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范文

时间:2023-11-25 20:27:13

江城子密州出猎篇1

关键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政治理想 经邦济世 见危致用

自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之后,语文界就普遍认为: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的。除了致力于地方政绩外,苏轼一直梦想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针对的就是宋与西夏的战事。

几乎所有中学语文教师都基于这一理念展开教学。对此,笔者一直持怀疑态度,因为苏轼写这首词时宋夏战争已经结束。在通读《坡全集》之后,我发现苏轼虽然渴望建功立业,但他的政治理想绝不在于守卫边疆,杀敌卫国,而是另有所图。

一.苏轼当时真的立志“守边卫国”吗

我们首先从东坡一贯的政治理念说起。

从苏轼存世文字来看,他始终认为决定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主要因素并不在于“命将出师,兵交于外”然后打胜仗,而在于治政者“不失其所以为国”①的根本。

比如苏轼年轻时上的奏章《策别训兵旅三・策断一》:“臣以为当今之患,外之可畏者,西戎、北狄,而内之可畏者,天子之民也。西戎、北狄不足以为中国之大忧,而其动也,有以召内之祸。内之民实执起存亡之权。”很明显,苏轼当时就认为“内祸”远甚于“外忧”,为政之要首先在安民,他希望被朝廷重用,然后推行仁政。

在创作《江城子・密州出猎》两年之后的熙宁十年,张方平托苏轼给宋神宗上奏章,苏轼写下了后来名闻遐迩的话:“臣闻好兵犹好色也。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贼民之事非一,而好兵者必亡。……后世用兵皆得已而不已,故其胜也,则变迟而祸大;其不胜也,则变速而祸小。是以圣人不计胜负之功,而深戒用兵之祸。……今自近岁日食、星变、地震、山崩、水旱、疫厉,连年不解,民死将半,天心之所向背可以见矣。而陛下方且断然不顾,兴事不已。……臣愿陛下远览前世兴亡之迹,深察天心向背之理,绝意兵革之事,保疆睦邻,安静无为,为社稷长久之计。”这篇奏章虽然是在代人捉刀,但事实上反映的却是东坡“好兵者必亡”的观点。苏轼始终抱着“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想法,加之其名闻海内的文人才气,他自然有自知之明,绝不会认为自己的才华、能力表现在带兵打仗方面。而且他心里十分清楚宋太祖赵匡胤的遗训――崇文抑武是本朝立国的基础,因此,“经邦济世”,是他一生的执着追求。他渴望运筹于庙堂之上,而不是跃马于边关,厮杀于沙场。

其次,从当时官场的关注焦点来看,也可以发现苏轼志不在守边。

詹安泰先生认为,北宋词人在政治上大多并不关心对外战争,对他们有直接威胁、关系到他们个人得失的,是延续不断、此起彼伏的党争。苏轼可能比一般词人的思想境界要高些,他对于宋朝当下政治形势的思考不一定出于个人的得失,但是从他当时的作品来看,他最关注的朝廷根本问题,实际上也是正在实施中的王安石新法之乱国扰民问题,而不是边防不稳固。如果看边防问题,就在苏轼创作这首《江城子》词的前一年(熙宁七年),北宋还在西北取得了“熙河之役”重大胜利,国家边事不利局面刚刚得到了极大扭转。而且自熙宁以来,北宋对外用兵方略,一直是执政的新党在掌控、支配,并无发言权的苏轼,身在密州。据《宋史》记载,当时密州蝗灾、旱灾连续不断,盗贼横行,而新法仍取利于民。此时的苏轼,在新法取利苛密、密州尚难治理的情况下,安顿密州百姓的生活还来不及,又怎么会产生抗敌卫国的爱国热情?

在繁重的治理工作间隙,能够出城打一次猎,对苏轼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然而受到新党打压,已经对朝政冷眼旁观多年的苏轼,又怎么会重燃被朝廷重用的希望的呢?

二.苏轼为何会重燃“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希望

密州知州任上的苏轼,因为处在新法执行层,面对“蝗旱相仍,盗贼渐炽”,“北方之民,流移相属,天灾谴告,亦甚于四方”②的现实,他仍然不死心,内心深处仍然希望自己能得到皇帝信任,一贯的政治主张能被重视。那样,他就有了重回朝廷一显身手的机会。这一点从他赴任密州一年后,写给鲜于的信中可以看出。他说:“公文学德度,宜在朝廷,久此外远何也?”鲜于政治观点与苏轼相同,当时也正任地方官。两人在回朝任职上志趣相投。

同时,从词中“亲射虎,看孙郎”之句可以看出,苏轼这种“射虎”的心态,也是他离京多年来郁闷情绪向外投射的结果。他“亲射虎”想证明什么?证明的正是前面的“鬓微霜,又何妨”,他想表明自己还年轻,还可以成就一番大功业。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对重获朝廷重用的期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的正是这种想法。魏尚本来是汉朝的镇边大将,因为小过错被闲置在一边,而正是冯唐帮助魏尚实现了继续立功的心愿,所以“何日遣冯唐”一句,正是苏轼自比魏尚而发,它所反映的,正是苏轼重回朝廷任职的渴望。

那么,离京任地方官已有五年的苏轼,为什么会在熙宁八年( 1075)产生重获朝廷重用的希望?其实,这与熙宁八年前后北宋政局变化有关。熙宁七年(1074 年),光州司法参军郑侠上“流民图”,反映“五谷踊贵,民情忧惶,十九惧死,移南北,困苦道路”的民间惨况,于是太皇太后、皇太后出面干涉新法推行。王安石的执政地位岌岌可危,并于当年四月第一次罢相,而新党成员吕惠卿、韩绛也于第二年八月、十月先后被罢官,新党内部分裂。苏轼创作本词的熙宁八年十月,宋神宗下诏云“以灾异数见,不御前殿,减常膳,求直言”,并“赦天下,罢手实法”。这说明苏轼到任密州后关于新法取利苛密的意见,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朝廷认可。这样的情况下,他心中重新燃起被重用的希望,也就很正常了。

但是这种对重用的期盼很明显不是镇守边关,而是运筹于朝堂,施惠于百姓。那么,既然苏轼一直想在庙堂上大有作为,却为何又在词中表达“西北望,射天狼”的心志呢?

三.“西北望,射天狼”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诗歌贵在含蓄,这是古往今来所有诗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南朝文学评论家钟嵘认为含蓄之作“文有尽而意有余”。含蓄让读者通过诗作去玩味、领悟、思索、探求。运用含蓄的手法作诗,不仅能使诗歌文字精炼,而且能增加诗作含意的广度和深度,使诗歌隽永感人,耐人寻味。

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结尾,苏轼正是选取了“西北望,射天狼”这一最有特征意义的形象和细节,用暗示、象征的艺术手段,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于尺幅之间,展万里之势,从而加大词的容量。

也就是说“西北”并非实指西北边疆。古代文人自幼研习《易经》,看到“西北”一词,马上就会心领神会,那是八卦中的乾位。“乾”是八卦之首,在方位上是西北。在家中是一个代表家庭男主人的地方,也是家中最尊贵的地方。在国中则代表君主所处之地。宋朝刘允济在《天赋》中说:“叶乾位而凝化,建坤仪而作辅。”表明了在皇帝身边全力辅佐,一展才华的心愿。苏轼的“西北望”三字其实已包含了刘允济那十二字的全部内涵。

那么“射天狼”有什么深刻内涵呢?苏轼所要表达的绝非在边关弯弓搭箭,抵御西夏入侵。虽然在中国古代星象学说中,天狼星是象征侵扰的恶星。但在词中天狼指的其实不是西夏,因为在苏轼看来,西夏对于朝廷而言仅仅相当于癣疥之疾,新法乱政才是心腹之患。

从地面观察,天狼星是整个天空中继太阳之后最亮的星。如果以日喻君的话,那么天狼星恰恰指的是宋神宗当时最信任的、一有机会还会重用的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集团。也就是说苏轼创造性地丰富了天狼星的文化内涵,天狼星不仅可以象征外来侵扰,而且可以象征内部之扰。正如英国著名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的一句名言:内耗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文明衰弱的关键,外患只是在它尚未断气的时候给它致命一击。在这一点上,苏轼与汤因比构成了隔代的共鸣。这样一来,“射天狼”的真实内涵,其实也就是表达了想要通过进一步的斗争去解决新法“取利苛密”之弊的决心。

综上所述,因为新党当政,长期的政治压抑,苏轼得不到施展身手机会,因此在打猎的氛围感染及“酒酣胸胆尚开张”的亢奋精神支配下,他产生了希望朝廷尽弃前嫌、重新重用他的期待。整首词,作者实质都是在作一种比附,以孙郎射虎比自己年轻未老;以魏尚之起用,比自己有朝一日重获重用,也能建功立业。这样的比附,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苏轼一定要奔赴西北抗敌。从其一贯的政治理想来看,苏轼本质上是以经邦济世的政治家自任的,他渴望见危致用,运筹帷幄于庙堂之上,而非跃马疆场,厮杀战斗于边塞。

注 释

①②《坡全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6:162;553

江城子密州出猎篇2

猎德村的前世今生

根据《猎德村志》记载,公元1078 ―1085 年,李氏先祖从粤北珠玑巷南迁,后“林、梁等姓迁入,与李氏夹猎水而居”,遂成村庄,距今约900 余年。猎德村原名“永泰村”,传说,因猎姓将军有恩于村民,故而改名“猎德”。

据志书记载,宋时广州有镇,猎德就是其中之一。时至今日,猎德仍是广州老八区保存最完整的水乡之一。

1994 年6 月30 日,广州建设珠江新城。猎德村全部农田被征收,猎德村民从此不再务农。

2002 年11 月14 日,天河区政府同意猎德村撤村建制。同年11 月26 日,猎德村成立猎德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由于周边---珠江新城已城市化,猎德成为“城中村”。2007 年10 月15 日,猎德这个在珠江边保留了900 多年的村落将开始被夷为平地重建。在这之前,猎德村民以及村里一万多名租客将逐一搬出。

粤韵声声,叹息别故乡

在猎德村里,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有趣现象,每天一大早,村里的男人会聚在“老人之家”打麻将、聊天、看电视;而女人们去更喜欢聚到芳芝李公祠聊天、唱戏。9 月4 号的下午4点左右,笔者去了一趟猎德村,这个时间正好是曲艺了社开唱的时间。女人们拿好了乐器,唱了一首“江南”。下面是一大堆观众,去的时候还有一大帮摄影师在那忙活着,他们不停的拍照,像是要记录下猎德所有的美丽一样。

75 高龄的叶阿公拿着一个相机,这里拍一下,那里拍一下,还不时跟台下的老朋友打招呼。他的步子是那么的慢,一边听一边点头。他原本就住在公祠附近,是个粤剧谜,以前常常来听戏。自从村里有了这个粤剧社后,他天天来,天天哼。猎德要拆了,他们家搬到了隔壁的洗村了。“年纪大了,今天一定要亲自来看看,不看怕以后没机会了”阿公感叹到。

粤剧在猎德村的兴起,是上世纪50 年代。那时村里设了一个专门的舞台,每晚都准时开唱。为了活跃气氛,村里还请了广东粤剧团的老师来指导,又教弹又教唱,就这样村里的粤剧舞台热闹非凡起来了。后来在村里粤剧“粉丝”的要求下,03 年的时候猎德村成立了粤剧私伙团,取名“曲艺乐社”。

从下午2 点半一直延续到5 点半,观众来了一批又一批。来了又离开,离开的又回来。5 点半左右,台上师傅宣布解散。台下观众不依,要求多唱一首,师傅很无奈的说,明天来吧。可大家都清楚,或许等不到明天自己就搬了,以后再也没机会了。女人们曾经商量去以后保留区的“老人之家”开唱,但“老人之家”的男人们不乐意,他们嫌太吵了。

本来,曲尽人散,但总是因为有那么多的不舍得,所以大家还不散。该来的总还是要来,虽然在情感上她们留恋着过去的猎德村,理智上,她们也都明白拆迁对猎德来说毕竟是件好事。天色已晚,叹息别故乡吧。

阿明算的一笔帐

为什么说拆迁是件“划得来”的好事呢?很显然,猎德改造后,村里的环境、治安都会比现在好很多,不再像现在这样乱糟糟的,到处都有小偷。而且,猎德大桥建成之后,从桥上看猎德会觉得很漂亮。

阿明是个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关于拆迁,他可考虑得更加实际。他给我讲了一个例子,他们家现在有四层楼房,每层有70 多平方米。按照拆迁政策,住户在猎德改造完毕后,每户可以获得与原先住房面积总和相等的赔偿总额,赔偿楼层最高限额是四层。按照这样计算,他们家总共可以获得4 乘70,即280 平方米的住房赔偿。按照广州楼价每平米一万块钱来计算,猎德重建后,他们家就是百万富翁了。而这一切,对于以前的他来说,简直想都不敢想。

他说,到时候自己家里可以住套140 平米的房子。剩下那套140 平米的房子既可以出租,也可以出售。总之,这是笔赢定了的买卖。谈到未来,阿明显得格外兴奋。与年轻人的兴奋相比,中老年人却显得那么的不舍,73 岁的林伯就一例。退休10 多年来,每天下午两三点,他都习惯来猎德涌边纳凉,和老街坊聊天聊到下午五点才回去。林伯说,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大榕树了,尤其喜欢在大榕树下下下棋。不过,猎德拆迁后,这种生活就不可能存在了。在林伯这些留恋猎德村的人们看来,这里是生他们和养他们的地方。猎德村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也见证了他们的爱情。解放前,林姓村民结婚,必须到林氏大宗祠。新人要先在家里向亲人敬茶、拜祖。尔后,再到祠堂拜历代祖先。又家庭的长辈当见证人,这样婚姻才算成立。见证了他们在涌边聊天乘凉的闲庭信步。总之,猎德村是他们心目中抹不开的记忆之痕,这条痕很深很深。

猎德文物,广州名片

文化是城市魅力的精髓,文物是文化的载体。猎德文物,广州900 年文化的载体,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广州当之无愧的城市名片。

宗祠是猎德村最具特色的文化遗迹。猎德村的祠堂如珍珠般散布在村内,这里的祠堂有宗族祠堂也有私家祠堂,宗族祠堂有李氏大宗祠、林氏大宗祠和梁氏宗祠等。此外,村内还有家塾两座。这些祠堂据说始建于清朝,雕梁画栋、镂窗刻檐、神韵尤在,其雕刻艺术经数百年而光芒不散,是岭南古建筑文化的结晶。

正如新闻媒体报道的那样,猎德有连接珠江的河涌,有完整的赛龙舟文化,有齐全的氏族宗祠,有着令人着急的百年榕树…总而言之,如今的猎德,只是一个被广州高楼建筑群压迫下逐渐后退的岭南村落罢了,虽然它是那么的精致。退落并不意味着两者不能协调,在经济学上讲,正是因为两者存在差异,所以才有必要协商。也正是因为有协商,所以最后的结果才是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一方牺牲对方的利益而获压倒性的优势。如今,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如何兼容文物保护和城中村改造。

很多事实表明,广州是个十分在乎城市历史与文化追求的城市。甚至,这种追求有时达到了不惜代价的地步。比如,将古城门旧址精心密封在北京路步行街;再比如,任何一个可以将广州城史向前推移的考古发现,无论规模大小,一律受到隆重的待遇,像今年最大的南海考古大发现就是个例证。在笔者的大学里,有个教授上课的时候大向我们吐苦水。那个教授说自己办公的地方想安装个空调,可那房子是个拥有70 多年历史的省级文物。所以,安装个空调首先得向学校申请,完了之后还得向广州市文物局,最后还得省文物局拍板同意。有趣的是,既然保护个70 多年的历史文物都如此重视,为什么就不能好好保护下猎德村呢?相比较而言,猎德村是否应该受到更明确的保护?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江城子密州出猎篇3

语文是美丽的!她的美恰似一幅油画,其饱含的也许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语文意境之美,也许是“卷卷长轴上挥洒的山水,铮铮琴弦上弹拨的音符”的语文感受之美,我们的语文课程恰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将那灵动如乐符般的文字传到学生的心灵深处的一系列过程。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段学生阅读古诗词也有这样明确的要求“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如何让学生“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这自然是一个长远而高深的问题。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句话的意思是写文章一定要反映时代的现实生活才有价值。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出作家的创作必然与一定的历史背景有关,其作品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感而发,那么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就应当引导学生从背景资料出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文,理解作品的主旨和要义。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忽视文本写作背景的重要意义,我们的教学处于“滑行”中:将作者的写作背景一带而过,或是按部就班地在分析文章之前先呈现一下、朗读一下、提一下关键词而已。事实上,语文不仅仅是一时地引导学生浸润于文字风雅之中,我们教学的过程是将语文内涵与外延与知识连贯起来,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高大的作者形象的过程。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不仅仅局限用于当时写这篇文章时作者所处的时代,所遭遇的事件,有的文章所呈现的思想恰恰会成为作者一生的主旋律。

下面以《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谈一谈我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案例描述】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课前预习时我请你们搜集苏轼的相关资料,从而建立一个名片夹:

(多媒体展示:名片档案)

姓名:?摇?摇?摇?摇?摇?摇

称号:?摇?摇?摇?摇?摇?摇

性格:?摇?摇?摇?摇?摇?摇

人生经历:?摇?摇?摇?摇?摇?摇

下面就请展示一下你们手中的相关资料。

生用投影展示资料。

师:说到苏轼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历典八州,行程万里”。在这样的人生经历中,密州的经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密州,他写下了第一首被称为“豪放”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探析文本

师:说到苏轼这首词的“豪放”风格,苏轼在《与鲜于子骏书》中曾说:

(投影)“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颇壮观”拓宽了词的境界。下面我们就从内容与情感两方面来感受。

师:读一读词作,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一下上下阕的内容。

(明确:上阕——苏轼带领众人出猎的壮观场面。下阕——抒发自己渴望为国杀敌的决心。)

师:词中哪个词语能够展示作者出猎时的心情?

(明确:“狂”)

师:这个“狂”字体现在词中哪些方面?

(明确:“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师:同学们,结合上下阕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狂”是一种狂放、豪放的生活态度,他想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做一件事:上前线杀敌。找一找:文中哪句话集中体现了这种情感?

(明确: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师:请同学们从语言赏析角度来分析这句话。

(明确:运用典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词语运用:“会”、“望”、“射”)

师:同学们的分析很好,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了这个“望”其实是一种渴望、盼望,他渴望上前线杀敌,这是特定时代所造就的英雄气质。

(投影)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师:由此可见,苏轼是心怀抱负,以豪放的姿态将一场普通的打猎场景完全演绎成一次军事演练。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豪气正盛,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身为君王,怎能不满足他的要求!

师:齐读本首词,想一想苏轼这种愿望能够得到满足吗?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明确:坡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

词语——“老夫”、“聊发”、“微霜”。

典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三、重点研讨

师:下阕寥寥数语,标点符号却几经变化:句号、感叹号、问号、句号。

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从这些符号中,你能感受到苏轼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豪情?陴希冀(无奈)?陴决心)

师:请同学们齐读,读出情味的变化。

师:在这样的情感变化中,我们竟然发现了苏轼那种渴求,将自己比作魏尚,渴望朝廷能够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苏轼是在怎样的处境中有着这样的心境呢?

(投影):神宗熙宁七年,苏轼在杭州的任期届满(在杭州时始终充任辅佐官员,始终不能从事具有建设性的重要工作),呈请调到山东去,他所请照准,升任密州太守。密州是一个很穷的县城,主要只长麻、枣、桑树,此地的生活与杭州有天渊之别,且官员薪俸已经减低。坡在《杞菊赋》的序言中说:“余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俸,殆不如昔。乃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延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

自然,在密州苏轼也无由一展其行政才能。

且当时,时政革新,新所得税法让百姓不堪重负,时常有孩童死于道旁。苏轼就曾救起三四十个饥饿的孤儿,在自己家中抚养。这是坡最难过最沮丧的时光!

——林语堂《坡传》

师:由此,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个“狂”字,不仅仅是狂放、豪放可以解释的。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不知不觉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聊发少年狂”是作者姑且、暂且发一发内心的豪情,想当年苏轼21岁高中进士时就说“奋励有当世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但世事难料,他此时之狂难免有“强装狂”的意味。

师:苏轼在密州写了一首诗给乔太傅,总括了熙宁四年至九年,他从杭州到密州那段写作多产时期的人生态度。

(投影)百年三万日,老病常居半。其间互忧乐,歌笑杂悲叹。颠倒不自知,直为神所玩。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自从识此理,久谢少年伴。

师:“其间互忧乐,歌笑杂悲叹”“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道尽了苏轼的生活态度。苏轼的潇洒、不执著尽显其中。那么苏轼之狂在你眼中究竟有几分意味,请你结合全词,完成下列填空:

一个“狂”字,多少 ;一个“狂”字,多少?摇 ?摇?摇?摇。

(学生完成填空,再次朗读全词)

师:后来苏轼跌跌撞撞从密州而徐州而湖州而黄州而登州而扬州而惠州直至海南,人生历程中不断被贬,却也能潇潇洒洒,秉承“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乐观、豁达。有诗为证:

(投影)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官琼州:“抒说先生睡未足,着人休撞五更钟”;

贬官海南:“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正如他自己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学生齐读)

四、课堂小结

读这首《江城子》,许多同学会觉得有酣畅淋漓之感,但我们要知道苏轼虽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但细数《东坡乐府》,340多首传世之作中,真正称得上“豪放”的也不过十分之一。实际上,苏轼是豪放婉约两擅长的大家:豪爽狂放者有之,婉约蕴藉者有之。在豪放乐观的背后恰恰有苏轼身上婉约、深沉的一面等待挖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苏轼应当是大写的、丰富的人!

【教学反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词五首当中的一首,一直被人称为苏轼第一首,也是最典型的豪放词,我们教者自然是要引导学生去感受苏轼之豪气冲天。但我们面对的是初三的学生,他们的理解力可以被引导延伸至更深层次的一面,即借助于一定的资料让学生心中的苏轼形象更多元化、更立体化。

细读文本,“狂”无疑成为全文的文眼,因而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是递进式的,先分析“狂”的字面表层显现,进而结合苏轼在密州的处境,回归文本再次探讨“狂”背后的几多无奈、心酸,最后再次延伸苏轼生平不断被贬经历,引导学生体会苏轼之“狂”是贯穿其人生始终的一种乐观、豁达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至此完成了对苏轼的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次教学活动,我也从中有所得:

1.文本的立体细读——简约而不简单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文本的立体细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表现在第一教师对文本语言的考究,尤其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往往一个字就可以成为整首词的灵魂所在。在这个文本解读过程中,以这个词为中心,教者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字里行间的表达方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作者丰富的情感韵味。字词层面的文本细读是语文工具性特质和教学目的双重规定的。第二教师对文本形象的探究,一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凝结,在字里行间有着作者本身的影子。文本的立体化细读,不单单是教者与学生对文本语言细嚼慢品的发现过程,更是认识作者形象丰富性的一个抽丝剥茧的探究过程。因此,在文本的立体细读中,教师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对言语的解读、感受,还有对文章作者情感演绎的过程的感知、体味。这是一种双重收获的过程,让作为知识接收者的学生完成了知识的积累、运用,从一定层面上提高了欣赏品位。

2.知识资料的立体呈现——精巧而不突兀

江城子密州出猎篇4

(一)苏轼作品多姿多彩,浑然天成

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有千般境。苏轼诗文大开大合、波澜起伏,如行云流水,自然畅达,浑然天成。他的作品有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有庄子的丰富联想,有李白的挥洒自如,把自己的性情、学问、胸怀、才气倾注于词。他写怀古、写登临、写赠友、写送别、写悼亡,也谈游仙、谈禅理,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

苏轼的作品传情审理,他的文字为人生、为生命做了最精彩的诠释。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十五赏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尽叙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贬官黄州“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畅谈风雨之后的感触;游清泉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失意中仍壮志满怀。

苏轼的诗文情景兼备,骈散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气象雄浑,展示出东坡先生的达观、超脱;《赤壁赋》优美明丽的景与轻松愉悦的情融为一体,“明月山间意不尽,清风江上为无穷”;《石钟山记》让人读之恍如身临其境,作者赏幽探险,务真求实的情怀也展露无遗。

(二)苏轼作品刚柔相济,淡妆浓抹两相宜

苏轼写横槊赋诗的英雄,也写明眸皓齿的美人,他十分注意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互相渗透。苏轼写磅礴意境,写豪迈气概,也写幽怨缠绵,写儿女情长,从而丰富和深化了词的审美内涵。试看他的两首《江城子》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时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两首《江城子》风格相去甚远。前者慷慨雄放,豪迈旷达;后者低回婉约,如泣如诉。

(三)苏轼处世乐观旷达、执著超脱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他遭遇了人世险恶、官场失意,壮志难酬,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 但并末因此沉沦,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苏轼以极其旷达的胸襟接纳了所有的大喜大悲,表现出宠辱不惊的宽阔胸怀。

沙湖道中遇雨,苏轼高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被贬黄州,苏轼笔下写出“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被贬惠州,苏轼赋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身陷逆境,苏轼自我宽慰:“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江城子密州出猎篇5

没有人对项目的经营者进行划分,没有人对项目的贵贱刻意比较,没有人对项目的大小专门评说,城里人可以经营农村项目,高学历人可以卖肉、卖菜,农民可以搞古筝钢琴……

有人天天哀叹钱不好挣,有人端坐苦等机会来临,有人怒吼老天为什么这样不照顾人!

当了生计,我们放下架子,去抓住让自己生存的机会,自然觉得命运格外眷顾:为什么总有使自己摆脱贫穷的机会来临。

杭州人张林海2002年下岗,与7位“难兄难弟”的“城里人”到了萧山区浦阳镇新河口村的大披风山上,承包荒山,放养笨鸡。2004年9月2日,第一家“山沟沟”专卖店在杭州开出来了。开张头一天,笨鸡卖得火爆,“头生蛋”卖得脱销。

从北京大学毕业的陆步轩卖肉曾让全国轰动,但“眼镜肉店”的经营让我们看到异于一般肉贩的经营思路。教授卖盐茶蛋,大学生开擦鞋店,高级工程师干起了家政……随着越来越多让我们“崇敬”的人加入了原来让人“鄙视”的行业中。世俗越来越宽宏大量,致富的架子也越放越低。

江苏省高淳县武家嘴村农民生产出了万吨轮船;北京市密云县河南寨镇菜农李思江当起了农村经纪人学校校长;山东肥城农民王信军用废弃的桃木加工木雕赚得了600万元……

社会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行业摆脱了世俗的眼光,也让越来越多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

江城子密州出猎篇6

苏轼年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年少成才,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思想,生性疏狂,于词作之中常流露出“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和匡国济民的诚挚愿望。《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谴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苏轼被贬密州时所作。词中描写词人“为报倾城随太守”出外打猎的热闹场面,在浩荡的狩猎队伍中,刻画了一位“亲射虎”、“射天狼”的英雄形象。此时的东坡,虽然“鬓微霜”,但又何妨呢?词人还等着有一天,朝廷能够重新举用自己,到时就能够为朝廷、为黎民百姓挽开“如满月”的雕弓,“西北望,射天狼”,击退辽夏异族的侵扰,稳定北宋的边疆。世人常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来概括表现东坡词的风格。殊不知,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更能展现东坡积极用事、驰骋边疆、以身许国的凌云壮志,是东坡词之所以为后人评为“豪放”的诠释。东坡亦曾有言:“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与鲜于子骏(?辏┦椤罚?S钟小洞到P?肌芳窃囟?略??蛴裉蒙弦晃簧朴诘??哪皇浚??首约旱拇视肓?叽视惺裁辞?稹D皇慷栽唬骸傲?芍写剩?缓煤褪?甙伺?⒍??春煅腊澹?琛?盍?断?绮性?。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苏轼听完后,十分钦佩,赞叹不已。调侃诙谐之际极其形象地概括苏轼词豪迈奔放的特征。

苏轼词的创作高峰是在被贬黄州期间。苏轼被贬黄州后,失去俸禄,于是向当地知府申请东坡上一块地,自己下地耕作,以解日常柴米油盐之忧。也是在这段期间,苏轼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归临皋》、《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苏轼年少除接受儒家学说的熏陶外,同时又广泛涉猎释、道两家学说,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游刃有余。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载:“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验。今见《庄子》,得吾心矣!'”由此可见,苏轼早年思想境界里已经掺合老庄之道,这对他后来在仕途上屡遭贬斥、历尽坎坷,而仍然能坚定沉着、乐观旷达奠定思想基础。“乌台诗案”后,苏轼跌到人生的低谷,不得意和暂时无法排遣的忧郁,使他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句在白纸上真实地书写自己实实在在的情感,一丝也不掺假这种对有限短暂的生命的难以把握和命运的虚幻易变,虽不免带有消极的情绪,然而这种阴鸷的灰色冷调子并非词人的主要生命色调。词人的人生态度是旷达的,是在人生困境中力求自我超脱、以最平常的心态来欣赏人生的风雨阴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个“打”字,将雨之大力透纸背。在这大雨中,同行者皆狼狈不堪,而独惟词人仍有情致,一边“独行”一边“吟啸”,以轻快的心情发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豪言。稍后,在料料峭峭的春风里迎上山头快要落下的斜阳,回首看看刚才来时的风雨处吧,一声“也无风雨也无晴”,豁然开朗。只有历经宦海浮沉、生活苦难而又豁朗旷达的人,才能发出如此喟然之语。难怪郑文焯有言:“此(指该词)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大鹤山人词话》)倘若没有东坡之胸臆而欲仿其词,犹东施之效颦,焉能得其凤毛麟角。

辛弃疾与坡并称,后人视其为“豪放派”之代表,然严格来说,辛弃疾更能得“豪放”要旨。东坡虽不袭柳七词风而变革词体,另开词境,“自是一家”开词坛“豪放派”之先河,然而东坡多的是一份“旷”,而辛弃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豪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词人慷慨悲愤的情怀宣泄于纸上,一气惯之,立就成一浑然一体的艺术作品。世事变幻异常,昔日的“风流”也“总被雨打风吹去”。慨叹未了,词人笔锋一转,以自己的沙场经历再现当年刘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辉煌战绩。今天,词人的满腔愤懑只有化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情流如决堤的洪水直泻奔腾,洋洋洒洒不可拘束,凸显豪放气象。

词人不同的人生旅历是造成作品风格不相一致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苏轼的出生经历甚不一样,辛弃疾出身行伍,曾经组织、参加过抗金的义军,后从北方回归南宋朝廷,寻求报国之门。辛弃疾“归正人”和北方人的尴尬身份,致使自己不被赵宋王朝所信赖和重用,空怀一腔热血却请缨无路、报国无门,13年间调换14任官职,年少时分“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的壮志豪情付之东流水,自己一生崇尚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希冀自己能具有孙氏般的雄才伟略,干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使词人万分叹息,“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人事皆非。作为一名行伍出身的将才,辛弃疾怀抱的是英雄情结,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慷慨激昂。而事实上不受重用的词人满腹牢骚,只能是“却将万字平戎策,换的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辛弃疾豪放的胸襟不逊于坡,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对于世故的通透达观,辛弃疾远逊于坡,故较之东坡的能进能退,辛弃疾则陷入欲进不能、欲退不忍的两难境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英雄无用的压抑感和壮怀豪情无人理解的孤独感成为辛弃疾心中无法排解的愁绪,“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只能将苦水往心里头咽,“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这是一个生动的落魄英雄的形象写照。在进退方面来说,苏轼表现出与辛弃疾不一样的旷达。苏轼思想兼备儒、释、道三教,深悟实相,对人间世故练就旷达的通透,“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沁园春·孤馆灯青》所以在屡遭贬斥、身处逆境时能够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秉持开怀通彻的胸襟,不至于和辛弃疾一般无从释怀。

与苏轼词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辛词里,多出现战争和军事活动的一系列意象。“吴钩”“旌旗”“锦?”“马上琵琶”等意象群在辛词中频繁出项,创作出一幅幅宏伟壮阔的军事一景象,浸透一股股昂奋豪放的情怀激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剑”、“吹角”、“连营”、“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弓”等军事意象密集组织在一起,构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急凑、跳跃的节奏唱跳出战争的激烈和残酷,洋溢男儿征战沙场、誓死不惧的豪迈。在这里,血性男儿的力度美和崇高美铸就了辛词惯有的阳刚之美、豪放词风。

在创作手法上,东坡主张诗词一体、以诗为词。在词的创作中,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将“诗言志”的特征在也运用在词里,开拓词的境界。苏词里大量地融入词人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次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月的变化想到人世间人与人的种种境遇,从而将对人世无常的思想升华到通透达观的境界,以一种平和的、祈祷的心祝福天下人“千里共婵娟”。辛弃疾更是在“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进而“以文为词”,将古文赋中常用的章法、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到词的创作当中来。《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惟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若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采用辞赋的手法,运用比兴,借用惜春、留春、怨春的、凄美景象,层层铺开,逐渐渲染词人悲壮抑郁、愤懑伤怀、“闲愁最苦”的悲思。以文为赋的手法填词,更便于宣泄炽热的情感和诚挚的真情。因而,辛词“豪放”风格尽显无遗。

词人的创作与其生活和性格紧密联系,词人的生活状况及性格特征无不在词作上留下痕迹;同时,创作的方法和手段也影响了词人情感的彰露和表达。故词风亦不一致。苏、辛两大词人虽被后人同归列入“豪放派”,然仔细究察,两人词风实有相异之处,总的来说,则是:苏词旷达,辛词豪放。

参考文献:

①《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三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二版

②《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版

③《唐诗宋词名篇注评》,陈新璋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版

注释:

江城子密州出猎篇7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①密州:地名,今山东诸城市。

②聊:姑且,暂且。

③黄:猎狗;苍:苍鹰。

④锦帽貂裘:头戴锦缎帽身穿貂鼠皮衣的人

⑤千骑:人马多;平冈:低小的山冈

⑥会:将要

⑦天狼:星名,主侵略,这里指辽夏。

赏析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出生于文学氛围浓郁的家庭,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均才华横溢,合称“三苏”。人杰地灵再加上家庭环境耳濡目染以及他本人的敏而好学,使我们领略到这样一位前继古人后启来者的文学大师的形象。

从盛唐到大宋,文才辈出,乃文化竞相繁丽的一个时期。历览宋代卷轶浩繁的书册,独领者,当属东坡。透过大宋的风风雨雨,在斑驳城墙的一隅里,我们仿佛仍可望见苏子的身影,高冠阔服,长髯朗目,天上明月,山间清风,人间悲喜,一切俱揽怀中,汇至心头,倾注笔端,于是挥洒简便具有了神来之笔。

此词作于熙年八年(1075年)十月,记录了与官员会猎之事。刘熙载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一场简单的会猎事写得大有磅礴冲天之势。“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胡寅《题洒边词》)适于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高歌之读来确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水调歌头・快哉亭作》)的淋漓酣畅之感。

全词的感情积淀在一个“狂”字,贯注于雄厚深劲的笔力之中,极尽雄浑跌宕之妙,在那些缠绵悱恻之词外,另辟新境。既有少年的凌云壮志,又有气冲云霄之势,溢于言表。点出一词之眼“狂”,后文再加以勾勒渲染,积于内然后才能挥发之于外。

词的上片写会猎之景,声势显赫壮大。“黄”和“苍”分别指代猎犬和苍鹰。以色代物,色彩鲜明可观可感。同样“锦帽貂裘”则是以衣饰指代人。“左牵黄,右擎苍”突出词人从容不迫,昂然之势如同沙场的将士一样,成竹在胸,正所谓“笔未到气已吞”。另外,“擎”字用得恰到好处,擎即举也,然“擎”却使动作主体具备了昂首阔步、顶天立地之感。“千骑卷平冈”,如同狂风一般从小山冈上奔腾席卷而过,“卷”一词最为妥贴传神,既有速度之疾,风驰电掣一般,又有人马之众,浩浩荡荡。

如果说前文展开的是一个“面”,那么“为报……”。则是集中到一个点上对文字进行工笔描摹。太守一出场,百姓倾城出动,前呼后拥,这也从侧面说明太守深得民心,在百姓心中有着不平凡的威望。为报答全城百姓的热情,太守亲为射虎。太守的镇定自若,胆魄过人,武艺超群则可一览无余。因此这一部分的描写,收到的效果是多重的,可谓一石多鸟。太守即是作者本人,未直接赞美,感情略为内敛,因而避免了夸耀之嫌,一位亲近民众的官员形象立即显山露水了。

紧承上一片,下片也是“狂”的一个表现,但笔调主要集中在理想抱负上。

酒酣之后,力量更添千钧,雄心便喷薄而出。下片之中展现了由猎场催发,烈酒酝酿出一腔报国的赤子真心。从酒中引发的“狂”颇具诗仙李白遗风。即使两鬓染霜,也无妨碍,先抑后扬,起伏顿挫。宝刀未老,尤可一试。正如他在《和子由苦寒见寄》中所言“千斤买战马,百宝妆刀缳。”一样的掷地有声。并且巧妙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赦己之过,重新委以重任,用“何日”进行发问,是问朝廷?问苍天?还是自问?不得而知!无疑,收到的答案与“把酒问青天”一样,只能是一片寂寞无语。然而不管得到的答案如何,其中终归蕴含了心情的急切,志向的坚定与渴望。这一问对全文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也将感情提升到一个高度。让读者感受到一位谪居期间的文人位卑仍不忘忧国并且矢志不渝,不过表面的苍劲掩饰不住的是内心的炎凉,更让人握住了满把的辛酸而又难以言喻之感。寥寥几笔,感情却是错综复杂的。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结尾并未大书特书如何施展身手,而是转笔而下展示了一位英姿勃发的豪杰之士,情到意显,水落而石出。这样一个形象不正是他内心的外在显现吗?“满月”写出壮士的力度,同时渗透出对外敌的憎恨。一个“望”字,目极千里之外,蕴含了难以泯灭的理想信念,专注持久。“刚”和“力”的美感毕现。“满月”一词又使这一美感不致生硬僵持,糅合了些许柔美和韧性于其中,从而获得一定的美学意义,即他自己自评时所说的“刚健含婀娜”。

通读全篇,气势贯穿始终,似乎一气呵成,如万丈悬瀑,奔腾而下,一泻千里,大有淋漓痛快之感。综合苏轼当时处境可知道,时处王安石变法时期,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与新党之间发生尖锐冲突,苏轼敢于直言新法实施过程中的弊端,也卷入这场是非漩涡,遂去城离京,外任密州,这首词就创作在该时期。身如不系之舟,坎坷失意,报国无门。词中“聊”意为暂且,似乎笔下所抒之“狂”与年龄不相宜,实质上他在饱受打击之后,感到老之将至,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感情外泄如风雨骤至,勇往直前,有着儒家“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狂”与“鬓微霜”对比衬托相得益彰,抹去“狂”表面放浪形骸的浮躁,赋予更深刻的内涵,耐人寻味,令人感喟不已,值得后世借鉴。

对比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慷慨陈辞不同,这是一首悼亡词,尽管这类词在苏轼词中为数不多,但仅此―例却可敌倒百家。有婉约词的味道,可又断不同于那些红袖飘飘的浅唱低吟,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写得婉约动人,情致绵邈,让读者无不为之动容。因此可见,东坡不仅才华绝代,还是一位至情至性之人。

苏轼前妻王弗,生前贤良温顺,知书达礼,与苏轼更是伉俪情深,王弗逝后十年,忽遇之梦中相逢,感怀至深,因作此词,以寄哀思。

如果说前一首词可视为天上的繁星,光芒四射,那么这首词则可视为人间的万家灯火,别具人情味,正体现了“词以情胜”这一特点。前一首典故运用自如,才情迸发,词采斐然。后一首语言浅近直白,音韵和谐,如诉家常。两词各有千秋,只有铸词高手方能如此。

该词上片写对亡妻的思念,属于抒写现实。

“十年生死两茫茫”既有对时光飞逝的嗟叹,又有阴阳两隔的惆怅,饱含挚意深情,感人至深。“两”突出这种感觉是夫妻双方彼此共有的,说明逝去的妻子和他有着相通的心境。这在笔法上师承杜甫的《月夜》,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写自己的思念同时将笔锋转向对方,推想对方的内心世界,实质上更凸显了词人念之深、思之切。“不思量,自难忘”即使不去想她,往事也会在某个瞬间涌至心头,挥之不去,这种思念可谓无孔不入,因而这份感情就愈加鲜明。“千里孤坟”当时王弗坟在故乡眉州,而苏轼出任密州,两地相隔千里之外,怎奈何山长水远,即使想去祭奠也无计可施。“孤”写出亡妻坟前幽清寒冷,又有词人自身“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谢量移汝州表》)之恸,婉曲深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通过假设之语写别情,虚实相生,笔法奇特。前一首词中“鬓微霜,又何妨”是一种老当益壮的昂扬气魄,这里却是在亲人面前真实自然的流露,也是自己辗转奔波人世自身遭遇的写照。容颜上的缕缕征尘,岁月的几多无情风霜,既透着憔悴更衬着哀伤。这里的东坡不是以后立于江边,衣袂迎风,高歌“大江东去”的豪迈之士,也不是凄清寒寂“欲乘风归去”的幽人,而是一位旧情难了的夫君,有了人间烟火气,读之怆然。“应不识”如在诉与亡妻生活的辛酸,虽未直接写,但体察得到,催人泪下。

“夜来幽梦忽还乡”紧承上片,情感贯穿丝丝入扣,没有脱节感。“梦”本身就具备了朦胧的色彩,“幽”使全篇笼入凄迷的意境里。“小轩窗,正梳妆”昨日生活历历在目,平淡亲切富有生活气息。而事实上,流水落花春去也,只能“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十年离索,一朝相逢,竟是泪眼相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此时无声胜有声,再多的语言也是苍白无力的。与柳永《雨霖铃》中一样“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可这里是“泪千行”,若不是百感交集何至如此?

最后几句是词人梦醒之后的感慨,重新把落脚点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料得”是他的一种预想,岁岁朝朝,相思难了。“明月夜,短松冈”与前面“千里孤坟”相照应,浑然一体,融情入景,情、景、人达到完美的契合。“明月”这一意象在苏轼乃至众多诗词大家中多有出现,前有李白“我寄愁心予明月”后有纳兰性德“辛苦最怜天上月”,可见无论生离还是死别,都能“千里共婵娟”,用以遥寄思念。而且明月使全文感情基调不至灰暗,反而愈加澄明。

整篇词写想象与现实,写团聚与分离,处处游刃有余,细看来“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次韵质夫杨花词》)运用白描手法,挖掘隐于内心深处的情致,如诉家常,词境上也开辟出一个难以攀登的高峰。

这两篇词虽是同年所著,但体现不同风格,一以气取胜,一以情动人,一刚一柔,刚柔并济,且手法众多,令人叹服。它们创作时间相对靠前,后期受老庄思想影响较大,有出世归隐羽化登仙之味,大有一些经典之作。尽管一生打击再多,他犹如青山巍巍,任四周风起云涌,我自岿然不动,“竹杖芒鞋,一蓑风雨任平生”。

江城子密州出猎篇8

出自:《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者:宋代苏轼;

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上一篇:劝学原文及翻译范文 下一篇:廉政谈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