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等

时间:2022-09-16 04:44:35

王树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王树增的《长征》是从1934年10月7日发生在贵州甘溪镇的一场惨烈的战斗开始的。“湿润的天地间只有细雨落入红土的沙沙声,寂静令进入小镇的红军官兵感到了一丝不安,他们沿着街道两侧的土墙停下了脚步。22岁的前卫营营长周仁杰在把这个空旷的小镇探视了一遍之后,站在镇口下意识地朝通往县城方向的土路上看了一眼――就在这一瞬间,他看见了从朦胧雨雾中突然闪现出的三个穿土黄色上衣和短裤的人,以及三个人身后跟着的那条同样是土黄色的狗。”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开头,至少,在目前关于长征的图书中,还没有哪位作者从这样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这样的叙述方式入手。王树增的理由是,在甘溪小镇打响的这一场红军第六军团与桂军的遭遇战,预示着红军接下来的长征之路将是一个无比艰险、无比壮烈的历程更重要的,以非红军主力军团作为开篇的主角,因为红军本来就是强调全员平等的队伍,这种平等以及对个体的尊重,正是穷苦大众加入红军、乃至奋不顾身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的动力所在。而让红军营长周仁杰在多年后回想起来仍不寒而栗的这一幕,也在瞬间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

王树增写《长征》,耗时6年,仅阅读资料所作的笔记就多达240多万字,最后成书60万字。他给自己定的标准是,“只要是书中出现的事件、人物,哪怕这个人在书中只出现了一瞬间,也必须是真实的,必须是有案可查的,不允许虚构。”这当然是一个很苦的活儿,但我们也因此看到了其意义不下于朱毛的、更多普通红军战士的事迹。

唯一遗憾的是,这部书没有穿插地图!据报道在写作过程中王树增家几乎成了长征作战室,堆满了各种地图和资料,那为什么不把这些地图用起来,让读者有更直观的感受呢?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易中天这样的明星学者在电视上讲史,当年明月这样的草根则在网络上读史、写史。草根的好处在于,可以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无论在心态上、表述上都更放得开,让读者更有亲切感。这也是当年明月这本书在畅销书榜上的表现直逼易中天的原因。

《最后一个匈奴》高建群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其实这是一部十几年前就引起过轰动的小说,但新版重读,仍然具有震撼力。不仅仅因为它跳出了二十四史的桎梏,站在异族的角度探寻陕北高原何以成为红色摇篮的历史:还因为它为今天热衷于写历史的人示范了一部好看的历史是如何写就的。

《美国的广告》(美)詹姆斯・特威切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对广告背后的文化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广告崇拜”进行剖析正是学者的拿手好戏。从广告崇拜的传播,到广告崇拜导致文化等级制的坍塌,作者写来相当过瘾,不忘处处抖露小机灵。这正是知道分子们喜欢的调调儿。

《地下伦敦》(英)史蒂芬・史密斯著,新星出版社相对于地上城市的光鲜,地下城市――包括地下交通网络、水电煤气管道、隧道、地下室,乃至深埋的历史遗迹等等,却呈现出迥异的、灰姑娘般的景象,促使着像作者这样的人冒险进入。确实,只有不回避城市的这一面,才是读懂一个城市的开始。

《花间十六声》孟晖著,三联书店和前著《潘金莲的发型》一样,孟晖这本新书仍然从器物的考证入手,试图通过生活细节还原历史情境。只是由于所考的器物集中在口脂、黛眉、熏笼、香兽与香囊之类,显得更为奢靡。这也是一种读史的手法,同时也是品位、趣味的代名词。

《香港风格2消灭香港》胡恩威主编,进念・二十面体出版这是一本针对城市和城市公共事务部门的愤怒与怀疑之书。香港知识分子眼中的香港与参加香港自由行的内地游客迥然不同,后者是“爱在此,乐在此”,他们是“生在此,虑在此”。在质疑城市规划的决策和影响方面,此书显然比内地学者更有直面现实的勇气。

辑/谭山山

上一篇:影后周迅,百变造型代言雅倩缤丽等 下一篇:令狐磊·杂志:那些读不完的地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