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11-01 08:00:29

陈情表读后感篇1

陈老师上课很特别。她不像其他老师那样每节课讲很多,还做不少作业。而是每节课只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和难以理解的讲,剩下的时间就引导我们自己分析.理解和做作业。不懂的问题我们在课堂上及时提出来讨论,最后她再给以评价,因此我们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看书.思考,完成课后作业。她很注重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

陈老师的语言很丰富,教学方法很灵活。上语文课,她朗读课文引人入胜,我们听她用普通话朗读,简直是一种享受。有一次,上《小珊迪》这课,陈老师朗读课文充满着对小珊迪无限的同情。在老师充满感情的朗读声中,不辛的小珊迪好象就站在我的面前`````当读到“小珊迪要死了”那段,老师声音颤抖了,我情不自禁流下眼泪`````

陈老师多才多艺。在教学《花潮》这一课时,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学懂课文,了解海棠花是什么样子,她就用彩色粉笔画了一枝海棠花,远看就像真的一样。当时我真羡慕陈老师,又教语文,又会画画。每次歌咏比赛,文艺表演。陈老师不是教指挥员挥拍,就是教我们怎么样有感情地唱歌。表演时她还以为我们拉琴伴奏。因为有陈老师的指导,所以每次歌咏或表演,我们班都没出过前三名。

陈老师对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很关心,不论成绩好.差,她都一视同仁。谁的家长出差了,她让谁到自己家吃住。其实陈老师家里并不富裕,但是为了帮助同学,她省吃俭用。

陈情表读后感篇2

四十多岁的陈先生原是广西人,十几年前移居澳门。由于只有高中文化,陈先生在澳门闯荡开始十分艰难,经过几年的拼搏终于小有成就,办起了一家装饰公司。自己艰难的经历让他感受到知识对一个人的重要,2002年他通过朋友的联系,在广西南宁市的一所中学资助了几个贫困学生,在当地获得社会反响,受资助的学生也很争气,学习很努力,各方面都很上进。

2003年底,陈先生在该中学又资助几个学生,其中就有高一年级的女生韦小玉。

韦小玉出生在广西融水县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小学五年级时父亲出车祸身亡,家里开始陷入贫困。为了谋生,母亲不得不抛下女儿到南宁打工。2003年,生活稳定下来的母亲把读高一的小玉接到南宁上学。

成为陈先生的助学对象后,从2003年11月起,韦小玉每月都能收到陈先生寄来的200元生活。然而,陈先生在跟踪了解中得知,韦小玉贪玩,不爱读书,学习不怎么好。陈先生感到吃惊,因为其他受资助学生都是刻苦努力、品学兼优的学生。他觉得如果一个学生不好好读书,那就没有资助的价值。不过他认为小玉还小,也许很多事情和道理还想不明白,那么可以跟她签个资助协议,以此来约束、鞭策她。

2004年2月下旬,陈先生拟好一份“资助合同”,在受助人义务一栏写道:“1、每学期结束后21日内,须提交真实之学业证明文件,如成绩单、学生手册等;2、受奖惩须于3日内通报;3、有关重大之事须征询资助人,如转学、升学、文理分科、高考、休学等;4、不许退学、不许打工、不许谈恋爱、不得违反校规、不得有与学生身份不相称的行为,非经资助人同意不得工作(含兼职);5、本科毕业,并授学士学位。”之后作出约定:“受助人不履行(1)(2)(3)项义务,须返还受助财物;受助人不履行(4)(5)项义务,须双倍返还受助财物。”

看了合同,小玉觉得有些条款比较难做到,特别是第4、5条,不是光靠个人意志就能做得到的,但她想得更多的是,如果不签这个合同,陈叔叔可能就不再资助她了,那她就会陷入随时辍学的困境中。小玉的母亲和班主任觉得这个合同对小玉有利,也不是很难做到。2004年2月29日,小玉在合同上签了字。

成绩不好悄然退学

陈先生要求小玉每个周末用中、英文两种语言给他写一封信,汇报学习情况。开始小玉还兴致勃勃地写信,但收到陈先生的回信后,看到自己寄去的信返回来时被他改得花花绿绿,小玉既愧疚又紧张,生怕要是陈叔叔以为她学习太差生气了该如何是好。于是每周去信成了她最费神的事,绞尽脑汁想把它写好,常常一封英文信写上一夜;何况她的学习成绩有时考得并不好,向陈先生汇报时不得不搜肠刮肚给自己找些客观理由,免得陈先生批评她没有好好学习。渐渐地,她变得害怕给陈先生写信,最后她借口学习太忙,干脆不写了。

小玉从乡下学校转到城里就读,基础不是很好,因此在班上的排名也就是中等;而她所在的中学也是所极其普通的中学,每年200多毕业生也就10多个考上大学。小玉开始认真地考虑考大学的问题,以她全年级50名后的排名,要考上大学的确难度非常大的。小玉感到有些恐慌了。

高一即将结束,小玉鼓起勇气提出,目前所在学校教学质量不是特别高,每年考上大学的人数很少,在这里读书考大学可能希望不大,能不能让她换一所更好的学校。陈先生欣然表示同意。小玉经过一番比较后,选择了教学质量较好、离家也不远的南宁市28中,但是转学费要7000元。陈先生二话不说,给小玉汇来了7000元。

可是这时候小玉却又提出别让她考大学,她想去读卫校,将来做一名护士。原来,小玉反复考虑,觉得即使到了28中,她也不一定考得上大学,还不如改读卫校,学一技之长,总比高中文凭找工作容易。但陈先生坚决反对,他劝小玉说:“卫校只是个中专,一个女孩子读中专是绝对没有出息的,你的目标应该是大学。”

陈先生越是要求她考大学,小玉越是对考大学感到恐惧。小玉想来想去,又提出能不能让她转到28中后从高一读起,以打好基础,考大学就更有把握了。陈先生仍然反对,说重读学过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只要她努力,成绩是能赶得上来的。

一个月后,小玉告诉陈先生,她已转到28中了,开始在学校的暑假补习班学习。2004年底,陈先生又往小玉的储蓄卡汇进了一笔生活费,但这次他没收到小玉的回复。由于生意忙,他一时没放在心上。几个月后,小玉仍没有只言片语给他,仿佛消失了一般,陈先生感到有些不对劲,于是打她家的电话询问。让他大吃一惊的是,电话竟然是空号!情急之下,陈先生通过114台查到南宁市28中的电话,学校的答复让他更为吃惊,28中没有一个叫韦小玉的学生!

陈先生又打电话问小玉原来的班主任谢老师,谢老师告诉他,小玉从新学期开始就没来学校了,他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现在学校已将她作自动退学处理。

2005年4月,陈先生委托一个朋友打听到小玉的情况,得知小玉从2004年9月就已经退学了,现在一家公司上班。

索要双倍赔偿起纠纷

听到这样的消息,陈先生很气愤,感到上当受骗了。他决定要向小玉的家人讨一个“公道”。

他打电话给小玉的母亲,质问为什么小玉退学了不告诉他。小玉的母亲向陈先生表示道歉,说只是不想让陈先生太失望,所以才不想告诉他。她告诉陈先生,小玉只是暂时休学,她迟早会返回学校的。

原来,小玉转到28中后,发现这里的学生成绩普遍都比她好,她在这里处于下游水平,她更加恐慌,更加感受到接受别人的资助读书压力太大。思前想后,她决定休学出来打工,与妈妈共同挑起家庭的重担。尽管不上学了,晚上小玉仍然拿出课本自学。

“既然没去28中,那7000元呢?”陈先生问。

小玉母亲再一次表示歉意,说小玉确实去了28中,为此花去了3000元转学费用,剩下的4000元则小玉参加工作而花在添置衣服、车辆上了。但陈先生怀疑这笔钱被挪为他用,为此小玉无法转学而休学了。“你捐给小玉的钱我们以后会还给你的。”陈先生表示希望小玉重回学校读书,以前的事不再计较,但小玉拒绝了。

2005年7月,陈先生一纸诉状将韦小玉和她的母亲告到南宁市兴宁区法院,认为两名被告的行为违反了资助合同,严重伤害了他的爱心,伤害了社会的公义。他这一年多来共捐助了12000元给小玉,要求被告双倍返还他的捐助金共24000元。

得知被陈先生告上法庭,才踏进社会的小玉既感到愧疚,又感到震惊、慌乱,人一下子消瘦了许多。小玉的母亲也感到委屈,她们母女确实没有欺骗他,她的家庭境况确实困难。

尽管被告上法庭,小玉母女仍对陈先生满怀感激。“不管怎么说,陈叔叔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感受人间的温暖,我很感激他。自己违约在先,陈叔叔怎么告我我也没意见,法院怎么判决我也没意见。”小玉说,“可是陈叔叔为什么不多了解我的真实想法,多了解我的真实处境呢?只是一厢情愿地要我这样要我那样,让我很难过。”小玉母亲也称赞陈先生是个好人,是她们母女对不起他,但她也为事情变成这样一个结果感到伤心,表示以后再也不接受别人的捐助了。

兴宁区法院办案法官认为此案比较特殊,不希望爱心行动变成一场纠纷,召集双方坐在一起,希望能调解。陈先生坚持小玉欺骗了自己,她所说的大学很难考并不真实,因为他看过她的成绩单,也向她的老师咨询过,老师表示她如果努力,考上“三本”是不成问题的。由于陈先生坚持索赔,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2005年9月15日,法庭开庭审理此案。法庭上,双方仍未取得谅解。

2005年9月29日,兴宁区法院审理后认为,陈先生和小玉所签订的助学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故在陈先生和小玉之间形成合法有效的附义务的赠与合同关系。对于合同中“双倍返还资助款”,法院认为,因赠与合同的性质为无偿合同,目的是使受赠人得到利益,受赠人不应为此负担超出赠与价值的义务。陈先生要求小玉双倍返还赠与款项与赠与的本旨不符,而且小玉违反合同并未给陈先生造成损失,因此对陈先生提出的按约定返还超出赠予款项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法院据此作出判决,解除陈先生和小玉签订的合同;小玉返还陈先生赠款12000元。法院宣判后,小玉母女表示接受判决,但陈先生不服一审判决,表示提出上诉。

献爱心要不要附加条件

这场“爱心官司”在南宁引起了极大震动,社会各界对此案产生了各种争议。

不少市民对陈先生的做法表示赞同,认为助学附加条件是有必要的。“每个人赚钱都不容易,能够无私地拿钱出来捐助别人也就难能可贵,可是有些人却不尊重捐助者的爱心,胡乱花捐助的钱,让捐助者的付出没有一点效果。”有人还对小玉感到有压力而不解,说:“她能继续读书了,怎么反倒有压力呢?陈先生的爱心应该成为她的动力才是。虽然陈先生的要求有一定困难,但总比失学要好承受吧。如果实现了陈先生的要求,不仅陈先生的爱心有了效果,她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是双赢的事。”

陈情表读后感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著名语文教育家、语文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说,朗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学里,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课堂上分析课文内容,讲解疑难词句成了主线,这样一节课结束后,老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学得也很吃力。从事小学语文多年来,我发现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内容最重要、最有效的的方法莫过于朗读。

新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要求都要自重视朗读。有感情的的朗读课文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朗读的目标要求在各学段的具体表述为: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各个学段都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和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朗读,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

一、课前朗读,大胆质疑

针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提倡"以读为本"。在上课前几分钟之内,简要地提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之后,让学生初读课文,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求做到读准字音,鼓励学生比谁读的流利、读得好。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动笔勾画出不明白的字词和读不懂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会提出各种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时,在提出目标之后,学生开始朗读质疑,他们有提出"倔强"是什么意思;有的会从课文中提出:小红军为什么骗陈赓?"为什么说他是个倔强的小红军"?等问题。根据学生的这些质疑,我再及时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阅读课文穿针引线。

二、带着问题朗读,读后释疑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华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学生在理解感悟基础上熟读成诵,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吸收,发展语感,更进一步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所以课堂上我们就把握机会,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的有声有色,读得有感情。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我在教学《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时,因为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都迫不及待的想得到答案,我充分把握这一契机,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自己的角度,有重点、有目的地再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我一边巡视,一边引导学生释疑,点燃学生思维火花,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思考。还通过介绍时代背景,让学生联系当时的实际情况,理解小红军为什么不吃陈赓递给他的干粮,在读到:"陈赓同志全明白了。"时让学生再返回去读,这时不用老师再讲解,学生都读懂了,陈赓明白了小红军为了让自己走出草地,宁愿自己饿着,不肯接受帮助。学生在读中揭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也得到了较好地锻炼。

三、充分朗读,读后领悟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到,关键要看是学生自己感悟,还是老师硬塞给学生的。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要想很好地完成这一目标要着重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读书,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的遍数多了,自然会了解它的意思。课堂上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要急于让学生马上回答,要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读课文里和问题有关系的相关段落,然后思考回答。只有通过多次朗读,才能使使学生逐步理解课文表内容,了解作者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教师也必须从繁琐的、没有必要的讲解中摆脱出来。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点拨,精于诱导,指导学生通过初读探索,萌生情感;有必要时听录音或者范读来渲染气氛和情感;也可以回读全段,抒感。这样一些反复朗读的过程,使学生的语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2、抓住课文里的关键词句,让学生去理解体会。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透彻理解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很大的帮助。如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应抓住表现人物特点的诸如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词句,表现事情意义的词句,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反复朗读和理解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时,在对小红军外貌描写时抓住"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等词语,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学生会悟出:小红军多么需要别人的帮助呀!可是他后来却拒绝了陈赓的帮助,也从中懂得了小红军宁可自己忍饥挨饿,把生的希望留给陈庚的高尚品质。

陈情表读后感篇4

关键词:诗文诵读 高校学生 口语交际 策略

引言

口语交际水平是高校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他们将来的一项谋生技能。但是高校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现状却不能令人满意,甚至成为他们毕业后就业的一个瓶颈。经典诗文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实践证明,通过经典诗文诵读训练提升高校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研究掌握所诵读诗文的写作背景、情感基调和表达方法

可供高校学生诵读的文本很多,经典诗文是最佳选择。因为经典诗文都是历代以来的文学精品,它最能给高校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想、词汇和精当的表达方法。诵读经典诗文,首先必须对诗深入的研究,从三方面去把握:一要把握诗文的写作背景、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并进一步弄清诗文的情感基调。二要认真涵泳感受诗文中最能打动你的那些语段和词汇。三要思考作者是怎么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找到他最成功的表达方法。

比如我们在诵读陈子昂的《感遇(兰若生春夏)》时,首先应该了解陈子昂当时这样的状况:陈子昂虽然受到武则天的赏识,但后来跟武攸宜出征时,却被武攸宜忌恨,并因此被贬官在家。所以陈子昂空有满腹才华却是无用武之地。所以应该抱着一种怀才不遇并十分痛楚婉惜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其次,这首诗中最能打动人的是“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和“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前面两句把兰若写得那么美:它的颜色是我们中国最看重的红色和紫色,它使林中其他花草都为之黯然失色。后面两句形成反差:但就是如此之灿烂美丽的兰若,却无人欣赏,最后只能随秋风而凋落。这不由让我们想到陈子昂自己,虽为才俊,有满腹的治国安邦之策,却无人能识,落在县令段简之手,最后冤死在狱中。最后,陈子昂用什么方法把自己这种怀才不遇的感情表达出来的呢?是一种比兴寄托的手法:花为美花,人为才俊,花无人欣赏,人也是怀才不遇。整首诗其实是以花比人。

高校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高低,关键看这三点:一是他思想水平的高低;二是他词汇是否丰富;三是他是否找到了合适的表达方法。不能想象,一个思想干瘪、词汇苍白、表达拙劣的高校学生能很成功地进行口语交际。而诗文诵读过程中通过上述三方面对诗文的把握,恰恰能使高校学生在口语交际中需要的这三点素养得到提升。

二、要真正提高诵读效果,就必须做到对诗文熟读成诵

虽然现在一些高校也开展诗文诵读活动,但是他们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却没有做到熟读成诵,一旦脱稿就结结巴巴,甚至出现卡壳的情况,结果活动开展效果就不够好。所以这里强调诗文诵读过程中必须做到对诗文熟读成诵。

第一,熟读成诵是诵读的题中之义。所谓诵读,是在熟读成诵读基础之上的美读,如果对所诵读诗文不能熟读成诵读,就称不上诵读了。第二,熟读成诵对高校学生语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感是高校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程度和敏感性。高校学生的语感好了,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都会增强,他的口语交际能力自然就提高了。那么熟读成诵为什么会促进高校学生语感的形成呢?研究表明,高校学生通过一般阅读所获得的信息,都储存在大脑中的短时记忆中,这些信息只有经过与大脑中原有知识网络的连接才能转入长时记忆。所以高校学生要想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再现作品中精妙的言语形式,达到原汁原味的表达效果就很难。因为他自己原有的语感图式同化了所诵读文本的语感图式,而并没有改变自己原有的语感图式,去适应文本的语感图式而产生新图式。原有的语义、情味、观念等就不能通过原来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而是用他自己原有的语感图式来复述。所以,只有在全面掌握诵读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心、口、耳、眼并用的反复诵读,并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后,才能够让自己原有的语感图式去适应所诵读文本的语感图式,并产生新的语感图式,这样就从根本上丰富了自己原有的语感图式,从而提升高校学生对语言文学的直觉程度和敏感性,即形成语感。比如,当我们对某些诗文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程度、形成语感以后,一旦有和这些诗文相似的表达情境出现,我们当初所诵读的这些诗文就会自动地在我们的脑海中显现出来,有一种“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感觉,就是因为形成了语感。第三,熟读成诵还能培养高校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而条理性和逻辑性是高校学生口语交际不可缺少的思维品质。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尝试去背诵一段诗文时,往往会出现一下子记不起来或是把原文给篡改了的情况,这时我们会自问为什么会这样。原文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我的改动不如原文?经过这样比较思考,一方面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原文,另一方面我们自己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提高。

三、对语调、停顿、重音和语速等诵读方法做出认真的筛选

诗文诵读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笑言、泣语、沙哑、尖声等等,但最基本的要讲究语调、停顿、重音和语速等几个方面。

(一)语调

语调是语气外在的快慢、高低、长短等各种声音形式的总和。正确把握语调可以有效增强有声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语调是由语气决定的,语气的千变万化带来语调的丰富多彩。曲折性是语调的根本特征,这种曲折性表现为四种基本情况:升调、降调、平调和曲调。在进行诵读时,应该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也根据句子本身的语气,选择适当的语调。

还以《感遇(兰若生春夏)》为例来分析语调的选择。这首诗一共八句,共中“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这前四句所用的语调应该是由平调到升调:“兰若生春夏”一句平调出之,以后三句的语调逐渐升高。这样,才能表达看到兰若时那种惊艳和喜悦之情,内心充满了对兰若的欣赏赞美。而“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这后四句所用的语调应该是由平调到降调,“迟迟白日晚”一句,由前面的升调陡然回到平调,表达失落的开始,以后三句的语调逐渐降低。这样,才能表达兰若无人欣赏的那样一种失意和痛婉之情,内心充满了痛楚和忧伤。

(二)停顿

停顿是指语流中出现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出于生理上换气的需要,一方面是出于表达上的需要。在诵读中,适当的停顿可以使声音错落有致,形成节奏,另外还能使表意清晰,便于理解。

仍以《感遇(兰若生春夏)》为例,这是一首五言诗,五言诗句中的停顿,大致有/与//两种形式。这首诗的停顿应该这样来处理: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三)重音

诵读中强调或突出的词、短语、甚至于某个音节,叫做重音。重音不同,所传达出的感情也不同。重音位置的确定取决于诵读者对于诗文的理解和表达的需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重音不是加重声音。突出重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加重声音是突出,而轻读、拖长也同样是突出。可以快中显慢,也可以重中见轻。

《感遇(兰若生春夏)》这首诗,前半首充满了对兰若的欣赏赞美,后半首则充满了痛楚和忧伤。服从于这样的感情表达: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四)语速

语速就是在诵读时语流的行进速度,这个速度是由诗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决定的。语速可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当出现紧急情况或突然变故时用快速,它可以表达紧张、恐惧、激动、欢快等心情;当感情没有较大起伏变化时用中速;当表现沉重、哀痛、忧伤、肃穆等心情时用慢速。不同的语速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诵读《感遇(兰若生春夏)》时,可以这样来处理语速:首句用中速开始,接下来三句的语速则逐渐加快,表现出一种赞美喜悦之情。而后四句则要用慢速来读,尤其是最后两句,要更慢,这样才能表达兰若无人欣赏时的沉重、忧伤和婉惜之情,从而表达出陈子昂的怀才不遇。

以上四个方面是提升高校学生诵读效果的关键。同时,语调、停顿、重音和语速等对于高校学生口语交际中说话技巧的训练也是极为重要的。如能通过诗文诵读来很好地锤炼这几个方面的技巧,对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提升将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易行难。如果要想把由诗文诵读提升高校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想法落到实处,最关键还在于实践。任何技能技巧的获得都需要反复训练,口语交际和诗文诵读也不例外。同时,也只有多进行诗文诵读训练才能锤炼学生现场交流的心理素质。苏轼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说诗文诵读是一个“博观”和“厚积”的过程,那么口语交际就是一个“约取”和“薄发”的过程。通过诗文诵读是提升高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用。语

参考文献

[1]鱼浦江.语文教育理论专题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7-99.

[2]汪大昌.传统格律诗词诵读与语法分析[J].语文建设,2009(10):75-78.

[3]张鸿苓.中国当代听说理论与听说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105-108.

[4]苏绍华.漫谈语文教学中诵读的三个为什么[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7):89-91.

[5]张玲.《我愿意是急流》诵读欣赏[J].语文建设,2010(7-8):154-155.

陈情表读后感篇5

关键词:课堂教育;语文教学;情感目标;导读法

情感培养是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心理学告诉我们,道德情感是道德准则作为人的需要反映到情感对象的结果。纵观中学语文教材,遴选因以情动人而彪炳文学史册的文言文为数不少,如初中的《出师表》,高中的《陈情表》《项脊轩志》等,我把这些谱写人间真挚情感的文言文称为“文言情文”。教好这些“文言情文”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人间情怀、明辨道德准则、增强道德需要,从而丰富个体情感、陶冶美好情操、提升写作境界。

根据我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对此类文章的教学应该“情教大于文教”,即不仅要重视文字、篇章的教学和理解,更应该侧重引导学生理解和体悟文中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情怀。我把对这类文章的教学尝试归纳为“五情”导读法。

一、导入:导情于堂――导现实情形存在之状

编者说:“真挚、丰富、高尚的感情是健全人格的基石,没有真挚的感情,就不会有真正的情谊;没有丰富的感情,就不会有对理想的憧憬;没有高尚的感情,就不会有大写的人。”现实中,“爸爸是邻居”的怪事、老人被逐出家门的悲剧、兄弟争财反目的闹剧等有悖人间真情的事件时见报端。这些正是我们所教的旷世情文的反面材料,也是我们教育所要消除和减少的丑陋现象。

我们把这些情状作为课堂导入内容时,教师的心中应该明白:伟大的情感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人们明晓了什么是高尚的道德准则,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强烈需要,反映到情感对象的结果,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借古人之文来明晰中华民族的传统高尚道德准则,渐次转化为学生的需要,以得到品德的传承和提升。

《陈情表》一文充分展示了这些传统美德的准则――感恩亲情、孝养长辈、不屈权势、坚守节义,教师把这些现实中扭曲情状呈现于前,目的就是引起不同道德准则的冲撞,唤起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和评判,以此进一步理解本文。

二、背景介绍:探情于史――探旷世情理产生之源

要学生读懂《陈情表》中隐含的情理之义,不得不要我们教师去读懂三国纷争到晋一统天下的那段历史,不得不使我们联想到,刘备留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王”遗言后,诸葛亮“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的情状之因,不得不要学生重新回顾初中教材中《出师表》的思想基础和深厚情感,而李密就是蜀国末期诸葛集团的后继者之一,其思想有一脉相承之处。

教师自然会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作者的生平介绍,但是,我们要明白,介绍背景的目标指向是:向学生展示作者两种情感的历史渊源,即“忠孝”“节义”两类传统道德准则的人格化进程。要明白中国式的“忠孝”,即当时统治者提倡的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治民方略的历史传承和演变;同时,要明白中国式的“节义”,即提倡以伯夷、叔齐为范的君臣之间或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之间的一种道德责任规范的历史传承和演变。因为这是产生本文的思想文化背景。

我们只有置人于史、缘史探情,才能使学生意识到:《陈情表》表面陈的是孝养长辈、供养祖母之情,背后掩的是坚守节气、不肯合作之义,文章的魅力所在是文字表现越凄切,孝心表达越强烈,而隐情之义反而越彰显,如果只是陈述孝养之情,那么,千古孝子孝孙不计其数,《孝经》之文就足以湮没《陈情表》一文。

三、整体感知:领情于文――领隽永情感蕴含之理

《陈情表》因“情”而成隽永之文,我们必然要教学生领略文中隽永之情蕴含之处和蕴含之理,而《陈情表》一文的情感脉络非常之清晰,我把它概括为“两难相权,取其孝”,即“祖母年高病缠当需侍汤赡养”和“接到圣诏不矜名节理应就任”的两难冲突,而作者阐明选择前者的过程。但是,难度在于如何能把“情”陈述得使残暴的统治集团收回诏令。

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统治者不会因作者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而生恻隐之心,当初曹操借刀杀祢衡、嫉才怀恨斩杨修的传说,作者不会不耳闻的。文章的高明之处,就是作者抓住了统治者宣扬的忠孝两种道德准则的互相矛盾之处,让统治者难杀如此大孝之人而把其丑行昭示天下,作者就是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做到了这一点,明是“取其孝”,暗是“守其节”,作者为何在状写自己身世和提及祖母刘氏之处,竭尽渲染之能事,目的就在于此,情在理中,情由理生,才会有如此奇文,不得不使统治者折服,更让世人叹止。

基于以上的理解,在整体感知全文中,教师应当巧设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有指向地思考,学生对文章情理的关系自会迎刃而解,学生终身难忘的或许不是个别词语的意义,而是对文章情理相生的深刻理解。

四、品读文句:品情于句――品细腻情愫表现之法

语文教学必然要落实到字词句段中,这是语文的基本教学目标,基于上文的认识和铺垫,我们自然要引导学生进行文字的品读,本文写的如此凄切感人,自有其独到之处,我们要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高超技巧。

本文贯穿一个“情”字。但是,本文情感虚实相间、摇曳飘忽,可谓真情虚义、实意假情,互相交织,相为铺垫:即身世凄苦祖母年高是真情、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为虚义、身受优渥感恩拔擢是假情、进退两难狼狈处境是半实半虚意,当然,全文的文字背后还隐蕴了一种真情――节义;本文情理相生,理由情生,情发成理:即写赡养之情、狼狈之情引出孝治之论,由孝治之论生发愿乞终养之情;本文还具有叙表两枝、叙中寓情、叙议相交、水到渠成之妙。

品味此文的艺术魅力,我们必须在理解字面的基础上,一读再读反复读:初读,解文中之叙;再读,体文中之情;又读,会议论之宗;反复读,思作者之义。教学至此,学生对作者的道德准则已经了然,对作者的道德需要已经明晰,对作者的道德情感已经领悟,对作者的笔法已经品赏,对李密的高尚人格也一定有了强烈的认识,课堂的情感目标由此得以实现,相信文章将成为学生终生的情操范文!

五、积累运用:抒情于笔――抒高尚情操笔端之间

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并且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提高,是语文教学的又一目标。《陈情表》一文区区五百七十五字,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熔叙、情、理、义为一炉的典范,通过上面的教学,应该更进一步启发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借鉴和运用。

借鉴本文之法,我们可以借用王国维的三境之说,第一境界是摘文中词语于习作之间;第二境界是仿谋篇布局于构思之中;第三境界是寓人间之义于笔端之下。教师要鼓励学生不仅要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更要明白为什么写,通过本文的教学要让学生体会人间真情源于德,德是我们对人间美好准则的不懈追求,只有德高而后才有文成,启迪学生朝着最高的境界努力。

参考文献:

[1]沈德立.全国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统一考试指导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21.

[2]丁帆,杨九俊.语文.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4.

[3]富康,宋宁.家教博览.2001(02).

[4]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沈晓阳.论道德的人格化与制度化.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作者简介:杨永其,教师,1968年11月生,江苏常熟人,本科学历,教育硕士,中学一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研究。

陈情表读后感篇6

公交780路调度员陈双龙为维护公共秩序不幸殉职,可以说是2004年岁末,最牵动上海人心的一件事。本市各主要传媒都从各自角度对此进行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12月23日开始,本市各日报共刊发相关报道60多篇,营造讲文明、守秩序、重规则的舆论氛围,社会正气得到弘扬,不良行为受到谴责,较好发挥了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其中,新闻晚报的探索颇有意义。

1.首发第一枪

新闻晚报在这次报道中可谓先声夺人。2004年12月22日,780路资深调度员陈双龙为维护车站秩序,在劝阻一名想插队上车的乘客时,被对方用伞尖戳进左眼,导致脑出血,最终不治身亡。事发当日,新闻晚报记者即赶赴现场,采访周围群众,了解事件真相,后又赶往医院,向医生了解陈双龙病情,并在次日率先对此作了报道。报道刊出后,读者反应强烈,不少读者来电谴责行凶者的恶行。第二天,本市各主要报纸都在相关版面以突出版位报道此消息,市民对此事件的关注度急速上升。

在众多传媒跟进的情况下,新闻晚报对事件进一步作了报道角度和内涵的开掘。在24日早上编前会上,考虑当日是“平安夜”,上海有一换肾的母女出院等几个要素,新闻晚报编辑部策划派记者向尚在抢救中的陈双龙和换肾母女鲜花,表达我们和读者对陈双龙忠于职守、见义勇为的敬意,以及对爱心滋润下新生命的祝贺。但当记者赶到陈双龙所在医院,却获悉老陈已于凌晨不治身亡。消息传来,编辑部立即决定以评论开路,用强烈对比的方式表达尊重生命,呼唤公德,倡导文明的报道立意。当天新闻晚报头版头条位置是评论《为安宁祈福,让生命不败》,主打是两篇鲜明反差的报道,一生一死,一喜一悲。整个版面,引导正确,编排醒目,对比强烈,突出了报道的主题,带给读者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和情感体验。

24日晚,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市长韩正及市委、市府有关领导,上门看望了陈双龙家属。市领导高度评价陈双龙在平凡岗位上忠于职守、为上海文明建设默默奉献的行为,号召市民以实际行动悼念陈双龙;同时赞扬了协助警方抓获肇事者、富有正义感的杨柏年。获悉市领导指示精神后,25日,新闻晚报又以两个整版的篇幅报道陈双龙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加上市文明办领导对陈双龙事件的点评、本报言论,整组文章从不同侧面进一步提升了报道内涵,点出“城市文明是由一个个平凡岗位、平凡的人建设起来的”的主题。

3.活动显责任

在整个报道过程中,新闻晚报组织策划了多项活动,体现了媒体的责任追求。12月25日下午,新闻晚报组织小记者到780路车站当一天小小调度员,倡议大人、父母自觉遵守交通秩序;26日派出多路记者到地铁、售票处等处,对上海排队“长龙”现象作现场调查,倡导市民文明排队,良好沟通;31日与市文明办、交通局等单位联合开展征集百名公交志愿者活动。当日,上海正遭遇多年未见的严寒,一夜大雪,使申城成了冰雪世界,气温降至零下4~5℃,新闻晚报10多名记者和众多志愿者,一清早踏冰上街,分赴本市各主要公交站点,维护车站秩序,以实际行动悼念学习陈双龙。许多候车乘客为记者们的行为所感动,都表示要自觉遵守维护文明秩序。是日下午在陈双龙追悼会上,新闻晚报还组织党员群众向陈双龙家庭捐款,表达对市民英雄的敬意和爱心。这些策划和活动不仅丰富了报道内容,更重要的体现了新闻晚报的一种社会责任感和正义的追求。

在陈双龙事件报道中,新闻晚报前后出动了12名记者和一大批小记者,刊发相关报道20多篇,报道的频度和跨度在同城媒体中居前列,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得到广大读者的肯定。

这次陈双龙事件报道,能够取得积极的社会效应,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是――

1.对突发事件要全面把握。对突发事件隐瞒不报和自然主义地处理都是非明智的做法,如今是信息社会,信息流通的速度和手段已今非昔比,突发事件往往具有一定新闻价值,有一定的“眼球”效应,回避不报既是一种懦弱也是一个损失;但自然主义地就事论事报道,也是缺乏责任的表现,就有可能削弱事件内涵和舆论引导的功效。陈双龙事件是突发新闻,假如仅仅反映老陈被伞尖戳伤死亡的经过是远远不够的,这次许多媒体都将卖报员追凶、群众谴责作为主题,事件的新闻价值和媒体责任才得以有机融合,充分显现。

2.负面事件可以发掘出正面元素。陈双龙为维持社会秩序遭重创不治,的确是一件负面事情,但通过传媒全面报道、正确引导,社会的正义感和公德心得到弘扬。事发现场,卖报员杨柏年奋力追凶,是该事件的一个正面元素;事发之后,不少公交车站秩序改观,也是一个正面元素,说明人们从最初对陈双龙牺牲的痛惜、对行凶者愤恨的朴素感情,升华为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城市文明的行动,取得积极良好的报道效果。

陈情表读后感篇7

听罢讲座,感悟良多。语文教师如果要想在语文教育上有所作为,那么就必须在热爱语文的基础上,培养情调,提高素养,走进深层。

一、做一个有情调的语文教师

陈先生从他最近写的文章《我新收的两个徒弟》谈起。说起两位弟子,陈先生一脸得意:其一是桐城男儿,治学刻苦认真,传统学养扎实,在先生的引导下,正在学习享受生活;其一是昆曲发烧友,热爱艺术,悟性极高,是不错的语文教师苗子。看得出来,陈先生对两个弟子寄以厚望。先生貌似松散的生动叙述,其实聚焦于一个道理:语文教师,应该成为一个有生活情调的人,否则,他就不可能对语文有真感情、深体悟。著名作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曹文轩教授指出:“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多彩的生活情调。”多年以前,语文教育大家张志公先生曾亲口对陈先生说:“一个语文教师,不读书,不旅游,不看戏,不交友,是最大的不务正业。”

这样的“闲谈”,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情调的人,唯其如此,他才有可能是个有趣而可亲之人,才有可能具有“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浪漫情怀,才有可能对语文有独特的体悟和全新的发现。语文教师,必须是个有情调的人。这样的见解,新人耳目。

二、做一个有底蕴的语文教师

笔者一直以为,真正的名师其魅力必须显现在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之中。陈先生正是这样一位有着深厚课堂教学功力的名师。

陈先生介绍他最近听过的同题语文课《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在他看来,执教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都很不错,但是对课文本身的理解似乎还欠火候。先生认为,语文教师既要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又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即从更广更深处开掘教材,形成独到见解,引领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新天地,“教语文要教到语文的深处去”。

在陈先生看来,要教好《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课,首先要从小说的时代背景入手。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先生查阅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等史料,先把书“读厚”,方能把书“读薄”。先生认为,故事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日本侵略朝鲜,朝鲜向明朝求援;而此时的明朝国库空虚,有大臣提议朝廷通过卖官方式来筹集银量,补充军饷。于是,小说有了李甲携千金进京买官的故事开端。再者,万历年间朝政腐败,但市井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经营钱庄的晋商与从事物贸的徽商表现异常活跃,城市中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妓院”,产生了孙富这样的富商和杜十娘这样的名妓。教师要让学生准确理解传统小说,必须注重学生文史知识的积累,以提高其人文素养。

陈先生特别指出,围绕重大问题展开有意义的师生对话,是语文课堂出彩的关键。为此,陈先生精心设计了一个盘活全局的问题:“杜十娘的人生悲剧主要是由谁造成的?”通过讨论,师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杜十娘的悲剧,主要是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而那种社会制度的代表人物,就是那个深隐幕后的李布政。诚如田汉先生所归纳的那样:“七分在社会,三分在自身。”语文教师必须善于提出有价值的“真问题”,作为师生对话的桥梁,而不是像有的教师所提出的“假如你是李甲,你会把杜十娘带回家吗?”之类只能搅乱正常课堂的无当问题。

三、语文素养需要慢慢养成

对于“语文素养”这个新课程改革中的“显词”,陈先生没有作概念上的阐述,而是以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语文素养,就像威士忌酒,它是在酒桶上慢慢酿成的;语文教学的“酒桶”即为“教材”。因此陈先生说他“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带领更多的语文教师走进文本,来提高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已过古稀之年的陈先生,以其对语文教育的深情厚意,严谨的治学精神,灵活的研究方法,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吸引了台下的语文教师。

陈先生说他是广东人,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但他用得恰到好处的语气语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笔者敬佩陈先生的实在,如果没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如果没有成功背后的巨大付出,陈先生肯定不会有如此精深的造诣。老一辈名师的求索精神,正是我们这些后来者的宝贵财富。

四、细读经典大有可为

陈先生为我们剖析他的得意课例《背影》中的两个教学环节:

其一,散文多次写到“我”的流泪,教师请学生找出相关词句并体会作者的感受。研读过后,大多数学生懂得,眼泪“倏倏地流了下来”是为家境凄凉而忧伤,“我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是为不懂深厚父爱而愧疚,“在晶莹的眼光中”是为不与父亲相见而相思情切。讲到此处,陈先生别出心裁地提了一个问题:“在晶莹的泪光中”的“泪光”能否改为“泪珠”,理由何在。借助教师的点拨,学生们终于明白,作者用“泪光”是为了强调自己的内心感受,而“泪珠”更适合于形容别人的外在表情。一字之差,情味迥异。

其二,教师如果要让学生把“背影”这一特写镜头画成油画或国画,那么画作的整体色调应该是暗淡的;但有两样东西必须用暖色调来表现,请学生设计需要用暖色调来表现的两样东西。最后,师生达成共识。一样是那一堆“朱红色的橘子”,代表着父亲对儿子“生活上的关爱”;一样是“紫色皮大衣”,尽管生活十分艰难,但父亲还是为儿子买了皮大衣,希望儿子能功成名就,生活得好一点,这是父亲对儿子的“精神上的厚望”。

这两个教学环节,紧扣语言因素,依据初中学生的心智特点,始终让学生的认知处于冲突状态,使之保持语文学习的“陌生感”,从而激发其强烈的探究欲望,实际效果极佳。

由此可见,那些常教常新的经典课文,有着太多的教学契机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把握。细读经典,大有可为。教师要从文本出发,走进语言的深层,引领学生充分感受语文的魅力。

讲座结束后,陈先生为笔者题词:“我们确信,最伟大的真理是最简单的,最伟大的训诫是最容易明白的。”

笔者相信,陈先生是这么思考的,也是这么实践的。

陈情表读后感篇8

――《感动中国》陈斌强颁奖词

幼时记忆

母亲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心灵手巧,陈斌强兄妹小时候穿的衣裤、鞋子,都是她亲手缝制的。

跟许多农村妇女一样,母亲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三兄妹中,对陈斌强最疼爱。姐常酸溜溜地说,“你是宝贝儿子哟!”

夏天天热,陈斌强喜欢拿席子睡在阳台上。早上醒来,身上总多了一条毛毯,那是母亲半夜起来替陈斌强盖的。

记得初二那年,去表哥家喝喜酒。一个鞭炮在陈斌强眼前炸响,陈斌强当即睁不开眼,泪流不止。母亲陪坐在身边大半夜,轻声安慰陈斌强,一遍又一遍擦拭陈斌强流下的泪水。临睡前,又剥了很多桔子,整整齐齐码放在陈斌强枕边。

上了师范学校,在家的时间少了。暑假里,陈斌强想到同学家玩几天,母亲总是不情愿。她说,“平时都在学校,放假了,让妈多看你几眼!”

母亲很要强,事事不甘人后。阿姨们这样评价她:“别人没有的她要有,别人有的她要最好。”所以,在学习方面,她对陈斌强要求极严。

直到现在,陈斌强还记得读小学时的一些镜头:每天天刚亮,他妈妈就叫他起床读书。旁边放一支粉笔,每读完一遍,就在地上画一笔“正”。睡眼惺忪的陈斌强,常常读着读着就睡着了,然后耳朵就传来一阵疼痛:那是母亲在拧陈斌强。有时陈斌强也偷懒耍滑,偷偷在地上多画几笔(母亲要求陈斌强每篇课文读20遍),被小妹揭发后,免不了一顿责打。

上学第一节课,照例是早读。因为在家已读的滚瓜烂熟,到校后常常翻开课本读一遍,便在同桌惊奇的目光中,到老师那里背书了。所以,同桌私下称陈斌强“神童”。

小学的陈斌强,在母亲督促下,能把一本语文书从头背到尾。母亲为此很得意,常叫陈斌强在亲朋好友面前表演一番,每次都得到大家的赞赏。

陈斌强很爱看书,那时家里穷,买不起,就到书摊上去租。每次向她要钱租书,母亲都满口答应。现在想来,陈斌强喜欢语文,最终当了语文老师,与母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母亲命运多舛,1983年父亲车祸去世,留下年幼的三个孩子,大姐13岁,陈斌强9岁,小妹7岁。母亲拉扯陈斌强兄妹不容易,不久带着陈斌强兄妹改嫁。她和继父起早摸黑,抚养共同的5个孩子。

然而这样的日子也没过几年,母亲又因家庭矛盾离异。陈斌强把母亲接回磐安,和年迈的奶奶同住。

可是祸不单行,没过几年,母亲竟然因为生活的不幸,得了老年痴呆症。听到医生的这个诊断,陈斌强总是不敢相信。母亲,陈斌强那聪明要强的母亲,怎么会得这种病呢!

姐姐无意中对陈斌强提起,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跟陈斌强在一起。那一刻,陈斌强流泪了。陈斌强知道,这辈子,自己是不会丢下她了!

绑着母亲去上课

由于坐公交车不现实,母亲随时会大小便失禁。陈斌强有一辆电动车,可坐电动车又怕她摔下来。正在为难之际,陈斌强想起小时候,母亲背着他干活的情景,灵机一动,找来母亲曾经用来背他的“大带”(一种农家自制的又宽又长、干农活时可以背小孩的长带子),先把母亲绑住,然后把母亲捆在自己身上,就此开始了带母上课之路。

陈斌强在墙上贴了一张日程表,时刻提醒自己别忘了照顾母亲:凌晨1点,陈斌强叫醒母亲,上一次厕所;5点半,再次上厕所;6点,陪学生早读;7点左右,给妈妈喂早饭、梳头……每个课间,陈斌强都会赶回宿舍,看看老人。到了傍晚,他还要陪母亲散步,然后自己去晚自修,一直到晚上10点,服侍老人躺下睡觉。

这些对于陈斌强来说不算什么,“照顾父母是份内的事情,比起其他人做的伟大事情我显得很平凡。”陈斌强表示,照顾痴呆的母亲并不难,最难是亲戚朋友的不理解和母亲病情的加重。

早上起床陈斌强母亲经常大小便失禁,弄得满屋子臭烘烘。陈斌强妻子为此经常同他吵架,亲戚朋友也是不理解支持,要求把母亲送到养老院,这是陈斌强最苦最难的时候。但他清楚的记得,母亲刚发病还清醒时说起“想和儿子一起生活”,这坚定了他照顾母亲的信念。

实际上,坚持照顾母亲的陈斌强确实吃了很多苦头,除了日常料理的艰辛外,生活质量也是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比如陈斌强出门不能超过半天,生活拮据经常捉襟见肘,一家人租住蜗居在县城,还要兼顾照顾92岁奶奶的责任。

进城工作

陈斌强的故事被多家媒体广为热传,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陈斌强的一家人的境遇也逐渐得到许多热心人的帮忙。浙江义乌同泰亨理疗中心的人员数百里赶来无偿为陈斌强母亲治疗,经过一个半月治疗,母亲便能自己小便。医生许利中告诉他,坚持治疗4个月将有质的改变。与此同时,磐安教育部门也给陈斌强特事特办,工作单位从乡下的冷水镇调到县城工作,一家人终于团聚在一起。

自从调回城里之后,陈斌强与儿子陈思尘在一起的时间就多了。有空的时候,他会在小黑板上教儿子练字。对儿子的教育,陈斌强过去亏欠太多,他要补上。

思尘活泼好动,相比母亲,他更喜欢跟父亲一起玩。陈斌强一直都是一个慈父的形象,思尘最喜欢跟爸爸一起玩飞行棋,棋子早就不知去向,只剩一个骰子。怎么办?父子俩就将就着玩,用手指充当棋子,也是不亦乐乎。

房间里,他的母亲坐在窗边,看着外面道路上的车水马龙,不时朝着客人露出笑容。陈斌强经常给母亲去倒马桶,因为一不留神,一只鞋在母亲脚上,另一只鞋却可能被她塞进马桶。马桶保持清洁,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好心人寄来的药,陈斌强一直坚持给母亲服用,效果不错。过去,母亲还不怎么会自己吃饭,吃一会儿,总要扔掉调羹,开始东张西望。6日的午餐,陈斌强把菜混进饭里,拿给母亲,“现在她自己会吃了”。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也会有所“表示”,有时会主动起身迎客。这些小小的变化,让一家人很是欣慰。

亲友的评价

妻子傅柳萍:“妈妈喂儿子,儿子喂妈妈。”

一家人吃晚饭时,陈斌强7岁的儿子多多都会这么开玩笑。每次听到这句话,傅柳萍也会跟着儿子一起乐。说起儿子,这个30岁的女人脸上难掩幸福,可她也觉得自己和丈夫亏欠儿子太多。

“婆婆刚生病那会儿,我儿子两周岁都不到,我们真的束手无策。”怎么照顾一个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夫妻俩毫无经验,“她拉了、失踪了,我难免会生气,可又很无奈。”

傅柳萍不是没有劝过丈夫,把婆婆送到养老院去吧,可丈夫的回答也让她觉得有道理:一个连儿子都不认识的老人,送到养老院,被欺负了怎么办?一个月上千块钱的养老费,以夫妻俩的收入,也很难负担。回想那几年,傅柳萍忍不住红起了眼睛。“难,真的难。”因为没有人照顾,儿子刚23个月大,傅柳萍就狠下心,把他送到了幼儿园,“一般幼儿园都只接收满三周岁的孩子,园长体谅我们才接收了。”

同事罗龙庆说:“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孝。在学校里,我和他们母子一直是邻居。我发现陈斌强经常骑着电动车载着妈妈来学校的,奇怪的是,两人用一根藏青色的布条绑在了一起。后来才知道原因。父母背着儿女上班,听说过很多,儿子背着母亲上课,我真是闻所未闻。一开始我们很多同事都不解,也不止一次劝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天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得消?不如把她放到养老院里。’他翻来覆去就一句话:舍不得。我每天都看到他坐在小凳子上,帮妈妈喂饭、洗脚、剪脚趾甲……有时候下雨,晒衣杆上,挂满了陈妈妈的裤子,我就知道,那是她又把大便拉在了裤子上。这些,一重复就是5年啊。我觉得,他不只是一个语文老师,他还用行动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孝’。”

感动中国

在“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晚会现场,陈斌强从两位天使般的小朋友手中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晶奖杯。他说,在获得这个荣誉之后,压力更大了,以后必须更加努力工作,更加好地照顾母亲。他经常说,自己只不过是做了很平凡的事情,然而就在不经意之间,他的孝行感动了整个中国。

在《感动中国》的人物专题片中,陈斌强这样说:“小时候妈妈用它来背着我,现在,我用它来背着妈妈。每个母亲都愿意给自己的子女最好的,现在我也愿意尽我所能地去照顾她。”

陈斌强的事迹感动许多人之后,2012年10月,曾有好心人愿意出资帮他请一名护工照料他的母亲,但被他拒绝。“总没有自己服侍得那么贴心、细心。不然,5年前我就把母亲送到养老院去了。”母亲要是被送走,陈斌强一万个不放心。

由于老年痴呆,陈斌强的母亲陈月光的智商只相当于一岁多的孩子。陈斌强照顾母亲,像是照顾一个孩子一般。“她也许不知道我是谁,但她一定知道,这个人对她好,我想只要这样就足够了。”

关于照顾孩子一般的母亲,陈斌强在《感动中国》专题片中说了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

“虽然,我这么尽心照顾她,但她还是一天比一天糊涂。照顾孩子相对开心一点,因为孩子一天比一天能干,一天比一天懂事,但是正因为如此,妈妈更需要我的照顾。”

“孩子是可以等的,可是我妈妈,却没有时间等了。”说这话时,母亲陈月光坐在一旁,像是听懂了似的,表情凝重。陈斌强把一块饼送到母亲嘴边时,她又开心地笑了。

上一篇:我的教学故事范文 下一篇:二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