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件有趣的事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31 03:28:42

记一件有趣的事作文

记一件有趣的事作文篇1

记得去年暑假的一天,妈妈带我到姑奶奶家里过一段日子。姑奶奶家在一个景色秀丽,那里山坡上果树成行,绿树成荫,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绿色的海洋。村头还有一条美丽的小河,小河上还有一座古老的木桥。

每天,我跟姑奶奶到菜园里浇菜摘菜,跟姑爷爷到河里网鱼,下午到林子里散步。网鱼太有趣了。姑爷爷是个网鱼能手,他知道哪儿的鱼多,就先去那水涡里洒点碎米,然后再撒网,网上的鱼可真不少,个儿不大但很多,有:鲫鱼、鲶鱼、鳊鱼等。

有一天,我吵着要姑爷爷带我去网鱼,姑爷爷说:“不行、不行。”“为什么?”我不解地问。姑爷爷说:“燕子低飞大雨到。”说着,他带我到屋外看。只见蓝蓝的天空只有几朵云彩,几只燕子在稻田上空飞舞着,这怎么会下雨呢?“下午两点左右会下。”姑爷爷肯定地说。然后又拉我回到厨房里,指着水缸外面说:“水缸出汗,大雨快降。”我笑着说:“下午两点不下雨,罚你从明天开始带我到河里网鱼三次。”“如果下呢?”姑爷爷笑着问。“从明天开始我连续读一星期的故事给你听。”我回答:“一言为定。”姑爷爷勾着我的小指头说。

吃过午饭后,天慢慢转阴了,还刮起了风。到了两点多,天越来越黑了,不久,“噼里啪啦”下雨了!我奇怪地问:“姑爷爷,您怎么猜得这么准?”

“这是谚语,是几千年来广大群众总结出来的经验。这谚语是科学的总结,你想‘燕子低飞大雨到’,是因为气压低,要下雨了燕子才会低飞。‘水缸出汗,大雨快降’是因为潮湿的空气一碰到比较冷的水缸水缸外壁,就成了水珠子,潮湿的空气,就是下雨的预兆......”

记一件有趣的事作文篇2

幼儿园时有许多美好的回忆,也发生过很多有趣的事情,每当我想起这些事情时,都会暗暗发笑。

记得有一次,妈妈早早地把我从幼儿园里接到单位里。有位大妈妈买了一辆新摩托车,说要带我去兜风,过了好长时间,我见大妈妈还没带我坐车子,我就跑过去说:“大妈妈,我要坐萝卜车,我要坐萝卜车!”“萝卜车?是装萝卜的车子吗?我长这么大,也没听说有这种车子呀!你别着急,慢慢说。”大妈妈满脸疑惑地对我说。“就是那个萝卜车!就是那个萝卜车嘛!”我急的直跺脚,都快哭了,“就是铁门外的萝卜车麻!”我顺手向铁门指去。大妈妈东张张西望望,百思不解,说:“儿子,带我去看看,什么叫萝卜车。”于是,我牵着大妈妈的手,来到了铁门前,指着大妈妈新买的摩托车说:“不就是这个萝卜车嘛。”大妈妈听了,看看我,再看摩托车,目瞪口呆,然后捂着肚子,哈哈大笑起来,眼泪都流出来了,她说:“知道了,知道了,哎呦,小乖乖!这就是你所说的萝卜车呀!”“对呀!”我点了点头。大妈妈用食指点着我的鼻子,笑着说:“这不叫萝卜车,这叫摩—托—车!”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每当我和大妈妈斗嘴时,我占了上风,大妈妈就用这件事来嘲笑我,奚落我,“都怪我小时候口齿不清,”我不得不找个借口,偷偷地溜走了,身后还传来大妈妈胜利的笑声,真丢脸呀!

老师评语:童年的你,因为“口齿不清”错把摩托车说成“萝卜车”,让人忍俊不禁。人物对话幽默风趣,人物性格跃然纸上。

记一件有趣的事作文篇3

一、制定年代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简单的数字,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记忆,如中国近代史复习: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忆历史重大事件和事件的影响。教师可以从年代尺中总结划分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落后挨打。四次战争与抗争。近代化的起步,四次运动,向西方学习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层层深入。这种从时间点上引发重大事件的线索复习法,以点带面的链接,知识梳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二、编写姓名

历史上曾有许多人的姓名与时代同步。教师可以根据班内学生的姓氏编一些假名,让学生根据内容联想历史知识,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并说出理由,也会引起学生极高的兴趣。例如在八年级历史复习中,我编写以下姓名:李禁烟,黄洋务,邓上书,魏变法,雷辛亥,冯明主,周北伐,郑建军,陈飞夺,杜抗日,孙解放,张建国,柯援朝,吴,唐集体,钱跃进,何,蒋承包,王开放,向飞天。

三、排列歌曲

什么时代唱什么歌。教师根据学生熟悉的历史歌曲排列引发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如《走进新时代》、《东方红》、《义勇军进行曲》、《社会主义好》、《游击队队歌》、《春天的故事》、《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松花江上》、《十送红军》、《好日子》等。先打乱顺序,再让学生按歌曲创作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加强联想记忆历史知识。

四、列举地点法

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发生的。历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列举地点联想记忆历史事件及其意义,也会引发学生极高的兴趣。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列举革命老区,就是一场中国革命的记忆。如:上海、井冈山、遵义、吴起镇、会宁、西安、卢沟桥、东北、平型关、台儿庄、延安、大别山、北京等。

五、诗词记忆法

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后,都有文人写下著名的诗句。一代伟人在历史过程中写下了很多优秀诗篇,在教学中列举诗词让学生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既轻松快乐,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如: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雄鸡一唱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除了以上列举的方法外,还有人物记忆法,时间标志记忆法等,这些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中考历史开卷考试成绩,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记一件有趣的事作文篇4

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了30%的篇幅,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让他们广泛、深刻的了解并继承丰富的中国文化遗传,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也就是不让中国优秀灿烂的文化被中国人遗忘。

然而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不喜欢,甚至怕学文言文。很多学生认为文言文语言生涩难读,文言常识生僻难记,最主要的是他们认为学习文言文对个人而言没有实际的价值,只是应付考试。有部分学生因这些因素干脆放弃对文言文的学习。

面对这种状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着实忧心。在自己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减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厌恶感;如何使学生较牢实的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如何能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主动性,成为我探究的主要课题。经过几年不断的摸索、实验,我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文言文教法--"趣"教法。

1.识"趣"

"趣"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趣味;兴味。能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生活中凡是有"趣"的事物,就可以让人愉快,让人产生兴趣,吸引人的注意力。学校教育为了"教书育人",加入"趣"的因素,可以使学生不再呆若木鸡般聆听老师喋喋不休的说教,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会使学生将自主学习当成习惯,会喜欢并快乐的学习语文,将语文学习当成一种"欣赏"。

文言文教学是极缺乏"趣"因素的教学环节。"文言文"所反映的内容与我们现实生活有相当大的时代差距,学生与之缺乏认知空间,于是文言文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串讲法"进行教学,由教师一字一句点拨、讲析,从而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失去学习的兴趣。这种结果学生苦恼,老师也苦恼,一个"唱独角戏"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所以我认识到"趣"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有一席之地,要想将文言文教好,不可缺"趣"。

2.思"趣"

认识了"趣"的重要性,就要动脑筋去"思",去"找"文言文教学中可能会产生"趣"因素的环节。

文言文教学中,采用传统的"串讲法"讲解,教师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应付下来,但是不会有"趣",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参与。如果想有所创新,要有新意,想让文言文教学课堂生动活泼有"趣",教师课前就必须作充分的准备,如使用何种方法;课堂教学中能会达到何种效果;效果不佳,又将如何应对等等问题就要面对,要将这些问题考虑周详,就必须要花时间,费精力。这就要要求教师静下心去思去找,广泛的收集,充分的备课,为了达到"趣味",就要承受"乏味"。

3.使"趣"

思好了,准备好了,就要将想好的赋予实践,让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验证效果。

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亲自"触摸"知识,获取知识,体味学习的快乐。

3.1趣读文。文言文教学首要任务是教学生会"读"。"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是诵读的功效,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品味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

文言文课堂要让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摒弃独占课堂,串讲到底的传统方法,努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变初中古文教学那种枯燥的一字一句教读、解析,从阅读入手,通过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首先,学生自己解决读音障碍,自己读文,然后分组比赛读,选出各组朗读好的,出错少的参加全班试读,最后筛选出大家认可最好的就拥有了"教读"的机会。学生教读中如果出了错,让听读者找出来,教读者教读完后当众改正、记忆,几分钟后接受听读者的检验,检验不过关,给予一定的惩罚(如文艺表演)。在教学环节的开展中,教师激励学生向教师挑战,老师放下架子同学生一起比赛读文,要求教师可以出错(这种错是老师事先安排,学生最容易忽视的),让学生做评判,选出教读者。这两种读法完成下来并不困难,同时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激励性。

实践效果是学生朗读文言文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教读效果比传统的教师教、磁带教要好;学生们也能及时寻出断句、读音中的错误,并加以更正;每个学生都有了被认可,被肯定的机会,大大激励了一些厌学者也能积极投入到读文活动中来;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多了,不再距千里之外,创设了师生愉快协作的教学氛围,便于教师及时查漏补缺。时间不长,学生们自读文言文的习惯初步养成,也掌握了朗读文言文的基础技巧。

3.2趣解文。会读了,就要解析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笔者在解文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趣解法"。

3.2.1用"图"增趣。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里游记文占了不少篇幅,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满井游记》等,以记景来抒志。讲解此类文章,首先要对文章中所记之景加以熟识,于是笔者就利用"图"来强化,学生与教师边读文边画图,根据课文内容可画游踪,也可画景致。如讲解《小石潭记》一文,此文以作者游踪为线索,展出景致,抒志。于是教师就选一两位学生同教师一起画"游踪图",其他学生齐读文章,读完画完,学生评图,评出最能促进讲解和背诵的"图"辅助讲析和背诵。这样做学生兴趣大增,积极参与,不仅能将写景部分的内容疏通了,还能较快掌握这部分文言文常识并能较快的背诵。这样做还为后面的讲解打下好的基础。

3.2.2用"故事"提趣。"故事"最能吸引人,讲解文言文时恰当、多样的运用"故事",可以提增"趣"味,吸引学生去了解课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中或插讲"故事",或让学生改写"故事",或让学生表演"故事",形式多变。如讲授《满井游记》一文时,教师插讲了袁宏道当吴中县令时苦瘦苦忙,进退狼狈的故事。在讲授《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就让学生将此文改写成"情节完整的故事",并交流评奖。

形式多样,故事的穿插,使文言文课堂教学"趣"味提增了,学生的参与性更为积极主动了。

3.2.3用"历史"串趣。文史一家,文言文反映的就是历史,展现的就是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各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上有名的人事。如《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庄子故事两则》之类的文言文,我就会用相应的"历史事件"稍加"串讲",用历史来辅助学生学习文言文,体会文章主旨,同时学生也能对历史知识加以补充,这就是"串"出来的趣味。

3.2.4用"信息"补趣。语文教师要让文言文教学生动有"趣",就要作充分准备,现在最好的帮手就是"信息技术"。为了让课堂焕发新的生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问题。教师要学会收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的技能,不仅要具备上课时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还要具备利用网络收集有关提高教育质量的资源能力。

我在讲文言文的时候,适时运用课件,利用网络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下载相关视频材料,来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文言文教学拥有了新的、现代的气息,达到"借他人之杯,浇自己之块垒"的效果。

通过以上文言文课堂"趣读""趣解",再配以课后选取简单易读的课外文言文小阅读加以训练强化,学生既能享受生动有趣的课堂,又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和巩固。

记一件有趣的事作文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A-0026-02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下来,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目前农村小学怎样利用有限的条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教师可以利用激趣、巧妙取材、引导积累应用、鼓励想象等四种方法,中年级的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动笔,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激趣

农村的小学生很多没有上幼儿园的条件,加上家长对教育普遍不重视,他们一般都是读学前班后就直接升上一年级,识字量比较少,他们一年级时才学习拼音字母,接触识字教学。因此,在一、二年级根本无法进行写一段话和写日记的训练,升上中年级后作文基础不牢固。所以,在农村的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最大的难题。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教学欠缺条件,没有课外读物,没有社会经验,接触的事物很少,就只能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怎样让学生乐于写作呢?前提条件就是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学生对事物的喜爱并不是天生的,许多的兴趣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要想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我们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手段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感受成功可以让学生树立信心,成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儿童的天性——玩,让学生在玩中激起作文的兴趣。

例如,学生们玩熟悉的“老鹰捉小鸡”游戏,让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老鹰”和“小鸡”。让学生记下当“老鹰”时自己的感受怎样,有怎样的想法,而当“小鸡”时的想法又是怎样的,等游戏结束后,让学生把游戏过程中的分工、合作、想法、感受都真实地写下来。因为每个学生都参与了游戏,写作文时就会觉得很轻松,并且得心应手。实践证明,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巧妙取材

在作文过程中,许多同学都为选材而头疼,觉得脑子一片空白,生活太单调,没有什么好写,因此,他们要么编造,要么拾人牙慧,以此来应付作文。偶然的机会,笔者发现班里有很多学生非常喜欢看漫画书。漫画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缩影,同时也吸引了中年级学生的目光。笔者选择了一些幽默的、讽刺的漫画给学生看,让学生对漫画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果然对漫画评头论足、各抒己见。因此,教师可以漫画为契机,引导学生从一个个漫画故事入手,仔细观察,从漫画的人物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下手,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觉得生活处处都是语文。

小学中年级学生写作的素材来源还可以是家庭、学校、社会和其它媒体。农村的小学生虽然较少接触外面世界的精彩,但他们每天都生活在青山绿水之中,他们常常上山摘果、下河摸鱼、喂鸡养鸭,有春耕秋收的乐趣和经历。但为何他们在作文时却毫无生气,拿起笔却无处下手呢?真正的原因是学生并没有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留心观察生活,没有把身边的生活小事积累起来当写作素材。教师必须教会学生用心观察生活,让他们学会抓住生活的精彩瞬间,把丰富多彩的农村事物记下来。如春插、收割、种菜、种果、砍柴、做饭等等生活小事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材料。只要随地取材,学生就会觉得身边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当作素材,处处都有素材。当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也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如观察植物可以观察植物的枝叶和生长过程,开花和结果的不同;人物就可以从年龄、性别、身材、长相、衣着、神态去观察等等,让学生养成边观察边思考的好习惯。

许多学生在作文时对事物写不具体,没有独特的见解,就是因为没有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进行详细的观察。因此,我们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他们才能对事物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学会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才会有不同的收获。我们只有激起学生想说的冲动,调动学生的欲望,为学生提供一个活生生的习作体验环境,学生才能找到取之不尽的习作素材。

三、引导积累应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出了读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只有博览,才能文思泉涌,读书越多,积累的知识也越多,才会在写作时有神来之笔。但是农村小学的阅读资源比较有限,我们就要挖掘所有资源,如故事书,课本,漫画书等等,都可以让学生阅读、诵读。再者就是经常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给学生听,并让他们记住故事中的好词好句,能记的就记下来,学生听多了,记多了,慢慢也学会了积累一些优美的词句,这时我们再教给学生在怎样的语言环境下用哪些好词好句最恰当。最好的手段就是让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帮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只要能按这个方法去做,持之以恒,学生在写作文时,词句自然就会通顺流畅,并且能有效纠正方言中不规范的语音语法,形成良好的语感。这种方法虽然有点笨拙,但学生却乐于接受。同时让学生在读书时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写下来,记下来,并且把自己认为最精彩、最动人的词、句、段写在学习园地里。这样随着读书量的增多,学生就能接触到不同的体裁,不同的文章风格,日积月累,就能记住许多好词、好句、好段,写作时就能信手拈来。

四、鼓励想象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小学生幻想,写想象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儿童都是借助自己的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的。因此我们要更新作文的教学观念,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想象力超乎成人的意料,他们可以想象在月球中种地,种的南瓜蔓上长出葡萄,根部长着花生和马蹄,叶子却是荷叶,也可以想象会飞行的鞋、防紫外线及防雨的衣服,等等。

记一件有趣的事作文篇6

关键词:作文指导;写作素材;写作兴趣

语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人们交流要有语言的支持,联络要有书面文字的沟通。文件、文书、书信、文学等,没有能够离开语文的,就是理工类的也要用文字去阐述相关定理和定律。所以,语文是人们学习和工作须臾不可离开的知识。做好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是强化语文工具性的重要形式,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一、放低要求,重在培养兴趣

初中学生刚刚由小学升上来,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心理,有意注意的时间是需要人为延长的。因此,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依靠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一切学习活动都应该从兴趣培养出发,让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效率就很容易保证,反之,则学习效率不好保证。学生对作文有一种恐惧,认为自己写不好作文,教师如果不善于鼓励,那么,学生很难建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激发学生信心的关键是降低作文的要求,不给学生设置更高的作文要求,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作文基础确定指导内容,不让学生感到写作文是那样的可怕,只要能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将事件记叙得清楚、明白就好。不给学生规定字数,学生凭着自己的兴致写,只要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就应该得到肯定。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修改,每次自己读自己的作文,都会发现一些不恰当之处,修改后就可使作文变得完善和完美。

二、培养学生写观察日记

日记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最佳措施。很多知名作家谈起他们的成功经验时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观察日记。随时将自己看到的有意义和有意思的事情记录下来,然后经过这样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运用能力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其实,很多学生是不愿意写日记的,但是作为教师要设法让他们善于写、乐于写。为此,我每天利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今日见闻以口头表达的形式讲给大家听,然后将这部分内容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几次之后,学生就养成习惯了,后来,我就告诉学生这就是日记。学生没有为教师提出的要求而表现出无奈,而是顺理成章地开始写日记了。写日记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且越是时间长久效果越显著。因此,要训练学生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

三、开展活动,丰富生活

学生写作文时会感到没什么可写,没什么事情可感动,这与学生缺乏观察能力有关,也和学生阅历少有关。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资源。途径有一条,那就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创作提供源泉。如,我们可以开展各类竞赛、交流,创办班刊、校刊,开展“寻找家乡的文化”“探访身边的名人”“亲近大自然”“观察可爱的动物”等活动,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让学生开阔眼界,熟悉生活,了解自然,认识新事物、新现象,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提高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入手,培养学生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余活动,为学生的作文写作创设必要的情境。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短时间的努力不容易体现效果,所以,教师要有耐心和信心,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发挥作用。

记一件有趣的事作文篇7

【关键词】 背诵;目的;兴趣;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发展智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为思维和写作积累语言材料、养成学生认真读书、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古诗文由于时间和空间的久远,文字的晦涩、枯燥让人难以理解,学生对文言文、古诗词的背诵都有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多鼓励、重视多角度、全方位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应遵循直观性、参与性、新颖性的原则。在背诵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励并指导学生,教给学生有效的背诵方法。

一、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

“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前提。”背诵是项实实在在的脑力劳动,须下番功夫,但一味的死记硬背,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背诵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想方设法引发他们的兴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运用课件或教师范读,创设情境

课件能将抽象的文字通过图片、动画的演绎出来,学生用视觉听觉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字变得有形有情,学生理解容易了,兴趣自然就来了。再通过老师有感染力的范读,适当的讲解,学生自会多读,熟读、再背诵。加上初中课本里的背诵篇目都是些文采飞扬,脍炙人口的,学生一旦受到感染,就产生了背诵的欲望,甚至背上了瘾。

2、组织竞赛,化枯燥为趣味

中学生好胜心强,因此,我在教背诵故诗文时,定期举行“背诵对抗赛”。形式有二人结对比赛,男女生比赛,小组对抗赛等。将背诵题目写成小纸条,各组抽签背诵,然后在全班进行公开赛。其次,还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上背诵默写课。背诵诗文本身是要苦练的,通过比赛的形式,就把苦练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每经过一场竞赛,学生背诵的热情就涨高了几分。

3、移花接木,巧用巩固

在平时的日记、周记和作文中,我常常鼓励学生大胆引用或仿写,对能做到的同学,我均用鼓励的符号标明“学以致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成功的满足感油然而生,这中积极的情绪将推动他们去背诵更多的语言材料。

4、角色表演,情趣背书

中学语文中很多文章,角色分明、台词丰富,而且具有故事性、戏剧性。学生先读后演,角色互换,情趣顿生。在这样的气氛中,何愁课文难背?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采用分角色表演形式,让学生用文言文语气和现在通俗话的语气进行角色背诵,学生在角色感悟的情趣中理解记忆,结果很快就背诵出来了。

二、掌握几种有效的背诵方法

学生产生浓厚的背诵兴趣,只是具备了背诵的主观欲望。真正克服背诵“耗时多,效果差”的通病,还得根据记忆的一般规律和所背语言材料的特点,在熟读和理解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背诵指导。

分层式背书的时候要弄清文章的行文层次,来龙去脉,运用板块记忆法。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二段从攻城角度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三段从守城角度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四段得出结论写治国之道。这样,在理解文章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分层熟读,边想边背,就可以一气呵成。

诵听法将“听人读”与“自己背”或“对话式”,交替进行,通过各种感观,获得背诵效果。其程序一般是:一组同学朗诵,其余同学静听,或互动式进行。朗读时尽量不看书,颇似播音员。如《曹刿论战》的背诵,难点集中在对课文第一段的记诵上。在理解曹刿所说的“小惠”、“小信”、“忠之属也”分别指鲁庄公做的什么事,解决这个难点后,再抓住庄公之“鄙”及曹刿之“运谋”这条贯穿全文的线索背诵全文,可用两人对话的方式进行反复练习,那么背诵也就迎刃而解了。

选择法背诵不同文体的文段,应选择不同的方法。背诵记叙文,要切实了解和掌握有关的事实。分清记叙顺序。对游记散文和说明文,可追踪进行背诵。如背诵论文,就需要分析论证层次。弄清它的论证层次,背诵也就容易多了。

抄写法背书过程中往往看过三遍不如读一遍,读三遍不如抄一遍。这是因为“看”只有“眼到”,而“读”则只有“眼到”和“口到”,然而“抄”便有“眼”“心”“手”三到,它调动了多种器官配合记忆。这种方法适宜背诵诗词的名言警句。

记一件有趣的事作文篇8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6―0033―01

日记的定义是:“对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兼记对这件事的感受。”与以往的日记相比,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教师应赋予日记新的定义,使日记的内涵更加丰富。

一、改革日记的理念

写日记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直接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写日记时,应要求学生不能局限于单纯地记录事件和感受,而应通过创新思维来丰富日记的内容。学生的日记内容可以有很多,或记事,或议论,或抒情,或信笔涂鸦,或随笔吟诵,或采集几片秋叶拼一个有趣的图案,或觅来一张泛黄的照片配上几句话,或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放飞理想。日记的形式也应当不受拘束,学生可以写成生活日记、英文日记、数学日记和趣味日记等。

二、营造记日记的氛围

教师应当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日记飘香的氛围,使日记成为学生快乐写作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好奇心,使学生由“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的行动观念。同时,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图书室,坚持全日开放阅览室,常年订阅少儿期刊、报纸,让学生随时可以读到时代气息浓郁的图书;在教室里开辟图书角,使学生随时随地阅读各类书籍;每周在校园的宣传栏里张贴该周的优秀日记;开展日记大赛等活动。这样做有利于增强学生写日记的信心,营造浓厚的日记氛围。

三、教师协助学生记好日记

1.开设日记指导课。日记指导课可以是点评课、欣赏课、交流课。课前,教师与学生一起搜集日记写作材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随身携带笔和笔记本,在读书、看电视或与人谈话时,把自己认为美妙的词句记下来,然后分类加工,作为日记的参考材料。课上,多层面地运用搜集的材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敞开心扉,沟通交流。教师应引导学生创造性、多角度地撰写日记,结合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指导学生选择范文中的某一章节,仿写一个人物的外貌,一件事物的特点,一次活动的场面等。

2.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写日记是一个老话题,看似简单,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接受。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去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例如,设立班级流动日记本,让日记写得较好的学生,将作品抄在上面,作为班里的日记范文,提供给其他学生阅读、学习。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另外创设一些栏目新奇、有创意并极富感染力的记日记的方式。

3.认真对待学生的日记。教师在引导学生写日记时,应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世界,满足学生的愿望,喜学生之所喜,忧学生之所忧,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充分放飞思维和心灵。教师应对学生日记中的童真、童趣给予赞赏,对学生在日记中挥洒的快乐表示祝贺,对学生倾吐的烦恼给予安慰,对一些偏颇的观点加以点拨和引导,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的日记保密。

4.丰富学生的日记内容。要写好日记必须使学生跳出课堂,跳出学校的小圈子,扩大生活外延,读好社会和自然两部大著作。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现社会中的真、善、美,将学生的笔触转向对各种社会现象、媒体焦点、新闻事件或热点人物的品评;转向对地球、对环境、对人生、对和平的关注和思考。通过走出去和带回来等多种渠道沟通课堂内外,校园内外,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5.实施激励性评价。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属性是想得到别人的赞赏。”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不断地发现学生的亮点,关注学生细微的进步,真诚地激励学生,满怀爱心地唤醒学生的潜能,这一点对于激励学生写好日记十分重要。因此,准确合理、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能够调动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给学生以鼓励。

上一篇:八月十五的作文范文 下一篇:高考励志演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