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白蛋白范文

时间:2023-09-24 13:12:41

前白蛋白篇1

血清前白蛋白英文缩写PA,正常参考值为100~400mg/L。前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半寿期约1.9天,分子量约60000,琼脂电泳时位于白蛋白之前,在一般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时不易看到,要用改进的缓冲液和新鲜血清则可见到,其血清浓度可反映肝脏合成和分蛋白的功能。降低见于:晚期恶性肿瘤、慢性感染、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阻塞性黄疸患者均显著降低。是早期肝功能损伤的指标;营养不良时,造成负氮平衡,血清PA降低,可作为营养不良的诊断和监测指标。前白蛋白指标高说明你营养状态良好,没别的问题。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前白蛋白篇2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摘要】 目的 为了探讨超敏CRP(hsCRP)与前白蛋白(PA)在新生儿的动态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3年8月1日~2004年4月30日收入我院新生儿病房的出生24h内的337例新生儿进行hsCRP与PA检测,并分别于入出生72h、7天进行检测,同时把337例新生儿分为感染与非感染两个大组,每个大组细分为非危重组、危重组、极危重组,并再分为足月儿与早产儿组。结果 337例新生儿中感染组(包括非危重组、危重组、极危重组)的hsCRP在24h、72h内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非危重和危重非感染组的hsCRP72h较24h升高;除早产儿危重组外,感染组与非感染组7天的hsCRP均数差异无显著性;非危重和危重非感染组的hsCRP值7天与72h差异无显著性(早产儿非危重组例外);极危重非感染组的hsCRP值24h、72h和7天差异均无显著性。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的hsCRP变化趋势在感染组为逐渐下降,在非感染组为72h内轻度升高或无变化。非危重组和危重(包括足月儿和早产儿)感染组的PA在24h、72h、7天内均逐渐升高,在非感染组,PA值72h较24h下降或无变化,7天的PA值明显上升。极危重新生儿不论感染与非感染组,24h、72h、7天的PA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早产极危重非感染组例外)。结论 动态观察hsCRP与PA变化可用于评估新生儿感染、危重疾病转归和是否存在能量摄入障碍。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前白蛋白 危重 早产儿 足月儿

CRP是一种急性炎症时出现的典型的急性时相蛋白,在微生物入侵,组织损伤、免疫反应、炎症过程时升高,它出现快,半衰期短,随炎症的变化发生变化。近年来采用了一些新的敏感方法测定CRP,用这些方法所进行的CRP测定称为超敏-CRP [1] 。超敏-CRP目前被用作预测成人急性冠状动脉疾病的指标。但目前还没有应用超敏-CRP在新生儿方面的动态变化的报道。PA也是一种急性炎症时出现的急性负相蛋白,同时PA又是一种评价新生儿蛋白质-能量的敏感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超敏CRP(hsCRP)和PA在新生儿的动态变化及应用,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为2003年8月1日~2004年4月30日收入我院新生儿病房的出生24h内的新生儿共337例。其中早产儿194例,足月儿143例,非危重257例,危重56例,极危重24例,(按照新生儿危重评分法 [2] >90分为非危重,70~90分为危重,<70分为极危重)。观察对象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感染组是指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严重胎粪吸入综合征,孕母孕晚期有细菌感染史(孕母有明确羊膜感染综合征,或者孕母有发热、白细胞升高、CRP升高等),分娩时有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超过48h,或经插管抢救者,患儿白细胞<5×10 9 /L,中性粒细胞中杆状核细胞≥20%等。感染组87例,非感染组250例,同时分为非危重组、危重组及极危重组三组,每一组再分为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

1.2 方法 以上新生儿均于出生24h、72h、7天采取桡动脉血3ml送检,hsCRP与PA测定均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均采用Orion Diagnostica公司提供的试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ˉ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1)337例新生儿分别在24h、72h、7天测得的hsCRP和PA结果均值见表1、表2、表3。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的hsCRP及PA的变化趋势见图1、图2、图3。(2)早产儿、足月儿的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的hsCRP和PA比较(分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见表4~11。(3)由以上表及图可见:①由表1~3可见感染组的hsCRP在24h、72h内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7天的hsCRP变化比较复杂,非危重早产儿感染组与非感染组7天的hsCRP均数差异无显著性,非危重足月儿的变化与此类似;危重早产儿感染组与非感染组7天的hsCRP均数有差异,感染组仍较高,危重足月儿感染组与非感染组7天的hsCRP均数差异无显著性;极危重组的变化与危重足月儿组类似。非危重和危重非感染组的hsCRP72h较24h升高,7天与72h差异无显著性(早产儿非危重组例外),但是极危重非感染组的hsCRP值24h、72h和7天差异均无显著性。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的hsCRP变化趋势在感染组为逐渐下降,在非感染组为72h内轻度升高或无变化。②非危重和危重感染组的PA在24h、72h、7天内均逐渐升高。非感染组的变化较复杂,非危重组(包括早产儿和足月儿)的PA72h比24h下降,7天的PA较72h明显升高;早产危重非感染组与非危重组类似;足月危重非感染组的PA72h与24h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7天的PA值较72h明显升高。极危重组的变化又与之不同,早产极危重非感染组PA72h比24h下降,7天的PA值与72h差异无显著性,其他的早产极危重感染组与和足月极危重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PA值在24h、72h、7天内差异均无显著性。

表1 非危重新生儿SCRP与PA值 (略)

注: ˇ 随机非感染组为从非感染组中随机抽取

表2 危重新生儿SCRP与PA值 (略)

表3 极危重新生儿SCRP与PA值 (略)

表4 早产儿hsCRP感染组非危重、危重、极危重比较(略)

表5 早产儿hsCRP非感染组非危重、危重、极危重比较 (略)

表6 足月儿hsCRP感染组非危重、危重、极危重比较 (略)

表7 足月儿hsCRP非感染组非危重、危重、极危重比较(略)

表8 早产儿PA感染组非危重、危重、极危重比较 (略)

表9 早产儿PA非感染组非危重、危重、极危重比较 (略)

表10 足月儿PA感染组非危重、危重、极危重比较 (略)

表11 足月儿PA非感染组非危重、危重、极危重比较 (略)

3 结论

CRP和PA都是典型的急性时相蛋白,前者是急性正相时相蛋白,后者为负相蛋白,同时PA的半衰期为1.9天,它的浓度能较好地反映近期蛋白质、能量摄入的变化。组织损伤时,在细胞因子IL-6等的诱导下,CRP和PA可以在肝脏中迅速合成,并且在急性时相反应高峰时期肝脏合成蛋白质能力的20%可以直接转向CRP的合成。有报道指出,外周血淋巴细胞也有能力合成CRP,并结合于细胞表面 [3] 。由于CRP浓度上升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和组织损伤的灵敏指标,CRP的检测方法从CRP的发现起,不断改进,目前常用的CRP检测方法为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比浊法,这两种方法具有优良的精确度和在单一样本稀释时较宽的分析范围。我院目前就是应用芬兰Orion公司开发的用微量全血为样品的胶乳强化化浊法试剂对CRP和PA进行检测。

本次对337例新生儿的研究可见感染组24h、72h hsCRP值明显比非感染组升高,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的hsCRP变化趋势在感染组为逐渐下降,在非感染组为逐渐轻度升高,72h后不再上升(除了非危重早产儿组hsCRP值7天仍高于72h外);提示随着感染的逐渐控制hsCRP逐渐下降,对于非感染组,72h较24h轻度升高,可能是随着肝脏的合成CRP能力的提高以及外界轻度非感染性的炎症刺激所致;72h后不在明显升高,提示如果无其他炎症刺激,CRP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

以上结果可见,非危重和危重感染组的PA在24h、72h、7天内均逐渐高升,提示随着感染的逐渐控制,能量摄入的增加PA值逐渐升高。非危重组(包括早产儿和足月儿)非感染组的PA72h比24h下降,7天的PA较72h明显升高, 出生72h内患儿可能存在能量摄入不足或有轻度非感染性的炎症刺激,72h后随着能量摄入的增加,PA逐渐升高。极危重组的变化为足月儿不论是感染还是非感染组其24h、72h、7天的PA均无统计学差异,早产极危重感染组的变化与之类似,早产极危重非感染组PA72h比24h下降,但是7天的PA值与72h差异无显著性,总的趋势为PA上升不明显,提示极危重组新生儿存在能量摄入障碍及或的严重炎症刺激。从hsCRP和PA的变化趋势图可见,非危重与危重感染组随着感染的被控制,hsCRP迅速下降的同时PA逐渐升高,极危重感染组hsCRP迅速下降同时PA并无升高,提示极危重感染组的感染及炎症减轻后,仍存在能量摄入障碍。非危重与危重非感染组的变化示,hsCRP在短期内轻度升高的同时PA轻度下降,可能是随着肝脏的合成能力的提高以及外界轻度非感染性的炎症刺激所致,72h后hsCRP无明显升高时,PA逐渐升高,说明72h后患儿的能量摄入逐渐增加。综上所述可见,通过检测hsCRP和PA,并同时观察它们的动态变化可作为评价新生儿感染已否、危重疾病的转归、以及是否存在能量摄入障碍的敏感指标。

(本文图片见附页1)(略)

参考文献

1 鄢盛恺.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2,1:267-268.

2 中华医学会急诊学分会儿科学组.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中华儿科杂志,2001,39:42-43.

前白蛋白篇3

【关键词】 肝病; 胆碱酯酶; 总胆汁酸; 白蛋白; 前白蛋白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是人体内体积最大的实质性腺体,具有复杂的代谢功能,能合成和分泌多种物质。在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激素等物质的代谢中有重要的作用。肝功能受损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本实验是通过联合测定血清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来评估肝功能的受损程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医的肝病患者650例,其中男378例,女272例,年龄18~65岁。按肝病分类,急性肝炎278例,约占43%;慢性肝炎252例,约占39%;重症肝炎64例,约占9%;肝硬化36例,约占6%;肝癌20例,约占3%。

选择来笔者所在医院体检的3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178例,女142例,年龄16~68岁。

1.2 方法 仪器采用Hitachi 7600-110,所用试剂和校准品来自广州标佳公司。ChE为酶连续检测法,ALB为溴甲酚氯染料结合法,TBA为循环酶法,PA为免疫比浊法。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质控品为利德曼UN615和UE6141。每天测定前先定标再做质控,确保质控结果在控。

1.3 统计学方法 用SAS统计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和正常对照组对比,白蛋白在急性肝炎组中降低不明显,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胆汁酸、胆碱酯酶、前白蛋白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胆碱酯酶、总胆汁酸、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在其他肝病组降低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下降的程度与病情成正相关。见表1。

表1 各种肝炎胆碱酯酶、总胆汁酸、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均值比较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P>0.05

3 讨论

人体血清总胆汁酸是由肝脏合成并分解代谢,从而维持人体胆汁酸的相对稳定。正常人的胆汁酸很低。只有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引起胆汁的代谢障碍,使进入血中的胆汁酸含量显著升高;而且血清TBA升高与肝细胞损伤程度成正比[1]。血清TBA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一项重要指标。

胆碱酯酶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水解的酶类。该酶分两种:一种为真性胆碱酯酶或乙酰胆碱酯酶;临床测定的胆碱酯酶主要是由肝细胞合成的,又称假性胆碱酯酶或丁酰胆碱酯酶,能间接地反映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出现变性坏死,导致胆碱酯酶合成减少[2,3]。转贴于

前白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分子量小,约为5.4万,电泳速度快,出现在白蛋白的前方,其半衰期很短,约12 h。血清前白蛋白在体内代谢机制与血清白蛋白相似,但肝病时前白蛋白变化较血清白蛋白更为敏感,能更准更早地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及早发现肝细胞受损情况及程度。有资料显示:大约30%的肝病患者血清白蛋白正常而前白蛋白降低,其中多数肝病患者的前白蛋白降低的程度都超过50%。因此,测定前白蛋白在血清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肝功能受损比测定白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2,4]。

肝脏是蛋白质合成和代谢的主要器官,其中血清白蛋白的半衰期为15~19 d。肝功能受损的时候会导致白蛋白浓度的降低。但在急性肝炎组白蛋白降低不明显(P>0.05),说明血清白蛋白不能敏感地反映肝功能的早期受损。只有在其他各类型的肝病组中,肝功能受损到一定程度以后,白蛋白才明显减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因此,测定白蛋白在血清中的水平能准确地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受损的程度,对病情的预测有一定的临床价值[5]。

综上所述,胆汁酸、胆碱酯酶、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浓度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准确反映肝功能的状态。通过对以上四者的联合检测,对于诊断肝功能不全、观察临床疗效和预后判断等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僬雅嘉.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肝胆疾病的诊断意义.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2(1):32-34.

[2] 孙宏勋,谢永富,胡建峰,等.血清丁酰胆碱酯酶与白蛋白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价值比较.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507-508.

[3] 王静,高锦孝,白永泽,等.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临床研究.中华检验学杂志,2005,28(1):68.

[4] 章芳.血清前蛋白在各类乙型肝炎检测中的意义.2001(3):163-164.

前白蛋白篇4

【关键词】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prealbumin (PA)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Methods: September 2005 ~ September 2010, due to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admitted to hospital 138 cases, records of clinical conditions on admission were measured at admission and after remission of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RP, PA,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and blood, etc., to compare the changes. Results: COPD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R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remission, P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hite blood cell (WBC), ESR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Serum CRP, PA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sensitive indicators of inflammation control.

【Key words】C-reactive protein; pre-album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cute exacerbation

【中图分类号】R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25-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气流受限特征。其急性加重的反复发作是患者肺功能进行性下降和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1,2]。近来发现,COPD患者特别是老龄患者,急性加重期一些常规的指标如血常规,ESR等变化不明显,故需要寻找一些简单,快速的检测指标来反应COPD急性加重期的情况[3]。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择我院呼吸科2005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COPD患者138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46例;年48~87岁,平均年龄68.8±8.9岁。

1.1.2 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2002年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与急性加重期各项指标,排除其它引起CRP,PA等变化的疾病,如慢性肝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其它急性炎症等[4]。

1.1.3 检测方法:COPD患者分别于急性发作期入院时及稳定期抽取清晨静脉血测定血常规,CRP,PA,ESR变化。CRP、PA检测使用雅培Ci8200全自动生化仪和北京利德曼生化试剂,ESR检测使用XUNDA ESR-30全自动动态血沉仪。

1.1.4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各项指标的变化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COP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病理基础是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急性加重期常合并有由于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及非特异性炎症。近年来认为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是COPD急性期加重的首要因素,CRP、PA作为能敏感反应全身炎症状态的非特异性指标在COPD加重期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CRP是一种肝细胞合成的,是人体被细菌感染后或创伤后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一种对多种刺激因素特别是感染能迅速发生反应的蛋白,CRP在急性炎症,4~6小时迅速上升,可结合黏附病原体,启动机体免疫吞噬作用,同时参与补体杀伤病原体,随着炎症的消退,迅速下降,并且其变化幅度与炎症的程度相符合。与ESR及其它指标相比,CRP在炎症过程中,含量变化较其它变化为快,恢复正常亦较快,CRP虽然不是特异性指标,却是最敏感的指标[5]。同时,CRP对鉴别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有独特的意义,CRP通常在细菌感染后升高,而病毒感染时不增高。PA作为一种非特异宿主防御性物质,随着炎症减轻而升高,是一种负急性时相蛋白,主要由肝脏分泌,半衰期相对较短,是一种非特异性防御物质,可以清除有毒代谢产物,并被逐渐消耗,可与CRP一起作为判断COPD急性发作及稳定期的指标。

本研究显示,COPD患者平稳期较加重期,CRP明显下降,PA明显升高,N%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WBC,ESR变化不明显。考虑COPD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在急性加重期,一些常规指标如白细胞,血沉等变化不明显,并且其易受药物,激素等影响。另外发现CRP、PA检测的显著变化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并且其变化程度与临床症状,体征相符合。因此CRP的下降和PA的上升可作为COPD加重期炎症特别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被控制的最早指标,系列测定CRP、PA可作为指导抗生素的使用,评价疗效,评估肺部感染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吴尚洁,陈平,蒋惜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与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0(4):444~446

[2] 张洪玉,王瑜君.2006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解读[J].中国医刊,2007,42(9):644~648

[3] 周宓,潘柏申.C-反应蛋白在临床应用中的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l):3-4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5] 胡伟贞,陈小龙,朱金霞.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8与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9-11

前白蛋白篇5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融合蛋白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合成、 分泌的一大类多功能、 高活性的生物物质。它在介导机体多种免疫反应及对各类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化、 发育和活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细胞因子融合蛋白(cytokine fusion protein)技术是当今免疫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该方法是基于这些细胞因子具有相同或相关的功能活性而各自作用靶点不同,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两种或多种细胞因子融合在一起, 其融合基因表达产物既具有其组成因子独特的生物学活性或使其某些活性显著提高, 还可能会通过生物学活性的互补及协同效应发挥出较单一细胞因子简单配伍所不具备的复合生物学功能, 甚至还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这种新型的人工蛋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早在1986年Seno等用含EcoR I的12个核苷酸(4肽)CCGGAATTCATG为接头, 将IFNγ和IL2片段加以连接, 结果发现产生的融合蛋白具有IFNγ与IL2的双重活性。迄今为止, 国内外已相继报道了多种有价值的细胞因子融合蛋白。现就细胞因子融合蛋白技术的原则、 构建类型、 应用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做一简要概述。

1 细胞因子蛋白融合技术

1.1 蛋白融合的构建原则 基因工程构建细胞因子融合蛋白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各融合分子的目的DNA片段置于同一套调控序列(包括启动子、 增强子、 核糖体结合序列、 终止子等)的控制之下。(2)融合分子间须以富含疏水性氨基酸的接头Linker连接, 同时也要考虑接头序列的长度和核苷酸、 氨基酸的组成、 排列顺序等因素。如融合蛋白内部接头的不同, 可导致融合蛋白各部分化学结构的改变, 而影响到各融合分子的空间构象, 导致其生物学活性差异。所以, 设计肽链之间的接头时, 要尽可能不影响两端蛋白的自然折叠, 使各融合成分互不干扰。(3)为了保证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还需考虑构成融合蛋白各成份本身的特性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α干扰素(IFNα)在抑制肿瘤细胞、 增强抗病毒活性等方面有协同作用。有学者构建了TNF和IFNα的融合蛋白, 但发现该融合蛋白的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与单独应用TNF和IFNα相比, 抗病毒活性降低24倍, 抗肿瘤活性降低15倍, 与构建融合蛋白的初衷相背。分析原因, 可能是这两种细胞因子的理化性质差异较大, IFNα活性稳定, 而TNF活性极易丧失, 其融合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彼此的活性。

1.2 蛋白融合Linker的设计与选择 接头序列(Linker)设计是基因融合技术能否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即通过一段适当的核苷酸序列将不同的目的基因连接起来, 使其在适当的生物体内表达成为一条单一的肽链, 其中起连接作用的氨基酸称为Linker[1]。融合蛋白中的两种成分能否分别形成正确的空间结构、 更好的发挥生物学活性, 与连接融合蛋白中两种成分的接头序列密切相关。重组生成的融合蛋白要求插入融合蛋白中的linker不能影响目的蛋白各自的功能。因此, Linker序列的设计和选择对融合基因的构建至关重要。

针对Linker序列的设计和选择己有诸多相关的研究[2]。目前的研究主要有两种, 即螺旋形式的Linker肽如[A(EAAAK)nA]和低疏水性、 低电荷效应的氨基酸组成的接头, 以后者应用较广泛。这种低疏水性、 低电荷效应的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接头能够充分伸展以分开两种融合的组分, 使之能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充分折叠成各自的天然构象。Ryoichi等[3]在两种不同功能的融合蛋白之间插入了不同类型的linker序列, 包括可形成螺旋状的不同长度的肽链、 柔性linker以及葡萄糖球菌蛋白A(PA)。结果发现螺旋状的linker同柔性linker及PA一样, 可以有效的将融合蛋白的两个结构域分开, 甚至可增强融合蛋白的功能。Linker的长度是融合基因构建的又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Linker 的长度过长, 则使融合蛋白对蛋白酶比较敏感, 导致活性融合蛋白在生产过程中的产量下降; 应用较短的Linker, 可以克服重组蛋白酶分解的问题, 但可使两个融合分子相距太近导致蛋白功能的丧失。Linker的长度不应小于3.5 nm , 这是由于相邻肽键的距离为0.38 nm, 因此连接肽至少应包含10个氨基酸。目前最为常用的是Huston设计合成的(GGGGS)3序列。研究发现, 连接肽为(Gly4Ser)3的融合蛋白表现出较高的复性效率。这可能是(Gly4Ser)3连接肽较长且柔软, 在复性时能够降低融合蛋白的两组份间的空间位阻, 从而更有利于融合蛋白各个结构域的正确折叠。所以, Linker 的长度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

Linker的选择, 还应考虑Linker内部的氨基酸序列, 研究发现, Linker组成相同但序列不同时, 构建的融合蛋白的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 编码Linker的核苷酸组成, 调整编码Linker的核苷酸组成, 虽不改变原接头Linker 的氨基酸序列, 但融合蛋白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Linker序列中有太多的α螺旋和β角结构会限制融合蛋白的伸缩性, 进而影响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总之, Linker的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要根据融合蛋白分子的大小和特性来决定。

2 细胞因子融合方式及其应用

根据细胞因子融合分子的不同, 可把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大致分成以下几类:

2.1 不同或相同细胞因子的融合蛋白 细胞因子具有多功能性和通用性, 其作用的靶点各有不同。利用细胞因子的这一特点, 可以通过基因融合技术创制出更佳的细胞因子融合蛋白, 其融合基因表达产物很可能表现出双因子简单配伍所没有的复合功能, 而且有可能会增强各个组份间的协同作用。

IL3和GMCSF均为造血刺激因子, 它们对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干细胞及祖细胞均具有促增殖和分化的作用, 且共用受体β链。鉴于两者功能互补, Curtis等于1991年构建并报道了第一个由不同细胞因子组成的融合蛋白人GMCSF/IL3和IL3/GMCSF融合蛋白, 分别称为PlXY321和PIXY344。为确保其各自的天然构象, 在GMCSF与 IL3两者之间均引入了一段疏水氨基酸序列, 从而保证其与受体的结合。体外受体结合实验证明, PIXY321与只表达IL3受体的JM1细胞株或只表达GMCSF的HL60细胞株结合时其亲和力比单体略高, 说明该融合蛋白可经IL3、 GMCSF结构域与其各自的受体结合。同时, PIXY321对AML193细胞株的增殖作用及刺激骨髓集落的形成都明显高于单独使用IL3、 GMCSF或IL3加GMCSF的作用, 其作用可提高5~10倍。

IL2、 IL6是两个具有多种免疫调节活性的细胞因子。1992年Fernad等构建了两个人IL2/IL6融合基因, 目的在于构建表达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免疫调节因子, 实验表明融合蛋白与野生型IL2的活性一致, 较IL6活性中度下降。出现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局部构象的改变或者是IL2与IL6之间的相互作用干扰所致。体外进一步研究表明, 该融合蛋白既可诱导T、 B细胞表达IL2R和IL6R, 并且还可作为分子桥梁促进和稳定T、 B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国内的赵春华等也构建和高效表达了具有促进细胞集落形成、 促进LAK的增殖作用的IL2/IL6融合蛋白。将两种相同的细胞因子融合在一起也可以起到明显的生物学功能。马大龙等构建了人双体IL6、 双体IL3融合蛋白, 研究表明双体IL6与单体IL6在生物学活性上差别不大, 但双体IL3对人骨髓细胞的集落刺激作用明显高于单体IL3的作用。

IL7是T、 B淋巴细胞成熟分化过程中重要的细胞因子, 可以增强成熟T细胞的增殖及其功能, 并有促进CTL增殖、 分化并加强其杀伤活性, 刺激LAK细胞活性的能力。Lai等[4]用一段柔性接头将IL7和人肝细胞生长因子β片段(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beta2 chain, HGF beta)连接, 结果发现融合蛋白能选择性的高效刺激B祖细胞系的增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常与其他生长因子一起发挥协同作用, 是最好的二联细胞因子融合蛋白的备选因子。IGF II可刺激多种组织中细胞的增殖或分化。将IGF II与一段信号肽以及胰岛素样的昆虫激素bomyxin的N端序列融合表达, 便可得到分泌形式的具有生物活性的BOMIGF。Difalco等制备了一种BOMIGF和IL3的融合蛋白, 体外试验中它可刺激正常外周血细胞中的骨髓干细胞集落形成, 体内试验结果亦显示该融合蛋白能动员具有高度增殖活性的骨髓干细胞进人外周血, 进而定居至脾脏而发挥造血功能。

2.2 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的融合蛋白 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结合时, 可促进其与其他相关分子的结合, 进而提高其生物学活性的发挥。

IL6在肝细胞的增殖中起着增强作用。IL6和IL6Ra (gp80)的结合使其易于和另一个受体IL6Rβ(gp130)结合。可溶性IL6R蛋白(sIL6R)与IL6结合后, 靶细胞对IL6的敏感性增高, 并可使仅表达膜结合型IL6R的细胞(IL6Rа/gp130)对IL6起反应。在sIL6R/IL6双基因转染的小鼠中, sIL6R发挥锚定IL6的作用, 延长血浆IL6半衰期, 同时细胞对IL6的敏感性显著提高。

Bcl2蛋白家族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重要调节因子, BclXL是Bcl2蛋白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它能在多种类型的细胞上抑制由各种刺激所诱发的细胞死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具有刺激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集落增长的能力, 其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它与GMCSF特异性受体的结合。Antonella等[5]将人GMCSF与BclXL蛋白融合, 该融合蛋白可与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骨髓祖细胞的上的GMCSF受体结合诱导其增殖, 并使BclXL进入细胞抑制细胞的死亡, 加速细胞的增殖。

2.3 细胞因子与抗原融合蛋白 某些细胞因子可以招募抗原提呈细胞(APC), 促进APC 的成熟和信号转导, 调节T细胞的功能, 从而提高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因此, 人们通过基因融合技术, 将细胞因子与抗原融合, 使其更好的发挥基因佐剂作用。

肿瘤细胞表达的免疫球蛋白(独特型, Id)可以作为肿瘤特异性抗原, 在B细胞淋巴瘤中已证明用免疫球蛋白的可变区(即独特型)免疫动物, 可保护动物免受随后的肿瘤攻击。Tao等从B淋巴瘤细胞(38C13)分离出Id, 将其与GMCSF基因融合, 构建了Id与GMCSF融合蛋白, Id的免疫原性显著增强, 可诱导出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特异性抗Id抗体。随后Chen等又构建了Id IL2和Id IL4两种融合蛋白, 均具有比较高的免疫原性。用Id IL2融合蛋白进行免疫可产生高滴度的抗独特型抗体IgG2a和lgG3, 而Id IL4和Id GMCSF融合蛋白则无此作用。这3种融合蛋白都能诱导抗独特型抗体的产生, 且不需要载体蛋白和佐剂。杨登科等[6]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菌的Ag85B和IL2嵌合基因疫苗, 研究发现该融合蛋白具有Ag85B和IL2的双重功能活性, 两者融合后产生协同作用, 在体外促进了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增殖和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Hitoki等[7]构建了IL12和鼠疫耶尔森菌F1V融合蛋白(IL12/F1V, 荚膜蛋白抗原(F1Ag), 毒力抗原(VAg))共表达基因疫苗, 研究发现, 用肺鼠疫攻毒后, IL12(低表达)/F1V相比IL12(低表达)/F1、 IL12(低表达)/V和IL12(低表达)/载体(vector) DNA疫苗而言, 80%的小鼠获得保护。Mark等[8]构建了豚鼠髓脂质碱性蛋白(guinea pig myelin basic protein, GPMBP; neuroantigen or NAg)的主要致脑炎肽和白细胞介素16(IL16)融合蛋白, 研究发现该融合蛋白是路易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有效抑制剂并证实IL16是研制致耐受性疫苗的最佳候选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与抗原融合产生的佐剂效应, 可能比游离的细胞因子产生的佐剂效应具有更多的优点。因而, 在疫苗研究中, 细胞因子作为免疫佐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4 细胞因子与抗体融合蛋白 将抗体分子的片段与细胞因子融合, 该融合蛋白不但结合了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还具有细胞因子的多功能活性, 从而可借助抗体将细胞因子导向到特定的靶部位, 使其高效发挥生物学功能, 减轻全身毒副作用。

IL2是免疫反应的重要介导分子, 也是重要的抗肿瘤细胞因子之一。在体外, IL2可促使细胞毒性T细胞、 NK细胞及辅助T细胞增殖、 诱导产生细胞毒性的细胞因子, 诱导LAK细胞增殖。抗体IL2融合蛋白可将IL2靶向肿瘤灶, 提高肿瘤局部IL2的浓度, 从而达到更好的抗肿瘤效应, 同时也有助于减轻IL2的毒性。Heuser等构建了抗黏蛋白的scFvFcIL2融合蛋白(C595 scFvFcIL2), 实验表明此融合蛋白能同时特异性地结合MUCI+的肿瘤细胞和CD25+的免疫效应细胞。体外试验还发现, 该融合蛋白能刺激活化的T细胞增殖, 介导静息的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在免疫重建的SCID鼠黑色素瘤肝、 肺转移瘤模型中, 肿瘤特异性的融合蛋白Ch225 IL2和Ch14.18 IL2可抑制转移灶的生长, 甚至在注射肿瘤细胞后8 d, 肿瘤己形成情况下, 也能完全消退微转移病灶。该研究表明借助抗体将细胞因子导向到肿瘤部位的免疫治疗方法可有效对抗人类黑色素瘤的播散。

Reinartz等将IL6与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重组, 制备了chACA125IL6融合蛋白并将其用于卵巢癌的研究。小鼠抗独特型单抗ACA125模拟卵巢癌细胞上的CA125抗原, 可诱导抗-抗独特型抗体反应, 该反应与卵巢癌患者生存时间呈正相关。试验结果表明: 融合蛋白接种后抗CA125(Ab3)的浓度较IL6与chACA联用高, 且未观察到抗人IL6抗体的产生, 而联用情况下可以检测到抗人IL6抗体产生。

IL12是介导先天免疫及细胞免疫的重要细胞因子, 具有很强的抑制肿瘤及阻止肿瘤转移的活性。在体外, IL12对于肿瘤细胞没有直接的作用, 但IL12能激活T细胞及NK细胞, 刺激CD4+ T细胞向Th1细胞分化, 后者产生的细胞因子可激活CTL 和巨噬细胞。IL12也是血管形成的强效抑制剂, 可通过诱导IFNγ等的分泌抑制血管形成, 进而抑制体内肿瘤的生长。纤连蛋白(fibronectin, FN)为一种高分子量多功能糖蛋白, 是血管形成的标志, 主要聚集于新生血管的周围, 在肿瘤的浸润事件中起重要作用。Halin等采用抗FN的scFv L19与IL12融合, 发现该融合蛋白具有强大的抗肿瘤活性, 可导致肿瘤组织中的T细胞、 NK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此外, 在鼠肿瘤肺转移动物模型中证实, 应用该融合蛋白治疗比应用等量的IL12具有更强的抗转移效应。

GMCSF能刺激造血细胞的增殖及分化, 也是一种多功能的免疫调节因子。GMCSF能提高各种APC的抗原提呈及促进单核细胞表达MHCII类分子、 粒细胞表达黏附分子及刺激T细胞增殖。动物试验证实, 注射GMCSF后, 通过增强T细胞免疫, 能提高抗肿瘤疫苗的保护效应。Helguera等将鼠GMCSF与HER2抗体融合, 观察到该融合蛋白既保持了与人HER2/neu抗原的特异性结合能力, 同时也保持了与重组鼠GMCSF相似的生物学活性, 在小鼠体内能够明显抑制表达HER2/neu的肿瘤细胞生长, 能同时增强Th1和Th2型细胞的免疫应答。

2.5 细胞因子与毒素融合蛋白 细胞因子与毒素的融合蛋白是以细胞因子取代毒素分子的识别区域, 使毒素蛋白能选择性地杀伤含有相应细胞因子受体的靶细胞, 从而达到治疗那些细胞因子引起病理性作用的疾病, 如自身免疫性疾病、 移植排斥反应等。肿瘤细胞因其恶性增殖、 缺少接触抑制的特性, 不同肿瘤细胞均有其异于正常组织细胞的受体特征, 将细胞因子与毒素蛋白融合, 可利用细胞因子作为靶向载体将细胞毒素运送到肿瘤微环境, 使该融合蛋白能选择性杀伤含有相应细胞因子受体的靶细胞, 实现靶向肿瘤的治疗作用。

白喉毒素具有高效的细胞毒性, 利用其与不同的目的基因融合成的各种毒素复合物, 可对表达一些特异性受体或蛋白的细胞产生杀伤作用, 尤其是一些肿瘤细胞。体外试验表明, 白喉毒素IL2的融合蛋白(DAB389IL2)对表达高亲和力IL2受体的细胞株起毒性作用, 而缺乏完整的高亲和力受体的细胞株(有p55亚单位而无p75亚单位)则对该融合毒素相对耐受。Saleh等报道DAB389 IL2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 CTCL)Ⅰ期临床试验中单独使用显示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DAB389IL2已成为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临床治疗药物。张建新等基于骨髓瘤、 原发性肝癌等肿瘤细胞表面IL6受体可过度表达的事实, 用IL6 cDNA取代白喉毒素的受体结合区, 构建表达了白喉毒素/IL6融合蛋白。研究表明, 此种融合蛋白对表面有大量IL6受体的骨髓瘤细胞(U266)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而IL6受体较少的正常细胞对其有一定的耐受性。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启动子(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romoter, PSPA)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 仅在PSPA阳性的前列腺癌细胞中表达。Yu等构建了以人免疫缺陷病毒为基础的病毒表达载体, 在该载体中使PSPA和DTA(白喉毒素A基因)基因形成融合基因。结果表明, PSPA可以高效、 特异地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启动DTA基因表达并产生自杀作用。体外实验表明, 它在雄激素存在的情况下可以杀死PSA阳性的前列腺癌细胞。在异种移植PSA阳性的前列腺癌细胞鼠体内试验证实, 可以使肿瘤细胞快速退化, 并使其存活时间超过一年而没有肿瘤的进展, 但在PSA阴性的对照却没有这种效果。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转染基因可以对进展的前列腺肿瘤产生治疗效果。

假单胞菌外毒素A(pseudomonas exotoxin A, PE)为不可逆性蛋白合成抑制剂, 将其细胞结合域删除即为PE40, 其仅表现出极低的细胞和动物毒性。将编码TGFα的基因与PE40基因融合, 其表达产物既有TGFα受体结合活性又保留有PE的细胞毒性。某些肿瘤如人类胰腺癌组织过度表达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ceptor), 其配体之一即TGFα。实验证明TP40这一双功能蛋白能抑制或杀伤表达高水平EGF受体的肿瘤细胞。

2.6 细胞因子与血清白蛋白融合 血清白蛋白是血浆的重要成分, 正常情况下不易透过肾小球, 体内分布极广而且没有酶学和免疫学活性, 是理想的药物载体。白蛋白融合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白蛋白与目标蛋白在细胞内经蛋白翻译系统通过肽键连接, 不需额外的体外处理; 白蛋白的表达水平较高, 与其融合后可以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 白蛋白是一个稳定的“惰性”蛋白, 与其融合后可以提高目的蛋白的稳定性; 白蛋白融合蛋白具有较长的药物半衰期。如人血清白蛋白(HAS)自身在血浆中的半衰期长达19 d, 将小分子蛋白药物与HSA融合可有望提高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目前, 多种蛋白与HSA 融合后在实验动物体内半衰期的延长得到了证实。

唱韶红等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HSAhIFNα2b融合蛋白在猕猴体内的半衰期约为普通 IFNα的20 倍。美国马里兰州人类基因组科学(HGS)公司进行了一系列HSA融合蛋白质药物的研究, HSA/IFNα融合蛋白[9]、 HSA/IFNβ 融合蛋白(albuferonβ)[10]、 HSA/rIL2 融合蛋白(albuleukin)[11]、 HSA/rGCSF 融合蛋白(albugranin)[12]、 HSA/rHGH 融合蛋白(albutropin)[13]都具有明显的半衰期延长作用。

3 细胞因子融合蛋白技术在兽医学领域的发展前景

细胞因子的种类繁多且每一种细胞因子的作用又具有多样性, 其在机体内环境中的相互作用更为复杂, 因而细胞因子融合蛋白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的细胞因子。在功能上相关的细胞因子或分子, 其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若能够高于或等于各个组份简单相加的效果, 即具有其他单体分子无法比拟的高效性, 便有构建融合蛋白分子的意义[14]。其次, 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在与特定的靶向性分子结合之后, 可将有一定毒性的细胞因子选择性的、 特异性的浓集于病灶局部, 使全身性的不良反应降至最低点, 即具有某些单体细胞因子所不具有的特异性, 也是融合蛋白的研究方向之一。此外, 诸多融合蛋白虽有衍生因子的双重活性, 但其活性较野生型低或在实际应用中与衍生因子配伍不明显, 解决分子的生物学活性与毒副作用问题是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发展的实践需求。但是, 细胞因子融合蛋白也有其缺点, 如在重复使用时由于已产生了中和抗体而抑制了其活性的发挥。因此, 在构建细胞因子融合蛋白时, 必须慎重选择所融合的细胞因子, 并且在设计中尽可能降低分子量以减少免疫原性。

融合蛋白技术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生物工程技术, 在肿瘤治疗研究中[15], 很多制品已进入了临床试验, 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目前, 有关动物细胞因子的研究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一些重组细胞因子已在动物疾病的预防、 治疗和诊断, 特别是在发展安全、 高效基因工程疫苗等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人们可以应用细胞因子融合蛋白技术设计和获得高表达、 高活性的融合蛋白制剂, 从而为动物疾病的防控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Gustavsson M, Lehtio J, Denman S, et al. Stable linker peptides for a cellulosebinding domainlipase fusion protein expressed in Pichia Pastoris[J]. Protein Eng, 2001, 14(9): 711-715.

[2] Chiquito JC, Feng JA. LINKER: a program to generate linker sequences for fusion proteins[J]. Protein Eng, 2000, 13(5): 309-312.

[3] Ryoichi A, Hiroshi U, Atsushi K, et al. Design of linkers which effectively separate domains of a bifunctional fusion protein[J]. Protein Eng, 2001, 14(BSupp1): 529-532.

[4] Lai L, Zeff R, Gold schneider I. A recombinant singlechain IL7/ HGF beta hybrid cytokine induces juxtacrine interactions of the IL7 and HGF (cMet) receptors and stimulates the proliferation of CFUS12, CLPs and preproB cells[J]. Blood, 2006, 107(5): 1776-1784.

[5] Antonella A, Richard JY. The Cytokine,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MCSF), can deliver BclXL as an extracellular fusion protein to protect cells from apoptosis and retain differentiation induction[J]. J Biol Chem, 2007, 282(15): 11246-11254.

[6] 杨登科, 靳凤烁, 张 勇, 等. Ag85B/ IL2 融合蛋白在体外对PBMC 增殖及Th1 型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06, 23(2): 181-187.

[7] Hitoki Y, Teri H, Xinghong Yang, et al. A Nasal Interleukin12 DNA Vaccine Coexpressing Yersinia pestis F1V Fusion Protein Confers Protection against Pneumonic Plague[J]. Infec Immu, 2008, p 4564-4573.

[8] Mark DM, Derek JA. A fusion protein consisting of IL16 and the encephalitogenic peptide of myelin basic protein constitutes an antigenspecific tolerogenic vaccine that inhibits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J]. J Immunol, 2007, 179: 1458-1465.

[9] Osborn BL, Olsen HS, Nardelli B, et al.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studies of a human serum albumininterferonalpha fusion protein in cynomolgus monkeys[J]. Pharmacol Exp Ther, 2002, 303(2): 540-548.

[10] Sung C, Nardelli B, LaFleur DW, et al. An IFNbetaalbumin fusion protein that displays improved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properties in nonhuman primates[J]. Interferon Cytokine Res, 2003, 23(1): 25-36.

[11] Melder RJ, Osborn BL, Riccobene T, et al. Pharmacokinetics and 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tumor response of an interleukin2-human serum albumin fusion protein in mice[J].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apy, 2005, 54(6): 535-547.

[12] Halpern W, Riccobene TA, Agostini H, et al. Albugranin, a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CSF) genetically fused to recombinant human albumin induces prolonged myelopoietic effects in mice and monkeys[J]. Pharm Res, 2002, 19(11): 1720-1729.

[13] Osborn BL, Sekut L, Corcoran M, et al. Albutropin: a growthhormonealbumin fusion with improved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in rats and monkeys[J]. Eur J Pharmacol, 2002, 456(1-3): 149-158.

[14] 郁子扬, 张立煌. 细胞因子重组融合蛋白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04, 11(2): 148-150.

前白蛋白篇6

关键词:AECOPD;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病死率较高,并给患者及其 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2005年公布的COPD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居我国疾病负担首位[1]。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估计,2020 年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现对慢阻肺定义: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慢阻肺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慢阻肺可存在多种合并症。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2]。其实质是一种以呼吸气道、肺组织实质和肺血管等多个部位发生慢性炎症的疾病。细菌感染是引起COPD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本研究是观察AECOPD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前白蛋白的(PA)表达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样本情况 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均为我科近2年住院治疗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1,2]。其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为(67.4±10.8)岁。上述患者及正常体检者均已排除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和肿瘤、风湿及其他可能引起CRP、前白蛋白表达水平异常的相关性疾病可能。需机械通气入住重症监护不算入此次观察病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等各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第1d及第7d空腹采取3~5ml体积的静脉血液,对血清CRP和前PA进行检测。AECOPD患者入院后均采用抗感染、解痉、平喘、激素吸入等对症支持治疗方法,入院第7d后予以复查。

1.3检测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CRP和PA水平表达,由我院专业实验室人员进行测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CRP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CRP是1930年由Tillett和Francis发现的肺炎患者血清中一种与肺炎球菌(现称肺炎链球菌)非型特异的菌体多糖成分C多糖(CPS)发生沉淀反应的物质。CRP是第一种被发现的在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在所有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中,以C R P具有反应灵敏,受干扰性小,与炎症,特别是细菌感染性炎症的临床过程有密切相关性。其生物学特性主要表现为识别和激活某些影响炎症和防御机制的物质[3]。有研究表明机体处于感染状态时,CRP的改变远早于体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改变,CRP在感染后2h即可升高,48h达到峰值,其半衰期短于24h,感染一旦控制,CRP水平则迅速下降[4]。因此,CRP的变化是反映机体组织损伤和感染的极为敏感的指标[5]。血清前白蛋白(PA)是主要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它的半衰期约为1.9d,其水平随着炎症程度的加重而逐渐下降,提示PA可作为一种负急性时相蛋白和一种非特异宿主防御物质[6],可以清除感染过程中释放于血循环中的有毒代谢产物,急性感染可造成血清PA 水平迅速下降,在细菌感染时尤为明显,机体血清PA 水平的降低与感染程度有关[7]。国内研究还发现,患者服用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等药物不会影响CRP的表达水平,故可用于对炎症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进行判断和评价。本研究结果显示,AECOPD患者在治疗前后,CRP和PA有显著变化,因此,CRP和PA可作为判断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病情程度和治疗效果,以及是否停用抗生素治疗的有效实验室指标,CRP和PA检测易在县级医院开展,尤其在县级医院,在有限检查,对抗生素应用及避免抗生素长期滥用具有十分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辰.临床呼吸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16-27.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3]Duclos TW.Function of reactive pwotein[J].Ann Med,2000,32:274-278.

[4]陈志.c反应蛋白的检浏及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临床生化与检验学分册,1994,151:98.

[5]Daraid J,Steven EW,Marc GJ,et al growth hormone attenuatesthe acute-phase response to thermal injury[J].Arch Surg,1997,132:1171.

[6]Dahl M,Nordestgaard BG.MarKers of early disease and prognosis in COPD[J].lnt J Chron Obstruct Pumlon Dis,2009,4:157-167.

前白蛋白篇7

忠县人民医院重庆市忠县404300

【摘 要】目的:对应用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胆汁酸、总胆红素四项指标联合检测方式对患有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疾病确诊患者各46例进行临床研究。结果:研究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研究1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1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2组研究对象的胆汁酸、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研究1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1组研究对象的胆汁酸、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有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胆汁酸、总胆红素四项指标水平会出现明显异常,临床可以将该特征作为对上述两种疾病进行诊断主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胆汁酸;总胆红素;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诊断

肝脏属于机体中最大的一个消化腺,是能量代谢的中心,在生命活动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本次对应用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胆汁酸、总胆红素四项指标联合检测方式对患有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疾病确诊患者各46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检查的健康人资料46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研究1组研究对象病毒性肝炎疾病史1-16个月,平均病史(5.1±0.6)个月;男性研究对象27例,女性研究对象19例;研究对象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44.3±0.8)岁;研究2组研究对象肝硬化疾病史1-18个月,平均病史(5.3±0.5)个月;男性研究对象28例,女性研究对象18例;研究对象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44.2±0.6)岁;对照组中男性研究对象26例,女性研究对象20例;研究对象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44.2±0.7)岁。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研究对象在入院后,抽取晨起、空腹、静息状态下的静脉血液5mL,经过离心处理15min之后,得到血清。分别采用酶连续监测法、免疫比浊法、酶循环法、钒酸盐发对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胆汁酸、总胆红素四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结果[2]。

1.3观察指标

选择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胆汁酸、总胆红素四项指标水平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4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胆汁酸、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7932.64±886.10)U/L、(298.54±64.13)mg/L、(4.69±1.05)μmol/L、(13.95±2.58)μmol/L;研究1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胆汁酸、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3652.27±136.08)U/L、(127.56±40.57)mg/L、(61.37±8.54)μmol/L、(34.10±6.48)μmol/L;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胆汁酸、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412.68±86.59)U/L、(102.59±23.08)mg/L、(79.36±10.38)μmol/L、(58.21±10.43)μmol/L。研究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研究1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1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2组研究对象的胆汁酸、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研究1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1组研究对象的胆汁酸、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肝脏是人体中能够合成胆碱酯酶的唯一器官,是一类糖蛋白和水解各种不同的胆碱酯生成胆碱与羟酸的酶类物质,在人体内会议多种形式存在。其血清生物活性水平的降低的程度与肝细胞所受到损害程度保持一致[3]。胆汁酸是胆固醇在人体的肝脏内分解代谢之后形成的一种产物,其分泌到胆汁中,然后进入肠腔从而参与脂肪的乳化过程,对脂质的吸收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肝肠循环”之后能够再次回到肝脏由肝细胞负责进行代谢。当肝细胞发生病变的时候,胆汁酸的重吸收过程就会出现障碍,直接进入体循环,使其血清中的含量水平增加。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患有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胆汁酸、总胆红素四项指标水平会出现明显异常,临床可以将该特征作为对上述两种疾病进行诊断主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蒋文连,杨宇桥,李贵勇.清蛋白与胆碱酯酶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4(4):307.

[2]谌辉,周和龙.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及其预后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1195):299.

前白蛋白篇8

【关键词】 前S1蛋白 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携带者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60份正常人血标本来自HBV检测阴性的正常体检人员。检测组84例HBV感染者皆为我科门诊或疗区住院患者。男、女比例为9:5(54:30);年龄19~65岁,平均35.14±10.37岁。

1.2 检测方法 HBV标志检测采用ELTSA法(上海科华实业公司提供),实验按试剂盒说明进行。前S1蛋白采用双抗体夹心ELTSA法检测,操作和结果的判定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执行。统计学方法,采用χ检验分析。

2 结果

50例正常人血清前S1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前S1(+)8例,检出率为80.0%,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前S1(+)30例,检出率为68.2%,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肝炎恢复期,急性肝炎患者前S1的阳性检出率为20.0%,慢性肝炎患者前S1的阳性检出率为18.1%,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恢复期急性肝炎中有6例前S1转阴,慢性肝炎患者中有18例转阴,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前S1急性肝炎发作期与恢复期的变化:10例急性乙肝患者首检前S1阳性8例,恢复期阳性2例,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

前S1在慢性肝炎发作期与恢复期的变化:44例慢性乙肝患者发作期前S1阳性30例,恢复期阳性8例,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本研究中50例正常人血清前S1检测均为阴性。我们发现急性肝炎发作期与恢复期,前S1的阳性检出率间有显著性差异。慢性肝炎的发作期与恢复期间,前S1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与相关报道一致[1]。表明前S1与乙肝病毒复制、繁殖有关。动态检测前S1,从临床上能反映出急慢性肝炎的活动性变化,也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本研究中,急、慢性肝炎发作期间以及急慢性肝炎恢复期间前S1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前S1与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人体内的时间长短无关。经过一年的随访,首检前S1阳性的8例急性肝炎病人和30例慢性肝炎病人,恢复期后分别有6例和22例转阴,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表明前S1与肝炎活动有关。乙肝病毒携带者前S1阳性检出率较低,可能与此类患者的免疫耐受有关,前S1的表达低。但我们对3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随访1年,发现6例前S1持续阳性者有4例在随访期间发作肝炎,而24例持续阴性者则无1例引起肝炎活动,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笔者认为,前S1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乙肝病毒的大量复制、繁殖,导致大量的前S1被表达,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从而导致大量肝细胞损伤,引起肝炎的发作。当前S1的表达减少时,机体的免疫反应减弱,肝细胞损伤减少,进入肝炎恢复期。前S1持续高表达,则肝炎可能不易恢复。乙肝病毒携带者前S1阳性检出率低,但动态检测,尤其前S1阳性者也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惠珍.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及抗体的检测及意义[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7,18(3):246-248.

[2]黎 军,彭爱玉,吴国春.乙型肝炎血清前S1抗原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0,17(1):46-47.

上一篇:胃蛋白酶范文 下一篇:载脂蛋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