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11-06 21:45:46

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篇1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择偶;理论

中图分类号: C9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2-143-2

1 关于择偶的定义

择偶,简单来讲是指选择配偶,而配偶又称“夫妻”,指合法婚姻中男女双方的关系,它是建立婚姻的第一个程序。从本质上说,择偶是基于两性亲密关系而建立的正式的承诺性法律关系。最先对择偶进行解释的,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强调择偶行为是个人生理心理需要的满足性选择,而非社会决定。社会学家爱德华进一步明确了择偶需要的内容,择偶双方资源交换,实现利益最大化。温奇的需要互补理论也明确表示,择偶与两性心理需要相辅相成。进化心理学在择偶行为中首次引入“情感”的概念,认为择偶时双方生理、心理、认知层面共同建立的情感回应。我们可以将择偶定义: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寻找满意的、相爱的婚姻伴侣的过程。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为方便取样,近年来的择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研究取向集中于择偶标准方面。研究发现,大学生择偶呈现轻物质、重精神的倾向,重视相爱双方,看重人格品质、兴趣匹配等,观念有所淡化,不太在乎家庭经济等社会背景因素。但大学生群体比较特殊,他们文化层次相对较高,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社会人身份,年龄偏小,还未进入择偶阶段,更多地选择恋爱对象而非婚配对象,思想偏理想化,信效度有待考证。

2.2 社会媒体信息采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择偶方式也呈现多元化,90年代研究主要从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的征婚广告或婚姻介绍所登记信息中收集数据。近年来电视相亲节目如《我们约会吧》、《非常勿扰》中也提取了大量有效素材,而随着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收集更加具有时效性和普遍性。大量数据统计发现,随着信息媒介的更新换代,择偶从追求物质满足转变为个人情感需要的满足。但是,跟踪调查发现媒体征婚的成功率普甚至不足0.1%,说明问卷调查研究结果与实际择偶决策有很大的偏差。

2.3 实地考察研究

实地考察主要针对特定地区或特殊民族择偶行为,研究者深入实地与当地人同吃同住,使用田野法研究当地人择偶形态。此类研究可信度较高,但必须破费大批的人力、物力,且考查时间漫长,不是目前择偶研究的主流。还有少数研究者采取实验室实验研究,严格设定变量,从更加微观的角度考察择偶线索。

3 择偶理论

择偶包含了个体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社会心理学择偶代表理论经过了社会交换理论、需要互补理论、婚姻市场理论的发展。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进化心理学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理论依据,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择偶理论。

3.1 社会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

①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由爱德华提出,认为择偶是一种交换行为,受经济学影响,前提假设理性人,择偶双方通过交换自身资源获得共赢,用经济学角度表述,择偶是一场能使双方共同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男性提供社会经济地位和物质保障换取女性的性和家庭服务,获得家庭权力;女性利用年轻、美貌、身体换取经济地位,获得抚育后代的物质保障。社会交换理论发展延伸出结构性权力优势假说,进一步解释两性择偶标准差异原因――经济权力不平等,男权社会背景下,女性社会经济地位明显处于劣势。

②婚姻市场理论。男女双方交换供需资源,同时扮演买方和卖方,形成市场,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类似经济学中市场交易的择偶环境称为“婚姻市场”。男女双方在婚姻市场中为了寻找到最优质配偶,会产生争夺配偶现象。婚姻市场受供求关系平衡影响,主要涉及男女性别比例,根据中国最新人口性别比例统计,男性比女性多三千多万人,“婚姻市场挤压”形象显示了性别比失衡,数千万男性将被迫单身。而上世纪80年代,越南因战争死伤大量男性,女性就处于劣势地位,造成一夫多妻制。未婚男女的优势资源是无形的交易物品,当然,不同于实际买卖市场中“讨价还价”,择偶有时更多的是一种带有个人主观情感色彩的选择行为。婚姻市场根据个人择偶价值观的不同,资源价值评估带有浓烈的个人色彩。

③择偶梯度理论。择偶梯度理论指男性要求配偶在年龄、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比自己稍差或相当,而女性则倾向于选择在年龄、文化程度、社会地位、薪资收入等方面高于自己的男性为婚配对象,也就是“男高女低”婚配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另一种表述方式。该理论与中国传统社会男尊女卑文化不谋而合,事实上,我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低娶高嫁”、“郎才女貌”婚姻制度暗合择偶梯度理论,即便社会发展至今,大量调查报告仍然显示男高女低婚配模式依然是择偶主流导向。

④社会心理学择偶理论的共性。社会心理学理论强有力的立足点是,择偶偏好一定会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总结以上理论的共同特性,不难看出择偶共同遵循“同类婚原则”和“邻近性原则”。同类婚原则是指具有相似或相同特征的人相互更具有吸引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程度、价值观、民族、社会地位、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这可以有效解释我国传统“门当户对”择偶制度的合理性。“邻近性”原则是指有地缘(住得近)关系或者业缘(共同的工作、学习和社交空间)关系的人更容易成为婚配对象。即便是社会开放,网络发达的现代,婚恋双方是同学或同事关系的依然是占最大比例的,通过共同的亲戚朋友介绍认识的其次。

3.2 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

进化心理学所有理论模型都是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衍生而来,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适应性,和“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作用。进化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机制是随着适应性问题的解决不断进化发展而成的,自然选择那些能够适应社会生存和繁衍的优势基因。进化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为了成功遗传自身基因,男女在择偶偏好方面会自然发展出不同的模块化心理机制,男性偏好有较高生育潜力的伴侣,女性则更加偏爱能够提供资源并且愿意照顾后代的男性。

①亲资模型。Triver认为的亲资理论认为,女性的可生育期较男性要短很多,而女性又要承担生育任务,较男性代价更大。女性对后代有着更多的亲资,因女性怀孕期和哺乳期的资源匮乏,因此,她们更强调男性愿意提供资源和照顾的潜能。

②性策略理论。Buss在亲资理论基础上提出性策略理论,男女两性为获得基因遗传成功,分别面临不同的“适应性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化出不同的选择策略,分为长期性策略和短期性策略。长期性策略强调身体健康、品性相和、价值观相同、有责任感等稳定性特征,双方能够长久相伴共同抚育后代。短期策略仅仅强调性吸引力,目的是获得更多的选择性,两性关系通常是无责任的、短暂的。男性因生育成本低,通常更愿意选择短期性策略以获得更多的基因繁衍成功;相反,女性由于生育成本较大,一般会更愿意采用长期策略以繁衍成功,并获得抚养后代的可持续性资源。

③好基因模型。该理论模型认为,择偶偏好那些具有身体吸引力的个体。身体吸引力代表了更强的适应能力、更高的生育繁衍潜力。我们可以据此理解中国这句古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俊男美女永远是择偶优势方,我们潜意识里希望能够孕育出具有更优秀基因的后代。

4 总结

社会心理学从社会文化、时代变迁等宏观层面总结出人类择偶行为规律,强调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传承。进化心理学从个体择偶偏好的微观层面探讨择偶的心理机制,尤其强有力的解释了两性择偶偏好差异的心理原因,进行心理学认为可以有效整合生物心理性和社会心理性,并最终找到择偶的普适性心理机制,但是,目前的进化心理学理论对由社会文化和历史等因素造成的择偶偏好差异的解释仍然缺乏有效说服力。无论是社会心理学还是进化心理学虽然还不能完全解释人类所有择偶行为,但无疑给我们研究择偶问题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Edward, J. N. Familiar Behavior as Social Exchange[J].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1969,31:518-526.

[2] 钱铭怡.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5):122-128.

[3] 徐安琪,李煜.青年择偶过程:转型期的嬗变[J].青年研究,2004,10(1):14-23.

进化心理学篇2

【关键词】进化 教育 心理学 教学 启示

进化心理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综合了生物学的现论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理论取向。其理论根植于达尔文的进化思想,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观点解释人类的发展,对人类的心理机制提供宏观的解释。人类生来就具有某些不学而能的心理机制,这种机制是我们的祖先在进化的竞争中获胜的遗赠,它促使我们适应某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使我们的生存更有竞争力,这些心理机制仍在我们意识层面下发挥着作用,通过回溯性的研究,可以揭示这些特定心理机制的来源,探明人类的心理本质。

从这一视角切入,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无所不包,几乎囊括了心理学的所有领域。进化论的观点都可以解释一些人类行为,人类的大量认知偏差无疑也都能用“进化”的理论逻辑给予理由充分的解释。作为解释领域的研究,不得不承认进化心理学还是相当成功的,且也提出了相当多独特且吸引人的论点。

进化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始于美国心理学家David C.Geary的研究。他认为进化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现代社会中朴素知识(Folk knowledge)及由此产生的在认知系统中推理和归隐偏差与理论学习和技术学习之间关系的心理学(Geary・D.C,2002)。

Geary区分了个体在信息建构中的初级能力和次级能力。所谓初级能力(primary ability)就指的是人类的朴素知识,这类知识可以促使个体控制社会、生物和物理资源,因为这类资源在物种发展中和个体的生存繁殖密切相关。这类知识是从祖先生存环境中继承而来,人类祖先需要解决一些反复出现的生存问题,一些适应性的解决方案被自然选择保存下来,并发展为人类的某些生物特性。而次级能力(secondary ability)就是科学和学术能力。由此概念的区分就引申出了初级学习和次级学习。

教育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教育就是要缩小初级能力和次级能力之间的差距,教育可以促进次级知识的学习,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也会形成不同的次级能力。

我们在个体日常学习中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每个个体在生命初期能够接受大量的信息,但是并不是每个信息都是由老师给予明确讲授的。一个典型的事例是我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是通过听来完成的,没有明确的指导,这样的学习是无意识的、毫不费力且快速的。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孩子在学习某些知识时十分容易,而对另一些知识会相当费力。这些现象归结起来,是人类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中,朴素知识激活了学习动机,引发了行为以适应环境变化。这些朴素知识是与人类进化历程中所遇到的繁殖生存问题相联系的,它们通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比如婴儿能区分生物的自发动作和非生物动作,生物能够自发做出动作,而非生物则需要借助外部力量运动,这说明儿童能够通过运动的本质来区分生物,而这样的区分能力又是生存所必需的。

进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给予实际的教学以诸多启示,尤其在教育的重新定义,儿童学习性别差异的解释,以及利用初级知识促进次级学习的实施上。

1. 教育行为的重新定义

教育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儿童并没有天生的对次级学习的学习动机。人类进化了的基本动机用于控制个体生活中的重要资源,如食物、人际关系。次级学习的动机不是来自于进化而是对外界社会需求的反应。人类群居的特性导致了儿童的成绩、自尊与父母教养、亲友评价有很大关系。大部分儿童没有足够的学习动机,认知上也没有做好学习次级知识的准备,教育就是教师依据教材引导管理学生学习次级知识。

2. 儿童学习的性别差异

进化心理学探讨了两性在进化历程中认知发展的差异性,如女性具有更好的空间方位记忆,男性方向辨别、心理旋转的能力更强。这种成人的性别差异也可追溯到儿童时期。有研究发现,男女儿童在解决次级数学问题上存在差异,男孩在解决具体数学问题和几何问题时优于女孩。这种次级学习能力的差异即来自于初级能力的进化差异。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关注男女性别差异对他们学习次级知识的影响,可以采用何种教学策略以平衡。

3. 如何利用初级知识促进次级知识的学习

次级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初级知识的基础上,初级知识对次级知识的接受可促进也可阻碍。进化教育心理学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初级知识促进次级知识学习。首先,教育者要了解初级知识与次级知识之间的差异。差异小,教学量的需求小;差异大,教学量需求大。其次,教育者要充分考虑教育策略的使用可以调动学生天性的好奇心,即原始的探索动机,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现代社会的高速化、复杂化,加大了儿童学习的负担。进化教育心理学从新兴的理论视角去看待学习与教学这一重要的实践问题,在解释不通教育方式不同教育内容下学生学习效率差异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对当前教学实践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Geary・D.C. Principles of evolution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2(12):317-345.

[2]John Sweller, Instructional Implications of David C. Geary's Evolution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8,43(4),214-216.

进化心理学篇3

1. 爱国爱民,增强自尊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于中国纸的发明,文化读物日益增多,文盲减少,文化科学才日益繁荣起来。黑火药也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发明和运用,不仅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充实了化学理论。此外,我国的瓷器工艺、酿造技术、冶金技术都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到了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在世界上最早人工合成了脱氧核糖核酸及结晶牛胰岛素;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独树一帜。这些真实典型的化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在讲“元素化合物”内容时,结合我国的丰富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成就,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爱国主义素材的有机插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发明的化学家,颂扬他们经历艰辛,百折不挠,搞发明创造的精神。这不仅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益于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用一些名人轶事启发引导学生要克服满足现状的思想,要懂得为人类进步做贡献,才是人生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

在教学中,我们可通过介绍我国在化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介绍化学在生活、生产和其它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动机。通过设计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3. 以理育情,以情育情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为此,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动情、晓理、端行。教师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饱含了对学生的引导,凝聚了对学生的期望。如经常用“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请你来试试,好吗”之类的言语,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总之,要用真情感染学生,激起学生以积极情感投入学习实践活动中。

4. 课外活动增趣添乐

(1) 举办化学晚会。适时安排一次小型化学晚会,可使学生深化运用学过的知识,提高他们学习化学课的兴趣,使大家在欢声笑语中领略化学知识的无穷魅力和趣味。

(2) 组织专题讲座。讲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名人的轶事趣闻,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事。选择举世瞩目的居里夫妇以身殉职,献身化学事业,为人类做贡献的事迹,举办居里夫人生平事迹报告会,使同学们激动不已,深受教育。

(3) 组织参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完一定课程后,可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厂的车间和化验室参观,实地感受生产现场的气氛,实际考察化学知识的作用,从而对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自觉性有一定的作用。

进化心理学篇4

一、关于生存和繁殖的研究成果

进化心理学首先要研究的是人类生存领域方面的心理机制。生存问题主要包括食物的获得和居所的选择。在这两个问题上进化心理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并获得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1  生存领域的问题

在食物获得和选择领域,心理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特定空间能力实验,譬如在依据不同的物体来检验定位记忆的实验中,女性在涉及方位和物体排列上比男性有优势(Silverman,Phillips,1998);在指明方位实验中,女性倾向于以具体的物体或者树木为参照物,而男性则倾向于使用方位词,例如“北方”和“南方”;在心理旋转实验中,男性表现又优于女性。综合已有的实验研究表明男性在辨别方向,心里旋转以及解读地图上能力更强,这样有利于男性远距离射中动物,而女性则拥有空间轮廓以及空间方位记忆能力,有利女性更好的采集水果和块茎等食物。以此为基础,进化心理学家西尔弗曼(Silverman)提出狩猎者——采集者理论,他们认为人类已经进化形成了男性的狩猎机制和女性的采集机制,这些机制主要解决的是人类如何获得食物这一适应性问题。不仅如此,进化心理学家还对食物香料进行了相关研究。

在实验中,实验者比较不同菜里面香料的多少,研究表明香料越多人类获得食物越安全,(Sherman,Hash,2001);针对不同地区的使用香料的情况,比较发现天气炎热的地区比较冷的地区更倾向于使用香料。研究者总结证据提出抗菌假设——香料能够帮助人类选择安全的食物。在孕妇妊娠实验中,研究者也是广泛应用实验法,实验者对 400 名孕妇呈现不同的食物,让其挑选最难吃的食物,通过比较发现孕妇所挑选的最难吃食物相对而言安全性较差,而且吃过之后会被呕吐出来。进化心理学家 Profet 提出妊娠病也是一种心理机制,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安全的食物以保护胎儿。Sherman 提出的抗菌假设和  Profet 提出胚胎保护假设其都是为了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如何选择安全食物这个适应性问题。人类的获得和选择安全食物的心理机制最终都是为了满足其生存需要而产生。

在安全居所的选择问题上,进化心理学家主要进行了风景偏好方面实验研究,总结证据表明,人类在安全居所的选择上依据形成了特定偏好的心理机制。Orians 在 1986 年提出的热带大草原假设(savanna hypothesis)。Orians(1992)和其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一棵树进行拍摄,照片的差异表现在:树荫的形状,树荫的稠密程度,树干的高度和树枝的模式。然后呈现给被试,让被试挑选自己喜好的风景,研究结果显示被试倾向对树荫稠密程度适中的、树干分为两支并接近地面的树木具有偏好性。Orians 进一步拓展了热带大草原假设包括选择、搜集、开发三个阶段。人类进化的这种心理机制是为了解释如何获得安全居所这类适应性问题,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类能够在自然选择中生存下去。

进化心理学家进行的这些实验研究以及获得的研究成果与进化心理学范式的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首先,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进化论可以作为心理学的元理论,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主导范式。不仅如此,通过对生存机制的进一步分析,进化心理家总结了许多具体的亚理论。比如通过对狩猎活动中成员如何分配工作,如何配合等现象的分析,总结了互惠利他理论。其次,得到证实的研究假设表明了人类具有心理机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这个生存问题的需要,生存问题应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主题,成为整个进化心理学的出发点所在。

2  繁殖领域的问题

生存问题等到解决后,人类就必须面临着繁殖的问题。在这个领域,进化心理学家主要探究的是择偶问题。 在女性择偶问题上,进化心理学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跨文化比较法对不同地区的择偶现象进行了研究。在一个男性的征婚广告实验中,研究者向不同地区的被试呈现一份调查问卷,其中包含的信息有年龄、收入、教育程度等,让女性挑选这几个信息。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数据分析显示,女性几乎倾向于选择年长的、高收入、高教育水平的男性(Baize、Schroeder 1995;Pawlowski,Koziel 1999)。进化心理学家通过总结已有实验得出,现代女性在择偶的时候与古代女性一样比较谨慎,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种偏好,倾向于选择那些拥有对自己有益的品质的男性,这些不同的偏好机制对应着不同的适应性问题,例如对经济资源的偏好所对应的适应性问题是——选择有能力的投资的配偶,对身高的偏好则对应这样一个适应性问题——选择有能力保护及和子女的配偶。 

同样在男性择偶问题上。在年龄偏好实验中,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年轻的时候会偏好比自己稍年长的女性,但是随着自身年纪的增长则会开始偏好比自己年轻的女性(Kenrick,Keefe,Gabrielidis,1996)。腰臀比(WHR)实验中,研究者让男性对被试的腰臀比与总脂肪量有差异的女性形象的性魅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男性更认为低腰臀比的女性更具有性魅力,与总脂肪量无关(Singh, Young,1995)。同样在征婚广告中,男性征婚实验中,研究者发现男性偏好年轻、性魅力较高的女性,重复验证了前面的研究结果。(Baize,Schroeder,1995)。进化心理学家巴斯等人总结已有研究,认为男性在择偶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年轻、貌美、性魅力比较高的女性。这些偏好都是判断女性的生育力或繁殖能力的一个标准。

进化心理学家在择偶问题上的一系列研究表明,人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后,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其他心理机制都是为了满足繁殖这类适应性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繁殖问题应该与生存问题一样共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主题。

二、关于社会领域方面的研究成果

进化心理学在生存和繁殖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生存和繁殖领域的一系列现象,从而形成相关的研究社会领域内的研究假设,通过实验法、测验法来验证并最终提出具体的理论。

1  家庭与亲属关系问题

从进化的视角来看,后代是父母的一种媒介,通过子女,父母的基因能够得到很好的繁衍。进化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相关的实验,在“法定的父亲”这一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先代与后代的亲缘关系影响着先代对后代的投资力度。又如研究者对美国新墨西哥州的 615 名男性发放问卷,研究结果显示,亲缘关系越近,投资力度越大(Anderson,Kaplan,1999)。进化心理学家收集了儿童谋杀事件以及虐童方面的数据来验证这一假设。最后,研究者认为父母倾向于对那些具有高繁殖回报的后代进行投资,尽管有父子关系不确定性,但是对于这种回报率,父亲同样敏感。

在亲属关系问题上,进化心理学家则认为内含适应性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 这一现象。因为个体的亲属都是基因的载体,帮助亲属就是意味着帮助类似基因的存活。相关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理论,在动物实验中,生物学家对松鼠的习性行为进行了追踪记录,研究发现松鼠之间也存在着互助行为。在危险来临之际,即使没有后代的松鼠也会发出警报信号来帮助它的亲属。(Sherman,1981)。在人类社会中,两位研究者对 Los Angeles 的 300 名妇女的互助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帮助行为随着遗传相关度的增加而增加,也随着受惠者的繁殖价值的增加而增加(Essock,Mccuire1985)。进化心理学家总结这些实验证据表明,内含适应性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亲属之间的互助行为。

2  合作、攻击、社会地位

进化心理学家对远古人类的狩猎过程中出现的如何分配工作、配合等现象进行分析,发现人类种族中群居生活中早已经出现了许多的社会性适应性问题。合作问题上,进化心理学家在不同种族之间进行了相关实验来研究这问题。在“囚徒困境”游戏中,假设这样一个情景,两个做了坏事的囚徒被警察分开关押起来,警察通过二者的供词来判断二者是否有罪。进化心理家通过分析研究结果认为,从囚徒的角度看,二者都不认罪就含有合作互助的现象,这种好处是能够逃脱惩罚(Axelord,Hamilton1981)。在动物实验中,在对吸血蝙蝠的食物共享行为的研究发现,当蝙蝠在面对两种困境:急需食物(13 小时后饿死)和对食物有中等程度的需要的时候(两天后饿死)。其他同类倾向于对前者做出反馈,把血液供给它们(Wilkinson,1984)。进化心理学家等人通过对不同实验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动物与人类一样也存在着合作性,这些合作行为都是为了满足其生存的需要。研究者发现通过合作双方都能够获得各自的利益,故他们提出了用互惠利他理论来解释人类社会中合作或者利他行为。 

在攻击问题上,研究者从校园同性欺凌现象(Ahmad,1994)中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攻击行为。在激发男性攻击行为的情境实验中,研究者在“三角恋”调查中发现,男性的案发事件很高,所占比例较大。进化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攻击行为存在着普遍的跨文化现象,攻击行为也是一种人类进化的适应心理机制,其总体而言是为了为了实现获得自身生存的资源或者获取配偶这两个目的。

社会地位问题上,心理学家主要是通过收集社会历史数据来进行研究,例如进化人类学家搜集 6 个最早的文明发祥地的系统化数据,数据显示地位越高的男性,所拥有的妻子越多,能够占用的资源越多(Betzig,1993);后来心理学家针对两性在追求社会地位方面进行了跨文化的研究,研究发现男孩比女孩更倾向于用暴力手段获得统治地位(Whiting,Edward,1988);进化心理学家发现,人类社会中人类地位越高,获得生存和繁殖的资源越多。为此他们提出了用支配等级理论来解释人类社会中的这些现象。

3  关于新兴的心理学研究分支

进化心理学以进化论为心理学研究的元理论,把不同分支学科都纳入到了这一统括性的框架范围内,在进化论的影响下,许多研究领域(认知、发展、社会、医疗)都悄然的发生变化并且萌生了许多新兴的学科。

(1)进化认知心理学是对认知心理学的继承和发展,以进化心理学的心理机制论为基础,提出人的心理是由许多特定的相互独立心理模块所组成,这些特定的心理模块对应着特定的适应性问题并且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强调在研究中重视对模块或者心理机制的功能分析。其通过对语言社会功能的分析认为语言也是一种进化而来的心理机制,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类所遇到的适应性问题。

(2)进化发展心理学。进化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与进化论基本理论相互结合的产物,在坚持进化论基本准则的前提下,以自然选择来解释当今人类发展的相关问题。其主要强调的是人类所具有的社会与认知机制是遗传与社会、物理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指出这些进化而来的社会、认知机制都是领域特殊性的。例如,人类童年期是一个很容易接受学习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能够学习、了解社会团体的复杂性。

(3)进化社会心理学。进化社会心理学是进化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相互融合的产物,它的研究主题不再停留于社会现象的描述性研究上,而是转向研究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以及在这些现象中人类又是如何进化了相对应的心理机制。例如,利用内含适应性理论来解释社会利他行为;用亲子冲突理论来解释家庭冲突现象;人类的道德感也是为了实现人类生存和繁衍而产生。

(4)进化人格心理学,进化人格心理学是以心理机制论为基础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其看来心理机制是人格的核心成分,进化人格心理学探究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并提出不同的理论来解释这种差异,譬如遗传特性的适应性,基于频率的适应性策略等。

进化心理学篇5

【关键词】化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化学史;化学实验

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即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培养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且是时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提到德育工作,许多教师就把责任推给班主任老师和政教老师,似乎其他教师只要当好“教书匠”就行了。其实只要做个留心人,不管哪科教师都可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从“化学史的丰富内涵” 、“ 化学实验的潜移默化” 、“化学家的风范熏陶”等方面谈谈在化学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

1.化学史的丰富内涵

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人类在反复修正、反复深化中改造着自然。在“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的教学中,我通过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中化学家的艰苦工作的具体分析,使学生体会到追求真知,就要有不畏挫折的顽强意志。如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论学说,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微粒”,而汤姆生通过阴极射级实验发现了电子,大胆地向原子论的创始人道尔顿的学说发起挑战,提出了原子中还包含了更小的粒子电子,进而于1904年提出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这是对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的一种突破,大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在1911年,卢瑟福又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有核的原子结构模型,认为原子中有一个坚实的原子核,核外是空空荡荡的空间,只有几个微小的电子在运动,这又是对汤姆生结构模型的突破。这样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科学是不能讲名人效应的,追求真理,就要用实验说话,不能盲从伟人、大师;要有突破就必须有创新,一个重要概念的提出、确立或重大变化,一种新的有重大影响的方法的采用,一种重要物质的结构的发现和确立,一种有重大影响的新现象、新规律的发展,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在“苯的结构”的教学中,我给同学们讲了苯的结构发现:十八世纪中期,人们已测出了苯的分子式为C6H6,但与当时已知的一些链烃的性质又很难吻合,苯的分子结构困扰着化学界的一些有志之士。德国化学家凯库勒也致力于苯分子结构的研究,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凯库勒在梦中悟出了苯环结构,他成功了,从而解决了苯的组成与结构的关系,这对芳香烃的研究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当时他的同事们也学着他的样子,躺在安乐椅上睡起觉来,期望也能从梦中捕捉到科学的灵感,然而只有一个人睡着了,可惜只梦见打牌打输了。这告诫人们,机械地模仿他人,而不脚踏实地地去干,是不会成功的。而我们在学习中,也应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每天祈祷自己成功而不愿付出努力的人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知识的财富不能不劳而获,学习无捷径,勤奋和智慧才是成功的源泉!

2.化学实验的潜移默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教学中利用实验研究化学问题,不仅能增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的教学目的,而且还可在其中贯穿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严格遵守实验室守则,培养学生规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对公物的责任意识和人身安全意识;鼓励学生手脑并用,大胆创新,将实验误差减小到最低限度,同时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统筹观念及动手能力;在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上要求学生做到严密、一丝不苟,强调观测和记录应以事实为基础,绝不能乱凑数据,弄虚作假,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虚假的实验不会得出正确、科学的结果;虚伪的人不会得到真正的朋友和事业的成功!

3.化学家的风范熏陶 化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为科学痴狂的化学家,是他们以忘我的精神一层层揭开了自然界的神秘面纱,不断发现和创造着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每一项科研成果的最终落实应用,都离不开化学家的研究和创造。居里夫人四年提镭的不懈,莫瓦桑冒着中毒危险研究氟的制备,诺贝尔执迷于炸药的研究并因之痛失亲人、终生未婚,卢瑟福对实验的精密要求及在培养科学后备军方面的突出贡献等等,都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个亮点。我能感受到学生们听到居里夫人一句“镭是应该属于全人类的”时的心灵震撼。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就像一块坚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这犹如一针兴奋剂,激起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勒由氰酸铵制备出了尿素,不仅掀开了有机化学的新篇章,而且打破了“生命力”的权威学说,破除了迷信,使学生感受到要勇于坚持真理,敢于向权威质疑,用探究、创新的思维方式对待学习。

在“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的教学中,我除了向学生们介绍了道尔顿对化学的伟大贡献外,还向学生们说明:道尔顿不是那种天资卓著的人,但他勤奋、刻苦、百折不挠。以他做气象观测记录一事为例,从21岁开始做气象观测以来,直到他临终的前一天,他从未停止过,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他仍顽强地记下了那天的气压和温度数据,在“微雨”两字的旁边,是一大滴的墨迹,说明此时的科学家实际上已很难控制自己的行动了。由此让学生感受到要想学有所成,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必须持之以恒。

感谢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给人类带来的不只是文明和进步,他们百折不挠,谦逊严谨的人格魅力,也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时时激励着我们要终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好书的同时,唤醒心灵,用毕生的心力塑造自我和每一个学生。

在当今社会,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是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才。要认识到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在进行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要进行心理教育,把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统一起来,以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完成学科教学和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

进化心理学篇6

关键词:创造力;进化;性选择;自然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067-02

一、创造力

什么是创造力或者创造性?这是创造力研究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创造力研究的理论建构,还直接影响到创造力的测评问题。先前已经提到,在创造力的研究历史上,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和定义创造力。根据先前几种研究背景,我们得到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义。

1.创造力的过程定义。该概念着眼于创造活动的过程,其基本论点是认为将一个创造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事物都视为有创造性的,早期的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还有部分信息加工学派都支持该论点。

2.创造力的人格定义。从人格角度界定创造力的代表人物是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他认为创造力是人们所特有的能力,跟人格一样,是一个人特有的统和模式,所以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是创造力人格的问题。

3.创造力的产品定义。这一取向的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就是能够产生某种新颖、独特而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该定义包括适宜性和新奇性两种特征。个体的创造力一般都是通过进行创造力活动、产生创造性产品得以体现的,而且产品和活动是易于把握和评价的。因此,与前两种定义相比,创造力的产品定义更加客观、可靠。

4.艾曼贝尔创造力定义。艾曼贝尔提出了关于创造力的两种互补定义,即创造力的评定一致性定义和创造力的概念性定义。这两种定义分别用于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框架的建构。创造力的评定一致性定义是指隐含在大多数主观测评方法之下的明确的操作定义。这一定义认为,一种产品或者活动是否有创造性,需要有适宜的评定者独立评定。而适宜的评定者是指熟悉产生的产品和活动相关领域的人。

5.罗兹创造力模型。心理学家罗兹收集了50多种创造力的定义,归纳出创造力4P模型。该模型包括人、产品、程序、环境和压力。人主要是探寻创造力高的人具有什么样的特质。产品主要是探讨什么样的产品创意高。程序主要是探讨创造力的产生需要什么样的过程。压力和环境主要探讨什么样的压力和环境有利于产生创造力。罗兹将创造力看成是一个包含创造者的人格特质、心理过程、创造的成品、创造者与环境的互动的整体。

上述关于创造力的定义来源于不同研究角度,但就目前来说罗兹的创造力4P模型是最为心理学界认可和接受的。

二、进化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将自己的进化理论分为自然选择进化理论和性选择进化理论。自然选择理论解释的是关于生存问题而进化的适应器。性选择理论解释的是关于繁殖问题而进化的适应器。

1.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达尔文的核心概念。选择的根本目的是生存和繁殖。在一个环境中,拥有某些遗传特征的生物体更能够适应环境,将会留下更多的后代,因为这些特征对生存和繁殖很有帮助,而那些不利于生存和繁殖的特征就会逐渐消失了。

2.性选择。性选择理论包括同性竞争和异性选择两个方面。同性竞争是指同一性别之间的竞争,主要竞争目标在于与异性的机会。这样导致生物体在同性竞争中获胜的每一种特征――体型更大、更强壮,或者运动能力更好等――都将通过胜利者的繁殖活动而传给下一代。异性选择是指如果某一性别的成员认为异性的某些特征正是他们想要的,那么拥有这些特征的配偶更有可能获得配偶。

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进化的改变之所以会发生,只不过因为被异性所看重的那些特征遗传给后代频率更高而已。

综合上述达尔文的进化观点,我们认为生物体的某种特征能够遗传下来,是因为它能够促进生物体的生存和繁殖。

三、创造力的进化

创造力之所以能够进化下来,是因为这种特征能够促进生物体的特征的生存和繁殖,那么人类的创造力是如何起源的呢?

不少研究者通过检验祖先头盖骨的形状和容量变化获得关于早期创造性表现的线索。

最早期的创造力象征是简单的石器工具,这些工具是由能人创造的,大约发生在200万年之前(Leakey,1971;Bentley,2004;bunn&Kroll,1986)。尽管是非常原始的,但是他们已经做出了很多的突破。随着180万年前直立人的出现,他们的大脑头盖骨的容量有了相当大的提升(Aiello,1996;Ruff et al,1997),这与当时直立人的创造性思维是相对应的:出现了任务专一性石器工具,复杂而又稳定的季节性居所,信号的协调,长距离的打猎(Anton&Swisher,2004;Cachel&Harris,1995;Walker&Leakey,1993)。不少研究者提出更大的脑容量容许更多的项目在记忆中进行编码,并且这些项目在记忆中变得更加有条理,促进了创造性联结,为自我激发思维和技能的练习和提升铺平了道路。

另一次大脑容量的快速提升,出现在60万到15万年前的中期到晚期的旧石器时代(Aiello,1996;Ruff et al.1997),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艺术、科学、政治、宗教还有大概的句法语言。这段时期,行为现代性的出现并不是因为出现了新的大脑部分或者记忆的增加,而是学会了更复杂的方式来应用记忆,包括:符号思维,认知流动,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内隐思维模式或者外线思维模式进行转化的能力的出现。同样,元认知能力的出现使我们的祖先可以反映和预测周围的环境。

总体来说,创造力的进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它伴随着我们人类大脑容量的提升和相应大脑思维的不断转化和升级。

四、创造力的进化原因

心理学家从四个方面来解释创造力的进化,包括:创造力作为进化拱肩(Pinker,1997);性选择(Miller,2000);自然选择(Fesit,2001)。

1.进化拱肩。许多形式的创造力提高了个体生存和繁殖的适应性。但是对于其他创造力形式的表达,像艺术、音乐,它们并不是与生存和繁殖息息相关的。Pinker(1997)认为艺术、音乐、幽默、小说、宗教、政治虽然没有真正的适应性,但是具有进化拱肩的作用。这些副产品可能有其他目的进化意义,它们激发我们用新的方式进行感知,但是并没改善我们的生物适应性。

2.性选择。Miller(2000)认为群体联结所解释的创造力忽视了性选择在修饰创造上所可能扮演的角色。他非常强调性选择在创造力发展上作用,认为人类许多创造是为了吸引异性。这个观点起源于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例如,雄性孔雀漂亮的尾巴,它本身对孔雀的生存并没有没有多大意义,但是它是雌性孔雀在挑选配偶是所参考的主要特质。从这个方面来看,进化的改变之所以会发生,只不过是因为被异性所看重的那些特质遗传给后代的频率更高而已。

近年来,Miller(1998;2000a;2000b;2000c;2001;Kaulman et al.,2007)深入发展了这一理论的视野。他认为性选择要比自然选择在塑造人类最具有区别性的思维方面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这些思维包括:艺术、音乐、运动、跳舞、幽默、友好、领导力等。他主张人类的一些创造是复杂心理适应的结果,这些创造主要用来吸引异性,目的是繁殖而不是生存价值。无独有偶,Marek Kohn和Mithen(1999)也按照了相同的路线,他们提出“性感手斧理论”。根据这个假设,性选择压力可能导致促使男性产生对称的手斧,这可以作为男性在认知、行为、心理适应等方面的可靠指示灯。既然手斧被认为是在考古记录中第一次出现的具有审美意义的工艺品,那么这些产品可能是性选择塑造艺术的最初证据(Gabora,2008)。

3.自然选择。对于Miller提出的性选择观点,不少学者持肯定的态度。但是Feist(2001)认为,Miller太过于关注性选择理论而排除了科学创造力和科技的进化方式。科学创造力和科技的进化是受自然选择压力所驱使的。因此Feist(2001)主张自然选择压力驱使了创造力科技方面的进化,例如科学和工程,而性选择压力驱使了创造力艺术方面的进化,包括音乐、跳舞、幽默。

此外,Mithen(2006)提供的一些证据表明,我们的祖先对于艺术的表现可以看作是一种生存价值,用来表达情绪、目的、信息和促进合作,例如祖先的音乐感。因此性选择压力可能不是音乐感产生的主要压力。因此,他认为自然选择压力才是人类创造力的终极驱使力量,性选择只是加强了创造力的进化,扩展了创造力的形式,使创造力不但有机能作用还有审美作用。

五、总结

综上所述,创造力的进化发展到底是源于哪种进化选择方式还有待考究。总体来说,通过理解人类创造力的进化起源以及进化的原因,我们对创造力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让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台阶上来应用创造力,使之为我们人类社会乃至整个地球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Aiello,L.C.(1996).Hominine preadaptations for language and cognition.In P.Mellars &K.Gibson(Eds.)Modeling the early human mind(pp.89-99).Cambridge:McDonald Institute Monographs.

[2]Antón,S.C.,& Swisher,C.C.(2004).Early dispersals of homo from Africa. AnnualReview of Anthropology,33:271-296.

[3]Bentley,R.A.,Hahn,M. W.,& Shennan,S.J.(2004).Random drift and culture change.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Biology,271:1443-1450.

进化心理学篇7

Trivers R.L.的亲资和性选择理论认为:为后资更多的一方在择偶时会更挑剔。人类繁衍投资的关键阶段都发生在女性体内,承担十月怀胎的痛苦和大部分喂养孩子的义务,而男性则简易得多,只需一次性行为。其实,女性繁衍投资大也是进化的结果,或者说是进化的副产品。所有哺乳动物,人类的繁衍投资最为巨大,当人类还是类人猿的时候,繁衍投资并不巨大,但当其进化为人时,开始直立行走,形成人类特有的锥形骨盆,这导致人类女性身体不能负担太重的胎儿,否则易出现生产困难,必须早产,让大脑尚未成熟的胎儿出生,以便顺利通过盆骨,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类婴儿都是早产儿,这就造成了出生后人类父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照顾婴儿,如果女性找到了一个不负责任的男性作为伴侣,孩子还能活下去吗?所以,女性的繁衍投资要远远大于男性,故女性择偶更为挑剔,除了要求对方具有较强的生殖力外,尤为重要的是要求对方具有相当的经济资源或潜在的经济资源、责任心与为自己和子女提供安全保障的能力等;而男性为了更多、更成功地繁殖后代,仅倾向于选择具有较强生殖潜力的女性。Buss D.M.对6个州、5个岛涉及33个国家的37种文化共计10000余人的跨文化调查证实了此种偏好差异的普遍性。

一、女性择偶偏好

1.好基因

这是择偶偏好中最核心的一种偏好,只有与能提供好基因的男性结合,才能生出健康的宝宝,生存下去的可能性越高,繁衍成功率就越高。人类繁衍下一代时,自己所提供的基因已是没法选择了,但若是配偶的基因足够好,那后代的生存率就会大大提高,所以男女择偶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找到一个基因足够好的配偶。女性要挑选好的基因,男性当然要展示自己的好基因。其一,性别内竞争。怎样的男性才具有好基因呢?斗争中能打败对手的男性,在性能量懵懂的青春期,男孩卷入反社会行为和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是女孩的10倍(美国司法部,1995)。不仅人类男性,几乎所有的雄性攻击性都强于雌性,除非这种物种中雄性过少。其二,性别外展示。在和平的年代,打打杀杀的男性少了,男性进化出了其他的方式来展示好基因,如俊朗的面孔、爱冒险、能言善辩,甚至艺术、科学、诗歌等。

2.好的资源提供者

人类进入父系社会之后,资源被男性大量掌控,而女性在生育和哺乳后代的过程中,独自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和子女的能力减弱,需要配偶提供食物和保护,所以能提供资源和保护的男性被选为配偶的可能性最大,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较长的年龄(可以解释“大叔控”的原因)都是好资源的重要线索,因此女性在择偶时,倾向于能提供丰富资源的男性,这种男性才能使后代享受较好的生活条件和获得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机会。在电视剧《蜗居》中,宋思明就是这样的人,他可以为海藻解决问题,提供资源和保护,海藻也是飞蛾扑火般地飞向了他,哪怕是毁灭。

3.好父亲

女性在选择资源提供者时,男性光是有实力、有地位、能提供好资源还不够,倘若他不愿意给呢?所以,男性是不是足够好,愿意为自己和孩子提供资源也十分关键,好父亲至少为女性提供了两条有价值的线索:第一,好父亲有责任感,重视承诺,可以不间断地长期为配偶提供资源,承担起养育后代的重要职责。第二,好父亲不会“劈腿”,将资源转向别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女性最不能容忍“小三”了,那怕是与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小三”。因此选择可靠男性的女性可以稳定地获得自己和后代需要的资源,这相当重要。所以在好的资源提供者和好父亲之间,女性会做权衡。

二、男性择偶偏好

1.忠贞偏好(婚内)

男性始终有一种焦虑,称之为“非亲生子焦虑”,为此男权社会进化出一系列制度和文化,如对女性贞操的看重,为相应的女性建造贞洁牌坊,撰写列女传等,在旧中国更有“生死是小,失节是大”的观念。在这种不安的驱动下,最终形成了“一夫一妻”制度,因为这种模式下,男性才能更大程度上减轻这种焦虑。另外,关于“一夫一妻”制度到底是在保护男性还是女性的争论,各家不一而同,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制度实实在在地保护着男性,因为在“一夫多妻”制度下,资源多的男性获得较多的伴侣,而资源少的男性却找不到伴侣,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浪费,不利于物种延续和更有效的匹配。

2.生育能力偏好

寻找具有好基因的异性,这是男性和女性共有的偏好。Clinton R.D.在《自私的基因》里写道,男性为了寻找好基因进化出了许多策略,如“好色”――对外貌美(面孔对称、皮肤白皙、五官端正等)的偏好,“好瘦”――对体型胖瘦和腰臀比例(0.70)的偏好,“好年轻”――对年纪较小女性的偏好,有句话较极端地反映了这个事实:男人永远只爱20岁。为什么呢?因为男性随着年龄增大,生育力保持得比较好,而女性则相反。所以说,配偶的年轻对男性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女性,生活中老夫少妻也十分常见,而通常的匹配也是男性比女性大。在A.K.Kinsey的《金赛性学研究报告》中分析了为什么男性较迷恋金发。这是因为金发是年轻的重要线索,随着年龄增长,金发颜色会逐渐加深,最终变成暗灰,所以男性迷恋的不是金发,是少女。

进化心理学篇8

关键词:化学教学 健康心理 品质培养

一、以积极健康的心理影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那么生活中鲜明的形象对于他们思想的影响就越强烈。黑格尔有句名言:“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作为教师,保持健康的心态,拥有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优化课堂教学,重视健康心理品质培养

课堂教学的优与劣,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品质,会影响学生智能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这就必须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唤起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培养他们探索进取、勇于创造的精神,使健康的心理品质得以充分发展。

1.努力创设和谐民主的教育教学情景

爱因斯坦曾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了,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由此可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必然伴随情感的活动。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产生愉悦感,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同时,良好的氛围是师生互相激励的催化剂,表现活泼 、行动一致、齐心协力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创造力的发挥。

2.自信心是学好化学的基本动力,是成功的根本保证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有效地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们的成功,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赏识学生,善于发现闪光点。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学习知识,教师就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用赞赏的口吻评价学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欣赏自己,使其在自信、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教师要把握一切教育时机,有意识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开发内在的动力,让学生感受成功并能分别获得成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动性。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化学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为学生间的合作创造了许多机会 。而且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同时也是培养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土壤。在实验和探究活动中,合作的力量很突出。如在化学必修(Ⅰ)中,专题1的活动与探究中,氯气性质的检验,通过小组实验可以总结出不是氯气起到漂白作用,而是次氯酸。但要在此基础上说明它的漂白原理,小组内的总结有一定的局限性,经过小组间讨论交流,总结的知识也会较为全面.学生在进行合作实验与合作探究中,让他们体会到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微弱的,只有在集体中相互协作,才能获得成功。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邵瑞珍指出:“合作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能使较差的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改进学习方法;合作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增强群体凝聚力,形成和谐的教育气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小实验

“家庭小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促进健康心理品质的发展。如自制汽水的原理与方法、热水瓶(锅炉)中水垢成分的分析、相片冲洗原理的探索等等。这些家庭小实验简单易行,学生在家中的厨房中就可以完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身边充满化学”,化学从生活中来,又很好地为生活服务,认识到学习化学确实有用,进而增强学好化学的愿望,加深学习化学的情感。

上一篇:心理测评范文 下一篇:心理游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