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范本范文

时间:2023-10-14 06:17:03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范本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范本篇1

    [评析]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应由A公司对60万元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理由是:A公司是经工商部门依法登记成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应以自己的财产对外清偿债务。第二种意见认为应由范某对 60万元的债务承担无限清偿责任。理由是:A公司的成立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成立要件,其设立具有根本瑕疵,实质上等同于公司未成立,工商部门的登记系错误登记,根据<公司法)第206条的规定应撤销公司登记,由实际出资人范某对A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清偿责任。对于本案的处理,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理由如下:

    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公司设立须经过股东资格及人数审查、制定公司章程、建立组织机构、申请设立登记等程序,并最终经工商登记机关依法核准登记,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方能取得企业法人资格,因此,公司法人资格是由公司登记机关而非由法院予以认定。虽然司法实践中承认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但该制度是在个案中否定公司的法入资格,即在特定的案件审理中无视公司法入的独立人格,否认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的分离,以排除股东的有限责任的保护,直接追究股东的民事责任。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以承认公司法人资格的存在为前提,是对法人制度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而不是消灭公司的法人资格。

    《公司法》第19条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符合法定人数;第20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二个以上五十人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本案中, A公司在公司设立之初,虽然实际由范某一人出资,另一自然人郭某系挂名股东,但该公司的设立从形式上符合《公司法)的上述规定,公司章程所确立的 50万元注册资本在公司设立时已经全部一次缴清,且该公司已经工商登记机关依法核准登记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取得了公司法入主体资格。A公司成立后,公司章程成为公司存在和活动的基本依据及公司行为的根本准则,股东对公司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不再以股东之间的基础法律关系为依据,而以公司章程和公司法为准,并且范某与郭某作为该公司的公司章程记载确认的股东,在公司登记事项经公示后,即产生两种法律效力:对抗力和公信力,赋予登记公示事项对抗力以保护登记人的合法权益,赋予登记公示事项公信力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因此,A公司成立后的股东权利依法由范某和郭某按照公司章程记载的投入的资本额享有,其二入之间因挂名设立公司而产生的基础法律关系不能对抗公司登记事项。其次,公司具有独立的财产是公司具有独立法入主体资格的最重要的基础,而公司设立时具备法定注册资本是公司取得法人资格的必要条件,否则公司不能以自己的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公司法)实行的法定资本制是奠定公司对外信用的基础,有利于维护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和交易安全,而本案中的A公司在申请设立时,注册资金已全部足额到位,该公司在设立过程中存在挂名股东的“瑕疵”行为没有影响到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不属于公司设立中的根本瑕疵,并且股东的有限责任原则是公司法人制度的基石,《公司法)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范某为使公司的设立符合法定人数而虚设股东的行为尚构不成<公司法)第206条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59条规定的“情节严重”,不足以导致撤销公司登记并否认公司的法人资格。范某在申请工商登记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并不影响A公司作为责任主体对外承担民事责任。范某个人的行为是应按相关的公司登记行政管理规定受相应行政处罚的行为,不能因此认定A公司设立无效并否认其法人资格。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公司设立无效不同于一般无效民事行为的认定,后者是自始无效,而前者仅表明已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依据,其法律后果是公司被撤销,并经清算和办理注销登记后,才能最终消灭公司的法人资格。公司设立无效的认定不能影响公司在此之前所从事的正当交易活动,任何人亦不得以无效为由对抗此前与该公司进行交易的第三人。正是公司成立后所产生的社会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和涉及利益的广泛性,要求对公司设立无效的认定需持谨慎和宽容的态度。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范本篇2

摘 要 本文指出努力实现投资人的意愿是公司设立的最基本需求,独立财产、独立意思和独立责任是公司法律人格的本质要素,公司设立合法性问题应满足系列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对合法性问题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公司设立,完善我国公司设立瑕疵制度。

 

关键词 公司设立 人格要素 合法性 实体要件 程序要件

基金项目:本项目受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支助(项目编号:12skr16)。

作者简介:李玲,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副教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民商法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3-021-02

一、公司本质及人格构成要素

公司作为广泛存在于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组织形态,自18世纪末在英国确立典型的法人制度后,已成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学者,聚焦公司的本质,不同研究视角自然结论不一。仅从法学研究者中看到的公司本质也有法人拟制说、法人实在说、法人否定说、公司契约论等。但因各种单一学说无法在学理上完全自圆其说,进而有学者提出双重本质说。投资人孕育了公司,从公司与股东关系这一原始起点看,努力实现投资人的意愿是公司设立的最基本需求。

 

公司法律人格要素也就是指公司得以取得抽象法律人格或者说具备民商事主体资源的基本构成要素。 作为法律上拟制的人,投资人放弃对其出资的直接支配权,换取以其出资为限的有限责任。在公司人格构成要素上,学界认识并不一致,提出的核心要素有:公司财产独立、公司责任独立、股东有限责任、公司名称专有、公司意思独立。在此五要素中,笔者认为股东有限责任和公司名称专有不构成公司人格的基本要素,分析如下:公司一旦成立后,以完整人的姿态呈现于世,用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责任,股东以出资为限承担的有限责任已间隐于后,转化为股东对公司的责任,故股东有限责任并非公司法律人格要素。公司名称是公司注册登记时需要明确的,营业执照的签发是对公司名称的确认,其总体说来是法律的一种控制手段,从本质上讲,并不影响其法律人格的内在属性。而无论任何一种形态的公司,拥有独立的财产、独立进行意思表达对外进行交往,并承担由此带来的独立责任,公司以独立财产、独立意思和独立责任姿态傲立于世。故,笔者赞同以上述“三独”要素作为公司法律人格的本质要素。

 

二、传统公司制度在我国的分野流变

公司的萌芽早在中世纪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城市就已经出现了。根据经济史学者的研究甚至追溯到更远的年代。据文献记载,在罗马帝国时期,就存在过公司或类似公司的组织。“在以法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公司分为无限公司、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两合公司。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英美法国家,则将公司分为分公司和私公司,或称开放式公司和封闭式公司。当然在英美法国家,并非只有这两种公司存在,比如在英国,也有无限公司的规定,但就总体而言,公公司和私公司无疑是公司的两种基本形态。”

 

公司制度与公司立法起源于西方国家,我国公司法的发展主要体现为现代公司制度在我国具体国情下的移植。现代公司制度在清末运动中被引入我国,但发展极其缓慢,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我国《公司法》颁布以来,公司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主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中外合资有限公司起步,到全国性的专业公司和各种联合公司,再到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1994年《公司法》开始施行,标志着我国对公司的法律调整进入了全面规范的时代,其后历经1999年、2004年、2005年3次修订,我国公司制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公司法》第2条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公司的两种形态。一人公司因财产难以界定而产生的人格混同,长期不被我国法律承认,而随着个人企业公司化的倾向和股东退出等情形的广泛出现,积累的实践诉求终于在2005年《公司法》第3次修正时得以立法采纳。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企业形态则另有规定。

 

三、公司的设立条件

公司设立的“本质在于使一个事实上已经存在或者正在形成中的社会组织取得民事主体资格,它的前提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正在形成之中或者已经存在,它的核心是这种社会组织要完成从自然状态向法律形态的转变”。 公司设立制度的研究早已不是新话题。英美法系因公司设立简易便利,设立灵活,故设立条件及设立瑕疵方面研究相对较少,其更侧重于具体法律关系中根据法官的价值取向以及当时社会需求对个案债权人予以保护。大陆法系国家则多实行法定资本制,对公司的设立条件与设立瑕疵进行了众多探讨。反映在立法上这些国家多有完备的关于公司设立条件、设立登记及设立瑕疵救济制度。

 

根据我国《公司法》第六条规定: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规定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从设立的合法性考察主要归结为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

 

(一)实体条件

1.资本。根据《公司法》第27条的规定,股东可以出资的形式包括: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在立法上排除了将劳务作为出资的方式。与修订后公司法同一天施行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的《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第8条更是明确:股东或者发起人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等均存在价值难以估量,无法有效转移的共性,但在在部分大陆法系国家对无限公司股东和合伙人以信用准入持肯定态度。

 

2.发起人。公司设立源于发起人的行为,何谓“发起人”?201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一条明确界定:为设立公司而签署公司章程、向公司认购出资或者股份并履行公司设立职责的人,应当认定为公司的发起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的股东。发起人人数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因为我国公司的设立时要进行行政审批,故实践中设立时人数不符的情况要么不被登记为公司予以注册,要么已矫正人数上的缺陷。至于公司成立后,因为股权继承等原因导致股东人数的变化以不影响已设立公司的效力为宜。

3.公司章程。公司章程是关于公司组织与活动的基本规则,作为公司的“宪法”,在公司内部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国家对于章程的管制可以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司章程必须进行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或者备案;另一方面是对章程条款的管制。 公司章程记载的事项,基本都由法律加以规定。章程内容根据其地位和效力学理上将其分

为绝对必要事项、相对必要事项和任意记载事项。绝对必要事项缺少任何一项将导致章程无效;发起人自由选择记载于章程的相对必要事项,如记载,则发生章程内容的效力,如果不记载,不影响章程效力;任意记载事项则在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共道德的前提下,由当事人自行确定。

 

我国《公司法》第25条、82条,分别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应当载明的事项进行了规定。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均要求记载的有5项:(一)公司名称和住所;(二)公司经营范围;(三)股东(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四)公司法定代表人;(五)股东(大)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还应当载明:(一)公司注册资本;(二)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三)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并且作为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还应当载明:(一)公司设立方式;(二)公司股份总数、每股金额和注册资本;(三)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四)董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五)监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六)公司利润分配办法;(七)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八)公司的通知和公告办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公司登记管理机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向其提交公司章程,并接受审查。2005年《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23条明确规定:“公司章程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的,公司登记机关有权要求公司作相应修改。”上市公司因牵涉的股东及资本的数量巨大,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引,证监会《关于印发〈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的通知》指出,《章程指引》规定的是上市公司章程的基本内容,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其章程中增加《章程指引》包含内容以外的、适合本公司实际需要的其他内容,也可以对《章程指引》规定的内容做文字和顺序的调整或变动。上市公司根据需要,增加或修改《章程指引》规定的必备内容的,应当在董事会公告章程修改议案时进行特别提示。

 

(二)程序条件

公司设立作为一种法律行为,还需依据一定的程序方能成立。公司情形千差万别,公司登记机关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难以鉴别,《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2条明确规定:“申请办理公司登记,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文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不难体察出工商管理部门急于撇清审查责任的心态。对企业登记申请的审查制度从各国看可以分为:形式审查制、实质审查制和折衷审查制。形式审查制中登记机关只对申请文件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对文件的真实性,不作实质上的调查与核实。实质审查制中登记机关除形式审查外,还要对登记事项的真实性进行实质上的审查。折衷审查制是登记机关对企业登记事项有实质审查的职权,但没有必须进行实质审查的义务。登记不能作为推定已登记事项为真实的基础,其证据力如何,仍须由法院的裁判来决定。 鉴于公司数量众多,设立情形纷繁复杂,公司登记机关实难调整与核实,故,很多国家不采实质审查方式。我国也由渐由实质审查转为折衷审查,虽然在转型过程中对审查的标准意见不一。

 

除公司登记机关审查外,公司设立还有其他程序要求,如,发起人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的,应当同银行签订代收股款协议;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应当自股款缴足之日起三十日内主持召开公司创立大会;公司应当依法产生公司机关等等。

 

由于我国对公司设立要求的规定散见于《公司法》、司法解释和行政规章,对实务中常见的公司瑕疵设立情形缺乏系统明确规定,故加强对公司设立合法性问题研究,对公司瑕疵设立之救济亦意义深远。

 

注释:

范健,王建文.商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05.

赵旭东.企业与公司法纵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64.

范健.设立中公司及其法律责任研究;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米兴平.公司设立的合法性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67-68.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范本篇3

论文关键词 公司设立 人格要素 合法性 实体要件 程序要件

一、公司本质及人格构成要素

公司作为广泛存在于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组织形态,自18世纪末在英国确立典型的法人制度后,已成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学者,聚焦公司的本质,不同研究视角自然结论不一。仅从法学研究者中看到的公司本质也有法人拟制说、法人实在说、法人否定说、公司契约论等。但因各种单一学说无法在学理上完全自圆其说,进而有学者提出双重本质说。投资人孕育了公司,从公司与股东关系这一原始起点看,努力实现投资人的意愿是公司设立的最基本需求。

公司法律人格要素也就是指公司得以取得抽象法律人格或者说具备民商事主体资源的基本构成要素。 作为法律上拟制的人,投资人放弃对其出资的直接支配权,换取以其出资为限的有限责任。在公司人格构成要素上,学界认识并不一致,提出的核心要素有:公司财产独立、公司责任独立、股东有限责任、公司名称专有、公司意思独立。在此五要素中,笔者认为股东有限责任和公司名称专有不构成公司人格的基本要素,分析如下:公司一旦成立后,以完整人的姿态呈现于世,用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责任,股东以出资为限承担的有限责任已间隐于后,转化为股东对公司的责任,故股东有限责任并非公司法律人格要素。公司名称是公司注册登记时需要明确的,营业执照的签发是对公司名称的确认,其总体说来是法律的一种控制手段,从本质上讲,并不影响其法律人格的内在属性。而无论任何一种形态的公司,拥有独立的财产、独立进行意思表达对外进行交往,并承担由此带来的独立责任,公司以独立财产、独立意思和独立责任姿态傲立于世。故,笔者赞同以上述“三独”要素作为公司法律人格的本质要素。

二、传统公司制度在我国的分野流变

公司的萌芽早在中世纪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城市就已经出现了。根据经济史学者的研究甚至追溯到更远的年代。据文献记载,在罗马帝国时期,就存在过公司或类似公司的组织。“在以法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公司分为无限公司、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两合公司。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英美法国家,则将公司分为分公司和私公司,或称开放式公司和封闭式公司。当然在英美法国家,并非只有这两种公司存在,比如在英国,也有无限公司的规定,但就总体而言,公公司和私公司无疑是公司的两种基本形态。”

公司制度与公司立法起源于西方国家,我国公司法的发展主要体现为现代公司制度在我国具体国情下的移植。现代公司制度在清末运动中被引入我国,但发展极其缓慢,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我国《公司法》颁布以来,公司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主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中外合资有限公司起步,到全国性的专业公司和各种联合公司,再到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1994年《公司法》开始施行,标志着我国对公司的法律调整进入了全面规范的时代,其后历经1999年、2004年、2005年3次修订,我国公司制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公司法》第2条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公司的两种形态。一人公司因财产难以界定而产生的人格混同,长期不被我国法律承认,而随着个人企业公司化的倾向和股东退出等情形的广泛出现,积累的实践诉求终于在2005年《公司法》第3次修正时得以立法采纳。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企业形态则另有规定。

三、公司的设立条件

公司设立的“本质在于使一个事实上已经存在或者正在形成中的社会组织取得民事主体资格,它的前提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正在形成之中或者已经存在,它的核心是这种社会组织要完成从自然状态向法律形态的转变”。 公司设立制度的研究早已不是新话题。英美法系因公司设立简易便利,设立灵活,故设立条件及设立瑕疵方面研究相对较少,其更侧重于具体法律关系中根据法官的价值取向以及当时社会需求对个案债权人予以保护。大陆法系国家则多实行法定资本制,对公司的设立条件与设立瑕疵进行了众多探讨。反映在立法上这些国家多有完备的关于公司设立条件、设立登记及设立瑕疵救济制度。

根据我国《公司法》第六条规定: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规定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从设立的合法性考察主要归结为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

(一)实体条件

1.资本。根据《公司法》第27条的规定,股东可以出资的形式包括: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在立法上排除了将劳务作为出资的方式。与修订后公司法同一天施行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的《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第8条更是明确:股东或者发起人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等均存在价值难以估量,无法有效转移的共性,但在在部分大陆法系国家对无限公司股东和合伙人以信用准入持肯定态度。

2.发起人。公司设立源于发起人的行为,何谓“发起人”?201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一条明确界定:为设立公司而签署公司章程、向公司认购出资或者股份并履行公司设立职责的人,应当认定为公司的发起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的股东。发起人人数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因为我国公司的设立时要进行行政审批,故实践中设立时人数不符的情况要么不被登记为公司予以注册,要么已矫正人数上的缺陷。至于公司成立后,因为股权继承等原因导致股东人数的变化以不影响已设立公司的效力为宜。

3.公司章程。公司章程是关于公司组织与活动的基本规则,作为公司的“宪法”,在公司内部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国家对于章程的管制可以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司章程必须进行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或者备案;另一方面是对章程条款的管制。 公司章程记载的事项,基本都由法律加以规定。章程内容根据其地位和效力学理上将其分为绝对必要事项、相对必要事项和任意记载事项。绝对必要事项缺少任何一项将导致章程无效;发起人自由选择记载于章程的相对必要事项,如记载,则发生章程内容的效力,如果不记载,不影响章程效力;任意记载事项则在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共道德的前提下,由当事人自行确定。

我国《公司法》第25条、82条,分别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应当载明的事项进行了规定。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均要求记载的有5项:(一)公司名称和住所;(二)公司经营范围;(三)股东(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四)公司法定代表人;(五)股东(大)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还应当载明:(一)公司注册资本;(二)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三)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并且作为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还应当载明:(一)公司设立方式;(二)公司股份总数、每股金额和注册资本;(三)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四)董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五)监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六)公司利润分配办法;(七)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八)公司的通知和公告办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公司登记管理机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向其提交公司章程,并接受审查。2005年《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23条明确规定:“公司章程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的,公司登记机关有权要求公司作相应修改。”上市公司因牵涉的股东及资本的数量巨大,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引,证监会《关于印发〈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的通知》指出,《章程指引》规定的是上市公司章程的基本内容,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其章程中增加《章程指引》包含内容以外的、适合本公司实际需要的其他内容,也可以对《章程指引》规定的内容做文字和顺序的调整或变动。上市公司根据需要,增加或修改《章程指引》规定的必备内容的,应当在董事会公告章程修改议案时进行特别提示。

(二)程序条件

公司设立作为一种法律行为,还需依据一定的程序方能成立。公司情形千差万别,公司登记机关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难以鉴别,《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2条明确规定:“申请办理公司登记,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文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不难体察出工商管理部门急于撇清审查责任的心态。对企业登记申请的审查制度从各国看可以分为:形式审查制、实质审查制和折衷审查制。形式审查制中登记机关只对申请文件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对文件的真实性,不作实质上的调查与核实。实质审查制中登记机关除形式审查外,还要对登记事项的真实性进行实质上的审查。折衷审查制是登记机关对企业登记事项有实质审查的职权,但没有必须进行实质审查的义务。登记不能作为推定已登记事项为真实的基础,其证据力如何,仍须由法院的裁判来决定。 鉴于公司数量众多,设立情形纷繁复杂,公司登记机关实难调整与核实,故,很多国家不采实质审查方式。我国也由渐由实质审查转为折衷审查,虽然在转型过程中对审查的标准意见不一。

除公司登记机关审查外,公司设立还有其他程序要求,如,发起人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的,应当同银行签订代收股款协议;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应当自股款缴足之日起三十日内主持召开公司创立大会;公司应当依法产生公司机关等等。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范本篇4

一、公司的基本含义和本质特征

(一) 公司的语义和基本含义

在汉语中,“公”含有无私、共同的意思,“司”则是指主持、管理,二者合在一起就是众人无私地从事或者主持其共同事务的意思。有著作称“公司”语出庄子,但并无实据。目前所知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公司”字样,是康熙23年(1684)福建总督王国安上奏康熙皇帝,报告在厦门扣押了原反清的郑成功政权属下要员的两艘大船,内载“公司货物”若干。有学者认为,此处的“公司”,是郑成功时期为翻译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名称,吸收公司一词的拉丁文字头“com”(含有公共、共同的意思)的含义,创造的一个中文新词;而且,郑成功地方政权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交往中,也可能对其加以借鉴,建立了以公司为名的贸易组织或民间会社组织。

19世纪上半叶,国人开始从商事意义上使用“公司”一词。清代学者魏源(1794—1857)对西洋人的公司所作的描述,即反映了当时国人的初步认识。他将商人间的合资、合力经营定义为公司。当时关于公司的译名还十分杂乱,魏源只是从学者的眼光对人们所称的公司加以记述和解释。究其源头,应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海外天地会的工商界人士返传回祖国的。1904年在清末修律过程中产生的《公司律》规定说:凡凑集资本共营贸易者为公司。总之,以上定义均表明对公司的认识尚处于质朴状态。

(二) 公司的本质特征

由公司的基本含义可以引出公司具有以下本质特征:

1、相对于自然人而言,公司是一种团体或组织。

(1)公司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利益的主体联合而成。由单个利益主体设立或控制的组织,晚近在各国法律上也允许其采取公司形式,如“一人公司”和我国《公司法》上的国有独资公司等。这些公司的股东虽然是单一的,但公司作为组织体,有一定的财产、组织机构、人员、固定的场所或住所等特征,并没有被否定;而且,现代公司的资本或股份的流动性增强,公司的单一股东随时可能变为多数股东。所以,这种现象是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对公司基本内涵的引申,也可以说是公司本身或其概念使用上的一种特例。

(2) 公司作为组织体,其人格和财产在不同程度上同其成员的人格和财产相分离。就股份有限公司这种高级的公司而言,公司的人格和财产同其成员的人格和财产在形式上和原则上是完全分离的,公司与股东互不承受他方的权利义务。在无限公司和两合公司等较低级的公司形式中,这种分离是相对的,在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无限责任股东必须就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3)在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前提下,公司成员的变更不影响公司的存在和活动,即它的存续不受自然人生命的限制,具有所谓“永续性”。

2、 公司必须依法设立。在公司出现早期法律对其不加规制的自由主义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公司通常是依“公司法”设立的。在民商分立的大陆法系国家,公司通常是依商法典中关于公司的编章或单行的公司法规设立的;在民商法合一的大陆法系国家,公司是依民法典或作为民事特别法的公司法规设立的。

除公司法外,公司还可以依特别法或行政命令而设立,如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或公司的设立必须同时适用“公司法”和其他的企业法、行业管理法,甚至应以其他法律为主。如我国目前设立中外合资、合作的公司和外资公司,适用的法律主要就是相应的三个外商投资企业法。在国外,以公司形式设立银行、保险公司,首先必须适用银行法、保险法,其次才适用“公司法”或民商法典。

(2)公司必须遵守法定的组织形式。如同民法中的“物权法定”一样,投资者设立公司时,可以在法律规定的公司形式中任选其一,但不得采取法律没有规定的公司形式或自行创设某种公司形式。

(3)公司依法设立而获得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法律人格。我国《公司法》第3条第1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法人。”日本的商法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公司法,明文规定公司是法人。英国和我国香港地区的法律,虽未明确规定股东承担无限责任的公司是法人,而在司法、税务和学说上,通常认为其为法人,有自己的法律人格;但在德国、瑞士和其他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对无限公司和两合公司在法律上不承认其具有法人资格,对其不是征收公司或法人所得税,而是由各个股东分别缴纳所得税。

3、 公司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从事活动。公司是为了一定目的而设立的组织体,其权利能力须受法律许可的公司目的的范围的限制。公司只能在法律、公司章程和有关机关核准的宗旨范围内活动,否则就可能会引起违法后果。

二、公司概念的引申含义和特殊用法

1、 由不同主体和资本联合性的组织,将“公司”引申为具有某种类似的权益制衡机制或组织机构的组织。如单纯的国有企业,其出资者或股东只有一个,本不符合公司的基本规定性,但通过引进某种委员会或 董事会、监事会的集体决策机制,就将其称为公司或国有独资公司。又如国际上通行的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的做法,子公司的股东实际上只有母公司一家,但由于它是按公司法设立和运作的,在形式上也可能将母公司的多个股东登记为自己的股东,故而各国法律通常都认可其为公司。

2、 由多数公司的企业性或经营性,将“公司”引申为企业的同义语。这使公司的含义泛化,使公司这一名词失去了独立存在的意义。而通常所称公司,是指依形式意义上的公司法设立和运作的企业,即本文所涉及的公司。

专题二 公司法的概念、意义、适用

一、公司法的概念与意义

公司法是规定公司的法律地位及调整其对内外部组织关系的法。《公司法》第1条规定:“为了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由公司制度的特点和《公司法》的立法宗旨所决定,我国公司法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建立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

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现代企业的主要法律形式,它有助于规范企业及股东的财产权关系,对现有企业制度进行改革,使企业成为高效益的生产经营者。

(二)有利于转换政府职能

我国旧有企业制度的根本弊端,是在国家所有权下,使企业成为政府机关的附属物,丧失了自和主动精神。由于公司本质上应由多元主体投资,可以实现全民财产利用、决策的分散化和民主化,由此,从根本上转换政府职能。

(三)可以鼓励和规范私营经济的发展

1988年颁布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虽规定私营企业可以采取有限公司的形式,但其中并无详细规定。《公司法》的颁布,则为自然人或私人组建有限公司乃至股份公司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助于促进和规范其发展。

(四)有利于维护经济活动当事人的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

公司制度既着重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和公司的正常经营,也具有保障债权人利益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功能,公司在设立和存续过程中必须维持必要的资信。

(五)有利于培育健康的市场经济文化

公司和公司制度为各种主体自由结社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提供了可能,并以此构建整个市场经济体制。它一方面使公有财产的利用和决策民主化,另一方面必然形成相应的公司文化,进而培育全社会的现代健康的市场经济文化。

二、我国《公司法》的适用

(一)《公司法》适用的时间效力

我国《公司法》于1993年12月29日颁布,1994年7月1日起施行,并于1999年12月25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作了修改。

《公司法》第18条规定:“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适用本法,有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因此三个外商投资企业法优先适用于《公司法》,不因《公司法》的颁行而影响其效力,《公司法》作为其普通规范和补充规定。

该法第229条又规定:“本法施行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登记成立的公司,继续保留,其中不完全具备本法规定的条件的,应当在规定的限期内达到本法规定的条件。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因此,《公司法》生效之前依照其他法律法规设立、登记的公司和属于该法调整范围的企业。在其生效之后可以继续合法存在及开展活动。这表明,《公司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对已有公司中需要按该法加以规范的一些公司,则具有有限或“弱度的溯及力”。所谓有限或“弱度溯及力”,是指旧法施行期间发生的事实,在新法施行以后,须由新法予以调整。

(二)《公司法》的适用范围

《公司法》适用于依该法在我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中外合资、合作或外商独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优先适用《中外合资企业法》、《中外合作企业法》和《外资企业法》等三个外商投资企业法和相关法规,只有这些法律法规中未作规定的事项,才适用《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法》与外商投资企业法之间是“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相关专题 科斯的《企业的性质》

科斯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的突出贡献就在于发现了“交易成本”的存在,进而解释了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及其规模如何被决定等一系列问题。《企业的性质》一文是其代表作,我在此将作一个简要的介绍,因为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法律问题已经成为美国法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希望借此方法能使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扩展我们的视野,这一方法我在下文还会用到。

科斯认为: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于价格作为杠杆指引资源配置,只有这样,资源配置才是有效率的。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却出现了企业这一“另类”的资源配置的岛屿。因为在企业之中,资源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通常并不是按照价格杠杆的指引实现的,而是按照管理者的命令实现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无效率的资源配置模式呢?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有人更愿意雇佣他人生产,那么他可能会以比市场价格更高的价格雇佣工人;如果有人更愿意被他人雇佣来进行生产,那么他可能会以比市场价格更低的价格接受雇佣;如果有人更愿意使用企业生产的产品,那么他可能会以比市场价格更高的价格购买企业生产的产品。以上这些情况都会使价格机制失灵,但这些假设显然都是十分荒谬的,不可能的。那么,企业产生的奥秘究竟何在呢?科斯认为交易费用的存在是其根本原因。虽然价格机制是有效率的,但在交易的形成过程中却需要大量的交易费用,如谈判,搜集信息,法律咨询,运输等。而在企业内部,这些交易费用则被大大节省了,所以,企业生产表面上的低效率实际上比较市场生产而言自有其优势。这就是企业产生的原因。那么,另一个相关的问题也就容易理解了。企业的生产规模如何决定呢?当企业内部的边际生产成本等于市场的边际生产成本时,企业的规模就被决定下来了。

专题三 公司的名称和住所

一、公司的名称

如同自然人出生到世间要有自己的名字一样,公司成立也要有自己的名称,这是公司成为独立民事主体的重要标志之一。公司的名称必须规定在公司的章程之中,必须依法登记。我国公司法第九条规定:依照该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的字样;依照该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股份有限公司的字样。此外,作为企业的公司,在名称方面须适用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的一般规定。比如,一个企业只能有一个名称;企业的名称由字号或商号、行号、反映行业或经营特点的字样、企业的组织形式等构成;企业法人的名称中不得含有其他法人的名称,私企和外企可以用自然人姓名作字号等等。我国法律对公司名称实行强制注册制,登记是取得企业名称的唯一途径。

二、公司的住所

公司的住所也是公司章程必须登记的事项。它 是公司履行合同、接受管辖、参加诉讼等的依据。住所在国际私法上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上对于法人住所的确定有三种标志:1、管理中心主义。优点在于只有一个,容易确定。缺点在于法人容易通过将管理中心迁到海外逃避法律管制。2、营业中心主义。优点在于便于控制法人主要财产收入。缺点在于有多个,不容易确定。3、由法人的章程确定。我国公司法第10条规定:公司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这实质上是管理中心主义。对于住所我们有以下几个问题必须要澄清:公司可以有几个住所?住所可否变更?分公司的营业场所可否作为住所?回答是:一个公司只能有一个住所。公司有多个办事机构的,以统辖公司全部事务和分支机构的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公司住所变更必须办理登记,否则不能对抗第三人;分公司的营业场所根据我国及大多数国家法律不可作为住所,但泰国是个例外。

专题四 公司的设立与成立

一、 公司设立和成立的概念

设立公司,须由拟设立公司的出资者或发起人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从事一定的准备工作,如达成股东协议、订立公司章程、认股及缴纳出资或股款等,这些行为就是公司设立行为。公司设立后,经公司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发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始为成立;法律如果规定设立公司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在申请登记之前还须依法审批。公司营业执照签发的日期,为公司成立的日期。所以,公司设立与成立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二者在时间上也存在先后关系。

二、 公司设立行为的主体

在我国,凡进行公司设立行为的人,都是公司的出资人,在公司成立时即成为公司的股东。在有限公司,公司设立人与公司成立时的股东是一致的;对于股份公司来说,则在筹划设立公司的发起人之外,可能还有不从事设立行为、因在设立过程中认购股份而在公司成立时取得股东资格的人。

在英美法系国家和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公司的设立人在公司成立时不一定是股东。公司的设立人或发起人是指筹划设立公司、履行公司设立行为的人;公司成立时的股东则是“公司章程署名者”。据此,一些人专门从事设立公司的行为,作成“壳”公司以供出售牟利。这一方面便利了公司的成立,另一方面也为欺诈的产生提供了机会。

三、公司设立行为的性质

学者通常认为公司设立行为为共同法律行为。德国学者孔兹最早于1892年提出合同行为为共同行为。许多学者认为契约是双方法律行为,合同是共同行为。有人认为,契约为“二人以上的同一内容同一意义之意思表示之合致,而生私法上效果之法律行为也。合同行为,在以两个以上意思表示合致之点,与契约之合致同,其与契约之不同意者,盖契约乃由两人以上之不同方向的意思表示而成立。合同行为则由两人以上之同一方向、同一意思表示而成立者。”当然,设立一人公司属于个别的单独行为或单方行为。

四、公司设立的两种方式

我国和大陆法系国家,在公司设立上有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的区别。

(一) 发起设立

发起设立是指由拟设立公司的人或发起人认购公司的全部股份或出资额,不向他人招募资本的一种公司设立方式。它的设立程序较为简单,所以又称“简单设立”,或“单纯设立”。设立有限公司,只能采取发起设立的方式;设立股份公司,则既可采取发起设立的方式,也可采取募集设立的方式。

(二) 募集设立

募集设立是指由拟设立公司的人或发起人认购公司的部分股份或资本,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的公司设立方式。募集设立是股份有限公司可以选择采取的一种设立方式。由于其程序比较复杂,所以又称“复杂设立”。

五、(相关问题探讨)有限责任公司设立人的出资义务和责任分析

公司设立人履行出资义务是其取得股东权的前提和基础。原则地说,公司合法成立后股东对公司既无义务,也无责任。因此,研究我国公司股东的有限责任原则的中心问题,是要分析公司设立时,股东出资义务的履行以及违反出资义务的责任。

(一) 公司设立人自订立公司章程始负有出资义务

章程行为的法律性质属于民事法律行为中的共同行为,是全体设立人以创设新的权利主体为目的的共同一致的意思表示。设立人的出资义务由章程而确定。“股东不按前款规定缴纳所认缴的出资应当向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公司法第25条)。这里的“违约”就是指违反公司章程的约定。也就是说,在公司正式登记成立之前,全体设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民法上的合伙,此时章程的效力,相当于设立人合伙契约。认为“违约”是“对公司违约”显然不妥,此时公司并不存在。我国公司法第25条所指的“违约”显然是指章程在公司登记前的情形,应解释为“违反设立人合伙契约”。

从公司章程的拟定一直到申请注册登记,可能要经过若干次修改。登记后的公司章程修改只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即可,而设立阶段的修改章程必须经全体设立人一致同意,不同意修改者视同自动退出合伙,其出资义务自然解除,而不能视为违约,已履行出资义务者,可以请求返还其出资。换言之,设立阶段的章程修改等于重新订立章程。总之,有限公司设立人的出资义务不能独立于公司章程之外产生。

(二) 非现金出资的缴纳及验资

出资分为现金出资和非现金出资。非现金出资的种类包括“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这种规定比之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应属比较严格的规定。它排除了劳务以及土地使用权之外的用益物权出资。对于所有权上设有负担的财产能否作为出资标的,公司法未明确规定,在解释上应以否定为妥。因为以设有担保物权的财产作为出资,将使公司成立伊始其资本总额就处于不确定状态,担保物权的行使势必危及公司财产的完整性,从而有违公司资本确定原则。关于非现金出资最值得研究的是谁来收受出资、如何评估以及验资的确定性这样三个问题。

第一,收受非现金出资的机构。我国公司法对非现金出资如何缴纳未有明确规定实属一大法律漏洞。对此,日本和德国的立法值得借鉴。《日本有限公司法》规定,“未能指出确定董事时,须在公司成立前召开股东大会选任之。”“(1)董事应责成股东完成出资金额的缴纳或以实物为出资标的之财产的全部交付。(2)前项的缴纳须由董事到规定的办理缴纳事物的金融银行或信托公司办理。”(第11、12条)《德国有限公司法》第6、7条规定,“实物出资必须在公司向商业登记簿申报登记之前,以能够使业务执行人对其完全自由支配的方式交付公司。”因此,我国公司法应规定,公司成立前,必须选举董事,所有有关的设立事宜均由董事负责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非现金出资的评估程序。非现金出资“必须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作价,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公司法第24条)这里至少有三个问题值得研究:一是由谁来评估,二是衡量“高估或者低估”的标准何在,三是依照何种程序进行评估。

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实物出资,我国尚无明文规定由谁来进行评估。我认为法国的规定值得借鉴,《法国商事公司法》第3章第40条规定:“章程必须载明实物出资所作的评估。评估报告须作为章程的附件。该报告由经未来股东一致同意指定、或在股东达不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由法院应最积极请求的未来股东的要求裁决指定的投资评估员制作,并由其对此承担责任。……”

公司法规定非现金出资“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然而,衡量高估或者低估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对于非现金出资的评估,重要的不在于实质公平的尺度之寻求,而在于确定公认的程序。对于符合公认程序所作出的评估,除非有人举证能证明有重大偏差,一般应承认其评估结果是公正妥当的。

第三,我国公司法规定,所有的出资缴纳后,必须由 会计师事物所出具验资证明才能申请设立登记,这是公司设立人的法定义务。这里问题的焦点在于验资到底是程序性的查验还是实质性的查验?如果是前者,验资实际上就是保证评估程序的公正,评估结果的实质性偏差仍由评估机构承担责任;如果是后者,验资机构必须就验资的结果承担责任,而评估机构自动免责。因此,解决争议的最好办法是明确各自的权限和责任,再者,既然规定了评估必须由法定的会计师事物所作出,再要求另外的法定验资程序应属多余,也为公司设立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前段时间网上有新闻报道,中国的会计师的工资是世界上同行业中最低的。而一位网友则在留言中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的会计师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操守也是世界上同行业中最低的。由此可见,在我国加强会计师的责任是必要的。

(三)设立人的出资填补责任与出资担保责任-评公司法第28条

我国公司法第28条规定:“有限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交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对其承担连带责任。”

该项责任是法定的,不得以设立人的约定而免除;也是无过错责任,不以设立人的过错为承担责任之要件;又是连带责任,即全体设立人均对此资本不足的事实负有价格填补责任。这条规定有明显缺陷,兹讨论如下:

第一,这种法定的、无过错的连带责任与公司法的基本原则-股东有限责任原则存在冲突。股东有限责任是指“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法第3条)。而根据我国公司法第28条的规定,实际上要求已足额付清股款且无过错的股东也要对他人的出资不实承担价格填补责任。这显然有失公平。虽然有限责任也有例外,但例外的条件是股东须有过错,无条件地修正有限责任原则有悖法理。

第二,该法条免除了应该承担责任之当事人的民事责任。依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非现金出资均须经评估和验资程序。这是由具有法定资格的专门机构进行的高度复杂的技术工作。因此,这些进行评估、验资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必须对其行为的后果负责。我国公司法只规定了这些人的行政、刑事责任,而未规定其承担民事责任。而实际上,他们的民事责任才应是第一位的。这应是立法漏洞。

第三,再从追究出资填补责任的请求权之行使来分析,享有这一请求权的有公司本身、已付足股款的股东、公司债权人以及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因为有限责任公司的闭索性,由第三人去发现出资不实恐怕很难。而股东最容易发现出资不实的真相。倘若股东发现行使此项请求权有“引火烧身”之虞,他自己也要代他人付出资的义务,其行使这一请求权的积极性就可想而知了。因此,这条规定也不利于出资不实问题的及时发现和有效纠正。

第四,再从法律的利益平衡保护的角度来分析。

一般而论,有限责任制度之设立,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相对较弱,强化出资不实的填补责任,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但若仅就出资不实这一问题而论,直接受害者是已足额缴纳股款的股东。

第五,从比较法的角度来看。《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9条(a)款规定,“(1)如果为设立公司之目的做虚假说明,由股东和公司的业务执行人作为连带债务人缴纳亏空的出资,……(3)如果一名股东或业务执行人对产生赔偿义务的事实既不知情,又在尽到一个正派商人应尽之注意的情况下仍然可能不知情,则此种义务免除。”由此可知,德国的立法采用过错推定原则而非无过错原则。即设立公司的当事人若证明其为善意,可以免除责任。

综上所述,我国公司法第28条之规定宜该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交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筹建负责人、承担该项资产评估的评估机构、验资机构和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对其承担连带责任。筹建负责人、其他股东如证明其对此事项以尽适当的注意而仍不知情,免除此项责任。”

专题五 公司章程

一、公司章程的意义

订立章程是公司设立的基本步骤,没有章程,就不能设立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在一些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上对无限公司和两合公司的章程没有明确的要求。我国公司法第11条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照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这一规定表明,公司章程首先是规范股东之间及公司内部关系的准绳。其次,公司章程是规范公司与第三人的关系和政府对公司进行监督管理的根据。

在英美法上,根据公司章程条款的不同意义,将其分为法律效力有别的两部分:

一部分是公司章程大纲,包括公司的名称、住所等内容,称为公司外部。这部分内容是公司对社会和政府的承诺,法律对其有强制性规定,这部分内容必须提交给政府主管机关。

另一部分是公司章程细则,包括股东会和董事会的召开及其程序等条款,被称为公司内部。其效力弱于公司章程大纲,二者的内容有抵触时,须以大纲的规定为准;而且这部分内容不必提交给政府主管机关。

章程不同于协议,原则上既有的公司章程能够对后续股东形成约束,而且多数股东可以对章程进行修改;相比之下,协议的形成和修改必须得到每个当事人的同意。

二、公司章程的内容

在学理上,把公司章程的内容分为绝对必要事项、相对必要事项和任意事项。

绝对必要事项,是指依法必须在章程中记载的条款,缺少其中任何一项,章程即为无效,公司登记机关不予登记。英美法的公司章程大纲的条款,都是属于这种性质。

相对必要事项,是指在章程中未记载时不影响章程效力的条款。如果缺乏这种条款,仅该未记载的事项不发生效力,或者可以适用法律的具体规定;章程中对此加以记载时,所记载的条款则发生法律效力。英美法的公司章程细则,也属于相对必要事项的性质。

任意记载事项,是指法律上没有规定或要求,完全由当事人根据需要,在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道德的前提下,在章程中记载某些事项的条款。

我国公司法的第22条和第79条,分别列举了公司章程应记载的事项。

专题六 公司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一、 公司的权利能力

(一)公司权利能力的概念

公司的权利能力是公司作为法律上的主体,从事法律所允许的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的权利能力主要表现为依自己的意思从事市场经营和流转活动的能力,但同时依法或经授权也可拥有经济管理方面的能力或职能。此外,公司也享有行政法和劳动法等方面的权利能力。

公司的权利能力,始于公司成立,终于公司终止。公司解散以后在清算期间,在清算必要的范围内,仍拥有清结公司未了的业务、清偿债权债务、清缴所欠税款、参加民 事诉讼等权能;只有在办理了注销登记或被吊销营业执照、并公告其终止时,公司的权利能力才完全消灭。

(二)公司权利能力的特点(与自然人相比)

1、公司不能承受专属于自然人的权利义务,如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公司不能享有。这是公司由于自身性质而在能力上受到的限制。但是,公司可以享有非专属于自然人的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等人身权。

2、公司不得超出其设立宗旨从事活动。这是公司基于自身目的而在能力上受到的限制。《公司法》第11条第2款和第3款规定:“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公司应当在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3、公司的权利能力须受公司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一般或具体的限制。比如对公司对外转投资的限制(公司法第12条);公司对外贷款的限制(公司法第60条第1款);公司对外担保的限制(公司法第3款)等。同时我们认为,第60条的规定也同样适用于对象为法人的情形。

(三)英美法上的越权原则

英美法上的越权原则,是指公司的活动不能超越其章程中目的条款规定的范围,否则即使该行为是合法的,也因为其超越了目的条款的授权,传统上认为其无效,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公司也不得经由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追认该行为的效力,交易对方不得请求履行有关合同、也不得请求该公司赔偿损失,而只能追索已交付的款物。

这种做法,对公司及其股东较为有利。因为公司的越权行为是公司一方主动进行的,对公司一般较为有利,股东因越权行为遭受损失时,可以要求公司或行为人承担责任,公司在对其不利时则可以越权行为作为借口,逃避应负的法律责任。对公司的交易对方来说,则要求其每进行一项交易都必须去了解对方公司的章程及目的条款,实属不便,而对方公司的某种行为是否在其目的范围之内,也不易判断,一旦对方发生越权情形,致其遭受损失时,又不能获得法律上的救济,因而是不公平的。所以,法律上对越权原则的解释和适用不得不逐渐放宽,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对公司的目的条款作放宽的解释,只要公司董事认为某项业务有利于公司,且法律上并无明文禁止,从事该业务即不导致公司越权。

二是对善意第三人进行保护,放弃推定与公司从事交易的人已注意到公司目的条款的理论。

而这种修正可以说是与大陆法系的德、法规定相符。他们一般认为公司章程的目的条款所规定的目的范围,仅仅是公司对公司董事和经理人代表权或权的内部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1968年欧共体颁布的公司法《第一指令》第9条规定,所有欧共体国家均实行法国和德国的做法。在英美国家,“越权规则”最早产生于英国。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就废除了“越权规则”,英国于1989年也正式废除“越权规则”。因此可以说,在当今发达国家“越权规则”已经成为历史了。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0条业已作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规定,即“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除外。”

基于上述分析,那么公司经营范围作为章程“必载事项”的效力何在呢?我们认为,公司经营范围是公司股东为自己设立的活动空间。因为公司的行为实际上是由公司经营者或代表行为归属的结果,所以经营范围的规定实际上是公司对公司董事、经理行为的限制。公司经营范围根本上是一种内部规范,只具有对内的效力,外部第三人可以推定公司的行为在其经营范围之内。

另一方面,经营范围作为“登记事项”的意义与效力何在呢?经营范围必须记载在公司登记机关签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上。于是有人就认为。与公司做交易的第三人怎么可能连对方的营业执照都不看就与其签合同呢?如果他看了,怎能说他不知道对方的经营范围呢?如果他知道,有怎能说他是善意的呢?既然他非善意,又何必对他保护呢?这种推论不能说毫无道理,英国的“越权规则”延续了150年,其主要理论基础正在于此。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对企业经营的限制越来越少,企业经营的自由度越来越大。企业营业执照上列出的经营范围只能大致概括出企业经营的特征,而不能详尽所有。1991年,江西省曾经为一个案子中涉及的究竟是“化工产品”还是“药”的问题,弄得一审再审,最后由最高人民法院反复批示才结案。试想连法官都搞不清楚所谓的“经营范围”,怎么指望交易相对人会一目了然呢?!

那么究竟为什么还要把“经营范围”作为登记事项呢?因为对于登记机关而言,他既拥有职权也负有义务审查申请人的“经营范围”是否合法。这种审查包括三方面:(1)公司的经营范围不得有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安全和利益的经营事项。如我国禁止经营色情业。(2)公司的经营行业应当符合法定的最低资本额要求。(3)公司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必须有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

二、 公司的行为能力

(一)公司行为能力的特点

公司的行为能力,是指作为法人的公司在法律上有独立的意思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思从事活动,取得权利及承担义务,并就其活动承担法律上的后果。

由于公司的独立主体资格是法律赋予的,所以其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的范围是吻合的,二者在发生和消灭的时间上是一致的。而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的起讫时间和范围均不一致,其行为能力要受年龄、智力、健康等生理因素的影响。

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作为法人,其行为能力的基本特点是,必须通过公司的机关及其授权人员的职务行为,来为公司取得、行使权利及设定、履行义务。能够代表公司的机关,主要是公司的董事会和法定代表人,其代表权是法定的,不需要另行特别授权。监事会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代表公司进行活动。公司的经理、个别董事或监事,以及其他管理人员或雇员,则可以在公司授权的范围内代表公司进行活动,其行为从性质上说属于职务。

(二)公司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和诉讼能力

公司承担其机关或其他人员从事职务活动或以公司名义从事活动的后果,意味着公司既可能承受其利益,也可能承受应受法律制裁的不利后果,即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或其他责任。因此,公司的行为能力,从法律责任关系的角度看,表现为民事责任能力、行政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和诉讼能力。

公司的民事责任能力,是指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侵权责任和不履行法定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的能力。公司的行政责任能力,是指公司违法法律的的规定而应受行政处罚的能力。

关于公司的刑事责任能力或犯罪能力,在法理上颇有争议,各国法律的规定也不尽相同。在古罗马法上,有“社团无犯罪能力”的原则。自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法上开始规定公司或法人可以犯罪,并处以刑罚。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如法、德等国和台湾地区,法律上一般不认为公司或法人可以犯罪,但学说上也提出了法人具有犯罪能力的主张。

我国法律认为公司可以犯罪,在公司法、刑法、海关法上已有体现。我们认为,这一做法是合适的。因为公司可能参加各种法律责任关系,当其行为触犯刑律时,即构成犯罪,理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而作为法律赋予一定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人,公司的行为如超出法人的目的范围,其法人地位或资格便不复存在,也就是说法人是不可能犯罪的。公司犯罪的特点,一是只能对其处以罚金刑,不能处以人身自由刑和生命刑;二是要同时追究造成犯罪的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法律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波斯纳的观点很值得关注。波斯纳认为,公司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公司应永远遵守法律还是只有在违法的预期惩罚成本超过预期收益的情况下才遵守法律。如果是后者,那么就会产生一个不道德的结果:使公司的资源集中到最不道德的商人手中。

所有这些则做出了这样一个假设:公司应对其经理和其他职员的犯罪行为承担责任。因为对公司的处罚实际上是对公司股东的惩罚,由于公司只能被处以罚金,由于公司不是风险中立就是比个人较少厌恶风险,又由于对公司的处罚很少或根本不带有耻辱,所以对公司进行处罚的成本就低于对个人进行处罚的成本,也不太会有引起雇主在雇佣、监督和解雇董事时过度谨慎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刑事责任可能会有净收益。首先假定公司经理是股东的完全人,那么来自犯罪活动的任何收入都落入股东的手中。于是,如果股东对经理的犯罪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就会设法雇佣愿意为公司利益而犯罪的经理。现在要假设的是,公司经理并不是股东的完全人,而且事实上他们利用公司的职务从事犯罪活动只是为了使自己发财。情况仍然是这样的,既然公司已向他们提供了他们正在利用的各种便利,那么公司的所有人就应有积极性更为认真地选择和监督其经理人员。同时对公司进行经济处罚的另一个明显好处是,公司比个人有更强的偿付能力,这使得有时过大的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得以被征收。

与公司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能力相对应,公司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充当原告或被告;也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原告和刑事诉讼的被告人。

参考文献:

1、《企业和公司法》 史际春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企业的性质》 (美)罗纳德·科斯著。

3、《法律的经济分析》 (美)波斯纳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年版。

4、《公司权利解构》 张开平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5、《新编公司法教程》 江平主编 法律出版社 1994年版。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范本篇5

论文摘要:公司资本是公司享有法人资格和独立对外承担责任的物质基础,它取决于公司股东如约缴纳出资。在股东出资存在瑕疵时,如何保障其他股东、公司、公司债权人的利益,让出资瑕疵股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本文通过对股东出资瑕疵的认定、追究股东出资责任的法理基础、公司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责任与救济方法等诸多方面的论述,来分析公司股东存在出资瑕疵时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论文关键词:出资瑕疵,违约,资本充实责任,连带责任 公司股东出资瑕疵问题一直是公司领域比较多发的问题。由于出资瑕疵直接导致法人财产的减少,大大增加了其它市场主体与之交易的风险,使债权得不到充分的财产担保。其结果不仅是对具体债权人利益的损害,同时对整个社会信用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一、出资瑕疵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所谓瑕疵,就是缺点。法学意义上的瑕疵,指的是标的物的形状、质量和效用等诸方面有缺陷,不符合法定、约定或通用的标准。公司设立时,出资人通过签订公司设立协议、公司章程以认缴公司出资。在公司成立后,出资人取得股东资格,享有股权;同时股东应按公司章程的规定实际缴纳出资,如股东没有按照公司章程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没有完全履行出资义务,以及在公司增资扩股时没有按增资协议缴纳出资等情况,即是出资瑕疵。具体包括拒绝出资、迟延出资、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等常见情形。 在实践中形成出资瑕疵的主要形式有: 1、未足额出资。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实践中。公司股东首次出资额不足20%,或两年内没有缴纳剩余的80%,这就构成股东未足额出资。 2、出资评估价值不实。 即股东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出资时,其评估价额高于其本身价额的情形。 3、虚假出资。 是指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设立公司的过程中,未交付货币,或未转移其出资的财产权,形式上出资,但实质上并未出资的情形。 4、抽逃出资。 即股东在公司成立后将所缴出资暗中抽逃但表面上仍然以原出资额出资并具有股东身份。 二、追究股东出资责任的法理基础。 无论是传统公司法还是现代公司法,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始终是重点考虑的问题,尽管出资责任的履行作为公司资本原始形成的环节,是债权人利益保护的一般性基础,但从法律关系上看,债权人与出资人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为了给债权人向出资瑕疵股东追求责任提供提供最佳的法理基础,各国在实践基础上发展出了一些理论。 1、信托基金理论。 早在1824年,美国法官史多利在裁处沃德诉杜莫(Wood V. Dummer)一案时指出,股东们不可以从公司拿走他们的出资,因为这些出资从根本上说乃是债权人的信托基金(Trust Fund)。 此后,“信托基金”理论逐渐成为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一种法律补救渠道,亦即股东出资责任的履行,正是基于维护债权人信托基金维护的必要,这也是对债权人应尽的法律义务。信托基金理论在创立之初仅仅指股东已经投入到公司中的资产,但后来信托基金的范围被扩展到了股东没有完成的出资部分。 2、欺诈理论。 1892年,美国明尼苏达州高等法院在处理Hospes V.North Wester myg& car co.一案时,指出了信托基金理论的不足之处,同时创新地提出了有关出资责任的形式欺诈理论。该理论认为,债权人从公司得到的印象是股东已经完全履行了出资义务,而公司股东事实上却并未如此履行。 因此,一旦公司在随后无力清偿其债务时,债权人便可以受到误导或者欺诈为由,要求那些未完全出资的股东们履行其应尽的出资责任。 但是,债权人适用形式欺诈理论显然要受到两方面的限制:其一,债权人只有当公司无力清偿或者破产时,方可发起针对股东出资责任的诉讼;其二,任何在某一股份发行之前已经发生的债权,该债权人不能以受到欺诈为由,针对其后的股份持有人发起履行出资责任的诉讼。并且,该种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债券人滥用诉权,否认股东的有限责任。因此,这一欺诈理论受到了法学专 家的质疑。于是在此基础之上又产生了事实欺诈理论,该理论与前述形式欺诈理论的主要不同在于,此处所谓的欺诈并非假设,而是事实上公司债权人确已受到了股东已完全支付股份对价的欺骗。 3、代位权理论。 该理论主张,根据股东与公司之间达成股份认购协议,股东应当缴纳的出资可以视为是股东对公司所负的债务,当股东没有履行该出资义务时,公司债权人可依据合同法中的代位权理论,向该股东进行追偿。 依据该理论,债权人虽然不是直接以股东应支付未付股款或者说应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而起诉,但代位追偿债务的诉讼,却使得股东必须履行属负债性质的未支付股款的支付责任,因此代位权理论实质上已成为债权人追究股东出资责任的重要依据之一。 4、法定义务理论。 该理论认为,公司债权人之所以在公司无法清偿其债权时有权向未能付清股款的股东追讨,纯粹是因为法律规定了股东这样的义务。该理论实际上是将有限责任制度下的股东出资责任定位为法律规定的义务,进而直接依据这样的法律规定追究股东的出资责任。很显然,该项理论下,股东之所以应履行其出资责任或义务,既非由于假设的或事实的公司欺诈,亦非由于股东基于认购协议负上了债务,更非股东的入资甚至是未入的资本乃实现债权人利益的信托基金,法律的明文规定,公司法的条文内容,便是出资责任的法律依据所在。 三、公司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在我国,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公司股东出资瑕疵的情况比较常见。这一方面侵害其他股东和公司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与其有业务往来的客户的经营风险,侵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股东出资瑕疵的民事责任,按责任的指向,可分为两类:一是有出资瑕疵的股东对公司以及其他股东承担的民事责任,属违约责任; 二是有出资瑕疵的股东与其他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即公司股东违反出资义务,对公司债权人造成损害时,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现针对我国公司法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对如何追究股东的出资瑕疵责任进行探讨。 1、出资瑕疵股东向已如章程规定出资的股东以及公司承担的是违约责任。 公司与公司法的发展表明,商业公司不过是股东营利的工具。股东之所以将其财产用于投资,根本目的仍是发挥其财产的最大效用,以获取最大利益。股东是典型意义的投资人。 各国公司法的实践表明,由于个别股东出资瑕疵导致公司设立失败,必然会使其他股东的信赖利益和预期利益不能实现;即使股东出资瑕疵并未导致公司设立失败或公司法人资格丧失,一旦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经营风险必然潜在地转向已适当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其必然要对出资瑕疵的股东承担连带责任。连带责任方式突破了有限责任原则的束缚 ,从而加重了股东承担责任的风险。 股东出资行为存在瑕疵时,对其他守约股东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守约股东可否起诉出资瑕疵的股东要求其补足出资或取消其享有的股东利益?由于公司章程是股东共同制订和同意的,且规定有股东的权利义务内容,故公司章程实质上是股东之间的确定性合同,股东出资行为存在瑕疵,是对章程约定的违反,自应承担违约责任,守约股东应当可以起诉出资瑕疵的股东,要求出资不足或出资存在瑕疵的股东补足出资或补正瑕疵。《公司法》第28条第2款对此明确规定:“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第9条也规定:“股东出资不足或者出资存在瑕疵,公司及已适当履行了出资义务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其补足出资或者补正瑕疵,并支付利息。” 归纳起来,出资瑕疵股东对其他股东应承担的责任包括:支付违约金、加收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赔偿股东损失等。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后,可以违反章程为由向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行使追偿权。 在股东出资瑕疵未导致公司注册资本低于法定最低限额的情况下,各出资未到位的股东在各自出资的差额范围内分担责任。在因多名股东出资不实导致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下,出资不实的股东之间可按其实际出资额与应出资额的差额比例分担责任。 案例 1 : 丙工程机械厂与王某签 订了丁公司章程,章程规定,丁公司注册资本 60 万元,其中丙工程机械厂出资30万元,王某个人出资30万元。后因王某迟迟不缴纳出资,导致公司无法设立。丙工程机械厂遂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王某承担违约责任。法院判决:王某向工程机械厂厂支付违约金 2 万元。 点评:在公司设立时,由于个别股东未按约定缴纳出资,致使公司不能设立的,出资瑕疵的股东对此要负法律责任。《公司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以及第二款,“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公司章程有契约的性质,丙工程机械厂以公司章程为依据向人民法院起诉王某,是完全合理和可行的。 2.公司债权人在公司不能清偿债务时,可要求出资瑕疵股东在一定范围内承担补充清偿的责任,其他股东对出资瑕疵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发起人要对公司出资的充实承担担保责任,以确保公司资本的充足和可靠,这是保证公司人格健全的第一需要。资本充实责任是指为贯彻资本充实原则,由公司发起人共同承担的相互担保出资义务履行,确保公司实收资本与章程所定资本一致的民事责任。具体而言,公司债权人可以要求出资瑕疵股东和公司其他股东承担缴纳担保责任、差额填补责任。 缴纳担保责任是指未缴纳股款或交付实物的股东,由发起人承担连带缴纳股款或交付未缴付财产价款的义务,这在《公司法》第九十四条第一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发起人未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缴足出资的,应当补缴;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得到印证。但是,这一责任仅在股份公司当中得到确认,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并没有有所规定。 差额填补责任是指如果出资实物的实际价款显著低于章程所定价款时,出资人承担补足出资的责任,公司设立时的股东承担连带责任。《公司法》第三十一条、九十四条第二款分别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的规定是相同的。 案例 2 : 张某、李某、王某共同出资注册一甲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公司章程规定:李某出资200万元,王某出资500万元,张某100万元货币外加价值200万元的工业产权出资。李某、王某均出资到位,而张货币资本并未到位且后经验资机构评估,其作为出资的工业产权仅价值100万元。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欠乙公司 800 万元,乙公司多次催要未果,到人民法院起诉甲公司。经调查,甲公司的资产残值仅200万元,不能完全清偿乙公司债务。 点评:首先,根据公司人格独立制度原理,甲公司应该以其剩余资产200万元偿还债务。 其次,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后,瑕疵出资的股东负有补缴差额的法律责任,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在瑕疵资金的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九十四条第一款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发起人未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缴足出资的,应当补缴;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张某未按照公司章程缴足的100万元货币资本,张某应当在100万元限额内承担补偿责任,并且在此范围内,李某、张某负连带责任。 再次,根据《公司法》第九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发起人补足其差额;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张某作为非货币出资的工业产权经验资机构评估,仅价值100万元,差额为100万元。张某应当在该100万元限额内承担补偿责任,并且在此范围内,李某、张某负连带责任。 综上,乙公司可以在400万额度内获得赔偿。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个问题,如果甲公司不是股份有限公司,而是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本案中,张某承担非货币财产的100万瑕疵出资责任是没有疑问的,而其作为货币出资的100万瑕疵出资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公司法》却没有相关规定。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新《公司法》的一大遗憾。 》1994年第2、3期。 王莉萍:《债权人追究股东出资责任的法律问题》,《现代法学》2009年10月喜25卷第5 . 王莉萍:《债权人追究股东出资责任的法律问题》,《现代法学》2009年10月喜25卷第5 . 李蓉:《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理论问题研究》,《河北法学》200101第157~160页 邱隆芳:《追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责任的主体》,《人民法院报》,2003.3.6. 郭文东:《股东出资瑕疵民事责任在执行程序中的实现》,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2003.10.20. 邓海桑:《股东出资义务合理性的基础分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第5期。 于海生:《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责任》,《求是学刊》2009年第2期,第76页。 例如: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适用公司法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52条第2款规定:“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在承担责任后可以以违反出资协议为由向未足额出资的股东行使追偿权,未足额出资的股东按其实际出资额与应出资额的差额的比例承担责任。股东之间有特别约定的从约定。” 加美和照:《公司法》,劲草书房1994年版,第80页。 吴媛:《论公司发起人的民事责任》,《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3月第23卷第1期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范本篇6

本授权委托书声明:我 汪XX (姓名)系 XXX新建工集团 (投标人名称)的法定代表人,现授权委托 南通华新建工集团 (单位名称)的 司XX (姓名)为我公司人,以本公司的名义参加苏州市中诚工程建设造价事务所有限公司组织实施的编号为 SZZC2012-Y-G-003 号的招标活动。人在开标、评标、合同谈判过程中所签署的一切文件和处理与这有关的一切事务,我均予以承认。

人在授权委托书有效期内签署的所有文件不因授权委托的撤销而失效,除非有撤销

授权委托的书面通知,本授权委托书自投标开始至合同履行完毕止。

人无转委托权。特此委托。

投标人:(公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或签章)汪XX

人:(签字)司XX法人授权委托书日期: 年 月 日

单位法人授权委托书范本二

委托人:

受托人姓名:

本人委托上述受托人办理 事项,特此授权。

权限范围: 。

(委托人签字或盖章)

年 月 日

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法定代表人证明文件

单位法人授权委托书范本三

兹授权我单位 (此处填写受委托人姓名)担任(此处填写受委托项目名称)工程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项目负责人,对该工程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作实施组织管理,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履行职责,保证做到不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工程,不以任何理由要求(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降低工程质量,对因其违法违规或不当行为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愿承担责任,愿依法对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工程质量承担相应终身责任。

本授权自委托之日起生效。

授权单位(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授权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被授权人基本情况表

注:本表一式三份,需正反面打印,除签字、盖章、日期、黏贴处外其余均电子版填写;身份证复印件需加盖公章及再次复印无效条形章,切勿压盖身份证上头像,签字处需按手印;标题为二号方正小标宋简体,正文三号宋体,不可随意变更字体格式。

单位法人授权委托书范本四

XX公司:

兹委托***同志(身份证号码:**********)负责我公司产品的销售和结算工作,请将我公司货款转入以下开户行帐号内,由此产生的一切经济责任和法律后果由我公司承担,与贵公司无关.

若有变动,我公司将以书面形式通知贵公司,如果我公司未及时通知贵公司,所造成的一切经济责任和法律后果由我公司承担!

特此申明!

授权有限期:200*年**月**日-200*年**月**日

户名:(电脑打印,不可手写)

帐号:(电脑打印,不可手写)

开户行: (电脑打印,不可手写)XX银行XX支行

公司名称:

法人代表签字:(亲笔签/私章)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范本篇7

【关键词】:法国普通两合公司 股份两合公司有限责任股东 无限责任股东 经理管理人

法国的两合公司分为普通两合公司société en commandite simple和股份两合公司société en commandite par actions,均由有限责任股东和无限责任股东构成。两合公司的名字是从早期提货合同中而来,同样“有限责任股东”和“无限责任股东”也由此得名。事实上,commandite的原理就是有限责任股东委托无限责任股东以资金,让后者用其为公司带来更多利润。在中世纪的法国,作为特权阶级的贵族和高级教士掌握了大量的财富,但却只能间接经商,于是他们把无限责任股东当做“稻草人”,让其直接参与到自己出资的经商活动中来,以协助他们经商并带来利润。有限责任股东不仅仅是简单的出资者:他参与到他所控制的公司日常运营当中来。法国商法典第23条对两合公司有以下描述:两合公司是根据契约成立,其中一个或数个合伙人负有限责任,一个或数个合伙人仅以出资额为限而负有限责任的公司。

1.成立

两合公司为法人,它结合了有限责任股东和无限责任股东;必须是多人公司;形式上总为商业公司,无论其公司宗旨为何;其管理委托于一个或者多个的、从有限责任股东或者第三人中选出的经理管理人;必须要进行注册。

1.1普通两合公司章程的特别内容

每位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占资金股份数额的份额和占实物股份价值的份额;

在利润和红利分配时,所有无限责任股东的总份额和每一位有限责任股东的份额。

1.2股份两合公司章程的特别内容

首位经理管理人的任命及其解雇方式;

普通股东大会对监事会的任命方式。

2.运营

两合公司,无论为普通形式或股份形式,其运营方式皆有不同。普通两合公司更类似于合名公司。而股份两合公司则为两合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体。

2.1经理管理人

2.1.1普通两合公司的经理管理人

管理期可以是确定或者不确定的。经理管理人要么是全体无限责任股东,要么是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甚至是公司章程中规定的或者由之后商议决定的第三人。若公司章程未有规定,则全体无限责任股东为经理管理人。经理管理人可为自然人或者法人。根据“避免有限责任股东干涉”之原则,有限责任股东不可为经理管理人。更有甚者,有限责任股东不可以做出外部管理行为,即便受到了委托。

1)内部职能

经理管理人必须自限于公司协议的适用范围内。在内部秩序中,限制权力的条款和有关多数经理管理人特殊职能条款产生完全效力。在每个季度结束前,经理管理人要编制财产清单和年度财政报告,还要书写呈报给股东们的书面报告。经理管理人负责召集和组织股东大会,以及负责在章程规定的特殊情况下的书面咨询(如以信件方式投票)。有时,一名无限责任股东,或者占数量和份额的四分之一的有限责任股东们,可以要求举行股东大会。

2)与公司有关的经理管理人行为

经理管理人须在公司宗旨范围内作出行为。对第三人,经理管理人在公司宗旨范围内的行为使公司负有义务。与之相反的是,如果该行为超出了公司宗旨的范围,公司则不对此行为负责任。这种限制解释了:无限责任股东个人对公司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

限制经理管理人权力的条款不得对抗第三人。

公司债权人应该首先向公司以催告方式索取债务。如果公司被先催告无效,债权人才能无限责任股东。公司以其全部资产负债。债权人有权抵押公司财产。他们可以要求股东(尤其是有限责任股东)对持有的实物股份、资金股份进行完全的清偿。

2.1.2股份两合公司的经理管理人

1)任命

股份两合公司由一位或者多位经理管理人管理,通常从无限责任股东中选出。法律没有规定任职的时限。事实上,管理责任人通常由一家作为无限责任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出任。一名非股东可以为管理责任人,但有限责任股东不可,这就如普通两合公司的有限责任股东不得做出外部管理行为一样。

2)解雇

经理管理人,无论为股东与否,都因章程规定的事由而被解雇。如无相反条款,解雇须征得全体无限责任股东的同意,这就往往使得身兼股东身份的管理责任人难以被解雇,因为至少他自己不会为解雇自己投上一票。除此以外,因为法律事由,经全体股东或者公司(在共同管理的情况下,实际由另一位经理管理人)提出,经理管理人可被商事法庭解雇。任何与此相左的规定均为无效。

3)职责

公司经理管理人拥有在任何情况下代表公司开展活动的最广泛的权力。公司章程中有关限制经济管理人一句本条规定所产生之权力的条款,对第三人不具有对抗效力。在与第三人的管理行为中,即便经理管理人作出的行为超出公司宗旨之范围,公司仍旧承担义务(相同的还有有限责任公司,一人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除非能证明第三人己知该行为已超出公司宗旨之范畴,或者证明依据具体情况第三人不可能不知道此种情形。在多名经理管理人存在的情况下,在对第三人时,他们分别掌握在任何情况以公司名义开展活动的最广泛权力。由一名经理管理人对另一经理管理人的行为提出的反对意见,对第三人不产生效力,除非能证明此第三人已知该情况。

3.决定

3.1普通两合公司的决定

普通集体决定的情况由章程加以规定;特别集体决定的通过,需征得全体无限责任股的一致同意,以及数量和资金上占绝大多数的有限责任股东的同意。

3.2股份两合公司的决定无论是通过大会还是通过通信方式,原则上,无限责任股东以全体形式作出表决。从这样的设计来看,股份两合公司是反公共出价收购(anti-0.P.A)的结构。有限责任股东的表决类似于有限责任公司:在章程允许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大会、信件,甚至是可视会议或其他可以确定其身份的通信方式来投票。

3.2.1成立大会

所有的股东都有权参与成立大会并投票。所有与之相反的规定都不成立。

3.2.2普通股东大会

由有限责任股东组成(当然,如果无限责任股东也为股票持有人,那么他也可参与),由经理管理人、监事会或会计监察人提出召开。

听取监事会的年度报告,裁定账目批准,决定利益分配。

3.2.3特别股东大会

1)法定人数与多数表决通过

在第一轮投票中,须有拥有股票份额四分之一以上的股东参与,才算达到法定人数;第二轮则为五分之一。出席或代表股东出席的中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选票为赞成票,才达到多数通过的要求。弃权票、无效票或空票被视为反对票(即为反对经理管理人提出的解决方案)。

2)特别股东大会的权力

特别股东大会的权力主要是决定章程的修改,但是必须经得全体无限责任股东的一致同意。同理,这里也体现了反公开出价收购的特点。

4.股东

4.1普通两合公司的股东

4.1.1.股份的转让

原则上,在世的有限责任股东和无限责任股东间股份的转让需要这两种股东的全体同意。在这点上,普通两合公司(也包括股份两合公司)就是公开出价收购0.P.A(offre publique d'achat)的不友好的壁垒。

于是公司章程可有如此规定:

1)有限责任股东的股份可以在股东间自由转让:

2)在取得无限责任股东的全部同意和有限责任股东在人数和持股数上的大多数同意的情况下,有限责任股东的股份可以转让给公司外的第三人;

4.1.2.股东内部的运作

每年两次,有限责任股东和无限责任股东都有权利,以书面的方式,单独地向公司经理管理人提出关于公司管理方面的问题。在每年一次的股东大会召开期间,他们以集体的形式批准预算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文件(如利益分配问题等)。

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授权管理人出面解决有关限制权利的章程条款。在章程无相关规定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制定关于财政年度结果及其用途(如红利或者保留份的分配,等等)。

4.1.3.股东关于公司债务之义务

1)无限责任股东的义务

辅助义务。在由执达员执行的司法外行为向负债的普通两合公司执行未果的第八天后,他们负有支付义务。

偿还债务的义务。债权人可选择向部分或全部无限责任股东提讼,以偿还部分或全部债务。

债务的分配。偿还了债务的股东可以向公司追偿全部债务,或者向其他股东追偿部分债务。部分追偿额之分配,应在公司章程中予以规定。

2)有限责任股东的义务

有限义务。有限责任股东只以自己的出资额为上限对债务负责。

加重义务。有限责任股东不得做出外部管理行为,即便得到了委托也不行(深层原因是为了避免第三人误把其当做无限责任股东管理人,尽管非股东也可以作为管理者)。

4.2.股份两合公司的股东

4.2.1地位

普通两合公司与股份两合公司一样,均为混合型公司,包括两种类型的股东: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亦称股票持有人)。他们可以是自然人和(或)法人。

1)一个以上的无限责任股东从源头上,股份两合公司常常涉及同一家庭的成员。 如societe en commandite pas actionsMichelin,即是相当成功的家庭式股份两合公司。

2)三个以上的有限责任股东

他们拥有股东资格(不须为商人),只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承担损失,并且只能以现金或实物形式出资。

4.2.2权利的转让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范本篇8

这个指导思想是什么呢?我国公司法的显著特征是大量的强制性规范的存在。这使得我国公司法基本上堕落成为一部纯粹的企业管制法。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计划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仍然根深蒂固地支配着我国公司法的立法政策。可想而知,如此一部公司法难以担负起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任。因此,公司法修正的首要课题就是要重新确立公司法的自由主义精神,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其制度规则。这是我今天的讲题背景之一。

自由是企业的天性。可以说,没有自由,就没有企业。在经济理论上,自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表以来,无论是古典自由主义者还是新自由主义者都在不断重复这一观念,并且不厌其烦地告诉人们实现这种企业自由的最佳方式就是市场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

如果说自由是企业的精髓和灵魂,那么自由主义就是公司法的精髓和灵魂。自由主义应当成为公司法的基础和支点。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法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清楚地论证。法经济学家将公司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来分析,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合同安排,是一种由众多因素构成的集合,它们共同受到一种复杂的合同链条的约束。 根据“契约关系理论”,公司法基本上是一种任意法,政府或者立法机构不应通过制定法形式将强制性规范强加于公司。因为这种强制性规范与代表自由企业与自由市场的契约关系理念背道而驰。公司法充其量只是为公司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示范规则”。对此,我们虽然不会天真地相信公司法应该完全清除强制性规范,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也确实为我们重新认识公司及公司法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是我今天讲题背景之二。

下面我将从公司人格、公司设立、公司资本和公司治理以及公司交易五个方面来讨论公司法的自由主义及其法律政策的选择。

一、公司的自由人格主义

早期公司法普遍地对公司人格予以限制。随着法律的进步,这种限制逐渐减少。可以说,公司法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公司人格的解放就越彻底。我国公司法原则上承认公司的独立人格,但与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公司法相比较,却又存在着相当多的束缚和缺陷。

首先,这种束缚来自于对公司权力能力的限制。对公司经营范围的限制是其表现之一。对公司的经营范围进行限制起源于英国普通法,并为其他国家所普遍接受。一方面,人们认为既然公司是政府“特许”的产物,那么,理所当然地须接受政府节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公司的不信任。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公司经营范围的限制严重地束缚了公司的生产经营能力,不利于公司随着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政策,于是法院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并逐渐放松对越权规则的适用。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法律首先容许公司目的条款的“多元化”,允许公司通过修改章程改变公司的目的,直至最终使用一般性目的条款,承认公司可以从事“任何合法经营”。

我国长期以来坚持企业经营范围限制的立场。现在看起来,这种限制显然已经不符合现代公司法精神了,有必要彻底废弃。

对公司权力的限制是其表现之二。历史上,各国法律均在不同程度上对公司的权力予以限制。譬如,限制公司转投资的能力,限制公司的担保能力,限制公司的贷款能力,限制公司的捐赠能力,不允许公司成为合伙人等。而现代法律则普遍赋予公司广泛的权力,承认公司“享有与自然人相同的从事一切必需或者必要的活动以执行其营业或者事务的权力”。

我国现行公司法对公司的权力仍然给予了较大限制,如《公司法》第12条对转投资的限制,包括不能转投资于合伙企业。《公司法》第60条对担保、贷款的限制是对公司的限制,还是对董事、经理的限制,则语焉不详。关于公司的公益捐赠问题,虽然公司实践中并不鲜见,但现行法律却没有规定。这些都有待于我国公司法今后予以修正、明确或者补漏。

对公司经营范围和权力范围限制的必然逻辑是“越权规则”的适用。 “越权规则”在公司法制史上也确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今天,如果承认公司可以从事“任何合法经营”,公司享有“与自然人相同的权力”,那么,越权规则也自然没有意义了。事实上,现代公司法已经原则上抛弃了越权规则。这一发展使得公司的人格得到无限地展延。

我国公司法虽然限制公司的经营范围和权力范围,但是,公司法本身却没有关于越权行为的规定。因此,此次公司法修改时,尚需要明确规定公司不因超越经营范围和权力范围而使交易发生无效(当然相对人非善意的除外),以此保护交易的安全。

其次,这种束缚来自于对公司财产权利的限制。享有自由可支配的财产是公司人格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这个物质基础,公司人格无从体现。公司对公司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任何股东均不能以个人名义支配或者处分公司财产。

我国《公司法》第4条第二款虽然承认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但是,遗憾的是,该条第三款却又规定“公司中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为什么公司可以享有由其他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而唯独对国有资产实行特殊待遇呢?该条规定出尔反尔,实际上否定了公司的独立财产权,从根本上动摇了公司的人格基础。好在我国法律不具有权威性,如若在司法实践中认真执行该规定,公司法将不复存在。所以,公司法的修正首先应该废除的就是这一规定。

最后,我国公司法缺乏确保公司自由人格的责任机制。公司的特征之一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两权分离的目的是使公司成为独立的法律主体。为配合这一目的,法律使公司的投资者承担有限责任,使公司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由此可见,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是公司人格的效果体现。

但是,如果公司放弃其自由意志而任由他人,如控制股东,支配,从而使得公司成为他人所利用的一种“工具”,或者如果投资者滥用有限责任特权而不能注入充足资 本,或者公司没有满足成立公司人格的程式要求,公司人格“形骸化”。

出现这些情况时,对公司债权人有害,因为公司已经无法维持其独立的责任能力。有鉴于此,以英美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已经采用“揭开公司面纱原则”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剥夺股东的有限责任特权,使股东直接或者企业整体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

尽管“揭开公司面纱原则”的适用仅仅限于“极端例外的情形”,但它是保障公司自由人格的重要手段。同时在放弃严格法定资本制的情况下,“揭开公司面纱原则”就成为自由资本制必不可少的平衡机制。所以,我国公司法应当引进这一制度。

二、公司的自由设立主义

设立公司法律政策的演变揭示了公司法的现代化和自由化的发展趋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法律对设立公司的态度不同。早期的企业被笼罩在政府“特许”的樊篱中,现代企业则享受着尽可能广泛的自由。即使是同一国家,也可能采取不同的设立政策。不同的设立政策产生不同的竞争效果。美国“特拉华现象”就是最典型的例证。自19世纪以来,美国各州就相互竞争,想方设法吸引企业到本州设立公司。竞争的结果是,特拉华州成为最大的赢家。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原因是特拉华州为投资者提供了最为自由的法律。

现代公司法已经放弃了政府直接干预主义,准则主义的采用使得企业的设立非常自由。最为典型的莫过于美国。在美国,根据大多数州公司法的规定,设立公司时,只需要设立人向州务卿递交经设立人签署的公司设立章程而获得州务卿的受理,公司即告成立。州务卿无需对设立公司进行实质性审查,只需要从形式上审查所递交的公司设立章程是否按照要求的内容进行了正确的填写。其设立公司的手续相当简单,所填写的内容也不复杂。可以说,在美国,设立一家公司,比买一辆二手车还容易。

对比之下,我国公司法对设立公司的要求则相当苛刻,可以说,我国公司法尚停留在核准主义时代,而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主要表现在:

第一,设立公司需要取得政府批准。根据我国《公司法》第8、27、77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一律应经过国务院授权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这种规定实际上隐含着极大的歧视性,导致私人投资者很难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要求要经过行政审批的,也必须经过审批。这种规定同样包含了对私人资本进入特殊行业的歧视,私人投资者无法与国家或者政府投资者进行平等竞争。

第二,设立门槛高。我国《公司法》第19、73条分别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进行了规定。检讨一下这些条件,除了章程和名称要求具有合理性外,其他条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非合理性。譬如,对股东或者发起人最低人数的要求限制了投资者选择“一人公司”的自由。法定最低资本制和出资实缴制已不符合时代要求。关于组织机构的规定缺乏灵活性。企业应当维持一个什么样的生产经营条件,应当由企业自己来决定,而不应当由法律来强制规定。尤其是在设立公司时,如果法律不进行强制规定,则可以节省企业的设立成本。 此外,《公司法》第75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中须有过半数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则体现了一种身份限制。

第三,设立程序繁杂。根据我国公司法相关规定,设立公司需要相关程序要求。从表面上看,这些程序,除了前面已经说过的行政审批应当彻底予以废除外,其他均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则不然。譬如,法律要求的章程记载事项过于复杂,报送文件繁杂;出资采取实缴资本制过于苛刻;一律要求法定机构评估验资也不科学;登记机关采取实质审查代替形式审查。此外,实践中,公司设立登记前还要求需要办妥一切其他许可手续等等。满足这些要求或者办理这些手续导致设立公司困难重重。

因此,我国公司法应当降低设立公司门槛,简化设立程序,废除行政审批,使公司的设立更趋自由化。

三、自由资本主义

传统公司法为了平衡公司债权人利益不因股东的有限责任而受损害,立法上预先设计了一整套关于公司资本形成、维持和退出的机制。这一机制在理论上被归纳为资本确定、维持和不变三原则。但传统的公司资本三原则因其固有的缺陷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抨击。现代法律或者予以废弃,或者进行较大程度的修正。我国公司法仍然固守和奉行这种严格的资本原则,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定资本制的维持。在法定资本制度下,公司的初始股本必须达到法定最低限额,公司的注册资本采取实缴制。这种要求被认为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启动和维持公司的营运;二是对债权人的一种保障。但是,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和出资实缴制不仅加大了设立公司的难度,而且妨碍了公司的灵活经营。有鉴于此,英美国家率先废除了法定资本制,改而采用较为自由的授权资本制度,用以弥补法定资本制的不足和缺陷。现今大陆法系国家也开始仿效英美国家,废除法定制本制,采取授权资本制。比较而言,授权资本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在这种资本制度下,企业的设立不会因为资金一次不到位而受影响;企业运行过程中如果需要增加资本,也不需要再行召开股东会,董事会在授权的范围内就可以自行决定。我国现行公司法不仅维持了法定最低资本限额,而且实行的是实缴制。如果我国公司法放弃法定资本制,改采授权资本制,将有利于促进企业融资和经营自由化。

第二,出资形式单一。我国《公司法》第24条采取列举方式将出资形式限定为货币、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同时规定了技术出资的最高限额。而现代法律一般均规定,发行股份的对价可以是任何有形或无形财产、或者利益,包括现金、现物、已获支付的期票、已经履行的劳务或者服务、信用或者其他证券。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美国大多数公司法在涉及这个问题时,是作为发行股份的对价加以规定的。这说明,美国法律关心的问题是出资是否构成购买股份的合格对价问题,至于出资形式本身似乎已经不成为问题了。出资形式的多样化代表着组建公司的灵活性和自由性。从国际上公司立法潮流以及财产权利日趋多样化来看,我国关于出资形式的法律规定不仅单一,而且保守。债权、股权以及劳务或服务等出资形式没有得到法律确认。这些都是我国公司法应当完善的地方。

第三,严格的出资评估和验资要求。我国《公司法》第24条明确要求对非现金出资必须进行评估作价。《公司法》第26、91条还要求出资或者股款缴纳后必须经法定的验资机构验资。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讨论:一是谁有权力进行评估作价;二是对所有的出资财产是否均须经过法定验资机构进行验资。

我国《公司法》第24条规定虽然要求在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时对非现金出资必须进行评估作价,但却没有规定谁来行使这种权力。《公司法》第92条规定,在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对发起人用于抵作股款的财产的作价由创立大会来审核。从美国公司法来看,有的州公司法倾向于由股东会决定出资财产的价值。但现在大多数州公司法则将对出资财产的评估权力授予给董事会。由董事会行使评估权力的好处是可以减小因启动评估程序而召集股东会所带来的时间和金钱成本问题。至于是否需要验资,同样可由董事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譬如,有的出资财产性质简单,其价值没有争议,如果一律要求经过法定验资机构进行验资,徒增融资成本。

第四,股份种类单一。关于股份的种类,我国公司法基本上只规定了普通股,对于优先股,法律没有做出直接规定,而是在《公司法》第135条中授权国务院另行规定。实际上,优先股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吸引投资,公司实践中出现的优先股的不同形式,如累积优先 股、盈余优先股、参与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和累积可转换优先股等均是为达此目的而设计的。

此外,我国法律更没有关于种类股份与系列股份的规定。实际上,无论是普通股还是优先股,均可以设计为不同的种类或者系列。

多样化股份种类设计不仅能满足融资需求,而且使得公司治理具有较大灵活性。在证券市场发达的国家,其关于股份种类的设计可以说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公司法也应当为公司股份种类的多样化留下足够空间。

第五,票面价值的保留。《公司法》第131条仍然保留了票面价值概念。也就是说,我国股票的发行价格与票面价值具有密切关系。

历史上,由于股票的实际发行价格与面值相等,所以,股票的票面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在股票的票面价值与股票的实际发行价格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了。由于股票的票面价值实际上相当于股票的最低发行价格,因而,在实践中,公司的习惯做法总是倾向于使用“低票面价值”或者“名义票面价值”,而不愿意使用高票面价值,因为高票面价值可能导致不利的后果:譬如,票面价值不能反映股票的真实价值;导致掺水股责任;导致税务责任的增加等。

因此,目前的趋势是将这一概念作为历史的反常现象予以废除。如美国示范公司法率先废除了票面价值的概念后,大多数州亦相继废除了该制度。2001日本公司法修正,也废除了票面价值。2001年台湾公司法修正,虽然没有完全废除票面价值,但是允许公开发行股份的公司在证券法另有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折价发行股份。我国公司法似乎应当考虑这一发展趋势,因为废除票面价值可以使得公司融资更加灵活自由。

第六,对发行公司债券的限制。《公司法》第159条将公司债券发行的主体资格限定为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实际上限制了私人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的资格。

《公司法》第161条对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的规定也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譬如,关于净资产的要求,显然是专门为国有性质的公司设计的,门槛如此之高完全没有考虑到私人企业的筹资需求。关于对公司债券总额的控制则是对公司自的限制。虽然其目的在于维持公司净资产,但随着公司资本政策的放松,现今大多数国家法律已经放弃了这样的限制。关于筹集资金的投向是否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公司“可分配利润”是否足以支付债券利息,债券利率是否应受“国务院规定的利率水平”等规定,其合理性均值得怀疑。至于“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则将公司发行债券的条件陷于不确定状态。

《公司法》第163、164和165条关于发行公司债券的审批和额度管理等规定更是体现了政府对企业融资的武断干预,均应当予以废除。

四、自由治理主义

公司自主经营、自己管理是公司治理的基本特征。不同企业的经营管理应当具有不同的模式。任何强行的、划一的、机械的法律预设均将构成对企业自主经营管理的束缚,并可能导致企业丧失其应有的竞争力,最终将会被市场淘汰。因此,公司法的任务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将这种自由治理主义反映到公司法的制度安排中去,同时将公司治理中的干预主义和强制主义减少到最低限度。

我国现行公司法未能满足这一要求。譬如,我国公司法仍然固守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法上关于权力的分配过分倾斜于股东会,关于股东会议和董事会议的相关程式过于僵化;公司代表人制度和经理人制度法定化等等。有鉴于此,我国公司法应从如下两个方面完善公司治理规则。

首先,我国公司法应当注重发挥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章程有公司“”之称。对股东而言,公司章程是股东之间的共同纲领;对公司而言,公司章程是公司治理的基本准则;对公司董事、监事、经理等管理者而言,公司章程是他们的行动指南。根据这一标准检索一下我国公司法,其关于公司章程的规定具有如下缺陷:

一是公司章程强制性记载事项太多。现代法律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简化公司章程中强制性记载事项和扩张任意记载事项。而我国《公司法》第22、79条规定公司章程的强制性记载事项竞多达10项以上。这只能说明我国公司法表现出了强烈的立法干预愿望。

二是公司章程结构单一。英美国家公司法上有“设立章程”和“运作章程”之分。譬如,在英国将其区分为memorandum of association and articles of association;在美国将其区分为articles of incorporation and bylaw.我国公司法没有这种区分。这种区分很有必要。公司设立章程是公司的组织大纲,记载事项应当简化。譬如,美国公司法大多只要求设立章程记载公司名称、证券、公司注册所在地的名称和地址、设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地址等4项。英国公司法要求所有公司的设立章程必须记载的事项也仅包括公司名称、注册地、公司目的、责任性质、证券等5项。设立章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记载满足公司治理需要的全部内容,但这些内容却有必要在运作章程中予以记载。事实上,公司的经营管理主要依赖于公司运作章程。

三是我国法律没有赋予公司章程选择公司治理条款的权利。在美国公司法上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即赋予公司章程选择适用公司治理规则的权力。这样的条款被称为“选择性条款”。具体选择方式,各州公司法有所不同,大多数州公司法采用“排除性选择法”,但有的则采用“引进式选择法”。我国公司法有必要采用这种方式,因为不同的公司,其处境各异,公司法上有些关于公司治理的规范并非具有普适性。譬如,公司法上的累积表决权,一般只适用封闭型公司,而不太适用于公众型公司;公司发行新股时,法律也没有必要要求所有公司均向原有股东提供优先认购权;并非所有的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转让均有必要受到限制。至于我国近年来讨论热烈的独立董事以及专门委员会,就更没有必要在公司法中规定所有的公司采用。一般来说,独立董事和专门委员会只适用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监管机构可以强制要求),但有些规模较大的非上市公司愿意采用这种制度,法律何乐而不允许呢?至于封闭型公司则没有必要采用这种制度,法律也不必强制。

无论是任意性记载事项的扩大,公司运作章程的采用,选择性条款的适用,其目的均在于扩张公司经营管理自。

其次,治理结构的自由安排和市场调节。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三权分立、分权制衡思想的经济体现,它反映了一种公司治理的理想化选择。我国现行公司法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规划基本上沿袭了这种模式,结果导致理想与现实脱节,法律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公司法在设计公司治理规则时除了需要考虑公司治理的一般性外,还必须考虑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并针对这种特殊性设计出灵活的治理方案。这种特殊性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法律对封闭型公司的治理允许更大限度的自由安排。传统的观点认为,所有的公司均应遵守公司法上统一的规则。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传统的法律立场受到了来自于司法和立法两方面的挑战。人们认为应当对封闭型公司给予更为宽松和更为现实的对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美国法律堪称为代表。而在美国,这种法律又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是特拉华模式;二是示范法模式。

特拉华模式表现为对封闭型公司制定特殊法律规则。法律首先对封闭型公司进行界定,符合法定条件的公司即可成为法定封闭型公司。如果封闭型公司要选择适用这样的特别法律,就必须在其公司章程中有所反映。一经选择了法定封闭型公司,公司就可以采取各种内部控制协议和安排,包括对董事会权力的限制甚至完全取消董事会。

示范法模式则直接承认所有的有关公司治理和商业安排的“股东协议”都是合法的。然,影响到第三人的协议以及违反公共政策基本原则的协议则是无效的)。

无论是特拉华模式还是示范法模式,均承认封闭型公司是一种“公司型合伙”并将合伙原则有选择地适用于封闭型公司,以使其在管理上具有与合伙一样的灵活性 和自由性。 根据这种法律,封闭型公司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治理公司,包括选择治理结构和治理规则的自由。譬如,不要求封闭型公司必须设置董事会。通过各种控制协议灵活设置不同形式的表决规则和程式。此外,该种法律还提供了保护少数股东自由退出的措施,以达到缓解封闭型公司内部的冲突、欺压和僵局等问题。

我国公司法虽然规定股东人数较少和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不设立董事会或者监事会,但尚未上升到自觉的程度,亦未触及到封闭型公司的深层次问题。

二是更加注重公众公司治理的市场调节。普遍地存在于大型公众公司的一个现象就是权力流失,即权力从股东会流向董事会,并进而流向经理或者管理人员。在大型公众公司中,实际决策权力往往掌握在“管理层”手中。公司的实际运作与公司的基本治理结构呈逆向关系。

权力流失可能导致管理者将自我利益置于股东利益之上,如“盗窃”、“偷懒”和“损公肥私”,其结果是减少所有者的回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代公司法采取了一系列变革措施,包括重新定位公司权力;改变公司治理结构;严格执行受信义务。法律的态度是,既然公司权力事实上已经掌握在管理层手中,那就不如干脆对此现象予以承认。这种承认的结果是导致公司法在处理公司权力分配问题上出现了所谓的从“股东中心主义”到“董事中心主义”再到“管理中心主义”的变化。既然公司管理层掌握着管理公司的权力,就有必要严格执行受信义务,以加强董事和管理者的责任心。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权力分配上的“一边倒”,强化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就显得必要,如要求董事会中应当有必要的独立董事以及建立专门委员会制度。

然而,就本文中公司治理的自由主义这一主旨而言,这里需要特别强调公众公司治理与市场力量的互动关系。运用市场力量改善公司治理,法经济学理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法经济学家认为市场力量是可以促使经理人维护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因素。市场力量能够抑制经理人无节制地追求个人偏好,限制管理者的不忠实和低效率。根据法经济理论,可能影响公众公司治理的市场力量包括产品或者服务市场、资本与金融市场、经理人市场、控制权市场等。

来自于同类产品或者服务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管理者努力工作,因为只有提高了产品和服务质量,企业才得以维持,管理者才能保住其职位。

如果经理层经营无效率,投资银行可能拒绝承销其证券,商业银行也可能拒绝贷款。

经理人市场只为成功的经理人士提供体面的雇佣机会和高薪地位。而能力低下,声誉不好的经理人则很难获得理想的职位。这样,经理人就有动力保持良好的执业记录。同时,经理人市场作为改善公司治理的一种力量还体现在它将管理者的个人报酬与公司的利润捆绑在一起。这可以通过若干方式来实现,包括奖金、股票期权以及其他长期激励报酬等等。

各种力量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典型的方式如敌意收购和表决权征集)同样可能对没有有效增长股东财富的管理者构成威胁,因为如果管理层在这种控制权争夺中失败,则可能失去职务。

近年来,随着机构投资者数量的增加以及持股比例的上升, 机构投资者在公司中的地位也在从传统的消极股东向积极股东转变,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客观地说,市场力量毕竟具有局限性。市场力量能否发挥其预期作用,取决于市场本身是否为完全竞争市场。但是,毫无疑问,法经济理论使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我国公司治理制度设计。也就是说,公司法应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力量的作用;最低程度上,公司法也不该成为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绊脚石。譬如,公司法应当鼓励公司采取一些市场激励措施,放松对公司并购和表决权征集的管制, 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性,等等。

五、自由交易主义

公司法不仅是组织法,而且是交易法。交易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交易自由。而我国现行公司法却将交易自由限缩在及其狭窄的范围,公司交易自由受到较大限制。

第一,《公司法》第144条规定,股票的转让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这种规定过于绝对化,既不科学,也不实际。众多的非上市公司股份都是通过私下协议的方式进行交易的,其交易场所具有非固定性,难道要求所有的协议交易都要在法定交易场所进行?此外,《公司法》第147条对特定人(如公司发起人、董事、监事、经理)的股票转让进行的限制即使不是完全不合理,也显得过于苛刻。

第二,《公司法》第35条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的转让进行了限制。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很强的人合性,因此,对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转让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限制并不等于禁止。股权的可转让性正是其价值所在。其流通性越强,其价值体现就越高。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正是这种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转让的强制性限制导致了其价格下抑,市场出售性降低。

所以,这里需要讨论的问题是,这种限制性规范应该是一种强制性规范呢,还是应该体现为一种任意性规范?二者之间的差异在于,强制性规范过于绝对,任何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出资转让都必须遵循这一条款。而任意性规范则具有灵活性,股东可以自己决定是否需要在公司章程中设置这样的限制性条款。

第三,《公司法》第149条关于股份回购的法律政策仍然采用的是“原则禁止,例外许可”的模式,即将股份的回购仅仅限定于公司合并或者减资两种情形。这样的法律政策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法律, 而且极大地限制了公司运用资本的灵活性,也限制了股东退出公司的自由。事实上,放松股份回购管制具有诸多好处。譬如,对公众公司来说,回购的股份可用于建立职工持股计划、收购其他企业或者防御被其他企业收购。而对于封闭型公司来说,股东可以通过与公司订立“买/卖协议”将股份回售给公司而退出公司。此外,公司合并、减资均可能涉及股份回购。甚至回购股份还可以作为一种股东分配形式。我国公司法今后的修改即使不能完全允许股份回购的自由化,也应当较大幅度地放宽“例外许可”的范围。

上一篇:春夏秋冬的古诗范文 下一篇:市场调研计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