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传承范文

时间:2023-12-12 08:34:42

血脉传承篇1

为发挥“五老”优势用好“鲜活教材”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责任感,充分发挥“五老”的育人资源,发挥和弘扬“五老”精神,用好“鲜活教材”和“生动注解”,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5月13日,交警大队集中学习百年党史---传承革命薪火 赓续红色血脉。

期间,交警大队组织离退休干部收看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陈理同志作的题为《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专题报告。老同志们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增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继续发挥余热。集中学习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通过微信群向老党员及老干部推送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资料。大家一致认为,百年党史蕴含着磅礴力量和无穷智慧,作为新时代的老干部、老党员,一定要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以忠诚担当的实际行动,继续发挥余热,为交管各项事业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血脉传承篇2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在早期,腹胀和便秘为其主要并发症。笔者于2005年1月~2008年

7月,以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45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月~2008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伴便秘患者45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55~82岁。属胸12椎压缩性骨折12例,腰1椎压缩性骨折25例,腰2椎压缩性骨折5例,胸12椎合并腰1椎压缩性骨折3例;患者均食少纳呆,腹部胀满不适,大便秘结,舌质红少津,脉弦细。

2 治疗方法

采用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黄芪、元参、麦冬各20g,白术、当归、桃仁各10g,生地30g,生大黄(后下)9g,芒硝(冲服)5g,每日1剂,水煎分服。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并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为依据,确定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主要症状消失,2天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好转:3天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未愈: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经3~7天治疗后,45例中治愈26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

4 典型病例

王某,女,73岁。因高处坠下致腰背部疼痛3天,拟诊“腰1压缩性骨折”收治入院。腹胀、腹痛明显,大便3日未解。诊见患者舌质红少津,脉弦细。即予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次日大便即下,服用3剂后大便正常。

5 体会

中医学认为,督脉位于后正中线,为阳脉之海,总督周身之阳脉,与大肠的传导气化密切相关。胸腰椎骨折后,督脉受损,气滞血瘀,大肠传导失司,大便秘结不通。老年人本身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由于“津血同源”,离经之血过多时,脉外之津液渗入脉中以补充血容量不足,因之导致脉外的津液不足,出现口渴、便秘等表现。临床辨证为本虚标实之证,治以攻补兼施,增水行舟,标本兼治。自拟增液承气汤加味方中,黄芪、白术补益脾肺之气,增强大肠传导;生地、元参、麦冬养阴生津,润肠通便;当归、桃仁养血滋阴润燥;大黄、芒硝软坚润燥,泄热通便。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润肠通便之功。全方补中有通,下不伤正,避免一味攻下而犯虚虚之戒。

6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

血脉传承篇3

通讯作者:李志宏

【关键词】 小隐静脉曲张; 血管瘤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7岁,汉族,因“右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30年,右小腿及足底麻木1年”于2010年3月1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右窝及小腿外侧浅静脉逐渐迂曲、扩张、增粗30余年,未治疗。近1年来又逐渐出现右小腿后及足底部麻木感,活动后加重。近日体息后不见明显缓解,遂于医院就诊,彩超示:在下肢静脉内血流缓慢,可见返流信号,返流持续时间1.3 s。在下肢小隐浅静脉区迂曲扩张,最宽处1.0 cm。腰间盘CT示:腰4~5椎间盘膨出。腰4~5双侧黄韧带增厚,对应椎管相对狭窄。查体:一般状况良好,T 36.6 ℃,P 70次/min,R 19次/min,BP 140/90 mm Hg,右窝区及小腿外侧浅静脉迂曲、扩张、增粗,局部成团块状,触痛不明显,无明显色素沉着及浅表溃疡形成。右下肢大隐静脉走行区未见明显浅静脉迂曲,右下肢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及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正常。右小腿后侧及足底区麻木感,痛温觉减退。右下肢肌力未见明显减退,双侧巴宾斯基征(-),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脊柱生理弯曲存在,各棘突无压痛及叩痛,无放射痛。入院诊断:右小隐静脉曲张。后双阻滞麻醉下行曲张静脉剥脱术,术中见小隐静脉于皮下曲张,到窝,窝内见一3.0 cm×3.0 cm静脉团,为血管瘤。深部与静脉相通,浅部与曲张之小隐静脉相连。血管瘤压迫胫神经,压迫区胫神经轻度变扁,未见胫神经外膜明显变性。于小隐静脉入静脉约0.5 cm处结扎、切断。完整切除血管瘤及迂曲扩张浅静脉。胫神经压迫解除。术后查体右小腿后及足底麻木感消失。术后抗凝,早期下床功能练习,患者术后两周痊愈出院

2 讨论

病因和病理生理为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及浅静脉内压升高,是引起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缺陷,与遗传因素有关。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后天性因素,使瓣膜承受过度的压力,逐渐松弛,不能紧密关闭,循环血量经常超负荷,亦可造成压力升高,静脉扩张,而形成相对性瓣膜关闭不全,当隐-股或隐-静脉连接处的瓣膜遭到破坏而关闭不全后,就可影响远侧和交通静脉的瓣膜[1]。小隐静脉主要汇集足背外侧和小腿后外侧的浅静脉回流,最后汇入窝部的静脉。小隐静脉曲张较为少见。只有当大隐静脉曲张进展到相当时期后,才可能通过其与小隐静脉相通的交通静脉影响小隐静脉,但更多的是由于小隐静脉瓣膜本身的病变,功能不全,导致小隐静脉及其属支浅静脉曲张。目前国内常用的血管瘤分类方法是经血管瘤的外表特征为依据的分类法,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2],但1982年Mulliken[3]提出以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学特性和临床行为的生物学分类法能更好的理解此病例,即将传统分类法中的血管瘤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血管畸形可发生于毛细血管、静脉、淋巴管、动脉或者是多种管腔。

本例患者术前彩超检查未发现血管瘤的存在,与迂曲的浅静脉相混淆,从而干扰了彩超探查,造成了漏诊。没有给手术方案提供足够有效的信息。术中探查后,发现了血管瘤,同时与迂曲静脉相连接。由于解剖结构的关系,胫神经受到血管瘤体的压迫造成胫神经感觉方面的神经损伤症状。血管瘤存在于-隐静脉之间,长期干扰静脉回流,造成-隐静脉连接处的瓣膜破坏畸形,而形成关闭不全,长期关闭不全(患者病史30余年)使远心的静脉承受的静脉压力越来越高,小隐静脉迂曲、增粗、扩张愈来愈严重,此种病因较为罕见。多与普通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形成的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相混淆,手术多同时高位结扎并将大、小隐静脉一并剥脱。势必扩大了切除范围,影响了正常静脉回流,给深静脉造成较大负担。本患者手术切除血管瘤及曲张之小隐静脉为治疗首选治疗方案。不但减少了创伤面积,同时保留了更多的未病变之浅静脉,有利于更早期的恢复左下肢功能。

参 考 文 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4.

[2]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33.

[3] Mulliken JB,Glowacki J.Hemangiomas and vascular malformation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a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endothelial characterislics. Plast Reconstr Surg,1982,69:412-420.

血脉传承篇4

一脉:一个血统;相承:继承。

薪火相传,也作薪尽火传,典故是《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释义是原以柴烧尽,火种仍可传承。

【释义】原以柴烧尽,火种仍可传承,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用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举例: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继承下去。

血脉传承篇5

束,约束或束缚;愧,《辞海》解:烦闷。如《灵枢、五乱》“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由此引伸束愧有约束阻滞之义。

《灵枢、杂病》篇记载:“有痿厥,为四末束悦,乃疾解之”,提出了治疗气机不畅、气血运行不通、萎痹不仁症,可以在四肢相关脉位运用按抑手法,而达到通郁开闭,导气之通达的目的。正如《灵枢集注》朱永年注:“夫按之束之,皆导引之法,犹尺蠖之欲伸而先屈也”。

如何束?在何脉位?古人并没有详尽记载。但从散在的民间经验和本人长期的临床实践验知,束阻滞法通常选用四肢部位大血管或大神经的走经方位,运用“按而留之”,停留一定的时间,然而又突然放开的方法,而促进气血的运行,加快疏通经络而达止痛的目的。其中,按压动脉可使血流暂时截断,而当松手去除压迫时,则血流骤然向远端奔突,伴随着“按之则热气至”的能量,改善肢体循环;而在神经走行方位按压,可使神经暂时失去传导功能,而达麻醉止痛之功,所谓揍“按之痛止”的效果。

人体由骨骼、皮毛、肌肉、脏腑、血管、神经等组织组成,而中医认为经络是沟通人体内外表里组织间的通路,以传导气血,营养组织。中国现代医学家认为:经络在解剖学上至今未能找到实体,但从中医实践的传感现象又不能否认经络的存在;因而推测所谓经络很可能是神经、血管、体液等共同构成的一个生物能量流的传导体。其中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之一,然而,血的分布与循环在人体各部无处不有,无处不到,故而血的划分有孙络之血、络脉之血、经脉之血、骼之血、脏上之血、腑中之血;若按层次可分为表、中、里,即表为皮毛、肌肉,中为骨骼、经络,里为脏腑;这三个层次血的结构分布与循环,有其各自的规律特点,有网络型、分支型、交错型及纵向型、横向型的各种经脉组成。凡患者不论是感受六淫,或是劳损、外伤皆有可能发生脏腑、肢体、关节的血脉通道受阻塞而发生病变,出现血瘀、血结、血阻等现象而感到剧痛、胀痛、沉痛。束阻滞推拿法是通过手法按抑,有意造成暂时的血流受阻,这种人为的“乱”象,使被按压部位上段积蓄气血,而下段呈缺血,以至虚空状态,然而一旦放开按压之手指时,在动脉血流阻力减小的前提下,加速其冲系作用,而加大血液灌注量,带走病变部位废物,充实毛细血管。这方法符合民间所称“乱中活血”,就是通过推拿施术,以“乱”疏导阻塞通道,以达排瘀通阻镇痛的目的。具体地说,以人为的“假乱”治其“真乱”,对临床上常见真乱四症:血瘀、血结、血阻,血逆,用束愧法乱瘀血而散之,瘀血被吸收转化;乱血结而消之,血结被疏散消失;乱血逆而顺之,以降抑血逆,调阴平阳;乱血阻而通之,使血脉阻塞之道之前后里外流通畅运。

神经干上的按压束,则是使神经产生麻痹而镇痛。人体软组织受损,包括关节、韧带,肌肉受外力损伤或因工作、生活中的不合理,不正确的持久姿态而造成的软组织疲劳,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如肌肉的收缩紧张甚或痉挛就是以限制肢体活动,避免重复加重对损伤部位的牵拉撕裂。这种状况在损伤初期是必要的,是属于人体的自然保护机能,但持久的肌紧张,则反使损伤局部缺血缺氧,释放致痛物质而又加重疼痛,最后形成病灶痛的肌紧张的恶性循环,并不断升级,缠绵难愈。同理,内脏病变也是通过神经反射,在人体表面软组织产生炎性水肿或皮下结节等变态反应,进入病灶痛与肌紧张之间的恶性循环。我们采取神经干上的按压束使神经暂时失去传导功能而麻醉止痛,以此缓和肌肉的紧张痉挛,改善缺血缺氧状态。如此,以多次的“停电”手段,切断内脏与人体表面组织的恶性循环反应,可称是“以乱治乱”手法医学的神经封闭阻滞疗法。

下面介绍笔者常用的束阻滞脉位

一、冲门穴(表1)

二、委中穴(表2)

三、缺盆穴(表3)

四、极泉(表4)

五、环跳(表5)

六、天鼎穴(表6)

七、中府穴(表7)

八、灵峰穴(表8)

九、承山穴(表9)

表3:缺盆穴

[位置]锁骨上窝中央,锁骨中1/3后侧,距前正中线4寸。

[所属经络]足阳明胃经

[主治作用]宽胸理气,通经活络。多治胸闷、胃痛、肩与上肢病痛。

[局部解剖]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内侧支和颈外静脉分布,深层有臂神经丛和锁骨下动脉经过,并有面神经支分布;再深层有胸膜顶或锁骨下静脉。

[束方法]患者端坐,医者站其侧方,当寻找到锁骨中段后侧的锁骨上动脉后,可用拇指罗纹面向内向下按于搏动的锁骨上动脉,其余四指搭于肩膊。具体方法有二:一是拇指将销骨上动脉和臂丛压迫于第一肋骨上,即阻滞臂丛使上肢麻木止痛,又暂时隔绝锁骨下动脉的血流约半分钟,当患者自觉头部闷热,肩背部胀闷时,一旦放松拇指,则血流骤然向外流去。二是将拇指向后内侧按压,将交感神经星状节压迫于第一胸椎体之间,则发现艟孔先扩大而缩小,同侧肢体血管舒张,皮肤?度增高。本穴酸、麻、痛胀感传现象敏锐,肌肉薄弱,要注意切勿用指尖按压,更忌暴力,以免反伤皮肤、肌肉、血管与神经,尤要注意避免患者心慌、汗出、晕厥。

表4:极泉

[位置]腋窝顶点,有腋动脉应手。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

[主治作用]宽胸理气,行气活血,通经活络。多用于颈、胸、胃脘部及上肢病痛。

[局部解剖]浅层有肋间臂神经分布,深层有臂丛及其分支和腋动、静脉。

[束方法]患者坐位或卧位。医者站立其前或坐其侧,一手握持患者手臂使之抬起;另一手拇指指面细心扪寻腋窝顶部,当有血管跳动应指时,即为腋动静脉与腋神经走行部位,随之由轻而重缓缓按压约1分钟,可出现上肢部麻胀感传现象,以阻滞,神经血管束。本穴也可配合使用拇指弹拨法,以与血管神经走行方向成角角度前后拨动,可加强麻窜感觉。

表5:环跳

[位置]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

[所属经络]足少阳胆经

[主治作用]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多用于腰腿痛,半身不遂。

[局部解剖]浅层有臀下皮神经、髂腹下神经、臀上皮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坐骨神经干经过,并有臀下神经和臀下动脉分布。

[束愧方法]患者伏卧。医者站其侧方。肘节呈半屈曲状,以肘尖向下垂直用力,由轻至重直抵臀部深处穴位,约1-2分钟后,患者可出现下肢部酸、麻胀或热感等反应。对于体质瘦弱患者,按穴时更要注意手法用力适当,可改以肘尖略带肘臂部份下压,扩大接触面积而减少压强:更切勿左右拨动致使伤筋,造成瘀血。如患者体质强壮,在压穴过程中会臀肌紧张,本人会采用一手曲肘压穴,另一手握患者踝部,使其屈膝,并内、外摇摆小腿,则可放松臀肌,消除抗衡之力。

表6:天鼎穴

[位置]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喉结旁扶突穴与缺盆连线中点。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主治作用]胸痛、上肢庳痛、颈痛、咽喉肿痛,面部瘫痪。

[局部解剖]浅层有颈横神经分布;深层有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穿过深筋膜处,并有面神经颈支、副神经和颈外动脉分支分布,再深层有颈血管鞘。

[束方法]患者端坐或仰卧,医者站于患者侧后方或坐于患者头后方,先用四指从锁骨窝沿颈侧方扪寻第六、七颈椎横突的前侧,当确定位置后,四指并拢并用指面下压适当用力,此为臂丛神经上干部位,约半分钟逐渐出现胸外方与上肢有沉重感,再维持半分钟至1分钟,直至上肢麻木或有群蚁爬行感后放开。

表7:中府穴

[位置]胸前壁的外上方,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所属经络] 手太阴肺经

[主治作用]胸中胀闷、胸痛、肩背痛、咳嗽、气喘。

[局部解剖]浅层有头静脉经过、锁?上神经中间支、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分布,深层有胸前神经,

内侧支和外侧支、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分布。

[束方法]患者端坐或仰卧,医者站于患者侧后方或坐于头后方,以大拇指自胸锁关节沿锁骨下缘细心循扪,约至锁骨外1/3与中1/3交汇处,拇指觉有动脉应手,即用拇指指面稍加用力下压, 或拇指随势贴锁骨缘平放,以加大接触面积和减轻疼痛。约一分钟后,逐渐出现上肢发麻,

一日放开按压,则可有轻微暖流传向上肢。

表8:灵峰穴

[位置]平举上肢,自锁骨中点至肘窝中点连线之中点稍下方,或上肢与躯干平直,掌心旋前,于腋下量取上臂内侧3寸处,有动脉博动应手。

[所属经络]为徐氏自新穴,当属心经或经外奇穴。

[主治作用]肩臂痛、上肢痹痛、胸闷、心痛等。

[局部解剖]浅层有内侧皮神经和贵要静脉属支,深层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本干和肱动脉。

[束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站于患者侧方或坐于患者头后方,先将患者患肢外展90°,以目测或手量锁骨中点至肘窝中点连线之中点,然后四指在下,拇指在上握持患者上臂,拇指并于肱二头肌内缘有力下压寻扪跳动之血管,即为腋、肱动脉,约半分钟后,逐渐出现五指发麻,再压至前臂皮肤变色,肘前尺动脉鼓涨为止,然后突然放开,可反复施术2-3次。

表9:承山穴

[位置]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所属经络]膀胱经。

[主治作用]腰背痛、小腿转筋、痔疾、便秘等。

[局部解剖]浅层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分支分布;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脉分支分布,并有腓肠内侧神经本干、小隐静脉、胫神经干和胫后动脉本干经过。

血脉传承篇6

【关键词】 络病学说; 中医临床文献

中医临床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是以临床文献整理研究为基础,对临床治疗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透视理论创新的内在机制。在对历代临床文献与用药经验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对临床常见病证各历史时期的证治规律进行研究。

吴以岭教授的“络病学说”就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很好的范例。吴教授认为中医学不仅是一门临床应用医学,而且具有学术性极高的理论体系,而任何学科的建设都要以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为基础,中医学术理论的发展又是具有其内在规律性的[1],所以对文献的整理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络病证治”体系正是在对络病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规律的整理继承的基础上创立的,创新性地与现代心脑血管疾病相联系,临床取得显著成效。

1 从文献中发现问题

吴教授从文献中看到清代医家喻嘉言的感叹:“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医门法律·络脉论》)叶天士亦说:“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临证指南医案》),从而开始致力于络病理论的整理研究。

2 基础理论的文献整理

吴教授对文献的整理是以时间为线,以络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为纲,从而总结出络病学说发展史上的三个里程碑——络病理论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首次提出络脉概念,初步论述络脉分布、生理及病理,奠定了络病理论基础;东汉张仲景创制旋覆花汤、大黄虫丸、鳖甲煎丸等络病治疗方药,奠定了络病临床基础;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发展络病治法与方药并广泛运用于疼痛、中风、癥积、痹证等病证治疗。由于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重经轻络现象,加之络脉与经脉不同,在体内没有明确的起止部位和循行路线,庞大繁杂难以把握,故络病理论未经深入研究,亦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3 发现总结规律

吴教授创立“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作为络病学说的理论框架。从络脉的网络层次和空间位置、络脉的生理功能、络脉的运行时速和常度,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地反映了中医络脉的运行分布和生理功能,有助于更深刻理解中医络病理论,进而建立系统完整的络病学说理论体系。同时,吴教授根据文献记载的络病的病机演变总结出络病的病理变化有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络息成积、热毒滞络、络脉损伤、络虚不荣等。

4 探索与现代疾病的联系

吴教授认为《黄帝内经》创建的经络学说中,“经”“脉”概念渐行分离,已经形成以运行经气为主的“经气环流系统”和以运行血液为主的“心脉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脉、血构成的“心脉血液循环系统”成为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脉络作为从脉分支而出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与现代医学之中小血管及微循环基本相同,进而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新概念。认为“脉络-血管系统病”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和病机演变规律,因其所处部位不同而分别表现为心、脑、周围血管等不同疾病,中医均称之为络病,这为建立“脉络-血管系统病”概念奠定了基础。络气郁滞引起的络脉自稳状态功能异常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具有内在一致性,均为“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始动因素并贯穿病变全过程,成为运用络病理论研究血管病变的切入点,由此演变的络脉瘀阻/动脉粥样硬化,络脉绌急/血管痉挛,络脉瘀塞/血管堵塞或闭塞,成为“脉络-血管系统病”发生发展共同的关键病理环节。对于认识血管病变的共性病机变化及治疗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也与近年国外医学界提出的“大循环病”和“泛动脉”(Panartery)概念相吻合。

5 挖掘古人用药经验,继承创新

吴教授认为络脉是“行血气”的通路,络病时表现出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病机特点,提出“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从文献中总结归纳出具有直接通络治疗效果的药物,包括辛味通络、虫类通络、藤类通络及络虚通补类药物。进而研发出运用络病学说治疗血管病变的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系列部级新药。

可见,中医临床文献研究作为文献与临床之间的纽带,立足文献,联系现代临床,寻求突破和发展,实现对中医的继承和创新。就目前临床的疑难重症,如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等,可从文献中挖掘新的思路和方法,开展实验和临床研究,对提高疗效将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正如焦振廉所说的“古籍文献巨大的存世数量和曲折的流传过程,使中医学术体系中相当多的内容还沉睡在我们未知的世界里。”[2]所以中医临床文献研究是十分必要和有着现实意义的。吴以岭教授就是抓住了文献中“络脉”这一个点,从专病入手,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充分继承和发扬古人的精华,形成临床医生能够理解、运用的思维和方法,发挥了中医理论和药物的优势,为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吴以岭.络病学概要[J].疑难病杂志,2004,3(1):37.

血脉传承篇7

关键词:静脉穿刺 ;进针角度;疼痛;成功率

静脉穿刺是护士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穿刺成功与无痛是患者和护士关注的焦点。虽然教科书对静脉穿刺有明确的操作程序,但在临床操作时也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疼痛。疼痛属于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实际上是潜在造成组织损伤引发的情感经历[1]。因此减轻静脉穿刺带来的疼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一直是临床护理研究的热点[2]。为此采用45°~60°进针与教科书上传统的进针角度(20°)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12月在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意识清晰,能正确表达,准确配合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男166例,女134例,年龄在14~60岁,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输液次数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分组与方法 按照教科书的方法,静脉穿刺时针尖与皮肤成20°,先进皮肤少许,后刺入血管为对照组,共150例次。增大静脉穿刺角度,针尖与皮肤成45°~60°,在静脉上方进针,针尖穿过皮肤后直接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将针身与皮肤平行角度顺静脉进针少许为观察照,共150例次。

1.2.2护理人员分组:参加护理人员共4人,分为两组,每组2人,每组护师1人,主管护师1人。每组采用一种进针角度穿刺,两组均选用湖北武汉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一次性7号针头输液器,静脉穿刺部位均选用患者手背静脉或上肢前臂静脉。

1.3疼痛程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判断标准

1.3.1微痛患者接受穿刺时,面部表情自然,平静,询问局部有短暂轻微疼痛。

1.3.2较痛患者接受穿刺时,面部表情紧张、有皱眉等反应,询问局部有明显疼痛。

1.3.3剧痛患者接受穿刺时,面部表情高度紧张、张口或咬牙甚至,有缩回上肢的抵抗动作,询问穿刺很痛,持续时间较长。

1.3.4一次穿刺不退针为穿刺成功,否则为失败。

1.4统计学方法 疼痛程度及分布比较采用t检验,一次穿刺成功率采用x2 检验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P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静脉穿刺时增大穿刺角度可以减轻疼痛的机理,这与穿刺时皮肤所承受的压力,皮肤血管神经分布及皮肤结构有关[3]。疼痛的特点是产生和消失迅速,感觉明显,定位准确,这类疼痛易进行测量研究[4]。按教科书静脉穿刺针尖与皮肤成20°,先进皮肤少许再进血管,这样穿刺皮肤所承受的压力大,针尖斜面对组织的切割力和撕拉力强,导致皮肤血管神经受到强烈刺激,引起患者疼痛反应剧烈。增大穿刺角度,针头直接刺入血管,可减轻皮肤承受压力,缩短针尖斜面对皮内的刺激,减少皮肤机械性损伤面积,可减轻患者疼痛[5]。本组资料表明,观察组微痛率(70%)高于对照组(32%),而观察组剧痛(8%)则低于对照组(24%)。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极显著性(P

总之,通过对门诊成人静脉穿刺的观察研究,增大静脉穿刺角度,减轻针头对皮肤血管神经的损伤,达到了减轻疼痛的效果,这种方法优于传统教科书穿刺方法,在成人静脉穿刺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辛岚,疼痛治疗的探索[J].临床外科杂志,2003,(1):22-25.

[2]陈翠华,静脉穿刺角度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6):356-357.

[3]张萍减轻手背静脉穿刺疼痛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J].南方护理学报,2000,7(3):18-19.

[4]韦绪性,中西医临床疼痛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 , 130-131.

血脉传承篇8

【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从六经及三焦辩证论治的作用。方法:将302例出血热患者用中药清瘟合剂、清气凉营合剂等方法治疗与同期住院西药常规治疗的患者比较。 结果:治疗组越期率为97.98%,对照组为92.60%(p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六经及三焦辩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355-02

1 伤寒六经辨治,可分别发汗利尿(麻黄汤)、两经双解(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和解通下(大柴胡汤)、清泻阳阴(白虎汤、三承气汤)等法。发热低血压期重叠,出现太阳少阳并病、少阳少阴并病、阳明少阴并病,可分别投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小柴胡汤与四逆散合方、白虎汤或三承气汤与四逆散合方。蓄水证用五苓散[1]。蓄血证不仅见于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而且常与休克、急性肾衰同时并见。彻底及时地治疗蓄血证,不仅能防治出血,还能阻断病情向结胸证(少尿期)、少阴病(休克期)的传变,方用桃核承气汤。从临床实践来看,虽然不能单一按六经辩证通治出血热,但可与卫气营血辨证互为补充。

2 通过10多年的大量临床实践,以卫气营血理论为主,结合三焦和六经辨证,针对出血热各期制定相应的治法和方药。发热期采用有清气凉营作用的清瘟合剂,清气凉营合剂。低血压休克期,从热毒内陷,热深厥深论治,治以行气通脉,用升压药物黄芪注射液及生脉饮注射液。少尿期针对热毒、血毒、水毒互结,阴津耗伤,瘀热壅结下焦的病理变化,治以泻下通瘀,滋阴利水法,用泻下通瘀合剂[2]。出血明显者,针对热郁血瘀及血热妄行的病理变化,应用凉血化瘀方药。对合并兼证病例进行相应辩证治疗。其治疗野鼠型出血热患者302例,病死例降至1.11%,对照组为5.08%(P<0.01)越期率,治疗组为97.98%,对照组为92.60%(P<0.01)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平均住院天数(X±SD),治疗组为12.30±3.24,对照组为17.62±4.36(P<0.05),说明治疗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其中入院时重症病人195例,病死率治疗组为1.75%,对照组为7.02%(P<0.01)。研究表明:清气凉营合剂对出血热病毒、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有明显退热、消炎、解毒作用。能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肾血流量。对机体免疫紊乱有调节作用。升压黄芪注射液及生脉饮注射液对手术性及中毒性休克动物,有明显升压效应,能增加脑、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泻下通瘀合剂,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血流量,减轻肾脏损害,促进肾功能恢复。凉血化瘀方药,对血细胞的聚集性、粘滞性及甲皱微循环均有明显改善,为临床疗效提供了客观依据。

3.1 在上述辩证治疗的基础上,针对各个病期的病理特点,同时研制了专用方药:清瘟合剂[3]:根据清气泄热、凉营化瘀的治则,制为清瘟口服合剂。治疗组150例成人每次50毫升,每日4次,重症5―6次;不能进食者则用15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1―2次。对照组用植物血凝素(PHA)10毫升加入10%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两组的基础治疗相同。清瘟合剂由大青叶、银花、生石膏、大黄、知母、升麻、鸭跖草等组成,热盛汗少加青蒿,烦热目赤加桅子,衄血加丹皮、蚤休。治疗结果:体温恢复正常时(天),治疗组1.14±1.01,对照组2.5±1.37,P<0.01。用药后发生休克者,治疗组1例,对照组18例,p<0.01。用药后发生少尿。尿闭者,治疗组11例,对照组25例,P<0.01。疗程经过五期者,治疗组0例,对照组18例,P<0.01。其它如对肾功能、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药后PHA皮试转阳率等,均提示治疗组为优。

3.2 桔梗白散[4]:桔梗、川贝母、巴豆(去皮去油)各3克制法:研细末分为9包备用。服法:先用温开水在汤匙内将药粉调为稀糊状,然后或喂或鼻饲。用量可分为速给量或缓给量。速给量每日一次,每次1克,适应于尿素氮迅速上升,高血容量综合征加剧后并发心衰、肺水肿者。缓给量为每日一次,每次0.5克,适用于体弱正衰者。用本品同时配合中药辩证用药,治疗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106例。对照组106例,采用西医保守疗法。结果:中药组治愈86例,死亡20例;对照组治愈38例,死亡68例;P<0.001。24小时排尿量,中药组均在600毫升以上,1000-1500毫升以上者53%;对照组无1例在600毫升以上。血NPN恢复正常时间,中药组86例,为3―9天,平均5.1天;对照组38例,为5―10天,平均6.9天。左心衰、肺水肿,中药组48例,治愈38例;对照组38例,治愈10例。

3.3 生脉汤[5]:西洋参9克,麦冬30克,五味子3克组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患者62例,每日1―2剂,不能口服者鼻饲,直至血压稳定,同时配合西药纠酸、扩容,选用潘生丁、环磷酰胺、激素、双氧水和能量合剂等。并随机与单纯使用西药的42例对照。结果:生脉汤组血压稳定平均时间(小时)23.4±3.6,对照组37.2±6.2(P<0.05)。血压反复者,生脉汤组占16.4%,对照组71.4%。少尿、尿闭发生率,生脉汤组为56.42%,对照组为81.32%。血尿素氮、肌酐恢复正常平均时间,生脉汤组8.73天,对照组16.05天(P<0.05)。生脉汤组病死率为1.64%,对照组16.66%。

3.4 中药结肠灌注1号[6]:由大黄、黄芪、丹参、红花等组成,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利尿。成人每次100毫升加4%NaHco320毫升,保温20℃,通过肛管作结肠灌注,每日6次,6―10天为1疗程。共治疗3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方法,包括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并发症的防治,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的应用,甘露醇等导泻以及腹膜透析,胃肠透析等。治疗结果:中药组34例中,痊愈33例,治愈率为97%,死亡1例,死亡率2%;对照组27例中,痊愈20例,治愈率74%,死亡7例,死亡率25%,P<0.01。

4 讨论

目前,对于出血热急性肾衰的治疗,西医保守疗法尚不够满意,尽管透析疗法疗效肯定但限于设备条件,未能普遍应用。从祖国医学整体观念、辩证施治的观点来看,本病病机属于瘟毒蕴结脏腑,浊邪壅盛,阻滞三焦,气化不行所致。笔者秉“去宛陈”、“疏涤五脏”之大法,选用桔梗白散,功能可靠而不伤正气,药量少而力专,可行可止便于驾驭。方中以巴豆(去皮去油)为君,攻邪逐水,斩关奇门,所到之处,无所不破;佐以贝母,提肺气散胸之结;使以桔梗,为舟之楫,载巴豆上行,搜逐胸中之邪。肺主气,司治节,肺为水之上源,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得开三焦气治,水道得通。三物合用,可夹攻阻滞三焦之浊邪和淤积胸腹之水液废料,铲除瘟毒蕴结之巢穴,故一举而患可平也。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本病能阻断病情的发展,缩短病程,提高越期率,明显降低病死率,同时结合实验研究,初步阐明了中医传统理论及药物的疗效机理,取得一定的发展和创新,为今后进一步从理论、临床、方药、预防及实验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和特色,指明了方向。本案例是我个人之见,谬误之处,敬希同道们指正。

参考文献

[1] 伤寒论讲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5.14.136,1985

[2] 纵瑞森:腹腔综合征一一休克腹导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基础理论。内部资料,1979

[3] 周仲瑛等 清气凉营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250 例疗效分析及机理讨论(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文版)179,1987

[4] 胡元奎:桔梗白散治疗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219例报告,中医杂志.23(12):913,1982

[5] 徐德先等“生脉汤”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疗效观察 江苏中医杂志 4(3):19, 1983

上一篇:代运营范文 下一篇:血脉相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