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范文

时间:2023-11-09 07:03:23

企业会计

企业会计篇1

政治、经济等制度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企业所处的社会制度。会计管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被运用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人们眼中其被披上了一层阶级色彩。不同的社会制度对会计总体产生巨大影响。例如,对于社会制度相对落后的国家,会计管理沦为为小部分人谋取利益的工具,而将社会责任与制度抛于脑后。在现代的社会制度里,会计管理不仅要做到管理自身,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让二者协调共存,平衡发展。由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会计工作的实际方式与途径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即企业会计核算的方法会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二)企业所处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企业会计的影响。

自我的特质会随着社会的规则变化而变化,因此期间的调控与理念的记录总结就非常关键。因而,企业会计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变得逐渐复杂。人们也更加重视企业会计的地位与身份。而在简单的经济环境下会计的内容非常简单,会计制度与原则理念也是简单明了的,但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则催生了更深层次的会计制度与理论,让企业的会计技术、决策、制度、信息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使用者得到的会计资源信息会更加具有预估价值,增强使用者对这种高水平高价值信息的信任程度,提升了企业会计的社会地位与人们对企业会计的认可程度。

(三)企业所处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对企业会计的影响。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直接制约了企业会计业务水平的发展。特别是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对会计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更加直接、更加关键。加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直接影响着会计业务的发展前进。科技的发展会更加制约会计业务的革新,会计使用范围的扩张,会计工作方法的创新,甚至会波及到整个会计信息处理的全部过程。例如财务主管与智能电算化会计的发展、尖端科学技术、管理学、信息学与其他方法论在企业会计与企业成本预估与控制中的应用,直接印证了这一理论。企业会计的业务管理能力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差异较大,先进的沿海地区新的会计技能与理论的普及程度较其他区域要高很多。理由是,在这些科技发达的区域的会计人员接受新思想、新理论、新技能的能力与意识要强于其他地区,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会计师有高于一般水平的压力,在工作中更加容易带入新的理论、新技能与新思想到所属业务当中。通常来讲,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里,会计的业务水平通常会比较高。当代社会已经计入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此期间,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间接推动会计的发展。因为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处于多元化的时期,企业会计管理业逐步走向世界,很多会计取得的成果是借鉴了完善的科学技术发现而完成的。所以,在讨论会计发展的外部环境时,不可小视科技对会计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企业文化环境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在影响会计水平的诸多因素当中,文化发展背景是更加潜在的影响因素之一,不仅影响着某一企业的会计水平,而且影响着整个国家会计的综合素质。

1.企业表层文化对会计影响。企业的表层文化对会计的影响明显而直接,它主要包括厂旗、厂歌、厂貌、厂容以及产品特征等处在企业外在结构的部分内容,表层文化主要通过对会计人员的行为与心理来影响会计的业务特征。在中国,来自各个企业的会计人士不可避免的会对各自的厂房厂貌进行攀比,并且表现出自豪感。通常而言,外貌出众的企业要比不修边幅的企业更能吸引到高端人才。所以,很多会计人员宁愿舍弃掉一些优越条件也要投身此类企业。日积月累,此类企业随着人才的累积,逐渐步入高端企业的行列,从而发展迅速,不断进步。同样情况也适用于除会计外的其他部门,随着其他管理人才的加盟,让整个企业良性运转,同时相反能够促进会计人员自身不断更新业务知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

2.企业中层文化对会计的影响。企业的中层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和组织机构的设立。所谓企业中层文化的发展是为了让企业内部的优秀人才能够安心地留在企业内部继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是像表层文化那样单纯的用外观去吸引高端人才。一个是为了留住,一个是为了吸引。在现代的法制社会的背景之下,企业内部的运转也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个章与法就是企业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是人性化的,必须是公平与公正的,比如仓库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与业务报销制度、财会记账制度、销售管理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后勤保障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等。而会计工作性质比较特殊,是一个强调工作的无差别性与规范性的管理工作。各种规范性文件应有尽有,随处可见,比如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从经济制度的开始到会计核算的完成都要按照规范操作进行。所以,笔者认为,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的前提是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完整无缺并且严格执行。同时在所有组织机构建立与健全之后,在确保信息系统流畅有效果之余,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尤其是在会计业务中衍生的各种经济往来单据与业务的原始记录的保存与整理方面要有重要的保护与推动。总之,中层文化发展得越红火,企业会计的工作也越顺利。

3.企业深层文化对会计的影响。所谓企业的深层文化是指处于企业最深处的信念和价值观、整体的行为倾向等,它不具备表层文化的直观易分辨,也不像中层文化那样难以建立与执行,这是经过对企业组织的成员与文件资料和数据表栏进行剖析总结才能得到的结论。所以,研究群体的基本假设就成为了理解这些文化、群体的行为倾向与信念、价值观的重要前提。同时,外部的适应性与内部的统一性的融合、对新理论知识、思想观念的灌注与学习等等也属于此范畴。因此,要想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企业会计,通过其言行改变现有的工作状态就要抓住企业的深层文化。

企业会计篇2

《小企业会计制度》于20**年4月27日,自20**年1月1日起已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按照财政部《关于做好〈小企业会计制度〉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财会便〔20**〕

16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小企业会计制度〉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财会〔20**〕15号)的要求,现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贯彻实施意见。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工作

实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是我国建立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体系的重要步骤,也是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的客观要求。从我省情况看,小企业数量多、覆盖面广,在全省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许多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会计机构不健全、会计基础工作不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规范、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等问题,亟待加以解决。《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行为,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整顿和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把握小企业标准和适用原则,保证会计制度顺利实施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其标准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符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20**年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143号)中界定的小企业,不包括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

符合上述标准的小企业可以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但不能在执行其中一个制度的同时,再执行另一制度的有关规定。

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分属不同规模的情况下,为统一会计政策及合并报表等目地,集团内小企业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核算的小企业,如果需要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等,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如果因经营规模的变化导致连续3年不符合小企业标准的,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外商投资企业符合小企业标准的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如果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则不能再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

承担公众责任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中介机构等,即使

符合小企业标准,也不适用《小企业会计制度》。

各级财政、税务和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应当准确掌握《小企业制度》的实施范围和适用原则,加强监督和指导,确保本地区小企业执行会计制度到位。

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间协调配合

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财政、税务和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各地区要从本地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督促小企业依法建账,如实记载经营事项,完善内部会计基础工作,准确核算盈亏,正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税务部门在征收所得税时,要把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作为纳税调整的基础和依据。对于没有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核算,或者账目严重混乱的呱企业,税务部门应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并督促其实行《小企业会计制度》。

四、强化小企业负责人的法定职责,依法实行会计制度

小企业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是《会计法》赋予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和义务。小企业负责人作为《会计法》的法律责任主体,应当全面组织实施好《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按照《会计法》的要求,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记账。小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在不违反《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核算办法,并做好新旧会计制度之间的衔接,从20**年1月1日起,结束旧

账,建立新账,严格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

五、认真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全面贯彻《小企业会计制度》

各级财政、税务和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广泛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做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扩大会计管理的影响,为本地区内全面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财政部门、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在实施本地区20**年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计划时,应当将《小企业会计制度》纳入继续教育计划)使广大小企业会计人员全面了解和熟悉制度的内容,掌握制度中的各项规定和会计核算方法。

各级财政、税务部门、中小企业管理部闪要采用必要的方式,要求会计中介机构了解和熟悉《小企业会计制度》,使其在接受执行该制度的小企业委托进行审计服务过程中,以该制度作为会计标准进行审计,提供审计报告。

六、加强《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各级财政、税务和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切实做好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在本地区小企业的贯彻实施工作。要认真督促和指导小企业依法设立会计机构与配备会计人员,或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记账。认真监督小企业依法建账,促进小企业按照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取得和填制会计凭证,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编制和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省财政厅**省国家税务局

**省地方税务局**省中小企业厅

企业会计篇3

关键词:企业 会计 年金

1 企业年金会计

企业年金(即职工补充养老保险)是用人单位和职工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鼓励下,根据本单位经济状况自愿为职工建立的,一种以弥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不足、提高职工退休生活保障水平为目的的补充性养老保险计划。《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退休金计划》将企业年金称为企业提供给员工的退休金计划,退休金计划分为确定缴费型计划(dc,defined-contribution plan)和确定给付型计划(db,defined-benefit plan)两类。在确定给付型计划下,企业单方面提取退休金,向在职和已退休雇员提供退休金,其金额通常根据雇员工资和服务年限,由保险精算员定期计算企业承诺的退休金现值,会计处理较为复杂。

2 企业年金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企业年金会计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日益迫切。

2.1 企业年金会计发展条件不完备

2.1.1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未统一 任何国家的法定基本养老保险都是企业年金得以发展的基石,只有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成熟定型,企业年金建立的基石才会稳定,企业才能理性地选择并确定企业年金的水平与方案。因为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是全国统筹,而现阶段仍然停留在地方统筹,各地执行标准宽严不一,征缴费率不一,表明这一制度的不确定性明显,企业的成本负担也处于不确定之中,这种不确定性很自然地影响到企业年金的选择与定位。

2.1.2 资本市场发育未成熟 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实践经验表明,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往往是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诱因。然而,我国的资本市场并未完全成熟,投机风险依然存在,企业年金通过资本市场参与国民经济建设并从中获得合理的分享份额还很困难,这也构成了企业年金难以发展的负面因素。

2.1.3 缺乏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 国务院在《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等文件中已经在税收政策方面做出了一些突破,但这些政策仅在各试点地区(经国务院批准)执行,没有在全国范围推开,并且各试点地区的实际税收优惠水平又各不相同。同时,由于没有实施细则,政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工资总额过于笼统,忽视不同企业工资水平差距而“一刀切”等问题。关于运营企业年金机构的税收政策,特别是关于信托机构的税收政策,目前也未予以明确。

2.2 现行企业年金核算存在的问题

2.2.1 企业年金的会计规范不全面 我国企业年金采取先由企业及其职工缴费,交由受托人选择的专业机构进行投资运营、基金托管、账户管理,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因此企业年金的会计核算主体应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本身,二是企业年金基金。

2.2.2 缴费所采用的管理模式的不足 从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中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年金被限定为缴费预定的个人账户方式(dc模式),年金基金管理的法律形式被限定为单一的信托模式,但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信托制度和产权制度还不够明确。因此,单一模式的管理与经营很可能隐藏巨大的金融风险,也不利于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向多元化发展。事实上,在确定缴费型计划(dc计划)中,退休人员的企业年金受益取决于资金积累规模及其投资收益。鉴于我国国情,dc计划最大的缺陷是:老员工的企业年金累积时间太短,即便企业为其多缴费,最后领取的养老金也非常有限。由于企业的决策层一般年龄比较大,所以在推进企业年金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一定的阻力。

2.2.3 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首先,财务报表构成不够完整。企业年金基金与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都有关联,对于由谁来编制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以及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对企业年金相关信息披露的责任是什么《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都未明确。其次,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充分。《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只设计年金专用的资产负债表和净资产变动表,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受益人不能够直观地从现有报表中了解到年金资产的收益情况。

3 完善企业年金会计的对策

3.1 加快企业年金发展的脚步

3.1.1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权利与义务要平等,竞争环境要公平。2007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将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制统一起来,就是国家努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的一种取向,但还需要在其他方面继续努力,真正让所有企业都成为市场中的平等主体。在市场公平、主体平等竞争的条件下,效益较好的企业自主选择建立的企业年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年金,它是企业发展良好的一个标志。

3.1.2 促使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走向成熟 企业年金是社会保险这一法定制度的补充保障,因此,在推动企业年金发展的同时,应当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即将共同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走向定型与成熟作为发展企业年金的必要条件。只有将法定社会保险尤其是法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石建设牢固,企业才可能在既定的基本保障制度之上考虑企业年金机制。

3.1.3 加强对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 国家税制对企业年金的支持要尽快明朗并达到可操作化。给企业年金以税收优惠是国家利益的一种具体体现,因为政府的核心任务是保障民生与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增进国民福利是政府的根本职责所系,而企业年金是能够增进福利的机制,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来调动企业增进劳动者的福利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政府效能最大化的一个方面。

3.2 健全现行企业年金会计核算

3.2.1 明确企业年金会计主体 新颁布的《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准则从2007年才正式实施,目前对企业主体的年金会计规范缺乏,所以必须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借鉴国外有关企业年金会计的理论架构,逐步构建年金会计体系、规范年金会计的核算。而企业年金会计体系的构建,首要问题是界定会计主体以及划分会计处理的归属。在企业年金筹集及缴费环节的第一阶段的会计主体为企业(缴费单位),会计处理遵循传统会计基本理论。

3.2.2 继续研究确定给付型年金模式 db计划下,企业承诺在职工退休时按退休前的工资水平支付一定数额的退休金,满足退休职工的正常生活需要,故能真正发挥养老金计划的社会保障功能。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中的社会统筹部分从性质上看属于db计划,但会计处理建立在dc计划之上,没有反映退休金计划的实质。

3.2.3 重视年金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会计报告上,对企业年金会计信息应该充分完整的披露。企业年金经历两个会计主体,因此企业年金的会计报告也应该包含两个主体的会计报告。同时,在企业年金会计报告中应充分披露与企业年金有重大关联的管理人的信息与责任。另外,企业年金是退休金的一部分。其运行不仅涉及到所有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运行。因此,应实行企业年金会计报告定期报送、鉴证制度;定期公布个人账户信息,以便于了解企业年金的运营状况,评价企业年金管理的绩效,确保企业年金制度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杨晓红.企业年金会计处理问题的理论探讨与适用分析[j].商业会计.2006,(5).

[2]孙建勇.企业年金管理指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企业会计篇4

目前,我国缺乏庞大的高素质会计师和精算师队伍,中小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也很缓慢,这些都是阻碍企业养老金会计发展的因素。尽管如此,在这些障碍得到克服以后,我国未来的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应该有一个新的框架:基本养老保险部分采用既定受益计划下的核算方法,并采取非资本化观点处理养老金资产和负债;补充养老保险部分采用既定缴费计划下的核算方法,重点在于披露部分。

关键词: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养老金计划、养老金会计

Abstract

Sincetheproblemaboutagingpopulationsbecomesmoreandmoreserious,Chinahasbuiltthemodeofinstitutionaboutpensionofthreelevelsafteraseriesofreformandinnovation.However,theenterprisepensionaccountinginourcountrystillhasamanyofdrawbackintheareaofbothacademicexplorationandapplication.Forinstance,itiswrongtoapplythesameapproachtotreatbothbasicpensionandsupplementaryindustrialpension;basicpensionshouldnotberegardedasDCplan;andthereisnoenoughrequirementaboutdisclosureofsupplementaryindustrialpension.So,itisimportanttolearnsomeexcellentexperiencesofothercountriesandtogivesomeadvisementinhowtoimprovetheaccountingtreatmentofenterprisepensionplansinourcountry.

Now,Chinaisshortofaccountantandactuaryhighlyeducated,theenterpriseannuitymarketofsmallandmiddleenterprisesdevelopsslowly.Theyarealltheobstructioninthedevelopmentofenterprisepensionaccounting.Nevertheless,iftheseproblemswerebesettled,wewillhaveanewmethodinpensionaccounting:inthebasicpensionpart,itwilldesignthepensionaccountingmodel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regardingthebasicpensionasDBplan;inthesupplementarypensionpart,itwillconsiderthesupplementarypensionasDCplanandemphasizethedisclosure.

Keywords:basicpension,supplementarypension,pensionplan,pensionaccounting

目录

一、序言1

二、文献综述1

三、研究背景2

(一)养老保险发展简史2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变革2

四、国外养老金会计处理方法分析3

(一)美国的养老金会计3

(二)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养老金会计4

五、我国养老金会计处理方法分析5

(一)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5

(二)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5

六、对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的发展建议6

(一)阻碍企业养老金会计发展的因素分析6

(二)我国未来企业养老金会计的框架设计7

参考文献免费

一、序言

随着“银色潮流”席卷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逐步上升,能否实现“老有所养”成为判断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我国而言,薄弱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有关专家预言,我国将在本世纪中叶步入一个老龄化的社会阶段。因此,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针对养老保障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形成了目前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在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中,第一层次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为广大退休职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它的覆盖面最广,也是我国养老保险的基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性地位不会改变。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统帐结合的方式,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企业只负责缴纳社会统筹部分,需要对这一部分的养老金费用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

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职工退休后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所以这一层次的养老保险是解决我国城镇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破口。尽管目前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年金替代率都很低,但不可否认它仍然是未来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为了激励员工、吸引人才,为员工提供退休后的养老金承诺也是十分必要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可以预见,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费用在企业支出中所占的份额将会逐渐增加。这一点应当在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中有所体现。

在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中,将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费用合并为养老保险费,对其确认、计量以及披露作出了相关规定,形成了我国目前的企业养老金会计。然而,准则中也体现出很多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中的缺陷,企业养老金会计没有充分体现养老金的经济实质,也没有提供足够多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尤其是年金市场发展完善的美国)在企业养老金会计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因此,有必要在参考国外养老金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之上,对我国目前的企业养老金会计提出改进建议,这正是本文的写作目的之所在。

二、文献综述

随着养老金越来越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注,我国的企业养老金会计也逐渐由非规范化走向规范化。目前,在企业养老金会计理论方面,已经就养老金的性质和企业养老金的会计核算原则达成了共识;在操作准则方面,《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06年)中亦涉及到对企业养老保险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1)养老金的性质:从社会福利观到劳动报酬观的转变

季晓东(2001)、候新霞(2004)等均指出:社会福利观认为,职工退休后不再从事劳动却仍然可以领取养老金,是政府在宏观经济领域发挥功能的结果,是对国民收入所进行的再分配。因此,养老金在实质上隶属于社会福利的范畴。与此相对应养老金成本的会计处理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企业在职工的在职期间并不确认养老金成本,只在实际支付时列入营业外支出或管理费用。劳动报酬观认为,职工之所以可以在退休之后领取养老金是因为他们曾经为企业提供了劳务服务,养老金与工资一样,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不同之处仅在于养老金是以“递延工资”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在会计核算中,不论养老金实际支付与否,都应当在将来有权取得养老金的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将养老金成本系统地、合理地分配于各会计期间和各成本项目。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功能来看,其性质应该采纳劳动报酬观的观点。

(2)养老金会计核算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

由于将养老金的性质定位于劳动报酬观之上,潘秀芹(2005)、金旭光(2003)等认为养老金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是劳动报酬的递延支付。因此在职工提供服务期间,企业在支付工资的同时,还要及时确认和计量这部分延期支付的附加价值,并计人当期成本;企业在获得了职工提供当期服务的权利时,也就负有了确认养老金负债的义务。企业的养老金费用必须在相关的权利义务发生当期进行确认和计量,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费用。这种分期计入与权责发生制原则相一致的,是权责发生制原则内在要求的体现。另外,养老金的会计核算还应该符合配比原则。养老金成本的发生是以职工提供劳动为依据,是其劳动报酬的一部分,而职工在付出劳动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价值,带来了相应的经济效益。因此,针对企业提取的养老金所作的会计核算要满足配比原则的要求。

在不同的养老金计划之下会计核算方法有所区别。通过潘秀芹(2005)、候新霞(2004)等学者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既定缴费制的会计核算较为简单,由于不对未来的养老金支付水平做出承诺,企业在每一会计期间仅就其应当缴纳的养老基金确认为相应成本费用,当实际缴纳金额与按公式计算出的金额不符时才确认负债(应付养老金)或资产(预付养老金)。既定受益制的会计核算则涉及到养老金成本的分项计算、养老金负债和养老基金资产的核算等十分复杂的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使得企业养老金会计只能采用既定缴费制下的会计核算方法。季晓东(2001)仔细剖析了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在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应该采取既定缴费型养老金计划来进行会计核算。当然,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成熟,企业养老金会计,尤其是大企业的养老金会计可以逐步过渡到按既定受益制计划来进行基本养老保险部分的会计核算。例如,彭洋(2004)提出:中国应该建立混合型养老金计划的模式,相应地,以既定受益计划的方式核算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金,以既定缴费计划的方法核算企业缴纳的补充养老金。王建刚、王琴(2006)也对我国的企业养老金会计作出了新的框架设计:养老基金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价,养老金负债采用预计养老金负债的计量属性,养老金净成本由当期服务成本、利息费用、养老金计划资产投资收益、前期服务成本和精算利得与损失,以净值列示于损益表。目前,大多数学者将研究方向定位于:在借鉴国外养老金会计核算中的成熟经验的基础之上对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方法的改进提出可行的建议。

三、研究背景

(一)养老保险发展简史

社会的养老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家庭既是生产单位也是消费单位,因此这一时期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丰富、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加,这种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劳动者在年老时丧失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之后,除家庭之外,越来越依赖于社会。这时,就需要由政府出面,运用国家的强制权力来保障劳动者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实行“社会养老”。二战以后,各国养老保险保障水平逐渐提高,表现为保障范围的扩大和享受保障条件的放松。在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如政府财政负担过重、产品成本增加、竞争力减弱、助长部分人的懒惰情绪等等。以政府或国家财政为单一出资人的完全“社会养老”模式出现了危机,养老模式开始向个人养老模式回归,出现了“养老保险私有化”的趋势。目前,根据不同的国情,各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变革

从养老保险的承担者这一角度来看,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新中国成立-1969年,由社会统筹养老保险,职工退休养老是纯粹的社会事务;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企业完全承担了养老保险的义务,职工退休养老由社会事务演变为职工所在单位的内部事务;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形成了目前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第一层为政府通过征税或缴费方式筹集举办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层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国家通过立法鼓励或强制执行;第三层为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个人自愿参加,政府给予政策优惠。

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支柱,职工退休后所领取的养老金中大部分来自于基本养老保险。我国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管理采取统帐结合的方式,即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实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之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不断深入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暴露出来,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的特点契合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的要求,因此,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引入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十分必要的。另外,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建立完善也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提出和确认经历了如下过程:1991年,在《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中,首次提出了“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1994年颁发的《劳动法》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规定:“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养老保险”;2000年,在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国发〔2000〕42号)中,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正式更名为企业年金。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在经济的宏微观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宏观方面,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完善了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推动了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长期投资。微观方面,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强企业凝聚力,还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

四、国外养老金会计处理方法分析

(一)美国的养老金会计

在美国目前的财务会计准则体系中,涉及养老金会计的准则包括:FAS第87号——雇主对养老金的会计处理;FAS第88号——雇主对既定受益养老金计划的结算、削减和终止福利的会计处理;FAS第132号——雇主对养老金和其他退休后福利的会计处理的确认、计量日和披露要求的修正;FAS第158号——雇主对既定受益养老金和其他退休后福利的会计处理。

在FAS第87号中,分别两种不同的养老金计划对养老金会计处理方法做出了规定。

既定缴费计划(DefinedContributionPlan)之下,企业依照一个公式在每段时期支付给养老基金托管人一定数额的资金,养老金的支付水平取决于企业累积缴纳的养老基金及其投资运营所获取的收益。换而言之,既定缴费计划的特点在于企业并不承诺未来养老金支付的具体金额,雇员承担了至其领取到养老金为止的所有风险。

既定受益计划(DefinedBenefitPlan)之下,企业承诺在雇员退休后一次或分次向其支付一定金额的养老金。因此,雇员退休后可获得的福利是确定的,企业除了保证其对养老基金的缴纳可以实现养老金支付承诺以外,还要承担物价变动和投资收益不确定等等风险。

1、既定缴费计划下的养老金会计

既定缴费计划根据某种方法计算出在每一会计期间企业应该向养老基金缴纳的金额,企业的义务仅在于按此计划提存养老基金。因此,会计处理方法十分简单明了。企业各期应确认的养老金成本通常就等于当期应提存的养老基金,会计处理只需借记养老金成本,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如果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应提存的数额与实际提存金额不一致,则确认为一项负债或资产。

2、既定受益计划下的养老金会计

既定受益计划的特征之一在于养老金成本的发生与养老基金的提存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根据劳动报酬观的观点,养老金是企业对雇员承诺的“递延工资”,它的发生是以雇员在职期间对企业提供服务为前提的。再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可知养老金成本的主要内容应该是雇员在某一会计期间提供劳务所能得到的递延工资。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承担了养老金支付的风险,养老基金提存的目的是保证企业将来有能力支付已经对雇员作出的养老金承诺,所以每一会计期间具体提存的金额并不受硬性的约束,也不能作为该期的养老金成本。

递延工资转换成养老金成本除了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外,还涉及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损益、精算假设改变、养老金计划的调整等诸多因素,会计核算过程中需要专业精算师的协助。这些原因同样也导致了养老金成本构成内容的复杂。根据FAS第87号,既定受益计划下的养老金成本包括服务成本、利息成本、过渡性成本、前期服务成本、养老金损益和养老基金资产预计报酬六项。其中,过渡性成本、前期服务成本、养老金损益三项是指它们在当期的摊销额,这样处理的目的在于抹平各会计期间养老金成本波动的幅度。

企业承担的对递延工资未来支付义务的精算现值累积形成了企业的养老金给付义务,也就是企业的养老金负债。与此同时,企业按计划提拨给基金组织并由其管理运营的资产形成了养老金资产。由于对企业和基金组织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在处理养老金资产和负债时,有非资本化和资本化两种不同的观点。非资本化观点认为基金组织是一个独立于企业存在的经济实体,养老金资产和负债都不需要在企业会计报表中反映,当企业向基金组织提存的金额与当期确认的养老金成本不一致时,才会形成资产负债表中的一项资产或负债;资本化观点强调养老金的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由于企业最终负有偿付养老金的义务,因此在会计处理中,企业应该将养老金资产与负债在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在FAS第87号公告以前,关于养老金计划的会计遵循非资本化方法,而在FAS第87号中的规定倾向于资本化方法。

基于以上原则,需要核算养老金资产和负债。养老金负债涉及到两个概念,预计给付义务(PBO)是以未来的工资水平为基础估算出的养老金给付义务;累计给付义务(ABO)则是以目前工资水平为基础估算出的养老金给付义务。根据FAS第87号,企业应将养老金资产和负债相互抵销后在报表中列示净额。在某一特定计量日期,预计给付义务大于养老基金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为基金缴纳不足的预计给付义务,是企业的养老金净负债;养老基金公允价值大于预计给付义务的部分为超额缴纳的预计给付义务,是企业的养老金净资产。养老金净负债或净资产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揭示。同时,在某一特定计量日期将企业的累计给付义务与养老基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应确认养老金负债的下限,并将该差额与企业已确认的应付养老金或预付养老金进行比较,补记不足的养老金负债。

2006年9月29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了最新的养老金和退休福利准则,即FAS第158号《雇主对既定受益养老金和其他退休后福利的会计处理》。

相比于FAS第87号,FAS第158号对养老金会计处理的改变之处在于:(1)合计所有充足资金保障计划的数额并在财务状况表中将这些数额确认为资产,同时合计所有无资金保障计划的数额并在财务状况表中将这些数据确认为负债。也就是将原有的在报表附注中揭示养老金净资产或净负债改为在资产负债表中直接确认为资产和负债(资产和负债同时出现是由于企业参与了多个养老金计划)。(2)养老金成本的内容有所调整。前期服务成本、养老金损益和过渡性成本的摊销额不再确认为期间养老金净成本(NetPeriodicPensionCost)的一部分,而是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OtherComprehensiveIncome).(3)除少数情况例外,计量日必须是企业会计年度的最末一天。

(二)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养老金会计

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IAS19)——退休金费用阐明了退休金费用的确认时间以及应予以确认的金额,还阐明了在企业的会计报表中应揭示的有关信息。

IAS19中,既定缴费计划下的养老金会计处理方法与FAS87中的规定基本相同。除按计划定期提存养老基金以外,企业还有可能同意提供附加的供款金额。若这一部分附加供款金额是参考雇员以前年度提供的服务加以确定,并以此作为对现有雇员在现在和未来提供服务的回报,则该附加供款金额应该在这些雇员剩余的服务年限之内,有规则地分配并确认为费用;若这一部分附加供款金额的受益人是已退休的雇员,则直接在承诺支付该供款金额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既定受益计划下,当期的退休金费用包括:1)当期服务费用;2)前期服务费用、经验性调整和保险统计假设变化而确认的金额。这一部分内容要区别在职雇员和已退休雇员来对待,对在职雇员的部分在其平均剩余服务年限中摊销确认,对已退休雇员的部分在当期一次性确认;3)任何计划的终止、缩减或估算所产生的结果,增加的退休金费用在当期确认为费用,产生的利得在当期确认为收益。

对养老金的保险统计估算方法,IAS19规定,除基准处理方法之外还有允许的备选处理方法。基准处理方法按正常程序进行精算,每个雇员的年度当期服务费用随着退休时间的临近而增加;备选处理方法将养老金费用按绝对数或工资的百分比,在参加养老金计划的雇员的整个服务期限内平均分摊,因此,年度当期服务费用趋于稳定。按照备选处理方法进行保险统计估算会使既定受益计划的养老金在表面上具有既定缴费计划的部分特征。

养老金计划可能同时具有既定缴费计划和既定受益计划这两者的特征。IAS19强调,养老金计划类型的划分,取决于其主要条款和条件所决定的经济实质,即企业是否有义务根据文件的规定或企业的惯例支付其承诺的养老金。

五、我国养老金会计处理方法分析

(一)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

2006年,财政部制定并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新准则的应用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向国际标准趋同的表现,相对于旧准则来说,增加了许多以前尚未涉及的规范范畴,对原有具体准则的改变体现了不同的会计理念。由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具有跳跃性的改变,完全替代旧准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适应期。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对企业养老金会计作出了相关规定。在此准则的总则中,将职工薪酬定义为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其中包括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费是指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将我国企业的养老金计划(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视为既定缴费计划。因此,养老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如下:在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养老保险费,计入存货成本或劳务成本;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养老保险费,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除此之外的其他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在信息披露方面,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职工薪酬有关的相关信息,其中包括应当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及其期末应付未付金额。

(二)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保制度的改革和社保模式的转变,我国企业对养老金的会计核算也有了质的改变。对养老金性质的定位由社会福利观转变为劳动报酬观,在此基础之上,养老金会计核算原则由现收现付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养老金并不是在支付的当期计入营业外支出,而是在向有关机构缴存的当期计入相关成本费用。这种改变使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虽然如此,目前我国的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中仍然存在着种种缺陷,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1、不应将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与补充养老保险费用合并进行会计处理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中的缺陷集中体现在相关会计准则中。尽管新准则已经将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两项内容的养老保险费用纳入了企业会计核算对象之内,规范了我国企业的养老金会计处理,但是,养老金仅仅是作为职工薪酬的一部分从而由《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来规范其会计核算方法。在该准则中,对养老保险费用的确认计量以及披露的规定都是一笔带过,不够详尽。其中一个最大的缺陷在于准则中完全没有体现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区别,而是将二者合二为一,在会计核算方面等同对待。养老金会计核算采取何种方法首先取决于养老金计划所属的类型。在我国目前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每一层次养老保险的具体目的不同。因此,虽然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在形式上都采取了按比例缴费的方法,但它们从本质上来讲属于不同类型的养老金计划,在会计核算时应该区别对待。

2、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不应该采取既定缴费计划的会计核算方法

由于基本养老保险的主要功能是为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那么企业参与这一层次的养老保险就相当于对职工承诺在其退休后支付一定金额的养老金。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用是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来计算的。IAS19中指出,养老金计划可能同时具有既定缴费和既定受益两种类型计划的某些特征,但究竟属于何种类型要由经济实质来界定。其中,企业是否对未来支付水平做出承诺是进行判断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应当属于既定受益的养老金计划。当然,现阶段广泛地要求我国企业以既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方法来处理基本养老保险费用是不现实的,因为存在企业养老金构成模糊、会计人员素质有限等障碍。但是,在一些大型的,条件成熟的企业可以采用既定受益制养老金会计。

3、补充养老保险费用的披露要求未作规定

从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部分的会计核算应该采取既定缴费制下的方法,将每个会计期间应该向基金组织提存的金额确认为相关成本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中对养老保险费的确认和计量即采取了这种方法,但对它的披露要求则没有作出相应规定。由于企业对补充养老金的计提具有相对较大的自主性,为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对补充养老保险费用的会计处理应该要求更详尽的披露内容。IAS19要求,既定缴费计划下的披露内容应包括:1)对各项计划的一般性说明,包括受益的雇员群体;2)在当期确认为费用的金额;3)与退休金有关,并且影响当期与前期可比性的其他任何重大事项。

六、对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的发展建议

(一)阻碍企业养老金会计发展的因素分析

我国的企业养老金会计已经有所发展,但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目前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养老金会计的国际标准之间尚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然而,在其继续向前发展的道路上也存在很多障碍,形成了较大的阻力。而这种阻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与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相关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年金发展速度缓慢。

1、缺乏高素质会计师和精算师是主要的阻碍因素

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从经济实质上来说属于既定受益型养老金计划,随着企业年金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完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也会逐渐向既定受益型转变。因此,我国未来的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将会立足于既定受益计划。而既定受益计划下的养老金会计十分复杂,这一点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中有充分的体现。养老金成本构成内容多、不易核算,养老金负债和养老基金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困难,这些都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既定受益计划使企业承担了至养老金给付为止的风险,增加了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会计人员需要专业精算师的协助才能完成工作。我国目前尚没有一支足够庞大的高素质会计师和精算师队伍,阻碍了企业养老金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2、中小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缓慢也是阻碍因素之一

不论从微观还是宏观的角度来说,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要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更是要大力发展企业年金。随着企业年金制度的不断完善、扶持政策的陆续到位和监管部门的大力推动,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年金市场潜力巨大。尽管如此,年金市场仍然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国有大型企业在年金市场中充当着“顶梁柱”角色,中小企业的企业年金发展缓慢,截止到2006年2月,中小企业年金基金总额占企业年金基金整体还不到1%。中小企业年金规模的限制不利于规范补充养老保险部分的企业养老金会计,即使准则中对养老金会计有更为细化的规定,也很难在所有企业中得到正确应用。

导致中小企业的企业年金发展缓慢的因素很多。从其自身特点来说,中小企业的劳资问题比较突出,职工权益的保护不够;企业管理手段和管理体制存在较大问题,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没有充分树立人才竞争观念,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手段也比较落后;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劳动力流动性很强,劳动关系不稳定。这些特点都是中小企业发展企业年金的障碍。另一方面,对于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而言,中小企业没有很强的吸引力,也就很难获得比较优惠的管理费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积极性。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使我国的企业养老金会计有进一步的发展,必须首先清除欧阻碍其发展的因素。中小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要依赖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中介机构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合适的企业年金计划,而要使中小企业年金市场能够吸引基金管理机构的注意力则需要政府监管机构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同时,还需要依托国家现有的教育资源,加强相关专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丰富其知识储备,有足够的激励机制导致形成高素质的会计师和精算师队伍。

(二)我国未来企业养老金会计的框架设计

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各方面条件的成熟会推动我国的企业养老金会计继续向前发展。由于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具有自己的特色,尽管企业养老金会计会不断向国际标准趋同,但始终只能立足于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之上,企业对养老金的会计核算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前面所作分析,对我国未来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的框架有如下建议。

1、基本养老保险部分的养老金会计核算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基本养老保险中的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企业只负责缴纳社会统筹部分。这实质上简化了基本养老保险部分的养老金会计核算,因为社会统筹部分的养老保险从经济实质上来说属于既定受益型的养老金计划,而个人账户是完全积累制的,属于既定缴费计划,当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时,企业缴纳的部分只能按照既定缴费计划进行会计核算。因为取消了个人账户中的企业缴费,基本养老保险部分的养老金将采取既定受益计划型的养老金计划。既定受益计划下的养老金成本构成比较复杂,包括服务成本、利息费用、前期服务成本等等,它的核算需要一系列的精算假设。基于相同的精算假设,可以计算出企业承担的养老金给付义务,也就是企业的养老金负债。由于我国的基本养老金由社保机构统一管理,因此养老金资产计量的数据可由社保机构提供。

社会统筹部分的养老金由企业缴纳给社保机构统一管理,从而该部分的既定受益养老金计划有别于国际标准中的定义,未来定额给付养老金的风险并不是由企业单独承担,而是由企业和社保机构共同承担。因此,在处理这部分养老金资产和负债时,采取非资本化的观点。企业将社会保障机构视为一个外在的独立经济实体,社保机构的资产和企业的养老金负债并不在企业会计报表中反映。企业的义务在于向社保机构提存与当期养老金成本相等数额的资金,只有当提存资金与养老金成本不一致时,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为一项资产或负债。并在报表附注中揭示企业养老金给付义务和养老金资产价值的信息。

企业还应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既定受益养老金计划的有关信息做出必要的披露。详细说明企业的养老金计划,说明养老金成本的具体构成项目及其金额,养老基金提存的状况以及主要的精算假设等等。

2、补充养老保险部分的养老金会计核算

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为既定缴费计划,实行参保人员个人账户为基本形式的基金积累制,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保值增值。因此,补充养老保险部分的养老金会计核算相对较为简单,企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企业年金,并确认为养老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新准则中关于养老保险费用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已经体现了上述养老金会计核算方法,但没有对企业年金的信息披露作出相应要求。实行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还需要在财务会计报告附注中披露:

(1)企业年金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该计划涉及的职工和期间、资金筹集的方式等;

(2)当期企业年金费用数,企业年金计划的基金投资收益和基金资产的公允价值;

(3)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提取的企业年金费用总额。

我国目前的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与这种新框架下的核算方式还有一定距离,除了需要克服前面提到的障碍因素以外,还要注意这种养老金计划的转变不能是一蹴而就的,而应该分阶段进行。首先只是在极少数有条件的企业中试行;再根据专业人员素质提高和企业年金发展的状况,逐步扩大采用新的养老金计划及其会计核算方法的企业范围;最后达到条件成熟,大多数企业都能够将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和补充养老保险费用分别核算,且采取不同类型养老金计划下的核算方法,从而完善我国的企业养老金会计。

参考文献

〔1〕李珍、张永勇、张昭华《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选择——以国际比较为基础》人民出版社,2005年,21~35页

〔2〕候新霞:《企业养老金会计及其相关问题探讨》,【学位论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kns50/detail.aspx?QueryID=3&CurRec=13,2004年

〔3〕季晓东:“职业养老金计划相关会计问题探讨”,《四川会计》,2001年第8期,37~39页

〔4〕金旭光:《养老金会计的中外比较研究》,【学位论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kns50/detail.aspx?QueryID=3&CurRec=17,2003年

〔5〕FASB,SFAS87,Employers’AccountingforPensions,1985

〔6〕EdwaedE.Burrows:DramaticNewAccountingRulesforPensionPlans,JournalofPensionBenefits,Autumn2006,Vol14

〔7〕中国注册会计师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高级财务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510~533页

〔8〕IASC,IAS19,RetirementBenefitCosts,1993

〔9〕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国工商出版社,2006年,69~72页

〔10〕潘秀芹:“美国养老金会计及对我国发展的思考”,《山东经济》,2005年第3期,104~106页

〔11〕彭洋:《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问题研究》,【学位论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kns50/detail.aspx?QueryID=3&CurRec=4,2004年

企业会计篇5

2006年2月15日,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并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是我国财政、会计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成为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重要的里程碑。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意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戴维・泰迪指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使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实现了实质性趋同,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升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地位的非常重要的一步”。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二)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会计准则的实施,是科学发展观在会计领域的很好体现。

(三)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

(四)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为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的动因与方向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经济背景。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掀起的会计改革,是一场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在内的国际接轨,但中国会计标准与国际准则仍存在着诸多差异,并且形式上也以会计制度为主,而不是国际上通用的会计准则形式。此次变革是更全面的国际接轨,以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并进一步减少中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会计准则趋同不只是消除境内外会计差异,更是为了消除境内不同会计标准体系的差异。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颁布13年后,中国仍然只有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依然唱主角。境内不同会计标准存在诸多差异,令报表使用者无所适从。此次会计准则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强化准则的作用和地位,弱化、最终取消会计制度。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仍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从而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基本目标是建立起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架构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

第一个层次,是起到统驭作用的基本准则。基本准则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等,相当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第二个层次,即38项具体准则。包括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一般业务准则规范各类企业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与计量要求;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规范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确认与计量;报告准则规范财务报告。

第三层次,应用指南。金融类、非金融类两大类会计科目报表体系。这是起辅助作用的应用指南。

四、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重大突破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不仅是重新颁布,更重要的是在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计量属性和财务报告等方面的重大突破。

(一)富有新意的会计要素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要素的诞生是仔细斟酌的结果。它用“经济利益的流动”作为主线,贯穿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项要素之中,把所有会计要素都有机联系在一起。资产是预期经济利益在一定的会计期间任何时点的拥有或控制;负债是预期经济利益在未来流出的现时义务;所有者是在一定会计期间的任何时点,企业对预期净经济利益的拥有或控制;收入是一定会计期间内与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是一定会计期间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利润是一定会计期间属于收入(利得)的经济利益流入扣去属于费用(损失)的经济利益流出的净额。

会计要素符合中国国情。基本准则第三章到第八章分述会计要素,它包括每个会计要素的定义(特征)和确认标准。这也体现我国基本准则的另一特色,对于会计要素来说,一是要识别;二是要在财务报表中加以确认,那就是说会计要素的定义是为了会计要素的确认,两者密不可分。我国的基本准则分别每个会计要素,把它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写在一起,不仅顺理成章,而且便于财务会计人员使用。例如,看懂第20条,就可分辨每一交易或事项中的项目是否属于资产。再看21条,如同时满足两项条件,就可判断该资产项目应当予以确认。而第22条则进一步要求,对于资产项目来说,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确认)。“利润”要素具有中国特色,反映了我国企业对利润指标的非凡重视。

(二)启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术语

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会计核算原则的形式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新准则中“会计原则”成为历史称谓,进入会计博物馆,启用国际广泛采用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称谓。会计师国际联合会公立单位委员会制定的“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IPSASs)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的附录2“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征”中指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使财务报表向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的属性。”并且提出了四项主要质量特征: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相关性(Relevance)、可靠性(Reliability)、可比性(Comparability)。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会计信息应具备两项主要质量:相关性(Relevance)和可靠性(Reliability)。如果两者能同时增进最为理想,但经常是此消彼长,但如果其中之一缺失,则该信息毫无用处。

新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提法与国际趋同,第二章第12-19条虽没有直接使用真实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一致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术语,但其实就是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新准则中没有列出层次,不曾明确哪些是主要质量要求,哪些是次要质量要求。但从排列的顺序看,大体上可以显示:可靠性和相关性优先予以考虑,表明两者是主要质量。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更加特别地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据统计,在39个会计准则中86次出现“可靠”二字,表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倚重。

可靠性是首要的质量特征。“如实反映”和“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正如基本准则第12条所指出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一项基本质量要求。它必须建立在如实反映和内容完整之上。如实是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其程序是通过确认、计量与报告。这一点是同第5条“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是互相呼应的,基本准则第5条旨在明确会计主体;基本准则第12条则进一步肯定所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交易与事项应当是企业实际发生的。既不是虚构的,又不是未来的。这样,交易与事项的不确定性便被排除了。

(三)会计目标的突破

新的基本准则第4条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1921年美国的一本著作最早提出“会计目标”一词。到20世纪70、80年代,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形成了两个代表性的学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受托责任观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会计学家井尻雄士(Yuji Ijiri)、恩里斯特. 帕罗科(Ernest J .Parlock)等。该观点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以历史的客观信息为主,着眼于财务会计的传统角色,不考虑受托者如何理解并利用这些信息去制定什么决策。决策有用观主要代表人物是:罗伯特・N・安东尼(Robert NAnthony)、罗伯特.T.斯普劳斯(Robert T. Spruse)、E・S・亨德里克森等,美国会计学会AAA和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FASB也是主要倡导者。该观点认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对他们决策有用的信息,着眼于财务会计的现代角色,强调会计信息系统在提供信息时,应该考虑信息使用者可能的决策需要,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企业管理当局和政府。简言之,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会计目标就是向资源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情况;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新准则中正式出现“财务报告目标”,并且一改过去决策有用论占上风的局面,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的统一,这是我国会计目标的一大突破和进步。

(四)进一步丰富了会计基本假设

无庸置疑,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新准则第9条指出: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增加了“权责发生制”这一新的会计基本假设。

(该观点由葛家澍先生最早提出,见“关于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会计研究》2002.1)

(五)首次出现计量属性

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YuriIriji在他的名著《会计计量理论》(《Theory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1979)指出:“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新准则中规范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5种计量属性。

在会计的记录和报告中都不能没有“金额”,而在会计确认中,即使肯定某个项目已符合要素的定义,如果它不能计量甚至不能可靠地计量,都不能予以确认。会计确认与计量反映了会计质与量的规定性。

会计计量模式本来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方面组成,由于计量单位已经列入第一章总则之中,当作会计的基本假设。所以第九章主要规定历史成本等五种计量属性,其中有些计量属性是第一次出现于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之中,如历史成本(过去均采用实际成本或原始成本)。但有的计量属性和现值在国外还有争议,美国第7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就认为现值只是在初始计量时采用历史成本或现行成本(重置成本)之后的一种摊销方法,而不是一项计量属性。

我国的基本准则对于企业采用何种计量属性,不是由企业计量对象的性质自由选用的,它是一项由具体准则明确规定的会计政策。这是因为,会计属性的自由选用,不但影响财务报表的可比性,而且有可能会为财务欺诈、会计作假打开一个方便之门。

在第九章会计计量中,第42条再一次强调信息的可靠性,要求一般按历史成本计量,如果采用其他计量属性,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的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显然这是为制定具体准则作出的指导原则。因为第41条已规定,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

凸显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为,公允价值(fairvalue)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最大的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市场的确认,是一种具有明显可观察性和决策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而且是衍生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这是因为很多金融工具的交易或事项并未实际发生,不符合传统会计的计量标准,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解决这一问题。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做出了重大调整,不再强调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其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相对国际会计准则来说,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公允价值的使用程度上,新准则在公允价值的使用上相对国际准则强调公允价值作为基准计量基础而言,仍然有一定的保留。例如,《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对投资性房地产引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一步明确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及其信息披露,并认为这些投资性房地产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地取得,应当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六)创新的财务报告

在基本准则中,增加了财务报告,这是一个创新。为了同国务院颁布的《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协调一致,准则第十章采用了“财务会计报告”的术语。其中涉及到的核心部分仍沿用“会计报表及其附注”,而尚未采用国际流行的“财务报表”一词。但分析其内容,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所列报的信息,就是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在本章中,还出现了“披露”这个术语。“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可以说,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准则几乎等同于西方国家的概念框架。全部基本准则如不看表述的用语,而看表述的实际内容,它已完整地体现了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即:基本假设与目标(总则)+会计信息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计量+财务报告。

五、结束语

我国新的企业基本准则,可以充当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框架。新准则的颁布实施带来了一场新的学习的革命,

企业会计篇6

一、企业经营业绩分析

财会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是比较关注的,比如收入、利润等指标完成情况如何,同以前年度同期相比有何变化等。具体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分析企业收入的构成情况

企业的收入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最重要的收入指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采用本期收入和以前年度同期相比较,一般使用最近三年的数据为好。在主营业务收入分析过程中还要注意各收入项目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以便了解企业主营业务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主营业务收入应占有企业总收入的绝对份额,否则,该企业被认为是处于非正常经济状态或主营业务不突出。

(二)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利润指标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之一,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水平和企业发展前景。通过观察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及营业外净收入在企业利润总额中所占的份额,还可以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

(三)分析成本费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成本费用是影响企业经营利润的重要因素,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成本费用越低,企业的利润就越大,反之亦然。这可通过销售利润率或成本费用利润率来验证。同时需要对成本费用作进一步的分解,以便了解各成本费用项目所占的比重,从而使企业管理者可以有的放矢的压缩有关开支,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二、资产管理效率分析

对于企业来说,各项资产运转能力的强弱,体现了管理者对现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资产使用效率越高,周转速度越快,反映了资产的流动性越好,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企业的资产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对资产管理效率的分析,主要是通过以下指标来进行,即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投资报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对应收帐款周转率,通常可采用帐龄分析法,重点分析应收帐款的质量状况,评价坏帐损失核算方法的合理性,对于呆帐和坏帐,还要具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对存货周转率的分析,主要是将这一指标与同行业和企业以前年度同期进行比较,同时还要对影响存货周转速度的个别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存货周转情况,以找出影响存货周转率水平的根本原因。

对投资报酬率的分析主要是看投资期限和投资回收期,从而可知企业的投资是否有效,投资风险的程度有多大。

对三大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总资产)周转率的分析,主要是看企业对资产的使用效率,是否有不良资产。

三、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偿还短期和中长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是债权人最关心的,鉴于对企业安全性的考虑,也越来越受到股东和投资者的普遍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主要是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来进行。

1.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为2时比较理想。但对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求,如非生产性企业,由于存货较少,流动性资产主要是现金和变现能力较强的应收帐款。其流动比率较低也是合理的。

2.一般而言,速动比率1比较适合。但由于流动资产中有可能存在帐龄较长的应收帐款,所以,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会受到影响。为弥补该比率的局限性,较客观的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还可以用超速动比率来进行评价。该指标是用企业的速动资产,即用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和信誉好客户的应收帐款来反映和衡量企业的变现能力及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该指标由于剔除了与现金流量无关的因素如待摊费用和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如信誉不高客户的应收帐款,因此,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变现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

试谈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析来自:免费

3.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为60%较适宜。比率过低,说明企业负债经营的意识不强,比率过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太大。

4.对于股东权益比,该指标值大,说明高风险的财务结构,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较低;而该指标的值小,是低风险的财务结构。

5.利息保障倍数说明的企业利润偿还借款利息以后还有多大盈余。该指标值越高,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小,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强。

四、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用来反映企业创造净现金流量的能力。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的信息及变动的原因,预测未来期间的现金流量,评价企业的财务结构和偿还债务的能力,判断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对现金收支进行调节的余地,揭示企业盈利水平与现金流量关系。由于现金流量的客观性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对其他指标的分析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1.现金流量与销售收入比。该比率说明了每实现一元销售收入所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经营产生现金流量的效果越好,支付能力越强。

2.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该比率说明了每实现一元营业利润所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实现帐面中流入现金的利润越多,企业的营业质量越高。

3.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该比率说明了每实现一元净利润中所获得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的数量,反映企业净利润的收现水平及企业分红派息的能力。

4.资产的现金净流量回报率。该比率反映了每一元资产所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

5.负债现金流量比率,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平均流动负债的比率。由于有利润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所以,利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负债现金流量指标,能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偿还当期流动负债。

五、对财务会计报表附注的分析

由于会计报表中所规定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和规定性,只有提供定量的财务信息。而会计报表附注作为会计报表的重要补充,主要对会计报表不能包括的内容或者披露不详尽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对这些重要事项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报告使用者进一步了解企业动态,从这些附注中找出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从而作出投资决策。这些附注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来说有价值的主要包含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关联易。

1.对或有事项的分析。企业的或有事项指可能导致企业发生损益的不确定状态或情形。因为或有事项的后果尚需待未来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予以证实,所以企业一般不应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但必须在报表中披露,这些常见的或有事项有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等,这些事项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的损失,是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这些事项对企业来说有有利的和不利的方面,财务报告报告使用者通过对日后事项的分析,可以快速判断这些重要事项将对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还是企业将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

3.关联易。企业的关联易,是关联企业之间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交易。对这些交易,我们应着重了解其交易的实质,了解企业被交换出去的资产是否是企业的非重要性资产,而被交易进来的资产是否能在未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企业会计篇7

一、生产过程结转业务的会计核算

(一)制造费用结转在制造成本法下,产品的成本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在生产过程中,设置“生产成本”账户来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企业发生的直接费用计入“生产成本”的借方,企业平时发生的间接费用先计入“制造费用”的借方,期末时,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期末结转制造费用时,借记“生产成本”的相关明细科目,贷记“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例1]31日,分配结转本月制造费用17610元到甲产品、乙产品的生产成本中(按甲产品、乙产品的生产工时进行分配,其中甲产品生产工时为300工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200工时)。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10566

——乙产品7044

贷:制造费用17610

(二)完工产品成本结转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产品生产完工验收入库。对完工入库的产成品,企业设置“库存商品”账户,该账户用来核算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因此,当产品完工入库时,应将其生产成本从“生产成本”账户转入“库存商品”账户,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即借记“库存商品”的相关明细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的相关明细科目。期末“生产成本”账户结转后如有余额表示本期尚未完工的在产品的成本。

[例2]31日,本月生产的甲产品和乙产品全部完工入库,结转本月生产完工验收入库产品的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42566

——乙产品10492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42566

——乙产品104920

二、供应过程及销售过程中结转业务会计核算

(一)供应过程中材料采购成本结转在供应过程中,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业,设置两个账户来记录材料的采购成本。一是“在途物资”账户:核算企业购入尚未到达或已到达但尚未入库的各种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借方登记企业购入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贷方登记验收入库的材料物资的实际成本;二是“原材料”账户:核算企业库存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借方登记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因此。当企业购入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入库时应将其采购成本计人“在途物资”的借方,验收入库后应结转材料的采购成本。即借记“原材料”,贷记“在途物资”。

以甲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2007年12月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说明各个结转业务的会计核算如下:

[例3]4日,从乙企业购入A材料200吨,单价50元,增值税税率17%,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A材料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700

贷:银行存款11700

[例4]6日,上述购入的A材料已到,并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A材料10000

贷:在途物资——A材料10000

(二)销售过程申己销产品成本结转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设置“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因此,企业已确认销售的产品成本,应从“库存商品”账户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即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

[例5]31日,结转本月销售甲产品销售成本12769.8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甲产品12769.8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12769.80

三、利润形成与分配过程中结转业务的会计核算

(一)期末收益类账户结转期末时,企业为了核算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设置“本年利润”账户,该账户借方登记期末从“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损益类账户中费用类账户的转入数;贷方登记期末从“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损益类账户中收益类账户的转入数。因此,期末时应将收益类账户的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即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贷记“本年利润”。期末收益类账户结转后无余额。

[例6]31日,结转本月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24000元,其他业务收入20000元、营业外收入8000元。

借:主营业务收入24000

其他业务收入20000

营业外收入8000

贷:本年利润52000

(二)期末费用类账户结转同样,为了计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期末时需要将损益类中的费用类账户的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即借记“本年利润”,贷记“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营业费用”、“所得税费用”等。期末费用类账户结转后无余额。

当所有收益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的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时,“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合计数减去借方合计数后,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新晨

[例7]31日,结转本月主营业务成本12769,80元、其他业务成本10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340元、营业外支出2000元、管理费用9312元、财务费用1000元、销售费用5452元。

借:本年利润40873.8

贷:主营业务成本12769.8

其他业务成本10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340

营业外支出2000

管理费用9312

财务费用1000

销售费用5452

[例8]31日,结转本月已缴纳的所得税费用2781.55元。

借:本年利润2781.55

贷:所得税费用2781.55

(三)年终本年利润结转年度终了,企业应将“本年利润”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该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若“本年利润”账户为贷方余额,结转时借记“本年利润”,贷记“利润分配”;若“本年利润”账户为借方余额,结转时借记“利润分配”,贷记“本年利润”。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例9]31日,计算并结转本月的“本年利润”账户余额

“本年利润”账户余额=52000-40873.80-2781.55=8344.65(元)

借:本年利润8344.6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344.65

(四)年终结转利润分配年度终了,企业按照一定程序分配净利润后,应将“利润分配”账户的各个明细账余额转入“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明细账。结转后,“利润分配”账户只有“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有余额,其他明细账账户均无余额。结转时,借记“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贷记“利润分配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利润分配一应付股利”等明细账户。

[例10]31日,企业净利润8344.65元,按照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照5%的比例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按照净利润的50%计算应付投资者利润。

借:利润分配——法定盈余公积834.47

——任意盈余公积417.23

——应付股利4172.33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834.47

——任意盈余公积417.23

——应付股利4172.33

[例11]31日,结转“利润分配”各个明细账余额。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424.03

贷:利润分配——法定盈余公积834.47

——任意盈余公积417.23

——应付股利4172.33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账余额=8344.65-5424.03=2920.6(元)

上述各结转业务的会计核算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企业会计篇8

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得到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管理边界不断延伸,但是我国的企业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面对激烈的市场环境时显得力不从心,内部管理机制非常不成熟,导致我国的会计审计和会计核算工作存在严重的问题。

1.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企业的会计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在于会计审计,而几乎所有企业的会计审计工作人员都是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这导致了会计审计工作在先天上存在着依附、不独立的特性,会计审计工作在展开过程中受到利益的约束和权力效力的制约,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难以得到保证,会计审计工作也就难以对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于企业的所有者来说,会计审计工作形同虚设。

其次,会计审计工作缺乏合理的管理体制。会计审计工作在本质上是要促进企业的审计人员自觉地履行自身的职责,遵守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使得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能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但是国家宏观和企业微观在运用会计审计工作时却对会计审计的作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得会计审计工作在应用的时候出现差异和分歧。国家要求会计审计在工作中将重点放在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之上,防止企业出现舞弊或者重大舞弊现象,侧重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而企业更多的是要求内部审计工作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做出综合性的谋划和建议,侧重于会计审计决策作用的发挥。在有限的人力和时间范围内,对会计审计工作侧重点的要求不同必然导致程序和实践的冲突,使得会计审计工作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

最后,企业和单位的领导对会计审计工作的重视明显不足,对会计审计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会计审计工作的专业素质不高,在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时显得捉襟见肘、疲于应付。

2.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我国企业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定位不明确。绝大多数企业对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单独地将会计核算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开展,将会计核算工作和其他审计工作融合到一起进行,会计核算界限不清晰,财务会计人员往往身兼数职,财务会计人员在自身的专业素养、工作精力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会计核算工作在企业中一直处于被动和消极状态。

其次,我国的会计核算工作没有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作保障。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往往手动管理层的行政指导,在企业中是上下级的关系,这就出现了管理层干预财务核算监督职能发挥的弊端,导致了我国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难以得到保障,企业内部经济腐败现象严重。

最后,我国的企业在安排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时缺乏统一和科学的制度安排。在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工作属于被动工作,是以企业的需要为中心展开的,而会计核算和审计的战略引导和规划作用根本没有得到展现。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失真情况严重,存在很多人为的目的性操作。

二、解决会计审计问题和财务会计核算问题的方法

1.解决企业会计审计问题对策。首先,要切实保证会计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赋予会计审计部门较高的权利职能,减少企业管理领导层可能产生的权利干涉或利益影响,独立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全过程,只有审计部门独立性与权威性的提升,才能真正实现会计审计职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其次,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审计监督机制,企业要学习引进现代化企业管理监督理论,完善自我约束!监控职能,以经济效益的实现为主线,制定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监督机制,创造良好的内外部会计审计监督环境,最后,加大企业的会计审计投入力度,加强对会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训,提高专业化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实现现代化审计监督手段,推动及时跟踪与全程动态化管理,兼顾职能效率和风险控制,提升会计审计质量。

2.解决会计财务核算问题对策。首先,明确会计财务核算的主体,有条理!分层次的区分会计核算主体,划分会计核算阶段,才能保证财务核算工作的有序细致展开,发挥监督职能,其次,完善财务会计核算规范管理机制,对会计财务核算中的会计分析!财务处理!成本核算等工作及程序进行制度性规范,帮助企业增强财务掌控及预测决策能力,实现会计核算的体系化建设,最后,强化对企业财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完善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训及专业技能培训。

上一篇:中小企业范文 下一篇:激励机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