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13 06:43:21

字词教学

字词教学篇1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多媒体可将汉字的音、形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跟着课件书写生字、拼读生字、分析字形,将抽象的汉字教学直观化。在一年的教学中,我坚持利用多媒体进行生字教学,很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给生字教学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形象直观的笔顺示范,不仅养成了学生边读笔画边书写汉字的良好习惯,还使学生加强了对笔画名称的记忆。

二、重视同音字教学

由于一年级生识字量少,加之生活经验的贫乏,学生对汉字的意义了解不深,运用一些同音字时往往张冠李戴。比如:“在”、和“再”,“棵”和“颗”,“园”和“圆”,“气”和“汽”,“对”和“队”学生往往混淆不清,在教学中除了从字形上帮学生理解外,还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帮学生理解、记忆、体会。必要时可借助歌谣记忆:公园里有一“元”钱,汽车加“水”行千里,“在”为第一“再”为二……来加强学生的记忆。

三、利用字谜歌、谣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生字教学时适当渗透字谜,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记忆生字。如:“朵”编字谜为:几字不带钩,它在木上坐,与花组个词,保证不会错;“河”字编为

小小三点水,同可来相会,奔流向大海,一去不回头;“王”编为三横加一竖,上下不出头,要想认识它,请看老虎头;“红”编为这人做工与众不同,专纺丝线全染红;“会”字编为有人本领大,能在云上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增强了趣味性。

四、利用扩词、形近字组词、词语接龙加强对所学生的运用、巩固

在扩词训练中,尽量让学生多组词,最好用学生学过的生字,对于那些生僻的词语,只要求部分学生了解。如在教学“声”这个生字时,学生积极动脑,组成“声母”、“声音”、“大声”,个别基础好的学生组成“相声”、“响声”,

形近字同音字组词,词语接龙也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字学习方式,学生在掌握基本规则后,小组、同桌之间进行练习,既有趣味性,又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

五、构建情景画面或故事

在教学识字6时,对于词串“夜晚、繁星、亮晶晶”,我先让学生回忆晴天夜晚的景色,学生说道夜晚天很黑,能看到星星,月亮。于是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我开始描绘:晴朗的夜晚,天空中的星星醒来了,快看哪,好多星星,我数着数着,怎么也数不清,他们调皮的眨着眼睛,亮晶晶的。这么美丽的夜景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就不难理解“夜晚、繁星、亮晶晶”,这组词串。

字词教学篇2

在以往教学活动中,我们普遍存在重分析课文内容,轻字词教学的现实,特别是高年级字词,大都只是注注音,朗读几遍,组词,甚至教师只是明确读音,课下学生练习而已。即便中考提到应掌握书写多少汉字,大部分都是为考试做各式各样的突击练习,师生态度都是轻视的。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旦走上社会,字词印象不深,不牢,提笔忘字的现象比比皆是。

为了提高汉字的生命力,展现汉字的魅力,传承中华的传统文化,我结合十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认为字词教学应注重五个结合:

一、字词教学与“说文解字”相结合。《说文解字》是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别声读的字典,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还蕴涵着丰富的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科技、方言、俗语方面的资料,历来奉为文字训诂之学的巨著。作为语文教师,书架上常备此书必能获益匪浅。汉字是形音意的结合体,教师讲解这个字的本义,解释字形与字意或字音之间的关系,或者讲一讲与词语有关的文化知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写错记错的几率就降低了。

二、字词教学与“咬文嚼字”相结合。生活中处处有汉字,从大街林立的招牌标语到电视中铺天盖地的广告,从流行音乐到电视新闻,字词无一不在。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从招牌中寻找错字,从字幕上寻找别字,“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嚼字嚼词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当学生们兴奋的告诉你洗“涤”区”再不是洗“条”区”,入场“券”不再写成入场“卷”,某位主持人都发生口误把“挫折”中“挫”字四声读成一声的时候……在纠正错误中体会到掌握文字的乐趣,字词的教学就事半功倍了。

三、字词教学与口头作文相结合。。学生的词汇量少,词句贫乏,如果他积累的词语多了,脑海中就能形成一个词语小仓库,在说话中学以致用,语句自然就更为流畅和生动。字词教学可以与口头作文相结合,在了解字词含意之后,围绕几个词语说一段话,编一个小故事。在一个个巧妙的构思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字词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时代在发展,社会领域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息息相关的汉字也不断更新了内容,注入了新鲜血液。“”字的新含义,“三聚氰胺”的新闻,“给力”的“正能量”……这些内容聚焦了热点,激发了学生兴趣,拓展了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对“火星语”利弊的讨论,规范学生网络用词用语。

五、字词教学与书法练习相结合。现在中小学校应教育部要求都开设了书法课,美观是书法的要求,正确是语文的要求,两者的合一是共同的追求。把汉字书写与书法相结合,看繁体简体的区别,记规范汉字的标准。

字词教学篇3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1―0093―01

课标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字词给出了细致的路线:“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表达的效果”。编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教材,就像数学知识系统中的无数个例题,以此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掌握读文方法,书写个人情怀。对此,笔者经过二十年的摸索,认为利用关键字和词进行有效教学,将突破阅读教学“广种薄收”的局面,能使学生在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中步步为营,在积累、运用词语的同时走上广泛阅读之路。

一、巧妙运用字词,开启阅读之窗

1.课前分类自主学习字词。课堂只有在学生和教师的双向准备中良性运行,才能渐渐实现有效。所以,教师在课前可让学生根据字形字音字义的特点,按自己的喜好分类学习字词。多种方法提前学习字词,不仅符合课标的指导思想,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一片思维的空间。因为自主学习的路径是靠自己的双手挖掘出来的,而不是按教师的指令简单机械的抄抄写写,它能帮助学生储备学习动力与学习能量。

2.由词语巧妙过渡到阅读感知。有的时候,在一课时中有交流词语或词组的教学过程,那么,散布在全文的词语总有一个或几个与全文的主旨是相连的。教师在指导书写或联系文章推想词意时,巧妙小结引导过渡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使这种由字到词到语句再到整体感知的教学思路,摒弃常态化教学中的课堂流程――学完字词,突兀地发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对本课的词语做精细化的思考,作为这篇文章翘杆的词语,引导学生由点(字词)到面(整体感知)到立体(感悟与写法)读文章,形成语文的思维,这样将字词与句篇有机联系,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阅读中积累词语、运用词句、看清篇章结构。

二、读出字词意义,品味语言魅力

1.指导学生读“破”三类字词,推想文意。在学生学习每篇课文时,不要急于奔向主题与写法,而是指导学生读好词语,读出其中的味道。应该指导学生读“破”的三类字词有:一类是被教师忽略的词语。如,“尽管……也……”“无论……也……”等连词;一类是不起眼的词。如,“轮番”、“稀薄”等并非课时重点的词;另一类是“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这类与主题紧密相关联的词。教师在备课时应将这三类字词考虑全面,在读词中“破解”其意,进而引导学生体会到文句的内涵,并在品味词语的同时积累这三类词语的不同用法。

2.在朗读中辨析,品出语言文字的味道。《白杨》一文中的“清晰”、“浑黄一体”;《草原》一文中的“高歌”、“低吟”等,这些词语的意思或相近或相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在思辨中琢磨分析,其间语感会悄悄形成。作为教师,常教更要常思,要在教参之内思裁课标尺度,教参之外创思文句气度,引领学生在思考与忖度之中品出语言文字的味道。

3.通过整理同类型词语,参悟文章主旨。比如,五年级下册第7课《祖父的园子》一文中有这样几个词语:胖乎乎、圆滚滚、明晃晃、毛嘟嘟、蓝悠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现状,就其中一个词所在的句子指导朗读,而后找出同类词语所在的其他句子,读出这几个词的味道,从而使祖父的园子如一幅色彩明艳的画作,永远嵌在读者的心里。

三、品出感彩,体会表达效果

每篇课文作者都要表达自己的情感,肢解文段寻其意义,不如教师在备课时将词语“归案于心”。如,《詹天佑》一文,“要挟、阻挠、笑话、蔑视、还没出世”等这些词,在识读之中就可引导学生体会出詹天佑所要面临的压力和工程的艰难。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品出字词的感彩,使学生高瞻远瞩看篇章,从而体会作者的表达效果,总结出引领学生实现目标的捷径。

字词教学篇4

关键词 识字;教学;六法

一、运用直观演示法识字

在“一丝”这个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运用直观演示法教学生字“丝”,我先出示蚕宝宝吐丝的图画,让学生认识“丝”,然后通过“在一团丝中抽出一根丝”的实物演示,引导学生理解“一丝”就是表示“一点点”。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印象比较深刻,我想,通过我如此一教,学生会永远记住这个“一丝”的。再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我先复习象形字“日、月、手、目、人、火、木”。再让学生感受一下把代表太阳的“日”和代表月亮的“月”摆在一起是什么样的感觉?我因势利导:“太阳和月亮都有光亮,合起来就是明。” 利用运用直观演示的识字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能促使学生乐学,爱学。

二、运用想像法识字

在教学“煮”这个字时,我引导学生想象,煮东西是放在水里煮的,因此可以把下面的四点底看作是水。这样加深了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这个字。

三、利用部首的形义关系记忆汉字

首先教给学生几个常见部首所表示的意义。口部之类:口字旁、舌字旁、言字旁、欠字旁。心部:心字底、竖心旁、变心底。目部:目字旁、见字旁之类等等。

然后让学生在识字中运用,如:教学“牢”字时,学生说:“我是这样记‘牢’的:一个人像一头牛一样呆在房子里,这就是坐牢。”

再如“算”:“用眼和手打竹子做的算盘。”“捉”:跨足又伸手。“跃”:用足跳跃,敌人逃之夭夭。“并”:打开门并让外面的人进屋。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利用部首的形义关系记忆汉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汉字的积累和记忆。

四、利用形声字的形声关系识字

有“犬”它是“狼”;有“水”它是“浪”;有“女”它是“娘”;有“米”它是“粮”。伸出手来支“援”;缠上绞丝太“缓”慢;冬来日出好温“暖”日出天就“晴”;张目是眼“睛”;如果有了米,吃了有“精”神。在学习实践中,学生懂得了一些形声字学习的小秘密: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只要声旁不变,换上不同形旁就可以组成音、形、义相近的字。这种形声字识字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五、猜谜语、编儿歌、编三字经识字

我在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时,把课文编成了“三字经”,“画幅画,要评奖。叭一声,弄脏画。玲玲哭,爸端详。想办法,巧画狗。评奖会,画得奖。爸爸话,记心上。肯动脑,糟变好!”学生边读三字经边复习生字词,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然后在小组交流,让他们互相认识更多的生字。最后把孩子们搜集的生字张贴在教室内的“识字我最棒”栏目。

在猜谜语、编儿歌、编三字经中巩固识字不但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积极地完成识字教学,而且还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乐趣。

六、在阅读中识字

我在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十分用心”的环节时: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后,我问“雄日是怎么培育花种的?你找到哪个词?”学生马上找到“十分用心”一词。我又问“‘十分用心‘什么意思?你能换成什么词?”学生说出“认真、专心、一丝不苟”等词。“你从哪里看出雄日十分用心?”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十分用心”。“雄日除了给种子施肥、浇水,还会做什么?”学生通过想象感受雄日的“十分用心”。然后我又指导学生“十分用心”的读读句子。最后自然而然引导到让学生用“十分”说话。这一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由词到句,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好的感悟。

总之,教师如果能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且恰当有效的识字教学情境,识字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学习,达到事半功陪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梦庭,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字词教学篇5

关键词:古诗词 字词 读法 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古诗词字数有限,言简意赅,意蕴无穷,各个学段都应让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更要加强古诗词诵读的指导,特别是对古诗词中个别字词诵读的方法指导。

一、读准生僻字

古诗词的载体是古代汉语,它的语法系统常常与现代汉语相异,诗文中有许多不常见的生僻字,容易造成学生文字阅读上的障碍,造成字词意思理解上的困难。教学中帮助学生读准没有接触过的生僻字,能帮助学生疏通语言文字,让学生能初步理解其字面意思。如杜甫《登高》一诗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中的“渚”;贺知章的《咏柳》“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绦”,《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轻尘”的“”,袁枚《所见》中“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中的“樾”等都是小学生不常见的,比较生疏的字,甚至连读音都不太清楚,是学生理解诗句的绊脚石。因此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查阅字典,给生僻字正音,做到会读,然后借助参考书,找到这些字词的解释,帮助学生把全句大意口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顺利地翻译出每一句诗的意思,达到初步感知诗意的目的。

二、读对古今异音字

古诗是古代人写的诗歌,由于年代的久远和语言的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语法、词汇)都在变化,很多字的读音在音韵系统中发生了迁移,有些变成了书面用语,有些是根据古代诗词、歌谣及其他韵文汉字声旁的分析,以及汉语方言、域外汉语借词对音等材料,得出结论的。因此,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字的读音与现代汉语的读法不同,也就造成了学生的阅读障碍。如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字,在古汉语中作“看见”讲,但由于当时没有“现”字,便使用“见”代替,读“xiàn”,即“出现,现出”的意思。而《山行》一诗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字按古音应读作“xiá”,而不读作“xié”。王维中的五言绝句《鹿柴》中的“柴”不读“chái”而应读“zhài”。这就是古韵和今韵的不同,它们都应保留古音的读法,念起来才顺口、押韵、合乎平仄。如果让学生按今天的读音去读,即不合辙,也不押韵,就失去了古诗词的韵律美,不能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其音乐吟诵上的美感了。

三、读懂古今异义字

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虽然小学课本中选编的古诗大部分都通俗浅显,但仍有许多字词的意义或用法与现代汉语是大相径庭的,由于受现代汉语词义的习惯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按现代汉语的用法去套用,那么诗歌的内容上就会产生错误的理解,诗歌的意境上更会相差甚远。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学会联系语言环境,借助工具书对古今异义的字词作出最确切的解释。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就不是现代意义的上“走路”,应联系孩子追赶蝴蝶时的情境翻译为“跑”,否则一个不急不缓的“走”就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儿童追逐蝴蝶的欢快、急切心情了。而《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更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坐下、坐着”,而是“因为”的意思,如果学生根据平时的思维定势去解释,那整首诗的意味全变了。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读懂古今异义的字词,选择最恰当的解释,才能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人的喜怒哀乐,倾听诗人的心灵之声,感受诗人的别样情怀,并从中品悟,古诗词语言的精妙,独特的韵味和深远的意境。

语文素养体现在对语言的理解、品味、积累、实践等诸多方面,对诗词的语言的理解是读诗的基础。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加强对字词的读法指导,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读懂诗句,品味诗情、感受诗词的语言之美、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从而充分发挥古诗词的魅力,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字词教学篇6

字词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存在这样的情况:字词教学只是简单的重复、机械记忆、书写不规范,词意理解模糊,忽视字词的运用。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有效地进行字词教学呢?

1.变换识记方法避免简单的重复

1.1 图示法,如,教“山”,字出示山水图画,教“采”字,出示手在树木上采摘的图画,教“牧”字,点出“”是“牛”的变形,“攵”是手拿鞭、棍的意思,而手拿鞭子放牛,正是“牧”字的本义。

1.2 联想法,如,教"沙"字,启发学生想象河水少会看到以--水少而沙现。教"灭"字,可进行火上加盖东西以灭火的演示。

1.3 歌诀法,如,教"互"字,可引导学生用歌诀"上一下一,倒七正七,互相学习"来帮助记忆。

1.4 猜谜法,如,教"画"字,老师可说出谜面"空山中间一方田",让学生猜。教"六"字,可用谜语"一点一横,俩眼一瞪"。

1.5 编儿歌,教"烟"字,火字旁,一方框,一个大字里面藏。教"尖"字,上面小下面大,不是尖字是什么?

1.6 开展比赛,发小红花,面向全体同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容易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效果。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

低年级如果养成了写字不规范的习惯,那么到了高年级就很难纠正了。所以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我谈谈教学中怎样训练学生的书写:

2.1 教会学生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写字,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姿势,写字的正确坐势和握笔应该是:上身平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放平,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一尺左右。正所谓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离桌沿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和"八个字"(头正、身正、肩开、足安)。坐势端正了,还必须心气平静,心正则笔正,笔正字才美。

2.2 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2.2.1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汉字的笔画。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基本的笔画构成的。要写好每一个字就得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力求做到笔画准确,字有动感。低年级学生初学写字一定要做到横平竖直,一笔一画。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写好汉字起个良好的开端。

2.2.2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汉字的偏旁。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这个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运用到带着这些偏旁的字里,触类的旁通,举一反三,使字的结构安排得更好。如"荆"、"到"都是"刂",要写好这两个字就要注意竖的间距均匀,长短变化较大, 一个字中有一个最长的竖画,起了支撑作用。

2.2.3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学生写字之前,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说出每个字的结构,是属于左窄右宽,是上紧下松,或是上小下大,还是左、中、右宽窄略等等不同情况,仔细观察每一笔或每个部首在田字格的位置后,才让学生自主写字、练字,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要学生写:"惠"字,让学生观察分析后,懂得"惠"是属于外框扁型时,左右的竖画要向内收,展肩收脚,不要上下垂直。这样结构合理了字才会美观。

2.2.4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重心。汉字以形象为主,规范汉字的重心是均衡的,重心偏上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偏下则使字笨拙臃肿,偏左或偏右又使字倾斜不稳。如写"患"字,上部中心中正,中竖要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下部"心要稍右移,这样重心才会稳。写"臂"字时,要知道它是上宽下窄的字,下部"月"要对准上部中心,上下对正,这样字才不会头重脚轻。可见,重心稳了字才会正,字正如人正,人正走四方永不倒。

2.3 重视及时给学生写字评价。学生写字时,老师能重视给予及时评价,有利于引导大多数学生对于书写的兴趣,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规范的写字技能。这不但能激励写字好的学生,也能让写的较差的学生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不断鞭策自己,树立上进心。

3.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特级教师斯霞倡导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理解词语要与上下文紧密联系,不少教师在教学词义时满足于直接给学生说意思然后让学生背,虽然很多学生说起来有板有眼,但是用起来错误连篇,反映了什么问题?没有真正理解。教学中,教师决不能单凭孤立的词语解释,而应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巧于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日月潭》中有这样一段话:"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星星和山上的点点星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其中的"隐隐约约"是什么意思?教师大可不急于解释,只让学生将"隐隐约约"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学生读了原句,读了上下文,自然而然"隐隐约约"的意思就体会出来了。这样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可谓事半功倍,久而久之,学生遇到生词就能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从而形成能力。

4.培养学生在写话中有意识地运用词语

常听中高年级语文老师说学生的语言是那样的贫乏,那样的苍白无力。"书到用时方恨少",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常会有这样的体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归根到底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没有注意语言的积累,导致学生没有储存到足够的词量。积累词语是低年级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低年级积累的词语往往是与生字有关的,是简单的,最基本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有意引导学生在说话中能经常运用好词、好句,先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句式来说,再联系课文、联系生活、联系朗读和知识积累造句。

在写话练习和写日记中提倡学生经常运用好词、好句。如有位学生在日记的开头写道"今天,金秋送爽……"用上了练习中学过的描写秋天的词语;还有位学生这样写"星期三下午的活动课,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拍球,还有的打羽毛球,个个玩得满头大汗。"不但用上了课文中的词语,还用上了"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

字词教学篇7

描述教学楼的二字成语有高耸、幽静、纵横、耸立、庄严、宽敞、雄伟、优美、壮观、典雅、林立、秀美、别致、坚固、崭新、光亮、安静、静谧、朴素等等。

描述教学楼的四字词语有:优雅美丽、错落有致、金碧辉煌、井井有条、栩栩如生、规模宏伟、碧瓦飞檐、光辉璀璨、气势雄伟、朴素大方、古朴典雅、设计新颖、焕然一新、朴素淡雅、灯火通明、华丽美观等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字词教学篇8

关键词:文言文;字词教学;问题与对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把“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作为教学目标。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7―9年级学段也提出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从中学文言文字词教学的现状入手,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中学文言文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字字疏通”的串讲

文言文教学,文本理解是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因此很多教师采用逐字逐句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吃透文本”,甚至有些教师会花费三分之二的时间来讲解字词句的含义,使“古文教学”变成了“翻译教学”。这种方式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师一味地讲多讲杂,学生一味地记,容易加重学生的负担,扼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孤立的字词集中训练

中学文言文字词的孤立训练主要体现在脱离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来理解其含义。目前的中学文言文课堂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出于考试的压力,教师过于注重字词的解释、翻译和练习,淡化甚至无视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开掘,导致学生对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教师没有从汉字的文化本性出发,缺乏从文化层面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渗透和熏陶,容易使课堂陷入呆板僵化的境地。

3.脱离生活,趣味寡淡

由于文言文与现代社会文化距离较大,与当代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节。文言文内含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典章制度对当今学生来说,已是相当陌生。而且文言文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诸多系统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因此,尽管文言文具有丰厚的思想内容,华美的辞赋篇章,学生对现代社会不复存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总感到有隔阂,进而不愿意深入学习文言文。

二、中学文言文字词教学建议

(一)字词教学要做到“详略分明”

教师串讲的形式容易形成呆板的教学模式,无法做到“有的放矢”。而课标中强调的“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目标的实现着眼点应该在于对常用词汇的掌握。只有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课文中常用词汇的常用意义,才能读懂、读通课文内容并进行迁移。王荣生教授认为“常用词汇应是指古今‘同中有异’的‘常用字词’以及能集中体现作者情义和思想、需要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具体感受的字词。”

对于古今词义一致的文言字词以及生僻的难字难句教师则可略讲。教师应深入讲解的是文言文中的炼字炼句处和需要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具体感受的字词。如《答谢中书书》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教科书注释“歇:消散”,“夕日欲颓:太阳快要下山了。颓:坠落”,这只是字面意思,而理解这一处,则需要“联想意义”。这里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联想。否则下句的“实是欲界之仙都”学生则很难体会得到。

而考试中常出现的考点,则应当反复作业练习,利用黑板、墙报等强化记忆,达到既不耽误考试,又能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的目的。

(二)让学生体味文言字词的魅力

文言文教学中那些看似枯燥乏味的字词部分,如果将他们放在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中,或者与我们的现代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每个字词都会变得鲜活起来,展现出它们自身的魅力。发挥好这种魅力,能够大大地增强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于字词的理解。

1.据形索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有独特的造字理据,要巧借汉语字形结构和语言结构探究词义,展现文言字词的独特魅力。

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的“走”字的金文字形上边是一个人形,并且此人还甩开了双臂;下边为“止”,就是一个人正在跑步前行。这样能够很清楚地看出“走”的本义指“跑”的意思。在授课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对字形的结构进行剖析,还可绘制词义发展网络图等,加深学生记忆,激发他们的兴趣。

2.追本溯源谈文言字词的趣味

汉字自身的构造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反映了汉民族文化的特征。例如“刑”字,小篆“刑”字的左边是个井、右边是个刀。拿着刀,守护井。因为来井边取水的人很多,往往因争水落井。持刀守护在井旁,人们畏惧,便排队取水,建立了秩序。“刑”字反映了古代法律的制定最早是为解决抢水的纷争。”从这个字的身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先民的生活。由“刑”的本意往后推,就可得出它的“治罪、刑罚、杀割”等引申义。一个多义词的各种义项变得彼此相关联,学生可以在对古代特殊的文化现象的了解中掌握词的各项含义,而不用死记硬背。

3.探求词语背后的故事

文言词语的演变是一个过程,有很多是由历史事件演变而来,在课堂上可适当向学生展示这些词语的背景知识,激发课堂活力。以生动的历史故事教学文言字词,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4.古今结合,用活一脉相承的成语

适时激活、调用学生原有文言储备,形成知识迁移,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言文学习策略。

如文言实词“走”字的“跑”一义,可以联系现代汉语“走马观花”中的“走”字来理解;文言虚词“之”字有一用法:位于谓语和补语之间,相当于“得”,而这一用法刚好在现代成语“逃之夭夭”、“趋之若鹜”中保存下来,因此只要了解了这两个成语中的“之”用法,也就掌握了“之”的这一用法。

三、展望

中学的文言文字词教学如何做到扎实教学,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教学的确是当前文言文教学面临的一大困境,教育工作者还需要不断探索出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黄厚江.文言文该怎样教[J].语文学习,2006(5).

[2]胡虹丽.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本位”及其实施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1(12).

[3]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林成滔.字里乾坤(上卷)[M].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上一篇:霜之祝福范文 下一篇:校车安全事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