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23 03:10:42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篇1

一、巧设实验,让学生“想”探究

一节科学课是否成功,主要是看能否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孩子渴望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兴趣。所以,每节课,我总是绞尽脑汁,设计新颖的实验,让孩子对本课的探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太阳和影子》这一课,我用实验导入,利用影子的原理在投影机前做各种手势,屏幕上出现了小狗、老鹰,栩栩如生的手势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你们想不想也来表演表演?”同学们当然非常感兴趣,当同学表演正起劲的时候,我突然把投影机关闭,学生表演无法进行,这时趁机问“哎?影子怎么看不见了?”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学《水面的秘密》这一课时,我首先像魔术师一样拿着一个硬币,问学生:“同学们,这个硬币能浮在水面上吗?”同学们大声说“不能”。“老师能让这枚硬币浮在水面上,你们信吗?”同学们都笑着摇摇头。当他们看到我让硬币乖乖浮在水面上时,一个个吃惊地张大了嘴。“硬币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水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

只有学生产生了“想”探究的欲望,才会促使他们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科学探究,使他们的参与更加主动,思维更加灵活,才能使“探究”更加有效。

二、巧设实验,让学生“真”明白

在执教《苹果为什么落地》这一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引入的方法,向学生讲了牛顿小时候的故事。当我讲到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后提出的问题“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而不是落向其他方向”时,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地球有引力”。这个小故事,对于他们来说太熟悉了。后来我又让学生做了“抛东西”的游戏和“铁架台上拴重物,切断后重物落地”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地球引力”。在游戏和实验中,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都知道是“地球引力”作用,看似明白了“地球引力”,其实他们都是在套用已有的知识定势,是一种“假”明白。而且这种“假”明白使学生的实验和游戏成了走过场,学生并没有真正地进入探究,并没有真正地进行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明白呢?我找了几个较大的圆球形磁铁和一些小铁钉,让学生用磁铁吸小铁钉,看看能发现什么现象?学生在玩中会发现,小铁钉放得离磁铁较近时,一下就会被磁铁吸住,而一旦被磁铁吸住以后,再拔就会很费力。用力抛出小铁钉,到了磁铁附近就会被磁铁一下子吸住。如果铁钉离磁铁较远,铁钉就不会被磁铁吸住。这时我再让学生做书上的“抛物”游戏,“提重物”实验,让学生说说各自理解的“地球的引力”。学生们就会把两个实验结合起来谈,地球的引力,就像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那为什么物体抛出去会落地呢?”这时候的答案就不是“由于地球有引力”这么一个笼统的说法了。同学们各抒己见:“物体就像小铁钉一样,怎么抛都在磁铁磁力的范围内,最终还是要被磁铁吸住。”“地球的引力是很大的,怎么抛都跳不出地球的引力。” “你能将物体抛出地球吗?”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不行,我们的力量有限,不能抛出地球的引力范围。”“那样必须有一个比地球引力更大的力,才能将物体抛出地球。”“那就成了火箭了,必须有强大的推力,才会摆脱地球引力。”一个类比实验,让学生真正弄明白了“地球对地球上物体的引力。”其实就像磁铁对铁一样的“吸引力”。那么“地球引力有哪些好处以及怎样克服地球引力”学生们都会进行大胆的、有科学依据的猜想。

三、巧设实验,让学生不觉“难”

《水面的秘密》这一课的教学引领学生经历对水的表面张力的自主探究过程,达到认识水的表面张力这一目的。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心操作的习惯,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让学生感受水面张力,我设计了两个实验,让学生在灌满水的杯子里放曲别针,让学生在硬币上滴水,通过猜想、实验、交流、结论这样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对水面张力有了初步的 认识,那么水面张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解释太深就会涉及中学物理知识,给学生解释不清,完全回避的话,打击了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的表面张力现象,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我让两个学生手拉手站在一个小板凳上,问学生“板凳上能不能继续站学生了”。他们说“不能”,又接着让学生手拉手站上去,每上去一个同学就拉住凳子上同学的手,一个小板凳上竟站了五个同学。当第六个同学上去时,他们没拉住他就都掉了下来。我接着引导,水面上的水分子就像我们一个个同学,上去一个拉一个,水面呈现一个圆弧形,他们也不放手,直到水装太多了,他们拉不住了,就会一起流下来。其实水面张力,就是水分子之间这种互相吸引的力。这个小实验,通俗易懂,使小学生对水面张力一下子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篇2

因为力的概念对初学者来说比较抽象,因此教材以学生熟悉的体育项目为基础并通过“想想做做”让学生从感觉力的作用效果入手,通过探究活动得到“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结论.

本节课的难点是对力的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得到学生容易理解的结论,难点就能突破.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实践和探究,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教学方法

实验法:通过学生实验观察物体运动状态及形状的改变,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法:通过学生积极的探究活动,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结论.

教具准备

磁铁、小铁球、铁块、小车两辆、旱冰鞋、弹簧、钢尺(或钢锯片)、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用投影仪投影放大“力”字.

[师]请同学们用“力”字组词.

[生]力量、力气、能力、药力……

[生]理解力、战斗力……

[生]力不从心、力所能及、身体力行、身强力壮、力争上游、四肢无力……

[师]“力”这个字大家太熟悉了,在同学们说出的这么多“力”中,力的含义各不相同.在物理学中,“力”又是什么呢?同学们先来试试力能干什么.

二、新课教学

1.力的作用效果

[想想做做]

请三位同学分别拿着弹簧、钢尺(或钢锯条)、已充气的气球向同学们展示.

[师]请三位同学分别用力拉弹簧、弯钢尺、压气球,同学们仔细观察,说出你观察到的现象.

[生]用力的时候,弹簧被拉长、气球被压扁、钢尺也由直变弯了.

[师]短变长、圆变扁、直变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它们的样子都和原来不一样了.

[生]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改变.

[师]物体形状的改变我们称之为形变.形变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力,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师]同学们接着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同桌的两位同学为一个小组,每组一个小铁球、一块磁铁.将小铁球放在桌子上,手拿着磁铁慢慢向小铁球靠近但不要接触,观察发生的现象.

[生]小铁球原来是静止的,当磁铁慢慢靠近时,到了一定距离,小铁球就会运动起来,向磁铁靠近.

[生]小铁球向磁铁靠近时,如果让磁铁慢慢离开小铁球,小铁球还会跟着磁铁跑.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现在请大家接着用文具盒和书做成一个斜面,按教材P31图11.4-1所示,让小铁球从斜面滚下,观察小铁球的运动情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给予必要的指导)

[生]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时,小铁球做的是直线运动,如果在和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上磁铁,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就会向磁铁的方向弯曲.

[生]小铁球不仅运动方向改变了,我们这一组的小铁球运动方向改变后还停在了磁铁旁边,静止了.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请同学们讨论.

[生]磁铁就是吸铁石,它对小铁球有吸引力,所以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力”.

[师]大家觉得这样的分析有道理吗?能不能从另一个方面去验证?

(同学们思考、讨论、试验)

[生]我们用铅笔或钢笔慢慢靠近静止在桌面上的小铁球时,小铁球就不会产生像原来那样的运动,因此,我们认为刚才那位同学的分析是对的,就是因为磁铁对小铁球有力的作用.

[师]由磁铁使小铁球运动,大家说力能干什么?

[生]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还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

[师]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如果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其速度是多少?

[生]物体静止时的(相对)速度是零.

[生]也可以说静止是(相对)速度为零的运动,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师]因此,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从运动到静止,或者是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发生了改变,我们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由磁铁使小铁球的运动,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同学们一起说)

[生]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总结同学们的实验,结合P31图11.4-2,大家说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呢?

[生]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ewton),简称为牛,符号是N.1N是多大的力呢?

[投影]

·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是1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

·一般人右手的最大握力大约是560N,左手的大约是430N.

·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400N,女子大约是39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起你们面前的橡皮筋或弹簧,先轻轻地拉,然后慢慢加力,注意不要拉断了.在拉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弹簧或橡皮筋的变化.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用的力越大,弹簧或橡皮筋被拉得越长,形变越明显.

[生]这说明了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师]讲得非常好.同学们拿着弹簧如果不是拉,而是压,会怎么样?同学们试试.

[生]压弹簧时,弹簧缩短了.

[师]用弹簧实验时,拉——长,压——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生]刚才用磁铁和小铁球实验时,磁铁从右端靠近小铁球,球就向右运动;磁铁从左端靠近小铁球时,球就向左运动.

[生]我们教室的门,向里拉是开了,向外推是关了.

[师]长短、左右、开关,力产生的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生]因为力的方向不同,所以产生的结果不同,说明力的方向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师]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把教室的门打开(或关上),手的位置先从门把手开始逐渐向转轴靠近,重复几次.(靠窗户的同学可以开关窗户)向大家说说你的感觉.

[生]越靠近转轴的地方门越不容易开(关),用同样大小的力,在门把手的地方开(关)门最容易.

[师]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同样大的力作用在门上,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是因为手作用在门上的位置不同,说明了力的作用点(的位置)也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生]这下我还明白了门把手为什么装在现在那个地方了.

[师]同学们还能举出生活中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吗?

[生]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一般握在把的末端,这样比较省力.

[生]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时,头顶在球的不同位置,球走的弧线也不同,破门的效果也就不同.

[师]经过同学们的实验,大家知道了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因此就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请同学们看书P32最下面及P33上面一段文字,了解怎样表示力的三要素,并表示出老师水平向右推课桌的力的三要素.

(同学们看书、作图,教师巡视指导,选择两名同学将教师推课桌的力的三要素画在黑板上)

[师]结合学生画在黑板上的图说明,像同学们这样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图叫力的示意图.大家能总结出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吗?

[生]要先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起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时,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生]作力的示意图时,不需要画出物体,一般是画一个方框来代替物体,这样省事.

[生]力的作用点可以用线段的起点表示,也可以用终点来表示.

[师]还有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投影]

练习: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①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物体A的拉力.

②沿竖直方向向下压物体B的压力.

③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受到水平向左20N的拉力和水平向右25N的拉力.

学生练习,三名同学分别板演三题.练习结束后教师点评.

[师]第①题的力的作用点画在了线段的起点,第②题的力的作用点在线段的终点,第③题有两个力作用在小车上,两个力的作用点就可以画在一点上,并且用数值和单位表示出了力的大小.为三名同学的出色表现,大家鼓掌(击掌)祝贺.

[师]同学们刚才在鼓掌(击掌)的时候,你的手有感觉吗?

(同学们可能会觉得这样的问题很奇怪,接着有人会再拍手感觉一下,最后同学们会肯定地回答:有)

[师]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

[生]轻拍的时候,两只手接触时感觉到了有障碍;用力拍的时候,手就感觉到有点疼.

[生]我认为手感觉到疼,是因为手受到了力的作用.

[师]哪只手(或谁的手)疼,谁的手受到了力呢?

[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师]同学们再用手用力拍一下桌子,看有什么感觉?

[生]很疼.

[师]你们用手拍桌子,是谁对谁有力的作用呢?

[生]是我们的手对桌子有力的作用,是桌子受到了力.

[师]桌子受到了力应该桌子疼,你们的手为什么会疼呢?(提出问题)

[生]手是被桌子碰疼了.

[生]是不是手在拍桌子,对桌子有作用力的同时,桌子对手也有作用力!(猜想与假设)

[师]同学们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自己验证一下,然后交流你们的感想.

(同学们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同学们的讨论)

第一组:我们已经知道磁铁对铁块肯定有力的作用,还需要知道铁块对磁铁有没有力的作用.因此,我们选择了一块磁铁、和磁铁外形相同的长方体铁块、两辆小车.(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1:将磁铁放在小车上,手拿铁块慢慢靠近,当近到一定距离时,载着磁铁的小车运动起来.如慢慢移开铁块,载着磁铁的小车还会随着铁块一起运动.

实验2:将磁铁和铁块分别放在两辆小车上,让它们慢慢靠近,靠近到一定距离时,两辆车会自动地一起运动起来,最后靠在一起.(进行实验)

从实验现象看到载着磁铁静止不动的小车,当铁块靠近它时,就会运动起来,说明磁铁也受到了铁块对它的作用力.(分析与论证)

第二组:穿着旱冰鞋的两名同学面对面站在一起,甲用力推乙时.甲乙两同学同时向后运动.甲用力推乙时,给乙一个作用力,同时甲也产生了向后的运动,说明甲也受到了乙对他的作用力.

第三组:用手用力提起装满水的水桶,手对水桶有向上的作用力,同时人会感觉到手被向下拉,说明手对桶有向上的作用力的同时,桶对手也有向下的作用力.(评估和交流)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通过实验探究证实了自己的想法.总结各组同学的实验,我们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

[生]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师]一个物体受到了力,肯定有另一个物体施加这个力.受到力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受力物体,施加这个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投影]

练习:分析下面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①人推车.

②马拉犁.

③磁铁吸引铁钉.

④推土机推土.

⑤起重机吊起货物.

[生]人、马、磁铁、推土机、起重机是施力物体;车、犁、铁钉、土、货物是受力物体.

[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师]所以我们不能离开力去讨论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也不能离开物体去讨论力.有时为讨论问题方便,只说物体受到了力而没有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是一定存在的.

[师]现在同学们能不能说说物理学中的力是什么?

[生]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或者说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师]回答得非常好.请同学们一起小结本节内容.

三、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有关力的知识:

1.初步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3.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可以用力的示意图直观地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1.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很多,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实践,例如:让同学用食指和拇指捏住教学用的刻度尺,使尺面沿水平方向提起来.第一次捏在尺的一端,第二次捏在尺的中间,比较其难易程度(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打乒乓球时,可以打出不同旋转、不同弧线和不同角度的球,这主要与击球点(作用点)和对球施力的方向有关,要打出不同速度的球,主要与对球施力的大小有关.

2.脚;脚.

3.手对桌子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桌子对手的作用力.

4.略.

5.被马拉动的车辆不仅受到马的拉力,还受重力、支持力,

甚至还有摩擦力,如果要求画出被马拉动的车辆受到的拉力,

只画一个拉力即可.题目要求用示意图表示被马拉动的车辆受

到的力,则车辆所受的全部力都要表示出来,如右图.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自制教具;演示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6-0056-2

1 放大实验现象,激发探究欲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往往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探究的热情和欲望,尤其是在新课导入环节,利用一些教师自制的、能把微小变化放大、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案例 在牛顿第三定律的新课导入环节,笔者利用一个小的电风扇,导入新课。打开电风扇吹动放在桌子上的纸片,说明风扇给空气一个向前的推力,然后提出一个让学生将信将疑的问题“空气会不会给风扇一个力的作用呢?”在学生的疑惑中进行实验展示,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将一个可充电的小电风扇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轨道上。打开电风扇开关,发现电风扇和小车一起向相反方向运动,利用这个演示实验把空气对电风扇的微小作用力放大。据此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2 设计实验方案,引发深度学习

实验方案的设计环节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使学生对所探究的问题认识更加深刻,思维的发展也更具深刻性。尤其对于自制的实验装置,教师可以将自己在实验制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体会融入到实验方案设计过程中,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案例 在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探究环节,当老师利用DIS实验系统探究完运动物体之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后,笔者增加了让学生探究磁铁之间非接触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小组合作利用力传感器研究两个磁铁之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质量和磁性都不同),画出方案设计图。

在各小组完成设计后,进行展示交流。选几个小组派出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设计思路,然后让其他各个小组对其提出改进意见,经过不断的讨论与修正,最终大家推选出最优的实验方案,如图2所示。这与笔者在课前自制的实验装置图不谋而合,如图3所示。

将一根长铁棒固定在两个铁架台的正上端,将两个质量不同的条形磁铁通过细线悬挂起来,细线呈竖直状态,目的是让磁铁的重力与细线对磁铁的拉力二力平衡。两个条形磁铁各自的一端N、S极正对,另一端通过细线与固定在铁架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器与计算机连接。两个力传感器与两个条形磁铁在同一水平面内,这样两个力传感器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的读数就是两个条形磁铁彼此受到对方的吸引力大小。

3 改进实验装置,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统一

现在教材中或试卷上介绍的实验方案虽然理论上看起来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存在可行性的问题,实际操作中遇到一些不可逾越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做到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统一。然后,再用改进后的自制实验装置进行科学探究。

案例 如图4所示为很多DIS说明书上或试卷上经常介绍的实验装置图,让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如果按照此装置,实验误差在30%左右。笔者在调节实验装置的过程中发现两个不可避免的难题:①要保持两光电门传感器的小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很困难,铁架台的竖直杆本身就无法调节到正好竖直,这样就不能保证小球在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门传感器时挡光的宽度都是直径,尤其下面的传感器测量的时间误差很大;②小球由静止释放时,是手动控制的,只是通过肉眼观察小球直径差不多能通过光电门的小孔,但是小球实际运动过程中挡光的宽度很可能比直径小,存在很大误差。

针对上述问题,改进后的自制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①用一个宽度为2 cm,长为6 cm,厚度0.2 cm的钢片作为挡光片代替小球,这样改进的的好处:不需要维持两光电门的小孔完全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即使错开一点也没关系,由于它的长度为6 cm,在钢片下落过程中经过两光电门的挡光宽度可以保证始终为2 cm;②钢片释放时用一个夹子来代替手动控制,这样可以保证钢片在下落过程中不发生转动,减少实验误差。

利用此装置,实验误差为3%左右,可见在经过实验改进后,精度大大提高,是可行的。

自制教具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多变的设计,它具有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原理直观、现象明显等特点,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开发价值。它的使用极大地扩展了教学的实验内容,提升了物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为有效问题的设计提供肥沃的土壤,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思维的发展更具深刻性。

参考文献:

[1]金生华,李志方. 自制教具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优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5):149―151.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篇4

一、创设巧妙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与学生紧密联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情境中的学科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学科问题,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学习的目的——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譬如,在讲单摆的振幅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大铅球用钢丝悬挂起来,把球拉开一个角度放在教师的鼻尖前,然后放开,让学生观察球的摆动。当球向教师头部摆回来时,学生高喊“躲开”,但教师纹丝不动,在球将要碰到教师时,球又摆回去了。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有惊无险”的结局必然会使学生惊讶,“为什么”的念头就油然而生,求知的渴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讲力的合成时,在上课的开始,先演示一个小实验:拿一根软绳,在绳的中央用铁丝系一块砖头。教师问学生:“如果两个人用力拉绳的两端,能把绳拉直吗?”学生回答:“能。”接着,让两个身强力壮的学生上台表演,他们费尽全力,最终还是没有把绳拉直。这样,由生动表演所创造的鲜明形象,学生觉得真实,又与原有的观念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在和谐的气氛中产生了相互矛盾的“不和谐”的心理。“1+1≠2”的结论必然会引起强烈反差,学生会在冲突和矛盾中产生惊讶,在惊奇中产生探索的意念,激发思维的动力。

二、设置问题链,推动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递进式的问题链”就是将某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建构分解成若干层级,设计成若干个问题,将这些问题按照由浅到深的认知特点串联起来,相邻的问题保持一定的思维梯度。采用递进式的问题链可以降低学生在建构知识过程中所需要的思维“台阶”,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譬如,在“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的教学中,围绕速度这个概念的提出,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百米赛跑,目前男子世界纪录是9.58s,某位同学跑完百米距离,用时13s,谁运动得快?小汽车30分钟内行驶了50km,自行车在相同的时间内行驶了8km,小汽车与自行车谁运动得快?(2)如何比较小汽车和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快慢呢?(3)根据数据能否说明小汽车在30分钟的时间内每一个时刻都比自行车运动得快呢?(4)怎样描述物体每个时刻运动的快慢?通过这4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可以使学生很自然地建立起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并且能够了解这两个速度概念的区别。

三、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的思维是肤浅的,教师通过课堂上的提问,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中,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提问和发言往往能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譬如,在讲解摩擦力的问题时,有这样一道习题“质量为m的铁块放置在长木板上,木板倾斜放置在地面上,倾角为θ,此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全班学生都会利用物体的平衡求解摩擦力f=mgsinθ,这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若长木板一端可绕固定轴转动,在木板缓慢抬起的过程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如何变化?”有很多学生立刻回答“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增大,因为f=mgsinθ,θ变大,所以摩擦力增大”,这时教师并没有立刻给出回应,而是留出时间继续让学生思考。学生经过几分钟的思考、互相讨论后,有学生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摩擦力应该先增大,后减小。原因是开始时物体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当静摩擦力增大时,摩擦力增大,到一定角度时,物体将在木板上滑动起来,此时物体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f=mgsinθ,θ增大,摩擦力减小。”这时全班学生恍然大悟。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总结出了“在遇到摩擦力问题时首先要判断物体受到的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然后再利用相应的公式进行求解”的结论。研究表明,一个学生如果提出一个问题而受到教师赞扬和鼓励,那么他便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提出各种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善待每个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增强他们提问、质疑的勇气。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篇5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项平一、操作型作业,实践中深化语言的理解力。

为了增强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结,使课文静态的文字变成学生脑中优美的图画,生动的场面,活生生的人物,我常设计操作型作业,即让学生依课文内容画一画、做一做、找一找。

1.画一画,再现情境。

让学生将课文的内容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表现出来,可以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①画画面:对《荷花》、古诗《小池》等写景文,让学生画一画,可以再现美景。②画游览图:对一些游记类文章,让学生画游览线路图,可以明晰思路,抓住特征,如教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后,我让学生画一幅作者游览线路图。要求标明路程、位置,景点名称、特点等。这就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力、概括力。③画方位图:弄清空间位置,如《小站》一文,学生往往弄不清前后左右的位置。在课前预习时,我让学生思考如果站在列车上看小站,看到什么,在什么位置,然后用简笔画成简图标出。由于课前形成鲜明的表象,学习课文时,对文中“左”、“右”、“正前方”等方位就清楚了。

2.做一做,验证事理。

通过做,可以浅化知识难点。如教《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时,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我就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后,试着做一做文中的实验,总结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需要哪些条件。大部分学生通过实践,总结出两个铁球必须满足同为铁,必须同时,必须从同一高度,才会有同时着地的结果。在获得这样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文中亚里斯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十磅重的铁球先着地,速度是一磅重的十倍”,便能敏锐地抓装铁球”、“同时”、“同一高度”等词说出条件中两个铁球的共同点,十磅、一磅是条件中的不同点,“先”和“十倍”是结论中的不同结果。加俐略分析亚里斯多德推论的严密的三段论推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而此时学生能边演示,边讲解,难点迎刃而解。在学完之后,再让学生做。按课文的思路、叙述的事理,边操作,边口述。这样,可以将课本知识内化为学生脑中的知识。

3.找一找,体会特征。在星期天、假日,我常布置学生到野外去找一找课文中介绍的景物,如爬山虎、荷花、壁虎、蟋蟀等,亲眼看看与课文描写的特征是否一致。外出游玩,留心哪些风景我们从课文中已经熟悉。由于从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完成作业,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

二、观察型作业,生活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学中,我找准读写结合点,细化观察要求。

1.结合课文,模仿观察。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将课本学到的观察方法及时地运用于观察实践,如教学《挑山工》一文,我布置学生观察皮鞋匠是怎样为顾客服务的,小贩是怎样销售自己的商品的。对同一个人,安排多次观察;对不同的人,进行比较观察,使得模糊的印象清晰,人物个性更加鲜明。

2.激发趣点,情境观察。

我根据作文训练要求,将学生已熟知的但又模糊的素材移到一定的情境中,训练他们获取素材的能力。如设计“骗”爸爸妈妈,当爸爸妈妈询问学习情况时,就说成绩不理想,且被老师批评了。再细致观察他们的表情、语言、动作。结果,各具特征,可亲可敬的家长形象流露于孩子的笔端。

3.捕捉素材,随意观察。

除了布置有目的观察外,我还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留心观察,捕捉生活中的新鲜事。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会等形式,让学生在毫无顾忌的谈笑中交流,或者让学生写进日记。这样,为写作文积累了素材。

三、表述型作业,交际中提高表达能力。

语言的巩固训练,光靠几题书面作业是远远不能凑效的。教学中,我注意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的搭配。低年级,我建立了学生每天向家长汇报制度。学生可以述说一天中学到的新知识,说印象深刻的事。家长则给予孩子必要的思想诱导及语言表达方面的矫正。教师通过家长会、家长留言、学生自我汇报等形式了解学生作业情况。这一看似简单的作业,却包含着学生观察吸收———内化理解———语言表达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小朋友也很乐意做这样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为中、高年纸写作文打好选材、语言等方面的基矗随着年级的升高,我扩大表述范围,提高表述要求。

1.内容转述法。

即转述他人内容,可以详述、概述、改变人称、语气,但不改变原意。学生可以在兴趣盎然的对话中得到训练。

2.专题讨论法。

压岁钱怎么花,双休日怎么过,会在孩子与家长、同学的讨论中,明辨事理,发展思维。实践证明,这种不定场所,自由度大,但又有目的表述型作业,能把学生训练得能说会道、语言训练效果显著。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篇6

一、紧扣课题,设置悬念

课题是文本的眼睛,通过课题能有效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文本的写作脉络。围绕课题设置悬念,能使孩子们产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产生学习的热情。

1.紧扣课题设疑,激发阅读热情。文章的题目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是作者写作意图、文章主旨的高度概括,也是文章感情和思想的透露。在课堂的导课阶段,如果能紧扣课题设计悬疑,则可以激发孩子们迫切要知道结果的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课文《电脑的住宅》时,我围绕课题提问:小朋友们,电脑给我们生活、工作带来的便利大家都感受到了吧。孩子们纷纷说:查资料、看电影、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阅读等。我再追问:那么把电脑技术引入到住宅中,将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呢?大家知道电脑住宅是什么样子的吗?这样一问,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2.紧扣课题设疑,促进整体感知。孩子们对文章的题目本身就有一定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我们把握这种好奇心进行设疑,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产生更强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例如,在上《新型玻璃》这课时,孩子们对新型玻璃都感到好奇,我针对学生们对课题的好奇心设置了一个以故事为载体的悬疑:孩子们,在一个夜深人静、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个黑衣人潜进了博物馆进入了珍贵字画陈列室,拿出刀划向玻璃。可他的玻璃刀一碰到玻璃的时候,警报声就划破夜空急促地响了起来,很快小偷被及时赶到的警察逮了个正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小偷的刀一接触到玻璃就会响起警报声呢?其实这就是一种新型的玻璃。这样的引入设计,孩子们对整篇文章就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带着这样的好奇心,他们产生了要急于知道都有哪些新型玻璃的欲望,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二、紧扣内容,设置悬念

在新课引入时,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悬念,这样的引入才是高效的,因为能够有效地在第一时间引发学生文本探究的需求,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积极思考。

1.紧扣内容设置悬念,引发探究需求。对于小说中的悬念,我们都会产生一种迫切想知道结果的心情,这是推动我们继续看下去的动力。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巧设“悬念”,往往能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内在需求。

例如,在上《惊弓之鸟》这一课时,为使孩子们了解更羸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探究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相信吗,在古代有个壮士叫更羸,他能够不用箭就能把天上飞的大雁给射下来。对这样的事情,孩子们自然产生了怀疑,老师是不是骗人的,大雁好好的在天上飞,怎么拉下弓就能射下来呢?由于这样的悬念,他们产生了很想了解原因的欲望,这时,我引导同学们阅读课文、学习教材。通过学习,也使孩子们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像更羸一样,善于观察,认真思考。

2.紧扣内容设疑,促进积极思考。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每个人都会产生好奇心,对疑问都会有想知道个究竟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置疑惑,有利于启发孩子们的思考。

例如,我在上《桂林山水》一课时,带着神秘的口吻对同学们说:小朋友们,老师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不想跟我去看看美丽的大自然啊!孩子们一听,都欢呼雀跃地说:好啊!走啊!我又说:那去哪里好呢?然后出示课题:桂林山水。孩子们一看,原来是教材上的新课内容,于是他们又想:这美丽的桂林山水是怎么个美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同学们自然产生了想探个究竟的念头,产生了学习的需要。

三、紧扣重点,设置悬念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作者花大量笔墨进行描述和铺设的重点,学习文章首先就是要抓住重点。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的重点,设置悬念导入,以文本重点给学生引发阅读任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在导课时给孩子们出示以下悬念:在课堂上拿出两个重量相差悬殊的铁球,让大家猜猜,如果这两个铁球同时从高处掉下来,到底哪个先着地呢?他们都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抢着要回答,很多同学根据自己的经验都认为是重的先着地。我说:事实上是这样子的吗?下面请大家看看教材《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还是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吧。这样学生带着悬念,产生了探究的需求,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强化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路径

一、重视实验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物理实验基本功是指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实验基本功的训练主要是在高一阶段,教师要充分重视课本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要求的分组实验一定要做。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演示实验的规范性。物理演示实验本身就是技能的展示,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演示时的一举一动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时的依据。教师做课堂演示实验前应先多次演练,力求操作演示规范、熟练、完整,确保课堂上效果明显,一次成功,使学生信服。对较复杂的实验,还可利用多媒体的仿真实验作为辅助,逐步展示真实实验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在做分组实验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对本次实验原理、所用实验器材、实验步骤能清楚了解(当然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出来的更好),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并如实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等等。这些分组实验对于训练学生的实验基本功、规范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个分组实验,训练了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知道了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学会了通过打出的纸带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如何求解速度、加速度,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学生拿自己辛苦劳动之后得到几条纸带来分析小车的运动,能更形象具体的理解物理规律,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在课外开放实验室,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动手做实验。比如,学生想做实验了,就向老师提交实验申请书──包括实验的名称、目的、原理、器材和预约的实验时间,然后教师从实验的可行性、实验室仪器的准备情况等方面考虑学生的申请,给学生安排具体的实验时间和地点。而学生则可通过查阅参考书、约请同学或约请教师来指导等途径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二、设置实验新情景,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物理实验,力学和电学既是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特征是:电学为主,力学为辅,兼顾其他;既重基础,尤重迁移。比如测电阻的实验几乎年年考,题目年年翻新,角度常常变化。虽然实验的情景很新颖,但实验试题中涉及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要求仍然立足于课本实验。

比如2010年广东理综试卷中,第34题第(2)小题,围绕“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展开,这是高考考纲中明确要求的实验,不过提供的实验仪器与教材上有所不同。题目中巧妙地引入了“电阻箱的读数”、“电压表和电阻箱测电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补充实验步骤”、“连接实物电路图”、“分析实验误差”等实验技能和相关知识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三维课程培养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对理综模式下的物理实验的教学和备考很有启发作用。

因此在复习时要注重教材上的实验。教师可以从教材中选取一些典型的实验,在同一个实验中设置新情景,引导学生将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方法迁移到新情景中,根据实验目的和提供的仪器设备,开动脑筋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既通过多种方案的设计、论证等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又通过实验操作验证设计得合理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三、注重实验教学的启发性和趣味性

实验教学启发性,要求实验能引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和积极思维。例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时,设计“铁球碰鼻”的实验,将大铁球用绳子悬挂在教室天花板上,将铁球拉离平衡位置,让铁球刚好碰到鼻子,然后释放铁球,铁球摆过去,又摆回向学生“打”来时,学生一齐惊喊起来,被“打”的学生被固定住了,无处可逃,吓得叫起来,但铁球却在“千钧一发”之际“荡”回去了,学生顺利“脱险”。这一实验把自然界的秘密(机械能守恒定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启发着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客观世界。

再如讲“摩擦力”一节时,取一根两端等大的圆木棒(实验前备好),叫一位“大力士”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到讲台上各握棒的一端,然后相互争夺,结果男同学取胜。然后,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油擦一下棒的一端,把擦油的一端给男同学,再叫他们各握一端争夺,结果女同学获胜。顿时同学们哄堂大笑。这样,学生不知不觉地将思维和兴趣都集中到“摩擦”上来。启发性与趣味性是紧密相连的,有趣味性,也就有启发性,二者有机结合,就能吸引学生,这要求我们设计实验要内容典型、立意明确、仪器简便、操作简单、现象鲜明。只有这样,才能在启发性和趣味性两方面取得好的效果。

四、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阵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放手让学生去做,并不是完全让学生自行做。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学习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好的教师就像是足球比赛中的裁判,裁判的作用是使比赛能顺利进行下去。比如犯规了,就得响哨,如果裁判成为一场比赛的明星,或者成为场上的焦点人物,我们可以断定,那场比赛的裁判肯定有问题了。同样,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当始终是一个帮助者。在学生学习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或是思维进入死胡同的时候,或是出现技能性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给学生以指导,把他们引领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应该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由于人的个性差异,一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有时想做实验,又怕周围的同学讥笑。因此让学生常到实验室,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使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得到锻炼,增强其实验能力。实行的办法可以采取教师指导的形式,或根据兴趣爱好组织专题研究和探讨,落实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而增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任后将.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03)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篇8

1 应用对比实验纠正错误认识,形成物理概念

在学习某些物理知识前,由于先入为主和生活经验等原因学生会形成错误认识。为了纠正学生已形成的错误认识,建立正确的概念,巧妙恰当的应用对比实验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时,为了建立正确的自由落体模型,我设计了以下对比实验。

例1 先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一个铁球和一张纸片,结果铁球下落快。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就大胆认为,重物下落快。教师追问,这个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呢?接着做实验,取两张相同的纸片,将其中一张用剪刀剪去一半,剩下的一半揉成纸团,再次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纸团和纸片,结果观察到纸团下落快。学生仿照前一个实验的分析,得出结论:轻物下落快。

说明 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轻重无关,纠正了“重物下落快”的错误的生活经验认识。是什么共同的原因使纸片比铁球和纸团都下落得慢呢?学生想到:纸片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比较大。

例2 分别取三个相同深度的量筒A、B、C,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量筒B和C分别装上清水和洗洁精配制成的溶液,将三个相同铁球同时同高度释放,观察到铁球运动的快慢不同。结果观察到,A中的小球最快,C中的小球最慢。接着在量筒C里面再做实验,取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铁球和塑料球,同时同高度释放,结果铁球运动快。

说明 从A、B、C三个量筒中小球的对比实验可以得出,阻力对物体的运动有影响,且阻力越大,对运动的影响越大。从C中的钢球与塑料球对比实验进一步得到阻力相对重力越小,对运动的影响就越小,这样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形成正确认识。

例3 如果没有阻力,物体下落的情况会怎样?自然地引出“牛顿管”实验,用抽气机抽走牛顿管中的大部分空气,里面近似认为是真空状态。将管中的羽毛和铁片同时同高度释放,结果观察到两者下落一样快。

说明 通过羽毛和铁片对比观察,最后得出关键性的结论,如果没有阻力,物体只受重力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的快慢都是相同的,物理上就把这种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这样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水到渠成。

2 应用对比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导出物理规律

为了弄清影响物理事物的内外因素与事物本身的关系,就必须通过实验对影响物理事物的内外因素一一进行探究,比较并加以确定。实验方法就是进行单因素比较,在实验中进行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其它因素相同的实验,这就是对比实验探究法。比如,在讲授“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这一节时,对于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都采用了对比探究的办法。

例4 利用了安培力演示器(图1)先进行大小探究。第一步,当通电导线长度和磁场一定,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流,观察:指针发生偏转,且偏转角度随电流增大而增大。第二步,当通电电流和磁场一定,改变导线的长度,分别观察:指针发生偏转的角度随导线长度的增大而增大。第三步,当通电电流和导线长度一定,更换磁铁,再次分别观察:指针发生偏转的角度不同。

说明 通过对比探究得到,影响安培力大小的因素:磁场、导线长度和通电电流。且磁性越强(磁场越强),电流越大或直导线越长,安培力越大。

例5 利用安培力演示器对安培力的方向进行对比探究。先按照表1实验序号为1的图例做实验,即竖直向下的磁场和水平向里的电流,观察到现象是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果只改变电流的方向做实验二,发现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也改变,其方向水平向右。如果再改变磁场的方向做实验三,发现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再次改变,其方向水平向左。

说明 由此分析可知,(1)安培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都有关;(2)当导线垂直放入磁场中,安培力不仅垂直电流的方向也垂直磁场的方向。通过对此实验探究,顺利导出安培力方向的规律――左手定则。

3 应用对比实验进行比较验证,牢记物理规律

学完物理规律后,如何熟练识记,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为了加深印象,强化物理规律,引入一些简单有趣的对比实验进行教学,效果很好。比如讲授“静电屏蔽”时,设计了三组对比实验。

例6 将一个有绝缘柄的金属球先与带电的法拉第圆筒的外壁接触,再与验电器接触,结果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然后将一个有绝缘柄的金属球与带电的法拉第圆筒的内壁接触,再与验电器接触,结果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没有张开。

说明 先后的实验对比得到,法拉第圆筒的外部带电,而法拉第圆筒的内部不带电。说明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部。

例7 把一条虫子放在金属笼的外表面上,虫子悠然爬行;小白鼠放入金属笼内活蹦乱跳。接着,不停摇动与金属笼接触的起电机。观察发现,起电机的两个放电球处火花四溅,虫子却停止了爬行,一会儿不得动弹,而小白鼠仍然活蹦乱跳。

说明 引入“外面电闪雷鸣,金属笼表面上的虫子命归西天,里面的白鼠安然无恙”的对比实验,在学生的大脑里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净电荷只分布在静电平衡导体的外部”这个规律终身难忘。

例8 将手机A放在桌子上,用手机B拨打,手机A正常接通,发出美妙的音乐。将手机A放入铁碗中,并盖紧铁盖,再用手机B拨打,听到的不是美妙的音乐,仔细听却是“您拨打的电话无法接通”。如果揭开铁盖,奇迹出现了,手机A又发出美妙的音乐。

上一篇: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范文 下一篇:我的舅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