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09-27 21:11:25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篇1

【关键词】论辩 语言 说辞 艺术

论辩是智慧的较量,是思想的交锋,是语言的技巧,是能力的权衡。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似百万雄师,论辩技巧的高下,不只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甚至影响到一个国家民族的存亡兴衰。

趋利避害是人的自然本能,然而世事复杂多变,利与害的分辨对许多人来说,并不是那样清楚明白。因此无论是争辩或游说,如果能晓之以理、告知以利、理利相济,定能巧牵牛鼻。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成功地塑造了富有政治斗争经验而又擅长言辞的老臣烛之武的形象,仔细品味,不能不为烛之武高超的说辞艺术而叹服。

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是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表,以至于“老矣,无能为也矣”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主要体现在两点:

一、消除戒备,创设气氛

说客首先要有能说的气氛。秦晋围郑,敌对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双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追而出”,勇于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在这种情形下,烛之武来到秦营,秦人不能不有所戒备。紧张戒备之中是很难听进别人的劝说的,更何况是敌国的使者。烛之武深知这一点,他开口一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表明郑已认定必亡的结局。这自然会引起秦伯的好感,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这句话看似平常,却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烛之武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言下之意却是郑国不再作什么打算了,这就不仅打消了秦人的疑虑,消除了秦人的戒备心理,而且激发了秦人听的兴趣——来到秦营,不为郑打算,那是来干什么的呢?难道为秦国打算吗?这就为说创造了轻松和缓的气氛。

二、设己为人,陈述利害

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利,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与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以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地说退秦师,充分展示了他的辩士形象。

攻心为上,拉近距离。功心才是上策,论辩犹如用兵也要讲究心理战术,论辩之中攻心为上就是揣度对方心理,使对方形成心理的內化反应,瓦解其心防与斗志。利害千古动人心。烛之武让自己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反复陈述“秦晋围郑”对秦国的利害得失。先分析亡郑存郑对秦的利害。“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一句话明白指出亡郑对秦无益,为什么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从地理位置看,郑国在东,晋国在中,秦国在西,周在南,秦须南越周或中越晋才能拥有郑国,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不仅如此,烛之武还运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阐述了“亡郑”对秦隐藏的“害”。“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鉴于秦、晋目前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个事实。这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亡郑秦虽无所失,但晋得郑后,疆土拓宽了,相对而言,秦国便小弱了。春秋争霸,弱肉强食,而秦晋比邻,考虑到此,秦伯便不能不为烛之武的话所动。

察言观色,见招拆招,因此,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遇脑袋不清的人,要一针见血。如果说上一层是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在秦、晋关系上做文章,很有可能引起秦伯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可能对秦国有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则“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如果秦不助晋攻郑,使郑得以保存,郑将倾心归秦,利莫大焉。两相比较,“亡郑”对秦无利而藏害;“存郑”,对秦有利而无弊,秦当然该舍“亡郑”而取“存郑”了。或许有人说,不对,不对,秦晋世为姻亲,是同一军事集团成员,晋国无论多么强大,都是不会危害秦国的;而且,秦不助晋攻郑,便是违背盟约,那样不仅是不“信”,不还得罪晋国了吗?

这要从春秋的形势谈起。春秋诸侯争霸,弱肉强食,所谓春秋无义战,就是指的这一点。晋约秦攻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前者只不过是借口,后者才是实质,晋国实在是想通过此次行动,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影响。为取得霸主地位创造条件。晋文公明白这一点,秦穆公明白这一点,烛之武也明白这一点。烛之武还明白秦穆公同样有称霸中原的愿望。这从他明知晋文公比晋惠公贤能却先送晋惠公回国接位的举动可以看出,从他晋文公一死,便匆匆征发军队,偷袭郑国,后又与晋大战三次可以得到证明。所以秦晋的军事联盟并不稳固,着眼于这一点,烛之武先回顾历史;“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指出晋国的背信弃义,秦以晋为亲,但晋并不亲秦,这就不仅指出了晋的不可靠,而且一定程度上激起了秦对晋的怨恨。

接着又预示未来:“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立足天下争霸的现实,指出晋若欲称霸,那么亡郑后势必继续扩张,那时作为晋紧邻的秦能不是晋的目标吗?而晋的图霸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晋早晚是要侵害秦的。

说辞水到渠成,最后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收尾,结论已出。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

但决定还是让秦自己作出,这同样是巧妙的一着,它满足了人潜意识中的自尊,又是巧妙的一“激”。于是“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对秦王而言,天下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没有永恒的朋友。烛之武正是着眼于秦国的利益,先激之以听,为“说”创设了很好的气氛,再抓住秦图霸的心理,反复陈说利害,最后让对方决断。烛之武的说辞可谓高矣。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篇2

一、品实词,知言会意,把握纲目

题解《烛之武退秦师》,笔者抓住三个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一个是“退”字,该字有何意思?有何作用?“退”本义是退却、撤退、后退,此处属于使动用法,翻译为“使……退却”。标题完整意思为,烛之武凭借一己之力使秦军撤退。这个标题,《左传》本无,是编者加上去的。交代了人物、事件,暗示了冲突双方的力量对比。从结构上来看,“退”字引人深思,耐人寻味:(1)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2)烛之武怎样“退”秦师?(3)烛之武“退”秦师,最后结果如何?这三个问题正好是课文情节内容展开的主要内容。“退”提纲挈领,关联全篇。从内容上说,“退”秦师是核心事件,也是事件的结果,还交代了事件的冲突双方,一方是烛之武一人之力,一方是秦师虎狼之师,对比悬殊,惊心动魄,考验烛之武,考验英雄心。俗话说,烈火焚烧方显英雄本色,沧海横流才见铁血意志。烛之武正是在这种血与火的考验之中凸显英雄本色的。此外,烛之武凭借一己之力如何“退”秦,“退”之过程又充满了哪些不确定因素,烛之武如何处理,秦穆公如何反应,等等问题,均蕴含在“退”字当中,留下悬念,扣人心弦,促人深思。同样,选自《战国策》的课文《荆轲刺秦王》,这个标题中“刺”字也是关键,为何要“刺”,如何“刺”,“刺”的过程如何,结果又怎样,诸多问题蕴含“刺”中,引发读者思考。可谓片言居要,一字笼篇。

“晋侯、秦伯围郑”,句中“围”字,看似简单,其实蕴含深意。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围”“伐”“袭”“破”“攻”等词语,尽量援引文言例句,既帮助学生理解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又加深学生对《烛之武退秦师》的文意理解。“十年春,齐师发伐我”(《曹刿论战》),“伐”是讨伐、进攻,大张旗鼓,兴师动众。表明齐国军队来势汹涌,力量强大。“李逖┮瓜蔡州”《李逖┮瓜蔡州》),“袭”是袭击、偷袭,隐蔽行踪,悄无声息地进攻。这是一种掩护自己,麻痹敌方的军事策略。“旦日飨士卒,为吾击破沛公军”(《鸿门宴》),这是项羽得知沛公欲王关中的野心之后大发雷霆之语,恨不得即刻行动,完全彻底消灭沛公的力量。句中“击破”并用,不但是主动进攻,而且还要一举歼灭,不给对方任何喘息的机会,更不会让对方死里逃生,卷土重来。除敌务尽,毫不手软。相对而言,《烛之武退秦师》用“围”,是包围、包抄、围攻的意思,交代秦晋两个大国联手,包围小国郑国,郑国形势岌岌可危。秦晋两国,南北驻军,联合夹击,“围”而不攻,包而相逼,威慑郑国,想让郑国乖乖投降,进而瓜分郑国。杀气腾腾,野心嚣张。“围”是策略。历史上有“围魏救赵”的战术。可以佐证课文的“围”字的深意。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句中“贰”字,是“二”的大写,表示数量两个,后面带了介词结构,用作动词,引申为“两次做……”,这个“做”的意思随语境而定。句意是说郑国先是与晋国交好,后来又与楚国交好,用心不专,也就是对晋国不专一,不忠诚。“贰”字翻译为两属于、又归附于、又与……交好。“贰于楚”翻译为,又与楚国交好。言外之意就是背叛了晋国,所以晋国要对它动武。要注意,这个词语,不少同学理解为背叛、有二心、不忠诚。可以顺推,如此理解,那么,“贰于楚”岂不就翻译为“背叛楚国”或“对楚国有二心”?意思不合逻辑,与原文相反。试想,背叛楚国,或者说对楚国有二心,那就意味着结交晋国,忠于晋国,这是晋国希望看到的好事啊,晋国怎么会进攻一个主动归附自己的小国呢?此外,理解这个“贰”字,理解“贰于楚”这个句子,也可以换用一种方法。教师可以这样提问,秦晋围攻郑国,原因之一是郑国国君背叛了晋国,那么,课文句子“贰于楚”改为“贰于晋”,如何?引导学生将历史事实与关键词语结合起来理解。

“公从之”,“(武)许之”。前一个句子写郑伯听从佚之狐的话,决定请烛之武出山,使秦救郑。“从”是答应、认同、听从的意思,表明郑伯干脆果断,从谏如流,同时也暗示郑国危险,刻不容缓,不能拖泥带水,犹豫不决,不能深思细想,费尽周折。后一个句子写烛之武听了郑伯的一番家国存亡的道理之后的反应,改变了态度,决定出使秦师。“许”是答应、应允的意思,表明烛之武在个人恩怨与国家大义面前,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顾全大局,深明大义,是一个有抱负,敢作为的志士。一个“从”,一个“许”活画出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

“夜缒而出,见秦伯”,该句描写烛之武肩负使命,冒着危险出城去拜见秦伯的情景。“缒”字最关键,最能看出人物的精神。本义是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句中点出烛之武出城的方式非常奇特,非常神秘。为何烛之武不走正门?为何烛之武不带一个随从?为何烛之武不带一件兵器(比如短剑、匕首之类)?为何没有一个人为烛之武送行?(比较《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出使秦国:众人送行,举行仪式,祭祖取道,悲歌易水,慷慨离别。)郑国都城被围,秦师兵临城下,严加管控,正门白天黑夜都有重兵把守,烛之武肯定不能从此出城。动静太大,目标显赫,容易暴露。不带一个随从,没有一人送别,均是出于安全、保密的考虑。出城需要绝对安全,绝对隐蔽,不让敌军知晓。不带一件兵器,暗示烛之武此行不是图谋行刺秦伯,不是要与敌方武力较量,也不是贪图自身安全,而是想凭自己的智慧谋略,制胜秦师,退却秦师。在可能的多种出城方式中,“缒”应该是最合适的方式。当然,一个人从高高的城墙之上被慢慢放下去,也是很危险的,也有各种不测之祸。比如秦军发现目标,比如绳子断裂,比如动作不慎,等等,反正很危险。可是,烛之武面临种种危险,并不畏惧,更不退缩,这就见出他临危不乱,敢于担当,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为了救国于危亡,他挺身而出,沉着勇敢,视死如归,是为大勇大义,大志大情之人。

二、品虚词,见情见态,声情并茂

佚之狐举荐烛之武,文章只写一个句子:“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必”字,干脆果决,自信满满。于佚之狐而言,是直接正面的描写,荐举人才,知人善任,为君分忧,救国危难,是为义举。别人不能推荐合适人选,他却知人识人,及时举荐,识见深远,不同凡俗。于烛之武而言,是间接侧面的描写,足智多谋,成竹在胸,能力高强,克敌制胜。教师可以相机诱导,可将问题引向深层:既然佚之狐如此沉稳老成,如此深谋远虑,如此知人善荐,如此洞达秦郑双方军情,可见也是一位高人,为何他不毛遂自荐,挺身而出,却要推荐烛之武出使秦师?一番义正词严的荐举后面隐含着佚之狐贪生怕死、远祸全身的奸滑和狡诈。人如其名,言为心声。“佚”同“逸”,逃跑,逃逸的意思。“狐”就是狐狸。两个字合起来似乎暗示,佚之狐就是一只临阵逃脱、老奸巨猾的狐狸。与佚之狐相反,烛之武最后答应出使秦师,为何不畏生死,勇赴国难?原因可能有三:一是郑伯动之以情(赔礼道歉,情真意切),晓之以理(国破家亡,人无幸免),烛之武顾全大局,义不容辞;二是烛之武一生沉沦,不遂心志,终于迎来报国机会,想大干一场,扬名立万。(教师可以补充《东周列国志》上面描写烛之武的两句话:“考城人也,姓烛名武,年过七十,事郑国为圉正,三世不迁官。”“见其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左右无不含笑。”)三是烛之武能力高强,沉着冷静,机智善辩,具备完成重大使命的素质。这个任务只能交给烛之武,不能交给一般人。同样,烛之武之名,给人一种微妙的联想,洞幽烛微,料事如神,无畏生死,勇赴国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烛”“武”的含义。烛,本义是蜡烛,稍微引申,蜡烛燃烧,带来光明,驱散黑暗,让人看清楚前方,所以,“烛”又有洞察秋毫,眼光敏锐的意思。成语“洞烛其奸”即是看透对方的阴谋诡计的意思。“武”自然含有不惧生死、勇敢顽强之类的意思。可见,烛之武就是一位眼光犀利,足智多谋,英勇无畏的勇士。当然,望“名”思“义”,拆字悬想,未必可靠,但是,从这篇文章的实际内容来看,佚之狐、烛之武的名字还真有点意思。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是烛之武拒绝郑伯的话,多用语气词,表达复杂的感情。教师可将前一句改为“臣壮,不如人”,让学生比较两种表达的语气和情意的不同。显然,改句生硬、直接,只是平实地表达了一个事实,我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如别人。不带任何感彩。原句多了三个虚词,作用不同。“之”字用在主谓之间,连接主谓,不让它独立,让它作为一个整体充当整个句子的主语。朗读的时候,语气比较连贯、舒缓。句中“也”表示停顿,相当于一个逗号,后面又用逗号隔开,这就意味着朗读句子的时候要注意连贯和停顿。“犹”是尚且,表示递进,与后一句相关联,后一句的语义比前一句更进一层,语气也更强烈。同时,从内容上来看,这个“犹”字还有言外之意,我年轻力壮的时候,风华正茂,意气飞扬,正想大展宏图,大干一场,但是没有得到重用,没有得到合适的机会,差不多留下一生遗憾,我心有不甘啊。“犹”后面有不平、不满、不快,有遗憾、悔恨、埋怨。自谦是表面,怨愤是实质。教师将后一个句子改为“今老,无能为”,比较与原文的表达不同,效果不同。改句语气生硬,表达直接。现在,我老了,无能为力。客观表达,不带感情。原句四个语气词,赋予句子复杂的情意和韵味。“今老矣”的“矣”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暗含烛之武的感慨,年老体迈,时光不多,机会渺茫,心志沦空,哀哀无奈,等等意味,尽在其中。“也”字表示句末停顿,有完结、终了的意味,暗示烛之武认为自己无能为力,一事无成,人生失败。“已”通“矣”,相当于“了”,句末感叹,加强叹惋意味。整个一个句子,通过多个语气词的组合连接,巧妙传达丰富的意味,复杂的情感。这些虚词的运用不可忽视。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体味的同时,一定要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朗读、比较来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这个“乃”字是副词还是连词,如何翻译?当副词用,翻译为“才”。当连词用,翻译为“于是”“就”,表示先后相承。这里到底如何理解呢?“才”表示条件关系,前面一个分句表条件,后面一个分句是结果,没有前面的条件,就没有后面的结果。在秦伯看来,只有派遣三员大将协防郑国,才会放心撤军。如果理解为“于是”,仅仅是强调前后两件事情相继发生,不太吻合秦伯的心理。

“吾其还也”,这个“其”字是语气副词,到底传达什么语气呢?可以表示商量或期望的语气,翻译为“还是”;可以理解为命令语气,翻译为“一定”。文中是晋文公对将军子犯说的话,子犯主张立马行动,痛击秦军,表现得比较冲动、莽撞,缺乏冷静的头脑;而晋文公则冷静分析,阻止击秦,并说明理由,有根有据,是一个沉稳、理智,以理服人,决断谨慎的人,而绝不是武断行事的国君。因此,“其”字翻译为“还是”比较合适。带有一种与子犯将军商量的口气。如果翻译为“必须”“一定”,则是武断生硬,不容商量的语气,与晋文公的性格心理不吻合。

三、品语序,洞察逻辑,明了情意

文章许多语句表达,十分讲究语序,调换一种语序,句子的含义和韵味也许截然不同。比如研习文章第一自然段:“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锬稀!笨梢苑纸饪来,研究三个小问题。

1.“晋侯、秦伯围郑”可否改为“秦伯、晋侯围郑”?为什么?不可以,原因有二:一是历史上,秦晋两个诸侯国是世代交好,政治联姻,今天有成语“秦晋和好”“秦晋之好”,可以为证;二是围攻郑国这件事,与秦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晋国只是因为与郑国结怨才鼓动秦国参与围攻行动。因而,晋国是主导,秦国是随从,语序应该是主前从后。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秦王为何答应晋国的要求呢?除了盟友关系之外,还有与晋国一道瓜分郑国,扩大版图的考虑。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可否改为“以其贰于楚,且无礼于晋”?为什么?不可以,前后两个分句是递进关系,用连词“且”(并且、而且)来连接。两个分句,前一个是说历史,重耳早年流亡在外,途径郑国,郑国国君没有给予他应有的礼遇。后一个分句是说现实,郑国先是与晋国交好,后又与楚国结盟,用心不专,背叛了晋国,晋国当然不能原谅。两个理由相比,从性质上看,后一个理由更关键,更严重,前后两个分句是递进关系。

3.“晋军函陵,秦军锬稀闭饩浠懊枋隽焦驻军围攻郑国都城的战略布局,可否改为“晋军锬希秦军函陵”?为什么?不可以,从地理形势上看,晋国在郑国的北边,秦国在晋国的西边,郑国距离晋国近便,距离秦国遥远,秦国要进攻郑国,必须要越过晋国,可谓劳师袭远,不便多多。函陵和锬隙际粲谥9的版图,函陵在北边,距离晋国近便,晋国驻军在此,既有利于军需供给,又方便南下进攻郑国,而且,一旦消灭郑国以后,也方便接管、控制郑国的国土。锬显锼之南,也是在郑国都城新郑的东南方,距离秦国较远,秦军驻扎在此,距离遥远,供给不便,行军疲惫,战斗乏力,弊病多多。就是灭亡了郑国以后,瓜分一块土地,也不便管理。此次行动是晋国主谋,秦国从属,晋国当然不会让秦军占据有利位置。同时,文章第一自然段交代两军驻扎的地理位置,还有一个意思,南北相距一定距离,两军沟通、交流不方便,这就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谒见秦伯,游说秦伯留下了空间。

再如文中第二自然段句子“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这是烛之武对秦伯说的话,可否调整为“晋、秦围郑”?为什么?不可以,烛之武游说秦伯,当然要将秦伯放在首位,晋侯放在二位。改变之后,意思就变成了烛之武对晋侯说话,显然不妥。

又如,文章最后一段晋文公阻止子犯进军秦师的话语:“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三个分句可否随意调整顺序?为什么?设计此问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每一个分句的意思,理解三个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判断语序是否可以调整。如果是并列关系,一般可以调整语序;如果是递进关系,则不可以调整语序。第一个分句是说,我原来依靠别人的力量而登上君位,如果回过头去损害别人,这是不仁义的做法。这句话追忆过去,属于个人品质层面的内容。第二个分句是说,如果我们出师攻秦,失去原来的盟友,而且还是一个和晋国一样比较强大的盟友,这是不明智的做法。这是着眼现实,谈到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分句是说,如果我们秦晋两国用混乱攻伐、自相残杀来代替联合一致、团结一心,这是不符合武德的做法。言下之意就是说,晋文公从长远的战略利益考虑,还是不愿意因为讨伐郑国这件事而与秦国闹翻脸,毕竟两国世代结盟、政治联姻,都是大国、强国,以后与另外一个大国、强国楚国争夺中原霸权时还可以互相援助。第三个分句着眼于长远的战略考量。三个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当然不可以随意调换语序。三个分句,三层意思,层层递进,有理有据,刻画出晋文公沉着冷静,思虑周密,眼光长远的性格特点。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人物鲜明,内容丰富,情节简明,脉络清晰,语言典范。教学文本时,我通过引导学生咀嚼言语,体会人物的声态口吻、语气情味,进而把握人物性格和思想内容。学生兴趣浓烈,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感觉文言词句有情有义,有味有趣,值得琢磨。品味实词,结合语境理解实词的字面意思和深层意思,特别是暗示意义与联想意义。品味虚词,朗读文句,揣摩语气,体会情味,加深对人物复杂情感的理解。品味谦词敬词,探究深层原因,把握人物性格。品味句子,调整语序,与原句比较,深入理解不同语序的不同表达效果,进而把握作品内容。从四个方面品味词句,发掘言语表达所承载的情思意蕴,揭示人物复杂丰富的性格特征,还原历史活动的现场情境。这样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言语的感受与体悟,又增进了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文、言结合,因言会意,扎扎实实品味言语,切境切文感受情思,品出言语滋味,品出人物情态,品出内容意韵,这是一条教学文言文的有效法则。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篇3

这场战争即将爆发的原因,有远因,也有近因。

远因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而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这个原因莫名其妙,纯属无理)。

近因是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失败。郑国也感到形势不妙,九次出使晋国欲与其结好,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公元前630年发动了这场战争。这个原因勉强能说得过去,但那是军事集团(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的争斗,现在把责任都归罪于郑国,可见晋文公的霸道。

真是春秋无义战。

但是从参战双方的力量对比上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

晋国联合秦国,这是当时两大军事强国的联合。

郑国则是一个独木难支的小国。

可就是这样一场战争在战前就被郑国化解了,为什么?

烛之武退了秦师,瓦解了秦晋联盟,晋国退兵啦!

不能轻视!

烛之武何许人也?他有何能耐去化解这样一场战争?

烛之武,一个年轻时不被重用,而在风烛残年之际被重用了一次的郑国人,却能孤身退敌、力挽狂澜,他凭借了什么法宝呢?

心理战,也可称为智慧战。

《左传》这样一部文学界和史学界都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品中,简洁而真实地反映了烛之武退秦时的过程,生动而且深刻。

仔细品读,我们就能体会出心理战(智慧战)的妙用!

首先,我们看他的受命显其义。

“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受命于国家危难之际。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虽然话中有自谦之意,但也反映了他已到了风烛残年之际。

然而,郑伯却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先从心理上消缓了烛之武的牢骚之气。这也对,你要人家给你卖命干活时,总不能带着牢骚这种内心的疙瘩吧?所以郑伯把以往的过错责任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国君都这样说了,烛之武还能有气吗?可见,郑伯也是一位心理战的高手。

紧接着郑伯又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意思就是说,如果郑国灭亡了,你心里好好想一想,对你有什么好处呢?烛之武肯定在心里盘算过了,于是“许之”。更见郑伯是一个心理战的高手。

还没有开始退秦师,前奏就已经显示出心理战这一技巧了。

其次看他的出发显其勇。

“夜缒而出”——虽然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表现的却是烛之武做事的果断、迅速、勇敢,同时也隐约显示出他心中的某种想法:郑伯你没用错人吧!

第三,也是最关键之处,退秦师显其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先摆出事实,认识到现实,我们无所谓了。他既不是示弱也不是死要面子似的逞强,而是从心理上先给对方一种震慑——大不了亡国,进而让对方的心里受到一种触动。是啊!人家都这样啦,我们做这事还有意思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烦执事。”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这是在引导对方在内心好好地掂量一番,让对方去思考:有好处吗?

众所周知的事情,灭了一个国家,肯定有好处。

但是,“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可要得到这个好处是很难的,您心里盘算过吗?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这句话,砸在了秦伯的腰眼儿上了。

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邻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赢有利,有好处,可是这好处是很微小的。同时,别国强大了,您变得弱小了,您心甘吗?您心理上愿意接受这个现实吗?

笔者想,秦伯打死也不会接受这个现实的,否则就等于自己给自己在称霸的道路上培养了一个劲敌,他有这么傻吗?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多浅显的道理啊!这句话,既缓和了前面说话的紧张气氛,也让秦伯的内心更进一步地触动到了不亡郑的好处。关键是既对自己有利,而且还对别国有害,这是一种本质的区别。也是烛之武的谈话能顺转到下一个层面上了: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这个是从历史角度毁晋于不义,也是从现实角度挑起秦伯对晋压在心理上的仇恨与不满。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从晋文公的心理角度来分析,点明他贪得无厌的本质,又现实角度证明晋的贪的事实,进而加深了秦伯心理上对晋的不满,使秦晋结盟的裂痕变成了鸿沟。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该说的都说了,该想的您也想清楚了。孰利孰弊,何去何从,您自己看着办吧!

到了这里,作为一代雄主的秦伯心理上可以说是完全认可和接受了烛之武一番话中的道理。

尽管之中没有在烛之武谈话的过程中写出秦伯的内心与表情上的变化,但是我们从一气呵成的谈话中,可以判断出烛之武环环相扣的言谈之余,也不乏时时观察秦伯内心感受的痕迹。

文章写到这里,有如勘探机一样,一步一步地层层深入地开掘了秦伯的内心根底。

所以,“秦伯悦,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晋国也“亦去之”。

一场眼看就要爆发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姑且不论决定战争成败的种种因素。

我们也姑且不论文学作品其他角度上的意义。

就仅有的材料之下,只要我们用心去读,那么也就不难感受到多角度、多侧面的领会,品味到文章的乐趣了;我们也就不难领略到文学作品的丰富多彩了;我们也就不难觉得语文教学的容易了。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篇4

而作文教学也是让广大师生苦不堪言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大部分是空洞无物,无病,底蕴不足,这才会出现一个个下雨天家人送伞的事例。然而,面对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情感真挚的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我们很多师生却是弃之如敝履,不能很好的利用起来。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能将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联系起来,师生将受益匪浅。下文就如何将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联系起来,谈几个方面:

一是直接引用名言佳句。如一考生的《望月》片段: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月是我们应该珍惜的人人共享的天赐之福。“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是我们招之即来,尽可倾诉的知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游子思乡念亲的一杯苦茶。“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月又是我们参透历史,顿悟人生的一剂良药。

二是模仿语言,改造佳句。吕叔湘说:“一个人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张志公先生说:“模仿是写作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从“模仿”到“创造”,写出有新意的作品的例子举不胜举。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模仿北朝庾信的《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传颂至今;唐代大诗人李白仿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更被著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引用固然能使作文增添不少文采,但毕竟是别人的语言,如果我们能让学生适当去模仿语言形式,巧妙改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语言,那么这样写出的文章语言定可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好。如一考生的《我的学习生活》片断:

真的学生,敢于直面残酷的考试,敢于正视无边的作业……

读完这一句话,一个扎堆于作业堆的现代中学生形象呼之欲出。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感叹作者模仿得恰当到位。

三是一材多用。我们只要对一个或多个名人、一部或多部作品吃透,就可以为我所用。例如《鸿门宴》一文有多种观点:1.要尊重对手、警惕对手。面对刘邦的卑躬屈膝,项羽的骄傲自大,轻易把曹无伤供出,宴席上把刘邦安排在末席,足见其对刘邦的藐视。2.要善于采纳别人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范曾之箴言,项羽不听,刚愎自用,错失良机。3.要善于应变、应对。宴席危机四伏,刘邦及其谋臣武将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终于死里逃生。4.优势和劣势可以互相转化。刘邦一开始实力弱小,于是隐忍不发,养精蓄锐,韬光养晦,最终成就大业。

再如《烛之武退秦师》:1.爱国。烛之武不计前嫌,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圆满完成任务。2.识才。佚之狐慧眼识英才,一语道出“若使烛之武退秦师,师必退”。3.敢于认错。面对烛之武的不满,郑伯敢于认错,不摆君主的架子,可见郑伯的胸襟之广。4.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晋侯、秦伯的分合正说明了这点。

四是多材一用。这个需要我们发现课文的共同点,然后进行归纳,让其产生有机联系。例如高一第一册的四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我们可以归纳这些观点:1.说话要有艺术。烛之武以利益分化瓦解秦伯和晋侯,使秦国“与之盟”,晋国撤兵,郑国得以保存;文种以生动的比喻进谏勾践,让勾践“执其手而与之谋”;邹忌以小见大,以身边事进谏齐王,齐王欣然接受;触龙对赵太后嘘寒问暖,化解其戒心,再从为人父母该怎么样对待子女的话题出发,最终打动赵太后。2.爱国。烛之武因为爱国,不计前嫌,勇赴秦营说服秦伯;文种因为爱国,竭忠尽智献良策;邹忌因为爱国,委婉讽谏说齐王;触龙因为爱国,甘冒唾面说太后;太后因为爱国,忍痛割爱求援兵。3.要善于采纳别人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郑伯采纳佚之狐的意见,使国家免受生灵涂炭之灾;勾践采纳臣子的意见,俯首称臣,卧薪尝胆,以三千越甲而吞吴;齐王采纳邹忌的意见,换来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盛况;赵太后采纳触龙的意见,“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篇5

一、声东击西,示假隐真——烛之武的语言技巧

文章开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交代了事件的缘由。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是历史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由此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这时,重耳已经流亡十九年,六十二岁了。

晋文公果然极富政治才能,在大臣狐偃、贾佗等人协助下,晋文公采取了一系列整顿政治、经济的措施,“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稼穑劝分,省作足财”“举善援能”等。经过几年经营,晋国国力大为增强,称霸的欲望迅速膨胀,而楚国却成了前进路上的最大障碍。公元前632年,晋、楚兵戎相见,晋文公先是退避三舍,以报优待之恩,再联合齐、宋、秦之师破楚于城濮,从而使晋文公确立了继齐桓公之后的霸主地位。城濮之战中,郑国帮助了楚国,又加上重耳流亡期间结下的恩怨,公元前630年,晋国联合秦国包围郑国,要把郑国国君叫出来好好辱骂一顿。郑人害怕,献上叔瞻的头颅仍解决不了问题,万不得已,走出一步险棋,派烛之武实施离间计。

胸有龙虎策,一朝见光华。在十分被动、危险的情况下,烛之武克敌制胜的法宝就是高超的智慧,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之郑以陪邻?领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谈判是富有竞争性的合作。虽然不是对弈,也不是战争,不是你死我活,你输我赢,但是谈判也决不是找朋友,推心置腹。谈判虽然是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但双方皆赢的利益结果很难对等。在这种双方赢的游戏中,就允许双方施展谋略,寻获更多利益。这是规则。在谈判对策中声东击西,示假隐真也常是谈判者惯用的技巧。烛之武就是成功地运用这一谋略。

烛之武见了秦穆公说:“我虽为郑国大夫,却是为秦国利益而来。”秦穆公听后冷笑,不予相信。接着,烛之武剖析:“秦晋联合围郑,郑国已知必亡,然郑在晋东,秦在晋西,相距千里,中间隔着晋国,如果郑亡,秦能隔晋管辖郑地吗?郑只会落于晋人之手。秦晋毗邻,国力相当,一旦郑被晋所吞,晋国的力量便超过秦国。晋强则秦弱,为替别国兼并土地而削弱自己,恐非智者所为。如今,晋国增兵略地,称霸诸侯,何尝把秦国放在眼里,一旦郑亡,便会向西犯秦。”秦穆公听后连连点头称是,请烛之武坐下交谈。烛之武继续剖析:“如果蒙贵王恩惠,郑得以继续存在,以后若秦在东面有事,郑国将作为东道主,负责招待过路的秦国使者和军队,并提供生活给养。”秦穆公听后非常高兴,遂和烛之武签订盟约。烛之武之所以瓦解了秦晋联军,是因为他根据秦、晋两国势均力敌,互有威胁,且互有猜忌的局势。在谈判中,烛之武假言郑已知自己要灭亡了,因而将要灭亡的国家对什么都已无所谓,使秦穆公造成错觉,以为烛之武真是“为秦国的利益而来”。然后逐层剖析、陈述秦晋联军对秦国的利益影响,表面上处处为秦国着想,隐藏了实则为郑国解燃眉之急。示假隐真的谈判策略重点在假象要逼真,自己的真正目的要隐得深而巧妙,不被觉察,否则会弄巧成拙。

归结起来,烛之武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恰当地把握了当时当地的国情、人情,准确地利用了对方心理,因而,他成功了。烛之武是自信的,他自信有能力引导秦穆公的思路,他自信千军万马也在这弹指一挥间的问题,他的自信来源于对当时诸侯各国形势的洞悉,他的智慧当在众人之上,他的思路清晰,说理透彻,他从容不迫,超然淡定。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实在是世俗世界生长出来的一株仙花奇草,异香满面,清爽可人。

二、避重就轻,迂回包抄——触龙的说话艺术

有一则寓言故事这样说:太阳和北风比赛,看谁能让一个过路人脱掉衣服。北风刮起刺骨的寒风,企图刮掉人们身上的衣服,但人们却将衣服裹得越来越紧。太阳用柔和的阳光温暖人,天气渐渐暖和了。人们也就把衣服脱了。批评也要像太阳那样,用温和的态度,暖心的话语,让对方心悦诚服,而不应用强制的手段,生硬的话语。俗话说:“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讲究说话的艺术,让话语像三冬的太阳,温暖人心,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触龙说赵太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开始,触龙并不急于谈长安君的问题。因为太后已经有言在先:“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所以他要选择一个太后不设防的话题,触龙首先分析情境,察言观色,他抓住老人希望与人拉拉家长里短,说说心里话的心态,见面第一事是问候太后的每日饮食情况及健康状况,一番问寒问暖拉近了两位老人的距离,消除了太后的戒备心理,当触龙观察到“太后之色稍减”之后,触龙接着采用“投石问路”。要摸准对方的情绪,则要“火力”侦察,待对方做出相应的反应后,再作对待。于是他从为少子舒祺向太后求取卫士之职入手,这充分显示出触龙的睿智。其一,这是一个安全的话题,不会激怒太后。其二,这样做极易获得太后的好感,因为对于子女的爱极易产生共鸣。其三,他还狡猾地为后续谈话做了伏笔,他准备充当太后的榜样,让太后看看他触龙是怎样怜爱幼子又“为之计深远”的。

果然,太后好奇地问丈夫也疼爱小儿子吗。看来此前全朝文武的劝谏已使她认为男人不懂得爱幼子。触龙投其所好,大胆地跟太后争论究竟是男人还是女人更爱幼子,他知道这种争执只会让太后高兴。不出所料,太后在说“妇人异甚”的时候终于笑了。

最后触龙“请君入彀,直入主题”。年迈但机敏的触龙抓住这一机会评论起太后对燕后和长安君不同的爱法,“长安君”终于进入了谈话范畴。危险吗?不!在这关键时刻,触龙更充分地展示了他过人的智慧,这不仅在提到长安君时,触龙仍没有暴露自己的来意。触龙没有像别人那样批评太后爱长安君过了头,他竟然批评太后爱长安君还不深切,比不上爱燕后。触龙使自己看上去像是太后的同谋,甚至比太后更关爱长安君。想想太后的反应吧,她在经历了与满朝文武的对立以后,怎么会不为触龙的话语而欣喜,何况触龙随后又把爱子的道理讲得那么深透,她心甘情愿地和触龙站在一起。太后爽快地答应“诺,恣君之所使之。”化解了赵国的危急。

三、《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讽谏艺术

《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而引起国家政事,由己除蔽劝诫齐威王除蔽。构思上采用的是由小到大,由己及人,事实上,邹忌早已知道齐威王之蔽,但若直言进谏,很可能效果不佳。非但达不到让齐王除蔽的目的,可能还会招致不测。于是,邹忌想到了类比,而这个类比,只是从最让人有生活体验的家事甚至闺房琐事入手,才具有说服力。这才是文章花这么大力气来写邹忌比美的事的妙处所在。

现实生活中,治国与治家有某种相似之处,故儒家有“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信条。邹忌之妻、妾、客因“私、畏、有求”而皆以为“美于徐公”。那么,有“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齐威王则更会因为“私、畏、有求”而把非美政说成美政。邹忌正是抓住这相似点,以己之蔽推论到齐王之蔽,从而达到讽谏的目的。无怪乎《古文观止》编者评价此文时:“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王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通过三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明确好的口才如战鼓催征,雄兵开拔;如江水直下,一泻千里;如绵绵春雨,滋润心田。郑国大夫烛之武凭借连珠妙语巧妙退走秦师;触龙以独特的劝说风格,说服赵太后,化解了赵国危机;邹忌以他委婉的讽谏使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的齐威王田齐顿然醒悟,决心任用贤才,从谏如流,修明政治,使齐国成了最强的诸侯国。可见,“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语文之于人文,譬之若刀之于刃,两者密不可分;语文所载的信息,都属于人文的范围。所以,应当紧密联系学校、社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口头交际训练。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篇6

摘要: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和领悟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当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分析高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应适当改革创新。注重创设背景情景,让学生有参与文本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开放情景,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引领学生进行思维参与等。以此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成效。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创新

一、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现状和问题

大部分学生主观上对文言文存在着“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态度,对文言文的学习很难提起兴趣,很多学生在教师要求和考试的逼迫下勉强学习,也有少部分学生谈“文”色变,把文言文的学习看作是挡在面前的一座大山。

1.由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少涉及对古汉语语法知识的教学,学生缺乏一些必要的汉语语法知识储备,因此,当高中教师在讲解一些文言文语法知识的时候,学生连基本的语法概念都模糊不清,更不用说对一句古文进行语法分析了。

2.随着现代白话文、普通话的推广,文言文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因此,很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强烈,更多时候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之用。在这种情况下,谁还会对文言文产生学习兴趣呢?再加上,高中教学对文言文常采用串讲的方式,学生便更加觉得文言文学习枯燥乏味。

3.教师在注重字词句讲解的同时,忽略了对文言文本身蕴含的思想或者作者理念的传承,学生学习过后,只记得几个字或者词,而其思想没有得到提高,所以,学生认为没有任何收获,久而久之对文言文的学习就没有了兴趣。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创新策略

1.创设背景情景,让学生有参与文本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行文逻辑、词汇意义、句型结构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较强的文古文理解能力,很容易在高中的文青文教学中失去兴趣。为此,教师虚该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结合具体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霸王别姬的小故事,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观看相关电影作品,让学生融入具体的课文情境中,并提高学习兴趣。

2.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词、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在比历史老师的讲授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创设开放情景,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的心态处于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状态;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自身的知识视野,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广泛听取学生不同的观点、看法,不轻率否定学生的探索;对于教学结果,不满足于课本、权威、名师的所谓参考答案,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

例如,如教学《孔雀东南飞》一文,笔者在引导学生概括刘兰芝这一人物形象时不经意说了一句: “刘兰芝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执著精神,值得我们当代的那些朝三暮四的青年男女学习??”话还没说完,谁知有一位学生即刻站起来反驳道:“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成人,为了爱情,我们自私地‘逃脱’了,那我们的父母该怎么办呢?”笔者即刻陷于尴尬的境地,但也意识到,如果此时笔者毫无气度地强力压制学生的观点,势必打破讨论的宽松气氛,甚至会打击到该生的积极性、自尊心。因此,笔者心平气和地微笑道: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啊!对于刘兰芝,我是从女性的角度看到了她对爱情的执著,为爱而殉情的可贵精神,我们要肯定的是她对爱情的态度,绝非殉情的行动。而这个同学则是从思考生命的角度看到了刘兰芝性格中不足的方面(即

为爱而盲从的举动),真是难能可贵。从这个同学的发言中,我们看到了他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听了这番评价,这个同学脸上洋溢着一种成就感。于是,课堂上一度出现的紧张气氛荡然无存,小小的波澜促使下一个教学片断的讨论越发活跃、出彩。

4.引领学生进行思维参与

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参与是分析文章的重要因素之一,指学生在感知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知识、心智因素理解读物。教师要注重思维指导,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如在《烛之武退秦师》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领悟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从而解除国难的深明大义、机智善辨的形象,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

(1)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这段文字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3)国难当头,烛之武面对郑文公的请求,他作何选择?

(4)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5)结合前面的分析,本文塑造了烛之武怎么样的形象?

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笔者采用学生自行分析、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整合等方法,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启了学生的心灵之门,让他们在阅读活动中收获阅读的幸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方式,摆脱简单的文言知识、语法讲解的枷锁,充分利用文言文中所承载的人文精神拨动学生的心弦,把握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由要学什么变为想学什么,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习地位的转化,把学生变成文言文学习的“乐知者”,在教师这个“主导”的引领下,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收获幸福。

参考文献:

[1]黄良星.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方式转变[J].教研天地,2013,07.

[2]赵珊.浅析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3,07.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篇7

一、教师的有效教学

高中文言文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应扮演好主导者和引路人的角色,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工作。

1.注重课前准备

高中文言文教学非常不易,所以教师必须注重细节,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同时,教师还要翻阅相关资料,补充课外文言文的知识点。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即教学这篇文言文的目的。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文言文,《滕王阁序》堪称其中的经典,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笔者把掌握字的释义、基本的句式、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能够背诵其中的经典语句等确立为教学目的。当然,教学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旦发现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就应及时调整和优化,使其更加完善,使教学顺利进行。

2.注重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是实施教学过程的重要载体,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环节。在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最佳的教学方法、最佳的教学形式来实施教学,利用巧妙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被文言文的魅力深深地吸引。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假如你们是古代的一员大将,有两国强兵来袭,你会选择什么策略来退他人之师?是像张飞一样喝退强敌,还是坐以待毙?”这个问题成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纷纷开动脑筋,积极发言。待学生发言完毕之后,笔者趁机说:“姜还是老的辣啊。在当时,一位老叟,不费一兵一卒,智退两国熊兵。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想知道他是用什么计策来退兵的吗?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看看烛之武老人是如何做到的,他有何高明之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被烛之武的智慧所吸引,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全神贯注地跟随笔者的思路来学习这篇文言文。

二、教师的有效引导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工作。

1.指导学生预习

预习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可见其的重要性。因为高中文言文中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句子,其中有些词有多种释义,甚至一个字都有十几种解释。如果学生没有做好课前预习,难以在课堂上跟上教师的思路,难以适应教学节奏,以至于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告诉学生预习的重点,对于学生自己不能独立理解的知识点,应做上标记,以便于课堂上向教师提问。

2.引导学生朗读

文言文是文章的一种形式,反复阅读,能掌握其含义,正如古人所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效的阅读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言文的内容,理解文章的情感。即使学生对文中晦涩的句子不甚了解,但由于对全文有了整体了解,所以也能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感知其精妙之处。因此,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言文,确保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后复习中都能进行有效阅读,以提升学习效率。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篇8

晓以利害法就是把利害关系分析清楚、告诉对方使之折服的一种说话方法。为此,分析必须中肯实在,利与害必须与对方切身利益有关。?

分元前630年秦穆公帮助晋文公攻打郑国,危急之中郑国派烛之武出使秦国。烛之武运用晓以利害法化险为夷促使秦、晋退兵。烛之武见到的秦穆说自己不是为救国而来,而是为秦国而来,因为:“秦在西方,郑在东方,中间隔着个晋国。郑一旦灭亡,得利的是晋国,你们不可能越过晋国而把郑国作为自己的领土。晋强大了,相比之下,秦国力量不就削弱了吗? ”秦穆公竖起耳朵认真听着。烛又说:“如果保存郑国,让我们做东方路上的主人,途经的 秦国使者凡缺少费用与物资,由郑国供应。这样,对秦国不仅无害而且有利。”秦穆公觉得有理。烛随即岔开话题道:“晋国贪得无厌,是个不讲信用的国家。早年晋国内乱,晋惠公逃到秦国,是您出力帮他回国获得君位。晋惠公曾答应回国后要把焦、瑕两座城池割给秦国,作为报答。可是,回去后一切许诺都赖掉了,难道您忘了吗”提起这事,穆公大为恼火。烛之武又推波助澜道:“晋国获得东边郑国土地,就会设法扩大西面境界。西面就是秦国,他不侵夺秦国土地又向何处扩展?望君王看远些,要防备晋国啊!”“说得有理”穆公大悦,命令退兵。晋国失去盟军,只好撤退。?

还如,战国时期鲁哀公大兴土木,规模空前。公宣子第一次劝阻:“房舍过大,多住人则喧闹,少住则空旷,望酌量。”哀公不听。第二次劝阻:“鲁国弱小而住室很大,百姓知道了,会怨恨我君;诸侯知道了,又会轻视嘲笑我国。”哀公仍建造不停。公宣子第三次劝阻道:“左边右边都是先祖之庙,在中间兴建又多又大的房舍,恐怕有害于吾君。”哀公一听,马上命令拆除筑板停止兴建房舍。?

为什么公宣子前两次没有成功,而第三次成功了呢?因为前两次提出的理由以鲁哀公来说无关痛痒,什么喧闹、空旷,什么百姓、诸侯,然而第三次却不同,因为古人最害怕先人之庙作崇,这事关重大,怎能不听?当然下令停止兴建。

事实说理法

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说理最有说服力。

1940年3月军事委员会在重庆开会,想在会上宣布十八集团军的“罪状”,以便发动更大规模的高潮。会上,历数十八集团军犯下的“罪行”,说什么“游而不击”、“袭击友军,制造磨擦”等等,并表示要彻底严查,以整军纪。当时担任十八集团军参谋长的不慌不忙地开始演说,他以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印发的《敌伪广播》中的内容来说明:18集团军不是游而不击,而是在涞源战斗中击毙了日一著名将官阿部中将。时间是1939年11月19日。接着,又举出和荫梧勾结日伪军进攻18集团军的事实,指出到底是谁在袭击友军、制造磨擦。觉不住气了,质问:“有这回事吗?”随即把张荫梧勾结日寇的来往电文和信件照片,拿出宣读并当众交给看。在事实面前,蒋唉声叹气,直拍脑袋。铁的事实,谁敢否认!

事实应该是真实的,掌握的事实应无隙可击。如有漏洞、有矛盾,这个事实是无力的。

有一年天大旱,农民李和颗粒无收。可财主不讲理,将他家中什物都搬去抵租,连一口铁锅也不留下。众人不平,青年农民阿根单枪匹马冲进财主家,夺回锅子就走。谁知财主手下人一拥而上,将阿根捆邦起来,并叫帐房先生替他写一张白日抢劫的状纸,告到衙门。

县衙门的周师爷知道了内情,答应相救。第二天升堂,县老爷一看师爷呈上的状纸,很感奇怪,就问财主:“这状纸可是你所写?”财主一字不识却死要面子,答道:“是我自己所写。”“呸!信口开河,岂有这等事来?”“有、有、有”县老爷惊堂木一拍:“该死的东西,一派胡言,先打他二十大板!”

打了之后,县老爷又问财主:“你诬告良民,知罪否?”“大老爷,我没有罪。”“还要强辩!我再问你,你既然明目张胆,却为何要钻狗洞呀?”“啊?”财主还弄不清是怎么一回事,可县老爷却已宣布退堂了。

原来,好心的周师爷暗中帮忙,将原状纸上“明火执仗,大门而入”中的“大”字,暗暗在右上角加上一点,变成“犬”字。这样一来,事情就不符合实际:既“明火执仗”,却又“犬门而入”。所以财主落了个诬告之罪。

财主由有利变为不利,问题就在事实上有矛盾,所举事实成为了不真实的东西,最后,势必被人驳倒。

反证驳斥法

反证驳斥法是用反证法来驳斥对方谬论的一种说话方法。要运用好这个方法,关键就在正确运用好反证技巧。举两个例子说明——

1960年9月接见英国记者,当记者提到“一个国家向外扩张,是由于人口过多”时,指出:“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英国人口在第一次大战前是4500万,不算太多,但英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曾是‘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美国面积略小于中国,而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1/3,但美国的军事基地遍于全球,美国驻外军人达150万。中国人口虽多,却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外国领土上,更没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可见一个国家是否向外扩张,并不取决于它的人口多少,而取决于它的社会制度。”?

用的就是反证驳斥法,你说人口多要扩张,我说人口少照样扩张,可见不在人口多少,而在制度不同。?

30年代中期,茂隆皮箱行货真价实、生意兴隆,引起英国商人威尔斯的嫉妒。威尔斯蓄意敲诈,到茂隆订购3000只皮箱,若不按期按质交货,除退货外还要赔偿50%的损失。?

茂隆皮箱行如期按质交货,威尔斯却说,皮箱中有木料,就不是皮箱,从而向法院,要求赔偿损失。茂隆皮箱行经理冯灿接到法庭传票后,慌了手脚。港英法院偏袒威尔斯,欲定冯灿诈骗罪。出于无奈,冯灿请律师罗文锦为自己辩护。?

开庭了。法庭上威尔斯信口雌黄,气焰嚣张。罗文锦神态自如,不惊不慌。等到威尔斯讲完,他从律师席上从容站起,并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大号金怀表,向听众展示后高声问法官:

“法官先生,请问这是什么表?”?

法官鉴证后回答道:“这是英国伦敦出品的金表。可是,这与本案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罗文锦高举金表,面对法庭上所有人问道,“这是金表,已无人怀疑。但请问,这块金表除表壳是镀金之外,内部机件都是金制的吗?”旁听者齐声答道:“当然不是。” ?

罗文锦断续说道:“那么,人们为什么又叫它金表呢?”稍作停顿,又高声道:“由此可见,茂隆行的皮箱案,不过是原告无理取闹,存心敲诈而已。”

法官在众目睽睽之下,理屈词穷,只得以威尔斯诬告、罚款5000无结案。从此,罗文锦声名大振。?

上一篇:放烟花的作文范文 下一篇:缎带玫瑰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