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业合作范文

时间:2023-11-11 19:05:01

异业合作

异业合作篇1

现代营销管理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说出了长城电脑品牌的心声。

作为中国信息产业中的老牌国有企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长城电脑品牌老化现象正在慢慢凸显。同时,金融风暴对中国IT业的影响,也在2009年前三个月凸显,中国IT企业2009年第一季度营业额下降三成,国内外知名IT机构纷纷宣布裁员以降低人工成本。

面对这种状况,长城电脑在2009年初整合资源成立了品牌管理中心,全面发力品牌年,通过异业合作,成功地树立和发展了自己的品牌,不仅超额完成了企业制定的销售计划,在用户心里强化了技术领先、坚实可信的良好形象,其产品的时尚、环保、节能和立足公益事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也深入人心。企业还通过资本市场运作,成为国际最大的显示器厂商之一。

品牌成功背后

最具实力的品牌形象是企业自身发展基础和品牌战略的有机结合,所以在规划好品牌战略的前提下,企业自身的基础也决定了品牌发展的成功。郎咸平曾指出,品牌应该是结果而不是目标,如果从短期的品牌建设看,只有一个可行的办法能快速提升品牌价值,那就是提高企业本身产品的品质。

提高品质则需要掌握核心技术。目前国内的大多数企业,虽近些年来品牌意识不断提升,但是往往因为没有从企业核心技术着手,对品牌的塑造的最终结果并不理想。

而技术的基础正好是长城电脑所具备的。长城电脑是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的起点,从中国第一台计算机“长城0520”至今,20多年来长城一直坚持以技术研发、自主创新为基础,以品牌资源整合、多元化营销为有效手段之一。更重要的是,长城电脑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始终以市场为导向,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与发展相适应的经营策略。2009年,当环保营销盛行的时候,长城电脑以提倡创新环保为前提,在国内建立上下游产品紧密衔接,前后关联、互补性好、自我配套能力强的全产业链结构。凭借这一产业链优势,其产品在国内、国际广受认可。

2009年同时也是长城电脑品牌年,长城电脑在这一年年初成立了品牌管理中心,借助品牌资源整合,在多元化推广’跨界营销、异业合作、企业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助力品牌发展。

异业合作塑造品牌

面对金融海啸的冲击,众多IT信息企业都在寻求有效的抵御之路,长城电脑也不例外,通过多年的发展经验,抵御金融危机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公众与长城电脑品牌产生共鸣,将长城多年来积淀的创新精神及产品品质深入到每一个消费者心中。

2009年长城电脑走上了一条不同于其他高新技术企业品牌战略的发展道路,企业通过异业合作突出品牌形象,将品牌精神植入到消费者心中,以体现出长城电脑的产品品质。而在这一年最为值得称道的是,长城电脑根据“正确的品牌定位以及合理的异业合作”精神,与航天事业及文化事业进行合作。

2008年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以及航天员的成功出舱作业,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技术的又一个突破,爱国强国、自主创新的航天精神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中国航天”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强势品牌,对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助推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等有着很好的拉动作用。长城电脑抓住航天事业高速发展的机会,将航天精神与长城电脑的自主创新精神相结合。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消费中越来越注重产品与自身品位、价值一致性,希望产品能彰显自己的身份。长城电脑坚信任何品牌定位是产品功能与品牌精神文化定位的融合。因而长期以来―直以技术为核心,以创新研发为企业的发展根本,通过长期自主创新的积累,长城电脑将品牌定位为“技术・创新”。“长城电脑正是借助‘航天营销’,成功确立行业领导者的形象,也增强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信赖,增强了品牌美誉度。”有外界评价。长城电脑通过与航天事业的合作,将“中国航天”这一耀眼的光环融合于自身之上,把自身的品牌形象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更进一步满足了今天的消费者对于价值、品位的隐性追求。

就如同许多品牌喜欢请明星做代言一样。长城电脑用“中国航天”来做代言,使受众对长城品牌的认知程度上升到一个层次,品牌得以提升。

品牌升级

企业的社会公民责任是如今的“热词”,也是塑造品牌形象的良机。将航空营销与企业社会公民责任结合,长城电脑2009年与儿童基金会携手,举办大型公益活动“点亮爱一长城电脑航天之旅”。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计算机及零部件制造商,长城电脑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在公益活动中,长城电脑带着贫困弱视儿童与灾区儿童来到北京航天城,感受航天英雄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同时也向公众传递着自己的企业责任――长城电脑始终将科技兴国和关爱社会作为自己的使命。有人士指出,“中国航天精神再次与长城电脑相契合,使得长城电脑这一民族品牌不仅继承了航天精神,还具备了高尚的社会责任感”。

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合作,只是走出了长城电脑异业合作的第一步。2009年,更多的跨界合作促使长城电脑品牌再次得到提升。2009年底,长城电脑与文化产业合作,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现代高科技谍战大戏――《密战》,为电视剧的拍摄提供了全线电脑设备和数码产品,进行多种形式的产品推广:

异业合作篇2

一、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80年代初自发形成、自由发展。2007年7月24日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挂牌,从此进入规范化、法制化及快速化发展轨道。截止2011年3月,在工商部门依法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85家,按农业生产专业划分,分别为粮食种植业114家、畜牧养殖业85家、水产养殖14家、油茶种植业14家、农机6家、果业51家、蔬菜种植业41家,其它专业60家,几乎涵盖农业生产经营的全部领域,社员数量达到29693人,辐射带动农户8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36%。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1年3月底,全市农合组织共销售各类农产品总额30459.6万元,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总值3106万元,为社员节约生产成本300万元左右,带动社员年人均净增收500余元。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新余发展迅速,促进了我市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与产业升级,但在移民安置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数量少、规模小、对移民区发展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移民区开发未能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行有效结合。

二、我市移民区开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能有效结合的主要因素

在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态势良好的情况下,移民开发未能与农民专业社发展进行有效结合的因素表现在:

一是现阶段移民区开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出发点不一样。移民从经营多年的家园搬到新环境居住,各项基础设施缺失,生产能力受到制约。第一个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主要以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农田水利、地方交通为重点,通过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移民用电工程、地方交通工程、移民搬迁工程、危房改造工程及文教卫生工程等,逐步解决移民用水难、用电难、行路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帮助移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促使移民增收,提高生活水平。简言之,移民工作一直注重移民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主要扶持基础设施建设。而对移民搬迁后农业产品流通销售方面规划结合不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会农业市场化而生,以农产品生产经营为主要内容,注重农业各领域的产业化发展。虽然两者都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的,但出发点不同,因而结合点不多,导致联系松散。

二是移民开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动力来源不相同。移民部门是为移民区开发建设而设立,其根据移民区的实际需要,制定移民区开发计划,提供资金来推动移民区开发项目的建设。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各单个农户面对市场挑战时的自发联合,从而增加自身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不至成为被动的价格接受者。也就说移民区开发是移民部门从外部施以推动力,较多使用行政手段,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内生的源动力,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只是起辅助作用,引导其规范发展。所以推动移民开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手段与方式不同,若无有意识的协调就无法自然整合到一起。而目前移民部门与农业部门在发展农民专业组织共同推动移民区开发方面还缺少有效的衔接机制。

三、移民开发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结合的必要性

我市移民区开发近年来在移民工作部门的强力推动下,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生产与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逐渐将工作重点从改善基础设施转移到发展移民区农业生产上来,移民部门迫切需要一个能促进移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手段。而近年的实践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集中资源、分担风险、共享利益的特点,成为单个农户与市场连接的中介,能提高农户在市场交易中的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近年的迅猛发展后,也遇到融资困难、资金链断裂,管理与生产技术滞后等瓶颈,也要求有新的力量加入其中,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因而在移民开发进程中有必要探索一条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加快推进移民安置区开发步伐的新路径。

四、移民区开发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结合的可行性

虽然目前移民区开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在工作出发点与动力来源上不同,而没有找到很多的契合点来相互促进。但两者之间其实有许多优势互补的地方。对移民区开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结合的可行性,可从差异化合作与参与式发展两个方面进行粗略的探讨。

(一)移民工作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差异化合作

移民开发与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推进移民区生产生活进步的有效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重要载体,在移民工作中,有效的配合,充分利用其优势,进行合作,既可以增强优势,又可以发挥其有市场资源的要素,带动农民产业发展。前者可以想象成整齐划一的集体操表演,后者可以类比为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的流水线作业。差异化合作则介于两者之间,主要是发挥各自的优势承担不同的责任,但为组成一个有机系统有时也“越俎代庖”,有点像足球比赛后卫做好防守工作外要助攻前场,前锋回到后场得参与进攻,有队友失位的情况下还得有人适时补位。而现阶段移民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合作更像是流水线作业,各负其责、缺少协调,没有相互参与到对方工作中去。

因而在今后的工作中移民部门要主动与农业部门加强协调沟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差异化合作。例如国家对移民的支持力度比较大,有较为充足的扶持资金,可以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渠道,在资金上扶持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移民区土地等生产资料相对较少,移民加入或组建农民专业合作可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而且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上积累了许多经验,所以发展生产的移民项目可以更多地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来实施,使移民资金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而且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跨区域的特性,可将移民区与非移民区、移民与非移民联合在一起,使非移民也从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得到国家移民政策的好处,也

有利于移民与非移民的利益协调。

(二)参与式发展理论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移民区开发中的作用

传统发展理论认为,通过对发达地区发展道路的模仿,制定一套发展计划,在贫困地区自上而下地推行,就能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但很多计划往往因为在许多细节上与当地文化传统等实际情况相悖,而使贫困地区发展刚刚起步又陷停滞,未能实现最初的目的。参与式发展理论是对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发展方式的反思和否定,强调所有受益人对发展项目设计、实施、监督的全过程参与,使发展项目能满足民众的需要,公正、平等的实施。

一直以来移民区的开发都由移民部门强力介入、行政推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方式,其中隐含的是传统发展理念。为了使移民开发走上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是改变我们的发展理念的时候了。若从参与式发展理论的角度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动移民区开发十分有效的载体。

第一,参与式发展理论强调受益人在决策及选择过程中的介入。移民区开发要充分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作用,每一个移民都参与移民区开发计划的制定过程不现实,但不同领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代表移民的要求主动与移民部门充分协商讨论,共同制定移民区开发计划。

第二,参与式发展理论强调乡土知识及其创新,当地群众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充分地将他们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发展项目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本土社会环境中产生并发展的经济组织,了解当地人的所需,充分掌握了本土知识并能集思广益发展创新。

第三,参与式发展理论强调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身就有集中资源的特性。推动移民工作,提高移民地区生产生活水平,优化利用好有效资源,调动移民部门参与指导移民搬迁区农民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利用好政策,鼓励发展。

第四,参与式发展理论强调发挥受益人的能动作用和增强责任感。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作为移民发展致富的载体在推进移民区开发过程中,每一个成员都会各尽其所。

可见,若用参与式发展理论来指导移民区开发,政府部门的推动力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驱力就能很好的结合,共同推动移民区的发展。

异业合作篇3

关键词: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异质化;新运行模式

党的十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对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允许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这一政策的号召下,国家、政府、企业、大户业主、资本管理机构、甚至部分科研机构纷纷涌入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主体的异质化使得利益调节紊乱,出现了危害广大农民利益的问题。

1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发展的背景

1.1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农民为解决生产经营中的信息、技术、资金、供销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在家庭经营基础上,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组建而成的经济组织”。它主要特征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基础,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管理满足共同的经济、社会需求,具有较强的民办性、合作性、经济性、专业性。

1.2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背景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背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这些利好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地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连接农户和市场的有效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单家独户农民进入市场势单力薄的弱势地位。扩大了农产品商品销售规模,使个体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微观层面联合起来,以较高的组织化程度、一体的组织结构、适度的组织规模进入市场,实现分散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大大提高农户的市场谈判能力和竞争能力。然而,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在激烈的外部竞争和内部经营管理的制约下,它的发展背景不容乐观。第一,现有的农合组织经济实力不足、组织松散,集成规模较小,在抵御风险方面能力不足,往往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第二,人才匮乏、大部分农民社员科技素质较低,由于成员之间的作业协同能力差,部分产业开发执行起来困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的转型。第三,内部机制不完善,“产供销”没有实现有机组合,在利益纷争面前,相互扯皮现象时有发生。

2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异质化及其影响

2.1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异质化 异质化是一个医学界名词,此处借用是为了突出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主体的“不统一、良莠不齐”的特征。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在有机组合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又加上各主体实力差别较大,势必造成弱势主体利益受损的情况。

2.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异质化带来的影响 参与主体的异质化像一把双刃剑,对于我国现代农业体系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是它促进了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转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合组织的发展。

一方面,它能有效解决我国农民长期单打独斗、势单力薄的生产现状。金融机构的参与能有效缓解农民缺乏资本,对农业投入力度较小或不敢投入的问题;科研机构的参与为农民提供科技支持,缓解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农产品含金量低的现状;市场各销售平台的参与解决了农民市场信息闭塞,生产与市场脱节的弊端;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参与延长了农产品的产业链,通过深加工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另一方面,在农业经营体系的各参与主体中,对市场利益的追求是其根目的,单纯追逐自身利益必然导致利益平衡紊乱:农民为市场风险买单,影响农民增收;科技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周期长,无法抢占市场先机;企业见风使舵,农民丰产不丰收;缺乏法制保障,维权后患无穷;市场失灵情况下,政府介入滞后,损害农民利益。

3 应对异质化促进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路径

3.1 政府做好“守夜人” 以政府为主导的参与模式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自主性和活力,但市场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又要求政府必须做好宏观调控,因此政府必须首先明确与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将该下放的权力放给市场,把该给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权利归还,让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自主状态下充满活力的发展;第二,扶持、引导、规范,做好配套设置。设立一定的准入门槛,对参与主体的资格、权限和相关行为规范,把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下各参与主体的第一关;第三,注入强大的资金保障,有效缓解农民生产资本投入不足的窘境,同时又给农民增加敢于扩大投入的信心,从根本上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力。

3.2 形成参与因子利益协调模式 从内部参与主体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须秉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方针,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首先,在利益分配方面,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兼顾公平,防止企业、大户业主、销售商等层层克扣,设立最低保障制度,严把利益分配各环节。其次,在风险规避方面,建立风险共担制度,化整为零。目前农民主要面临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将可能在各个环节出现的风险责任分担的同时,又设立一定的专项基金,实现责任共担。从而应急管理重大事故及灾害,解决由农民为市场风险以及自然风险买单的现象,防止农民血本无归。第三,健全控制体系,完善治理方式和民主管理方式。优化合作组织内部控制环境,加强合作组织内、外部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做到社务公开、财务公开。

3.3 加大科技引入机制,完善相关法律规范体系

让科技保驾、以法律护航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产学研”一体的科技机制,积极鼓励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参与,并通过定点培养和扶持,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同时科研机构在参与时应缩短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周期,最新产业开发可以配套相关技术人员,全程跟踪产品的生产以及相关技术的使用,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在法律规范上,目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其调整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以规范不同参与主体的行为和保障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其次各参与主体要从主观上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依法行事、以法维权;同时相关法律部门更要为广大农民提供法律援助,为社员敞开拿起法律武器的大门。

4 结语

伴随着我国农业转型的发展,农业生产向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我国农业也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任重而道远。目前,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政府和市场等因子共同参与经营,将这些因子有机融合构成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是新农业经营体系的一个发展思路,也是协调各种异质化参与主体利益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网・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定(B/OL)(2008-02-02)

[2] 《如何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国经济网

[3] 《农业科技,还要迈几道关?》人民网

[4] 李玉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研讨会综述》,《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8年第二期

[5] 陈永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化的国际经验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38―839

[6] 许月明 李强《中国农业合作经济发展论坛综述》2008年7月第15卷第4期

异业合作篇4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计量的差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发生的相关税费形成计税基础。两者之间的差异作为暂时性差异,调整增加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差异 一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差异。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合并发生的审计费、评估费、法律服务费等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合并发行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应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合并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应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一律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历史成本包括支付的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承担债务的公允价值、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以及支付的相关税费;同时规定,在纳税合并情况下,应将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因此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成本与计税基础两者之间的差异中,转让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作为暂时性差异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非现金资产的减值准备,作为前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调整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发生的审计费、评估费、法律服务费等直接相关费用而产生的差异,作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调整增加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其它差异因不影响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也未计入当期损益,所以不能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二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差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方应当区别下列情况确定合并成本:(1)一次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2)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每一单向交易成本之和;(3)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审计费、评估费、法律服务费等)也应计入企业合并成本,合并中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的处理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相同;(4)在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作出约定的,购买日如果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购买方应当将其计入合并成本;同时规定,应将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一律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其历史成本与统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相同。因此在纳税合并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成本与计税基础两者之间的差异因不影响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也未计入当期损益,所以不能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但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减值准备,作为前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调整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如为免税合并,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非暂时性差异,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三是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差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账面价值计量,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应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为基础来确定。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一律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这里的历史成本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为基础来确定的。同时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应按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调整增加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换出资产的计税基础调整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影响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两者之间的差异作为暂时性差异,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四是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初始成本时的差异。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成本小于投资时企业在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中享有的份额,应按其差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仍然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不作调整。两者之间的差异作为暂时性差异,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二、对外投资持有期间的差异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计入当期损益,并调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其持有期间,仍然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不作调整。两者之间的差异作为暂时性差异,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差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计入资本公积,并调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其持有期间,仍然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不作调整。两者之间的差异因不影响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也未计入当期损益,所以不能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但应作为暂时性差异,调整资本公积。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确认利息收入产生的差异 一是国债利息收入产生的差异:国债利息收入应确认为当期的投资收益,增加利润总额。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国债利息收入为免税收入,不包含在应纳税所得额中。两者之间的差异作为非暂时性差异,调整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二是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利息产生的差异:在持有期间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应将债券投资的利息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债券投资的利息应在合同约定的付息日确认为当期的纳税所得额,即债券到期时,将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利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中。两者之间的差异作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调整减少持有期间每期应纳税所得额。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投资收益产生的差异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权益工具)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权益工具),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按享有的份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不应包含在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两者之间的差异作为非暂时性差异,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五)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反映被投资单位净损益产生的差异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 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 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 不应包含在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 , 其计税基础仍为历史成本。所确认的投资损益, 作为非暂时性差异, 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因不影响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也未计入当期损益, 所以不能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六)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反映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变动产生的差异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其计税基础仍为历史成本。两者之间的差异因不影响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也未计入当期损益,所以不能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但应作为暂时性差异,调整资本公积。

(七)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 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和在活跃市场中有公开报价且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权益工具)的价值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计提的减值准备应当予以转回。其中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务工具)的减值准备通过损益转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权益工具)通过权益转回。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不确认减值损失,其计税基础是历史成本,不会发生增减变动。因此当期计提的减值准备,作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调整增加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当期通过损益转回的减值准备,作为可抵扣暂暂时性差异转回,调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当期通过权益转回的减值准备,不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作为暂时性差异,调整资本公积。

三、对外投资处置时的差异

(一)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异 对外投资处置时,其实际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对外投资处置时,其实际收入扣除计税基础和相关税费后的差额,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两者之间的差异中,持有期间确认为暂时性差异的,作为暂时性差异的转回,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未确认为暂时性差异的,作为非暂时性差异,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二)结转持有期间计入资本公积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产生的差异 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将持有期间计入资本公积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结转入当期投资收益。但根据《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这部分金额不得转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作为非暂时性差异,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文献:

异业合作篇5

1.规划设计不合理在油气能源企业中,油气供应链是能够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的。但是目前普遍存在一些油气能源企业不能够对油气供应链实施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在运用差异化营销策略时,没有让油气产品与其他产品相互区别开来,致使差异化营销策略无法在油气能源企业中进行有效协调,也无法发挥出科学有效的职能作用。2.缺乏科学的市场调查油气能源企业缺乏科学的市场调查,不能够对市场的需求进行合理分析,便使得差异化营销战略在部署上不能够和油气供应节点以及供应网络相融合,进而呈现出供应网络对于油气市场需求的反应成本相对较高、对市场变化的时间成本相对较长的现象。3.服务意识不强烈,资金投入不足普遍存在一些油气能源企业在部署差异化营销策略时,服务意识不强烈,并且运营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例如:关于北京地区油气差异化营销服务方面的有效数据显示,在2008年到2013年期间,北京地区油气差异化营销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其差异化内容的有效传达率与表示率的平均值仅仅只有34.6%,而2013年的水平仅仅只有41,2%。结合两方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所增长的水平是非常有限的[2]。鉴于此,服务意识不强烈,资金投入不足便导致油气能源行业无法合理有效地运用差异化营销策略。

二、在油气能源行业中运用差异化营销策略的有效对策

面对目前状况下差异化营销策略应用在油气能源行业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充分重视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多从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方面考虑问题”、“改善油气供应节点,规范油气供应网络的布局与规划”以及“充分重视差异化内容的有效传递及表达的作用”等。1.充分重视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油气能源企业在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时,需要对企业本身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多作考虑,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关注差异化营销策略问题,将其建设成为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工作中充分重视业务环节的调整以及流程的优化。以此提升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匹配程度与支持力度。另外,还需要在资金投入与人力支持上让差异化营销策略在油气能源企业中发挥出充分有效的作用。2.多从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方面考虑问题对于油气差异化营销问题,油气能源企业需要根据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方面进行考虑。差异化营销在油气能源企业中所承担的责任、扮演的角色、相应的权利及其义务,在规划与调整上应该充分结合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间的职能作用,也需要充分结合油气供应链运营的机制,这样才能让差异化战略在实施上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3.改善油气供应节点,规范油气供应网络的布局与规划在差异化营销策略的运用中,油气能源企业就应该改善油气供应节点,规范油气供应网络的布局与规划。当然,实现布局与规划的前提工作是对油气能源企业所在的地域进行科学的市场调查以及有效的市场细分[3]。这样便能让整个供应网络对于市场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得到提升。另外,对于改善油气供应节点,还需要充分考虑节点供应的能力、节点间的距离以及节点之间的需求等。只有充分做好以上这些,油气供应节点才能够得到改善,油气供应网络的布局与规划才能够实现规范性与科学性。4.充分重视差异化内容的有效传递及表达的作用油气能源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优势,便需要有优化的服务营销。而服务营销对差异化内容具有有效传递及表达的作用。因此,油气能源企业应该充分重视差异化内容的有效传递及表达的作用。另外,因为油气产品在消费主体中具有广泛性以及与市场运营的状况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运用服务营销和油气最终消费者直接接触的营销模式,能够让差异化内容的传递及表达有效地发挥出来,还能够对油气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主动调查,为制定出具有实效性与科学性的差异化营销策略做好充足的准备。进而使差异化营销策略有效地运用到油气能源行业中。

三、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充分认识到目前差异化营销策略应用在油气能源行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充分重视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多从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方面考虑问题、改善油气供应节点,规范油气供应网络的布局与规划、充分重视差异化内容的有效传递及表达的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相信做好以上这些,差异化营销策略能够有效地运用在油气能源行业中,为油气能源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让油气能源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稳健地发展下去。

异业合作篇6

关键词:文化差异;并购;整合

一、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

文化差异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同特点。文化差异既存在于文化的各个层次上,也存在于企业的环境、组织之间、组织及经营等各个层次上。

1 并购企业的自身文化差异

不同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摸索出来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由于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习惯性等原因,在企业并购后并不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凌越”和“妥协”进行整合,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购双方各恃一端,导致了冲突在所难免。

2 并购企业的区域背景差异

文化的异质性不仅体现于企业文化的差异,而且体现在企业生存发展的国别、产业及地域的差异上。

(1)治理理念的差异。在经营管理中,西方管理者的根本出发点是企业效益,而中方企业的管理者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中国文化以关系为导向,崇尚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一种以情为特质的软管理。而国外很多企业则更注重以“法”治企,将法律条文作为其行为的根本依据。因此,企业购并后,“情治”与“法治”激烈冲突。

(2)价值观的差异。国内企业由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员工形成了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抱残守缺的价值观,却易使得外方管理者认为其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思变革,创新意识不强等。国外企业员工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机会均等和冒险挑战为特色的价值取向,表现在更习惯于主动工作,坚持己见。可能被认为纪律性差,缺乏群体意识等。

(3)人员管理的差异。中国企业强调情感沟通,员工归属感较强,对待成绩和责任习惯由集体接受,不轻易突出个人作用。在西方企业,人员关系由等级和职位来确定,强调的契约和理性,人与企业之间为简单的契约关系,归属感较弱。

3 并购企业的员工个体文化差异

每个员工在其成长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个性特征。而这种个性由于其存在年限及员工自身的习惯性导致了其根深蒂固的特性,不论通过公司的严格培训,还是个别思想教育,都较少由于并购而被冲淡或消失,而这些在并购过程中极有可能引起冲突而增加并购的困难。

二、文化差异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文化差异一直被认为是影响企业并购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其对企业并购的双重作用。

1 文化差异对企业并购的积极作用

(1)企业文化差异促进企业创新。企业文化差异是文化多样l生的体现,可通过各方共管促进企业在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甚至技术方面创新。不同文化能扩大员工的视野,激发员工的灵感,更好的挖掘员工潜力,逐渐聚合成―种新的适应当前企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2)企业文化差异有助于人们客观审视企业不足。企业并购后,由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可以让原来安于现状、盲目发展的企业看到自身比较隐蔽的问题。对于大企业,它可以提醒其盲目自信,从而从机构规模精简的小企业中学习。对于中小企业,也可以帮其树立信心。因此它可以增进人们的理性态度,借助于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暴露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扬长避短,有助于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

(3)企业文化差异能增强企业活力,丰富员工生活。并购企业中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使得员工感受到公司的人本关怀,同时企业文化差异的碰撞也增加了员工的阅历,为员工提供了文化选择和生活方式选择的空间,最终为整个企业的文化注入了活力。

2 文化差异对企业并购的消极作用

(1)文化差异易产生“文化冲突”,影响并购企业发展。由于并购企业双方在并购前都已经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及企业核心价值观,因此,并购之后,如果不能很好的做到文化融合,则容易疏远员工之间的社会距离,进而影响沟通,由文化差异导致“文化冲突”。

(2)企业文化差异降低并购企业的运转效率。企业中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管理程序及组织沟通等方面,造成思想难统一、行动不一致、管理程序混乱、组织沟通不畅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内部管理上,必然导致管理费用和组织协调难度的增加,造成组织运转低效率;表现在外部经营中,由于企业内部的文化冲突,导致公司不能发挥出全部的潜力,往往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异业合作篇7

关键词:投资环境优化,区域经济发展

 

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及存在的同质性,同时又存在客观、主观及累计方面的差异性。清晰地认识其差异性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是寻求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有效路径的关键点。

一、 投资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从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系来看,政府投资的差异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张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差异性的认识水平,也是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差异和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最重要的认识平台。从政府投资环境的实践来看,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主要来自于不同行政区域的自热地理位置和自热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的不同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往往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由此需要政府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提供不同的服务,进而形成特点各异的政府投资环境。地理位置不同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首要因素。另外,资本的流动性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在客观上对政府投资环境产生影响,使政府投资环境在质和量上呈现出某种趋同的态势。

2、政府投资的主观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的主观差异性,主要是指由于人的主观选择而使不同的行政区域形成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这种差异性来自于特定行政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理念、观念创新能力以及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等多个方面。这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最重要而又经常发生作用的要素。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实际发生作用的观念创新,并不表现在认识水平和能力高的个别人身上,而是一个行政区域集体的观念创新能力。观念创新能力的差异,也就构成了政府投资环境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3、政府投资环境的积累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积累差异性,主要是指政府投资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由于历史积累的原因而形成的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存在的差异。从客观上讲,由于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行政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进而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上的差异性。在客观上的差异性还足以支撑既有利益结构的条件下,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容易做到。从主观上讲,主管差异性的历史积累,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特别是其历史惯性影响最大。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一个行政区域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具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改变的。

二、投资环境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

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不同行政区域政府间投资环境质量的对比。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这种对比具有特殊性在于他们不是各种经济要素及其构成相同的行政区域的对比,而是所有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对比。因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上,所有的行政区域都在同一片蓝天下,既相互合作又要相互竞争。

1、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特点

认识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首先需要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与市场主题的竞争有相同之处,但又与市场主体间的竞争不同。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相同对手”的竞争。竞争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综合性竞争。普遍来说,市场主题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产业中的竞争。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则表现为不同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竞争。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一种合作和互补性的竞争。作为“想同对手”,不同的行政区域之间,既存在着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长期占有或赶超对方的竞争关系,更存在着因自然和历史上形成的分工而相互合作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既是在竞争中不断增强的,同时也是在合作中不断培育和生长的。没有合作就没有区域间的有效的竞争。

2.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比较优势的基础。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就其具体的技术层面来看,更多的体现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从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主体,政府投资环境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不仅不是降低,反而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1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高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是因其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而形成的。加强政策环境建设,以及其他政府投资环境建设,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才能形成比较优势。

2,是不同行政区域占有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实际上是扩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互补的空间。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差异性,形成本行政区域的优势产业,增强与其他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提升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3,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提升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建设,不能简单地复制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等,而是必须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产业结构,来提供相应的服务等等。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说,政府投资环境如同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不是越洋越好,而是越适合自己的身份和体型越好。而要做到合身、合体、合用,就必然要以突出差异性为基础。

4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基本途径,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比较优势,又决定了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总之,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减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的基本途径。主要取决于其优势产业和相关的产业链条的平均成本。政府投资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意义,集中到一点,就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为市场主体提供最大的合理利润空间。当然,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成本,首先是降低其优势产业特别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的平均成本,以此来吸引市场主体和集聚民间资本,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只要要把降低优势产业的投资成本作为首选政策目标,我们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强。

 

异业合作篇8

[关键词]标准成本;成本控制;成本差异

[DOI]10.13939/ki.zgsc.2016.29.133

1 标准成本概述

所谓标准成本是一种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以及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所组成的完整系统。主要是以已经制定好的标准成本为标杆,将成本差异剥离出来,通过成本分析及时发现差异,然后寻找造成成本差异的原因,确定责任归属,最终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标准成本管理过程是闭环式的,以标准成本的制定为起点,最终还原到生产流程的事中控制。

标准成本制度是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其优越性是传统成本核算制度不可比拟的。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实行标准成本制度首先要解决以下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应当认识到成本核算要适应企业本身经营管理的需要,使成本核算与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在经营决策、成本预测、成本控制和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作用;二是企业的各项工作要实现标准化,强化成本管理基础工作,健全管理组织,员工应树立成本意识,并进行标准成本制度的教育和培训;三是要冲破传统成本观念的束缚,当期成本差异尽可能在当期产品成本中反映,以提高成本指标的灵敏度。

标准成本制度在西方的工业企业中一直得到广泛的应用,据调查在会计系统中使用标准成本的比例:美国为86%、爱尔兰为85%、英国为76%、瑞典为73%、日本为65%,而我国在这方面仍处于初始阶段,企业实务中尚未广泛、深入地开展。近十几年,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企业内部对成本管理和经济效益的重视,以及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的普及,为推行标准成本制度提供了方便,一些企业率先实施了标准成本制度,并且在我国的三资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的抚顺水泥厂、沈阳中捷友谊厂、鞍钢中型厂和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宝钢集团钢管分公司、上海耀皮汽车玻璃有限公司、上海唐纳利干巷汽车系统有限公司、一汽大连柴油机厂等都先后实施了标准成本制度。这些企业均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了适合本企业使用的标准成本制度,不仅简化了成本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加强了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但是,这些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使标准成本制度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地发挥。

2 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在“直接人工”下增设这三个明细科目不合理

企业在“直接人工”下增设了“直接人工发生”“直接人工吸收”和“直接人工差异转出”三个明细科目。我们知道“直接人工发生数”等于“直接人工吸收数”加上“直接人工差异转出数”,那么这三个明细科目之和代表着什么意义令人费解。所以在“直接人工”下增设这三个明细科目是不合适的。

2.2 用量差异的计算公式不正确

企业计算制造成本差异的方法是适合ORACLE ERP系统提供资料的特点所制定的,但是仔细分析起来,用量差异的计算公式似乎不完全准确。前面已经介绍过,本期投入、期初(或期末)未结订单材料(或人工、制造费用)的成本均为实际数量与标准单价的乘积,而未结订单成本即在产品成本。那么,就拿“本期材料用量差异”的公式来说,“期初未结订单材料成本+本期投入材料成本-期末未结订单材料成本”应该等于本期完工产品材料实际量的标准成本,再减去“本期完工产品材料标准成本”所求得差异应该是本期完工产品材料的用量差异,而不是本期材料用量差异。因为“本期材料用量差异”既包括本期完工产品的材料用量差异,又包括本期未完工产品(即在产品)的材料用量差异,所以制造成本差异的公式是不完全正确的。

2.3 在计算材料价格差异分摊数时公式不正确

企业在计算材料价格差异分摊数时,其公式为“材料价格差异×[本期销售成本/(期末存货+本期销售成本)]”。笔者认为该公式不够准确。“材料价格差异分摊数”计算的是应由本期销售产品分摊的“本期所消耗”的材料价格差异,而不是本期销售产品分摊的“本期材料价格差异”,所以公式中用“材料价格差异”作乘数是不正确的。而且公式中的比例用“本期销售成本/(期末存货+本期销售成本)”也不够准确。因为期末存货和本期销售成本中包括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他们各自的比例不一定相同,所以“本期销售产品中的材料成本/(期末存货中的材料成本+本期销售产品中的材料成本)”不一定与“本期销售成本/(期末存货+本期销售成本)”相等,那么公式中的比例采用前者会更准确。因此,这个公式应改为:

材料价格差异分摊数=本期消耗材料的价格差异×〔本期销售产品中的材料成本/(期末存货中的材料成本+本期销售产品中的材料成本)〕

上式中的“销售产品中的材料成本”数据,对于有些企业来说可能不易得到,如果企业缺乏这方面的数据,可以采用测算的方法来确定。测算公式如下:

销售产品中的材料成本=预计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销售成本

如果企业的材料价格差异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时,应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分类,计算差异数和分摊数,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根据材料的耗用情况将差异逐步转入销售成本或本年利润;如果材料价格差异很小时,为了简化工作量,可以合并计算差异数,并将其全部转入销售成本或本年利润。

2.4 本期销售成本负担的制造成本差异及材料价格差异的核算问题

企业增设“销售成本差异”科目,用来核算应由本期销售成本负担的制造成本差异及材料价格差异。笔者认为,增设“销售成本差异”既增加了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的工作量,又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企业把“销售成本差异”作为销售成本的备抵附加科目,将销售成本由标准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但是,如果不增设这个科目,通过计算销售产品负担的“制造成本差异”和“材料价格差异”同样能够达到这个目的,而且可以省略将“制造成本差异”和“材料价格差异”转入“销售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直接将这些差异转入“销售成本”或“本年利润”即可。

2.5 “标准成本修改差异”的不明确

企业未将“标准成本修改差异”这个项目单独列出,而是合并在材料成本差异或其他差异中。因为标准成本修改差异与标准成本差异属于性质不同的两种差异,合并在一起反映,不利于企业对成本的超支和节约情况进行分析,所以企业应该将标准成本修改差异从成本差异中区别出来,单独进行计算和摊销。

3 完善我国企业标准成本制度的建议

第一,关于标准成本会计科目的设置及会计处理方法。两点建议:一是为了核算的需要,不妨直接增设“直接人工发生”“直接人工吸收”“直接人工差异转出”“制造费用发生”“制造费用吸收”和“制造费用差异转出”等会计科目,不再将其作为明细科目处理。这样,既比原来的处理简单又易于理解。二是为了使会计处理更加简单明了,企业可以只设置“原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和“产品成本差异”等一级会计科目,并且在“产品成本差异”下按照差异类别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当发生采购材料时,以实际数量标准单价的材料成本计入“原材料”科目的借方,采购材料的价格差异根据其超支或节约情况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或贷方。当实际发生人工和制造费用时,按照实际成本直接计入“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借方,“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贷方分别登记转入“生产成本”的料、工、费的标准数,借贷方之差额计入“产品成本差异”科目。期末时,需要将“材料成本差异”和“产品成本差异”转入销售成本或本年利润。

第二,建立合理的成本绩效考核标准及相应的奖惩机制。由企业管理部门制订合理的成本绩效考核标准及相应的奖惩办法,将标准成本法的作用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定期对各个品种产品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控制。由财务部门定期(季度或半年度)对各个品种产品的成本进行分析,分析结果递交企业管理部门,由企业管理部门牵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协助,对出现的异常成本情况进行控制。

第四,标准成本制定好后,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及市场变化,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也会随之变化,因此,企业应定期(如每半年或每年)对标准成本进行更新,这样既有利于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标准成本制度在企业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韦国华.浅析标准成本管理[J].当代经济,2006(8):50-51.

[2]刁志波,郭涛.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相结合之三种方式比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1(4):30-32.

[3]欧阳清.我国成本管理改革的回顾和展望[J].会计研究,1998(5):1-8.

[4]林勇峰,.论新制造环境下标准成本系统的修正[J].上海会计,1997(4):5-8.

[5]魏立江,汪家常.标准成本管理中基准制定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财会通讯,2009(4):20-25.

[6]于天牧.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的比较与融合[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5:5-8.

[7]张磊.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06:10-11.

[8]熊燕.论饭店餐饮成本控制[D].重庆:重庆大学,2006:7-8.

[9]张.企业生产物流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2:15-18.

[10]张铭.浅析企业标准成本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4(52).

上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范文 下一篇:通力合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