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翻译范文

时间:2023-09-19 06:57:38

陈情表翻译

陈情表翻译篇1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00

1引言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小说自1936年问世以来畅销不衰,被公认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小说的经典之作。《飘》自问世至今已译成4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出版发行。中国也存在《飘》的多种译本,本文就原作第六十二章的片段,对戴侃等人的译本与陈良廷的译本进行对比赏析,主要从人名、选词、句式、正确性等方面分析两个译本的译者对译文的不同处理以及所达到的效果。

2 两个译本的对比与赏析

总的来看,两个译本的基本基调是十分相似的。但是在风格和选词造句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别。戴侃等人的译本倾向于口语化,句式上也稍显随意。而陈良廷的译文更庄重正式,在选词句式方面比较慎重。在风格方面,本文作者认为,陈良廷的译文更接近原作,更贴切地体现了原作对斯嘉丽的情感由悲入喜的细致描写,向读者传达了斯嘉丽的悔悟之情。

2.1 人名的翻译

作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给人物命名便是其中一种。人名往往成了反映人物性格及作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被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大部分小说中,人物名字还暗示人物的特性或作者的隐喻。因此翻译时必须注重人名所包含的内涵意义,应当仔细斟酌,力求完整、准确地表达原作涵义。来看两个译本对人名的处理:

对于Rhett,看过《飘》的读者都知道他是一个玩世不恭、讲求实际的人。他的处世方式遭到了众人的反对和贬视,被视为是不道德、没有爱国情和同情心、专会投机倒把的人。基于这种看法,作者认为戴译“瑞德”中“德”字的使用不切原文意图,不利于向读者传达原文信息,而陈良廷译为“瑞特”则避免了这一问题。

斯嘉丽的母亲Ellen是个温柔善良的人,斯嘉丽一直都从她那里获得力量。如此看来,戴译的“爱伦”能让读者从中感受到其温柔个性,而陈译的“埃伦”偏男性化。

Ashley是个软弱无能,只受命运摆布的人。作者认为戴译的“艾希礼”比较贴近,“艾”和“爱”同音,能让读者想到斯嘉丽对他疯狂的爱,而充满女性色彩的“艾”字,也传达出了他的软弱。在对黑人保姆“Mammy”的翻译作者比较赞成戴译的“嬷嬷”,读起来更显亲切且传达出了地位的差别。陈译“黑妈妈”,虽也亲切,但是无地位差别之感,且“黑”字略显突兀。

2.2 选词

译者对词语的理解和表达是篇章翻译的基础。一词虽小,却能体现译者对原文整体宏观的理解和把握,也关系到译文的整体风格,能对读者对原作的理解和感受造成影响。真实语境中的词语绝非孤立的个体,而是与其所处的句、段、篇、乃至更宽泛的非语言环境如情感、文化、社会等因素密切相连。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十分注意对词语的选择,要时刻铭记“牵一发而动全身”,谨慎为重。两个译本在选词方面的对比如下:

例1:And, though she had won material safety since that night……

戴译:从那天晚上以后,她尽管赢得了物质上的生活保障……

陈译:虽然后来她获得了物质上的安全……

戴译的“从那天晚上以后”显得僵硬,不如陈译的“后来”简洁明了。戴译“物质上的生活保障”比陈译“物质上的安全”更地道,陈译翻译腔较重。但是,作者认为戴译不如直接译为“物质上的保障”更好,更忠实于原文,“生活”二字显得多余。

例2:Rhett convoying her through the fire and explosions the night Atlanta fell, Rhett lending her the money that gave her her start。

戴译:瑞德在亚特兰大陷落的那天晚上护送她逃出了炮火连天的困境,瑞德借给她钱让她起家。

陈译:在亚特兰大沦陷之夜,是瑞特冒着大火和枪林弹雨护送她脱险的;是瑞特借给她钱使她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在这一句的翻译上,戴译的处理方式要比陈译地道的多,表达也很流畅,比如说把“fire and explosions”译为“炮火连天”以及把“gave her her start”译为“让她起家”,都选择了地道的汉语,更易于唤起读者的感知,而且简洁生动。

2.3 句式

现代翻译理论认为,句子是最重要的翻译单位,足见对句子的处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如果句子处理的不好,译文读起来就会不流畅,不易于读者理解原作表达的情感,也影响了原作的可读性。两个译本在句式处理的不同如:

例1:At this realization it was as though chains fell away from her and with them the fear which had haunted her dreams since the night she stumbled to Tara to find the world ended.

戴译:明白了这一点,她就好比摆脱掉了身上的锁链,以及自从那天晚上狼狈地回到塔拉并发现整个世界都完了以来,她经常在梦中碰到的那种恐惧。

陈译:一经认识到这一点,她便像全身挣脱了锁链一般,同时也消除了她在梦中常常感到的那种恐惧。原来自从那天夜里她一路颠簸逃回塔拉庄园,发现世界已临近末日以来,这种恐惧便常常来侵扰她的梦境。

这个长句使用了多个介词和连词,结构复杂,情感丰富。陈译中使用了“原来”这一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词把原来的长句分割成了两个句子,使原文意思的表达比戴译更清晰明了,并于读者理解和意义形象的传达。

例2:At the end of the road to Tara she had found security gone, all strength, all wisdom, all loving tenderness, all understanding gone—all those things which, embodied in Ellen, had been the bulwark of her girlhood.

戴译:那天晚上,当她抵达塔拉时,她发现安全没有了,所有的力量,所有的智慧,所有的亲爱温柔之情,所有的理解——所有体现在爱伦身上、曾经是她童年时代的堡垒的东西,都通通没有了。

陈译:那晚一到塔拉庄园,她便发现自己失去了安全、失去了所有的力量、所有的智慧、所有的柔情、所有的理解——而所有这些体现在埃伦身上的东西都曾经是她少女时代赖以生存的保障。

两个译文对这个长句的翻译有很大的不同,戴译采取了增译,在句子末尾加上了“都通通没有了”,而破折号后面的句子则以顿号隔开,化成两个短句,这样的处理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句子过于冗长,而且还会引起歧义,到底“她”是指“埃伦”还是“斯嘉丽”?同时“她童年时代的堡垒的东西”,两个“的”的连续使用,影响了句子的连贯性。相对来说,陈译对这个句子的处理更易懂且结构合理,避免引起歧义,陈译将过去分词“gone”进行词性转化,变成动词“失去”,十分符合汉语的偏意合、动词化的语言习惯,让整个句子的描述生动形象,要比戴译的“没有了”更有表现力。

2.4 正确性

翻译是促进交流,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译者充当了这一环节中最重要的中间人,读者通过译者的手去看外面的世界,借读译作来丰富自己。这就要求译者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要使译作客观准确,帮助读者准确把握原作的内涵宗旨。所以,在传达原作信息的时候,正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译者在翻译时,要尤其谨慎,对不确定的词义,要多方查阅,寻找权威,并要结合相关背景进行处理。下面我们来看在戴译和陈译中几个关于正确性的例子。

例1:Rhett at the bazaar, reading her impatience in her eyes and leading her out in the reel

戴译:在那次义卖会上,瑞德看出了她不甘寂寞的心情,便把她领出来跳苏格兰舞。

陈译:在义卖会上,是瑞特看出了她渴望跳舞的心情,带着她跳起了佛吉尼亚舞。

戴陈两位译者对“reel”一词的翻译简直是天壤之别,究竟哪个正确呢?《21世纪英汉大字典》对“reel”的解释有二:1. 里尔舞(轻快的苏格兰双人舞);2. Virginia reel 的缩略形式,即弗吉尼亚里尔舞(舞蹈者面对面排成两行的美国乡村舞蹈)。这部作品描写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故事,所以作者认为陈译的处理更为正确。

例2:The trees dripped dampness upon her but she did not feel it.

戴译:这时树上的雨水落在她身上,但她一点也不觉得。

陈译:树上的露水落在她身上,但她毫无察觉。

句中“dampness”究竟是“雨水”还是“露水”?字典上对其的解释为“湿气、潮湿”,结合当时的环境和情节,这里描写的是在玫兰妮去世之后,斯嘉丽途中遭遇大雾,这让她联想起了她的噩梦,在梦中大雾让她迷失了方向。此刻她穿越大雾突然明白她需要的是瑞特。原作中并没有说在下雨,所以 “dampness”一词应为大雾结下的“露水”而非“雨水”。

3 结语

翻译是交流的桥梁和媒介,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和交流。译者在翻译时要分外谨慎,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并且要忠实原文。除此之外,还要注重译文的可读性,帮助读者去把握原作的意义,了解异域的文化风情。本文对比分析的两个译文都是很不错的译作,但是没有人能做到完美,所以各有千秋也各有瑕疵。我们通过对比学习翻译大家的作品,不但加深了对原作的理解和感知,更重要的是能取长补短,从中学习技巧,以此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 Margaret Mitchell, Gone with the Wind[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6.

[2] 玛格丽特·米切尔(著).乱世佳人[M].陈廷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 玛格丽特·米切尔(著).飘[M].戴侃,李野光,庄绎传(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4] 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49.

[5] 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69.

[6] 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7] 阳.《飘》的两个中译本比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 期.

[8] 杨秋云.论文学翻译中的传神——《飘》的两种汉译版本比较[J].中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23卷 第3期.

陈情表翻译篇2

【关键词】语篇翻译;对比分析;准确性;得体性

下面的英文语篇节选自英文小说《飘》的第一章。

Scarlett O’hara was not beautiful, but men seldom realized it when caught by her charm as the Tarleton twins were.

In her face were too sharply blended the delicate features of her mother, a Coast aristocrat of French descent, and the heavy ones of her florid Irish father.

But it was an arresting face, pointed of chin, square of jaw.

Her eyes were pale green without a touch of hazel, starred with bristly black lashes and slightly titled at the ends.

Above them, her thick black brows slanted upward, cutting a startling oblique line in her magnolia-white skin―that skin so prized by Southern women and so carefully guarded with bonnets, veils and mittens against hot Georgia suns.

译文一:傅东华译

那郝思嘉小姐长得并不美,可是极富魅力,男人见了她,往往要着迷,就像汤家那一对双胞胎似的。

原来这位小姐脸上显然混杂着两种特质:一种是母亲给他的娇柔,一种是父亲给她的豪爽。因为她母亲是个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父亲是个皮色深浓的爱尔兰人,所以遗传给她的质地难免不调和。

可是质地虽然不调和,她那一张脸蛋儿实在迷人得很,下巴颏儿尖尖的,牙床骨儿方方的。

她的眼珠子是一味的淡绿色,不杂一丝儿的茶褐,周围竖着一圈儿粗黑的睫毛,眼角微微有点翘。

上面斜竖着两撇墨黑的蛾眉,在她那木兰花一般白的皮肤上,划出两条异常惹眼的斜线。就是他那一身皮肤,也正是南方女人最最喜爱的,谁要长着这样的皮肤,就要拿帽子、面罩、手套之类当心保护着,舍不得让那大热的阳光晒黑。

译文二:陈延良译

斯加丽・奥哈拉长得并不美,但是男人一旦像塔尔顿家孪生兄弟那样给她的魅力迷住往往就不大理会这点。

她脸蛋上极其明显地融合了父母的容貌特征,既有母亲那种沿海地区法国贵族后裔的优雅,也有父亲那种肤色红润的爱尔兰人的粗野。

不过这张脸还是挺引人注目,尖尖的下巴颏儿,方方的牙床骨儿。

眼睛纯粹是淡绿色的,不带一点儿淡褐色,眼眶缀着浓密乌黑的睫毛,稍稍有点吊眼梢。

上面是两道又浓又黑的剑眉,在木兰花似的洁白皮肤上勾画出两条触目惊心的斜线。那种皮肤深受南方妇女珍视,而且他们总是带上帽子、面纱和手套,小心翼翼地保护好,免得给佐治亚的烈日晒黑。

以上是英文小说《飘》的部分英文语篇的两个中文译本,以下称之为傅东华译本和陈延良译本,下面将结合英汉翻译中有关措辞艺术、句子优化、细节处理、修辞处理等知识点的学习和实践,运用多译本对比手法对这两个中文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在充分、准确把握和理解原著思想内容的前提下,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这两个译本都遵循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即忠实于原著,译文流畅、通顺、自然,文字优雅、得体,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让中文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感觉亲切、自然,容易入戏。当然,两个译本在措辞艺术、句子优化、细节处理、修辞处理等方面也存在很多差异。从两个译本的总体对比来看,傅东华译本要优于陈延良译本。

首先,傅东华译本措辞严谨、准确,在句子结构的优化处理上把握地比较游刃有余,根据中文的表达习惯和读者的阅读习惯,对句子进行了必要、合理地拆分和组合。例如原著的第一句:“Scarlett O’hara was

not beautiful, but men seldom realized it when caught by her charm as the Tarleton twins were.”中文译文是:“那郝思嘉小姐长得并不美,可是极富魅力,男人见了她,往往要着迷,就像汤家那一对双胞胎似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原著的英文句子由两部分组成,句子结构相对简单;为了迎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和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或阅读思维模式,译者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对句子结构进行了合理、得体地拆分处理,译文由五部分组成。从中也可以看出译者的别具匠心,译文中连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从而使整个译文显得自然、流畅。结合对原著思想内容的准确把握,跟傅东华译本相比较,我们很容易看出陈延良译本在句子结构的对等上力求和原著保持一致,整个译文给读者一种“形似而神不似”的感觉,跟傅东华译本比较,译文显得生硬、死板,个别地方甚至觉得有点别扭,措辞、用词方面的处理也不是很到位,语言显得不够流畅、自然,缺乏亲切感。例如第二句的译文:“她脸蛋上极其明显地融合了父母的容貌特征,既有母亲那种沿海地区法国贵族后裔的优雅,也有父亲那种肤色红润的爱尔兰人的粗野。”“优雅”一词的翻译准确、得体,符合法国贵族女士的身份和气质,而“粗野”这个词语的中文翻译就显得有失偏颇,不够准确、得体。傅东华译本中第二句的译文是“原来这位小姐脸上显然混杂着两种特质:一种是母亲给他的娇柔,一种是父亲给她的豪爽。因为她母亲是个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父亲是个皮色深浓的爱尔兰人,所以遗传给她的质地难免不调和。”译文中“娇柔”和“豪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父母截然不同的两种特质在主人公斯嘉丽的脸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其次,忠实于原文是翻译的灵魂所在,无论是在形式上亦或是内容上,傅东华译本都做到了。傅东华译本在细节和修辞处理上做得都比较到位,译文用语灵活多变,行文自然,清楚明了。例如原著第三、四句的译文:“可是质地虽然不调和,她那一张脸蛋儿实在迷人得很,下巴颏儿尖尖的,牙床骨儿方方的。她的眼珠子是一味的淡绿色,不杂一丝儿的茶褐,周围竖着一圈儿粗黑的睫毛,眼角微微有点翘。”结合对原著英文的仔细推敲和理解,可以看出这两句译文同原文在形式上和精神上几乎实现了一致,很传神,既“形似”又“神似”。跟傅东华译本相比较,陈延良译本的第三、四句的译文的措辞和句子结构的处理方面不够细致和得体。例如第三句译文中的成语“引人注目”翻译地不是很贴切,感觉上有点别扭,傅东华译本将此句翻译为“可是质地虽然不调和,她那一张脸蛋儿实在迷人得很,下巴颏儿尖尖的,牙床骨儿方方的。”通过对比,读者不难看出,傅东华译本的翻译更具有层次性和流畅性,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韵味,儿化音的使用也恰到好处。陈延良译本的翻译就显得生硬、不自然,也缺乏文采。

再次,在译文修辞的处理上,傅东华译本也优于陈延良译本,主要体现在对原文第五句前半句的翻译上。傅东华译本的译文是:“上面斜竖着两撇墨黑的蛾眉,在她那木兰花一般白的皮肤上,划出两条异常惹眼的斜线。”而陈延良译本的译文却为:“上面是两道又浓又黑的剑眉,在木兰花似的洁白皮肤上勾画出两条触目惊心的斜线。”基于对原文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明显可以看出在译文修辞的处理上傅东华译本的译文清新、自然、生动而形象,用词也准确、得体。例如“两撇墨黑的蛾眉”、“木兰花一般白的皮肤”、“两条异常惹眼的斜线”,这三个偏正结构的译文恰到好处。此外,傅东华先生将原文中动词“slanted”和独立主格结构中的“cutting”分别译成“斜竖着”和“划出”,给读者一种形象、直观的感觉,使斯嘉丽这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活生生地站在读者面前,这都要归功于译者对译文的反复推敲和深思熟虑,否则不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相对于傅东华译本,陈延良译本在译文修辞和措辞的处理上就显得不够得体和准确。例如“两道又浓又黑的剑眉”、“两条触目惊心的斜线”这样的译文确实让读者有点“触目惊心”。通过对两个译本第五句后半句译文的比对,显而易见,陈延良先生的译文要优于傅东华先生的译文。因为陈延良先生的译文更贴近原文,表达自然、流畅、得体,句子结构严谨,用词准确到位。例如原文第五句的后半句是:“that skin so prized by Southern women and so carefully guarded with bonnets, veils and mittens against hot Georgia suns.”傅东华先生翻译为:“就是她那一身皮肤,也正是南方女人最最喜爱的,谁要长着这样的皮肤,就要拿帽子、面罩、手套之类当心保护着,舍不得让那大热的阳光晒黑。”;而陈延良先生的译文是:“那种皮肤深受南方妇女珍视,而且她们总是带上帽子、面纱和手套,小心翼翼地保护好,免得给佐治亚的烈日晒黑。”通过对比,读者不难发现,陈延良先生的译文更忠实于原文,译文简洁、明了,用词准确,美国南方佐治亚州夏天烈日炎炎的情景通过译文得以充分体现,而傅东华先生的译文缺乏在这方面的表达力度,存在一定的漏译。

综上所述,在充分、准确把握和理解原文思想内容的前提下,通过对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可以得出傅东华译本要优于陈延良译本的结论。但这并不是说傅东华译本就是十全十美的,此译本也存在一定瑕疵。当然,陈延良译本也有其亮点所在。此外,将原文和这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后,读者可以发现,原文由119个单词组成,翻译成中文后,傅东华译本为290个汉字,陈延良译本为242个汉字。从原文、译文的字数来看,译文的字数是原文字数的两倍多,从这个角度而言,两个译本的字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说明这两个译本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同时,通过对英文小说《飘》的两个译本语篇翻译的综合对比分析研究,使读者深刻地意识到了外语文学作品翻译的准确性和得体性对充分理解、把握作品主题思想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陈情表翻译篇3

关键词:“说”、语境、翻译、原语、译语

引言

在汉语语言中,“说”字因其丰富的内涵而被广泛地应用,在英语语言中,“说”字同样以多种面貌出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乍看之下,“说”字的翻译似乎非常简单,按其字面意思,不外乎就是“say”“speak”“talk”这几种选择,其实不然。由于“说”属于“被创造性使用的语言,即日常用语”所以它的含义十分丰富。本文对“说”字的基本译法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对“说”字的英汉使用方法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一章 一般情况下“说”字的翻译

1.“说”字表陈述、说明、补充、解释或宣布等意思时的用法

1.1表陈述、说明之意,如state(陈述)、report(报道)、tell(告诉)、speak(说)、say(说)、describe(描述)等。

(1)医院说,溶栓最佳时间只有六小时,即在发病后六小时溶栓。

But the doctor said it was too late to break up the blood clot.They said the optimum time for thrombolysis was within 6 hours after the stroke.

分析:例(1)实际上就是直译。直译与意译翻译的两种基本技能是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

1.2表补充,回答,解释之意,如:explain(解释道)、interrupt(插话道)、respond/reply/rejoin(答道)等。

(2)青香说:“大哥可不能说这种话。”

Qingxiang interrupted him,“Big Brother,it mustn’t be mentioned.”

1.3表宣称之意,如:extol/announce/declare/claim/proclaim(宣称)、assert(断言)、conclude(断定)等。

(3)An underground organization has claimed responsibility for the bomb explosion.

一个地下组织已经声称对炸弹爆炸事件负责。

2.“说”字表劝诫、指导、命令、乞求、同意、提醒、建议、要求等时的用法

说话者请求,要求或允诺听话者已以完成某种行为。此类词的作用拟在表示说话人的用意,并可能产生一定的后果,如:劝诫、指导、命令、乞求、同意、提醒、建议、要求等。

2.1关于劝诫、提醒、警告方面,如:advise/instruct(劝告)、caution/remind(提醒)、warn(警告)、ask(询问)等。

(4)奇迹在妈的身上发生了。妈是一个不服输的人,现在又赢了。青香说,妈,你认得我吗?我叫什么?

Qingxiang asked,“Do you know me,mother?Who am I?”

分析:字对字翻译,能导致一个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重复问题。字对字翻译还极容易引起选词不当和搭配问题另外,既然是翻译文章,上下文一定要贯通,不是把每个句子翻译好了,单独成句,各自为阵,才算是好翻译。

第二章 从意译的角度来处理汉语中“说”字的翻译

(6)青留哭着,说着,可他仍下不了手。

Qingliu cried and raved about his past,but he couldn’t harden his heart to do it.

分析:自由翻译是一种技能,它不需要更多地注意原作和细节。然而自由的翻译应符合目标语言文化和习俗,但注意不应该加入个人情绪。因为如果翻译加入了自己的情绪,目标语言读者和源语言的读者有不同的感觉从而导致翻译是不合格的。

第三章 从零翻译的角度来处理汉语中“说”字的翻译

(7)看着他哭,都哭起来。有人要大姐去,大姐哭着说:我是嫁出去的人了,又不孝,妈死妈活只当我没见着……

Qinghe was crying and all began to cry.Big Sister cried out:“I was married to other family.

分析:零翻译应该属于相当异化的翻译方法,最初是由于强势英语文化的影响,而作为翻译英语文化负载词的一种方法,直接把外来词搬入汉语中使用。现在由于中国地位的提升以及大家对中国文化越来越浓的兴趣,零翻译同样可以应用于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而且零翻译也会在中国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

汉语中的一个词在英语中一般都会有好几个对应的意思,即使是在相同的语境下也能找到与其对应的多个词来表示。与事实相符的理解,就是正确的理解;与事实相符的表述,就是符合逻辑的表述。所以,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译者背景知识的测试。可以说“说”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被不同感彩所支配时,其英译可谓是层出不穷。

参考文献:

[1]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6.

[3]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3-74

[4] Veneti.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陈情表翻译篇4

关键词:翻译;答辩式教学模式;教学

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各种形式的翻译课程及教学法应运而生。从目前翻译教学的现状来看,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大学外语院系本科仍将是中国翻译人才的主要来源【lJ。研究外语专业翻译课教学方法问题,对于翻译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对提高教学效率则具有直接意义。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包含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评价等因素。本文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基于教学实践,探讨针对翻译基础课教学的答辩式教学模式设计及应用问题。

一、答辩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后现代主义

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资源利用、意义的重构和创造能力的培养[21。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信息加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对于学生,知识不再是单一的传输过程,而是动态、开放的自我调节系统,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知识不再单纯是社会历史认识的产物,而是个人经验的综合【3】。受这种观念的影响,翻译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法如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研究式、任务式等。以任务为中心的语教学方法是近几十年来语言交际教学思路的一种发展形态,是建立在二语习得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路子,其哲学依据是建构主义。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完成任务的进程中,学生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构建,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任务型教学反映出外语教学目标和功能的转变,体现了外语教学从关注教材到关注学生,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的结构、功能、系统转移到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的发展趋势。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边互动,是一种将交际作为语言学习手段的多边活动观。目前,合作学习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教学理论研究领域与教学流派。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学习活动为主的方法,又与班级授课结合在一起。它综合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和现代的合作学习策略,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在实践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对外语教师的要求较高,也不能替代学生个人的学习与竞争性学习。从务实的观点看,外语的教与学,归根到底是培养外语学习者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这两种能力的综合——翻译能力。外语专业翻译基础课属于培养学生外语终端应用能力的高年级技能型课程。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翻译课定为三个层次:纯粹作为外语教学手段的教学翻译,目的是提高外语水平;作为外语专业课,具有过渡性,即是外语教学的高级课程,同时也是培养翻译人才的初级课程;作为翻译专业课,目的是培养职业译员 J。目前我国高校的翻译教学实质上仍是外语教学的一部分,未形成独立的学科教学格局【5]。作为外语专业课,因其过渡性质,具有双重任务,既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翻译素质、意识和技能,也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外语乃至汉语水平,必须二者兼顾,而以前者为主。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师资相对缺乏,翻译教学班变大。课堂教学大多只能采取讲课的传统形式,教师在教学材料选择上难以顾及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对学生译文的评析往往缺乏代表性、针对性;目前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不扎实,特别是写、译能力欠缺,所以对于翻译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因此教学法研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二、答辩式教学模式设计

本文的“答辩”指学生在翻译课特定的时间内,在教师主导下口头陈述自己的翻译过程,展示译文,然后回答其他学生和教师的相关问题并讨论的过程。“答辩式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答辩为中心环节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考虑了翻译教学规律以及大班授课特点,吸取了任务式和合作式教学法的一些做法。基于上文,笔者以英译汉教学中“英语被动意义的翻译处理”专题“课堂教学为例,分析答辩式教学基本模式设计包括的环节。

1.布置任务。翻译课的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主要不是“课堂讲授+课后复习巩固”,而是“课下作业先行+课堂讲评随后”。在典型翻译课上实施答辩式教学时,教师应于前一次课布置任务(作为课后练习的一部分),并提出具体要求。这部分训练属于“精译”,以学生实际翻译能力为参照,材料应有一定难度,但量不宜多,每次一个小段或一个较为复杂的长旬为宜,没有“参考译文”可供参考,以此造成“悬念”。必要时向学生提供相关背景信息。材料应与下一次课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有关。不同课次所用材料的选择应分别体现知识性、鲜活性、时代性、趣味性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与典型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笔者选取了-d,段话作为学生的翻译任务,并交待翻译时要注意被动意义的翻译、四字词组的使用、各种译法的应用 。

2.完成任务。这是各翻译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小组成员首先拿出个人的译文,在组内充分讨论,确定小组的译文,准备答辩材料,确定小组答辩代表,制作课堂展示电子文本。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小组成员不但要努力理解原文并用各种翻译技巧表达自己的理解,还要和其他成员进行讨论,进一步学习。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将会在下一步解决。教师要加强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这个阶段在学生翻译技能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3.课堂陈述。课堂上的“答辩”是下一次课首先要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师导入活动后,随机指定一个小组来完成。小组代表借助课件展示译文,陈述翻译过程、要点,讲解关键词语、句法结构和译法及依据或目的,最后请其他同学提问。课堂陈述也是个重要的学习过程。在陈述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打断学生。教师应做适当的记录,以便评析。笔者在课堂导入后,指定了一个小组,由其代表完成陈述。其他学生集中精力听讲,基于自己的理解评价讲者的表现,并准备问题。学生代表展示译文并在陈述时重点分析了翻方法问题 。

4.问题与答辩。课堂答辩是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好形式。由教师指定或其他小组的学生自发向答辩人提问,也可就其发音、语言分析等方面提问或讨论,然后答辩人回答。教师的角色是主持人,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在学生交流完毕后,教师也应就有关问题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其做答。这一阶段对学生也同样具有学习功能。笔者随机指定了不同小组的两名学生,并又有两名学生自发,评论、提出问题、与讲者讨论。他们肯定了译文的优点,也提出了问题。问题涉及译文结构、选词,译法,讲者的语言分析、发音等。例如,某学生的问题是:“Is there any necessity for piding thequoted sentence into two Chinese sentences,and rearrangingthe phrase order?”由于问辩双方受学识所限而不能给出充分的理由时笔者给予了必要的引导:让学生考虑原文引语有何修辞特点,属何种句子类型,句内信息分布有何用意等。受此启发,答辩人分析后认为基于原文信息分布而非结构所造成的悬性特点,该句为英语圆周句(periodic sentence),译文保留原文语序为好,以体现这种信息分布特点,但不知如何翻译。

5.教师总结。在总结阶段,教师应全面就问答双方的表现做出评价,重点在答方。教师总结重在“启发思路、指点方法”,最后确定译文“定稿”时,应尽量吸收学生译文中的合理之处。教师应利用这个阶段,归纳总结出翻译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要比援引译例,演示、说明、例解现成的翻译条条框框更为有效。笔者首先对整个过程作了评论,明确指出学生陈述、课件、译文的“亮点”,然后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答辩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并解决,提出了改进建议。最后 笔者在学生的译文基础上,提出了几个可能的译文 。通过讨论,说明了英语被动意义的几种译法,自然地过渡到下—个教学环节,即系统总结英语被动意义的翻译处理。

三、答辩式教学模式分析

答辩式教学模式按照学习理论依据属于建构主义模式。建构主义理论以心理学、哲学、和人类学为基础,认为人的认知是和经验共同发展的,知识是经验的重组与重构,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构建过程,是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真实自然的教学任务应为学习者提供这种体验过程。答辩式教学含有有待实现的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必然激活学习者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渴求,通过合作学习、参与过程、完成任务、陈述答辩,促进了学生新摄入的信息与已有认知图式的互动、连接、交融与整合,从而促进了自身知识技能的构建。答辩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是:(1)通过钻研、体验翻译过程,并评价他人的译文,有利于培养翻译实践和评价能力;

(2)应用多种知识解决翻译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创造性;(3)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4)有利于全面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及语言综合能力;(5)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满足,不仅使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能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乐趣,满足心理情感需要,突出了教学的情意功能;(6)有助于丰富与改进课堂教学气氛。局限性表现在它不能取代教师课堂讲授。“答辩”是翻译课的一个课堂教学环节,而非代替整个课堂教学。因为,其一, 由于教学课时有限,学生数量多,而学生本身的语言造诣、翻译经验不足,还受到准备情况、业务功底、表达能力三个因素制约,可能会使讨论难以深入。其二,“答辩”研讨的内容属于“精译”范畴,存在学生练习量的不足。其三,因为“学习翻译的一个最好办法是听有经验的译者详述怎样用译语把原文的含义表达出来”【6J。如何更好得发挥答辩教学法的作用,还需要在翻译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和研究。 [注释]

① 本课(2学时)教学目的是通过梳理英语中各种被动意义的表达形式,在语言对比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被动意义的汉译处理方法,本次课中整个答辩式教学环节用时35分钟。

② 原文:In English the indiscriminate USC of passivevoice shouldbeavoided.The activevoice is generallypreferredforitisusually clearer andmore emphatic.Onebitteropponentofthe passive voice says,“Halfthe dilatoriness,thepassingofthe buck,the shirking ofresponsibility,the lazy-mindedness,andthewantofinitiative couldbeeradicatedovernightbythesimple expedient offorbiddingthe use ofthe passive voicein

anyoficialdocument.”Perhapsheis8littleover-optimistic。

③ 学生译文:在英语中应避免随意使用被动语态。主动语态在一般情况下要优于被动语态,是因为它通常可以让意思表达的更清晰、更富有强调意义。一位愤愤不平,反对使用被动语态的人说:“实际上方法很简单,只要禁止在任何政府文件中使用被动语态,那么,工作拖拉,推脱职责,逃避责任,懒于思索,缺乏主动这些现象有一半都会在一夜之间被彻底消除。”或许他有点过于乐观了。

④ 笔者认为较好的一个是:“英语中应避免滥用被动语态。人们一般垂青主动语态,因为主动语态往往表达更为清楚,更有强调意味。有人坚决反对被动语态,说拖拖拉拉,推委扯皮,逃避责任,懒于动脑,缺乏主动诸弊端一夜之间便可根除一半,方法简单而有应急之效,禁止公文使用被动语态即可。或许此人有点过于乐观了。”

[参考文献】

【l】鲍川运.关于翻译教学的几点看法【J】.中国翻译,2003,(2):48—50.

【2】杨柳.信息化翻译教学的图景【J】.夕 语与外语教学,2005,(1 1):58—60.

【3】大卫。J.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

【4】李红青,黄忠廉.外语专业翻译课的定位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 1):22—25.

【5】张美芳.中国翻译教材研究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0.

陈情表翻译篇5

关键词:文化语境;体裁目的;《精品龙岩》;汉英翻译策略

on the equivalence between the sl text and tl text and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cho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enre’s social purpose

—a case study based upon the public brochures

li guo-qing jin zhi-bo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re’s corresponding social purpose and the choice of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he research work is carried out around the illustration and discussion of the criterion of the “equival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enre’s social purpose and the functional grammar. the tentativ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is that the criterion of the “equivalence” between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level of the contexct of culture. to achieve the satisfying social purpose, any kind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can be accepted.

key words:context of culture; social purpose of the genre; exquisite longyan; c-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1 引言

策略选择与评判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中国翻译界一直以严复“信、达、雅”为翻译标准,之后的每一代翻译家都从不同视角提出各自对翻译标准的看法和观点。从20世纪80年代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中有关等值、等效等理论的等值论,即对等翻译观传入中国。等值论的优点在于它明确指出翻译的标准就是等值,易于接受。卡特福德以韩里德的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指导,把语言分成若干等级,指出翻译时可在相应的层级上求得等值;尤金•奈达提出动态对等翻译观,即译文与源语信息的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在国内外的翻译界影响很大。笔者认为等值论讨论应采用立体性思维模式,应该把宏观层面的指导性翻译策略选择与微观层面的具体翻译方法选择区分开来。我们的观点是:应该把等值标准放在位于文化语境层面的语篇体裁这个宏观层面上考虑。把对等放在语篇的体裁目的层面谈,有利于解决各\种体裁的语篇翻译,包括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等,适合实用体文本,如广告、旅游册等,也可以解决译学界争论的许多问题,如以人为本还是以文为本,翻译单位的界定等问题。为了更好地阐明我们的观点,本文以宣传画册为主要语料进行分析和论证。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以及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中国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各界人士的目光。作为地方宣传画册,它是一扇向世界介绍中国地方风土人情和经济文化发展的窗口,对于世界了解中国的发展及其崭新面貌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对这类宣传画册的翻译需求与日俱增。本文以福建省龙岩市宣传画册——《精品龙岩》为分析文本,以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探讨语篇体裁与最佳翻译策略选择之间的动态关系。汉译英策略选择的分析主要从位于文化语境层面的语篇体裁目的入手。结论是:译文的评价标准应放在文化语境层面,任何翻译手法只要能达到位于体裁层面的社会目的,都应视为可行的翻译方法。

2 体裁目的对等和翻译策略选择

文化语境和语篇体裁是功能语言观的重要内容。韩里德认为文化语境和语篇体裁位于同一层面,是一系列内涵符号、内容层,语言是表达层。不同语篇体裁有着不同的体裁目的,在讨论体裁时应该考虑体裁和社会目的以及功能(martin 1992)。功能语言学把体裁目的和体裁定位紧密连在一起,不同体裁目的决定不同翻译策略选择,但只要译文能够完成位于文化语境层面的体裁目的,能达到和源语篇在体裁目的上的对等,不管是采用直译还是意译或其它翻译,都应看成好的翻译方法。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语篇体裁是有目的的社会活动,不同语篇体裁有着不同社会目的。《精品龙岩》是一本介绍福建省龙岩市风土民情、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等的宣传画册。它旨在有效介绍当地历史文化、城市发展、经济建设、弘扬民俗风情和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吸引外商投资建设,加快当地经济多元发展。从语义场角度看,这类地区画册宣传的对象常常是自然地理景点或文化风俗胜地,与地方性历史文化习俗紧密相连。如何把该类宣传画册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因素译成英文,有效传达源语信息,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吸引海外朋友来中国投资,是该类译文语篇要实现的体裁目的和社会功能。只要能成功地实现这个体裁目的,达到与源语篇同样强度的语境效果,就是成功的译文。

3 实际案例分析

3.1 减译和省译

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属于文化语境范畴,在地区宣传画册这一语境中体现为:汉语善于运用华丽辞藻,结构松散,注重意境美,倾向用四字格、对仗排比等;英语表达风格简明,表达直观,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在《精品龙岩》的翻译中,这种文化差异在语式中体现得非常明显。为了尽可能使译文贴近目的语特点和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模式,贴合目的语文化语境,译者从语义场角度出发,适当删减或省略汉语行文中意思相近但重复堆砌的词语,省译引用的诗词古句。这种处理方式更加贴近英语凸显主题信息、客观、通俗的表达习惯,符合英语宣传画册的文化语境。例如:

① 龙岩,是一块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红色土地;是一块彪炳青史、光照千秋的革命圣地。踏进龙岩,就是走进了朝圣之旅。// longyan is a famous revolutionary area in china whose contribution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by the people. a journey to longyan is the pilgrimage to the founders of this nation. (陈建寿 2009: 44)

这段中文的特点是使用对仗修辞手法和和4字成语以达到行文的渲染效果。但如果逐字逐句翻译,译文读者会觉得冗杂??拢?蚨?璋?康挠锒琳叨栽从镂谋镜睦斫狻K?裕?胝咴诜?胧笔∫胍馑枷嘟?某捎铮??胺缭萍驶帷⒂⑿郾渤觥笔∫胛?amous,“彪炳青史,光照千秋”省译为will never be forgotten by the people. 这样,译文较为符合英语简洁流畅的行文风格,符合目的语文化语境,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与接受。

② 精深博大的客家文化、摇曳多姿的闽南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竞放异彩,构成了独具闽西风情的多元景观,滋养着一代代龙岩儿女。// hakka culture, southern fujian culture and red culture has merged here, the heritage of which has been nurturing many generations of people. (陈建寿2009: 9)

为了更加贴合目的语文化语境,译者将中文4字修饰语“客家文化,摇曳多姿,丰富多彩”省略不译,将“相互融合,竞放异彩”省译为merge. 经过省译和删除一些华美、缺乏实际信息的词汇,译文更加贴近目标语的行文风格和表达习惯,符合目的语文化语境,更容易被目的语读者接受和理解。

从以上删减和省译的翻译实例中,可以看出为使目的语与源语在文化语境的宏观层面一致,使得目的语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译文,译者通过删减法,尽可能使译文贴近目标语的行文风格和表达习惯,取得和源语在体裁层面对等的语境效果,使目的语读者更有效地理解源语信息。

3.2增补文化背景信息

《精品龙岩》的体裁目的和社会功能是介绍龙岩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使国外了解龙岩,吸引外国友人观光考察,促进该地区的招商引资建设,最终推动当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为了完成宣传画册位于文化语境层面的体裁目的和社会功能,译者调整原文本语场,适当增补一些相关背景知识或信息,使得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源语文本,提高他们对龙岩文化的兴趣,达到传播龙岩文化的目的。在《精品龙岩》的译本中,增补相关信息主要体现为加注和添加解释两种形式。

3.21加注

加注一般用来简短说明和解释一些富含源语文化特征的专有词汇,将其放于括号中,放在要解释的专有词汇后。这样,译文读者对此处的文化背景不会感到陌生。例如:

③ 客家乡村狂欢节——走古事 // zougushi (parade of ancient stories), hakka rural carnival. (陈建寿2009 :32)

从语义场角度看,这是介绍龙岩客家文化的传统活动——“走古事”。走古事是龙岩客家地区的盛大狂欢活动,以历代人物、传说故事为情节,装扮成古事篷,再由青壮年抬着游走于大街小巷,以此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精品龙岩》位于文化语境层面的社会目的在于介绍龙岩的历史文化、风景民俗以及城市综合发展,使世界了解龙岩,弘扬龙岩特色文化,激发外国友人观光旅游、投资建设的热情。为了使译文读者最大程度体会源语的文化语境,使其理解“走古事”的具体内涵,译者先将该传统活动音译为zougushi,然后在括号中附上注解,简明扼要地将这一当地的传统民俗活动概括为parade of ancient stories. 这种加注的翻译方法可帮助实现译文与源语篇在文化语境层面的动态对等。例如:

④ 福建省非物质遗产——龙岩静板音乐// longyan dead plate (a kind of folk instrument) music —the intangible / cultural heritage of fujian province.(陈建寿2009: 40)

“静板”是龙岩特有的一种民间乐器,以“静”为特色,以弦乐为主,给人以“静”的感觉。译者一方面突出“静板”音乐的文化特征,将其译为longyan dead plate,另一方面加注说明。这样,可帮助目标读者进一步了解不太熟悉的文化语境,有助于其有效把握“静板”音乐的实质。

⑤ 龙岩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大力实施农村“六通”工程,全面改善农村基础条件。// longyan has made great efforts in improving the infrastructure, and has been working hard on the “six connecting project” (a project to connect water supply, electric grid, roads, telecommunic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information network) in rural areas. (陈建寿 2009: 97)

在这个翻译实例中,译者对“六通工程”加注解释,目标读者可对six connecting project有一个具体、清晰的认识,使其能更好理解源语的内涵和文化信息。对于像“六通”这类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在翻译时应尽量补充说明这类词汇的实质含义,有助于实现译文语篇的体裁目的——介绍龙岩发展状况,宣传龙岩文化。

从以上几个加注的翻译实例中不难看出,为了实现目的语和源语篇在文化语境层面的对等,采用加注的翻译方法可帮助增补相关文化或背景信息,通过灵活调整源语场,使其达到目的语位于文化语境层面的社会目的。

3.22 添加解释

除加注外,直接增添有关文化或背景信息,也可使目标语读者更好理解源语信息,激发他们对龙岩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的兴趣,最大限度实现目的语和源语在文化语境层面的对等。

⑥ 打新婚 // get a good beating to get married: a local custom of the hakka. (陈建寿 2009: 37)

“打新婚”是客家当地的一个结婚习俗,目标读者并不熟悉。为了目标读者能够了解龙岩习俗,译者在翻译这句话时,增加相关文化信息,告诉目标读者“打新婚”是客家当地的习俗。这有助于目标读者理解这一文化情境,达到宣传龙岩当地文化习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裁目的。

⑦ “饶平吹” // raoping sona: traditional folk music originated from raoping town. (陈建寿 2009: 40)

“饶平吹”是发源于龙岩市饶平镇,以唢呐演奏为主的音乐形式,是龙岩地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译者添加“饶平吹” 的起源及其艺术地位的信息,使目标受众较好地对这种民间艺术进行总体把握。如果译者只将其音译为raoping sona,则很难给目标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因而无法产生与源语篇等同的语境效果。例如:

⑧ 冠豸山水门墙 // shuimen wall, the scenery like a waterfall on guanzhai mt. (陈建寿2009: 69)

在翻译一些旅游景点的名称时,译者往往会采用拼音,避免产生歧义,避免使目标读者不知所云,难以理解。为了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了解此处的文化信息,实现目的语在文化语境层面的体裁目的及社会功能,译者在翻译时添加对“冠豸山”这一奇特景观的特点描述,可使目标读者清晰认识这个景观,激起他们对龙岩旅游的兴致。例如:

⑨ 冠豸山“定海神针” // dinghaishenzhen, the rock that symbolizes the stabilizing force of guanzhai mt. (陈建寿 2009: 69)

“冠豸山”定海神针是一块高耸入云的石头,很容易让中国人联想到《西游记》中的定海神针,但对于目标读者外国人来说,他们绝大部分都不了解“定海神针”的文化内涵。所以译者增加对“定海神针”的神话意象的解释,以便目标读者能够更好理解这块石头所赋含的象征意义,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吸引其到龙岩观光游玩,实现目的语在文化语境层面的体裁目的和社会功能。

翻译实例显示,译者从文化语境出发,翻译时灵活采用增补文化背景信息的方法,以加注或直接添加解释的形式,对目的语读者不熟悉的文化专有词汇进行简明扼要的解释和概括,可以使目标语读者了解龙岩风土民情、历史文化以及城市发展等文化信息,吸引国外友人前来观光旅游或投资建设,实现目的语在文化语境层面的体裁目的和社会功能。

4 结束语

本文以《精品龙岩》翻译的一些实例为语料,结合地区宣传画册语篇的体裁目的,分析和探讨如何使目的语语篇再现源语篇的社会功能,富有创意和神韵,完成目的语篇的体裁目的和社会功能,实现两种语篇在文化语境和体裁目的层面上的对等。实际分析和论述工作围绕该类语篇的体裁目的与最佳翻译策略选择之间的动态关系展开。

译文的评价标准应放在文化语境层面,只要能实现位于宏观层面的文化语境的体裁目的,产生同样强度的语境效果,可采用任何形式的翻译策略。文化语境并不局限于文字形式,它是间接影响语义的非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包括历史、政治、经济、、社会风俗、人文景观等文化因素。因此,翻译时要把文本置于宏观社会文化背景下考察。不仅要关注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也要重视隐藏在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差异。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字对字、词对词地忠实翻译,难免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就宣传册语篇而言,除直译外,还可采用增补文化背景信息、减译和省译等翻译方法。这些翻译策略的选择不仅再现原文本情境,又充分发挥译文优势,使译文读者能够顺利理解源语篇的有效信息和作者意图,有利于实现目的语在文化语境层面的体裁目的和社会功能,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了解宣传册要宣传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景名胜、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状况,弘扬中国文化,吸引国外友人观光游玩或者投资建设。笔者希望,对《精品龙岩》这一翻译实例的分析可以为该类地区宣传画册的翻译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参考文献

陈建寿. 精品龙岩[m] .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

eggins, s. an introduction to st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m]. london: pinter,1994.

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arnold, 1994.

levinson, s. c. pragma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press, 2001.

martin, j. r. english text [m]. amsterdam: bejamins, 1992.

mccarthy, m.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陈情表翻译篇6

关键词: 翻译翻译学翻译的本质西方翻译理论

要研究翻译,必须明白“翻译是什么”。传统理论认为,翻译学是一种封闭型的学科,形成这种翻译观的主要原因是历史的局限性。其实,翻译学并不是封闭型的,而是一门开放型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钱钟书先生是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突出成就的大家。在他的《管锥编》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关于“翻译”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即“把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雨果说:“翻译如以宽颈瓶中水灌注狭颈瓶中,傍倾而流失者必多。”叔本华说:“翻译如以此种乐器演奏原为他种乐器所谱之曲调。”伏尔泰说:“倘欲从译本中识原作面目,犹欲从版刻复制中睹原画色彩。”傅雷从翻译的效果角度来论翻译,认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这些比喻或从某一个侧面道出了翻译的性质,但要作为翻译的较为准确且全面的定义,皆不能胜任。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都是一项极其古老的活动。但是,尽管人们一直从事这项活动,翻译理论的发展却远远没有跟上实践的需要。有学者说翻译是“一个被理论研究长期忽视的领域”,意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少有学者对其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在中国,根据陈福康的考证与研究,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鲜有关于翻译的议论。他只在孔子的议论中找到两处文字是有关翻译的,且反映了孔子对其的轻视态度。中国的译论史一般都从三国时代说起。今存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说明中国宗教经书的译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玄奘提出“五不翻”,主要是有关宗教翻译。至明清之际,学者开始突破宗教领域,出现了大译论家,如严复等,讨论的问题开始涉及翻译的文体、语言、译名问题等。民国时期是我国译学理论取得较大进步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大家,如周氏兄弟、胡适等,往往也是翻译名家,他们大多对翻译理论作出了贡献。中国当代翻译理论史,可以按“”前后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取得了初步繁荣,20世纪70年代后期又重新起步,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译界正式提出了要建立一门“翻译学”的问题。

现代翻译理论研究工作者已突破了传统的理论命题和方法论,在翻译的实质、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诸多方面进行了探讨。谭载喜在这方面发表了较多的见解。他在1987年《中国翻译》第三期发表了《必须建立翻译学》,又在1988年《外国语》第三期发表了《试论翻译学》。在这一时期发行的学术刊物、出版的学术专著及开展的学术会议规模是空前的。但实际情况是,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一直没有建立起来,而且没有得到普遍的承认。甚至有学者对建立“翻译学”持否定态度,劳陇先生就发表过题为《丢掉幻想联系实际――揭破“翻译”(科)学的迷梦》的论文。对建立翻译学持肯定态度的人认为,翻译学就是系统地研究双语转换规律,通过描述翻译过程,总结出一定的原则、理论与模式,以解释和预测一切在翻译范畴之内的现象,从而构建一套宏观结构框架加微观操作原则的翻译理论体系。而持“翻译学是迷梦”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在翻译这一语言符号系统的转换活动中,由于各种不同语言符号系统之间找不到共同的规律,两语之间的转换无法实现对等,因而无转换规律可循,翻译只是将原语思想转化为译语思想的思想转换过程,这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创造性思维及主体调节机制,因而翻译不受客观规律支配,便不能成为科学。那么,翻译既已不是科学,那是不是艺术呢?又或者走折中的路,称之为“艺术与科学的统一”?在《“翻译活动是艺术还是科学?”》一文中,劳陇明确表示他是反对这种提法的。他认为:“在现阶段,翻译实践是艺术,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人们对翻译的争持不下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关键的问题在于澄清概念。早在《试论翻译学》中谭载喜就提出了必须区分“翻译学”和“翻译”两个概念,他说:“翻译不是科学,翻译学才是科学。”王克非在《关于翻译本质的认识》一文中用“翻译研究”代替了“翻译学”这个较有争议的说法,但仍强调了澄清概念的必要性。他的这一段议论令人较为信服,引说如下:“事物现象和本身不是科学,对其进行的观察和认识才是科学,任何事物都有其运动的条件和规律,这些条件和规律本身也不是科学,揭示和解释这些条件和规律才是科学。人说话,即人的言语活动,是对语言的运用,而任何语言都有其语音、句法、逻辑等规则,对语言的运用要遵循这些规则,但这不是科学,只有研究语言的各种结构、规则的工作才是科学,这也是语言(language)和语言学(linguistics)的区别。”他说:“必须严格区分翻译与翻译研究。翻译(translating)指的是翻译行为或过程,翻译研究则是探讨翻译行为或过程的种种问题。”看来人们争论的实质是“翻译”。那么翻译是什么呢?

“翻译”一词在现代汉语里面含义丰富,可指翻译活动的主体,即翻译者,也可指翻译的活动过程,还可以指翻译活动的结果,即译文。翻译者和译文容易理解,难以定义的是翻译活动,即在本质上它是怎样性质的活动:翻译不是个人的活动,而是一种社会交际形式,翻译有其社会功能。在周代,负责南方各地的翻译称为“象胥”,负责北方的翻译称为“译”。孔颖达对“译”的肯定注解是:“译,陈也,谓陈说外内之言。”贾公彦的解释是:“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钱钟书先生在论述“林纾的翻译”时有这么一段话:“汉代文字学者许慎有一节关于翻译的训诂,义蕴颇为丰富。”可见在词源意义上说,翻译本质上是语言问题。翻译活动本身是一种技巧、一种技能。高玉在《翻译本质“二层次”论》中认为:“中国古代翻译思想的深层基础是中国传统的语言工具观,语言只是形式,是实在,即内容的外壳,而形式和内容是可以分离的。”这种观点在中国近代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根据这样一种观点,翻译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即“形而下”的技术性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大量介绍和吸收外国的译学研究,尤其是引进了西方的语言学翻译理论,在翻译活动本质问题上有了更深化的认识。“在把翻译从边缘推向中心的历史进程中,语言学家们充当了先锋的角色”。上世纪50年代,非道罗夫、卡特福德、维纳与达尔贝勒内、乔治・木南等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学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翻译其实就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从中可以看出,至少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翻译的语言学定义是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可的。如果是这样的话,翻译的科学性比它的艺术性要强一些。这自然又受到质疑。如中国的许衍冲、王佐良等都强调翻译的艺术性。翻译,不论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确实是有艺术性的成分在其中,但这并不是它的根本属性,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文学翻译的艺术性质很少有人质疑,这是因为文学本身的艺术属性。翻译明显区别于艺术首先在于翻译不是像艺术那样有充分的创造性,所谓带着镣铐的舞蹈并不能算是真正的舞蹈。其次,翻译的出发点和艺术不同。文学作品的主要目的是个人情感和意识的表达,而翻译的目的无疑是借鉴,是化无为有。由全部人类历史上看,较大规模较有计划的翻译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介绍新的思想。如果翻译也和文学一样是为了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意识,那么它就和文学没有区别,因而也就没有必要独立于其外了。至于相同的原作产生不同的译作,那是不足为奇的,不同的读者读出的当然是不同的哈姆雷特,即使他们不去翻译原作也是这种情形。所以,翻译始终是语言的问题,这是它的本质所在。

同中国一样,西方翻译也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此后,西方翻译理论体系的发展也是由文学翻译和语言学翻译两条线构成的:前一线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学技巧,翻译的重点是进行再创作;后一线则从语言的使用技巧上谈论翻译,认为翻译旨在产生一种与原文语义对等的译文。谭载喜认为从发展的趋势看,语言学翻译理论是占据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主导地位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兴起译学研究高潮,不少学者纷纷对50年代以后的翻译理论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主要成果有加拿大的罗贝尔・拉罗兹和英国的埃德温・根茨勒分别于1989年和1993年发表的同名著作《当代翻译理论》。书中把当代国际上的译学流派分成五个,分别是美国翻译培训班派(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翻译科学派(The “Science”of Translation)、翻译学派(Early Translation Studies)、多元体系说(Polysystem Theory)和结构主义(Deconstruction)。中国香港的陈德鸿与张南峰在共同编著的《西方翻译理论精选》的绪论中指出:“西方的翻译理论,除了语言学派和传统的语文学派之外,还有近一二十年才兴起的翻译研究学派,以及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学派……透过那些被冠以各种名称的翻译思想或观点,我们不难看到相同的一点,那就是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对翻译进行研究。”

诚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人们对翻译的本质的认识也是一样,开始也许是经验体会式的片面的了解,但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翻译研究者的集思广益,翻译的本质必定会越来越明晰。目前,又一次翻译高潮出现了,这是全球信息时代来临的结果。在人类高奏的和平发展的大乐章里,翻译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旋律,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进军里,翻译必然是一支活跃的先头部队。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0.

[3]许钧.翻译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4]雷海宗.由翻译史看翻译理论与翻译方法.罗新璋编.翻译论集.第二辑.

[5]王克非.关于翻译本质的认识.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4).

[6]孙会军,郑庆珠.系统功能理论与翻译理论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

[7]范东生.翻译的本质与翻译批评的根本性任务.中国翻译,2000,(4).

陈情表翻译篇7

关键词: 温州精神 郑振铎 翻译理念 翻译实践

1.引言

郑振铎(1898-1958)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编辑家,也是一位硕果累累的翻译家。林煌天主编的《中国翻译词典》和方梦之主编的《中国译学大辞典》都将他收录到中国翻译家的名目之下。胡愈之在《哭郑振铎》一文中写道:郑振铎“是一个多面手……不论在创作和翻译方面,不论是介绍世界文学名著或整理民族文化遗产方面,……都做出了平常一个人所很少能做到的那么多的贡献”。郑振铎于1921年与沈雁冰共同组织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并主编刊物《小说月报》。他以文学研究会为依托,提倡文学翻译,他一生翻译成果丰硕,对我国文学和翻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翻译了大量外国优秀文学作品,有俄国文学、印度文学、希腊、罗马文学和美国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德国莱辛的寓言、丹麦的民歌,等等。

郑振铎出生和成长在温州,他的父亲在温州当过职员,因而可以说温州是郑振铎的故乡。他自己也常向人们说:“我是喝瓯江的水长大的,我是瓯江的儿子。”(郑尔康,2002:22)他从出生开始一直在温州生活学习。直到19岁考上北京铁路管理学校,他才离开温州到北京求学。从出生到成人的这段经历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瓯越大地的耳闻目染也使温州精神在他身上根深蒂固,这为他以后在翻译、文学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温州精神简介

温州从来都不乏特有的精神,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温州精神”被很多学者予以高度概括。其精神实质即“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四自”精神。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曾将“温州人精神”即“温州精神”概括为四句话: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阐述“温州人精神”时认为:“就是不甘落后,敢为天下先,冲破旧框框,闯出新路子。”温州市委书记钱兴中在纪念叶适诞辰850周年暨永嘉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则把温州精神的核心定位为“务实创新”。《温州区域文化与温州精神的塑造》一文的作者认为温州精神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吃尽千辛万苦”的勤劳精神、“走遍千山万水”的创业精神、“走进千家万户”的实干精神和“想尽千方百计”的创新精神。(颜弘、龙玉祥,2007:36)

接下来,笔者将重点剖析温州精神在郑振铎翻译理念和翻译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3.温州精神在郑振铎翻译理念与翻译实践中的体现

3.1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的体现

温州精神体现出敢为人先。敢为人先体现了温州人的“大开大合”,不安于现状,不满于条条框框,敢于争先,第一个敢“吃螃蟹”,第一个敢“破框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方立明、薛恒明、奚从清,2006:123)这种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也体现在了郑振铎的翻译理念和翻译实践中。

3.1.1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

郑振铎所翻译的作品主要包括俄国文学作品、印度文学作品、希腊和罗马文学作品等。郑振铎往往选择别人很少注意的国度的作品进行翻译,这无疑带有填补空白和开风气的意义。

郑振铎对于翻译文本的选择,既切合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要求,又对新文学有所裨益。他与耿济之一起于1920年夏最早翻译了《国际歌》,鼓舞着几代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浴血奋战。他于1922年翻译了泰戈尔的诗选《飞鸟集》,成为我国较为系统地译介和研究泰戈尔的第一人。郑振铎是我国较早的比较系统地介绍希腊、罗马文学的人之一。早在1929年,郑振铎就出版了《恋爱的故事》为书名的连载《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的恋爱故事》,第二年又在《小说月报》上连载了《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传说》。

3.1.2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在翻译理念中的体现

郑振铎的很多翻译理念和主张都开了我国相关研究的先河,可以算是中国近代史上全面探索翻译理论的开拓者。

3.1.2.1首次介绍并评析了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

在《译文学书的三个问题》一文中,郑振铎首次向国内翻译工作者介绍了英国翻译家泰特勒《论翻译的原则》一书及其中的三原则:“I.译文必须能完全传达原文的意思;II.译作的风格和态度必须与原作的性质一样;III.译文必须包含原文所有的流利。”就泰特勒的这三个原则,郑振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他认为第一条原则即“忠实”是第一要义;其次认为应该在“忠实”的前提下,把原文的风格和态度重新表现在译文里,但强调翻译不能走“死译”和“放纵”两个极端。

3.1.2.2首次提出统一“文学上名词”的问题

1921年6月郑振铎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审定文学上名词的提议》。所谓“文学上名词”指的是翻译中“关于文学史上的,关于文学评论上的,及文学作品中所有的名词”等。当时这类名词的汉译名非常混乱。郑振铎认为这样会导致读者的误会,也会给译者或研究者带来很大的不方便。因此,郑振铎首次郑重提出统一“文学上名词”的问题,并且在当时发行量第一的文学刊物上展开讨论。这对于我国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是起了较大作用的。

3.1.2.3第一次从理论上探讨重译问题

“重译问题”也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翻译界亟待从理论上说明的现实问题。当时由于中国懂英文的人较多,懂其他文字的人甚少,而这很少的人中从事翻译的更少,所以不少非英语作品,如俄国文学作品被介绍到中国,就大多是从英文重译的。为了减少重译中的差错,郑振铎提出了重译的“慎重与精审”的原则,那就是“重译者最好能择译本中最可信的译本来做根据,来重译;如译本有两本以上,应该都把它们搜罗来,细细的对照一过;译完后,应该叫通原本文字的人,来把它与原本校对一下”(陈福康,2000:225)。郑振铎的这些论述是从实际出发,第一次从理论上探讨了重译问题。

3.1.2.4最早评述中国近代翻译史

郑振铎最早对中国近代的翻译文学史进行了评述。在《清末翻译小说对新文学的影响》一文中他提出对于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的研究,应该放在十七世纪以后整个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从1600年到1894年是“西洋文化接触的时期”;从1894年到1917年,则是“政治教育改革时期”;从1918年至当时的30年代,是“伦理与文学的改革时期”。郑振铎还认为只有注意到这个发展路线,才能看清近代翻译史“是怎么的跟着时代而演变,跟着时代而发展”。这些见解与当前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的观点有着不少相似之处。特别是通过对近代文学翻译史的研究,指出了清末翻译和“五四”翻译的本质差异,认为清末翻译是“无意识的介绍”,而“五四”以后则是“有意识的介绍”。郑振铎的这些论述,为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定下了一个框架和基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的体现

温州区域文化的核心是永嘉学派,而永嘉学派思想注重实际,主张实事求是,要求学问要经世致用,反对空谈误国,主张尊重客观规律,认为学术应服务于社会生产实践。这种价值观塑造了温州人求真务实的精神。温州人善于从实际出发,不人云亦云,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发展目标。(颜弘、龙玉祥,2007:36)这种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也充分体现在了郑振铎的翻译理念和翻译实践之中。

3.2.1译作的选择

郑振铎认为:“在世界没有共同的语言之前,翻译家的使命是非常重大的。就文学的本身讲,翻译家的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在哪一国的文学史上,没有不显出受别国文学影响的痕迹的。而负这种介绍的责任的,却是翻译家。”(陈福康,2000:221)郑振铎还认为:“翻译者一方面觉得自己工作的重要和光荣,一方面也须感得自己责任的重大,而应慎重—十分慎重的—去做介绍的工夫。”他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上体现了对慎重翻译的思考。在《盲目的翻译家》一文中,他指出在译介外国文学时不能盲目翻译,认为“自文学在英美职业化了以后,许多作家都以维持生活的目的来写他们的作品,未免带着铜臭,且也免不了有迎合读者的心理的地方”。他呼吁道:“翻译家呀!请先睁开眼睛看看原书,看看现在的中国,然后再从事于翻译。”(陈福康,2000:221)由此可见,郑振铎是多么强调翻译家的社会责任感,认为翻译作品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形势而定。就当时而言,翻译文学要配合当时的斗争,从实际出发,真正符合当时的国情,要能起到“足救时弊”的作用。郑振铎本人就是据此身体力行的。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有所为”,都是为反映人生和改造人生而作的(陈福康,2010:445)。比如他与耿济之合译的《国际歌》鼓舞着众多共产党人为理想而奋斗;他对俄国文学作品如《灰色马》、《沙宁》的译介则掀起了翻译俄国黄金时代、白金时代文学的热潮。在此基础上,郑振铎进一步阐述了译本选择的明确目的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能改变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二是能引导中国人到现代人的人生问题,与现代的思想相接触。

3.2.2对文学可译性问题的思考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随着外国作品大量译介到国内,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文学作品的重要性。然而,随着人们对文学本质的认识的提高,有些人却对译作能否保持原作的思想与艺术之美公开表示怀疑。他们认为文学书是不能翻译的,至于诗歌,多数人更认为是绝对不能翻译的。此时,郑振铎充分体现了他的实干精神。他从自身从事文学翻译的实践出发,主张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就人们的质疑提出了基于自身实践的合理解释。郑振铎将这些人的观点分为两类,一类可称是“通俗的”,即强调文学的风格是乡土的、固定的,无法翻译的;另一类可称是“哲理的”,即更强调作品的思想、风格与文字之不可分性。针对这些观点,郑振铎明确提出:“文学书是绝对的能够翻译的,不惟其所含有的思想能够完全的由原文移到译文里面,就是原文的艺术的美也可以充分的移植于译文中——固然因翻译者艺术的高下而其程度大有不同——不独理想告诉我们是如此,就是许多翻译家的经验的成绩,也足以表现出这句话是很对的。”(陈福康,2000:215-216)他指出了“思想”是“完全”能译,“艺术的美”是“充分”能译;他同时指出不独理论上应得出这个结论,而且实践上也足以证明这一点。他还认为文章的“风格”只不过是“表白”的代名词,而文学里的“表白”,其意义就是翻译思想而为文字;由于人类的思想具有共通性,因而“风格”也是可以在各种语言中转移的。针对哲理类文学不可译论,郑振铎引用了Element of Style一书中的话表明见解:“大多数的‘表白’是可以随人之意的,所以他与思想是分离的。就好比‘思想’是水,‘表白’是载水之器;无论载水之器的形式如何的变换,水的本质与分量总是不会减少的。”这就说明,同一思想是可以由作者任意表现于任一表白或风格中,因此,同一思想也是完全可以表现在一种以上的文字中的,也就是说作品的思想是可译的。至于诗歌,郑振铎指出:“如果译者的艺术高,则不惟诗的本质能充分表现,就连诗的艺术的美—除了韵律外—也是能够重新再现于译文中的。”郑振铎的这些精彩的论述从理论上消除了某些译者与读者的疑虑,有利于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在当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3.3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的体现

温州人敢于冒险和富于进取的秉性锻造了温州善于创新的精神品质。郑振铎在其翻译实践和探索翻译理念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这种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郑振铎对于翻译有其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他的翻译理念对于“五四”时期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3.3.1提倡语言的欧化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无论是反对文言、提倡白话,还是新诗写作,翻译文学都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重要的先锋引领作用。(靳哲,2011:14)翻译家韦努蒂认为,当民族文学“处于出于年轻期,或正在建构过程中”、“处于边缘的,或弱小的”、“处于危机或转型期”这三种情况下时,翻译文学通常在文学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反之则会居于次要地位。(许钧,2009:137)而“五四”时期正是我国文学的转型时期,外国翻译文本日益增多,欧化的翻译方法深受翻译界喜爱,如郑振铎翻译泰格尔的诗选《飞鸟集》就采用了欧化的翻译方法。这种欧化的翻译方法给白话文提供了新颖的表达方式,对我国当时的“废文言,兴白话”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郑振铎较早提倡我国语言的欧化,这体现了他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他明确表示,如果不对文学的“形式”或“文法”改造,再好的想象也无法充分表达出来。同时他还纠正了对于欧化的误解,表示欧化和“引进欧洲的普通文法”不等于简单的模仿。他还认为,对于语体的欧化,有一个程度,就是,“他虽不像中国人向来所写的语体文,却也非中国人所看不懂的”(郑振铎,1985:326)。

3.3.2翻译的作用

郭沫若在致《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编李石岑的信中称:“我觉得国内人士只注重媒婆,而不注重处子;只注重翻译,而不注重产生……翻译事业于我国青黄不接的现代颇有急切之必要,虽身居海外,亦略能审识。不过只能作为一种附属的事业,总不宜使其凌越创造、研究之上,而狂振其暴威……总之,处女应当尊重,媒婆应当稍加遏制。”(陈福康,2000:217)郑振铎认为这种将翻译文学只是作为创造我国新文学的准备,翻译文学不过是权宜之计的观点是对翻译功用的蔑视。郑振铎认同翻译的作用有类于“媒婆”,但翻译的功用更近似于“奶娘”。郑振铎在《处女与媒婆》一文中回应郭沫若:“他们都把翻译的功用看差了。处女的确应当尊重,是毫无疑义的。不过视翻译的东西为媒婆,却未免把翻译看得太轻了。翻译的性质,固然有些像媒婆。但翻译的大功用却不在此……如果在现在没有世界通用的文字的时候,没有翻译的人,那么除了原地方的人以外,这种作品的和融的光明,就不能照临于别的地方了。所以翻译一个文学作品,就如同创造了一个文学作品一样;他们对于人们的最高精神上的作用是一样的。”(郑振铎,1985:388)郑振铎指出:“翻译的功用,也不仅仅为媒婆而止。就是为媒婆,多介绍也是极有益处的。”(陈福康,2000:218)郑振铎在《翻译与创作》中创造性地阐述了翻译的“奶娘”地位:“翻译者在一国的文学史变化更急骤的时代,常是一个最需要的人。虽然翻译的事业不仅仅是做什么‘媒婆’,但是翻译者的工作的重要却更进一步而有类似于‘奶娘’……我们如果要使我们的创作丰富而有力,绝不是闭了门去读《西游记》、《红楼梦》及诸家诗文集,或是一张开眼睛,看见社会的一幕,便急急的捉入纸上所能得到的;至少须于幽暗的中国文学的陋室里,开了几扇明窗,引进户外的日光和清气和一切美丽的景色;这种开窗的工作便是翻译者所努力做去的!”(陈福康,2000:219)郑振铎对于翻译“媒婆”作用和“奶娘”地位的论述既形象又精辟,将翻译的作用描述得生动易懂,充分体现了郑振铎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

3.3.3关于“信、达、雅”的辩证关系

对于“信、达、雅”三字理论,郑振铎也给出了自己创新性的解释。郑振铎明确指出:“‘信’是第一条信条”;“能‘信’便没有不能‘达’的”;“凡不能‘达’的译文,对于原作的忠实程度,便也颇可怀疑”。也就是说,不“达”也无以至“信”。至于“雅”,他认为“是不必提及的”,认为这不应当是译者首先考虑的问题。他批评“严氏的‘雅’往往是牺牲‘信’以得之的”,不足为训。

关于“直译”与“达”、“雅”的关系,他认为:“直译的文章,只要不是‘不通’的中文,仍然是‘达’。假如将原文割裂删节以迁就译文方面的流行,虽‘雅’,却不足道矣。所以我们的译文是以‘信’为第一义,却也努力使其不至于看不懂。”郑振铎的这些论述在当时是很少见的,也十分精当。可以说,他的这些论述无疑是具有开拓意义的,也体现了他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

通过对郑振铎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郑振铎的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中,很清晰地体现出温州精神的印迹。这证明,郑振铎进行翻译实践和形成翻译思想的过程中,温州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的驱动和激发,郑振铎才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理念上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

4.结语

综上所述,郑振铎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翻译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完整的论述,其中包括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如:关于文学作品的可译性,对于泰特勒翻译理论的介绍,关于翻译的作用、关于“信”、“达”、“雅”的辩证关系,对于整个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的评述以及关于文学译名的统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多半是他首先提出来的,无疑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全面探索具有启蒙和开拓的重要意义,这也充分体现了郑振铎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郑振铎的翻译理念涉及霍姆斯1972年在《翻译学的名与实》中所描绘的译学建设的部分蓝图,可以说郑振铎的翻译理念当时已经构成了一个小小的翻译学体系,不愧为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译坛多面手”(王治国,2010:161)。

郑振铎主要从事翻译的时期,正是我国新文学翻译事业的基建阶段。他刻意选择别人很少注意的国度的作品进行翻译,如印度文学、希腊和罗马文学作品等,这无疑具有填补空白和开风气的意义,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无疑起了进步作用,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郑振铎在翻译理念和翻译实践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温州精神在此过程之中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陈福康.郑振铎论(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方立明,薛恒新,奚从清.温州精神:内涵、特征及其价值[J].浙江社会科学,2006(1):122-125.

[4]方梦之主编.中国译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5]靳哲.从译本《飞鸟集》看郑振铎的翻译理念[D].河北大学,2011.

[6]林煌天主编.中国翻译词典[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7]刘国忠.译史探真——郑振铎:中国近代翻译理论的开拓者之一[J].外语教学,2005(5):73-75.

[8]上海鲁迅纪念馆.郑振铎纪念集[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9]王治国.译介译作并重,译评译论兼通—郑振铎翻译理论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0(6):158-161.

[10]吴建明.郑振铎与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1(2):81-82.

[11]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12]颜弘,龙玉祥.温州区域文化与温州精神的塑造[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6):33-37.

[13]叶大兵.郑振铎在温州[J].杭州大学学报,1980(3):4-6.

[14]曾晶晶.以诗意入诗,翻译理念的忠诚执行者——从《飞鸟集》看郑振铎的翻译理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10):190.

[15]郑尔康.星陨高秋——郑振铎传[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

[16]郑振铎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17]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18]邹德刚.浅谈郑振铎的翻译观及其翻译成果[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55-56.

陈情表翻译篇8

作者:张惠琴

自动化通常被定义为运用机械、电子和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去管理和控制生产的技术。大量使用后置定语科技文章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大量使用后置定语。最常用的有以下五种结构。1.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如,Thefunctionofamechanismistotransmitortransformmotionfromonerigidbodytoanotheraspartofactionofamachine.作为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机构的功能是在刚体之间传递或转换运动。2.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作后置定语。如,Inradiation,ther-malenergyistransformedintoradiantenergy,similarinnaturetolight.热能在辐射时,转换成性质与光相似的辐射能。3.副词作后置定语。如,Theforceupwardequalstheforcedownwardsothattheballoonstaysatthelevel.向上的力与向下的力相等,所以气球就保持在这一高度。4.单个分词作后置定语。如,Theheatproducedisequaltotheelectricalenergywasted.产生的热量等于浪费了的电能。5.定语从句。如,Machinethatconvertselectricalenergyintomechanicalenergyiscalledmoter.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机器叫电动机。大量使用陈述句、祈使句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惊叹句这几种句子类型中,陈述句占绝大多数,极少使用感叹句,疑问句与祈使句也并不少见,尤其是祈使句大量出现在说明书之类的文体中。大量使用复合句为了表述一个复杂概念,并使之逻辑严密、结构紧凑,科技文章中往往出现许多长句。但句型结构比较简单,变化不复杂。造成长句的原因往往是由于使用大量的短语和从句作为修饰成分。另外由于常常夹杂大量的科技符号或数学推导方程等,科技英语的句子有时显得较松散。

专业术语的翻译机电英语翻译的难点之一是专业术语的翻译,科技语言强调准确明晰、严谨精炼,而且科技英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语,很多还未收入字典。同时,尽管科技文章文体朴素,但有时也会借用普通名词,通过引申、转用、隐喻等方式增强表现力。因此,切不可简单的望文生义,要养成随时随地查阅专业字典的好习惯。如“pig”日常用语是“猪”,专业术语意义是“金属锭块”,“dog”日常用语是“狗”,专业术语意义是“挡块,止动爪。”被动语态的翻译机电英语翻译的难点之二是被动语态的翻译。科技文章着重事实、现象或过程本身,强调客观性、准确性。如果第一、第二人称使用过多,就会造成主观臆断的印象。因此在科技英语中要大量使用第三人称叙述,使用被动语态形式,通过使用by+短语表明“行为者”。汉语中也有被动句式,一般通过“把”字句或“被”字句体现出来,但它的使用范围远远小于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范围。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句式在翻译成汉语时需要转换,一般采取两种方法。1.把英语原文的被动语态结构译成汉语的主动结构。(1)将英语原文中的主语翻译为宾语,同时增补(人们、大家等)泛指性的词语作主语。(2)将英文原文中的by,in,for等作状语的介词短语翻译为主语,在此情况下,英语原文中的主语一般被翻译成宾语。(3)在译文中沿用英语原文中的主语,通过添加“加以”,“用……来”等词来体现原文中的被动含义。如Otherquestionswillbediscussedbriefly.(对其他问题将简单的加以讨论。)2.译成汉语的被动语态。除了“把”、“被”以外,汉语的被动含义还可以用“使”、“给”、“受到”、“遭致”、“为……所”、“由……”等表示。复杂长句的翻译复杂的长句在科技英语文体中出现的极为频繁。在翻译复杂长句时,不要因为句子太长而害怕,因为无论是多么复杂的句子,都是由一些基本的成分组成的。首先要弄清英语原文的句法结构,找出基本的主谓宾成分,然后再找出其他修饰成分,整个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通常来说,造成长句的原因有三方面:(1)修饰语多;(2)并列成分多;(3)语言结构层次多。在分析长句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1)找出全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把握整个句子的结构。(2)找出句子中所有的谓语结构、非谓语结构、介词短语和从句的引导词。(3)分析从句和短语的功能,辨别出是主语、宾语、表语还是状语,如果是状语从句,要分清它是表示时间、原因、结果还是条件。(4)分析词、短语和从句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定语所修饰的先行词是什么。(5)注意插入语等其他成分。(6)注意分析句子中是否有固定词组或固定搭配。通过层层剥茧,分清长句中各层意思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按照汉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来翻译,尽可能做到确切、通顺、自然。常用的翻译方法有:(1)顺译法。当英语长句内容的叙述层次与汉语基本一致时,可以按照英语原文的顺序翻译成汉语。(2)逆译法。英语有些长句的表达次序与汉语习惯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这时必须从原文后面开始翻译。(3)拆分法。有时英语长句中主语或主语与修饰词的关系比较复杂,翻译时可以按照汉语多用短句的习惯,把长句的从句或短语拆分成几个句子。事实上,在翻译一个英语长句时,并不能单纯的使用一种翻译方法,往往要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此外,翻译应遵循简洁准确、避免误译的原则。英语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语言,而汉语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也是蕴含信息量非常丰富的语言,同样非常有利于思维。汉语具有概括性强,内涵丰富的特点。英汉对照翻译的学问很深,在科技文章中尤其明显。

在翻译预应力混凝土这篇文章中,我最初将“Whatdoesreinforcedconcretemeanforhigh-way?”译成“钢筋混凝土对公路意味着什么?”后来经过仔细考虑改译为“钢筋混凝土的意义”。翻译的时候要使译文精练,我们可以把原文中的一些功能词或重复词译成较短的单词,这样更符合汉语的习惯。如TheRoleandFunctionofBituminous中的TheRoleandFunction,只需译成“作用”即可。这点也说明为什么大多数英汉对照本书籍必须把英文字体印得很小才能做到和汉语同步。

上一篇:聚会英文范文 下一篇:校长办公室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