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

时间:2023-12-04 17:28:59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篇1

很多学生在学习了《高中语文》第一卷《烛光归秦》课文后,发现很难掌握这节课的知识点,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了关于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秦伯说(同“悦”)

4.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三、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B.()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D.夜缒()而出(省宾语“烛之武”)

E.(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词类活用(例句)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封,疆界。

名作动,使…成为疆界;东,名作状,在东边)

3.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4.且贰于楚也

5.越国以鄙远(鄙―名词边邑,意动,把……当作边邑;远―远地,形作名)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7.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撤兵)

8.不仁,不知(智),不武(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武―不是英武)

9.臣之壮也(壮?D壮年人)

10.今老矣(老―老年人)

11.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12.共其乏困(乏用―缺少的东西)

13.君亦无所害(所害―害处)

1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好处)

15.与郑人盟(盟―订(建)立同盟)

16.唯君图之(图―计划、考虑)

1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五、一词多义:

“之、夫、以、而、焉、其、若、说、辞、鄙、微”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的重难点1、把握全文中心事件,理顺故事情节的发展线索:

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故事先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接着写郑国君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郑伯自责,情真意切感动烛之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只身见秦伯。进而阐述保存郑国对秦的好处,利用_的矛盾,指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国意识到与晋订立盟约不助郑的危险,终于达到秦郑为盟的结果。

2、鉴赏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思路:

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_(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_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3、分析烛之武、佚之狐、郑伯等主要人物形象: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_,但在国难当头时,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是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则是个勇于自责的上级领导人。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牢_。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鉴赏课文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课文人物形象塑造主要运用正面描写的方法。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_,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另外,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烛之武是个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他在说秦伯之前,没有被重用,有着怀才不遇的怨愤,但在郑国危难之际,却挺身而出,只身去说秦伯,足见其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说秦伯时,他只字不提郑国利益,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亡郑对晋有利,而存郑对秦有利,晓之以理,动之以利,运用智慧最终化解了郑国的危难。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钱学森从1935年去美国,共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的时间可谓漫长,但钱学森连以一美元的保险金也不曾存过,因为他从来没想过这一辈子要在那里待下去。

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钱学森归心似箭,彻夜难眠。得知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当局用名誉、地位等挽留他,甚至还派特务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军方更是无理地吊销

了钱学森参与机密研究工作的证件。美国海军的一个高级将领金步尔说,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面对美方的蓄意阻挠,钱学森不仅没有削弱回国的信心,反而更加坚定了报国的信念。1955年,在中国政府的`强烈要求下,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从此,他百折不挠,走过了将自己奉献给祖国,奉献给科学事业的一生。他用实际行动见证了自己“此生惟愿长报国”的誓言。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李四光

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巴斯德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作者及作品简介

左丘明(约前502-前422),姓左,名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汉代太史令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他根据有关鲁国以及其他诸侯国的大主要作品著有《左氏春秋》和《国语》两部史学巨著。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其一郑国曾两次得罪晋国第一次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随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秦、晋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成为自然了。

课文译文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手下的人。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秦伯心悦诚服,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篇2

对于烛之武的出场,《左传》运用的是先虚后实式――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是谁?他何来的自信,将国家的命运交付于烛之武身上?如果不成功,他还要押上烛之武与自己的性命。这里没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对烛之武极为熟悉,知道他的论辩艺术,知道他的胆魄,也知道他不会毛遂自荐,必须自己先出来推荐。同时,他已看出见“秦君”,而不是见“晋君”――他是看出了玄机:秦晋围郑,起因是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并且,两军没有合围,而是“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如果有空子可钻,那就是“秦君”――这个人也是目光如炬,的确是“一只狐”(佚之狐谐音)啊!在佚之狐信誓旦旦的推举下,烛之武发了一番牢骚,“惊悚”地出阵了――“夜缒而出”。这一段看似与“退秦师”无关,实则与下面的说辞虚实辉映,为下面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张本。

孤身一人,深入虎穴,烛之武一介书生,凭什么打动秦伯?而更大的可能是,烛之武一言不合,就成了秦伯的刀下之鬼。显然,开口第一句话极为重要。烛之武深明其理,劈首就来了一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他的意思很明白,小小的郑国,已经被两个大国包围得铁桶似的,结果不用说谁都知道。我现在不是站在郑国的立场说话,而是置身事外,帮你分析秦国在这件事中得到的好处,跟你一起拉拉家常。一句话打消了秦伯的疑虑与戒备,拉近了说话者双方的距离,为说话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接下来该说什么?二战时期英国首相邱吉尔有句名言:“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对于国与国之间而言,这句话无疑是至理名言。烛之武很懂这一点: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实际上对秦伯敞开了心扉:你秦君出钱出力,大老远赶来,并非学雷锋做好事,无非利益使然。但问题是,灭了郑国,你秦国与郑国隔得远,即使得到土地也守不住,好处多不了;而晋国与郑国隔得近,好处多多。最可怕的结果是,你秦君实际上是为晋君打工,帮晋国增强实力。此消彼长间,您国家在诸侯间的竞争力也就相对下降了。这是第一层。“一语点醒梦中人”,秦伯也是聪明人,马上对伐郑起了疑问。

烛之武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开始了第二层意思:相反,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这意思很明显,保郑对秦国大有好处。无需动刀动枪,却能得到莫大的好处,亡郑保郑,结果大相径庭,秦伯内心深以为然,不禁为自己的举动吓出一身冷汗。

烛之武知道,这时秦伯已经被自己打动,但秦伯顾虑的是,尽管当年自己将宝贝女儿嫁给晋君重耳,并派人护送他回晋国当国君,并非出于救世主之心,让晋国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而是想以晋国为凭借,找到一块进入中原的跳板。然而,人家重耳好歹名义上是我女婿,我这样始盟终断,在天下人面前显得太没有信义了吧?于是,烛之武再次显出了说话的高超技巧,说了第三层意思: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你看,当年晋惠公不也是您秦君护送到晋国当了国君吗?可晋惠公怎样对您呢?本来答应的两座城池,一转眼就不承认了,这是典型的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晋国什么时候讲过信义呢?要是说起不讲信义,也是他晋国不讲信义在先啊!这一番话,等于为秦伯的毁约找了个台阶。

这时候,烛之武知道,退秦师已是不成问题。问题是,真正要置他们郑国死地的不是秦国,而是晋国,如何退晋师,保住郑国?你要知道,晋国可是重耳亲自带来了他们的虎狼之师,下面还有狐偃、赵衰等将相之材佐助啊,他们可不是容易对付之辈。怎么办?还得往秦君身上打注意,于是烛之武展开了第四层意思: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话里的意思是,晋国的眼光可不仅仅在郑国这一小块土地上,他们图的可是扩大地盘、增强实力、称霸天下的大事。换言之,郑国在秦晋之间充当了隔离带的作用,一旦郑国落入晋国之手,贪得无厌的晋国下一步自然要打秦国的主意,你秦君帮晋君实在是害人终害己啊!一番话说得秦伯心惊肉跳,最终不但自己撤军,而且与郑国结盟,还担心这盟约阻挡不了晋军进入郑国的脚步,干脆派出杞子、逢孙、杨孙三员大将帮助郑国守卫。

如果说,烛之武前面三层意思着重从“利”字着眼的话,那么,最后让秦国主动帮助郑国守卫则从“势”着眼,成功地瓦解了秦晋同盟,将郑国的一场大祸消弥于无形。

春秋无义战。我们暂且对这场战争本身正义与否不予评论,毕竟,郑伯其人也是残暴之徒,当年,确是他对不起晋文公。一直为后人所称道的“秦晋”之好,也不是铁板一块,所谓的联姻也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后来秦晋之间爆发著名的“崤之战”,郑伯终于吃到当年“无礼于晋”的苦果,不得善终;其继承者也重回晋国怀抱,寻求保护。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很好的证明。抛开烛之武的爱国之类的“高大上”主题不说,单就他的说辞而言,其退秦之所以取得成功,客观上是秦晋各有各的利益打算,没有合兵一处;而主观上,就在于烛之武熟悉秦晋之间的历史与利益得失所在,洞察秦伯内心,抓住秦伯见利忘义的心理,动之以利,晓之以势,让秦伯在揆利度势间作出了退师助郑的选择,化解了郑国的一场危机,成就了千古美名。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篇3

1.退一步海阔天空

示敌以弱,以满足秦君的骄横心理,为说服提供了先决条件。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地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国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而向秦君摇尾乞怜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申明自己处处为秦着想的立场。

2.晓之以弊,动摇秦晋联盟的基础

晋侯、秦伯联合围郑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这就是逐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这种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联盟可想而知并不牢靠,一旦其中一方的利益受损,联盟自然土崩瓦解。这就为烛之武成功说服秦君埋下了伏笔。

丘吉尔也说过:“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在“亡郑”这个问题上,对于秦国来说有害无利。一弊曰:“邻之厚,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这是因为在古代中国,土地的增大就意味着人口的增多,而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占据着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所以历代国君想要使国力强盛,就必然要扩张领土。秦、郑国土并不接壤,晋、郑却是邻居,灭掉郑国无形中扩张了了晋国的领土,而这也就相对地削弱了秦国的实力。这不能不让秦穆公对伐郑是否将为他人做嫁衣而有所疑问,秦国会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二弊曰:“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从长远的目光来看,以晋侯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机的存在,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否则祸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并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攻势凌厉,锐不可当,使得秦君只有招架之功,而毫无还手之力,完全按照烛之武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3.许之以利,利益引诱

双赢型谈判需要双方都有良好的长远意识,如果有一方执迷不悟,只知索取而毫不付出,那么这个谈判只能出现两种结果:其一是谈判将在双方僵持中结束;后一种则是一方得利而另一方毫无所得甚至损失过大被迫终止。

秦国大费周章,兴师动众而来,大军出动,粮草所费几何不谈,如果最后却毫无所得而归,即使秦君回国之后也难以面对满朝文武,更何况他手底下那些虎狼之师也不会答应。因此,烛之武适时地抛出了一些小小的甜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让秦军不至于空手而归,既有了面子,又获得了实际的利益,那么秦军的退兵也就成了预料中的事情了。

4.巧施离间,彻底瓦解秦晋联盟

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对于秦晋的联盟关系所使的挑拨离间还是含而不露的话,那么他指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简洁、温文尔雅地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并暗示了“此竖子也,不足与盟”,则是裸地挑拨秦晋之间的关系了。接下来烛之武又将谈话引向未来,揣测了晋国今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势将进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激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志在中原的秦伯对此不能不心存警戒。烛之武的这篇说辞刺中了他的要害,终于敦促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篇4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⑴,以其无礼于晋⑵,且贰于楚也⑶。晋军函陵⑷,秦军氾南⑸。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⑹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⑺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⑻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⑼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⑽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⑾,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⑿。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⑴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

⑵无礼于晋:指晋文公为公子时在外逃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按礼节接待他。

⑶贰:有二心,郑自庄公以后,国势日趋衰落,它介于齐、晋、楚三大国之间,看谁势力强就依附谁,有时依附一边,又暗中讨好另一边。

⑷函陵: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北。

⑸氾南:郑地,在今河南中牟县南。

⑹若:假如。

⑺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⑻陪:增加。

⑼赐:恩惠。

⑽阙:侵损,损害。

⑾说:通“悦”。

⑿以乱易整,不武: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尝,曾经;为,给予。

(2)东封郑:在东边使郑成为它的边境。

(3)因:依靠。

(4)敝:损害。

(5)知:通智。

译文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出亡过郑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并且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郑伯有晋盟在先,又不肯专一事晋,犹生结楚之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么敢用这件事来麻烦您。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何时才能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篇5

举个例来说吧,不学习或不学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怎么能知道烛武其人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中塑造的一位忠、勇、义、智集大成者的典型?又怎么能知晓《左传》与《春秋》的不同叙事特点,诸如刘知几《史通》所言的“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又如刘熙载《艺概·文概》所说的“《左传》善用密,《国语》善用疏”的内涵?更无法领悟到“烛之武”中的“之”字,乃是先秦叙述文中镶嵌于人名中,表现当时某地(如“烛”)的某人(如“武”),而非姓“烛”名“之武”。这也是当时的一种文化现象, 比如文中的“佚之狐”亦然。而一旦认真学习此文,收获远远不止这些。

为了引导、激发学生们对高中古诗文学习产生应有的兴趣,也解决自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这种“拖累”,笔者除特别着力于古诗文教学中的诵读、故事性、释言析文、明旨悟道等教学实践外,在教学高中的每一古诗文篇目时,必定拟出一副对联来,或概括诗文内容,或评述诗文中的人物,或评议诗文中的某一写作技巧,或点拨文中蕴含的人生情感或生命理趣等等,用以增强自己的教学力度,增添学生的学习趣味,撞碰学生年幼的心灵,投入必须的精力学习古诗文,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及选修教材的先后顺序罗列这一做法的具体内容,供有兴趣于此方面的同行尤其是年轻的语文教师参考或批评。

篇目:《烛之武退秦师》(人教2007年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16页,以下简称“《烛》”)

对联:重兵压境,郑伯手忙脚乱,佚狐力荐老英雄救国;孤身入敌,秦王心悦口服,烛武智退恶虎豹安民。(横批:千古奇传)

创意:笔者以此对联概述文本简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故事结局,一方面是想给学习者一点新的内容,一方面用对联来突出这篇先秦叙事文典范作品中所记述的精彩情节“重兵压境”“佚狐力荐”“孤身入敌”等来吸引学生,进而理解文中塑造的烛武智陈利害于秦王,智挑矛盾于秦晋,智退秦师于一夜的光辉形象,进而理解老臣烛武那集大忠、大义、大勇、大智于一身的人格美。

品味性导读:

1.请用《烛》原文文句解说对联上联所言的“重兵压境”,并简述当时的历史背景及战争局势。(“围”“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国危矣”)

2.对联上联所言的“郑伯手忙脚乱”这一概括你同意吗?同意请从原文中找出依据,不同意请陈述理由,并修改对联相关内容。

3.你能从原文中找出“佚狐力荐”的文字依据吗?(“若使……师必退”)佚狐之所以敢于力荐他人,其把握在哪里?试结合原文分条陈述之。

4.对联上联所言的“老英雄”一词,你同意吗?同意,请从原文中找出依据说明;不同意,请陈述理由。

5.对联下联所言“心悦口服”,是烛武智退秦师的关键,这一关键在原文中的结果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戍之,乃还”)。

6.请从原文找出相关词语,按先后顺序理出对联下联所言“烛武智退恶虎豹安民”的相关线索。

7.熟读全文,就某一情节或人物特性自拟一副对联,在同学中交流讨论。

高考链接:

1.课外独立阅读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上海卷文言文试题,就故事情节或人物品性拟写一副对联(每联不少于7字),与同学交流,并将其以“读《……》有感”的短信或电邮形式发给以前教过你的语文老师,展现你的进步。

2.就近找一名年级比自己低的学生,与他分享你写对联“点评”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试题阅读材料的收获。

3.完成文言文阅读材料之后的试题,并对照答案自评分数,再创造一副对联(每联2字以上即可)来表述自己的收获或困惑,并与同学分享。

篇目:《荆轲刺秦王》(同上第18页)

对联:易水风寒,慷慨悲歌惊九霄,壮士刺暴英勇去;咸阳宫暖,沉稳豪气慑四殿,君臣失态笑料留。(横批:烈士凌云)

创意:以“易水风寒”与下联的“咸阳宫暖”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突出荆轲出征刺秦王时的地点以及悲壮氛围,一方面揭示秦王所在的咸阳宫侍卫守护的森严,生活的淫逸无度,进而烘托英雄荆轲的悲剧命运的必然结局。又以上联“慷慨悲歌惊九霄”与下联的“沉稳豪气慑四殿”形成对比,描述荆轲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表现(离别时已知有去无回悲壮而去,身处虎狼窝般的咸阳宫时却镇定自若视死如归),突出英雄荆轲的有情与大勇。再以上联的“壮士刺暴英勇去”与下联的“君臣失态笑料留”构成一幅英雄一人追杀秦王使之抱头鼠窜,满朝臣子不知所措窘态百出的动态画面,褒扬英雄荆轲的大勇大义,贬斥残暴的秦王狼狈不堪以及群臣的惊惶失措,进而引导学生理解诸如此篇的《战国策》文本记述历史事件、描写历史人物的精妙文笔。

品味性导读:

1.通读全文,找出对联上联所云“易水风寒……惊九霄”的文段,并勾划出相关语句,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语句的作用。

2.对联下联开头“咸阳宫暖”中的“暖”字,与上联开头“易水风寒”的“寒”形成富有深意的对仗,请你结合文本就“暖”作些分析。

3.试从原文中找出对联下联所言“沉稳豪气慑四殿”的相关原句,并作些赏析(“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轲既取图奉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荆轲逐秦王,……尽失其度。”这些语句描述生动、形象,使荆轲沉稳应对“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的局面,英勇刺杀秦王的情景跃然纸上。也鞭笞了秦武阳的胆小无能,未能助荆轲一臂之力,照应了前文中“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而为留待”等情节,暗中批评了太子丹对荆轲“留待”的不理解,“迟之”而言“日以尽矣,……丹请先遣秦武阳”,使荆轲“怒”而“叱太子曰:‘……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从而匆忙行刺,无人相助,酿成悲剧)。

4.对联作者在下联结尾以“君臣失态笑料留”来概述荆轲勇刺秦王时,秦满朝皆惊,不知所措而丑态百出的场景,细读文本相关部分,划出有关“君臣失态”的语句,小组讨论,分享品味。

高考链接:

1.课外阅读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北京卷文言文试题,就文本的重要情节或人物品性或行文技巧等创作一副对联,以之提炼自己的阅读效果,并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与同学分享。

2.抽时间阅读一下其他省市的高考试卷中文言试题的阅读文字,试做一二套并对照参考答案自评分。

篇目:《鸿门宴》(同上第22页)

对联:刘沛公军驻霸上谋天下,主仆一心同仇敌忾;楚霸王宴设鸿门款枭雄,君臣二德各怀鬼胎。(横批:杀机四伏)

品味性导读:

1.要求学生课前通读课文,有条件的上网查阅原文,了解情节的延伸。

2.试就自己阅读课文时对刘项双方人物的理解程度,各选其一(如范增、张良;项庄、樊哙等),拟写一副对联评价其品性,并与同学分享。

3.深入阅读文本,以“宴前”“宴上”“宴后”为阶段,分别罗列各阶段双方的人物及所言所行,并按先后顺序拟出情节的脉络,与同学交流。

4.以对联上联所言“主仆一心同仇敌忾”为抓手,细读相关文段,分条整理出相关人物及情节(①张良得知项羽将挥军消灭刘邦时,立即将消息具告沛公,共同商议通过项伯“不敢背项王”而消除灭顶之灾。②张良在危急关头一心维护沛公,及时“要项伯”与沛公相见,促使项伯转瞬间也成为沛公的“生死之交”,且一方面叮嘱沛公“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以缓和刘项两军的矛盾;另一方面“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且言“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能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这是张良对刘邦其人忠心不二的结果。③当刘邦至鸿门向项羽谢罪时,张良又带猛将樊哙同行,并不顾杀身之危入席陪伴沛公。④当范增唆使项庄舞剑欲杀沛公时,张良出帐向樊哙告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促使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之后又以“臣死且不避,……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申诉项羽,使楚之霸王理屈而不能诛杀沛公。⑤当沛公“如厕”欲逃时,张良又冒死留下,替沛公献白璧玉斗。⑥当沛公与樊哙等“道芷阳间行”逃亡后,张良面对项羽诘问“沛公安在”时,沉稳申诉“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再拜……”,将个人生死安危置之度外,保全了刘邦的性命,还给足了项王面子,可谓“同仇敌忾”之绝典也)。

5.学生以小组(4~6人)为单元,阅读课文相关文段,整理对联下联所言“君臣二德各怀鬼胎”的情节,并在课堂上交流赏析。

高考链接:

1.自选2013年高考语文天津或重庆卷文言文试题的文字材料进行阅读思考,并就人物形象、品性或故事情节拟写一副对联(每联不少于9字),凝炼地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能拟出“横批”更好)。

2.自选上述文言材料的某一片段,将其直译成现代汉语,并拟写一副短小精悍的对联(每联3~5字即可),总结一下文言译现代汉语的要领。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篇6

关键词:进谏艺术 烛之武 触龙

孔子的学生子贡说过:“出言陈辞,身之得失,国之安危。”意思是说,语言不只是个人的事,它还会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分别出自《左传》、《战国策》的《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太后》,就让我们感受到“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力挽狂澜,解国家于危难之中的巨大语言力量。

烛之武、触龙虽然处于不同朝代,劝说的对象也不同,但他们都能言善辩,语言艺术有惊人的相似:说辞精妙、委婉,语言策略周密。在劝说过程中,都能紧紧抓住对方心理特点,以利诱之,以理服之,以情动之,理利相济。最后,使对方“缴械投诚”:秦穆公高高兴兴地与郑国签订盟约,从郑国撤军回国;赵太后痛痛快快地让长安君到齐国当人质。从整个劝说过程来看,两人的说辞策略都有以下三招:

第一招:欲进先退,消除戒备

《孙子・虚实篇》中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同样道理,说辩也要因境施语。我们先来看看两人劝说前的形势。公元前630年,晋国借口郑国“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在关乎郑国存亡之际,烛之武临危受命,只身到秦营见秦伯。敌对双方处于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势。公元前265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危在旦夕,代子执政的赵太后不得已向齐国请求增援。齐国提出要太后的爱子长安君到齐当人质作为交换条件。太后不同意,群臣“强谏”,太后非常恼火,宣称“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对触龙的“愿见”,太后“盛气而揖之”。

可以说,烛之武、触龙都是在情况十分危急、对方高度戒备的情况下前去劝说的。这种情形下,初次交谈的策略非常关键。《孙子兵法・始计篇》说:“利而诱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烛之武、触龙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强而避之”的战略战术,采用以退为进、避实就虚、以柔制刚的方法,意在先消除对方戒备,创设良好的谈话气氛,等稳定对方情绪后,再伺机而行动。

烛之武见到秦伯后不是乞求他退兵,而是不卑不亢地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清人过珙认为,烛之武说这两句话“先令人气平了一半,以后纡徐曲折,言言刺入秦伯心窝里去。词令之妙,一至于此。”也就是说,烛之武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一开始就采用角色换位的说服艺术,把自己置身于郑国之外。一个“局外人”在交战前前来当说客,秦伯自然愿意听听其高见。所以,烛之武此招不但使秦伯戒备心理有所松懈,而且激发他听下去的好奇心。触龙见到太后,先为自己因“病足”,很久不见太后道歉;再道出此次见太后的原因是“恐太后玉体之有郄”;接下来很关心地问起太后的饮食起居、锻炼情况,并介绍自己的养生之道等。在这段闲谈中,触龙隐藏来意,只字不提长安君,谈论的都是一些家常,这令太后感到很“安全”。而且触龙的话语体贴入微、关心备注,这令太后感到慰藉、温暖。于是怒色“少解”,对触龙的戒备心理随之放松。

第二招:理利相济,诱发共鸣

两人在劝说过程中,都向对方阐明利害关系。把利、理、情三者结合,使对方感到背之不利、违之不理,却之不情,从而使劝说工作取得关键性的胜利。

烛之武在稳定秦伯后,先用一个假设句指出秦师出兵之不智:“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然后具体分析“亡郑”与“舍郑”于秦之利弊。一则从地理形势来看,秦、郑并不接壤,郑在东,秦在西,晋位于两国之中。秦国要攻打郑国须经过晋国,“越国以鄙远”,远途奔袭,“君知其难”。此外,如果“亡郑”,其结果必定是“邻之厚,君之薄也。”灭掉郑国,最大得益者是晋,而非秦。晋得郑后,疆土扩大,势力增强。相比之下,秦的势力就被削弱。这对早有称霸之心的秦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为春秋争霸,谁的势力大,谁就处于霸主的地位;谁的势力小,谁就随时会被吞吃的危险。“亡郑以陪邻”,这样蠢事谁会干?二则从外交前景来看,“舍郑”对秦十分有利:郑国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对路过的秦国外交使者,热情接待;缺乏的费用和物资,郑国随时提供。如此美事,何乐而不为?一利一弊,对比鲜明:“亡郑”则利晋阙秦;“舍郑”则交郑助秦。在利益面前秦伯怎能不为之惊动?烛之武在分析以上“理”和“利”时,紧紧抓住秦伯图霸心理,时时为秦说话,处处为秦利益着想。循循善诱,言辞诚恳,就像和老朋友在推心置腹地诚挚交谈,所以颇得秦伯的好感。

触龙在平息太后怒气后,故意提出让其“少子”到宫中当禁卫军。他这样做目的是迎合太后作为母亲的爱子之心,借谈自己对儿子的打算来借题发挥,以“情”诱“情”。果然,爱“少子”话题激发起太后深谈的兴趣、热情,使其心情变得舒畅,并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在得到太后“情”之共鸣后,为转入同其谈爱子之“理”,触龙先用激将法:“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太后不知是计赶快辩解:“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等矛盾焦点由太后口中道出后,触龙不失时机地提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观点。为让太后明白这个爱子之“理”,他以燕后作为正面例子,指出太后对远嫁的爱女日思夜念,但却希望她“必勿使反”。为什么?因为古代诸侯的公主嫁到他国,只有被夫休弃,或所嫁之国灭亡,才能回娘家。触龙提起燕后,一则说明太后能理智战胜感情,为爱女“计久长”;二则借燕后反衬长安君,暗示太后:爱长安君是否做到像爱燕后那样“计久长”,使其“有子孙相继为王”。在这段说辞中,触龙把爱子之“理”和“情”相结合,情理相融,情真意切。而且在这些“理”中,无不包含关乎子女将来之“利”。这使固执的太后也不得不承认合情合理,连连点头称是。

第三招:引史为例,水到渠成

历史是一面公正的镜子。两个在说理、论证时,都引用历史事实作为例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前面劝说的基础上,引史为例,预测未来,终于使对方完全被说服。

在分析“亡郑”和“舍郑”的利害关系上,烛之武估计秦伯心有所动。为扩大劝说成果,便引用历史教训,进一步论证“亡郑”意味着“亡秦”的道理。首先指出晋国背信弃义。秦穆公九年,晋惠公借助秦国之力回国即位,他曾答应割让焦、瑕等地给秦。但即位后却“悔之”,“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提起这段历史,一则指出晋国言而无信,忘恩负义的本性,挑拨秦晋关系;二则暗示秦伯:与背信弃义、不讲信用的人合作,恐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借此激起秦穆公对晋国的怨恨,以瓦解秦晋联盟。其次分析“亡郑”后秦国的结局。贪得无厌的晋国把东边的郑国作为其边境后,必然会向西扩张,“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位于其西边的秦国自然就是它的“猎物”。至此,烛之武把“亡郑”,即“亡秦”的道理分析得十分透彻、无瑕可击。最终,秦伯撤军回国,使郑国数万生灵免于涂炭。诚如清人林云铭所言:“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转斗无前,不虑秦伯不落彀索中也。”

为使太后更全面地理解前面提到的“爱子须为其长远利益打算”的道理,触龙用历史事例从反面来论证说理。从“赵之为赵”谈赵国的历史,又谈到其他诸侯。话题虽然越扯越远,但其始终不离主题:无论是赵国还是其他诸侯,他们被封侯的子孙都没有世代为侯。触龙一针见血地指出,侯位绝嗣原因在于他们地位高而没有功勋,俸禄丰厚而没有功绩。触龙总结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历史,意在暗示太后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辙。在人质问题上,太后对长安君的过分“保护”,表面上是爱他,实质上是害他,葬送他的前途。从长远利益来看,应让他趁到齐国当人质的机会,“令有功于国”。将来太后百年后,长安君也可以“自托于赵”了。在这段说辞中,触龙始终把长安君的前途同国家的利益紧密联系,理由充分,逻辑严密,使太后心服口服。对此前人曾评说:无功绩难以继续保留爵位,这种劝说话语虽常出现于《国策》,然最引人称道的是,触龙说服人的技巧委婉而切中要害。这个评论恰如其分。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篇7

劝谏讲求技巧,不直切主题,巧设情景,说理透辟,善于辞令。是这三个人共同的特点。

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烛之武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采取以退为攻的辩论技巧,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动心。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如果前面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却是引诱秦伯了。烛之武换了一个角度,阐明了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文心雕龙》评价的好:“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困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变的外交才能。

邹忌是以“闺房之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救于臣,皆以美于徐公”。先从个人生活小事说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近及远委婉地让齐王觉得他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邹忌没有对齐威王直接批评,而是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从而使他懂得纳谏的重要。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推己及人。“王之蔽甚矣”一句,犹如当头一棒,一针见血,使其猛醒。这种以小见大,现身说法的方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做到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正如《古文观止》编者评价:“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触龙是在太后与大臣僵持不下时出场的,面对强秦急攻、国破家亡迫在眉睫的形势,触龙忧心如焚,但他的身份和阅历,又不能像其他大臣那样强谏,遭唾骂之辱,必须找到一种太后能够接受的方法,他的有意识的苍老,他的机智,他的从容不迫,都寓于其温和的亲切的拉家长的言语之中。触龙经过叙寒温,话家常,让赵太后彻底感到还是年老旧臣体贴自己,从而解除了赵太后的精神武装,缓和了紧张的气氛,打破了僵持不下的局面,为下一步进谏创造了有利条件。

尽管打破了僵局,气氛虽然有所缓和,但深谈的时机尚未成熟,所以触龙便“王顾左右而言他”,提出让幼子舒祺“补黑衣之数”,“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用自己的爱子之情翻转来引起赵太后的关注与同情,引出太后的爱子之情,从而引起太后的感情共鸣。这就使太后进一步放松了警惕,而且还把左师公引为知音同调。谈话已经触及矛盾本身,而太后却浑然不知,这就是左师公的高明之处。

按长规下文该谈长安君了吧,左师公反而谈起了燕后,而且故意强调太后爱燕后甚于长安君,左师公表面上大谈燕后之事,实际上借客行主,与溺爱长安君形成鲜明的对比。凡此种种,无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而摧垮了太后的精神防线。

行文至此,似乎应该触及问题的本身,但作者欲擒故纵,非但没有提及长安君,反而从三家分晋说及诸侯各国,话题越说越远,范围越来越大,但扣题也越来越紧。这番话看似漫无边际,实则步步紧逼,他从广泛的举例中得出了一条规律,作为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国君如果不让他的子孙为国家出力,只是坐享其成,用他的特权享受挥霍,迟早会丧失特权和封地。反之,如果长安君有功与国,那么将来他就能在赵国站稳脚跟,飞黄腾达。通过对比,其中利害,孰轻孰重,判断分明,赵太后虽然一时糊涂,但听到当头棒喝,又怎能不猛然惊醒。文章由远而近,层层深入,从冰冻三尺到坚冰消融,从溪流潺潺到波涛汹涌,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以《古文观之》总评作结:“左师悟太后,句句闲情,步步闲情,又妙在妇人情性体贴出来,借燕后反衬长安君,危词警动,便尔宜入,老臣一片苦心,诚则生巧,至今读之,犹觉天花满目,又何怪当时太后之欣然听受也。”

烛之武、邹忌、触龙以他们鲜明的个性,独特的语言技巧展示了他们各自的风采。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而邹忌进谏,是以耐人寻味的小事打动齐王,以己之受蔽推论到齐王之受蔽,从生活的点滴中提炼出治国的道理,使齐王从谏如流,实行“三赏”收到了“三效”。而触龙单刀直入,侃侃而谈,赵太后怒气全无,他的机智,他的从容不迫,都寓于其温和亲切的拉家常的话语之中。

俗语说“良言一语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讲究点说话的艺术,让话语像三春的太阳温暖人心,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篇8

关键词:高中;古诗文;少教多学

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课堂应从学生兴趣培养入手,引导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创新、自己动手,展开“少教多学”,扭转学生课堂学习无趣的现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提前预习,奠定基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做到“少教”,就需引导学生提前预习新课,做好准备,这样一来,教师就无需花费太多时间用于简单知识的讲解,就可直接进入文本重难点的分析中了。如,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中,笔者就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初步了解文本大致结构,把握文本生字词,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晋侯、秦伯发动战争的原因或借口是什么?烛之武是怎么说退秦师的?倘若郑伯派烛之武见晋侯,他是否可说退晋师呢?”通过这样的预习,让学生基本把握文本内容,从而更轻松地展开教学,为“少教多学”奠定基础。

二、再现情境,加深体验

对于古诗文了解,多数学生仅限于表面,未深入了解古诗文中所蕴含的深厚感情,究其原因,多源于教师的“多教”,未引导学生自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适当情境再现文本情境,引领学生深入领悟古诗文中的深厚情感。如,在教授《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时候,笔者就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来再现文本场景,让学生在阅读时体悟到在这样一个桃李芬芳的季节里,作者同堂弟们畅饮赋诗的生活场景,从而更深入地把握到文本中看似消极的语句,其实蕴含着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通过这样一种“少教多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而且情境的再现,也能强化学生对古诗文的深入把握。

三、突出主体,活跃氛围

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尝试展开各类课堂实践活动,引领学生采取各种形式来演绎文本,如讲故事、编话剧、演小品等,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自主学习环境。如,对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其文本语言描写简练生动,人物形象典型,故事起伏跌宕,基于此,笔者就组织学生尝试着将文本改编为简易剧本,共同创设人物、设计台词,引领学生根据文本自由发挥想象,进行一次课本剧演出。通过这样一种形式,锻炼学生归纳、改编的能力,强化学生的主动阅读能力,为“多学”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需具体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展开“少教多学”活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交通问题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消防安全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