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1 20:01:11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第1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解决办法

1.注意与已有知识联系,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参看有关书籍。

2.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3课时

学生活动

1.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

2.了解背景知识,作家、作品。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通读全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3)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讨论题:

(1)烛之武不拘形象从哪些情节中可以看出?

(2)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看《左传》文学的价值。

(参考答案)

关于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在第二部分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流露出他满腹的委曲和牢骚。这一情节的描写,使在郑国危于旦夕之际,郑伯由于佚之狐的推荐看到的一线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用自责化解了烛之武的不满,使他只身卦秦。文章在有张有弛,曲折有致中显示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

再有,在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第三部分中,说理透辟,文章的主旨,决定了文章必须着意描写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陈辞先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再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第三部分,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首先向秦穆公承认郑国处在危亡的境地,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谈。然后一面说明秦国灭郑则无益而有害,舍郑则有益而无害。一面举出事例,说明晋国不可信赖,秦国不应与晋国共事,晋国得到郑国,必将进而损害秦国。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根据事理和事实,把秦灭郑和秦与晋共事的害处分析得十分透彻,终于说得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留下一部分人助郑防御晋。

第四部分,晋师撤离郑国。

当晋国的监军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毅然撤军。说帮伯而退晋师正是烛之武所要达到的目的。

总结、扩展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利用秦、晋矛盾,说退秦国围郑之师,瓦解秦、晋联盟,保住了郑国的历史事实。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尤为出色,它注意从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写出战争的性质和起因,并由此在开始便预示出战事的胜负。在叙述交战过程时则详略有致,曲折生动,形象逼真。《左传》还善于用精炼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些对后代的文学,特别是对叙事、议论的文字影响甚大。

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在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中,把握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把握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特点。

二、整体感知

本文情节充满了波澜,起伏跌宕。虽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毫无呆板之意。人物就是在这样的情节中展示不同的性格,外交辞令,叙事描写各尽其妙。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述故事情节

2.导入新课

(1)从初中已经学习的《曹刿论战》引发拓展,明确《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提出本课要求,对《左传》的语言特点要有所了解。

(2)作家、作品介绍。

(3)时代背景介绍。

(4)进入课文内容的讨论。

提问:

全文中心写了件什么事?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参考答案)

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全文故事情节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秦、晋围郑,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烛之武临危受命。郑国君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郑伯自责,情真意切感动烛之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只身见秦伯。进而阐述保存郑国,对秦的好处,利用秦晋的矛盾,指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国意识到与郑订阅盟约不助郑的危险。终于达到秦郑为盟有的结果。

烛之武奉命说秦,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但在说辞中表现的则是处处为秦国着想。使秦君易于接受。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强大国家的君主,不卑不亢,从容辞令,语言分寸,恰到好处,可见语言艺术达到的水平。

关于从本文的写作特点,看《左传》的文学价值。

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有二。其一,波澜起伏跌宕有序的情节展示。其二,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左传》较高的文学价值。左传写了400多次军事行动,著名的大战如城濮之战、殽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都写得非常出色。《左传》写战争,是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来展开的,把描写的重点放在战争的性质和起因、战前的策划和战后的影响等上,对战场的正面交锋则采用略写。这样写既写出了某种历史的必然,也有利于刻画人物。《左传》写战争也非常注意谋篇布局,情节曲折细致,文章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有时在紧张的气氛中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情节,使文气优游不迫,摇曳多姿。

《左传》是编年体的史书,但在文学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它善于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如郑庄公的阴险虚伪、老谋深算。而且随着历史事件的进展,也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如晋文公的成长就是。《左传》中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善良正直或险恶邪僻,无不惟妙惟肖,宛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语言生动活泼,简洁精妙,达到着墨少而寓意繁的效果。《左传》作为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既写了各国之间的交兵,也写了各国之间的外事来往。在写外事交往中,人物极擅外交辞令。《殽之战》弦高巧遇秦军的那段讲话,名为犒师,实为警告,迫使秦军不敢轻举妄动;孟明归国前明明是表示改日必将兴师报仇,却说“将报君赐”。有理有节、机智横生,往往使敌国折服。它语言简洁,叙事生动,而又变化万千。这一切,都显示了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无论对后代的史学或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史学上,司马迁继承并发展了《左传》的优良传统,写成了文史兼优的《史记》。司马光以《左传》为法,写出了著名的《资治通鉴》等。在文学上,《左传》对后代散文影响尤大,很多散文家都把《左传》视为文章的楷模。尤其唐宋以后,古文家取法先秦,多摹《左传》。小说家、戏剧家都从《左传》吸收营养,并从中吸取创作的素材。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解决办法

1.注意与已有知识联系,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参看有关书籍。

2.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3课时

学生活动

1.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

2.了解背景知识,作家、作品。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通读全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3)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讨论题:

(1)烛之武不拘形象从哪些情节中可以看出?

(2)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看《左传》文学的价值。

(参考答案)

关于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在第二部分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流露出他满腹的委曲和牢骚。这一情节的描写,使在郑国危于旦夕之际,郑伯由于佚之狐的推荐看到的一线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用自责化解了烛之武的不满,使他只身卦秦。文章在有张有弛,曲折有致中显示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

再有,在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第三部分中,说理透辟,文章的主旨,决定了文章必须着意描写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陈辞先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再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第三部分,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首先向秦穆公承认郑国处在危亡的境地,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谈。然后一面说明秦国灭郑则无益而有害,舍郑则有益而无害。一面举出事例,说明晋国不可信赖,秦国不应与晋国共事,晋国得到郑国,必将进而损害秦国。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根据事理和事实,把秦灭郑和秦与晋共事的害处分析得十分透彻,终于说得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留下一部分人助郑防御晋。

第四部分,晋师撤离郑国。

当晋国的监军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毅然撤军。说帮伯而退晋师正是烛之武所要达到的目的。

总结、扩展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利用秦、晋矛盾,说退秦国围郑之师,瓦解秦、晋联盟,保住了郑国的历史事实。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尤为出色,它注意从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写出战争的性质和起因,并由此在开始便预示出战事的胜负。在叙述交战过程时则详略有致,曲折生动,形象逼真。《左传》还善于用精炼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些对后代的文学,特别是对叙事、议论的文字影响甚大。

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在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中,把握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把握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特点。

二、整体感知

本文情节充满了波澜,起伏跌宕。虽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毫无呆板之意。人物就是在这样的情节中展示不同的性格,外交辞令,叙事描写各尽其妙。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述故事情节

2.导入新课

(1)从初中已经学习的《曹刿论战》引发拓展,明确《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提出本课要求,对《左传》的语言特点要有所了解。

(2)作家、作品介绍。

(3)时代背景介绍。

(4)进入课文内容的讨论。

提问:

全文中心写了件什么事?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参考答案)

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全文故事情节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秦、晋围郑,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烛之武临危受命。郑国君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郑伯自责,情真意切感动烛之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只身见秦伯。进而阐述保存郑国,对秦的好处,利用秦晋的矛盾,指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国意识到与郑订阅盟约不助郑的危险。终于达到秦郑为盟有的结果。

烛之武奉命说秦,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但在说辞中表现的则是处处为秦国着想。使秦君易于接受。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强大国家的君主,不卑不亢,从容辞令,语言分寸,恰到好处,可见语言艺术达到的水平。

关于从本文的写作特点,看《左传》的文学价值。

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有二。其一,波澜起伏跌宕有序的情节展示。其二,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左传》较高的文学价值。左传写了400多次军事行动,著名的大战如城濮之战、殽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都写得非常出色。《左传》写战争,是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来展开的,把描写的重点放在战争的性质和起因、战前的策划和战后的影响等上,对战场的正面交锋则采用略写。这样写既写出了某种历史的必然,也有利于刻画人物。《左传》写战争也非常注意谋篇布局,情节曲折细致,文章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有时在紧张的气氛中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情节,使文气优游不迫,摇曳多姿。

《左传》是编年体的史书,但在文学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它善于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如郑庄公的阴险虚伪、老谋深算。而且随着历史事件的进展,也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如晋文公的成长就是。《左传》中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善良正直或险恶邪僻,无不惟妙惟肖,宛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语言生动活泼,简洁精妙,达到着墨少而寓意繁的效果。《左传》作为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既写了各国之间的交兵,也写了各国之间的外事来往。在写外事交往中,人物极擅外交辞令。《殽之战》弦高巧遇秦军的那段讲话,名为犒师,实为警告,迫使秦军不敢轻举妄动;孟明归国前明明是表示改日必将兴师报仇,却说“将报君赐”。有理有节、机智横生,往往使敌国折服。它语言简洁,叙事生动,而又变化万千。这一切,都显示了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无论对后代的史学或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史学上,司马迁继承并发展了《左传》的优良传统,写成了文史兼优的《史记》。司马光以《左传》为法,写出了著名的《资治通鉴》等。在文学上,《左传》对后代散文影响尤大,很多散文家都把《左传》视为文章的楷模。尤其唐宋以后,古文家取法先秦,多摹《左传》。小说家、戏剧家都从《左传》吸收营养,并从中吸取创作的素材。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总结全文,归纳文言知识,扩展知识。

二、整体感知

本文从秦、晋联合出兵围郑起,到秦、晋分别撤军离郑止,情节紧凑完整、波澜起伏,记叙简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学习本文,就要着重领会以下几点: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

2.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设计。

3.有关古汉语常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以训练式,分类归纳有关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3.一词多义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2)肆其封(疆界,名词)

(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烛(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郑国,代同)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因,介词)

4.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向西面。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

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5.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2)倒装句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

总结、扩展

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布置作业

1.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300字左右。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注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停数日,辞去(告别)

3.不辞劳苦(推托)

鄙: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微:1.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2.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1.辍耕之垄上(往,到)

2.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3.是寡人之过也(的)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附: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国势严峻秦晋围郑

中心人物临危授命弃积怨担国忧

亡郑有利于晋

烛之武说服秦伯借秦立场

存郑无害于秦离隙秦晋

郑秦结盟

大功告成

晋师撤离

教案点评:

本文是《左传》中的名篇。学习本文要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学习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探究活动

先秦历史散文的概述

活动目的:

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保存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是我国叙事散文的源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希望学生对先秦历史散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促进他们学习古文的兴趣。

活动内容:

请同学们查阅古代文学史中有关先秦历史散文的资料,写一篇介绍先秦历史散文的概述,约1000字,并将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列表。

作者

国别

作品

作品的体例

活动建议: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第2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讨论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在掌握字词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熟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1、学生自读注释1,了解《左传》情况。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4、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及用法

⑴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

⑵通假字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共其乏困共,同“供”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⑶词类活用烛之武退秦师退,使……撤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灭亡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驻军

越国以鄙远鄙,当作“邑”

⑷古今异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那人

⑸特殊句式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夫晋,有何厌?”

4、翻译语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三、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背景

背景简介:

四、研析课文

1、请大家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秦晋围郑的原因,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明确:

2、提问: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明确:

4、烛之武的目的达到了没有?何以见得?

(板书:秦晋退兵)

5、速读课文,思考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明确:

6、总结烛之武的形象: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外交家。

五、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1、提问:全文四个段落,哪些段落详写,哪些略写,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

2、找出文章中的伏笔与照应文字,并分析表现效果。

明确:

六、小结:由秦晋围郑,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之势,到秦晋退兵、危机解除,总算是有惊无险。但如果烛之武没有过人的胆识,没有非凡的口才,没有缜密的思考,又怎么能使秦穆公化敌为友留军戍守?又怎么能使晋文公偃旗息鼓未敢妄动?正所谓“五论救郑国,妙语退秦师”

七、作业:背诵并翻译课文

八、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围郑秦晋退兵

五越晋难治——以退为进

论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救舍郑利秦——许之以利妙语退秦师

郑晋人无信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教育契机;探究性学习;主动性学习

我在上完《烛之武退秦师》这堂课之后,进行了一下总结和反思,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过程,除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之外,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以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了,而且能够一改以往死气沉沉的状态,以一种精神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讨论中去。这一点令我感到十分欣慰,究其原因是在于我利用了恰当的教学契机,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学习者。

当我在分析《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时候,有个学生突然间冒出一句出来:老师,我觉得佚之狐他不是个好人,他这个人城府很深。

他的这句话让我原本的教学计划有点被打乱了,原本安静听课的同学立刻对他反唇相讥。他问的这个问题问的却是恰到好处,却立刻激起了周围同学的一片反对之声,以往我在上《烛之武退秦师》这节课,分析到佚之狐这个人物形象时,总是说到这个人是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发问,这正是我所希望的,我也很好奇,新课改目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为了学生的终生发展”,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就我们语文科而言,培养人文素养,重积累,重感悟,重运用,也是新课程标准的特点之一。基于这个理念,我让其他学生安静下来,先让这位学生讲一讲自己的见解,得到我的鼓励之后,这位学生侃侃而谈:老师,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这佚之狐既然是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他为什么不在郑国没有危险的时候向郑伯推荐烛之武,而要等到郑国危在旦夕的时候才推荐他呢,我想佚之狐是害怕郑伯让他去做说客,于是就找了烛之武做替死鬼,如此一来,他既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不去送死,又可以落得个伯乐的美名,更关键的一点是,烛之武能够说退秦伯,固然是好,他在郑伯面前就有举荐之功,若烛之武说不退秦师,就会有性命之忧,这是妒贤嫉能的佚之狐的借刀杀人之计,因此,烛之武说不说退秦师,对他来讲都是一举两得的事。

我对这位学生的分析不置可否,也不急于做出判断,从刚才学生们反对这位同学的声音响度来看,他们肯定有不同的意见,他们也有想说的话,我想正好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活跃一下课堂,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习,于是我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是支持那位学生观点的是正方,另外一组反对那位学生观点的是反方,两组的学生们各抒己见,辩论激烈,我在旁加以引导,原本的教学计划虽然有所变动,但在学生们的讨论中,在我有意的引导下,也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这节课里面的表现十分活跃,就连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也争先恐后的发言,生怕自己的观点没有表达出来,看到他们一张张兴奋的脸,我不忍心掐灭他们讨论问题的热情,然而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我就变通了一下,就布置成一篇读后感,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诉诸于笔端,形成书面材料。由于他们想要表达的是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想法,没有外在的强迫因素在里面,因此他们都很乐意写。

通过这节课,让我真正体会到新课程的精神,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够让学生爆发出他们的学习潜能呢,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当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非意味着他们可以无序的吵闹,乱讲,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主能动性的活动。《语文教学大纲》里面强调了几点:(1)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注重提高学生感性把握能力。

其中学习主动性是最主要的,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空讲理论而不抓住教育的契机,不能适当的利用课堂上的教育偶然(如学生突然提出与我们既定教学内容的一些题外话),不能存在传统之外的声音,而是用高压的政策或者教师的权威把这些非主流的声音给扼杀在摇篮之中,那么我要说那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悲哀。传统应试教育过于死板、沉闷,以至于很多人在传唱:语文误尽天下苍生。其实语文何辜,语文何罪?素质教育也高喊了多年,收效甚微。许多教学论文刊物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谈论了许多探讨语文教学、教改的理论,然而旧有的语文教学教法,语文课程的课改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多少。法之最高者,乃是形诸于自然。如果学生爱学,爱讨论,变被动为主动,那么这不是我们正希望看到的结果吗?

新课程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趣,掌握程序与方法。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有许多观点可以值得我们去探讨,值得我们去深思。

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教材还是教过的教材。很多语文老师教材用的还是老教案,用的还是旧观点,也许在他们看来这样做省事,保险,又可以省掉很多备课的时间,“反正这些课文我们都滚瓜烂熟了,还需要做什么研究课题吗?”甚至我还听到一些语文老师说:“没有教辅材料,我怎么上课呀”。殊不知,正是由于对教材内容的滚瓜烂熟,正是由于我们过分依赖于教辅,才让我们对教材变得熟视无睹,也无视了学生的思想,缺少了探究的精神,哪里谈得上什么创新思维与研究性学习。如果教师本身不能够以一个学习探究者的心态去研究教材,研究教法,课堂上又不允许有不同思想,不同的声音存在,那么可想而知,要想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语文课,要他们设计出创造性的成果,那无异于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了。有一句名言说得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真是一语中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创新思维的火花,哪怕只有一小点,也足可以燃烧整片萎靡的草原。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我们不妨大度一些,允许一些不同声音的存在,或许这正是我们“发现新大陆”的信号。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案例 比较 反思

一.初始思考

在无意之中得知了自己的语文答题的一大弊病:答题不规范。这让我感慨良多,在阅读理解的时候,我往往关注的是对文本的解读,每当到具体答题时往往一带而过,甚至特意修改答案,以适应自己的解读,不知不觉自己的答题也越来越不规范。

于是有了担忧:“我教的学生是否也有这样的问题?”在翻阅了一些学生的考试试卷后,我发现我的担忧变成了现实。语文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因此忽略对技能方法的指导,只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飘忽云端,毫无涯迹”。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还是从课堂教学中着手,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明确课堂语言的要求,力求语言精炼、准确。

案例一:

《烛之武退秦师》是本学期比较简单的一篇,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并没有太大的困难,课堂以活跃思维,启发学生的古文兴趣为主要出发点。

在上课前我主要设计了以下一些片段:

1、解题: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2、之后直接进入对文本的翻译。如:“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这样的教学中规中矩,学生在理解字词方面会比较清晰。但是这样的文本教学无法有较强的示范性,学生在面对课本文本和课外文本时明显有着不同的感受,课堂上会分析的内容,课后全忘记,这需要我们把“规范语言”贯穿始终,要求自己必须改进。

案例二:

在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教案和资料后,我决定在古文中加入学生自我概括的方面,同时利用我们之前学过的“对对联”的小方法带动学习。这轮教学中我把之前的两个片段进行了如下修改:

1、解题:请在“退”前加上一个词或短语,概况全文内容。

讨论后,学生说:烛之武(智)退秦师。

2、设计学生对对联,事先出好上联,让学生自主对,课堂上展示。请学生对出下联,概况段落内容:

⑴大兵压境,小国告急

⑵郑文公诚心悔前过,烛之武大义赴敌营

⑶智者闯虎穴,巧言退秦师

⑷秦穆公度势盟郑,晋文侯审时班师

二.两次教学比较:

1、气氛:前者气氛平淡,学生参与度不高;后者学生积极参与,争先恐后。

2、预习检查:前者学生完全不会去预习;后者学生带着问题,大多可以自主预习。

3、语言强化:前者随意性大;后者在师生互动中规范语言,培养学生概括答题的能力。

4、意外收获:前者教学没有意外;后者再次强调了对联、对偶等语言运用的要求,培养学生语感。

三.教学改进反思:

语文课程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他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但是,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少、慢、差、费”状况并未彻底改变。

切实提高语文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不要将三个维度隔裂开来。语言学习是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感受来理解、体验、领悟、鉴赏内容,培养、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因此,目标的确定必然要考虑到字、词、句、篇的因素,考虑到蕴含在字、词、句、篇中的语言知识和思想意义,但是,目标定位又不能从概念出发来落实字、词、句、篇,而是要从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语言运用规范的发现等角度来考虑,应充分理解《课程标准》提出的“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语言知识”的含义。

2、正确把握教材内容:语文教师要有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要独立钻研,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时反思,及时改进。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要有“设疑”的意识,敢于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解读、个性解答。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文言语感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排除文字障碍,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初读课文时,不必追求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而是先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顺、读通,大体理解;敢于打破文言与现代文的界限,规范学生答题意识和语言,强调语言的概括和准确。

4、强化语言规范意识:此外还要强调学生答题术语意识、答题结构意识、选字漏字意识等等。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第5篇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换句话说,语文课不能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动情的情感体验,不能用教师既定的阅读教案框限学生多样的阅读心得。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呼吁学生主体情感的发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与文章对话。

一、用心品味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唤起情感体验

我们所学的课本上的许多作品,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蕴含着他们丰富的思想与情致。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朗诵等形式了解文本,用心体会文章传达出的情感,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媒体等构成的相互作用的整体,把多媒体引入语文课堂,不仅能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增加教学的密度和容量,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

三、重视教学情境的衔接,激感波澜

情境的衔接是指教师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知的教学情境,以唤醒知觉表象,从而过度到对认知对象的体验上。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先提问:“战争,古亦有之,将来也一定会有。哪位同学知道战争中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官渡之战就很能说明以少胜多是战争中的最高境界。”有位同学回答说。另一位同学也发言了:“我认为,关云长在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最是潇洒。”“我觉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魄最应当赞赏……”同学们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入“战争”的氛围中。这时教师总结说:“大家说的都各有道理,其实战争中的最高境界,应是攻城次之,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今天,我们要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就是这样一个范例。”这样,学生对战争的感触被激活,带着极大的兴趣走进了课文。这里教师正是借助情境的衔接,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对课文的体验上,从而生发出具有共鸣效应的情感波澜,对课文的学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表明,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感体验中所培养起来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将会比耳提面命的思想教育和道德灌输所树立起来的抽象的认识更加深入,也更加扎实,在他们今后长期人生经历中发挥的作用,也将会更加持久,更加内在。

因此语文课上,我们要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去解读那一段段饱含着作家旨趣情味的文字,用自己的情去感悟那一篇篇充盈着作家丰富情感的文章。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体味情感的圣地,激荡情感的天堂,抒感的海洋!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第6篇

一位教师执教《父母与孩子的爱》一课,看得出教者做了精心准备。教学流程启承转合,有条不紊;开头导入、中间进程、结语安排丝丝相扣;师生互动、小组探究次第登场;多煤体的设置伴随漂亮的板书似乎相得益彰,教师的精心点拔配合学生热切的作答和谐完美,师生问答此起彼伏,一切可谓精雕细琢。

无疑,这是一堂中规中矩的课,平淡无奇,波澜不惊。课堂没有一项错误,一点意外,师生的一言一行尽在教者毂中,似乎完美无憾,几无挑剔;可实质上正是过于精心的准备掩盖了教者的闭塞、固陋和演艺的拙劣,令人如鲠在喉,索然寡味。

这种为预设而预设的教学,违背了“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老师哗众取宠式的表演完全湮没了学生的精神成长和生命体验。新课程倡导学生为主体,不是简单地以多样的讨论形式能够替代,课堂更多的应该是学生无处不在的思想、智慧。热闹喧哗的几场讨论只是笨拙的装点而已。教者太多的准备只是刻意地模范课改之形,将学生主体高高地悬起,无形中做了新课改的配角,将教学封闭在课堂之内,弄巧成拙,与高效课堂擦肩而过,是多么遗憾!

语文课堂,精致≠精彩。那么怎样才能将精心的备课、精致的设计与精彩的课堂完美统一,真正实现高效教学呢?

一、设计弹性教案,掌控动态课堂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精心设计的教案,过分强调教师的预设,僵化的程序阻碍了动态的生成。而富有弹性的教案可以把课堂、文本与学情的弹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充分引入课堂,为生成精彩渲染蓄势。

《我的老师》这篇课文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浓郁的校园气息。通过分析学情,我对预设教堂目标做了微调,将重点放在对课文重点语句的品味上,超越了既定的对描法的赏析;同时将讨论法预设改为朗诵法,通过感情朗读品味语言,将文中老师的人格魅力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事实证明,这样的预设鲜活灵动,更加有效,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高效地完成了任务。

二、创设活动性情境,诱发精彩课堂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板滞凝固的环节设计根本无暇顾及跳动的学生情绪,不可能诱发愉悦的学习因子。而活动性情境可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诱发精彩。

一位老师执教“让你笔下的人物鲜活起来”的主题作文。课堂伊始,先播放老歌《小芳》,伤感柔情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教者更以诗意的语言解说:“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一种久违的感觉油然而生,我努力记住这个名叫小芳的姑娘,她美丽的大眼睛、粗又长的辫子;面对一张张陌生而鲜活的面孔,老师也想努力地记住你们,一颦一蹙,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点忧伤……”“未成曲调先有情”,简单的视听共赏已然引发了情感的共鸣,点染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原本封闭、孤立的作文情趣盎然。

创设活动性情境时,教师须有明确的目的或意识,从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出发,创设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或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或因之引发学生的思维,或藉此陶冶学生的性情等。

三、选择开放的教学模式,绽放活力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堂呼唤开放式的“大语文”体系,需要教者创设开放的学习语文环境,选择开放的内容,选用灵活的方法,将课堂演变为动态的、变化的、不断生成的过程。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一篇美学小品,维纳斯的美丽诠释了独到的审美视角。“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语)在拓展环节,教者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我们家乡有哪些被忽视的美,在河西走廊、甘肃大地有哪些被湮没的美?问题一出,学生反应积极,答案精彩纷呈:

凉州贤孝《王哥放羊》凄美哀婉,唱词纯朴,盲艺人有情有色的弹唱营造了缠绵悱恻的的意境,其独有的民俗风情和民众心态恰是文化价值所在。

黄河母亲像雕塑简洁,寓意深刻。母亲和男婴分别象征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

语文教学的开放要求教师领会课改之神,从宏观上把握语文教学,既兼顾教材的纵向联系和语文与其他知识的横向联系,开辟广阔的时空领域,把师生从语文课堂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

四、设置开放性问题,成就精彩课堂

《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讲究“开放”和“生成”,教材是固定的,但富于思考性、挑战性的开放性问题,能够有效地开启学生的多元化思维。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先秦散文,是高一新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教者分析人物形象时,将课后题做了修改:“1.用一副对联表述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内容,上联评点烛之武,下联评点郑伯。2.以郑伯的名义,在烛之武寿诞时为他题写一块表彰其功绩的匾额。”题写匾额和拟制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语言应用形式,需要语言高度凝炼且极富张力。这样的改造,既拓展了文本的深广度,又激发了学生思维,引发了课堂的活力。

教师是师生互动、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应深刻把握文本,了解学情,摒除常规问题,设计开放性答案,多利用文本的空白点、生情点,在学生思维的疏漏处、易分歧处设置问题。

五、捕捉动态资源,点亮灵动课堂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学生是鲜活的、灵动的教学资源,课堂具有瞬息万变的动态性,再充分的备课也无法预料一些偶发事件,教师只要准确把握时机,灵活调整,意外也会转化为“亮点”。

一次公开教学作文,意外不期而至。教者打出了一张小姐姐为小弟弟喂饭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描述内容。一位同学大声地说:“他们家境贫困,因为姐弟俩用一个碗!”课堂哄堂大笑。教者相机行事,适时地引导学生讨论,“一个碗盛满了纯真的童心”、“一个碗装着姐弟情”、“碗是姐弟俩爱的标志!”多么精辟的分析,多么精彩的答案!课堂意外的出现、教者巧妙的点拔引起了全场热烈的掌声,成就了一次精彩。

课堂上的意外有很大的偶然性,或为讨论中的分歧点,或是思考中的错误处,或为临时生成的疑问,能否灵活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是对教师智慧的全面考验,需要教者慎思笃行。

总之,新课改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迫切需要语文彻底摒弃陈旧观念,积极探究生成性、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以精妙的预设、高超的点拨和高深的道行创设不断动态课堂,让学生的智慧与激情在快乐和诗意中尽情绽放。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第7篇

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关键性细节?笔者试着从关键性细节的预设性处理、即时性处理、反思性处理等三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预设细节,预约精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杜威说,每一位老师带着自己的哲学思想走向课堂。愈是优秀的教师,设计教案的水平与质量愈高。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关键性细节的预设更是蕴含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它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所以有些细节表面上看似信手拈来,即兴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后的水到渠成,是教学智慧和教学能力的体现,它折射着教学新理念,追求着教学新境界。

讲解《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第三段时,我就尝试从第一句“夜缒而出”中的“缒”字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我首先问了三个问题:①“缒”的含义是什么?②请从这个字入手想象当时的情境。③这个字的使用能达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三个问题的回答难度不大,学生尝试解答,教师相机点拨――①“缒”的意思是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②当时的情境: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郑国兵临城下、危在旦夕,局势剑拔弩张。烛之武这样须眉尽白垂垂老者从城墙吊下,只身入秦师,如入虎狼之穴。③这个字的使用一方面表现了当时郑国局势的危急,另一方面表现烛之武的凛然之气,爱国之志。

只一“缒”字,垂垂老矣却有着至真、至诚、至浓的爱国情怀的烛之武形象跃然纸上,用语简洁,有场景,有动作,内涵丰富,真真切切突出一个“勇”字。想象当时的场景,像是一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剧。真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等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充满魅力的教学细节,要靠教师精心预设,用心打磨。

二、做细细节,促进生成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中,关键性细节会意外出现,并会稍纵即逝,要靠教师去捕捉,并以此为契机,巧妙引导,在思维碰撞中修正和丰富认识,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教学因“意外”而精彩,因真实而成为不可替代的一段师生生命发展的历程。

比如,在《魏公子列传》一文中,让同学们评价信陵君这个人,大多数学生都对其持肯定态度,认为信陵君是一个侠义之人,他身上“急人之困,礼贤下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时,教参上也做了这样的解读。但是,却有几个学生对信陵君持否定态度,认为信陵君是一个叛徒,一个不忠于君王、对国家不负责任、孤注一掷的野心家。他们的理由也比较充分,比如:盗窃兵符,矫杀大将晋鄙,夺得军权;二是率十万大军救赵,国内空虚,倘若楚国入侵,魏必亡于一旦;三是畏罪自疚,留于赵国。这样的观点闪烁着理性的光芒,体现了学生们求异思维的火花,完全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对于教参、教本观点敢于否定,的确是一种创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是肯定呢,还是维护教参权威呢?经过思考,我大胆肯定了学生的意见,这个观点也的确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们在宽松的氛围下思维活跃了,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课堂上也变得更加活跃起来。

又如教授《屈原列传》时,在理解屈原“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时,有学生提出屈原死得太不值了;也有学生认为如此楚国,不救也罢。知道学生的分歧后,我没有急于讲下去,而是让学生代表分别阐述自己的理由,然后组织讨论,最后形成共识:屈原多次向怀王进谏而未被采纳,自己反而被流放,屈原当时可以说是万念俱灰,已经到崩溃的边缘;而就在此时屈原最亲近的人也因为他而死去,自己的国家被灭他却无法扭转局势,无奈之下只得投身汨罗。屈原的死是重于泰山的,他不是一个懦夫,他是“以死明志”的典型。

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首先应从关注学生的问题开始。当学生提出“疑惑”或“问题”后,教师一方面要以积极的态度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和点拨。上课出现争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教师对学生的争论熟视无睹,轻易地放过了让课堂精彩的机会。学生观点各异为课堂的互动生成提供了可能。教师若能抓住这些细节,在学生观点的交锋处、在思维的差异处组织学生讨论,把细节做细做实,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反思细节,呵护精彩

特级教师蔡剑秋有著名的蔡氏三点:“这堂课最满意的是什么?最不满意的什么?最困惑的是什么?”这其实就是反思教学细节。

我曾经上过一堂公开课,内容是讲授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课堂设计为从诗歌意象入手,截取词中三幅典型画面,分析该词意境。在课堂教学中,当笔者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时,有几个学生理解为“体现出词人对前途未知的茫然失落”,这和我精心准备的“表现分别在际的无奈与感伤,暗示词人的思绪象千里烟波一样绵长,象沉沉暮霭一般浓重,象茫茫楚天一样空阔寂寥”的授课内容不尽吻合。为了追求更理想的课堂效果,我对几个学生的理解不置可否,一带而过,仍然按着自己的备课内容详尽细致的讲解。在课后的听课教师座谈会上,一位教师提到,“那几个学生的理解角度其实很独特,如果当时授课教师能够就此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完全可以挖掘出该词更丰富的意韵”,另一位教师尖锐地指出:“授课教师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却没有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平等的话语权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从何谈起?”

同行们中肯的批评使我深刻地反思到,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动态交流与心灵对话。整个教学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随时会出现一些令教师始料未及的疏漏,而这些恰恰是生动而真实的,也是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在教学细节中,教师应恰如其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用自己的慧眼和慧心,发现和捕捉细节,用发展的眼光、激励的神情呵护每一种别样的思维,及时调整教学预设,生成别样的精彩。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在名家典籍里选择适合高中生学习能力和欣赏能力的片段进行教学,比如说论语选段、孟子选段、庄子选段等,这些课文都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高中文言文通过简单易懂的文字帮助学生理解古代传统的文化,以深刻的人生哲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人生感悟,领会中国古代优秀灿烂的文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是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通过片段赏析以幻灯片的方式播放出来;通过生活化的故事讲解帮助学生的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实现文言文有效学习;通过多样化的诵读方式不断记忆文言文,理顺文言文的表达顺序,实现文言文背诵记忆的教学目标。

一、以多媒体创新教学方式

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幻灯片、投影仪等先进设备实现教案的科技化,幻灯片可以通过图片、声音、影响等技术表现文言文所反映的事件、风景、人物,以幻灯片丰富多样的图片影像表现文字的内容。文言文主要的教学难点就是大篇幅的古代文字,虽然很多都已经翻译成了简体字,但是由于阅读方式不同,学生在理解方式有一定的难度,利用多媒体将文言文、翻译、故事图片等结合起来,学生的就能够简单的理解文章所描写的情景,理解文言文教学。

《赤壁赋》选段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通过幻灯片的图片文字组合效果,将赤壁赋的文字进行分段,再配以各个重点画面的图片,以笛声或者箫声为背景音乐,就能够营造成月夜赤壁之下静谧、明朗的美好的画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所描写是天空的景象,通过图片可以再现这样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生活化的故事理解文言文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学习中有很多的历史事件和生活经历,《烛之武退秦师》、《指南录后序》、《寡人之于国也》、都是生活化故事的凝结,在这类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析理解,以讲故事的方式将整篇文章完成讲解。比如说以评说的方式讲解《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在论说的过程中,首先对郑国和秦国的地理位置进行说明,文中写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如果晋国得到郑国的这块地,那么无疑晋国增加了国土面积,秦国如果想要越过晋国到达这块途径,将显得困难了,那么灭亡郑国对秦国又有什么帮助呢?在列举晋国不受信用的事,晋国的国君当年受恩于秦国,许下承诺给秦国焦、瑕两个地方,但是“朝济而夕设版焉”,早上才渡过河晚上就加固城防,以就是为证说明秦国和晋国结盟没有任何的收益,最后打消了秦王的顾虑,秦国撤兵。

评说的方式就类似于生活化的艺术欣赏,学生的在凝神聆听的过程中体会烛之武的聪明勇敢、大义凛然爱国情怀,难懂晦涩的文言文就成为讲故事的重要来源,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故事经过也有了全面的了解。再比如说《陈情表》、《项脊轩志》都是展现亲情的名篇,其中的生活化场景就可以让学生的以自己的生活理解讲解出来,这样学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理解和感受,更加深刻的理解亲情的可贵,教师也实现了自己的文言文教学目的。

三、多样化的诵读方式记忆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中文章分类比较多,在选择教学方式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诸如《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滕王阁序》《秋声赋》《兰亭集序》等几篇文言文,是公认的美文,在高考试卷的诗句类默写题中有一定的分值,而且这些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谐的押韵、对仗都能够体现古代文言文的典雅,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基本的理解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然后进行全文的背诵记忆,选择跳读、全读、理解记忆等方式实现背诵记忆。

记忆背诵的文言文多是以写景、抒情等为主,所以是文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色营造是文言文的主要特色,令人陶醉的意境美是文言文进行诵读时的重要帮助。《赤壁赋》之宁静辽阔朦胧美,《始得西山宴游记》之广阔无涯、浑然一体美,《滕王阁序》之色彩绚丽、远近错落、上下浑成美,这些优美的语言在记忆起来非常容易,押韵对仗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迅速的形成语感,加速背诵和记忆。教师在背诵记忆的指导过程中通过对重点词汇的反复讲解和诵读,形成基本的语感;学生的在休息或者早上完善进行背诵就能够顺利的背下来。注意在背诵记忆的过程中可以从重点开始,比如说《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常考的名句,围绕重点进行背诵能够节省很多的时间;教师还可以将文言文所描绘的画面进行展示,学生多个在朗读的过程中,将文言文所描写的画面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展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实现学生的有效背诵记忆。

四、结语

本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对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在高考出题特点以及文言文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实现文言文教学的不断提升,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敏.关于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新策略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5(6)

[2]魏慧.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5(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第9篇

口语交际,顾名思义,是通过口头语言所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往来。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了一些说话的规矩:面在什么样的场景下要怎样说,不能怎样说;对怎样身份的人要用怎样的称呼;对哪些人要用什么方式对他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的说是礼貌的,合乎礼仪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的频繁,恰当、得体、机敏地与人交流,可以有效地沟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获得他人的理解和肯定,从而改善人际关系,更好地实现自我。可以说,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语文素质,是信息化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

王荣生博士在《口语交际的课程内容及活动设计》一文中,区分了口语交际作为课程内容的三种分类:“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活动”“组织中的口语交际活动”“书面语的有声表达”。我们在王志凯与王荣生编著的《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一书中,看到很有创新设计的各种口语说话训练的案例,很遗憾的是,设计者并没有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事例进行设计,脱离课本教材的教学设计总会给学生悬浮不踏实的感觉。人的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积淀,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口语交际的例子可供我们借鉴学习。

《智子疑邻》这篇寓言故事,通过邻人之父与富人的儿子在日常生活中向他人提出建议,却得到截然相反的看法,故事的结果值得我们反思,我们也可以从多个角度得出经验教训:应当谦虚听取别人的正确建议;提建议的时候要明晰自己与听建议人在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关系;不要凭感性冲动无端地猜疑他人;遇事要冷静、理智地分析对待,切忌凭感情做出判断等等。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与友人结伴出游,《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场富有智慧而又友好幽默的口语交际情形。以逻辑思辨见长的惠子对于感性十足个性超脱的庄子所说的“鱼之乐”产生疑问,刨根究底以探明原因,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姿态像煞了生活中一些使劲叫真的人:休息时也不放松论辩的专业喜好。人家庄子出游纯属休闲,只是钓钓鱼乐一乐,随心所欲地说说话,表达一下自己的心理感受,惠子就是不管那许多,休闲也工作,一场愉快的休闲活动眼看就要不愉快了,但,最终机敏的庄子以诡辩的方式,偷换了概念,结束了游戏式的争辩,在两位大师交锋争辩的过程中,我们也品味到了一股浓浓的友谊之香,学到了化解不愉快气氛的技巧。学得日常生活的口语交际技巧,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和谐。

劝说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这是需要掌握一定的“说”技能,是需要一定的组织技巧的。《孙权劝学》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孙权最为领导的良好修养和非凡的劝说能力。面对一个只知舞刀弄棒的吴下阿蒙,孙权作为长辈和领导对吕蒙既是关心和寄以厚望,又是对下属的严格要求,第一劝,从吕蒙的小领导身份对其提出要求:当权掌管事务,应当有更高的能力,非常有必要学习!结果,吕蒙借故推脱。第二劝,孙权没有对其的不听劝诫表现出责备和不悦,而是表示对吕蒙处境的理解,并以自己读书的情况做现身说法,指出并鼓励吕蒙要是想学习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从孙权说话的两个语气词“邪”“耳”和双重否定的句式表达,我们可以看出他那语重心长、殷殷希望和关怀备至之心,又可以感受到对吕蒙不学习的责备。因此,吕蒙无可推托了,欣然接受了孙权的建议。

《公输》一文中,表现了墨子高超的劝说技巧:①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墨子根据公输意在辅助楚王打仗的工程设计师身份,采用“巧设陷阱,请君入瓮”的策略,激怒公输,义正词严地指出公输的“义”的实质所在,令其难以招架,无可辩驳。根据楚王是大国的王者身份,采用“巧妙设比,迂回包抄”的委婉战术,极力夸饰楚国的富有和幅员辽阔,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在取悦对方的同时巧妙地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道义与实力上都呈现优势的情形下,能针锋相对,“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绝不退让,最终取得全面的胜利。②劝说的逻辑性强。在劝说楚王的过程中,墨子采用了类比、对比、类推等方法,使楚王陷入自相矛盾中无法辩驳而理屈词穷。③先发制人,积极主动。

墨子在劝阻楚国攻宋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步都是采用巧妙出击,镇静从容、胸有成竹主动掌控论辩的动向,展现了高超的善辩机智。《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善于观察,巧妙设喻,用现身说法,亲身体验成功讽劝齐王修明政治,广开言路。《烛之武退秦师》在秦晋两军夹击郑国,形势危急的关键时刻,当郑伯在佚之狐的建议下去请烛之武的时候,烛之武拒绝了郑伯的请用,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婉言地表达了自己过去未得重用的愤懑之情。郑伯立即谦虚认错,并指出国家亡败于个人也是灾难的大义,因此烛之武毅然应命出城去说服秦伯。烛之武作为说客,志在求和,可是却能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得头头是道,使秦伯立即决定退兵助郑。《召公谏厉王弭谤》作为臣子,面对厉王的暴虐和朝政的混乱局面,先是委婉进谏而不被厉王采纳;第二次进谏,直陈利害,从正反两方面指出弭谤的危险性,将自我的主张抒发得淋漓尽致。学得劝说他人接纳自己的意见,可以解决问题化干戈为玉帛,收到双赢的效果。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挖掘 课本写作素材 圣贤智慧 说理风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155-02

高中课本选录的文言文,大多布局合理,结构严谨,构思巧妙,是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理想范本。灵活运用教材是实现语文学习活学活用、知识迁移的手段。古人云“立言先立人”,“言为心声”。这就告诉我们,学生要想在作文中得高分,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和思维品质,因为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人思想丰富、思维活跃、充满智慧和展现风度。而议论文写作要重视“讲理”,强化“辩证”,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但凡考场作文大多出现语言华丽但思想苍白,段落齐整但缺乏逻辑的现象。面对如何“说理、辨证、分析”的问题,许多学生仍束手无策。黄厚江老师说,文言文不仅仅是文言,还是文章、文学和文化。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要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应从最熟悉的课本中挖掘写作素材,汲取文言文中圣贤的智慧,吸取先贤成果,学以致用、古为今用,让说理变得有风度。

说理的风度恰恰是提高学生说理能力和说理智慧的重要抓手。笔者将通过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文段,借助古人智慧打开议论文写作的通道,尝试从课本中找到可感、可仿、可作、可写、可借鉴的经典文本片段,来探究议论文写作素材积累和说理技巧的运用,使学生在说解上能够做到“清、透、深、趣”,在说理中有“风度”。

风度最早是用来形容文采出众的,后来延伸到了礼数。文中所指的说理风度既是说理的技巧,又是会说理、能说理、善说理的必要能力,它体现一个人的风度,言如其人,因理见人。说理的风度在写作、辩论赛和日常公共说理中都相当重要,善于说理应该是一种向善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一、说得“清”,动之以情

说理需严谨,在辩论和阐释道理时能做到朴素、自然的同时,还要兼顾文采。但有文采一定要有利于把道理说明白、说清楚,更能让读者感到轻松自然,这是一种说理的风度,更是一种说理的智慧。

让我们来看看课本《触龙说赵太后》的一个文段: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在这段文字当中,触龙用朴素自然的话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说服了盛气的太后,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和我们学习说理议论的范例。“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观点很鲜明,很形象。先说家中理,再说国家命运。说理严谨自然,句句在理,环环相扣,很有感染力,很有风度。从触龙的说理中既可以看到臣子之忠,也可看到长者之风。这一文段启发我们,说理讲究言之有理,也讲究言之有度,言之有情。

学生优秀文段展示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心中一片淡然与恬静,何曾留恋于那世俗污浊的官场呢?(反问有力度)我自向往着小桥流水人家,我要亲自播种于南山之下,哪怕草盛而豆苗稀,我并无怨言,当夕阳西下,众鸟归巢时,我心中的那片净土依旧。(运用第一人称,情感自然真切)(高一(11)班杨莉)

二、说得“透”,晓之以理

说理就是用合适的、经得起理性检验的论证支持自己的主张和看法,要“言之有据有理,方以理服人”。说理还要观点鲜明,事实清楚,道理清晰,不能拖沓繁琐。

让我们来看看《烛之武退秦师》的一个文段:

(烛之武)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这段文字的观点是“存郑则利秦,亡郑秦无利”。烛之武摆出了两种事实,一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另一是假设的事实“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虽是假设论证,但道理却很清楚。假设性的事实也很中肯,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则很沉痛。烛之武所举的事实很巧妙,都很有说服力。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他临危不惧、不卑不亢、难能可贵的风度。事实说理一定要事中寓理,让人回味思考,明辨是非,具体实在而不失风度。平时写作,我们都强调用事实说话,有理不在声高,摆出事实,事实中蕴含着道理,让人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学生优秀文段展示2

为自行以正心。(观点鲜明)看啊,贝多芬反省战争之残酷,世俗之污浊,才得以开辟音乐的圣殿,谱写不朽的篇章;陶渊明反省官场的黑暗,才成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简明列举事实)自省使自己永葆本身,使自己追求善美,使自己向往高尚,坚守自己的那片净土。(运用排比深化主题)(高一(11)班李焕帅)

三、说得“深”,循循善诱

说理是一种言语的对话和思想的交流,应基于平等的平台之上和相互理解尊重的道德底线之上。只有观点有了碰撞、交融,才会有可能达成共识,才能成为让人信服、成为信赖的观点。

《孟子》中的经典篇目就非常擅长综合运用各种技法进行论证,步步为营,层层推进。在《舜发于畎亩之中》中运用了“列举事实――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的论证构架,充分显示出层层深入论证的辩论风度。文中孟子首先列举了六个事例,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进行层层剖析,进一步论证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观点,从而得出“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的结论。接着孟子又由个人到国家,认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可见,事中蕴理、因事见理、事明理清应是议论文写作应有的姿态,也是说理的境界。

学生优秀文段展示3

细节决定成败,而性格决定命运。(观点鲜明)项羽若无刚愎自用、妄自尊大的性格,怎落得“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乌江自刎的下场?但是反过来呢?刘邦若没有能屈能伸、知人善用的性格,怎能赢得楚汉之争的胜利?(假设论证、连续发问,自然连贯)纵观历史,性格是命运的决定因素。(紧扣主题)(高一(11)班黄春倩)

四、说得“趣”,生动巧妙

说理要么严谨,要么活泼,要么幽默风趣,体现个性,但无论何种风格都应有自主的思考,真诚的思辨和光明磊落的风度。

说理要让人明白,让人接受,引起兴趣、共鸣,尽管是忠言也要顺耳。《孟子》中最能体现思辨的智慧,让人感受理性的说理。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运用了比喻和对比论证,如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形象说理来劝谏梁惠王不能“以小惠来治标”,而应“以养民之王道来治本”。在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用大量的比喻论证将刻板枯燥变为形象生动有趣的说理,如用“七八月间的旱苗对大雨的渴望”来比喻老百姓对贤能君王的期盼和仰慕;将嗜好武力的暴君比作“为渊驱鱼的水獭”。

比喻和寓言是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表达手段,用寓言故事进行类比说理在《孟子》中也是很常见的,很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探究。孟子讲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不是讥讽逃兵,而是说明梁惠王的政治跟邻国没有本质的区别。孟子讲偷鸡者的故事,是为说明宋国大夫和国君知错不改的可笑行为。孟子讲齐人坟场乞讨的故事,不是为了讥讽齐人,而是为了抨击不择手段、追逐富贵和利达之人。用寓言来说理,比直接说理更显得美妙和生动。可见,议论文中运用鲜明生动的比喻论证和寓言故事,不但能使简单枯燥的说理变得灵活多样,更能增强一个人思辨的涵养和说理的风度。说理的关键在于要说得清,说得透,说的深,说得有趣,说得有风度,令人信服。

学生优秀文段展示4

净心为心净。(观点简洁鲜明)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追求心净。王羲之有“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的自醒;司马迁受腐刑而作《史记》,只因心中那清纯炽热的净心;契诃夫看尽世俗的虚伪,却用了一个套子表达内心的清静。(列举事例,得出分论点1)生存或者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更是一种态度。(过渡自然)司马迁受腐刑而不死,这是对生的坦然。王羲之“固之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虚诞”这是豁达。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这是豪情,陶渊明归隐而求生之惬意。感曰:生死由心。(高一(11)班陈斌)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问题主要在于思维简单,论证缺乏层次、逻辑,说理不足。面对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现状,特级教师俞发亮曾发出这样的呼吁“呼唤理性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见,语文课本是丰富的资源海洋,是积累材料的宝库,是传授章法技巧的典例,是认识生活的副本,是激发写作的灵感,更是学习语言的终南捷径。

既然教材是个例子,那么教师就应在进行课本阅读教学的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高效、深度地阅读,吸收思想养料;挖掘课本写作素材,探讨写作的章法技巧,习得写作技法。坚信,充分挖掘课本资源,坚持读写结合,坚持积累与训练结合,课本资源的挖掘一定能够成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提升写作素养的有效平台。

要提升学生浅层的写作能力,作文指导课的要义应在“指导”有方上,教师应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课本出发,选取他们感兴趣的又有典范意义的材料,点拨引路,借圣贤智慧,让说理有风度,让学生乐于接受,积极主动投入到写作的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任志鸿.高中新教材优秀教案(高一上)2版[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

[2]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上一篇:清明祭奠英烈话语范文 下一篇:班干部竞选稿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