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心理学的核心观点范文

时间:2023-09-27 18:01:40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观点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观点篇1

关 键 词 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

作者简介 冯留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建梅,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和要求,此后主席在讲话中先后对全社会、大学生、领导干部和中小学生提出了要求和期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1]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或不成熟的阶段,可塑性较强,同时价值观易受外界影响,因此,积极探索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众化路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及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指在某一社会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并起支配作用的价值观,体现该社会的本质特征、价值理念及发展趋向。任何一种核心价值观都是大众集体的、慎重的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诞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又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十报告中第一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系统阐释,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主要是对社会成员进行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与宣传,使其接受、认可“三个倡导”,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身的实践,将其落细、落小、落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众化,首先应对该价值观进行研究、凝练,力求使其通俗易懂,深入人心。其次,应做好不同群体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的探析工作,结合不同群体特点制定推广策略。此外,还应重视长效机制的建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保持长久性。在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主要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信念、文明修养、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众化的现状及挑战

任何常态社会都需要一种主流价值观的规约和引导,中小学更应重视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构建与修正,尤其应加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做到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既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又为国家的持续发展积蓄了力量。

(一)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现状

青少年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凸显了年轻人特有的活力与激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在中小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单一死板,重理论、轻实践,一味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方式;教学目标及重点不突出,未达到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的目标;中小学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理解不深,不能向青少年解释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推理。

其次,学校、家庭、社会未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的培育和践行。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学生最真实的老师,在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不应忽视家庭和社会的作用,更不应该出现与核心价值观相悖的理论及实践。

此外,中小学缺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长效机制。一种观念的传播除了理论宣传、实践跟进、环境构建之外还需要长效机制的保障,唯有长久才能深入人心。

(二)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挑战

在中小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唯有认识到这些挑战的存在及其形成原因,才能因势利导地找到破解方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涌入中国,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也开始侵蚀青少年的价值观。网络的普及给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娱乐带来便利之时,也招致了不良思想的侵入,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的大众化推广带来了阻力。其次,青少年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理性选择、辨别是非、自觉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弱,其价值观很容易改变甚至重建。此外,考试的压力和各方面的高要求使他们难以享受童年的乐趣,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发生人格扭曲。

三、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众化的路径

在中小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进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学校、家庭、青少年的共同努力。在对青少年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一)以基本原则为指导

中小学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进程之时,必须坚守基本原则,如层次性原则、示范原则、渗透原则等。

坚持层次性原则。根据受教育群体的实际情况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青少年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仍因地域、年龄等存在差异,在教育过程中应从其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选取教学方法。坚持示范性原则。中小学教师应以身作则,同时又要树立榜样,重视同辈群体的示范作用,以一种隐性的方式提升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坚持渗透性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到中小学教学、管理、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之中。

(二)以课堂内外为平台

当前中小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主要阵地是课堂,青少年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课堂,因此应以课堂教学为主,加强课堂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为提升课堂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效力,中小学应从教师素质、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革。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加强理论素养,提升自身修养,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3]的好老师。教师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系统研究,深刻理解其内涵及意义,结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制定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难点,注重教育的科学性和渐进性。此外,教师应完善自身,重视师德的培养,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为学生上一堂真实、深刻的课。

其次,中小学应及时革新教育方法,摆脱单一的理论灌输方式。很多中小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生动性与多样性,不注重知行合一、知情合一。中小学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特点,丰富教学形式,借力于新兴媒体,寓教于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最大化。

此外,中小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青少年群体的内在差异性,实事求是地制定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任务,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差异,推动青少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在以课堂为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课堂之外也是中小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所。中小学在课堂之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倡导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方面,更多的是以一种隐性的方式进行宣传。

校园文化的丰富与贫瘠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构建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有助于推动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中小学在构建校园文化时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其中,培育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打造和谐校园环境,以一种春风化雨的方式增进青少年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积极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推进该价值观在中小学大众化传播中的重要一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自觉地将其践行于日常生活之中,并将其不断地落细、落小、落实。中小学可以根据青少年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实践活动加深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如定期参观革命博物馆、举行主题知识竞赛及征文比赛等。

(三)以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为借鉴

中小学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不能闭目塞听,应博采百家之长,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

首先,加强对古代价值观教育的批判性继承。我国古代以“仁义礼智信”为根本信条,重视道德教化和人格的养成,其基本内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古代的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中,重视学习和实践相协调,注重以身示范,以达“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效果。

中小学在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德育工作视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应注意学习古人的教育理念,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注重实践引导;应倡导社会、学校、家庭、学生齐心协力,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中的大众化传播。同时,要辨清古代价值观教育中的糟粕,批判地继承与发展。

其次,注重学习发达国家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发达国家价值观教育废弃了单向的理论灌输方式,注重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重视情感的交流。情感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增强受教育者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双向互动有助于教学相长,共同促进教师及青少年将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信念。发达国家在进行价值观教育时,注重对受教育者个性的培养。个性的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冲突,青少年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可以充分发展自身个性。此外,发达国家的价值观教育重视通识教育,注重实践引导,采用人文方法与现代科学手段相结合等,这都对我国中小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进程提供了良好的范式。

(四)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

任何一种理念、政策都不可能仅通过短时间的宣传、践行而深入人心,应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群体中大众化进程的长期性。中小学应摆脱跟风式宣传,坚持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期教育,使主流价值观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同时,中小学应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中的传播流于形式,使其效果大打折扣。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传播绝非一日之功,其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不可避免地面临很多挑战。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探究行之有效的中小学大众化路径有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各方应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的大众化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有生力量。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3.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N].人民日报,2012-11-09(3).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观点篇2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接班人和主力军,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要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有的文化心理,探索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创新教育途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1.与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前一直生活在本民族聚居区,因此受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很深,在思维认知、行为习惯、情感表达以及价值判断等方面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进入高校后,随着生活环境、生活内容的变化,特别是接触到不同族群的同学和老师,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着一系列的文化价值冲突[1],随之在学习生活中会出现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本质上文化适应过程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渐认知,接受主流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就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过程。要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需要提高其文化适应能力,缩短其文化适应过程。十报告用二十四个字高度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各族儿女共同追求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价值。在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挖掘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先进元素,并将其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继承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本民族之外的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在文化碰撞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发展进步所需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的高度概括与凝练,便于宣传是其特点之一,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说,仅仅是空洞的口号式宣传教育很难取得知行统一的教育效果。价值观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归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具体化、形象化,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与其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随着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他们对理论热点和社会问题有着自己的独立见解,要求将思想理论问题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来说明问题。空洞的说教往往会事与愿违,甚至会产生抵触。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不断深挖内涵,要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才能提升教育实效。

二、进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

1.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显性教育就是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利用报刊、广播、网络、报告会、讲座等形式进行灌输教育。显性教育虽然可以很快在高校营造学习氛围,使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但其触动思想意识的深度不够,还需隐性教育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隐性教育是借助间接的、相对隐蔽的教育形态,用隐性的教育资源,在不知不觉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头脑中。从发展的角度看,隐性教育的效果可能不是直接和快速的,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中获得的意识观念往往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征,一旦获得则能直观、深刻地被记忆并能在适宜的时候发挥其引导功能和约束功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显性教育是基础,可以明确教育目标;隐性教育是途径,可以深化教育目标。要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

2.理论宣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过程中,要加强宣传教育,深化理论学习,引导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学习仅仅停留在文本的研读是不够的。理论联系实践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加强。理论若脱离实践,如前所论,由于缺乏鲜活实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就会苍白无力,其说服力和感染力就会大大减弱。实践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进行体验。实践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特征可以更好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强化认识,达到真正认同,进而更好地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践行能力,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人的认知活动遵循着从认知到认同的基本规律,与之相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的基本过程是从认知认同到行为认同。而人的认知又总是伴随着其情绪情感体验,良好的情绪情感可以加快从认知认同到行为认同的过渡。情感认同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从认知认同到行为认同的有效途径,在链接认知认同和行为认同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和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同时更应在教育引导过程中创造积极美好的情绪情感体验。所谓理性教育就是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力量,采用正面宣传解读的手段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不断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所谓感性教育指的是教育工作者加强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感沟通,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从各方面关心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帮助他们不断地进步成长,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切身体会到老师、学校、党和政府对其个人及其民族的关怀与支持,让他们在这样良好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实现态度的转变。态度的转变往往是认知转变的前提,认知的转变必然带来行动的改变,从而实现情绪情感、态度、认知、行动之间的良性互动。感性教育就是做到“以情动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动人”,坚持情理交融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三、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途径

1.基本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寓于课堂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会自发形成,更不会被全体社会成员自觉接受,传统的灌输教育依然是重要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因此,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系统教育和正面宣传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教育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和基本途径,要切实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客观规律,引导其构建正确的“三观”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要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进行有机融合,要充分利用“概论”课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部分的内容,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系统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在教育内容上要重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与“五观”教育,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意识,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决心。其次,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民族高校每个教学班都会有多个民族的学生共同学习,要充分利用多民族同学共同学习进步的有利条件,营造课堂氛围、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性。再次,在教学方式上,除课堂讲解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特别是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让学生切身感受那里居民日益富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来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的内涵。

2.根本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民族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发挥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校园文化是师生在高校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群体文化,既体现了高校特有的精神风貌和独特气质,也继承和发扬了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大学生丰富校园生活的载体。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校园文化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认知,使其在感受校园文化熏陶的同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内容上,要创造既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又富有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产品和活动;在途径和方式上,要重点举办既有利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除了日常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外,在各民族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民族高校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主题纪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认同、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认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网络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平台,要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文化建设,占领网络文化阵地,要运用多种媒体和平台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民族、文化、宗教等多元并存的实际情况,营造尊重包容、和合偕习的校园文化,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重点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中。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这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重点途径。在思想认识教育中,要加强正面引导,深化他们的认知,强化他们的认同;在实践体验教育中,要积极为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的契机,以实践活动为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交融,组织形式多样、主题深刻的社会实践活动,借助实践活动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直观深入地了解国情民生,提高其服务社会的意识,强化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如可以安排少数民族大学生参观北川“5•12地震遗址”和北川新城建设,不仅能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刻地体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和谐友爱的大爱精神,而且可以更直观地让少数民族大学生理解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伟大力量;也可以安排少数民族大学生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调查或提供志愿服务,让其亲眼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巨大差距的现实,一方面,以民族地区的建设发展成就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积极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另一方面,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以民族地区的贫困落后唤醒他们服务民族地区的奋斗激情和回报家乡的迫切愿望,激励他们在大学期间刻苦学习,全面成才,以早日建设家乡、奉献社会。

4.核心途径:加强人文关怀,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困难。

需要是人们行为产生的动机,利益认同后才能产生价值认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必然要求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和发展性。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多种需求问题有了清晰明确的了解之后,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价值观念[2],进而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作为少数民族青年群体中的优秀者,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有着更多的期待,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加强人文关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及时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其实际需要,关注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和内心情感需求,尊重、理解、激励、支持他们,要拓展多种途径和渠道,搭建多种实践平台,努力满足其合理需求,并引导、提升其需求。在解决思想问题的同时兼顾解决实际困难,在关注其需求的多样性的同时关注其需求的发展性,促进他们全面自由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必春.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社会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

[2]李亚员,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潮的规律及其应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3,(4).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观点篇3

关键词: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B-0013-02

多样化的价值观和多元化的文化相互冲击,深刻影响着少年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中小学校作为育人成才的前沿阵地,应积极探索创新培育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迎接学校少先队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一、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认知特点,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历史文化精华所在,具有高度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基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有效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存在一定难度,客观上需要辅导员运用自己的智慧,根据不同阶段少年儿童的认知特点,采用便于理解和感受的方式进行解读。

(一)依据不同年龄段特点,有区别分层次解读

依据少先队员的年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解读。针对低年级的少先队员,可以引导其识记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内容,并依托故事、诗歌等形式循序渐进地讲解“爱国”“诚信”“友善”“公正”等队员们能够切身体验感悟的内容;针对高年级的少先队员,可以进一步解读“文明”“平等”“法治”“敬业”等内涵,并逐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全面解读,引导其在理解的基础上内化于心。

(二)创新方式方法,通俗易懂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少先队员普遍而言是抽象、晦涩、难以理解的,在引导少先队员认知理解其内涵的过程中,不应仅局限于传统的填鸭灌输,可以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变通。例如,绘制卡通动漫形象、编唱朗朗上口的童谣歌曲、结合传统道德故事等有趣的形式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让少年儿童感兴趣、愿意接受、爱学习,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容易入心入脑。

(三)制定具体方案,切实可行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广大少先队员中宣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机械地采取“空对空”的说教方式,而是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赋予其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把每一方面的内涵都细化为切实可行的方案。以“爱国”这一内涵为例,可以结合实际,具体化为“铭记历史健体立志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XX比赛”“主题队会”“建设祖国之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等活动方案,依托活动的开展给予少先队员们具体形象的解读。

二、不断创新和丰富活动载体,有效培育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以重要节日、纪念日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培育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依托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充分挖掘其中蕴藏的宝贵道德教育资源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清明节开展扫墓教育活动,在建党节、建队日、国庆节组织主题队会活动,在“九・一八”,“一二・九”等特殊纪念日开展纪念活动,在六一儿童节、中秋节、重阳节开展孝老爱亲教育活动。通过围绕节日组织开展主题队会、歌咏比赛、手抄报、征文比赛等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充分感受并认知富有特色的习俗风尚、民族的传统艺术,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内涵,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二)以学校教育丰富资源为载体,培育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风校训、规章制度和校园环境建设有机融合,开展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创意的班级文化评选活动等。发掘传统文化教育功能,根据少先队员的身心特点,编印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国学校本教材,组织开展“品读圣贤行君子之风,感悟经典诵国学之美”“静待花开”等国学教育进课堂、进家庭活动。依托校报校刊等传统教育阵地,开设“经典诵读”板块,组织课本剧表演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把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接班人结合起来,为少先队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三)以选树身边好榜样为载体,培育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发掘少先队员们身边的榜样资源,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身,通过身边的榜样言行、事迹树立标杆风范,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点、线、面的辐射带动影响,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们自觉认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做有道德的人”评选“最美少年”等活动及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等途径,号召广大少先队员们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使少先队员们在亲身感受、实践、参与的过程中体验道德,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加强学校和家庭联动,营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一)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引导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要深入挖掘课堂教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通过教育教学与少先队活动的有机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实现学科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互促互进。学校应着力提高教师和少先队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水平,做到为人师表,模范带头,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示范性地引领广大少年儿童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同时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优势,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少先队员思想道德建设,有效推动少先队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二)深入发掘家校教育潜力,促进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学校应探索建立完善家长学校机制,从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座谈会和网络学习入手,对家长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培训。通过提高家长的素质,帮助家长科学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间接地引导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健全并完善学生的家庭档案。以全面掌握学生家庭状况为前提,通过定期电话联系、书面联系、请家长来校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在广大少年儿童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结束语

总之,在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少先队工作者要认清自己的定位,发挥好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纽带作用,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大胆尝试,带领广大少年儿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有意义有意思的主题教育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涓涓细流缓缓注入学生心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出一代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此文系“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度少先队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获奖作品。

参考文献:

[1]柯英.潜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创建“英雄中队”活动[J].辅导员杂志,2015,(5).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观点篇4

关键字: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实践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47-04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除了把握其目标、任务和原则外,还要注重把握各类环境的影响,在原则和方法的指导下实施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对策,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现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中,在各个组成要素的作用下而产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联结方式,从而实现整体目标和整体功能的运行方式。具体地说,高职院校为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养目标的实现,实现内化于心的价值取向到外化于行的价值行为的转变,就要始终重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精神的感知,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感悟中充分运用好典型带路,共同进步。此外,高职院校有义务、有责任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提高学生工作的服务质量。

一、坚持学习首位,增强理论教育的吸引力

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天职,教学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的任务。针对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不高的情况,最主要、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感悟。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和学习的主要途径,高职院校要建立起一种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以其他课程教学渗透学习为辅助渠道相结合的教育引导范式。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外,还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内容、专业化的教学模式和网络化的教学手段,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程度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1.在教学内容上要重点突出,分类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重点就在于教学内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应注重不同类型的课程有分别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如在针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上,重点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初步知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正确性,从而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的人生追求和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自觉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坚定性。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应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意识,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切切实实地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在反思中进一步认识到社会生活哪些事情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哪些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在《形势与政策》这门课堂的教学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国际意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了解国家的重大事件,知会国际的重要局势,在关注时事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和理解。课堂教学还应该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层面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差别的教育。如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理解较为透彻,在课堂教学上就应该重点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和提高理解程度,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能够更加充分、全面和有效。

2.在教学方法上要推陈出新,注重实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靠单纯的解说方式和理论灌输是不够的,要使得其真正能进课堂、进学生、进头脑,教师应该把握教材的总体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特性的学生,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从而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目的。教师也应该学习和善于运用访谈的艺术,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的深度。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讲授时综合多运用图、文、声、像、貌等多种表达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自觉增加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同时还要注重运用高职院校所在地区的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的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解,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3.在教学对象上要因材施教,提高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实行不同形式的教学,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收到教育和学习的效果。如对于理论掌握较好的文科背景的学生,要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和理解程度都能够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对于理论掌握较差的理科背景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理科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讲解一些比较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通过与其他课程的对比学习,使得理科学生达到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的认同。

4.在其他课程渗透上要找准时机,主动出击。对每位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并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是每位教师应尽的义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也至关重要。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师来说,要主动注重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上要通过讲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求知,课堂交流上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敢于思考,课后沟通上要教会学生平等交往、与人为善,在实验室里要教会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合作,这些就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品质,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能够很好地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和引导。

二、注重实践感悟,提高实践学习的实效性

与理论学习相对应的,社会实践也是高职学生学习和感悟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并不是能够通过实践的次数来衡量的,而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够形成。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认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价值观,还必须要通过实践这一载体去认识、去感悟,才能提高认同度,才会自觉培养和践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高职院校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规划社会实践的内容,完善社会服务管理、基地建设和考评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在社会实践中去验证和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发挥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

1.合理规划好社会实践的内容。在社会实践的内容上,例如运用实地考察、社区挂职、调查研究等形式,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在社会实践中理解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有益性和重要性,自觉接受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社会实践途径,除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外,还可以组织以政策宣讲、环境保护、支教扫盲、关爱留守儿童等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深入企业、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深化对于世界、区域、地方,世情、国情的了解,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2.完善社会服务管理。社会服务是学生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认识,贵在践行。志愿服务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奉献行为,要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组织,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指导学生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学生志愿者积极参加社区服务、居家养老以及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和大型文体赛事等志愿服务。积极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开展便民利民的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素质拓展和思想品德考核学分,使之体现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价值。

3.完善实践基地建设管理。社会实践基地的管理是学生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由于办学的特殊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特点使得其具有重大的培养人才的优势,这一优势运用的好将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发挥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应该建立社会教育资源引入机制,按照互惠互利和优势互补的原则,强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结合自身的实际,建立一批能满足本校学生社会实践需要的相对固定的基地,形成多层次的社会实践基地体系,满足学生实习和学习的需要。

4.完善社会实践的考评管理。完善的社会实践考评管理制度是吸引学生更多更广泛地参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保障,也是学生主动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标准,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学习情况、思想道德情况和行为习惯。高校应该设立社会实践导师制度,完善考评机制,健全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要求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必须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构建接收单位、组织单位和指导教师“三位一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定期开展社会实践经验成果交流会,交流认识和实践情况;开展社会实践基地和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三、提倡榜样引路,激发学生内在的成长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主动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更应化为党员的自觉行动。高职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既受到重要的外因影响,也受到决定性的内因影响,这个内因就是学生的自愿、自觉,学生内在的成长性。这种自觉和自愿就要建立在榜样的带头作用的基础上。在实际的情况中,学生党员比其他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更高,党员的责任也要求要发挥自身的先进性。为此,高职院校要着力树立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支持和提倡师生特别是党员教师、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自觉履行自身义务和职责,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促进高职学生自愿、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重视锻造优秀教师的良好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责要求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要做传授知识的教育者,也要做良好行为的传播者。教师的教书育人,在其身上所展示出来的良好的形象,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体现,要加以宣传,使其成为学生效仿和学习的对象。在高职院校注重提倡榜样引路的过程中,主要的就是要锻造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养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对优秀教师形象的锻造上,利用学生评教的机会,发挥学生评教作用,提高学生对教学管理的参与程度,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督促教师保持良好的教学行为;可以利用课后的交流机会,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好朋友,可以在亦师亦友的良好氛围中、在潜移默化的良好教育中,对于学生行为和价值观的选择进行培养。

2.重视学生党团和学生干部的模范效应。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核心骨干队伍。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重点培养对象、学生干部在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管理等方面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典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和学习中、工作中得以有效渗透。通过发挥广播站、宣传栏、网络等传播媒体的作用,及时对好人好事进行褒扬,大学生身边的事迹最有感染力和感召力,要更好地运用大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教育学生,使得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有榜样、有示范、有目标、有方向。

3.重视党员的先进性建设。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建设,鼓励学生党员做好榜样带头作用。党员本身就有义务、有责任做出示范作用,成为学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头羊和先锋队。党员是维系执政和赢得群众支持的重要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声誉。因此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有比同类学生更高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上要更先一步、实践上更高一筹、弘扬上更深一层。高职院校要为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要促进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促进党建工作进公寓、进宿舍、进社团、进社会实践基地,并建立临时党组织,把党组织的优良作风和党员的先进作用带到公寓、宿舍、社团和社会实践基地中去,让党员的先进性时刻都有发挥的平台,把对于党员的先进性建设融入教学育人的全过程,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四、重视文化熏陶,发挥校园“软”环境的引导作用

文化对一个人的行为选择、价值判断都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对人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成为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大学精神的积淀,关系到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整合各类传播媒介功能,发挥各类活动和社团的影响作用,发挥舆论的引导功能,通过“实”、“精”、“活”和“特色”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创造出有益于高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设氛围,实现文化育人。

1.校园文化建设要求“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只有在实实在在的环境中,才会有更大的成效,获得更多高职学生的认同。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包括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建好图书馆、校史陈列室,写好校史等,让学生在回顾历史中,培养爱校情怀。要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举办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如爱党、爱国、爱民和自尊、自强、自立等专题知识竞赛活动,或组织参观、考察一些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广大学生了解历史、了解民族、了解国情,提高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2.校园文化建设要求“精”。只有精益求精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够让学生更加有序、更加有效地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这方面,就是要加强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库建设,始终坚持结合自身实际基础上,运用各方的力量打造优秀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从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要结合实际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出本校的学生活动品牌和社团建设品牌;以文明素质养成活动、精品团日活动建设、宿舍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活动以带动并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以先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校园文化建设要求“活”。这主要体现在,一是要活用宣传工具,营造舆论氛围。要充分运用校报、广播、网站等校园文化建设各类载体,宣传校园重大事件,传递正能量,强化网络等传播途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中的作用;要广泛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支持学生发展专业技术型社团和兴趣爱好型社团,使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二是要活用企业文化。高职院校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优秀的企业文化,其本身就是核心价值观在企业中的表达。高职院校要抓住企业进校的机会,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实现融合,让学生们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精神、企业精神。

4.校园文化建设要求“特色”。每所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理念和校企合作理念,这是每所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所在,这其中必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要凝聚大学精神,创造自身特色,就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使校园文化建设不间断,使之在教学、科研、管理的各个管理环节以及校风、班风、学风建设等各个方面,发挥其魅力所在。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始终以校园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向导,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性、技能型和对口的高素质人才。要通过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三观”教育,提高学生认识;要通过积极培育、凝练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通过讲校史、唱校歌、诵校训、戴校徽、鸣校钟等大学精神教育的有效载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者、实践者、弘扬者。

五、提升管理水平,发挥校园“硬”环境的保障作用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需要有一定的管理与服务功能的载体,让高职学生在行为约束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个具有管理与服务功能的载体,就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与服务,是高职院校的“硬”环境氛围的营造和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要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实际情况,以解决学生的切身利益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健全宿舍管理、做好贫困生资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和灵活分明的奖惩方式,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水平和质量,在学生工作的管理与服务提升中赢得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自觉践行。

参考文献:

[1]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35.

[2]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2-13.

[3]余林,王丽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86-93.

[4]曾光顺,李立菊,许艳丽,蔡淳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理论纵横,2013,(12).

[5]赫伯特・J.鲁宾,艾琳・S.鲁宾著.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M].卢晖临,连佳佳,李丁,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7.

[6]林斯坦.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增强高校德育实效[J].中国高等教育,2001,(19).

[7]周立波.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0).

[8]王征.论社会实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J].西部教育研究,2010,(13):38-39.

[9]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10]杨红.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质性研究――基于16名在校大学生的分析[J].思想理论研究,2013,(19):78-79.

[11]周宇.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学生工作[J].中国成人教育,2005,(05)

[12].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DB/OL].新华网,2014-02-26.

[13]代金平,王锦冰.信息时代网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6-160.

[14]漆策.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浅见[J].江西服装学院学报,2013,(03).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观点篇5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Guid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U Feng

(School of Marxism,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dhere to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a guide is an objective need of the times,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educate and guide students, is the proper mean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e times, but to pay attention to apply their knowledge through , use of new media tools and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the identity and strengthe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use.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pproach

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在作为国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召唤。

1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是时展的客观需要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一种与当时的经济基础、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社会构架、意识形态等相适应并得到社会大多数成员认同的核心价值观。

历史证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会带来明显的社会分层和利益分化,与此相伴的是社会价值观和人们思想意识也会发生深刻变动。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速度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各种思想观念交流交锋交融,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和趋势。新的形势需要我们采用一种与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制度体制相符合的价值观作为核心价值观来统领社会思想意识形态,正确引导和回应社会各群体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和疑问,并为其基本行动遵循和价值判断标准,以达成全社会最大共识,激发各方面力量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2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是正确教育引导学生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成熟的年龄阶段,思想具有很大可塑性,具有思维较为活跃、文化程度较高、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民主法治观念和参与意识较强等特点。

大学生对政治、社会、文化、民生等问题较为关注,但局限于年龄、经历、知识等因素,不少大学生思考问题不全面、不成熟,看待事物时带有严重的个人情绪,甚至持有激进观点。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仍未改变,其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向我国传播渗透错误思想政治观点,特别是对我国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借题发挥、大肆渲染、恶意丑化,颠倒是非黑白,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攻击党的领导。而一些大学生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面前缺乏必要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不能理直气壮地坚持原则、旗帜鲜明地维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因此,需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政治定力,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充分认识我国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必然性,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高校是社会组成细胞,大学生是高校重要组成因子,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就必然要求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发展的需要。

高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祖国的希望,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先进思想作为指导。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包括形势政策、思想道德、政治法律、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涵盖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等方面,在这一涵括面极广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需要凝练升华出一种具有整体指导意义和整合统摄功能的理论观点来统揽全局、指导各方,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的统领作用由其本身的先进性和合理性所决定。

4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要注重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只有通过将课堂、书本、说教中的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让大学生根据自身在具体实践中的所思所见,进行理性思考,才能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坚定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坚持辩证思维、发展观点、实践方法,才能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深深根植于实践当中。

二是要善用新媒体。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爆炸时代,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大学生通过手机、网络、电视等新媒体方式接触外界信息越来越普遍。随着科技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传统网络信息管制手段在抵制西方错误思想观点渗透、防止不健康思想侵蚀方面效果愈发不理想。这需要我们运用“逆向思维”,不仅要“堵”,更要主动发声,善于运用新媒体手段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

三是要强化认同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认知、情感、意志、知识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过程。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感情认同。只有做到这“三个认同”,才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时代特征和重要意义,才能充分认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大学生在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形成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参考文献

[1] 杨业华.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光明日报,2014-01-15:013.

[2] 刘洪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103-106.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观点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能力,思想政治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进高校?如何进大学生头脑?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计的基本功能所面对的重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承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的课程教育,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组成的课程集群。“思政课”的教育作用,体现在其目标是使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修养,认同核心价值,形成积极人格和健康心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组成部分;课程属性是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养成的载体、手段和媒介。教学效果评价要带动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和观念的变革,并使其终身受益。

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围绕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问题,我们以湖北经济学院大二学生为主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9份,对调查显示结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以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经济学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改进起到一定作用。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途径与平台

调查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知识渠道前三位的分别是:政治理论课程(57.4%),电视、广播、网络(26.9%),报刊、宣传窗(15.7%)。显示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获取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依然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作用亦不可小视。这一结果也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传播渠道具有层次性。这种态势显示正面教育、自主学习、环境影响均有助高校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他们的自主认知。但要注意,一方面,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无疑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渠道,另一方面,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它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极易为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网络平台信息的多元性极易蛊惑那些三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

2、理论认知的全面性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程度:18.5%和53.2%的人分别选择了“有些了解”和“了解一点”,其中22.5%和5.9%的人选择了“不了解”和“不关心”,说明了有少部分大学生并不了解或不关心该理论。值得注意,虽然二年级以上的高校学生已经学过相关课程,但22.5%的人对相关知识不了解,5.9%的学生不关心。特别是理科生,他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尚未充分激发,少数学生主观上不愿意接触相关知识,对专业课程以外的理论不闻不问的现象仍然存在。

3、理论认同的主动性

被调查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相关政治理论的原因排序是:了解所处社会的基本知识(34.4%)、修学分(46.3%)、帮助自身发展(18.3%)。这一结果整体来说令人担忧,修学分和着眼自己发展的实用动机较明显,而主动认识社会的自觉性不强,从中一定程度地体现出大学生在学习选择方面的偏向性,缺乏青年一代应该具有的社会志向和远大抱负。

在问及大学生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必要性时,11.6%和75.7%的同学分别持“有必要全面了解”和“有必要一般性了解”的观点,二者累计87.3%,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得到认同。持“无所谓”和“没有必要了解”观点的人分别占8.3%和4.4%,虽然累计占12.7%属于非主流状态,但这一倾向值得注意,说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整个理论教育中有盲点存在,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4、理论教育和传播效果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大学生的选择分别是:非常满意(2.3%)、满意(8.1%)、较满意(31.3%)、不太满意(47.2%)、不满意(11.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不太满意的学生占47.2%、超过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三者累计41.7%。由此可见学生虽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必要性,但多数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这一理论的教学效果。这一结果对高校政治类课程开设时间、课时安排、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素质等都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一种理论要为大学生所掌握、使用及认同,离不开对这种理论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而传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解程度。

三、调查整体结论及影响核心价值教育的相关因素

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和教育的重要对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层次及体系的重要一环。调查总体结论基本点包括:

1.高校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的均衡性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的多层次认识,学生的理论认知性总体比较均衡。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认知度最高,达到8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知78%。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比较了解占比52%,不了解占比13%。这一比例反映了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识具有较大片面性。很明显,高校学生以自己学习相关知识和对社会的初步了解的切身感受,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缺乏系统性认识,并促成了他们对社会发展和改革深化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和判断的简单化和片面性。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经济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普遍评价较高,对社会满意度高达83%,这说明虽然他们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效果总体评价不高,但校园钝化尖锐事物的效应明显,高校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普及和深化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

2.认知具有碎片性和模糊性

社会主义一词几乎家喻户晓,但调查结果也表明还存在认知盲区,即使接受过专业的理论传授,还有少数的学生不了解或不关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不知道或不想知道这一理论。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上,同样具有“碎片化”的典型特征。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海量且价值多元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调查显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认知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碎片性和模糊性。比如,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什么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等深层次问题时,多数学生表示不清楚和不了解。仅有23.7%的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制度构建相联系。特别是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的只是为了修学分,体现高校学生的理论自觉度不足。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必须滤掉学生对社会认识上的幼稚性。使他们进入社会的个人代价和社会成本降低。

3、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知的主要外在因素。

第一、学校环境。学校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大学生接受、学习、内化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主要场所。学校通过校报、广播、宣传橱窗等新闻媒介,来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主流价值观念,从而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同时也要看到,高校并不是真空,各种时兴的思想、思潮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在高校校园里激荡,对学生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因素和正能量,也包括了一些非主流的不健康的消极因素。第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可以划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指的是国内外的社会大环境。宏观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大,也最深刻。大学生普遍认同市场经济在我们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些类似“金钱万能论”、“功利主义”等消极思想也开始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第三、家庭环境。家庭作为社会构成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大学生最初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的经济观念、经济价值取向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位大学生。此外,每个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和父母对子女期望值的不同也会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的对策

1、重视大学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要善于处理好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与理论的快速变动性之间的关系,不断拓展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实践的发展,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社会主义理念和价值。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理论发展最新动态,并将其纳入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使理论能够快速的回应和解释现实问题。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必须直面市场改革带来的矛盾,把市场经济实践中的具体政策措施引入到课程设计中,引入到我们的教学案例中,引导学生进行批判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结论。

其次,要善于从社会大环境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不断创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外,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善于运用大学生可塑性强、前瞻性和批判性等特点,丰富原有的教育方式。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调研,了解社会现实,从而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重要渠道作用

新媒介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介体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较,它具有信息量大,互动性强,传播形式多样,集理论性、及时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由于它集中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在媒体竞争中越来越占居主导地位。因此,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网络媒体也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工具和主要阵地。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充分传播社会正能量。

3、弘扬校园文化,推动政治理论读物大众化、通俗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大学生头脑,就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M〕新华出版社2013.3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观点篇7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学生;中医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1-0122-02

1 引言

当前中医院校的培养对象为将来的医生,他们将来进入各大医院工作,是我国医疗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否具有高尚的医德,是否能够促进社会医疗事业的发展,是否能形成高尚的医疗风气,对于我国的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十分重要。中医院校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中医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对于重塑我国的医疗风气、缓解医患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校课程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开展相关活动,使学生形成勇于奉献的精神,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2 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1)在互联网时代面对各种价值观的碰撞,文化与文化的冲击时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正确引I青年学生提高价值判断力、明辨是非的鲜明旗帜。学生要善于剖析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面对不良舆论的蛊惑,要善于同社会思潮交锋对话,要善于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深入挖掘和学习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

2)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学会诚信、做到诚信是极为重要的,诚信待人、诚信做事是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引导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社会实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3)“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青年有信仰,国家才有希望。”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青年学生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真懂真学真用,将其转化为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真正成为科学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忠实执行者、自觉实践者。青年学生要明辨、勤学、修德、笃行。

因此,中医院校校应该从和谐社会的建设大局出发,化解医疗矛盾,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使社会形成和谐的风气,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3 培养中医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医学的特殊性质要求医务人员有爱心、耐心、热情、细心等,否则很难做好医疗服务工作。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稳定性或者顽固性,加强中医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可以提高他们将来的服务水平,成为一名更加合格的、医德高尚的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途径如下。

以合力德育为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完善中医院校德育管理,逐步构建合力德育基本框架,学校遵循此框架,将各项教育融入其中。把培育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高素养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重点。合力德育注重主体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提倡学生自主参与,精心设计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践行。如“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中组织大学生通过校园广播站、升旗仪式及“争做道德模范”实践活动等形式,宣传他们积极乐观、向上向善、全面发展的良好品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楷模教育为抓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以为人生楷模”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向同志学习,引导广大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根据《以为人生楷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制定不同年级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策略,通过课程引领、活动深化、实践提升三个主要步骤加以落实。

1)利用《以为人生楷模教育读本》《南开中学作文笺评》《论说文集》等,通过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重点介绍的事迹和精神,以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突出认知目标的形成。

2)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固化课程内容,突出行为体验,加深对楷模的认识和了解。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结合大学生特点做出顶层设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为重点,着重从个人层面去引导、培育和践行。通过对人物的认识、事迹的学习、精神的理解和自身的对照,使核心价值观入耳、入心、入脑,进而成为自己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

以实践课程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育课程作为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一方面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建立具有中医院校特色的德育学科,包括综合实践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班会课程、法治课程、影视赏析课程、读书阅览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等,形成认知、心理、情感、实践融为一体的学校德育课程框架。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除突出学科课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还利用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促进知和行的统一。

4 中医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战略地位

我国古代的传统医学价值观和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融合,去粗取精,形成现代医学生“大医精诚”和“医乃仁术”的社会主义精神。中医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可以初步表述为“人民生命至上”或“人民健康至上”。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和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一般和具体、整体和部分、宏观和微观的关系。由于社会医务工作的服务性质,人们对医务人员的道德素质要求较高,因此,中医院校学生的医疗核心价值观应该具体研究,并且采用不同的培育路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加强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高我国医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5 结语

要站在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导中医院校学生认识到核心价值观同个人利益和幸福生活息息相关,增进情感认同和践行自觉。要着力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融入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公益活动,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强化法治建设对道德建设、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保障作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终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兆钧.中医院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思考[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130-132.

[2]张娟.专业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体育科技,2015(6):121-122,125.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观点篇8

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243-02

网络文化的发展,改变着包括高校大学生在内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思想水平和行为方式。大学生是中国网民的主要群体,挖掘高校网络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潜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的方向,对于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校网络文化的资源共享性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因为互联网络的兴起和应用,推动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引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方式、培育环境和培育效果方面的深刻变革。在培育方式方面,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多媒体形式使视频和音频等信息实现了快速传播,突出信息获取的即时性和多样性,调动大学生的感知器官,激发其思维的认知度,增强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愉悦的视听感觉中把握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并升华思想。在培育环境方面,从传统的教育资源口头传授和印刷文本的物理空间传播模式转向虚拟的网络社区,打破时空的限制,丰富了教育的素材。在培育效果方面,海量网络信息实现了培育内容跨校、跨地区甚至跨省的资源共享,满足大学生对不同方面知识的涉猎,扩大培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平等互动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互联网开放式和无中心的网络结构,打破了某一主体对信息的绝对垄断,引领人们步入一个“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新天地,决定高校网络文化平等互动性的特征。高校网络平台双向开放共享的信息沟通方式,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突破身份、地位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愿表达观点、挑战权威,实现话语权的平等,推进大范围、深层次的双向交流互动。大学生在高校网络文化中可以无比多地选择学习内容、主动学习,利于师生间教学互动,实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故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有效融合体现了“以大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重视个体学习的兴趣和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激励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大学生的“人的科学”。

(三)高校网络文化有限开放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是教育的必然

高校网络文化的资源共享性和平等互动性打破了文化传播的地域界限,将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变得模糊,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吸引众多学生通过网络自觉接受教育。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科学理念的阵地,其价值取向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决定了高校网络文化的有限开放性。高校网络文化建构的核心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发展全过程,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发表自己对热点话题的观点看法,高校管理者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这些观点看法,深入、真实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线上”与“线下”互为补充,交流探讨。

二、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困境

(一)高校网络平台技术和内容更新的滞后性减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点的社交网络平台更新扩张迅猛,发展速度惊人。但高校网络平台的更新却明显滞后,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技术更新的滞后性,因设计和功能定格化,网络的监控、管理和利用未同步,制约高校网络文化的全面快速和长远发展;二是内容更新的滞后性,教学内容较单一枯燥,趣味化、形象化欠缺,无法满足学生群体多样和多变的需求,导致部分学生主体的流失。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全球性、繁杂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极大的冲击

在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网络的零门槛、无屏障、跨文化等特征使各种形形的观念、文化等不加过滤堂而皇之地进入到网络中,在丰富信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为国际霸权集团企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在中国构建“西化” “弱化” “分化”的社会意识形态提供了机会。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甄别,会产生认知偏差和价值偏离,使得网络受众的价值观有被“西化”的风险和“多元化”的倾向,后果难以想象。

(三)高校网络文化的虚拟性、隐匿性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度

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虚拟空间,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极大便利地获取所需的超大量信息,以虚拟的身份快速完成人―机―人对话的交流。网络信息的交流匿名化,难以实施严格的言论监管,大学生随意良莠不齐的信息和不负责任的言论,容易使其沉溺在虚拟的“生活圈”,加剧非社会化倾向的“自我封闭”。同时因为缺乏“共同在场”的压力,责任、义务和信任常常变得软弱无能,影响人际交往能力,集体观念、团队精神萎缩淡化,导致价值判断中出现多重标准,引发网络受众的道德行为有失范化的风险。

(四)高校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群体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挑战

网络的开放性助推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在高校网络文化境域下,学生可以根据信仰、目的、爱好、价值标准、行为准则、教育程度等因素自愿组成非正式群体,如果一旦一个人错误的价值观念被群里的人认同响应并迅速影响扩大后,网络的群体性就会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权威度。

三、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的有效融合

变革以说教式为主导地位的“主客体”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向“主客体双中心”的多向引导式教育模式转变的理念。

1.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坚持教育主体与时俱进。教育者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采用渗透和双向互动交流的方式,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2.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尊重教育客体价值需求。首先,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升主体性价值。要求大学生遵循网络伦理道德,明确责任和义务,创造性地学习和开展网络各项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其次,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情感需求。教育者要以情感人,抓住时代脉搏,找准切入点与学生需求接轨,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最后依据大学生的多样性、复杂性特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化、形象化。如根据本专科大学生素质分层次教育,分年级分阶段教育,分不同类型学生教育,分现实和虚拟的情境场域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政理论课程内容的有效融合

1.利用高校网络文化,构建思政理论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思政理论课是每位大学生的必修课,高校网络文化是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程天然的教学资源库,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而且拓展了思政理论课程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思政理论课程的精髓如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用典和形势与政策等教学内容在高校网络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日新月异的高校网络文化动态信息要求思政理论课程教育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高校教育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效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汲取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

2.借助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创建网络特色的育人工作。高校加大施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程作用的力度,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思政理论课堂教学形式枯燥乏味,通过思政精品课程网站、德育网站、网络交流平台能够获得实质性突破,打造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把优秀的德育思想和先进科学的价值观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时效性,渗透影响、教育着大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有效融合

1.建立一支有过硬思政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素质的思政工作教师队伍。首先,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要求,严把从事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班主任、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的“入口关”。强化全体教职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责任意识,充分运用高校网络文化增强教育传播的超时空性和无障碍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方共管工作机制。其次,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网络应用能力。接受专业化培训,了解网络应用程序,加强开展网络教学的能力,避免出现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片面性和文化话语体系的模式化。再次,教育者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要加强甄别和选择的能力。捕捉背离核心价值观的错误网络言行和不良现象,快速辨别和正确决策,促进高校网络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

2.建立一支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责任感的思政工作学生骨干队伍。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他们是学生中的领导者和主心骨,对一般学生有领导和示范作用。培养目标一般大学生以内化与践行为主;学生骨干要求带头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行为模范为己任,感知、带动一般学生。学生骨干是高校网络文化环境建设和网络文化传播的生力军,协助教师做好网络文化的形式建构和内容组织,努力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络“意见领袖”;学生骨干也是联系师生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协同教育的优势,同时可以发挥朋辈辅导员监管网络文化中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言论和事件。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为关键的环节是解决认同问题,创新性地将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发挥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软文化侵蚀,拓展其融入领域,实现价值观认知价值观共鸣价值观践行过程,为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三观”,成为社会优秀人才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琪.高校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现象透视及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1):53-56.

[2]李净,戴钢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次、分阶段、分场域培育路径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103-106.

[3]李恺,陶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6(3):203-210.

[4]苏国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2):15-20.

上一篇:车间环境卫生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