白)

师:还有这滚滚?(长江,一泻千里)奔向了哪啊?(天空的尽头)这就是,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有同学还看到李白了,那你看到李白当时的表情了吗?

(依依不舍,愁眉)眉宇间有离愁,后两句,来读!(一生读)

师:谁也感受到这离愁了,读。

师:带着依依不舍,齐读后两句。(齐读)

师:原来诗中藏着那么多丰富的画面啊,想象着这些画面,(配上音乐)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季节,孟浩然在黄鹤楼与李白辞别,李白他就站在江边目送着他,船远去,李白却久久不愿离开,让我们带着理解,一起吟读!(配乐齐读)

四、编故事

1、  质疑问难。

师:让我们再走近些,你们看,这就是长江,长江是我们古代的黄金水道,每天在这里往来的船只?(很多很多)

师:那么当你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

生质疑,诗里只有一只船,(孤帆)。

师:这是为什么?不妨让我们从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说起怎么样?板书:故事

2、  创编故事。

师:话说有一天,李白正在院中吟诗作对,仆人送来书信一封,原来是孟浩然这位故人约自己到黄鹤楼,李白收到信后特别高兴,于是李白如约赶到黄鹤楼,这一玩就玩了一个多月,这一个月来,他们朝夕相处,情意绵绵,完全沉浸在这烟花三月的美景中.(贴故人呵黄鹤楼两张纸片),他们两个在这一个月来,都做了些什么呢?也许就是在这个鲜花盛开的季节,他们来到了?(花园里)一边赏花,一边(作诗),你说的是他们赏花作诗的故事。还有其他同学能来说说他们的其他故事吗?他们又去干了什么?(饮酒谈心的故事)(吟诗作对的故事)这些都是他们难忘的回忆啊,可是此时此刻呢,江边只剩下李白一个人,他看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望着孟浩然的船越来越远,但是往事却历历在目,此时此刻,李白的眼前肯定浮现出孟浩然在黄鹤楼边的身影,那时,故人孟浩然会做些什么呢?你能试着改改这句诗吗?

3、  改写诗句。

师:来拿起笔,试一试,我们来吟一吟我们自己的诗,从这里开始,没人说一句,开火车。(生读自己改的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作诗 观景 饮酒 赏月 赏花 对诗

4、  感情诵读。

师:你们都是小诗人啊,这满满地都是李白当时的回忆,曾经李白与故人作诗王鹤楼,现在只留下李白一个人,孤零零地看着(读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多次重复,读诗。一生读,一生读,齐读。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李白只看到孤零零地一只船了吗?(自由说)一个孤字,写尽了李白当时内心的(不舍)。你来读读。一个孤字还道尽了李白当时内心的?(离愁),你来读读。一个孤字诉说着李白与孟浩然的(深厚友情)读读。

齐读后两句。

师: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奉送孟浩然。让我们一起来!(配乐齐读整首诗)

师:你们不仅读出了诗人的感受,还有这首古诗的韵味。同学们当古人深深陶醉在这种情感中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来,也许会像我这样(师吟唱)

师:古诗吟唱没有固定的曲调,也可以这样唱(课件播放吟唱声音),有兴趣的同学也去找找相关资料。

五、拓诗文

师:你们知道嘛?这唐代大诗人李白啊,一身云游四方,他豪迈浪漫广交朋友,写下了100多首送别诗,你读过哪些啊?

1、  拓展古诗。

一生吟诵《赠汪伦》

师:这首诗是汪伦用什么在送李白?(踏歌)这叫以歌相送。我们再来看下一首。

生读诗,分别请三位学生读诗

师:发现了吗?这是在以什么相送啊?(以酒相送)

师:再来看我们今天的这首诗,他又是以什么在相送(目送),这是饱含真情的目送,在这么多送别诗里,要数我们今天这首最为出名,广为流传,他被无数的书法爱好者写成了书法作品,你们想欣赏一下吗?

2、  回扣古诗。

师:这是楷书,没有标点,从右写到左,出现了繁体,谁会读?

一生读。

师:这是篆书,和花一样的字,谁还会读?

一生读。

师:这是在扇面上写得行书,谁还会读,男女生合作读,一半一半。

分工读。

师:最后一张最难,古诗配画,(音乐响起)字都看不见了,还会读吗?

齐读。

李广的故事篇6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1、成立学校防汛工作领导指挥部

防汛总指挥:郝登强校长

副总指挥: 崔广荣 孔松领 胡俊岭

成 员: 成秀玲 杨森 吕海滨 李泽邦 王西昌 程全国 李自伟 李文法 高胜利 施中宁 翟福振 赵忠立 语祥景常化林苑广军 李宏伟 侯传景 李善林孙建峰 任慎平 陈新起及全体班主任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防汛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汛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汛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汛情发生后,要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防汛减灾工作,把防汛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4)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二、预警响应行动

1、接到上级防汛通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防汛工作。防汛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实行领导班子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能离岗、脱岗、代岗,如遇大雨,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老师必须到岗。

2、组织有关人员对学校所有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活动的开展。做好避险看护工作,尤其是路远的学生学生。汛期期间,视情况可提前放学,遇险情学生在没家长接送和老师看护下,不能单独离校,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确保无人员伤亡。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供电输电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汛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三、防汛应急行动

1、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各学校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信号,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师生撤离。各班学生在上课教师的组织下按下列顺序立即撤出教室到操场中央。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系统和各种明火,防止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主管部门及办事处党委政府。

四、专业工作小组及职责

1、组织协调组

组长:成秀玲

成员:高志民 李丽 李贺元 周伟伟

工作职责:研究政策和措施、提出工作建议,为指挥部决策提供参考;制定和协调落实应急救援工作的各项决策和措施;协调与应急救援相关的工作关系;全面了解掌握事态发展的相关信息;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2、应急救援组

组长: 孔松领

成员:吕海滨杨森 马建鲁 牛新亮

工作职责:组织维持事故现场秩序;组织稳定事故现场事态;组织救助现场伤患人员;组织人员救送伤患人员入院就医;随时掌握伤患人员治疗情况等。

3、后勤保障组

组长:胡俊岭

成员:侯传景 李善林 孙建峰

工作职责:负责全县应急救援物资保障工作;对应急救援工作的经费支出提出预算方案;督促检查应急救援各项物资保障的落实情况,确保安全、有效、及时完成有关保障任务;完成领导小组的其他工作任务。

4、事故调查处理组

组长:成秀玲

成员:高志民

工作职责:进入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经过;查清事故责任及责任人,提出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员的处理办法等。安抚事故伤患人员家属情绪;接待听取事故伤患人员家属意见;依法研究提出事故善后解决办法等。

5、宣传信息组

组长:吕海滨

成员:李宏伟

工作职责:负责领导小组相关工作的文件、材料审核和印发,做好相关会议材料和会议纪要的整理;负责领导小组有关文件、材料的收发、传阅、整理、归档;收集、报告及各类相关信息,负责事故处理过程中信息的传阅、相关材料的记录、存档、留存;建立信息网络体系,负责接待各类咨询、采访等,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6、应急小队成员:

李泽邦 王西昌 程全国 李自伟全体教师

五、报警程序

1、学校当日值班领导及时向郝校长汇报。

2、学校防汛领导小组

3、具体领导报告上级部门

六、灾情稳定后的工作

1、及时做好善后工作,对受损的房屋、设施、设备进行维修、重建,对过水后的校舍、设施进行防疫消毒,防止传染病发生。

2、各组要立即开展查灾核损工作,落实防汛生活救助经费。确保师生有住所、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的饮用水,伤病人员能得到及时医治。

3、切实做好受灾校舍建设工作。做好受灾校舍统计、核定,并建立受灾校舍和恢复修建台帐;确定修建对象,配合政府制定受灾校舍恢复建设计划和恢复建设资金补助标准。

七、注意事项

1、抗洪的首要的任务是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救灾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李广的故事篇7

4月4日,有飞机飞过紫禁城,在南三所投掷了一颗炸弹。当时史学家陈垣和几位同仁目睹这一幕,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陈垣在炸弹的铜螺丝盖刻字,铭记此事:“丙寅寒食,有飞机掷炸弹于故宫南三所前,余与庄思缄、沈兼士、俞星枢、李玄伯、马叔平、胡文玉、吴稼农、吴景洲、李春圃诸君往观,拾铜螺盖、铁碎片各一。翌日植柏于其处,新会陈垣记。”虽然只有短短的71个字,却让这个铜螺盖成为军阀破坏国家古建文物的铁证。

陈垣之所以有招集同仁往观现场,拾取炸弹零件、刻字纪事之举,还要从他与故宫的渊源说起――

陈垣,字援庵,广东新会人。早年在广州参加反清斗争,辛亥革命以后,他以革命报人身份当选众议员,留居北京,从事历史研究和教育工作。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将军发动北京,曹锟政府,驱逐溥仪出宫。为应事态之变,国务院紧急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全体委员由国务院聘任,李煜瀛任委员长,聘请蔡元培、陈垣、沈兼士、俞同奎等十人任委员。善委会成立后,李煜瀛经常出外公干,故宫方针大政,渐渐担在陈垣身上。1925年10月,善委会与北京各界人士在故宫乾清门广场召开故宫博物院成立大会,决定设古物馆与图书馆,陈垣担任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理事并任图书馆馆长。

在陈垣主持的清点中,故宫陆续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典籍、孤本、底本、档案等。如在斋宫中发现了元刻本《元典章》,有汲古阁毛晋私印,以及在懋勤殿发现了当年罗马教宗就中国礼仪的通谕等珍贵档案。最重要的发现大概要算1925年4月发现了尘封多年的《四库全书荟要》。

1926年7月,吴佩孚主持北京政务,决定成立“故宫保管委员会”,以前清遗老赵尔巽、孙宝琦为正副委员长。赵孙二人与故宫博物院诸理事商洽接管事。理事会派陈垣、俞同奎等四人前往。谈判开始,陈垣发言说:“如果要接管故宫,必须组织点交、接收两个委员会办理接交手续。须点完一处,移交一处。接收一定要做到三点,故宫所有藏物:一不能还给溥仪;二不得变卖;三不能毁灭。如果你们不同意点交,可以登报声明说明自愿负故宫的全部责任……”陈垣的主张惹恼了很多觊觎故宫财宝的人。8月8日清晨,陈垣突然被宪兵司令部抓走了。故宫理事会同仁得到消息后,忙多方营救。后来陈垣虽然被释放回家,还有两名宪兵跟到陈宅,将陈垣软禁在家中一百多天。直到北伐胜利在即,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公布《故宫博物院组织法》,接管了故宫,任命易培基为院长,李煜瀛、陈垣等37人为理事,故宫才安定下来。

从1926年至1952年,陈垣担任辅仁大学校长,一直到院系调整以后的北师大校长。陈先生一生撰写史学专著和论文近二百篇,不仅在宗教史、元史、历史文献等领域为中国史学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而且以刻苦的治学精神和优良的学风影响了代代学人。

李广的故事篇8

贾后当权与“殊礼”之加

据墓志,郭氏丧于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年),徐氏逝于元康八年(298年),此二墓志皆作于贾后当权时期。《晋书》卷四十《贾充传》载:“惠帝即位,贾后擅权,加充庙备六佾之乐,母郛为宜城君。及郭氏亡,谥曰宣,特加殊礼,时人讥之,而莫敢言者。”(《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所谓“特加殊礼”盖即志中所言“附葬于皇夫之兆,礼制依于武公”。郭氏作为当朝皇后的生母,殊礼之加,人之常情。并不多见的是,乳母徐氏也被“殊礼”眷顾。

徐美人墓志中详细记录了皇后对这位乳母有着不同于一般的尊崇。在宫中“委以庶绩之事,托以亲尼。宰膳同于细御,宠遇殊持”。徐氏寝疾还家后,“使黄门旦夕问讯,遣殿中大医、奉车都尉关中侯程据、刘I等,就家瞻视。供给御药、饮食众属,皇后所瞰珍奇异物,美人悉蒙之”。据周一良先生考,程据为贾后之心腹(《周一良集》第2卷《魏晋南北朝史札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害愍怀太子亦此人,贾后使程据前去瞻视慰问,实是派遣她身旁最信任的人代表自己对乳母尽心。徐氏去世后,“皇后追念号啕,不自堪胜。赐秘器衣服,使宫人女监宋端临亲终殡。赐钱五百万,绢布五百匹,供备丧事”。仅从“赐钱五百万,绢布五百匹”的数目上即可看出皇室给予的殊礼。羊祜羊太傅去世时,仅钱三十万,布百匹而已(《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张学锋在《中国墓葬史》惊叹于徐美人墓的规模:“由于贾皇后的专权,其乳母徐美人的墓葬规模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中国墓葬史》,广陵书社,2009年)另一位学者更为客观:“徐美人的特殊身份,使她单身葬的丧葬规格不同寻常,其墓规模也很大。”(张承宗、陈群:《中国妇女通史・魏晋南北朝卷》,杭州出版社,2010年)

徐氏进府乳养贾后在甘露三年(258年),此亦贾后出生之年份,此后一直随侍在侧,一直到元康七年(297年)患病出宫,两人相处四十年,当真是“抱勖养情若慈母,恩爱深重过其亲”,况徐氏在杨骏之乱中有护主之功,因此皇后对乳母的“殊礼”也在情理之中。

墓志行文之异

皇后的生母与乳母去世相隔仅仅两年,同样加以殊礼,两篇墓志形制相同――碣首圭形,碣座方形,但在墓志行文上却有着显著的差异。

郭氏墓志不足二百字,除简述其出身与传统的道德溢美外,几乎未有任何余笔,连贾后在其中的痕迹也仅用“仍援妃后”一笔带过。我们很难想象贾后对生母墓志的撰写一无所知或与它毫无关联,最起码这篇墓志该得到只有两个女儿的郭氏(据《晋书・贾充传》,郭氏育有两子皆天)的长女――贾后的首肯。如果这篇墓志单独出现并不会让人感到奇怪,但对比徐美人墓志就会发现问题。

徐美人墓志洋洋千言,把徐氏的人生经历叙述得极为详尽与清楚,故事性也很强,简直可以作为史传来读。本来由于作者不同,墓志行文自然各异。但考虑到郭、徐身份的相似,不禁对这种差异感到好奇。按照常理,郭氏作为皇后的生母,地位要比徐氏尊崇,尽管徐氏的乳母身份极为特殊,但毕竟无法与其生母相比,这一点也可以从两人的封号上得到印证。徐氏封号为美人,据陈直转引《宋书・后妃传》序云:“晋武帝采汉魏之制……其余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陈直:《晋徐美人墓石考释》,《文史考古论丛》,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郭氏为广城君。

按《世说新语》卷上《贤媛》第十九“贾充前妇”条刘注引《贾氏谱》曰:“郭氏名玉璜,即广宣君也。”李慈铭按云:“郭氏先封广城君,病笃改封宜城君。无广宣之号。”(《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今按墓志,“宣”当为郭氏之谥号。《贾氏谱》盖合“广城”与“宣”为“广宣”。又按,检《晋书》卷十三《地理志》,宜城为县,属襄阳郡下,则郭氏为县君。

且其“礼制依于武公”,既是三公之礼,自非美人可比。但身份尊卑不同并不能解释墓志行文的差异。除了撰者个人因素,是否存在另外的原因?

葬与独葬:贵族与凡庶

《晋书・贾充传》载:“及充薨后,李氏二女乃欲令其母衬葬,贾后弗之许也。及后废,李氏乃得合葬。”李氏为贾充之正妻,与郭槐同等地位,郭、李女分为太子妃与齐王妃,故有武帝特许置左右夫人之事。贾充去世后,李氏女想让她们的母亲衬葬,乃时人丧葬之礼俗,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确认李氏的嫡妻名分。而贾后的反对正是贯彻了母亲郭氏对于李氏一贯之态度,即不承认李氏的名分。那可以想见的是,贾后乃欲令自己的母亲衬葬。

《世说新语・贤媛》云:“贾充妻李氏作《女训》,行于世。李氏女,齐献王妃;郭氏女,惠帝后。充卒,李、郭女各欲令其母合葬,经年不决。贾后废,李氏乃衬葬,遂定。”“李、郭女各欲令其母合葬”说明了贾后的意愿。《晋书》和《世说新语》都记载了李氏最终得以衬葬的结果,而《晋书》的“李氏乃得合葬”并未说明郭氏的情况,《世说》却似乎暗示郭氏不得衬葬。事实上,郭氏葬在贾后废之前,今据出土的墓志《夫人宜成宣君郭氏之柩》以及志文中“衬葬于皇夫之兆”,故最有可能的是,郭氏、李氏并得合葬。

徐美人的丈夫在墓志中仅言“娉处大原人徐氏为妇”,盖其夫徐氏本凡庶无名之人,故只著其姓氏,未言其名。而徐美人地位高其夫甚多,以是徐美人不衬其葬而得独葬。而郭、徐两人丧葬形式的不同是造成墓志行文差异的重要原因。

郭氏衬葬贾充,其墓葬身份为贾充之妇而非皇后之母,所以墓志之题首为“夫人宜成宣君郭氏之柩”,这也是墓志中言及贾后甚少,而颂其事迹只有针对“嫔于武公”的妇德“虔恭粢盛,缉宁邦家。武公既薨,亲秉国政,敦风教,明褒贬,导德齐礼。十有余载,飨兹二邦”的缘由。徐美人不依其夫,故其主要身份为皇后乳母,墓志题首为“晋贾皇后乳母美人徐氏”,叙其事迹以与皇后之关系为主。其中对贾后多有溢美之词(皇后天姿挺茂,英德休康),又详细地叙述了贾后对乳母的慰问与哀悼,这既衬托了墓主徐氏地位之尊崇,同时又彰显了皇后“慈仁矜愍”之美德。

同时,郭槐本出大族(太原郭氏),又嫁作平阳贾氏贾充之妇,其夫为元老三公,其长女为皇后,论其门第家世与实际地位,可谓兼美。其事也必为家谱所载,众人所悉。也正是由于其不证自明的贵族地位,不待大书特书而彰其光彩。但徐美人本自低微,家谱史传皆不可能著其事迹,必待此墓志而昭示,故撰者详述其经历。又皇后对乳母特加殊礼本富传奇性,亦是值得褒美之事。撰者洋洋千言,叙事完备,亦有“铭之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境”,向皇后献美之意。

赵君平在《洛阳出土墓志研究》说徐美人墓志“从内容上开创了墓志记事的先河”(《全国首届碑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所谓“墓志记事”,除了撰者的匠心,实是有墓葬形式、墓主身份、历史背景之具体原因。

上一篇:浣溪沙欧阳修范文 下一篇:致辞英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