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原文范文

时间:2023-12-12 00:51:18

江城子原文篇1

关键词:民俗文化;丽江古城;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87-01

一、丽江的特色古城文化

(一)古城的选址

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方位、朝向、气候、水源等因素。古城位于丽江坝子中央,“负阴而抱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忱猴子山,山体既挡住了西北方向冬季寒风的侵袭,又作为城市的依托,构成城市空间的起伏变化;东面和南面与开阔坪坝自然相连,阳光充沛。整个古城形成了坐靠西北,放眼东南的空间格局。源于黑龙潭的玉河在城区边界处被分为三股引入古城内部,然后再经多次匀水分流、作为生活用水贯穿整个城区,形成大小十几条水路,构成了古城空间的基本骨架。

(二)古城的水系

丽江古城的水系尺度都较小,按其形态大概可以分为三类:树状水系;面状水系;点状水系。树状水系指玉河水网,发源于黑龙潭,流至城北玉龙桥处分为三股支流:东河、中河、西河,这三股支流再分成更小的分支,形成一个树状水系。面状水系有黑龙泉和白马龙潭两处,前者位于象山之麓,县城之北,泉水由山麓岩石缝隙间喷涌而出汇集成潭,该潭为玉河水之源,并可调节玉河水系的流量。后者为玉狮子山南麓,又名狮乳泉。“四方街”前身为莲花池,后由木氏土司仿其府印之状填池为市,几百年来,一直繁荣兴旺。

(三)古城的民居

丽江古城的特色还有它的民居。它有机的结合了中原古建筑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在建筑布局形式、建筑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三、纳西民俗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开发

(一)纳西民俗文化推进了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

1、独特的纳西族民俗文化是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丽江古城借助有800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建筑、独特的历史氛围等,通过古城的修复与文化保护,把有形的文化载体和内涵丰富的纳西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纳西族民俗文化为丽江古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血液。丽江古城受到游客的追捧,证明了纳西民俗文化是得到市场认可的,旅游景点的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竞争,保持丽江古城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丽江古城旅游发展成就了纳西民俗文化

1、纳西民族文化得到较好的挖掘、保护和发扬。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许多濒临失传的纳西族民俗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开始复苏,并融入了旅游市场,得到了新生和“重构”。

2、丽江古城旅游发展增强了纳西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丽江古城的成功让丽江人尝到了旅游带来的硕果,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民的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在逐渐地增强。他们对自身的文化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定位,他们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并与时俱进,不断主动地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创新,并积极地把它推向全国以及全世界,并以他们的独特民俗文化为荣。

3、以丽江古城为代表的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为传统文化保护奠定了经济基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使丽江古城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推动了丽江的社会经济的进步,使得文化和文物保护部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实现丽江古城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丽江古城民俗文化的保护要结合纳西族聚居的乡村的民俗文化保护

丽江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地和物质载体,但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仅仅局限在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是不完整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丽江的几个国际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乡村,如东巴文化的根基和土壤就在乡村,只有保持乡村鲜活的民俗文化土壤,才能保持东巴文化的生命力。

(二)留住原居民与加强现居民的文化参与性

古城居民的外迁已经是一个不能更改的事实,但是可采取一些措施来留住还未外迁的原居民。同时文化的发展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而是在不断地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和发展的。因此,要想保持古城的文化氛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设法加强古城现有居民对纳西民俗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自动加入到古城文化的保护中来。

(三)控制古城的过度旅游商业化

江城子原文篇2

丽江全市主要的少数民族有纳西、白、普米、藏、傈僳、彝、苗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8%左右,因此丽江的民族风情迥异多彩,特点十分突出。

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座落在丽江坝子中部,始建于南宋末年。道不拘于工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水,小巷临渠,300多座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极具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学意韵,被誉为“东主威尼斯”、“高原姑苏”。

木府是丽江历史的见证,古城文化的象征.它位于丽江古城西南隅,占地46亩,整个建筑群坐西朝东,"迎旭日而得木气",左有青龙(玉龙雪山),右有白虎(虎山),背靠玄武(狮子山),东南方向有龟山,蛇山对峙而把守关隘,木府怀抱于古城,既有枕狮山而升阳刚之气,又有环玉水而具太极之脉。

古朴幽雅、自然、富有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高原水乡丽江古城,风景宜人的万里长江第一湾,幽雅俊秀的玉泉公园,以及被喻为“云岭第一枝”、“环球第一树”的万朵山茶等景色,组成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丽江古城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蕴含丰厚独特,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

丽江的小吃有:丽江粑粑、纳西烤鱼、过桥米线、牦牛肉干、油炸水蜻蜓、

鸡豆凉粉、黄豆面、琵琶肉、酥油条、米灌肠、淹酸鱼……

丽江特产有:螺旋藻、银器、葫芦丝、木雕、木刻、土布、民族服装、铃……

江城子原文篇3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一、引言

江苏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传统的生产力布局上的不同,以及在地域、资源、人文和政策上的差异,江苏又是一个典型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省份,各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相大的差异。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江苏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现况,分析各城市的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各城市能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促进江苏各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考虑经济总量,更要考虑经济质量和经济效能,还要考虑指标的全面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在借鉴了国内外相关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五大类26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具体如下:

(1)经济总量指标:总人口(x01)、土地总面积(x02)、总产值gdp(x03)、地方财政总收入(x0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05)、第三产业总产值(x06)、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07)。

(2)经济效能指标:人均gdp(x08)、单位gdp能耗(x09)、单位gdp电耗(x10)。

(3)人民生活水平指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3)、居民人均储蓄余额(x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5)、保费收入(x16)、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额(x17)。

(4)对外经济指标: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x18)、进出口总额(x19)、进出口差额(x20)。

(5)基础设施指标:人均公路里程数(x21)、人均民用汽车拥有量(x22)、人均土地面积(x23)、人均卫生机构床位数(x24)、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x25)、中专以上学生人数(x26)。

2.数据样本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了江苏省13个城市2007年相关指标数据,所有数据取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1]和《2007年全省及各省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2]。

3.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方法是将具有相关性的多个原始指标的评价问题转换为较少的、新的综合指标的评价问题[3]的一种方法。新的综合指标称为主成分或公因子,这些主成分不仅保留了原始指标的绝大多数信息,并且彼此不相关。利用各主成分的因子得分计算出每个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并以此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

本文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从26个评价指标中选取了4个主成分,利用各主成分的因子得分计算出每个城市的综合得分,并以综合得分作为评价依据。计算结果如下:

(1)提取的主成分及主成分的特征根和贡献率

从表1可知,根据特征根的选取原则,选取前4个主成分作为新的综合评价指标,这4个主成分已反映了原始指标中93.371%的信息。

(2)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为了能更加明确地表示主成分与原始指标间的关系,经过对因子矩阵载荷矩阵7次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得到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k),选取因子载荷矩阵各个主成分与原始指标载荷系数较大的指标,构成各个主成分的因子。从表可以看出(限于篇幅这里略去该表):

第一因子(f1)在x03、x04、x05、x06、x08、x10、x11、x12、x13、x14、x15、x16、x17、x18、x19、x20、x21、x22、x24上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表明第一因子是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能力的反映。

第二因子(f2)在x07、x26上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表明第二因子是城市的产业结构的反映。

第三因子(f3)在x01、x02、x25上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表明第三因子是城市的总容量能力的反映。

第四因子(f4)在x09上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表明第四因子是城市的的经济效率的反映。

(3)各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

对每个城市的4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以对应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加权累加,计算得出每个城市的综合得分(z),结果如表2所示。

4. 综合因子得分的聚类分析

为了能客观地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分类,本文采用q型聚类分析方法,以每个城市的综合得分为样本进行分类。利用spss软件分析得到下列分类结果:

第一类:苏州市。

第二类:无锡市、南京市、常州市、南通市。

第三类:扬州市、镇江市、盐城市、徐州市、泰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宿迁市。

三、结果评价与分析

经过对综合得分进行散点图分析,发现除了苏州市的综合得分较高外,其余城市的综合得分基本呈直线状。结合综合得分和聚类分析的结果看,将江苏省13个城市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分成三个等级:

第一级:水平最好的城市。只有苏州市1个城市。苏州市以1.3505的综合得分高居榜首,明显高于其它城市,单独成为一组,可称为“一枝独秀”。

苏州市在f1方面最为突出,列该因子的第1位,它在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进出口总额和进出口差额等九项原始指标均列各市之首;它在f3方面也很突出,它的总人口原始指标列第1位;但它在f4方面子得分偏低为-0.68350,低于平均分,原因是它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较低,列第10位。此外,苏州市在单位gdp能耗和人均公路里程数两项原始指标均列全省最后1位。

第二级:水平较好的城市。有无锡市、南京市、常州市和南通市,这四个城市的综合得分均在全省的平均之上。

无锡市在f1因子方面也很突出,列该因子的第2位,它在生产总值、人均gdp、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居民人均储蓄余额等四项原始指标均列各市第二位,特别是它的人均卫生机构床位数指标列全省之首;但它在f3因子方面得分偏低为-0.24495,低于平均分,原因是它的人均土地面积指标列全省末位。此外,它的土地总面积和单位gdp电耗两项原始指标均列全省最后3位。

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它在f2因子方面很突出,列该因子的第1位,它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和中专以上学生人数2项原始指标列全省首位。它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费收入和中专以上学生人数等四项原始指标均列全省之首;但它在f4方面子得分偏低为-0.53436,列全省倒数第三位,原因是它的人均土地面积原始指标列全省最后第2位。此外,它的单位gdp能耗和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两项原始指标均列全省最后2位。

第三级:水平较弱的城市。有扬州市、镇江市、盐城市、徐州市、泰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宿迁市,这八个城市的综合得分均在全省的平均之下。

盐城市尽管总体发展水平低于省平均水平,但它在它在f4因子方面却很突出,列该因子的第1位,它在土地总面积、单位gdp能耗、人均公路里程数和人均土地面积等四项原始指标列全省首位。但它的人均民用汽车拥有量指标列全省末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列全省倒数第二位。

宿迁市的综合得分列全省的末位,它在总产值gdp和地方财政总收入等十一项原始指标列全省末位。但它的单位gdp电耗指标列全省第一位。

四、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根据江苏省各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各城市之间存在的差异,特别是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地区间的差异更为明显的特点。各个城市应该根据自身薄弱环节,制定出符合本市特点的发展战略,进而制定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战略。

苏州市作为江苏省最发达的一个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如大力发展物流业和服务外包业。此外,应加大科技投入,进行技术创新,降低对电力和能源的需求,提高gdp产出效率,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对于无锡市、南京市、常州市和南通市等四个城市,除加快经济发展、尽快提高经济实力。以南京为例,应充分利用省会城市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其科技教育优势,培植以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机电一体化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对于扬州市、镇江市、盐城市、徐州市、泰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宿迁市等七个城市,特别是地处苏北地区的徐淮盐连等城市,由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差距是全方位的,要实现全面赶超,首要的任务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以连云港为例,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是我国海洋开发的三大特殊区域之一,其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其充分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十分有利条件。连云港应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在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旅游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另外,省政府要加大省域内各城市的合作政策力度,把苏南地区的资金、技术优势与苏北地区的资源优势相结合,例如,正在建设中的“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总之,在继续保持苏南、苏中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苏北的开发,最终以科学的发展观推动全省各城市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10.

[2] 江苏省统计局,2007年全省及各省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eb/ol].江苏省统计局网

/jstj/djgb/qsndtjgb/200807/t20080717_105496.htm.

[3] 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2.

江城子原文篇4

丽江古城位于我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的西部,是我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的主体原住居民为纳西族。因此,与内地的历史城镇相比,它的原住居民对它的原真性和整体性保护具有更加突出的价值和意义。自1997年以来,旅游业的发展使丽江古城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口置换。根据各方统计的大研古城人口数据,丽江古城的人口置换经历了初期大幅替换到后期趋于平稳的两个阶段:第一个大幅置换的阶段是1997—2005年。这一阶段丽江古城刚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逐渐成为旅游热点地区,显示出较大的市场投资价值。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1996年有原住居民3万多人,但到1999年底,已有1527户计5001人迁出丽江古城,并有1350户4051人迁入,而居民数仅剩4156户14477人;到2002年迁出人口达到了6000多[2],之后外迁不断加剧,至2005年时就仅剩下6000多原住居民人口。根据杨福泉对更长时段的数据统计,1986—1999年间平均每年有117.5户385人迁出丽江古城,同时每年又有103.8户311人迁入,出现了原住居民与外来人口的大幅对流(表1)。第二个阶段为2005年至今。这一阶段丽江古城人口置换的速度幅度有所减小,外迁人口减少,在籍居住人口总数稳定在7000户2.5万人左右,如2011年为7371户23829人。但是,从2007年和2011年的统计数据看,人口置换并未停止,且置换幅度也未大幅缩小。在籍总人口和纳西族人口的显著减少,总人口由2007年的24637人减少至2011年的23829人,纳西族原住居民由2007年的14940人减少到2011年的14384人,流失了556人,同时2011年一年内有271名外来人口的迁入(表2),显示出人口置换依然是丽江古城保护中的一大问题。上述数据显示出的发展趋势,一方面验证了杨福泉、李伟、卫跃平和高宇等人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证实人口置换确实已经成为了限制丽江古城保护的一大关键问题。

2丽江古城人口置换的成因分析

作为一种双向的人口迁移,历史城镇人口置换的成因极为复杂。根据它本身所具有的人口流动特征,我们可借鉴人口迁移理论对此进行分析。Heber⁃le认为人口迁移是由一系列推力和拉力引起的。Ranis等指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先决条件。Sjaastad提出人口的迁徙与成本收益有关,ClarkWAV等人发现家庭净收益是家庭迁移的动力,当家庭迁徙的收益超过费用,就会产生家庭的迁移,由此提出了家庭迁徙理论。Stark等发展了家庭迁徙理论,认为家庭迁移不仅仅是为获得预期收入,也是为了减少家庭收入风险。ClarkGL等发现资本的增长使移民出现了向经济增长快的地区流动的现象,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进行分析,总结出人口流动与工资、就业机会的地理差异相一致的结论。Schierup等人认为移民与国家的公民身份和福利制度有关,将制度环境差异的影响添加到了人口迁徙的诱发因素中。国内学者也对人口迁徙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如杨云彦认为人口迁移是人口流动性和社会活跃度的主要标志,王桂新、顾朝林等人指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差异是影响人口迁徙的主要影响因素,张苏北等人认为区域的消费支出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其流动人口迁出“推力”和迁入“拉力”大小的两大关键变量。从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影响人口迁徙的主要因素有:①生产方式的变化;②迁徙的成本和收益;③风险的差异;④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使发展机会不同;⑤制度环境的差异;⑥生活环境的变化等。以此与卫跃平等的研究结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他们虽然提及了四个方面的人口置换影响因素,事实上却只讨论了两个方面的原因:①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原住居民生活成本提高和居住环境恶化,原有狭窄的道路无法满足原住居民的当代生活诉求;②制度环境的变化,如交通、商铺的经营内容、民居修缮改建管制导致生活不便。没有全面梳理出丽江古城人口置换的“推力”和“拉力”,特别是没有对外来人口迁入原因进行分析。

因此,为全面厘清丽江古城发生人口置换问题的根源,笔者根据卫跃平和高宇的研究轨迹,再次对其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地调查(2012年1月—4月),收集一手资料,试图据此全面厘清丽江古城发生人口置换的原因。结合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视角对实地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影响丽江古城人口置换的因素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丽江古城区域生产方式的变化,导致了原住居民的适应性外迁和外来产业开发者的投机性内迁。根据RanisG和FeiJCH的观点,生产率对人口迁徙——尤其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有着巨大的影响,丽江古城的人口置换虽然不能算是一种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流动,但是却蕴含着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化的产业文明演进的潜在变迁。在1997年开始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之前,丽江古城的原住居民多为农民,大多以从事农业耕作为生,包括现位于大研古城保护中心区域的5个社区,而祥和街道办事处的义和、八河社区和西安街道办事处的义正社区更是不必赘言。即使是到了2012年,在笔者随机访谈的417名原住居民样本中,仍有210人自称为农民,占据了访谈对象的50.4%。(案例1,男,39岁,东北人,导游兼酒店老板,2003年到丽江创业)丽江古城发展很快,当时我到丽江古城的时候是2003年,当时的商铺就四方街、新华街一小段等地方有,其它地方都是农田;酒吧就只有河边上几家,规模也很少,只是几个游客歇脚的小地方。古城里面只有三分之一是商铺,三分之二住人。1997年丽江古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它的经济价值被充分开发,大量的农地被征用为城市用地,大部分古城原住居民成为失地或少地农民,使他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强制性变迁,职业开始转向工业和第三产业。由于古城的就业人口容量本身受到限制,除了少部分从事旅游服务业和附属产业的原住居民,大部分人口的工作地点都转移至丽江古城外的新城区。与此同时,丽江古城因世界遗产而声名鹊起,游客纷至沓来,旅游服务业及其配套产业成为了丽江古城的主要行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经商人员和务工人员。根据李伟的调查,2005年丽江古城共有1127家商铺,其中原住居民经营的比例占40%,外地人占60%,而在商业聚集区内的原住居民店铺就更少,以东大街为例,它共有商铺126户,但是丽江古城本地经营者仅有48户,只占38.1%,来自福建等地的外来商户则有78户,占了总数的61.9%。第二,丽江古城原社区的生活成本提升,变相地增加了迁徙的收益。按照SjaastadLA和ClarkWAV等人的观点,人口是否会发生迁徙与它带来的成本和收益两大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当收益大于成本时就会发生人口迁徙。卫跃平和高宇观察到了丽江古城人口置换的生活成本提高因素,但是未考虑收益因素的影响,而收益却是制约原住居民外迁和外来人口内迁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丽江古城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大量的游客形成了巨大的旅游商品消费市场,大大增加了商家的收益,对他们的迁入形成了激励;同时商家的大量迁入也增加了对古城商铺和民居等建筑物的需求,使古城的地租和地价不断上涨,提高了原住居民的居住成本,变相地提高了原住居民外迁的收益。(案例2,男,导游,28岁,原住居民)丽江古城物价上涨很快,房租60万左右一年一院。古城保护区内原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资修缮、不允许商用的20多院民居,现在大部分都出租商用了。大自然保护协会以前40万一年的房租在大研古城租了房子,现在涨到70万,租不起外迁了。在此情况下,原住居民自身如果没有能力充分开发住宅的长期商业价值,那么就只剩下两个选择——出租或者出售古城内的住房获取较高的租金和房价收益,自己搬到到古城外的新城居住。(案例3,男,公务员,31岁,纳西族,原住居民)古城里面的人基本上都搬迁了,除了一些比较念旧的老人家、做生意的和在边缘地带的。不搬也不行,你想你到底是要一年拿七八万甚至几十万的房租到外面好好买栋房子生活,还是要住在里面,又不方便。第三,传统产业的急剧转型增加了原住居民家庭的收入风险,导致原住居民规避性外迁。根据StarkO和BloomDE的研究,人口迁移不仅仅是为获得预期收入,也是为了减少收入风险。丽江古城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大部分丽江古城原住居民的职业进入了转型调适期,纷纷由从事传统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转变为了现代产业的工作人员,但是由于大多未受过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转型时间也较短,大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旅游业附属产业,因此抵抗职业风险能力低,收入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而外来商家和务工人员则恰恰相反,由于他们大多拥有较好的商业经验和管理技能,因此迁至丽江古城经商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占优战略。

(案例4,女,60岁,纳西族,丽江古城七一社区原住居民)丽江古城以前的农田菜地被开发了,传统的农作没有了,如果旅游业崩溃,古城纳西居民失去了退路。在丽江古城的开发利用方面,本地人不如外地人,在公房外租的竞争中,虽然说对丽江人有优惠政策,但是一个本地人都没有得到。在此情况下,原住居民和外来商户很容易达成交易协议,出现人口置换。第四,丽江古城新区和老区的发展不平衡,新城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导致了原住居民的诱致性外迁。根据ClarkGL、GertlerM和BallardKP等人的研究结论,人口的迁徙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以及工资、就业机会的地理差异相一致。在此层面看,对于大多数原住居民而言,丽江古城内的产业虽然可以带来较大的经济发展,但是可以从事的职业类型和岗位数量极为有限,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活极为不便。而新区则不同,拥有比较发达的产业集群,较为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和基础设施配套,良好的教育条件和商业服务区,工作和生活都极为便利,由此形成了巨大的外迁动力;而对外来人口而言,丽江古城发达的旅游业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丽江古城形成了发生人口对流和置换的良好条件。(案例5,男,39岁,东北人,导游兼酒店老板,2003年到丽江创业)后面2003年底,游客一下子猛增,旅行社、酒店、汽车公司、饭店都没有准备好,到处排队买票、吃饭住宿。人们看到这样,觉得很有搞头就开始大搞建设,好多民居上周还在住人,下周已经装修完毕开始卖货了,以前的房子外面都是墙,都被打通了改成门窗,改成铺面。酒店也是,刚开始只有很多青年旅社,10块钱一个床位,是三张床,一个房间住十几个人,男女混住,有几个大小不一的箱子给人放包。后面开始大搞装修,开始是改标间,没有卫生间,40块钱一个晚上。后面越搞越繁华,房价节节上升,几百几千一个晚上的都有了。第五,随着政府对丽江古城保护性规制的加强,制度环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原住居民居住的交易成本大大增加,迫使原住居民作出更符合理性的居住地选择。根据SchierupCU和HansenP等人的制度迁徙理论,我们可以看出丽江古城保护的加强和制度的健全是原住居民外迁的主要原因之一,卫跃平和高宇对此有一定的阐述。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的保护性管制制度在保护了古城物体性的民居建筑的同时,减少了原住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增加了他们的居住成本。一是住房的修缮、改造受到严格的外观和布局的限制,并有复杂的审批程序;二是古城内限制使用太阳能等影响其传统风貌的现代生活便利设施;三是古城内禁止汽车、摩托车和三轮车等交通工具通行,自行车也只能推行;四是古城内限制大规模发展现代教育设施。这些完备的保护性制度设置,一方面减少了丽江古城经营环境恶化的风险,另一方面增加了原住居民的居住成本和发展成本,双双诱发了他们的迁徙心理。

(案例6,男,31岁,玉龙县人,公务员,在保护区工作)古镇的五分之四的人都在外面买了房子给子女住,老房子只有来人居住。因为外面的居住环境更有利于孩子们将来的发展。第六,旅游业的发展给商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恶化了原住居民的人居环境,产生了原住居民与外来人口的互补性置换。丽江古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丽江古城由原来的居民社区变成了现在的商业区,游客的涌入改善了古城的商业经营环境,同时也带来了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改变了原来的熟人社区面貌,增加了居住的安全风险,使原住居民产生了应激性的迁徙心理。(案例7,男,导游,28岁,原住居民)古城黑社会很多,也出过凶杀案。还有古城孤儿院,原来在大研古镇保护区里面,政府说环境太吵,要求外迁也搬迁了。(案例8,男,68岁,原住居民)丽江古城太吵了,白天到处都是人。四方街、新华街附近的酒吧街,晚上很吵,政府虽然规定他们营业的时候音响不能开太大,但是管不住,打电话举报,过来看的时候声音关小了,走了又调大了。所以,发达的旅游业产生了对外来商家的吸引力和对原住居民的排斥力,在此作用机制下,大量地“拉”入外来人口,“推”出原住居民,在这两个“推”、“拉”因素的影响下,人口置换也就顺理成章了。总而言之,丽江古城发生人口置换的原因极为复杂,并不能用卫跃平等人所述的用环境和制度的变化来简单地进行解释。

3结论与对策:历史城镇人口置换的调适路径

丽江古城是当前我国历史城镇人口置换众多实例中的一个典型个案,它集中反映出现阶段同类历史城镇在传统社区文化保护中所面临的普遍问题。经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历史城镇人口置换问题的产生与当代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改善,及其相关的人文休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传统农业占据主流的时代,历史城镇的人口结构通常是较为稳定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历史城镇作为一种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观光资源,其旅游业往往可以得到较大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又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城镇存在的经济基础,导致了它们社会人口上层建筑的同步变迁,由此产生了历史城镇特殊的人口置换现象。第二,历史城镇人口置换的本质是原住居民和外来商家在社会变迁中产生的一种互补性适应反应。丽江古城等这一类历史城镇在利用旅游资源的优势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为之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开发人员,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了新的社会秩序轨道,另一方面又导致原住居民与当地社会变迁的不同步,由此对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全面的冲击,使原住居民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断裂”,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从而导致历史城镇的人口置换。第三,历史城镇的人口置换具有特定的必然性,甚至可以认为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趋势。事物本身即具有不断发展变化的特性,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代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社会变迁所需的时间缩短,频率加快。

在此过程中,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经济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传统元素不断受到新事物的冲击,甚至被逐步替代,而作为其主体的人口的流动进一步加剧,又进一步加剧了新事物对传统文化的替代速度。作为传统文化保留较为完好的区域,这一现象在新兴的历史城镇显现得尤为突出。但是,历史城镇的原生社会人口结构对它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人类社会必须采取措施尽可能地保护历史城镇的原住民生态。根据人口迁徙的相关理论,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控制、预防和补救历史城镇人口置换规模进一步扩大:第一,促进历史城镇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减少历史城镇对旅游业的过度依赖,控制历史城镇的旅游业规模和游客数量,降低历史城镇的商业性,减少对外来经商人员的投资激励,增加历史城镇社区的稳定性和宜居性,全面调整历史城镇人口置换的旅游业基础、制度基础和环境基础。第二,可以从征收的“丽江古城维护费”中抽取部分资金对原住居民进行货币补贴,减免税收,鼓励他们就地从事个体经营、旅游服务、导游等现代职业活动,以此增加经济收入并平衡他们日益上升的居住成本和相对较低收益水平之间的差距,实现历史城镇的经济社会变迁与他们经济收入水平的同步增长,减少他们因历史城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生的不适应性,削弱历史城镇人口置换的经济基础。第三,对原住居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对现代产业的适应能力,以此实现他们职业转型的进度与历史城镇社会生产方式转型的速度同步,尽量就近置业就业,增强他们抵抗就业风险的能力,削弱人口置换的社会风险基础。第四,平衡历史城镇所在地新老城区发展,缩小他们在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上的差距,促进地方公共服务均等化,减少生活环境条件差距,削弱人口置换的地区差异基础。第五,在保持历史城镇传统风貌的前提下,适度放松对原住居民的控制和管制,减弱和淡化历史城镇倾向于为游客提供步行观光点的旅游地属性,开发适宜历史城镇传统街道使用的便利交通方式,减少原住居民的生活成本,弱化人口置换的制度基础。第六,控制游客数量,规范旅游礼仪,提高游客素养,减少游客过载和游客旅游失范对原住居民产生的过度干扰,改善原住居民的居住环境。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原住居民个体发展与历史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控制两者间的差距和互斥效应,增强他们对传统社区现代化变迁的适应性、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原住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改善其生存环境,以此控制非同步性发展应激外迁引发的人口置换问题。当然,人口置换有其自身的复杂性,而且不同历史城镇的具体情况各异,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进行更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

江城子原文篇5

关键词:武汉 水文化 江城

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徐城北先生的文集这样叙述到:“武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寥寥数语,想必是对武汉最全面的概述了。同全国其他特大城市相比,武汉市的水资源优势突出。166个湖泊、165条河流点缀其间,水面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数第一。丰富的水资源为武汉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汉的人文 历史 就是水兴武汉、武汉兴水的历史。

一、水文化的内涵

水,是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管仲曾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综观世界文化流源,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枯容消长明显地 影响 了巴比伦王国的胜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是古希腊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黄河长江,则滋润了蕴籍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所以,从人类 发展 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将一切文化现象纳入到“水文化”的范畴内,“水文化”称的上是其他文化的母体。总的来说,水文化是对传统水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升华,其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认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水文化有不同的含义。

从 哲学 的角度来讲, 《管子·水地篇》中说“书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这里,水充满生机和活力;而老子从另一个角度论水德“上善弱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儿于道。”这也体现了水的人格魅力。可见,水文化就是人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人水和谐发展”的最初依据。

从水利的角度来讲,水文化是人类对 社会 各个 时代 和时期水环境观念的外化,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生态水环境和满足兴利除害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指导自身行为和评价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准则。

从景观的角度来讲,城市特色景观的生成不外乎三种途径:一是美学途径,二是心 理学 途径,三是历史文化途径。城市景观设计的三大原则是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文化。水文化就是指在在城市景观的建设中充分利用城市的人文水资源,以水为载体,紧密联系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将人的行为、历史水文化和创造城市特色景观综合协调考虑。

二、江城武汉的三镇风貌

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山丘、湖泊与平陆相间,享有“江城”和“百湖之市”的美誉。从3500年前古“云梦泽”旁盘龙城的兴衰,到三国时期占据长江天险的武昌城的兴起,再到汉水改道后汉口的繁荣,以及近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快速发展而成的“大武汉”。水生态系统的演变不仅在武汉的各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起着特殊的作用,而且还造就了武汉“两江三镇”的城市格局。

汉口是武汉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武昌和汉阳分别隔长江和汉江相望。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之口,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当时有夏口之地名。汉口因其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说。明朝成化年间,汉江几经改道,最后使得今天的汉口成为同临两江的黄金地段。至明朝末年,汉口已经相当繁华,与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并称“四大名镇”。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为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有意思的是,今天的武昌高校林立,文风盛行,成为了武汉市的文化区,与当年的“以武治国”相去甚远。“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是武汉三镇中最早成形的,被武汉人称为老城。

三、江城武汉的水文化优势

城市的建设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张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武汉的文化特色与个性究竟是什么?历史学家冯天瑜先生曾经说过:“城市风格首先依托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特色。武汉在这个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江城风格’。” 余秋雨先生说:“

四、江城水文化的传承与 发展

武汉是一座源水而发、因水而兴的城市,其城市之根就是水,文化之根就是水文化。因水患肆虐而闻名的龙王庙,江河交汇的南岸嘴,山拥水抱的东湖风景区,全国最大的滨江景观江滩……这些无一不体现出武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但是 目前 武汉市的水文化 研究 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对于杭州、成都等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不仅在 理论 研究上没有形成严密成熟的体系,而且对现有的水文化资源保护不够,致使水文化优势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江城子原文篇6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而都江堰恰恰集合了二者,拥有灵秀的山与圣洁的水。这个目前世界上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大型古代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着泄洪、排沙、控制水量的作用。

位于北纬30 度的都江堰市,创造了两个人类文明的奇迹,一个是灌溉千里的都江堰雄踞江源,一个是道行天下的青城山拔地而起。都江堰,因水而灵动;青城山,因山而深邃。千古奔涌的都江堰水文化,源远流长的青城山道教文化,使都江堰市拥有两处世界遗产。

千古一父子

关于都江堰的建造时间,古今历史上虽有许多争论,但大多数学者一般认为是在公元前256 年。

那一年,李冰任蜀郡守。那时,旱涝是四川最大的困扰。在李冰看来,既然自己当了郡守,就必须完成“守”的职责,成为一个水利学家。于是他赶到玉垒山看水势,看到江水一浪高过一浪,虎头岩伸到江心,水转向南流。南路涨洪水,淹死人畜;东边平坝上,却缺水灌田。

李冰听一个老者说,只要在河心筑一道分水堤,把江流分成两股,南边的洪水就不会那么凶。再凿开玉垒山的尾部,开条新河通成都。到那时,不但能灌田,就是筑城造桥急需的物料――竹子,也可以随水漂下去,一直漂到成都,化水害为水利。于是,李冰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虽然他没有学过水利,但肩上的使命就是最好的学校,他苦心钻研了几年,总结出治水的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弯截角,逢正抽心”,这一理论直到20 世纪仍被水利工程界的人们奉为圭臬。以此而言,李冰对于水利方面的建树,足以称为那个时代的先锋。

余秋雨先生喟叹都江堰的卓越与非凡,他拿长城与都江堰作比,说:“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决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它就是都江堰。”

秦始皇用雄壮、蛮吓、残忍的态度下令修筑长城;李冰用智慧、仁慈、透明的方法指导治水筑堰。任何事的开始都注定了它的未来趋势。长城半是防御半是排场,世代修葺,不离初衷。直到今日,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都江堰从开始就清朗可鉴,它日后的延续也就出奇的卓尔不群。李冰命令自己的儿子做3 个石人,在江中测量水位。他逝世400 年之后,也许3 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新造了3 个3 米高的“石人”测量水位。这位汉代水官懂得李冰的心意,惟有那里才是李冰最合适的岗位。

1970 年石像出土时,有一尊头部残缺过半,但手上有长锸紧握着。人们说这是李冰的儿子,但我更愿意相信那是李冰。“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只要都江堰不垮,李冰的精神就一直存在,李冰后代繁衍不息,轰鸣的江水是他至圣至善的遗言。

两千余年前,李冰父子修都江堰,凿玉垒山,岷江水从玉垒山中穿行,被截断的山丘成为江中孤岛,唤作离堆。

离堆前的江口处渐渐形成了一座城市。城市以离堆为中心呈扇形分布。无论是草庐泥舍,还是后来的高楼广厦,都像跪拜的臣子,面向离堆,臣服于征服自然的奇迹。千年以后,这座城市叫做都江堰。

一堰成天府

都江堰有五条江穿城而过,大大小小300 余条沟渠纵横遍布在都江堰市内,并由此延伸到整个成都平原。它为成都平原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成都平原的繁荣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而成都平原经济的发展,又要求都江堰有更大的发展,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史记・河渠书》里说李冰修建都江堰的目标是防洪、行舟( 漂木)、灌溉,灌溉并未列在首位。《水经注・江水》引东汉应劭著《风俗通》里说:“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灌田万顷。”《水经注》里又说,诸葛亮那时已认识到都江堰是农业的根本,蜀汉的依靠。不仅派堰官、兵丁护之,还开凿了红安河,扩大灌溉面积。

到宋代,关于李冰兴修水利的提法更为明晰,宋徽宗于大观二年(1108 年) 七月下诏指出:“李冰为蜀守凿离堆,遂捍水以溉民田。”即李冰凿离堆,拦水灌田。赵忭的《成都古今集记》中说:“灌溉川西南十数州稻田。”

清雍正十一年(1730 年)时任四川巡抚的宪德,对都江堰灌溉田亩进行了清丈,向朝廷送《都江堰酌派夫价疏》奏折,当时,灌溉灌、郫、崇、温江、新繁、新都、金堂、成都、华阳九县田76.53 万亩( 折合今5.1 万公顷)。光绪年间恢复发展到14 个县。1943 年统计灌溉面积为17.7 万公顷。1955 年灌溉面积为18.8 万公顷。

不难看出,历史上记录都江堰的灌溉功能逐步提升到了首位,从始建到解放初,灌溉面积翻了四倍,水能也有一定的利用。

新中国成立后,都江堰开发的深度与广度有巨大飞跃。首先,开发目标已拓宽为灌溉、城市工业生活用水、水力发电、漂木、水产、旅游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灌溉面积已达66.7 万公顷以上,比解放初期又翻了四倍,受益范围达36 个县;其次,都江堰已由一个历时2000 多年的单纯自流引水工程演变成为一个蓄、引、提相结合的系统工程;第三,解放后建设规模之宏大,是历史上无法比拟的,灌区向东南西北延伸,从平原向丘陵山区扩展,穿山越岭,筑堰建闸,建筑物以数万计,干渠长近2500 公里,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基础设施。

问道青城山

在李冰建堰400 年后,也就是公元143 年,东汉道士张陵千里奔波之后来到都江堰,在青城山修身养性,结庐传道,创建了影响中国政治与文化近1800 年的道教。从此,青城山与都江堰便成为烙在世界文明史上的“中国符号”。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12 公里处。坐在来往于市区和青城山之间的长途车上,时常可见“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字牌。这是都江堰人的骄傲所在,“拜水”是城市的精神寄托,“问道”则为城市的文化底蕴。

青城山也称“赵公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财神赵公明的故乡,金鞭岩景点相传就是财神隐藏金鞭的所在地,因此自古就有到青城山拜财神的讲究。作为“天师祖庭”、“神仙都会”的青城山,神话给了青城山生命,道教给了青城山尊荣。千年来,道教文化熏染下的青城山,形成众多的祈福节庆――从大年除夕夜开始,上新年第一柱香,到正月初五的“接财神”,再到二月十五为庆祝道教鼻祖老子的诞辰,再到八月的道教文化节。

我们在巴蜀的民俗风情中很容易找到道文化的影子,这些均源自青城山这座道教名山的影响。所以说道文化与水文化基本构成了整个巴蜀文化的框架,并渗透在四川人的生活当中。

地震摧不垮

背靠清幽静远的青城山,拥抱惠泽天府的一江清流,都江堰不知令多少人神往。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市受损严重,城区超过50%的建筑需重建。让都江堰人欣慰的是,除却鱼嘴处遍布裂痕外,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并未受损。

远处隐隐青山的轮廓还显示着往日的神秘,江水依旧日夜不息地流淌,庆幸这座古老城市抗击自然的精神风骨犹然,为设计重建方案而进行的调查已展开,人们正在为美丽的明天而努力。这座以征服自然为骄傲的城市,正在将骄傲延续。

江城子原文篇7

[关键词]湖北 因子分析 江汉中下游流域 县域综合经济实力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属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范畴。通常来说,这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县域经济的发达与否能折射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县域经济越发达,城乡二元结构越不明显。

同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流域特征,自古以来,人类择水而住,大江大河―般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流域作为水的媒介,由水、土、气、生物等自然要素和人口、社会、经济等人文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共同构成自然―社会一经济复合系统,对流域各县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从地理条件、发展潜力上来看,江汉流域流经“两圈一带”,可以利用其作为促进湖北经济发展的副引擎,与长江流域相辅相成,通过要素集聚形成极化和扩散效应,进而逐步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二、各县综合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1、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境内汉江流经的23个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使用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

因子分析是使用数学方法建立起来的关于变量之间组合关系的方法。在遇到研究多个指标的实际问题时,指标较多会给分析带来很多的麻烦,增加分析问题的复杂性和难度。对于这些多指标的实际问题,我们希望能找到合理的个数较少的综合指标去替代实际得到的个数较多的指标,这样既可以减少所要分析的指标个数,又不损失原指标所包含的信息。而因子分析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但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被称为公共因子。对所研究的问题就可以试图用最少个数的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分量。从中找出几个主要的因子,每一个主要因子代表反映经济变量间相互依赖的一种经济作用,抓住这些主要因子就可以帮助我们对复杂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变量指标的选取。指标的选取应该遵循以下5个基本原则:功能性、可获取性、完备性、非重叠性、可比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沿江经济的特点,选择反映经济实力、产业效益、外贸外资、生活水平的指标,具体如下:X1,国民生产总值(亿元);x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人);x3,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X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X6,外贸出口总额(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8,当地政府一般预算收入(万元);X9,招商引资额(万元);X10,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ll,城镇化率;X12,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

(2)数据来源及处理。湖北境内汉江流经28个县、市(区):丹江口市、房县;神农架林区;老河口市、谷城县、保康县、南漳县、宜城市、枣阳市、襄阳区、襄樊市城区;钟祥市、沙洋县、京山县、荆门市城区;应城市、汉川市、云梦县、孝南区;随县;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监利县、洪湖市;蔡甸区、东西湖区、汉阳区。但襄樊市城区、荆门市城区、东西湖区、汉阳区是城区,神农架林区不参加2009年湖北县域经济考核,将它们剔除后对余下的23个县进行评价。文中所用数据均来源于《2009年鄂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报告》。具体数据见表1。

3、湖北沿汉江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1)原始数据的标准化。评价的样本矩阵为。为了方便对数据的分析,先进行原始数据的标准化以消除量纲的影响,即原变量减去其均值再除以其标准差,记为。

(2)计算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确定待分析的原变量是否适合于因子分析。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KMO>0.6且通过了Bartlett的显著性检验,那么变量就适合做因子分析。

(3)计算特征根及其累积贡献率,确定主因子数目。变量的差异一般通过方差来反映,本文采用主成份法提取因子,因子选取的标准是特征值大于1。通过统计检验后,我们可以计算出各指标变量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各因子所对应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积贡献率等。由于前4个主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且累积贡献率已达到83.8%,因此本文选用4个主因子进行分析。其具体数据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到,第1个因子的特征值为5.683,解释原有12个变量总方差的47.357%,累计方差贡献率为47.357%;第2个因子的特征值为1.755,解释原有12个变量总方差的14,628%,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985%;第3个因子的特征值为1,414,解释原有12个变量总方差的11.786%。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3.771%;第4个因子的特征值为1.201,解释原有12个变量总方差的10.007%,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778%,4个因子共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83.778%。总体上,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

(4)建立因子载荷及因子命名解释。为了能够更加便于对公共因子相对于原始指标载荷的解释,往往要对公共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旋转)。由表2可见,因子旋转后,累计方差比没有改变,但却重新分配了各个因子解释原有变量的方差,改变了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使得因子更易于解释。具体数据见表3。

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第1主因子在X1,X4,X5,X6,X9这几个指标上有较大因子载荷,国民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总额、招商引资额这几个指标集中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模,我们把第1个因子称为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因子;第2主因子在X2,X7,X8,XIO,Xll这几个指标上有较大因子载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当地政府一般预算收入、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这几个指标集中反映了人民生活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可以定义为生活水平因子;第3主因子在X3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上有较大载荷,可以定义为产业结构因子;第4个主因子在X12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上有,

较大载荷,可以定义为政府收入政策因子。

(5)综合因子得分评价模型的建立。采用回归分析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并据此计算出4个因子得分。由于各因子对综合经济实力的贡献率不同,本文以各因子的贡献率为权数来确定综合因子,综合因子的计算公式为:F=(0.47357F1+0.14628F2+0.11786F3+0.1007F4)/0.83788。具体数据见表4。

4、结果分析

从总得分来看,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排名前三,其综合得分为正且领先其他县域0.5分以上;其次是襄阳区、汉川市、孝南区、钟祥市、京山县、枣阳市、丹江口综合得分在0.5~0分区l司;蔡甸区、监利县、应城市、洪-湖市、云梦县综合得分在0~0.3分之间;0~宜城市、南漳县、沙洋县、保康县、谷城县、随县、老河口市,综合得分都在-0.4分以下。

排名前三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其综合实力在江汉流域远远高于其他县域,同时这三个市的第1主因子得分也同样排名前三,这说明这三个市的整体经济实力也是相当有竞争力的。仙桃市是湖北重要的轻工基地,同时食品加工、机械电子行业都在飞速发展;潜江市地上盛产粮棉油,地下富藏油气盐,为其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天门市作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其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都为当地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三个市的第2主因子排名仅在14、6、16位,在整个江汉中下游区域中排在中下位置,这说明这三个市的县域经济人均生活水平并不与其整体经济实力相当,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在第3主因子上三个市的评分则分别为12、19、5,除了天门市的排名比较靠前外,另两个市的水平处在较低水平,这可以看出仙桃和潜江过分依赖农业和工业,三产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其对经济没有明显的拉动作用,相对来说,天门的三产发展比较协调。同时在第4主因子上,三个市的排名为6、5、20,天门在财政收入上过份依靠非税收入,地方财政存在一定压力。

排名在4-10位的襄阳区、汉川市、孝南区、钟祥市、京山县、枣阳市、丹江口这几个城市中,虽然综合得分为正,但与前三名有较大差距。在第一主因子县域整体经济水平上,除了丹江口得分为负外其余都为正,且排名水平与综合得分排名大体上相同,这是第1主因子在综合得分因子上载荷较高引起的。在生活水平因子上,除枣阳外其余各县域得分均为正且与综合排名大体相同。枣阳岗地面积较大,居民创收方式有限是影响生活水平因子的重要原因。在产业结构因子上,京山、汉川、钟祥三地得分为负,这与当地近些年来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农业密切相关,从而导致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在政府收入政策因子上,除丹江口为2.067、汉川为0.165外其余各县均为负数,即各县财政对非税收入都有一定的依赖,不利于长久的发展。

排名在10位以后的县域综合得分均为负数,除监利、蔡甸区、应城市外各县在各主因子得分上的排名与综合复分排名大体相同,与排在前几位的县域相比呈现出较弱的区域经济竞争力。监利、蔡甸区、应城市这几个城市虽然综合因子较弱,但人均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尤其蔡甸区由于毗邻武汉、交通发达,人均生活水平有与武汉接轨的趋势,在第2因子排名中位于23个县域首位,这与这几个县域环境质量较高、规划合理、地方政府对城市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分不开的。但同时也反映了―个情况,江汉流域的县域经济中出现了与资源型城市相反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非均衡发展。

根据表4的综合得分及排序,我们将综合评定分为三类,综合得分为正的我们定义为综合性县域经济;得分在-0.336~-0.0269分的我们可以定义为潜力性县域经济;得分在-0.6768~~-0.4164分之间的城市定义为欠发展县域经济。具体如表5所示。

三、绪论和建议

―个地区的竞争力水平是该地区经济、基础建设、科技、教育、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反映。虽然23个县域同属汉江流域,但各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差距依然比较显著,与沿海发达县域相比差距甚远。城市化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都使其在区域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各县竞争力水平随着距离武汉空间位置的远近和交通可达的难易呈现出从东南部地区向西北区递减的分布特点。这其中江汉平原的地理优势及武汉城市圈的辐射效应固然起了一定的带动作用,但县域经济水平是众多要素耦合的结果,不仅是自然环境或者单纯区位的差异,也不只是历史机遇的偶然,更多的是各地对发展机遇的把握和发展思路的选择。本文认为,江汉沿岸发展县域经济,一方面要主动接受“两圈一带”的辐射带动作用,依靠武汉、荆州两个增长极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不盲从、不跟风,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注重县域经济各方面的平衡发展,扩大和提升那些得分较高的优势因子,同时重点关注并充分发展得分为负的劣势因子,从内外两方面着手创造条件实现自身经济的腾飞。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针对综合性县域经济,这10个综合得分为正的县域经济作为流域中综合实力比较高的区域在整个湖北省县域经济中排名并不理想,这一方面是由于湖北省其他一些县域经济受到省经济增长极的辐射效应更为明显,另一方面它们这10个县域将重心侧重于工业化从而导致人均生活水平比起工业化水平来略有逊色,同时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也使他们的综合实力受到了影响。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应该注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注重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不协调的状况,各地政府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完善基础设施,搞好区域规划,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潜力性县域经济的特点是城市规模较小,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完全跟上,属于开发中的区域,特点是人均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后劲十足。但这类城市的支柱产业较少,应充分发挥开发中区域的灵活性,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也应注重运用新技术对区域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江城子原文篇8

丽江古城曾经历过一次6.8级大地震,那次地震虽然给它造成了重大损失,但却也成为了它往后成名的“奠基石”。后来,这里发生过一次火灾,最为神奇的是那次火灾仅仅烧毁了一间房子就自己熄灭了。老人们都说那是因为有东巴神灵的庇护。也许因为有了东巴神灵的庇护,丽江古城才有了现在的殊荣。

饱经沧桑的丽江古城,引来了无数观光者。下雨天是拜访丽江古城最好的时机,诸多导游会这样对游客说。可我却偏爱淡淡的阳光斜斜地射着的微微有些阴霾却不潮湿的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的石子路是用家乡特有的五色石铺就的,石子经过岁月的洗刷后变得很光滑,看上去像是各色的小瓷片。鞋踩在石子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丽江古城的河不像苏州的河那样宽,可以容下小船,可以架起石拱桥。丽江古城里只有一条条明澈清莹的小河,河里的水草和石子都看得很清楚。淡淡的阳光射进去,伴随着叮叮咚咚的流水声,欢快而明亮。

丽江古城的房子矮矮的,古色古香。黛青色的瓦片,小巧的石阶,门前摆着几个做工精致的竹椅,给人以安静的感觉。竹椅木雕流畅圆润的线条,协调有致的色彩,又让人觉得古城人真像古城水一样灵秀。

丽江古城里有许多既古朴又漂亮的茶馆,招牌上分别写着汉字和东巴文字,屋内是原木的地板,原木的桌椅。桌上还铺着蜡染的青色布,挂着长长的流苏,一切都充满了温情。在这里细酌一杯普洱茶,会是很好的享受。手中握着热热的茶杯,微风拂面,轻嗅阳光的味道,你仿佛就能感受到丽江古城的气息就像你手中的普洱茶一般清香而微苦,醇厚而沁人。街边穿着纳西服装的老人看着游人说笑着,眼里尽是自豪。

如果你是个简简单单的人,就会认为丽江古城是那么一个质朴的地方。当你闲下来坐在门前的竹椅上看着夕阳下安静的丽江古城,聆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品味着淡淡的香茗时,生命中那火一样的青春,蜜一般的生活,茶一样醇香的岁月便会如在眼前。

上一篇:名言警句励志范文 下一篇:致富小机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