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诗词范文

时间:2023-09-19 09:49:30

立春的诗词

立春的诗词篇1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 教学 培养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19-01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典诗词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诗词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1 多氛围启发想象,感知美的画面

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如《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

如何启发学生们的想象,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画面美呢?第一,教师应注意语言,语言要生动,形象,老师叙述生动的故事能让学生感受到美丽的画面。第二,教师要从生活当时提取有用素材。如《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老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的心情愉悦时放声歌唱的快乐场景,生活中捉蜻蜓的感觉,使学生能出现诗中描绘的美好的画面,让学生感受诗中美好的画面。第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景物。第四,教师要善于运用幻灯、绘画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

2 多角度体会情感,领悟美的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正如古诗词,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希望赋予在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使自然的东西一样也有人的感情,从而创造是艺术领域的融合。怎样指引学生体会并领悟古代诗词中美的意境呢?详细来说的话,有两点是需要我们做到的:首先,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情动之,教师在授课之时要自己先进入那种意境中,用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情感的脉搏得以奏响,与教师一起融入伤感或者快乐的情境里。这些都需要教师从动作,或者语言,或者表情上都要富于感情,切忌面无表情、无动于衷的一般讲解。其次,教师在讲解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不同特点的诗词,从具体的文字语言着手,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3 多形式品析词句,把握美的语言

古诗词用词非常精练,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义深刻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如《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体会,而运用录像恰当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嶂,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学生积极思考,观察,很快从香炉峰云不断上升的动态画面感受“生命之美”,含有“产生”意味着香炉峰总是处于云雾缭绕之中。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把握了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其精练的美。

4 多启发探求理趣,理解美的哲理

古诗词固然以抒情见长,重在以情感人,但其艺术的魅力总是与思想的光辉水融的,因而更能震撼人心,益人神智,令人久诵不厌。正是那些在理智上独见机巧、给人以深刻启示的诗词,在鲜明生动的形象中蕴含着“理趣”,闪耀着真理与智慧之光,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力量。这就是诗词中的哲理美。诸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蕴含哲理的妙语佳句,是人类生活经验提炼的结晶,放射着自然辩证法的光芒,具有丰富的美感作用。教学这类古诗词,对于诗词中的哲理不宜生硬灌输,而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头脑中再现艺术形象,借助形象领悟自然的规律、人生的真谛,获得奋进的力量,唤起对“美”的追求。

5 多策略链接拓展,积淀美的文化

之所以说古诗词和学生举例遥远,因为有大量的诗歌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造的,这就对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个考验。在学习诗歌之前要阅读,收集大量的诗歌和相关的材料,为了更好的和更深入的了解。在这些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言技能和理解的理解逐步厚重起来。一首古诗词学完之后,就可以把更多知识做相关链接。如学完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拓展学习苏轼的《立春》词,词颇有趣味:“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全词中用了七个“春”字,首句都是从立春的习俗发端。“春牛、春杖、春幡、春胜”,都表示了春天来临的气息,勾画出作者慕春惜春之感情。

又如学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游子吟》,教师引导: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的诗?以便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当学生有一定量的积累,就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词的教学,使学生对诗歌的品味一步一步提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立春的诗词篇2

关键词:班级文化 特色 文化资源 熏陶 心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79-01

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给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中,笔者的出发点和主题就是用多种文化资源熏陶学生的心

灵。

班级文化,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了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和共同劳动的结晶。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小学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极为重要,而班级文化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之重可想而知。建立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小学生的成长提供强大的动力,它对小学生的影响可能持续一生。

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生长环境对生命体成长的重要作用,从古时的“孟母三迁”到今天的“环境出人才”,无不证明了环境文化的重要性。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为学生健康和谐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实践中,笔者把立足点和主旨确定

为:用多种文化资源熏陶学生的心灵。

中华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教师,理应把它发扬光大。

1 用古诗词熏陶学生的心灵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无数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和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诵读积累古诗词不但能使学生增长语文知识,提升文学素养,而且能陶冶情操。首先,指导学生精心学好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技巧。其次,开展“我爱读古诗词”的语文活动,每周增学一首古诗词。每周让一名学生当小老师,自己动手搜寻短小精悍、浅显易懂的优秀古诗词抄写在黑板上,教同学朗读理解学习,并抄录在语言积累本上熟读成诵。下次学习新作品时,先要朗读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词,温故知新。鼓励学生下载到该诗词的歌曲,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歌唱,以增加趣味性。

在第一次校园班级文化展示活动中,轮到我班时,正值万紫千红的仲春时节,笔者精心挑选了几十句恰好与时令吻合的含有“春”字“春风”或“春雨”“春水”的古诗词名句训练学生朗读背诵,之后,在台上表演“古诗词含春名句联诵”。先全体学生齐诵16首诗中16个含有“春”的名句,然后分角色,女生朗诵13首古诗中含有“春风”的13个名句,男生朗诵11首古诗中与“春雨”“春水”有关的11个名句,让学生从凝结着古代诗人智慧和灵感的咏春诗句中去重温春天的美好,去感受春天的万种风情。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姹紫嫣红的春天每年都会如约而至,可我们人生的春天却只会一去不复返!我们现在正处于人生的春天,只有珍惜光阴,勤奋学习,播种希望,将来才能收获金色的果实,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才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2 讲爱国名人故事,用中华名人的爱国事迹熏陶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爱国”是它的核心和基石。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爱国精神浇灌着中华民族这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使伟大的祖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步一步走向富强文明。在中华传统美德班级文化展示活动中,笔者指导学生开展诵读爱国诗词,讲中华爱国名人故事,唱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歌曲的活动,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撒爱国的种子。在我校开展的全县德育展示开放活动中,我班开展了主题为《爱国主义永放光芒》的德育班队活动,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了爱国主题的诗词,绘声绘色地讲述了爱国名人的动人故事,还饱含深情地合唱了歌曲《祖国是妈妈》,得到了观摩教师的好评。

3 讲中华成语故事,用成语中的名人事迹熏陶学生心灵,激励学生向上向善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绝大多数来自于浩繁的古代文化典籍和诗词文章。其中一些成语蕴藏着精彩动人的历史文化故事。许多个性鲜明,有智慧有成就的历史文化名人活在言简意赅的汉语成语中。挖掘这些故事,让学生讲述,既增长了知识,学习、积累了语言,又能受到教育,得到熏陶。如“三顾茅庐”刘备求贤若渴的故事,“程门立雪”杨时尊师重道的故事,“闻鸡起舞”祖逖苦练武功立志报国的故事,“凿壁偷光”匡衡家贫却勤奋读书的故事等等。学生通过讲述这些成语故事,不但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增长历史知识,而且能从故事中的历史人物身上得到某些启迪,心灵受到熏陶、感染,萌生出正能量。

4 利用校园的“墙柱文化”资源熏陶学生心灵

我校的教学楼走廊的墙壁、柱子上贴、挂有丰富多彩的德育资源,如:校园之星,名言警句,中华传统美德人物故事,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等。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线。但笔者观察发现,很多学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熟视无睹,没有伫立凝神观看。这是对校园“墙柱文化”资源的浪费。因此,笔者充分利用校园的“墙柱文化”资源为自己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服务。笔者要求本班学生必须认真仔细观看校园墙、柱上的图片、文字,并作摘记,这也是从生活中,从环境中学习受教的一种方式。学生通过观看、摘录,一方面在思想品德方面会受到熏陶教育,另一方面无意中也丰富、积累了学生的作文素材,一箭双雕。

立春的诗词篇3

抗疫主题诗词一

七律•感天动地赞金坛援鄂医疗队

临危受命敢当先,

虎穴龙潭冲向前。

莫道征程生万险,

从医职责担双肩。

尽将毒冠藏身灭,

更把葫芦济世悬。

待到云开霾雾散,

扬眉吐气凯歌还。

抗疫主题诗词二

七律•舍生非我更其谁

疫情紧急火烧眉,

义不容辞汉口危。

莫使神州来日苦,

休教举国闹春悲。

疾风过境能迎上,

大难临头敢作为。

白衣天使英名在,

舍生非我更其谁。

抗疫主题诗词三

七律•诗话苏大强十三太保援鄂医疗队

十三太保援江城,

恐后争先因疫情。

千里途中如梭过,

一声令下速成行。

没言二话便挑将,

各奔前程就发兵。

繁冗教条非我义,

散装上阵竞纵横。

抗疫主题诗词四

忆秦娥•再赞苏大强十三太保援鄂医疗队

疫情急,十三太保齐操戟。齐操戟,扬鞭跃马,上阵迎敌。

各行其道争时刻,速将魔鬼消踪迹。

消踪迹,青山绿水,还我春色。

抗疫主题诗词五

破阵子•战“疫”

——庚子新春闲如沐手次韵稼轩

汉口狼烟四起,神州号角连营。

与子同袍齐上阵,修我戈矛合杀声,全民皆是兵。

正气风行云涌,妖魔胆战心惊。

寰宇山河长锦绣,百万英雄传美名,瑞光照众生。

抗疫主题诗词六

七律•向死而生

——致敬抗战疫情一线最可爱的人

忽报烽烟黄鹤楼,

军民奋起誓同仇。

逆行无畏征途险,

向死惟求天地悠。

剑指花开香四海,

星移斗转耀千秋。

英名从此人歌颂,

汇入江河万古流。

抗疫主题诗词七

七律•期待凯旋

新春忽报起狼烟,

黄鹤楼前别样天。

两岸苍生悲患疫,

一城百姓苦熬煎。

神州合力旌旗举,

赤县同仇号角连。

待到明朝无战事,

敬邀壮士酒家眠。

抗疫主题诗词八

七绝•庚子新春疫期天降瑞雪喜吟

—— 民间有词曰:“正月二十三,老君来散丹,家家贴金牛,四季保平安。”题记!莫怨春风不到家,老君丹散漫天涯。心疑请卷珠帘看,窗外寒枝皆著花。

抗疫主题诗词九

卖花声•庚子立春有感

湖水绿参差,已立春时。

鱼欢鸟跃合吟诗。

争奈宅家难出去,负了佳期。

新冠是耶非,值得深思。

自然生物不堪欺。

天地和谐容万象,切莫无知。

抗疫主题诗词十

七律•万红竞放

休言春色转萧条,

无聚何妨共祝尧。

四海皆通慈善路,

八方更有爱心桥。

同仇敌忾从容过,

众志成城不动摇。

明日东风吹大地,

万红竞放向天烧。

立春的诗词篇4

有一种“复字诗”,每一句诗中反复嵌入一个相同的字。“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这是在华北一带民间广为流传的一首《春字歌》。诗的前两句每句第一、三字的位置及后两句第一、四字的位置都嵌入了一个“春”。前两句描写了春天到来的春景,后两句则描写了古代立春时饮酒和鞭牛两种民间习俗。这首诗浅显易懂,明白晓畅,流传甚广。

“春日春江春水流,春园春野放春牛。春花开在春山上,春鸟花在春枝头。”这是一首题为《春帖儿》的复字诗。全诗巧妙地嵌入了10个“春”字,把生机盎然的新春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一句诗就是一幅画,有人有物,人物协调;有声有色,声色俱佳;有动有静,动静相宜;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全诗通俗洗练,韵味十足,充满了诗情画意。

明代诗人蒋一葵曾写过一首只有10个字的《咏春》:“莺啼岸柳弄春晴,晓月明。”这首诗能读成:“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月明。明月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这首独具一格的咏春诗,妙趣横生地描绘出了一幅江南春景图。

有一个叫溥行的文人留下这样一首趣味无穷的对联咏春诗:“清波碧柳春归燕,细雨红窗晚落花。”倒读却面貌一新:“花落晚窗红雨细,燕归春柳碧波清。”这首回文诗令人击掌赞妙之处是在倒读后上联与下联易位。按我国对联的格局,上下联不能易位,而这一回文诗,顺读则“清波”为上联,“细雨”为下联,倒念则“花落”为上联,“燕归”为下联,平仄对仗十分工整,而且仍不失诗意,足以看出撰联作者独具匠心,艺术造诣高深。

历代文人墨客除了写下不少别致的咏春诗外,也留下了不少咏春词。最具情趣的,首推“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春词》:“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山苍苍,春水漾漾。春荫荫,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春鱼游遍春水,春鸟啼遍春堂。春色好,春光旺,几枝春杏点春光。春风吹落枝头露,春雨湿露春海棠。又只见几个农人开口笑:‘春短,春长,趁此春日迟迟,开上几亩春荒,种上几亩春苗,真乃大家春忙。’春日去观春景,忙煞几位春娘,头插几枝春花,身穿一套春裳;兜里兜的春菜,篮里挎的春桑。游春闲散春闷,怀春懒回闺房。效外观不尽阳春烟景,又只见一个春女,上下巧样春装,满面淡淡的春色,浑身处处春香,春身斜倚春闺,春眼盼着春郎。盼春不见春归,思春反被春伤。春心结成春疾,春疾还得春方。满怀春恨绵绵,拭泪春眼双双。总不如撇下这回春心,今春过了来春至,再把春心腹内藏。家里装上一壶春酒,唱上几句春曲,顺口春声春腔,满目羡慕功名,忘却了窗下念文章,不料二月仲春鹿鸣,全不念平地春雷声响亮。”全词共计56句,却嵌有67个“春”字,把生机勃勃的春景描绘得栩栩如生,读来别有一番情趣,令人心旷神怡。

立春的诗词篇5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古今诗人笔下的“花”“鸟”无不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花鸟尚且溅泪哀鸣,人何以堪?解答此类诗的关键是分析景物诗中“花”“鸟”中所附着的诗人情感。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阮郎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三、四句写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暮色。上半阕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乃借景抒情。可如此组织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一开始就给人掩抑低回之感;接着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渗透了词人悲伤的情绪。

融情于景

融情于景就是“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表现对大自然由衷赞美的情景交融。解答类诗关键是分析并想象“雨水”与“明镜”、“双桥”与“彩虹”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环境特色应用一两个形容词来概括。概括时一要抓住重点景物和写景时用到的形容词,二要想象其意境。重点景象有“莓苔”“履痕”“白云”“静渚”“春草”“闲门”,形容词有“静”“闲”等。然后进行恰当的想象,归纳出环境的特色是“幽静”。诗人闲适恬然的心情与清幽静谧的景物交融为一。可如此作答: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与诗人闲适的心境融为一体。

因景生情

因景生情就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分析“枫林”“霜叶”之美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思想。

例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王 维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赏析“莺啼过落花”中“过”字的表达效果。

解答此题时,既要理解“过”的表面意思,又要联系语境,感悟“过”的深层内涵。“过”直接描写鸣叫着的黄莺,显其动态;黄莺“过”的是落花,既点名季节特征,又平添惜春之感。以一“过”字绾结两个景象,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构成鲜明生动的场景,诗人伤春惜时之情因景而生。可这样作答:“过”字看似平实自然,实则巧妙,它将黄莺、啼叫声、落花组合在一起,给读者带来多重想象空间,如黄莺啼叫着飞过落花,黄莺的啼叫声穿过落花等,进而引发诗人伤春惜时的感慨。

以景衬人

以景衬人就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没有描写人物的音容笑貌,但景与人相互依托,交互衬映。解答类题关键是分析“人面”“桃花”如何“相映”的。

例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竹轩诗兴

张 C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第二联是写竹的,写得非常细腻:上句写竹梢影子映入轩中,落入茶碗,形成了光影的变化;下句写竹叶被风吹动的响声,这响声伴着盘香的烟缕在轩中飘摇萦绕。上句从视角角度写出了竹影的摇曳;下句从听觉角度写,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竹声的轻柔。此情此景衬托了一个闲适的诗人形象。可这样作答:全联视听结合,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上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下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以景喻人

以景喻人就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物我为一体,景象之象征意义基本固定。解答类题主要分析“落红”等景物的象征意义。

例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题目考查诗歌意象的内涵。“兰”“蕙”“菊”三个意象对考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高中古诗中多次出现。作者在这里引用屈原的诗句,撷取“滋兰”“树蕙”“秋菊”等意象,显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志节情操。三个意象的含义基本上固化了。标答如下: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高尚、纯洁的品格和有节操的人。

易错误区

例6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怨 送 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

【误区1】以译代析,没有鉴赏。有考生答“主人公伫立江边目送朋友离去,一叶扁舟渐行渐远,直到看不见”,把四句诗简单翻译,以翻译代替答案,鉴赏肤浅。

【误区2】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词人因景生情,含蓄蕴藉地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得韵味十足。考生或有概括无分析,或有分析无概括。

正确答题应分三步走:先总体概括场景,再进行细节分析(明确这四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最后点明场景与氛围或情感。这三步缺一不可:前四句描写了一幅悲凉寂寥的送别场景。(概括场景)春天的傍晚,词人在江边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天边浓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细节分析)词人心中不觉愁云惨淡。(点明氛围)

练习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 残

翁 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颈联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

2.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吕]朝天曲

张养浩

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着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

结合全曲,简要分析曲中表达的情感。

答:

参考答案

1. 诗人以“燕双飞”反衬“人独立”,把女子的内心愁苦之情推到了顶点。花、雨、人、燕,本是纯粹的“景语”,作者通过反衬、融情入景的手法,把它们连缀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艺术画面,从而烘托出诗中女主人公忧思难解的内心世界,使“景语”完全变成了“情语”。

立春的诗词篇6

文如其人。读李遇春的批评文章,也深感其批评风格一如他的为人:沉静平和的表面深藏着执著坚韧的个性,蕴含着独立的勇气和内在的力量。

具体的体现,首先在其批评观念和方法上。在许多人看来,文学批评是一种灵性和才华的工作,不太需要下功夫,也不太需要思想的厚重(也正因此,学院内的不少人轻视文学批评,觉得它的学术含量低)。但李遇春不一样。在谈论文学批评观时,他明确将文学批评的核心定位为“实证”――正如遇春君的导师、著名学者於可训先生所说的:“遇春所说的实证,不仅是以阐释者的经验和知识为依据,证实文学所表现者的实在或可能,而是同时还以作家的生活经历或人生经验为依据,证实文学所表现者的萌蘖与机缘。”①李遇春的“实证”明确区别于纯粹的感性批评,努力追求着科学性和客观性,试图从“史证”和“心证”,即历史分析和心理分析两个方面,进入到作家的人生经验和心理世界中,以窥探作家作品的深层精神和艺术个性。在批评家主体意识和西方理论话语盛行的当下批评界,李遇春的实证式批评方法显然与时尚不合,它需要大量的资料搜集和文本阅读等细致工作,需要扎实的例证、周密的逻辑。这一切,只依靠单纯的灵气是肯定不够的,它必需批评家沉静踏实的心态和足够的苦功夫。

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李遇春充分地实践着他的批评观。典型如他的批评专著《西部作家精神档案》。这本著作篇幅近40万字,所论的作家却主要只有张贤亮、实和贾平凹三位,批评态度的沉静平和而方法的深入细致是造就这一情形的根本原因。先说其批评形式。该著对三位作家的论述都采用了“集束”的方式,也就是以多篇文章,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来进行评论。这样的批评是绝对不能讨巧的,因为如果不对研究对象做深入把握,不断地另辟蹊径、选择更有深度的角度,就很容易陷入自我重复的窠臼。可以说,像《西部作家精神档案》这样的著作,虽为批评,却已经具有了学术研究的某些性质,也是踏实和沉静批评风格的结晶。再来看其批评方法。该著的史证和心证方法相当典型,其中既有深入细致的文本解读,又充分将作家的生活、心理与作品结合其中,将作品思想、艺术表现乃至情节细节与作家精神世界做深层关联,从而将作家世界与创作世界融为一体――在这里,我以为可以稍微延伸到於可训先生在《小说评论》上主持的“小说家档案”栏目。这个栏目由作家自白、批评家与作家对话以及批评家的文章三部分构成,在一定程度上暗合李遇春所追求的史证和心证相结合的批评观。李遇春在该栏目发表过不少文章,还访谈过贾平凹等作家。不知道李遇春的批评观是否受这一栏目的启迪,但确实可以说,李遇春以《西部作家精神档案》为代表的文学批评正是一种对深层次文学交流的探求。

其次,它体现在批评立场上。李遇春的文学批评涉及多个方面,既有当下活跃的实、贾平凹、阎连科、李锐等作家,也有争议较大的“十七年文学”中的贺敬之,以及更早的丁玲、何其芳等人。无论是针对哪一类作家作品,李遇春的批评立场都相当一致,就是持论都比较客观、宽厚,多寻求心灵的理解,而不是剑走偏锋,以偏狭和激烈取胜。

其中,最能体现这种批判立场的是对丁玲、贺敬之等作家的评述。近年来,左翼文学和“十七年文学”在学术界评价呈现两个极端,要么是彻底否定,要么是全力推崇。李遇春的评论不一样。它不是作简单的跟风式表态,而是尽可能客观地展现研究对象的面貌和特征。如在谈论贺敬之的诗歌时,他既注意到其诗歌创作在“现实”与“规范”之间的复杂阶段性,更从“话语融合”的角度,从文化话语、政治话语和文体话语等方面,“试图揭示贺敬之红色文学经典的多元文本解构”,将之誉为“一种新型的文学话语空间的开创”。在谈论丁玲、何其芳的延安时期创作时,也是采用心理分析方式,将文本话语与作家内在的心理机制结合起来,探究其文本背后复杂的心理动因②。左翼文学和“十七年文学”的内涵与当前现实关联紧密,我们对它们的认识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冷静客观,更难达到大家的共识。李遇春的观点也肯定有人不认同,但不可否定,他的批评态度是温和宁静而力求客观深入,批评立场也是平和而力求科学的。

沉静踏实的批评方法,客观冷静的批评立场,从表面上看似乎相当温和,看不到批评者的个性和力量。但其实,李遇春的批评并不匮乏个性,而是有自己鲜明的价值观念,有自己的个性坚持。

其一,李遇春的批评观念就体现他的独立个性。

李遇春的文学批评绝不缺乏才气,其早期也曾经涉猎过形式话语的批评方式,但他却宁可放弃轻灵的宝剑,选择厚重质朴的大刀,背后是他对文学批评认真深入的思考。他曾经这样表白过:“我仿佛看透了批评家的各式知识游戏,信仰启蒙主义的批评家执着地大谈特谈诸如‘民主’‘自由’‘人性’‘个性’之类的宏大概念,坚守存在论的批评家总是乐于到文本中去勘探‘存在’‘荒诞’‘绝望’‘虚无’等所谓生命的真相,还有无法穷尽的后现论中各种时髦的关键词,批评家们常以此为文学批评法典,做着无休无止的演绎性的文学阐释游戏。”③也就是说,李遇春之踏实沉静的文学批评观,既体现着他对文学品质追求的执著,也传达出他对文学和文学批评品格的独特理解。或者说,他所坚持的批评观念,是他个性和信心的凝聚,也是对时下不良批评风气的无声抗击。

其二,李遇春的批评立场也蕴含着坚持的力量。

有人认为文学批评应该以观点取胜,认为旗帜鲜明的二元对立观点是批评的基本原则。但我以为并不尽然。对文学批评来说,观点的明确当然需要,但绝不能满足于此,更不能以观点来评价文学批评的优劣。理解的准确和思想的深刻才是更有效的文学批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真正优秀的文学批评不应该是简单的、表态式的,而应该以准确犀利、思想深刻取胜。甚至可以说,由于作家和文学创作本身的复杂多元特性,优秀文学批评的价值判断都往往不是一元的,肯定与否定、认同与批评常常会交织、错杂在一起。比如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大家李健吾的批评文字,就几乎没有对哪个作家作品简单地说好说坏,而是客观地呈现他(它)们的个性特点,在不同的类比和对比中凸显出其意义或缺失。但正是在这些貌似没有明确肯定或否定的呈现与比较中,批评者的价值立场得到清晰的传达。

从这个角度看,李遇春的文学批评也许较少那种鲜明的爱憎和立场的决断,却绝对不乏观点和立场。它如略嫌沉重却更厚实的挖掘机,在丰富的材料和细致的文本阐释中步步推进,既展示了独立的文学认识,也毫不犹豫地明确了自己的价值判断。不能说李遇春的文学批评已经完美了,但确实展示了自己的个性意义。这种批评方式,显著地区别于当前文学批评盛行的“表扬批评”与“酷评”(也就是所谓的“捧杀”与“棒杀”)两种极端批评方式,也蕴含着许多健康文学批评方式的内在特征,传达出对良好批评生态的呼吁和期待。事实上,在提出“实证”文学批评观念之后,李遇春还发出了“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正名或辩护”的宣言,希望以“实证精神和方法”来倡导当前的中国文学批评④。虽然在时下潮流中,这些倡议难以得到有效的回应,但却可以感受到李遇春的力量和信心。

正因为这样,尽管才刚过不惑之年,李遇春的文学批评却已经具有了与其年龄不相一致的成熟,正在形成其严谨内敛又充满力量的批评个性风格,并赢得了批评界的广泛认可与良好声誉。

才气型文学批评和沉静踏实的文学批评属于两种不同风格,适合不同的场合,也很难简单臧否,但相比之下,沉静型文学批评更需要批评者内在的修为――就像金庸小说中的降龙十八掌一定需要深厚的内力支撑一样――不知道李遇春是否有加强自我修为的自觉意识,但总而言之,近年来,李遇春的学术视野部分地从当前文学批评撤离,转移到近现代文学的旧体诗词研究上。

旧体诗词研究的意义不需多言,但是要做好它,难度确实不小。其一,它需要敢于逆潮流而行的心劲。因为在现代化的潮流之下,旧体诗词一直不被视为正宗,近年来虽略有改变,但其边缘位置并未真正得到改善。其二,它需要“坐冷板凳”的研究态度。因为研究界的长期忽略,旧体诗词的资料零散,需要进行大量扎实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在以数量见效率的当下学术界,没有足够的耐心是难以做好的。其三,它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多方面的艰难修为。旧体诗词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产物,要研究好它,必须有很好的传统文化功底。而这,绝对不是一项可以速功的事情。也正因如此,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旧体诗词,许多人认同其价值,但真正愿意花费心力去研究的人非常之少。

虽然李遇春也感到艰难:“我不得不在‘新文学’与‘旧诗词’之间奔忙,有时候觉得自己仿佛分裂成了两半:一半在现实中,一半在历史里。”⑤但他却已经坚持了近10年,并且扎到里面就不愿意脱身,继出版了研究论著《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之后,又连续编辑出版了《现代中国诗词经典》(诗卷和词卷)两个旧体诗词选本。虽然对于一个从现当代文学研究出身的学者来说,治旧体诗词肯定有不小的难度,但李遇春确实为之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不但广泛搜集了大量旧体诗词作品,进行了细致的阅读评析,而且还在勤学格律、练习旧体诗词的写作。显然,他是想通过亲历创作的方式感受旧体诗词的独特形式,既让自己更深地浸淫于传统文化之中,深化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在更深层次上抵达研究对象的心灵和精神世界。正因为李遇春有着如此认真的投入和刻苦,所以他的旧体诗词研究起步不算早,但成果质量却很颇为可喜,赢得了包括著名古典文学学者王兆鹏教授等人的许多好评。这是很不容易,也是很值得祝贺的。

依我个人所见,李遇春之所以能够在这样有着“跨界”难度的研究中取得不俗的成绩,除了他个人的兴趣和努力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原因,就是他在精神上与旧体诗词的某种契合。换言之,在李遇春的性格气质中蕴含着与中国旧体诗词相通的一面。他的沉静坚韧,使他愿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旧体诗词中去寻找心灵的归宿,无论是在对古典诗词的阅读、研究还是创作中,他都能够感受到精神和心灵的愉悦。正是源于这种内在的热爱与精神的契合,他才能够长期扎根其中,自甘落寞地艰难耕耘。

从长远看,李遇春的这段旧体诗词研究对他未来的现当代文学批评是非常有意义的――虽然他暂时将很多精力放在了旧体诗词研究上,但我相信他最终肯定还是会回归到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来――因为我始终有一个感受,就是我们出生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现当代文学学者,传统文学(文化)方面的素养太弱了(李遇春虽然比我年轻好几岁,但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大体相似),从长远看,这肯定会对我们学术研究的高度和深度构成严重的制约。深入传统,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亟待加强的素养。在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有心插柳还是无意为之,李遇春总之是有所收获了。我估计,在经历过几年的旧体诗词研究的洗礼,他再重新集中进入现当代文学领域的时候,应该会有新的进境。具体情形虽然猜测不到,但却可以这样预期。

注释:

①李遇春:《西部作家精神档案・序》,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3页。

②④李遇春:《走向实证的文学批评》,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18页。

③⑤李遇春:《从阐释到实证――我的批评独语》,《西部作家精神档案》,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第364页。

立春的诗词篇7

关键词:自读古诗;自主发现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100-1

何谓“发现”?《现代汉语词典》这一词目有两个义项:一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其二便是“发觉”的意思。笔者以为教学上的“发现”,含义相当宽泛,上述两种意思似乎是兼而有之,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问题情境通过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并自行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行为。这种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比之“全盘授予”的传统教法,其优势是显然的。首先,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古诗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发现结论,就能充分调动他们内部动机的作用,增强独立性和自心,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在古诗学习中发现的过程也是激励学生的智慧,发挥他们潜能的过程。再次,能使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益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另外,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的结论和规律,可以起到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作用,学得活,记得牢,并能更好地运用于实际。总之,“发现”是实施古诗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古诗学习教学中运用发现机制,比较符合古诗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这是因为古诗教学是凭借“文选型”的学习教材进行的,古诗多是现成文章,新知识不是直线排列而是螺旋递升的。学生对每首古诗的几个生字以及几个新词,完全可以凭借语境(上下文)和工具书(字典)来自学掌握。对于古诗的思想内容,学生也可以借助自身的社会阅历与生活体验来感受。这就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去自读古诗,自主发现,创造了重要条件。

一、让学生在摘录中发现古诗中的春景美

阅读是鉴赏的基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一定要先让学生沐浴在春光水色的诗的王国之中,翻阅大自然这部词典,凭他们敏锐细腻的目光搜索,并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行吟一番春景。

看看同学们交上的摘录本,听听他们的交流,就是扑面而来的明媚的春光摘要:

甲同学摘要:“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假如在晴好的日子随朱熹大人踏青,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温柔的春风,目睹百花争妍的风光;

乙同学摘要:“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了春天的小雨珍贵得像奶油一样,春天的小草还刚刚探出头来呢;

丙同学摘要:“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冬去春来,似乎听到谢灵运大诗人家的园林在不觉之间传来的春鸟招人喜爱的歌声;

丁同学摘要:“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今晚不是萤火虫提一盏灯来,却是不知趣的小飞虫来探头探脑;

戊同学摘要:“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先生认为春天到了,江水变暖了,这是小鸭子们最先做的勇士般的试探才感知到的……

“春到人间万物鲜”,春花春鸟,春草春虫,春风春雨,春日春夜,无处不是春,无时不是春。让学生在诗海中撷取一朵朵春的浪花,闻闻春的芬芳,吟诵有关春的诗句,人似微醉。

二、让学生在体会中发现古诗中的春情美

欣赏了春景,还要善于探究诗人们的种种情怀。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品味这话的含意,不外乎两点:一是一切环境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都必须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服务,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波动,进而付诸文字,形成景语。景与情,情与景,二者相因相成,不可分离。春景是客观存在的,但诗人们写诗讲究通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喻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等的手法来表达自己主观的情。

喜春悲春,伤春爱春,惜春怨春,春情绵绵。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眼里的春天是不同的,春天一旦染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那就是“我”的春天,和众不同的春天。

三、让学生在鉴赏中发现古诗中的春意美

春景春情春意浓。“君子之学,不仅要入乎耳,还要著(明晓)乎心。”如同品茗,这第三道茶的滋味非尝不可。古人十分重视诗歌的意境,因而在写诗时非凡讲究“言有尽意无穷”的空白艺术。预备一堂课,挑选一些以春天为背景的古诗,就炼字、语言、想象、意象等不同侧面作一番导游,指导学生进行古诗意境鉴赏,展开充分讨论。

1.古人作诗就有诗眼之说,“眼乃神光所聚”。因此,诗歌的语言,讲究一个“炼”字,一字出而境界生。在鉴赏古诗时,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非要仔细推敲一番不可。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让学生品评一番。再让他们评评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2.要悟透诗的意境,那还必须把握意象,因为它是寄托诗人情感和表达主旨的客观物象。如王维的《鸟鸣涧》。

3.阅读鉴赏时,还要通过诗人留下的空白来驰骋想象,丰富形象,使之成为更完整更生动的意境。

4.最后,让学生把以上知识点贯穿起来,完整地进行整首诗的诗意赏析。就他们所选的一首有关“春”的古诗写成赏析性文字,再请几位同学交流古诗的赏析,老师只需适当点评指导即可。

立春的诗词篇8

春幡,或称胜、舂胜、方胜,原是春日系缀于钗头的物事,多见于晚唐五代诗人吟咏。温庭筠《咏春幡》:“闲庭见早梅,化影为谁裁。碧烟随刃落,蝉鬓觉春来。代郡嘶金勒,梵声悲镜台。玉钗风不定,香步独徘徊。”《温飞卿诗集》笺注者于题下注云:“后汉志: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青衣,立青旖,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义:立春青旖。今世翦踩错缉为旆胜,虽朝廷亦缕金银缯绡为之,戴于首,士庶俱剪为小旖,散于首饰花枝,皆日春。或翦为春蝶、春钱、春胜、花鸟人物之巧以相遗”(曾益等编集校注,中华书局1980年;题下注语出逯钦立)。旖与幡通。后汉志,即《续汉书・礼仪志》。“又”以下的一段文字,系撮录北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八《岁时风俗部》“春幡”条中语,则所谓“今世”者,乃北宋情形。今人《温庭筠全集校注》补注此句云:“春幡,春旗。旧俗于立春日,或挂春幡于树梢,或剪缯绢成小幡,连缀簪之于首,以示迎春之意。牛峤(《菩萨蛮》词之三:‘玉钗风动春旖急,交枝红杏笼烟立。’此诗所写春幡,既有悬挂于树梢者,亦有簪之于妇女首饰上者”(中华书局2007年)。然而细绎诗意,是通篇所咏俱为缀于簪钗之春幡也。

立春日簪戴春幡的习俗有渊源可溯,注释家自要寻求它“古已有之”的踪迹。不过汉代的“立青旖”,与唐代的钗头舂幡,既非一事,亦非一物。《续汉书・礼仪志》原作“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春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这里的“立春幡”之春幡,是竖在地上的旗帜,原表劝农之意。梁陶弘景咏春幡,所谓“播谷重前经,人天称往录。青东甸,高旗表治粟。逶迟乘旦风,葱翠扬朝旭”云云,正是此物(《咏司农府春幡诗》)。晚唐五代诗人笔下的舂幡乃别有渊源,即它是从南北朝至隋唐以来的立春剪花发展而来,其中又融入人日戴胜的风俗。――这里要特别说一句,正月七日插戴的人胜,与立春日戴在头鬓的剪花,早期并非一事。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言正月里的行事,人日有“翦为人,或镂金簿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立春,则“剪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或因人日与立春的时日常相后先,而渐生二者合一之演化。陆龟蒙《人日代客子》(题下自注:是日立春):“人日兼春日,长怀复短怀。遥知双胜,并在一金钗。”虽然“人日兼春日”若干年方一逢,但所云“遥知双嫌胜,并在一金钗”,却恰好传递了一个消息,即这时候的人胜与剪花,界域已不甚分明,或可统谓之春胜。飞卿词《菩萨蛮》十四首之二:“水精帘里颇黎枕。暧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浦江情文录・词的讲解》说道,“这首词所点的时令是初春,稍微拘泥一点,则说是正月七日,因为下面有‘人胜参差剪’之句,惟唐代妇女的剪胜簪戴,也不一定限于那一天,说是初舂的服饰可以得其大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这是一个比较通脱的解释。而这时所云“人胜”,其实已与春胜无别。

与罗绮制作的剪花相同,胜、春胜,也便是丝帛制作的小幡。虽与彩通,但的原义主要是指织物或织物有彩。《集韵・海韵》:“,缯也。”《广韵・海韵》:“,绫。”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十七“纹”条注引《考声》曰;“,缯帛有色者也。”飞卿春幡诗“碧烟随刃落”,《温庭筠全集校注》云,“‘碧烟’,指缥缈如烟之绿色缯绢”,是也。不过前句“闲庭见早梅”,《校注》曰“此‘早梅’系人工剪就,缀于枝头者”,我却想提出另外一解,即此句意谓早梅忽开,予“见”者一个瞬间的惊喜,竟恍惚认作是剪裁。南朝诗人咏剪花多以逼真为赞语,如梁鲍泉《咏剪花诗》:“花生剪刀里,从来讶逼真。风动虽难落,蜂飞欲向人。不知今日后,谁能逆作春。”而飞卿诗“花影为谁裁”之问,却是反其意而用之。

剪花的式样,也多由诗人道来。晚唐李远《剪》诗:“剪赠双亲,银钗缀凤真。双双衔绶鸟,两两度桥人。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又《立春日》一首句云“钗斜穿燕,罗薄剪春虫”,“春虫”,这里或指蜂蝶之类。据诗中形容,可知剪花取用的意象,以对飞的衔瑞鸟雀及花树蜂蝶为盛,且以千秋万岁为愿心。若制为幡胜,便常常是花朵与方胜的结合,而每每幡上作字,比如“吉”,比如“千秋”或“千秋万岁”。立春簪戴之外,幡胜也成为同时代的流行纹样,因此丝帛制作的幡胜虽然难以存留,但从其他器用的装饰图案中仍然可以它的形象。故宫博物院藏一面“吉”字幡胜镜,圆钮下方的狮子口衔葡萄枝,圆钮两边双鹊对飞,上方一个叠胜式“吉”字幡(图1)。河南林州市姚村镇上陶村出土“千秋”幡胜镜一面,镜缘以方胜禽鸟交错为饰,圆钮上下各一个小小的幡胜,其一悬系于花枝,其一悬系于荷叶,两枚幡胜分别安排“千~秋”二字(图2)。常州博物馆藏“千秋”幡胜月宫镜,外区叠胜两对,一对内心各饰“千”“秋”,一对两侧各缀璎珞(图3)。出自安徽六安时属五代的一面铜镜,环绕镜钮的是一个叠胜,叠胜四面分布“千秋万岁”四字反文(图4)。虽然千秋镜、月宫镜原是为着唐玄宗降诞日的千秋节而铸,但以后的使用范围已不为千秋节所限。“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幡胜以“千秋”为妆点,此其意也。温庭筠《咏春幡》“碧烟随刃落,蝉鬓觉春来”;牛峤《菩萨蛮》“玉钗风动舂急”;和凝《宫词》“金钗斜戴宜春胜,万岁千秋绕鬓红”,由镜背图案中的幡胜,不难推见其式。浙江临安市吴越国二世王钱元元妃墓,亦即康陵,出土花式各异小而轻薄的玉片数十枚(图5),其中一对长逾两厘米,周环花枝,中间方框内分别阴刻吉语“万岁千秋”、“富贵团圆”(图6),虽然它被称作“吉语挂饰”(《物华天宝一吴越国出土文物精粹》,文物出版社2010年),但我却以为,此物正是当日悬缀于钗头的春幡或日春胜、幡胜,同出的各式玉花片,便很可能是春幡的坠饰,即如唐镜图案中的样子。“金钗斜戴宜春胜,万岁千秋绕鬓红”,诗与物该是一起凑成初春的欣欣喜色。而“碧烟随刃落,蝉鬓觉春来”的舂幡,也当是纤秀细巧式样与它相类,只不过此是随常用罗绮剪制,彼则用玉碾琢。至于“代郡嘶金勒,梵声悲镜台”一句,毋宁视作飞卿借“情”写“物”的程式,即“物”为实,“情”为虚也。

六、“金条零落满函中”

《咏春幡》中的“玉钗风不定”,“风”字下得好,也正如“玉钗头上风”一般教人喜欢。这里见出诗人体物之亲切,因得以活画唐钗之神韵。不论玉钗、银钗,玉簪、银簪,唐五代簪钗的主流,总以轻薄的片材镂作透空纹样为特色。出自吴越国康陵的又有一枚银鎏金镶玉钗首,鎏金花萼为座,只有两毫米厚的一枚花叶式玉片嵌入其内,玉片碾作缠枝卷草间的一只凤凰,风口衔绶,绶带迎风,带起一片飞舞的轻盈(图7)。“玉凤雕钗衷欲飞”,是无风自动也,花蕊夫人《宫词》中的隽语,竟好像是为它写真。此钗却也可以是飞卿之“风”的别解,即以钗之袅袅,香步徘徊之际,便好似风中轻。则飞卿之“风”,不如说是唐钗之风。飞卿词《菩萨蛮》“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也正是以蝶舞而见风。合肥市农学院南唐汤氏墓出土两枝银镶玉步摇,其中一枝钗脚为银制,即所谓银“作股”,其端结束为花苞三朵,顶端的一对下以弹簧式的“螺丝”为茎,仿若蝶翼的一对镂空花叶披垂在下方花苞的两旁,花叶中间嵌玉,下缘垂缀细小的银镂花朵、花蕾及菱形坠。另一枝与此相仿,不过蝶翼式的花叶由披垂易作上扬,花叶下边的坠饰以细银丝宛转为花朵,更见累若缤纷(图8、图9)。两枝步摇娇娆秀逸,似花,似蝶,各有随风漾之态。“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诗”与“物”在此因缘际会,因缘即在原本是同“风”。

上一篇:八年级数学题范文 下一篇:寓言故事手抄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