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脂蛋白范文

时间:2023-12-05 02:46:26

高密度脂蛋白篇1

1、极低密度脂蛋白高是指肝脏利用乳糜颗粒残粒、胆汁酸、脂肪酸、糖和蛋白质的中间代谢物与肝脏内合成的载脂蛋白组成的一种脂蛋白的密度高。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提示存在高脂血症,它是导致血管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管的硬化及斑块形成使得血管狭窄,弹性减弱等最终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等。也会导致机体糖代谢紊乱出现血糖升高。总之它是引起机体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所以需要积极的干预。

2、意见建议:治疗高脂血症的基础为:控制饮食+运动即节制饮食,饮食易清淡,少吃肥甘厚腻,多吃些蔬菜芹菜、黑木耳等,平时也可用山楂、枸杞、决明子、荷叶等泡茶喝有利于降血脂。平时要适度运动,也就是说只要管住嘴、迈开腿血脂一般可以自行降至正常范围。

(来源:文章屋网 )

高密度脂蛋白篇2

[关键词] 脑梗死;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a)-0039-03

脂质代谢异常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相关研究表明其发生危险性的概率取决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降低程度[1]。目前认为,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脂质代谢紊乱又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有关研究表明,血LDL-C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呈负相关,众多其他研究发现,心脑血管事件与LDL-C/HDL-C比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能比单项血脂检测具有更高的临床意义,更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评价[2]。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其中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75%,病死率平均为10%~15%,极易复发,复发性脑卒中的死亡率大大增加[3]。脑梗死多发人群为50~60岁,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约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疾病史,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4]。本文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LDL-C/HDL-C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旨在研究LDL-C/HDL-C是否对脑梗死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接收的136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性74例,女性62例,年龄36~78岁,平均(58.7±11.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确诊为急性脑梗死[5]。对照组为110例同期检查的健康体检者,均未有肝、胆、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其中,男性64例,女性46例,年龄34~75岁,平均(56.2±10.9)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无精神病史或意识不清者。

1.2 方法

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两组LDL-C、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含量水平,并比较两组各参数间的差异,同时对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

1.3 检测方法

试验组入院3 d内进行采血,对照组于体检当天进行采血,每例研究者空腹12 h后抽血检测。血脂中各项检查均在基础状态下,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3 ml,分离血清后用,采用酶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LDL-C、HDL-C、TC、TG的含量,并计算LDL-C/HDL-C。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各观察指标的比较

试验组的LDL-C、TC及LDL-C/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各观察指标的比较(x±s)

2.2 多元回归分析

脑梗死与LDL-C、TC及LDL-C/HDL-C呈正相关(r=0.148、0.106、0.162,P

3 讨论

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在近期发生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中,基线值与再发脑卒中或首次发生心血管事件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脑梗死主要是因为脑部供应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引起的,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最终引起脑部供血不足而发病;同时也可能是由于异物经过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造成血流量骤减或血流阻断而引起的相应脑组织软化坏死[6]。前者称为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占脑梗死的40%~60%;后者称为脑栓塞,占脑梗死的15%~20%[7]。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约占75%,病死率平均为10%~14%,致残率极高,临床表现为头昏、头晕、步态不稳、四肢无力,少数伴有吞咽困难,部分患者未表现出定位体征[7]。血脂代谢紊乱、糖尿病、高血压等常常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研究血脂异常与脑梗死的相互关系,控制血脂紊乱等危险因素显得至关重要。

本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体内血脂水平普遍偏高,如LDL-C、TC及LDL-C/HDL-C显著高于健康人群,而HDL-C却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报道表明,将LDL-C/HDL-C作为参考指标,比单独使用LDL-C或HDL-C更加敏感、有效。上述结果表明,LDL-C/HDL-C是健康体检人群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其他因素而言,具有较高的回归系数,充分证明了LDL-C/HDL-C与脑梗死呈正相关,比值大小直接影响脑梗死的发病率,将其作为临床评价指标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肝外组织中的胆固醇可以通过高密度脂蛋白转运到肝脏内进行代谢,使衰老细胞膜中的胆固醇以胆汁的形式排出体外,因此将其称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9]。目前认为,HDL-C水平下降是脑梗死的危险指标,同时HDL-C水平下降还可能导致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故HDL-C水平的下降与脑梗死显著相关。本研究表明,LDL-C/HDL-C与脑梗死发病具有最高的相关性,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一般人群的LDL-C/HDL-C在预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价值高于单纯使用LDL-C或HDL-C。

综上所述,LDL-C/HDL-C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相对于单项指标而言,是一项更有临床应用价值的预测指标。

[参考文献]

[1] 刘兆阳,丁琪.老年人血脂紊乱、氧化应激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2(2):138-140.

[2] 尹占霞,赵丹阳.血尿酸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研究――3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相关因素分析[J].军事医学,2011, 35(6):461-463.

[3] 黄景超,骆泉,邹德惠,等.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与LDL-C、FIB、CRP相关性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8):73-74.

[4] 戚观树,秋超,金鑫,等.血脂异常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7):52-54.

[5] 卢志刚,刘芸,李晓莉,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规律[J].广东医学,2013,34(19):3010-3012.

[6] 石蕾.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异常类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165-166.

[7] 边红霞,高伟,朵振顺,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5):342-343.

[8] 孟淑艳,田鹏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23-24.

[9] 张建宏,王耀琴.脑梗死患者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3):319-321.

高密度脂蛋白篇3

1临床资料

冠心病患者70(男37,女33)例,平均年龄61.5岁,发病6 h内入院,无消化道、肝脏及其它感染性疾病.对照组为健康体检人员42(男25,女17)例,平均年龄55岁.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试剂由上海波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测定仪器为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hsCRP>0.55 mg・L-1判定为异常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HC).

按Friedewald公式计算LDLC=TC-HBL-C-TG/2.2(以mmol・L-1计).对两组标本同时检测血清中hsCRP及LDLC含量,比较其在冠心病中检测情况.均数比较用t检验,阳性率均比较采用χ2检验.冠心病hsCRP为0.25~10 ( 5.1±0.5) mg・L-1,LDLC为1.5~4.1 (2.8±0.2) mmol・L-1对照组hsCRP为0.05~0.54 (0.30±0.25) mg・ L-1,对照组LDLC为 1.90~3.80 (为 2.85±0.244) mmol・L -1 . 70例冠心病患者中,所测两项结果均阳性者27例,阳性率为38%.冠心病hsCRP与LDLC二者阳性符合率为79%.

2讨论

hsCRP已被证实,是由急性炎症引发的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帮助医师和患者提前6 a或更早地预知可能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意外.基本浓度>2.1 mg・L-1 时,相当于初发冠心病危险度增加2.9倍.研究证明,LDLC扮演了主要的炎症原的角色,hsCRP与小儿呼吸道感染有关系[2],高的LDLC水平极大的增加了冠心病的危险,高的hsCRP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有极高的鉴别价值.本实验研究冠心病血清hsCRP与LDLC关系,结果显示:LDLC升高者hsCRP含量明显高于LDLC正常者或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孙烈,张钲,白锋,白明,黄晏,廉姜芳,雷仁义, 关于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的临床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29:499.

高密度脂蛋白篇4

[关键词] 冠心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c)-0096-02

冠心病已经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血脂异常是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其干预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这些危险因素中仍有一些指标无异常发现[1]。本研究以被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探索FERHDL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心内科接受住院治疗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患者120例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60例,年龄34~85岁,平均(64.5±11.3)岁;非冠心病组60例,年龄36~82岁,平均(62.3±9.5)岁。

1.2 FERHDL测定

受试对象清晨空腹时采集静脉血,置于含有5,5’二硫双-2-硝基苯甲酸的具盖试管中,轻轻颠倒混匀,2 h内离心分离血清,-80℃保存。测定时将血清样品融化并使之恢复到室温,混匀。首先去除VLDL和LDL,制备HDL。将HDL转移至2只试管中,0.45 mL/只,置冰水浴中,分别加入0.045 mL 0.9%氯化钠溶液和0.045 mL 80 mmoL/L的2-巯基乙醇(mercaptoethanol,ME),混匀,密封各试管,置37℃水浴温育1 h。温育后将各试管置冰水浴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DL游离胆固醇(HDLFC)。FERHDL(%/h)=[HDLFCME(-)-HDLFCME(+)]/HDLFCME(-)×100%。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正态性检验的主要指标,测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FERHDL比较

冠心病组的FERHDL为(21.70±8.73)%/h,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的FERHDL值[(18.65±6.26)%/h],经t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冠心病组不同冠脉病变支数患者的FERHDL比较

冠心病组中单支病变有18例,双支病变23例,三支病变19例,这3组的FERHDL值分别为(19.96±7.59)%/h、(21.09±9.16 )%/h、(24.00±9.22)%/h。比较非冠心病组与这3组的FERHDL发现,FERHDL在非冠心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间有升高趋势,其中,非冠心病组和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FERHDL与脂蛋白代谢过程,尤其是HDL代谢过程密切相关。HDL是颗粒大小不均、组成不同、功能不一的一类脂蛋白,测量的是游离胆固醇转变为胆固醇酯的速率[2]。由于测量方法所限,国外关于FERHDL的研究较少,且多采用同位素示踪法测量[3]。本研究结果发现,冠心病组FERHDL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FERHDL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逐渐增高,说明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4]。上述研究结果有一点令人疑惑,通常认为FERHDL升高有利于HDL的成熟和胆固醇逆转运,因此,应该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防护作用,但本研究结果与此相反。笔者认为可能的解释是:体外测量的FERHDL升高并不代表体内的胆同醇酯化速率高,反而可能反映体内的胆固醇酯化速率降低,原因可能是体内不良因素的影响使酯化速率降低,HDL成熟缓慢,小颗粒HDL堆积,当离开这些不良因素,即FERHDL进行体外测定时,由于底物(小颗粒HDL)充足,胆固醇酯化速率升高。FERH与冠心病的关系还可用脂蛋白亚类解释[5-7]。

总之,FERHDL是一项反映脂蛋白颗粒分布与代谢情况的综合指标,其对冠心病的危险预示能力可能优于现有血脂指标,FERHDL对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目前仍处于继续研究阶段,仍然需要大规模临床研究的结果给予可靠的证实。

[参考文献]

[1] 毛雯,董军,李红霞,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5):402-405.

[2] 陈文祥,董军,王抒,等.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4):337-339.

[3] 国汉邦,李红霞,满永,等. 血清脂蛋白亚类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的生物学变异[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12):1135-1138.

[4] 陈文祥,董军,王抒,等.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与血脂异常及心血管疾病[C]//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论文集,2005:469-474.

[5] 陈文祥.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与血脂异常及心血管疾病[C]//2007全国心血管病实验室诊断与临床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07:21-24.

[6] 毕燕玲,张嘉琳,宁秋.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7(20): 23-24.

[7] 彭涛,董军,李红霞,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4):415-416.

高密度脂蛋白篇5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匀相法;性能评价

大量的流行病研究资料表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1],HDL-C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和流行病学的检测指标,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最初的非匀相法测定HDL-C需将标本进行选择性沉淀预处理后,上清液方可用酶法或化学法测定胆固醇。其不能进行自动化分析,尤其不适应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或临床大批量标本诸多项目同时检测而被目前广泛应用的匀相测定法所代替,匀相测定法样品不需沉淀处理,可用于仪器自动化测定,为临床及时、快速、准确测定HDL-C及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条件。但由于方法学多种多样,各厂生产的试剂质量不尽相同,本文对伊利康公司生产的HDL-C和日本第一化学株式会社生产的HDL-C试剂进行评价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血清均取自当天门诊和住院病人的标本。

1.1.2 试剂 ①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HDL-C试剂,以下简称HDL1②日本积水HDL-C试剂,以下简称HDL2,校准品均使用各自试剂盒附带校准品。

1.1.3 定值血清 Randox 提供高值和低值血清。

1.1.4 仪器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 方法 均按照各自试剂盒提供的标准品参数和测定方法在AU-400上进行测定。

2 结果

2.1 精密度:根据NCCLS EP5-A2文件对于精密度评价的要求[2],分别用两种试剂测定低,中和高三种水平的HDL-C样本。2 h内各水平连续测定20次,计算均值(x)、标准差(S)、(CV批内)。每天测定1次,连续测定20 d,计算(x)、(S)、(CV日间)。批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结果见表1。

表1 批内和日间精密度结果(mmol/L)

2.2 回收试验 在1份血清样品中分别加入低、中、高3个浓度的HDL-C质控品,同时在样品中加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作基础样本,然后分别用两种试剂将每份样品重复测定3次,取均值,所得回收率分别为101.3%、99.6%、98.9%,平均回收率99.9%;101.4%、100.5%、99.4%,平均回收率100.4%;

2.3 线性试验 根据NCCLS(EP6)评估方案,取HDL-C浓度为4.5mmol/L样品倍比稀释成5个梯度浓度样品, 然后分别用两种试剂进行测定,将测定值(Y)与理论值(X)作线性回归分析,分别得回归方程为YHDL1=1.0143X-0.2109,相关系数(r)=0.9986,YHDL2=0.9964X+0.1653,相关系数(r)=0.9989,表明两种试剂的线性均可达4.5mmol/L。

2.4 方法对比试验 选择60份不同浓度的无明显溶血、黄疸或脂血的新鲜血清样本,分别用本法试剂(y)和日本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社试剂平行测定,两种试剂均有良好的相关性,两法回归方程为y=0.9849X+0.1457,r=0.9958,表示两法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2.5 干扰能力 取HDL-C浓度为1.43 mmol/L样品,加入不同浓度的胆红素、三酰甘油(TG)、血红蛋白(Hb),VitC、同时以样品中加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作基础样品。用两种试剂分别对每份测定3 次,取均数,结果表明,胆红素小于420μmol/L、TG

3 讨论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被认为是人体内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不仅参与胆固醇的逆转运过程,还可能具有抗炎、抗氧化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目前测定HDL-C的方法在普遍采用的是匀相测定法,国内学者也都对各种测定HDL-C方法技术指术要求进行了研究[3],为HDL-C测定的标准化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本文通过对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HDL-C和日本积水HDL-C试剂盒进行精密度、回收实验、干扰实验、线性范围分析研究,其结果表明了两种HDL-C试剂具有良好的分析性能,两种试剂的精密度批内CV%

参考文献

[1] 姚武位,陈庆伟,柯大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 34(11):1510-1512.

[2] NCCLS. Evaluation of Precision Performance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Methods: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NCCLS document EP5-A2.NCCLS,940 West Valley Road,Suite1400,Wayne Pennsylvania USA, 2002: 19087-1898.

高密度脂蛋白篇6

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提示预后不良。如何预防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对高血压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脂代谢异常[1]、血脂水平的增加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加速高血压病靶器官的损伤。本文就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的相关性进行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经治的2003年6月至2004年11月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全部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学会诊断标准)116人,其中男51人,女65人,年龄33~81岁,平均60岁。排除合并风心病,原发性心肌病及其他左室肥厚相关的疾病。

1.2 方法

1.2.1 入选患者于次日早晨抽取静脉血5 ml,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统计各项化验结果。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异常临界值依照《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的判定标准(TG≥1.7 mmol/L,TC>5.57 mmol/L,HDL-C<0.91 mmol/L,LDL-C>3.64 mmol/L)[2],TC/HDL-C,TC- HDL-C/ HDL-C 比值异常参照国外文献(TC/HDL-C≥5,TC-HDL-C/ HDL-C≥4)[3],TG/HDL-C比值以左室非肥厚(NLVH)组的(±s)为异常临界值(≥1.24)。

1.2.2 住院期间行心脏B超检查,依据1983年全国超声诊断学术会议二维超声心动图标准,以左室后壁和/或室间隔厚度≥12 mm,为左室肥厚。

1.2.3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同时计算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的联系强度指标OR值及其95%可信限(OR95%CI)。

2 结果

2.1 116例原发性高血压中左室肥厚(LVH)组52例,非左室肥厚(NLVH)64例,LVH组TC/HDL-C显著高于NLVH组(P<0.05),TC/HDL-C、TC-HDL-C/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LVH组与NLVH组TC的χ2检验(P<0.05),LVH组,TG,LDL-C,HDL-C,TG/HDL-C,TC/HDL-C,TC-HDL-C/HDL-C显著高于NLVH组χ2检验(P<0.01)。见表2。

2.2 LVH组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为(6.4±0.46) mmol/L,NLVH组(5.8±0.26) mmol/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LVH组与NLVH组的血脂异常率及OR值 见表2。

3 讨论

左室肥厚(LVH)是原发性高血压在心脏方面的一种重要并发症。其主要改变为心肌细胞体积增大,间质增生和心肌重量增加,并且最终发展到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患者常伴有高血脂。血脂的增高,增加了血液粘稠度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心肌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导致缺血、缺氧。代谢功能紊乱而加重左室肥厚。有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血TG、TC、LDL-C和LDL-C/HDL-C增高而HDL-C值下降[4]。本研究发现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患者和高血压左室非肥厚患者(NLVH)TG和HDL-C值在正常或稍高于正常。但左室肥厚的患者TG/HDL-C明显高于NLVH组(P<0.05),血脂水平异常率亦明显高于NLVH组(P<0.01)。其TG/HDL-C比值OR值为6.83,95%的可信限(95%Cl),为2.38~3.27(P<0.05)。而TG、TC、HDL-C、LDL-C、TC-HDL/HDL-C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可视为冠心病的易患因素。而且高血压所致左室肥厚加速冠脉血栓的形成,加重心肌缺血,因此对高血压病人给予及早的钙拮抗剂、ACEI制剂、β受体阻滞剂降压,逆转左室肥厚的同时,应积极给予调脂治疗、降低TG/HDL-C比值,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Szlachcicj Tubauj Kellyb. What is the role of silent coronary artry disease and left Vcticular hypertrophy in genesis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men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J Am Coll Cardiol, 2004,19:803-808.

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169-172.

3 张明,霍海洋,李占金.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的探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1)33-34.

4 袁志柳,黄达枚,刘兴德.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的相关性研究.贵州医药,2003,27,(11):983.

高密度脂蛋白篇7

人们可能发现,在医院检测血脂后,化验单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血脂指标,那就是血脂比值。

为什么要了解血脂比值?

通过了解血脂比值,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动脉粥样硬化,并将其作为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常用的血脂比值有哪些?

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

参考值:<3

临床意义:

①比值增高反映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冠心病的危险度见下表。

因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甘油三酯过高可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故患者如果血清甘油三酯>4.52毫摩尔/升(400毫克/分升),或有乳糜微粒血(乳糜微粒中甘油三酯占其重量的80%~95%)时,此表危险度值无效。

②比值1.1~1.5,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理想值。

③文献报告,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4时,有发生冠心病的高度危险。如将二者比值控制到<2,有助于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 (Apo-B/Apo-A1 )

参考值:1~2

临床意义:

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是预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最好的指标之一,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2%和70%。有人主张使用此项比值代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三、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指数(TC-HDL-C/HDL-C=AI)。

参考值:1.9~3.0为正常范围;

<2.3为理想水平,控制到<3,可能有助于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4.3有发生冠心病的高度危险性。

高密度脂蛋白篇8

第二方面:生理性原因包括年龄段的不同、体重肥胖者都有可能促进载脂蛋白b偏高,病理性原因常见于一些疾病引起的,如高脂血蛋白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所以假如出现载脂蛋白b偏高的情况,一定要检查清楚病因后及时对症治疗。

第三方面: 引起载脂蛋白B升高的原因,与引起其他各项血脂的原因相同,主要因素有——遗传因素、膳食因素、肥胖、吸烟、不爱运动、过量饮酒、精神压力等。

第四方面:载脂蛋白B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一种颗粒最小的脂蛋白,这种小颗粒的胆固醇最容易进入血管壁,引起动脉硬化,其危害性比低密度脂蛋白更大。 所以载脂蛋白B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临床意义相同,它的升高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第五方面:载脂蛋白A是主要存在于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高多脑和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但是载脂蛋白B主要存在于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把胆固醇从肝脏转移到全身,如果载B太高,会引起胆固醇在血管中沉积,就容易导致血管硬化。

第六方面: 载脂蛋白-B偏高,注意结合血脂其他指标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来看。若轻度偏高,可平时注意饮食,戒烟酒,锻炼身体,肥胖者减轻体重,定期复查;必要时可辅以药物治疗。

上一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范文 下一篇:铁蛋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