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朝鲜语的汉字词和汉语词语的差异

时间:2022-09-22 09:56:53

简析朝鲜语的汉字词和汉语词语的差异

摘 要: 世界上没有孤立的语言,也不存在没有变化的语言。朝鲜语和汉语有着悠久的密切的关系,朝鲜语的汉字词占整个朝鲜语词汇的60―70%左右,近年虽然借用了一些汉语词语,但大部分是以前从中国和日本借用的。朝鲜语中的汉字词也经历了一些变化。本文对朝鲜语的汉字词和汉语词语从语素、音节、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差异比较。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近半个世纪以来朝鲜、韩国、中国的朝鲜族极少往来,因此造成了三个国家使用的汉字词又有所区别。希望本文对语言规范、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学习及中朝韩三国的语言交流有所帮助。

关键词: 朝鲜语 汉字词 汉语词语 差异

1.绪论

1.1朝鲜语和汉语的历史关系

汉字早在古代朝鲜就被广泛运用,即使是现在朝鲜语言交际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汉字词是以汉字为基础,在朝鲜语里产生的词,和从中国汉语词汇中引入并已融入到韩国语词汇内部的词所构成的词汇系统。固有词和汉字词共存于朝鲜语中,在词汇方面汉字词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固有词,占整个词汇的60―70%。由此可见,汉字词在朝鲜语词汇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朝鲜语和汉语有着渊源的历史关系,这也促成了汉字词的形成。

从地理分布上朝鲜半岛处于汉文化圈,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在公元前195年到公元313年,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朝鲜半岛从石器文化发展到铁器文化,并开始接触了汉字。从公元313年到935年,经过三国鼎立和新罗统一,这600多年时间里朝鲜半岛通过与中国的直接交流,在文化方面取得了飞快的发展。汉字作为外来语开始广泛使用。到了高丽时代,之前作为外来语而使用的汉语,有了转折性的地位变化。高丽王朝以儒教作为政治根基,大力弘扬齐家治国思想,实行科举考试,推进了汉文化的盛行,儒教的道德生活规范也开始走进百姓,进而促进了汉语的国语化,也因此缩小了固有词的造字空间。在这个时期,汉字与朝鲜语的地位是几乎同等的,汉字成为了归化语。①

朝鲜半岛在近有1500年的时间中过着单单以汉字为媒介的文字生活。虽然到了朝鲜1443年创制了自己的文字“训民正音”,但是汉字作为归化语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在1443年以前朝鲜都是借着汉语的“音”和“训”来记录文字。

例1:

夜入伊 行如可

例1中“夜入”、“行”借了汉语的“训”,“伊”、“如可”借了汉语的“音”标上朝鲜语的助词,句意是“入夜以后出来走走”的意思。

1.2历史背景和汉字词的起源

朝鲜半岛封建时期,汉字词作为统治阶级的主要年书面语,固有词只是充当着口头语的角色。在现代朝鲜语的词汇构成中汉字词占有的比例大,这和封建时期统治者的汉语思想崇拜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当然这和当时没有“训民正音”也有关系。此外,近半世纪的日本殖民地统治,也造成了朝鲜半岛在学术、科学、社会制度等领域使用汉字词。

汉字词虽然是基于汉语基础上而造的,但是,不是所有的汉字词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既有从中国过去的,又有从日本过去的,还有朝鲜国内自己造的汉字词。因此汉字词的起源可以分为中国汉字词、日本汉字词、朝鲜自己造的汉字词。

例2:

中国汉字词:父母( ) 君子( ) 点检( ) 多少( )

日本汉字词:案内() 许容()

自己造的汉字词:苦生()

2.朝鲜语的汉字词与汉语词语的差异

朝鲜语的汉字词基于汉语而造,汉字词保留了汉语词汇相对独立的特征,虽然存在和汉语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汉字词从结构、意义、语素方面有着不同于汉语词语的特点。

例3:

a.说明―― 解决――

b.衰老――(老衰) 光荣―― (荣光)

例3中a组的汉字词在词汇结构、语素、意义上与对应的汉语词语一致,但是b组的汉字词是倒置了相对应的汉语词语的语素。

汉字词在造词上与汉语词语比较起来在音节、语素、意义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2.1音节差异

朝鲜14世纪《大明律直解》中出现了副词、名词、动词有“若”、“财”、“放”等词语,但是这些词都属于单音节,作为表音文字,从朝鲜语里很难直接借用,所以变成了“万一”、“财物”、“放送”双音节词语。

例4:

1.万一船忽有泊(若船行卒遇浪)

2.凡妻妾乙物捧上遣(凡妻妾受)

3.放送有如可社乙良(放而)②

作为表音表义文字大部分的古代汉语都是单音节词,而朝鲜语作为表音文字不能直接引用到朝鲜语,必须增加音节。朝鲜语使用多音节词语的历史悠久,在现代朝鲜语中除了一些单音节词以外大部分都是多音节词语。

朝鲜语是表音文字,而汉语是表义文字,这是造成音节差异的最大原因。古代汉语用单音节词也可以充分表达其意义,而朝鲜语作为表音文字不能单单用单音节来表达其意义。

2.2语素的差异

比较汉字词和汉语词语在语素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

例5:

a.(龙头蛇尾)――虎头蛇尾

b.(百折不屈)――百折不挠

比较上面两个朝鲜语的汉字词成语和汉语成语,虽然表达着同样的意义,但是启用的语素却有些差别,朝鲜语用了“龙”、“屈”、“虎”、“挠”。

出现语素差异的原因是:第一,汉语的造词功能比较强,也比较自由,即使用一个字也可以造出很多词,而朝鲜语不可能借用每个词,因此出现了语素差异。第二,汉语在表示同一个概念的时候,通常都有几个同意词可以使用。如果古代中国一个概念只有一个表达方法,借用汉语的朝鲜语也应该只有一个成语,如:“――不共戴天”、“――神出鬼没”、“――百战百胜”、“――雪上加霜”,这些成语在朝鲜语和汉语里是一致的。如果古代中国一个概念有两个以上表达方法,朝鲜语在借用的时候应该是只借用了其中的一个,如:“包罗万象――森罗万象”、“金科玉律――金科玉条”等有两个表达方法朝鲜语借用了其中的“――森罗万象”、“――金科玉条”。第三,朝鲜语的汉字词大部分借用了汉语的书面语,这些书面语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并得到了巩固。现代朝鲜语中的口头语,如:“ ――无事”、“ ――食事”在汉语属于书面语,朝鲜语使用的汉字词一般都是很久以前借用的汉语,当然到了现代也产生了新的汉字词。

朝鲜语的汉字词和汉语的另一个差异就是语素的差异,虽然都是同样的语素,但是顺序不一样。

例6:

(绍介)――介绍(运命)――命运(抱拥)――拥抱

例6的3个汉字词分别倒置了汉语的语素,但是其意义没有变化。大部分朝鲜语的汉字词是从古代汉语借用的,朝鲜语的汉字词虽然仍然保留了古代汉语的形式,但汉语却发生了变化。

2.3意义差异

例7:

――交代

“交代”在汉语里表示“1.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2.嘱咐;3.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的人说明;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而在韩国“交代”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只有“交替”的意思。

朝鲜语的汉字词虽然基于汉语而造,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流逝,有些词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产生了新的意义。

3.结语

汉语有很多同音异义字,这也造成了一个朝鲜语语素有很多相应的汉语语素,在解读文章时必须注意把握整个脉络,不要造成混淆。

例8:

“句、区、九、口、旧、秋……”

“洙、树、数、修、修、绣……”

“气、其、奇、起、纪、期……”

现在朝鲜族主要分布于朝鲜、韩国、中国,而中国境内的朝鲜族由于身处汉语的语言大环境中,随着与汉语的接触,受到汉语的影响非常大。加上政治上的原因近半个世纪以来朝鲜、韩国、中国的朝鲜族极少往来,因此造成了三个国家使用的汉字词有所区别。

例8:

“究竟―― ”

中国的朝鲜族直接借用了汉语的“究竟”,即“ ”,而且其意义和汉语一样,然而在韩国没有这个词,也因此出现了同一个民族的交流障碍。

注释:

①朴炳.国语发达史.世英社,1989.

②张长明.对于朝鲜语对汉字词处理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戴庆夏.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3]朴炳.国语发达史[M].韩国:世英社,1989.

[4]延边语言研究所.朝鲜语研究4[M].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4.

[5]池昌海.现代语言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6]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关联理论视角下广告仿拟语的研究 下一篇: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