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11-06 00:09:39

孟子的名言篇1

1、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2、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4、不学诗,无以言。

5、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7、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3、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6、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7、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8、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9、礼之用,和为贵。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2、有教无类。

23、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24、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5、放于利而行,多怨。

36、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7、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8、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39、听其言而观其行。

4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1、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2、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4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7、刚毅木讷近仁。

4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9、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50、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51、不学礼,无以立。

52、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5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5、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56、巧言令色,鲜矣仁。

57、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58、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6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1、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6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3、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64、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6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孟子和孔子的读书名言,欢迎参考阅读。

66、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6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6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69、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7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1、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7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73、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7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5、(“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76、过,则匆惮改。

77、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7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7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8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8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82、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8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8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8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8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8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8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91、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9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9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5、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96、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97、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98、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9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孟子的名言篇2

论文摘要:《孟子》成书于战国时期,较鲜明地体现了战国词汇概貌。对《孟子》一书中“之”字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战国词汇的面貌,而且对古代汉语的研究和对后世书面语的发展状况的了解都非常有价值。《孟子》中“之”字随处可见,在对其量化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考察“之”字在《孟子》一书中有以下几种用法:即“之”作动词、连词、兼词、代词、助词。

《孟子》是一部溶哲理性和文学性为一体的先秦儒家经典著作,它的语言明快生动且富有哲理性,而且在古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起过巨大的作用。在《孟子》一书中,“之”字是使用最多的字,据杨伯峻先生在《孟子译注》中考证,光“之”字就出现了1902次,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之”在古代汉语里是一个又实又虚的词,用法非常的广泛,在《孟子》一书中大都有所体现。

一、“之”作动词、连词、代词、兼词

(一)“之”字作动词,这是其本义,可译为“前往、到……去”。《孟子》一书中“之”作动词,共出现了33次。

[1]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孟子告子下》

[2]屋庐子曰:“季子不得之邹,储子得之平陆。”《孟子告子下》

(二)“之”字作连词,表示并列或联合关系,相当于“与”、“及”。此用法在《孟子》一书中只出现了一次。

[3]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孟子万章上》

“‘之’字作连词的用例只见于先秦,而且数量极少。秦以后不用此用法是为了避免与助词‘之’混淆。”( [2]

(三)“之”字作兼词,在《孟子》一书中共出现了9次。

[4]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孟子告子下》

[5]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人畜之池。《孟子万章上》

[6]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沦汉,排怀泗而注之江。《孟子滕文公上》

(四)“之”字作代词,在《孟子》一书中共出现了848次。

(1)“之”所指代的对象或事物出现在上下文中或根据文义灵活译出。

[7]臣闻之胡龁曰。《孟子梁惠王上》

[8]“孰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

(2)“之”字作双宾语的间接宾语,用在动词后,“之”与后面的名词性成分同时作动词的宾语,即所谓的双宾语结构。

[9]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忘。《孟子梁惠王下》

[10]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孟子梁惠王下》

“其中‘之’和后边的成分一起作前面动词‘谓’的宾语,构成‘谓之……’固定格式,一般用它来表示社会上对事物名称约定俗成的称谓,可译为‘叫做……’等,‘之’所代的对象包含在上文中,可不必译出。” [3]

(3)“之”字指人,形式上是指第三人称,实际上是指说话者自己,即指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11]人知之,亦嚣嚣。《孟子尽心上》

2.“之”字作指示代词。

[12]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

(2)“之”字同其他词语一起组成凝固结构,作指示代词,但已经虚化,失去指代作用,用法同于“如何”,可作状语、谓语等。

[13]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上》

(3)“之”字代比较近的事物,作宾语,可译为“这……”。

[14]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孟子梁惠王上》

[15]若固有之。《孟子尽心上》

二、“之”字作助词

“之”字作助词,可分为结构助词和语助词两种情况。

(一)“之”字作结构助词,有较强的粘附性,起着标志某种语法结构的作用。《孟子》一书中“之”字作结构助词共出现了994次。

1.“之”字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可译为“的”,或根据文义灵活译出。

[16]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梁惠王上》

[17]白羽之白,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孟子告子上》

2. “之”字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能译出。

(1)前置宾语之前不用其他副词强调,形成“宾语之动词(介词)”的格式。

[18]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上》

(2)前置宾语由疑问代词“何”与另一成分组成的偏正短语充当,构成“何……之……”的格式,动词则一般常用“有”,整个格式表示反问或疑问。

[19]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孟子万章下》

(3)为强调宾语的唯一性,在宾语前再加上副词“唯(惟)”,构成“唯(惟)……之(之为,之是)……”的格式。

[20]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孟子尽心上》

[21]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上》

(二)“之”字作语助词,《玉篇之部》:“之,发声也。”表示调整语气、作词缀或使音节和谐。《孟子》一书中“之”作语助词共出现了17次。

1.用于句首、句中或句末,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22]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孟子尽心上》

[23]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2.可用于人名、地名、动植物名或其他事物名之间。凡人名一般加在姓与名之间,凡事物专名一般加在种名和属名之间。起调整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

[24]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孟子离娄下》

从上面所列举的各种用法中可以看到《孟子》中“之”字,用法灵活复杂,词性多种多样,语法修辞作用也是非常广泛。掌握了“之”字的各种用法,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孟子》的真正思想。

参考文献

[1]《常见文言虚词例释》,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第7页.

[2]杨伯峻:《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版,第346页.

孟子的名言篇3

论文摘要:《孟子》成书于战国时期,较鲜明地体现了战国词汇概貌。对《孟子》一书中“之”字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战国词汇的面貌,而且对古代汉语的研究和对后世书面语的发展状况的了解都非常有价值。《孟子》中“之”字随处可见,在对其量化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考察“之”字在《孟子》一书中有以下几种用法:即“之”作动词、连词、兼词、代词、助词。

《孟子》是一部溶哲理性和文学性为一体的先秦儒家经典著作,它的语言明快生动且富有哲理性,而且在古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起过巨大的作用。在《孟子》一书中,“之”字是使用最多的字,据杨伯峻先生在《孟子译注》中考证,光“之”字就出现了1902次,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之”在古代汉语里是一个又实又虚的词,用法非常的广泛,在《孟子》一书中大都有所体现。

一、“之”作动词、连词、代词、兼词

(一)“之”字作动词,这是其本义,可译为“前往、到……去”。《孟子》一书中“之”作动词,共出现了33次。

[1]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孟子•告子下》

[2]屋庐子曰:“季子不得之邹,储子得之平陆。”《孟子•告子下》

(二)“之”字作连词,表示并列或联合关系,相当于“与”、“及”。此用法在《孟子》一书中只出现了一次。

[3]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孟子•万章上》

“‘之’字作连词的用例只见于先秦,而且数量极少。秦以后不用此用法是为了避免与助词‘之’混淆。”( [2]

(三)“之”字作兼词,在《孟子》一书中共出现了9次。

[4]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孟子•告子下》

[5]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人畜之池。《孟子•万章上》

[6]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沦汉,排怀泗而注之江。《孟子•滕文公上》

(四)“之”字作代词,在《孟子》一书中共出现了848次。

(1)“之”所指代的对象或事物出现在上下文中或根据文义灵活译出。

[7]臣闻之胡?曰。《孟子•梁惠王上》

[8]“孰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

(2)“之”字作双宾语的间接宾语,用在动词后,“之”与后面的名词性成分同时作动词的宾语,即所谓的双宾语结构。

[9]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忘。《孟子•梁惠王下》

[10]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孟子•梁惠王下》

“其中‘之’和后边的成分一起作前面动词‘谓’的宾语,构成‘谓之……’固定格式,一般用它来表示社会上对事物名称约定俗成的称谓,可译为‘叫做……’等,‘之’所代的对象包含在上文中,可不必译出。” [3]

(3)“之”字指人,形式上是指第三人称,实际上是指说话者自己,即指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11]人知之,亦嚣嚣。《孟子•尽心上》

2.“之”字作指示代词。

[12]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

(2)“之”字同其他词语一起组成凝固结构,作指示代词,但已经虚化,失去指代作用,用法同于“如何”,可作状语、谓语等。

[13]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上》

(3)“之”字代比较近的事物,作宾语,可译为“这……”。

[14]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孟子•梁惠王上》

[15]若固有之。《孟子•尽心上》

二、“之”字作助词

“之”字作助词,可分为结构助词和语助词两种情况。

(一)“之”字作结构助词,有较强的粘附性,起着标志某种语法结构的作用。《孟子》一书中“之”字作结构助词共出现了994次。

1.“之”字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可译为“的”,或根据文义灵活译出。

[16]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梁惠王上》

[17]白羽之白,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孟子•告子上》

2. “之”字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能译出。

(1)前置宾语之前不用其他副词强调,形成“宾语•之•动词(介词)”的格式。

[18]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上》

(2)前置宾语由疑问代词“何”与另一成分组成的偏正短语充当,构成“何……之……”的格式,动词则一般常用“有”,整个格式表示反问或疑问。

[19]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孟子•万章下》

(3)为强调宾语的唯一性,在宾语前再加上副词“唯(惟)”,构成“唯(惟)……之(之为,之是)……”的格式。

[20]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孟子•尽心上》

[21]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上》

(二)“之”字作语助词,《玉篇•之部》:“之,发声也。”表示调整语气、作词缀或使音节和谐。《孟子》一书中“之”作语助词共出现了17次。

1.用于句首、句中或句末,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22]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孟子•尽心上》

[23]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2.可用于人名、地名、动植物名或其他事物名之间。凡人名一般加在姓与名之间,凡事物专名一般加在种名和属名之间。起调整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

[24]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孟子•离娄下》

从上面所列举的各种用法中可以看到《孟子》中“之”字,用法灵活复杂,词性多种多样,语法修辞作用也是非常广泛。掌握了“之”字的各种用法,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孟子》的真正思想。

参考文献:

[1]《常见文言虚词例释》,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第7页.

[2]杨伯峻:《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版,第346页.

孟子的名言篇4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文献,记录了孟子的言论及其思想,汉代以来,研究《孟子》的著述丰富并且形成了专门学问――《孟子》学。在研究《孟子》的学问中,汉朝赵岐的《孟子章句》、宋朝朱熹的《孟子集注》、清朝焦循的《孟子正义》是最为广泛传播的。而赵岐《孟子章句》,朱熹的《孟子集注》是被研究得对多的。

关键词:《孟子》;孟子;赵岐;《孟子章句》;朱熹;《孟子集注》

引言

孟子世称“亚圣”是传承孔子儒家思想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孟子名轲,战国时邹国人。《孟子》一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子一生的主要言行,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

赵岐的《孟子章句》,对《孟子》研究具有奠基的作用,在学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是现存最早的《孟子》注本。“赵岐注《孟子》,在重视训诂的同时,也重微言大义,为历代研《孟》学者所推崇”。朱熹《孟子集注》,既推崇赵注之精审,又补赵注之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赵注的继承和发展。“但朱熹《孟子集注》对于赵岐《孟子章句》有一定的超越,在超越的过程中又有自身的特点。”

一、赵岐与《孟子章句》

(一)赵岐与《孟子章句》

赵岐(约108-201)东汉经学家,字卿、台卿,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四大画家,另外三大画家有张衡、刘褒、蔡邕(文姬之父)。赵岐担任过州刺史,但因“党锢之祸”被免职。去世前还担任过议郎、太常等职,去世时年九十四岁。(参见《后汉书・赵岐列传》)赵岐撰有目前仅存最早的一部两汉章句之学的著作――《孟子章句》一书,此书中认为“儒家惟有《孟子》,闳远微妙,缦奥难见,宜在条理之科。于是乃述己所闻,证以经传,为之章句,具载本文,章别其指,分为上、下,凡十四卷”。(《孟子章句・题辞》)学者认为赵岐的《孟子章句》所带来的价值和成就是无法言喻的。‘ 赵岐之 学以较马、郑、许、服诸儒,稍为固陋,然属书、离辞、指 事、类 情,于诂训 无所戾。七篇之微言大义藉是可推,且章别为指,令学者可分章寻求,于汉注别 开一例,功亦勤矣 !’”阮元曾给予过如此高度且公允的评价。

(二)《孟子章句》以及译注的不合理之处

赵岐的《孟子章句》是汉代阐释《孟子》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之作。作为汉代唯一流传下来的《孟子》注本,《孟子章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受到了历代学者的推崇,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曰:“《孟子正义》价值是永永不朽的,实在后此新疏家模范作品。”所以,《孟子章句》可以作为研究《孟子》的材料。历代文人也对《孟子章句》做了许多研究,大多集中在语言学方面,比如说单就语法、词性、某个词的运用等进行研究,或者从总体上探究其体例、特点等,在其思想和综合研究方面则关注较少。但是对于赵岐的《孟子章句》的研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学者认为,赵岐对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不孝有三”的解释与孟子本人“不孝者五”的阐释与孔子、孟子的孝道思想完全不符,相去太远,荒谬至极,指出赵岐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解释是不正确的。但是赵岐的阐释却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孔子对于“孝”有很多论述,但是没有直接的资料记录,怎么算孝,怎么算不孝,无法界定。孔子的弟子曾参孝与不孝做了很多阐述,但都与结婚、生育无关。说到底,“孝”就是做子女的要尊敬父母、善待父母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曾参认为孝应该有大孝、中孝、小孝之分。”能做到大孝的人会比较少,可一般人都能做到中孝、小孝;不孝之人是那些让父母蒙羞或危及父母的人。孟子对孝的论述也有很多,这里暂且不一一阐述,但对于什么是不孝,孟子有两段相关的论述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一是“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所以有学者认为赵岐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解释是不合理的,即使认为他的解释不合理,但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朱熹与《孟子集注》

(一)朱熹

朱熹,“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卒于南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朱熹一生只当任过9年官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福建讲学。由于晚年反对当权派韩伦胄,从而被诬为“伪学”领袖,受到贬斥。南宋末因为理宗尊崇道学,所以让朱熹恢复了名誉。到了元明清历代,上下都尊程朱理学,自然理学成为了官学,从而也成为后期儒学的主流学派。朱熹是一位学问非常渊博的大家,他一生中著述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四书集注》、《周易本义》、《通鉴纲目》、《楚辞集注》、《韩文考异》等。他的语录被后人编为《朱子语类》,他的遗文被后人编辑为《朱文公集》。“清康熙皇帝更是命李光地编出《朱子全书》,是《文集》和《语类》的选集。”

朱熹《孟子集注》的诠释是非常具有特色和创新的,它既借助了经典创新哲学体系,又做到了重视古注,追求本义;前者表示了对时代的呼应,后者体现了对经典的尊重。由此在诠释实践中,强化了“原意”与“用心”的统一,弱化了“本体”与“方法”的分歧,发展了中国古代特色的诠释方式。在中国的经学诠释史上,朱熹的《孟子集注》作为“宋学”的代表,既受到了追求创新理论的学者的追捧,也受到了追求经典本义后代的“汉学”诠释家的抨击指责。

(二)《孟子集注》以及译注的不合理之处

《孟子集注》为儒家的第二圣人--孟子,确立了地位。孟子主张“民重君轻”,亚圣的地位也正式得得到确立,这也标志着古代中国由此进入了开明专制的时期。《孟子》集中表达了孟轲及其弟子所著以“仁政”、“王道”为中心的儒学思想体系,一共有七篇。朱熹所作的《孟子集注》使《孟子》从子部一跃而入经部,让其身价倍增,朱熹的《孟子集注》,是一部非常经典注本,注入了他作为理学家的许多见解。《四书集注》诸多注解中最有权威和最有影响代表之一,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使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不可磨灭的著作之一。

朱熹《孟子集注》在训诂和注释上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也有对赵注的继承和发展,但是对《孟子》义理诠释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从而将《孟子》义理学推上了另一个高峰。赵岐的《孟子章句》和朱熹的《孟子集注》二者都代表了各自时代《孟子》注释的最高成就。虽然两者训《孟》、释《孟》也存有分歧,但不少学者认为朱注既继承了赵注,又发展了赵注,另外。有学者指出朱熹《孟子集注》是对孟子思想的诠释、发挥,并非照着《孟子》来注释,它是贯穿着朱熹在心性观上的心学立场和心学表述,极具朱学特色的“心学”文献。虽然此说法有些欠缺,但朱熹确实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唯心主义观点。

三、《孟子章句》与《孟子集注》比较

《孟子》一书不但记录了孟子一生的言行,并且还记录了孟子的政治观点、政治行动和治国思想,作为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成书大约于战国中期。其学说主张以德治国,学硕的出发点也是性善论,在南宋时期,朱熹把《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在一起称“四书”。“四书”从宋、元、明、清以来,人人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经典著作。《孟子》有三万五千多字,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一本。《孟子》这部书的文章,不但纯粹宏博,而且极雄健优美。这样一本巨作也引来许多大家为它作注,其中汉代赵岐的《孟子章句》、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最为盛名。所有这些著作又使《孟子》到达一个新的台阶,使《孟子》成为不可逾越的经典著作。

在《孟子章句》和《孟子集注》两本译注侧重点各有不同,赵岐的《孟子章句》超越了一般经学家对《孟子》固守章句本身的局限,对文字的训释也有新的思想义理的阐释,同时章句中还保存了大量的先秦两汉古注,其保存古文献的研究方法值得弘扬。然而近两千年来,学术界对《孟子》的研究著作有很多,堪称典范的《孟子正义》就在训诂考据方面的成就巨大,广征博引,但是对《孟子章句》的关注不足,尤其是全面的综合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学者认为,赵岐《孟子章句》诠释态度重视考据、诠释方法征引诸经、诠释风格灵活多样的总体特征。有其“要言不烦,概而述之;叠字为训;以今释古;以史释义,譬喻显豁。”显著的特点,但是《孟子章句》注释中也有分析不当的地方,主要集中人名、地名、历史事件、古书引用、句读、字义、词义、句义等方面。

朱熹的《孟子集注》特色是既追求本义又重视古注,还借助经典诠释创新哲学体系,前者是对经典的尊重,后者是对时代的呼应。在中国的经学诠释史上,朱熹的《孟子集注》作为“宋学”的代表,以注重义理阐发的创新性哲学诠释,作为集成就与价值于一体的《孟子集注》受到追求经典本义的后代“汉学”诠释家的批评与指责。朱熹在注释过程中注入了他作为理学家的许多见解,所作的《孟子集注》是一部经典注本,使《孟子》身价倍增,从子部一跃而入经部。

结论

《孟子》作为中华文化灿烂的代表作,吸引了无数学者研究,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宋明时期《孟子》学的研究又树立了新的高度,这对于对于构建中国哲学诠释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理解宋明学术是有其必要性的。当然这学者对于《孟子》的重视是可见的,这对于传承中华文化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历代学者也对《孟子》有非常高的评价。孟子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的最大贡献,就是把孔子的只言片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傅佩荣

《孟子》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具有文学作用,还具有教育的作用,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理解好这本巨作,而这些译注本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利用译注本好好理解它。(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商榷 白 平 2008 北岳文艺出版社

[2]孟子详解 白 平 2014 人民文学出版社

[3]《孟子》新解 侯柯芳 2010 四川大学出版社

孟子的名言篇5

宋代时期,在“孟子升格运动”中,伴随崇孟思潮的兴起,也出现了一股疑孟、非孟的思潮,这股思潮是孟子升格运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展现了宋儒对待孟子的不同态度,也是两宋孟学史及中国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不容忽视。而司马光作为疑孟者思潮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对孟子提出质疑的角度和立场颇具有代表性。

关键词:司马光;孟子;王安石

司马光 (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北宋时期,在王安石的大力推动下,使孟子其人其书的命运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孟子得以受封爵号,入孔庙配享,《孟子》由先前的子部上升为经部,列入“兼经”,立为官方教材。司马光撰写了《疑孟》等文章批评孟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司马光的疑孟除了单纯学术之争和思想分歧外,还带有釜底抽薪,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政治色彩。归纳起来,司马光主要是在《疑孟》等文章中对孟子的性善论、君臣观、孟王霸观、义利观四个方面进行了质疑。

一、对孟子性善论的质疑

孟子全部思想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是他的性善理论。主张人性善,是孟子思想的最大特色,也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出发点。司马光继承扬雄了的性善恶混说,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是人的所有社会性表现,有仁义礼智,也有暴慢贪惑,反对孟子单一的性善论。例如,他说:“孟子云:‘人无有不善。’此孟子之言失也。丹朱、商均,自幼及长,所日见者尧舜也,不能移其恶,岂人之性无不善乎?”司马光认为,孟子主张性善,认为恶是外物引诱的结果;荀子主张性恶,认为善是圣人教化的结果。其实,他们“是皆得其偏而遗其大体也”。这个被遗弃的“大体”,就是他所主张的性善恶混。例如,他说:“夫性者,人之所受于天以生者也,善与恶必兼有之。是故虽圣人不能无恶,虽愚人不能无善,其所受多少之间则殊矣。”在司马光看来,善与恶实际上共存于天性,就如同种田一样,稻粱与藜莠总是并生的,所以也才需要耘其藜莠而养其稻梁。只有扬雄的性善恶混才是最恰当的性论。因此,他说:“故杨(扬)子以为人之性善恶混,混者,善恶杂处于身中之谓也。顾人择而修之何如耳,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 则为恶人。斯理也,岂不晓然明白哉!”司马光尽管力图用扬雄替换孟子,使“性善恶浑说”成为宋代心性讨论的理论基础,然后宋儒们还是舍弃了扬雄而最终选择孟子作为自己的“正统”的。

二、对孟子君臣观的质疑

司马光疑孟,固然有振兴君权,强化宋朝天子权威的至上性和至尊性,巩固宋朝统治的目的,但是其最终目的却是指向王安石的。

孟子的君臣观主张君主必须尊德乐道,要礼待有德望的臣子,在君臣关系中,臣可以根据君主的作为与态度选择自己的行为取向。王安石受孟子思想的影响,主张君尊臣卑,臣下尽心效忠事君。对于德才兼备之臣,君主要尊德乐道,不能以势相压,必要时,要勇于破除君尊臣卑的僵死观念,屈尊相问。

处于维护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的统治的目的,司马光在《疑孟》中借批孟子的君臣观来批评王安石。例如他说:“孔子,圣人也;定、哀,庸君也。然定、哀召孔子,孔子不 俟驾而行,过位,色勃如也,足蹊如也,过虚位且不敢不恭,况召之有不往而他适乎?孟子学孔子者也,其道岂异乎?夫君臣之义,人之大伦也。孟子之德,孰与周公?其齿之长,孰与周公?周公之于成王,成王幼,周公负之以朝诸侯,及长而归政,北面稽首畏事之,与事文、武无异也。岂得云:彼有爵,我有德齿,可慢彼哉?”司马光认为孟子拔高德齿的重要性,轻视君主的尊严,是对孔子的背叛,君臣相处,是要遵循孔子守礼正名的思想的。例如,他说:“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 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枝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枝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批评孟子的君臣观,但他只强调“贵贵”,而忽视“尊贤”,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短见。

三、对孟子王霸观的质疑

孟子继承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明确主张王道政治。王道而非霸道,心服而非力服,这是孟子所倡仁政的主要特征。而司马光在《疑孟》中,质疑孟子作为臣子却不为国民百姓着想,批评其对涉及民之生死国之存亡的军旅大事出言不慎,袖手旁观,不负责任。例如,他说:“孟子知燕之可伐,而必待能行仁政者乃可伐之。齐无仁政,伐燕非其任也,使齐之君臣不谋于孟子,孟子勿预知可也。沈同既以孟子之言,劝王伐燕,孟子之言,尚有怀而未进者,安得不告王而止之乎?夫军旅大事,民之死生,国之存亡,皆系焉,苟动而不得其宜,则民残而国危,仁者可忍坐视其终委乎?”孟子主张王道而非霸道,而马光却主张“王霸同质论”,他说:“所谓性之者,天与之也;身之者,亲行之也;假之者,外有之而内实亡也。尧舜汤武之于仁义也,皆性得而身行之也。五霸则强焉而已。夫仁义者,所以治国家而服诸侯也,皇、帝、王、霸皆用之,顾其所以殊者,大小、高下、远近、多寡之间耳。假者,文具而实不从之谓也.文具而实不从,其国家且不可保,况于霸乎?虽久

假而不归,犹非其有也。”其实,自西汉中期以后,伴随着儒家思想的发展,就开始出现吏服雅驯,儒通文法的现象, 霸王道杂之就成为一种统治手段,司马迁的王霸观其实也客观第反映了历史的实际情况。

四、对孟子义利观的质疑

孟子的义利观重民利,主张行仁礼之义,以导民之利;在义利关系上,主张先义后利,义以导利,义重于利,而司马光在义利关系上却强调义利统一,例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通过孟子和他老师子思讨论义利的记述,发表自己的义利观。他说孟柯“尝问牧民之道何先? 子思曰‘先利之’。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亦仁义而已矣,何必利? ’子思曰:‘仁义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 此为不利大矣!” 他引用《易》曰:“利者,义之和也。”他又以“ 臣光曰” 的形式评论说: “子思、孟子之言,一也。夫唯仁者为知仁义之为利,不仁者不知也。故孟子对梁王直以仁义而不及利者,所与言之人异故也。”因此, 在司马光看来,义利是一致的。司马光虽然与孟子的义利观有差异,但总的来说,他并不反对“言利”,他反对的是王安石的“言利”,认为王安石的“理财”实质是“聚敛”搜刮民财以充国用。他主张明确并合理分配各阶级之间的利益,否则就会“财聚则民散,下怨则上危",希望统治者宽恤民力。

总之,在宋代崇孟与疑孟的争论中,尽管崇孟派最终获得了胜利,但作为宋代孟子升格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司马的疑孟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还是占有重要的地位的,探究司马光的疑孟对于我们今天重新解释孟子,重新探索孔子创立儒学的原儒精神,弘扬儒学,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3]张荷群:《朱熹对疑孟的总结与回应》,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4).

[1]陶懋炳:《司马光史论探微》,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林汉仕:《孟子探微》,文史哲出版社,1978.

[4]裴亚兵:《李觏、 司马光、 晁h之疑孟思想之比较》,文教资料,2014(31).

孟子的名言篇6

孟非神色自若地主持《非诚勿扰》,嘉宾们谈笑风生,你一言我一语,而孟非是一座山,山岿然不动,风或浪不过是繁华过眼。

孟非其实是一个普通男人。五官平凡,乘公共汽车上班,也会去拥挤的菜市场买菜。和菜贩聊天。什么大蒜又涨价了、绿豆又跌价了。

孟非很低调,低调到甚至不对任何媒体透露妻子和女儿的名字,倘若记者一路追问,他会淡淡地回答:“我只结过一次婚,太太是我同班同学,有一个上初中的女儿。一家人都很普通,很幸福。”

“剩男、剩女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在哪个年代都有到了年纪不结婚的人,区别在于主动还是被动。”

孟非主持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电视频道《南京零距离》时,针砭时弊,有话直说,南京市民亲切称他“城市平民的代言人”。现在,孟非有了新名号一“电视月老”。

月老孟非在《非诚勿扰》舞台上,将一场场相亲大会主持得华丽精彩。游泳教练不一定擅长游泳,主持相亲的孟非从未相过亲。他的婚姻和相亲无关。

和现在的妻子相遇时,孟非还在读中学,他和她同一间教室上课。

孟非作文好,每次老师都把他的作文当范文朗读。这样一来,总有同学找他借作文簿,尤其是女同学。有个女生借阅的次数最频繁,天长日久,一种别样情愫暗暗滋生。和所有恋爱的男女一样,孟非和她都无比珍惜对方,寂静欢喜,默然相爱。

7月高考,孟非落榜了。“读不了大学没关系,”她安慰孟非,“只要肯努力,一切都会很好,不过是或早或晚。”

成功,不过是或早或晚的事。爱情呢?真的爱情,不因世俗流转,说好了在一起,就是一辈子。

孟非决定去深圳打工。那时的深圳,是淘金者的天堂。深圳却不是孟非的天堂,好不容易寻到一份临时搬运工的差事,薪金很少,还得时常忍受工头的责难。

孟非打电话给她,说自己的不如意,“我不想一辈子都做搬运工!”

“那就回来吧,回南京,”她说,“这里至少不必受人生地不熟的苦。”

她所能给他的只有鼓励,以及不变不移的爱。这就很好了,艰难时的鼓励比荣耀时的赞美更有力量。落魄潦倒的孟非庆幸自己至少还拥有不离不弃的爱情。

孟非回到南京,应聘进一家报纸的印刷厂,成了一名印刷小工。心有大梦想,不怕起点低。孟非从最卑微处一步步前行。

1992年下半年的一天,孟非工作时一不留神将手卷进了印刷机。抢救及时,手终于保住了,但由于这次工伤事故是建厂以来最大的一次,车间领导受到上级的严厉批评,所以迁怒于孟非――他失业了。

她来看孟非,抱着他哭。孟非也落了泪,他感到失败――如此勤奋却事事不如意。

她说:“我们结婚吧。”她要和他朝夕相对,迎接人生所有苦乐。半年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她做了他的妻。

后来,站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孟非看着一个个单身男女来来去去,他祝福寻到爱的,以及尚在寻找爱的。走下舞台,褪去一身光辉,他还是普通男人,家中有温柔的妻和可爱女儿等他回家吃饭,享受最世俗的温暖和热闹。他会在厨房里给她一个深情拥抱,会在临睡前亲吻她道晚安。这不是做作或矫情,他爱她,感激她。

孟非说,有一夜阅读《史记》,《吕太后本纪》开头这样写道:“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他心头一动,又记起清人戴名世那句“两人微时,日相聚于茅屋中”。他走出书房,进了卧室拍醒妻子,望着她,认真地说:“我爱你。”妻子正睡意昏沉,这情话来得突兀。她看着他,脸上有诧异(想来她的心里应该是欢喜的)。而他的心早已波澜起伏――相识于微时,相爱于腾达。

他是这样想的,日后也是这样做的。

“女人有时真的搞不懂,比如说甜言蜜语这件事,如果你嘴很甜,女人会说,这种油嘴滑舌的男人靠不住;如果你嘴不甜,女人又会说,哪个女子不喜欢男人说点甜言蜜语呢,你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我怎么跟你过日子呢?”

谁都没有分身术,当一颗心全扑在了事业上,难免会不知不觉间冷落身边亲爱的人。

有那么一段时间,孟非的生活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从办公室回到家,要么窝在书房读书,要么上网浏览新资讯。很少和妻子相对而坐,说说家事或只是随意聊一聊。

妻子渐渐心生不满:工作自是要忙,但我们总得除了工作还有一些别的事要做。

他们吵架,妻子吵闹之后便回娘家,一住几天,孟非三番两次去接。

有一天,岳父请孟非到书房坐下。一席长谈,孟非幡然觉悟一女人其实是用耳朵生活,男人得给这双耳灌溉绵绵细语,亲的热的甜的蜜的,能使她的心像冲沏后的茶叶一般舒展开来。

孟非变了,他已懂得将生活脚步放缓,再忙都留一些时间和妻子聊天,哪怕只三两分钟也好。有时,他也会将工作上的事和她说,听取她的意见。

1999年,江苏电视台突然任命孟非担任《南京零距离》主持人,孟非惊呆了。主持人,这是他的目标,可当他真的接近目标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紧张感,对自己的能力也开始产生怀疑。妻子鼓励他:“你当然可以!只需把你平日最本真的自然地展现出来,别的无需顾虑,总得试试才好!”

道理是不差,但第一次直播那天,最后五分钟,倒计时了,孟非突然想对领导说,这会儿不干成吗?但他也知道,电视机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其中一双是妻子的。她陪他一路走到现在,他不能退却,是的,总得试试才好!

很好,那一夜,几乎是江苏电视台有史以来最壮观的一夜,摄制组的电话几乎要被打爆了,观众纷纷感叹从未见过如此有个性的主持人:光头,言辞犀利,幽默,亲切。

那天晚上,孟非一录完节目就回家了,等待他的,是妻子的拥抱。她用拥抱告诉他,他成功了!

孟非从不认为自己是名人,他上班工作,下班回家,陪伴妻儿。他知道她需要他,正像他需要她。两个人坐在客厅里,一个看报,一个开小了声音看电视,随意聊天谈心。

婚姻需要一些甜言蜜语,滋润平淡生活;生活不需要甜言蜜语,有时只要两个人静静地坐着,偶尔深情对望,这婚姻就是幸福的。

“如果你的妻子突然关心起你的收入和开支,那么,你得小心了,你的婚姻生病了。”

有一天,孟非突然发现妻子变了。像烂俗的电视情节一样,妻子翻他口袋,看他的手机短信。更不舒服的是,妻子竟很在意金钱了,要他工资悉数上交,每一项开销她都清楚盘问。

尴尬、陌生。然而,每一事出必有其因,这一点,孟非心知肚明。

一天晚上,孟非打电话给妻子,说不,必做晚饭了,他邀妻子出来,说有事商谈。妻子到了约定的茶馆,一眼就望见坐在孟非对面的那个漂亮女子。妻子的脸色一下子变了――传言果然是真的。她转身就走,不想再看见他们。

孟非望见妻子,大步赶上她,拉她回茶馆坐下,向对面的漂亮女子介绍道:“这是我老婆。”又转头笑着对妻子说:“这是我同事!人们都说我爱上了她,是的,我爱她,不过是平常的同事欣赏之爱。”

所有的误会都消解了。

是的,她应该相信他。爱一个人,就要付以信任。

每次谈及此事,孟非都会朗声大笑:“如果你的妻子突然关心起你的收入和开支,那么,你得小心了,你的婚姻生病了。”

婚姻其实是功利的,男或女,没有哪一方真的情愿无私付出而不计回报。给了爱的,都想着收获同等或更多的爱。在《非诚勿扰》节目里,孟非将自己的宝贵经验说给那些前来相亲的嘉宾听。

譬如主持《南京零距离》,孟非敢说敢言,可这毕竟是新闻节目,很多话题是敏感的,没有谁知道会生出怎样的不测。孟非自己并不在乎,但妻子却为他担惊受怕。

她爱他,不想他有任何不好的事发生。他好,她才能身心有所依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功利?不过,这是值得拥簇的功利。

孟非成为名人是从《南京零距离》开始的,而让他成为红人的却是《非诚勿扰》。

最红的,往往最有争议。

不少观众打投诉电话到电视台,说孟非一个新闻节目主持人,主持这等俗气的相亲节目,实在堕落。

孟非口里说着对外界评论不在乎,内心到底做不到心平气和,夜晚甚至会失眠。妻子安慰他:

“任何节目如果用心做,做到了精致,大俗也能大雅。《非诚勿扰》不过是一个承载不同声音的平台,收视率一路攀升,就说明它有存在的价值。你也要能听取不同的声音,男人是需要话题的。”

男人是需要话题的,这话说到了孟非的心坎上。不争议不精彩,一边倒的输或赢也不精彩。

当《非诚勿扰》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孟非想脱离这纷纷扰扰,做个无牵无挂的旅人四处看风景。他将这想法说给妻子听,妻子沉吟了一下:“好啊,你是该给自己放个假了。名或利一辈子都争不完,人的一辈子实在短暂,多一些时间给自己,做想做的事吧!”

孟非还能做什么呢?他紧紧地拥抱妻子,知他者永远是她。

“观众都说我说话有深度,其实最有深度的是我太太。”孟非说,“她不说话则已,一开口必有惊人之语,使我很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一个男人,有妻如此,人生至大福事。名或利如风沾衣,要来就来,要去就去,平常心,平常生活。

孟子的名言篇7

关键词: 荀子;孟子;孟荀关系;汉唐

中图分类号:B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7)05-0105-10

我们早已习惯先孟后荀之说(“孟荀”)。在时间上,孟子在前而荀子在后,故这种说法很自然。不过,本文试图探讨相反之说:先荀后孟(“荀孟”),这种似乎不自然的说法别有深意。研究此种说法可对孟荀关系或荀孟关系产生新看法,也可对汉唐儒学史产生新看法。

荀孟关系、荀子在儒学中的地位,两者均为老问题,前贤对之已多有研究。对孟荀关系说得最多的是关于两人之异(如孟性善而荀性恶,孟王道而荀王霸杂用,孟民贵君轻而荀君民并重,等等)。本文或接受或补充或修正其中的说法。关于荀子在儒学中的地位,前贤也有很多研究,最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学者汪中之说:“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盖自七十子之徒既殁,汉诸儒未兴,中更战国、暴秦之乱,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1本文同意汪中之说并以先荀后孟说为之提供新证。徐复观指出:“就西汉初期思想的大势说,荀子的影响,实大于孟子。”2但马积高却持相反看法:“与孟子相较,则其时司马迁、刘向、班固诸人虽以孟、荀并称,然孟子的影响实较荀子为大。”3本文同意徐复观的看法,并将立足于先荀后孟说对之进行拓展与引申。对于历史上存在的先荀后孟说,极少有论者注意到。王永平是这些极少论者中的一个,他在说到唐代这种先荀后孟的排序时指出:“有意将荀居于孟之前,只能说明他们对荀学更为重视。”4本文认为,先荀后孟的排序不是有意而为,而是习惯所为,它也不是在唐代突然出现的,而是有悠久的传统。另外,王永平认为,孟子的地位自汉代以来越来越呈现出超越荀子之趋势,又认为,在中唐以前人们没有刻意贬损或抬高荀孟两者中的任何一位。对于这两点看法,本文并不认可。

一、先荀后孟之典型论说

从西汉至唐代一直有先荀后孟之说。兹按时间先后举其要者分述之。司马迁说:“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不可胜纪。”1因为孟子早于荀子,先孟后荀是一种自然的排序,而司马迁把荀子排在孟子之前,则是一种人为的排序,其目的应该是突出荀子一派在传《春秋》过程中之作用。王充记载:“贤圣不空生,必有以用其心。上自孔墨之党,下至荀孟之徒,教训必作垂文。何也?”2这里把孔、墨、荀、孟都看作贤圣,并置荀于孟前。王充还说:“董仲舒览孙、孟之书。”3“孙”是指荀子,因为他有时被称为孙卿。给《中论》作序者说:“荀卿子、孟轲怀亚圣之才,著一家之法,继明圣人之业。”4两人都被称作“亚圣”。边韶《老子铭》有言:“班固以老子绝圣弃知、礼为乱首,与仲尼道违,述《汉书・古今人表》……抑而下之,老子(缺)与楚子西同科,材不及孙卿、孟轲。”5此铭作于汉延熹八年(165年)。宋代的洪适把它收录于《隶释》之中。

魏晋南北继续有先荀后孟之说。傅玄儿子将他父亲的《傅子》送给王沉看,王回信说:“足下所著书……存重儒教,足以塞杨、墨之流遁,齐孙、孟于往代。”6“孙孟”就是“荀孟”。段灼谈到魏文帝时说:“孙卿、孟轲亦各有所不取焉。”7李重称述陈原有“孙、孟之风,严、郑之操”8。颜之推说:“自子游、子夏、荀况、孟轲、枚乘、贾谊、苏武、张衡、左思之俦,有盛名而免过者……”9这里,荀子紧接在孔子的两个学生之后,而排在孟子之前。唐代常见的“游、夏、荀、孟”排序(详后),已在此显示。

隋朝刘炫《孝经述议序》也有“荀孟”之序:“孔氏参订时验,割析毫厘;文、武交畅,德刑备举,乃至管、晏雄霸之略,荀、孟儒雅之风,孙、吴权谲之方,申、韩督责之术。”10在唐代文献中,先荀后孟之说更多见,它们可分为几大类:

(1)与道统有关者。令狐德彼担骸耙、舜、汤、武居帝王之位,垂至德以敦其风;孔、墨、荀、孟禀圣贤之资,弘正道以励其俗。”11孔、墨、荀、孟等贤圣“弘正道”,与尧、舜、汤、武等帝王“垂至德”相提并论。此道统容墨子于其中,特别值得注意。这与《论衡》之“上自孔墨之党,下至荀孟之徒”一脉相承。“孔墨荀孟”之说从汉代延续至唐代,表明在汉唐人心中儒与墨并非水火难容。长孙无忌说:“姬孔发挥於前,荀孟抑扬於後。马郑迭进,成均之望郁兴;萧戴同升,石渠之业愈峻。历夷险其教不坠,经隆替其道弥尊。”12在长孙无忌看来,周(姬)、孔、荀、孟之后,还有多人传经、传道,他们包括马、郑、萧、戴等。道统通过经统传下来。魏徵说:“《周礼》,公旦所裁;《诗》、《书》,仲尼所述……荀孟陈之于前,董贾伸之于后,遗谈余义,可举而行。”13可见周公、孔子、荀子、孟子、董仲舒、贾谊的传道系统。给《荀子》作注的杨说:“周公制作之,仲尼祖述之,荀孟赞成之,所以胶固王道……斯道竟不坠矣……荀孟有功于时政,尤所耽慕。”1杨显示周公、孔子、荀子、孟子一脉相承之道。

(2)与文统有关者。裴度说:“荀孟之文,左右周孔之文也,理身、理家、理国、理天下。”2此文y与上述道统密切相关,其顺序同样是:周、孔、荀、孟。柳冕说:“至若荀、孟、贾生,明先王之道,尽天人之际,意不在文而文自随之……然荀孟之学,困于儒墨。”3他还说:“文而知道,二者兼难……上之尧、舜、周、孔也,次之游、夏、荀、孟也,下之贾生、董仲舒也。”4可见文统与道统之合一,也可见荀子在其中的地位。孔颖达在解释《左传》记载叔孙豹关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最后不朽时说:“其身既没, 其言尚存……老、庄、荀、孟、管、晏、杨、墨、孙、吴之徒, 制作子书, 屈原、宋玉、贾逵、扬雄、司马迁、班固以后, 撰集史传及制作文章, 使后世学习, 皆是立言者也。”5此处文统不仅含儒家,还含其他家,比裴度、柳冕所说的文统复杂,当然,荀、孟仍然是其中重要之两家。许孟容说:“游、夏、荀、孟、李斯、贾谊之徒……其文融朗恢健,沉深理辨。”6受人非议的荀子的弟子李斯也在文统中。王昌龄《诗格》说到一种独特的文统――诗统:“夫子传于游、夏,游、夏传于荀卿、孟轲,方有四言、五言,效古而作。荀、孟传于司马迁,迁传于贾谊。”7在此诗统中,同样先荀后孟。

(3)与儒门有关者。卢照邻说:“昔文王既没,道不在于兹乎!尼父克生,礼尽归于是矣。其后荀卿、孟子服儒者之褒衣。”8他还说:“游、夏之门,时有荀卿、孟子。”9可见,在唐代,“游、夏、荀、孟”的说法很常见。上一段所引的柳冕、许孟容、王昌龄的话都含这种说法。另外,权德舆还有“偃、商、荀、孟”的说法:“自孔门偃、商之后,荀况、孟轲六籍。”10

(4)见之于唐诗者。不少唐诗有先荀后孟的排序:“无名升甲乙,有志扶荀孟。”11“先崇丘旦室,大惧隳结构。次补荀孟垣,所贵亡罅漏。”12“通隐嘉黄绮,高儒重荀孟。”13

除上述四大类之外,唐代还有其他先荀后孟之说:“吕氏之修撰也,广招俊客,比迹春陵,共集异闻,拟书荀、孟。”14“荀、孟朴而少文,屈、宋华而无根。”15“研精义窟,与荀、孟而连衡;高步翰林,共扬、班而方驾。”16总之,唐代存在大量的先荀后孟之说,这里难以一一尽引。

唐代后,先荀后孟之说继续存在。宋真宗说:“释氏戒律之书,与周、孔、荀、孟迹异而道同。”17夏竦说:“虽周、孔无以施其鉴,荀、孟无以展其材。”18两者都显示历史悠久的“周孔荀孟”之排序。欧阳修说:“荀卿、孟轲之徒亦善为言,然其道有至有不至,故其书或传或不传,犹系于时之好恶而兴废之。”19刘绘说:“属文列事,能准荀、孟以下,若贾谊、董仲舒、马迁、刘向,则文可逼古人也。”20杨慎说:“培以周、孔之根柢,断以荀、孟之斧斤,饰以扬、马之藻,揖以班、范之光尘。”1清代的袁枚说:“古来归周、孔者,荀、孟、程、朱俱有流弊,有习气。我不以为然。”2这些大量的先荀后孟之说,如果用“残存”来形容,则应该是太轻了。

二、西汉荀学显于孟学

上列先荀后孟之说还不是这类说法的全部。遗憾的是,极少有论者注意到它们。王永平是其中之一,但他只是一笔带过,对其意义的开挖还远远不够,并且他的某些看法也存在问题。下面我想尽自己之所能阐明先荀后孟之说对客观把握汉唐儒学史的意义。

前引司马迁之言“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不可胜纪”,显然突出荀子及其弟子传《春秋》之作用。由此可推断:他们在这方面之作用比孟子一系的大。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晚于孟子的荀子反而排在前面。不仅如此,在传《诗》、《礼》等儒家经典方面,荀子一系之作用也要比孟子一系的大。汪中说:“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毛诗》,荀卿子之传也……《鲁诗》,荀卿子之传也……《韩诗》,荀卿子之别子也……《左氏春秋》,荀卿之传也……《谷梁春秋》,荀卿子之传也。荀卿所学,本长于《礼》……曲台之《礼》,荀卿之支与余裔也。”3汪中对荀子及其后学在战国末年至汉初之间传授《诗》、《春秋》、《礼》等重要经典的贡献作了中肯、全面的概括。荀子向弟子毛亨 (即大毛公)传授《毛诗》,毛亨传之于毛苌(即小毛公),并向弟子浮丘伯传授《鲁诗》。而《韩诗外传》引《荀子》者有44处之多,故《韩诗》与荀子的关系更密切。《诗》三家皆直接或间接地与荀子有关。在《春秋》三传中,有两家荀子直接传授过:他把《左传》传与张苍,张苍传与贾谊,贾谊传之于世;他把《春秋Y梁传》传与浮丘伯,浮丘伯传之于申公,申公传之于江公,江公的后人传之于世。在《礼》之传授方面,现存《礼记》中的《乐记》、《三年问》和《乡饮酒义》,大部分出自《 荀子》一书之《乐论》和《礼论》。而成书于汉代之《大戴礼记》中的《曾子立事篇》,基本出自《荀子》的《修身》和《大略》。因此,荀子及其后学在传经过程中之作用确实很突出。作为一位经学大师,他在战国末年至汉初具有显赫的地位。现代学者多有同意汪中之说者,例如周予同指出:“秦汉儒生所学习的‘五经’及其解说,大多数来自荀子。”4

另一方面,孟子及其后学传经中之贡献相对没那么突出。虽然赵岐说孟子“通五经,尤长于《诗》、《书》”,5司马迁也说他“序《诗》、《书》”,6但是,就现存文献而言,我们看不出孟子及其弟子之明确的传经系统(像荀子及其后学那样的传经系统)。不过,由于孟子从学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更有人说他从学于子思,汉人会自然地认为,他得孔子之真传。司马迁说孟子“述仲尼之意”,应该反映汉初一般人对孟子之看法。作为一位出色的儒家代表,孟子在汉初的名气应该很大。赵岐指出,在孝文帝时,《孟子》与《论语》、《孝经》、《尔雅》一起“皆置博士”。7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么它对我们了解孟子在汉初之影响会很有帮助。但遗憾的是,由于在《史记》、《汉书》等权威著作中未发现类似的记载,故很多人都怀疑赵岐此说的真实性。

在荀孟身后,他们各自弟子之作为,对老师之社会影响很起作用。据赵岐《孟子注》,孟子弟子15人:乐正子、公孙丑、陈臻、公都子、充虞、季孙、子叔、高子、徐辟、咸丘蒙、陈代、彭更、万章、屋庐子、桃应。另外还有学于孟子者四人:孟仲子、告子、滕更、盆成括。8相比之下,荀子弟子至今知其名者只有几人:韩非子、李斯、浮丘伯、张苍、毛亨、陈嚣。就现在看到的史料而言,孟子弟子确实比荀子的多。虽然如此,正如司马迁所说,在战国末年,“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1。而孟子弟子可能没有“著书布天下”。除今天能读到的《韩非子》外,应该还有其他没流传至今而当时有影响的荀门弟子之作。李斯在帮助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也会为老师增色不少。因此,尽管荀子的学生不如孟子的多,但荀子的学生如韩非子、李斯等大名鼎鼎,其社会影响要比孟子的学生大得多。孟子最出色的学生都没有韩非子、李斯那么有名。另外,如前所述,浮邱伯、毛亨等在传经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由学生的影响而推论老师的影响,我们大体上可说:从战国末年到汉初,荀子的影响要大于孟子的影响。在时间上后于孟子的荀子,确实显示出后来居上之势头。

现代论者可能会说,汉初秦政名声极坏,而韩非子、李斯与秦政相关,故他们会给老师声誉带来负面影响。这种说法需要分析。说李斯与秦政相关,可能有一些根据,但说韩非子与之相关,则缺乏根据。韩非子在秦灭六国前即死于秦狱,对此,汉初人一般会给予很大同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该传引《说难》全文,叙说韩子的字数比叙说老子的起码多两倍。本传还说:“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少恩。”正面评价有三点,而负面评价只有一点,而且还加了条件(“其极”,指推到极端)。另一方面,汉初对李斯确实有更多负面评价,主要因为他与秦亡密切相关。但是,对他的功业也有充分肯定。《史记・李斯列传》肯定他推行郡县制,“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弟子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赵高篡改秦始皇遗诏,李斯一开始反对,后来经受不起赵高的磨与诱,终于被迫同意。秦二世即位后,李斯也曾谏争过。该传总结道:“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嫡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这些话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汉初对李斯的评价:对他辅助秦始皇成就帝业给予充分肯定,对他顺从赵高篡改遗诏给予严厉谴责(如果他不这样做,其历史地位就可与周公、召公相提并论了),如此等等。“严威酷刑”等表述确实显示了李斯与秦政的关联。不过,汉初还是有不少人以为他“极忠”,对其悲惨的下场抱有同情(“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也说:“李斯极忠,胡亥极刑。”总体上说,韩非子与李斯在汉初没有给其师带来负面影响,而是带来正面影响。前引司马迁的话“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不可胜纪”,可帮助我们明白很多实情,而将韩非子机械地贴上“法家”标签,则可能遮蔽真相。《春秋》被后人固定为儒家著作,但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在当时也跟荀孟一样广泛讨论、发挥这部经典。刘向在叙说荀子时把韩非子作为“名儒”:“及韩非号韩子,又浮丘伯,皆受业,为名儒。”2与今人习惯了把韩非子作为法家不同,刘向把他与浮丘伯一样都作为有名的“儒家”。儒法泾渭分明之模式无法反映真实的韩非子。

关于荀子在汉初的影响大于孟子的影响,清人早已明之,而现代学者亦有明之者,如前引徐复观之说就是一例。但马积高却持相反看法。我认为徐复观的看法更接近历史真实。我还想把它略作引申:在整个西汉时期(不限于西汉初期),荀子的影响都大于孟子的影响。多个西汉重要思想家(如贾谊、董仲舒、司马迁等)受荀子之影响很明显,而受孟子之影响则相对不那么明显。钟泰说:“贾、董之学,皆出于荀子,为无疑也。”3贾谊可以说是荀子第三代学术传人:贾谊师吴廷尉,吴廷尉师李斯,李斯师荀子。董仲舒曾“作书美荀卿”4。他明确批评孟子的性善论,而继承荀子的性“本始材朴”论。5司马迁也深受荀子的影响,《史记》中不少表述来自荀子,例如,《史记・游侠列传》的话“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出自《荀子・劝学》的“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从“贾谊―贾谊之子―贾谊之孙贾嘉―司马迁”的传授体系可见司马迁与荀子的密切关系。

此外,西汉有一皇族与荀学很有关联。《汉书・楚元王传》记载,刘邦弟刘交“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伯者,荀卿门人也……高后时,浮丘伯在长安,元王遣子郢客与申公卒业”。刘交后代中有刘向、刘歆等名人。该家族跟荀子很有学术渊源,其在政治上、学术上的特殊地位对荀学的传播有重要作用,比较孟荀在西汉之影响须特别留意此点。刘向乃《荀子》之编者,对荀子评价甚高:“孙卿道守礼义,行应绳墨……唯孟轲、孙卿为能尊仲尼……如人君能用孙卿,庶几于王。”1班固说:“自孔子后,缀文之士众矣,唯孟轲、孙况、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扬雄,此数公者,皆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2在这六个人中,董仲舒、刘向在学术上明显属于荀子一脉,司马迁也较偏向于荀子,唯有扬雄偏向于孟子。当然,刘向和班固之言都有先孟后荀的排序,这只表示孟子在时间上先于荀子,而不一定表示孟子的影响大于荀子或孟子比荀子重要。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人对扬雄说:“孙卿非数家之书,M也,至于子思、孟轲,诡哉。”3这非常明确地赞扬荀子而攻击子思、孟轲。扬雄回答:“吾于孙卿与?见同门而异户也。唯圣人为不异。”扬雄不同意这个说法,他还说:“诸子者,以其知异于孔子也。孟子异乎?不异。”4扬雄强调孟子与孔子不异,突出孟子之地位。我猜测:扬雄可能反潮流,属于少数派,而这个说话者可能属于多数派。

在考虑荀学学脉对整个西汉思想与学术之影响时,“荀子―浮丘伯―申公……”和“荀子―浮丘伯―刘交……”两脉特别值得重视。《汉书・儒林传》记载,申公弟子众多,“自远方至受业者千余人……弟子为博士十余人,孔安国至临淮太守,周霸胶西内史,夏宽城阳内史,砀鲁赐东海太守,兰陵缪生长沙内史,徐偃胶西中尉,邹人阙门庆忌胶东内史,其治官民皆有廉节称。其学官弟子行虽不备,而至于大夫、郎、掌故以百数”。申公是荀子的徒孙,申公学生之多,势力之大,显示了荀子学术之盛况。至于通过刘交而传的另一脉,则涉及众多皇室要人,与荀学渊源也很深。

三、东汉至唐荀孟各有千秋

综上所述,在整个西汉时期,荀子的影响总体上大于孟子的影响。至东汉,孟子的影响有所扩大和提高,主要体现在:出现多家《孟子注》,而以赵岐的最为有名;有人将孟子与孔子并提。在这种情况下,孟荀的影便各有千秋:有人更偏重孟子,而有人更偏重荀子。我们也可以看到:东汉有人将荀子与孔子并提。《汉书・古今人表》列孟荀为第二等“上中仁人”。孔子与周公等为第一等,孟荀与颜渊、仲弓、子思等为第二等,表明荀孟两人不相上下。

东汉注孟者相传有五家:程曾、郑玄、高诱、刘熙、赵岐,而流传至今者只有最后一家。赵岐说:“孟子闵悼尧、舜、汤、文、周、孔之业将遂湮微……著书七篇……包罗天地,揆叙万类……帝王公侯遵之……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5赵岐将孟子称为亚圣并暗示:他继承尧、舜、汤、文、周、孔之道。韩愈所说的道统在此已有雏形。显然,黄俊杰言“《孟子》在北宋以前,未获重视”,肯定不成立。6

东汉有孔孟并提的说法:“仲尼抗浮云之志,孟轲养浩然之气。”7“孔子圣人,孟子贤者,诲人安道,不失是非。”8“或以贤圣之臣,遭欲为治之君,而终有不遇,孔子、孟轲是也。”9“温直扰毅,孔孟之方也。”1这些说法对考察孟子在东汉的影响很有意义。但是,它们并不常见(“孔孟”的说法在东汉似乎仅此一见),更不像元明时那样固定化、体制化。它们主要表明孟子与孔子的一致性,表明他们是儒家代表,而不表明孟子具有孔子的继承人的身份。王充一方面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贤者”,另一方面又以“贤圣”来合称二人,这显示圣、贤的差距没有后人所理解的大。他还说过“圣犹贤也”2。更值得注意的是,前面已说过,王充的《论衡》有两处先荀后孟的说法,其中一处把“孔墨之党”与“荀孟之徒”都作为圣贤。在作先荀后孟这种排序的人之心目中,荀子肯定比孟子重要。另外,下一段可以看到,徐帧吨新邸酚小爸倌帷④髑洹钡牟⑴牛这可看作是“孔荀”之说。可见,“孔孟之道”,是元明的固定说法,而不是汉代的固定说法。

如果我们把赵岐的《孟子注》与徐值摹吨新邸范哉绽炊粒那么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东汉有人序《中论》,一开始就说:“荀卿子、孟轲怀亚圣之才,著一家之法,继明圣人之业。”3不仅先荀后孟,而且两人都被称作“亚圣”。序的作者还说,徐帧坝屑ッ祥鸩欢绕淞浚拟圣行道,传食诸侯,深美颜渊、荀卿之行,故绝迹山谷,幽居研几”。徐侄攒髯拥钠兰酆芨撸骸败髑渖乎战国之际,而有闭苤才,祖述尧舜,文武,宗师仲尼,明拨乱之道。”4“祖述尧舜,文武”,《中庸》以之说孔子;“祖述尧舜,文武,宗师仲尼”,《汉书・艺文志》以之说儒家,而徐忠灾说荀子。《中论》只引孟子一次(《智行》),而直接以“荀子曰”来引荀子三次(《贵言》、《考伪》、《亡国》)。除直接引用荀子之外,全书很多地方体现荀子的思想。对照《中论》对荀子和孟子的引用,很有意思。本书《贵言》道:“荀卿曰:‘礼恭然后可与言道之方……’孔子曰:‘惟君子然后能贵其言,贵其色,小人能乎哉?’仲尼、荀卿先后知之。”5这里荀子与孔子相提并论,而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先引荀子,后引孔子。“仲尼、荀卿”的排列显示了与“孔孟”不同的“孔荀”。《智行》道:“仲尼曰:‘可与立,未可与权。’孟轲曰:‘子莫执中,执中无权,犹执一也。’仲尼、孟轲可谓达于权智之实者也。”6这里孟子与孔子相提并论,但先引孔子,再引孟子。在孔子被普遍尊为圣人的东汉时代,《中论》先引荀子,再引孔子,这实在太意味深长了。显然,徐趾臀他的《中论》作序者,都偏向于荀子。他们对荀子之赞美,与赵岐对孟子之赞美形成对照。徐稚于170年,赵岐约生于108年,两人相差60多岁。因此,徐挚垂赵岐《孟子注》的可能性很大。我大胆推测:徐侄攒髯拥母咂兰劭赡芫褪钦攵哉葬对孟子的高评价。不难看出,赵岐倾向于孟子,而徐衷蚯阆蛴谲髯印T诙汉,分别倾向于两家者,大概不少。

两汉有对孟子鲜明甚至猛烈的批评,但几乎没有对荀子的批评。《论衡》有《刺孟篇》专门攻孟子,但该书无《刺荀篇》。是书《本性篇》对荀子人性论有所不满,但如果说批评了它,则用词过重,因为该篇对多种人性论(包括孟子、告子、陆贾、董仲舒、刘向等的人性论)都有所不满,而又有所肯定。前面说过,有人对扬雄讲:“孙卿非数家之书,M也,至于子思、孟轲,诡哉。”7讲话人赞扬荀子而非常明确地攻击了子思、孟轲。扬雄的“见同门而异户”的回答则似乎谈不上是对荀的批评。在《盐铁论》中,代表中央的大夫批评孟子“守旧术,不知世务”等,代表地方的文学则反复正面引用孟子,但双方都未批评荀子。《春秋繁露》之《深察名号》和《实性》明确批评孟的性善论,但全书无任何对荀的批评。总之,我们几乎看不到汉代有对荀子的批评。相反,赞荀子之言很显眼:“得孙卿之遗言余教,足以为天下法式表仪。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观其善行,孔子弗过,世不详察,云非圣人,奈何……呜呼!贤哉!宜为帝王。”8这些话应该为汉代人所说,他们认为荀子也是圣人,不比孔子差,甚至还说荀子适宜做帝王。刘向编《荀子》时没有删去这些“狂妄至极”的话,很值得玩味。

根据我个人的有限视野,在对荀子的批评中,最早的且值得注意的批评是出自晋代的仲长敖:“赵荀卿著书,言人性之恶。弟子李斯、韩非顾而相谓曰:‘夫子之言性恶当矣,未详才之善否何如?愿闻其说。’荀卿曰:‘天地之间……裸虫三百,人最为劣……父子兄弟,情异殊计;君臣朋友,志乖怨结……怀仁抱义,只受其毙……’荀卿之言未终,韩非越席起舞,李斯击节长歌,其辞曰:‘行生有极,嗜欲莫限……纳众恶,距群善……’”1仲长敖对性恶论作了极大的歪曲。《荀子》中的《性恶》并不主张放任恶,而是强调控制恶、改造恶、变化恶。性恶论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无论如何不是仲长敖所说的那样。

在汉代,由于荀子后学势力大,没有人敢激烈地批评他。至魏晋乱世,就有人敢这样做了。这似乎显示荀学影响力的降低。荀子在汉代几乎是没有争议的,而到魏晋则有争议了。汉代没有人把批评李斯、韩非与批评他们的老师联系起来。那时有不少批评荀子的这两位学生的说法,但批评者不批评其老师,而仲长敖则大胆地批评之,并以他的人性论为罪魁祸首。前面指出,作为荀子的著名学生,韩非子与李斯在汉初没有给老师带来负面影响,而是带来正面影响。但后来随着两位学生被魔化,老师也受到了牵连。唐代陆龟蒙说:“世以孟轲氏、荀卿子为大儒……然李斯尝学于荀卿,入秦干始皇帝,并天下,用为左丞相。一旦诱诸生,聚而坑之……斯闻孔子之道于荀卿,位至丞相……反焚灭诗书,坑杀儒士,为不仁也甚矣……吾以为不如孟轲。”2陆龟蒙明确以批评李斯为入口而批评荀子,并以之为荀子不如孟子的根据。从仲长敖到陆龟蒙,他们都显示了荀门师生同咎的倾向。不过,这样的批评在魏晋至唐代也不多见,至宋时才多起来。

仲长敖对荀子的批u,除影射现实外,很可能还影射其后人。荀子十三世孙荀深深地卷入曹魏政治,并起过重要作用,时人对他应该有不同评价。裴松之指出:“世之论者,多讥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移位,实之由。”3虽然裴松之不同意这种看法,但当时可能多有人认可它。荀的侄辈荀攸也参与了曹魏政权。荀的祖父荀淑在东汉后期名望很高,其八个儿子(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诜、荀爽、荀肃、荀辏┒己艹錾,当时被称为“八龙”。他们的后人在魏晋南北朝时各显神通,使荀氏家族很有势力。确实,荀子后人一方面可能给荀子以负面影响,假如人们不认可这些后人的所作所为的话,而另一方面也可能给荀子以正面影响,假如人们认可这些后人的所作所为的话。其中之复杂情形,非三言两语所能尽之。我们看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仍然有先荀后孟之说。持此说的王沉、段灼、李重、颜之推等都应该倾向于荀学。颜之推的出生地琅邪临沂,与荀子晚年生活的兰陵很近。诸葛亮的出生地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也与兰陵很近。估计诸葛亮小时候就受到荀子这位乡贤的影响。此外,刘勰、王肃、王戎、王羲之、臧荣绪等,都是兰陵附近的人。刘向说:“兰陵多善为学,盖以孙卿也。”4荀学在兰陵的影响,实在有太长久的历史。

五、先荀后孟说成因试探

要完整系统地说明先荀后孟说形成之历史原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前面已在不同地方涉及这些原因,下面试图再集中讨论之。首先值得考虑的是荀子后学势力曾经比孟子后学的大。《史记・吕不韦列传》有言:“吕不韦以秦之强……招致士,厚遇之……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号曰《吕氏春秋》。”根据“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的描述,除今天能读到的《韩非子》外,应该还有很多没流传至今但在当时有影响的荀门弟子之作。这些荀门之著书立说者,相当多的人在吕不韦处,在“三千食客”中占有比较高的比例。据司马迁的叙述,《吕氏春秋》的编者,多为荀门的人。清人包世臣说:“《吕览》亦多成于荀氏门人之手也。”1因为荀子后学势力大,《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置荀于孟前就不难理解了:“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不可胜纪。”孟子后学也根据《春秋》来著书,但似乎不如荀子后学之盛。荀弟子的韩非子又有自己的徒子徒孙,他们也参与这方面的著书工作(我们甚至可推论荀门后学和韩门后学还参与其他方面的著书工作)。这样,荀子一系就更兵强马壮了。

荀子后学有以著书而名扬天下者,亦有为传《诗》《春秋》《礼》等经典而作贡献者。本文第二部分已引清人汪中的详细论述。西汉人所理解的儒家带有深深的荀学色彩。相比之下,就今天我们看得到的文献而言,孟子弟子于战国末年至汉初在传经方面的贡献,总体上应该不如荀子一系。

荀子后学中还有以建功立业而著名者,杰出代表当然是李斯,其他还有孔安国(临淮太守)、周霸(胶西内史)、夏宽(城阳内史)、砀鲁赐(东海太守)、缪生(长沙内史),徐偃(胶西中尉)等。这些汉初官员是申公的弟子,而申公是浮丘伯的学生。到申公门下受业者超过一千人,他们中不少人到各地主政。由此不难见荀子后学之盛。相比之下,孟子后学中以建功立业而有名者似乎很少。

荀子后学中还有西汉皇室成员。据《汉书・楚元王传》记载,刘邦的弟弟刘交少时与申公等受业于荀子的学生浮丘伯。刘向是刘交四世孙,刘歆是他的五世孙。我们在比较孟、荀在整个西汉的影响时要特别注意:这个跟荀子很有渊源的家族在西汉政治上、学术上的特殊地位对荀学在那时的传播起过很重要的作用。

说明先荀后孟说之成因,当然要考虑荀孟两派的思想差异。虽然荀子本人并未反孟子,2但两人思想确实有差异,而各自后学(尤其是荀子后学)又不断加深两派差异。孟荀两家差异主要包括:孟子主人性善,荀子主人性朴(荀子后学主张性恶);孟子重仁而荀子重礼;孟子主张寡欲而荀子不赞成寡欲;积、积靡、群分、师法等,是荀子常用的概念,而孟子则几乎不用。对我们现在讨论之问题而言,以下几种荀孟不同尤其值得注意:孟子一律反对“霸”,而荀子则在一定意义上承认“霸”;孟子主张法先王,而荀子则既主张法先王也主张法后王;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而荀子则主张君民并重;孟子有“汤武革命”等激进说法,而荀子则无类似说法。这几种不同,使孟学具有较强的批判现实政治的倾向,执政者比较难以接纳;而荀学则在不失理想的前提下具有较强的现实精神,执政者相对容易接纳。因此,荀学对立足现实的士人和为政者的吸引力似乎比孟学大,这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何时间上后于孟子的荀子反而排在孟子之前而形成先荀后孟之说。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轲……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该传描述孟子因其理想与现实反差巨大而四处碰壁之实情。“迂远而阔于事情”,不只是齐宣王一人对孟子的评价,后来泛化为对他的普遍评价。与之相比,荀子则既有理想精神也有现实精神。该传还说:“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在司马迁笔下,荀子相对“达”与孟子相对“穷”形成鲜明对照。比较荀子“最为老师”、“三为祭酒”、“为兰陵令”与孟子“宣王不能用”、“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可看出前者之幸运与后者之不幸运。事实上,孟子与执政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存在,而荀子与他们之间的紧张关系却似乎不那么明显。从个性上说,孟子比较激进而荀子比较平和。这种不同,从他们各自的写作风格中也可看到。总体而言,平和(不是平庸)的风格似乎比激进的风格更能为一般人所愿意接受。

韩非、李斯等荀子后学充分发展荀学的现实精神,而浮丘伯等人则坚持其理想精神。汉代两方面的人都很有影响。荀学在汉代得到朝野公认。荀子后学中有人在朝从政,也有人在野讲学,还有人横跨朝野。没有人批评荀子及其后学“迂远而阔于事情”。在盐铁会议上,人们对孟子有争议对荀子则没有争议。代表地方利益的“文学”反复正面引用孟子以支持自己的看法,但代表中央(朝廷)利益的“大夫”则反复批评他。因此,金春峰说在盐铁会议上“孟子思想取得了主导地位”1看来很难成立。另一方面,“文学”和“大夫”两方都没有批评荀子,都尊重荀子,但对荀子的学生李斯和包丘子(浮丘伯)则有不同评价:大夫褒李斯而贬包丘子,文学褒包丘子贬李斯。不难看到,盐铁会议上文学显示理想精神而大夫则显示现实精神。批评李斯的文学没有像后世那样因贬学生而贬老师,对师生二人作严格区分。班固也同样如此,他在《汉书・古今人表》中列李斯为第六等的“中下”,列荀子为第二等的“上中仁人”。盐铁会议上大夫不批评荀子,是因为他有现实精神,而文学不批评荀子,是因为他有理想精神。兼有理想精神与现实精神的荀子,比偏于理想精神的孟子,可以被更多人接受,甚至被对立双方(例如大夫与文学)接受。如果说,此会上大夫代表在朝者,文学代表在野者,那么,双方不批评荀子,显示了朝野都能接纳荀子,但不能显示朝野都能接纳孟子。

荀学和孟学是儒学之重要两支。本文研究先荀后孟之序,并未否认孟学之重要性。《孟子》宋代升为经,自元代起是科举考试基本教材之一,故孟学在宋元明清千年间比荀学显赫得多。总体而言,在这一千年间,孟学光彩夺目,而荀学则相对暗淡。本文以先荀后孟为中心考察上一个一千年(汉唐时期)的孟荀对比,则看到非常不同的境况。后一千年人所理解的儒学,更多地是“孔孟儒学”,而前一千年人所理解的儒学,就有深深的“孔荀儒学”色彩。“孔孟儒学”与“孔荀儒学”不同,突出表现在前者具有更多内倾性(仁),后者既有内倾性,也有外倾性(礼);前者具有更强的理想性(拒斥“霸”),后者则既有理想性,也有现实性(不拒斥“霸”)。这里的“霸”是中性词,有强势、强大等意思,而没有野蛮、不讲理等意思。

孟子的名言篇8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3、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4、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6、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7、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8、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9、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10、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11、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1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13、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14、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15、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16、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17、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18、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19、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20、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21、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2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4、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25、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尊老爱幼名言名句【二】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5、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6、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7、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8、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9、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10、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11、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12、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13、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14、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15、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16、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17、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18、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19、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20、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2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22、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2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24、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上一篇:圣诞节快乐范文 下一篇:国庆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