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10-18 01:36:57

长征读后感篇1

长征,这震惊中外举世皆无的两万五千里的军事长征,是中国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中国工农红军长驱二万五千余里,纵横十一省。长征途中,天上有敌人飞机轰炸,地下有敌人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还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五岭、乌蒙山、大雪山、草地等天险的阻隔,红军要战胜克服这些艰难险阻,不仅身体要遭受超出人类种种极限才能忍受的痛苦,而且还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长征本身是一曲悲壮的交响乐,一首悲壮的诗,一幅悲壮的画。

但是毛泽东写的长征的诗词,却没有刻意描写长征经历的苦难和牺牲,而是洋溢着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连那从浩浩太古以来就独立存在的岷山千里雪,也雪霁日出,阳光映着白雪、红旗,为红军的胜利而笑逐颜开了。这是何等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啊!

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凭借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相结合的长征精神,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始了扬眉吐气的日子。在长征诗中,我领略了中国共产党人豪情万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感受到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和艰辛曲折,体会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长征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长征读后感篇2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红色长征,正像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以它无与伦比的绚丽,舞过那个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舞过多风多雨的二十世纪,舞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崭新希望。

红军长征历尽千山万水,通过人类难以生存的雪山、草地。1935年8月,右路红军踏上了生死难测的茫茫草地,度过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岁月,走过敌人认为不敢走的路,及时赶到班佑、巴西地区并率先北上。由于张国焘坚持南下,于同年9月,率红四方面军再次通过渺无人烟的草地,重过草地比第一次情况更加恶劣,是一次无谓的牺牲。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成功地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后,为了早日摆脱国民党的围捕堵截,迅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他们只好选择一条人烟稀少,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路线——爬雪山,过草地。

过了雪山草地后,1936年10月,红军三支队伍终于在陕北胜利会师。党中央领导核心得以胜利转移到延安,红军主力也迅速转移到民族解放战线的最前沿,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英雄足迹携刻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是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豪迈记忆;他那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那战胜一切困难的气概,始终激励着全体中国人民朝着辉煌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飘扬在地球上的飘带,成为人类坚强无畏的象征。

长征读后感篇3

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还记得毛泽东写的那首气势磅礴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等闲……”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又要经历何等的艰难困苦呢?诚然,广大红军基层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的动人篇章。

面对山高邻秃,朔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又能想到里面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很多战士就这样倒下了,没有一句怨言。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然而,面对粮食的短缺,环境的恶劣,战士们又何尝不是风雨前进,风餐露宿呢?

也许,我们只能从书中或电视上了解这些感人的事迹,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阶级友爱。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同学们,我此文来源于们要卧薪尝胆,急起直追,用民族的伟大智慧迎接挑战,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我们丝毫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了,而是要自强、自立,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伟业。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当然,这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

顽强拼搏的精神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具备的。而是需要经过持久的刻苦磨炼,才能逐步形成。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好: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都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我们青少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顽强、坚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碍。

我们的祖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许多国家对我们国家虎视眈眈,想把我们挤兑下去,害怕我们的强大,甚至有些地方想搞分裂,搞独立。在他们进行这种丑恶行经的同时,我们更要勇敢面对。以极大的信心和毅力来面对挑战。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血肉一般不可分割。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用长征精神充实自己。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国防,提高国家的实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显示中国的世界地位,让世界人看看中国的强大,不让外敌有机可乘。

长征读后感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反思;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围绕这一主导思想,我在本课教学设计时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活现课文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七律・长征》与我们的生活较远,如何才能将学生引入具体的情境中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于是,我让学生们课前搜集关于长征的资料,比如说长征的背景,长征的线路等;了解长征中的感人故事,如:《巧渡金沙江》《倔强的小红军》等,为课堂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我在课前给学生播放了音乐《七律长征》,再播放长征的感人画面让学生初步感受长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学法,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我让学生按照读、看、讲的学习方法分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先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注释理解诗意。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说话训练,旨在让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接着,我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从而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和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留有余地

在教学中,我以“我们还需要长征吗?”为题,想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真正体会长征精神。

从这节课教学环节设计看,似乎教师有“放”的理念和意识,但操作过程却又战战兢兢。主要体现在:

1.课堂教学中我不敢大胆放开,不能完全还给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的机会和时间。就教学心理而言,就是害怕学生出错或对文本的理解出现歧义,进而影响预设的教学目标。

2.对阅读的指导或引导缺乏技巧和艺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文本会产生千差万别的理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针对一节课而言,我们要在求得

“异”的最后,必须要求“同”,否则,这节课就会变得无主题、无价值。因此,求“同”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它需要教师的艺术,更体现教师的个人能力或水平。然而,我最欠缺的就是这些。

教师要学会“放”,要敢于“放”;要学会“收”,巧妙“收”。如何做好这些,还需要大家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兴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7.

[2]李桂莲.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教材与教法,2006.

长征读后感篇5

在拓展中培养元认知能力 ----《长征》教学案例谈 丹阳市延陵中心校 汤国荣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七十年代提出来的,所谓元认知就是指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识和意识,即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实质上是个体以自身认知活动为对象的认知,是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监控。培养元认知能力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这种自我反思能力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尤为重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结构,以语文课本为拓展点,努力开展这种自我调节式的扩散性阅读,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自己的精神家园更加丰盈,主动探求的能力不断提高,与此相伴的语言积累不断增加,领悟力不断增强,元认知能力也不断提高。 [案例]: 同志的七律诗《长征》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红军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全诗虽只有8句,但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然而它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六十多年之久,尽管是六年级的学生,但对长征的情况不甚了解,他们读这首诗时难以感受想象那逝去的艰苦岁月,因此学习这首诗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这种情况,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课前参与反思。 学习这首诗之前先让学生自己给自己提些有关长征的问题,如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红军长征中遇到什么困难等,关于作者,自己想了解什么,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又想知道什么等。然后引导学生在问题提出后自己如何主动解决,实在是自己解决不了的可请教他人。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主动阅读长征的有关资料,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动人情景,让学生观看《长征》纪录片,以及电影《万水千山》。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图》制成多媒体课件,突出“五岭”“乌蒙山”“金沙江”“泸定桥”等。其次,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有关长征故事的课文,激活头脑中原有的表象和体验。例如《飞夺泸定桥》《倔强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等。再次,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小故事,广泛地阅读,从而获取丰富的表象、体验与语言。 2.课中投入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明确学习任务:对这首诗你想了解什么?通过自己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你能学会什么?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追问自己是怎么学会的?还有什么不会?打算怎么办? 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在《长征》一诗中的中心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提问: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他们又是怎么乐观地去克服它们的呢?根据自己搜集准备的大量关于长征的资源,有选择地完成下列学习任务:①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工农红军遇到了哪些自然环境的挑战?②红军长征时进行过哪些重要的战役,发生过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③你最佩服长征人物中的谁?为什么?汇报方式:①用通顺连贯的话复述一个长征故事或描述一场长征中的战役。②围绕长征的某一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长征留给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那就是长征精神。那长征精神是什么呢?请你浏览资料,概括说说长征精神指什么。。 通过以上学习环节,让学生充分感悟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并逐步达到熟读成诵,完成自己提出的学习目标。 最后教师总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这是对长征的高度评价。如今,我们已不再要走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了,但新的世纪,新的挑战,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仍然需要长征精神。请你结合《长征》诗,结合长征的有关资料,用你喜欢的方式来颂扬长征,汇报你学习了《长征》后的收获。(可以是写写读后感,可以唱唱《长征》歌,可以讲讲长征中的故事,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课堂上的思考,也可以在与他人同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或有关资料。) 3.课后及时反思。 律诗《长征》用激情豪迈的语言歌颂了长征精神。主席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革命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在长征途中还写下了许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选择一首读一读,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关于长征你还想知道什么,进一步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内容,并要求出一期板报,四人一小组合作出一期有关长征的手抄报。学生们有的摘抄,有的画图,有的编稿,有的组版,有的美化,一块很有特色的“长征”板报,一份份精彩纷呈的手抄报终于如期办好了,大家争相来看。同学们对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因此,对《长征》这首诗理解得更加透彻,情感更加投入,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更加深刻。 [解读]: 过去我们教师总是抱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发言不精彩,总是批评学生不肯动脑筋。其实有些时候、有些学生不是不想学,不是不想说,实在是不会说,没话说,腹中空空如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精神空间狭窄,言语空间必定狭窄;精神空虚,言语必然空泛。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教学中的尴尬境界?阅读量少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阅读是一种信息输入,说写是一种信息输出。没有输入,哪来输出?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反思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却并非如此,实有误人子弟之嫌:许多教师往往将语文课本视为教学内容的唯一,以教材目标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错误地认为学生掌握了教材上的知识,便是学好了语文,忽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提高,这样的教学后果是造成学生知识浅薄,阅读分析能力低下,没有主见缺乏创新。死守着课本不放,而忽略教材以外广阔天地的阅读教学,显然已不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阅读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开展拓展性的阅读。 拓展性的阅读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 、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因素。在拓展性的阅读中学生的反思既是自我超越的起点,又是学生思维理性的体现。其反思是对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本质上是理解和实践的对话。学生的这种自我反思也不是一般意义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生的阅读才能进入更加广阔的天地。 像《长征》这首诗,只有56个字,生动地描绘了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长征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了,他们没有体验,光从字面上是很难体会到这首诗所表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的。我们教学时,通过学生自主地、自动地、自由地搜索各种音像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为学生领悟诗句的意思和情感提供了广阔的知识背景和心理背景,使诗句语言和精神内涵在学生心理上建构更大的统一体,促进学生对诗句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通过开放型的语文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将语文综合活动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通过扩展阅读,丰富学生的情感积淀,受到长征精神的熏染。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探究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本案例,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开放课堂”,以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为抓手,以课堂为凭借,在“读”上做文章,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反思习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开放”上下功夫,开展拓展性的阅读,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努力探索阅读教学的新路子。

长征读后感篇6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战斗的英雄业绩,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红军夺桥的艰难。

2.过程与方法:运用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在读中提高感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红军战士,向红军战士学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事件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

1.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介绍背景:泸定桥在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出示挂图),1706年建成,是四川西康的交通要道。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来到大渡河边。为了迅速渡河,粉碎反动派妄想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边的阴谋,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2.在小组内读课文:读后讨论、理解文章的层次,熟悉文章的语言,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理解,整体感知

1.通过指名读、分段读、默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感知整个战斗的过程。

3.了解文章的记叙方法。

4.初步了解文中对“飞夺”的描述。

四、精读细想,讨论交流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重点记叙“飞”和“夺”的段落。

2.精读相关段落,交流“飞夺”的原因

(1)小组阅读1—5自然段,体会“飞”。

(2)默读思考:红军为什么要“飞”?在与敌人抢时间的过程中,我军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汇报交流自己的理解

在汇报交流中,师生共同整理“飞”的原因及遇到的困难:

①自然环境困难:

时间紧——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

路途远——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

路难行——漆黑的夜,道路崎岖、泥泞

天气恶劣——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

②自身困难:饿、疲劳、全身淋透。

③前面有敌人截,后面有敌人追。

(4)回归文本,指导朗读

①重点指导两段话的朗读:

A.“在漆黑的夜里,……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

B.“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了后面。”

②指名朗读6—8自然段,读中感悟“夺”:

A.我军是怎样夺下泸定桥的?画出体现“夺”的句子,仔细认真读一读。

B.在夺桥的过程中,红军都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5)找出让自己感受深的段落或语句,有感情地练读,要把“夺”桥的艰难和自己对红军的崇敬以深情的朗读表现出来。

五、说表现、谈感受

1.用书中的语句说一说红军的表现。

2.再读7—8自然段,读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

六、拓展延伸

1.说长征故事

发生在长征路上的故事非常多,我们学过不少,如《大雪山》、《草地夜行》等。你搜集到了哪些长征故事?跟同学交流。

长征读后感篇7

案例一:

师:同学们,七十年前,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一件举世闻名的事件,这就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同学们都收集了资料,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不是常说“二万五千里长征”吗?以前,我误认为是所有的红军一起走了二万五千里。后来,通过收集资料才明白,“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指红军主力红一方面军的长征,各路红军长征行程总里数为六万余里。

生2:通过读课后资料袋我了解到了t军为什么要长征。

生3:我知道长征路途山高路险、人烟稀少、缺医少药、断粮欠饷。他们走过皑皑雪山、无边草地、茫茫高原。还有国军围追堵截,红军内部派系斗争。总之,他们要一边饿着肚子赶路,一边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生4:我收集了长征途中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长征线路图(多媒体出示长征线路图)。长征途中,还有许多著名的战役。(播放《飞夺泸定桥》电影片段)。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七律・长征》,重温这段了不起的历史。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拓展阅读的内容丰富,但教师没有利用好这些资源,拓展阅读交流显得繁杂、冗长、无度。教师补充的长征线路图和《飞夺泸定桥》电影片段因为出现时机不对,是为了拓展而拓展的设计,显得没有价值。

案例二:

1.故事导入,初识长征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长征路线图。(引导学生看特别勾画了长征路线的地图。教师利用教材资料袋中的内容做简介。)在这艰难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哪些同学能和我们交流一下?

生1:我读过《倔强的小红军》,文章写了陈赓和一个小战士之间的故事,他们在长征途中没有吃的东西。

生2:我看过《丰碑》,里面讲一位军需处长在爬雪山的时候把棉衣让给了别人而活活冻死。

师:长征路上,红军缺衣少食,爬雪山,过草地,如此艰辛,但红军战士却用非凡的意志完成了这一人类史上的壮举!让我们走近《七律・长征》,一起重温这段英雄的历史。

2.补充资料,建构英雄形象

(师引导学生品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出示金沙江图片。)

师:结合你收集的资料,说说这句话的大致意思。

生: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金沙江水流湍急,两岸的山峰高耸入云。当时红军渡江的时间是在1935年的5月。5月正是气候变暖的时节,所以说“暖”。

师:这位同学能结合资料理解诗句,很好!这句诗背后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来听一个小故事(生讲“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师:听了这位同学的讲述,对“暖”字,你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

生:红军不费一枪一弹就渡过了金沙江,跳出了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此时此刻红军战士的心情非常高兴、激动,这个“暖”是指他们的心情高兴,并不是指气候温暖。

师:这位同学理解的很好,这里的“暖”是指心里的暖。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师:刚才我们读懂了“暖”,那么你又是怎样理解这个“寒”字的呢?(教师出示泸定桥图片)你们看,这就是泸定桥。泸定桥长约103米,高有30多米,而且在红军到达之前,木板已被敌人抽掉了,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看到这样的桥,你有什么感受?

师:就在这样一座让人心惊胆寒的桥上,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播放《飞夺泸定桥》电影片段)此时此刻,当看到一个个战士倒下,你心里又是怎样的感受?

师:同学们,现在你认为“寒”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师:这句诗中的一“暖”一“寒”,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红军?

在这个案例中,开课伊始,教师用长征路线图让学生了解长征的基本情况,故事导入避免了交流的“无度”;同时,熟知的故事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对长征的“难”有了具体形象的感知。历史资料的补充、音像资料的播放,适时地直抵文本的难点,直击文本精神要髓,加深了学生对一“暖”一“寒”的理解,帮助学生体悟到红军不怕困难、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

长征读后感篇8

一、画龙点睛志在此――披诗眼

宋代苏轼曾说:“君虽不作丹青手,诗眼亦自工识拔。”在历来的诗歌教学中,诗眼也总是被作为重点难点被“解剖”,当然,这是必需的!但很少有老师,会有大胆地让学生去挖掘寻找诗眼。而著名特级教师魏星老师在执教《墨梅》一课时,让学生来交流:“哪一个字最能表达王冕的感情志向?”这时候,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各有论断。于是老师让小组代表在板书最后写上了“淡、不、清、流、满”这几个字。魏老师请学生来说一说理由,当学生“举证”的时候,我们听到的是孩子真实的声音。这个声音可以生成课堂的精彩,让师生、生生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让大家的思维得到碰撞,并且以孩子的立场呈现!当孩子们畅所欲言后,你会发现,留下的种种痕迹是有价值的,是符合孩子的发展轨迹的。

接着,老师肯定学生交流的“流”字,将这个“流”与“留”比较,这个“流”字是动态的,这清淡雅致的感觉充满了院子,充满了书房……流进了王冕的心里,也流进了我们心里!是的,这个“流”字,流的是墨香,流的是梅香,流的更是“清气”!最后,老师把课堂的精彩继续,那就是“不”字,也是点睛之笔。教师引领孩子发现,前两句是写梅花,第三句用一个“不”字,巧妙地将“话锋”一转,第四句表达作者的感情。这时候,老师将大量的同类型的诗歌进行提升,如《石灰吟》《咏柳》《游园不值》等,让学生明白这个“不”字的妙用。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从整个寻找“诗眼”的旅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对于诗歌体悟的触角更为灵敏。第一方面,是从诗人的情感角度出发,找到了“流”字,让墨梅的清香致远,宁静雅致,结合诗人的境遇进行揣摩。这样的“咬文嚼字”增添了几分趣味在里头,真正做到了主动探究。第二方面,是从诗歌结构出发,找到了“不”字,让学生体味诗人的感情随着诗歌的结构有了起承转合,有了曲径通幽的韵味感,渗透借景抒情类诗歌的意蕴。作为诗眼的“流”字与“不”字,都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来学习“诗歌”,从诗眼出发,来牵一发而动全身地品读。

二、抛砖引玉使坠来――融众诗

读诗歌,就是与作者的灵魂在对话!之于孩子,希望从诗歌中读出年少的不识愁滋味,读出童年的希望,读出幻化的燕飞蜓落,读出自然的妙不可言……这就给了我们灵感,是否可以根据某个主题的需要进行整合,进行“剪裁”“拼接”,来个混搭!

近日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了《遇见春天》,非常出彩!用字谜(春字谜)或用杜甫的一首《绝句》来抛砖引玉,让学生谈谈对春天的感受;用艾青的一首《绿》来为春天的春意盎然定了主基调,进行合理想象,“刮的风是____的;打的雷是_____的;下的雨是____的!”(填颜色)等学生如天马行空,任意驰骋的时候,这种灵感的激发和迸射,让学生再来回归诗人的作品。进而补充《春天被谁卖光了》,最后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里,请学生画一画,配一首诗。

整个课堂的节奏把握,环节清晰,目标明确!从《绝句》引发了对于春天的“眼观”“聆听”,融入了诗歌教学“群篇阅读”的一个方向。引导学生创作小诗的过程又体现了从半扶到放的阶梯式发展过程,让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自然开展,乐学、善学的效果达成。通过与古诗、现代诗等多文本的对话,实行迁移,进而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主题沟通的桥,使得诗歌这种精粹的文化润泽孩子的心灵,浸润孩子的童年。

三、如切如磋听花开――化朗读

或长或短,或抑或扬,或轻或重,或徐或疾……诗歌的朗读在诗歌学习中既属于一种方式,也属于一种感悟!

1.朗读方法的指导

倾听花开的声音,尊重每一种感受。指导学生在朗读时,不拿腔拿调地去读,也不是每一种诗歌都是情绪激荡的,而是应该高昂的时候激荡,低落的时候徐缓等。同样是朗读,可以有五六种读法,每一种读法都可以体现读者的感悟。而这每一种读法,都要体现停顿、重音、粘连等方法,旨在掌控节奏。“停顿、停顿,就是节奏!”多么简洁的指点,这就是指引学生关注朗读方法。

2.朗读内容的递进

聆听作者的澎湃,体悟每一层境界。教师在执教《七律长征》的时候,会发现执教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要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理解、感知,体悟感情,而种种都需要通过朗读来外显!一读律诗特点,二读“远征难”,三读“更喜”,四读诗人。的确,这一脉络是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认知结构达成的!而朗读的要求也随之变化:一读律诗的节奏,将每首八句,每句七字的律诗,将对仗等方式融进朗读,充分感受诗的节奏;二读读者的心情,红军的跋山涉水之艰难,读得徐缓、低沉,毕竟是那么的不容易,读出大众眼中的长征,读出凝练;三读红军的“喜”,那种“不怕”困苦,或者说是精力困苦后的“尽开颜”,这就是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叫顽强、乐观、勇敢、无畏……读出诗歌中“夸张的比喻”(走泥丸、腾细浪等);四读作者情怀,经历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诗式的长征后,而且诗作写在长征胜利后,那么作者的情绪不仅仅是高昂的,而是在浑厚中带点豪迈!读出诗人经历后的无所畏惧的厚重感。

朗读的基本规律:理解是基础,目的是统帅,感受是关键;感情要运动,声音要变化,状态要自如。可见,在每一个环节中,朗读的层次是呈螺旋上升的,每一层印迹清晰而深刻,让学生关注内化后的朗读呈现。

的确,学习诗歌最基本的策略是诵读,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让孩子在诗歌的世界里,尽情诵读吧!

3.朗读方式的提升

当我们在诗歌教学中有意识地去训练学生读好诗歌,那么朗读作为途径,作为内化,也就能更好地检验学习的收获!而在朗读中,更注重对于优秀诗词的积累,那就是背诵!“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於心则荡乎音,音成於外而化乎内。”声音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交流,而背诵出经典名篇,被养成习惯的时候,应该来说,它的美妙不输给任何音乐!让孩子在积累中成长,在背诵中收获。

诗歌的教学,无论采用何种策略,目的都是让孩子对诗歌产生兴趣!“一诗一世界,一读一境界。”让学生在诗歌的海洋里畅游吧!

上一篇:主持人开场白范文 下一篇:安全施工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