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9 11:13:21

陈情表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李密;《陈情表》;真情;矛盾

随着李密《陈情表》作为传世名篇而被选入中学课本,用来教育学生学习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顺”以及文章写作时的“写真情真事”的标本,但仔细推敲文章,则可以发现文章之中的孝顺之情实有,但却不是其辞官以拜表而得以保命的根本原因。通过细读文章,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事理逻辑方面的几组矛盾,通过追索这些矛盾,可以揭示李密之所以说服晋武帝司马昭同意其推迟出仕晋朝并非仅仅是由于司马昭被其供养祖母刘氏的真情所感动,还存在着李密在文章中使用得其他手段解说其暂不出仕的政治利益方面的内容,但这些手段运用极为隐蔽。细读文本也还可以使我们了解文章写作不仅是“因情造文”还包括“因文造情”的可能。

一、《陈情表》中关于辞官原因的表述

李密在《陈情表》中说到自己与祖母二人相依为命的那段日子,文章叙述得情真意切,而说到自己不愿离开祖母独自去晋朝都城长安为官时更是感人肺腑。文中李密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敢废远……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李密在文章中提到的不愿为官的真实原因。在谈到这这是原因的同时,李密还谈到另外一层令司马昭颇为顾忌的原因,即李密对蜀国的眷恋,

但李密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八个字来打消司马昭的顾忌,对这一原因进行了否认。达到让

司马昭同意他在家侍奉祖母,待其归天之后再出仕晋朝的目的。但这并不是李密辞官的全部原因,同时也不是司马炎同意李密辞官的根本原因。

二、《陈情表》中的两处矛盾与李密辞官的原因

侍养祖母以终天年,这是李密在文章中所说拜表辞官唯一理由,但这并不是李密不愿出仕晋朝的全部原因,还有李密在对蜀国的眷恋之情,同时李密为了使司马炎答应自己的要求,除了怡养祖母易中天年的孝道之外,李密还使用了其他手段。总的说来情理两方面之外还包含有威逼利诱等手段,又要挟也有妥协,最终使得自己的目的得逞。这些可以从文章中存在的两个矛盾之处看出。

1.尽孝与尽忠的矛盾及抗争

中国儒家自西汉董仲舒之后,“忠孝仁义”成了历代治理国家的核心观念。整个两汉时期,文人出仕都讲究忠孝节义,成为一种政治气候。汉末之后,朝政迭代更替,统治者在提倡“忠”这一伦理的时候便会感到一种尴尬,因为无论是曹魏政权还是司马氏的晋朝,都属于篡逆得来的,有名不正言不顺的嫌疑,所以只好提倡“孝”这一伦理。虽然司马氏自己面对这种尴尬需要为颜面遮拦,但要求士人出仕为司马氏尽忠却是政治现实。面对这一极其强大的政治现实李密也正好用司马氏避忠谈孝这一动机来和司马氏作斗争,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暂不出山。

司马氏提倡“孝”这一伦理,认为有“孝”行的人才值得重用,对之进行标榜,欲以为天下楷模。这话出自《论语》“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而李密提出自己想对自己的祖母刘氏尽孝道,侍养祖母,所以不能出仕。如果司马氏欲强行迫使李密出仕晋朝,那么李密便不能对自己的祖母尽孝道,这与司马氏欲以孝道标榜天下的做法相违背,并且在政治上会给司马氏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毕竟司马氏使得李密不能尽孝道这是一件极为忌讳的事情。一个不慎便有招致天下人腹诽之嫌。

2.事实方面的矛盾及政治利益方面的抗争

在尽孝与尽忠的矛盾掩盖下的是“矜名节”与“不矜名节”的矛盾。在蜀汉政权覆灭之后,李密不愿立刻出仕晋朝,所以在除了从情理上和司马氏展开抗争之外,还从政治利益方面和司马氏展开抗争。其不愿出仕的心思可以从《陈情表》中言及的事实逻辑矛盾看出。

李密曾经出仕于蜀汉政权,担任一定的官职。《陈情表》云:“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李密在陈寿《三国志》中没有单独立传,但南朝刘宋时期裴松之做注的时曾云李密“治《春秋左氏传》,博览多所通涉,机警辩捷。事祖母以孝闻,其侍疾则泣涕侧息,日夜不解带,膳饮汤药,必自口尝。本郡礼命不应,州辟从事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奉使聘吴。”可见李密的祖母刘氏在李密出仕蜀汉之前就已经疾病缠身了,但李密还是出仕了蜀汉政权。李密本是荆州人,出仕蜀汉之后出使东吴孙权,且身为蜀国太子冼马,自当身往成都。离开其祖母也应当有一段较长时间。从荆州至成都与至长安,以三国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情况来看,路途险易相较大略相当。既然李密曾经能够出仕蜀国,那么现在就能够出仕晋朝,毕竟晋朝建立与蜀国灭国时差上相距不远,可见其“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多少有些虚假成分。

虽然李密有言不由衷之处,司马炎也明白,但李密在拒绝的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底线“尽节於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等待李密尽孝道成了司马炎一本万利的事情,可以坐收名利,使天下人知道其怀才之心,还能得到李密的感激及为其所用,还给自己添加好的名声。况且李密等于宣布投靠司马氏的新朝政权,延缓的只是时间而已。

三、结语

李密身处晋朝新成立之时,司马氏统一全国的格局已经基本完成,蜀汉政权已经成为过去,而中原汉朝已经由曹魏政权转手为司马氏的西晋政权。李密正如大多数士人一样成为司马氏的治下之民,而晋朝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已经成型,所以司马炎可以等待李密尽孝之后出仕。可见在延缓出仕这件事上,李密不仅靠的是教学中所说的“一番情真意切的说辞”,还有威逼利诱等手段。

首批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上线

“十二五”期间将推出五千门课程向公众开放

(本刊记者 纪秀君)从教育部新闻会上获悉,首批120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将正式通过“爱课程”网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这是继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之后,中国开放教育成果的又一次大规模亮相。

据介绍,本次亮相的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高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不仅有课程全程教学录像,还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等教与学活动必需的基本资源,并构建了适合在校学生及社会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的网络学习环境。

陈情表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过程

学习完了《陈情表》这篇课文,有成功,也有不足。在反复修改教案的过程中,我更多地学会了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把自己当成学生,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把教案更加详细化、具体化。

一、作为一个新手,教学设计尤其重要

一方面,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指导和组织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教”是为“学”服务的,因而,有效的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设计成为重要课题。也就是说,如何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并取得最大化的学习效果,这才是备课最关键之处。另一方面,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一定会跟着教师的教学设计走,稍不注意,甚至会出现与教师意愿相反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作为新手,由于缺乏课堂的掌控和应变能力,将很难应对。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光要吃透教材,建构教学流程,还必须尽可能从多方面为学生设想,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种种状况,力争保证教学过程的万无一失。

初上该课文,我就出现了这方面的问题。当时,我在反复研习教材的基础上,备了《陈情表》的详案。教案设计了两个问题,我自认为比较简单。可我忽视了自己是在反复研习课文的基础上,吃透了教材,可学生不一样,他们是第一次接触课文,完全是一个陌生的情景,不能也不可能上升到我想的那个高度。因此,学生对于我的教学设计,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不知所措。课后,我深深地思考:尽管我是备了详案,可我是按照我的思维去设计教学,但完全是以我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导性,学生并不可能完全按照我的思维走,因此,我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后再次上该课文,我从学生的角度设计了《陈情表》的详案,效果非常的好,整个教学过程完整而流畅。

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要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的切入点,以此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思考探究,使之形成心得,有话可说

初次试讲,教案的设计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陈什么情?为什么陈情?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希望借此理清课文思路,但课堂情况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面对我的问题学生茫然无措,课堂成了一潭死水。可这是为什么?我明明设计了详细的教学设计,难道是教学设计有问题?当时丝毫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按照设计好的教案,按部就班地走完流程,再也无法顾及到学生了。于是越教越枯燥,越教越糊涂,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不上来,感觉整堂课都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把“答案”“教”给学生,这种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状态,决不是我要的课堂。

经过反复推敲,第二次试讲,我把提问改成了:本文陈了哪几种情?并展示了一组提示性词语:苦情、恩情、忠情、孝情、亲情、处境、心愿……以此引导学生深入课文,理解“情”的内涵,进而展开讨论。由于问题很好地贴近了课文和学生实际,而且又有了详细的提示语,因此学生能很好地深入课文思考探究。结果是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笑声充满了课堂,此时的我不再是唱独角戏,已然成为了导演,而学生也充分诠释了演员的角色。

三、教学中的大胆创新,就是要在精心准备设计的前提下,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心得体会

当四人学习小组围绕“情”的内容展开讨论的时候,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由于问题的切入非常好,所以每个学生阅读思考有了明确的方向,能紧扣课本进行问题的讨论,回答问题自然有话可说。课堂上,我突然觉得,既然学生都能借助提示语深入课文,理解“情”的内容,那我何不把教师课堂小结换成学生课堂小结,板书多种“情”之间的关系,我再稍加补充,岂不很好?

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其实心里很紧张,毕竟是比武课,万一学生总结不到位怎么办?我应该怎样往主题上引导?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课堂最后十分钟,两位女生先后在黑板上板书小结“情”的丰富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像老师一样在讲台上的阐释,有板有眼,有模有样,所有的同学都为他们鼓掌。这才是这节课最精彩最成功之处。因为学生们都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们尽管总结的不是很完美,可是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这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活动,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反映非常好。学生总结是自主的,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整个过程轻松愉快,整个课堂充满笑声。想不到课堂上突然的想法,大胆的设计,竟会有如此成功的结果。

四、结语

语文教学看似简单,但上好一堂语文课真的不容易,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尤其不容易。作为语文教师,要广泛涉猎群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要高度重视备课,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深入课文,有话可说。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尤其是像我这样的教学新手精心准备。当我们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阅读与训练时,又不可过分拘泥这个设计,要善于抓住课堂的突发思维,大胆地给学生展示自己,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甚至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陈情表教案范文第3篇

设计思路:高中语文课标特别强调对中学生的情感培养,有人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想,语文课就是用教师自己的情感去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最好平台。一封《陈情表》,篇幅不满五百字,却流传千古,作者李密也因此被后世的史官载入正史《孝友传》,成为封建时代立德立行的楷模。

本教案将通过《陈情表》的教学,引导学生对于古人“至孝”行为的理解,唤醒他们对亲情的珍惜。

学习目标:

1.梳理课文情节,检查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

2.通过阅读对祖孙之情的描写,具体体会“孝”这一中华美德。

3.引导学生赏析李密说情的艺术以及至真至诚的说情语言。

教学流程(3课时):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以声激情

充满真情的课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引进我们设置的情境里,于是我在课前选择了满文军的一首《懂你》,把整个课堂引入深情的氛围,然后导入:

读《出师表》不泪下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泪下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泪下者,必不友。今天,让我们走进李密的陈情表,去体会一个孝子面对恩重如山的祖母和皇帝诏命时无奈的述说吧!

二、涵咏功夫兴味长,以读诉情

阅读能体味文本思想的多姿多彩,深化作品的情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审美境界。语言形象是任何影视表演永远取代不了的东西,所以,品读语言,感受形象是教学的必备环节。我在课前已经布置学生有层次梯度地三读了,即:第一读,读正确音;第二读,读准字词轻重;第三读,把握感情。所以,上课时,我让学生伴着舒缓忧郁的节奏朗读时,他们已经把李密的感情处理得十分到位了。

三、润物无声潜人心,细节析情(课堂实录片段)

在分析文本时,好的问题设置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我采用的创设情境法,不单停留在对课本的文字的解说上,更注重调动学生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构筑画面,我设置的问题如下:

幻灯显示1:从第一段中,有几个数字,“六月、四岁、九岁”,这几个时期李密分别发生了什么变故?你能用自己的话去描述李密的童年遭遇吗?

生:李密6个月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四岁母亲也嫁人了,九岁还不会走路,他的童年非常悲苦。

师引导:一般小孩子13个月就会走路了,为什么李密九岁还不会走路?

生:他营养不够,缺钙。

生:他没人带,也没人教他走路。

师引导: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哪里会看到类似的小孩?

生:步行街,那些衣服破烂、全身肮脏、到处讨饭的小孩。

师引导:对,李密的童年和他们很相似,我们可以推测他还会有哪些遭遇呢?

生:受人歧视,没钱读书,没有同伴,没有玩具,性格孤僻,自卑至极……

幻灯显示2:李密说自己险衅,有哪些句子可以抒发他命运悲苦的情怀呢?

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和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师引导:为什么李密会“晚有儿息”呢?

生:家里穷,没有人愿意嫁给他。

师:是一般的穷吗?古代穷人可多了。

生:穷得看不到希望,家里人都快死光了,感觉这种家庭快灭绝了!

师引导:那么李密结婚后呢,他应该不再孤单,为何还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生:莫非他的妻子不是他的真爱,不能理解他。

生:那么穷,有人愿意嫁给他,在古代门当户对的观念下,估计这个妻子自身条件也不太好,所以李密觉得不幸福!

幻灯显示3:第二段中,李密历任了哪些官?他为何在最重要的升职前推脱呢?说说他的“狼狈”在哪里?

生:做了秀才,到郎中,要升到东宫冼马。

师引导:能为太子冼马,这是多么荣耀的官职。哪些词可以看出这个皇帝对李密的看重?

生:切峻、逼迫、急于星火。

师引导:越是急,李密越是推时间,他的苦衷是什么?

生:刘病日笃,没有几天光景了。

师引导:课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刘的病情严重?

生:“朝不虑夕”,早上活着,还不知道能熬得过晚上吗。

幻灯显示4:第四段中,李密欲说服皇帝的胜算筹码在哪里?他是如何巧妙述说使皇帝打消怀疑他是亡国践俘的顾虑呢?

生:圣朝以孝治天下。

师引导:他称本朝为圣朝,而称前朝为什么?

生:伪朝。这样能讨好皇帝,打消怀疑他是亡国践俘的顾虑。

师引导:还用了哪些句子来打消?

生:亡国践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幻灯显示5:李密最后还是选择了留在祖母身边,他用了怎样的说理艺术去感化皇帝的呢?

生:他用了重复述说他与祖母的感情。

师引导: 重复几层,各表明什么意思?层次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三层,第一层述说与祖母的关系是相依为命,二人不可或缺;第二层用两人的年龄告诉皇上祖母光景不长,在人生70古来稀的社会,96岁已是极寿了;第三层以乌鸦反哺例子,动物尚能知孝,久病床前怎能无孝子。三层之间呈递进关系,层层剖析,多次强调。

师引导:在去与不去之间,你听到了李密内心怎样的挣扎?

生:去吧,圣旨催得急,去吗?祖母的汤药谁人侍奉?

生:去吧,为了光宗耀祖,为了优越的俸禄,去吗?祖母又咳嗽了。

生:去吧,前途要紧,能去吗?祖母已经96岁,我不能没有她!

一层层的铺设,引导学生一层层的思考,让他们理解李密平淡的文字后面唱出的深沉的孝之歌。全班顿时一片寂静,大家陷入对李密的同情之中,也理解了作者文字背后更深沉的东西。

自我反思:

1.《语文新课程》强调“人文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所谓人文性,不仅落脚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上,更重要的是对学习主体――学生的人格塑造上。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使学生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本文打破了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只停留在字词的讲授上,课前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解决了文言字词的障碍,教师把课堂的时间花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情感的体会和把握上,使得整节课充满生命力,充满探究与思考。教案设计非常实在,紧扣文本;很有思路,引导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

2.本课试图通过教学,唤起学生对亲情的感受,设置情境,让学生挖掘到文字背后的泪水。从学生的作业中可以看出本节课在教师的成功引导下,学生在自己构筑的画面里真情流露,整节课以孝穿情,完成既定的三维目标,也带来情感上的共鸣,真正使学生走进了文本,用心灵触摸了文学形象。

陈情表教案范文第4篇

一、展示课的“亮点”

(一)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彰显教学功力

本次活动中,一项重大的改革就是要求选手讲“素课”,即课上不允许使用多媒体,仅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展示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力。面对这一“猝不及防”的规则变化,大多数选手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展示了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在一些惯于使用多媒体的教学环节,如导课、作者及背景介绍、课堂训练、拓展延伸等环节,通过语言表述、印发资料和黑板演示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来代替多媒体大屏幕,课堂教学效果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没有“操作机器”的压力,没有声、画、音、像对思维的干扰,教学中教师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学生也可以心无旁骛地阅读思考,传统教学方式下的语文课堂显得更加自然纯朴,更加充实丰满。

(二)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有较明显的体现

纵观13节展示课,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抑或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运用,大多数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教师备课的关注点由过去更多地关注自己“如何教”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如何学”,注重“学情分析”和“学生活动”设计,教学中教师基本摈弃了 “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代之以 “对话”教学(师生、生生、生本对话),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已成为多数教师的自觉意识。

2.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学习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昌乐二中等学校的教学经验,以“讲学稿”“导学案”引路,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展示课的教学模式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展现了新课程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语文课堂教学的全新面貌。

3.突显语文的“人文性”。选手们都努力通过诵读、分析、鉴赏等教学方式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如:教学《滕王阁序》,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分析作者“由嘉会览胜之喜到登高远望而悲,最后又由悲而转为达”的情感变化;教学《陈情表》,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的“真心、真意、真情”;教学《咬文嚼字》,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学生“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等等。语文课本该具有的丰厚的文化、文学教育内涵以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重视,语文课的“语文味儿”也浓厚了。

(三) 诵读教学备受重视

诵读是语文学习的好方法好传统,然而曾几何时,一些教师丢弃了这一好的语文学习方法,以“满堂灌”和“满堂问”挤占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学生对文本读得不熟不顺,感知体悟得不充分,理解分析、鉴赏评价就会大打折扣,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也会受到影响。本次展示课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选手们对诵读的重视,课堂上,朗读、默读,个别读、齐读,整体读、局部读――“读”占鳌头,形式多样!像《滕王阁序》《陈情表》这类古诗文,选手们更是达成共识:边读边赏,边赏边读,读出气韵,读出意境,读出情感,在诵读中提升了教学效果。

(四) 教学流程规范有序

文本的理解一般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流程进行。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有利于了解文本全貌;局部细读品味,能更深刻具体地把握文本,多数教师深谙此道,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文本特点,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即“识文体、明中心、理思路、知特色”,再通过品词析句、咀嚼品味等过程进行局部深化,最后再回归整体,深入理解,全局把握。教学流程符合认知规律,学生易于把握运用,阅读效果明显。

(五) 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新课程更加关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一核心概念,特别强调要摆脱对“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知识的死板记忆,不必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一些教师片面理解这一新理念,视基础知识教学为“陈旧、落后”,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竞赛课,更是刻意回避语文基础知识。本次展示课虽有一些课“隐去”了知识教学的环节,但大多数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落实 “语文知识”这一重要目标,将知识教学有机融入自己的整体教学设计之中,这一点难能可贵。

(六) 教风严谨、务实

尽管受到展示课形式的限制,执教者很难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充分了解学情,但大多数教师能够紧扣教材、单元及课时重点设计教学,教学严谨、规范。

二、教学中的不足与缺憾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展示课的每一节课、每个环节都是经过选手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反复“打磨”的,比平时的常态课会“出彩”些,但由于教师在教学思想、文化素养、执教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加之新课程实施不足三年的时间,新课程教学问题较多,所以,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上,很多具体问题也相对集中地表现出来,笔者试列举如下:

(一) 文本解读问题

1.文本解读浅显、片面。

网络技术的先进,信息资讯的发达,使得我们一些教师习惯了依赖教参和网上资料进行备课,缺少了潜心琢磨文本的细心与耐心,独立钻研教材、解读文本的能力退化。教师自己走不进文本,就无法引领学生真正“入境”,语文教学追求的“情感交融,智慧共生”的理想境界自然无法实现。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也影响文本解读的高度、深度及厚度。

《滕王阁序》一文的教学,理解作者 “兴尽悲来”的情感变化是把握全文的关键,细读文本,文中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诗句可见。本文既有面对大自然的广阔无穷,感慨人生的短暂、人类渺小的“人类之悲”,也有不遇圣君明主的“人生之悲”,二者综合起来,对作者情感理解才会更深刻、更丰富,而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不依据文本探究问题,而是先入为主照搬现成结论,只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个角度进行解读,文本分析显得单薄、片面。同样,《陈情表》一文,除了体现作者身世悲苦及报养祖母的真挚之情外,还有旧朝老臣巧妙得体的陈情艺术,因此,教学重点应从“陈什么情”及“如何陈情” (即陈情的艺术性)两个角度来确定,而展示课的多数教师只关注前者,在所谓的“感恩教育”层面大做文章;《咬文嚼字》一文,细心梳理文脉可以明确其主旨:逐渐达到艺术完善是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感情与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是要求,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是必须下的工夫。而统率全文的则是“思想感情”这个核心和关键因素。明乎此,就会避免文本解读的片面与浅显。

2.驾驭文本能力欠缺。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还只是停留在教课文的层面上,把课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学重点,课文中有什么知识就讲解什么知识,教学实施过程基本是诠释与印证某种预设结论的过程,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少发掘文本的独特教学价值的眼力,缺乏 “教为不教”的高远追求。

3.个性化的多元解读缺失。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个性化阅读能力。而我们的一些教师首先是自身缺乏这样的能力,其次是课堂上不给学生充分阅读感悟文本的时间,不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教师往往以自己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以预设的答案来泯灭学生的智慧火花。应该说,所听的十几节课,很少感受到“教师、学生、文本”对话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碰撞,很少看到因“生成”而产生的课堂精彩,这是令人遗憾的事情,值得我们深思。

(二)教学目标问题

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是教学的关键。倘若教学目标方面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展示课中教学目标制定与落实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的“非语文化”倾向。

如前文所述,《陈情表》一文的教学目标,授课教师大都关注到了文中蕴含的“感恩、孝道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一情感目标,而本文体现的“层层推进,措辞委婉,情真意切的陈情艺术”这一特色目标却被多数教师忽略了;前者属于人文性目标,后者属于语文学科的本体性目标,本人认为,不管是哪一学科的教学,学科本体性目标更为重要。

2.教学目标模糊、笼统。

一位教师教学《滕王阁序》,教学目标为:①积累文言知识,并学会鉴赏文中的美丽秋景;②试着披文入情,从整体上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首先,“目标①”中的“文言知识”和“目标②”中的“复杂的思想感情”都是宽泛、笼统的概念;其次,“披文入情”“学会鉴赏”这样的表述没有明确指出通过什么途径、运用怎样的方法。这样虚空、笼统的目标下会有怎样的教学效果呢?可想而知。

3.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一致。

有的课教案写的是一套,实际教的是另一套,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两层皮”。某位教师在《陈情表》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研读文本,鉴赏文中的抒情艺术”,但在教学中却没有一点体现,这样的情况不止一例。

4.教学目标贪多求全。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少而精,不可贪多求全。贪多求全就会面面俱到,不深不透。教学《咬文嚼字》,某位教师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两点:①学会一种方法――借梳理课文思路,学会提纲挈领的读书方法;②树立一种意识――借多样化品评鉴赏实例,树立一种咬文嚼字的意识。另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则为四点:①了解文章的体裁特点――文艺评论和随笔;②抓住文章的主旨句,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③在朗读对比语言文字中,体味语言文字的微妙;④感受文章蕴含的“理趣”,秉承先生谨严精神的同时,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陈情表教案范文第5篇

摘 要: 传统文化的异化,人文精神的泯灭,已成为当今时代十分尖锐的社会问题。教育是中华文明继承和发扬的重要手段,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而语文教师更应该深刻反思。高中语文教育要充分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文选文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和中华民族精神。因此,在古文的阅读教学中,要增强文化意识,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通过对古文选文中古代文化的学习,来激发中华文化寻根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古文选文《陈情表》之孝敬之道入手,来谈高中语文古文中传统文化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 高中语文古文 阅读教学 传统文化 《陈情表》 孝道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许多教育都追求“成绩第一,名次第一”。基于此,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成绩,培养“高考状元”,在语文教学中单纯地以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学生整体能力能力高低的标准,而忽视了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青少年时期是最具可塑性的时期,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非常必要,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提高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1]在高中语文古文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与传统文化对话。所以,通过阅读教学来感受古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是实现语文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可见,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古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文言文与现代文不同,只有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反复诵读循环吟咏才能理解其中的内涵。

一、 高中语文古文的目前教学状况

首先,当前的语文古文教学,侧重于对字词句篇的翻译。通过对当前高中语文古文教学状况的调查,绝大多数语文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把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字词的落实,文章的翻译当成全部的教学内容,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然而,新课标明确指出:“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由此可见,本来可以让学生自觉解决的问题反而被老师拿到课堂上当成重中之重。例如在《陈情表》中,第一段的“零丁孤苦”作为通假字“伶仃”的讲解;第二段中“实为狼狈”对于“狼狈”古今异义词的讲解;第四段中对于“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典故的讲解。不仅机械死板且内容含量大,明显在教学中对于知识的讲解“多而繁”。

其次,当前的语文古文教学,侧重于背诵。一是对文章的背诵。背诵的目的不是感受这种陌生语言下潜藏的人类智慧,而是高考试卷中的默写题型能否得到满分。于是,上课翻译一句背一句,翻译一段背一段,翻译完全文背全文。为了考察学生的背诵能力和背诵效果,往往是课堂提问,甚至课堂默写。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他们自己所背的文章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内涵,到底诠释了什么主旨,甚至背过之后特别是高考之后,几乎忘记了背了什么,更忘记了学了什么。二是对文章文言常识的背诵。就是上面提到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也要背下来更要写下来,因为高考试卷中有文言文阅读的题型。为了对这一题型进行练习,所以还要背课文的中心思想。比如《陈情表》的中心思想――孝敬之道。学生是能够背下来的,因为在三年的语文学习训练下,每一个学生的背诵能力都很强。但是,对于孝道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当今的时代意义等问题,学生都不得而知,因为第一教师对课文中心思想的总结浅尝辄止,不会深入挖掘;第二学生认为他们只要背下来,考试考出优异的成绩即可。

由此可见,教师在高中语文古文教学中,通过阅读教学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势在必行。

二、高中语文古文中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

如何让传统文化走进语文古文教学的课堂,有很多教学策略,教师要根据不同选文所反映出的不同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下面以《陈情表》一文为例,探讨其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它的传统文化内涵,即孝敬之道。

(一)“读久生情”,激发文化寻根的兴趣

有句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知,诵读是在高中语文古文教学中理解一篇文章基本思想的重要手段。纵观《陈情表》全文,学生在结合教材注解的基础上可以知晓文章的大概含义,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齐读全文,这时学生就会深深地为李密的至孝所感动。李密对其祖母的感情是发自肺腑的,孝敬祖母可以说是至情至性。学生齐读之后,教师还可以进行泛读,在泛读过程中让学生找出关键的句子,例如讲明李密真实的家境的句子在哪,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把握和已有的情感基础能够很容易地找出来;或者讲明真实的祖孙之情的句子在何处,这些通过教师的泛读引导是很容易做到的。这样通过反复地阅读,就会加深学生对这篇文章感情的理解进而达到情感的共鸣。当学生产生共鸣之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把这种文化传统回归到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进而激发学生文化寻根的兴趣。

(二)“熟读成诵”,内化文明传承的精髓

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对文章情感产生的共鸣,继续带着情感对文章进行反复吟咏。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带领学生体悟文章更深层次的情感。李密把孝看作是至高无上,他孝敬祖母既要心到也要人到;他必须亲自奉养祖母于左右,赡养祖母以天年,这才会让人感觉踏实可信,感到孝之圣洁,当学生把文章理解到这个高度时,学生也就在无形当中把文章的内容铭记于心了。孝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在孝悌观念日益淡薄的今天,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孝悌观的渗透十分必要。把李密这样一位古人所表现出来的孝道迁移到当今社会中,贯通古今,启迪学生把从古人那里学到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内心的能量,时刻在自己今后的生活中大放异彩。

“由于学习古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努力,通常学生对古文都是敬而远之。而且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2],所以就不了解其背后隐藏的中华文明;在教育大踏步向前,科技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有才无德的问题青年。面对这些事实,我们经过反思,不禁惊讶我们在努力与时代接轨的同时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遗忘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因此,在高中语文古文的阅读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释:

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16页

② 《高中优秀教案》任志鸿.南方教育出版社,2010,7

参考文献:

[1] 王松泉.阅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

陈情表教案范文第6篇

一.激情入境,传授新知。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精美的开场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学生在良好的恰当的氛围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学生会更投入。

在学《陈情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亚里士多德曾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在蜀汉被司马氏灭亡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下诏书征诏李密到京城去做官,并且催逼的很紧,但李密却不愿意去。面对强权的逼迫,面对砍头的危险,李密写了一份表章,用适当的方式陈述了自己的痛苦处境,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自己适度的最好的情感和愿望,最终得到了晋武帝的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李密怎样陈述自己“适度的最好的感情”。

学生在老师的激发下,通过音读、意读、讨论等方式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明白了李密先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叙写进退两难的处境,再举起“以孝治天下”的治国大旗,反复说明自己不能就职的原因,最后水到渠成地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主张。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懂得了说话也是一门艺术这个道理。

二.师生互动,化知为智。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设法在教与学之间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

在学习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时,我告诉我的学生,古人说“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

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疏通字、词、句的基础上,设计问题让学生再读课文加以分组讨论。通过朗读和讨论,学生进一步感知了韩愈的生离之情、死别之情、痛悼之情,更真切地感知了情感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合作探究的精神,知识生成了人生的智慧。

三.以笔抒情,教学相长。

教学,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用,学以致用,是教学的真正目的。在语文教学中,我常常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笔环节。在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正值母亲节来临之际,同学们在深深体会作者回忆祖母、母亲和妻子逸事的细节描写之后,我组织学生亲手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信,里面要有往事的细节描写,写完后,我亲自将他们封好的书信送到邮局的分发部,让他们的心声得到最快的传递。

在备课《祭十二郎文》时, 我含泪在教案后写了一篇怀念性的文章,以怀念我刚刚逝去的奶奶、十年前逝去的丈夫、十五年前逝去的大儿子和二十八年前逝去的父亲。

我的情绪一度很低落,也一直调整、推迟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担心自己的情绪在课堂上失控。后来,在学完这篇文章后,我把这篇拙作读给大家,全班的同学都哭了,教室里泣声一片。

在当天的晚自习时,我布置了一个作业,以“怀念”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也许是受韩愈的教诲,也许是受我的感染,这次的作文都写得特别感人。

饶友弘写下《刻在心间的那抹思念》,怀念自己的外婆。文中写到,“黑色的棺柩,素白的挽联围成的灵堂,像利刃在我心口划开一道口子,打开了两扇通往悲伤和歉疚的窗”“没有经历过死别的人,就永远无法感知那种切肤之痛;没有爱过的人,就永远没有那么多交织欢笑与泪水;没有痛定思痛的感觉,就永远不知道情之深,爱之切。凋零的是关怀,沉淀的是思念,是刻在心底的那份思念!”

黄尚飞写下《一滴不落的雨》,怀念自己的奶奶,写得更是感人万分。

就这样,我和我的学生们在反复的读、悟、说、写中,不断成长,不断完善,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加强沟通,增进情谊,真正实现了情智相伴、教学相长的目标。

陈情表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探究 情境 创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所以,探究式教学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

著名心理学家布朗在《情景认知和学习文化》一文中认为知识是具有情景的,是在情景中通过活动与合作产生的;学习只有发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才是有效的。高中语文的探究式教学同样需要创设情景。那么,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创设探究情景呢?

一、山穷水尽,激发探索欲望

先把学生带入山穷水尽的情景之中,再告诉他们柳暗花明又一村,激发他们以强烈的欲望去探索那柳暗花明之处的这一村。让我们把时空切回到《陈情表》第一课时的三个教学环节:

提供背景:首先从《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的“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导入向子期所思的嵇康被杀的这样一段资料:“及山涛为选曹郎,举康自代,康答书拒绝,因自说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大将军闻而怒焉。初康与东平吕昭子巽及巽弟安亲善。会巽淫安妻徐氏,而诬安不孝,囚之。安引康为证,康义不负心,保明其事,安亦至烈,有济世志力。钟会劝大将军因此除之,遂杀安及康。”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1)、嵇康生活的时代──司马氏统治的晋朝是一个政治黑暗的高压时代。(2)、嵇康被杀的真正原因是拒绝做官。(3)、拒绝的形式是“答书”。(4)、拒绝的原因是“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

推出事件:同样是在晋代,公元265年,被晋所灭的蜀汉亡国之臣李密被晋武帝拜为郎中,李密不就,又拜为洗马,李密还是如嵇康一样拒绝做官。其原因之一是要在家供养祖母刘氏,之二是认为做官如履薄冰而不屑做官,之三是因怀念蜀汉不服魏晋而不愿做官。这不屑与不愿之情几乎又与嵇康相同。而更使我们担心的是李密竟然也用嵇康拒绝做官的形式给皇帝写信。

提出问题:时代相同,情形相同、拒绝做官的形式也相同,所不同的只能是李密之信内容的不同了。那李密该如何写作这封信,才能摆脱噩运呢?请代为构思。

刹时,教室里凝重得如李密行刑时的那一刻。一封信,要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谁能构思,那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然而柳暗花明之处就有那《陈情表》,这自然激发了学生去研读《陈情表》的强烈欲望。

二、峰回路转,激活探索思维

庞海波先生在《论创造性思维的自组织机制》一文中阐述:如何才能引发学生以创造性思维去探索问题,“自组织理论认为,涨落起着关键的作用。所谓涨落,就是系统对稳定状态的偏离。”涨落分为内涨落和外涨落。“内涨落对形成创造性思维是关键”,而外涨落与内涨落“是互相联系,共同作用的”。峰回路转式的情景创设,正是创设了外涨落去促发思维的内涨落,促成学生以创造思维的形式去探究问题。让我们把时空切回到《荷塘月色》的第二课时:

首先提问学生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后对《荷塘月色》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明确:美,语言的美和荷塘月色的美)――引发学生对荷塘月色的美的回忆。

然后请学生闭上眼睛听文章4、5、6三个小节的配乐朗诵――引导学生再次感受“荷塘月色”的美,升华学生心中的美感。

就在学生欣赏完配乐朗诵而尚未睁开眼睛时,我作了这样的小结:“田田的荷叶,朵朵的荷花,缕缕的清香,溶溶的月色,像朦胧的梦幻,又像缥渺的歌声。如诗如画,意境深远。朱先生笔下的清华园里的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实在是太美了。”――这就完成了对“荷塘月色”美的定位。

“那么,朱先生写作《荷塘月色》时,清华园里荷塘的真面目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各位睁眼看世界”:(推出幻灯片)

作者当时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园西院,他所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内,据说原来不过是一塘死水,周围长着几棵杨柳,败叶残花,潦倒其间。――见黄岳州、茅宗祥主编的《新编中学语文教案》第133页。

峰回路转,课堂一片哗然,学生的感情产生了极大的涨落。我特意安排两分钟的教学空白,让学生在哗然之中膨胀自己的涨落之情。然后推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把如此残败的荷塘描写得这么美?课堂迅速变得沉寂而凝重。是啊,既是几棵杨柳,败叶残花,潦倒其间,为什么作者要把它写得这么美呢?正是这峰回路转,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去积极探讨问题。

三、移景唤情,融化探索情感

苏联霍姆林斯基认为:“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运用电教手段,展播作品背景,呼唤学生情感,让学生产生融化于山水田野、融化于风土人情,生于斯、养于斯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去探索其间的山水田野、其间的风土人情,听那里的故事,想那里的人物,编织那里的明天。执教《雁荡山》一文时,先看《雁荡山》的录像――这就是“雁荡山”――让自然界的“雁荡山”呼唤起学生的感情,去探索文字里的雁荡山。有同行执教《边城》,先请学生欣赏描写湘西生活的歌曲――黄磊演唱的《等等等等》,再观赏描述湘西风土的录像,让学生借助音像制品走进湘西,呼唤起学生对湘西的感情,再去探索湘西的人情――《边城》,效果良好。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文本盲点,创设探索背景。所谓盲点就是有些知识文中涉及,但并未作注。如《内蒙访古》,多次提到“青冢”。为什么把昭君墓称为“青冢”,新旧教材均未作注,参考书上也没有统一说法,那就把这一知识盲点从语文课堂延伸到研究活动中去,那就让它作为学生的探索背景,留待学生课后探究。很多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查一查“青冢”,网上对“青冢”的介绍很详细,有的地方图文并茂,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陈情表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新课改 教师

1 提高教师个人语文素养

“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对教师知识拥有量的―个比喻,可以看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具备很多知识,尤其是语文教师甚至应该是一个“杂家”。不但要有教学用的语文专业知识,如:语言学、文字学、修辞学、文章学等,还要有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教育知识,而且要对其他各门类知识的了解和涉猎,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多读书、多学习。读语文大家的作品,向当代优秀的语文教师学习,多观摩一些优质课。读专业书刊,订阅一些语文专业杂志,了解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读非专业书刊,尤其读大量的文学书刊,这是进行教学实践的需要,可以使教师学识渊博,这样一旦有教学需要即可信手拈来,让知识服务于教学。

2 备课要充分

俗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活动也是如此。充分的备课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犹如枕木之如铁轨,基石之于高楼,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让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有一种清晰、理性的思考和整体安排,这是课堂教学取得实效的保障。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这就要求教师肯花时间去钻研。首先教师要备好教材。文本教学,要求我们首先要吃透文本,所以每次上课前,对于所要教学的内容都要熟稔于胸,绝对不打无准备之仗。除去充分准备所要教学的内容之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因素。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他们的年龄和知识水平,对于所要学习的文本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会不会对所教学的内容产生共鸣。尤其是我们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而言就不高,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呢?怎样分层次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步入文本之中去欣赏,去感悟,哪一类问题由什么水平的学生解决。全面地,深层次地站在学生的出发点上对所学进行预设思考。

3 灵活驾驭课堂

我们每一节课面对的是学生,他们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个体,在大力倡导平等、民主、和谐、尊重的师生关系并努力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今天,教师无法预料到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结果,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互动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怎样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每―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运用我们的教学机智,冷静面对,正确引导,巧妙处理各种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我们驾驭课堂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因为学生们有着不同的阅历、不同的个性,对课文内容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就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理解,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发点进行多向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一种发散性。正如: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一旦学生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发现问题并得到肯定时,他们会以更多的精力去投入学习中,体会学习中无穷的乐趣。

前段时间听于丹教授谈教学,其中就说到她教学的一种随性,带学生去咖啡馆,一边享受着那里边的情调,一边和学生面对面纵谈人生,这不正是将课堂融入了生活,这样的课堂已不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课堂,然而这样的课堂却又是我们喜欢的。作为中学的 课堂虽然不能如此“高雅”,但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变通,记得有一次作文课,我让学生写美丽的春天,我特意先布置作文相关要求,再专门安排一节户外活动课,让学生自己用眼睛去发现,学生们却一反往常一写作文说皱眉的现状,表现得异常活跃,交上来的作文也有了质量的保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从学生的愿望出发,巧设课堂,为学生创设一个舒展的学习环境,使他们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4 重视塑造学生价值观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我在讲述“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的《陈情表》这篇表文时,从情与理的角度评价“至陛之言,自尔悲恻动人”之文,其中的悲若情节确实真情动人,能激起我们的同情,却不再能激发我们如苏轼曾经说过:“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的情感共鸣。毕竟时代变迁了,于是我在教学中设问作者李密为何不请人侍奉照顾祖母呢?由此组织学生联系现实展开讨论,我以为觉得,该文的最大现实意义就在此处。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也是当下很多“孝子贤孙”们信奉的人生信条。年迈的老父老母孤独地住在偌大的屋子里,儿孙们忙于自己的事业,金钱和各式各样的东西塞给老人就以为自己是在“尽孝”。物质条件的充裕是可能让人生活得更加舒适,但这样就足够了吗?年迈的父母更需要的是亲情与关怀。《孝经》“养则致其乐”,恐怕早已经被我们现实的追求冲得荡然无存了!赡养父母不是一顿饭和一张轮椅一个保姆所能代替的吧?在物质条件相对充裕的今天,缺衣少食的日子渐渐会离我们远去。但我们却似乎并没有觉得我们比昨天的艰苦日子过得更加幸福,为什么呢?请给别人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点心灵的关注,从善待我们身边的亲人开始吧!在讨论与交流中,让学生懂得什么是人生?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

陈情表教案范文第9篇

其实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学中新的灵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谈谈如何对经典课文寻找灵感,迸发激情,每次面对经典都有一种全新的感受,正如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所说:“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一、 在阅读中寻求灵感

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曾经谦虚地说,他之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普通人要想取得一点点成绩更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有这样才能登高望远,才能在借鉴前人及今人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一步。因此,我们需要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充实自己,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在阅读中思考问题。

在《语文学习报》上读到一篇《韩信的悲惨结局和其个性有关吗》的教学心得,我很感兴趣,结合自己的教学感悟,在第二次教学《史记・淮阴侯列传》时,我以韩信的“忍”与“不忍”为切入点,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和悲剧形象:落魄时,他能忍无赖的胯下之辱,却不能忍南昌亭长之妻的怠慢;他能忍受从齐王的高位一降再降直至淮阴侯的贬谪,却不能忍受“背汉王”的骂名……通过这些分析,第二次教学《淮阴侯列传》我获得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二、 在借鉴经验中抓住灵感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经常向同科教师“取经”,把他们灵活处理课堂的经验及其备课的精华大胆拿来,结合自身特点,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去。

有一次观摩我校卢老师的公开课时,我对他所讲的课题《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产生了兴趣,然后与他探讨,我认为这个题目功过参半。

一个“换”字把多重对比表现得淋漓尽致。看到伽西莫多受刑,不同的人表现不同,即“换”来的结果不同。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换”来的是什么呢?围观的群众是麻木的看客,他们缺乏怜悯同情之心,愚昧无知,他们对伽西莫多的外表丑陋进行无情的嘲笑,笑他是笨蛋,笑他愚蠢,大人在笑,孩子们也在笑;男人在笑,女人们也在笑。伽西莫多的养父克洛德,挟持爱斯梅拉达的始作俑者,在看到伽西莫多受刑时的表现是什么呢?“换”来的是逃避。只有爱斯梅拉达,这个应该记恨伽西莫多的人,在他受刑的时候,这位代表着人性的真善美的女子给他送上了救命水!这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个题目的优点所在。然而一个“换”字功利性太强了。因为爱斯梅拉达的举动没有任何功利性,是不求报酬的,是没有目的的,只是人性美的自然流露。是爱斯梅拉达的善良唤醒了伽西莫多沉睡的心,是她的行动使伽西莫多热泪盈眶。所以应该是“一滴水换一滴眼泪”!是爱的甘露换来人性的苏醒。爱斯梅拉达是主动的,伽西莫多是被动的,所以是爱斯梅拉达“换来”(唤醒)伽西莫多的第一滴人性的眼泪。

三、 在向权威质疑中完善灵感

权威固然有其在某一领域不可动摇的地位和威望,并且博得一定数量的人的拥护和支持,但并不能说他们就没有一点“瑕疵”,人非圣贤,权威们也会多多少少有点“白玉微瑕”。因此,我们应该有“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勇气向权威说“不”。

有一次在徐州听一位特级教师的课,在拓展延伸时我对他的一个说法产生了怀疑。执教者在讲到管仲在历史上的地位时说:“《管仲列传》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第三〉》,可以看出管仲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因为《史记》的列传是按人物的重要性排列的……”听到此处我很诧异,难道是这样的吗?我对《史记》也略知一二,似乎不是的吧!回到家一翻阅资料,果然不是那位特级教师所说的“根据重要性排列的”,而是大体以时间为序,但又不是严格地以历史发展顺序为序。有些列传是合传,上下跨越好几百年呢,如《滑稽列传》。于是在自己的课堂上我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与学生一起研究,从而加深了对《史记》体例的认识。

四、 在坚持己见中拓展灵感

在平时的集体备课中,大家各抒己见,有时自认为自己的看法很独特很新颖,却得不到同事的认同,不妨保留自己的观点,然后查阅资料,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见解。

记得用人教版语文课本时,在对郑愁予的小诗《错误》进行备课时,我对其中的一句“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中的“柳絮”的理解和一同事完全不同,但谁也不能说服谁。我引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写柳絮的《唐多令》来证明自己的看法,她干脆拿来自己买的《红楼梦诗词讲析》给我看。最后还是各持己见,各自按照自己的理解在课堂上进行阐释。尽管这不是教学的重点和考试的考点,但对引导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很有帮助,我在课堂上把这两种观点都列举出来,让学生讨论,虽然最后莫衷一是,但是却使学生加深了对诗歌意象的理解,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探究的热情。

五、 在课堂研究中生成灵感

教师课前的准备往往不能“万无一失”,学生作为变动的群体,在接受新知识时常常会给教师意外的惊喜。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课堂上由学生的积极思考所碰撞出的火花,加以积极的引导,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进而生成灵感。

在教学《陈情表》时,有位学生忽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表,古代臣子向君王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李密在写《陈情表》时还没有到晋朝做官,也就是他还没有和晋武帝形成一种君臣关系,那么为什么称李密写的这篇文章为‘表’呢?并且在文中自称‘臣’呢?”我对此很意外,一时不能解决,就说我们共同研究解决;其他学生对这个问题也很感意外,陷入了思考。过了一会儿,我请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多数学生认为:“臣”在古代是一种谦称,不一定有事实上的君臣关系。我肯定了学生的说法的合理性,并且谈了自己的另一种看法: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但他曾经出仕蜀汉,而今成了亡国贱俘,怕引起晋武帝的怀疑,招致大逆不道的罪名,于是他以进为退,先承认自己与晋武帝是一种君臣关系,以此来消除晋武帝的猜疑,表明自己不去晋朝做官不是为了名节和操行,而是要赡养祖母。

六、 在课后巩固时弥补灵感

再精心准备的教学也难免留下遗憾,对于这个遗憾我们要正视,争取亡羊补牢。应认真写好每次的教后感,让教学成为充满遗憾而又不断让遗憾消失的艺术。

第一次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我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教法亦步亦趋地解析重难点的,课堂虽不活跃但很好把握。再次教学此文时,我认真进行了备课,并且把课后习题也进行了认真思考,果然有了新的收获:描写刘和珍的三个词语“毅然、黯然、欣然”,体现了刘和珍面对生活的选择和考验,可以以此为切入角度;角度既小,又能高度贴合文本,且能真正达到探讨人生选择的目的。于是我抛弃了所谓的“稳扎稳打”,大胆地取舍,做到“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真正使学生参与到了文本的研究中,在阅读中生成问题,在阅读中解决问题。

陈情表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目标教学亮点拓展点

长期以来,以应试为出发点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学一线教师应冷静思考语文教学的高效性。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这无疑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然而,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却主动放弃了自身的主导地位,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似乎一堂好的语文课就以教师讲的“少”和学生讨论的时间“长”和讨论的“热烈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见,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合作方式,不是让教师做课堂的旁观者,而是做学习上的激励者、教学上的对话者。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是“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否则教学目标与教学意义也就从根本上被消解了。

那么,如何才能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呢?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如何”的问题上反复斟酌、精心设计。

一、精准制定教学目标(即解决“教什么”)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高效的教学必先具备高效的教学目标。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教师对文本、教参应作出适当的“裁剪”,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安排,切忌盲目照搬教参或优秀的教案,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因此,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1、目标确定。语文教学目标,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不可有所偏废。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三个领域,而在具体的每节课中,教学目标又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可面面俱到。要关注对语文有兴趣的学生,发掘学生对教材的兴趣点,制定出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目标,让学生能力的获得提高,这样才能使学生愿学语文并会学语文。

2、层次鲜明。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都存在着不少的差异,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不要搞“一刀切”,要分出层次来。总的来说,要让好的吃得饱,差的吃得下,中等的够吃。

3、落实有力。课堂教学要落实教学目标,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进行教学评价,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一句话,课堂有效性的提高要依赖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

例如在学习《琵琶行》时,小序中“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对解读白居易的人生际遇、人生感慨、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互为慰藉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放射出去的问题“点”更直接与主旨关联:“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何如此动人心扉?”“何以最终引至‘江州司马青衫湿’”?因此,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该是细化的,可具操作的,有实效性的。二、精心营造教学亮点(即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亮点”的营造将带动整个课堂,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导向,使课堂教学的境界升华。“亮点”可以是先行“预设”的,也可以是随机生成的。那么,“亮点”该何时带出,又该设置在什么环节?这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师的智慧,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1、导入新课时设亮点

课堂导语好比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导课时设亮点不失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情趣的重要手段。从一定程度上说,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导语设计。如教《陈情表》时,可以这样导入:“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那为什么要“陈情”,“陈”什么情,怎样“陈情”?课上一下了就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

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能否精心设计教学的导入语,是奠定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我们要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当然导语设计要精彩短小,直切重点,切忌“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创作过程”等内容简单罗列;还可以利用故事导入,挂图导入,谜语、成语导入,名言诗词导入,音乐电影导入等等。

2、关键词、句、段处设亮点

关键词或关键句是指能够揭示中心、表达感情、塑造人物形象、展现文章风格的词语或句子,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具有贯通文章的作用。课文常见的“关键句”有起始句、主旨句、过渡句、矛盾句、总结句等。关键段指表达文章中心、揭示作者情感、彰显文章艺术特点的精要语段,连接文章的过渡段以及文章的首尾段。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由于知识的限制与经验的不足,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研究,抓住一个关键句、一个场景、一个细节等,为学生提供一些思维的激发点,预设一个或多个“亮点”(即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如教《祝福》时,可抓住“眼睛”二字,从而带出对“人物形象的变化、心理的变形、人生的遭遇”这三个层面的理解。教《项脊轩志》时,可将“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中的“喜”与“悲”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探讨喜在哪儿,悲又在哪儿。教师只要抓住课文的“亮点”,进行多角度发散思考研讨,点到为止地抛给学生一根根的“钥匙”,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学生质疑处设亮点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进入阅读状态的学生,总会发现文章的疑点,这些疑点有的被学生消化了,有的却遗留在学生脑中;有些问题并非都是教师预先设定的,有的是师生互动中,教师及时把握、整合学生的观点而临时生成的,这些问题最适合作为教学的亮点。这时,教师能否依据文本的中心,适时引导尤为重要。如教《祝福》时,可设置一串导读题贯穿分析过程:首先是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发生的在什么时间?可以得出祥林嫂真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然后以“春天”为突破口,以“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为话题分析课文:春天是什么?为什么说祥林嫂没有“春天”?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这样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时间和小组讨论的机会;同时,教师应准确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分析。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反复回扣文本、品味语言、领悟内涵、感受情感的过程,“问题”的提出具有导学、促思的作用,也不断驱动着课堂教学的展开。

当然,语文课堂上设置的问题要做到“趣”“悬”“巧”“精”。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体味思路,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思维的层次性。

4、文眼处设亮点

文眼是文章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抓住文眼,就能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全篇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下面几方面去把握。

第一、从标题中去找文眼。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时,可以抓住“套子”二字,事先设定了几个有梯度的问题: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他有哪些套子?这些套子反映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题目中套子包含哪些意思?这样就能有效分析人物性格,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卓有成效地实现其教学目标。

第二、从主旨中去找文眼。例如《烛之武退秦师》,可以拎出题目中的“退”字,分析为什么“退”――怎么“退”――“退”的结果如何?这些内容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链,使教学过程循序渐进,这样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跃然纸上,我们也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学目标。

第三、从线索中找文眼。无论何种文体的文章,都有一定的行文思路及线索。线索可以是时间、空间、情感、事物等。线索提示行文方向,标示作者的思路,串连组成课文的丰富材料。从线索切入,可使散珠成串,纲举目张。如教《荷塘月色》时,抓住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将“不宁静”三字作为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就会紧紧围绕线索来思考,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深入挖掘拓展点(即巩固“教得如何”的效果)

拓展教学是巩固学生知识、帮助理解教学内容、活跃学生思维的高效手段,恰到好处的课堂拓展与延伸,就如一支乐曲回味无穷的尾音,常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课堂上的亮点,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因此,如何延展教学文本,把文本放置于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不能纯粹为拓展而拓展,紧扣文本还是第一要义。

如教师在教授不同的篇目时,可依据篇目特点适当进行迁移训练和初高中知识、文言现代知识甚至是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并通过恰到好处的迁移整合,有效地调控课堂节奏。这样,教师教起来可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学生学起来可以举一反三,集思广益。

又如在讲授爱国主义主题的作品时,可以将其置于儒家思想的光环下,从理想主义、集体意识、济世救民等精神品格中抽取出“忧国忧民”这一精髓。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再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中发掘其历史渊源。这样,一部爱国主义文化史就源源不断地流淌在课堂上。

另外在每节课结束时,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高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充满挑战,呼唤智慧。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毕生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宫海涛:《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浅探》(百度文库)

[2]刘永《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11期)

上一篇:前滚翻教案范文 下一篇:六国论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