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王安忆《小鲍庄》中的仁义

时间:2022-10-30 08:48:37

摘 要:《小鲍庄》被称为王安忆小说创作转型的里程碑式作品。作品中的仁义”成了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仁义”一词,不仅是小说的关键词,而且也是文本的核心指向。小鲍庄的人乍一看都是仁义的,细细品读之后发现,除捞渣外,其他人的“仁义”都是两面性的。代表“仁义”的典型人物捞渣的死,意味着小鲍庄的原始状态被打破,城市文明加入进来,“仁义”也被颠覆。

关键词:王安忆;《小鲍庄》;捞渣;仁义

1.小鲍庄人的仁义

小鲍庄的人是仁义的,捞渣的本名鲍仁平从仁字辈上来看也有其深意,村里人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鲍五爷自不用说:老婆和孩子都没了,在捞渣出生的时候,连唯一的小孙子社会子也去世了;二婶独自抚养三个孩子,无依无靠;鲍秉德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却一直无后;但是他们身上都有仁义在。

捞渣的出生,体现出小鲍庄人身上的一种善良的本性。他尊重老人,用天真的热情弥合了鲍五爷因失去孙子而产生的心理创伤;他谦让兄长,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文化子。他十分关爱小朋友,玩耍时不会让朋友因输赢而伤心;劳动时会帮助收获少的人,一定会等着走得慢的人一同回家,他也一定会去化解朋友间的矛盾;他甚至爱惜世间的一切生命,当文化子给他逮到一个叫天子玩时,他“玩了半天,就把它放了”,因为他觉得“它自个儿在笼子里太孤了”。捞渣不是一个小孩,而是一个完全仁义道德的化身。从鲍五爷的事情上可以看出,小鲍庄人尊重老人的品格,在社会子死后,鲍五爷伤心欲绝,村里的人都说不会让鲍五爷饿着,在鲍五爷坚持不吃百家饭的时候,人们都来劝慰他。从此类事件上我们可以看出,村里没有老人会因为没人养而被冻死饿死,这又是村里人仁义的一个方面。

2.小鲍庄人性格的两面性

作品中的小鲍庄是一个仁义之乡,历史悠久而与外界隔绝。这里保留着原始的耕作方式和陈旧的文化传统。村子里,“仁义”是村民评议人的尺度与教育人的标准的口头禅。他们以仁义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用仁义去感化外来的人。这些都反映了传统道德文化在农耕文明社会中的深厚根基,表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与追求。同时,小说也展示了种种不义之举,在仁义与不仁义的拉锯式冲突中体现了人性与道德冲突,艺术地再现了生活的矛盾和人性的复杂。“仁义”浸润着小鲍庄世世代代的人,在他们身上印有最传统最善最美的烙印,整个村庄不存在任何的勾心斗角,宛若一个世外桃源。捞渣的仁义是天生的,并且这个“仁义”跟随了他一生。在他看小翠子太机灵而内心不安的时候,拼命地使唤小翠子,使小翠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表情越来越严肃。在鲍彦山家里,小翠子的地位是最为卑贱的;再就是二婶和拾来的关系:二婶是寡妇,拾来是一个外乡人,他们两个人成为夫妻,在传统观念看来,在传统道德中女子是必须守节的,他们两人的行为无疑严重违反了这一规范,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家族血缘的秩序,所以小鲍庄的村民才强烈地反对他们,在他们结婚之后甚至毒打他们。

3.捞渣的人物形象

《小鲍庄》以捞渣的出生作为开端,又以他的死亡为结束,因此他不仅是仁义的代言人,而且还是故事发展的关键。

与其他人物形象不同,捞渣恰恰是一个完全仁义的人,没有私心杂念。捞渣作为一种象征性的人物,并没有具备太多的审美意蕴,他是道德的化身。在捞渣和二小子斗老将的时候,捞渣知道自己能赢,于是就和二小子换了,因为他怕二小子输了之后会伤心;劳动的时候,谁的草割得少了,捞渣一定会把自己的给他;哪个孩子要打架了,捞渣一定不会让他们打起来。大人们都说,孩子跟着捞渣,自己放心。就连捞渣的死,也被作者赋予了积极的时代意义:自我牺牲(用一个孩子的生命,去换取一个垂危老人的生命)。这就是捞渣,一个没有原始欲望,没有个人的需求,没有憎恨厌恶,被“仁义”这种信念控制的老小孩。

小鲍庄的人还活在过去的时代,他们的本能尚未被现代文明改变,虽然他们追求仁义,但他们不是真正彻底的君子。君子只不过是他们在文化方面要达到的目标。真正彻底的君子,其实只有一个,这个人就是捞渣。《小鲍庄》的仁义,褒贬不一,在现代文明的环境下,儒家传统文化固然有很多落后的观点主张,保留文化中的优点,摒弃文化中的落后思想,这也许正是这个作品所要传达的意味。

参考文献:

[1]畅广元.《小鲍庄》心理谈[J].当代作家评论,1986,(1).

[2]侯永超.王安忆《小鲍庄》意蕴解析[J].文学教育(上),2007,(4).

上一篇:一川如画:郁达夫与富阳作家 下一篇:液压破碎锤工作状态的分析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