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范文

时间:2023-09-22 02:57:24

食品质量

食品质量篇1

【论文关键词】食品质量;食品安全性;饮食安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在任何一个国家,食品质量及其安全性都是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百姓共同关注的一个永恒主题。食品安全不仅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还涉及到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的声誉[1]。由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事件还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国际间的合作。为此,笔者简要论述了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性。

1食品质量

食品质量,是指食品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包括食品的外观、品质、规格、数量、重量、包装以及安全卫生等[2]。食品质量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1食品的特性

食品特性指食品本身固有的,可以相互区分的各种特征,如外观特性、内在特性、适用性、质量特性等。外观特性包括大小、粗细、长短等形态,黑白、黄绿、青红等颜色;内在特性包括老嫩、口感、纯度等;适用性包括使用范围、食用方法、食用条件等;质量特性包括营养成分、保健性能、保质期限、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等。食品特性有些可以通过人的感觉,如嗅觉、触觉、味觉、视觉、听觉等识别,有些只能通过仪器设备检测才能发现,如对人的生理影响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有些食品特性通过定性描述就很清楚,有些则需要定量说明。为表示食品质量,食品包含的一些成分不仅要说明有无,而且还要说明多少。

1.2对食品的要求

消费者和社会对食品的要求,包括明示的要求和隐含的期望,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明示的要求是指在文件中明确规定的要求,如社会关于食品生产加工及其食品本身的安全、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法律、规章、条例等规定;国家、行业或者地方关于食品的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市场对食品的要求,如市场准入条件、标识包装特点。隐含的要求或期望是指社会、消费者和其他相关方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隐含的要求或期望,是人们的意愿和期盼,是消费者对某类或某种食品长期形成的理解和要求,没有文件规定。如消费者一般认为,芹菜是绿色、细长具有特有清香气味、多纤维素的一种蔬菜,否则就不是芹菜。生产者为市场提供的芹菜不能脱离消费者对芹菜的这些基本理解。

1.3满足消费者的程度

食品满足消费的程度,指食品满足明示要求和隐含期望的情况,它既包括满足规定要求的客观水平,也包括消费者对满足预期使用目的主观评价。质量是一种客观状态,其本身既不表示人们在主观上所做的优良程度评价、在定量上所做的技术评价、在效果上所做的适用性能评价,也不表示人们的主观质量要求。食品满足明示的要求,达到标准,说明食品质量合格。

2食品安全性

食品安全性是食品质量的基本要素。食品的安全性,就是要求食品应当无毒、无害,是指正常人在正常食用的情况下摄入可食状态的食品,不应造成对人体的危害[3]。对它的充分理解应该注意2个方面:一是对危害人体的界定。这种危害应包括消费者急、慢性毒害、感染疾病,危及消费者及其对后代的隐患。二是对无毒无害的界定。这是一种会对食品产生潜在危害健康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或状态。随着人类社会和现代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新的有毒有害物质不断被发现,另一方面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发现原本被认为“清洁无污染”的食品中也广泛存在着极微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因此,从食品安全性的内涵和外延来看,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不是一个能够简单、明确判断的事情。

美国学者jones建议应该区分绝对安全性与相对安全性2个不同的概念[4]。绝对安全性被认为是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食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也就是食品应绝对没有风险。不过,由于在客观上人类的任何一种饮食消费,甚至其他行为总是存在某些风险,绝对安全性或零风险是很难达到的,尽管这是当代环境威胁加剧条件下普通消费者追求的目标。所谓相对安全性就是一种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量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任何食物成分,尽管是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或其毒性极低,若食用数量过多或食用条件不当,都可能引起毒害或损害健康。如食盐摄入过量会中毒、过度饮酒伤身体等。饮食的风险不仅来自生产过程中人为施用的农药、兽药、添加剂等,还大量来自食品本身含有的天然毒素。过度偏食可能使食品中某些化学成分在人体超量积累达到有害程度。某些食品的安全性又因人而异,如鱼、蟹类水产品经合理的加工制作及适量食用,对多数人是安全的,但对少数有鱼类过敏症的人可能带来危险。食物中某些微量有害成分的影响,也往往在对该成分过敏的人群中表现出来。以上说明,一种食品是否安全,取决于制作、食用方式是否合理,食用数量是否适当,还取决于食用者自身的一些内在条件。

食品绝对安全性与相对安全性的区分,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一方面是消费者,另一方面是管理者、生产者和科技界主流派对什么是安全食品在认识角度上的差异。前者要求对他们提供没有风险的食品,而把近年频繁发生的安全性事件归因于技术和管理的不当。后者从食品构成及食品科技的现实出发,认为安全食品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食品,而是在提供丰富营养和最佳品质的同时,力求把可能存在的任何风险降至最低限度。可以认为,这2种不同的概念既是对立的,又是互补的,是人类对食品安全性认识发展与逐渐深化的表现,从需要与可能、现实与长远的不同侧面,概括了食品安全性比较完整的含义。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保证食品安全,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安全稳定的重要措施。吃的放心、吃的安全、吃的健康,这是公众的强烈愿望和共同的健康追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而倡导和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正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是公共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食品工作者和食品消费者,要正确认识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性,确保消费者吃的放心、吃的安全、吃的健康整理

3参考文献

[1] 陈丽华,李光宇,王世琨.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47-49.

[2] 王薇.食品质量安全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2):80-81.

[3] 石毓梅.浅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及控制体系[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9(6):38-40.

食品质量篇2

一、食品质量

食品质量,是指食品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包括食品的外观、品质、规格、数量、重量、包装以及安全卫生等。食品质量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一)食品的特性

食品特性指食品本身固有的,可以相互区分的各种特征,如外观特性、内在特性、适用性、质量特性等。外观特性包括大小、粗细、长短等形态,黑白、黄绿、青红等颜色;内在特性包括老嫩、口感、纯度等;适用性包括使用范围、食用方法、食用条件等;质量特性包括营养成分、保健性能、保质期限、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等。食品特性有些可以通过人的感觉,如嗅觉、触觉、味觉、视觉、听觉等识别,有些只能通过仪器设备检测才能发现,如对人的生理影响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有些食品特性通过定性描述就很清楚,有些则需要定量说明。为表示食品质量,食品包含的一些成分不仅要说明有无,而且还要说明多少。

(二)对食品的要求

消费者和社会对食品的要求,包括明示的要求和隐含的期望,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明示的要求是指在文件中明确规定的要求,如社会关于食品生产加工及其食品本身的安全、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法律、规章、条例等规定;国家、行业或者地方关于食品的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市场对食品的要求,如市场准入条件、标识包装特点。隐含的要求或期望是指社会、消费者和其他相关方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隐含的要求或期望,是人们的意愿和期盼,是消费者对某类或某种食品长期形成的理解和要求,没有文件规定。如消费者一般认为,芹菜是绿色、细长具有特有清香气味、多纤维素的一种蔬菜,否则就不是芹菜。生产者为市场提供的芹菜不能脱离消费者对芹菜的这些基本理解。

(三)满足消费者的程度

食品满足消费的程度,指食品满足明示要求和隐含期望的情况,它既包括满足规定要求的客观水平,也包括消费者对满足预期使用目的主观评价。质量是一种客观状态,其本身既不表示人们在主观上所做的优良程度评价、在定量上所做的技术评价、在效果上所做的适用性能评价,也不表示人们的主观质量要求。食品满足明示的要求,达到标准,说明食品质量合格。

二、食品安全性

(一)食品安全性是食品质量的基本要素。食品的安全性,就是要求食品应当无毒、无害,是指正常人在正常食用的情况下摄入可食状态的食品,不应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对它的充分理解应该注意2个方面:一是对危害人体的界定。这种危害应包括消费者急、慢性毒害、感染疾病,危及消费者及其对后代的隐患。二是对无毒无害的界定。这是一种会对食品产生潜在危害健康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或状态。随着人类社会和现代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新的有毒有害物质不断被发现,另一方面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发现原本被认为“清洁无污染”的食品中也广泛存在着极微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因此,从食品安全性的内涵和外延来看,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不是一个能够简单、明确判断的事情。

(二)美国学者Jones建议应该区分绝对安全性与相对安全性2个不同的概念。绝对安全性被认为是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食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也就是食品应绝对没有风险。不过,由于在客观上人类的任何一种饮食消费,甚至其他行为总是存在某些风险,绝对安全性或零风险是很难达到的,尽管这是当代环境威胁加剧条件下普通消费者追求的目标。所谓相对安全性就是一种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量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任何食物成分,尽管是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或其毒性极低,若食用数量过多或食用条件不当,都可能引起毒害或损害健康。如食盐摄入过量会中毒、过度饮酒伤身体等。饮食的风险不仅来自生产过程中人为施用的农药、兽药、添加剂等,还大量来自食品本身含有的天然毒素。过度偏食可能使食品中某些化学成分在人体超量积累达到有害程度。某些食品的安全性又因人而异,如鱼、蟹类水产品经合理的加工制作及适量食用,对多数人是安全的,但对少数有鱼类过敏症的人可能带来危险。食物中某些微量有害成分的影响,也往往在对该成分过敏的人群中表现出来。以上说明,一种食品是否安全,取决于制作、食用方式是否合理,食用数量是否适当,还取决于食用者自身的一些内在条件。

(三)食品绝对安全性与相对安全性的区分,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一方面是消费者,另一方面是管理者、生产者和科技界主流派对什么是安全食品在认识角度上的差异。前者要求对他们提供没有风险的食品,而把近年频繁发生的安全性事件归因于技术和管理的不当。后者从食品构成及食品科技的现实出发,认为安全食品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食品,而是在提供丰富营养和最佳品质的同时,力求把可能存在的任何风险降至最低限度。可以认为,这2种不同的概念既是对立的,又是互补的,是人类对食品安全性认识发展与逐渐深化的表现,从需要与可能、现实与长远的不同侧面,概括了食品安全性比较完整的含义。

食品质量篇3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质量安全受到的关注是前所未有的,那么如何构筑食品质量安全?这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研究解决,也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食品质量从业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要构筑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加工企业必须做到以下方面:

㈠环境:环境要求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连环境都达不到要求,那么加工再好的食品也是不安全的。食品加工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环境条件要求包括:不得有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大量滋生细菌、蚊虫的潜在场所;符合生产车间、库房等各项设施,根据生产工艺卫生要求和原材料等特点设置相应的防鼠、虫,防藏和滋生细菌、蚊虫的有效措施,避免危害食品安全。在环境条件中,大部分有条件企业是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善的,但有些条件差企业是无法改变的,例如一些有产生扩散性污染的企业建在食品加工企业的周边或近郊,也会对食品加工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构成潜在的危害。论文参考网。因此,要构筑食品质量安全,相关部门必须对食品加工企业进行集中规划,是食品加工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最有基本的保证。

㈡原材料的要求。近年来出现的“苏丹红”“奶粉中碘含量超标”“薯片中铝含量超标”“奶粉中三聚氰胺”等事件无一例外不是原材料的问题。因此,要构筑食品质量安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备保证质量大的原材料要求,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虽然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食品品种多样,使用的原材料、添加剂等都有所不同,但均应该是无毒、无害并符合相应的国家强制性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食品加工企业不得使用过期、失效、变质、受污染或非食用的原材料来加工食品。论文参考网。在保证原材料质量安全方面,这要求食品加工企业必须具备审核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原材料是否安全的能力。以前太多食品加工企业都不具备那样的能力,原因是他们的外部资源不足,或出于成本的考虑,省略了这一重要的步骤。这都是食品安全潜在危害的所在。

㈢食品加工企业的加工工艺及过程,必须有科学、合理的生产加工工艺,生产加工过程应严格规范,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生食品与熟食品原料、半成品与成品的交叉污染。加工工艺和生产过程是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工艺流程控制不当会对食品质量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如2001年吉林市发生的学生豆奶中毒事件中,就是因为擅自改变生产工艺参数,把杀菌温度从80℃降低到60℃,这不仅不能起到杀菌作用,反而促进微生物的生长,致使大批学生因饮用这些豆奶中毒。

㈣质量管理要求严不严格、执行到不到位等,也是关键因素之一。有些食品生产企业虽然有明确的质量要求,但执行的时候往往就不到位或者不严格,造成这样的原因或因为企业本身以成本为中心,质量其次的态度或因为执行控制质量的能力不强。这样食品生产企业往往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甚至造成一些无法估量的损失。

㈤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改变多头管理的行政体制,造就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法制环境.

按照当前食品安全行政管理体制,食品安全生产管理的最初环节由农业部门负责,生产加工环节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管,销售流通领域又由工商部门把关,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又负责制定食品安全的生化.检测数据,这种政出多门局面,很容易造成互相推萎,互相扯皮,互不负责的混乱局面。笔者认为,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订法律,成立一个综合多部门职能的食品安全委员会,直属于国务院管理,各省.各地级市均设立专门机构,受食品安全委员会垂直领导,成为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的独立机构,杜绝出了问题多部门负责,多部门又都不负责的奇怪局面。在法律中应授予食品安全委员会较大职权,也赋予其较重义务,出了问题,坚决追究法律责任,轻则责令辞职,重则追究刑事责任,欧洲的一些国家和香港都由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来管理食品安全问题,沒有多头管理的弊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完全应借鉴这一管理制度,尽快从立法全面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才能正本清源,一劳永逸。

除上述的要求外,产品标准要求、产品的储运要求、检验能力和人员要求都是构筑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构筑食品质量安全,必须是全方位的、不能头重脚轻,即从采购原材料到组织生产,从生产到销售都要有科学、严格的控制。论文参考网。

综上所述,都是从食品加工企业的层面来讲述食品质量的安全。单单过程是不够的,因此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定适合的标准,建立食品进入市场管理制度(如近年来的QS制度),这样才能将不合格的食品拒之市场门外,让符合食品生产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健康地发展。

 

食品质量篇4

1、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Food Quality and Safety)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学科,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与预防医学的重要桥梁。

2、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的管理和控制,保证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促进人体的健康。食品营养与安全的保证主要依靠食品生产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从而使营养与食品安全从过去的监督管理,扩展成包括食品生产、食品营养、食品安全、食品管理、食品质量控制的诸多领域,在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食品质量篇5

一、总体要求

各镇街(工业区)、各职能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针对当前存在的食用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滥用添加剂,无证生产加工、经营未经检验(疫)甚至病害畜禽肉,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消费品、重要工业产品不按强制性标准组织生产,以及制售假冒伪劣等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通过采取集中整治的方式,在继续保持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的同时,切实加大以食品为重点的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有效解决一批突出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取缔一批非法生产经营窝点,建设食品安全示范区和食品放心街镇、社区。

通过对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区域的集中整治,全面建立起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起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起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质量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

重点产品,是指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以及进出口商品;重点单位,是指蔬菜生产基地,规模畜(禽)、水产品养殖场,肉联厂、屠宰场,饲料加工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生鲜产品超市、小食杂店、小型餐馆,以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等;重点区域,是指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生产比较集中的区域,无证照生产经营问题突出的区域,以及制假售假屡打不绝、反复发生的区域。

各街镇(工业区)、各职能部门要本着既治标、又治本的原则和全面强化、重点治理、长短结合的工作思路,以专项整治为契机,进一步健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明确责任,强化监管力度,提高科学监管水平,落实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提高本区食品等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确保第12届特奥会以及中秋、国庆黄金周等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信心,为党的十七大顺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构建年世博会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打好基础。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我区专项整治行动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牵头部门:区农委,配合单位:各街镇(工业区),区经委、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工商分局、质量技监局、公安分局等)

一是深入开展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的治理;大力加强种植养殖业产品农药残留、“瘦肉精”、“孔雀石绿”、“硝基呋喃”、“氯霉素”等禁用、限用药物残留监测;严厉查处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

二是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市场,严肃查处生产销售不符合要求的农产品的行为,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加强对已退出食用农产品种植的重污染农田的后续监管,严肃查处擅自种植食用农产品或接纳工业“三废”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违法行为。

到今年年底,全区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杜绝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基本解决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种植养殖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使用违禁农兽药和饲料添加剂问题;蔬菜、畜(禽)、水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率及检出率下降;基本解决退出食用农产品种植的重污染农田擅自种植食用农产品或接纳工业“三废”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问题。

(二)生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整治。(牵头部门:区质量技监局,配合单位:各街镇(工业区)、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经委、工商分局、公安分局等)

一是严格食品市场准入,强化食品生产企业添加物质备案管理,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的日常监管,落实食品生产加工业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落实生产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签订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承诺书;加大巡查抽检和专项抽查力度,加强获证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和不能确保必备生产条件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建立健全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督促获证企业持续保持和改进生产条件。

二是加强无证照经营活动查处取缔力度,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等违法生产加工企业,坚决查处伪造、变造、冒用生产许可证证书、标志和编号的违法行为。

三是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监管。

四是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治理整顿,深入开展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百千万工程”,帮扶具备一定生产条件的小企业小作坊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整合具有区域特色食品加工小作坊做大做强,加强对小作坊的监管,禁止其使用定量包装,限定其销售区域,全面推行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制度,进一步完善区域监管责任制。

五是加强对食品企业生产储运设备、包装材料、消洗用品等食品相关产品的监管。对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企业进行监督抽查,杜绝有毒有害包装材料用于食品,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储运工具、包装材料、消洗用品进行监督,对食品标签进行规范和监管。

到今年年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在产品上加贴QS标志;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基本解决滥用防腐剂、色素等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彻底解决婴幼儿配方乳粉等16类食品无证照生产加工的问题。

(三)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整治。(牵头部门: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工商分局,配合单位:各街镇(工业区),区经委、农委、质量技监局、公安分局、房地局、城管大队等)

一是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对食品经营主体的经营资格进行清理,全面掌握食品经营主体情况。严格落实食品质量市场准入、交易和退市的各项制度。

二是推进实施食品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账及索证索票制度,严格查验和标识标签管理。

三是推进食品交易市场的开办企业、产品经营柜台出租企业、产品展销会举办企业的审查入场、销售者的经营资格审查等各项制度。

四是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食品进货渠道和农村集市的管理,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突出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食杂店、小摊点,严厉查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食品以及经销过期变质、有毒有害、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销售无卫生许可证和无生产许可证食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水产品经营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化学物质等违法行为;对售假问题突出的市场,抓住运输、仓储、保管、销售等4个环节,切断假货流通渠道,摧毁假货集散地;加强保健食品上市产品及广告的监管,积极开展上市保健食品安全抽检,打击保健食品违法违规行为。

到今年年底,全区城镇的市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各街镇(工业区)、社区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彻底解决城镇的小食杂店、小摊点无证照经营行为;基本解决销售无证生产食品的问题。

(四)餐饮消费安全整治。(牵头部门: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配合单位:各街镇(工业区),区教育局、建设交通委、工商分局、卫生局、质量技监局、城管大队、公安分局等)

一是全面深入实施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认真落实《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进一步规范卫生许可和监督工作,加大对餐饮卫生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和重点食品的监督管理力度,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从业人员必须定期体检,尤其要加强对集中供餐配送单位、农村、学校、建筑工地、企事业单位食堂、农家乐旅游点和小型餐馆的食品卫生监管。

二是严格推行餐饮业原料进货索证、验收和卫生监督公示制度;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或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餐饮单位经营性使用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及食品原料。

三是以宣传培训为手段,加强农村自办酒席的指导;严厉查处各类餐饮单位无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行为,取缔马路食品小摊点和餐饮大排档。

到今年年底,食堂和城镇的餐饮经营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预防食物中毒,将集体性食物中毒发生率控制在十万分之八以内;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从业人员力争100%定期体检;彻底解决城镇的餐饮经营单位无证照经营的问题;杜绝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及其制品行为;杜绝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的行为。

(五)药品质量安全整治。(牵头部门: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配合单位:区工商分局、公安分局、城管大队等)

一是全面开展药品批准文号清查和再注册工作,切实淘汰不具备生产条件、质量无法保证、安全隐患较大的品种;开展注射剂品种生产工艺核查,逐步扩大向高风险品种生产企业派驻监督员,督促企业自觉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二是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加强普通药品监管和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系统建设;严格药品经营企业准入管理,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后监督检查,禁止药品零售企业以任何形式出租或转让柜台,严厉打击挂靠经营、走票以及用食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冒充药品和医疗器械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大力整治虚假违法药品广告,坚决查处夸大功能、保证疗效、保证痊愈以及以患者、公众人物、专家名义作证明,以新闻报道等形式的违法广告,逐步建立违法广告的公告、市场退出、信用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

四是全面推进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真实性核查,强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加强质量监督抽验,重点抽查高风险产品和质量可疑产品。

到今年年底,完成药品注册现场核查专项工作;建成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基本解决挂靠经营、超方式和超范围经营问题;禁止并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药品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

(六)猪肉质量安全整治。(牵头部门:区经委、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农委,配合单位:各街镇(工业区),区工商分局、质量技监局、公安分局等)

一是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加快整治关闭达不到国家标准的生猪小屠宰场,依法查处未经定点擅自屠宰生猪的违法行为,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不屠宰、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推进动物疫病标识追溯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无耳标的生猪不许调运,没有检疫(验)证明的猪肉不准销售。

二是加强对猪肉市场和生产加工企业监管,严肃查处生产加工、销售病死猪肉、注水猪肉、含有瘦肉精残留猪肉等违法行为,严防病死、注水、未经检疫(验)或检疫(验)不合格猪肉进入加工流通环节。

到今年年底,本区生猪进点屠宰率实现100%;本区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食品加工企业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七)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牵头部门:区质量技监局,配合单位:区建设交通委、经委、工商分局、公安分局等)

一是集中开展对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等10类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产品的治理整顿。做好上述10类消费品生产企业的建档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着力推进上述10类消费品生产企业加入中国产品电子监管网工作。

二是严厉打击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坚决查处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或3C认证进行生产、销售和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无证产品的违法行为;重点开展对汽车配件、劳动防护用品、儿童玩具、家用电器等产品认证质量执法监督,吊销一批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企业的证照。

三是加大对区内建材市场的联合整治。区质量技监局、工商分局联手,加大对10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测力度,扩大覆盖面,增加抽查频次,规范市场秩序。

到今年年底,10类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基本解决无证生产的问题;监督抽查合格率明显提高。

(八)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牵头部门:检验检疫局,配合单位:区外经委、农委、海关、质量技监局、工商分局、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公安分局等)

一是全面清查出口食品特别是水产品、蔬菜生产基地,检查是否符合备案要求,是否存在违规使用农兽药和从非备案养殖场收购原料问题,对存在违规问题的养殖场,吊销其备案资格。全面清查获得卫生注册登记资格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限期进行整改,整改期间产品不得出口,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吊销其卫生注册登记资格。

二是加强口岸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工作。严厉打击出口食品逃检行为,实施通关单联网核查制度,制止买卖单证,瞒报、调换、夹带食品等非法行为。重点打击非法进口肉类、水果、废物等敏感货物的行为,对非法进口的货物一律退货或销毁。加强对进出口水果、大豆、饲料、种子苗木、活动物等高风险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防止动植物危险性病虫害和有毒有害物质传入传出。

三是严格出口农产品产地检验检疫责任制,全面实施对出口水果、饲料(含原料)、种子苗木和水生动物的注册登记制度,完善投入品的准入制度,加强出口农产品生产、加工、存放、运输过程的监管。加强对进口农产品的查验,提高病虫害和有害有毒物质的检出率,严禁疫区产品和带土苗木入境。

四是强化玩具、灯具、小家电、摩托车、沙滩车等高风险敏感产品的进出口检验监管。对实施出口质量许可的商品,未获许可的不准出口;已获许可的发现企业质量管理及产品安全控制体系存在问题的,立即暂停出口质量许可证书,情节严重的吊销出口质量许可证书。加强对边境贸易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严格按标准进行检验检疫,未经检验检疫和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的,不准进出口。

到今年年底,非法进口的肉类、水果、废物100%退货或销毁;出口食品生产基地100%得到清查;出口食品运输包装100%加贴检验检疫标志。

三、工作要求和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区政府成立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一部署有关重大活动,督促检查各街镇(工业区)、各职能部门贯彻落实有关政策和工作部署的进展情况。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质量技监局,负责协调整治方案的实施,督促检查工作进度,分析舆论动态,研究应对措施等。各街镇(工业区)要成立相应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并根据本地区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状况,确定整治的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产品,落实专项整治行动。各职能部门都要根据本行动方案的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治目标和工作方案。

(二)健全责任体系。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街镇(工业区)、各职能部门要切实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调研,及时掌握情况,及时作出部署,要落实具体责任人和联络员,及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各村、社区,落实到企业。建立和完善区、街镇(工业区)、村(居)委三级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真正形成“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对产品生产集中的重点区域,按照“打击、整治、帮扶、规范、发展”的方针,深入开展区域整治,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对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或是发生恶性质量安全事件的街镇(工业区),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相应责任。对在行动中失职渎职、包庇纵容制假售假活动的政府、部门领导和有关责任人,要坚决严肃查处,依纪给予行政处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屡教不改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要依法查处。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落实责任。

(三)强化行政执法。各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各司其职,协同配合,重拳出击。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的综合打击局面和强大的打击合力。严厉查处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经营及超范围经营的违法行为;坚决打击多次生产不合格产品、制假售假及逃避监控的“空壳”企业;组织好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和重点产品的突击检查,对于制假售假的,要依法彻底没收假冒伪劣产品、没收制假设备和工具、没收原辅材料和包装物;抓住运输、仓储、保管和销售等四个环节,切断假货流通渠道,摧毁假货集散地;对假冒伪劣严重的重点区域,各部门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联手进行地毯式的打击查处;对跨地区的制假售假案件,要及时商请有关方面组织协查。区财政要增加投入,保证扩大对重点产品监督抽查覆盖面和频次所需经费,加强监管部门的装备建设,切实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和监管能力。行政执法部门对涉及食品等质量安全的违法案件要快查快处,下大力气狠抓大案要案,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司法部门处理,绝不允许以罚代刑、罚过放行;公安部门对重大食品犯罪案件要快侦快破,加大打击力度,形成高压态势;司法机关对影响大、危害重的恶性案件要抓紧审理判决,震慑违法犯罪。各职能部门发现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属于其他监管部门职责的,应当立即书面通知并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应当立即处理,不得推诿,监察机关要认真检查各级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履行职责、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严肃查处行政执法人员失职失察不作为的行为。同时,以食品安全为重点,通过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实行质量信用等级分类监管,推动企业建立信用自律和风险防范制度,逐步形成失信惩戒机制。及时公布制假售假、“空壳”企业、失信企业“黑名单”,通过金融、工商、公安等部门联手,限制不法企业的信贷、年审,加强食品等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四)加强标准化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制订具有竞争力、高于国家现行标准的企业标准,对于这类企业都要作为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重点保护企业,帮助企业严厉打击假冒侵权违法行为。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五)加大宣传力度。新闻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深刻揭露假冒伪劣的社会危害性,密切配合行政执法部门、司法部门的行动,跟踪报道典型案件,及时曝光制假售假人员、单位和问题严重的区域、市场。大力宣传打击整治成效,形成声势浩大的舆论宣传攻势;宣传产品质量知识,提高群众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能力;宣传守法经营、质量过硬的优质产品、优良品牌、优秀企业,推进我区食品安全示范区建设,宣传食品放心商场,放心街镇、放心社区,弘扬正气,引导消费;宣传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提高全民质量法制意识和道德观念,形成“假冒伪劣人人喊打”的良好氛围。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树立政府狠抓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的良好形象。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公布举报电话,方便群众举报,兑现举报奖励,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各街镇(工业区)、各职能部门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报送区政府和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

食品质量篇6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北京市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北京方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6244

国内刊号:11-5808/T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双月刊)创刊于2009年,是国内首本专注于食品安全与质量的科技期刊.它所刊登的论文将反映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的研究热点、前沿技术及发展方向.《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意于搭建中国食品安全与质量及其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科学家探索新理论、新技术的平台;努力成为培养和发现食品安全和质量学科人才的基地,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百家争鸣”的园地. 读者为从事食品及相关行业的科研、管理人员及教育工作者。

内容范围:

应用于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新设备和新产品的开发应用研究,食品的风险评估,各种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和检测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及质量控制的研究,食品生物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 食品相关管理政策、标准、法律解读以及行业资讯信息。

食品质量篇7

现将《*自治区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政发〔20*〕90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市政府成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一部署有关重大活动,督促检查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情况。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地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具体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主要负责人亲自过问,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加大投入,为专项整治提供必要的人力、资金和技术装备保障。

二、健全体系,落实责任。各地要切实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调研,及时掌握情况,作出部署,及时督促检查。要本着既要治标、又要治本的原则,落实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强化企业主体意识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真正形成“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总责、监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对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区域制假问题长期不能解决、发生恶性质量安全事故的地区,要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在行动中失职渎职、包庇纵容制假售假活动的地区、部门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坚决严肃查处。对唯利是图、屡教不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依法严惩。

三、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各监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精神;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动的工作局面。*部门要对影响大、危害重的恶性案件以及防害公务的违法行为依法严惩,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监察部门要对各级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履行职责、落实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制情况进行跟踪督查,严肃查处行政执法人员失职失察、不作为行为。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也要按照各自职责,积极支持配合专项治理行动。

四、加强督导,推动落实。在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人员,深入一线,现场指导,推动落实。对重点区域、重点市场要成立工作站,专门负责整治工作。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要适时组织督查,对重点地区、重点案件进行督促检查、抽查督导,对大案要案进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配合宣传部门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工作措施、先进经验和整治成效;大力宣传产品质量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消费者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能力;大力宣传守法经营的优秀企业、质量过硬的名优产品,公开曝光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

六、积极探索,创新机制。积极探索以食品安全监管为重点的分类监管机制。要通过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推动企业建立信用自律和风险防范制度;逐步形成失信惩戒机制。要加强食品等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搭建部门信息沟通平台,定期进行信息、数据交换;逐步形成建立信息互动机制。

食品质量篇8

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命”等理念都已深深的扎根于每个企业,任何产品都要经受市场无情的考验。“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只有用合格的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有可能不断的扩大市场的份额,创造出更好的效益。现在我们的公司已经通过了一系列的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在质量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充分体现了我们早已视质量为公司竞争的工具和提高企业持续竞争力的优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对质量的重视程度和定位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效果,这就像一个人爬楼梯,如果分别以六层为目标和以十二层为目标,其疲劳状态出现的早晚是不一样的。着名作家卡耐基认为:把目标定在十二层,疲劳状态就会晚出现些,当爬到六层时,你的潜意识便会暗示自己:还有一半呢,现在可不能累,于是就鼓起勇气继续上行……在这里,目标高低带来的自我暗示几乎直接决定了你行为动力的大小。其实,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爬质量之楼”,这就需要一个坚定扎实的目标与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至于半途而废。

质量是我们企业员工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要产出高质量的产品,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企业的员工是产品质量的一线情报员,他们熟悉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加强每一个关键点的控制。有位企业家曾经说过:产品质量之所以最好,是因为只有百分之十靠技术,其余百分之九十靠的是态度。可见只有我们对产品质量的态度矢志不移,我们的产品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作为一个食品企业,没有什么比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还重要的问题了,我们在追求产品品质提升的同时,绝对不能放松了对质量安全问题的教育、检测和实践,只有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企业才具有了在竞争中屹立不倒的过硬资本。“质量产生效益,质量赢得市场”,相信大家共同努力会使我们的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室内艺术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现代艺术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