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顺差范文

时间:2023-11-03 15:41:14

外贸顺差

外贸顺差篇1

关键词:对外贸易依存度;贸易顺差;对策分析

一、我国目前对外贸易状况

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在逐年提高。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伴随着外贸的增长,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提高。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是1985~1990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出口缓慢增长。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2000年,在这一阶段,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使出口额年均增长达到12.4%,超出了我国年均GDP的增长速度8.8%。劳动密集型产业崛起,加工贸易的开展,使出口快速增长,出口依存度超过进口依存度,推动外贸稳步上升。第三个阶段是2001年至今。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历史性的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位,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

据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净增3387.8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这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速连续5年保持在20%以上。

二、形成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

第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工资增长是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出口的高速增长一般受两个因素主导,一是需求的持续快速扩大,二是供给能力和竞争力的持续提升。由于世界经济波动没有给中国出口带来太大的影响,因而中国的出口受需求主导的成分较少,受供给和竞争力主导的成分更多。一种观点认为廉价劳动力是中国的出口竞争力所在,是中国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这种观点实际上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低工资率往往被低的劳动生产率所抵消。在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关键还在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与此同时,中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得劳动资的提高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使得中国在劳动成本方面的优势越加明显。而生产率增长大于工资增长的这部分剩余,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动力,更是中国出口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这一动力还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存在。

第二,进口增幅下降是因为中国宏观经济过热得到了有效遏制。中国的进口总额从2002年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加速增长期。这种增长一度被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结果。虽然出口的高速增长掩盖了大家对“入世”冲击的过分担心。但是这种关于“入世”冲击的阴影始终存在,也始终有中国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贸易逆差的担忧。大家在关注“入世”冲击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另一个引起进口高速增长的因素――中国的内在需求。实际上,主导中国进口的,主要是中国经济自身的需求。人们往往记住了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因此,将2002年的进口增长提速很自然地归因于“入世”效应。但是,我们需要强调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经济从2002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中国经济重新活跃引发了大量的进口需求,正是这些需求导致了进口的大幅度增长。这种状况在2003年和2004年看得特别明显。矿物和原材料的进口增长占据了进口增长的主要成分。而矿物和原材料的进口增长正是中国这一轮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的结果。今年以来,中国的投资增长明显放缓,因而进口增幅也随之大幅度下降。

第三,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对贸易顺差的扩大推波助澜。人民币升值预期是另外一个影响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会导致对人民币的需求和外汇的流入。贸易项为外汇流入提供了两个渠道,一是提前出口和延期进口,二是构造一些不真实的出口行为。这两种行为都会导致贸易顺差的扩大。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对贸易顺差火上加油,它不仅驱使一些企业开展提前错后操作,加快出口而放慢进口;而且今年迄今的贸易顺差中肯定有一部分是国际游资在人民币升值预期驱动下通过高报出口价格、低报进口价格方式而内流贸易顺差将是一定时期内的常态

第四,贸易顺差是我国积极利用外资政策和特有贸易结构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由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以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出口主体的贸易结构。这种特殊的贸易结构,是我国对外贸易保持高顺差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良好的工业配套能力和大量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推动我国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加工贸易是一种增值的贸易形式,必然产生贸易顺差。2006年,我国保税区、保税仓库进出口逆差600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设备进出口逆差278亿美元,一般贸易顺差831亿美元。而加工贸易顺差高达1889亿美元,超过了我国全部贸易顺差总额,成为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中的最主要因素。 由于加工贸易实行保税政策,对外资投入加工贸易具有较大吸引力。2006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630亿美元,已经连续3年保持在600亿美元以上,这些资金近七成投入到了制造业中。由于国内市场有限,外商投资企业自身存在巨大的出口需求,其出口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六成左右,而且呈逐年增加态势。这成为推动我国外贸顺差高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我国国内宏观经济走势与主要贸易伙伴不同步。今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虽然可望保持在9%以上,超过此前的普遍预期,但2002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周期上升态势可能已经发生了转折;而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内经济仍然处于高增长期,甚至日本也出现了强有力的自主性增长势头。正因为国内经济降温,内需不振,进口需求委靡,出口增幅则因货物纷纷转向海外市场而迅速提升,两项作用共同促使今年上半年中国贸易顺差急剧扩大。

三、 巨额贸易顺差的影响及消减之道

近年来,我国的贸易顺差在逐年增高,尽管通过内需来降温,巨大的贸易顺差激化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争端,尤其是与美国、欧盟之间的贸易争端。按照我方统计口径,今年全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可望达到1000亿美元,对欧贸易顺差可望达到600亿美元;按美方统计将会更高。中美纺织品争端久拖不决,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贸易顺差的不断增高,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而国内经济则要求人民币汇率施加向下调整,两种作用交互占据上风,一方面,贸易顺差增长及外贸依存度上升,经常项目结构性的失衡,我国经济运行的风险在增加。2004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已高达70%,按照目前的进出口和GDP增长速度计算,我国经济增长对贸易顺差的依赖性还将进一步加大。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也加剧了贸易摩擦。2005年以来,已有12个国家对我国发起了33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大案增多,涉及金额上升约20%,这使我国外部贸易环境总体趋紧,形势不容乐观。贸易顺差的增高也使经常项目已成为境外短期资金流入境内的一个主要渠道。除了以往惯用的进出口伪报、提前错后收付款、利用海外应收账款科目及离岸银行业务等常规渠道,目前境外资金还通过服务贸易渠道入境。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还对中国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带来了阻力。

我国如此巨大的贸易顺差、如此之高的外贸依存度不可能持久,有秩序削减势在必行。在长期内,我们有秩序削减贸易顺差、降低外贸依存度的出路在于扩大内需,尤其是提高国内消费需求;在短期内,可供选择的策略通常有扩大进口(特别是战略资源和资本设备进口)和对外投资两条途径。

笔者认为,解决贸易顺差,不但要在外贸领域做工作,也要在其他领域动脑筋,不但要在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上下功夫,也要在扩大进口、增加内需上做文章。首先,要大力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刺激内需,改善国内消费不振的局面。其次,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通过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的产品目录,对“两高一资”等产品的加工贸易进行政策调整。第三,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由“招商引资”转为“选商择资”、“养商育资”等。第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合理引导升值预期。此外,在调整出口结构和扩大进口方面作一些具体的工作,特别是要促使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放松高精技术及其产品对我国的出口限制,使进出口结构更趋优化,缓解顺差上升过快的压力。

消减贸易顺差,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削减贸易顺差并不认为需要遏制出口贸易增长,应适当增加进口贸易增长,妥善处理好扩大进口和扩大内需。在目前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还很高的情况下,出口贸易增加依然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扩大进口贸易要选择好时机。在战略资源进口和建立储备方面应盲目就于高价位。扩大资本设备进口应当限于必要和尖端设备和技术,不应损害国内技术装备产业的发展。在扩大对外投资中,应当注意约束企业经理们借机扩大自己“王国”的冲动,避免我国对外投资沦为制造大堆烂账和资本外逃“黑洞”的。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麦花.我国外贸依存度现状与前景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3:55.

[2]张燕林,郑礼明.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带来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6,5:28.

[3]孙景舒,普杰.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J].开放导报,2006,2:15.

外贸顺差篇2

今年我国的外贸进出口在延续了去年“出多进少”特征的基础上,呈现出“V”字型走势。特别是三季度出口增长出现强劲反弹,再次回到30%以上的高位,这主要归功于8月份公布的企业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所产生的抢关效应。

外部经济环境谨慎乐观。美国目前在房地产走弱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有所回落,但油价的下跌和紧缩政策的中止及股市再创新高,无疑对美国消费起到一定支撑作用,欧盟和日本在出口增长的带动下,经济也出现温和增长。

国内需求强劲仍能支持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资本价格、资源品价格和劳动力价格扭曲偏低导致了投资回报率的高估,刺激了投资的过度增长。因此,我们认为明年政府会开始逐步理顺这些扭曲的价格,提高利率和土地、能源的使用价格,来使投资增长回归到更加理性和合理的区间,保持在20%~25%左右的增长幅度。

从消费来看,一方面政策取向非常有利于消费稳步增长;另一方面,消费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也是促进消费增长的实实在在的有利因素。此外,人民币升值对于拉动内需和消费也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明年消费增长有望保持在今年下半年13%~14%左右的增长水平。

矫正内外失衡乃当务之急。进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和人民币升值是两项重要的调节措施和工具。有利于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资源类产品出口将减少,机电产品出品将有所提高,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同时我们认为,人民币升值幅度会在3%~5%左右。这也将提高国内消费水平,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预计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较2006年将明显放缓,出口增速在外需减弱的情况下会继续回落,进口在国内需求仍然旺盛的背景下会与今年大体持平,顺差总量将由扩张转向收缩。

一、2006 年V 型走势凸现顺差继续扩大

今年我国的外贸进出口在延续了去年“出多进少”特征的基础上,呈现出“V”字型走势。特别是三季度出口增长出现强劲反弹,再次回到30%以上的高位,这主要归功于8月份公布的企业出口退税税率政策的调整。

从统计数据来看,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三季度出口增速远远大于进口增速,顺差增幅屡创新高,净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外贸易依存度也随之高升。继2004年我国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后,2005年达到14221.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2%,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2726.1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3%,增速高于去年全年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912.3亿美元,增长26.5%;进口5813.8亿美元,增长21.7%。进出口相抵,实现顺差1098.5亿美元。与去年全年顺差水平大体相当。我们预计今年全年外贸进出口增速会超过25%,接近2万亿,实现三年翻一番,顺差增长50%左右。

一般贸易增速超过加工贸易,凸现出口贸易方式结构转变。前三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5471.8亿美元,增长25.3%,加工贸易进出口5961.7亿美元,增长21.8%。出口贸易方式结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两点重要意义,一是吸引外资导向的转变,加工贸易增速的放缓说明我国引进外资方向的转变和力度的减弱,因为加工贸易主要是港、澳、台资企业的“三来一补”;二是国内企业自主创新性增强。

两大主力引领出口高增长。在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与去年相比有所减缓,但仍占主导地位。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3884.2亿美元,增长29.9%,比总体出口增速高出3.4个百分点,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6.2%,比去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1591.7亿美元,增长34.6%;机械及设备出口1320.8亿美元,增长2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958.9亿美元,增长30.6%。

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势出人意料。其中,服装类商品在巨大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取得了高于去年的增幅,有些在意料之外。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695.9亿美元,增长27.6%,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360 亿美元,增长18.2%;鞋类出口164.3亿美元,增长15.8%。

机电产品进口是重头,初级产品和汽车进口增长快。前三季度我国工业制品进口3105.4亿美元,增长25.1%;占全部进口总额的58.4%;其中汽车进口16.5万辆,增长43.2%,由于去年基数较低,增幅高出去年进口增幅近2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进口增长28%,进口初级产品1416.5亿美元,增长31.6%,主要是原油、成品油进口增长加快,1~8月份,我国原油、成品油进口分别增长51.5%和79.1%。

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长强劲,但进口增速有所减缓。我与前六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均超过千亿美元规模,与欧盟、美国的双边贸易分别突破2000 亿美元。2005 年,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额1944.4 亿美元,增长23.3%。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达1915.1 亿美元,增长24.8%。同期,日本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日双边贸易总值1509.7 亿美元,增长12.3%。此外,前三季度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为1167.5亿美元,增长23.3%;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1163.3亿美元,增长23.1%。

从统计数据来看,前几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增长率都低于整体水平,这也就意味着我国过分依赖主要贸易伙伴的格局逐步得到改观。出口对象多元化取得成效。当然这并不说明前几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会下降。我们认为在整个世界经济格局不变的情况下,美、欧、日、东盟在我国外贸进出口中仍将占有重要位置。但其他进出口市场的开拓发展必将增强我国外贸抵御某些国家经济风险的能力。

二、外贸顺差居高不下的原因

外贸大幅顺差的原因从现象上看就是出口增长速度仍然较快,接近30%,而进口增长速度大幅放缓,两者相差10.8个百分点。探究其中原因,我们认为:

从出口方面来看,一是世界经济仍处于景气周期中,我国主要贸易伙伴,2005年前两个季度,美国经济在国内需求拉动下继续稳步增长,按年率计算分别增长了5.6%和2.6%;日本经济摆脱低迷,按年率计算分别增长了3.3%和1%;欧元区经济温和增长,同比分别增长了0.4%和1.2%,从而为2006年我国出口增长提供了良好的保证,特别是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增长都达到25%左右,截止到1~9月份,对两者的总顺差已达到1645.5亿美元。

二是国际产业转移导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新的出口增长点不断涌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外资企业成为我国出口增长的主体,在我国总体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攀升,达到58.04%;另一方面,出口产品结构升级。从最初的传统大宗商品到上世纪90年代以家电、视听类产品为主,过渡到21世纪在保持家电、视听、电工器材和机械基础件等传统产品40%左右快速增长的同时,在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下,加大了以信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如计算机、移动通信设备、显示器和数码相机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较大的产品出口,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30.6%,比总体出口增速高出4.1个百分点,成为新的出口亮点。

三是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刺激我国下半年出口增速出现反弹,顺差创出新纪录。由于9 月14 日之前签定的合同,在12 月14 日之前报关出口仍在享受调整之前的优惠政策,导致出口企业抢先报关,赶在出口退税之前加大了出口力度。

三、2007 年内外形势分析及展望

1、外部经济环境喜忧参半

就全球经济和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而言,增速较今年有所回落,总体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世界经济自2002年走出低谷以来,连续四年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的带动下,稳步增长的总体态势不会有大的改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9月份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1%,略高于上年的4.9%。但世界经济运行中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特别是美国2007年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导致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低于今年,IMF 预计明年全球经济增长为4.9个百分点。虽然IMF下调了发达国家增长的预期,但调高了对新兴国家和地区的预测,特别是近年来增长较快的非洲、亚洲(四小龙除外)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分别提高了0.5、0.7和0.7个百分点。

美国:2006年以来,美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前高后低的走势。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5.6%,比去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为2003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大增幅。在利率提高、房地产市场降温以及能源价格持续走高的影响下,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到2.6%,不及第一季度增幅的一半。三季度以来,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继续呈现走弱的态势,负财富效应有所显现。随着消费增长的减速,物价上升速度开始减缓。种种迹象都表明美国经济回落的态势越来越明显。从消费者信心指数和PMI指数等先行指标来看,都出现走弱迹象,因此短期内美国经济回落在所难免。但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并非一无是处,会陷入衰退境地,我们对美国经济仍持较乐观的态度。

一是消费者信心虽有所回落,但目前仍在高位。特别是能源价格的下跌带来积极影响:美国9月CPI和PPI环比均大幅下降,说明美国通胀压力有所减轻。油价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消费支出的增加,提升了消费者的信心。此外,股票市场的连创新高无疑也给美国市场消费者打了一针强心剂。

二是美联储加息可能性减小。高涨的能源价格和持续旺盛的消费使物价增速不断走高。但随着消费开始呈现走弱态势,美国的通胀压力正在减弱,CPI 和PPI呈现出高位回落的趋势,核心CPI 的走高也不过是惯性上升。我们相信,随着消费增长的进一步减速,物价增速有望进一步降低,通胀减弱的局面已经趋向明朗。这也使得美联储未来出台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三是美国两个重要经济指标:失业率和耐用品订单量仍处于近几年来的最好水平。9月份美国失业率为4.6,依旧维持在低位运行,耐用品订单量增长7%,尚未表现出恶化的迹象。因此,我们认为,这次经济回落将十分温和。

四是美国财政赤字明显下降。在9 月30日结束的2006财政年度里,美国政府财政赤字总额为2477亿美元,比2005 财政年度的3190亿美元下降了22.3%,财政状况明显好转。实际上,到2006财政年度美国政府已提前三年达到了美国总统布什将财政赤字削减一半的目标。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增长会温和地回落,而不至于陷入衰退境地。

日本:从2002年初开始日本经济虽然跌跌撞撞,几经周折,却始终在增长的轨道上缓慢行进,而且至今看不出有衰退的迹象。

从数据来看,此轮增长主要是由出口强劲拉动的。截止到2006年8月,日本贸易顺差比2001年同期增长近一倍。此次增长并没有从出口过渡到消费,而是由出口一直唱主角,季节调整后零售额月同比并没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旺盛的出口刺激企业的投资,投资增长率始终保持两位数,投资又促进出口,形成出口和投资的良性循环带动了日本经济增长。

此外,日本国内消费复苏缓慢,迟迟未能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究其原因,是多数企业宁肯将利润投入设备更新和技术开发,也不愿意大幅度提高职工工资,加上合同工和临时工增加,客观上压低了在职职工的工资升幅,因而出现投资和消费一高一低的局面。

因此,对外贸易成为日本经济的风向标。特别是中国方面对日本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欧盟:作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元区经济增长依然温和稳固。欧元区今年第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9%,同比增长2.7%,创下五年来最大增幅。目前,欧元区德、法两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势头良好。由于全球贸易增长迅速,今年德国的出口额预计将增加10%,而德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出口。与此同时,由于德国政府计划从明年1月开始提高增值税,预计今年下半年国内消费将有所增加,因此今年将是德国经济自2000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随着经济增速加快,德国失业率有望继续下降,今年可望降低0.75个百分点,降至10.4%,预计明年将进一步下降至9.9%。今年德国政府的预算赤字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降至2.4%,这将是德国预算赤字比例自2002年以来首次低于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的目标上限。明年这一比例有望降至1.4%。同时,由于近期石油价格大幅下跌,欧元区9月份的通货膨胀率从8月的2.3%降至1.7%,为2004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是2005年1月以来欧元区通胀率首次低于2%的控制目标,表明欧元区通胀压力有所减轻。数据显示,受欧洲央行加息和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欧盟委员会近期调低了欧元区今年下半年及明年的经济增速,并预测欧元区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将在0.4%~0.8%之间。尽管经济增长预期降低,但欧元区综合零售信心指数一年多来呈现快速上升的走势。在投资增长强劲、内需复苏及出口需求稳定的支持下,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依然乐观。

2、国内需求强劲仍能支持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1)投资仍具有较强的内在动力。今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31%,在政府采取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行政手段后,8、9月份投资有所回落。目前已处于合理区间内,但投资反弹的动力仍然存在。一是地方政府政绩观念根深蒂固,不易改变,同时中央项目增长加快,明年又是党的十七大召开的时间,一些所谓政绩工程、民心工程还会上马;二是今年企业利润大幅上涨,自有资金充足,扩大再生产动机强烈;1~9月份,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增幅近30%,属于增长较高的年份,因此固定资产投资来自于企业的自筹资金比例也随之升高,截止到9月份,企业的自筹资金在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的比重比去年同期高出2.1个百分点,达到56.17%,即投资的大部分资金是来源于企业自身。企业有了钱,自然会有扩大规模的冲动;三是银行追求盈利,放贷意愿较高。特别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上市,上市后他们更具有盈利的动机和压力,加上现在商业银行的存贷差巨大,达9万亿元之多,而目前银行的盈利模式仍比较单一,这就导致银行更倾向于给企业放贷。

(2) 投资的地区格局、行业格局合理,基本符合十一五规划取向。

从投资的地区格局看,中、西部地区增长较快,而东部地区增长较慢,这是符合国家地区平衡发展的政策意图的,而从投资行业格局看,国家重点发展的基础设施、能源、交通运输和金融等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重要控制的项目增长放缓。因此我们认为,控制投资增长效果将比较有限。

其实,归根结底,我们认为还是由于资本价格扭曲偏低(低利率)资源品价格扭曲偏低(低土地、低能源价格等)劳动力价格偏低(低工资、低福利)导致了投资回报率的高估,刺激了投资的过度增长。因此,我们认为明年政府会逐步理顺这些扭曲的价格,提高利率和土地、能源的使用价格,来使投资增长回归到更加理性和合理的区间,保持在20%~25%左右的增长幅度。

从消费来看,一方面政策取向非常有利于消费稳步增长。 一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三是财政支出更多地投向社会保障、更多地投向社会公益事业、更多地投向转移支付,用于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另一方面,消费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也是促进消费增长的实实在在的有利因素。此外,人民币升值对于拉动内需和消费也具有积极作用。我们预计,人民币升值幅度会在3%~5%左右。因此,明年消费增长有望保持在今年下半年13%~14%左右的增长水平。

3、矫正内外失衡乃当务之急

作为一个国内市场广阔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外需比重不宜过大,否则一方面容易遭到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诟病和报复,另一方面外需波动亦容易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高达70%以上,内外失衡的迹象已非常明显。如果外部经济出现风吹草动,我国经济增长也会存在巨大的风险。此外,巨大的贸易顺差也将增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今后在处理外需与内需的关系问题上,要采取更加均衡的战略,将“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转向加快启动国内需求,促进外需与内需协调发展。

同时,近几年来我国投资增长持续高于消费增长,投资消费严重失衡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之一。投资和出口的波动性较大,在三大需求中,消费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基础,只有消费拉动型的经济才是可持续的。因此,我国应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从这几年外贸增长状况来看,进出口增速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在30%以上的高增长,近两年也接近30%。同时,我国外贸的迅速增长主要是靠数量扩张实现的。低端产品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少,缺乏核心竞争力;高污染、高物耗、高能耗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外贸数量扩张反映在国内经济运行与对外经济运行的关系上是外贸依存度的持续上升,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削减贸易顺差,降低外贸依存度还是要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因此,传统的简单的数量增长应该不再是我国各行业出口追求的目标,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现出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要保持出口增长,充分重视外需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调整出口结构,增加进口,更大限度地发挥内需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 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较2006年将有明显放缓,出口增速会继续回落,进口与今年大体持平,进口增长20%~25%,出口增长15%~20%,顺差有1300亿美元~1400亿美元左右, 贸易顺差将由扩张转向收缩。

外贸顺差篇3

【论文摘要】 本文从我国现阶段对外贸易持续顺差的现状出发,揭示了多年累积的外贸顺差产生的负效应,特别是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冲击。分析了外贸顺差的原因及其存在的必然性,提出了疏导外贸顺差的政策建议:调整外汇储备制度,运用税收杠杆,调整开放策略,扩大内需等等。 【论文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结售汇制度 外汇投资公司 从1994年至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已连续13年呈现顺差, 2007年这一势头仍将保持,这固然令人可喜,但亦是喜忧参半。贸易顺差的规模之大,增速之快给经济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新的难题:不断积累的贸易顺差对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产生很大冲击,反过来,企图抑制顺差的宏观政策措施却又难以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贸易顺差如何“疏导”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一、外贸顺差对货币政策的冲击 2006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经常项目顺差2409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177亿美元,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仅为100亿美元,可见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是货物贸易账户顺差)已远远超过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成为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主要来源。持续顺差显著干扰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1.持续顺差制约了央行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自由度,成为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 在现行的结售汇制度下,持续顺差所形成的外汇占款导致央行被动发行基础货币。近年来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大使购买外汇已经成为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以2006年为例,外贸顺差1775亿美元,按年均汇率央行投放基础货币14149.9亿人民币,以货币乘数为5计算,派生货币总量70749.5亿元,约占2006年货币供应量(M2)的五分之一左右,可见现阶段的流动性问题与顺差形成的外汇占款对央行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制约直接相关。 2.持续顺差使 “对冲”操作产生副作用,削弱了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对于外汇占款形成的高额人民币被动投放,央行常用发行央行票据方式进行对冲干预,初衷是减少流动性货币。但是,大量、长期的顺差会导致大规模的对冲,从而产生诸多难题:一是发行央行票据要支付利息,每年数万亿的票据发行使央行为对冲操作支付一笔不菲的成本;二是央行的对冲操作带有很大的被动性,面对顺差导致的巨额基础货币投放,央行的对冲操作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三是对冲规模激增会导致资产价格上涨和短期市场利率上升的副作用,四是持续顺差难免会给国际投资者形成很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刺激外汇大量涌入,从而又抵消了对冲的政策效果。 3.持续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难度和风险 持续外易顺差形成了巨额外汇储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汇率波动十分激烈的背景下,过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会使国家财富处于巨大的风险之中,给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带来难度。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主要是美元,近年来美元汇率持续走低,使较大比例持有美元的外汇储备的缩水不可避免。也使我国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若为了改善币种结构而大量抛售美元,必然会对周边国家产生示范效应,导致国际汇市恐慌,美元汇率暴跌;若不改变现有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不抛售美元,又将导致本币升值压力增大,刺激外汇储备更快增长。为减轻外汇储备对国内货币市场影响,央行必须通过回笼现金或提高利率方式来减少货币供给,但这恰恰会拉动本币升值;反之,为降低升值压力,央行如果增加货币供给或降低利率,这会使本来就因外汇储备而很宽松的货币市场雪上加霜。 二、外贸顺差只能疏导,不能抑制 由于持续顺差的负效应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部分学者提出了“压顺差”的观点,寄希望予“压出口”达到贸易平衡。笔者以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外贸顺差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仅仅采取抑制顺差的调控政策恐怕难以生效。 1.中国现阶段外贸顺差持续的原因 导致中国外贸持续顺差的因素有很多,如产能过剩、国际产业转移、进口替代能力增强等等,这些因素均可归结为两个根本原因:高储蓄率与加工贸易。 (1)高储蓄率与外贸顺差 按照宏观经济学原理,外贸差额应与储蓄与投资之差相等。即X-M=S-I,这里的S是宏观意义上的国民储蓄,是一个流量指标。企业利润、政府预算盈余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都属于宏观意义上的国民储蓄。居民、企业、政府三个部门的国民储蓄形成国内投资的资金来源,国民储蓄大于国内投资的部分形成经常账户的盈余,其中主要是贸易顺差,所以国民储蓄越是大于国内投资,贸易 顺差就越大。中国近年来一直呈现居民储蓄率、政府储蓄率、企业储蓄率“三高”局面,并且储蓄率一直高于投资率。储蓄是一定要转化为投资的,国内吸收不了的储蓄就决定了中国必然以出超的方式将资本借给存在储蓄缺口的国家,从而形成对外债权。所以,高储蓄率是外贸顺差的根本原因,可以预见,只要国民储蓄率高于投资率的情况不变,贸易顺差就将延续。 (2)加工贸易发展与外贸顺差 加工贸易迎合了产品内分工的国际化要求,而中国也具备产品内分工的禀赋优势,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因此产生了产品内分工时代背景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互动关系:加工贸易作为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得以迅速发展,正在形成以中国为加工中心,以东亚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方,以欧美为核心的技术研发方和主要市场的新的产业链,特别是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实现与参与的加工贸易占出口的半壁以上江山。加工贸易的发展,是构成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推动因素。因此,加工贸易积累的贸易顺差可以理解为使中国经济开放成长在一定发展阶段的可持续现象,具有经济合理性 2.抑制顺差的调控政策难以奏效 加工贸易造成的贸易顺差很难通过宏观调控政策解决。加工贸易是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产品内分工的产物,是中国重点发展的贸易方式,目前,国外的投资正往高新技术方面不断增加,说明产业转移还没结束,这一经济结构还将持续。况且,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需要加工贸易的继续推动。 对于高储蓄率问题,根据X-M=S-I等式,实现经济均衡可以有三条路径:增加投资、降低储蓄率、提高进口。 中国的投资率已经处于世界的较高水平,宏观调控的目标经常是要管住投资率上升,所以,不可能通过政策性鼓励投资增加来减少顺差。 形成高国民储蓄率的原因有文化因素、转型因素、保险市场不发达、流动性约束、生存性消费习惯等等,所有这些因素绝非能够靠经济政策在短期内改变,只能随着彻底的经济转型而变迁。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品具有预防性储蓄特征,如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这些消费需要以相当的储蓄为前提,因此,用刺激消费来降低储蓄率,减少顺差的政策很难奏效。 通过“高进高出”,扩大进口的方式能否平衡顺差呢?以扩大进口方式降低顺差,等价于用一般贸易逆差来抵消加工贸易的顺差,对于一般贸易的顺逆差情况,国际市场的自主性调节是高于我国政府的政策干预的。2005年和2006年的实际情况是一般贸易均呈现顺差且不断增大。尽管政府已强调要适当增加资源、能源和原料性商品进口,鼓励扩大高技术和先进设备的进口,但是,希望进口的商品往往受国际市场供给约束和出口方的限制,进口增长的速度不会太快。在可以预计的未来较长时间里,中国仍将是全球商品的供应国而非需求国,所以通过扩大进口抑制顺差的政策效果可能也不大。 三、外贸顺差背景下的政策建议 基于外贸顺差在现阶段具有必然性并仍将持续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调整外汇储备制度 (1)积极管理外汇储备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是央行既持有储备又经营储备。从信托角度讲,相当于集受托人与托管方于一身,这样具有潜在的道德风险。借鉴国际上和东亚储备管理的基本框架,可以按照“安全、灵活、保值、增值”的外汇储备管理原则,将储备分为投资头寸和流动头寸两部分。央行持有流动头寸部分,用于满足支付和稳定货币政策的需要。投资头寸部分由新成立的中国外汇投资有限公司按市场化方式管理和运作,可用于国内外(主要是国外)投资参股,更具有增值、盈利的倾向。对于从央行置换外汇所需资金,可以通过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或中国外汇投资有限公司发行中长期债券获得。这样,过量的外汇储备将由专业投资公司“疏导”到境外进行投资,而过量外汇储备导致的人民币放款也回笼到央行手中,不断积累的外贸顺差对常规货币政策制约的矛盾便能得以缓解。 (2)放宽企业及个人用汇政策,扩大技术创新用汇量 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储备过量的重要原因是现行的结售汇制度。我国汇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意愿结汇、藏汇于民,但是,完全的意愿结汇需要资本项目放松管制,现在条件还不具备。可以遵循渐进法则,逐步放松外汇结汇制度,允许部分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自愿保留一定比例的外汇资产,这可以减轻贸易顺差给央行造成的外汇占款和对冲压力。 通过制定一些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利用外汇资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支持个人到技术先进国家学习和深造。还可以 动用现有的外汇储备向本国企业进行实际项目注资,让被注资企业以外汇购买国外的技术和设备。也可以动用现有的外汇储备收购某些国内的外商投资企业等。 (3)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黄金储备 当今世界上,黄金仍然是最具魅力的保值增值投资工具。在金价稳中有升,美元未来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黄金储备,不仅有利于抑制因美元贬值而导致的外汇储备缩水,而且进口黄金可以减少外贸顺差。 2.调整开放策略,扩大内需 (1)运用税收杠杆,调整外贸顺差 适当改变长期以来坚持的“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开放策略。减少和取消出口退税方面的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和取消其他进口限制性措施,从而实现进出口贸易差额的缩小。 (2)从战略上改变外贸依存度偏高,储蓄率偏高,内需不足的状态 内需不足是外贸顺差的重要因素之一。遗憾的是扩大内需的口号喊了8年多,居民的最终消费率还是偏低并且下行,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从上世纪80年代的62%下降到2005年的52.1%,社会分配不平衡,20%的人占有80%的储蓄,这种储蓄结构决定了居民消费倾向偏低,储蓄率偏高,从而导致对外需的过度依赖。 必须把扩大内需问题上升到战略层面来规划:应加快和完善包括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改变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为扩大内需创造条件;进一步促进和完善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储蓄转变为多元化的金融资产,实现储蓄、投资和消费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金柏松:《对扭转外贸顺差持续扩大的建议》[J].国际贸易论坛,2006(4) 何凡等:《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新加坡、挪威的经验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6(6) 蔡超:《央行票据的调控效率及其可持续性》[J].上海财经2006(2) 陈铨亚:《理性看待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N].经济学消息报 2007-03-09

外贸顺差篇4

【论文摘要】 我国外贸顺差的激增,在推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运行提出了挑战。本文对巨额外贸顺差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其成因,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之策。 【论文关键词】 外贸顺差 影响 成因 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外贸顺差激增倍受关注,外贸顺差过大被视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重要问题,如何正确评估我国顺差问题,认清其影响和成因,采取积极稳妥的应对之策?本文将就此做一些分析。 一、当前我国外贸顺差的总体情况 自2002年以来,中国货物进出口已经连续5年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8%;2006年外贸顺差177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据海关初步统计,2007年1月~10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7593.2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出口9858.4亿美元,增长26.5%;进口7734.8亿美元,增长19.8%。外贸顺差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123.7亿美元(详见表)。 资料来源:商务部网站和中国海关统计 二、外贸顺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外贸顺差的激增,对实现GDP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也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运行提出了挑战。 1.贸易摩擦升级。近年来,“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遭遇到了重重阻击:欧盟对中国皮鞋、彩电实施反倾销,对中国打火机实施新CR法案;美国对中国打火机进行“337调查”……用四面受敌来形容“中国制造”的处境并不为过。“Made in China”让中国企业很骄傲,然而,辉煌的背后是让人羞于启齿的话题。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的反倾销报告显示,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WTO成员国所提起的反倾销案件中,高达六分之一是针对中国企业。 2.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中国的贸易顺差现状,令人民币一直面临着更快更大幅度升值的压力。事实上,自2005年7月中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并一次性上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至今已经升值了将近6%。但是美国和欧盟都给中国施加压力,要求让人民币更快升值,以解决贸易不平衡。他们认为,人民币的币值被严重低估,从而为中国的出口工业带来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3.外贸依存度加剧。据统计,1980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只有12.5%,1990年超过30%,2000年达到44%,到2011年上升到60.0%,2006年达到67.3%的历史最高水平。过高的贸易依存度也暴露出我国贸易目的地集中、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不合理,以及战略资源产品进口依存度攀升等诸多弊端。高额顺差加大中国经济增长风险,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引起各方警惕。我们的贸易战略是外需拉动型,这种方式必须转变。 4.外汇储备膨胀。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3326亿美元,同比增长41.6%。贸易顺差使得中央银行很难对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为了保持人民币的基本稳定,央行不得不用大量票据或其他手段来进行对冲,购进外汇,放出人民币。这样就使得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受到限制,在某种程度上,货币政策操作的独立性也受到了一定限制,外汇储备管理难度加大。 5.中国外贸企业陷入“悲惨式增长”。目前中国在出口贸易竞争中,主要还是依靠数量和价格优势竞争,企业科技创新和营销能力发展还很滞后。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的角色日渐尴尬:一方面是接踵而至的各种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却是量增价跌后利润的日益微薄。长此以往,中国企业将陷入“悲惨式增长”的困境。 三、外贸顺差成因分析 中国的外贸顺差激增的原因,具体来说,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经济金融不平衡迅猛发展。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大额顺差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失衡有密切关系。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长期保持“低储蓄、高消费、高负债”,导致其贸易逆差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较大的贸易顺差,后者再通过输出资本弥补了发达国家国内储蓄不足,这种格局可能还将持续。 2.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在世界各国对其比较优势进行重组的大背景下,国际产业加快向中国转移,中国的加工制造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形成了以东亚为零部件供应方、以中国为加工制造基地、以欧美为核心技术研发方和主要市场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其结果是,以往东亚对美欧的顺差转变为中国对美欧的顺差。 3.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主要发达国家经验看,工业化快速发 展时期,进出口保持顺差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中国工业化的加快发展,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机电产品、纺织品和服装、鞋类等传统优势商品出口持续增长,信息通信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加工贸易出口与一般贸易出口强劲增长带来双顺差格局。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均远远高于进口,两项顺差额超过了全部外贸顺差水平。 4.国内过剩产能向外释放,进口需求下降。在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对外出口便成为消化国内过剩产能的重要渠道。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出口增长较快的商品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行业,如纸制品、肥料、塑料、钢铁、有色金属等。国内无法容纳的产能,只能通过国际市场进行消化与吸收,以实现国内经济平衡。 5.长期实施扶植出口政策。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面临外汇短缺的问题,后又遇到内需不足的困难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为扩大出口,形成了一整套扶植出口的政策体系。如在金融领域实行外汇额度补贴、出口贷款利息补贴、出口优惠利率等;在财税领域实施出口退税、内外资企业差别所得税税率等;此外还设立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等。 四、政策建议 鉴于当前我国的贸易顺差持续、过快增长,政府需要利用多种政策工具,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1.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过去我国的宏观调控主要都侧重于内部均衡,在开放型经济格局基本形成的情况下,必然要求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需要采取多方面措施、综合治理、逐步校正,近期目标是合理控制外贸顺差的增量,加强财政、货币、贸易、产业、投资政策的协调配合。通过政策杠杆和产业引导,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推动外贸增长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模式选择应该是“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 2.下调商品出口退税率进行总量调整。采取“有保有压”的区别政策,取消和降低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释放国家产业结构、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明确信号,引导企业减少“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减少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加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从而引导企业调整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 3.改变对外贸易政策取向进行结构调整。改变出口导向型对外贸易战略,通过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带动效应,倒逼国内产业结构尽快优化升级。培养新的具有持久竞争力的要素,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加速转变,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建议重点放在提升出口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重要产业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和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 4.放松进口限制扩大进口规模。过去我国的外贸政策总是以出口为导向,把出口创汇当成第一要务来抓,对于进口却认识不足,这种‘出大于进’的观念要尽快转变。放松进口限制,适当增加消费品进口,通过扩大进口带动国内消费,协调进出口比例。积极有序扩大境外投资合作,以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海外智力为重点,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大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重大装备关键件、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重要资源型商品进口,促进资源进口多元化,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5.扩大内需消化部分出口。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还是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要通过完善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制度改革,稳定消费者支出预期;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增强其消费能力;通过拓宽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环境,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这不仅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还可以直接消化一部分出口,增加进口需求。 参考文献: 张唯实:我国外贸顺差解决机制的问题思考[J].经济观察,2007(05) 王子先杨正位:我国外贸顺差的成因、趋势与对策[J].国际贸易,2006(12) 张唯实:我国外贸顺差的成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J].经济观察,2007(O2) 李应振.关于我国外贸顺差激增的认识及政策建议[J].经济纵横,2007(02)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R].2007年5月

外贸顺差篇5

关键词:贸易顺差 经济效益 决定因素 途径

根据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底,我国的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3%,再次创出历史新高。巨额的顺差说明我国过分依赖国外市场,这就说明有必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民币也面临继续升值的压力。通过对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分析,能更好的了解到其中的优劣,为最终找到最优的解决途径提供依据。

外贸顺差的经济效益分析

(一)所耗“劳动”的投入

低廉的资源价格。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在劳动力资源与初级产品资源方面具有资源禀赋优势,低廉的价格已经成为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一个显著特点。

巨大的环境成本。环境成本又称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我国现在疯狂的追求gdp的增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用“青山绿水”换来的。我国现在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多的是片面的考虑经济效益而没有考虑到环境成本。这种现象同时透支着当代人和下一代人的利益。长期以来,我国以资源环境密集型产品出口为导向、以量取胜的粗放型外贸增长模式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为了维持进一步的发展,必然会加剧我国资源环境的压力,给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严峻挑战。

集中的产业群体。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建立了经济特区或是直辖市,对三资企业实行政策优惠,目的在于形成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产生资源积聚效应,降低社会成本,有利于企业间学习与交流创新,可以提高品牌效应以及培育分工协作的竞争机制。

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出于保护本国的幼稚产业和就业水平,平衡国际收支,保证国家政府的财政收入等一系列因素,我国在当前的对外贸易中采取了一定的贸易保护措施。这种保护下的贸易使我国的部分产业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虚假繁荣。另外,对外贸易对我国从1985年4月开始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影响深远,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产品的国内已纳税款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从而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与外国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

(二)取得的“成果”

中国力量不容小视。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显著提高。例如,按照购买力平价说的计算体系,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名列世界第三;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且有进一步上升的潜力;人民币汇率坚挺,成为亚洲金融秩序的重要支柱;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一切都为外贸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对外汇储备的影响。由于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中国取得整体贸易顺差和维持贸易平衡的主要组成部分,加上美国市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元大幅贬值。这对于我国这种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的国家来说,势必要遭受一定的损失。但是,如果此时转手美元又会加剧美元的贬值。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损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要必然接受的,因为这是我国维持宏观稳定必然要做的牺牲。

对人民币的影响。积极方面,人民币升值提高了我国货币的购买力,改善了我国的贸易。现阶段中国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很强,贸易条件的改善可以使我国的商品进口成本降低,维持经济有力增长。第二,人民币的升值有助于减少贸易摩擦,中国的贸易顺差经常受到美国、欧盟等利益集团的抨击,频繁的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这些贸易争端均不同程度集中于人民币汇率过低的问题上,所以使人民币升值可以缓解贸易摩擦的发生和贸易关系的恶化;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人民币汇率的低估鼓励了出口部门的发展,抑制了国内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需求,升值有利于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均衡配置;人民币升值同时还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有力武器。消极方面,人民币升值会打击到外商的投资热情;导致我国出口商品的减少,削减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使与我国有贸易摩擦的国家从中受益。

外贸发展的决定因素

外贸运作方式的逐步改变。如上所述,我国的外贸发展主要是依赖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那些相关的因素所起的推动力量已经极为有限了。要转换原先的外贸增长方式,就必须首先改变微观外贸主体的思想观念,克服经验主义的做法。还应该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树立中国民族品牌的良好形象,从商品的价格、质量、品种、技术含量、售后服务等方面下工夫。

国际市场多元化程度。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市场分布比较狭小,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其弊端在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的金融危机冲击中十分明显。非洲和拉丁美洲就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所以我国已经决定在这两大洲开设十余个贸易投资中心,以帮助我国出口厂商在那开拓市场。只有扎实的推进这种多元化的战略,才能确保我国对外贸易在今后的发展中得以顺利进行。

改变偏重出口的贸易政策。偏重出口的贸易政策与我国当时外汇短缺、增加就业量、生活质量不高等因素紧密结合,但目前我国的各种状况大为改善,原先偏重出口的外贸政策已经丧失客观的经济基础。因此,必须重新对我国外贸的偏向进行定位,用进出口平衡代替注重出口创汇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尽管我国出口产品的80%已经属于制成品行列,但是其中的大多数技术含量不高,仍然是中低档的商品。从长远看来,这种出口商品结构是缺乏后劲的。要解决后劲问题就必须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在我国有关部门进行政策调节的同时,出口企业自己也要依靠实践实施产业结构的升级。

国际贸易摩擦状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与发达国家产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加大。出于遏制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或是平衡国际收支,或是转嫁国内的经济萧条等动机,种种贸易摩擦会直接危及我国的外贸出口。因此,必须做好自我保护工作,知晓国际法律,完善国内立法。

提高外贸的经济效益途径

干中学。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走出富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比如,我国现在“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状况,可以向日韩在工业化道路上品牌塑造汲取有用经验:严把出口商品质量关;坚持自主品牌,重视技术创新;重视产品的形象宣传;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以品牌带动产品出口;重视人才的培养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把“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才会逐步实现。

改变外贸增长方式和管理模式。改变当前对外贸易的粗放型状态,转向集约型经营,即由传统的拼资源、拼价格向以质取胜的增长模式转换;同时,要使外贸经营的管理方式由外部管理、被动管理、经验管理,向内部管理、主动管理、技术管理的高级管理模式转变。

改善我国外贸的智力基础。我国对外贸易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当缺乏,另外,整个部门的从业人员的素质也不高,这无疑大大削减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政府可以在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筹建国际贸易专业,培训更多高层次的熟悉国际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对外贸易的培训机构,实现对现有人员的短期业务培训;通过优惠政策增加国内产业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同时防止智力外流,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不断改革创新。

有效运用相关政策。我国企业应当有效的运用包括国营贸易企业、关税结构与出口退税政策、反倾销、反补贴、报复机制等一系列措施,结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宏观经济背景,促进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巍巍.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及影响[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0)

2.石士钧,孙洛平,陈敏娟.2000年前的中国对外贸易:分析思路和前景瞻望[j].宁波大学学报,1998(12)

外贸顺差篇6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贸易顺差 国际转移 贸易利益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10)1-0027-10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与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顺差不 断增加。特别是在2005年贸易顺差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019亿美元 以后,2006―2008年进一步达到1775亿美元、2622亿美元和2955 亿美元。与此同时,我国外汇储备也不断增加,2009年年中达2-13万亿美元。中国巨额的 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使美、欧等国家和地区兴起了所谓世界“经济失衡”论,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我国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根据WTO统计,近 年来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2008年我国被反倾销与反补贴立案调查的数量分别占全 球总数的35%和71%,我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对我国外贸顺差的成 因,国内外学术界进行了大量探讨,给予了不同角度的解读,如人民币汇率低估说、国内储 蓄过度与内需不足说、比较优势与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说、出口鼓励政策引致说等等。这些 解释有的从纯理论上来说似乎有一定道理,但与中国的实际相差甚远,用它们来指导实践, 不仅不能解决顺差日益加大的问题,反而使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遭受了不必要的伤害。例如 为了压制贸易顺差,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急剧升值8%,结果造成大量中小企业倒 闭、失业增加,贸易顺差却是不降反增。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理论 和实践部门存在两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忽视了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 过于看重其消极影响,因而设法“打压”;二是忽视对我国贸易顺差成因的深层次分析,一 味固守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使理论分析脱离当代国际贸易分工实际。本文将从产品内分 工与贸易的视角分析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增长的内在机制,以及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多方面的促进作用,以期改变人们对我国贸易顺差的一些片面认识,使贸易理论更好地服务 于贸易政策实践。

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看我国的贸易顺差

所谓产品内分工是指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分解为多个连续的生产环节或工序,每一个国 家凭借生产要素的优势,只在某个特殊环节从事专业化生产。产品内分工必然导致特定产品 生产过程中不同区段、不同环节、不同工序间的零部件、中间产品往返贸易的增加,从而一 方面促进了世界贸易规模的扩展,另一方面引起全球贸易顺差的转移和承接环节加工的国家 贸易顺差的增加,并使后者从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中获取多方面的利益。对产品内分工与 我国贸易顺差的关系,国内学者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如徐毅(2009)在描述我国贸易顺差 特征事实的基础上,指出储蓄论和传统的政策工具不能解释我国的贸易顺差,产品内分工是 其原因。[注:徐毅.从产品内分工看我国外贸顺差的成因-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1 )]但该文对产品内分工引致我国贸易顺差的内在机制缺乏深入分析。 本文将试图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1.产品内分工与贸易顺差的产生机理

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发展在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使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必然产 生承接生产环节外包的国家贸易顺差的增加与外贸顺差的国际转移。其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

第一,对承接生产环节外包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而言,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外在形式 是加工贸易。在从国外进口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后,于本地进行加工、装配、再出口的过程中 ,一定伴随一个外汇增值过程,从而产生贸易顺差。但这种贸易顺差与没有要素流动情况下 单纯的商品贸易所引起的贸易顺差具有重要区别。对后者,贸易顺差从海关统计上属于出口 国,出口获益属于出口国企业,贸易顺差的“属地”与贸易利益的“属人”是一致的。但在 加工贸易中,两者则可能存在不一致。如果从事加工贸易的是本土企业,则贸易顺差在统计 上的“属地”与贸易获益(直接利益)的“属人”是一致的;如果从事加工贸易的是外资企 业,则贸易的获益主要归外资企业,贸易顺差在统计上的“属地”与贸易获益的“属人”不 一致。在发展中国家中,从事加工贸易的主要是外资企业。它们在留下加工贸易利润的同时 ,却将贸易顺差留给了东道国,夸大了东道国的贸易顺差。

第二,对原先在国内从事生产和销售,并向国外出口的跨国公司而言,当其将生产环节外包 出去以后,会对母国和承接国的贸易差额产生相反方向的影响。对其母国而言,当某种产品 原先在国内生产、国内销售(假设生产能完全满足国内需要)并对外出口时,该产品的进口 量为零,出口产生顺差。当该产品生产外包出去以后,有几种情况:一是零部件、中间产品 生产与最终产品生产全部外包,则国内最终产品需求需要由进口返销来满足,原先的最终产 品出口转移到承接国,且没有中间产品出口,母国在该种产品上表现为净逆差。承接国一方 面原先的进口变为在本国生产、本国销售,同时向跨国公司母国和其他国家出口,属地的贸 易顺差从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加两个方向得以增加。二是跨国公司在将最终产品生产转移出去 时,将标准零部件与中间产品一并转移到该承接国、自己向后者出口精密部件(现实多是如 此),这时母国原先最终产品出口现变为零,并从后者返销进口最终产品,但增加了中间产 品出口。由于中间产品价值必小于最终产品,因此母国仍表现为逆差。承接国对跨国公司母 国的最终产品出口返销加上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减去中间产品的进口,仍表现出顺差。在两 种情况下,承接国的外贸顺差,实质上都是跨国公司母国外贸顺差的国际转移,后者在出现 逆差的同时,获得了对外投资的利益。

第三,对原先主要向A国(如美国)出口最终产品的B国(如日本、韩国等)企业,当其将生 产环节外包给C国企业(一般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后,也存在如下几种情况:一是B国企 业将整个生产环节全部转移到C国,这时原先B国对A国的出口全部转化为C国对A国的出口, 且C国对B国返销出口。B国不仅出口量变为零,且因返销进口而出现逆差。C国则同时对A、B 国出口,顺差“极大化”。A国原先对B国的逆差现在转化为A国对C国的逆差。二是B国企业 将最终产品的组装环节和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中间产品、零部件生产环节外包给C国企业,同 时向C国出口精密部件(现实多是如此),这时原先B国对A国的出口全部转化为C国对A国的 出口。B国在对A国出口量变为零,且在最终产品上因自C国返销进口而出现逆差的同时,它 对C国零部件、中间产品出口则存在巨大顺差,两相抵消,它对C国仍表现为贸易顺差。这时 C国对A国顺差与对B逆差并存。无论哪种情况,C国对A国的顺差实质上都是B国对A国贸易顺 差的国际转移。C国承担了对A国贸易顺差的“名分”,B国企业则获得了在C国投资和贸易的 利益。

总的来说,在产品内分工中,发展中国家中以加工贸易形式参与环节分工的多为外资企业, 它们是发展中国家贸易顺差增加的重要原因。

2.产品内分工与我国贸易顺差的实证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凭借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和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发达国家 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环节,融入了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其外在 形式主要表现为机电产品领域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的发展,并使得机电产品出口在出口中的 比重不断提高。根据WTO统计,1980年中国机电产品占货物贸易的比重不到17%,而2008年机 电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7-6%。加工贸易和外资企业顺差是我国外贸顺差的 主体(见表1)。表1显示,2001―2008年中,我国有7年加工贸易顺差占当年顺差比重超过1 00%,最高的2004年达到331-2%,即这7年中一般贸易都是逆差的,加工贸易顺差弥补了一 般 贸易逆差后仍给我国带来了可观的贸易顺差。同时,外资企业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导力量, 其占比从2001年的32-7%升至2008年的57-8%。

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的发展事实上组建了以欧美为新产品研发与营销服务方,日本、韩国和 中国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高级零部件供应方,中国大陆为加工和装配方的全球产业链 条。 在该链条中,我国外贸顺差的很大部分由国际环节转移引致。这种转移可分两种情况:一是 美欧等国跨国公司对中国进行的环节转移使其本土出口减少、海外销售和向母公司返销大增 ,它们一方面获得了投资利益,另一方面把顺差留给中国,母国却出现高额逆差。例如,就 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而言,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4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达750亿 美元,另有750亿美元出口。若扣除美国企业在华销售,当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将降到60亿 美元左右;若扣除中国的加工贸易或外资企业的顺差,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将分别减少91% 和73%。美对华逆差是国际产业转移和产品内分工的结果。[注:龚雯-美国超香港成中国 第一大贸易顺差地,其实不吃亏-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08-12]美国学者也指出, 美国对华巨 额逆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制造业大量向中国转移,在华外资企业的贸易顺 差净值占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总额的83%。[注:[新加坡]联合早报,2006-08-30]二是东亚国家和地区通过对华投资,向中国 出口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在中国加工组装后再向美国出口,从而将它们原先对美欧等国的顺 差转化成了中国对美欧的贸易顺差,贸易统计上表现为在中国对美欧贸易顺差增加、在其进 口中的份额上升的同时,中国对东亚国家和地区却出现巨额贸易逆差,后者在美欧贸易逆差 和进口中的份额则相应下降。2000―2008年,美国统计的贸易逆差来源 地中中国占比不断提高,而东亚国家和地区则不断下降。IMF的报告也表明,2005年,中国 对美贸易顺差为1142亿美元,而对韩国、日本、东盟和台湾地区的逆差总额为1 261亿美元,两者几乎平衡――它反映了中国与美国、东亚国家和地区间的产品内分 工关系。

因此,我国贸易顺差的增加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品内分工和我国比较优势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可持续的。特别是随着企业技术进步速度的提升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我国承接发达国家 和地区环节外包的能力不断增强,我国贸易顺差因而将会持续处于高位。

我国得自贸易顺差的利益分析

从表象上看,我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带来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持有外汇 储备成本上升、央行货币政策效应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但需指出的是,这些问题并不都是贸 易顺差本身所必然带来的。例如,德国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长期保持贸易顺差,但它并没有 产生流动性过剩等问题。我国所面临的上述“困境”很大程度上源自管理方面的问题,如外 贸计价货币过于单一、结售汇制度使官方与民间外汇储备结构失衡、对外投资与国外外汇资 产不足等等。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不再仅仅是互通 有无、以获取商业利益为主的一般贸易,更多是对产品内分工参与程度的加深。贸易顺差的 背后隐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产品内的分工协作关系,这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多方面 的利益。

1.促进了先进生产要素的引进与集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是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主要力量。根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 国累计实际利用FDI8526亿美元,2009年上半年我国累计批准外资企业67万家,全 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有480多家来华投资。自1992年以来,我国已连续18年成为利用外 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FDI的流入不仅弥补了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技 术、管理、人力资本等综合要素的流入,以及先进技术设备、精密零部件等高级资本品的进 口,使我国成为世界先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地,并提高了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研究证明 ,FDI流入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后者相对于前者的弹性大 约是0.04,即每当我国外资部门固定资产存量占全国总资本存量的比重上升1%,我国全要 素 生产率提高0.04%。[注:张宇-FDI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世界经济研究,2007(5)] 国际先进要素的流入与我国国内丰富要素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我国的 加工制造能力和环节外包的承接能力,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在参与产品内分工的过 程中不断改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每年占固定资产投资10%以上的实际利用外资主要进 入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40%左右又主要进入了机械、电子及通信设备、运 输设备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提高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根 据商务部的统计,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88%、机电产品出口的74%都是在外资主导的 产品内分工中完成的。

2.有利于增加就业

FDI的进入及其引致的外贸顺差对就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外贸顺差的就业促进效应有直 接效应和间接相应。从出口来看,直接效应是指出口部门直接雇佣劳动者而带来的就业增加 ,间接相应是指出口带动相关部门发展而增加的就业。由于对外贸易乘数作用,出口带动的 就业人数增加实际上要超过出口部门本身;反过来,进口一般被认为会因为挤压国内投资而 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但在产品内分工中,我国从国外进口的主要是机器设备、精密零部件 等高级资本品,这些产品往往是国内不能生产的,其进口并没有挤压国内生产,因而不会减 少国内就业。相反,它们与我国丰富的劳力和标准化中间产品、零部件的配套,增加了国内 的就业机会。从我国加工贸易对第一、二产业就业的影响来看,它在直接增加城市劳动者就 业的同时,还吸纳了大量的有一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向出口加工环节的转移,解决了大量农 村劳动力的出路问题。邓启峰的回归分析显示,1996―2005年间外资企业就业对FDI 的弹性系数为1-64。[注:邓启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北方经济,2007(22)]此外,外资企业还通过在职培训、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外 溢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与技能,进一步增加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根据统计,随着我国利用外 资规模的扩大,外资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由1985年的6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583万 人,年均 递增72万人,对同期全国城镇就业增量的贡献率达到9.5%。如果加上与外资企业有关的配 套 加工、服务等人员,利用外资大约吸纳了2600万人左右的就业。[注:赵晋平.改革开放30年我国利用外资的成就与基本经验-国际贸易研究,2009(2)]因此,我国 的外贸顺差是与就业增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压制外贸顺差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压制就业。

3.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

在开展产品内分工和贸易的过程中,我国同时学习和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促进了我 国的技术进步与创新。这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

(1)技术转移与研发。相对于技术贸易中的不确定性而言,在跨国公司主导的产品内分工 中,母子公司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使跨国公司在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不仅带来了资 本和先进设备,而且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一并导入我国的生产体系,直接提高了我国的生 产技术水平。同时,随着我国教育水平与研发能力的提高,跨国公司对我国研发环节的投资 逐渐参加,我国新技术的生产能力与参与程度不断提高。截至2009年上半年,我国各种形式 的外商投资研发中心已超过1200家。

(2)竞争效应。在我国,由于历史及自然垄断等原因,形成了一些具有较高进入门槛和较 高集中度的垄断行业,如原先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它使先行进入者缺乏竞争压力与创 新动力,市场处于低水平均衡。外资的进入与产品内分工体系的引入打破了这种均衡。面对 外资企业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以及全球化的生产与分销网络,本土垄断企业 不得不勇敢地迎接竞争,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提高管理水平。而随着本土企业竞争力的提 高,跨国公司为了维持其市场地位,只能向我国转移更先进的技术,从而形成竞争与创新的 良性循环。从一般理论角度,跨国公司进入会压缩本土企业的市场空间,造成本土企业人才 流失与盈利能力下降,产生所谓的外资“压制效应”。但在产品内分工下,外资企业的生产 和市场是面向全球的,外资企业进入的带动效应要超过产业压制效应。国内不少实证研究也 表明,FDI与我国内资企业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

(3)产业关联效应。在产品内分工中,随着我国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和配套能力的增强 ,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间的产业间联系不断加强,并通过技术外溢促进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 。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间的这种产业关联可分为后向关联与前向关联。后向关联是外资企业 与向其提供投入的我国配套企业之间的联系。在全球化竞争中,外资企业更多专注于核心竞 争力的创造,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与服务环节外包给我国企业。为了确保产品供应的质量, 外资企业往往愿意通过提供技术指导与培训、提供技术标准、协助供应商兴建生产设施,以 及寻 求可靠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来源等方式,提高供应商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使国内企业在外向 配套中通过“干中学”,在自己所处的环节进行“配套创新”、“环节创新”,企业技术开 发与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注:董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府产业政策转型的理论依 据与方向-学海,2009(6)]这正是江苏省昆山市本土民营企业迅速发展、本土企业与 外资 企业相互支撑的重要途径。前向关联是外资企业与吸收其产品作为投入的我国企业之间的联 系。为了帮助前向关联企业扩大市场,进而增加对自己产品的需求,外资企业往往也愿意通 过提供技术支持、设备维修等方式,帮助前者提高产品竞争力。

(4)人力资本效应。人力资本效应是产品内分工促进我国劳动力素质提高和技术创新能 力的重要源泉,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第一,技术培训。由于我国劳动力技术、管理水 平相对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总体上落后,在产品内分工中,外资企业往往需要对我国劳动者 进行各类培训,并定期选派关键岗位的技术、管理人员到国外受训。第二,缄默知识。我国 劳动者在参与培训、研发、生产制造的环节分工过程中,通过与外方技术、管理人员的协同 工作、面对面交流,可以切身感受到其严谨的工作态度、规范的工作流程,并通过“一点就 通”获得创新的灵感。这些是通过专利转让无法获得的。第三,人员流动。当国内劳动者在 外资企业接受技术、管理培训以后,一旦其离开外资企业,有关技术与管理经验便扩散到内 资企业。随着外资企业本土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健全和创业环境的不 断改善,劳动力从外资企业向内资企业的流动日益频繁,层次也日益提高。在我国有竞争力 的内资企业中,不少技术与管理精英都或多或少有在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工作的经历。

结论与启示

外贸顺差篇7

一、金融危机下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对中国出口产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形成了东南沿海重点发展出口加工业,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资源型工业的格局。这种分工格局注定了中国的出口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按照常理,出口的大幅度下降意味着中国多年持续的对外贸易顺差的消失,但是中国的对外贸易并没有由顺差转化为逆差,相反,对外贸易仍然保持顺差状态,是何原因导致这一切的产生,本文首先对中国在金融危机期间对外贸易的状况进行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

首先,从进出口总值来看,2008年2月到8月,对外贸易基本呈平稳增长的趋势,但从2009年9月开始,进出口贸易总值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凸现出来,贸易总值开始一路下泻,到了2009年2月,进出口贸易总值下滑到1249.5亿美元,创造了近年来的月度新低,2009年3月起,进出口贸易总值开始出现反弹。

其次,从出口来看,2008年7月我国出口总值是1366.8亿美元,创造了当年最大月度出口额,而到了2008年8月以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凸现出来,8月出口总值小幅下降为1348.7亿美元,尽管同比增长了21.1%,但环比增长速度却下降了1.32%, 9月出口有了小幅的反弹,出口总值小幅上升为1364.4亿美元;进入10月份后,出口开始一度下降到1283.3亿美元,环比下降了5.94%;进入11月份后,出口下降到1149.9亿美元,同比也开始出现了下降,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2%,环比下降了10.40%,之后出口一度下滑,直至2009年6月,与上年同期相比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进入2009年3月后,除了2009年的出口环比略有下降之外,其余月份的出口尽管与上年同比是下降的,但是环比速度却是上升的,说明金融危机发生后出口恶化的态势得到抑制。

第三,从进口总值来看,2008年1-9月,进口基本上保持平稳上升的趋势,但是从10月份开始,进口金额下降到930.9亿美元,环比下降了13.1个百分点,从2008年11月份开始到2009年6月,进口总值均出现负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较下降幅度较大,尤其是2009年1月,进口总值下降到513.4亿美元,进口下降幅度达到了近年新低,同比下降了43.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了近29个百分点, 但从2009年2月份开始,进口下降的速率降低了,进口下降幅度开始小幅回落,进口总值开始小幅度的上升。

第四,金融危机发生后,与上年同比,贸易顺差的幅度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从进出口差额的绝对数指标来看,无论是从2008年的进出口差额来看,还是从2009年上半年的进出口差额来看,中国对外贸易都是处于顺差状态,且顺差的规模均不算小,2008年贸易顺差的幅度是2955亿美元,2009年上半年的顺差幅度是969亿美元;从月度数据来看,2008年进出口差额同金融危机发生以前比较,并没有像通常认为的那样受到影响,金融危机对对外贸易差额的影响在2009年以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相对数指标来看,2009年2月份-6月份,除了3月份外,与上年同期相比较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但是从绝对数来看,2009年1-6月均处于顺差状态, 累计顺差幅度达到969亿美元。

二、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探索

造成国际贸易顺差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内部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影响的因素都很多,限于篇幅,本文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1.中国政企的积极应对措施

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国政府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和外贸等政策措施,提高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从2008年11月1日起执行,涉及3486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同时,还采取措施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这缓解了企业经营困难,增强了进出口企业信心,企业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挖掘自身发展潜力,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附加价值,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加快。

2.进出口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差异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倒闭严重,失业人数增加,居民收入受到极大的影响,对我国的进口也随之下降,这主要体现在进入2008年11月份之后,我国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同比都出现了下降,但由于我国出口的产品有很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丰富的劳动力与低廉的劳动力价格,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物美价廉的特点,出口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即便欧美这些金融危机影响较重的国家居民的收入下降,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并没有完全消失,仅仅是消费的缩减,而同期我国的进口却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从2008年10月-2009年4月的同期进出口下降的比重可以看出来。这可以以2008年10月为基期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基期的情况是TB=X-M=1283.3-930.9=352.4>0, 2008年11月,出口下降的幅度是2.2%,但是进口下降的幅度却是17.9%,TB=X-M>0,由于基期的TB=352.4>0,当X与M都下降的时候,由于M较X下降的幅度更快更大,则TB的差额不是缩小了,而是增大了,这可以从2009年11月份的贸易差额TB=400.9可以体现出来,同理从2008年11月-2009年4月,其间出口下降的幅度分别是-2.2%、-2.8%、-17.5%、-25.7%、-17.1%与-22.6%,而同期进口下降的幅度分别是-17.9%、-21.3%、-43.1%、-24.1%、-25.1%与-23.0%。除了2009年2月份出口下降的幅度大于进口下降的幅度外,其余月份都是进口下降的幅度大于出口下降的幅度,这造成了贸易差额并没有出现逆差而仍然是保持顺差,即便是某些月份出口下降的幅度大于进口下降的幅度对外贸易仍然保持顺差,原因很简单,因为基期顺差的幅度是远远大于零,同期差额的小幅度下降不足以抵消基期的顺差让对外贸易变为逆差,这便是由于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而进口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造成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下降,但对外贸易仍然为顺差的原因之一。比较典型的是,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需求弹性较小,我国这些产品竞争力较强,加上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措施带动,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轻,2009年第一季度服装、鞋类、家具、箱包出口合计369.1亿美元,下降4.5%,比整体出口降幅低了15.2个百分点。2009年3月当月服装、鞋类、家具、箱包出口由降转升,分别增长9.9%、7.7%、1.3%和11.7%。

3.低消费与高储蓄的组合

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有 Y=C+I+G+X-M=C+Sp+T做一简单的变化,不难得出:X-M=Sp-I+T-G=(Sg+Sp)-I=S-I 即:TB=S-I ,从这个等式来看,中国国际贸易顺差是由于中国的储蓄高于投资造成。造成中国储蓄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传统来看,中国居民都有储蓄的传统和习惯,养儿防老的习惯在农村广泛存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存在使得农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从现阶段的改革来看,由于“房改”、“医改”与“教改”三大改革的实施,使得城市居民的收入尽管比过去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居民的边际消费极低,“教改”政策的实施,高额的教育经费让大部分工薪家庭的消费降低,“房改”政策的实施,福利分房已经成为历史,绝大部分居民辛苦积攒下来的储蓄用作按揭贷款买房的首付后,将来的收入慢慢用于偿还贷款;而“医改”政策的实施,高额的医疗费用,让很多家庭出于预防生老病死的需要,捂紧了手中的钱袋,不敢随便消费,这些原因交织在一起,使得我国居民的消费调动不起来,对于进口商品的消费则更是降低,进口降低而出口增加,出现贸易顺差也就很自然了。这种由于改革不到位与长期的习俗造成的高储蓄与低消费的组合,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而改变,同样,欧美发达国家高消费低储蓄的组合模式,根据西方的平稳消费理论,也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马上改变,这就造成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的出口下降了,但对外贸易并没有出现逆差而仍然保持顺差。

4.中国出口产业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

中国的劳动力较为丰裕,近年来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化,多年来大量隐形的失业迅速凸现出来,在农村,大量的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上释放出来流入城市,在城市,大量的工人则因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及大量国有企业的破产,大量工人失业,人口的绝对过剩使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不仅低于本国的劳动力价值,更是远远低于国际平均劳动力价值,虽然近些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但劳动力工资增长的速度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中国的出口正是建立在这种廉价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上的,利用这种成本优势,即使外部市场受到金融危机或者人民币升值等原因需求或者价格有所下降,企业仍然能够赚取利润,维持较低利润率下的出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综合配套能力和劳动力比较优势仍较明显。特别是近年来企业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积极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产品,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国际金融危机尽管造成消费下降,但中国出口的产品仍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国际市场需求减弱,首先将影响高档产品的需求,而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属于中低档,大部分产品是日用消费品,在质量、价格、性能等方面优势相当明显。[1]。

三、对外贸易顺差负面影响分析

1.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加剧

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出现急剧下滑、各国就业压力增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加剧,提高关税、滥用救济措施等各种贸易摩擦急剧增多。据世界银行统计,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缓解经济衰退带来的国内就业压力,许多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一些国家在应对危机中还不断推出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如在财政刺激计划中加入了歧视性采购条款,并向运转不良的国内企业提供补贴等。据2009年3月份WTO审核成员国应对金融危机措施的报告,过去几个月各国贸易限制措施显著增多,中国是主要受害者。2009年第一季度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25起,其中反倾销18起,反补贴1起,保障措施3起,特殊保障措施3起。目前,世界各国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许多国家寄希望于贸易保护转嫁国内就业矛盾,如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得不到有效遏制,中国企业遭遇贸易摩擦的数量可能进一步增多。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需要世界各国的协调与合作,而贸易保护主义使各国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将延缓世界经济的复苏,甚至加剧世界经济的衰退。

2.贸易顺差背后的利益流失

从等式TB=S-I来看,中国国际贸易顺差是由于中国的储蓄高于投资造成,也就是说,中国是在用自己实际资源生产出美国需要的产品,换取到美国的美元,然后中国又用这些通过出口实际资源换来的美元储备,购买美国的收益率较低的国债,美国再用中国向其购买国债换来的美元,向中国进口商品和对华直接投资,这一方面通过进口中国商品来减少美国的实际资源耗费而又保证了消费,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华投资获取到更高的投资回报利润,而对华投资又挤占了中国国内的投资,导致S进一步大于I,自己的储蓄得不到充分利用,却还要通过引用外资来满足投资,并在不远的将来进一步支付给外方更高的投资回报利润,这就是目前中国顺差付出的代价与利益丧失,由此循环反复造成的恶果不言而喻。

3.增加了外汇储备管理的难题

按照国际惯例,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的比例保持在30%左右较为合理,持续性的国际贸易顺差导致2007年我国的外汇储备高达15282亿美元,与同期外债余额3736亿美元的比值为409%,远远大于国际上公认的30%的比值,而到了2009年6月末,外汇储备更是高达21216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大部分是以美元和美元资产形式持有的,随着美元资产的贬值,咱们的外汇储备的价值在缩水,而抛售美元的结果,会让美元更进一步贬值,反过来又让剩余部分美元资产更大幅度缩水,这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陷入“囚犯两难”的境地。

4.贸易顺差增加外汇占款造成物价不稳定

2007年至2008年的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和持续增加的外汇占款有很大关系。2007年29397亿元的外汇占款,2008年40054亿元的外汇占款,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绝非仅仅是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是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5.人民币升值压力仍然存在

外贸顺差篇8

【论文摘要】: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国际收支长期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使得对冲外汇储备过多而引起的流动性泛滥成为现在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分析我国当前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和部分严重的影像,可以对我国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正式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总额持续高速增长,出口商品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重也逐年上升,促进了我国经济长期的稳定增长。但是随之产生的问题也非常严重,尤其是贸易失衡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2004年我国外贸顺差总额仅319.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6%;2005年我国外贸顺差总额已达1018.8亿美元,是2004年的3.19倍;2006年我国外贸顺差总额达1774.7亿美元,又较2005年上升74%。

一、导致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原因

国际产业的分工理论说明产业在某个国家发展到成熟期后,都会引起产业外流。从二十世纪70、80年代开始,美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亚洲国家,造就了亚洲的新型工业化国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开始转向我国,与我国丰富低廉的劳动力相结合。这是我国出口大量增加的原因。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进口却没有随着国民收入提高而大量增加。

1. 有效需求不足

我国进口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近年来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进口增长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如2005年我国对欧盟、美国的进口增长率仅为5%和9.1%,远远低于2004年的28.8%和31.9%。而2006年由于我国所进口的飞机、集成电路等欧美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金额增长较快(较2005年分别增长了71.5%和30.4%),因此我国和欧盟、美国之间的进口增长率2006年呈现回升趋势,但仍低于2004年水平。而同期我国和其他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进口增长率仍然保持下降趋势。

我国进口增长率大幅下降深层次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有效需求不足容易导致产能过剩,降低企业的利润率,使企业缺乏扩大再生产和技术革新的资金和动力,进而影响了生产资料的进口。另一方面,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所导致的一些高能耗行业,如造纸、电解铝等在过去两年中所出现的投资过热现象。

2.国家政策偏向出口

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尤其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并轨改革更是有力地促进了出口。1998年以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出口乏力、内需不振的形势,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率,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2001年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05年年初,纺织品配额被取消。这些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和体制环境的形成,都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出口高速增长。

3.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

2001年以来,美联储开始实施了长达两年多的低利率政策,与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步,我国资本项目顺差开始持续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压力也日益高涨,这些事件均不是巧合。正是由于世界三大经济体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创造了全球过剩的流动性推动石油价格和全球资产价格上涨,也强行推动着过剩的流动性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我国开始被动地被制造流动性过剩。

4.客观存在的统计差异

出现统计差距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五方面:(1)香港转口及加价,(2)离岸价与到岸价的差别,(3)统计范围的差别,(4)未统计服务贸易,(5)未统计电子商务等无形贸易。随着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网络造成的生产国际化,现在的"贸易收支表"编辑已经非常过时,并且有极大的误导作用。虽然跨国公司拥有其自己的资产负债和财务数据,但美国等国政府及政策制定者和国际贸易组织者却并不能准确全面地了解国际间的贸易活动。

二、国际收支顺差影响分析

国际收支双顺差影响国内的整体经济结构,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我国特殊的外汇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我国现有的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压力大。

1.外汇储备激增,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压力大

国际收支双顺差引起外汇储备激增,导致"对冲"过多流动性成为央行货币政策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由于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央行"对冲"操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在现行结售汇制度下,外汇统一由央行购买。因此,为维持汇率稳定,央行被动地吃进了很多外汇,从而向市场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近年来,由于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外汇占款增量和基础货币增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央行"对冲"操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也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

2.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央行旨在弱化基础货币大量投放的负面影响的"对冲"操作带有很大的被动性,限制了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和主动程度,也影响了央行的政策调控效果。面对巨额的基础货币投放,央行的"对冲"操作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而且也不可能通过"对冲"完全释放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同时,"对冲"规模激增会导致市场利率上升,在人民币存在很强的升值预期下,外汇会大量流入,从而又抵消了"对冲"的政策效果。同样道理,外汇储备激增导致的人民币很强的升值预期,也限制了利率调控手段的作用空间。所以,"对冲"只能说在一定程度有效,但不应该作为日常政策工具而无限期、无休止地使用。

三、治理国际双顺差的对策

如果一国不主动采取措施校正其经济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那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套利资本的自由流动就可能对其结构失衡进行"强制校正",而这种"强制校正"往往是以国内经济的破坏性回归为代价的。日本泡沫经济及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势在必行。

1.限制外资流入与投资流域

我国现存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国外流动性过剩的输入。因此要减缓流动性压力,必须在外资可投资领域进行严格限制,对外资流出入进行严格监管。在我国房地产行业,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对外资可投资的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进行严格控制,减少外资对房地产行业的投机,减缓房价上升的压力,控制外资对民生严密相连的行业进行投机。另外,国家也可尝试对其他投资过热的行业进行控制,控制外资在大型项目中的比例,对其进行登记备案、严格监管。

2.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限制资源型产品的出口

我国出口的高速增长,目前主要依靠的是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和资源型产品,而在技术和营销管理方面较为落后,附加值相对较低。一些高能耗产品的大量出口也会进一步加重我国能源的紧张局面,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从政策上给予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更多的出口优惠待遇,并逐渐减少高能耗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比重, 以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贸易平衡。

3.鼓励企业使用外汇,进行跨国投资

上一篇:外贸范文 下一篇:对外贸易政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