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杜甫简介范文

时间:2023-11-28 16:02:24

诗人杜甫简介篇1

杜甫草堂正门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区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4年,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杜甫对联,欢迎大家阅读!

杜甫对联1上联:万里桥西宅

下联:百花潭北庄。

上联:风逆花迎面

下联:山深云湔衣

上联:文章开窔奥

下联:节制收英髦

上联:荆州爱山简

下联:刺史似寇恂

上联:养拙干戈际

下联:用心霜雪间

上联:倚杖看孤石

下联:开林出远山

上联:愿见北地傅介子

下联:不减昔时陈太丘

上联:古来材大难为用

下联:老去悲秋强自宽

杜甫对联2上联:秋水才深四五尺

下联:落日更见渔樵人

上联:旧时好事今能不

下联:我有新诗何处吟

上联:天涯春色催迟暮

下联:玉垒浮云变古今

上联:云白山青万余里

下联:江深竹静两三家

上联:东阁官梅动诗兴

下联:南极老人应寿昌

上联:窃攀屈宋宜方驾

下联:颇学阴何苦用心

上联:锦江春色来天地

下联:玉垒浮云变古今

上联:不知明月为谁好

下联:更有澄江消客愁

上联:三年奔走空皮骨

下联:万古云霄一羽毛

上联:暂止飞鸟将数子

下联:频来语燕定新巢

上联:高山之外皆培塿

下联:凭仙忽若无丹青

杜甫对联3【横批:杜甫草堂对联】

上联:新婚石壕无家,茅屋一座

下联:垂老潼关新安,广厦万间

【横批:杜甫草堂对联】

上联: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下联: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横批:杜甫草堂对联】

上联:水竹傍幽居,想溪外微吟,密藻圆沙依草阁下联:楼台开丽景,结花间小队,野梅官柳满春城

【横批:杜甫草堂对联】

上联:歌吟成史乘,忠君爱国,每饭不忘,诗卷遂成唐变雅

下联:仕隐好溪山,迁客骚人,多聚于此,草堂应作鲁灵光

杜甫对联4上联:风逆花迎面

下联:山深云湔衣

上联:文章开窔奥

下联:节制收英髦

上联:荆州爱山简

下联:刺史似寇恂

上联:养拙干戈际

下联:用心霜雪间

上联:倚杖看孤石

下联:开林出远山

上联:愿见北地傅介子

下联:不减昔时陈太丘

上联:古来材大难为用

下联:老去悲秋强自宽

上联:秋水才深四五尺

下联:落日更见渔樵人

上联:旧时好事今能不

下联:我有新诗何处吟

杜甫对联5上联:天涯春色催迟暮

下联:玉垒浮云变古今

上联:云白山青万余里

下联:江深竹静两三家

上联:东阁官梅动诗兴

下联:南极老人应寿昌

上联:窃攀屈宋宜方驾

下联:颇学阴何苦用心

上联:锦江春色来天地

下联:玉垒浮云变古今

上联:不知明月为谁好

下联:更有澄江消客愁

上联:三年奔走空皮骨

下联:万古云霄一羽毛

上联:暂止飞鸟将数子

下联:频来语燕定新巢

上联:高山之外皆培塿

下联:凭仙忽若无丹青

诗人杜甫简介篇2

李白和杜甫是家喻户晓的唐代大诗人。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他们也卑躬求过官职。至于才华横溢的李白、杜甫,是否参加过科举考试,史上有不同说法。总之,他们都有过卑微求职经历。

李白年轻时,不放过任何求职机会,多次谒见地方长官。他曾专程赶到荆州治所襄阳城拜见韩荆州,希望能通过他的举荐谋个一官半职。李白的自荐信虽然一开始就用时髦的语言“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来“拍马屁”,最后则表露宏大抱负“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韩荆州可能觉得李白不够谦虚,不够踏实。这次自荐求职,最终是泥牛入海。李白在42岁的时候,又向信奉道教的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何时人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玉真公主是唐玄宗的妹妹,十分欣赏李白的才华,经过她的推荐,李白到长安拜见皇上,唐玄宗对李白的才华也很赏识,让他供翰林院学士职,做自己的文学侍从。

杜甫也曾靠朋友接济维持生活,长期怀才不遇,一直寻找自荐的机会,只不过他选中的自荐对象是皇上。这年杜甫获悉玄宗皇帝要参加祀太清宫、祀太庙、祀南郊三太典礼,杜甫就尽展才华,撰写了《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连同求职信一起,直接献给唐玄宗。杜甫的自荐求职信与李白的稍有不同,开头略述了中宗时期自己祖父杜审言超群文才,接着这样介绍自己的才干:我的诗文即使不能达到诸子百家那样的水平,但像杨雄、枚皋那样的水平还是能赶得上的,最后诉说了自己当前的落魄境遇,希望皇帝能给自己一个报国的机会。唐玄宗看了杜甫的求职信和几篇诗赋后,觉得杜甫是个人才,便安排杜甫在集贤院备案等候任用。虽然一等就是几年,但杜甫最终谋到检校工部员外郎这一职位,后又做剑南节度府参谋。

李白、杜甫求职成败的经历对今天有什么启发呢?现代人自荐求职,有些也会犯李白第一次求职的错误,一是动不动就溜须拍马,以为对方在晕晕乎乎中会录用自己。其实这样空洞的赞美很容易招致用人单位的反感;二是吹嘘自己,夸夸其谈。在缺乏研究的情况下,空展抱负,这样的求职很难成功。

李白是恃才傲物的典型,说他给韩荆州“拍马屁”,可能不够公允。其实对他人适度赞美,无论古今都是一种礼节。自荐是目前就业择业的重要方式。怎样利用好这种方式,是现代求职者应该重视的话题。一是最好有相应的学历、资历。唐朝时科举制度已经成型,李杜如果中了科举,那时候肯定会“统招统配”,顺理成章地得到相应官职。当今虽已取消了“统招统配”的就业制度,但如果学校好或资历突出,就会有一定优势,甚至有单位主动上门聘用。二是通过他人举荐。举荐人的意见,通常比求职人的就职愿望更有说服力,李白后来求职成功就是借助举荐的结果。三是通过自荐信。自荐信现在通常以《求职简历》方式出现。写求职简历应突出用人单位兴趣点。唐朝用人重视文才,杜甫不仅介绍了祖父的文才,还把自己的文章附上,很有说服力。不过像李“诗仙”那样 “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大口号,最好不要出现。而通过对目标单位业务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自己的想法,倒是不错的求职方略。

诗人杜甫简介篇3

[关键词]杜甫文学创作文学史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小学就会背,那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又是谁的诗句?对。是杜甫的。说起杜甫,我们会想起“诗圣”的美誉,人们也自然会想到他的诗,想到他忧国忱民的形象。可是仅凭这些,杜甫诗圣的称号才说对了一半。在诗作之外,还有很多人们不太知道的行为和品格。使后人推崇他为诗圣。

世人纷纷以各种形式去朝拜、瞻仰这位伟大的诗人,学习、研究杜甫诗作蕴藏的深厚内涵。作为杜甫人生中曾停留过的几个场所。如成都杜甫草堂、平江杜甫墓,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去朝拜。而作为孕育诗人出生、长大的故乡――河南巩义,我们身为家乡人,我想我们更应该走近他,了解这位诗人伟大而不平凡的一生,并用我们的真心来感受杜甫在文化史上的意义。

唐代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诞生在位于巩义市区东10公里的站街镇南窑湾村的笔架山下的窑洞里,那是一个封建官宦家庭。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名将,世人对他有杜武库之称。祖父杜依宪曾任巩县县令。祖父杜审言做过县尉、县丞,是唐朝早期著名的诗人。父亲杜宪做过山东兖州司马、奉天令。桂甫祖籍长安杜陵,后随晋室南渡,迁至襄阳。到他曾祖父杜依宪做巩县令时,将家定居巩县南窑湾。

杜甫一生的经历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

杜甫幼年,母亲就去世了。他是在姑母身边长大的。杜甫小时候身体不是很好,然而非常爱好学习。他后来在《壮游》诗中写到:“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长到十四五岁,杜甫不仅聪明好学而且爱好劳动。他在《百忧集行》中回忆:“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干回。”很快,杜甫就成为名播东都洛阳的少年才俊,人们称赞他的才华像两汉杨雄、班固。赞许声中的他变得心高志远和不同凡响。青年时代的杜甫,曾做过两次长期的漫游。10年之中,他游历了吴越齐赵,开阔了眼界,拓展了胸怀,也结识了一些朋友。他曾和李白、高适同游梁宋齐鲁。惺惺相惜。互相倾慕,诗歌酬唱,意气风发。

二、困居长安时期

杜甫虽然在诗中流露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但同时他也向往当官,第一次到洛阳应试,未中。公元747年,唐玄宗昭令天下通一艺以上的读书人,可到京城应试。杜甫再次应试,又遇上李林甫以“野无遗贤”对所有应试者一个不取。杜甫大失所望,从此在长安一住就是10年,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困窘生活。在这期间,他写下了《丽人行》、《兵车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面临着一场可怕的灾难。然而唐玄宗仍带着杨贵妃及王公大臣在骊山华清宫寻欢作乐。杜甫悲愤地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诗句。兵荒马乱中,杜甫目睹了人民颠沛流离水深火热的种种情状,写下了“三吏”“三别”等干古名篇。“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和悲惨遭遇,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

四、西南漂泊时期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棒州、闽州。杜甫经过干辛万苦,人川后只过了短暂的几年安定生活,又不得不辗转流离荆湘。公元770年,杜甫在贫病交加中死于漂泊湘江的破船上,在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是他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晚年的杜甫是孤独、凄凉的。杜甫死的时候,年仅59岁。因死后无力归葬,暂厝岳州。43年后,由其孙杜嗣业迁葬巩县北邙。

杜甫的一生是忧国忧民的一生。他创作了3000多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矛盾,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杜甫的诗政治性现实性、人民性、艺术性都很强,唐代诗人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元稹也说:“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称杜甫的诗是“政治诗”。所以长期以来,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也被后入尊为“诗圣”。

诗人杜甫简介篇4

【关键词】《读杜心解》 杜甫七律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阐释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139-03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集我国古代诗歌之大成,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所在。而杜甫诗众体兼备,无体不精,各有佳作。其中尤以七律为最,其成就早就为世人所注目,前人对此亦有过不少中肯的分析评论。如王世贞云:“五言律、七言歌行,子美神矣,七言律圣矣。”翁方纲云:“杜五律虽沉郁顿挫,然此外尚有太白一种,暨圣唐诸公在;至七律则雄辟万古,前后无能步趋者,允为此体中独立之一人。”在众多杜诗学的著作中,清代浦起龙重心领神会,重感悟心解,以心解心,历时十余年,编成解杜巨著《读杜心解》。本文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以及阐释方法三方面来分析浦起龙对杜甫七律诗歌的解读。

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杜甫七律题材包罗万象,酬答、吊古、抒怀、田园、现实政治、历史人生等诸方面均有涉及,其思想内容之广度及深度非常值得去探讨。在这里笔者主要从尊君思想、诗史观念以及性情之真的思想这三方面来分析浦起龙《读杜心解》对杜甫七律思想内容的解读。

(一)尊君思想。浦起龙认同苏轼提出的“一饭不忘君”的忠君爱国思想,对饱含政治内涵的杜甫七律更是如此。如其对杜甫《诸将五首》之评析:“此为备吐蕃者告也”、“此为借回纥者告也”、“此为制河北者告也”、“此为怀远者告也”、“此为镇西川者告也”。杜甫这一组历来为人称颂的以议论入诗是政论诗,很明显,在浦起龙的认知里是写给抵御吐蕃、借助回纥兵力、重兵屯河北、守卫边界、镇守西川的将领们,以规劝他们好好保家卫国,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再如评《腊日》:“二载冬还朝,仍任左拾遗。适遇腊暖,又恩赐而作。”据浦引《酉阳杂俎》注:“腊日赐口脂、腊脂,诚于碧镂牙筒。”那么,既是“恩赐”,当是其认为老杜《腊日》乃感君恩而作。从这些评语可知,浦起龙对杜甫七律的在思想内容上的解读首先就是基于杜甫的尊君思想上面。

(二)诗史观念。晚唐孟さ摹侗臼率》中《高逸第三》云:“杜逢禄山之乱,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浦起龙在对杜甫七律进行解读时,自然也认同杜诗乃“诗史”。最为明显的当举《诸将五首》了。今引浦起龙对五首诗的部分评语如下:

其一:吐蕃于广德元年,一陷京师。上年永泰九年,再逼京师。最为迩年近患,故首及之。焚陵系广德事,“见愁”,指永泰事也。诗特用两截递写者,盖谓陷京师之惨,前事痛心。曾不旋踵,震惊又告。益显寇警非时,刻不可玩。

其二:不知公意正谓羁縻之地,不当专示武威也……五、六,极写镇帅武臣之威耀。

按浦的评语,这五首诗乃风雨飘摇之际国家危难时的全景式再现,反映出唐朝严重的内忧外患,将重大的矛盾揭示无余,真实再现历史上寇孽为祸之史实。

无独有偶,如评《黄草》曰:“考是时,杜鸿渐镇蜀,未正崔旰夺杀主帅之罪,其举兵相攻杀者,杨子琳辈也,鸿渐又不能解其纷,此为悍臣未靖;至吐蕃围松州事,是年无考,然公诗定属有据,此为外寇又起。盖在夔遥慨蜀乱也。‘不归’、‘行稀’,民多戍蜀也。‘无消息’、‘有是非’,朝廷置若罔闻,境内叠忧多事也。五、六,顶一、二,盖指遣戍家人,临风忆别之惨。七、八,顶三、四,申言内外交扰,起灭频数之忧。‘兵戈’包崔、杨吐蕃事,期间有是真患者,有非真患者,正与结联口气,低昂呼应。”史实入诗,显而易见。

从浦起龙的这些以史为证的评语中,可知他认为老杜乃书当时事,现当时史,发当时慨,自然诗史。

(三)性情之真思想。诗本性情,乃是诗论中的公论。宋代张戒《岁寒堂诗话》中就曾说:“孔子删诗,取其思无邪者而已。自建安七子、六朝、有唐及近世诸人,思无邪者,惟陶渊明、杜子美耳,余皆不免落邪思也。”张戒此话虽有绝对之处,但足以见出宋人对杜诗性情之真的推崇。浦起龙认为,杜甫以诗写心,其七律更是抒发自己“悲慨”、“悲悯”、“悲怨”、“身世思想”等个体性情感,乃真情之流露。如评《秋兴八首》第一首时云:“历历前尘,屡洒花间之‘泪’;悠悠去国,暗伤客子之心。”极点杜甫之思乡情愁,羁旅之伤。评《堂成》:“寄迹此乡,有何鼓舞,但欲悲啼尔!”如评《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胡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曰:“诗从肺腑流出。四联两飘洒,两沉痛,相间成章。”这些诗在浦起龙看来,乃是老杜字字皆泪的身世之悲之真真切切的自然流露。

浦起龙《读杜心解》在对杜甫七律思想内容上的解读焦点,未见得跳开了前人的关注之处,但仍然是可见其不凡之处。无论是尊君思想、诗史观念抑或性情之真的思想,都是浦起龙实事求是、援史论诗、不做空谈所作的批评,令人信实的同时,也使人感受到杜甫七律思想的丰富与深切。

二、独到的艺术特色论

杜甫律诗之精工,是毋庸置疑的。浦起龙评杜甫的七律,其独到之处当在评论杜诗七律的艺术特色上。这里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的内容解读其评论。

(一)关于杜诗艺术魅力的体悟。沉郁顿挫,乃杜诗最为突出艺术风格,历代公认。浦起龙融汇老杜一生心迹来体悟杜诗之妙处,尤其在《读杜心解》的编排中来看,杜甫七律多为安史之乱后浪迹于蜀、渝时所作,更是杜甫悲慨之体现。具体而言,《读杜心解》关于杜诗七律之艺术魅力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领略了杜甫七律沉雄神俊的韵致。《读杜心解》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曰:“八句诗,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余俱写情。得力全在次句,于神理妙在逼真,于文势妙在反振。”评《堂成》云:“言外有神。”又如评《白帝城最高楼》曰:“胸含元气,眼穷大荒,如此诗,才配得题中‘最高’二字。”这些评论从杜诗的气势来着眼,实为独特。在浦起龙的解读中,杜诗有别于李白之飘逸,其应是沉的,然杜诗紧凑,非得一口气读完,这才能读出其神俊气势。

其次,论说了杜甫七律比兴寄托的深意。杜甫七律,秉承诗经“赋比兴”之传统,抒情、叙事手到拈来,或直抒胸臆,或委曲抒怀。浦起龙以己之心度杜之心,将隐含于杜甫七律中的比兴寄托意味揭示。且看其评《城西陂泛舟》曰:“统观公诗,或陪贵游,或观声妓,未有不明列主宾,兼寓襟抱者。即其独赏之篇,亦有贴身之句。此独全然无所叙述,其必隐然有感叹矣,意盖在于诸杨也……与《丽人行》参看自得。”按浦起龙之意,《城西陂泛舟》与《丽人行》同旨。众所周知,《丽人行》乃老杜著名政治讽刺诗,讽诸杨之豪奢,刺其骄横,然其讽刺之意却是深藏不露。故而,浦氏在评论杜甫七律时,独出心裁地剖析暗含于诗中曲折的比兴寄托之深意。

(二)关于杜诗章法文脉的阐发。杜诗之章法文脉为历代诗学者所称道,于北宋时期更有江西诗派宗其为祖。其七律属对精工,成就非凡。浦起龙在《读杜心解》的《发凡》中说:“解之为道,先篇义,次结义,次语义。”是故其在对杜甫七律品读鉴赏之基础上,首先于七律之章法文脉进行评说,从文本之肌理着手,剖析杜甫七律字法、句法、篇法之奥妙,剖析杜甫七律之字眼、秀句、气脉。其评说深刻之余富有层次,颇为先进,恰似今人文本细读式的批评与判断。如评《送韩十四东江省观》曰:“猛然起乱离心绪,情文恻恻。首提‘莱衣’,扣题既紧妙在不著韩说,虚从时会领起,故三、四便好彼此夹发。偏能笔势侧注,宾主历然,使五、六单顶无痕。然先言‘滩转’,神则预驰。后言蜀江,袂才初判。是虽单写彼行,仍已逆兜临送,恰好双拖‘此别’,就势总收回顾,神矣化矣。玩‘各努力’句,当是送韩之时,正值公从青城起身还成都之时。如此看‘未同归’三字,亦有着落。笔笔凌架。”又如评《野望》云:“此亦羁之叹也。一、二,风土之殊,三、四,区域之远。寄迹此乡,有何鼓舞?但欲悲啼尔!五、六,盖赋而比也,‘春酒’莫‘携’,结出无依苦况。顾云:‘酒暖’则‘绿’,应上‘风日’。‘极目’点明‘望’字。蜀西南,山不断;蜀东南,水所会。三、四尽之。”

由这些评语中我们不难发现,浦起龙非常关注诗歌的形式,并且从形式要素剖析出杜甫七律环环相生之紧凑以及其斟词酌句之精妙,并中获得诗歌的灵妙之所在,予人以创作论方面的启迪。

同时,浦起龙在对杜甫七律诗歌章法文脉的剖析时,还注重对诗与诗之间结构关系进行探微,尤其是对杜甫七律中的连章组诗的解读更是从全局入手。最为鲜明的例子则是评名作《秋兴八首》:“‘秋’为寓‘夔’所值,‘兴’自‘望京’发慨。八诗总以‘望京华’作主,在次章点眼……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言‘他日’,则后七首所云‘香炉’、‘抗疏’、‘弈棋’、‘世事’、‘青琐’、‘珠帘’、‘旌旗’、‘Z笔’,无不举矣;言‘故园’,则后七首所云‘北斗’、‘五陵’、‘长安’、‘第宅’、‘蓬莱’、‘曲江’、‘昆明’、‘陂’,无不举矣。舍蜀而往,仍然逗留。历历前尘,屡洒花间之‘泪’;悠悠去国,暗伤客子之‘心’。发兴之端,情见乎此……二章,乃是八首提掇处。提‘望京华’本旨,以申明‘他日泪’之所由,正所谓‘故园心’也,如八股之有承题然。此章大意,言留南望北,身远无依,当此高秋,讵堪回首!正为前后筋脉……三章……末句以今日穷老哀吟,结本章,即结八首。再著一‘望’字,使八首‘京华’之想,眼光一亮,而又曰‘低垂’,则嗒焉自丧之状如见。”从这些评语来看,确实得知浦氏是用一种联系的眼界来看杜诗的。

浦起龙《读杜心解》对形式的关注,其对杜甫七律的艺术特色之探究,着重于艺术魅力与章法文脉的分析,他颇具特色的解读带我们领略了杜诗非凡的魅力。

三、复合式阐释方法

杜诗“民胞物与”之思想情怀及其集大成之艺术成就而散发艺术魅力,为后人所景仰,学杜评杜者甚众,甚至出现了千家注杜的盛况。其中又以清朝人下的工夫最深,成就也较大,著名的注本有仇注、钱注、张谩抖潦樘枚殴げ渴集注解》、吴见思《杜诗论文》、黄生《杜诗说》、杨伦《杜诗镜铨》等。而浦氏的《读杜心解》非简单地对杜诗的笺注,更为对杜诗的鉴赏。这里我们主要研讨其对杜甫七律诗歌的解读来看其鉴赏方式的魅力。

(一)以心解心,以意逆志。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之《发凡》提到其读杜史:“西河不云乎: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声成文谓之音。是故诗之兴也,心声之;其传也,心宅之。作诗、读诗、解诗,胥是物焉。千载遇之,旦暮也;毫厘失之,千里也。夫锋丽于刃,却刃求锋而寻诸欧冶,则近而远之也;月入于棂,倚棂求月而问诸方空,则远而近之也。吾读杜十年,索杜于杜,弗得;索杜于百氏诠释之杜,愈益弗得。既乃摄吾之心印杜之心,吾之心闷闷然而往,杜之心活活然而来,邂逅于无何有之乡,而吾之解出焉。合乎百氏之言十三,离乎百氏之言十七。合乎合,不合乎不合,有数存焉于其间。吾还杜以诗,吾还杜之诗以心,吾敢谓信心之非师心与,第悬吾解焉,请自今与天下万世之心乎杜者洁齐相见。”也就是说他寻来觅去最佳的解杜方法当为:心解。以己之心解老杜之心,以己之意逆老杜之意。浦起龙强调,作诗、读诗、解读,全在一个心字;离心以索杜,必无所得,以心印心,方有自见,以心解杜,浦起龙发现了解杜的最佳路径,此亦其最得意处。

我们试举例来看看浦起龙以心解心以意逆志的巨大成果:看其评《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云:“官亭梅放,‘诗兴’遄飞,高怀不减古人矣。尔时对景见忆者,当客别春回,旅夜枨触,其亦情不自禁乎?然以予迟暮羁,亦幸未蒙折赠耳。倘一枝触目,未免转益‘乡愁’,即看此地江花早发,殊悲催老客途也。然则君而不念我也,君念我而寄我,不更使我徘徊难遣哉!意绪千端,衷肠百结。何图于五十六字曲曲传之。”在对这一首七律的评解中,我们可以看到浦起龙竟用了“予”“我”这样的字眼,他由“其”这第三人称的评析转到了从自身的情感来细细揣摩杜甫的情感,以吾心摄老杜之心,注重重现诗中所蕴含的真情挚感,这样的效果当然是使后来人更能捕捉到老杜的悲意愁绪。回看其对于《十二月一日三首》的评语,可见他先是从句意来把握这三首诗的大意,再来推想杜甫当时见船见淹便动乡国之思,见溪女船郎顿生客途之愁,见燕子则起阻归之恐,足见是浦氏以意逆志之果。

由此可知,浦起龙以心解心以意逆志,“还杜以杜,还杜之诗以心”,将老杜的九曲愁肠鲜活活地捧于世人眼前。

(二)知人论世,关注时地。先秦时孟子“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思想,为历代诗学人所推崇。浦起龙在对杜甫七律的解说中,非常注重对诗歌写作背景的介绍,注重从写作背景来把握老杜的思想感情,并且适当借鉴别人的阐释成果来进行全方位地把握杜甫的七律诗。在编排上,杜甫七律从其在朝为官时的应制诗到安史之乱后杜甫流落蜀地旅居草堂所作的七律来编排。我们再从其评语来看他是如何继承“知人论世”之批评方法,适当借鉴他人成果来解读杜甫七律的。如评《登楼》曰:“身世宏阔,自然杰作。须得其一线贯穿之发,盖为吐蕃未靖而作也。”再如评《拨闷》云:“时在渝、忠间,寥落不堪。闻云可居,迫欲一赴。”注《赤甲》时曰:“春日迁居与此。自去春至夔。”评曰:“将去赤甲时作。”由这些评语我们可知浦起龙在对杜甫七律进行解说之时,能够继承“知人论世”之思想,关注时、地,从中来还原杜甫的心路历程。

(三)敢于批判,适当借鉴。《读杜心解》成书历时十余年,浦起龙在对杜诗进行解读时大量阅读前人注杜典籍,敢于批判前人之不到,适当借鉴人之优当。敢于批判前人者,如评《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曰:“旧以此诗为索饮戏呈,遂来寒乞之诮,而不知其非也。详诗意,平时常饮于路,此夜则留宿路斋而晓成者,故不曰简,而曰‘呈’。其曰‘遣闷’者,居夔枯寂而‘闷’,曹长多情,是可‘遣’也。”评《题张氏隐居二首》第一首曰:“向来以上四着公说,下四着张君说,愚意须翻转看乃得。盖诗成于既宿之后,系题壁诗,非访隐诗也。访隐则须由我及人,题壁定是因人感己。若认作初到,则‘夜识’、‘朝看’字如何下?”

由这些评语,我们知道浦起龙在解读杜甫七律诗秉承一种严肃的学术精神,既大胆独到地批判前人的学术研究,又批判式地继承人之精华。

浦起龙以心解心、以意逆志来度老杜之心,知人论世,关注时地地究老杜之情,再批判式地继承前人成果来正老杜之意,这种复合式的阐释论在解读杜甫七律上的运用,为我们还原一个生动鲜活的情义少陵,可谓妙哉。

四、结语

浦起龙的《读杜心解》以独特阐释方式对杜甫诗歌的思想、艺术的解读,使其成为杜诗批评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读杜心解》以互融复合的阐释方法对杜甫七律诗歌的解读,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的鉴赏上都体现了既严谨又感性的特点,并赋予这些解说独到的亮点。今选取杜甫的七律诗歌作为切入口,以小见大地探究浦氏对杜甫诗歌的解读特色,从而为探究清代人如何解读杜甫诗歌提供一个范本。

然而,浦起龙毕竟是生活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一个文人,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其《杜杜心解》对杜诗的鉴赏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错误,如在个别之处对杜诗的鉴赏并不符合诗歌原意,在思想内容的解说上有时片面强调杜甫的忠君思想,在章节字句的分析上存在形式注意倾向。对浦起龙及其《读杜心解》存在的不足甚至错误,我们应清醒地看到,但不应过多地苛求责备。

【参考文献】

[1]罗仲鼎.艺苑厄言校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166

[2]赵执信,翁方纲.谈龙录・石洲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49

[3]浦起龙.读杜心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1:647;648;649;650;7;5

[4]孟.本事诗・高逸第三[M].

[5]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M].

[6]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55

[7]方东树.昭味詹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12-213

[8]孙纪文,姚雪洁.《读杜心解》在杜诗批评史上的价值[J].杜甫研究学刊,2011(2)

[9]孙纪文,姚雪洁.《读杜心解》在清初杜诗学研究中的学理秉承与创新[J].宁夏社会科学,2010(5)

[10]李海燕.《钱注杜诗》和《读杜心解》阐释特色之比较[J].湖南文理学院(社会科学版),2009(3)

[11]李爽.《钱注杜诗》决定性突破清廷禁毁令考述[J].杜甫研究学刊,2009(4)

[12]肖振宇.论浦起龙《读杜心解》对杜甫诗歌的鉴赏[J].云梦学刊,2011(7)

[13]吴中胜.心哉美矣――《读杜心解》的感悟式批评[J].西华大学学报,2008(4)

【作者简介】仇燕玲(1972― ),广西灵山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理论。

诗人杜甫简介篇5

关键词:厚积薄发 拓展比较 凸显自我

诗是文学中的文学,是一种唯美的艺术。诗情画意般的美好生活总是为人们陶醉向往。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当孩子们还在呀呀学语,口齿不清的时候,他们就会在大人的要求下,得意地背诵“床前明月光……”。可是在他们读了小学,上了中学以后,幼时的那种对古诗词的兴趣却与日俱减。他们只是因为考试有古诗词填空及鉴赏题,才硬着头皮去学去背。学生诗情失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重新寻回学生失落的诗情?于是笔者反思了当前初中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初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照本宣科,枯燥无味

很多教师视野狭窄,文化底蕴欠丰厚,完全埋没在琐碎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备课只是一味地啃教参、抠书本,面对除此以外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知之甚少,无法超越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自身的深厚的文学功底去激起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言简意丰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对作者、背景、解题、释词、译句等进行照本宣科的讲解,课上得枯燥无味,学生兴味索然。

(二)一首一首,费时低效

教师教学古诗词,通常都是一首一首孤立进行的,每首古诗词之间似乎毫不相干,没有什么紧密联系,知识点被零星无序地分布于每首古诗词当中。因此,学生脑海中形成的有关古诗词的知识是零碎、杂乱,易混淆,一知半解的。教师这种就课文教课文的方法,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以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一览众山小”,学生的学习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然也就难免费时低效了。

(三)读读背背,阅读疲劳

自古以来,读和背就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致使部分教师把学习古诗词的过程简化为单纯的背诵积累,学生缺少思维的积极参与,容易产生阅读疲劳。结果是学生机械重复地读,熟读了,会背了,默写起来别字多;背了这首,又忘了那首。殊不知古人读书,常作摇头晃脑之状,是入情入境的吟;而今人读书,是有口无心地念,其效果自然也就大相径庭了。

二.改进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具体举措

基于上述对古诗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思考,我阅读了一些相关著作,并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以我正教的人教版八年级上的杜甫诗三首中的《望岳》为例,谈谈我在教学古诗词方面的一些改进的做法:

(一)厚积薄发,课堂显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堂精彩的课的准备就是要阅读,每天不间断地阅读,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教师只有通过平时的广泛阅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识、扩大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智慧,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做到厚积而薄发,才能使课堂焕发光彩,彰显魅力。例如在对作者的认识时,笔者惯例的介绍是: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巩县,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他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他本人被尊称为“诗圣”,著有《杜工部集》。

这些资料随便的一本教辅资料上都有,虽然笔者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来回答其中的知识点,然后自己再加以补充、课件呈现,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都不高。这也难怪,什么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诗史”、“诗圣”这些内容他们不是早就滚瓜烂熟了吗?

于是,笔者自问:除了这些我还了解杜甫的什么?我对杜甫的认识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吗?杜甫的父母是谁?他出身在一个怎样的家庭?他有兄妹吗?他自己又有几个孩子?他是怎样走上仕途的?他常跟哪些人来往?他和李白是好朋友吗?他也爱喝酒吗?……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虽然这些问题并不与教学有很直接的关系,但如果教师对这些回答了然于胸,并选择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适时适度的补充一二,那么,这无疑就会激起学生对作者更多的求知渴望,并会大大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后来我在上课之前先问学生:“杜甫和李白是好朋友吗?”这一问学生可傻了眼,大部分同学纷纷开始猜测。别怪学生不知道,我也是查资料才知道的,问了周围的同事们,他们也不知道。等到上课时,笔者声情并茂地介绍杜甫与李白的深厚友谊:天宝三年(744),考进士不第后一直游历四方的杜甫在洛阳与比他年长十一岁李白首次相识,两人一见如故,促膝长谈,把酒论诗,相携同游梁宋齐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第二年,他们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就从未见面,但两颗伟大的心灵仍然心心相印,相互牵挂,且常有诗歌寄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杜甫对李白由衷的褒扬。《杜甫诗集》可以见到杜甫写给李白的赠诗多达十几首,可见他们至真至诚的情谊。闻一多先生认为,李杜相遇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相遇,并把这次相遇比作“太阳和月亮的相碰”。一代文豪郭沫若在晚年还为此写了一本书――《李白与杜甫》。笔者在介绍完这些后并顺势推荐学生阅读此书。

这些资料是我阅读查找、搜集积累的,当我以这种拓展学生熟识素材中未知领域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杜甫与李白的深厚友谊时,无疑就在学生面前打开了诗人的另一个陌生的世界,学生们倾听的十分入迷,表现了极大的好奇与兴趣,而且想更多地了解诗人。当然,笔者在下次教学认识杜甫时又会从有关杜甫绝非寻常的家世、杜甫走上仕途的途径等其它方面进行认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杜甫的兴趣,而且丰富了诗人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诗人其它诗歌的理解能力。

诗人杜甫说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笔者说为人师者若读书破万卷,则上课亦如有神了。以上仅以诗人杜甫之一角举隅笔者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使沉闷之课堂焕发生机,显课堂无穷之魅力的做法。教师至少应当对教科书中经常涉及的重要诗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社会交往、思想性格、主要作品等有统筹的认识,使自己的阅读积累与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有成千上万个接触点,并且经常自问我认识他们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吗?正如孟子所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二)拓展比较,课堂现活力

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有比较才有鉴别,而学习古诗词总是离不开对诗词的鉴赏。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拓展相关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怎样把这首诗与那首诗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整合,由此及彼,求同求异,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增加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使学生在比较中明了诗词作品各自的个性特点,帮助记忆,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更好地认清事物的本质,认知古诗词鉴赏的一般规律,达到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比较阅读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可以是诗中的一个重点词语,也可以是诗中的某一句诗,但更多的是整首诗与诗之间的比较;既可以是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也可以是不同诗人的同题作品,但更多的是不同诗人的不同作品的比较;既可以着眼于作品的内容基调,也可以着眼于作品的形式技巧,但更多的是从题材、体裁、背景、主旨、技巧、风格等多角度进行比较。比较阅读的素材应尽量以教科书以内的素材为主,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例如,笔者就对《望岳》进行了多角度的拓展比较,加深了学生对诗词作品内涵的领悟。

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比较。这两句话的题材是相同的,描写的都是泰山,但杜甫是在泰山脚下的感慨,而孔子是在泰山顶上的感慨。这两句话都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都赞颂了泰山的雄伟高大,都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意思。但主旨不同,孔子的话实际上是指人要用超越自我的崇高的心境来看待人世间的纷扰;而杜甫的话是想象自己不久登上最高峰的自豪感。

杜甫一生写过三首《望岳》,但笔者在教学时并不与其它两首《望岳》进行比较阅读,因为很明显,这样的比较阅读难度太大,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情绪。笔者把这首诗与本课中的另一首《春望》以及与本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进行比较阅读。

杜甫的《望岳》与《春望》的比较。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不同,创作时间已相距十多年,其间经历了“安史之乱”,因此诗人抒发的感情也不相同。《望岳》是一首哲理诗,诗人借景说理,由泰山的高峻挺拔、神奇秀丽入手,抒发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感悟,触发理性的思考,具有哲理的思辨色彩。此时,我还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这类写景说理诗,如《登鹳雀楼》、《题西林壁》、《观书有感》等。《春望》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借景抒情,由“山河在、草木深”的惨景,抒发了感时忧国、思亲悲己的人生感慨。

杜甫的《望岳》与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的比较。这两首诗创作背景相似,都是诗人二十多岁时第一次离开故乡的远行之作。其次,景象都十分壮丽。但是在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杜诗重在述志,而李诗却重在思乡。

王维《使至塞上》与李白《送友人》的比较,陈与义《登岳阳楼》与杜甫《登岳阳楼》的比较,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与刘禹锡《望洞庭》的比较,刘禹锡《秋词》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比较……可以比较的古诗词不胜枚举,经常地比较阅读,就可以做到温故知新了。

(三)凸显自我,课堂添动力

美国学者大卫・博金斯说:“我们并不缺少知识,我们非常缺的是运用知识,缺的是思考性学习。”反思我们的古诗词课堂教学,并不缺少背诵积累的知识,非常缺的是运用知识凸显自我。虽然学生背诵古诗词一些优美的诗句,但这些诗句似乎与学生的精神成长毫不相干,它们既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也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只是作为被记忆的知识在考试的填空题中发挥作用。笔者以为只有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把语言作为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工具,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我的审视,让学生体会到智慧创造的乐趣,课堂才会激发一种自我需要的驱动力。笔者就对《望岳》层层剖析,力求使文本与学生自我紧密联系,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内在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中的最后两句无疑是最为人们所传诵的,为什么呢?因为它道出了一切想有所作为的人们所共有的情怀,引起了人们的共鸣。那么学生对这两句话有什么领悟呢?只要努力战胜困难,就能攀登人生的高峰。这已经是标准答案了,很多老师需要的就是这种教条式回答。然而仔细想想,学生的这种回答与学生的自我触发还是相距较远,学生并不因此而变得勤奋。于是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高峰是各种各样的,那么诗人有没有努力登上他诗的高峰呢?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思考:那么你有没有努力登上你学习的高峰呢?此时,学生们都面露愧色。这样,笔者通过挖掘文本与学生的内在联系,不仅有助于文本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作品深层内涵的把握。

知识由于得到运用而得到发展,笔者在古诗词教学别重视学生的主观性表达训练,经常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语句运用联想与想象,进行改写、扩写、引诗句入文,意境再创造,人物活动再现等训练,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中学生虽然不曾亲见泰山“阴阳割昏晓”之壮景,但一明一暗的景象却在生活中随时可见,“割”又是学生所熟悉的动作。因此笔者就让学生围绕这句话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想象描写。学生们开始静思默想,在经过自己的一番思维之后,不仅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得到运用,而且对这句话记得更牢,懂得更深。例如有一位学生描写如下:

晴空万里,阳光铺洒在巍峨高大的泰山南面,那奇形怪状的石头,挺拔多姿的松柏,呈现出一片明朗的色彩;而在茫茫无际的泰山北面,却是阴森昏暗,迷蒙一片,不见天日。为什么这泰山南北形成了一明一暗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象呢?原来是泰山上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把阳光割断了。

综上所述,笔者从三个方面改进了古诗词的课堂教学,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冷漠态度,寻回了学生失落的诗情。总之,教师要不遗余力地使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最终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陈明选,沈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

[3]夏于全.《唐诗鉴赏大典》[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生出版社,2001.

诗人杜甫简介篇6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现在的有240多首。由于成都远离战乱的中原,而草堂又地处郊野,因此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使他在草堂的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然而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与忧虑,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现实。因此忧国忧民的诗歌作品,仍然是他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写成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病桔》-、《枯棕》等著名诗篇都是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不朽之作。正因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门

我们来到草堂的正门,就看见一条波光翻翻的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

说到“浣花溪”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唐时溪边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来一位浑身疮疥的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的,唯有这位任姑娘不避让。于是那和尚脱下沾满脓血的架裟求她浣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时满溪泛起莲花朵朵,再看那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人们十分惊异,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了。

其实,浣花溪的得名与任氏无关。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者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舟,溪畔风光秀丽,杜甫的一首《绝句》作了生动的描绘:“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成都西面为岷山山脉,古代空气澄净,能远眺雪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浣花溪属长江水系,由此乘船出府河可直下东吴)。正门匾额“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所书。“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副对联,是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中的句子,它点明了草堂的地理方位:“万里桥”就在现在的南门大桥,史载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送费韦出使东吴,在此设宴饯别,诸葛亮深感费韦此行路途遥远,联吴抗魏任务艰巨,故说道:“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此而得名。草堂正在桥的西边;“百花潭”是浣花溪上游现名“龙爪堰”的地方,它的得名有人说是因为这里水浅滩急,翻涌起一片浪花好似百花开放;又有人说是因当时浣花溪畔花树繁茂,“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诗)花飞花谢,满潭溢香。所以,草堂正在潭的北面。而不是成都现在的百花潭公园,现在的百花潭是清人黄云鹄寻访古百花潭旧址时,听信当地人随口所言而树碑误定的。

步入正门,我们看到整个庭园竹树成荫,绿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的清幽景色,这正体现出杜甫的诗意:“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迪庆香格里拉导游词 ·蜀南竹海导游词 ·九寨沟(五彩池站到长海)导游词 ·海螺沟导游词

大廨

“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就把这处建筑作了如此命名。

厅中的杜甫塑像,是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杰作。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已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正向苍天发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沉重慨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770年因贫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的一条船上。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王朝。由于他具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政治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因此,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了出来。他传世的1400多首诗,大都是这种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不朽作品。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因为杜甫有着深沉而博大的思君、忧国、爱民的情怀,还因为他的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尊为“诗圣”。元帅曾撰书对联评价说杜甫写诗,笔锋直指社会弊端与逆臣贼子,他的爱国忧民情怀与日月同辉而长存天地间。这正是对杜甫的思想及其诗歌创作的极高评价。

大廨东西两壁还悬挂有一副清代学者顾复初的名联。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意思是:我(作者)与你(杜甫)生活在不同的朝代,试问这人杰地灵的神州河山,古往今来,在众多诗人墨客中,能有几个像你我这样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却不能为世所重,只能如蜷龙卧虎,不得伸展凌云壮志! 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说:您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样,也是流寓作客在蜀中,但您却留下了这座伴随着明月清风而流芳千古的草堂,与天地共存。言外之意是同为流寓,我的命运更为不幸,什么也没留给后人,身后只能是形销而迹灭了。可是作者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撰写了这副对联,所以他的名字竟得与草堂共存。这副对联写得非常含蓄婉致而耐人寻味。1958年同志游览草堂时在这里仔细观赏,久久沉思。郭沫若称赞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您能品出它的独特韵味来吗?”大廨内还可以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图。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顺长江向东飘泊。诗人离去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

五代时,诗人韦庄在成都做前蜀政权的宰相,他寻找到“柱砥犹存”的草堂遗址,便“重结茅屋”来表达对杜甫的怀念之情。北宋元丰年间(11世纪),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了纪念祠堂的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最大的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杜甫当年“诛茅初一亩”的草堂故居,已成为今天供人们瞻仰、凭吊“诗圣”的纪念性建筑群,面积也扩展到240多亩(包括建国后扩建的梅苑与原草堂寺)。由于它既是诗人的故居旧址,又具有纪念祠堂的性质,因此整个园林与建筑便有机地融汇了这两者的特点: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不作雕梁画栋的处理,也不很高大,而是接近于民居;建筑格局则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体建筑从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都在这条线上,两旁以对称的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索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漫步其中,我们不仅可以瞻仰凭吊诗圣,表达心中的敬意,还可以返璞归真,发思古之幽情。所以说,草堂是纪念性建筑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诗史堂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因为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故被誉为“诗史”,建筑以此为名。

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塑像两侧是同志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

诗史堂内还悬挂有现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及书法家郭沫若撰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此联高度概括了杜诗忧国(上联)与忧民(下联)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

水槛和柴门

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栏,“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的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的,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现在的“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情景。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陈云诰补书的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对联构思非常巧妙。上联“万丈光芒”,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信有文章惊海内”与下联“犹劳车马驻江干”,则出自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两句。杜甫诗的意思是:我哪有什么名篇佳作震动天下呢?既然如此也就空劳宾客乘着车马到江边来相访了! 这本是诗人的自谦之语,但何宇度将两句诗各改动了一个字:把“岂”改为“信”(信,确实、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为“犹”(犹,还、仍之意),整个对联的意思就变成了赞誉之辞:您先生的大作确实称得上光芒万丈,可以震动海内,因此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着景仰倾慕的心情,乘车骑马来到浣花溪畔,瞻仰您的草堂故址。不是吗,我们今天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不远千里万里来游草堂。可见对联作者还是很有“预见”的呢!

碑亭

工部祠的东边有一间小小的茅亭,内立石碑一通,上刻”少陵草堂”四字,也是果亲王的手迹。

“少陵”本为地名,在西安市南长安县。那里原是古代杜伯国的旧地,汉宣帝死后葬在那里,其墓因此而称“杜陵”,宣帝许皇后的墓在附近,因规模小于帝陵,所以称“少陵”(“少”即“小”之意)。杜甫远祖就是“京兆杜陵人”,他自己也在这里住过较长时间,在诗中曾自称“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人们也就称他为“杜少陵”了。前面已经说过,杜甫的茅屋早已毁坏。

公元761年秋天,一阵大风把他苦心经营的茅屋吹破,才使诗人写出千古不朽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表现的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己!当然,也不难看出这茅屋是很不结实的。杜甫离去后,草堂破败,经后人多次重修,已成纪念祠宇,再难觅“茅屋”踪迹,而建造这座草亭,其用意就是以此引发人们对昔日那简朴自然的草堂的联想。看来这个目的是达到了,许多游览草堂的人都要在这里摄影留念,就是最好的证明。

茅屋景区

游览草堂不能亲眼目睹杜甫写出不朽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那座名扬古今的茅屋,怎么讲也是一件十分令人遗憾的事情。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使大家更好地领略当年杜甫的生活环境,杜甫草堂博物馆于近年重建了一个“茅屋景区”。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依据杜甫诗歌的描写以及明代重修草堂时的格局恢复重建的“茅屋景区”。景区内溪流环抱,绿树成荫,竹篱柴扉,芳草青青,营造出“舍南舍北皆春水”、“清江一曲抱村流”、“卜居必林泉”、“柴门古道旁”、“野老篱边江岸回”、“草深迷市井”等杜甫诗句描绘的郊野景象。推开咿呀作响的柴门,左植”四松”,右栽“五桃”,古楠接茅亭,绵竹上青霄,菜圃青青,药栏郁郁,诗人的老妻所画的棋盘仍留在石上,他的小儿女垂钓的钓丝还倚靠在篱边……,所有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诗人生活在这里时那种浓浓的田园情趣。而依川西乡间民居风格建造的简朴茅屋,又印证了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的描写,令不觉间吟诵出杜甫的《江村》诗:“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参观杜甫草堂,值得一游的地方还有红墙夹道、修竹掩映的花径,碎瓷镶嵌、古雅别致的“草堂”影壁以及风景秀丽、独具魅力的梅苑。妙境入目,各自都有体会,就不用我一一介绍了。

诗人杜甫简介篇7

    关键词:杜甫 儒家思想 忧国忧民 忠君爱国 仁爱精神

    一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渊源

    杜甫自始至终执着地关注现实是与他头脑中的指导思想有关的。杜甫是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呢?杜甫常常自称“儒生”、“老儒”、“腐儒”,谈到自己的家世也说“奉儒守官”,所以历来批评家认为这是儒家的思想意识的体现,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仁政学说铸就了杜诗中的忧国忧民的主旋律。

    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一文中强调儒家思想对杜甫的影响,并认为这对杜甫的“阶级意识”“门阀观念”“功名欲望”起了决定性作用。但事实上决定他思想的,还是十载长安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和辛酸,是“三年饥走荒山道”和人民共同饱尝的战乱、饥饿之苦,是“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和人民亲密无间的生活。这些,正是这些,是杜甫思想决定性的因素。

    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然而这些难以计数的大批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惟有杜甫一人。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等自命,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之中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表达出来,打动与感染读者。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这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一

    ——忠君爱国

    传统的儒家观点认为,忠君即是爱国。如孔子强调“尊王攘夷”,即尊奉周天子,抵御外敌入侵中原地区。孟子则宣扬“大一统”,力主以“仁政”统一中国。即对百姓施以仁政,以体恤百姓。真正做到想民所想,忧民所忧。此为儒家忧国忧民的光辉典范。而且儒家关注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就体现在对国家、对天下(当时对儒家来说“天下”就是国家,国家就是“天下”)“一统”和安定的关注上。杜甫承继了儒家的对“天下”“一统”的思想片断,把它发展成为忠君爱国的强烈的意识、并成为古典诗歌创作中的永恒的主题。

    实现和维护天下一统是儒家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是很少的。那时人的眼界极为狭小,大多只是局限在个体生命的自生自灭上。一生执着于“忠君爱国”,其道德、其胸襟都是那个时代很难达到的境界,这样的人是需要具有忘我的灵性的。在杜甫那里,“君”不是坐在皇帝高位上的独夫民贼,而是天下民众这一群体的代表。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杜甫的忠君爱国不是作为臣工的职业性的奉献、更非泯灭了个性以后唯一的选择。杜甫是注重个体自我价值的人,他把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了对群体的关注之中。这些在他的诗歌中有长足的表现。

    流传到现在的杜诗绝大部分写于滞留长安以后,从长安诗开始,杜甫大多作品中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精神。从早年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杜甫的拳拳之心,永远是那样执着。杜甫不仅随时随地不忘君国,如苏轼所说“一饭不忘君”(当时的“君”就是“国”的代表);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把这种感情视为其生命的一部分。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开篇就描写忠君爱国之情,当时摆在杜甫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归隐田园,过“潇洒送日月”的浪漫生活;一是出仕做官,介入纷纭复杂的官场争斗。选择引起杜甫内心的激荡,诗人把自己的内心的矛盾如剥春笋似地一层一层地展示出来,最后,杜甫表明自己心迹: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向太阳,物性固难夺!

    忠君爱国之心已经成为了诗人的天性(如葵藿之向阳),想纠正也不可能了。正是这样的“物性”,当事关国家之时,他不仅能够这样要求自己:“济时敢爱死”(《岁暮》),而且对于朋友他也能说出:“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奉送严公入朝》)。后者看来更难。所谓“严公”就是杜甫落难成都时全身心依靠的顶头上司严武。严武入朝有可能出任宰相,为这样有光辉前程的人物送行,帮忙或帮闲们大约要说尽人间的祝福话语的。我想聪明的今人更会如此。而杜甫本着儒家的“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的精神却讲了这样不吉利的话,而且讲得如此富于激情、掷地有声!

    杜甫的忠君爱国又不是后世儒家倡导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式的“愚忠”。杜甫是着眼于民众群体的,当他感到皇帝这个独特的个体在违反他本应该代表的老百姓的利益时,便把批评的矛头指向皇帝。杜甫的“忠君”主要就表现在对皇帝的批评讽刺上(这也是原始儒家所主张的为臣之道),杜甫敢于写作这类作品。孔孟这些儒家的创始者们谈到君臣关系时,多是从相对关系着眼的。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说的更情绪化一些,“君之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仇”。强调臣子要绝对忠顺是法家。杜甫对“君”的批评的情绪化是不让于孟子的:“边庭流血成海水,我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秦州杂诗》);“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位忙”(《忆昔二首》):“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遣遇》)!这些诗句在“怨”之外,还有愤怒,然而它与忠君爱国之心并不矛盾。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二

    ——仁爱精神

    杜诗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其中所体现的仁爱精神,杜甫的仁爱渗透其作品的各个方面,而且表达得十分完美,能给读者以长久的感动。给读者留的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可能是他的“老妻”。杜甫的仁爱精神应该说是始发于妻子的,因而其作品中涉及到妻子的篇章就格外动人。无论是“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咏怀五百字》)那不能稍去于怀的惦念;还是“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对团圆的期待,读者都可以从中体会诗人的一往情深。杜甫一生逆境多、顺境少,特别是四十岁以后,穷困、衰病、奔走、逃难,接踵而至,几乎没有过几天好日子。他的妻子杨夫人在饥寒交迫中担负起抚育儿女的重担:“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遣兴》);晚年又时刻关心着疾病缠身的丈夫:“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遣闷奉呈严公》);丈夫漂泊在外,她没有埋怨,只有理解:“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客夜》)。杜甫笔下的妻子是那么可亲可近、可爱可敬、是那么具有奉献精神,这里的“敬”不是出于某种功利的考虑,更不是令人产生冷冰冰之感的“相敬如宾”,而是表达了杜甫对妻子歉疚之感。“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竿”(《江村》),从这样的诗句中,读者可以想象,坐在一旁的杜甫看到“老妻”“稚子”居处稍稍稳定、生活又有些兴味时的喜悦之情。读者从中感受到的是诗人对妻子的爱。

    然而杜甫的仁爱精神绝不仅限于此,他还将对妻子的爱推及他人,甚至是一些与己无关但和自己有同样命运和遭遇的人,杜甫也是本着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处理与偶然相逢的人们的关系的。晚年,他逃避战乱、漂泊湖湘,深感“乱世少恩惠”(《宿凿石浦》);然而,杜甫仍然是:“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解忧》),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苦难而减少对他人的同情。

    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忘“爱人”之心,并付诸实践,这是很难的。读杜诗会感到最难得的是,杜甫时时刻刻关注着弱者的不幸,并用他宽广的心胸去温暖这冰冷的世界。例如杜甫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就是他由秦州到同谷和由同谷到成都期间。此时,正如他所写的“岁拾橡栗随狙公,日暮天寒山谷里”(《寓同谷县作歌七首》),过的像原始人的日子。然而,在这个时期写的二十首纪行诗中处处可见诗人对其他不幸者的关怀。在路过绝险之地石龛时是“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就在这种环境下,他看到在山峦高处的伐竹者:“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为官采美箭,五岁供梁齐”(《石龛》),杜甫把他们的悲歌传达给千百斯年之后的读者。诗人在过嘉陵江经水会渡时,船夫的勇敢和撑船的技术的高超引起他赞叹:“篙师暗理楫,歌啸轻波澜。”但此时他也关切着他们的艰辛:“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水会渡》)这种精神贯穿他的后半生的所有作品之中。许多人当自己处于不幸时,变得谁都恨,仿佛整个世界都欠他的,甚至要向所有的人报复(其中最极端的就是发生在四、五年前一个留美学生卢某的在校园开枪杀人事件)。杜甫为人正与此相反,他在遭遇苦难时往往能想到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再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句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实践家看来这种“空论”有什么用?郭沫若更说“如果那么多的‘广厦’真正象蘑菇那样在一夜之间涌现了,诗人岂不早就住了进去,哪里会冻死呢?”(《李白与杜甫》)这种批评是很可笑的。杜甫不是住房部长,他要表现的也不是一种许诺及其实现,而是在困难之中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有人说这种想法可能很多人都会有。是啊,这就是人的善根之所在,然而,即使古往今来的亿万人都有这种想法,但是有谁把它表现了出来了呢?正因为这种推己及人的想法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诗句才能激起一切善良人的体验与共鸣、才能感动人。更重要的是,杜甫把人人皆有、但又不被人们关注的善念——仁爱精神用充满感情的诗句揭示出来、把它固化下来,并传达后世的读者,用以培植人的善根,使人灵魂得到升华,这是诗不同其他一些揭露性文字意义之所在。因此,杜甫的伟大和杜诗的震撼的力量不单纯在于他对世上苦难的揭露和对苦难制造者的抨击;更在于他歌颂了人性中的善良、美好的一面,并满怀善意地描写它,希望它能发扬光大。

    这种仁爱精神使得他与邻里乡人多能和睦相处。《又呈吴郎》是一首写得很通俗、很平淡的诗。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杜甫对那位“无儿无食”的老妇人的同情和关爱。而且诗中所表达的不仅是一般的恤老怜贫,更感人的是杜甫对老妇人格的尊重:“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只有深入其心,才能有这样深刻的理解。我们从杜诗中还看到,无论住到哪里,邻人对杜甫都是非常友好的。《羌村三首》中的: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诗人杜甫简介篇8

[关键词]诗词;诗人;背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8-0054-02[ZW(N]

[作者简介]韦玉环(1968―),女,本科,广西来宾市第一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可见,要让学生学会解读古诗词,需要了解诗词人的生平经历、个性及写作的时代背景,以更好地把握诗词人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中学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知人论世”作为解读古诗词的起点,以引导学生准确领悟和把握诗情诗境。

一、同一时代不同诗人

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语文,不管是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都把李白、杜甫两位著名诗人的诗作为教学的重头戏。然而,他们虽然属于同一时代,但诗风迥异,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根据之前的学习积累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所知道的李白、杜甫,然后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让学生把握诗人的心路历程和精神世界。比如在教学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时,学生根据注解和手头的练习资料了解到,这首诗是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的第二年写的。在此前提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情感,笔者还给学生增加了一些学生不了解的内容。如李白自小家庭生活阔绰,一方面他很早就信奉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云游四方,个性放荡不羁,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权贵。另一方面他也接受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条。此外,笔者还讲解了李白在长安时醉卧酒家,杨国忠捧墨,高力士脱靴的轶事。这些资料的补充,学生既体会了诗中大胆夸张和神奇想象手法的妙处,也明白了诗人所描绘和向往的神仙世界,其实是他鄙弃黑暗现实的反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主旨句。

在学习杜甫的诗歌时,要让学生明白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然而仕途上却一再受挫,终生潦倒,颠沛流离。经常为生计而奔波于权贵府邸,靠着自己做的诗词歌赋来换取一些钱财。这一经历遭遇让他更有机会接触下层贫民,所以,他的许多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以及对统治者丑恶行径的揭露。如在欣赏他的《蜀相》一文时,除了指导学生了解诸葛亮的生平和功绩外,还要对杜甫一生遭际、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作这首诗时的心境作全面、深入的探究,才能充分理解杜甫作此诗的用意。

可见,虽然属于同一时代,但“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由于各自经历、境遇不同,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传达的情感也不相同。所以在鉴赏他们的诗歌时,一定不能忽略作者和背景。

二、同一诗人不同时期

在学清照的诗词时,为了让学生对李清照的词有个整体的印象和把握,在教学时,笔者将她少女时期、结婚后、南渡后的作品精选汇集在一起,如少女时期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昨日雨疏风骤),结婚后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南渡后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和《声声慢》(寻寻觅觅),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词人不同时期词的意境和情感。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这与词人所处时代和环境有关。一是李清照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文学气息十分浓厚的官宦家庭,在一个没有男尊女卑的宽松环境里自由发展,这造就了她清新秀丽、活泼乐观的气质与个性,因此,她早期的作品清丽明快,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婚后,夫君赵明诚对她很赏识,两人志趣相投,情深意笃,常常饮酒做诗,赏花填词,此时她的文才更加飘逸。后来夫君出外就职,李清照就有了“锦书万里”无人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温馨而苦涩的思念。南渡后,国破家亡丈夫去世,词人的精神很痛苦,此时的诗词充满了低沉、凄凉之音,字里行间满是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可见,结合时代背景及词人生活的环境去解读诗词,会让我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作者和背景的处理

课堂上,在介绍作者和背景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方法,一方面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史料、轶事,以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如学习《归园田居(其一)》一诗时,笔者从东晋末年的社会黑暗现实谈起,着重介绍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对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深刻理解了诗人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需要把作者和背景安排在课的开始,也可以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时穿插其中,绝不是流水账似的叙述一遍作者的生平经历,而是要通过介绍他的生平展现出他的精神世界,包括思想感情和个性气质,目的是带领学生进入作者的精神境界,以作者独特的心理品质打动学生,使他们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教学中,要注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充满感情地展现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或用图表方式展示。比如在学习杜甫《登高》一诗时,笔者就在课的开始引导学生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在这个前提下,让学生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进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悲凉而深沉的情感。又如在教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豪放派的代表词时,笔者就把作者和背景的介绍穿插到课中。在欣赏词的下片时给学生讲解了苏轼的生平思想,并用列图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比了解掌握,即通过周瑜和苏轼的年龄(24岁与47岁)、婚姻(幸福美满与屡遭不幸)、外貌(英俊儒雅与早生华发)、职位(东吴都督与团练副使)、际遇(功成名就与功业未成)、基调(感奋与伤感)、意境(向往古代英雄与感慨壮志未酬)等比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者词中所抒发的壮志未酬的感慨之情。

参考文献:

[1] 武秋芝.试谈文学作品教学中“知人论世”方法的运用[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11).

[2] 段洁.从作家时代窥视作品――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知人论世” [J].时代教育,2007(29).

[3] 徐放.知人论世:解读古典诗词的起点[J].语文教学通讯,2008(11).

[4] 张小平.论李清照的生活历程对其词风的影响[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上一篇:毛遂自荐的典故范文 下一篇:木兰诗导学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