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创业名言范文

时间:2023-11-03 05:30:12

马云创业名言

马云创业名言篇1

1月15日,马云向员工发出了一封信,称已决定于2013年5月10日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首席执行官),以后将全力做好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的工作。对于马云的辞任,业界纷纷给出了各种不同的解读。

第一种解读是让位。互联网资深评论人士洪波表示,马云辞任CEO的背后是腾位和分权。他认为,这些年阿里已经培养了大批年轻干部,但他们的职业生涯都到了天花板,如果马云不委以重任,他们有可能会流失。在辞任的内部邮件中,马云也这样写道:“今年,阿里绝大多数生于60年代的领导者将退出管理执行角色,我们将把领导责任交给70、80年代的同事们。因为,我们相信他们比我们更懂得未来,更有能力创造明天。”

“疲劳说”是另一种解读。持这种观点的人士认为,分权后马云可以脱离烦琐的一线工作,更专注于战略层面的工作。此前,马云一直对外宣称,他的愿望就是在45岁退休。但是近年接连发生的卫哲事件、淘宝假货风波、支付宝产权事件、淘宝“十月围城”等,让他无法实现此愿望。并且马云也曾多次坦言,上述事件确实让他疲惫不堪。

不过,在马云退休原因的各种解读中,最主流的声音是认为他此举是“为IPO(首次公开募股)而退”。

去年5月,在回购了雅虎持有的20%股权后,阿里与雅虎签署了一份“赎身协议”:阿里必须在2015年12月之前上市,才有权以IPO价格回购剩余20%股权中的一半,而且IPO价格必须为第一批股权回购价格溢价110%,也即雅虎剩余20%股权在IPO时必须值80亿美元左右,阿里才有权回购其中一半(也即10%)。

2013年距离IPO最后期限只有35个月,时间上已经并不宽裕。除了IPO大限将至,阿里在花钱如流水但利润率却并不高的情况下,上市融资也是有现实需求的。去年在香港私有化B2B业务时,阿里付出了28亿美元的代价;回购雅虎持有的20%集团股份时,又付出了63亿美元的真金白银,还有8亿美元的股权。单这两块,去年已有近100亿美元的支出,如果再算上想回购雅虎剩下股权的二分之一,阿里总计要支出约140亿美元。

这已经超出了阿里偿付的极限。因此,能缓解阿里资金燃眉之急的唯一方法,就是上市融资,而且还要融到天量的资金。

在这个意义上,马云辞任CEO就像此前阿里的架构调整和分拆淘宝一样,都是为了最终顺利IPO抖包袱,包装故事。

失控帝国

2012年,庞大的阿里帝国上下都在读一本名为《失控》的书,书中阐述的一个道理是:要想诞生出新的、出乎意料且真正不同的东西,必须放弃主宰一切的愿望,让位于底层的群体……目前阿里巴巴集团的状况或如书名所示,也在失控。

就如同历史上任何一个帝国的衰落,都不是因为更强大的对手,而更多是因为自己的“基因缺陷”一样,马云率领的这支攻无不克的“罗马军团”,现在遇到的最大瓶颈,竟然也和真实的罗马帝国后期失控原因几乎并无二致:原罪、野心、腐败。

具有“原罪”感的创业模式或许是阿里发展到今天,遇到的最为致命的“罩门”。从1999年创业伊始,马云就开创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开店模式。当时主要的竞争对手无论是ebay还是美商网,都是按照国际通行的模式来经营,基本表现就是设置门槛,也即要想在这些平台上开店,商户不仅要缴纳会费,而且还必须有产品质量和品牌的保证。

马云在打造淘宝网时,采取完全免费并且不设质量门槛的招租方式,并立竿见影地取得了效果,其交易商户的数量和交易活跃度,在短短一年内就超过了这些国际对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的开店条件招揽来的商户和货品,其质量可想而知。于是,对售卖不足百元的阿玛尼和LV商家的差评,更多只是集中在交货时间和货不对版的问题上,人们在心安理得地交易着假货。马云也顺势打造出了一个中国最大的C2C平台:注册人数超过4亿,注册商家达到数百万,产品种类超过18亿种。如此巨大的人气和物品聚集,显然为盈利的各种想象提供了现实的保障。

但当中国的淘宝网开始向国际的阿里巴巴转型,马云开始谋求国际资本合作时,生存土壤和游戏规则的改变,就成了一个尖锐的矛盾。很长一段时间,淘宝网因假货和信用制度问题,一度被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列入“恶名市场”名单。后来马云通过上演挥泪斩卫哲的戏码,才涉险过关。而当阿里强行升高B2C平台的门槛时,商家又发起了“十月围城”的网络起义,最后在相关部门的调节下才得以平息。坦途,风雨骤变成了“囧途”。

如果说原罪型的创业模式是阿里失控的基因缺陷的话,马云在随后经营中逐步膨胀的野心,则为这种基因病变提供了“温床”。

2010年,原阿里在线采购批发大市场,启用新域名。1688平台定位为全球最大的网上采购批发市场,换言之,淘宝店家可以在阿里平台上,完成从采购到销售所有过程,这条从制造(阿里巴巴B2B)——批发 (1688)——零售(淘宝网)的全产业链,表示出马云致力打造的B2B2C的经营模式初步建立。进而,阿里又开始涉足融资领域,去年10月阿里就放风,准备为信用好的商户提供不须担保的小额贷款。

但哈耶克、米塞斯等经济大家早就阐释过,当企业控制层数每深入一层的时候,其需要调配的人力资源将会以几何级数上升,最终这套系统一定会崩溃于失控。而阿里目前进行的分拆,似乎也是对这种理论的印证。

阿里失控的另一个病征,则是腐败。今年双11网购节中,阿里创造了史上最高的191亿元的成交数字,但如此辉煌的成绩背后,集团面对的却是对其虚假交易的诸多质疑。

事实上,针对阿里虚假交易的质疑由来已久,激烈者甚至怀疑这是阿里长期秉持的经营法门。这种把流量集中起来,然后倾斜性扶助部分商家的方式,初期只是吸引商家开店的一种方法。现在,这已经是阿里重要的经营增值环节。

这种经营模式最大的隐忧在于,其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寻租空间,坊间也不断传出淘宝店小二的各种创富“传奇”。在经营总量高速攀升的背景下,尽管马云不断祭出反腐杀招,但铤而走险的人数一直有增无减。

以退为进

从阿里一路越过的障碍来看,马云在风口浪尖上,从来采取的都是主动出击的强硬姿态。无论是网商的围攻,还是支付宝风波,马云都是用主动和真诚的方式来将危害降至最小。这基本是马云已经形成的行为逻辑。

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马云突然请辞,这也绝不是一个扬言要做“102年企业”的理想主义者的心血来潮,更不会是心生倦意的文艺撒娇。《三国》中非常著名的桥段——姜维避祸,就是在失控的内外部情况下,一种极为高明的战略隐藏。

在挥金如土的情况下,上市融资成了阿里的救命稻草。但历经支付宝股权转移、腐败、售假等负面事件之后,当下本就低迷的融资环境已很难给予阿里一个期望的高股价。而且,这些负面事件包括失控态势,马云自然难逃责任。另外,从IPO的角度来看,马云抽身CEO职位,不但能消除部分负面影响,也能缓解投资者对其事必躬亲的忧虑。

就在辞任CEO消息公布的前一周,阿里刚刚进行了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组织架构变革,集团分拆为25个事业部,并赋予了各事业部总裁更大的职权和独立性,使得CEO职位的重要程度下降。

马云创业名言篇2

身处负面新闻漩涡的马云正成为阿里巴巴(下简称“阿里”)的“精神包袱”,在阿里针对《南华早报》的声明中就已显露出无奈,“对某些话题无意触及亦无应对经验,无妄陷入此场风波,阿里巴巴深感无力”。马云与深受媒体质疑的江湖骗子王林的亲密接触,又让阿里平添诸多烦恼。

曾经的阿里神话

马云曾经是阿里的神话,没有马云,就没有阿里今天的辉煌。马云仅用十几年的时间,依靠他的创业团队“十八罗汉”,几经波折,构建起有着24000名员工的企业大厦,估值近1000亿美元,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超级巨头之一,与百度、腾讯成三国鼎立之势。马云功不可没。

马云虽说是阿里的头号功臣,但他现在给阿里惹了太多的麻烦。他传奇般的创业经历,可能成为他到处游说的资本,他深受武林文化熏陶的个性特质,又可能将其引向颠狂。

马云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又有丰富的创业经验,他的演讲口才即使与职业演说家相比,也毫不逊色,虽其貌不扬,但肢体语言却是颇有魅力。我们无意劝导退休后的马云到大学里去重操旧业,也无意请他开办创业培训基地。但是,我们要奉劝马云要知天高地厚,要知行事底线,管住自己的嘴巴,管住自己的两条腿。

而在阿里方面,应当正确对待马云这位“开国元勋”,对其“精神遗产”要有所扬弃,对其“剩余价值”要合理利用,既然他已经退休了,就要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完全抛弃,另砌炉灶,又不一味依赖,因循守旧。

甩掉“包袱”迈入新时代

马云退休,对阿里来说,就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昭示着另一个时代的来临。在移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背景之下,阿里要开辟新宇,拓展空间,就得在马云铺垫的基础上,更上层楼,在将来适当的时机,还要构建起新的价值体系。

其中关键之处,是要甩掉马云这个精神包袱,马云不再是阿里,阿里也不再是马云。

在过去十几年中,马云的个人形象和阿里的品牌形象往往混杂在一块,相互渗透,纠缠不清。人们会因为马云的创业功勋而原谅他的缺点乃至错误决策,而阿里的品牌扩张有时候只是马云个人魅力的外延。倘若阿里品牌一直捆绑在马云的个人形象上,就会因马云信口开河而遭受侵蚀,就会因马云居功自傲而遭受贬损。

马云不是神

马云是人不是神,即便是他在创业登峰造极之时,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平心而论,马云创立的网购平台颠覆了当代消费模式,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赢在中国给了马云一个树立教父形象的历史机遇,鲜花和掌声掩盖了其发展过程中的很多事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马云的形象越发生动起来,马云的心路也越发浮躁起来。人们越来越发现,马云已成阿里升级换代的精神负担,抑制其积极向上的空间,两者分道扬镳只是时间问题。

马云不再代表阿里,阿里也无需再借助马云造势。阿里的商业模式并不是马云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体现,而是阿里创业团队的集体智慧,阿里大厦也不是马云一个人支撑着,离开两万多员工的辛苦工作,阿里的架构再科学再精巧,也是一个空架子。

况且马云的信用危机已产生不良后果。频繁地调整淘宝规则,使得小卖家创业成本日渐上升,有的甚至濒临破产,阿里为此而信用减分。支付宝剥离事件又给马云的声誉带来阴影,也稀释了阿里的诚信口水。

如今,马云接受媒体采访信口雌黄,又以探索未知为幌子与江湖游医王林亲密接触,惹出是是非非,致使阿里频频背黑锅。长此以往,阿里的品牌形象势必要被侵淫。事实上,媒体对阿里的友好态度已经转变,从过去的和颜悦色转为严词指责。

从历史角度来说,马云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只是一个历史的符号,完全没有必要成为公司未来的累赘,现在是阿里割舍“马云情结”的时候了。阿里应当明智地发一个声明,马云日后的一切言行,与阿里无关,没有必要再为马云的负面新闻埋单。

“爱”的子弹

“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当爱戴创业领袖超过了一定的“度”,“子弹”就会射伤企业。

阿里眼下的掌门人陆兆禧不应当犹疑,尊重祖师爷不代表要将祖师爷供奉在神坛上,学习马云的创业精神,但要与他的不当言行撇清关系,传承阿里的企业文化,并不意味着要生活在马云的阴影中,更不要“为尊者讳”。特别是要把已经宣布退休的马云从董事长位置上请下来,恳请其“裸退”(全身而退),不要让“马老”再为公司操劳,让他一门心思地去练气功、舞刀剑、修道术,或者去拍电影,圆他的“风清杨”之梦,免得招惹是非,徒生枝节。这样,阿里才会有安定的生态环境,才会有蓬勃的创造力,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对马云来说,退休了,无论是从事第二职业,还是钻研养生之道,都有一个重塑企业家形象的新课题,莫让创业功勋变成退休后倚老卖老的本钱,变成束缚企业进一步成长的包袱。

马云创业名言篇3

背景链接:

2007中国最具潜力的财富人物评选结果于4月27日上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财富论坛上隆重揭晓。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联想控股公司总裁柳传志、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牛根生夺得“最具影响力财富人物”前三把交椅,阿里巴巴CEO马云、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元庆、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建宙进入前10名阵营。

2007年5月19日,杭州醉人的西子湖畔,被称作是西湖论剑的首届网络工程师侠客行大会开幕了。马云说,西湖论剑是面向精英的大会,而网商大会是丐帮大会,侠客行则是全球互联网工程师切磋技术,寻求创新的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云集了各路武林高手,其中不乏世界顶级技术专家PHP语言的创始人雷斯莫斯・勒道夫、雅虎公司搜索资深副总裁陆奇、搜索首席科学家简・彼得森、Sun公司J2EE规范的主导者马克・哈珀勒、著名博客作者杰里米・扎沃德尼等顶级人物,国内上千“网侠”有幸得此机会,与高手过招,共同探讨互联网这一奇绝武功的武学秘籍。这次的侠客行主要发起者就是阿里巴巴。

现代阿里巴巴

演绎古代天方夜谭

阿里巴巴是谁?他是天方夜谭里的一个人物,笔者今天不想给读者讲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之间的故事,笔者要讲的是中国的阿里巴巴马云与他的“阿里巴巴”的故事。马云的“阿里巴巴”是世界领先的企业间电子商务(B2B)的网上交易市场,是目前最大的网上贸易市场和商人社区。阿里巴巴网站不仅已经有中文简体、中文繁体、英文站点,还有日文、韩文及德文等多种欧洲语言的当地站点,共拥有来自220个国家的数千万名会员,日访问量超过5000万次。阿里巴巴是全球B2B电子商务的倡导者和先行者,被业界公认为全球最优秀的B2B网站。连续七年被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马云带领他的团队2005年实现了以每日100万元的收入、100万元的盈利、100万元的纳税三大目标。“阿里巴巴”创造的奇迹引起了国际互联网界的关注,其发展模式与雅虎门户网站模式、亚马逊B2C模式和Ebay的C2C模式并列,被称为“互联网的第四模式”。

马云的阿里巴巴成功了,这源于他的“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全球大市场”的运作模式,更重要的是他抓住了商人最关心的焦点:买与卖。马云把目光聚焦在中小企业投资创业者这一群体,他认为大企业都有自己的网站,有自己的信息平台,而中小企业者尚不具备这个能力,但是又急需这样的交流平台,互联网在今天普及程度已经非常广泛,并且互联网可以超越时空限制,鼠标点下去,或许就接到一笔跨越国界的生意。

“让中小企业像我们平时用水电一样来使用我们的电子商务服务”,这也是马云对他的电子商务平台的一个构想,现在微软支持了这个构想。2007年5月4日,微软这个全球IT巨头公司成为马云的阿里巴巴重量级的最大客户,微软将首次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完成自己的核心软件销售,这将极大刺激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急速扩张。

马云本人曾应邀多次在北大、哈佛、斯坦福、伯克利等世界名校演讲,中国的传统企业只有海尔总裁张瑞敏才获得过同样的殊荣。他还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2000年10月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2001年度全球100位“未来领袖”之一。就在2007年的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发表演讲时表示:“亚洲有一批优秀的人才,会在科技创新方面成为领军人物。因此在美国有人问,下一个比尔・盖茨会出现在哪里时,我的回答是亚洲。”有记者又问比尔・盖茨:“谁又会是亚洲的下一个盖茨”时,盖茨说:“比如阿里巴巴的马云。”

有人预言,马云将改变中国互联网的财富版图和产业格局,等待他的将是更为残酷的电子商务之战。

淘宝网正在从网上

购物平台向零售业巨头转变

正当阿里巴巴如日中天时,马云又向世人抛出一枚重磅炸弹,2003年7月8日,马云在北京正式宣布,1亿元投资C2C网站淘宝网,当这一消息传来,震惊了所有人,很多人都说马云意气用事。1亿元的大手笔投资对于马云来说也好比是闲庭信步,马云说:“淘宝网并无上亿铸造计划,3年内没有发展预期,看好的是3年后的电子商务市场。”

大家的质疑是有缘由的,在此之前某些如雅宝、酷必得等电子商务网站的失败,已经有了血淋淋的惨痛教训,马云的此举能否得到成功验证,当时都是未知数。然而,淘宝网的诞生从正式之时就预示了它的横空出世是一个奇迹,当年,在马云最初创办阿里巴巴的民楼里,十几个人在封闭“训练”2个月后,淘宝网诞生了,比预期正式时间足足提前了3个月。用马云的话来说,是会员推动了淘宝网的顺产与1亿资金的提前介入。众多网友收到大量淘宝网垃圾邮件,并非淘宝网员工所为,而是淘宝网会员自发地支持淘宝网发展与建设。

今年3月3日举行的中国零售业发展高峰论坛上,马云表示,淘宝网现已将定位从传统网上购物平台向零售业巨头转变,竞争对手将是沃尔玛、国美等大型零售企业。2006年淘宝网全年交易总额突破169亿元,每天的有效访问达到600万人次,相当于200家大卖场全天的客流量总和。预计2007年淘宝网的交易量将突破400亿元。淘宝网销售产品将包括从高档的奢侈商品到最大众化的服装、化妆品等小物件。

淘宝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卷了互联网,又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占据了电子商务平台的最大份额,淘宝网让别人淘到宝的同时,也让马云淘到了他想要的宝。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淘宝网之所以取得空前成功,是它有一个非常神勇的将士――支付宝。在网上购物最担心的就是被骗,网络两端的人如何建立一种信任这很难做到,于是马云在推出淘宝网1年后再度推出网络交易支付工具“支付宝”。“支付宝”这一第三方支付工具以大大降低交易风险取胜,很快就成为淘宝网买家与卖家建立信赖的桥梁,也为淘宝网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事实胜于雄辩,支付宝荣获“2005年中国最具创造力产品”殊荣;支付宝公司被评为“2006~2007年度中国互联网市场年度成功企业”,鲜花与掌声接踵而至。马云说:“我们希望未来中国80%的生意是通过阿里巴巴,通过雅虎,通过淘宝和支付宝完成的,这是我们2009年希望做到的事情。”

互联网奇人其貌不扬

偶然触网一发不可收

可以说,马云是互联网的奇迹,那么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福布斯》杂志的封面故事曾经这样描述马云:“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这个“顽童”没有令人眩目的高学历,也没有国际知名企业的从业背景,甚至小学考重点中学考了3次都没有考上,高考也是考了3次才考上一所师范学院,且是由专科升本科。第一份工作是1988年,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外语,当时工资大约每月110元。喜欢看武侠小说的马云,总是天马行空,古灵精怪,3天没有新想法就难受。工作之余也不甘寂寞,开始找兼职,比如给来到杭州的外国游客担任导游。在西湖边发起第一个英语角。4年以后,马云和朋友一起成立“海博翻译社”,这是杭州最早的专业翻译社。当时翻译社的经营异常艰难,入不敷出,1个月的营业额是200多元钱,可房租一项就要700元。第1年实在难以维持,马云就背着口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卖礼品、包鲜花,用这些钱养了翻译社3年,才开始收支平衡。马云后来说:“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

到1995年,钱没赚多少的马云,却凭超强的活动能力为自己带来了不小的名气。一家和美商合作承包建设项目的中国公司,聘马云为翻译到美国收账。接下来的一切就像好莱坞影片中的情节一样:美国商人想赖账,掏出一把枪将马云禁闭在房间中长达两天。马云在惊恐不安中被释放,又丢失了随身行李,只得在拉斯维加斯的挣了600美元回国。

也正是1995年在美国的这段经历,让马云意外地接触到了网络,并且一下子就被互联网吸引,马云发现了互联网这个东西妙不可言。后来马云回忆说:“我感觉它肯定会影响整个世界 而中国还没有,但到底会怎么样,也说不清楚。没想到会那么快,那么猛,没有预料到5年后会发展成这样。”

冲浪互联网 决胜西子湖畔

而立之年对一个男人来说,意义尤为重大,马云三十岁时决定闯荡江湖,曾被评选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的他没有过多考虑,便毅然辞职扎进互联网中。1995年4月,他创办了“中国黄页”,这是国内第一家网上中文商业信息站点,同时也在国内最早形成主页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成功地了无锡小天鹅、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等中国第一批互联网主页。

1997 年年底,马云决定到北京发展。他带着“中国黄页”的6个新人,从杭州来到北京。“如果说我这辈子骗过人,就骗过这6个人。我对他们说跟我做吧,机会多多。其实说实在的,当时我自己心里也没底。”马云一行加盟到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运作该中心所属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站点。其中,外经贸部站点成为国内部委中最早上网的政府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是中国政府首次组织的互联网上的大型电子商务实践。马云与雅虎杨致远合作,使国富通成为雅虎在中国的独家广告。

1997、1998年这两年,马云已经在北京的同行业崭露头角,但是他想要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1999 年2月,马云到新加坡参加亚洲电子商务大会,讨论的正是亚洲的电子商务,发言的85%是美国人,说的全是Ebay、Amazon。他突然蹦出一个想法,亚洲要有自己的模式,中国要有自己的模式。欧美的电子商务市场,特别是B2B模式是针对大企业的,亚洲电子商务市场主要在中小型企业,这两种市场不可能用一样的模式。马云决定创办一种中国没有,美国也找不到的模式。马云思考的结果是“电子商务”,这个“电子商务”是指以电子手段,尤其是以互联网手段处理商业机构之间的业务。马云预测,电子商务将会有25年以上的持续发展时间,而且业务范围可以拓展至全世界。中国人也有能力建立世界级的网站。

到了1999年3月,马云又作出了一个别人难以理解的决定――杀回杭州重新创业。他对他的团队伙伴说:“我要回杭州办一家公司,从头开始,到底做什么,我也只是一个想法,到底会不会成功,我也不知道。如果你们愿意跟我去,我很欢迎。如果你们愿意留在北京,我更高兴,因为你们的生活水平、工资都很高。跟我回去的话,你们的工资是每月500元人民币,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你们住的地方必须距我家5分钟路以内,上班就在我家里。If you agree,come. If you don't agree, forget it.如果你们想到雅虎、新浪,我都会给你们介绍。”他觉得自己以前的5年是学习的5年,后面5年是自己奋斗的5年,一定要做点事业的5年,现在他要开始后一个5年了。马云说,可以给大家3天的时间考虑。但5分钟后,他们对马云说:“我们回杭州去,一起去。”

马云带领18位精兵强将,在不向亲戚朋友借钱的情况下,自筹了50万元钱,在马云的家里,阿里巴巴成立大会召开了,也是在马云的家里,一个网络神话诞生了!阿里巴巴――目前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

马云,中国的阿里巴巴,讲述了一个芝麻开门的故事。如果你认为这是个故事,那么你就错了,如果你认为这是个神话,那么你也错了,这是互联网的一个奇迹!马云说他希望若干年后,全球的大多数商人上班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登上阿里巴巴的网站,在这个网站上进行各项例行的商务活动。他们的商务习惯因阿里巴巴而改变,工作的效率因阿里巴巴的服务而提高。现在,商人打开他们的电脑看到的界面是WINDOWS,将来,他们看到的是阿里巴巴。他们需要的一切服务,阿里巴巴都能提供,阿里巴巴就是贸易的同义词,这就是马云的目标。

马云的阿里巴巴是世界的阿里巴巴,芝麻开门这句口诀马云念对了,但又远不是念一句口诀那么简单。用马云的话来说,国际互联网人没吃过的苦,我们都吃过了,他们尝到的甜头,我们还一点没尝到。

马云创业名言篇4

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而言,甲午从来都不是一个平淡的年份:120年前,中日甲午海战失败,李鸿章精心打造的北洋舰队转瞬间灰飞烟灭,中华民族的民族觉醒进入新阶段;60年前,中国大陆炮击金门,海峡两岸顿时战云密布,千钧一发……

2014,新的甲午年同样不平静。春节前后,在中国的老百姓们经历了对于“冯氏春晚”的满怀期待与旋即而来的失望透顶之后,一场名为“抢红包”的活动在网络空间中爆发,这场活动的发起者是马化腾,活动的受冲击者则是马云。

这是属于两个不同风格男人之间的战争,二人在中国互联网疆域中早已势如水火。马云如火,高高在上,频频出现于镁光灯下,向普罗大众宣扬自己的价值观;马化腾如水,沉稳儒雅,恪守闷声发大财的本分;马云说话,纵横捭阖,出口成章,极其能够“蛊惑人心”;马化腾说话,脱口就是技术语言,让外人难以明白,而在更多时候,马化腾根本不愿意说话;马云最擅嫁接,金庸小说,太极八卦,信手拈来,以势借势;马化腾几乎不做取巧的事,见沟填沟,遇海入海,每一条路,都用自己的双脚量过去,先渗透,再蔓延,慢就是快。火,声势张扬。马云素来战略为先,高举高打。水,沉潜蓄势。马化腾一贯产品为基,迭代推进。

2014,中国农历甲午年,这两个在过去十余年间,在中国互联网疆域中开疆扩土的“凯撒”式人物终于迎来了短兵相接的对决时刻。

“偷袭珍珠港”

2014年1月29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当神州大地正沉浸在喜迎农历新年的浓厚氛围中时,马云的一则留言惊现由阿里巴巴推出的移动社交平台“来往”,马云在其来往账号上留言称,“几乎一夜之间,各界都认为支付宝体系会被微信红包全面超越。体验和产品是如何如何地好……确实厉害!此次珍珠港偷袭计划和执行完美。幸好春节很快过去,后面的日子还很长,但确实让我们教训深刻。”

被马云称之为偷袭珍珠港的就是腾讯之前推出的微信抢红包行动。

2014年1月25日晚,微信新版5.2上线,一个有趣的公共号――“新年红包”开始病毒式地在微信群、朋友圈中传播开来。“新年红包”只需3个步骤,就可玩转:填写红包信息、微信支付成功、发送给好友微信群。“新年红包”活动的发起者与安全技术支持者正是“财付通”。作为腾讯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财付通为“微信支付”提供全部幕后支持。而另据知情人透露,微信抢红包行动3个月前就在酝酿中。

借助中国农历新年“发红包”的民间风俗,以“游戏”形式推广自己的移动支付产品,马化腾这一招不可谓不聪明,春节期间,一则改编的《沁园春・红包》在微信朋友圈悄然流行,“望群内群外,人人兴奋,两眼放光,魂牵梦绕。手机之外,一片萧条,线下活动,统统推掉。到晚上,看绅士名媛,捧手机笑。为了块儿八毛,引无数土豪不睡觉……”。根据财付通的统计,除夕到初八,有超800万用户参与了红包活动,超过4000万个红包被领取,平均每人抢了4个到5个红包。红包活动最高峰是除夕夜,期间1分钟有2.5万个红包被领取,甚至造成了理财通“堵车”。

这一切显然惊动了马云,电子商务和金融支付本就是马云阿里帝国的生命线,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事实上,在微信红包推出前,支付宝就有“新年讨红包”的应用。据支付宝数据显示,春节7天支付宝钱包共发放了价值两亿元的红包,红包平均金额超过50元,最大的更是达到19万元之巨。但由于阿里缺乏微信这样强而有力的社交平台,支付宝的这项应用并未引发轰动。

2014年2月8日,支付宝最新数据,称自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支付公司,此举被视为马云对于马化腾“偷袭珍珠港”行动的反击。

同一天,媒体传言称马化腾的腾讯即将入股京东,与阿里在电商领域正面开战,而阿里将与360结盟,还将推出手机游戏平台,意在打破腾讯在游戏领域的龙头地位,网友纷纷惊呼,互联网世界大战正式开启,以阿里、360、新浪组成的轴心国将与以腾讯、百度、京东、搜狗、金山组成的同盟国在2014年全面开战。

马云的“神奇时刻”

二马之间的缠斗岂是从今时今日开始?

时间倒回两个多月以前,2013年11月10日晚间,杭州,阿里巴巴公关总部大厅人头攒动,巨大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着跳动的字符,空气紧张的仿佛快要凝固了一般。

2013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战役”即将打响。过去几年间,原本发源于南京某大学男生公寓的“光棍节”文化,硬是让马云的淘宝网将其打造成了全国人民的购物盛典,2013年双十一,阿里巴巴公关部邀请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一众记者到阿里巴巴总部现场目睹神奇的时刻。

11月11日零点一过,微博和微信上不断传出一波又一波高潮:6秒破10亿,13秒破20亿,29秒破40亿,38秒破50亿,50秒破60亿,1分03秒破70亿,5分49秒破100亿……一个瞬间接着一个瞬间,显示成交额的大屏幕不断刷出新的数据,现场的记者被全国网民喷涌而出的热情惊讶地合不拢嘴巴……事后数据表明,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最终销售额达到了350.19亿元。在光棍节当天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上,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现身,他表情严肃,语调铿锵,奇迹一般的销售数字早已无法容纳他的野心,“300亿不是个悬念,我们更关注数字背后的东西,把做五六百亿、做千亿、做万亿的能力,放到真正的帮助更多的企业转型升级上去,真正的让整个社会通过各种各样的经济手段进行运转。”

同一天,当马云领着自己的阿里人为数字狂欢的时候,马化腾同样没有闲着,他在深圳的保利剧场主持腾讯WE大会,在大会开始部分的演讲中,马化腾称,“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甚至是物联网,都是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看法,最终的走向是一个很大、很全、可以全面联系的一个网络实体,而这也是未来谈论一切变化的基础。”

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同样的时间,不同的网络盛事,二马都以令人瞩目的高调方式向外界表达了自己吞吐天地,包裹环宇的野心。而就在马云带领自己的阿里人用尽浑身解数推高光棍节期间支付宝的交易额时,马化腾在最新推出的微信中加入了一个很不起眼的微信支付功能,帮助用户在简单、流畅的状态中顺利实现购物。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本就是马云阿里巴巴帝国的命脉所在,就在马云为2013年天猫商城刷新销售纪录而兴高采烈之际,马化腾以这样一种静悄悄的方式在微信平台上实现了对于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的渗透,此举被视为后来的微信抢红包行动的提前演练。

马化腾曾对柳传志说,“如果没有微信,现在来看,对于腾讯而言可能是一场灾难”。其实这句话对于中国互联网疆域的三大巨头TAB(腾讯系、阿里系、百度系)中的其他几位玩家,特别是A系的马云来说可能稍显苦涩。对于阿里巴巴而言,有了微信的企鹅实在难以小觑,微信的出现直接将马云和马化腾的对抗推入白热化。

在中国互联网十余年狂飙突进的发展历程中,各类互联网公司如过江之鲫,有的如流星一般转瞬间湮灭,有的则野蛮生长,最终成就帝国。时至今日,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各自坐大,成为当代中国互联网的中心角色,其中腾讯以即时通信QQ为命脉建立起自己的强大帝国,旨在在网络空间中重建中国人的现实生活,阿里巴巴则以电子商务和网上支付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意在借助网络搭建中国社会本就缺少信用体系,百度则以搜索占据了国人网上寻求信息的第一通道。在桌面互联网时代,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各自占据一片疆域,三者鼎足而立。

微信在2011年的迅速崛起在将中国人带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同时,也让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三者间的平衡格局被打破,其中微信推出的网上支付功能更是抢了马云的奶酪。微信通过与财付通的绑定,通过二维码识别,把商家和用户建立起联系,网民可以通过微信网上购物,并通过微信实现网上支付,这样以来,马云耗尽毕生心血的“淘宝、支付宝”的网上购物体系很有可能被马化腾借助微信一举瓦解。

面对马化腾的攻击,马云的手段堪称雷霆万钧。2013年9月23日,阿里巴巴正式移动好友互动平台“来往”,该产品几乎可被视为微信的翻版,马云以此举直接向马化腾的微信展开挑战。10月21日,有消息人士爆料马云在前一天阿里巴巴的内部论坛中发帖,强调“来往”对于阿里巴巴的重要性,并在帖子中正面向微信发起挑战。在一份传言是马云阿里内部发言的帖子中,马云以近乎于恶棍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于微信的战斗欲,“今天,天气变了,企鹅走出了南极洲了,他们在试图适应酷热天气,让世界变成他们适应的气候,与其等待被害,不如杀去南极洲。去人家家里打架,该砸的就砸,该摔的狠狠的摔。兄弟们好好玩吧!微信IM本来就不是我们的。把企鹅赶回南极去!动起来!我们11月底将清点每个人的努力,我们12月的冬季攻势要更猛。明天夏天,我们要看到火烧南极……”

除反客为主,推出“来往”侵入微信地盘以外,马云旗下的淘宝、支付宝等早以各种方式积极对抗微信。2013年8月,淘宝以卖家利用微信营销应用骚扰用户为由封杀微信营销账号;接着,支付宝又公布数据,指微信成木马新灾区;在此之前,淘宝网宣布屏蔽站内二维码外链图片,被指针对微信5.0支付。

2013年11月6日,在上海举行的互联网金融论坛暨众安保险启动仪式上,“三马”――阿里巴巴马云、腾讯马化腾和平安集团马明哲首次一起公开露面,在随后回答郭广昌关于“来往”和“微信”竞争的问题时,全场观众似乎都可以嗅到马云和马化腾二人言谈之间的“硝烟味道”。

马云并未点明来往和微信的竞争,却首先道出大力推广来往的初衷:“我觉得我们是门外汉,很好奇,想进去看一看。”马云还表示,除互联网金融,也包括其他领域,移动通信领域的微信自然也包括在内。而在谈到互联网对金融的颠覆话题,马云又借机调侃了一把,“我们一开始觉得微信也很复杂,结果做着做着,发现也很简单!”

“必须要有两家”,马云在现场斩钉截铁。他直言,“来往”的存在至少“让微信不断创新”。

面对马云的咄咄逼人,马化腾以低调的方式从容应对,他强调微信产品是腾讯“内部竞争的结果”,但他也亮明了自己的态度:两家互搏也无所谓。“在一个市场太舒服了,一定会出事儿”,马化腾再次提起腾讯QQ当年和MSN共存竞争的历史,“不敢怠慢,共同进步”是上一个IM时代竞争总结的经验。而此马对彼马说,腾讯和阿里巴巴“一定能找到各自的位置”。

台上硝烟弥漫,台下激战正酣。

从2013年12月开始,微信和支付宝在北京出租车上展开了激烈竞争。以支付宝为例,安装了阿里巴巴所投资的快的打车App的司机会拿出一个印有二维码的牌子,乘客用手机上的支付宝钱包客户端扫一下,即可获得司机的账户信息,乘客输入应付款金额,就可以完成付款。而微信则在市场占有率更高的嘀嘀打车上展开试验,只要用这款软件叫车,它会引导你在线支付车钱。

打车软件自2012年在一些北京出租汽车司机中开始流行,2013年上半年,几家发展迅速的打车软件纷纷被中国互联网巨头招安,快的也被支付宝的母公司阿里注资。支付宝以补贴吸引司机,并将他们纳入理财体系,目前,绑定一个支付宝账户,司机能够获得50元现金,以及支付宝账户中50元的余额;改变司机和乘客的支付方式,需要给他们足够多的好处,接受一笔支付宝收款,司机和乘客都能够获得5元补贴。腾讯也看中了出租车这个线下支付切入口。就在2014年1月5日,微信把嘀嘀打车直接放在支付平台上,作为一个新功能出现,也就是说,用户无需下载打车软件,在微信上就可以实现叫车以及支付。相比快的打车40万的用户安装量,微信拥有超过6亿用户。且微信同样深谙补贴之道,从1月10日开始,使用微信上的嘀嘀打车,用户和司机双方都能够获得10元补贴。

这最终演变成两个互联网大佬的补贴战:腾讯号称投入两亿元预算作为补贴,而支付宝也提高了奖励额度,每单奖励乘客10元、司机5元,并打算接下来用5亿元去铺市场。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对抗反而成了出租车司机和打车民众的狂欢。

在不惜血本与阿里展开对移动打车领域的争夺之外,腾讯还积极携手大众点评蚕食支付宝在O2O领域的支配地位。(O2O:Online To Offline,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领域的霸权,此概念最早来自美国,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本地服务可被视为代表)。

2014年2月19日,大众点评CEO张涛在上海宣布,腾讯将投资入股大众点评,占股20%。大众点评在国内O2O发展中,起步早,线下资源丰富,用户群稳步上升,吸引不少互联网巨头争相抢夺。此前,大众点评就与百度、阿里传出过收购传闻,而腾讯也早在2008年就提出要入股点评,但始终没有成功。这一次,腾讯承认能够在今年完成入股,完全是借力微信支付。

腾讯总裁刘炽平与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把手言欢面对记者侃侃而谈的场景历历在目。这场景足以让马云夜不能寐。

大众点评的优势,刘炽平很清楚地指出,而且他还点出了腾讯与大众点评合作的好处:“大众点评已经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服务体系,让几十万、几百万的服务提供商接入互联网。我们希望可以从这个形式出发,跟大众点评深入合作,更快把这些商家很快进入微信和手Q的生态体系,把人和商家的连接一下子打通。”

而眼下与微信的结合,似乎可以实现双赢。有业内人士分析,腾讯利用刚投资的大众点评发动一场全国的餐饮、娱乐、消费用微信支付优惠扣减战役,将进一步挤占支付宝在O2O线下支付的市场,以后整个线下手机端消费(衣食行)将迅速被微信占领。而O2O的大蛋糕本属于淘宝一家独大的状态,就这样被腾 讯悄悄进入了。

马云旧伤还没好,又添新伤。

英雄少年时

2013年1月,北京,中南海,时任国务院总理的主持的第三次座谈会会议现场。

马云、马化腾作为企业界人士受邀参加会议,讨论互联网的发展,马化腾本身是深圳市人大代表,此前刚参加了深圳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而马云头上并无任何级别的官员头衔、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头衔,据新华网消息,“马云是点名请来的”。在会议现场,马云向建议,把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上升到国家战略,并呼吁要培养企业家精神,对民营企业不能开而不放。

作为借助互联网实现崛起的新一代商业领袖,马云和马化腾,背影殊异,性格不同,在中国互联网星火燎原的过程中,如太极之两极一般,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

马云在性格上的性如烈火和马化腾的不动如山,来自二者截然相反的专业领域,同样来自二者不同的人生轨迹……

1982年,陕西作家路遥的小说《人生》在《收获》上发表。有个年轻人在杭州火车站的角落,一口气把这篇小说读完。18岁的马云,那时刚刚从蹬三轮车的临时工升格为收发信件的助理――仍旧是临时工。被文学作品鼓舞着,他认真参加了第二次高考,数学只得了19分。一直到1983年,马云还在复习。按照世俗的眼光,那几年,马云就是最失败的人:高复班怕影响升学率,不要他;从小梦想当兵,去应征,身高体重不够;考警校,被拒绝;和小伙伴们一起去面试肯德基,二十多个人全录取了,只有他被拒绝。

1984年,马云考进杭州师范学院,1988年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学院任英语及国际贸易讲师并发起西湖边上的第一个英语角,开始在杭州翻译界获得名气。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马云创建海博翻译社,为了支付创业初期的房租,马云甚至背着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海博翻译社开始卖鲜花,卖礼品。马云还曾经销售过一年的医药,推销对象上至大医院,下至赤脚医生。

1995年初,马云偶然去美国,首次接触到互联网。1995年4月,马云创建“中国黄页”,专门给企业做主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其后不到三年时间,他们利用该网站赚到了500万元。1999年3月,马云以50万元人民币开始了新一轮创业,开发阿里巴巴网站,优先发展企业与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开创B2B模式,马云的阿里帝国生根发芽……

就在马云正在为自己的阿里梦想激动地夜不能寐的时候,互联网所带来的无限可能同样燃烧着27岁的马化腾的心。

1998年10月,深圳一家咖啡馆。27岁的马化腾和大学同学张志东相约坐在咖啡桌前,他们依旧带有几份青涩的眉宇间不时笼罩在一片愁云之中,他们正在为自己新公司的名字而殚精竭虑――阳光从咖啡馆硕大的玻璃窗中投射下来,映在马化腾和张志东年轻的脸上,尽管这家新公司的名字和未来前景依旧模糊且不可知,二人的讨论也变得日趋绵长与琐碎,但这显然无法阻挡马化腾和张志东义无反顾地雄心与对互联网行业未来的无限向往……

出生于1971年的马化腾祖籍潮汕,自小在海南长大。1984年,13岁的马化腾随父母定居深圳。高考之后进入深圳大学。大学期间,马化腾痴迷于计算机技术,一个广泛流传的段子是:在校期间,他经常利用计算机天赋开一些玩笑,比如编一些小程序把学校机房的电脑硬盘锁死,让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马化腾也是各种病毒的克星,普通的病毒对他来说手到擒来,机房的老师也经常向他求助。

1993年大学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润讯,从工程师做起。1998年2月,老友丁磊将网易免费邮箱系统及域名以119万元的价格卖出的消息,让马化腾认准互联网才是未来的方向。也是在这一年,微软在海外Windows98,张朝阳推出“搜狐”,互联网浪潮席卷中国……1998年10月,马化腾向润讯公司递交了辞职信,1998年11月11日,马化腾创办腾讯。

1998年,美国在线(AOL)以2.87亿美元将风靡全球的ICQ品牌收入囊中,这确认了即时通信(IM)的市场前景,1999年2月,马化腾推出中文OICQ测试版。早期的OICQ几乎可被视为ICQ的汉化版,但也是从第一版OICQ开始,那种带有强烈马化腾个人色彩的创新思路开始出现:他的OICQ不但集合了ICQ所有的优点,更是创造了一些ICQ没有的功能,具备离线消息功能、提供个性化头像。

马化腾推出OICQ的第一个测试版本不久,用户数量就迎来“爆炸式”增长。

巅峰对决

1999年10月和2000年1月,阿里巴巴两次共获得国际风险资金2500万美元投入,这标志着马云的阿里巴巴已成为世界级的网站。2000年7月,马云登上美国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成为50年来第一次获此殊荣的中国企业家。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马云说,“从创业的第一天起,阿里巴巴就立志要做全球最好的站点, 我们相信中国人一定能做出全球最好的站点。这次阿里巴巴被《福布斯》这一权威的全球性杂志选做封面故事, 说明我们以前的努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正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我们应在新经济时代打响中国制造的品牌。”

登顶《福布斯》杂志的封面显然不是马云的全部野心。自2003年开始,马云先后创办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天猫、阿里云等电子商务知名品牌,力求最大程度地完善他的电子商务帝国。就在马云正在以阿里巴巴为轴心,积极扩展自己的帝国疆域之时,胜利的曙光也正在向马化腾招手。

1999年11月,QQ注册用户突破100万,2000年5月同时在线人数首次突破10万大关,5月28日《人民日报》还对此进行了报道,6月注册用户数再破1000万……2000年,马化腾成功获得IDG创业投资基金,突破了最初的资本瓶颈,QQ的用户数量继续攀升,之后,广告、会员服务、QQ秀、短信铃声的推出也让QQ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盈利模式。2001年7月,腾讯实现正现金流,到2001年年底,实现了1022万元人民币的纯利润;2002年,腾讯净利润1.44亿元;2003年,腾讯净利润3.38亿元……

2004年6月16日,马化腾站在香港联交所的中央,目不转睛地看着头上的屏幕――“恭贺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这一切距离马化腾和张志东坐在深圳的咖啡馆里满怀激荡,谈论大洋彼岸的马克・安德森仅仅过去了6年时光。

正如马云不会满足于登顶《福布斯》一般,在成功将腾讯送上香港联交所之后,马化腾也开始以QQ为轴心,在互联网疆域中跑马圈地的征程。马云和马化腾不知疲惫的扩张野心也使二人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疆域中饱受争议的凯撒式人物的同时,也构成了二马今日之较量的逻辑起点。

马云的心中有个阿里巴巴的帝国之梦,而马化腾心中有一个腾讯的帝国之梦,当二马不知疲倦地扩展其帝国的疆域,二者的摩擦也就在所难免。

从携QQ在即时通信领域大战微软MSN到推出QQ游戏,将原有的游戏平台公司联众挑落马下;从推出门户网站,改写新浪、搜狐、网易三足鼎立格局到2006年3月推出腾讯搜搜蚕食百度搜索引擎市场……马化腾低调而又凶猛地开拓着自己的帝国,他的战术如出一辙:找到最新的市场,创造性的复制该市场中的最新产品,导入经QQ积累的海量的互联网用户资源将市场占为己有。这一切让马化腾的财富逐渐增加、腾讯帝国的疆域持续扩大,最终,马化腾开始将“假想敌”对准了马云。

2005年9月12日,马化腾推出电子商务网站“拍拍”,剑指马云的命脉――电子商务,据传,马云闻讯后破口大骂。

2006年5月,马云在淘宝上推出“招财进宝”功能,旋即引发网民的反弹,认为马云此举有违于此前淘宝“免费三年”的承诺,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在网络空间汹涌而来,甚至有4万淘宝小卖家准备退市。所谓的“招财进宝”其实就是付费推荐位,换句话说,就是在一定的金额范围内,哪个卖家出的钱多,则他的商品越靠前。马云没有想到,这个并没有太多创意的东西,会招致如此广泛的抗议之声。

马云的无心之失给了马化腾机会。

2006年6月3日,就在淘宝推出“招财进宝”功能之后不久,拍拍网郑重声明:“自即日起,拍拍网将对所有个人卖家至少完全免费三年,期间,拍拍网将不会向个人卖家收取任何费用,做到真正完全免费。”拍拍此种口吻,颇有“匡扶正义”之感,不能不让人有额外的联想。“招财进宝”的命运多舛反倒造就了拍拍,使其一夜之间名声大噪。2006年9月12日,在上线运营一周年之际,腾讯宣布“拍拍”拥有超过2500万的注册用户、超过500万的在线商品,成功令其跻身国内C2C三大巨头之列,位居马云的淘宝、ebay在中国的易趣之后。

在此后多个场合,马化腾都表示,“拍拍将与淘宝拼到底。”

鹿死谁手

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逻辑来看,二马之争,实为移动互联网新时代即将到来的先声。

在二十多年的高度发展之后,从2013年始,互联网迎来了新旧转换的更新点,基于个人电脑的桌面互联网时代正在成为过往,基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到来。与之相伴,过去在桌面互联网时代一统山河的微软帝国正在解体,谷歌、亚马逊等新的互联网巨头争先恐后在新时代建立自己的霸业。近二十年,全球互联网引领潮流的热门企业从网景到雅虎,从谷歌到Facebook,每三至五年城头变幻大王旗。互联网企业之间超强度的火拼,加速创新速度,也将更深刻提升各行业的转型压力。

二马相争正是这样一个新旧时代转换的片段,而二马相争的背后更是马云与马化腾进军移动互联网的号角与野心。二马马年相争将构成2014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最令人期待的场景。

比二马相争,鹿死谁手更为重要的则是马云、马化腾所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对于中国传统经济运行模式乃至中国社会所带来的积极变化。2013年,马云以余额宝实质性搅动死气沉沉的传统金融业,完成中国互联网金融真正切入传统金融心脏的突破,其后续效应可能惊人,令马明哲等传统金融巨头大呼“狼来了”;马化腾则通过微信,使网络支付变成社交甚至游戏,以更多的场景和频道将交付融入网民日常生活,将广大中国网民向移动互联网时代推进了一大步。

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历史来看,二马之争,也是中国社会制度进步的体现。

如果没有社会的转型开放就不会出现马云、马化腾这样的互联网精英,而马云、马化腾在互联网领域的凯歌高奏又构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如果没有反垄断法的及时出台与对市场竞争的政策鼓励,微信以其对于传统电信运营商短信和语音业务的强力冲击,或许很难免于遭受传统电信巨头的制约;余额宝直接冲击了原先铁板一块的存款利率,从网民口袋争抢了存款,大大推进了利率市场化进程,直接威胁到传统银行的高额垄断利润。没有政策上的支持,阿里巴巴也定会遭遇制度和政策上的阻挠和限制。

是三十余年市场经济观念的深入人心,是全社会公民意识的觉醒与对于信息技术的尊重,构成了马云、马化腾互联网传奇的土壤,也构成了今天二马甲午一战的时代背景。过去20年,无论在信息服务和中国媒体领域,还是在产业竞争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制度等方面,既有互联网推动制度创新,也有制度创新促进互联网发展。

马云创业名言篇5

仅仅是个小人物

大块头有大智慧,小人物有小生活。

马云,商业巨贾,当看见简介时,整整两页纸的荣誉头衔,不得不惊叹"此乃神人也"……

他,一路高唱凯歌,已无敌天下之势纵横网络世界,却在鲜花与掌声最多的时刻掩饰自己的辉煌,悄然退下戎装,随心所欲,笑傲江湖。

而我,仅仅是个小人物。就是两页纸写个简历,半天后依旧空空如也的那种。

马云是成功的,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作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成功企业家,马云自始自终都认为:"做人"远比"做事"重要的多。他觉得要想把企业做好,首先要学会做人,把基本的礼节、敬业精神、待人接物都学得恰到好处,不要一上任就想显示自己的本事。不要先学做事,要先学做人。对我们医务工作者来说,这尤为重要。现在的社会风气,医患矛盾等等。世界上有很多令人不满的事情,你改变不了多少,改变自己才能改变未来。不管外面多么麻烦,你改变了,世界才会改变。马云尚且如此,更何况我这小人物。须记住"胸怀是被冤枉撑大的".现在想工作中所受的那些气,这个病号催,那个家属嚷,有的起哄,更甚者动手……如果还没有撑船的度量,那么下一个气死的不是周瑜,而是你。"工作那么久了,还为这种事生气,真是一点长进都没有"……只有心中充满美好的东西时。人才能活得开心和精彩。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释怀,多记住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坏。

小人物,更当如此。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我们干什么都要坚持。

马云说:"你不要看我今天的风光,我前面犯了很多错误,今后也会犯很多错误。成功不在于你做成了多少,而在于你做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失败,不是停滞的理由,不甘平凡,挑战自我,下定决心,在该出手时就铁了心去做,你可能会面对与之前所想完全不同的局面,无论人生走到哪一种境地,只要你还有勇气,那就是成功的资本。小人物当如此,坚持。放弃,就是最大的失败。要像持初恋一样坚持理想。奇迹只会降临在不言放弃的人身上,别小看奇迹。

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梦想。

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奥普拉·温弗瑞说:"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存在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每个人都有梦想,只有那些为实现梦想不断追求、永不言弃的人才可能登上成功的舞台。创业的过程都会经历挫折,坚持对梦想的追求,成功便会指日可待。"马云这样说。

人可以怀疑自己,但不要怀疑信念。怀疑自己可以改变自身,不断进取,但是怀疑信念,则会让你对自己所走的人生道路不再执着。所以,不要在犹豫,不要再迷茫,朝着伟大的南丁格尔,起航。小人物,终究也要出海远航。就像路飞一样,"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小人物也要会生活。

"小狗问妈妈,幸福在哪里?妈妈说在你的尾巴上,小狗就用嘴咬它的尾巴,却总咬不到,它沮丧地告诉妈妈自己总抓不住幸福,妈妈笑笑说只要你往前走幸福会一直跟着你……"其实,生活也是这样,只要你一直往前走,幸福就会跟着你。

"用左手温暖右手,这并不是一句空谈,能够懂得活在当下,享受幸福的人,必然能够大步前行,拥有明天的美好。"对冬天要预先准备和坚持。马云,如是说。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我们做不了,这世界奥巴马就一个,但是太多的人把自己当奥巴马看,这世界每个人做好自己那份工作,做好自己微不足道的那份工作,已经很了不起。你要记住,你仅仅是个小人物,要学习,要成长,要生活,更要做好自己。

人要学会自己成长,把成长作为人生目标去完成,就离成功不远了。将过去和羁绊全部丢弃,不要吝惜那为了梦想流下的泪水。要记住,自己仅仅是个小人物,为了生活,努力吧。"永远不羡慕别人的好运,如果你赶在死刑台上露出笑容,幸运的闪电也会落在你的头上。"

小人物,小生活。安安稳稳生活,踏踏实实工作,朝着自己的方向,迎接胜利的曙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最后,愿此书,能有更多的人读到。

——东院急救中心 冯庆淋

《马云的人生哲学》读后感

张锦华

我在冬天读了一本好书《马云的人生哲学》,给了我很多启迪,在我深思之余,写下了这篇读后感。

马云花了7年时间创建了全球电子商务第一品牌——阿里巴巴,他在互联网上创造着一个个奇迹,也在为现实世界的人们呈现了一个实现梦想的历程。这位网络时代的中国商业领袖,他的成功不是偶然,从一开始他就有着清晰的目标,在为之奋斗过程中坚定不移的追求自己的梦想。

就拿高考来说,若有一门功课只拿7分,一般人能坚持三年吗?我想有99%的人都会放弃,都会觉得大学与自己无缘,而马云心怀坚定的信念,凭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勇气,坚持考上了大学。一个数学第一次高考只得7分的人,能成为当今社会的"传奇人物"吗?在世俗人的眼中那是决定不可能的,或许你会说:这只是偶然。正是马云有这样的决心、恒心、勇气造就了今天令国人骄傲、令全世界惊叹的成果!

刚刚步入营运岗位,不能为一点点的不顺,就对自己失去信心,而应有马云的这种精神,面对任何困难有决心有勇气去克服去面对,不轻言放弃!

人都好面子,就连走路不小心跌倒了,首先抬头看看有无被他人看见,怕被他人笑,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怪。而本书中展现的马云没有虚荣心,他不怕没有面子,他能坦然的面对自己的不足,就连自己的长相也在自嘲之列。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再去看重面子,纠结于自己过去的不成熟,过分在意以前的评价。这些都不重要,要像马云一样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毫不动摇的朝着梦想前进。只要心中充满美好的东西,才能活的开心快乐,才能感到幸福。虚荣心、面子根本不值钱,学会释怀,学会坦然面对过去的一切,感恩他人的支持与帮助。

马云,他是一个不懂IT的IT精英,不懂网络的网络精英,却带着一个钢铁般的团队缔造出不平凡的结果。当初马云决定离开北京回杭州再次创业,团队成员不理解马云的决定,但一番争论后,他的团队依然决然地跟着他回杭州。马云之所以如此成功离不开他这个团队的,让我触动深刻的,当属非典时期马云致阿里巴巴所有员工的那封信,灾难面前没有一丝埋怨,他的担当,他给予团队成员的信心真的让人钦佩。人在一起不是团队,心在一起才是团队,作为团队的领导者,不但自己要成长,还要带领团队成员一起成长,在职业规划上给予成员支持、力量。

但凡成功卓越的人都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书中讲到马云当初创建阿里妈妈(阿里巴巴旗下的网络营销平台)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盈利,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当初支持阿里巴巴和淘宝的中小网站感激的一种方式。在当初淘宝网举步维艰之际,中小网站的及时援手,让马云成功之后依然没有忘记当初的恩情。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其实值得感恩的不仅仅是养育我们的父母,提供我们成长的公司平台,时刻教导我们的领导,帮助我们的同事、朋友等等,还应有我们每天享受的阳光、空气、水源、我们健康的生命……用一颗咸恩的心来体会生活,将会发现不一样的人生。

不能因为冬天的寒冷而失去对春天的希望!是爱与感恩、责任与恒心,是团队的力量让他们走得更远。从这本书中所感悟到的东西,也一样会振奋我心,一样激励着我前进,努力、努力、再努力!

《我的人生哲学--马云献给年轻人的12堂人生智慧课》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为《我的人生哲学:马云献给年轻人的12堂人生智慧课》。拿到这本书后,我开始细细品读,并进一步了解马云本人。

马云,大家都知道,他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被全球赞誉,被认为最后可能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他身形瘦小,长相奇特,高考两次落榜,考进大学后,却不安于现状,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电脑,了解了互联网,便毅然辞职下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商业网站------中国网页。他是一个电脑盲,却缔造出了中国电子商务的神话。

50载人生沉浮,20年创业精髓,马云首度直面过往,直抒心路。《我的人生哲学:马云献给年轻人的12堂人生智慧课》结合马云的传奇经历,首次毫无保留地深刻剖析人生的各个环节,讲述成就事业之道、为人处世之道。全书文笔诚恳真挚,朴实无华,寥寥数语就让你豁然开朗,直达成功的本质。书中涵盖马云的经营哲学、领导哲学、管理哲学、战略哲学、生活哲学等12个方面,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不经意间,恍如与马云倾心面谈。 翻开《我的人生哲学:马云献给年轻人的12堂人生智慧课》这本书,体悟马云的成功之道;反复阅读,吸收马云的人生智慧。

那么马云为什么会这么成功呢?我们又能在马云身上学到什么呢?通过自己的粗浅阅读总结了以下几条学习心得。

一、 学会先做人,再做事。

马云最大的财富是做人,人格的魅力是马云走到今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不为个人的得失而愤愤不平,也不会对一些人情世故上的小事斤斤计较。当初他决定从北京回杭州创业时,身边的10几个朋友考虑了不到5分钟就达成了一致意见,而且这18个人至今追随着他。马云坦言,自己从来都对的起朋友,而且朋友也从来没有背叛过他,他说这是最让他骄傲的一点!

其次,是马云的远见和胆略。阿里巴巴在成立之日起就有明确的定位,天下没有做不成的生意,让阿里巴巴为全球商人打开财富之门。阿里巴巴的腾飞是因为卓越的追求,不断的创新,机遇与智慧的完美结合。第三是马云做事的态度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部分人都死在明天晚上"自始至终坚守着这种危机意识,激励着阿里人不断打造一个又一个不可能,迈向一个又一个辉煌,总之,真实马云既平凡又伟大,祝福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他的哲学人生我还在阅读中,一点点小小的体会与大家共勉,学习他的精髓,不断进步。

二、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马云认为做工作,干事业,应当选择自己快乐的事情来做,这样做起来才会热情高涨,有效率。阿里巴巴的宗旨就是"快乐工作,快乐生活".轻松的工作环境,更能让员工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教师,虽然职业已经确定,无法改变。但我们仍然在日常工作之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一些事情。比如,看看书,学习一些电脑技能等。我从加入书社之后,就喜欢上了看书,并且写写读书心得和体会。慢慢地,自己的心境就开朗了,而且,工作压力大时,或者烦恼时,只要看看书,就会平静下来。现在,写通讯报道也成为了我的兴趣。虽然,有时语言水平不好,但只要自己喜欢,愿意去做,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三、滴水恩情当涌泉相报。

马云之所以成功,不仅靠的是他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还有那些曾经给予马云支持的人。假如没有投资者的信任和帮助,仅凭自己的力量,阿里巴巴不可能一路成长起来。在今日辉煌的背后,曾经也有困难和风浪。当淘宝网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时,众多中小网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恩情,马云没有忘记。为了支持让他"起死回生"的中小网站,诞生了阿里妈妈。阿里妈妈创建的是一种合理的盈利模式,很多中小网站因此获利。"记得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坏。"这是马云一生坚持的座右铭,也是铸成他今日成就的品格之一。

四、坚持是成功的基石。

在理想面前,马云抱着无畏的精神,创办了中国网页。虽然当时无人支持,但他还是四处借债,加上压箱底的积蓄,用2万多块钱,创办起了这个网站。网站创办以后,马云就开始每天出门推销他的网站,说服那些企业心甘情愿付钱把资料放到他的网站上去。可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马云所讲的互联网是什么东西,所以,马云张嘴推销自己的网站时,人们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他的一言一行就像天方夜谭,大家觉得这个小个子太不靠谱了,简直是满嘴跑火车。忆起当年的岁月,马云不无感慨地说道:"那时候真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啊,就跟骗子似的。我们当时跟所有人都说,有这么一个东西,然后如何如何做。"马云先从朋友开始劝说起,因为多年的信任基础,一些朋友也就真的将自己的企业资料放在了马云的网页上。当然,这其中历经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不管怎样,马云一步步将业务做起来了。终于,在成功了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等中国第一批互联网主页后,中国网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和关注,到了1997年年底的时候,中国网页的营业额做到了700万元,马云的互联网之旅就此越走越畅通了。

五、学会放手,把机会留给别人。

"如果交给别人,你的时间多出来,别人机会也多了,全留在这儿全废在你手上。"马云如是说。马云曾通过内部邮件方式,向外界传递了将于5月10日从阿里巴巴集团CEO卸任一事,并随后宣布任命陆兆禧为新一任阿里集团CEO.对于新老更迭,马云表示,自己没有离别,而是相信其他人可以做的更好,因此给予别人机会去犯错,去尝试。而自己也由此获得另一番天地和人生。

马云是一个高调的英雄,在我眼里。以前我总是很好奇他为什么如此之高调,如此愿意吸引众人的眼球。现在渐渐明白,他的用意。因为马云是一个拥有使命感的人,他的使命是为世界,是为帮助千千万万的人实现就业,是为创造出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司。我觉得马云的潜力是不可限量的,他总是带给我们那么多无法想象的东西。

马云,一个能力和外貌相反的人,一个,我心目中的偶像!

马云创业名言篇6

1999年,英语老师出身的马云带领18人的团队在杭州的一栋公寓中创建了阿里巴巴,致力于创造一个服务于全世界的互联网交易平台。

2003年“非典”爆发,无意间使电子商务不会受制于时间、空间的优势展露出来。同时,也是为了对抗当年被全球最大的在线交易网站eBay收购的易趣网的扩张,马云及其团队开发并投重金打造了现下中国最成功的个人在线交易平台—淘宝。

如今,阿里巴巴已成为在全球70座城市拥有超过24000名员工的大型控股集团,旗下淘宝、天猫2012年的交易额合计突破1万亿元。

马云个性十足。他的商业决定总是先遵从自己的使命感和价值观。在阿里巴巴10周年庆典上,他那句“让华尔街所有的投资者骂我们吧,我们坚持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赢得了无数掌声。

马云带领阿里巴巴集团迅猛扩张,同时为确保对集团的控制权也是屡出奇招。而他的每次动作,都不只是引进小小波澜这么简单,每一次都掀起了滔天巨浪。

引“虎”入室

2005年8月17日,雅虎以10亿美元外加雅虎中国为代价购得阿里巴巴40%股权和35%投票权。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管理层在董事会中占有两席,软银占一席,雅虎占一席,马云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和CEO。通过这笔交易,阿里巴巴拥有了雅虎中国包括门户网站、搜索、即时通讯等业务在内的全部资产。

达成这样一单当时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大的并购案,需要双方的勇气和战略眼光。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曾如此评价:“增强雅虎在全球的部署及在中国的影响力。”对马云而言,这笔交易所带来的先进搜索技术可以进一步扩大阿里巴巴在B2B、C2C领域的优势,而且彼时的雅虎仍是互联网巨头,获得雅虎品牌使用权是一块巨大的无形资产。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让马云没有想到的是,这笔当时对阿里巴巴很划算的股权交易,后来却成他拼命想要甩掉的包袱。

据悉,尽管马云与杨致远私交不错,但与其继任者、以强硬风格著称的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相处并不融洽。2011年初,海外媒体率先传出马云有意以35亿美元回购雅虎所持的15%股份。粗略估算,该报价较当年雅虎购买价格溢价8.3倍,但仍遭拒绝。此时,相比快速成长的阿里巴巴,日渐衰落的雅虎手中已没有多少牌可打,阿里巴巴的股权已成雅虎的核心资产之一,其多次拒绝马云回购股权顺理成章。

更为重要的是,按照雅虎入股时的协议:2010年雅虎在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的投票权将从35%增加至39%,同时有权新提名一名董事。如雅虎行使该项权利,就将成为阿里巴巴真正意义上的大股东,而马云等管理层则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此时的雅虎,在其曾占绝对优势的显示广告领域被Facebook首次反超,而在增长迅速的搜索类广告领域,又被谷歌远远抛在了后面,公司股票价格也一直在10-20美元/股之间徘徊,频繁换帅也难挽颓势。显然,不论是从哪个层面来说,马云都不甘心将一手打造、仍处于高速成长期的阿里巴巴集团控制权拱手让人,但雅虎手握40%股权的事实又摆在面前,要谈夺权又谈何容易?于是,马云前后历时两年、耗资近100亿美元开展了夺回控制权的“三棒打虎”。

第一棒:“虎”口拔牙

2011年5月11日,雅虎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的文件显示,阿里巴巴集团将支付宝所有权转移至了一家由马云控制的公司。但雅虎声称该交易并没有获得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的批准。

支付宝的重组始于2009年。其时,阿里巴巴集团全资子公司Alipay向由马云控制的浙江阿里巴巴分两次转让了支付宝70%、30%股权,对价分别为1.66亿元和1.65亿元。

马云对此事的解释是,要获得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牌照,支付宝有必要改组成一家100%内资控股的企业。随后的2011年5月26日,支付宝成为首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27家企业之一。马云宣称,阿里巴巴董事会早就讨论过在必要时重组支付宝的议案。

这一“旱地惊雷”引发雅虎股价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大跌15%,随后两个月跌幅一度扩大至40%。由于支付宝与阿里巴巴旗下淘宝业务高度关联,因此包括花旗在内的多家投资银行报告,称雅虎“被迫”出售了其在亚洲的关键资产之一。吃了一记“闷棍”的雅虎这才缓过神来,拉上软银的孙正义来找马云“讨个公道”。

2011年7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雅虎和软银就支付宝股权转让事件正式签署协议,一旦支付宝IPO成功,阿里巴巴集团将一次性获得不低于20亿美元且不超过60亿美元的现金回报,回报额约为支付宝上市时总市值的37.5%。

将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串起来就会发现,如果马云没有在2011年之前将支付宝重组为全内资公司,那么支付宝很可能难以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而包括淘宝在内的阿里巴巴集团的各项业务都和支付宝密切相关。严重点讲,不能执行支付职能的支付宝可能会令整个集团业务陷于短期瘫痪,拉低阿里巴巴的长期价值。

尽管最后对雅虎和软银的补偿不菲,但重组支付宝既为获得支付牌照铺平了道路,也减少了雅虎日后可能用来讨价还价的筹码。这也让马云认识到,作为上市公司的阿里巴巴在股东短期业绩诉求下,在业务上做更长远的布局会受到制约,于是他开始酝酿一盘更大的棋局。

第二棒:关门斗“虎”

2012年2月9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网络(01688.HK)停牌。2月21日,集团公布了以13.5港元/股的价格回购阿里巴巴网络流通在外的全部26.5%的股份。这一报价较其停牌前6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格溢价60.4%,比最近1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溢价55.3%。消息一经公布,阿里巴巴网络股价随即跳升42.7%。

随后,阿里巴巴网络股东会以5.89亿股、占总股本95.46%的赞成票通过该私有化方案。阿里巴巴网络也最终于2012年6月20日收盘后摘牌。

阿里巴巴网络私有化一役,马云的布局相当巧妙。如果仅从简单的加减法来看,阿里巴巴网络上市时融资约17亿美元,私有化却耗资超过20亿美元,似乎并不划算。但从另一方面看,其在退市前三年的营收从38.75亿元增至64.17亿元,净利润也由10.13亿元增长到17.13亿元,但股价却从上市之初的超过40港元/股跌至停牌前的9.25港元/股,跌幅远远超过同期的恒生指数。显然,其股价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私有化对股东而言是一次很好的短期价值提升。而私有化的要约价格13.5港元/股正是阿里巴巴网络2007年11月6日登陆香港联交所时的发行价。以发行价回购等于是在上市这近5年间里通过资本市场做了一个低息贷款。

阿里巴巴网络私有化不仅在财务上是划算的,还避免了未来内部整顿和战略转型伤及短期盈利并令股价进一步下降的风险。尽管集团方面称私有化交易与雅虎没有关联,但对正处在跟雅虎进行谈判阶段的马云来说,排除了资本市场的干扰,可以更加专注于解决与雅虎争夺阿里巴巴集团控制权的问题。

这次私有化意在“关门打虎”的猜想不久就在马云发起的另一场资本运作中得以印证。

第三棒:重掌“虎”子

将阿里巴巴网络私有化后,解决雅虎在集团的控制权问题就只需放在董事会层面就可以了,无需可能影响市场价格的公告,这无疑大大方便了马云为阿里巴巴集团“赎身”的操作。

2012年5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宣布,双方就股权回购达成最终协议:集团将以63亿美元现金和不超过8亿美元的优先股,回购雅虎手中所持股份的一半(20%的股权)。此外,阿里巴巴集团还将一次性支付雅虎技术和知识产权许可费5.5亿美元。协议还规定,阿里巴巴集团有权在未来进行IPO之际回购雅虎所持剩余股份的50%。同时,雅虎放弃对集团经营战略的否决权和新提名一名董事的权利,董事会将维持阿里巴巴、雅虎、软银之间2:1:1的比例。

同年9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股份回购计划完成。这次股权赎回交易双方是各取所需,雅虎做了一个非常划算的买卖。对雅虎的股东而言,当年10亿美元购买的股权,现在一半就能换取76亿美元资产,未来整体股权增值至少在15倍以上;对马云而言,彻底解决了控制权问题。

当然,从马云的角度出发,自然是希望能够一次性回购雅虎所持有的股份,但从雅虎的角度看,阿里巴巴集团IPO之后退出才能够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从回购股权的比例被控制在50%这点看,这个协议仍是双方对各自利益妥协的结果。至此,尽管代价不菲并且结局不算完美,但马云最终还是成功解除了阿里巴巴控制权旁落之危。

再上征途

创立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斗法,证明了马云既有企业家实干的一面,也有资本玩家深谋远虑的一面。不过在管理层摆脱了雅虎的阴影之后,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还有很多事情等着马云去做,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阿里巴巴集团的IPO。

回购雅虎股权及私有化阿里巴巴网络,耗资近100亿美元,这对2012年年中流动资产不到50亿美元的阿里巴巴集团显然是个沉重的负担,为融资而引进的股权投资者未来也有变现退出的需求。而且根据雅虎披露的文件,阿里巴巴集团若要继续回购其拥有的10%股权,则需要在2015年前上市。由此看来,上市无疑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必经之路。

2013年1月15日,马云宣布将于2013年5月10日起卸任集团CEO一职,此后只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主要负责战略决策等非执行性工作。这一举动让市场揣测其放手行政事务是为了专心着手集团上市事宜。

资本市场对阿里巴巴集团IPO的预期也非常高,众多分析人士都认为其有望超过腾讯,成为中国互联网市值最高的公司(腾讯当前市值约4600亿港元),其融资额也很可能超过Facebook的160亿美元。因此,甚至连纳斯达克和香港联交所都开始行动起来,争夺阿里巴巴集团的IPO业务。

马云创业名言篇7

执著无敌,6分钟谈话获得2000万美元投资

人们称阿里巴巴CEO马云是个奇人,这是对他做人和做事的一种高度评价。因为他给人们带来过很多的惊奇。

马云并不是一个天生就聪慧过人的奇才,上学时数学成绩总是一塌糊涂,经历了三次高考,才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马云的外语特别出色,1988年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当了英语教师。但他是一个特别不安分的人,总是疯子一样地狂想,而且想了就要去做。1991年,马云和几个同学成立了海博翻译社。没想到第一个月收入只有700元,房租却要2000元。赔钱了,别人就都退缩了。马云为了让翻译社支撑下去,节假日―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去义乌,卖礼品、鲜花、书、衣服和手电筒等小商品,挣了钱来补贴翻译社,因为他坚信翻译社将来一定会赚钱的。一个大学教师主倒腾小商品,混同于一个小摊贩,很多人笑他是傻子,但他不为所动、在他的坚持下,翻译社终于渡过难关,转为获利,而且每天的获利额节节攀升,成了杭州市最大的翻译社。这件事使马云明白,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像傻子一样地全身心投入,不然,再好的设想也只能半途而废。

1995年初.出于好奇的马云在香港请人做了一个海博翻译社的网页,没想到3个小时就收到了4封邮件。敏感的马云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交易的模式!而当时的互联网上,还根本没有中国企业的资料。爱像疯子一样幻想的马云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办一个公司,做一个网站,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进行网上交易。那时杨致远在美国创建雅虎公司还不到一年;在北京,中国科学院钱华林教授刚刚接通美国互联网,收发了第一封电子邮件。那时的杭州,尚未开通拨号上网业务,但马云却想在互联网上开公司。这个想法立即遭到了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都说他简直是个疯子。马云对“疯子”两字很感兴趣,说:“对了,做人就要疯子一样地幻想,不敢幻想哪来成功?正因为互联网在令世界都是新鲜的事物,我们才能和世界所有的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投入去做,我不相信会输给他们!”

有了想法就投入地去做,这是马云的性格。1995年4月,马云毅然辞职,创办了“中国黄页”网络公司,所预定的业务是专门给企业做主页,一张主页2000字,一张彩照,中英文对照,收2万元人民币。

马云每天出门推销这个网络黄页,请人家同意付钱把企业的资料放到网上去、在当时,有的企业管理者甚至认为买一台电脑都是没有意义的浪费,更别说让他们连接互联网,并花钱在上面宣传自己的企业了。在那段时间里,马云去企业推销,很多时候连企业的大门都进不去,在门口就被门卫给轰走了。一次一个老总接见了他,但听他一通介绍后,那老总又诚恳又惋惜地对他说:“虽然看你长得很怪异,但听你讲话智商还不低,可你用这样的花招骗钱太没智慧含量了,就是弱智的人也不会相信你。我劝你做点正事赚钱,别四处骗人了。”原来人家将他当成了骗子,马云气得差点吐血。同去的人回来把这事跟大家一讲,都半晌不出一声,心中苦涩极了。后来,这成了马云创业经历中的一个经典笑话。

打击和挫折并没有让马云失去信心,他仍然四处奔波推销,他坚信,他所选择的路是正确的,眼下需要的是坚持和执著。他对人家说:“现在人们将我们看作是骗子和傻子,但用不了多久,我们做出了成果,他们就会明白,弱智的是他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他们的努力下,终于有的企业认可了他们,同意上他们的网页了。而且上了他们的网页,企业的交易量就大增,获得了超乎产品想象的效益。这样一来,“中国黄页”开始有了名气,上他们网页的企业越来越多。1996年年底,网站的营业额竟不可思议地做到了700多万元!

马云受到了外经贸部的注意。1997年,马云应邀带领自己的团队远上北京,加盟了中国外经贸部下属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出任该中心信息部总经理,参与建立外经贸部的官方网络站点,开辟网上商品交易市场。马云非常重视这段经历,他说:“在这之前,我只是杭州的一个小商人。而在这里,我知道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会了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我不再是井底之蛙。”马云在这个接触互联网最前沿的阵地上,预感到了中国互联网商机的到来。

1998年底,马云决定离开外经贸部,1999年3月10日,阿里巴巴公司在杭州马云的家中成立,开创了中国电子商务的新时代,

马云成了一台宣传机器,不停息地在空中飞行:一月内去三趟欧洲,一周内跑七个国家。他每到一地,总是不停地演讲,他在BBC做现场直播演讲,在哈佛大学、麻省理上学院、沃顿商学院演讲,在“世界经济论坛”演讲,在亚洲商业协会演讲……很快,马云和阿里巴巴公司在欧美名声日隆,来自国外的点击率和会员呈暴涨之势。

1999年10月30日,马云与软银公司老总孙正义见面,马云刚讲了6分钟自己公司的目标,孙正义就决定为阿里巴巴公司投资2000万美元。后来有人问孙正义为什么这么快就决定这么大的一笔投资,他说:“马云的执著感染了我,一说话,人就像燃起了大火,我相信他能让我的投资有很好的回报。”

马云以疯子一样的幻想、傻子一样的投入和执著,书写了阿里巴巴公司的神话,让人惊奇和钦佩。

培育市场,打造最有信誉的网络交易平台

阿里巴巴公司获得国际风险资金投入后,马云以“东方智慧,西方运作,全球大市场”的经营管理理念,迅速招揽国际人才,全力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培育国内电子商务市场,为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构建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马云生长在私营中小企业发达的浙江,了解中小企业的困境和他们需要什么。除此之外,他考虑:亚洲是全球最大的出口供应商基地,中小型供应商密集,但众多的小出口商由于渠道不畅,被大贸易公司控制。因为大企业有自己专门的信息渠道,有巨额广告费,小企业拿不出这笔钱,它们最需要互联网,因为只要这些小公司上了阿里巴巴网,就可以轻易地把信息传遍全世界,在世界范围内做买卖。这些小企业,都是阿里巴巴公司的潜在客户。马云在为员工描绘未来的远景时,感叹地说:“大家想想,这是多

大的数字啊!我们用阿里巴巴网站这个平台,将众多分散的小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巨大的航空母舰,这样它们就不怕市场上的狂风大浪了。为需要它们产品的人服务,也帮助这些小企业赚钱。我们开创的是功德无量的事业啊!”

他们以注册会员的方式扩大网站的用户,由于他们宣传力度大,措施得当,尤其是马云,成了一个飞快旋转的陀螺,四出游说,频频飞赴世界各地,挖掘用户。很多外国人都记住了他这个不大的脸上几乎被一对猎鹰一样的大眼睛占满的中国人。一次在美国机场,一个美国人走过来,连连喊着:“马石,阿里巴巴……马云,阿里巴巴……”和他热情地握手,向他跷大拇指。

在为企业做广告业务时,有的广告业务员提出要回扣,但马云一听就发火了:“我最厌恶腐败,我们的公司绝对不能给搞腐败的人提供一丝一毫的机会,广告可以不做,但回扣一分钱也不会给!”有人担心这样一来广告业务会急剧减少,马云说:“暂时可能会降一点,但以后会升上来的,不仅升到现在的水平,而日会更加扩大,因为企业的老总听说了我们不给业务员回扣,就会指定业务员到我们这里来。我们讲诚信不仅不会吃亏,还会赢得用户,你们就看着吧。”一段时间之后,果然像他预言的那样,广告业务急剧增多了起来。

这样一来.阿里巴巴公司的知名度大增,会员业务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到2000年12月,阿里巴巴网站就汇聚了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46万注册会员,每大2500条商业供求信息,成为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上市场和尚人社区。也成为了美洲、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及民间机构向本地区企业推荐的国际商务站点。到了2001年12月27口,阿里巴巴的会员便突破了100刀,实现了盈利。这不仅证明阿里巴巴取得了成功,而且在网上培育出了一个广阔的市场。

这时的马云,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考虑到了网上交易最关键的问题:安全和减信。会员多了,交易量大了,使得解决安全和诚信问题更为迫切。经过研究,阿里巴巴公司于2002年3月1日推出了名为“诚信通”的新型服务。会员必须经过诚信审查:即第三方认证机构对被认证公司是否合法进行调查,调查被认证公司是否合法存在以及该企业的资产、信誉、企业荣誉等等,通过这样的调查,出具认证证书。阿里巴巴公司再将会员活动记录、会员评价等资料在网上,以证明该会员企业的诚信资质,没有取得“诚信通”资格的会员被要求退会。通过这一措施,网上交易就安全多了,成交量也扩大多了,2002年末统计,“诚信通”的会员成交率从47%提高到72%,阿里巴巴网站成了最有信誉和效率的网络交易平台、2000年1月,中同互联网络大赛组织委员会将阿里巴巴网站评为商务类优秀网站。2000年6月,获互联网周刊授予的2000年度中国百家优秀网站。2000年6月,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将阿里巴巴选为全球200家最佳网站之一。2000年11月,在《远东经济评论》杂志全球最佳商务网站的读者评选中,阿里巴巴荣列第一,

努力再努力:追求最好达到更好

在刘事业的追求上,马云是个永远都不满足的人。

阿里巴巴的初步成功,在马云的眼里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在他的头脑里,还有着更远大的目标和更宏伟的计划。

他对他的团队讲:“我们永远要追求最好,争取达到更好。我们阿里巴巴的员工,就要不停步地向前冲。”

他号召员工要永远不停地学习,2001年秋大,公司内部创建了“阿里巴巴学院”,规定全体员工必须人校学习,学校不仅教授理论,还全面教授实际业务。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实际经验,为公司将来的发展做准备。

2003年,马云就预言,全球互联网的竞争不仅会更加剧烈,而且会更加残酷,必将会有一个互相吞并整合的春秋战国时代。在这样时代,要保证公司继续快速发展,公司的领导者必须要有远大的战略眼光和力挽狂澜的能力。于是他超前地与雅虎等国际大公司谈判,商讨合作事宜。终于在2005年8月11日与雅虎公司达成协议,结成战略联盟关系,全面开购雅虎中国的资产,包括雅虎中国门户网站(www.yahoo.com,cn)、3721、一搜、雅虎的搜索技术、通讯、广告业务,双方还将一拍在线拍卖业务(WWW.1pai.com.cn)中雅虎的所有部分并入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公司还获得“雅虎”品牌在中国的无限期独家使用权。同时得到雅虎公司lo亿美元投资,雅虎公司获得阿里巴巴公司40%股份。

这是一个双赢的收购,马云成功地进行了中同互联网企业的第一次全球化收购,使他的阿里巴巴公司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在现在所具备的条件下,他已做到了最好,

马云创业名言篇8

企业家本无门派之分。相比大多数闷声发大财的“传统”企业家而言,有那么数十位经常在各种媒体上抛头露脸的企业家显得格外耀眼。我们姑且把这一小群“前卫”企业家分个类,归为“秀派企业家”。

中国人受儒家文化影响颇深,讲求含蓄、中庸、低调。先贤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教条教育着我们长大。低调的个性、“发家原罪” 问题、民众的“仇富心理”、政府部门的监管等因素更是让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家选择低调与沉默。

如曾多年位列中国富豪榜前30位的庄胜集团董事长周建和,至今我们在互联网上很难搜到一张其本人照片,甚至该公司高层以下干部很多也不知其容貌;碧桂园董事长杨国强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便是其问鼎中国首富宝座之时,在此之前是可以说是绝对的名不见经传……

但随着传媒产业、新经济的迅猛发展,“眼球经济”病毒般无孔不入地占据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之时,吸引到的眼球也能随时转化成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甚至是生产力。

当被关注对企业家来说也成为一种渴望、一种荣誉甚至财富之时,部分企业家在多年漫长的对公众沉默地财富积累之后,终于冲破种种压抑、种种束缚,寻找契机,喷薄而出,加入作秀阵容。

作秀,企业家的必修课?

谈到企业家作秀,我们不得不提到全球范围内商业秀台第一高手――英国维珍集团CEO理查德・布兰森 。作为英国排名前十位的富豪,他是全球范围内将作秀做到极致的秀派企业家掌门人,自然也是英国最家喻户晓的明星。他将个人作秀与企业品牌紧密地结合起来,时刻有效传播其“维珍”品牌“自由、反传统、时尚情趣”的个性特征。

面对“维珍”旗下不同类别的产品或者产业,他亲自做出了一个又一个超乎传统思维习惯的“作秀表演”。 每一次“维珍”品牌即将延伸到其他行业,或者有利于传播“维珍”品牌的时候,他都会有一次出色的作秀式的预演。他曾经地裸奔宣传公司产品,是英国最抢镜头的“嬉皮士资本家”;当维珍Virgin婚莎开业时,他亲自扮上女妆、穿上婚纱出现在开业典礼上;他曾经驾驶热气球环行地球;他曾经驾驶坦克驶入纽约的时代广场;他曾经在海湾战争时驾驶自己的飞机进入巴格达解救人质……种种身体力行的个人作秀营销为“维珍”品牌增添了无穷的情趣和反叛。用作秀来维持媒体的持续关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些年省了数以亿计的广告费,维护了其品牌的忠实度。

在全球范围内,不少企业家以理查德・布兰森为偶像。搜狐总裁张朝阳曾放言,要做中国版的理查德・布兰森。

在中国,以张朝阳、马云等为代表的走在科技、思想、潮流前端的IT集团率先走上作秀舞台。之后地产商集团以与时俱进的态度与方式全面超越IT集团,成为商界秀台的第一方阵,个中翘楚王石、潘石屹等成为当前最炙手可热的企业家明星。自称“演员”的潘石屹更是直言不讳地大声向全世界表白:“我就是地产界的章子怡。”

通过媒体的整合传播,这些企业家的知名度可与知名运动明星、演艺明星相比拟,他们本身便已经成为了明星。近两年来部分企业家的娱乐化生存,更是让“企业家作秀”成为公众颇为关注的一个话题。

为什么马云和潘石屹有如此高的明星效应?最近上市的阿里巴巴和SOHO中国的股票受到股民如此强烈的追捧?是他们的知名度成就了企业,还是企业的知名度成就了他们?

客观来说,在前期,首先是企业的成就让他们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使得他们有了作秀的资本。然后他们的知名度反过来又推动了企业更长足的发展。所以要成为秀派企业家的前提是企业得达到一定高度,只有这样企业家才有作秀的资本。

玩转Talk show

语言是传播思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秀派企业家里有一群“语不惊人死不休”主义者。马云和孙宏斌是其中典型代表。

对于中国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家来说,阿里巴巴的掌门人马云显得格外耀眼。他没有漂亮海归学历,也没有世界500强外企职场履历,却凭一张大嘴盖过所有同行的风头。

马云的诸多秀场台词,为公众所熟悉。目空一切,狂妄过人的他自称不懂电脑,却扬言要做全球前5名的互联网公司。他说过许多所有中国企业家不敢说出口的话,比如我们公司打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比如我要做102年的公司,比如我们在多少年后就是世界500强。

在2004年CCTV年度经济人物大会上,马云更是说出“男人的外表和智商成反比”的经典言论,让全国不关心互联网、不懂商业的老孺都深深记住了这个小个子的杭州男人。在2006年,CCTV《赢在中国》节目担任评委时,更是妙语连珠,难怪坊间都称第一届《赢在中国》节目捧红的不是第一名选手宋文明,而是评委马云。

值得玩味的是,马云在互联网寒潮的2002年高调宣布赢利1块钱。其后宣称第二年日收入100万、第三年日赢利100万、第四年日上税100万,媒体界因为这些数字太过华丽和戏剧化、有如童话一般梦幻,而从直觉上怀疑其真实性。

之后的数字,阿里巴巴的对手、慧聪国际的老总郭凡生从他的专业角度出发公开说阿里巴巴肯定没有赚到那么多钱。而马云的回应却从来都是大而化之,除了一口咬定自己公布的纳税数字是真实的之外,根本不理会郭凡生所要求的公布财务数字――我们不是上市公司,我们无须对公众公布自己的财报,马云这样回答。

2007年5月阿里巴巴启动上市程序的消息,激起了各种情绪。慧聪国际的郭凡生很高兴,他还不忘要查证马云前些年称阿里巴巴日上税100万的“大话”,他期望阿里巴巴上市能第一时间解密阿里巴巴的财务报表,终止他几年来的好奇心。更多的人则是也想检验马云的神话是否是仅靠一张大嘴吹出来的。

终于,阿里巴巴的招股书公开了,“阿里巴巴该公司2006年总营收为13.63862亿人民币,净利润为2.19938亿人民币。2006年共纳税7145万元”,也就是说,如果以一年260个工作日计,阿里巴巴去年平均每天纳税27.5万,远不到100万。而2005年,也就是马云宣布日纳税百万元的那一年,阿里巴巴总收入为7.38297亿人民币,净利润为7045.4万人民币,比之2006年还略少一些。但是,在阿里巴巴市值攀升到1995亿港元高峰、马云登上《财富》封面之时,这个曾经略显尴尬的“谎言”被公众无意遗忘了。

顺驰掌门人孙宏斌在公众面前放言不多,但一旦说出大话来,也常常语惊四座,让人瞠目结舌。2003年8月,在当年预计只有40亿元销售额的情况下,他便喊出了2004年要做到100亿元,甚至说可能达到120亿元,两年内超过国内地产老大万科的“狂言”,被媒体称为“地产骇客”,当时也是名噪一时,赚足了媒体的版面。

因为孙宏斌行事过于冒险、激进,顺驰地产在2006年资金链出现问题,以不到10亿价格被香港劲路基建收购。孙宏斌可谓壮士断腕。成王败寇,当媒体再次写到他当初的豪言时,通常会提到“天欲令其亡,必先令其狂”。

其实,如果在强占全国市场扩张中,孙宏斌的步伐如果能慢上半步,掌握好节奏,那么现在与杨惠妍争夺首富宝座的对手中必定会多出一个强劲的大腕。

企业家作秀无可厚非,外在的“秀”可以张狂,但内心还是谨慎点为妙。

行为,不仅仅为了艺术

行为艺术,相比“大话”是更高境界的全方位立体作秀方式。张朝阳、王石、潘石屹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张朝阳是中国商界最早的一位作秀狂人。早在五年前,为了推广搜狐网站他就在大街上玩起了滑板,给人一种很活力很青春的感觉。还曾借人类登顶珠峰五十周年之机,参加了登珠峰的队伍。不过他没有爬到顶,图个吉利,爬到了6666米,“顺便”给搜狐彩信做了个广告,张朝阳试图以独特的企业家公众形象,来感染每一个钟爱网络、钟爱搜狐的网民。

一贯喜欢作秀的张朝阳,因为高调经常也招来骂声,对此张朝阳非但没有回击,面对媒体的追问,反而坦言:“我的公众形象与公司运作有关,这为我们节约了大笔广告开支,我张朝阳作秀,是勇气,别人或许想秀,可没有我的胆量,没有我这策略。”

2005年,张朝阳更是以42岁“高龄”以性感的姿势,赤身裸背地出现在某时尚杂志封面,更是引来网民的强烈争议。而张朝阳则解释说:“现在的女人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她们有着很强的消费能力,大到房产、汽车,小到洗发水、零食……面对女人的挑剔消费,谁不想吸引她们的目光?美男无疑具有非常强的‘杀伤力’。”因此,他旗帜鲜明地高调喊出了“美男经济”的口号。由此可见张朝阳俨然将自己编入了美男的行列。

曾经有一件事叫“王石登顶”,有很长一段时间,众多媒体们似乎是约定俗成地使用了这个词汇。“王石登顶”并不是指王石这个人在某方面如何登峰造极,虽然他确实是国内最大地产公司――万科的掌门人。

“王石登顶”说的是 ,1998年王石因为疾病之扰,制定了自己的登山计划,此后一发不可收。本意不是“作秀”的王石用文化的双脚走中国,就这样无心插柳地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走过不为他人所理解的阶段,王石开创了一种逐渐广为金领阶层推崇的健康而富有品位的生活方式,无形中丰富了万科的品牌内涵并将万科品牌推向了新的高度。

2001年6月,王石成了摩托罗拉A6288手机的形象代言人,媒体竞相报道,人人都惊愕不已。其后王石为中国移动全球通代言的广告在央视热播,之后又出了好几本书,知名度大大提升。

而潘石屹大家更为熟悉,目前稳居中国商界秀台一哥的位置。经常上各类杂志封面、报刊头版。他先后接拍过摩托罗拉、IBM、索尼、LG等电视广告片。2006年以男主角身份与梅婷合作出演了电影《阿司匹林》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潘石屹在新浪的博客目前点击率已经超过四千万,成为中国商界人士第一博客。其更新速度超过很多职业作家,没有任何一位商人像潘石屹那样勤奋地写博。当然,拥有如此众多而忠实的读者群,即使是一个职业作家,也并非易事。早在2006年,潘石屹就将自己博客上的文章集结成《潘石屹的博客》出版成书。

在写博之前,潘石屹还支持自己的公司办了一份内部刊物《SOHO小报》,请一些知名人士撰写文章,内容独到文法幽默,并逐渐成为北京知识分子认可的一份刊物。如今,这个刊物每期印刷2万至3万份,每年花费200万元。

2006年,在SOHO现代城、建外SOHO、蓝岛大厦附近的户外广告牌上有潘石屹的巨幅照片。有他与SOHO公司员工的合影,或者是他与梅婷的宣传海报,或者是他的个人照,但是在所有的照片里,潘石屹都带着一副黑边眼镜貌似憨厚地笑着。

疯狂作秀为哪般

商人无利不起早。企业家作秀往往是有意图的,娱乐化生存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个人品牌来营销自己的企业。从心理学来讲,人还是对人最感兴趣。所以个人品牌营销是最容易让客户得到认同的品牌传播范式。

企业家作秀可以在企业上牢牢地打上企业家个人标签,用影响力来牢牢掌控企业。例如,在广大网民心目中,马云就等于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就等于马云,更有好事者更认为阿里巴巴LOGO中的那张扁平的男人脸其实就是马云自己。

业内传闻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喜欢搞“造神运动”。究其原因,是因为马云在阿里巴巴股份极少,在上市前其股份不到10%。为了避免如新浪王志东那样被投资方踢出局,股份少,就必须用影响力和号召力来控制企业。阿里巴巴上市财报公开后,从其股权结构来看来看,马云股份确实极少,那么这一猜测应该属实。而与阿里巴巴同属日本软银投资的UT斯达康总裁吴鹰在2006年就不幸被投资方软银踢出局,看来还是马云技高一筹。

企业家作秀也可以让企业形象得到提升,促进企业的发展。王石无形中丰富了万科的品牌内涵并将万科品牌推向了新的高度。例如,王石与众不同的生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和很多人不同,王石的作秀更见学问,是具有深度的。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都推动了万科品牌向行业领导品牌的进程。

王石在公众场合的每一次亮相都不同程度地演变为万科“路演”,媒体在像追星族一般追逐王石时都自觉不自觉、或多或少成了万科的义务宣传员。王石在新浪开博展现的也不仅仅是其个人形象,同时也将是万科对外传播的一个良好媒介。在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下,万科品牌与王石个人职业品牌在传播中的协同效应,使万科品牌不断走向深化,从而成为行业的领导品牌。

另外,作秀可节约广告费用。张朝阳、潘石屹、王石都十分懂得利用媒体的宣传效应,他们都深谙此道,认为媒体铺天盖地连篇累牍的报道比单纯的广告更能吸引广大客户的注意。

“我对媒体一直深怀敬畏,再小的报纸,也有成千上万的读者,比你一个人挨个宣传省力多了。所以,只要可能,我都会尽量满足媒体的采访要求,像祥林嫂一样,一遍又一遍讲述自己的童年往事、创业史、人生观、世界观、财富观、地产观、艺术观、热门话题等等。企业发展哪能离得开媒体,为了企业牺牲我一个好了,苦点儿、累点儿,不算什么,何况还可以苦中寻乐。”潘石屹曾毫不讳言自己作秀背后的商业目的,“说我善于表演,其实质是商业的需要。你不出去表演没人知道你,房子就卖不出去了。”所以,他对记者也相当和善。

潘石屹如此勤奋地更新博客,显然也不是因为风雅或者附庸风雅。相信他每篇博客带来的人气,在上市后都会换来数以十万计的融资。

洪晃总结潘石屹的作秀说潘的过去十年积累了两个品牌,一是SOHO中国,代表了前卫、时尚的生活方式和风格;二是潘石屹,代表了中国人民脱贫的梦。

CEO品牌营销法则

从品牌营销传播的角度看,明星企业家的每一个举动甚至一言一行,以及他们领导企业的行为方式,不仅仅是这些企业家的“粉丝”所期待的,也是各大媒体传播所需要的。利用好这些资源,通过一次出人意料的“作秀”或者故弄玄虚的事件营销,让品牌在一又一次的“媒体追踪”中却获得“零广告费的传播机会”,是能达到提升的企业的知名度、传播品牌内涵的效果的。

企业家要想通过个人作秀建立个人品牌进而推动企业品牌的发展也需要遵从几个法则。首先,企业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公众知晓率;企业家要具备相当的社会责任感或者公信力,并且应该充分传播积极的、健康的,能引起社会大众热情的事件和焦点话题,来塑造企业家的公众形象;企业家公众形象与企业品牌形象,在精神、文化、内涵等方面要保持相当的一致并且要求企业家具备相应的文化修养和领导魅力。

无论企业家本人是低调务实,还是高调张扬,关键在于企业形象营销策略。企业家作秀如果能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增加投资者的回报、提高员工的福利,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那么也无可厚非。如果企业家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能给我们带来一套套新鲜的精神大餐那也不失为一件快事。

上一篇: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范文 下一篇:加法结合律练习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