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11-14 16:06:37

王安石的古诗

王安石的古诗篇1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②, 肯为君王卷土来③。【注释】①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②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③肯:岂肯,怎愿。【诗文鉴赏】西楚霸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悲情英雄,关于他的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这其中又以他乌江自刎最为慷慨悲壮,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反复咏叹的历史题材。王安石的这首诗是针对杜牧的《题乌江亭》诗而写,表达其对项羽失败一事的看法。杜牧的《题乌江亭》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在其诗中批评了项羽胸襟不够宽广,认为项羽如果能够重振旗鼓依然能够卷土重来。一代英雄的末路引起两代人的争论:项羽能够重回江东,是否还能卷土重来?王安石不同意杜牧的看法,认为即使江东父老仍在,项羽注定是失败的结局。诗歌开篇就以史实扣题,针对项羽的失败直接指出“势难回”。楚霸王的转折点在“鸿门宴”,没能杀成刘邦,到“垓下之围”时已经面临着众叛亲离的境地。而细数项羽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因素恐怕就是他自身的刚愎自用了吧。所以文章“壮士哀”就隐含着这样的信息,那时的项羽已经失去人心,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项羽已经失去,要挽回大业是十分艰难,概率也是很低的。所以,王安石在三、四两句中进一步阐释“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他以辛辣的口吻明确地表示,即使项羽真的重返江东,江东子弟是不会替他卖力的。杜、王的观点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和立场不同。杜牧着眼于宣扬不怕失败的精神,是借题发挥,是诗人咏史;王安石则审时度势,指出项羽败局已定,势难挽回,反驳了杜牧的论点,是政治家的咏史。这首诗表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冷峻与沉静。诗中最后的反问道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心向背的变幻莫测,也体现出王安石独到的政治眼光。如果说杜牧是为项羽翻案,那么王安石则是为历史本身翻案,人与历史的关系本来就是“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从这首诗中,我们还能看出,作为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将变法中的革新精神带到咏史诗的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对前人提出质疑,这也是一种创新。这种史论史评是王安石完成咏史诗从叙事体向抒情体,最终走向议论体的转变,对当时的诗新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感悟】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极重传统的民族。梁启超曾说:“盖人类本有恋旧之通性,而中国人尤甚,故设专司以一记录旧闻,认为国家重要政务之一。” 中国自古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传统知识分子往往从个人的尚友古人,抗心希古开始,到政治上的以古为镜,鉴往知来,形成浓厚的历史意识,并将其发为吟咏,渗透到文学创作中,从而产生咏史怀古类型的诗歌。陈子昂借辅君贤臣事迹含蓄表达对当局的不满以及表达自己的人生抱负。杜牧将史与景完美结合,叹古怀昔,为咏史诗的艺术性作了极大的努力与探索。王安石则属意史论史评,延伸了咏史诗的内容深度,有着独到的政治见解。阅读中,同学们注意将典故的运用和作者的情感联系起来,把握诗歌的思想主旨。

王安石的古诗篇2

1.创设情境,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诗的节奏。

2.借助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大胆发言、自由表达想象的画面。

3.体会诗句所描绘的热闹、祥和的节日氛围,感受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及诗人除旧布新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重视积累

让学生诵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等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春节的诗。

师:你知道“元”有哪些意思吗?知道“元日”是什么意思吗?

师:对,元日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春节。(扩词:元宵、元日。拓展“元”的理解,夯实语言基础)

【设计意图:自主朗读、深思……每一名学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理解、体会这首诗。只有这样的多样性才会使课堂更精彩,让中年级感受领悟到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初读古诗,解疑释难

1.利用课件检查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教师重点指导“爆”字。

师:请大家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书空这个字。(一边书写一边说明: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暴”字是上下结构,要上紧下松,特别注意最后一笔是点)

2.师:学习生字后,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古诗读好。尝试读出诗的节奏。(指名学生读古诗――范读古诗――齐读)

3.师:通过预习和初读,我们知道词语的意思,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并总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在学生与文本、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对话交流中,学习古诗,完成理解、积累语言,并适时地内化到自己的语言图式中,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交流。】

三、研读古诗,理解诗意

1.师:学习古诗不仅要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还要根据诗句的意思展开丰富的想象。古诗的每一句话都描绘了一幅画面。请同学们把对字词的理解带到诗句中,练习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

2.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句,同桌互相交流说说展现在自己眼前的是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呢。

在学生理解“岁”字时,教师补充“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诗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岁”的含义。)

3.交流、评议、完善。

师:如果说“爆竹……”让我们感到了热闹、兴奋,还有一句会让我们感到温暖、幸福,那就是――

4.练习说话。

师:你为什么从“屠苏”感受到快乐呢?

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大家迎着和煦的春风,一边喝酒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身上暖暖的,心中更是暖暖的。

师:谁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师:你能把这份快乐,这份温暖读出来吗?

师:刚才我们一边读诗句,一边想画面。(多媒体出示)看,五彩缤纷的礼花在天空中绽放;闻,到处都飘散着爆竹的硝烟味;听,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置身在这样的情景中,你的心情会如何?是啊!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多喜庆啊!下面请大家继续用一边读诗句,一边想画面的方法读后两句。

我们和王安石在隆隆的鞭炮声中“来到”大街上,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课件出示)这里的“新桃”和“旧符”都是指“桃符”。你知道桃符指什么吗?(桃符就是春联)简介“桃符”。

【设计意图:走近历史,才能走进诗句,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这一环节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了解王安石写这首诗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

四、品读古诗,体悟情感

1.师:默读全诗,想一想全诗描写了哪些场景。

2.师: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的画面,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时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

3.师:孩子们,在诗人眼中换去的只是旧桃符吗?他笔下仅仅是一幅其乐融融的春节图吗?

课件出示:当时的宋朝,百姓过着贫穷的生活。年轻的王安石看到了百姓的疾苦,立志要为人民造福。在49岁时,王安石做了宰相,他积极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国家繁荣富强。就在这一年春节,他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元日》。

现在,你觉得王安石仅仅是在写春节时热闹欢乐的场面吗?他还期望什么呢?

用一个成语来表示(辞旧迎新、除旧革新)。请你再来读读这首诗,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4.指导朗读。

五、补充诗句,拓展延伸

诵读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梅花》。

王安石的古诗篇3

佳作集锦

西江怀古

〔唐〕杜牧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梦泽

〔唐〕李商隐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品茗共赏

古往今来,怀古之作大多蕴含着一种深深的怅惘。当诗人登临古迹,看到昔盛今衰的景象,不免感到时光流逝之无情与个人力量之渺小。杜牧的《西江怀古》正是这样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名作。

首联开篇即点出那西陵一带的长江,上连着巴蜀汉中,下接着潇湘吴越,正是多少文人墨客驻足慨叹的地方,而动荡不安的江水则默默地指引着诗人回望那些历史的瞬间。颔联连用魏帝缝囊和苻坚投棰两个典故,增加了诗作的历史纵深感。这滚滚的长江,魏帝曹操竟以为能够用盛沙的布囊将其堵塞,而前秦皇帝苻坚竟自称投鞭可以使它断流,这些念头多么可笑而荒唐!颈联浓缩了长江美景,渔歌、明月、沙鸥、夕阳,这一切如此安然,映照着永恒的时光。当年那些狂妄的念头早已灰飞烟灭,可长江仍然是长江,硝烟散尽,一片太平。即使那位“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的范蠡,也早已化作尘埃,只留下无尽的寂寞在空气中飘荡。这些已经逝去的大人物,如今都已享受不了那江上的阵阵好风,倒是往来的客商能够落得几丝清凉。

与杜牧合称“小李杜”的晚唐诗人李商隐,在《梦泽》一诗中也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思考。梦泽,大约在今天湖南北部、长江以南、洞庭湖以北的一片湖泽地区,这里正是当年楚国的所在地。诗人举目望去,茫茫荒野上秋风萧索,连天的白茅随风摇曳,一种荒凉凛冽之感油然而生,也令他不禁想起楚王好细腰的典故。由于楚灵王喜好细腰,满城年轻女子都心甘情愿节食减餐,只为有机会能在楚王面前轻歌曼舞。可这样的举动并不能为她们带来丝毫的幸福,反而断送了她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而就在这萧萧白茅之下,也许正埋葬着当年的累累白骨呢!对于悲剧制造者楚灵王,诗人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强烈的愤慨;而对于那些早逝的年轻生命,诗人则既有讽刺,又怀同情,显现出一种对待历史的理性态度。

诗词链接

明妃曲(其一)

〔北宋〕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点拨:在所有吟咏王昭君的诗作中,王安石的《明妃曲》无疑是别具一格的佳作。在历代文人笔下,和亲出塞的王昭君是一个命运悲惨的牺牲者,而其悲剧的罪魁祸首被普遍认定为画师毛延寿。王安石自立新意,认为酿成王昭君悲剧的元凶是庸碌无能、只知享乐的君王。而刘禹锡的《金陵怀古》则以六朝事暗讽唐王享乐,表面上是吊古,实则伤今,亦为一首怀古佳作。

动脑筋

1.阅读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在正确的理解后面画“√”,错误的理解后面画“×”。

(1)杜牧经过洞庭湖畔,看到昔盛今衰的景象,不禁感到时光流逝之无情与个人力量之渺小。( )

(2)《梦泽》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对唐代统治者耽于享乐的行为表达了深深的担忧。( )

(3)王安石认为,王昭君的美主要在神态和气质上,这是很难在纸上画出来的,因此不应该怪毛延寿。( )

王安石的古诗篇4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赋中的东家之子,即美女也。东家之子究竟有多美,作者没有从正面去写,而是从侧面描绘,后世乐府诗歌《陌上桑》对罗敷的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正是借鉴了这一侧面烘托的手法,罗敷有多美,不得而知,任凭读者去想象。

本文就古代有代表性的四位美女(西施、王昭君、杨玉环、绿珠)所涉及到的部分诗歌,来探析诗歌中的美女意象及其文化内涵。

一、西施意象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美女西施,丑女东施,已为世人所公认。苏轼《饮湖后初晴后雨》云: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把美丽的西湖比喻为古代的西施,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唐代诗人罗隐《西施》诗云: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名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山村。同范蠡同卒于陶(定陶)。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称西子。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吴灭后西施就不知所踪。这段历史故事中,西施扮演着一个爱国者的角色,国难当头之际,她挺身而出,牺牲自己为越国争取了最后的胜利。她本身也就有了爱国的文化内涵。

罗隐诗彻底为西施平了反,还西施一个清白。统治者们的事情,和西施有什么关系呢?

二、王昭君意象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王昭君约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王昭君去世后,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王安石《明妃曲》云: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60余年,促进了汉匈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匈奴的文明进步,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王昭君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本身承载着民族团结融合的文化内涵。

三、杨玉环意象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李白《清平调》其一: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李白诗歌写的是赵飞燕,指的是杨玉环。杨玉环,唐代蒲州永乐人(今山西永济)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着为女道士,号太真。天宝四年(745年)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

后世许多诗人对李、杨爱情有歌颂,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有鞭挞,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等。杨玉环形象和褒姒、赵飞燕等人就承载了荒淫的文化内涵。

四、绿珠意象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杜牧的《金谷园》诗云: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绿珠,传说原姓梁,生在白州境内的双角山下(今广西博白县绿珠镇),绝艳的姿容世所罕见。古时越地民俗以珠为上宝,生女称为珠娘,生男称作珠儿。绿珠的名字由此而来。石崇为交趾采访使,以珍珠十斛得到了绿珠。绿珠善吹笛,又善舞《明君》。石崇在朝廷里投靠的是贾谧,他为逢迎贾谧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贾谧出门,他站在路边,望车尘而拜,深为时人不齿。待后来贾谧被诛,石崇因为与贾谧同党被免官。当时赵王司马伦专权,石崇的外甥欧阳建与司马伦有仇。依附于赵王伦的孙秀暗慕绿珠,过去因石崇有权有势,他只能一下而已。现在石崇一被免职,他明目张胆地便派人向石崇索取绿珠。石崇不许,使者回报后孙秀大怒,劝赵王伦诛石崇。赵王伦于是派兵杀石崇。石崇对绿珠叹息说:“我现在因为你而获罪。”绿珠流泪说:“愿效死于君前。”绿珠突然坠楼而死,石崇想拉却来不及拉住。后石崇被乱兵杀于东市。

后世诗中,绿珠便承载着“往昔美好事物”的文化内涵。

王安石的古诗篇5

关键词:语文教育 古典诗词教学 人格塑造 人文关怀

一、激昂的边塞诗歌与刚毅的人格塑造

边塞诗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述来表达对民族战争的批判,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边塞诗又从另一方面突出战士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这类诗歌所展现出来的民族气概与责任意识正是当代学生所缺失的,通过师生间对边塞诗的共同解读,对培养他们刚毅的人格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王昌龄《从军歌》写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展现了战士戍边的气概和壮志殉国的豪情。王维《使至塞上》诗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此辽阔的美景是多么让人震撼,浪漫中夹杂着些许惆怅,激昂点缀着崇敬。大漠的壮丽美景反衬出战争的无情,面对美景,企想和平,抒发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在诗人展现英雄气概和刚毅性格的同时,又对战争充满控诉和无奈,运用战争表现的豪情与悲壮之间的矛盾冲突,对和平表达无限向往。

边塞诗独具的矛盾冲突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震撼,激发其勇往直前的刚毅性格,又引导其热爱祖国、崇尚和平。边塞诗是具有灵魂的,它承载了诗人的人格,其悲壮与震撼力在学生稚嫩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学生人格的塑造上起到引导与扶正的作用。热血沸腾的读后感,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心态和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乐观精神,从人格魅力的展现这一方面来讲,或许正是边塞诗更深一层次的鉴赏价值了。

二、怀古、咏史诗双向性与灵活的人格塑造

单从诗歌艺术的角度讲,怀古、咏史诗是站在高处,俯瞰历史,借古以喻今,感慨古人或历史事件来引发自己身世的共鸣,亦或借古以讽今。看到历史便感极而悲,欣然命笔,各抒其怀。唐太宗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诗人之怀古感今,也大抵如此吧。怀古、咏史诗是诗人站在历史面前各抒己见,不存在孰是孰非,因此怀古、咏史诗的教学可从多层次、多方位进行,取其精华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发挥推动作用。

所处情境不同,身世不同,其所感所发亦不相同。面对乌江,遥望项羽的乌江自刎,杜牧《乌江亭》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立意进取,败不馁,作为七尺男儿要经得起失败的打磨方可成大器。从诗人感性的意气风发这一角度,教育学生不要轻言失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心态和敢于面对困境的良好心态。面对此景,诗人是感性的,是从精神的层面来感怀古人和历史。王安石诗曰:“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政治家王安石以政治的眼光,理性的分析当时形势,指出霸王项羽失民心,已无机会重来。从感悟来讲,杜牧与王安石不存在孰是孰非,但从历史及社会发展规律来说,王安石所表达的内容更具有史实性。王安石的诗给学生带来另一方面的感悟,引导学生的善良、诚实守信之心,从另一个角度塑造了学生的善良人格。

三、负载人生的哲理诗与复杂的人格塑造

中国古典诗歌之所以能够在文化历史的长河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并具有不可替代的顽强生命力,是因为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诗人借助历史和事物发展规律,凝练审美意象和丰富的感情体验,借助诗歌来表达丰富的人生哲理,这是诗歌的灵魂,这些人生哲理使其具备了生命,在文化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诸如此类,朗朗上口的同时又表达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哲理诗对于学生人格塑造最大的推动就是认知,不同的哲理诗指导学生不同的认知,通过诗歌的艺术美感冲击学生的心灵,培养其辩证思维、认知能力等,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

王勃有诗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送别诗的内容展现朋友、知己的情感哲理,在为学生树立朋友观、人际观方面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深层次的冲击力,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诸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每每读到这类诗句,总能触动学生的心怀,激起朋友间“清水之交”的感触,引起“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情感共鸣。

哲理诗以其丰富的方向与多层次的哲理角度,从不同的方面给学生的人格塑造带来推动力,其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学生认知能力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

四、咏物诗与人格教育

世间万物虽有别,其情在人心中却有相似之处。诗人将自己的情怀与人格品质融入到咏物诗,读之沁人心腑,令人击节叹赏。风花雪月、梅兰竹菊皆为世间之物,其本身并无情感,咏其旨在抒发作者情感。咏物诗是诗人人格品性的投影,是诗人人生理想和抱负的写照。这类诗以具体化的实物为载体,所表达的情感最易为学生所接受,能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事物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人在咏物诗中所融入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显著的。这些咏物诗所展现的诗人崇高的人格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模范表率的作用。

咏物诗的精品多见咏梅。陆游《卜算子·咏梅》云:“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展现出诗人坚贞不屈的人格魅力,借助梅花御寒而放的特性,传达知难而上的进取精神,表达了诗人不畏强权与世俗,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给学生带来强憾的心灵冲击,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格品性。

参考文献:

[1]魏建忠.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4).

[2]王宏波.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与中学生人文意识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王露婵.高中古典文学教学与当代高中生人格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11.

王安石的古诗篇6

2、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3、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韩柳欧王曾三苏”概括。

4、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八代:宋、齐、梁、陈、魏、齐、周、隋);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韩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愈的文与杜甫的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5、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享年不到50岁。著有《柳河东集》等。

6、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词人、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7、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年五十八岁。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乃悉焚所写文章,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

欧阳修上其所著《衡论》、《权书》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洵著有二十卷,及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在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有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的苏轼。

8、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

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9、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醉翁一人),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

天圣进士。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欧阳修的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诗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10、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上池村),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改革家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改革家。

11、曾巩

曾巩(1019年-1083年),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

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

王安石的古诗篇7

何谓“知人论世”呢?简单地说,就是读一首诗或词,想透彻地理解其主旨内蕴,就首先要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身世、思想变化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等等。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鲁迅先生也说过:“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现在新作的古人年谱的流行,即证明着已经有许多人省悟了此中的消息。”(《且介亭杂文》)可见“知人论世”之必要。

例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要透彻地理解王安石的这首小诗,不了解王安石当时所进行的政治改革以及他改革失败的经历,恐怕是很难悟透诗的内涵了。《梅花》一诗是一首自勉诗,完全可以看做是改革家王安石的自我写照。首联“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数枝梅”于“墙角”已显孤立,可这“梅”却不以为意,仍然开放,而且是迎着寒霜开放。梅花的这种不畏恶劣环境和挫折、磨难、打击的形象和精神,不正是作者顶住各种反对、阻挠甚至打击报复,艰苦卓绝地进行“变法”的自我精神和形象的写照么。作者借梅来影射自己改革受阻,被迫辞职的遭遇,可谓悲壮而又凄婉,忠心耿耿,天日可鉴。顶霜傲雪的梅啊,但愿借你的灵魂来抚慰我这颗寂寞的心!这两旬诗好,还在于手法上的婉达。我认为,委婉、含蓄永远是诗的技巧和生命。假如直来直去,露肌露骨地写成“我不怕打击呵,我定坚持变法”这样的句子,那我看还有几人欣赏?次联“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为有”可理解为“因为有”的意思。“暗香”可理解为“梅花的那种能散发得很远很远的清淡的香味”。这两句诗不仅诗意浓郁,而且饱蕴哲理。诗人已暗自料定,尽管改革失败了,但也必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诗人毫不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相反,为自己能有这样的作为而深感自豪。这种身世和心路历程,如果不了解的话,是很难真正读懂这首小诗的,这就明显地带有“知人论世”的印记。

又如北宋梅尧臣在《和淮阳燕秀才》中写道:“惭予廷荫人,安得结子羲,心虽羡名场,才命甘汨没。”他认为自己由恩荫出身,和燕秀才由进土出身不一样,因而感到很惭愧。可是杜甫却完全不同,他在《壮游》中说:“气劂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杜甫考不上进士,便坦然归去;梅尧臣考不上,却半辈子感到委屈。这是因为唐代读书人的进身之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宋代主要的就是这一条路,即使由他途出身,头衔上总得加一个“右”字,例如“右迪功郎”之类,成为终身的耻辱。因此,不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的风气,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进士的得失杜甫全不关心,梅尧臣却痛心疾首。只有了解他们的时代,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和他们的作品。所以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

再如唐朝诗人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要读懂这首诗,那是非了解朱庆馀当时的情况不可的。我们知道,唐代的科举考试,并非密封卷。主考官除了要审阅考生的卷子外,还要考虑此人在社会上的名气、品行及地位,更重要的是,还要看有无达官贵人推荐。因此,唐时的士人应试前,往往用自己的诗文“干谒”朝中有名望的人,希望得到赏识,在社会上代为宣扬,一旦成名,登第就有把握。《闺意献张水部》一诗,即是一首典型的干谒诗。举子们的命运操纵在主考官的手中,能否金榜题名,取决于自己的应试文章是否适合主考官的口味。朱庆馀虚心地向主考官张籍询问,其临深履薄之心由此可见一斑。诗中写新娘的郑重其事和忧虑紧张,正是用以表达诗人对前程的急切关注。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之前已得到张的赏识,临考之前,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官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写下了这首诗,征求张的意见。如果这些情况不了解,那就不能透彻地理解这首诗。

王安石的古诗篇8

关键词: 王铚 《四六话》 源流说

“四六”是骈文发展到唐宋时期的名称,“话”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有的形式之一。王铚《四六话》是宋代乃至中国古代第一部专论四六的文话,不久谢伋《四六谈麈》又问世,①后续者还有杨囦道《云庄四六余话》等。

本文仅就王铚《四六话》的四六源流说试论成篇。

一、诗赋之苗裔

王铚在《四六话》序言中说:

世所谓笺、题、表、启,号为四六者,皆诗赋之苗裔也。故诗赋盛则刀笔盛,而其衰亦然。②

从这句话里,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第一,当时把“笺题表启”都叫作“四六”。

这表明李商隐提出的“四六”名称已得到普遍认可,我们从王铚《四六话》的出现,则可知文人甚至开始把这种形式上极具个性的文体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态来研究。“笺题表启”都属于应用文体。实际上,不只“笺题表启号为四六”,其他各种应用文体都沿用四六语体。此说多可求证。李调元说:“制诰表启,咸以四六为之。”③洪迈也说:“四六骈俪,于文章家为至浅。然上至朝廷命令、诏册,下而缙绅之间,笺、书、祝、疏,无所不用。”④事实上,“骈文初兴,本来就多用于政府的官方文书;而唐、宋两次古文运动的结果,就更把骈体限于公牍范围以内”。⑤

第二,他认为“笺题表启”即四六文,是“诗赋之苗裔”。

所谓“诗”、“赋”,是两个有所联系但又有明显区别的概念。四六是否诗赋之苗裔,沙红兵在其著作《唐宋家骈文》第二章有专节论述“中古骈文与诗的近缘性发展”,⑥他认为“骈文的敷藻、对偶等技巧大多来自于诗赋创作有意识的探索与积累”,⑦可为一证。王铚简述了“试诗赋”在唐代科举考试中的产生,但从前后文来看,说得更多的是“赋”,特别是“八韵律赋”的由来。随后他重点阐述的也完全是唐代至宋代律赋演变的过程。他指出,律赋兴盛之后,众多作家为文仍未能极工,直到晚唐时才“曲尽其妙”,但伤于多以“山川草木、雪风花月”为题材,而于人情物态则无余地入文。入宋以来,经宋庠、宋祁之手,律赋以礼乐刑政、典章文物、朝廷气象为主要内容,“规模闳达深远”。⑧显然,作者认为宋朝律赋较唐代更高一筹,且开始归于“礼乐刑政、典章文物”等公牍应用文体,于是,他得出结论:“世所谓笺、题、表、启,号为四六者,皆诗赋之苗裔也。”从全书的情况看,王铚都没有注意区分律赋和四六的差别,他谈论律赋的演变发展,实际上就是讨论四六的源流变化。而从严格的文体划分上讲,律赋和四六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区别。律赋属骈赋,而四六属骈文,“创作骈赋加上声律的要求,逐渐演变为律赋。创作骈文,也有较严格的声律要求,逐渐演变为平仄相间的四六体。到了宋代,骈赋和骈文重新趋向散文化,于是在赋就出现了文赋,在文则演变为宋四六”。⑨当然,要把骈赋所属的律赋看作骈文也无可厚非。

第三,他认为“诗赋盛则刀笔盛”。

所谓“刀笔”,即“笺、题、表、启”等号为四六者,既然四六是“诗赋之苗裔”,那么,“诗赋盛则刀笔盛”,也自然有诗话就该有四六话,这既是王铚创作四六话的原因,又是其创作合理性的基础。在追溯四六文源流时,王铚看到了时序废替盛衰和文体消长对四六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文章与时高下”的观点。一方面,认为四六文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仁宗之世,太平间暇,天下安静之久”。另一方面,指出“诗赋盛则刀笔盛,而其衰亦然”,点出了四六与诗赋同消同长的联系。

二、本朝四六之风及夏竦的变革

王铚在《四六话》卷上借其父之口说:

先公言:本朝自杨刘四六弥盛,然尚有五代衰陋气,至英公表章始尽洗去。⑩

从这句话里,至少可以看出两层意思。

第一,本朝自杨、刘开始,四六文盛行,但承袭了五代衰陋气。

唐代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但终唐及五代之世,古文并未能取代骈文,相反,到了宋初,骈风复盛。集中表现在,不仅宋人例用四六的制诏表启,而且以往惯用散体的奏议、书信、序跋、杂记、论说,也几乎都用四六,如郭忠恕的《答英公大师书》,赵湘的《薰获论》,李沉《上真宗乞节哀听政奏》,舒雅《尔雅注疏序》,苏易简的《白马寺记》,等等。宋初甚至连墓志铭也多用四六,如徐铱著名的《吴王陇西公(李慢)墓志铭》。

四六之风盛行,很大程度上受杨亿、刘筠等人的影响。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浮溪集》在概括宋代四六文的发展演变时,评价杨、刘说:“本朝杨、刘诸名公,犹未变唐体。”{11}王铚则认为以杨、刘为代表的四六文,仍沿袭了五代衰陋气。因此,石介等人对杨刘西昆体的批评不遗余力。欧阳修在庆历、嘉祐年间成为文坛领袖时,西昆体已逐渐式微并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他对杨、刘诸人的评价较为客观。他说:“先朝杨、刘风采,耸动天下,至今使人倾想。”{12}又说:“偶俪之文,苟合于理,未必为非,故不能是此而非彼也。”{13}苏轼也说:“近世士大夫文章,华靡者莫如杨亿,使杨亿尚在,忠清续亮之士也,岂得以华靡少之?通经学古者莫如孙复、石介,使孙复、石介尚在,则迂阔矫诞之士也,又可施之于政事之间乎?”{14}苏辙《汝州杨文公诗石记》,称杨亿“以文学鉴裁,独步咸平、祥符间,事业比唐燕、许无愧,所与交皆贤公相,一时名士多出其门”。可见欧苏倡导古文,但并不反对四六文,对杨刘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持肯定态度。

第二,夏竦(英公)尽洗五代衰陋气。

夏竦(公元985—1051年),字子乔,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北宋时属江州)车桥镇白水村人。夏竦“资性明敏,好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为文章典雅藻丽”。{15}宋之后,夏竦其名似不太显,史书对其为人多有微词。但在当朝人看来,却是当朝雅善文章的宰辅名臣。宋人陈鹄对北宋代表人物有一个较详细的列举,其中所说人物多与《四六话》相合,其中就有夏竦(文庄):“本朝名公四六,多称王元之、杨文公、范文正公、晏元献、夏文庄、二宋、王歧公、王荆公、元厚之、王履道。”{16}从列举的人物来看,都是当朝有名的文臣,夏竦在宋人眼中地位可见。

王铚对夏竦的评价更是极高,在说五代衰陋气“至英公表章始尽洗去”之后,他接着大力赞誉夏竦的成就和贡献:

四六之深厚广大,无古无今,皆可施用者,英公一人而已,所谓四六集大成者。至王歧公、元厚之四六,皆出于英公。王荆公虽高妙,亦出英公,但化之以义理而已。{17}

王铚对夏竦的地位及影响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夏竦为“古今一人”、“四六之集大成者”。继而说王珪、元绛都出自夏竦,甚至文章高妙的王安石四六,也是出于夏竦,只是“化用义理而已”。王铚认为文章皆有师承,文中他曾以王安石罢相守金陵所上谢上表为例,言其承陆贽(宣公)语意,“乃知文章师承,未有无从来者也”,{18}可见他对一句一意之承也视以为师。因此,他认为王安石等人的四六都受夏竦的影响,并不一定是从学源角度来说,而更可能是从夏竦为四六首先摆脱“五代衰陋气”而言,而歧公、厚之、荆公皆承其之风,具体来说就是他所倡导的“宰相风骨”、“大臣气象”,无复杨、刘柔靡之风。实际上,考查中外文学史,但凡名士大家都有深厚的学识底蕴,善于博采众长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如要追源溯流,我们很难对王安石这样的文章大家简单地判断其取自何派何人。然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文庄集》对夏竦的评价来看,其为文“典雅藻丽”,吴子良《林下偶谈》卷二说:“二苏四六尚议论,有气焰,而荆公则以辞趣典雅为主。”这样看来,“谨守法度”{19}的荆公四六风格确似与其有相近之处,只是王安石“化之以义理而已”。所谓“义理”,即讲求儒家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北宋张载说:“义理之学,亦须深沉方有造,非浅易轻浮之可得也。”{20}这也从另一角度显示出,夏竦的四六和王安石的四六有“义理”深浅之差别。

注释:

①据谢伋《四六谈麈》自序,知该书成于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晚《四六话》十九年。见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3.

②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6.

③(清)李调元.赋话(卷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33.

④(宋)洪迈.容斋三笔(卷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38.

⑤姜书阁编.骈文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6.

⑥沙红兵.唐宋家骈文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42-54.

⑦沙红兵.唐宋家骈文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43.

⑧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6.

⑨周悦.论骈文骈赋之异同[J].见《中国文学研究》,2004,(1):7.

⑩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8.

{11}[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2}[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与蔡君漠帖.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3}[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论尹师鲁墓志.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4}[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维基文库”网络资源.

{15}宋史(卷二百八十三)[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明)冯曾修,李汛编.九江府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6}[宋]陈鹄.耆旧续文(卷六)[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本.

{17}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8-9.

{18}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9.

{19}[宋]杨囦道在《云庄四六余话》中说:“皇朝四六,荆公谨守法度,东坡雄深浩博,出于准绳之外。”见王水照编.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2.

上一篇:有关夏天的诗范文 下一篇:会议系统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