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词范文

时间:2023-09-22 18:05:53

柳永的词篇1

关键词:柳永;宋词革新;慢词与词调;审美情趣

柳永是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他是北宋词坛上第一个卓有建树的词人。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到了柳永那个时代,已经走向了一条艰难的窘迫小路。词坛上小令占据着主导地位,题材僵硬,思想感情有待于深化,表现手法也有待于创新,形式、题制、语言等等都有待于丰富和完善。而就是柳永,通过对慢词的探索创造,突破了此类种种诟病,为宋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宋词得到了高度的发展。柳永对宋词的革新是多方面的,其影响也是巨大的。

1、慢词的发展和词调的丰富

如果说苏轼通过“以诗为词”的途径,建立了豪迈词风,从而使作为“艳科”的词提高了文学地位,并与传统文学并驾齐驱。那么,柳永则通过“以赋为词”的方式,使慢词得了到长足的发展。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柳永生活的那个年代,慢词只在市井艺人口中传唱,柳永勇于摒弃传统的偏见,大量创作慢词、填写慢词。有数据统计,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调125首。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起头并进。

慢词扩大了篇幅体制,也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含量,增强了词的表现能力。玩赏冶游、都市风光、歌姬情感、咏史怀古、羁旅行役,在柳永处皆可入词。将自身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人生融入词中,词的题材着实得到了大大的拓展。

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可以说,宋词流经柳永之手,体制基本完备了。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等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2、改变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

宋代有冶游的社会风气,许多知识分子都好尚声色之乐,而且还留下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但大多数作者都是一种士大夫型的心态,追求单薄清高的虚无境界,给人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这与普通市民的世俗心态是不能接轨的,是一种贵族化的文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则愈显老态龙钟。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

2.1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

在柳永之前以及同时代的同类题材词作中,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一般只是自怨自艾,逆来顺受,内心的愿望含而不露。而柳永词作中的世俗女子,则是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无所顾忌地坦陈心中对平等自由的爱情的渴望。如他的《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享单。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该词写女主人公因爱人外出未归而忧愁苦闷,坦率真诚。这种泼辣爽直的性格,直抒其情的写法,正符合市民大众的审美情趣。

2.2表现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

在词史上,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如《慢卷绸》:

闲窗烛暗,孤帏夜永,欹枕难成寐。细屈指寻思,旧事前欢,都来未尽,平生深意。到得如今,万般追悔。空只添憔悴。对好景良辰,皱著眉儿,成甚滋味。

红茵翠被。当时事、一一堪垂泪。怎生得依前,似恁偎香倚暖,抱著日高犹睡。算得伊家,也应随分,烦恼心儿里。又争似从前,淡淡相看,免恁牵系。

写女主人公与情人分离后的追悔和对欢乐往事的追忆,生动传神。这类表现普通女性心声的词作,配合着哀婉动人的新声曲调演唱,自然容易引起大众情感的共鸣。

2.3表现了下层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

柳永长期流连坊曲,与歌妓交往频繁。他虽然有时也不免狎戏玩弄歌妓,但更多的是以平等的身份和相知的态度对待他们,认为她们“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少年游》),赞美她们“自小能歌舞”、“唱出新声群艳伏”(《木兰花》)的高超技艺;关心同情她们的不幸和痛苦:“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伤心。”(《少年游》)也常常替她们表白独立自尊的人格和脱离娼妓的愿望:“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迷仙引》)柳永这类词作,与晚唐五代以来的同类词相比,不仅有内容风格的不同,更体现出一种人格观念的变化。摘去有色眼镜来对待歌妓,不得不说是一种突破。曾大兴说:“把歌妓当人看,这就是最大的善。”在封建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念中,歌妓只是一种,好听的会说“尤物”,但终究是不会被当作人来看的。而柳永置她们于平等的地位,并与之产生过强烈真挚的爱情。它排开了政治经济关系的考虑,排开了“门当户对”的陈旧观念,具有反封建的叛逆意义。

2.4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迎新春》)的汴京使他流连忘返;“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瑞鹧鸪》)的苏州,也使他赞叹不已。他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的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华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

对于贵族词坛所缺失的,柳永首先在词里发扬了平民风格和平民意识,扩大了词的社会基础。他深切关注着普通人的生活、情感、命运,在他笔下,歌妓们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矛盾、有痛苦,更有热切的理想和追求。将歌妓视为普通人,对之人性人格大肆挖掘,这不能不说柳永具有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平民意识。

3、语言表达方式的大胆革新

柳永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炼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如“怎”、“争”、“伊家”、“阿谁”、“看承”、“消得”等等通俗又富表现力的词,从而显得生动、活泼、亲切。既使词的语言大为丰富,又让读者亲近,易于理解和接受,贴近市民大众口味。

为适应词的体式和内容的变化,柳永还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表现手法。小令由于篇幅短小,只适于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象群来烘托、传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绪。而慢词则可以尽情地铺叙衍展,故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或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或铺陈描绘情事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如《雨霖铃》中,作者用铺叙衍情法,将整个送别的场景、过程、别前、别时、别后的环境氛围以及人物的动作、情态、心绪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和具体的刻画。

柳永还巧妙地利用时空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而创造出独特的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如《驻马听》、《浪淘沙》(梦觉)和《慢卷绸》(闲窗烛暗)等。后来周邦彦和都借鉴了这种结构方式而加以发展变化。与铺叙相结合,柳永还大量使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不用假借替代;言情叙事,不需烘托渲染,而是直抒胸臆。如《忆帝京》“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不加任何藻饰,却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曲折的心理过程。

4、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

柳永创造和发展了词调、词法,把词的审美趣味方面带向了通俗化的方向发展,他还把词的题材朝着自我化的方向进行了拓展。晚唐五代词,除韦庄、李煜后期词作以外,大多是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柳永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

柳永在仕途上屡受挫折,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四处宦游干谒。由于“未名未禄”,必须去“奔名竞利”,于是“游宦成羁旅”,“谙尽宦游滋味”(《安公子》)。而长期在外宦游,又“因此伤行役。思念多媚多娇,咫尺千山隔。都为深情密爱,不忍轻离拆”(《六么令》)。不仅如此,为了追逐利名,不得不远离亲人:“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念荡子、终日驱驱,争觉乡关转迢递。”(《定风波》)《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苏轼就是沿着这种抒情自我化的方向而进一步开拓深化的。

5、结语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宋词的转变和发展以及对后来词人的影响甚大。南北宋之交的王灼即说“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又说沈唐、李甲、孔夷、晁端礼、万俟咏等六人“皆有佳句”,“源流从柳氏来”(《碧鸡漫志》卷二)。即使是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也无不受惠于柳永。

柳永本来也是积极进取的仕子,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最终厌恶功名,成为耽于世俗之乐的浪子,将自己融入市井之中。长期与市民交往,使他深刻地认同市民的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从而走出了一条与歌妓乐工合作的创作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知识分子与市民群众之间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隔阂,沟通了作家文学和市民文学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市民文学的格调,也拓宽了作家文学的视野,从而丰富了整个文学的审美风貌。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曾大兴.柳永和他的词[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3]王定璋.宋词寻故[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

[4]赵长征.柳永[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

[5]谢桃坊.柳永词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谢桃坊.柳永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7]刘占召.张海凤.柳永词赏读[M].北京:线状书局2007年.

[8]薛瑞生.柳永词选——古典诗词名家[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9]王晓霞.论柳永的咏物词[J].文学教育2008年第12期.

柳永的词篇2

一、柳永开创了描摹城市繁华景象与市井风情的先河

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首推歌咏杭州繁华景象与市井风情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烟柳”三句总写钱塘之繁华富庶,前两句尽展街巷河桥的美丽和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市列”三句,“珠玑”“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竞豪奢”三个字又极尽刻画肆间商品琳琅满目,商人比夸争耀,穷奢极欲。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第一次在柳永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令人目不暇接。最可贵的是,《望海潮》一词,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开启了词坛歌咏都市风貌与市井风貌的新纪元。这一切得益于他长期生活在烟柳画桥、满目繁华的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

二、柳永第一次将社会最底层的歌妓全面展现出来,并表示对她们不幸命运的同情

凡所存在,即可人词——浅谈柳永词题材创新

文 张 丹

唐五代敦煌民间词,原本是歌唱普通民众心声,表现他们喜怒哀乐,到了文人手中,词的内容日益集中于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至柳永方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增添了新的社会生活内容。他将都市风貌、市民生活和失意文人的羁旅愁情带进词的领域,借词尽抒眼中景、心中事、胸中情。

一、柳永开创了描摹城市繁华景象与市井风情的先河

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首推歌咏杭州繁华景象与市井风情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烟柳”三句总写钱塘之繁华富庶,前两句尽展街巷河桥的美丽和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市列”三句,“珠玑”“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竞豪奢”三个字又极尽刻画肆间商品琳琅满目,商人比夸争耀,穷奢极欲。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第一次在柳永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令人目不暇接。最可贵的是,《望海潮》一词,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开启了词坛歌咏都市风貌与市井风貌的新纪元。这一切得益于他长期生活在烟柳画桥、满目繁华的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

二、柳永第一次将社会最底层的歌妓全面展现出来,并表示对她们不幸命运的同情

在这类词中,柳永将笔端伸向歌妓们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和忧愁,把她们的身世之悲、遭遇之惨、内心之苦、感情之真如实道来。柳永一生仕途失意,坎坷潦倒,导致他对这些生活在繁华都市生活后面因各种原因不得不以脸面、甚至身体换生活的女子内心深处的酸甜苦辣有着深刻的体会。如,《锦堂春坠髻慵梳》:

坠髻慵梳,愁娥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剪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这首词以代言体的方式塑造了一位泼辣、傲气不拘礼法的市井女性,她对负约不归的郎君既埋怨又数落,并且设想等他回来时该如何软硬兼施地惩治他,以使他今后再也不敢无端造次,这种泼辣爽直的性格,直抒其情的写法,正符合市民大众的审美趣味。

同时柳永还有一些关心同情歌妓的不幸、替她们表白独立自尊人格及脱离娼籍愿望的作品。如,《少年游》“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深情诉说了她们的不幸遭遇;《迷仙引》“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摹拟一个妙龄歌妓的口吻,道出她厌倦风尘、追求爱情的心声。

三、抒写羁旅行役之苦,表现羁旅行役情怀

现存柳永213首词中,羁旅行役词就有70首。在柳永词中,那些以秋暮雨霁为背景的作品,几乎都是以天涯游子身份嗟叹羁旅行役愁苦的。《木兰花慢》写那“依危楼”的思乡客,遥望无边原野,“纵凝望处,但斜阳暮霭满平芜”;《卜算子》写那“登临”“楚客”,远眺重叠峰峦,“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定风波》写那“伫立长堤”的游子,“骤雨歇,极目萧疏,寒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词人准确地把握了秋暮雨霁则视野顿宽的特点,把纵目远眺、感慨万千的抒情主人公引进画面,抒写坎坷困顿而壮心未泯上的游子情怀。南宋陈振孙说柳永“尤工于羁旅行役”(《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真可谓评价精准。

柳永和所有的封建士子一样,把功名仕宦作为毕生追求的理想。他自视颇高,认为“定然魁甲登高第”。然而“流连坊曲”的浪子行径使他屡试不第,晚年及第后又仕途偃蹇。柳永的羁旅行役之作,往往是他壮心勃勃地追求继而厌倦至困惑的情绪的流露。《夜半乐》《曲玉管》都是此类佳作。这类词常把地理风光的描写与思乡怀人的感情,风尘劳碌的生活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融合在一起,表现出封建社会失意文人的伤感悲凉。

这一切创新都使得柳永堪称宋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他掀开了词史新的一页,对词的内容有开拓之功,也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作者单位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凌高新中学)倒,导致他对这些生活在繁华都市生活后面因各种原因不得不以脸面、甚至身体换生活的女子内心深处的酸甜苦辣有着深刻的体会。如,《锦堂春坠髻慵梳》:

坠髻慵梳,愁娥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剪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这首词以代言体的方式塑造了一位泼辣、傲气不拘礼法的市井女性,她对负约不归的郎君既埋怨又数落,并且设想等他回来时该如何软硬兼施地惩治他,以使他今后再也不敢无端造次,这种泼辣爽直的性格,直抒其情的写法,正符合市民大众的审美趣味。

同时柳永还有一些关心同情歌妓的不幸、替她们表白独立自尊人格及脱离娼籍愿望的作品。如,《少年游》“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深情诉说了她们的不幸遭遇;《迷仙引》“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摹拟一个妙龄歌妓的口吻,道出她厌倦风尘、追求爱情的心声。

三、抒写羁旅行役之苦,表现羁旅行役情怀

现存柳永213首词中,羁旅行役词就有70首。在柳永词中,那些以秋暮雨霁为背景的作品,几乎都是以天涯游子身份嗟叹羁旅行役愁苦的。《木兰花慢》写那“依危楼”的思乡客,遥望无边原野,“纵凝望处,但斜阳暮霭满平芜”;《卜算子》写那“登临”“楚客”,远眺重叠峰峦,“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定风波》写那“伫立长堤”的游子,“骤雨歇,极目萧疏,寒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词人准确地把握了秋暮雨霁则视野顿宽的特点,把纵目远眺、感慨万千的抒情主人公引进画面,抒写坎坷困顿而壮心未泯上的游子情怀。南宋陈振孙说柳永“尤工于羁旅行役”(《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真可谓评价精准。

柳永和所有的封建士子一样,把功名仕宦作为毕生追求的理想。他自视颇高,认为“定然魁甲登高第”。然而“流连坊曲”的浪子行径使他屡试不第,晚年及第后又仕途偃蹇。柳永的羁旅行役之作,往往是他壮心勃勃地追求继而厌倦至困惑的情绪的流露。《夜半乐》《曲玉管》都是此类佳作。这类词常把地理风光的描写与思乡怀人的感情,风尘劳碌的生活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融合在一起,表现出封建社会失意文人的伤感悲凉。

柳永的词篇3

柳永词 歌妓形象 特征

歌妓是柳永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学形象,《乐章集》中歌妓词大约占一半左右。除了歌妓词以外,柳永创作较多的羁旅行役词,歌妓形象也是频繁出现。

一、柳永词作大量出现歌妓形象缘由探讨

首先,柳永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柳永天生浪漫多情的本性被儒家礼法长期压制,久留于内,必求发之于外。柳永在北宋真宗咸平年间进京参加其第一次进士考试,就成了一个发泄的契机。

其次,从当时的社会风气看,汴京是十分繁华和艳冶的: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记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酒楼盛况云:“凡京师酒楼……南北天井两廊皆小阁子……浓妆数百,聚于主廊上……望之宛若神仙。”而当时的士大夫们在这种情况之下,也是纷纷冶游成风。在这种内因外因之下,柳永难免留恋花街柳巷,结识了大批的歌妓,这就成了柳永词作中,歌妓素材的主要来源。随着柳永人生悲苦愈甚,柳永和歌妓们的交往程度的不断深入,歌妓对柳永的影响也逐渐加大,歌妓形象也就自然而然地大量出现在了柳永的词作中。

二、柳词歌妓形象人格特征之一――欲望

柳永不少词作中的歌妓形象,鲜明地透漏着人性自然欲望。比如,《昼夜乐》(洞房饮散帏静):洞房饮散帏静。拥香衾,欢心称。金炉麝袅青烟,凤帐烛摇红影。无限狂心乘酒兴。这欢愉,渐入嘉景。再如,《新》:须臾放了残针线。脱罗裳,恣情无限。

柳永将歌妓这一形象,放在一副充满暧昧,诱惑,激发人类原始欲望的场景中,比较直接地描写了男女欢爱场景:从文学上看,这些词句比较粗俗,浅薄,低级,基本看不到什么文学技巧和意境。从内涵上看,这些词句粗俗却直白,鲜明表现出了歌妓这一古代特殊的女性群体的欲望,这就打破了很多人只是将歌妓看做,和花、酒没什么区别的物化的陈腐思想,赋予了歌妓生命感,这种生命感虽然很初级,很原始,但是较之将歌妓物化的观点,毫无疑问也是一种进步。而且,像柳永这么浅露,大量地表现女性的原始欲望,在中国古代文学诗词作家中还是比较鲜见的。柳永词作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歌妓形象的原因:

首先,歌妓形象以充满人原始欲望的形象出场,基本出现在柳永在北宋真宗咸平或景德年间第一次进士科举之前的歌妓词中。在这一个时期,柳永还是年轻气盛,充满着壮志豪情,通过柳永第一次进士科考落榜之后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就可以看出来:“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落榜之后依然自负无比,可见落榜之前!在这种情况之下,柳永是很难将自己和低贱的歌妓放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柳永无法真正关心和了解歌妓的内心和苦难,仅仅是较多的关注了她们的欲望罢了!

其次,这一时期,柳永初涉社会,磨难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士大夫多将歌妓物化的观点影响较重,虽然略有进步(注意了歌妓的欲望),但进步不大,基本观点没变,对于歌妓的关注还是倾向于感观化。

三、柳永词歌妓形象的人格特征之二――苦难和反抗

歌妓多是破产农民的女儿,因家庭生计艰难而被迫卖给妓院为妓。也有其他良家女子,因各种偶然的原因被坏人拐骗入籍。她们的遭遇是非常悲惨的,柳永不少词作都有着深刻的揭露,如“自觉当初草草,细追想,恨从前容易,致的恩爱成烦恼”《法曲第二・青翼传情》;表现了其轻易将身托人,事后又后悔不已的痛苦和烦恼。如“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争忍便相忘。王孙动是经年去……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少年游・一生赢得是凄凉》)。”表现其被抛弃后追想前事、后悔不已的内心痛苦!

柳永笔下的很多歌妓由于充满了悲剧色彩,已经被词人当做了和自己一样的人,关注其内心,也就关注到了歌妓作为人的高级层面,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歌妓们的遭遇是悲惨的,面对悲惨,歌妓们并非一味逆来顺受,柳永歌妓词不少作品中表现出了歌妓们的反抗思想:

如“万里丹宵,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迷仙引・才过笄年》。这是一种鲜明的对于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反抗,在这些词句中,我们可以充分看到歌妓摆脱现实悲惨境遇,追求完美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呼喊!

四、柳永词歌妓形象人格特征之三――爱情

柳永笔下的歌妓形象,很多作品中都流露着鲜明的爱彩。柳永在第一次科举考试失败之后,开始渐渐与歌妓真心相交,相恋,相爱,相互思念,感人至深!他笔下的歌妓形象也往往透露着感人的爱彩。如“薄情漫有归消息,鸳鸯被,半香消。试问伊家,禁得愁无谬”《少年游?帘垂深院冷萧萧》。这是通过刻画歌妓在恋人离去后,不知结果的苦苦等待,幽怨无限中表现出歌妓内心真挚的爱情。

五、柳永羁旅词中的歌妓形象

而在柳永的不少羁旅词中,歌妓也是频繁出现,只不过这时候,歌妓已经成为了柳永在羁旅行役过程中的一种精神寄托而已!表面上回忆歌妓,实际上,是柳永对于羁旅行役生活的厌倦,对于过去自由自在生活、美貌多情,善解人意的歌妓的向往和怀念。

比如,“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永日无言,却下层楼(曲玉管・陇首云飞)。

在这里,歌妓在某种意义上讲,已经超脱了某个单独的人,转变成了柳永的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思念,一种表达对于现状厌倦和不满的方式。

六、柳永词歌妓形象出现苦难、反抗,最终成为词人精神寄托的原因

柳永在第一次进士科考失败之后,其极高的抱负遭受沉重打击,写下了《鹤冲天》词,触怒了当权者,一直到30多年后,北宋仁宗景元年方才进士及第,而在及第为官之后,柳永的仕途也是极为不顺利的,长期困于选调。

长期的不第、羁旅、困顿的生涯,使得柳永深切体味到了人生的悲苦,对于歌妓柳永颇有些“同时天涯沦落人”之感,于是开始真心真意地和歌妓交朋友,开始设身处地地了解歌妓的悲苦和她们的反抗精神。这时,歌妓已经不仅仅是其,而是成为了柳永的知己、朋友。所以,柳永在他第一次科考落榜后,其词作中的歌妓形象开始关注歌妓的内心苦楚,希望,反抗,而当柳永及第之后,长期在南方困于羁旅时,与红颜知己天各一方,这些美丽多情,善解人意的歌妓形象,自然而然也就升华为词人的一种精神寄托和怀念了。

参考文献:

[1]薛瑞生.乐章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袁行霈,莫砺锋.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宋]孟元老著.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现代善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2.

柳永的词篇4

关键词: 柳永 歌妓词 根源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排行第七,故又称柳七,福建崇安县五夫里(今武夷山市五夫镇茶景村)人。柳永出生于一个奉官守儒的封建家庭,家乡崇安县又是一个文风昌炽的名邦,因而受到良好的文化艺术熏陶,从小养成功名用世之志,他在家乡崇安五夫里度过了少年时代。作为宋初词坛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一生的创作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从983年到1003年左右,是柳永生活与创作的第一个时期。读书,冶游,初作与初试,是这一时期的基本内容。由于初涉人世,性情单纯,因而作品题材狭窄,赠妓与咏物词思想肤浅。从1003年写作《鹤冲天》到景v元年进士及第,是柳永生活与创作的第二时期。他的歌妓词与咏物词都摒弃了早期的浅率与无聊,揉进了悲凉的身世之感。从景v元年进士及第到去世,是柳永生活与创作的第三个时期,羁宦漂泊是这一时期的基本内容,其大量的羁旅行役词就写作于这一时期。

柳永的一生是一个悲剧,而《鹤冲天》一词的写作,就标志着他一生悲剧的开始: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他以“白衣卿相”的身份抗礼黄榜,还公然表示要去“烟花巷陌”“浅斟低唱”。宋仁宗留意儒雅,务本向道,深斥浮艳虚华之文。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填词,何要浮名?”柳永自此不得志,日纵游娼馆酒楼间,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进士及第前,他创作了大量的歌妓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丰富了宋词的艺术内涵。

探究柳永歌妓词创作的根源,大致有以下三点。

一、社会时代风气的影响

柳永的一生,跨太宗、真宗、仁宗三朝。仁宗在位的四十三年,正是北宋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黄金时期,也是同境内各民族关系最为和睦的时期。这一时期,北宋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出现了“四方无事,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繁荣景象。七十年间,人口数增加了百分之六十。随着经济繁荣,人口增长,北宋国内出现许多繁华的都市,如汴京、洛阳、广州、成都、杭州、扬州等。这些新兴都市兴盛繁华,人们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后,尽情享受着这种太平富足的生活。文武百官无不尽兴宴饮,百姓生活也极尽豪奢,东京的茶坊酒肆不能遍数,勾栏瓦舍五十余座,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满意情绪占了支配地位。歌妓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歌妓制度这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也空前繁盛。城市中的游乐活动随之迅速繁盛,文人狎妓已经形成一种风尚。当时,朝野上下皆以浅斟低唱、蓄妓为尚。这种时代风气因受统治者的提倡――“歌儿以养千年”而愈加流行。欧阳修、韩琦、苏轼都蓄有家妓。一些落魄的词人如晏几道、秦观等也经常出入轻歌曼舞、灯红酒绿的妓院。晏几道《小山集》中的艳词是比较多的。曾经官至宰相的欧阳修,也写过不少有花间遗风的艳词,如这首《减字木兰花》:“楼台向晓,淡月低云天气好。翠幕风微,宛转梁州入破时。香生舞袂,楚女腰肢天与细。汗粉重匀,酒后轻寒不著人。”柳永作为一个风流词客长期留连于秦楼楚馆,写作大量妓情词,也是受时代风气的濡染,与其他文人和官员并没有什么不同。

二、音乐才华和浪漫个性

柳永兄弟三人,长兄和次兄均为进士出身,官至员外郎。三兄弟“皆工文艺,号柳氏三绝”。柳永至京师,在正式参加进士考试之前,有过一段为时不长的游冶。唐人孙さ摹侗崩镏尽芳丛:“凡举子及新进士,三司、幕府但未通朝籍,未直馆殿者,咸可就游。”又说他自己“在京师,与群从少年习业,或倦闷时,同谐此外”。这种听歌狎妓的行为,对青年士子而言,不过是一种精神调剂,读书方为正业。一般人于此道多有所收敛,最终以功名事业为念。然而柳永却大大出格,沉醉于斯,流连忘返,所谓“佳景留心惯。况少年彼此,风情非浅。有笙歌巷陌,绮罗庭院。倾城巧笑如面”(《洞仙歌》);“太平世。少年时,忍把韶光轻弃……愿长绳,且把飞乌系。任好从容痛饮,谁能惜醉”(《长寿乐》)。一个“动修礼法”的世家子弟,在东京富庶繁华之地,何以独独对青楼歌妓青睐有加?这就不能不说到柳永的音乐才能和浪漫天性。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九云:柳永“少有俊才,尤精乐章,后以疾更名为永,字耆卿”。正因为柳永精于音乐,所以才能“变旧声作新声”。其词音律谐婉,声称于世,因此“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由于柳永长于音乐,其词风行天下,故歌妓多主动和他交往,以期获赠妙词新曲。另一方面,柳永风流浪漫的天性使他和歌妓多有往来。柳永的风流浪漫受中唐文人影响较多。中唐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一批文人以风流才子自命,习尚与歌妓往来,所谓“乐童翻怨调,才子与妍词”(白居易,《杨柳枝》)。中唐传奇也多写才子佳人的爱情。柳永受此影响,在《乐章集》中总是以才子自居,所谓“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他在词中反复自比宋玉,在《玉蝴蝶》词中写道:“美人才子,合是相知。”并且感慨:“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玉女摇仙佩》)柳永词一方面描写歌妓的花容月貌,一方面歌颂她们的兰心惠质。佳人对才子,柳词亦多有说明。如“每相逢,月夕花朝,自有怜才深意”(《尉迟杯》);“未肖得,怜我多才多艺”(《玉女摇仙佩》),等等。在与歌妓的交往中,柳永不仅展现了自己的音乐才华和浪漫个性,而且获得了知音见赏的精神愉悦。

三、对市民文艺深刻的心理认同

柳永浪漫的天性,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便是他对歌妓们所优为之的市民文艺产生的深刻的心理认同。北宋时期,以普通市民(包括歌妓、乐工)为主体的勾栏瓦舍文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而秦楼楚馆正是当时“竞赌新声”的所在,是市民文艺的策源地之一。柳永就在这里接受了市井新声的熏陶,开始了他最早的歌词创作。据杨《古今词话》载,柳永少年时代就对通俗文艺怀着浓厚的兴趣,他把宋无名氏的一首通俗词《眉峰碧》题壁摹习,可见他的文学取向。另一方面,1003年,柳永仕途受挫,心灵留下了沉重的阴影,因此,在妓馆歌楼这个受人轻蔑的人间地狱里,他深刻地体验了歌妓们悲惨的哭泣与热切的梦想。如《少年游》第八:“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好天良夜,深屏香被,争忍便相忘。王孙动是经年去,贪迷恋、有何长。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既是深刻描写一个完全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在半夜三更的痛苦、哀怨、猜疑、希望与失望等各种复杂的心理,又是对自己失意后的心境作了传神的写照。在《离别难》一词中,写到的死亡时,他是那样的悲伤哽咽。正是这些生的痛苦与死的悲哀,促使他对于蓄妓制度形成了某种本质性的认识,意识到了它的不合理。于是,他代歌妓们发出了自由的呼喊。如《迷仙引》:“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这是市民意识的闪光,是歌妓词的精华,是任何赠妓词都不曾有过的堪称高尚境界。柳永这一时期就是在用自己的心在写作。在《斗百花》一词中,他借失宠的班婕妤以致慨:平庸之辈一个个都平步青云了,胸怀长策的他仍然抱负难展,是不是皇上对自己抱有成见而志不获骋呢?又如《受恩深》一首咏菊:“……刚被金钱妒。拟买断秋天,容易独步。粉蝶无情蜂已去。要上金尊,惟有诗人鸳鸯浦。待宴赏重阳,恁时尽把芳心吐。陶令轻回顾。免憔悴东篱,冷烟寒雨。”这首词表明,柳永受到最高统治者和上层社会的忌恨,处境孤危,心情寂寞,只是当时没有最后绝望。他希望有知音见赏,有得力的人帮他摆脱困境。也正是心存一线希望,他在漫游、干谒、再试和浅斟低唱中苦苦挣扎了三十一年,年过五十才中了进士。

歌妓词的创作给柳永的文学艺术实践提供了许多非他莫属的优越条件。第一,产生和流行于歌台舞榭一类地方的词作源源不断地传来。第二,活跃在市民口头的俚俗言语源源不断地丰富着他的艺术语汇。第三,市民群众的审美要求不断更新着他的审美观念。第四,市民群众的生活与思想不断调节着他的文化心理结构,扩大了柳永的生活和思想艺术视野。

柳永歌妓词的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消除了古代文人同下层市民之间精神文化方面的隔膜,提高了市民文学的格调,拓宽了文人的视野,丰富了整个文学的审美风貌。它是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艺繁荣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是古代进步文人向市民学习,为市民服务的历史性开端。它是受了白居易诗歌通俗化的影响,致力于词的通俗化,有意使词回到民间,从而为关汉卿的戏剧创作和冯梦龙的提倡白话小说,起到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大兴.柳永和他的词[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9.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7.

[4]唐圭璋.柳永事迹新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王东峰.柳永的悲剧性人生原因新探[J].安康师专学报,2006.12,(6).

柳永的词篇5

关键词:柳永词 市井意识 定风波

柳永是宋代词坛大家,宋人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说:“凡有井水处,皆吟柳词”,意思就是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在传唱柳词。可见,柳永的词在他所处的时代就得到了最广大人群的喜爱。文人骚客喜爱柳词,这不必说,因为他们有文化,会欣赏。那么在北宋那个时代,没有接受过多少文化教育的普通的老百姓为什么也如此钟爱柳词呢?原来,这是因为柳词中相当一部分作品体现出他同时代的其他大词人都不具备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市井意识。

1 柳词市井意识形成的原因

1.1 社会原因:市民阶层的兴起是柳词市井意识形成的基础

“市井”是中国城市或城镇的重要构成,代表着城市的底层。文学作品中的市井意识,就是站在市井众生的角度,描摹市井风情,抒写市井情感,体现深厚的人文关怀的一种意识。

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都是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即“市”、“坊”严格分开。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人聚居到城市,彻底打破了“市”“坊”的界线,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如当时最繁华的城市——首都东京,拥有100万人口,市民社会已相当发达。就使北宋的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城内还有固定市场和定期集市,有娱乐场所“瓦肆”;在北宋年间还出现了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代表——“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信用货币。总之,北宋时期创造了中国封建史上商品经济的一次顶峰。而商品经济的繁荣,也使得社会中较低阶层浮上水面,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成为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重要表现对象。

柳词的市井意识正是这种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做为一个市民文学家,柳永在这种特定的社会文化都市化和商业化的时代氛围中,走上文学舞台,历史性地承担起歌咏市井人物的生活与情感的重任。

1.2 个人原因:柳永的个性和才华是柳词市井意识形成的决定因素

不得不承认,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对其人生命运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柳永虽然出身官宦人家,饱读诗书,但是和同时代很多严谨的文人士大夫相比,柳永的性格更加任情和放纵,这直接导致他仕途坎坷,一生潦倒,始终没有进入当时的主流社会,而是长期混迹在市井百姓之中,即使做

官也是沉沦下僚,这正是柳词市井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北宋是一个非常崇尚读书的时代,而且柳永出身于世代书香的仕宦之家,他的祖父柳崇是儒学大家,五个叔叔和两个哥哥都是进士出身,有的还做到礼部侍郎。有这样良好背景的柳永,本应该按部就班地如家人希冀的那样通过科举之路走上仕途,融入上流社会当中,可是从19岁起参加科举考试,柳永屡试不第,直到47岁才考中进士,勉强做过几任小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柳永的任情和放纵,以至于将大把的时间花在了秦楼楚馆与歌妓们的厮混当中,影响了他的仕途前程。

由于市民阶层的崛起,宋代的娼妓业极为发达,而且在大城市中已没有夜禁,这些娼妓们遍布城内外东南西北,而且可以通宵营业,成为了各个繁华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道风景。柳永往来于歌妓乐工之间,由于他才华横溢,既精通音律,更擅长辞章,歌女一经他给作词包装,马上声价十倍,因此一时间更如鱼得水,声名大躁。叶梦得《避暑录话》说:“(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词。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柳永接触最多的是社会底层的歌妓和乐工,而且和他密不可分的们,基本都是市妓。对于娼妓的划分到了宋代已经有了明确的标准,一般被分为官妓和私妓。所谓的官妓,即是指所有编入乐籍的,依据官妓的活动社区和服务对象,又可分为宫妓、地方官妓和市妓三类。市妓是官妓中的一种,是指入籍的市井,她们公开活跃于各繁华城镇,虽然有时也要为官府服务,但主要服务对象是市民阶层。因为她们活动于市井之中,所以唱的曲子词,也大多不太讲究士大夫歌词里的那种含蓄的手法、诗意的境界,一般是比较直白,比较通俗,是市井间的流行歌曲。特别是由于市妓声色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她们的曲子里少不了男欢女爱的内容,而且是大胆地、不加遮掩地唱出来,这对于擅长遮蔽之功的文人士夫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而对于一直混迹在底层社会中的柳永来说,对市民阶层的欣赏口味非常了解,所以柳词和当时的士大夫之词比较起来,也不知不觉地迎合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和欣赏角度,体现出鲜明的市井意识。

2 从《定风波》看柳词的市井意识

柳词活色生香地反应了市民阶层的人生理想和思想情感,反映着市井阶层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柳永的很多作品都表现出浓郁的市井意识,其中以俚俗词代表作《定风波》最为突出。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朵,终日恹恹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我们分析一下这首词表现出来的几个特点。

2.1 内容上:表现市井阶层女子“讲求实际”爱情理想

在宋代,儒家文化培养出来的贵族淑女的典范,应该是温柔敦厚、端庄稳重、娴雅含蓄、深明“大义”,也就是要支持自己的丈夫去求取功名。很显然,这首词表现的绝对不是一个贵族女子的心声,而是一个“讲求实际”的市井阶层女子的心声。较之于贵族妇女,北宋市井阶层女子更愿意享受长相厮守、卿卿我我的实际爱情。贵族妇女希望自己的丈夫出人头地建功立业,而且在这首词里体现出的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否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井阶层的爱情观和价值观。

2.2 情感上:抒发市井阶层女子大胆、炽热的爱情追求

这首词描写一位市井阶层女子的相思别离之情。词的表达非常大胆、直露。上片写自新春以来思妇没精打采,疏懒厌倦的情绪和神态。“无那”一声长叹,点出原因所在,只恨薄情人一去,踪影全无,连书信也不捎回一个。下片展现思妇的内心活动,她后悔当初不把情人的马鞍子紧紧上锁,把他留在家中,让他坐在窗前,给他些纸张笔墨,温习功课,自己整日陪伴,方不至虚度青春。全词铺展闺房生活细节,体现市民女性炽烈的爱情追求,非常真实坦白,不讲究文雅而只求畅快淋漓、一泻无余地发泄和表露真情。从这一角度看,柳词相当典型地体现着市井阶层“以俗为美”的追求感官刺激的嗜好。

2.3 语言上:使用市井阶层喜闻乐见的俚俗语言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中将柳词的明白平易与白居易的诗相比。柳词语言浅近通俗,这首词更是明白如话。词中多处出现北宋当时社会生活中使用的口语,如“恁”、“怎”、“争”、“伊”等,俗则俗矣,但是非常生动活泼,而且像是直接与人对话、诉说,非常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体现着市井阶层的审美需求。

2.4 表现手法上:运用市井阶层易于接受的“铺叙”和“白描”

北宋的士大夫词普遍讲究“雅正”,就是表达情感要委婉含蓄、语言要清新典雅、格律和谐谨严等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士大夫写词务必要运用寄托、比兴等各种表现手法,需要读者左思右想才能明白内中深意。相较于这种风格,柳永的这首闺情词舍去景物描写,用直来直去的表现手法,以女子口吻娓娓道来,抒写人物内心情感,明白而家常,淋漓尽致。这种表现手法既是“白描”,也是“铺叙”,而“铺叙”正是柳永首创的“慢词”典型的表现手法。

这首词读到这里,我们都真切地感受到了北宋市井小民的生活气息,体会到了他们内心的爱恨情愁。柳永的这些词用最容易理解的语言和表现方式,着力表现市民阶层熟悉和津津乐道的人物、情事,成功地照顾了大众口味,表现出浓郁的市井意识,自然备受市井阶层的喜爱。

参考文献:

[1]马春焰.略论宋代娼妓昌盛之概况——以官妓中的市妓为例 [J].剑南文学,2010(8).

[2]古少华.苏轼《定风波》教学探究[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2(01).

柳永的词篇6

关键词:《八声甘州》;写景;抒情;分离性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004-02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柳永这首《八声甘州》写的意境开阔,笔力苍劲,久经传诵,为柳永的代表作之一,王国维曾言:“若屯田之《八声甘州》,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①(《人间词话》补遗)应该说,评价是相当高的。尤其为人所称道的是词的上阙,如“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就连苏轼看了之后都忍不住发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的感慨(赵令畴《侯鲭录》卷七)。此词分上下两阙,上阕主要摹写景物,由暮雨,大江,霜风,关河,斜阳,衰草等景象构成了一副登高望远所看到的画卷。下阕由“不忍”领起,描绘了一位在外游子漂泊无依的感慨,尤其是“想佳人……正恁凝愁”几句,化用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中“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句,以女子思游人的角度写游子思乡,角度新奇巧妙,提高了词整体的艺术水平。

但是,尽管历代评论家对这首词褒处居多,但依然不能掩盖其中的瑕疵:所抒之情与所写之景之间是分离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之所以不见唐人高处,在于写的气势雄浑,意境开阔,于登高之中一吐积郁之气,总的来说,境界是阔而大的。上阙全系写景,铺叙登高所观景致。以王国维的意境学说来解释,至最后两句“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以我观物,故物与我皆著我之色彩”,情在景中,本已极妙。词至下阙,柳永却全系抒写游子之情,“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语义甚明,不难理解。但最后几句笔锋一转,转向乡中女子内心细腻的世界。读罢全词,不仅使人产生这样的疑惑,对着“红衰翠减”的景致与“无语东流”的长江水,固然可以引起人的思乡之感,对着“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的雄壮山河,难道能直接与羁旅之感相联系?未免显得有些牵强。而由“无语东流”的长江水,想到“想佳人,妆楼颙望”,这种思维是符合词人抒情的线索的,汉代《古诗十九首》即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句,以长江水来写两地情人的相思。但是在这首词中,“想佳人,妆楼颙望”,与“惟有长江水之间”,却又隔了数句。给人一种情与景分离的感觉。

登高悲秋之时,抒子思乡之慨,自古以来不是没有。宋玉在《九辨》中就曾写过:“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②。但一个共识就是:情由景发。钟嵘在《诗品》序一开头就说过:“气以动物,物以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情可以先于景,但必须通过适当的景来抒发出来。例如杜甫的《登高》诗,由猿啸和归鸟、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引起“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情自然流畅,不露斧凿,以描绘所观之景来达到“展其情”“骋其意”的目的。再如柳宗元的《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虽然在书写此文之前,柳宗元已经有了因贬谪而产生的凄凉悲感,但是须当看到“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景致,才会有“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情绪,情与景紧密结合,给人一种不得不发的感觉。而在柳永的《八声甘州》之中,柳永并没有唐人那样浓烈的不得不发的情感,因而多少有点“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意味。加上情与景分居上下两阙,写景的上阕和抒情的下阕是分开的,虽然下阕之情也是由上阕之景得来,但是由于慢词字数较多,节奏较缓,因而作品中的情与景很难做到浑融一体。

当然,柳永词中也有情景结合的极好的。我们来看他那首著名的《雨霖铃》。从“寒蝉凄切”引起的上片来看,描写的景物“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层层推进”,但就写景来看,是写的极妙的。与《八声甘州》一样,全系用景语抒语。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这里,柳永用了点染法。“所谓点染,类似于议论文中的总说和分说。点,是总说;染,是分说”③。的确,光靠“点”,无法做到使景物有感情的光彩,达到打动读者的艺术效果。“点”“染”结合,以具象的景物来写抽象之情,才能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这里,《雨霖铃》的下片就是在“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情语之后,紧接着加入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具体形象,给人一种浑然天成,凄清而又伤感的意境。大大增强了词的抒情性效果。

总的来看,在柳永词中(以表现羁旅行役方面为代表),或多或少的都具有景与情分离的缺陷。如《夜半乐》中,三叠中两叠纯系写水中与岸上景致,至第三叠又开始铺叙“浪萍难驻”之情。由于情景描写分属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能结合的巧妙地才是佳作。像《夜半乐》这样的慢词,不必说在演唱时,固然十分难以搬上舞台,虽然音调十分和谐,然而毕竟太长,不适合配乐。就是以现代汉语来,前两叠的景致固然绝佳,甚至“在全部宋词中也很难寻找出能够与之相匹敌的风景与风俗画面”④,但是由于写景时缺乏情感的凝练,而第三叠抒情诗又缺少具体景致的烘托,不得不为佳作留下了些许遗憾。

造成这种缺陷的原因,大概是与柳永的学识与经历有关。首先,在学识修养上,就柳永留下的作品来看,他所学的才识远不如欧阳修苏轼等人深厚,在引用典故方面,翻来覆去提到最多的就是宋玉,如“当时宋玉悲感”(《戚氏》),“休道、宋玉多悲”(《爪茉莉》)⑤,学识底蕴不够深厚,造成了在他的慢词中不得不以铺叙景物来凑足字数,如果景物铺叙太多,而不加入情语,势必会造成展开太缓,情景分离的效果。其次,由于作者经历多在烟花巷陌。罗烨《醉翁谈录》记载:“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常年的妓馆生涯,使得柳永的感情世界变得不是远非真挚和纯粹,体现在词中,则创作出《西江月·师师生得艳冶》这种艳情作品,可见,柳永在创作词时——至少是某些词时——所投入的感情并不充足。在情景交融方面,由于要以慢词长调来表现有限的感情,“有时难免会造成‘盐少水多’的‘淡薄’感”⑥,这样固然可以以其天才将景物刻画的生动到位,抒情也可以写得让人为之涕下,但是在二者结合方面,便有一种不知如何将情语和景语巧妙融汇的感觉。当然,我们今天评价柳词,主要还是应该看到他在词史上对于慢词发展的贡献,至于其词本身的些许缺陷,可以视之为瑕不掩瑜了。

注释: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11月版78页.

②陶尔夫,诸葛忆兵.北宋词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255页.

③陶尔夫,诸葛忆兵.北宋词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249页.

④陶尔夫,诸葛忆兵.北宋词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239页.

⑤谢桃坊.柳永词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版.

柳永的词篇7

1、《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享单。终 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2、《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3、《鹤冲天 》。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的词篇8

关键词:柳永;慢词;民间歌曲;文学;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136-01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宋词是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文学体裁;在宋词葳蕤的丛林中,“柳词”无疑是幅员广阔的常青树林。作为文学史上第一位专力作词的词人,柳永在填词方面的贡献不仅在文学方面引领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并推动它走向繁盛,而且大大促进了宋代民间歌曲的发展,为宋代的大众音乐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柳词盛行背景

北宋是我国古代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的重要时期。生产发展与城市兴起给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一方面,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稳定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支持,文学艺术得到长足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的兴起客观上为音乐表演提供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及消费群体,民间歌曲的市场需求增大,市井歌谣广为流传。民间歌曲的繁荣促进了民歌的伴生物“歌词”的日渐繁荣,文人雅士谱曲填词蔚然成风,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词”得以正式登上文学的历史舞台。

在词的发展过程中,柳永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卿,世称白衣卿相,福建崇安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景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①

柳永是宋代最为著名的词作家,他的词作在当时流传极为广泛。当时有记载说,在宋代教坊中,乐师们有了一个新的曲谱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柳永去填词。柳永填词填到近乎夸张的程度,按照当时的说法是“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这种说法有两种解释:一是说明柳永词作之多;二是说明柳永的词作深受大众喜爱、广为流行。不论是哪一种解释都证明了柳词的成功性。在柳永生活的时代中,诗仍然是文人抒感时用的主要文学体裁,“词”地位是不高的,词人这一头衔为传统文人所不齿,然而柳永却不为世俗价值取向所动,尽毕生之力致力填词,这种选择是受到了他特殊的人生经历的影响。

“北宋词家的集名,都不用词字。坡的词集名为《东坡乐府》,秦观的词集名为《淮海居士长短句》……没有一部词集称为《××词》的。”②而柳永的作品集却叫《柳永集》,因其一生命运坎坷、落拓潦倒,在世时未能整理出一本自己命名的词集,我们现在看到的《柳永集》也是由后人整理的。柳永才名远播、放荡不羁,却因才名引罪。在仁宗初年的科举考试中,柳永本已顺利通过笔试,但当皇帝圈点放榜时,想起了柳永的《鹤冲天》,一时怒上心头,说了一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便斥落了柳永。政治上的几度失意使柳永心灰意冷,从此他厌倦官场,终日流连于瓦肆勾栏,在“浅斟低唱”中寻找精神寄托,并自嘲是“奉旨填词”。仕途上的失意造就了独特的词人柳永。柳永“离经叛道”的价值取向另他终身潦倒,但这些遗憾不能动摇柳永在词坛乃至文学史、音乐史中的地位。

二、“柳词”的主要贡献

柳永对于词的贡献,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在柳永以前,词的创作主要是为了配乐演唱,鲜有的抒感的词作也多数是写风花雪月、男女之情,词境较为局限。柳永正如人们所言,是第一个真正专力填词的词人。他的这种选择对提高词的文学质量和社会地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音乐是词的灵魂,柳永的词语言浅显易懂而意境却极为深远、深受广大市民阶级的欢迎,几乎每一首词作都被被广泛传唱,大大促进了宋代民间歌曲的流行和发展。“柳词”词境的提高又促进了宋代流行歌曲的格调的提升。仅从柳永现存的两百多首词作中,便不难看出柳词对宋代民间歌曲的贡献。

首先,在形式上,“柳词”丰富了词的组织结构。柳永词多数为慢词,把过去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促进了长调慢词的发展。以柳永的名篇《雨霖铃》为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构思缜密、铺叙委婉,将叙事、写景、抒情三者巧妙结合在一起,同时层次分明,渐入佳境。柳永善于铺叙,这首情景分合,是其铺叙法之一。“晚唐小令,限于体制,不可能有此层次,唐代民间慢词,不曾有此细致,这是柳永发展词体的一面”③。

其次,柳词的语言通俗流畅、极富音乐性,有助于配乐演唱。仍以《雨霖铃》为例,这首词采用双声叠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以该词开头的的“寒蝉凄切”四字为例,“寒蝉”是叠韵,“凄切”是双声。而“骤雨”、“帐饮”、“泪眼”、“暮霭”、“自古”等都是去上连用④,极具音律感。虽然这首词的曲调早已失传,但从柳词中阴阳交错的声调中可推测,这首歌曲中在当年大概用的是曲式中的模进手法,这大概也是这种技法的最早体现。柳词的语言流畅是柳词发展为宋代流行音乐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次,从柳词的社会意义上来看,柳词词境的提高促进了宋代民间歌曲格调的提升。柳永的词作突破了前人作词描写风花雪月的局限,“羁旅行役”、都市繁华、山水景物等都是柳永主要描写的内容。如柳永的名篇《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是写杭州和西湖的名篇,该词不仅描写了人文景物的繁华富庶,还描写了自然景物的秀丽,既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又迎合了当时市民阶级的价值取向,不得不说是一种突破。

最后,柳永作为宋词昌盛的奠基人,他的慢词致力于“变旧声作新声”,对当时的民间歌曲变革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词尚未成熟的年代,柳永不畏触犯社会主流衡量文人的道德标准,写了许多经典之作,促进了民歌的发展。柳永的作品在当时收到卫道士的攻击,但那些卫道士的正统作品早已烟消云散,而柳永的作品却流传千古、历久弥新。

“柳词”扩大了词境,丰富了慢词的的组织结构并提高了“词”作为独立文学体裁在文学领域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由于“词”兼有文学和音乐两方面的作用,“柳词”的繁荣也同时促进了民歌的繁荣。无论在文学史还是音乐史上,“柳词”都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重要的作用闪耀千古。

注释:

①马兴荣,刘乃昌,刘继才主编.全宋词・广选新注集评.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②施蛰存著.词学名词释义.中华书局,2004年1月.

③马兴荣,刘乃昌,刘继才主编.全宋词・广选新注集评.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④唐圭璋.论柳永词.徐州师范院学报,1979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胡传志编译.柳永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2]陈应时,陈聆群著.中国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3]乐曲史论.夏野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4]马兴荣,刘乃昌,刘继才主编.全宋词・广选新注集评.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5]修海林编.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0年7月第一版.

上一篇:跨越再跨越作文范文 下一篇:小组合作学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