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雪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12-10 07:08:13

写雪的诗句

写雪的诗句篇1

1、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4、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5、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6、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

7、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8、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9、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10、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

11、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2、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13、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14、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写雪的诗句篇2

1、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4、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5、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6、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

7、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8、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9、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10、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

11、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2、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13、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14、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写雪的诗句篇3

2、孤居绝处万年悠,雪压雷惊不发愁。阅尽风云千百变,桑田沧海挺身留。

3、一世沧桑无所求,独立崖畔缝隙中。欣喜有客常来往,扫除烦心几多愁。

4、傲立悬崖百丈根,风霜雨雪渡金身。红尘看客谁如我,大戏兴衰几度真?

5、黄山南部玉屏楼。洞顶恭迎伟貌留。破石枝干苍劲出,千年好客引歌讴。

6、身居危峭不惧容,傲展英姿向天穹。翠枝横拔蔽雨日,迎来送往客西东。

7、次日寒岭千层雪,翠柏歌咏向青松。秋去青枝虽犹瘦,自留清气红尘中。

8、身倚悬崖岭上头,沧桑一世欲无求。无非游客身边闹,来不相迎去不留。

9、黄山迎客松岩上,累月钻天雨雪摇。霞伴云飞?万物,浮生登顶夜观潮。

10、独居山嶺一棵松,来来往往各不同。有缘相见识英雄,无面无情了此生。

写雪的诗句篇4

平时做古典诗歌鉴赏题时,经常见到这样一类问题:(一)你认为这首诗写景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二)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三)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春色的;(四)试从“静”“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等等。以上问题问法不同,但都是要求对诗歌写景特色做赏析,可从以下角度鉴赏诗歌的写景特色:

一、从描写景物的角度赏析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的角度去描写景物。在鉴赏诗歌时,读出这些角度,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

(一)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

如,周德清的《〔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这首散曲一句一景:一二句写万里长江宛如平铺着的一条白色绸带,淮山点点愈加青翠,是远景;三四句写几片江帆疾飞如箭,千尺山泉直泻如电,是近景。接下来由地面到天空:由前四句关于长江、淮山、江帆、山泉等地面景物的描写转到后三句的晚云、新月、塞鸿等天空景物的描写。

(二)色彩角度。

诗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的角度分析写景特色。

如,王维的《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

(三)感觉角度。

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

如,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第一句感到“衾枕冷”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写出雪夜的宁静。

二、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诗人写景时,除安排顺序外,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最常见的,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这些手法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如,元代倪瓒的小令《小桃红 秋江》:“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雪晴天,绿红蓼参差见。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这首小令,头两句写出江面水影浩白如绢,属静景描写,最后三句“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则显出动景,首尾动静呼应,和谐统一。这首小令描绘了意境幽远的秋水景色,读来如同欣赏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卷。

三、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写景诗句中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的感情,也能使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

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三四句写初月升起,凉露下降,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珍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

写雪的诗句篇5

9.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风景诗。诗人选取了从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雪梅》这首诗写出了梅与雪的特点。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

学情分析: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收获。

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自主学习,通过初读解字词,熟读知大意,品悟情感的思路推进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反复诵阅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课可先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读古诗,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哲理。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古筝曲《渔舟唱晚》。

学生:搜集三首诗的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背诵古诗。

3.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难点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画面引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渔舟唱晚》古筝曲,欣赏“残阳照水图”和“新月东升图”)同学们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有什么想说的吗?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内容。(根据不同的话进行点评)同学们讲得很详细,语言也很美,但是有一个人比你们更厉害,他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你们相信吗?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怎样讲的呢?

2.观看多媒体(走进作者及课文内容),了解诗人及作诗背景。

二、指导学诗,体会意境

1.理解题意。

(1)题目“暮江吟”你是怎样理解的?

(2)从题目看出这首诗是写景还是叙事?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

2.学生读诗自学,初步弄清古诗的含义,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画一幅《暮江吟》的图画。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从学生的绘画中挑选出几份具有代表性错误的图画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对比诗文进行评析。

2.多媒体出示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3.多媒体出示后两句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出示注释,学生自读自悟后两句诗。

可怜:可爱。

似:好像。

(2)“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为什么“露似真珠月似弓呢”?老师指点回答。(因为这是可爱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还是弯弯的月牙。)

4.最后一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们能说出来吗?

师指点: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莹发亮的珍珠。

(1)提问: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时候江边的景色?

(从傍晚到夜幕降临的江边景色,可见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新月升起的时候)

(2)从诗中描绘的景物,你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5.朗读指导。

(1)请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古诗,看谁能读出诗的韵律美,节奏美,读出诗人的情感。

(2)(教师播放动画:诗人站在江畔激情吟诵)此时你们就是那位身着古装的白居易,面对奇景吟诗一首……谁先来展示一下?

(3)有与他不同理解的吗?以你的理解读读吧!全体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

(4)看同学们读得热火朝天,我心里直痒痒,谁来和老师比试读一读。

(5)听范读。(出示课件: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第一句,平缓,轻柔;第二句,惊叹;后两句赞美)

(6)大家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再次齐声读一遍。(呈现秋景图,播放古典乐)

四、绘画着色,感受诗文的画面美

学生通过学诗,了解了诗中描写了深秋时候,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江边的景色,你们能把这两幅画涂上适当的颜色吗?

板书设计:

暮江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古诗。

3.体会诗人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及诗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4.理解诗句的含义,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诗。(板书:题西林壁)

2.谁来说了你对苏轼相关情况的了解。

(学生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写此诗的背景,教师指点、补充)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互查,了解大意。

3.指名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把不理解的标出来。

5.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深入感悟

1.小组汇报。

2.教师对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引导,并适时提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你有没有体验过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结果各不相同的例子?你从这首诗中受到什么启发?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文,想象古诗描绘画面,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师范读)

4.两个同学对读,深入体会。

5.小组接龙练习背诵。

四、小结学法

初读,读准读通;再读,了解大意;三读,理解句意;四读,体会情感;五读,想象情境。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的大意,领悟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在冬天,同学们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场雪了。老师带了一些图片让大家一饱眼福。(课件出示: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

2.在冬天,我们总要提到一种植物,它就是梅花。(课件出示:人们也把梅称为报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雪梅》。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理解诗意。指名读注释。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

(1)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2)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3)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板书:各有长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3.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

4.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5.这首诗写雪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让我们来背一背古诗。

三、拓展延伸

1.这首诗的作者在写完诗后大发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与解释。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雪梅(二)》)

2.课后收集描写雪与梅的古诗。

板书设计:

白____香

各有长短

取长补短

教学反思:

写雪的诗句篇6

以“雪”绘美妙景色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永《终南望余雪》)

前句中。惟其“阴”,才会有“余雪”;惟其有“余雪”,景色才“秀”美。从后句“积雪浮云端”看,山顶上的积雪被片片白云烘托着,云是飘浮流动的,所以雪也就“浮”在“云端”了。此处,“浮”字用得极为生动,积雪自然不可能“浮”在云端,这实际上是说:终南山的山岭高出于云端,云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山岭上的积雪又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寒光,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浮”字不仅把雪景写活了,而且带给人以一种山顶的积雪和天上飘浮着的白云浑然一体的感觉,将浮云与白雪随风飘动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了。

以“雪”传孤寂心境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诗人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从听觉着笔。耳边传来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之大,可见诗人对“雪重”的判断是准确的。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是在“夜深”时发出的,显出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表现出诗人被贬时的孤寂。涛人虽根本就没看见雪,但从听觉和推理人手,准确无误地写出了自己对夜雪的感受。整句诗给人以一种曲径通幽的美感。

以“雪”表离情别意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人伫立雪中,深情地凝望着友人越走越远的身影。在“山回”处,路一转,友人的背影消失在茫茫的风雪中。诗人望“君”不见,只见雪地上从眼前延伸到远方的一串马蹄印迹。然而这雪地上的蹄印,也由清晰变为模糊,随即被“北风”吹得不见了踪影,可诗人心巾的“蹄印”却一直很清晰地向远方延伸。这之中蕴涵着多么浓厚的离情别意啊!

以“雪”显清高孤傲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作者以寒江垂钓的情景反衬出奇丽迷人的雪景,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仔细体会,越觉意蕴深远。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不怕雪大,专心地钓鱼,虽然孤身一人,却显得清高孤傲。这个被幻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以“雪”现安恬自得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水。(周弼《夜深》)

门外,不知什么时候春雪已经停了。远望天空,一弯残月挂在半山腰;近看门前,一溪流水悄然成冰。这一切都是在诗人夜读时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暗示时间推移,夜读已久。诗句如实地抒写了诗人久读后起身开门四望的瞬间感受,也表现出诗人夜读后安恬自得的心情。

以“雪”抒思乡深情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写雪的诗句篇7

关键词:《江雪》 精神世界 现实世界 文人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1-0090-02

中唐诗人柳宗元的《江雪》,是中国诗歌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宋范文说:“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钓雪》一首之外,极少佳者。”此说虽不免溢美,却也说明了此诗在我国诗歌史上的影响。那么,柳宗元仅仅四句二十字的这首诗,究竟有什么奇特处,以致后人如此倾倒呢?综观前人的论述,要么认为是写景的诗,要么认为是禅诗,要么认为是遭贬后表达孤傲性格的诗。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产生这种歧义的原因是他们似乎都没有注意到诗中所营造的两个世界和诗人对待这两个世界的态度。本文从意象分析出发,认为本诗营造出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诗人通过对这两个世界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当时的独特心境。在此基础上,试图探寻千百年来对此诗意蕴和内涵众说纷纭的原因。

一、《江雪》诗中的两个世界

笔者认为,要准确地理解这首诗,首先应该从诗歌本身入手,作深入细致的分析解读,在此基础上联系作者身世,才能对诗作有准确独到的把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本诗题名《江雪》,可开篇不着一“雪”字或“白”字,起笔不凡。本来是一片雪景,整个大地白茫茫一片,可诗人偏偏宕开一笔,由茫茫白雪所隔绝了的“千山鸟飞”和“万径人踪”着笔,境界开阔,兴象独绝。也就是说,为了描写那个白雪皑皑的世界,诗人开篇却营造了一个没有白雪覆盖的、世俗的世界:众鸟高飞、人踪凌乱的世界。诗人为什么要这么写?艺术手法的运用肯定是原因之一。诗人要写雪,但不直接写雪,而从反面来写,用无雪的世界来衬托大雪茫茫的世界,这比直接写雪更易写出雪景的特点。因为雪景本来是大地白茫茫一片,直接描绘很难下笔。然而,高明的诗人、伟大的诗作从来就不会仅仅为艺术技巧而使用艺术手法,诗人在这里以无雪写有雪,除了前述手法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由此正好衬托出了两个对照鲜明的世界:一个繁华的世界和一个孤寂的世界。很显然,“众鸟”和“人踪”在这里是这个繁华的世俗世界的象征,这个世界本来是“千山鸟飞”“万径人踪”的繁华世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繁华世界,却被一场茫茫大雪所隔绝了……所以,这个世界是现实的世界,而在这首诗中却首先作为另外一个世界――精神世界的参照物出现。

这种写法在前人的诗歌创作中也屡有显现。如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里也是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人境”,是世俗扰攘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无车马喧”的精神世界。“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通过这两个世界的对照,显示出诗人心灵之静、之超然。其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分野是那么清晰,诗人对两个世界的取舍也是很清楚的:追求心灵宁静的精神世界,而超脱于世俗扰攘的现实世界之上。《江雪》中两个世界的对照也有似《饮酒》,可在对两个世界的态度上比陶诗显得更为复杂。

前面两句的意义不仅在此。有了“千山鸟飞”“万径人踪”的现实世界之后,又分别以“绝”“灭”二字突然收尾,从而与这个繁华的现实世界隔绝了。这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方面,诗人在这里是写雪景,平日里是“千山鸟飞”“万径人踪”,而此时这一切都被一场茫茫大雪所覆盖,“飞鸟”“人踪”绝灭不见,这是静态地写雪景;另一方面,本来是“千山鸟飞”“万径人踪”的繁华世界,一片世俗生活的繁荣景象,可突然被隔绝了。这隔绝了繁荣景象的东西正是“雪”。

如果说前面两句既写出了那个繁华热闹的现实世界,而且也交代了这个世界被雪所隔断,那么后面两句则写出了被白雪所隔绝后的另外一个世界:一个超绝世俗人间的纯精神世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一个寂静的世界,一个凄清的世界,一个孤独的世界,也是一个空灵的世界。繁华世界已经远去,只有寒江上茫茫的白雪做背景,衬托出一个孤傲、倔强的渔翁:冒着严寒,不向风雪屈服,不向命运屈服,像西西弗斯一样,也许他知道自己的垂钓注定没有结果,但还是不屈地傲立在寒江白雪之中,用自己孤傲的垂钓来显示自己的存在。

二、诗人对这两个世界的态度

那么,诗人对这个“千山鸟飞”“万径人踪”的现实世界和那个超绝人寰的精神世界各持一种什么态度呢?此前的论者很少注意到诗中现实世界的存在,而只是看到了其中精神世界的存在。正因为只是从这个精神世界出发,于是就有前述各种互不相同,甚至矛盾的解读。如果从诗中这两个世界的对照出发去理解前述不同观点,则会对其不同观点产生的原因有更深入的理解。

既然此前的论者只看到了一个精神世界,他们大多数认为诗人对这个精神世界是肯定并向往的。如清高孤傲说、佛禅说、政治批判说,或者认为以此精神世界来显示自己的孤傲个性,或者认为此精神世界营造的是一个空灵静寂的禅悦境界,或者认为以此来表达对政治黑暗的批判。诚然,那个“独钓寒江雪”的渔翁的确是执著地固守着自己的那一方天地,但这并不说明他对那个世俗繁华的现实世界就如陶渊明一样采取鄙弃的态度。仔细诵读并体悟诗作,从诗里绝然看不出诗人对这个现实世界有厌恶之感或者排斥之心,相反,从叙述的语气中,我们倒似乎能隐隐感受到诗人因为被隔绝于这样一个繁华之境的不满和愤懑。如果联系后面两句,那样一个倔傲的渔翁,不畏严寒,在茫茫白雪覆盖的寒江上垂钓,再次通过他的行为去深入体味其心理,似乎是:既然寒雪拒绝我进入“千山鸟飞”“万径人踪”的繁华世界,那我在寒江垂钓中也要保持自己卓尔不群的个性。这样,诗中对于现实世界的向往情绪就更加深重了。

写雪的诗句篇8

关键词:渲染;烘托;诗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69-01

在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学习中,学生对渲染和烘托手法总是辨析不清。

其实,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例如元代白 《余杭四月》: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山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诗的颔联就用了渲染手法。描写绿树上挂着红樱桃,红艳欲滴,青豆配美酒爽口宜人,村头田外,满眼的绿草铺成垫子一般,白鹅在上面嬉戏。诗人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朱樱、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和白鹅,渲染了生命勃发的气息,一幅余杭四月乡间清新独特的风景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表现了诗人的愉悦之情。再如贺铸《青玉案》结尾两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诗人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风絮,满天的梅雨渲染闲愁之浓之深。

烘托也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画色彩在物象的轮廓 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描写了周围环境的寂静,说明听众完全沉浸在动人的艺术境界中,从侧面写出了音乐的美妙动人,从而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

那么,如何区分渲染和烘托手法呢?如前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最便宜的方法就是,看它对事物的描写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比如杜甫《登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是诗人登高所见:天高气爽,风声呼呼,江渚清水环绕。在山青沙白的背景上,群鸟飞翔。诗人通过6个镜头写秋天的肃杀苍凉,风急天高,猿啸,诸清沙白……这些描写对肃杀苍凉的秋天来说,都是正面描写。所以这两句所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是渲染。再看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

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篇。

正清樽斟泼醅 ,有白衣劝酒杯。

官品极,到底成可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这首小令的前四句写景就是正面描写:金风玉露的秋季,漫山遍野的枫叶绚丽多彩。泉水清澈,苍松荫道,金菊绕园盛开。渲染了一幅多么美丽的秋景,不仅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也为后面的抒情作了有力的支撑。

而汉乐府《陌上桑》中对秦罗敷的描写,则是从侧面把秦罗敷的美烘托得淋漓尽致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见了美丽的罗敷 ,行者下担,少年脱帽,耕者停下手里的农活。这里作者通过行者、少年、耕者的反应,把罗敷烘托的美丽非凡。

白居易《夜雪》同样用了烘托的手法。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上一篇:往事范文 下一篇:常记溪亭日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