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花开范文

时间:2023-10-26 10:39:06

又见花开篇1

岁月的断垣颓壁中,总有执著的风景使然,等待缘分指引,再度绽放。与幸福相逢的人,定能又见花开。

那株本是很繁盛的月季,因生在老屋旁,无人照顾,很久没有再开花了。每日经过,竟也渐渐忘却她的位置。她藏入周遭的树丛中,一声不吭地睡去。或许哪天再开花,就能找到了罢。我在某个清晨,默默地期望着。

父亲早早地载我上学去,定然经过那片老屋。我似乎是从此处开始,重又贴近了父亲的轨迹。父亲总是骑得飞快,窄窄的巷道中像是充满了急促的风,耳畔俨然有它们踢踢踏踏不安分的足音。父亲却总能将我前方的风眼挡住,安稳地骑车。温暖,总是在最奇妙的时候不期而至。

倚在父亲的背后,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在楼下的月季花丛中,任阳光筛出的日子,那里,是有父亲的身影的。我总会与父亲很默契地将手重叠,去接住那些跌落在花间的温暖。

还记得那天,在老屋边上,偶遇邻居,她冲我们灿烂地笑,远远地望,让人误以为是一树春光的影像。我自然也回她一抹会心的微笑作为回礼,大声地打着招呼,生怕被湍急如水的风湮没。蓦然竟发觉,我的声音与父亲敦实的话语重叠,契合得一如十多年前的那对大小不一的手掌。我下意识地目送邻居阿姨,发觉老屋旁一抹已有人高的树梢立了花苞。

一瞬间,老屋就被抛在了身后,父亲转过头来一本正经地说:“你对邻居阿姨用的称呼太生硬了。”大概出于谨慎,父亲很快又回头专心骑车。可在父亲抛来的认真的目光里,有隐在眼瞳后的暖意柔柔地荡漾,与刚才所见花苞的短暂影像重叠,连成一个清晨。那片携着柔光的眸子,溢散着动人的光彩,是云翳上的池水,是池水中柔和的柳絮,在风里荡漾、纷飞。我才意识到,这天的阳光格外清澈熟稔,而老屋的月季又将花开。

几天后,我用凝视幸福的眼,默默注视着绽开的月季。当明媚的阳光停驻心房时,总有些父亲突然慢下来的错觉,恍若听到父亲那殷殷的嘱咐:“与人招呼,要绵柔些,你会倾听到人性美好的回音!”事实上耳畔的风依然冒失地乱闯。或许,跟在父亲身后,心,也不再急促。

因了重开的月季,回想起那些美丽的时光。

又见花开,其实又是新的生命了,心的起落一如花的盛衰。我重温着父爱挟来的幸福,也明白,日后新的幸福需要用心应答。风景的执著经不起消磨,珍惜才可常新,何况是爱的风景。

又见花开,又是春光,又与幸福相逢,接纳爱的惠顾,并不断延伸开去……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

又见花开篇2

2008、6、13

我住房的窗台上,栽种着一棵枝叶茂盛的昙花,大约有十几条枝条倔强地伸出天空,每年在这段时间就会含苞欲放,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

昨天晚上做完作业后,突然从窗台上吹来一阵阵清香的气味,我知道今晚一定会又见昙花盛开的情景了。我急忙从厅堂里跑进房间,爷爷和奶奶也闻到了香味,很快进入我的房间,要来一起观赏昙花一现的壮丽情景。只见窗台上的八朵昙花,原先柔软下垂的筒型萼部向上翘升,像白天鹅徐徐抬头.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这七朵昙花正在竟争开放,还有十几朵花蕾也在迎风摆动。

我赶紧把台灯移到窗台上,在灯光的照射下,雪白的花瓣显得生机勃勃,醇正的花香让人感到非常舒适,我细细的观察到:花儿有许多花瓣,中间便是花的心脏,色彩有点淡黄色。那醇正的花香正是从那里散发出来的。在这昙花一现的时候,整个套房都散漫着芬芳的气味,让人感到今天的夜晚特别的美丽,也让人感到特别的开心。

我想伸手想摘下一朵来欣赏,但我又把手停住了,因为不忍心看到这可爱的花朵因我而凋谢。正因为昙花盛开的时间很短,一不留神就会错过,所以昙花才显得越发的神秘。我越看越近的距离与它接触,后来我干脆打开电脑用视频软件,把这漂亮的花朵录在相册上,我要把这美好的时刻留下来,慢慢欣赏。

又见花开篇3

索性搬来竹凳,静坐阳台。似锦的霞光洒在叶子和花瓣上。呵,花草也应如我一样刚从甜蜜的梦中醒来吧。看那海棠花瓣还挂着开心的笑呢。翠绿的文竹如娉婷的少女也在打着哈欠舒展着纤腰呢。

我是爱花之人,花草如我的孩子一般。每日我都会精心的照料。看看这株长高了没有,瞧瞧那颗花又开了几朵。有时会为一片新绿感动欢喜。也会为一朵花瓣的枯萎难过惋惜。其实阳台并没有什么奇花异草,都是街头巷陌常见好养的花卉。虽不名贵,但我却视若珍宝。

春日在花市买来一包凤仙花籽,连同美好的记忆一起埋在土里。只需浇水便能收获蓓蕾满枝。淡雅的花朵芬芳了忙碌的心和炙热的夏季。

朴素的花朵不只是装点着似水流年还藏着童年的记忆。儿时,家里低矮的土墙头,青砖老屋的窗棂下都是我的花园。东家挖一颗嫣红的,西家移一株淡紫的。或种在瓦盆里,或植于瓷缸中。待到花季,一朵朵,一簇簇,香醉了整个童年。三五个结伴采来肥厚的叶子,摘几朵新鲜花瓣放入明矾捣碎。包在指甲上用细线缠起。待到数小时后方可拆下。奇怪的是活泼好动的小伙伴们,此时都伸着缠满绿叶的十指端坐一排静如蜡像。生怕指甲花掉下来。呵呵,爱美之心真是女孩子的天性呀。待到扯下时,那就更热闹了。我比你的红,你比她的淡。唧唧喳喳,不可开交。就连墙头的凤仙花都笑的直不起来腰。

故乡的记忆充满了童年的美好。而凤仙花的花语是怀念过去。怀念泥土的芬芳,墙角的花草。怀念缭绕的炊烟和梨花满树晚霞满天。我仿佛听到谁的妈妈又在呼唤,言语中带着晚饭的喷香。谁家调皮的孩子又在追打着鸡鸭往窝里赶。

又见花开篇4

彭光涵耳边响起1977年深秋,原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廖承志的一席话:“”结束了,小平同志指示我们要尽快恢复侨务机构,先把“庙”建立起来。你留下来帮我建这个“庙”吧!

彭光涵被点将,成了新成立的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简称国侨办)的秘书长。他的第一项工作,是从北京市政府手中要回被称为“侨委大院”的北新桥王大人胡同1号院。

1949年10月,刚成立的中侨委就是在这里挂牌成立,住在附近的老百姓遂将这条胡同称作“华侨胡同”。

1952年,时任中侨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的彭光涵一家搬入“侨委大院”里的海棠院。

在彭光涵大儿子安哥的记忆里,海棠树的树冠把这占地约有一亩的院子的大部分都遮住了,春天开花时,满院花香。

当年,中侨委的干部大部分是来自马来亚、菲律宾、印尼、泰国等地的归国华侨。安哥记得,有个叔叔打篮球的时候常穿一件黑背心,前胸和背后都印着一只跃起的白猫。回国参加革命前,他曾是泰国黑猫俱乐部的主力队员。

1970年6月,中侨委被撤销,有“海外关系”的侨务干部下放“五七干校”,篮球场空了,热闹的“侨委大院”冷清下来。

没变的,是如雪般的海棠花随风飘落,年复一年。

签署保护侨汇命令

20世纪50年代,令人震惊的消息不断传人海棠飘香的中侨委大院。

在南方侨乡,“华侨有钱,有侨汇的都不是好东西”在不少干部中流传。有的队把侨眷抓起来,甚至用刑,迫使其写信向华侨求助,汇款赎人。

有的侨眷没有一亩地,但因为有侨汇而被划成地主批斗;不少侨眷担心挨斗,纷纷写信给海外亲人不要寄钱回家,有的接到了侨汇单却要将汇款退回;有位华侨寄回些钱给病故的红军师长哥哥修墓立碑,遭到乡干部的反对,说“资产阶级的钱不能用在烈士身上”。

在泉州,海外华侨寄钱回来,村干部比侨眷知道的还早。汇单前脚到,村干部后脚就进了家门,他们提出种种理由让侨眷出钱“做贡献”,修路、买公债、投资,就连小学校缺几根竹竿、村里搞宣传买纸,也找侨眷。

村干部说,金山客(华侨)在金山(泛指海外侨居地)开铺赚大钱,侨汇是剥削来的,农会要点合情合理,也是对侨眷的改造。

彭光涵记得这样一组数字:1951年9月,广东省的侨汇收入比6月减少了1/3。广东四邑地区的侨眷收到了侨汇单不去领,而是把侨汇冻结在香港,被冻结的侨汇占该地区侨汇总数的40%。

中侨委很快将这些情况汇报给了国务院总理。

把侨委的人员召集在一起,非常生气地问:“怎么还在争论华侨寄钱回来,接受侨汇是不是剥削,是不是合法的问题?这是多么幼稚的问题!”他最后决定以自己的名义,发一个保护侨汇的命令,“不是可执行可不执行,而是命令,必须执行。”

1955年2月23日,保护侨汇政策的命令下发:华侨接受侨汇合理合法、利国利民,他们对自己的合法收入具有所有权,可用于生活家用,也可用于婚丧嫁娶,是否存款完全自愿。

这张命令在广东、福建侨乡广为张贴,署名:国务院总理。

邮局成了货运公司

1954年,彭光涵的妻子吴昭调人中侨委,担任侨汇科科长。

吴昭深入侨区调研时发现,尽管有保护侨汇政策,有的地方仍然变着法子向侨眷开刀,晋江一位侨眷要做功德(一种祈福仪式),乡长的条件是要他买1000万元(旧币)公债。

侨汇下落的趋势并未明显改善,物资供应不足是主要原因。统购统销的经济政策下,侨眷分到的物资配额少得可怜,根本吃不饱饭,侨眷对此反应强烈。

由于物资供应不足,从1955年开始的从境外带回油、粮、食品、布疋的热潮,到1956年又创新高。据福建统计,每季从境外寄回来的布疋达6000包。

这种“以物代汇”的现象日益严重,邮局成了货运公司,外贸出口的粮、油、食品、布疋等生活用品,在港澳转个圈又寄了回来。

而侨眷迁去香港的人数与日俱增,以致美、菲的侨汇约1/2滞留在香港。

“以前对待侨眷,像杀鸡取蛋,现在金鸡出走了,釜底抽薪了!”彭光涵和吴昭很着急。

“侨汇券”灵感来自苏联老大哥

1956年下半年,在侨委的一次业务会议上,廖承志非常严肃地说:“现在侨汇下降得很厉害,以前一年有五六个亿,今年上半年才一个亿,真是要命啊!国家外汇真的不够用了,我们要帮助朝鲜、越南、缅甸、柬埔寨,都要钱,要外汇。”

“国家外汇一半来自侨汇等非贸易外汇收入,今年的增汇指标应为100%,我们侨委的责任重啊,全机关的同志都要想办法,特别是侨汇科的同志。”廖承志把目光投向了吴昭。

吴昭提出了发放侨汇券和建立华侨商店的设想。廖承志对“华侨商店”这个新名词产生了兴趣,“第一次听到,以前没听你们说过。”

“1955年三四月间,我突然想起有本书里曾讲到苏联在战时争取外汇的事情。”彭光涵回忆说。吴昭查到:1932年,苏联成立国际商店作为国家收入外汇的一种手段。

夫妻俩很高兴,认为可以借鉴苏联老大哥的办法,开外汇商店,让有外汇的归侨侨眷在商店里买东西,解决“以物代汇”的问题。

“华侨商店”的构想获得了中国银行侨汇处处长叶启明的支持。吴、叶两人联名向中侨委党组提出报告,建议建立争取外汇的新办法。他们给出的方案是:根据统购统销的政策,增加一种新的供应制度,即凭侨汇收入按一定比例发侨汇券,侨眷或者其他收到非贸易性外币汇款的个人或家庭,可以凭银行发的侨汇券向指定的供应单位购买一定数量的统销物资。

二人兴冲冲地给上级打了报告,却被泼了冷水。理由很简单:这是反对统购统销政策!

大帽子下来,新办法搁置。

此时,廖承志问起这事,吴昭觉得有希望了。

很快,由吴昭起草的发行“侨汇券”以争取外汇的方案得到的批示。

1957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关于争取侨汇问题’’的指示,明确指出为了团结华侨和争取侨汇,国家对有侨汇收入的侨眷和归侨的生活资料应给予照顾,并指示广东福建两省,对于某些统销物资,在一般定量之外,根据侨汇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发给规定限度以外的特别证票,侨眷和归侨可以持侨汇券向指定的供应单位购买,其供应价格应高于统销价格。

1958年,福建、广东率先发行侨汇券,广西、上海、湖南等13个省市区也相继而动。同时,在侨区和大中城市开设华侨商店,或在一般国营商店中设立侨汇物资供应专柜。据统计,当年的侨汇,比上一年增加了40%多。中国银行“无米下炊”的艰难日子少了;外贸部把部分出口商品转为内销,专供侨汇商店,节

省了大量运费和工作量,而从银行取到的外汇总额,比直接对外贸易中得到的外贸总额增加20%;地方商业单位开设了华侨商店,可以取得特供商店的差价为利润。

“特务联合国”

从1958年起,侨委大院里海棠依旧飘香,却再也听不见吴昭的歌声。

那年6月,吴昭提出的“侨汇券”政策被中侨委党委定性为“站在资产阶级立场,破坏党的统购统销政策”,被开除出党,降级降薪,下放劳动。

7月,彭光涵也被两年,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降级降薪,下放劳动。

8月,海棠树开始挂果,夫妻二人踏上南下的列车,到海南岛兴隆华侨农场劳动改造。

1966年,“”开始,“海外关系”如同洪水猛兽。因为有所谓“海外关系”而被定为“里通外国分子”“特务分子”、“反革命分子”的归侨、侨眷有3万多人。

侨汇也成了被批斗的口实。作家陆文夫的小说《人之窝》有这样一个情节:

一张大字报指出,国家干部马海西,竟然“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打得体无完肤”,和他在台湾的大舅挂上了钩,当上了特务,月月接受从台湾经香港汇来的津贴。

大字报还列出了来自海外的财物清单,足足三大张纸。这本来是一张枯燥无味的清单,可阅读大字报的人却对此最感兴趣,读出了声音,啧啧称奇,国外竟然寄来了那么多好吃的:凤尾鱼,午餐肉,闷牛舌,克宁奶粉,速溶咖啡……特别是那些侨汇券,更使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即。

而侨汇券可购买计划以外的油米以及各种高档的商品,可以按平价买到茅台酒和中华牌的香烟,更使人眼红。

写大字报的人心里也明白,此种生活上的差距最易挑起仇恨。

有的地方任意揪斗侨眷、归侨;以“清理阶级队伍”为名,把有海外亲属关系的干部、职工开除、下放。侨眷、归侨同国外亲人的正常通信联系被扣上“里通外国”的帽子;国外汇来的赡家侨汇,被说成是“特务经费”。甚至有人公开说:“有的地方归侨多,是‘特务联合国’。”

华侨商店和海关、银行共同办公

1973年3月,彭光涵拿着廖承志的“荐书”到广东,重建侨务机关。即便是中央侨务机关尚来恢复,走在花树蓊郁、空气温湿的广州,他还是觉得“天快亮了”。

彭光涵在侨乡开展了香港买单(预付款)、内地提货业务。华侨或国外务工人员回国探亲,可以在香港中国旅行社付款,过关以后到中国旅行社设在广东各县市的分社提货。所购电视机、自行车、照相机等商品一律免税。

当时国产的手摇式计算机是相当高级的计算工具,只有科研机构等少数单位可以见到。有华侨从香港带回一批轻巧方便的计算器,彭光涵动员他送给了各县公社。“公社干部把计算器当宝贝,用来算工分,噼里啪啦按几下就行,省了不少拨算盘的时间。”

回国探亲的华侨还可以免税带一台电视机和一台录音机。夜幕降临的时候,侨眷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老百姓齐聚观看。

侨乡的沉闷空气,终于被撕开了缝隙。

1977年国庆期间,小平同志在接见华侨、港澳同胞国庆代表团时讲到:说什么“海外关系”复杂不能信任,这种说法是反动的。我们现在不是关系太多而是太少,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

“海外关系”终得正名。1978年1月,彭光涵和吴昭重返王大人胡同1号,只是此时的吴昭已因突发脑溢血而全身瘫痪,完全失语。

中侨办新起的“庙”急招“菩萨”。方禊被相中,从国内贸易部调入中侨办,任侨汇处处长。

此前,中央明确指出,侨汇是归侨、侨眷的合法收入,国家应予保护和鼓励。并要求各地适当解决侨汇收入地区的物资供应。

1978年3月,国家恢复了侨汇留成(指按比例留给地方使用的外汇额度)和侨汇供应物资(指凭侨汇票证供应的物资),以吸引侨汇。

对于赡家侨汇,由省、地(市州)、县商业、粮食部门参与分成,在中央确定30%的留成比例中,三级各留三分之一;建筑侨汇则由三级计委、建委、城建部门参与分成,在中央确定的40%留成比例中,三级各留三分之一。

方禊说,提高侨汇留成,就是为了调动各级政府吸引侨汇的热情和积极性。

1979年,中国华侨侨汇服务公司广东公司(又称广东侨汇公司)成立。这家“进口商品免税店”算得上是当年广州最高档的地方。根据当时的政策,华侨商店只允许台湾同胞、华侨、外籍华人、出国人员持用外汇买东西,而且必须与护照同时使用。

当时的侨汇商店接收美元、港币、马来西亚元、台币等。那时,海关、银行和商店共同办公。对持有外币来购物的华侨,海关要先验明正身;下午打烊前,商店会把从华侨手中收到的外币拎上楼给银行。

这样的免税“华侨商店”在中国各地开花。北京西单商场的二层,也有一家这样的“华侨商店”,中国银行在那里设有外汇兑换点。

“侨务工作不是中侨办一家的事。”方禊记得,当年每次开侨务会议都很热闹,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海关、建设部、商业部、财政部都会参加。

在为中国最初的改革于开放提供了重要外汇支持之后,20世纪80年代侨汇券和华侨商店逐渐淡出历史瓣台。1987年,北京停用侨汇券。

方楔认为这是自然而然,“国家对外汇的需求不再那么紧张,物资管制也不复存在,侨汇券的生命就走到了尽头。”

最早赋予侨汇券生命的吴昭,则在1978年12月等到了恢复政治名誉的决定。

又见花开篇5

外祖母本是最爱蔷薇花的。

小时候,爸爸妈妈工作忙,常把我送到乡下让外祖父和外祖母照料。四月,一个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季节。外祖母爱花,她的后院里种满了数不尽的花草——春日迎春初探;夏天月季羞垂;秋季傲岸;冬时腊梅映雪。外祖母独爱着蔷薇花。

儿时,走在通往花园的小路上,震落了清晨草叶上披着的露珠。外祖母总是用她宽大慈祥的手牵着我的小手,娓娓地向我讲着蔷薇花的故事:“从前,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住着兄妹两个人。他们虽然失去了亲人,苦命相依,但是,兄妹两人乐观向上,依然向往着未来美好的生活。妹妹尤其爱那娇小美丽的蔷薇花,哥哥知道妹妹的爱好,每日放牛归来,总会折一束蔷薇花送给妹妹。好景不长,哥哥在放牛的途中坠落了山崖,妹妹只得将哥哥的尸骨埋葬在山上那一片野蔷薇丛里。”这个故事我记不清听外祖母讲了多少遍,只是外祖母每次泪眼婆娑地讲完,顺手在大片的蔷薇丛里选一朵最鲜艳美丽的折下,插在我的柔发中,每到那时,我也总会用稚嫩的小手拂去她皱纹里的泪水——只因为,妈妈告诉过我,外祖母唯一的小哥哥在青年时坠落山崖而亡。

现如今,我已长大,已经离开外祖母的怀抱许久了,我再也没有见过像外祖母花园里那样开的如火如荼的蔷薇丛。蔷薇花海,却时常开放在我的脑海中,梦境里。蔷薇花,教会了我努力汲取水分和阳光,开花就要开得灿烂;蔷薇花,教会了我任凭风吹雨打,依然屹立不屈;蔷薇花,教会了我在他人需要安慰之时,伸出双手拂去他们脸上的泪水,给予慰藉……

又见花开篇6

青涩音容里绪想飘飘,

啥时候绿叶着上了花衣裳,

红的花,粉的朵儿,

迎风招展,是少年的梦飞扬。

你离我最近吗?

我跋涉了多远才来到你跟前!

摘朵花儿给你吧,我亲爱的男孩。

“哦,不!那些花儿呀,也是有生命的呵,

它们的生命也如你一般的美好!”

风悄悄林悄悄的女孩儿裙飘飘,

藏不住可爱狡黠的笑——

那些花儿,那些记忆,

明媚简单恰若那一片蓝,

是藏在某位女子心里的天!

一束花调,一枝花谢。

谁家的才子佳人牵情费评章?

枝空花已无,堪谁怜——

零零落落融不尽泥士,

辗转只作水泥面上的尘飞扬,

唱着无根的歌谣,

一树一树,一枝一枝,

红色,白色,黄色——花儿竞妍。

我爱她,我要拥有她——

哦,女孩,

你的拥有唤起低迷的眼睛无数,

你的爱却打上了花儿生命的烙印,

看那白色的花儿如凝脂般无瑕,

看那一地花红绚染一出血色的涅磐!

倔强的纤枝哟,

你该如何诉说?

走过豆寇迎来花季送走雨季,

女孩如花

观花赏花爱花不折花

懂得有花堪折直须折又如何?

懵懂来不及含蓄表达的往昔,

拿拈不住美好的诗句

不曾想不曾听,谁让过往如诗花似情。

红的花,白的花,

一支两支一束,

一枝两枝一树,

嫩嫩欲滴迷醉我的眼,

仿佛她们都还悄悄在枝头,

恰若当时年少你的脸

你说,女孩

又见花开篇7

头顶毛茸茸粉红细毛,那是芙蓉花开了;头顶一穗穗浅黄小苞,那是大叶女贞打苞了;将枝枝压弯顶着圆圆白色小球,那是百日红花苞成型了,那已经开放了的已经显示出玫红的色彩了,还有火红的石榴继续开着了。这只是我们的小花园里的花呢,就令我喜不自胜。

自从09年春搬到了这个院子里,这个小花园就已经存在了,这么多年,我都没有顾及到此,可是唯独今年,我能够欣赏这个小花园乃至整个学校里的花花草草,这种心情源自于一个大环境,首先是创设的大环境是我安稳下来,这与前几年倡导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大环境是不一样,同时产生的心境也就更不一样;其次得意于校长刘海涛的儒雅温和的小环境,这与以前几任校长快速高效抓质量的紧张空气是不一样,同时也就造就不一样的小环境;再就是我的内心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净化,得到了升华,有人说只有澄澈的心境才能有空去观赏大自然的风景,做到看是满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真是山!

是呀,这近一年,在这样一个校园里,我决出了快乐,决出了惬意!

我没有和任何一个学生发生冲突,即使那些不学的学生,我也和他们发不起火来,因为我看到了他们学不进去的苦恼,其实在课堂上,最幸福的孩子是和老师一起合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孩子,他们在和老师的一唱一和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得到了优化成长,最不快乐的是那些跟不上老师节奏,还要在教室里规规矩矩坐着,貌似认真听课,实则神游天外的孩子,他们的心思不在教室,而在卫生区,在游戏中,在玩伴的圈子里,他们在教室里简直是受罪!

每当我讲完课,安排学生写作业的时候,我会在观察学生作业情况的时候,注意关注这些个早就掉队了学生,他们还得佯装会写的样子,一边胡乱地写着,一边斜楞着眼睛看着同坐的答案,每每这时,我会给他们鼓励的目光和善意的温笑,这样的次数多了,他们也就和我再也和我发生不了冲突了。

有了这样的生活,我除了备课上课外,我就有更多的心情来看看书,赏赏景了!

这些个花儿,它们何尝不是我的学生呢?它们的不同色彩,不同形状,不就是孩子们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个体吗?

无需用成绩这唯一的标准衡量学生,我们要在主要抓学习的大环境下尊重个体的差异!

又见花开篇8

——题记

这个秋日,澄澈的江水,正缓缓地向海的方向流着,江底的鱼儿依然欢快地游着。彼岸花,正热烈地开放着,又是一次错过。

黄昏,夕阳正浓,天边红霞一片。彼岸花静静的生长。

一株娇嫩的植物,慢慢地长出叶片。嫩芽,翠色欲滴,流出的是彼岸花的执着。是的,彼岸花,花叶错过,错过,又错过……生生世世错过。原本同是一株植物长出的宝贝,却永远也不能相见,一次又一次,错过。

夜晚,静寂的可怕,只有露珠跌落在草叶上的声音,彼岸花仍在执着的生长。

“唰——”忽然下起了雨,很大的雨,新生的、娇娇嫩嫩的彼岸花……唉,这次,难道花儿连展示自己艳丽的身姿的权利也没有了吗?可怜的彼岸花。

清晨,阳光轻轻洒落在江面上的时候,四周亮了起来。啊,彼岸花,她依然在生长,叶片上凝满了露珠——那是雨珠吗?是彼岸花一夜奋斗的汗珠和泪珠……

彼岸花,一日又一日的生长、奋斗、拼搏……

传说,彼岸花是唯一开放在地狱的花朵。

相传,此花只开于黄泉,是只开在冥界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花如血一样绚烂鲜红,且有花无叶,是冥界唯一的花。传说,花香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在黄泉路上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 又因其红得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当灵魂渡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城市的边缘开满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它的花香有一种魔力,可以让人想起自己前世的事情。守护彼岸花的是两个妖精,一个是花妖叫曼珠,一个是叶妖叫沙华。他们守侯了几千年的彼岸花,可是从来没有见过面,因为开花的时候,就没有叶子,有叶子的时候就没有花。他们疯狂地想念着彼此,并被这种痛苦折磨着。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违背神的规定偷偷地见一次面。那一年的曼珠沙华红艳艳的花被惹眼的绿色衬托着,开得格外妖冶美丽。神怪罪下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曼珠和沙华被打入轮回,并被诅咒永远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世间受到磨难。这种花是开在黄泉路上的,曼珠和沙华每一次转世在黄泉路上闻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后发誓不分开,在下一次再次跌入诅咒的轮回。

这株彼岸花,仍在努力的生长着。叶子,努力的想和从没见过的花相见。可是,一切都是徒劳的,被诅咒过的彼岸花,花叶生生世世永不相见的定格,又怎能会打破?

叶子,养育了花朵,终于,带着失望与不舍,带着对花的想念,去了,一片片飘零在秋天。

秋天,有个秋彼岸。相传,彼岸花就开放在秋彼岸,从来没有迟到过。

枫林里,火红的枫叶,映衬着火红的彼岸花。彼岸花火红的花瓣,在深秋的枫林里,却有一种别样的感觉,悲凉的感觉。

它生长的地方大多在田间小道、河边步道和墓地,所以也叫做“死人花”。一到秋天,就绽放出妖异浓艳得近于红黑色的花朵,整片的彼岸花看上去便是触目惊心的赤红,如火,如血,如荼。

对,彼岸花,火红色的彼岸花,在夕阳和枫叶的映衬下,显得又红了许多。

彼岸花,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美丽了生生世世,却只能独自美丽,独自享受彼岸花的香气,却永远也不能与养育了自己的叶子相见,就这么一年一年的错过着……

上一篇:龙年大吉范文 下一篇: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