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10-08 00:05:39

长征的诗歌

长征的诗歌篇1

20xx打工诗歌征稿启事一

一、目的意义

20xx年5月31日,民间诗报《打工诗人》在广东省惠州市发起、创办,标志打工诗歌发韧。打工诗歌的出现是中国诗歌的一次革命,引起中国文学界、评论界和社会学界的强烈关注和争议。由诗报到诗刊,出刊30期,推出《1985-20xx年中国打工诗歌精选》、《20xx年中国打工诗歌精选》、《20xx-20xx中国打工诗歌精选》,举办《打工诗人》创刊十年纪念诗会等重大活动,《打工诗人》所倡导和推出的打工诗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打工者,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品牌。为推出优秀诗人和优秀打工诗歌作品,进一步提升打工写作,建设整合打工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特举办此次活动。

二、基本原则

坚持民间立场,保持赛事的独立和公正;关注底层生态,注重作品的创新与质量选出真正的打工诗歌好作品。

三、奖项设立

《打工诗人》20xx-20xx打工诗歌双年奖设3名获奖者,奖金总额人民币10000元:(一)双年奖杰出诗人奖1名,奖金5000元;(二)双年奖优秀诗人奖1名,奖金3000元;(三)双年奖潜力诗人奖1名,奖金20xx元。

四、评委设置

双年奖设顾问、初评评委和终评评委:

(一)顾问(2人)

孙文涛(著名诗人、诗评家,《打工诗人》特邀顾问)

柳冬妩(著名打工文学评论家,《打工诗人》理论顾问)

(二)初评(6人)

罗德远、徐非、任明友、许岚、黄吉文、汪雪英(《打工诗人》编委)

统筹:罗德远(兼)

(三)终评(7人)

名单略,为使评奖公平公正,终评评委名单待评选结果出来后再行公布。

五、征稿要求

(一)征稿对象:投稿者职业、年龄、学历和性别等均不限,凡打工诗歌写作者均可参加。

(二)征稿时间:20xx年8月1日20xx年1月15日,以邮箱发送时间为准。

(三)征稿范围: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期间,在杂志、报纸、专著等刊发(国家、省、市、县级、企业内刊和民间报刊等均在此列)的打工诗歌作品。

(四)作品要求:打工诗歌作品含现代诗、歌词(只需要歌词,不包括谱曲的打工歌曲)、诗词、散文诗,非打工诗歌题材勿投;每位作者投寄作品时请慎重考虑,只限一次投寄(多次投寄不予处理),首数不限,但总共不超过200行(超过不予处理)。要求参评作者提供作品发表刊物名称、时间、刊期、编辑单位及作品发表复印件。

(五)投稿地址:所有邮发稿件请发《打工诗人》公共邮箱:。样报、刊复印件请寄:511300广东省广州增城荔城街文化路11号罗德远,联络电话:。

(六)投稿要求:所有来稿请在发送邮件主题栏注明《打工诗人》20xx-20xx打工诗歌双年奖征稿字样;每篇来稿采用Word文本,同时以粘贴的形式一并发送一份备用(避免无法打开文件);来稿务必注明姓名、邮编、地址、电话、QQ、手机(或确保能联络的电话)等个人资料;作者简历请勿超过200字。

(七)温馨提示:谢绝20xx年1月1日之前在刊物、报纸、专著等刊发的作品,一经发现,取消资格;谢绝抄袭之作,一经发现,曝光处理。

六、评选活动

征稿活动结束,由6位编委进行初评,评出100位作者的优秀作品,交由终评评委,根据每个奖项的评奖作品标准,以得票多少评出获奖名单,20xx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在珠三角召开颁奖会、诗歌朗诵会、打工才艺表演、《20xx-20xx中国打工诗歌精选》首发式等。

七、重要说明

(一)精选作品。凡参加《打工诗人》20xx-20xx打工诗歌双年奖的参赛稿件,视作同时投寄《20xx-20xx中国打工诗歌精选》,双年奖获奖作品同时入选精选。精选从所有来稿中选出100位作者的优秀作品,入选作品不付稿酬,赠样刊一册。

(二)编委联络。罗德远QQ:441051325;徐非QQ:645339628;任明友QQ:286222427;许岚QQ:764149945;黄吉文QQ:223316199;汪雪英QQ:329708089。

(三)活动解释权属于《打工诗人》编委会。

民间诗刊《打工诗人》编委会

20xx年8月1日

20xx打工诗歌征稿启事二

上个世纪80年代伊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南方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打工潮,后来的北漂、沪上漂泊、西部开发等,导致上亿人的流动,波及千家万户,成为一个时代浩浩的人文景观。发轫于珠江三角洲的打工文学因此历经20余年不衰,并逐渐扩散至长三角直至全国。打工诗歌作为打工文学最为活跃的部分,业已在民间产生深远影响,并开始引起主流文坛的关注。

伫立于中国这块打工者热血涌动的土地,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时时激荡着我们的内心:千百万打工者背井离乡,以汗水泪水血水,以青春生命,在屈辱中抗争,在绝望中梦想,在迷茫中求索,谱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打工时代。拥有打工和写作双重身份的我们,有理由记录下这段历史,让同时代和后来者更深刻、全面地了解这个身处社会边缘的群体这些泪水多于欢笑的文字,恰如一个时代馈赠给我们的裂变和阵痛,像珍珠一样放射出生活的光芒,成为这个时代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认为,打工诗歌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贴近时代,关注社会底层的生存与命运,这样的诗歌绝不会曲高和寡,这样的艺术更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才可能在千百万人心中越传越远。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打工诗歌的发展,《打工诗人》报决定从20xx年开始,每年编辑一本打工诗歌年度精选本,今年我们计划编辑《20xx中国打工诗歌精选》。本诗集将由部级出版社出版,计划印量5000册,由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公开发行。

由于我们一直从事的是打工诗歌的公益推广,故入选者无稿费,均赠送样书一册。本书将于20xx年2月前正式出版发行。

所有写作打工诗歌的朋友均可以向我们投稿。

请在发来的诗作主题注明《20xx中国打工诗歌精选》----姓名----投稿字样。

投稿邮箱:

20xx打工诗歌征稿启事三

在广大读者、作者支持下,在编辑人员不懈努力下,宝安日报《打工文学》周刊已出刊180余期。始终践行打工者写,写打工者的办刊原则。为了持续创新,完善细节,新的一年里,决定增加部分栏目,并长期征稿,特发启事如下:

一、免费交友信息栏目。本栏目以公益目的出发,免费为广大劳务工朋友以文会友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劳务工朋友和本刊读者,本着拓展交际面,扩大生活圈,认识新朋友,提升文化素养的理念,都可在本刊免费刊登交友信息。要求:1. 写明个人真实姓名、性别、交友诉求和联系方式;2.每条信息不超过50个字;3.交友信息内容与个人详细通联方式一起放入本刊公共邮箱;4.因个人动机不纯以及由此引发的法律后果,悉由信息提供者个人负责。

二、《青工情感故事》栏目征稿。务工人群,男女万千,追求梦想,拥抱情感。长期征求身边朋友的经典爱情和情感故事。强调真实性、故事性和文学性兼胜,配上主人公的影像尤佳。谢绝杜撰和虚构。篇幅25005000字为宜。

三、《打工文学》周刊的封面、封二、封三、封底长期征求摄影作品。要求:1.必须是反应打工群体和个人工作、生活风貌的图片;2.图片要求真实、生动、有视觉冲击力和一定质量;3.清楚注明被拍摄者的姓名、场所、日期和作者姓名及联系方式;4.可以为图片配上精短诗歌和散文诗;5.一个主题组照,不超过4幅,并配详细图说。

投稿邮箱:

长征的诗歌篇2

论文摘要:费密,明清之际重要的遗民诗人,存诗三百余首,具有较高的 艺术 成就。费密诗歌创作前期以蜀中动乱生活为主要内容,中后期则以扬州、泰州遗民生活为中心,地域特征强烈;诗歌风格主要宗法初、盛唐诗人,尤其是杜甫诗歌;基于儒家诗教观念,费密诗歌在整体上表现出深厚和缓的美学特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费密(1625-1701),明清之际重要的学者与诗人。字此度,号燕峰,新繁(今属四川)人,诗文集《燕峰集》有诗二十卷,现存诗集((燕峰诗钞》有诗三百余首,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费密年轻时曾在蜀中参加明军,组织武装对抗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失败后流寓于扬州、泰州一带,绝意仕进,以遗民身份著书立说。所交往者多为当时名士,如钱谦益、屈大均、冒辟疆、王士镇、龚贤等,自己也渐至名动一方。但由于长期以来费密以儒名世,诗歌散佚较多,再加上诗集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方全面问世,是以学人大多关注他的儒学思想,而对他的诗歌未能全面涉猎。实际上,费密诗歌重视法度,追求气格,有着明确的诗歌美学追求,他的诗歌既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又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既能博学众家,又能自成一体,情感真挚深厚,风格清疏雅健,长于五律,诸体皆工,在有清一代诗歌中,表现出独特的艺术特征。

一、浓重的地域特征

费密一生足迹所至一十四省,笔下的诗歌大量表现各地的山水、人文景致。但与费密一生联系最紧,对其诗歌创作影响至深的核心地域却只有两个:一是费密故乡所在地蜀中地区;二是费密流寓东南时的扬州、泰州地区。这两个地区无论是对费密诗歌创作的主题与内容,还是对费密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蜀诗情怀

蜀中生活在费密的内l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费密虽而立之际便已离川,但蜀中故事却影响费密诗歌创作始终。对于费密来说,蜀中地区具有双重意义:一是费密一生命运浮沉皆源于蜀中,遗民身份也始自蜀中,其家愁国恨凝结于此地;二是蜀中乃乡园故地,乡园之恋是每个人都固有的情感。“物有不平则鸣”,蜀中地区的生活使得费密的诗歌创作大放异彩,费密诗歌代表作《过朝天峡》《北征》等都是在蜀中背景之下完成。蜀中地区山水奇险独特、人文景物丰富,这些都给了费密诗歌创作以巨大的影响:从主题上看,费诗较多歌咏蜀中山水并借以书怀,如《过朝天峡》《栈中》等,也借歌咏蜀中人文物事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如《过成都草堂寺》等;从风格来看,其慷慨阔大、旨意深远的风格在蜀中业已初步定型。费密在出川以后直至流寓扬、泰生活的前半期,足迹遍布一十四省,笔下歌咏的山水、人文景物范围更为广大,直接反映蜀中景物、人事的诗歌已不多见,但究其主体风格却仍属于蜀中时期诗歌风格的延续与 发展 ;同时,费密诗中的思乡主题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而且,随着诗人的年纪越大,离家越久,思乡的情感就越为深厚,思乡主题贯穿了费密大半创作生涯。这些都给费密的诗歌打上了深重的蜀中印记,即使费密的大半生是在东南一带度过,但在地域上来讲,众多学者都认同他为蜀中诗人,费密年轻时即被冠以“西南三子”之名,《清国史馆儒林传》称“至今谈蜀诗者,推费氏为太宗”a},孙桐生则评之曰:“吾蜀诗人,自杨升庵先生后,古文凌替,得费氏父子起而振之。其诗以汉魏为宗,遂为西蜀名家。”

(二)东南遗风

费密出川后流寓东南,身世浮沉不定,总体上以扬州、泰州为中心,生活了四十余年。清初,扬、泰一带为明末遗民集中地之一,遗民氛围浓厚,遗民诗人群体性诗歌风格特征较为明显。费密作为遗民诗人,参与了较多遗民之间有影响的文学活动,如王士镇红桥修契、孔尚任扬州汇聚遗贤;冒辟疆水绘园诗会等。身处这样的大环境之中,其诗歌创作受到扬、泰之间地域诗风总体特征的影响较大:首先,“扬泰遗民诗人们在创作中将目光投向现实,关注现实人生,言苦之作极多。或抒自己之悲苦人生,或言友朋之苦况,或道民生之疾苦,大都真实而具体。;i,}费密诗歌的主流基调是以真情实感抒发自己的人生境遇之苦,与这一特征正相符合;其次,在诗学取向上,清初泰州遗民诗人多以杜甫为取法对象。明清易代之际,东南一带对清的反抗情绪最为强烈,人清后东南遗民情怀最为压抑和悲愤,诗人群体效杜陵诗风的特征尤为明显。费密在出蜀时诗作便渐至成熟,诗歌讲求法度与字句的锤炼,表现出学杜倾向。人扬以后,诗歌创作受到这种大氛围的影响而变得更加明显,费密五言律诗宗杜特征最为明显,王士镇在扬州盛赞的《过朝天峡》“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之句,便有强烈的杜诗风格;再次,东南一带的反抗在清初较为强烈,这一区域所面临的 政治 环境极为冷酷。人清以后,遗民们不愿与清廷合作,有意识地追求孤高冷峻的人格,加之遗民的身世际遇大都以凄凉哀伤为主,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群体性的“严冷”风格。费诗主体风格与之大同小异,表现出“清冷”特色;最后,扬、泰地区的遗民诗风还普遍具有隐逸的的特征。明遗民大多不与清廷合作,但又碍于严密的文网与冷酷的政治环境,既不能积极投身反抗,又不得奋笔疾书、直抒胸臆,还要保全自己的人格与民族气节,最终的选择几乎只有归隐一途。扬、泰地区人丁茂密,有水无山,隐遁山林不大可行,诗人大多隐遁乡野之间。由于精神气节的相通,田园生活的相近,陶渊明式隐逸诗风便得以大行其市。费密身晚年幽居野田,以诗书自娱,生平创作有大量的田园诗,以述幽隐之志,与这一特征完全相合。

二、鲜明的宗唐特色

清初,遗民诗人在诗歌风气上以学习唐诗为主。费密诗歌内在气质与当时的主流遗民诗风相通,整体上表现出宗法唐诗的特点,但在创作风格上受到杜甫、孟浩然诗歌的巨大影响。费诗宗唐并非是针对有唐一代的诗人、诗歌风气而言,对于唐诗气格,费密有所褒贬,他指出“自沈、宋定近体诗,声韵铿锵,文采绚烂,有气有格,亦古亦今,固诗中之杰作,可以垂法后世者也。然繁音促节,错彩镂金,质淡消散,古瑟渐稀。时移风转,至于元白之轻理、温李之织艳,长吉、卢全之怪癖,下逮晚唐诸公之小近卑寒,风雅之道于斯变极,愈变愈恶矣!五言四韵,李娇之和平,王勃之精丽,沈宋之典重,王维之舍雅,孟浩然之 自然 ,岑嘉州之疏秀,李白之高华,杜甫之悲壮,沟文章之能事也”o}(卷二)。费密以为中、晚唐诗歌风雅渐丧,渐至于“小近卑寒”,气格低下,不值得效仿。而初、盛唐诗人中沈宋、王孟、李杜等人的诗歌各有特色,或精丽典重,或舍雅自然,或高华悲壮,都是有气有格,可以垂法后世的。费密长于近体诗创作,尤其是五律,在诗歌效法对象的选择上,他摒弃了中晚唐的“小近卑寒”诗歌风气,而主要以初、盛唐诗歌作为宗法对象,追求诗歌的气格之美。并且在取法对象上,费密并非局限于一两人之间,而是博采众家,专取所长,这在费密的诗歌创作中有明显的表现。

费密的一些小诗,在风格上往往做出多种尝试,如七绝《宿汉王城》:

烟霭风清紫琴洲,汉王城下系扁舟。

涛声夜半随明月,流到潇湘下石头。

此诗可与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做比较。与李诗相似,费诗连用“紫寥洲”、“汉王城”、“潇湘”、“石头城”地名。在诗句承转的手法上,也极似李诗,尤其是后两句,李用“向”,费用“随”,一为“下渝州”,一为“下石头”,承转手法如出一辙。在意象的运用上,二者也较为相似,除了地名之外,同用了明月、江水、舟船、夜等意象。在总体风格手上,可以明显的看出费诗的学习痕迹。

又如费密的《洋县二首》:

春山青复青,春水绿复绿。

花开不见人,何处沦浪曲。

微风度城上,满城花尽开。

闲携一壶酒,花落满苍苔。

费密的这些小诗数量较多,语言风格清新自然、隽永舍雅;意境则境界深远,颇有空灵清幽的“画意”。相对费密所言“王维之舍雅”,效法王维诗风痕迹明显。

费密诗歌虽然效法对象众多,但在主体风格上却是以宗杜为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占据费密诗歌创作主流的感怀诗以五言近体居多,风格沉郁,情感悲凉,写景抒情往往境界阔大,讲求字句的锤炼,语言精工凝练,含蕴深刻,颇得老杜晚年律诗的神韵,费密的代表作《过朝天峡》即属此例。二是费密述事诗,这一类诗歌都是古体诗,数量较少,但创作成就非常高,以长诗《北征》《易樟行》为代表。费密的这一类诗歌往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线索,高度关注社会现实,把个人、家庭的命运和严峻的社会形势联系起来,成为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乱世诗史。此类诗歌直接承继了杜甫述事诗的现实主义风格,将费密代表性长诗《北征》诗与杜甫《北征》诗相比较,艺术风格上有着太多的相似与继承性:首先,从背景上看,杜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当时,杜甫从肃宗所在凤翔县奉命回解州探亲,一路上民生凋敝,满目疮咦,费诗则作于蜀中张献忠之乱中,当时费密为避蜀中战乱,偕同戚属杨氏、赵氏离开成都仓皇北上,两首诗歌背景绝然类似;其次,从创作内容来看,杜诗全诗以归途中和回家后的亲身见闻作题材,状民生之敝、抒时事之见。费诗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线索,以自己的家庭为缩影,反映清初蜀乱时社会种种乱象,现实主义风格强烈;再次,从诗歌情感基调上来看,两首诗歌沉痛悲郁,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忧民情怀;再次,从体制上看,杜诗全诗共七百字,是杜甫五言古体中最长也是最有名的巨制,费诗也为五言古体,全诗共}so字,俱属体制恢宏;最后,从形式上看,二者俱属述事诗,叙述手法与表达方式极为接近。实际上,《北征))并非古题,而是杜甫自己所创,费密将自己的这首诗歌直接题名为《北征》就已经说明了他对杜甫现实主义诗歌风格的重视与学习。

由于精神气节的相通,清初遗民诗较多隐逸情节,多学陶渊明田园诗风。费密田园诗数量较多,风格自然、淳朴,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很大,但仔细甄别,费密的田园诗虽对陶诗风格有所继承,却也存在着重要的差别。首先,费诗没有陶诗中蕴含的深刻人生体悟。费密尽管绝意功名,却也多次人幕,交游颇为广阔,诗中没有陶诗的从容之气;其次,费诗对田园生活的领悟角度不类陶诗。陶诗中有着从事躬耕者的切实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实景实情生动逼真。费诗更多表现乱世之中对平静生活的渴慕,费密虽隐遁乡村,家庭贫困,但自己并未真正的投身耕种生活。是以费密的田园诗风虽受陶诗影响,但内在气质与陶诗有本质别。费密较多的是以渴求平静的心态去领略田园生活的自然、淳朴之美,尤其是费密晚年,社会承平已久,费密幽居野田从事著述,更是带着一种文人士大夫的闲适心态去看待田园生活。他的这种创作心态与陶渊明有着本质的区别,倒是更类于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费密在盛赞唐代诸公时指出“孟浩然之自然”。在“自然”这一点上,费密的田园诗更多取法孟诗之“自然”,而非陶诗之“自然”。

三、深厚、和缓的美学追求

费密以儒名世,诗教观念亦以儒为宗。费密子称费密:“教诸门人及不肖诗文法最精严,不轻许可,……诗文有法度”,“……为诗则以深厚为本,以和缓为调,以善寄托为妙,常戒雕巧快新之语,故浅于诗者即不能知考之诗矣。”阎9(卷二)综合费密的创作来看,费密诗歌极为看重法度,整体上追求深厚、和缓的美学风格。费诗之深厚,体现为诗歌内容深重厚实,不为虚言;费诗之和缓,体现为诗歌的气韵舒展和缓,不急迫局促。

(一)深厚

费密诗歌中的“深厚”主要表现为诗歌的内容。费密主张诗歌创作应该有充实的内容,杜绝虚假矫饰的情感与无病的内容。分而言之,一方面,诗歌创作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与社会内容要“深”,不能只是流于表面形式,泛泛而谈,而应该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另一方面,诗歌创作所反映的情感内容要“厚”,要追求情真意切的效果,不能无病,故作矫情。费诗内容的深厚,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费密诗歌的内容源于作者所体验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在文学创作上,费密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表达发自内心的思想态度。费密云:“吾著书皆身经历而后笔之,非敢妄言也。,>[g}8(卷二)诗歌作为文学 艺术 允许个人的想象、生发空间的存在,当然不必拘泥于“皆身经历而后笔之”,但也应该来自于白己真实的社会生活,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触。费密《北征》类述事诗具有乱世诗史特征,感怀诗则情感厚重、真挚,费锡瑛评价其父时云:“考与论经术及古文诗词,言必本之人情事实,不徒高谈性命为无用之学也。‑[see(卷二)正印证了费密诗歌的特点—唯有务实,诗歌的旨意方能深厚。

其次,费密诗歌追求内容、情感的真实,但这种感情的 自然 流露并非说是直白式表白,相反费诗极为重视表情达意的技巧和方法—“以善寄托为妙”[5]9(卷二)。费密诗歌中经常将自己的情感融于景物、意象、人、事中去,充分发挥比、兴的创作手法,来增强艺术抒情的效果。费密的感怀诗大都是关于自己身世际遇及家国沦丧的情感抒发,诗歌在表现这些情感时,或移情于景,或借景抒情,如“大将流汉水,孤艇接残春。暮色偏悲客,风光易感人”(《过朝天峡》)中的景物利用:大江孤艇、残春暮色,这样的景物描绘出的阔大境界与作者的感伤情绪结合在一起,使得人生悲情显得更加辽阔久远,可谓景情相生,水融。也正因为其情感抒发波澜起伏而又真挚浑朴,费诗方表现出情深意厚的特征。

再次,费诗内容深厚,还表现为丰富、深厚的学识基础。费密认为,为诗应重学识:一方面应该博闻强记,遍习古书,打下深厚的学问基础;另一方面,则强调诗人丰富的识见,须抛弃杂说,宗于儒术。有深厚的学问与丰富的识见基础,诗歌方能免除轻浮溜滑之弊,表现出中正肃穆、味旨深远的特点。当然深厚丰富的学问与个人识见并非旦夕之力所能够轻易达到,那需要诗人的循序渐进的勤苦学习,日积月累方能有所成就。对之,费密授徒时有形象的描述:“……(张子昭)甫事密焉,乃以文辞来请。数年子昭合户坟册,尽弃所为诗歌,依止于古,清婉秀洁篇章大殊矣。夫诗之为物,若灵花异果,味甘芳远,然时蓄之勤,非旦夕之力,晚节渐于诗律细往品己。如此,子昭既决志古学,不为杂说所惑也。; [a7saz(卷四)当然费密强调深厚的学识基础,并非是要求在诗歌创作中去刻意显现自己学识的广博,或去卖弄奇字僻典,或故意去翻新出奇,这样只会导致诗歌估屈葺牙,导致诗歌内容表达与情感抒发的结果大坏。反观费诗,大多具有平白晓畅之美,用典较少,生僻字更是全无。费诗正是有了深厚、丰富的学识基础,避免了清滑浮躁之病,诗味自然醇厚。

(二)和缓

费诗的“和缓”主要是就诗歌的风貌而言。从费密中正平和的儒学诗教观出发,费密诗歌气韵舒展和缓,不急迫局促,气格庄重典雅,语言文字朴素淡雅,无雕巧快新之弊。

首先,费诗的和缓风貌主要表现为诗歌气韵舒展,气脉贯通,流畅而从容不迫。从费诗总体来看,诗歌风格宗唐,尤其是初、盛唐诗歌。费密推崇的沈宋、王孟、李杜等人的诗歌各有特色,但大多气韵舒展,气脉贯通,气势流畅。他的诗歌创作则实践了自己的诗歌主张,代表费密主要成就的感怀诗与田园诗,非常重视诗歌的情感特征,丝毫不事议论和说教,情感浓郁强烈,气韵自然流畅。

其次,费诗气格庄重典雅,大气而不陷流俗之弊。费密以儒为旨归,处世庄重持平,在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上则追求“大气’,—要求诗歌达到有气有格的境界。费密以为:“……至于元白之轻理、温李之织艳,长吉、卢全之怪癖,下逮晚唐诸公之小近卑寒,风雅之道于斯变极,愈变愈恶矣。}} (q}sa(卷四)中晚唐诗歌或轻便导致滑俗,或艳丽浮华陷于庸俗,或炫奇巧而致怪癖,在气格上“小近卑寒”,不够庄重典雅。费密所认为的“大气”标准并不单纯,在他看来,如“李娇之和平,王勃之精丽,沈宋之典重,王维之舍雅,孟浩然之自然,岑嘉州之疏秀,李白之高华,杜甫之悲壮”f41}(卷四),这些诗歌气格方都是“询文章之能事也”,都是值得追求诗歌气格。在费密的诗歌中创作中,各种气格可以说都进行了一些尝试,但表现出的最强烈特征便是庄重典雅并偏于悲壮。在诸种诗体中,律诗尤其是五言律诗最适合表现费密在诗歌气格方面的追求,因而反映在费密的诗歌创作中,五言律诗的数量最多,成就也最高。与这种诗歌气格追求相适应,费诗语言既不过于浅白,也不过于富丽繁华,更不奇巧怪癖,而是注重语言的锤炼,使用凝练深刻、古朴淡雅的语言来进行诗歌的创作。

从总体上来说,在诗歌创作上,费密有着明确的诗学追求。他的诗歌承袭了儒家诗教观念,并受到地域环境诗歌风气的影响。在学习前人优秀诗风的同时,并未陷于案臼,而是博学众家,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清人张维屏在《国朝诗人征略》所说:“王士正盛称其诗文不涉王、李之摹拟,亦不涉袁、钟之织仄,奇矫自喜,颇有可观。(s(在明代前七子的模拟诗风以及竟陵派的故作幽深孤峭的诗风之间,费密的诗歌取其中庸,既能博采众家所长,又能结合自己的情思抒发真情实感,强调诗歌内容的深重厚实,不人形式主义之流弊,于清初诗坛自成一帜。

附录:

《辞海》费密生卒年辨误

关于费密的生卒年,《辞海》在“费密”条下注明“1623-1699"[$j。事实上是不准确的。

对此费锡磺的《中文先生家传》与费冕的《费燕峰先生年谱》有不同的记载。《家传》载“考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乙丑七月二十三日子时,卒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辛巳九月初七日”jsjs(卷二),《年谱》则载费密卒于康熙四十年(1701)辛巳九月初七日[ajs(卷四)。二者对于费密逝世日期记载相同,年份则相差两年。费锡磺为费密子,对于费密生卒年的记述较之费密孙费冕理应更为权威可信,但细考之则不然。按费密弟子《中文先生私溢议》:“康熙四十年辛巳,成都费燕峰先生卒于江都之野田”[9j,此说与费冕的《年谱》相同。《私溢议》作于费密死后不久,又是其弟子所著,可信度较高。又四川《新繁县志》载费密“辛巳病下痢,遂不能起”[10j,指出费密卒于“辛巳”年。综合诸多记述,费密辞世于“辛巳”年理应无疑,关键就落在“辛巳年”的具体时间到底是哪一年上,但实际上康熙三十八年(1699)为己卯年,康熙四十年方是辛巳年,《家传》记述显然错误。《家传》所说的“考生于明天启六年乙丑”也有错误,明天启六年为丙寅年,明天启五年(1625)方为乙丑年。按《家传》所述生卒年推断,费密活了七十四岁,但无论是《年谱》、《新繁县志》还是《家传》本身所述,费密终年都为七十七岁,显而易见,《家传》记载自相矛盾。《家传》中关于费密生平事迹的记载大都能与《年谱》一一印证,唯独生卒年上出现如此明显的错误,费锡磺作为人子似乎不致如此,有可能是刊刻、流布过程中的失误所形成。

长征的诗歌篇3

一、修辞手法

诗歌与流行歌词作为特殊的文学样式和语言,他们在修辞上有特殊的要求,主要是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学生在诗歌鉴赏时准确分析修辞的作用,就有利于分析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一)比喻

比喻即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来形象生动地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如歌词《台》中的“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到了凋谢的时候,自然地落下,任人践踏,而那久未见面的妻子,在将军脑海中的模样也已然模糊。“”在古代不但表示离别之意,更有思念哀伤之感,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的黄”联想到“笑容的黄”,自然深刻,使人感到那温暖的笑容正在逐渐淡掉、远去。哀伤而又动人的情感自然流露。又如:“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地蔓延”(《爱在西元前》),把思念比作蜿蜒的河流突出其延绵不断的特点并达到了形象生动的效果。我们可通过歌词中这些简单的例子深入到诗歌鉴赏中去,达到准确鉴赏诗歌的目的。例如:李煜的《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把绵长又深沉的愁情比作一江无穷无尽、长流不断的春水,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可感;再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把江边的草地上晶莹的滴滴清露比作一粒粒的珍珠,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又把一弯初升新月比作一张悬挂在碧蓝的天幕上的精巧的弓,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二)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甚至生命,使作品的语言优美,内容生动,意境深远,情感深刻。如:歌词“嗜血森林醒来的早晨”(《半兽人》),使用了拟人修辞,把森林的阴森恐怖刻画得淋漓尽致;“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东风破》)中拟人手法的运用突出了烛火的温柔和善解人意。教师在教学中可把这种对简单的歌词分析的兴趣牵引到古诗词的教学中,让学生容易接近古诗词,从而学会鉴赏古诗词。例如:北宋词人宋祁的《玉春楼》:“东城渐觉风光好,皱壳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有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此词通篇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景物赋予生命,写得形象生动,上片描绘春天的绚丽景色极有韵致,开头一个“迎”字将微波荡漾的湖面、来往如织的客船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仿佛看到湖中泛起纱绉般的水波,将游春的船儿迎来送往,分外热情。而后面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更是使得全诗的景物描写达到高潮,生机勃勃的一幅春景形象跃然纸上。其中“闹”字就是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本就红艳诱人的红杏变得具活力。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一支支怒放的红杏上头,蜂飞蝶舞、春鸟和鸣,好不热闹,将繁丽的春色点染得十分生动,形象鲜明,意境突出。下片词人把夕阳比人,把斜阳比作朋友,要邀请夕阳同干一杯酒,表达作者及时行乐的思想。又如: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飘香,沁人心脾,蛙声一片,又闹又静,乡土气息更浓了。词人为农家感到由衷的喜悦。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别人,而是一片蛙声,青蛙的叫声似乎就是“丰年、丰年”,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欢唱了。诗人用拟人手法丰富了词的意境,并且更加生动的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再如:秦观《春日》诗中“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两句,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勾勒出一夜雷雨过后芍药和蔷薇仿佛多情的少女泪光晶莹、娇弱慵懒的神情、形态,别具情味,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二、表现手法

(一)象征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如“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等等。我们试着通过分析简单的流行歌词中的象征手法,来赏析古诗词中的象征手法,例如:周杰伦的《蜗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歌词中的蜗牛象征着作者无怨无悔、执着追求,奋斗不屈的崇高品质。在古典诗歌中,象征是惯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如:白居易《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诗人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造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透过本诗我们可以看出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神情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这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象征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线,“犹如心脏之于躯体”,“没有象征,诗歌就将失去力量”。我们阅读诗歌时要抓住这把钥匙,它能带我们登堂入室,去体味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反衬

歌词中经常出现一种超常的表现手法,即以乐景衬哀情。这一手法在视觉上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审美上达到一种凄美的效果。例如:《青花瓷》中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描述江南美景,也是青花瓷上的常见景色,更以景衬情,暗示“我”能否与曾经邂逅的女子缘悋一面呢?唯美的场景给思绪抹上了淡淡的伤感。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诗歌中的乐景衬哀情,有助于分析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例如:欧阳修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再如:李华的《春日即兴》中的“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诗人用眼前“绿草、芳树、山泉、鸟语”等宜人之景衬托凄凉的心境,抒发诗人对安史之乱后国家命运的叹惋之情。

在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下,教师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应拓宽教学思路,试从流行歌词的分析中获得经验和方法,先激发学生的古诗词鉴赏兴趣,再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最终以塑造学生的健全和谐的人格。

长征的诗歌篇4

关键词:艾略特 勃洛克 象征主义诗歌 《荒原》 《十二个》 比照

作家大都是敏感的,诗人尤其如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诗坛,一大批诗人把敏锐的嗅觉深入时代和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一反浪漫主义诗歌矫揉造作的滥情和只关注自身小我的局限传统,借极富创造性的笔调,以各种意蕴深厚的形象去囊括丰富之世界、复杂之人生。这就是现代主义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象征主义诗歌。以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为发轫,经由兰波、威尔兰和马拉美等人的理论完善,前期象征派诗人将视角转向城市的丑恶和人性的黑暗,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纯粹理念和抽象概念。而以艾略特为代表的后期象征派诗人,则让象征与时生关联,突破个人情感局限,将象征手法运用得登峰造极,使后期象征主义成为波及世界的诗歌流派。其中,艾略特的《荒原》不仅使他成为象征主义诗人中的佼佼者,更令他稳坐现代主义诗歌代言人的头把交椅。

一、一代宗师艾略特

19世纪中后期开始,以令人生畏的速度崛起的科学技术影响了西方工业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最深刻的莫过于改变了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进程。新兴的经济结构加速了物质文明的建设,同时也加重了现代人的生存压力。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乐观精神被一种弥漫的虚无主义所替代。而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根深蒂固的理性主义思维传统和文化体系。《荒原》正是这样背景下的时代产物。

(一)象征艺术的典范

从标题我们即可看出,“荒原”即象征着西方精神世界的枯竭,是作者对整个西方社会文明的深刻质疑。艾略特写作这首诗受弗雷泽的《金枝》和魏士登的《从祭仪到神话》 中的传说影响。他从前者借取了巴比伦、叙利亚、塞浦路斯和埃及的关于繁殖者崇拜的神话。艾略特又从后者借用了关于圣杯的传说。在第一章《死者葬仪》中写道:

四月是最为残酷的月份,荒地上

生长着丁香,混杂着

回忆和欲望,又用春雨

催促那些迟钝的根

诗中暗示出的景象便是荒原:四月的春天再不是人们熟知的早春的生机与美好,而是被欲望和回忆病态地占据着,一切都潜藏在死气沉沉和行将毁灭的虚无之中。《荒原》要探索的正是荒原荒芜的缘由以及如何使其复苏的象征性意味。

第二章 ,作者首先描绘了一对夫妇的卧室的场景:上流家庭的妻子烦躁不安,不断向丈夫发问,并斥责丈夫;丈夫却心不在焉地应付妻子,展示了夫妻间因缺乏沟通和爱而不协调的状态。而场景突然切换到一个低档酒店,两个下层妇女的交谈,莉儿深陷生育的生活窘境无法自拔,本节最后一句以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一剧中奥菲莉亚的道别词“晚安夫人们,晚安,亲爱的夫人们,晚安,晚安”结尾,也就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莉儿的不幸未来。

《荒原》的第三章《火诫》标题源于释迦牟尼的《火诫》与奥古斯汀的《忏悔录》。这里恰好与艾略特在《荒原》后半部分所做的大量独白者的冥思苦想相互照应,表达出作者本人期望通过东西方博大的宗教智慧结晶来普度众生,挽救灵魂,还原人性的主题脉络。

(二) “整体象征”艺术的先锋

艾略特伟大而富于创见性地将“荒原”作为整体象征物统贯全诗,诗歌在内容上通过种种客观对应物的建立得以彰显。艾略特在《哈姆雷特》一文中认为,《哈姆雷特》一剧缺乏外部事物和情感世界上的完全对应,即“客观对应物”。“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是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要做到最终形式必然是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一旦出现,便能立刻唤起那种情感。”“换一个角度说,寻找‘客观对应物’来艺术地表达情感的过程也是一个隐喻的过程,一个将抽象的经验投射到‘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件’等客观事物之上的客观化的过程”。

整首诗就是通过“荒原”这个整体象征意象的确立,从而统摄全局的。作者将荒芜之感借助意象进一步强化:

沿着人们踏过的街道的边缘

我看到女仆潮湿的灵魂

正在大门口绝望地发芽

在“荒原”这个整体象征意象之下,包含着一个个“局部的小象征、小现实主义、小自然主义的写作技法,而且是反复、重叠式使用”。在全诗中,对“风信子花少女”、“上层社会女人”、“莉儿的朋友”以及“女打字员”等的刻画无不渗透着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风味特色。更为巧妙的是,作者也不将他们作为个体来展现,而是把其看成一种类型,压缩成一种理念,一并抛给读者。

总之,《荒原》是一首典型的现代诗,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作为后期朦胧诗的巅峰之作,它既非单纯叙事抑或落入抒情的俗套,而是把成碎片状的场景出人意料地拼接串联,让毫不相干的意象以罗列重叠的方式得以展示,以“荒原”的整体框架构架之,不仅使场景、意象内部有机地联系起来,更是彰显了作为现代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其背后深藏的正是西方文明衰退的历史必然性。在其意象之间和场景之间的巨大跳跃中,我们更能体会出作者在思维上天马行空的天才特质,与此同时,我们在紧随其思维跳跃的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忽略了诗人本人的情绪,使隐藏其后的感情与读者的感情相对应,再佐以大量的典故、对话、场景、引语等,画面感强烈而有层次,浑然天成又引人遐想无限。不过分地说,仅以一首《荒原》,就足以让诗人艾略特成为独享读者敬仰和膜拜的一代宗师。

二、东西合璧的勃洛克

在英美象征主义诗歌的滚滚大潮之中,20世纪的俄罗斯的广阔大地上正孕育着一位象征艺术的伟大诗人——他就是被誉为俄罗斯“白银时代最伟大的诗人”、“苏维埃时代诗歌的奠基人之一”的俄国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作家勃洛克。如果说艾略特是一位在诗歌艺术上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革新旗手,那么勃洛克则是一位嗅觉敏锐、兼采众长的时代弄潮儿。毫无疑问,艾略特在象征主义诗歌道路上竖起了一面旗帜,而勃洛克的诗歌创作,则是将旗帜的精神与自身民族性综合、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在这种程度上看,勃洛克正是东西方象征主义艺术的产物。

(一)独树一帜的象征诗人

纵观俄国象征派诗人的诗作,其诗歌的题材和主题呈现出鲜明的重视心理、哲学、宗教等精神意识形态领域的内涵,却忽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的特色。而正是在年轻的象征主义诗人勃洛克的笔下,俄国象征诗中原有的心理、哲学和宗教的内容得以传承,与此同时,西方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得以发扬,西方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又为他所具有,在诗歌的选题与思想主旨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社会性特色,这一特质又为其他象征诗人所少有。难怪连诗人自己也认为:“《十二个》——终归是我写下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当时我的生活是与时代共呼吸的!”

(二)兼容并包的象征风格

“象征”作为象征主义诗歌的基本艺术手段,其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来隐喻和暗示某种抽象的观念或思想感情”,简言之,“象征就是以一物来暗示另一物”。[6]与整体象征相对应的另一种象征方法是“局部象征”,即不通过大的框架构建全诗,诗歌的各个部分有自己的小象征、小暗示,他们不一定与诗歌的题目发生关联,也不一定围绕诗歌的题目展开,可以说从结构上显得比较松散、自由。这种象征技巧多为俄国早期象征派诗歌中所见。勃洛克的《十二个》中的象征艺术也表现为一种“东西合璧”式的风格:

一方面,勃洛克的象征带有鲜明的俄罗斯象征诗派的笔调——“局部象征”的技法,这大多表现在俄国象征派诗人的创作之中,他们自有一套诗歌传统——或是叙事,或是抒情,将象征作为一种类似比喻、讽刺、渲染的技法,局部式、零散性地浸入字里行间,只要诗歌显露出一点点的象征倾向,那么它就是象征诗。他们对诗歌的命名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比喻”的技巧,并非真正的“象征”艺术。这种模糊的界定显然给勃洛克的创作带来了影响。《十二个》的命名强烈体现出了俄罗斯式的“象征”,“十二个”不仅指出了主人公是12名执行巡逻任务的赤卫队员,而且使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圣经》中耶稣的十二个追随他的使徒。两千多年前的新时代之初,而新时代对于勃洛克来说是社会认知的革新,基督教的兴起代替了多神教信仰,人们的世界观中融入了“人人平等”的新思想。毫无疑问,诗人将耶稣选为了领导者:

还是突来的霜扰乱了它的花

他踏着轻柔的步伐,驾临在学风之上

雪花的细屑飞舞,犹如珍珠,

他戴着白色的玫瑰花环——

走在前面——这就是耶稣·基督。

长诗的最后一节引入了耶稣·基督,这是一个直接与题目相关联的象征意象,它既是严格地围绕主题的象征,又是对诗名意象的充分散发与拓展。

另一方面,勃洛克的诗歌中拥有着多数俄罗斯诗人不具备的“整体象征”的艺术风格。《十二个》的主题是宗教神秘主义,诗人希望借以宗教性来理解和支持十月革命,希望建立“大一统的神权王国”。所以,用“十二个”的总体象征物来搭建一个大的象征框架,集中表现十月革命和十二个赤卫军的现实生活。像《荒原》一样,勃洛克用了很多分散的“小象征”、比喻和白描手法,如“黑夜”、“暴风雪”等象征着旧社会的牵绊和折磨,以及无法阻挡的革命带来的新契机等。在大的象征框架内,融入众多小象征、小现实主义和小浪漫主义的技法,这也正与以艾略特为代表的《荒原》中的“整体象征”手法如出一辙。

长征的诗歌篇5

【关键词】《芸叟诗评》;《百衲诗评》;《J翁诗评》;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257-02

郭绍虞在《宋诗话考》中论及《J翁诗评》时指出:“诗评之体……盖用象征手法,以状作者之风格,此实诗话中之别体。……宋人为此者亦不少,如张舜民有《芸叟诗评》,蔡d有《百衲诗评》,皆在敖氏之前。”①所谓“用象征手法,以状作者之风格”,亦即意象批评方法,也就是说,“诗评”特指用意象批评方法品评诗歌的一种体制,作为诗话中一种特别的体制,它随诗话一并兴起于宋代,如刘明今《方法论》所言:“将古今诗人并举,大量地譬喻,这在宋人诗话中已形成一种固定的品评类型。”②而这种固定品评类型的最终形成,正是在张舜民《芸叟诗评》、蔡d《百衲诗评》和敖陶孙《J翁诗评》出现之后,可以说,正是此三家“诗评”开启了后来集中运用意象批评方法评诗之风气,其影响及至后朝,历代诗话中皆有“诗评”一体。

“诗评”之所以能在历代诗话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与其独具的审美特征与价值是分不开的,“诗评”具有着触发直觉感受的诗性特征,它在对抽象的诗歌风格作出形象解说的同时,又能不失其审美意蕴,这是其它诗歌批评难以企及的独特优长之处。

一、对抽象感知的形象解说

诗歌的风格气韵通常抽象而难以言说,三家“诗评”遂通过设譬立象,将对诗歌的抽象感知化为了形象的解说,把深刻的审美判断融入了一系列具体传神的意象之中,这不仅增强了诗歌批评的形象性、审美性,同时又易于触发读者丰富的美感想象,为审美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三家“诗评”所取意象小至蝼蚁,大至宇宙,实至生活器物,虚至禅思哲理,其用譬大都恰切传神。

《芸叟诗评》作为出现较早的作品,它在取象上还比较单一,多以物为譬。对于石延年诗,张舜民以夜归之“饥鹰”和岩上之“春冰”为喻,极言其诗之“迅逸”;又以丰盛却“适口者少”的“筵席”喻郭祥正诗风之多样性与不适用性……自然物象是最具直观性的意象,以之为譬往往能收到简洁明了的效果。

《百衲诗评》中亦不乏以物为譬者,但其用之最多的,则是以人为譬。蔡d以“久隐山林之人”喻王维诗风之旷淡,以“村寺高僧”喻韦应物诗之野态,以“巧匠矜能”喻刘禹锡诗之少见朴拙,以“苏小”喻白居易诗之风尘味,以“学语之小儿”喻王安石诗之清丽可爱,以“三馆画手”喻欧阳修诗之复古,以“新及第少年”喻杜牧诗之稍欠酝藉……以如此众生之相比拟诗歌风格可谓是《百衲诗评》取譬用类的一大特征,以人为譬不仅能使读者直观地感受到诗歌的风格气韵,同时亦赋予了诗歌以生命的灵动感。

在以人为譬的基础上,三家“诗评”还采用了一种较之更为复杂的譬喻方式――以事为譬。以多用典故喻诗的《J翁诗评》为例,敖陶孙以淮南王刘安得道仙去之事喻李白诗之仙逸,以韩信囊沙破敌、背水一战之事喻韩愈诗之奇险,以邓艾偷渡阴平入蜀之事喻王安石诗之险绝……以历史典故形容诗歌风格,新奇别致,相较于单一的以人为譬而言,以事为譬在生动性与形象性上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外,宋代“诗评”在对意象批评的运用上还表现出一个不同以往的特征,便是以禅为譬。三家“诗评”中皆有以禅喻诗之语,如《芸叟诗评》评王安石诗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人皆闻见,难可琢磨”,《百衲诗评》评黄庭坚诗似“参曹洞下禅,尚堕在玄妙窟里”,此二句皆以禅道之幽深微妙喻诗之艰深难解,《J翁诗评》中则以“散圣安禅,自能奇逸”评吕本中之诗。以禅为譬所用之意象往往剔透空灵、缥缈迷离,虽然不及人、物等具体意象一目了然,但其亦为诗歌的体悟架起了一座理解的桥梁。

意象具有直观性,“诗评”以之喻诗能够形象地概括出诗歌抽象的风格意蕴,同时,这些意象又具有含混多义的特点,这就使得“诗评”在对诗歌作出形象解说的同时,又不会约束读者的想象,“诗评”因此具有着广阔的诗学解释空间。

二、触发直觉感受与诗歌感性特质的契合

吴沆《环溪诗话》有言:“诗有肌肤,有血脉,有骨格,有精神,无肌肤则不全,无血脉则不通,无骨格则不健,无精神则不美。”③诗歌作为一个具有艺术生命力的有机整体,它的风格意蕴如同人的精、气、神一样,是不容分割的整体,这就决定了对诗歌的接受也必须是从整体上进行的直觉体悟。“诗评”通过意象所传达出的,恰恰就是对诗歌的整体直觉感受,它避免了文字对诗歌感觉的破坏和逻辑分析对诗歌意蕴的抽象与支离。

宋代“诗评”好以禅喻诗,这是因为宋人已注意到了“观诗”与“悟道”在内在机制上的相通点――整体体悟性,如严羽《沧浪诗话》所言:“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④诗与禅都是一个“浑整”的象,这使得它们在思维模式和阐释方式上都追求一种“体悟”,这种体悟是整体性的、直觉性的。诗歌与禅道都具有着涵纳万物而又不确定的属性,因此,一味用概念明确的逻辑思维方式和语言对诗歌进行拆解分析,只会破坏诗歌“有意味的形式”,并将其内在无限丰富的审美意蕴变成枯燥的概念分析和机械的逻辑推理。相比之下,“诗评”所用的意象化表达方式,有助于触发读者的整体直觉感受,这与诗歌重兴象意味的感性特质是甚为契合的。

“诗评”所用的意象是内在主观情意与外在物象的融合,是一种基于主观感觉的感性形象,它的模糊性与多义性充分维护了诗歌风格的完整性。如《J翁诗评》评白居易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白居易诗歌整体呈现出平易浅切的风格,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观刈麦》)之类,而从内容题材来看,其诗又多反映世俗疾苦之作,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之类。对此,敖陶孙以“山东父老课农桑”比之,在概括其风格特征的同时,亦兼涉到了其诗作的内容题材,将白诗在风格与内容上的整体特征一并涵盖到了一个意象当中,如此高度的概括力,若非借助意象是难以达到的。苏联文学理论家米・赫拉普钦科说:“要复杂得多的,是断定为一些艺术作品的总和所固有的独特性的原则和类型。如果不做到这一点,那么,任何关于作为风格主要特征来看的独特性的议论,都会失去真正的认识意义。”⑤艺术作品的风格总是多方面的,要想全面把握其风格特征实属不易,而“诗评”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诗评”反映出的往往是对诗歌整体风格的一种直觉感受,它具有着“审美经验完整性”⑥的特点,这使得读者可以结合自身经验,与其所提供的意象相互印证,从而更加真切地把握住诗歌的风格意蕴。

三、诗性创作与理性批评的统一

作为评诗之体,“诗评”本身在行文方式、意境营构等方面亦表现出了极富诗性的审美特征。行文方式上,有着“评诗最精”⑦之誉的《J翁诗评》历来备受称道,敖陶孙每评先以意象状写诗家风格,再概括其总体特征,通篇以排比句式行文,排列有序,整齐有致,所下评语几乎皆为四言二句,字数亦大致相等,如此一人一喻,一句一评,读来雅洁有致而又气势恢宏,其结构形态与节奏韵律之美已堪比诗歌。除了具有诗歌之形式,三家“诗评”亦有着含蓄蕴藉的诗性意蕴,这首先表现在其对意象的选择上,“诗评”选用的意象多为一些本身就颇具意蕴的审美形态,如《百衲诗评》评韦应物诗如“浑金璞玉”,评韩愈诗如“山立霆碎”,《J翁诗评》评刘禹锡诗如“镂冰雕琼”,评孟郊诗如“埋泉断剑,卧壑寒松”,如若没有这些意象的呈现,直说韦应物诗“不假雕琢成妍”、韩愈诗“自成一法”、刘禹锡诗“流光自照”……意思虽然相同,但却没有了“诗评”所有的意蕴,美的呈现就此变成了枯燥的解析,论评顿时变得索然无诗味。其次,“诗评”的诗性蕴藉还表现在其对意境的营构上,如《芸叟诗评》评欧阳修之诗如“乍成春服,乍热N醅,登山临水,竟日忘归”,乍暖还寒时候,终日携酒游于山水之间,如此佳境恰如欧阳修诗之清新自然,令人神往;又如《J翁诗评》评谢灵运诗如“东海扬帆,风日流丽”,评孟浩然诗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评柳宗元诗如“高秋独眺,霁晚孤吹”……无论是风和日丽的海上风光、波光粼粼的洞庭湖水,还是深秋雨后的登高远I,无一不是极富诗意的佳境,这种以诗的语言和思维观照诗歌的方式,正是“诗评”的绝妙之处。

罗根泽曾说:“中国的批评,大都是作家的反串,并没有多少批评专家。”⑧三家“诗评”的作者亦是如此,他们的身份首先便是诗人,作为诗人,他们拥有着敏锐的直觉和感悟能力,其情感也更为细腻丰富,在“诗评”的创作过程中,他们凭借着对诗歌创作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有意无意地将诗歌创作的思维方法、表述方式甚至是思想情感融入了其中,这也正是“诗评”之所以具有浓郁诗性特征的重要原因。当然,在“诗评”意蕴无限的意象群背后,亦暗涵着批评家理性的判断,如《J翁诗评》评秦观之诗如“时女步春”,是为指出其“婉弱”之弊;而由最后一句“独唐杜工部,如周公制作,后世莫能拟议。”则又可见出其对杜诗之尊崇。“诗评”虽然未对诗家的成就高下作出直接的判别,但却将自己对诗歌的评判标准与审美旨趣融入了意象之中,这是理性判断在深层制约的结果。三家“诗评”集品赏、评论、创作于一体,虽然没有系统的解析和论说,但仍不失为一种理性的批评。

从本质上来说,诗歌是一种意象式的艺术,而“诗评”则是一种与之特质甚为契合的批评方式,它以意象化的言说方式来表述抽象的批评概念,为诗歌批评的理性思致蒙上了一层形象化的艺术面纱,具有着其它诗歌批评难以企及的审美特征与价值。

注释:

①郭绍虞.宋诗话考[M].北京:中华书局,1979.157.

②刘明今.方法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87.

③[宋]吴沆著.环溪诗话选释[M].李复波选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6.

④郭绍虞.沧浪诗话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12.

⑤[苏联]米・赫拉普钦科.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文学的发展(中译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88.

⑥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200.

⑦王士祯.香祖笔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44.

⑧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14.

作者简介:

长征的诗歌篇6

关键词:古代诗歌;多义性解读;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212-02

古代诗歌教学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据相当大一部分的比例,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就有51首古代诗歌篇目,内容非常丰富,题材相当广泛,而且考虑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将诗歌教学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提倡采用新时代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在这其中,古代诗歌的多义性解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理解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学素养,多义性解读教学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我国古代诗歌多义性的原因

我国古代诗歌多义性的原因经过前人的理论总结,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1.古代诗歌在词句表达上多采用含蓄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多义性。古代诗歌创造的历史时期据现今已经非常遥远了,汉语的字词含义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所以今人想要理解古人的意思,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古代诗人用词比较含蓄,诗歌中的词句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理解,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富有美感的地方,很多著名诗歌表达的是一个心境或意境,读者从中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对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能有所感染,但是诗歌中具体表达的含义,却有多种多样的解读了。

2.读者的个体差异也造成了对诗歌理解的多义性。对于古代诗歌的理解,每个读者由于其所受教育、文学素养、人生经历、人生境遇和心境的不同造成对诗歌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

3.诗歌作者创作时的背景复杂,造成了诗歌具有多样性。诗歌作者创作背景有着多面性,哪一个背景是诗人创作诗歌的心境意境所在,也是众说纷纭的谜题,对诗歌不同创作背景的理解导致对诗歌所表达含义的多义解读。

二、举例分析古代诗歌多义性解读的教学意义

我国古代诗歌有着深远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入古代诗歌多义性解读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发散思维,甚至鼓励学生对诗歌的自主理解,会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但是对我国传统诗歌所表达的正面的传统文化和积极的人文精神,是应当引导学生去领悟,去体会并潜移默化接受的。例如,高中课本中的《孔雀东南飞》,对于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传统语文教学中简单地理解为封建家长违反人性,封建礼教对自由的压迫。当然该诗作,这样的理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焦母确实行为极端,不近人情。但是这样的理解也会留下很多疑问,教师在鼓励学生们自由地对诗作多义性解读时就会得知学生们的疑问,难道焦母狠心逼死儿子,狠心让儿子婚姻不幸福?不愿意让儿子人生幸福吗?显然这样的理解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教师应当发动学生仔细研究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积极思考,自由解读,找出焦母为什么执意要遣走刘兰芝的原因。有的学生认为,焦母觉得刘兰芝“此妇无礼节,举止专自由”因而看不惯她的做派;有的学生会从诗中“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认为刘兰芝的家世背景不如自家,焦母心生羁绊。但是经过对诗作的分析,笔者认为焦刘结婚三年,却一直没有孩子,诗中“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就是证明,这在封建社会,这是非常迫切的头等大事,虽然可以采取纳妾的方式来延续香火,但是焦仲卿的“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态度,让焦母感觉刘焦二人感情深厚,更加激起了焦母的危机感和反对情绪,于是焦母愤慨道:“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这也是应当让学生们注意到的一点,也就是对人情世故的理解,从该诗的学习中应当了解人情世故的分析。焦母的做法也不全为恶举,也有为了儿子前途和名誉着想的一面。然而后来刘兰芝听从家人的建议要改嫁,焦仲卿闻之,哀伤至极,见到刘兰芝,说了些带有埋怨的话:“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刘兰芝回道:“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后续的发展就是双方相继结束自己的生命。对于这种结局,教师应当让学生们自行思考,两人的态度和做法是否妥当。有的学生会赞许两人的做法,有的学生可能会不赞同,多义性解读教学本身是要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是语文教学不仅要熏陶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笔者非常不赞同孔雀东南飞焦刘的做法,即使婚姻破灭了不能在一起,也并非到了自杀这样的境地,爱情虽然很重要,但是人生中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事情。况且两人的悲剧也不能简单地怪罪于焦母,离婚再改嫁也不能算是对原有爱情的背叛,笔者认为两人的悲剧有一定的原因,例如两人一直要不到孩子,必然会遭到那个时代家长的反对,还有两人不在一起便求死的想法很极端,也可能由于两人感情深厚。无论如何,自杀总是错的。在高中语文学习这篇课程的时候,应当提醒学生们虽然这样的结局给文学作品本身带来了经久不衰的魅力,但是极端行为的不可取和负面后果应当通过教学让学生们有个清醒的认识。

三、高中古代诗歌中多义性解读的教学运用

1.对诗歌的词示义,应当注意抓住其修辞手法。我国古代诗歌表达方式含蓄委婉,多采取比喻、双关、象征的手法,在指导学生学习古代诗歌时,教师要注意提醒他们注意诗歌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这样会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多义性。我国古代诗歌多采用双关和象征的修辞方法来表达诗中的词义性,在特定语境中,利用词的同音和多义特点,让诗句有了多重含义,达到言此意彼得效果。教学中,如果注意到双关的修辞方法,并注意在语境中双关的运用,学生们还是不能达到对双关的理解。而象征修辞手法,则是借以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暗示特定的事理或人物,来表达深远的寓意和真挚的情感,这种借物寄情喻理的手法为象征。在诗歌中,象征所借助的事物与象征本体意义往往无必然关联,但通过诗人对所要象征的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刻画,会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而领悟到诗人所表达的寓意。所以对象征手法的识别,要从象征所借助的事物与象征本体之间的相似或联系入手,在具体细节中寻找。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去掌握象征的这些特点。

2.对诗歌的句示意要注意从诗歌的情感内容入手来把握。我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经过高度诗意化的提炼、加工和创造,使得诗句饱含深入的意境和情感,诗歌的语言往往非常朦胧,例如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对诗歌本身所要表达的具体事物,是很难讲得清的,而且其多义性十分突出,如果从就事论事角度来理解诗歌,很难把握诗歌的意境和寓意。只能从诗歌所寄托的情感入手,诗歌中:“无端、有泪、可待、惘然”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哀怨、失意和怅惘,而又不失温情的情感,进而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而这种情感共鸣多是对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感叹而来,这便达到了诗歌的艺术鉴赏效果,与读者产生心灵契合与共鸣,这便是诗歌所要表达的含义。

3.从诗歌整体上来体会诗歌的文示义。诗歌的文示义即诗歌的主题思想,诗歌多义性自然也包含着主题思想的多义,对主题思想的把握必须站在诗歌整体的层次上进行把握,对诗歌的内容、写作背景、采用的手法综合分析。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有的人认为是对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咏叹,有的人认为是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但是通观全文,可以看出,这两种说法都是有其道理的,但是从文章的结尾诗句“天长地久有时尽(又作“会有时”),此恨绵绵无绝期。“可以总结出诗人对唐玄宗、杨贵妃的命运、爱情的惋惜之情,说明本诗的主题本就是多元而饱含情感的。

4.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由地发挥想象,对诗歌进行多义性解读。教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教授学习的方法;授业,即激发学生对学科的专研兴趣;解惑,就是指点学生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帮助和指导。高中教学应当注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们自由讨论诗歌的多义性,并查找资料进行论文写作来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1]文良述,张兴武.古典诗歌的多义辨析[J].阅读与写作,2004,(2):118-120.

[2]蒋成瑀.解读学引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3-5.

[3]周良平.“语义双关”在古代诗文中的修辞效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33-34.

[4]张锐.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103-160.

长征的诗歌篇7

1、画龙点睛,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有两个,一个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难”的分析,另一个是红军能够战胜重重困难的原因分析。在分析第一个难点的时候,我安排学生进行配乐诗歌朗读长征组歌中的《突破封锁线》、《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其中的“路迢迢,秋风凉。”“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描绘出了红军长征过程中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缺衣少粮;“敌重重,军情忙”“敌重兵,压黔境”道出了红军在条件极其困难的同时,还遭到敌人的围追堵截;在分析第二个难点的时候,教师可以诵读诗歌中的关键语句,例如“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学生会很快会总结出红军在长征沿途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戴,红军得到了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法宝之一;教师吟诵“调虎离山袭金沙,用兵真如神”、“万众欢呼,马列路线指航程。”“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学生很快能够总结出用兵如神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红军出奇制胜的法宝之二。最后引导学生诵读如下诗句“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根据诵读,学生会顺理成章的归纳出战士的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法宝之三。这样通过诗歌教学,就可以很顺利的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增加学生成功的体验,进而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2、深化情感、加强美育

诗歌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用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作品,同时它也具有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本课的学习,通过诗歌的传唱,不但使学生领略和学习到了中国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了爱国、爱党的情感,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而且使学生受到了诗歌巨大艺术魅力的震撼和熏陶,进而使历史课堂成为了德育和美育的培养基地。总之,“以诗入境,诗史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既加强了历史与语文学科等课程的融合,又提高了学生们诗词鉴赏的能力,既让学生们了解了历史知识,又提高了能力、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开阔的胸襟,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恰当的运用诗歌,对构筑有效课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长征的诗歌篇8

【关键词】“诗歌化”

《神曲》

象征手法

在英语语言文学界,有许多人追求“诗歌化”的语言(poetic lan―guage)。它追求的是纯粹的诗歌语言表现形式,目的是想呈现给读者一种完美的“诗一般”的语言。“诗歌化”语言是指在英语语言文学中,有一些专门属于诗歌的表达方式,例如:用“water store”来表示sea(大海)、“fleecy care”表示sheep(绵羊),可以将其称为“委婉表达”(pe―riphrasis)一些诗人将这种表达方式用到了“极致”,他们避免使用几乎所有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词汇。

杰弗里・李奇曾经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说:“对于诗歌语言的遵奉者们来说,古语是他们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我们通常可以从中解读到形容词‘诗歌化’的含义,如果对这个形容词有些许贬损之意的话。在这个理解层面上,‘诗歌化’与新闻界的(低劣的)新闻笔调可以相提并论:总之,可以把所有陈腐而缺乏新意的东西归入这种文笔。”很明显,尽管他认为对于诗歌的语域而言有积极的方面.但是他并不赞同这种“诗歌化”现象。然而作为18世纪的一种代表呼声,托马斯・格雷在给理查德・韦斯特的信中(1742)认为诗歌化的语言是收集了过去语言中最美好的东西的宝库,是从“普通”语言中走出来的一种境界。

怎样看待“诗歌化”语言这种现象会引起诸如表现手法、古今语言传承、高雅与平庸等一系列话题的争论。但当我们平静下来,细细品读但丁的《神曲》时,也许我们会发现自己已经找到了答案。

对于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阿利盖利・但丁,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是这样说的:“但丁和莎士比亚平分了世界,不存在第三个人。”那么就语言而言,我们可以从《神曲》中品味出什么特别之处呢?

“通过我,进入痛苦之城,

通过我,进入永世凄苦之深坑,

通过我,进入万劫不复之人群。

正义促动我那崇高的造物主;

神灵的威力、最高的智慧和无上的慈爱,

这三位一体把我塑造出来。

在我之前,

创造出的东西没有别的,

只有万物不朽之物,

而我也同样是万古不朽,

与世长存,

抛弃一切希望PE,/你们这些由此进入的人。”

这是《神曲》地狱篇第三章的开始部分(黄文捷译,2005),如果读者懂得意大利语或查一下相关的词典就会发现:《神曲》中的大部分用词都是沿用至今的普通用词。同时,尽管但丁的《神曲》写于1307年至1321年之间的中世纪,但他的文字非常通俗易懂,语言朴实无华,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也不会觉得他的文字深涩隐晦。

所有的诗歌都需要摆脱“平庸”,即一个成功的诗人要避免两个方面的平庸:沿袭过去诗歌传统的平庸和流于现在每日语言形式的平庸。也就是说诗人需要创造性地使用语言。(Geoffrey N.Leech,1969)但丁虽然使用的是当时的“普通”语言,但并没有流于形式,每一词每一句都被他赋予了新意。这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但丁将这种手法发挥到了极致。在《神曲》中,象征无处不在,例如,地狱象征着远离幸福和上帝,炼狱象征着获得幸福及与上帝相聚的希望,天堂象征着一种完美的、永久的幸福;诗歌中每个人物都是一种象征:维吉尔象征理性,比阿特丽斯象征信念,弗朗西斯卡象征欲望,等等。巧妙的是,在这些象征中赋予了许多理性的思考,例如对有罪之人的惩罚象征着罪恶本身。

象征是与比喻不同的修辞方法,就诗歌的特征而言,象征手法往往具有更强的表现力,这是因为:比喻侧重于本体和喻体所代表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这种相似是直接的、可观的;而象征侧重于象征客体和象征意义之间的相关联系,它们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相似点,而且这种相关联系是靠联想去寻找的。同时,比喻是一种形象化手法,即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陌生为熟悉,化平俗为生动;而象征却恰恰相反,它是一种含蓄化手法,即把具体而形象的事物含蓄化,使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含义。

就“诗歌化”的现象这一问题我们或许可以从但丁的《神曲》中获得一些启迪:主张使用“诗歌化”语言的人也许过于注重语言形式的本身,而忘记了“平淡”的语言往往可以传达无穷的、“最不平淡”的寓意。就表达形式而言,主张“诗歌化”的语言其实是主张将比喻、象征等手法固定在语言形式上,使其“更具有”诗歌的特征,即用“不平庸”的形式来摆脱上文提到的“平庸”。例如,用“water store”来表示sea(大海)就是将比喻的修辞手法固定在表达形式上。这种主张有可能会事与愿违,即反而会落人“平庸”的圈套,这一点在象征手法的使用上更是如此(或者说是行不通的)。因为正如杰弗里・李奇所说,象征手法超出了语言学的范畴,它可以涉及更广阔的心理学的领域。

上一篇:宴会致辞范文 下一篇:欧也妮葛朗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