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范文

时间:2023-12-12 06:31:44

烛之武退秦师篇1

一、敢以烦执事

课本注释此句为:“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话。”独立地看这句话,这样解释似乎没有问题。但如果和上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连起来考虑,译作:“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么)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你。”意思就让人难以明白了。因而在不少参考资料上出现了不同的译法。如人教社出的《教师教学用书》就将全句译作:“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此译法句意通了,但难通事理情理,理由是:秦国已兵临城下要消灭郑国,如果有利可图,用不着郑国这方来道“烦劳”,郑国人也不可能向秦道“烦劳”。作为外交使节的烛之武更不可能“夜缒而出”去对秦伯说:如果灭郑对您有益,就烦劳您的手下把郑国灭了。这会严重毁损烛之武不亢不卑的外交家形象,作为《左传》的经典名篇不会出现这种败笔。

再看《古文观止》(刘世南、唐满生译注),将全句译为:“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麻烦你们也值得。”这就把原文译得语意含糊了,“值得”一词不明所指,如此译,也欠严密。

那么究竟如何译才准确呢?以笔者之见,此处原句有问题,可能性有二:一是漏了否定词,二是错标了标点符号。二者相较,后者可能性大。标点是后人加的,如果句末用疑问号,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敢以烦执事?”“敢”作反问副词“岂敢”解,领起全句,比作谦词解更合理,因为句中“烦”“执事”都有谦敬之意,再加个谦词,反而易把烛之武表现成一种媚态,这与其形象不符。同时,此处用一反问句,与后文三个反问句相呼应,使烛之武的说辞显得既委婉而又不容置疑,从而更具说服力。这样一来,全句就可给出一个句意顺畅又合情理的翻译:“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岂敢用这种方式麻烦您?”

二、夜缒而出,见秦伯

先来看《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翻译:“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如此翻译既欠准确又失规范。一是译句主语不一致,用绳子将烛之武放下的是他人,见秦伯的则是烛之武;二是“见”解为“去见”不规范。作为使节的烛之武应“拜见”或“谒见”秦伯;三是句中只译出“缒”的动作而未译出“出”的动作。两动作不能含混成一个动作,已有人作过论证,此处不再赘言。笔者认为,“缒”和“出”虽系两个动作,但“缒”的结果实际上人已到了城外,也即已“出”去。“缒”侧重强调出城的方式和过程,而“出”则强调“缒”的结果,译句中应将两个动作都体现出来。因而,此句拟译作:“夜晚,烛之武用绳子缚住身子下了城楼,出了城,去拜见秦伯。”或“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上放下去,烛之武出了城,去拜见秦伯”。

三、以乱易整,不武

课文注释:“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武的。乱,指打完仗后军队散乱。武,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而《教师教学用书》则译作:“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参详二者,各有可取,各有不当。课文注释把“以乱易整”解为“用散乱代替整编”,其语意指向军队的队列状态,显然与“不武”搭不上界,如此翻译过于表面化。但后面对“武”字的补充注解是恰当的,今天俗语“以强凌弱,胜之不武”中的“武”就保留了这一词义。而《教师教学用书》的翻译则前部分略好,而将“武”译成“勇武”则不恰当。

笔者认为,这里的“乱”和“整”是指两种相对立的状态,是就整个春秋时期的局势而言的。“整”指各诸侯国间处于无战状态,可解释为“有秩序”或“稳定的”,“乱”则指各诸侯国间处于战乱状态,可解释为“无秩序”或“混乱”。因为,据我理解,晋文公所言“三不”所指是依次由小到大有逻辑顺序的:“不仁”只针对秦穆公有恩于己而言,是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不知”是针对秦晋盟友关系而言,是国与国的关系;“不武”则是针对整个春秋时期全面而言,是整个时代的稳定还是战乱的问题。一旦晋对秦动武,就会让众多诸侯卷入(如两年之晋楚城濮之战),这样就必将打破原来相对稳定的局面,造成战乱,这是有损用武的道义准则的。因此,此句应译作“用混乱的局面代替稳定的局面,这是不讲道义的”较为恰当。

烛之武退秦师篇2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佚之狐力荐烛之武使秦解围,烛之武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为借口拒绝郑伯;郑伯检讨自己未能早用之过,再以“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相激励,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多维解读

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在太平时期,郑伯未能早用烛之武,兵临城下的危难之际才想到他,难怪烛之武有怨言。但是面对国家危难,烛之武还是很快接受了郑伯的委命,“夜缒而出”,并获得成功。不计个人恩怨,不顾个人安危,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烛之武的爱国精神值得赞扬。

2.永不言弃的人生

烛之武怀才不遇,但他时刻关注天下形势,思考安定天下救济苍生的路径。他对晋国的历史和晋君的为人十分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和秦晋之间的恩怨一目了然,表明他是一位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不公,也决不放弃,到了紧要关头,你就有用武之地。

3.语言的艺术魅力

烛之武会见秦伯,先言郑国必亡无疑,再言亡郑有利于晋而无益于秦,最后揭露晋之野心,分化秦晋联盟。烛之武一席话说得秦伯心悦诚服,主动与郑人结盟。不费一兵一卒,仅凭三寸不烂之舌,破秦晋联军,足见语言之魅力。

4.个人的巨大作用

1955年,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烛之武退秦师便是一个例证。

5.若欲取之,必先予之

郑伯欲使烛之武,烛之武有怨言,郑伯首先自我检讨,进而再言亡郑之利害,成功地说服了烛之武。烛之武使秦,也并不直接指责秦国以强凌弱之举,而是替对方着想,晓以利害,秦伯心服。古人言,欲取之而先予之。郑伯和烛之武的成功,都是辩证法的成功。

6.人有至交国无恒敌

秦晋联盟,视郑国为敌,烛之武迂回曲折,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说服秦伯退兵。秦晋联盟瓦解,秦郑结盟,化敌为友。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

技法点津

同一个材料从不同角度考察,就会得到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不同的话题服务。就这则材料而言,可以从烛之武的角度分析,也可以从秦晋的角度分析,甚至可以从郑伯的角度分析。思考烛之武的言行,可以赞其爱国精神、责任意识,可以颂其勇敢无畏、能言善辩,甚至还可以抓住“壮年犹不如人”进行分析。思考秦国的行为,可以责其因利而忘义,也可以赞其据势而变通。就算郑伯,虽为次要人物,若能抓住“寡人之过”进行分析,也可以成为有价值的写作材料。

例文选段

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直奔秦营。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大门的时候,那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他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才能与机遇》

“郑乃弹丸小国,而强秦竟联合晋军,对我大举进犯,此乃强盗行径,何大国风范之有?”烛之武本可义正词严,痛斥秦伯,既解心头之恨,又伸张了正义。但是这样一来,说不定秦伯一怒之下会把他剁成肉泥。烛之武深谙攻防之道,他站在秦国立场上,顺着秦伯的心理,叙说亡郑对秦国的利弊,使秦伯心甘情愿地放弃了灭郑的打算。古人云:若欲取之,必先予之。进攻未必都是勇往直前,后退也未必不是进攻,生活中我们应当少些许褚式的勇敢,多些烛之武式的智慧。

――《收回你一直举着的剑》

人生总有不得志的时候,但你没有自我放弃的权力。烛之武“壮也不如人”,长时期处于不得志的状态,但是他安天下济苍生的抱负从来不曾放弃过。他时刻关注天下形势,研究各国动态,洞悉强国之间的恩怨历史,所以当机遇来临时,他能游刃有余,从容应对。如果烛之武在“不如人”的时候自甘平庸,放弃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和研究,他能在游说秦伯时干得那样漂亮吗?人生需要机遇,但你放弃进取之心,你也就永远失去了机遇。

烛之武退秦师篇3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在头两句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里,烛之武以退为进,先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境地,而后以一假设否定了秦王作为“陪打”而产生的亡郑必益秦的想当然。既表现得不卑不亢,又表露出推心置腹的诚意。因为我们知道,根据课文一开始的记载——“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场战争的起因是郑国得罪了晋国,因此战争的发动者是晋文公,秦穆公仅仅作为四方诸侯会盟之一员,为了分取一杯羹而协助盟主晋文公攻打郑国,而这一杯羹,具体体现为瓜分郑国的部分土地。烛之武深知秦伯贪欲之所在,所以紧接着在第三句就分析了亡郑无益于秦的原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直截了当地指出秦国想分得一杯羹的难度,让利欲熏心的秦穆公多少有了一点清醒。而后烛之武又紧追不舍地用一反问“焉用亡郑以陪邻”揭示出亡郑非但于秦无益,而且于秦有害。害在哪里?“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分析一针见血——对于长期觊觎盟主位置的秦穆公来说,怎能容忍邻国的强盛!因此,这个答案对秦穆公来说无疑是一声棒喝,直逼得他不得不正视与晋国联手攻打郑国的危害。烛之武的游说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步步紧逼。虽然《左传》并没有描绘此刻秦穆公的内心波动与表情变化,但我们可从后文他最终放弃与晋国联盟、独自撤走秦国军队的做法,推知秦穆公此时内心对于借秦晋联手攻郑而获利的想法产生了动摇,因此他愿意继续耐心地听烛之武的进一步分析——“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再用一假设,给秦伯展示了“舍郑”使之成为秦国“东道主”的美景,促使秦穆公顺着说客的思路,萌生了“舍郑”的想法。

到此为止,烛之武的游说称得上有理有节,义正辞严,体现了一个外交家从容的风度与雄厚的辩才。遗憾的是,他未能将此坚持下去,而是为了巩固秦王“舍郑”的想法,使用了偷梁换柱的手法,挑拨晋国与郑国之间的关系。他对秦穆公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请注意,此君非彼君。“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之君,是晋惠公——晋文公的哥哥,他因害怕晋文公巨大的名望,曾于公元前644年伐翟,欲捕重耳(晋文公),重耳事先闻讯才逃得性命。而仅过了8年,即公元前636年,继惠公位的太子圉(晋怀公)也因惧怕晋文公重耳居秦,囚杀了晋文公五贤士的家人。也就是说,尝受秦穆公之赐的晋君与当前这位与秦穆公联手攻郑的晋君有着极大的仇隙,根本就是两个人,可烛之武玩了一个偷换概念的把戏,用一个模糊的属概念替代准确的种概念,把当年的晋惠公移花接木成了当前的晋文公,让秦伯产生了晋文公毫无信用的疑虑。而这疑虑一产生,自然坚定了其先前萌生的“舍郑”的想法,决心不与晋国联盟。这是烛之武的第一重诡辩。

虽然他挑拨离间式的游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秦伯还未将想法付诸行动,所以他并没有因此松懈下来,而是不给秦穆公片刻的喘息缓解,趁机顺势反问秦穆公:“夫晋,何厌之有?”这是烛之武的第二重诡辩。而在秦穆公尚未作出反应时,烛之武又凭空想象、主观臆测地推断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从而让秦穆公心生警惕,这是烛之武的第三重诡辩。我们知道,在晋秦联合攻郑时,晋国并未流露任何“肆其西封”的想法,而烛之武却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说晋国“东封郑”后一定会“肆其西封”,这不是凭空想象、主观臆测是什么?其实这个凭空想象与主观臆测全都植根于“夫晋,何厌之有”(即晋国贪得无厌)的判断,由于晋国当时已经成为中原霸主,有了这个判断,“东封郑”后再“肆其西封”在表面上就显得非常自然且合乎逻辑,它必然会引起秦穆公的戒心。但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的是:就连“夫晋,何厌之有”的判断也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个偷换概念、移花接木的结果,以这样的结果为前提,“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的推论不就是无中生有的挑拨离间吗?这是国与国之间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莫须有!只是这个莫须有被烛之武步步紧逼、环环相扣的表面合乎逻辑实为荒谬悖论的分析所遮掩,以致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战争目的被搅成一团乱麻。又鉴于秦国在晋国的西面,当秦穆公对晋攻郑的最终目的怀有戒心的时候,烛之武质疑“欲肆其西封”的晋国届时“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就显得顺理成章了。这一质疑犹如晴空霹雳,把昏头昏脑的秦穆公震得更加头晕目眩,自然也就接受了“亡郑”必定会“阙秦”“利晋”的观点,于是下定了“舍郑”的决心。而聪明的烛之武用“唯君图之”的最后结语,巧妙地让自己从这一乱弹(谈)中抽身而出,掩盖了其居心叵测的分析,加强了推心置腹的效果,让秦穆公高兴地与郑国结盟,撤走了军队。

综合上述分析,读者不难看出烛之武这一表面上看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游说,实实在在是包藏祸心的挑拨离间。不仅居心叵测,而且不择手段,这哪里是雄辩,完完全全是诡辩!

烛之武无疑是聪明的,但其形象是矛盾而复杂的。 从郑国的角度看,他是个明大理、识大体、爱国、忠君之人;可从晋国的角度看,他是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之人。作为外交家,他的确能言善辩、力挽狂澜,应备受赞赏;作为子民(普通人),他太熟稔偷换概念、移花接木的把戏,人品堪忧!他绝不是一个完美的英雄,郑伯长年不用他恐怕也是有某种隐忧的。《左传》成功地用不多的几笔写出了人物的双重性格,刻画出人物的多彩立面,真正值得我们反复推敲、咀嚼、品味。遗憾的是,许多教师往往分析不到这一层次。其实,在人教社的教材中,课文下面提供了三个注释:一是注释“尝为晋君赐也”,说“这句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二是注释“许君焦、瑕”,说“(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这两座城池”;三是注释“朝济而夕设版焉”,说“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三个注释个个都指向晋惠公,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此君(晋惠公)非彼君(晋文公)。教师们没有看到这注释吗?答案是否定的。看到了为什么不指出此“君”非彼“君”,作者在这里偷换了概念呢?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担心烛之武形象大大受损,与教学预设的烛之武高大的形象有了矛盾,认为难以说清个中缘由,于是采取回避的办法,对注释视若无睹,对烛之武的论辩疑而不问;二是教师本身的文本解读能力有限,注意到这一现象但分析不出背后的内容甚或根本没有发现教材注释之所指。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玩偷换概念逻辑游戏的人也并不是只有烛之武一个人,孟子为了说服齐王实行王道与民同乐,就巧妙地利用了“音乐”与“快乐”的“乐”字在古代读音相同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将“今之乐犹古之乐”这一纯“音乐”的话题,转换成了“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这一准音乐(赏乐)的话题,又将“赏乐”的话题转换成了“与民同乐”的政治话题,牵着齐王的鼻子走。只是同样是偷换概念,孟子仅仅是为了转换话题,无伤人品之大雅;烛之武却是要挑拨离间,正人君子不屑为之。对烛之武诡辩的分析,固然会让学生对烛之武的人品产生质疑,但分析就是为了揭示矛盾,我们不能为了维持教学预设中人物形象高大完美的结论而回避分析、掩盖矛盾。要知道,一次回避虽然也许只是导致一个盲点的产生,但盲点多了,势必会连成一片,最终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形成可怕的盲区。

烛之武退秦师篇4

关键词:微视频;项目;翻转课堂;实录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8-0041-03

一、《烛之武退秦师》翻转课堂设计思路

本节课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课前自主学习,第二部分是课内检测深化与应用。

1.课前自主学习部分

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材料主要有:

(1)明确的学习目标。

(2)学法指导。学生在翻译时特别是结合课下注解翻译时很难发现自己独立翻译时发现的问题,所以建议学生离开课本,以课前学习提供的文本材料为蓝本,自己翻译,接着与老师的译文对照,发现二者的不同,从中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3)重难点讲解可以做成视频与音频两种。

(4)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提供学生自学的文本材料即参考译文一份,重点字词都加了点。

(5)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第二个学习目标,体会烛之武的语言特点,课前自主学习部分提供三份史料:春秋时期形势图,能让学生明确秦晋围郑不利于秦;退秦师前秦晋之好说明烛之武退秦师的困难之大;退秦师后秦晋交恶说明烛之武眼光之长远。这样有利于学生更深一层地学习体会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6)学习反思属于微视频与音频中的相关问题的一部分,只是因为这个题目比较开放,自由度也较大,所以单独列出来供老师们参考。

2.课内检测深化与应用部分

模拟东盟峰会是基于项目的学习要求,以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为原动力,让学生设计一段外交辞令。因为东盟、日本和菲律宾、中国三者的关系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历史渊源以及利害关系都与本文中秦、晋、郑三国的处境一致。所以学生要想完成此项目,必须要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知识,但最重要的是语言表达的技巧,这正好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重点。

要完成此项目,学生就要经过三关:

(1)阅读历史典籍

本文翻译既是对课前自主学习的一个再检测,更是对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检测和促进。

(2)重点字词的检测

采取记者随意发问、教师跟进的方式,既可以体现学生自学的成果,也可以让教师随机发现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及时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

(3)分析烛之武的外交语言技巧

这一关要小组合作完成,因为烛之武成功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是他的外交语言得体,不仅对自已定位得体,对对方用语也得体;二是对三国地理形势分析非常透彻,这是用事实说话,这是从“理”上说服秦伯;三是对秦晋历史以及二者的未来把握准确,这是从“情”上打动秦伯。这里面学生要综合运用地理、历史、语文等多方面的知识,难度较大,所以在此要设计成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

(4)模仿烛之武语言写一段游说辞

这样既回到了本节课一开始的项目引领中,又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本课的重点之二就是体会并运用其语言。

二、《烛之武退秦师》翻转课堂课前自主学习材料

1.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现象。

(2)体会、学习并灵活运用烛之武的外交辞令。

2.学法指导

(1)独立翻译,之后与参考译文对照,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2)准确把握烛之武成功退秦的原因,要把文章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来阅读。

3.学习内容

(1)重难点讲解见微视频screenview及音频。

(2)原文及翻译(略)。

(3)重要参考史料:

①春秋各国形势图(略)

②秦晋之好

③秦晋交恶――《之战》

4.自学反思

请结合相关史料及本文内容,思考烛之武为什么能成功退秦?他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三、翻转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在大家课下自学的基础上来完成一项艰巨的工作。(教师展示东盟十国地理图PPT)

材料:2013年10月12日,在文莱斯里巴加湾东盟10+3(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日本联合菲律宾再次抛出南海问题。假如你们都是跟随总理访问的人员,我们将从你们当中选拔四位优秀的外交官来开展这场南海外交。

你想成为像烛之武那样三言两语就可成功击破秦晋联盟并且与秦成功结盟的外交官吗?那么你必须具备三种知识和三种能力,下面就是我们的知识与能力大闯关。

第一关,外交官必须具备相关的历史知识,熟知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外交历史,具有读懂历史典籍的能力。下面请同学们翻译《烛之武退秦师》及《郑和下西洋》中的几个句子,翻译得最好的同学将代表我们组参与外交官的选拔。

教师分发翻译练习题。(题目略)

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以便后面讲解。(三分钟后,学生完成,同位交换,教师针对刚才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评,学生在教师讲评的基础上评出分数,并推选出本组最好的同学)。

第二关,外交官必须具有灵活的反应能力,要能随机答记者问。下面我们请刚推选出来的六个同学从教室的过道中走过一遍,同学们可以就《烛之武退秦师》及《郑和下西洋》中的字词部分随意提问,如果你的提问他回答正确即可得到你的一张纸条,这张纸条你可以贴在他身上的任意位置。

这时刚选出的六位同学分两组从教室过道中依次走过,同学们一一向他们提出问题,如果学生出现了问题争端,教师及时向他们解释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五分钟后,六名同学回到讲台上,教师统计谁获得的纸条多,淘汰掉名次落后的两位,留下四位同学继续闯关。

第三关,外交官语言必须机智,所以同学们要向烛之武的语言学习,请分析烛之武的话为什么能成功退秦?请四个同学各自回到自己所在的组,集中众人的意见,谈一谈你的看法。

学生开始讨论。四个同学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做好记录,之后他们上台依次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一:我认为烛之武的语言首先是非常得体,不卑不亢。如“敢以烦执事”,而且烛之武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这句话就把郑国从这场战争中摆脱了出来,从而站在了秦国的立场上来替秦国考虑,所以他的得体还表现在以退为进,让别人相信他确实是在为他人考虑。

学生二:我认为烛之武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秦晋围郑发生在秦穆公想东进正苦于无路可走之时,烛之武提出秦郑结盟的建议正合秦的心意。地利表现在秦国在西,晋国在中,而郑国在东,地理形势上决定了秦晋围郑利益最大者是晋,不会是秦。人和表现在烛之武成功地把自己定位在一切都是替秦考虑的立场上,这就很容易拉近与秦的关系。

学生三:烛之武的话非常有层次、有逻辑,他先是分析秦晋围郑对秦无益,之后进一步指出这样只会对其有害。正反对比,晓之利害。作为秦君,不能不考虑一个国家的利益,所以自然也会被利益所动。其次是从秦晋两国的过去和未来分析,过去晋就背叛过秦,那么将来更会发生侵害秦国的事,所以在感情上与晋决裂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这样从情感上让秦最终放下了顾虑。

学生四:我觉得烛之武的外交语言非常注重技巧。为什么烛之武要先说“郑既知亡矣”,这就是技巧,把最不好的结果先说出来,然后打消对方的顾虑,从而放下戒心,在情感上认同烛之武的话。其次先理性分析利害,再从情感上打动。这是把核心抓住,其余的再各个击破。

教师让四个同学转过身,请已经没有代表发言的两个组的同学做评委,每人只能投出三票,最终淘汰一名,余下三名。

师:恭喜你们三位成为出色的外交官!下面请你们回到你们的小组,组织小组讨论,你将选择哪一个国家进行游说?请模仿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话艺术,综合运用地理、历史知识,组织一段外交说辞!

学生开始讨论,教师这时把写有东盟十国国家名字的纸条一一贴在前面的十位同学头上,每贴一个国家教师都要与相应的同学交流这个国家的情况,以备学生在别人游说的时候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下面请第一位同学上前游说,每人时间一分钟。

学生一:我选择的是印度尼西亚,印尼缺少石油,而中国恰恰可以提供石油,而且在印度尼西亚近几年的经济建设中,中印两国一直合作得非常好,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更广阔的层面上进行合作,甚至南海问题上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所以我们希望印尼与中国能保持一如既往的友好关系,请您考虑!

代表印尼的同学表示不认同,因为中国也缺少石油,怎么可以提供给别人呢?游说失败。

学生二:我选择的是新加坡。尊敬的总理阁下,我们非常希望与新加坡合作,新中两国都有共同的血脉,而且两国关系发展良好,中国苏州的新加坡工业园已经成为两国经济合作的典范,而南海与新加坡无关,我们希望新方能在南海问题上保持清醒,不与一些别有意图的国家结盟。

代表新加坡的学生表示不同意,因为新加坡远离南海,而且东盟的宗旨也是致力于地区的和平,所以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不发表意见,也不与日菲结盟,也不与中国结盟。游说失败。

学生三:我选择的是菲律宾。尊敬的总统阁下:我们非常希望与您一起回顾一下历史。早在中国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多次来到吕宋(即现在的菲律宾),那时中国是强大的,但是中国的文化让中国只是与菲友好交往,没有殖民,也没有侵略。而明之后,大批的中国人来到菲,使中菲情感上更趋相同。而在二战时,日本曾侵略过菲,美也曾殖民过菲,今天当中国渐趋强大更有可能与贵方一起和平发展的时候,你还想与日美结盟吗?

代表菲律宾的学生表示认同。

教师总结:刚才我们三位同学上来游说,最后只成功一个,这说明我们还要加强我们的语言表达训练。

《易经》里说:“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要探究天下的奥妙就要从卦象入手,如果想要鼓动天下人心就要从语言入手。可见语言功用之大。清代的林云铭评论《烛之武退秦师》时也曾说过:“烛之武说秦之词,有回天之力。”因此语言学习好了,外交场上三寸之舌,可以强于百万之师。所以好好地体会并学习烛之武的这段话吧!

下面就让我们一齐来背诵烛之武的那段话吧:“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退秦师篇5

我的故事,没有多么动人的情节,没有什么波澜起伏的曲折。然而那堂语文课却是那么让我难忘,想起来就觉得那种快乐让我温暖,那种灵性使我智慧,那样一个不经意的火花启发我思考……

我一直在苦苦思考,不断探索:高中语文课,阅读鉴赏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阅读与鉴赏的根本目的在于“立人”。在阅读鉴赏中,不断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的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社会、自然的思考和认识。我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重点应培养发展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因为,独立阅读能力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让学生走进语文。融入语文,进而热爱语文。那么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建立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的灌输法,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学生被动地听讲,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结论。在语文课堂上,老师的分析、讲解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没有直接与文本对话,他的情感理智就不会与文本融会交流,产生共鸣,自然会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

那么。如何让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阅读。在阅读中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人生经验、思想认识,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和理解,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评价质疑呢?我的方法是,语文课从学生的提问开始。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老师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疑问,才能抓住学生,吸引学生,学生才会觉得那是他们所需要的语文课。而不是老师握着所有的主动权。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去回答老师所设计的问题。

记得我们在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我给学生留的预习作业就是认真阅读文本,每个人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如果没有疑问可以自己设计两个问题。然后以四人为单位。小组讨论解决本组成员所提出的问题。最后每个小组提炼出一个本组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设计出一个问题,然后在课堂上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们非常关注自己和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兴趣盎然。学生围绕着文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推荐也就罢了,为什么要写郑文公一国之君引咎自责向烛之武致歉?为什么烛之武“要夜缒而出”等等。

有一个学生提出。“文章开头就写了秦晋围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仅凭烛之武一人怎么可能使强大傲慢的秦国退师呢?”昕到他的问题。我为之一振,我备课时也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其实烛之武为什么能够退秦师正是全篇文章的要害。如果从正面提出就显得平平,不会引起学生过多的关注。果然,学生的争论开始了。另一个学生说,可是《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既然是史书就应当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一定是有烛之武退秦师这一真实的史实,才会被《左传》记载。

我因势利导,抓住“烛之武退秦师有没有可能”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请同学们再次紧扣文本阅读。因为学生是带着这样的悬疑来求证的,所以他们读起来格外投入,真正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热情。然后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学生纷纷找依据,争先恐后的展示各自的小组讨论出的“成果”。最后师生达成共识,归纳出烛之武能够退秦师主要有几点原因。

1.烛之武青年时就很有才能,并为人所了解和信服。依据是,课文中有这样的叙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退秦师,师必退”,这是在大兵压境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佚之狐向郑文公推荐烛之武的;而作为一国之君郑文公诚恳地向烛之武致歉,更是为了突出烛之武的才能不可替代。

2.烛之武有勇有谋。一句“夜缒而出”的正面描写使烛之武的形象跃然纸上,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形势危急,敢于“出使”,而且有智慧,善于把握机会,心细如麻。“夜”和“缒”(用绳子拴着人、物从高处往下送)看出烛之武谋略深远,有莫大的勇气。学生说,烛之武这样的人物去说服秦王。我们又增加了一份信心。

3.烛之武善于辞令,且谙熟说话的艺术。他的言辞简练透彻,短短125个字,却分五层意思,层层深入。步步逼近,句句打动对方,既委婉含蓄,又无懈可击;烛之武奉命见秦王,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却抓住秦王的心理,说辞里处处为秦王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最后“秦伯说(说同“悦”),与郑人盟”。

4.烛之武有一颗爱国的赤诚之心。学生说烛之武之所以能够在国家危难之时弃却前嫌,“许之”,能够在秦晋围郑的危急时刻“夜缒而出”,能够在威风八面的秦王面前镇定自若,陈述利害,面不改色退秦师,皆出于他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

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左传》在塑造人物上有什么特色?有了以上的精细阅读,合作讨论,激烈辩论,师生归纳,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就显得轻而易举了。最后再把学生质疑而产生的一颗颗珠子穿起来,总结全文的艺术特色。

一堂课,师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上得酣畅淋漓,师生的内心都是那么愉悦。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课堂质疑。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动脑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能促进教师的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而前提是教师要在讲课前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解性阅读的机会: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质疑甚至是批判。这样才能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创造性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中,我做了多次尝试,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一首清新自然,朴素优美,情景交融的诗,读他的诗会在一派淳真中体悟到蕴含隽永意味的理趣。在讲课之前,我让学生细细品味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启发学生通过对题目的思考来感悟课文。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诗人为什么要“归”?园田是什么样子的。归向何方?从字面看是归园田,可他仅仅是回归他在诗中所描写的有形园田吗?有没有精神的园田?他归园田后快乐吗?陶渊明描绘的园田生活既然那么好,他为什么才要回去呀?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但是我觉得每一个问题都很有价值,因为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学生不但读了语文而且思考了语文。比如学生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看似幼稚,其实正是陶渊明所生活的黑暗的乱世中坎坷的官场经历以及他深受儒道两种思想影响的体现,所以他几归园田几出为官。在讲蒲松龄的《促织》时,学生当堂提出:“作者为什么要写女巫占卜一段,是不是为了“志怪”而“志怪”?有的学生提出,从主人公成名的遭遇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整个封建社会官贪吏虐,对百姓的摧残,可课文本的结尾为什么要安排成名身“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的生活呢?悲剧是不是更深刻?其他的学生当堂就站起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课堂气氛特别融洽。

学生在其乐融融的语文课堂中感受到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古今形象,品读了一本本多彩的生活画卷。在文学作品中邀游,其乐无穷,因为那里有了他们自己的声音,有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在提问、质疑、反驳、批判中学生的思想会产生碰撞、交流,而促使学生对同一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在学习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

从问开始,先疑后懂。在做中学,先学后教。

烛之武退秦师篇6

1.退一步海阔天空

示敌以弱,以满足秦君的骄横心理,为说服提供了先决条件。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地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国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而向秦君摇尾乞怜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申明自己处处为秦着想的立场。

2.晓之以弊,动摇秦晋联盟的基础

晋侯、秦伯联合围郑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这就是逐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这种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联盟可想而知并不牢靠,一旦其中一方的利益受损,联盟自然土崩瓦解。这就为烛之武成功说服秦君埋下了伏笔。

丘吉尔也说过:“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在“亡郑”这个问题上,对于秦国来说有害无利。一弊曰:“邻之厚,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这是因为在古代中国,土地的增大就意味着人口的增多,而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占据着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所以历代国君想要使国力强盛,就必然要扩张领土。秦、郑国土并不接壤,晋、郑却是邻居,灭掉郑国无形中扩张了了晋国的领土,而这也就相对地削弱了秦国的实力。这不能不让秦穆公对伐郑是否将为他人做嫁衣而有所疑问,秦国会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二弊曰:“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从长远的目光来看,以晋侯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机的存在,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否则祸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并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攻势凌厉,锐不可当,使得秦君只有招架之功,而毫无还手之力,完全按照烛之武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3.许之以利,利益引诱

双赢型谈判需要双方都有良好的长远意识,如果有一方执迷不悟,只知索取而毫不付出,那么这个谈判只能出现两种结果:其一是谈判将在双方僵持中结束;后一种则是一方得利而另一方毫无所得甚至损失过大被迫终止。

秦国大费周章,兴师动众而来,大军出动,粮草所费几何不谈,如果最后却毫无所得而归,即使秦君回国之后也难以面对满朝文武,更何况他手底下那些虎狼之师也不会答应。因此,烛之武适时地抛出了一些小小的甜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让秦军不至于空手而归,既有了面子,又获得了实际的利益,那么秦军的退兵也就成了预料中的事情了。

4.巧施离间,彻底瓦解秦晋联盟

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对于秦晋的联盟关系所使的挑拨离间还是含而不露的话,那么他指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简洁、温文尔雅地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并暗示了“此竖子也,不足与盟”,则是裸地挑拨秦晋之间的关系了。接下来烛之武又将谈话引向未来,揣测了晋国今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势将进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激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志在中原的秦伯对此不能不心存警戒。烛之武的这篇说辞刺中了他的要害,终于敦促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烛之武退秦师篇7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⑴,以其无礼于晋⑵,且贰于楚也⑶。晋军函陵⑷,秦军氾南⑸。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⑹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⑺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⑻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⑼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⑽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⑾,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⑿。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⑴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

⑵无礼于晋:指晋文公为公子时在外逃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按礼节接待他。

⑶贰:有二心,郑自庄公以后,国势日趋衰落,它介于齐、晋、楚三大国之间,看谁势力强就依附谁,有时依附一边,又暗中讨好另一边。

⑷函陵: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北。

⑸氾南:郑地,在今河南中牟县南。

⑹若:假如。

⑺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⑻陪:增加。

⑼赐:恩惠。

⑽阙:侵损,损害。

⑾说:通“悦”。

⑿以乱易整,不武: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尝,曾经;为,给予。

(2)东封郑:在东边使郑成为它的边境。

(3)因:依靠。

(4)敝:损害。

(5)知:通智。

译文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出亡过郑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并且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郑伯有晋盟在先,又不肯专一事晋,犹生结楚之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么敢用这件事来麻烦您。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何时才能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烛之武退秦师篇8

关键词:阅读 质疑 思考 交流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面对社会中的各种感观刺激,学生在读书时往往心浮气躁,对文本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文本浅层次的表意上,不能沉下心来细细地揣摩文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强调了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重要性。懂得思考,才能发问,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就是有重点的审视文本、思考文本的过程。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老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学生阅读前教师能提出几个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问题,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易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比如在让学生读《阿Q正传》前,我首先告诉学生《阿Q正传》是我国新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阿Q形象代表了当时社会中的一类人,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给他起名叫阿Q?他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会读得更细心更投入。学生读完之后进行讨论交流,对内容的认识也就加深了。

或者在学生读完之后,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在梳通了文意之后,我并没有按传统的讲法分析人物形象,而是为学生设计了几个问题:

1、烛之武能够前去游说秦师的关键是什么?一个人怎样做才有可能将来有所成就?

2、烛之武拒绝了郑伯的请求,他真的不想去吗?

3、把郑伯的伯的话改一下,改成“事若成,赏金万两,若不去,立斩之”,和课本上的对话相比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更好?

4、分析烛之武的语言艺术,他是如何成功的?

在学生充分讨论了这几个问题之后,学生的发言十分积极,一改以前课堂学生不活跃,发言似强迫的现象。

生(1):烛之武能够前去游说秦师的关键是郑伯,郑伯诚肯地请他去,并说“然郑亡,子亦有所不利焉”。

生(2):我认为是佚之狐,是他推荐他去的。对烛之武来说他就是伯乐。

师:大家同意谁的观点?(学生齐声答佚之狐)如果烛之武没有这个能力,事前没有做也准备他就是去了能成功吗?

生(齐):不能

师:另一个关键是自己要有才,同学们要不断的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增长才干,当机遇来临时才能抓住它。一个有才能的人,要适时的表现自己才能被人了解才能被伯乐发现,但并不等于恃才傲物,而是要广交善缘,这样才会让大家喜欢你,才会有伯乐推荐你。

生(3):我认为烛之武是想去的,他这样说是因为心中有怨气,借此发发牢骚而已。

生(4):“然郑亡,子亦有所不利焉”,说明他是考虑到个人的利益才去的。

师:你们分析的都有道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他的怨也正体现他为国效力的强烈愿望。游说秦伯的话可以看出他早有准备。在他身上看到了深明大义的爱国精神,无论个人受多大的委屈,当国家需要时,也要挺身而出。

生(5):我认为课本上的对话更好,因为按改后的说法太强硬,烛之武去也是心不甘情不愿。

生(6):古人是重名节的,如果去了,就意味他是因为怕死才去的。他有可能为保名节而拒绝去。

师:这有点符合谁的特点?

生(齐):秦始皇

师:这样说很霸道。郑伯以诚感烛之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激之以气。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人在帮助时应以真诚打动别人,不能使用暴力。作为领导人不能颐指气使,要得人心,这样才能让手下竭尽全力为自己做事。如果有一天同学们成了领导,也应像郑伯一样做一个和蔼可亲的人。(学生笑)

生(7):他能从秦的角度出发阐明利害,得到秦伯的肯定。

生(8):他在游说前已做了详细的准备,占在了秦国的立场上,在秦伯面前表明灭郑和存郑对秦的影响,秦伯才决定撤退。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在游说、劝说别人时要从他人的立场出发,方能被认可。

书籍如一把钥匙,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学会质疑解疑就学会了使用这把钥匙,有提问便有思考,有讨论便能形成新的认识,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的能力,在教学中我还有意识的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比如在学习契诃夫的《套中人》时,充分阅读了文本之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对某个词的理解上的困惑,也有对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上的困惑,比如:

有的学生问道:“可是他们却屈服,容忍这种事”这里的“他们”是指谁?

有的学生问道:“这时候他躺在棺材里,神情温和、愉快,甚至高兴,仿佛暗自庆幸终于装进一个套子里”他为什么要这样高兴?

我顺着学生的思路去讲,有的放矢,既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还讲透了文本。从学生质疑的角度入手更接近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直接的了解。教学的原则就是教学生会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读中思在读中悟,读书必有所得,在做人或在写作方面等有所收获。

上一篇:积重难返范文 下一篇:论证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