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类范文

时间:2023-11-29 21:17:21

土建类

土建类篇1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345"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raining mode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Liaoning Urban Construction Technical College,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for similar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高职;土建类专业;“345”人才培养模式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345" talent 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216-02

0 引言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不断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家基础建设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有着现实指导意义,并会对高职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笔者通过对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科技学院、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多家高职院校的调研,对当前我省高职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索“3”个融合,“4”个接,“5”个转化的“345”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构建形式,为高职土建类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时提供一些参考。

1 “345”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

在确定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笔者对省内几所开设土建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和省内市政、道路施工公司进行了充分地调研分析,最终提出了高职土建类专业“345”人才培养模式。模式构建过程如图1所示。

2 “345”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345”人才培养模式即“3”个融合、“4”个对接、“5”个转化。

2.1 “3”个融合

①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融合。如图1所示:以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了解企业的岗位设置、用工需求。每年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定,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梳理;

②教学体系与职业标准融合。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紧跟行业标准,遵循市政员: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材料员、机械员、安全员、标准员、资料员的的岗位技能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

③学生培训与技能鉴定融合。把对学生的技术培养与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在培养过程中,有针对地组织学生考取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学生在毕业时,取得毕业证同时取得包括施工员证,质检员证等至少一个执业资格证书,即“双证”毕业。

2.2 “4”个对接

①专业与产业对接。市政专业对接于国家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该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成立了以辽宁省市政行业协会、学院、施工企业三方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讨专业发展前景,跟紧行业发展的动态,做到专业建在产业链上;

②课程与岗位对接。在进行专业课程安排时,首先分析施工企业的岗位设置,然后提取岗位核心能力,对应岗位核心能力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如表1所示;

③教学过程与实际施工过程对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专业核心课采取了一体化教学,将一些实际施工和检测过程安排在课堂上和校内外实训场进行现场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与实际施工过程对接。

④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企业的文化。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每学期聘请1~2名企业专家到校宣讲企业文化,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在学生社团中广泛开展一系列与企业文化有关的专业社团活动。

2.3 “5”个转化

①教育教学项目化。在实施课改的课程中,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把章节式模式变为以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以“道路工程施工”课程为例,项目划分如图2所示。

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之后,课堂上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变成以学生分组完成任务为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动手能力,教师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

②学习情境虚拟化。为了解决施工类课程难以实现一体化教学的难题,我们开发了信息化教学平台,利用虚拟的施工操作平台,实现施工过程进课堂。学生在虚拟的界面里可以选择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进行施工操作,通过动画演示来掌握施工工艺流程。

③考核评价多元化。在专业建设中,市政专业建立了由院领导、教学评价处、教务处、教学系部、用人单位等多元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通过“四级监控、五位一体、六种方式”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培养质量实施全方位监督与评价。如图3所示。

成立教学质量监督委员会,出台委员会工作程序和章程,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了“院级领导教学评价处、教务处系部教师和学生”的四级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健全了由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评价处、系部)、招生就业处、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通过日常教学检查、评教、评学、座谈会、奖惩处理、质量跟踪等六种方式进行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

实施监控的内容包括:教务处、评价处、系部重点监控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实践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教师工作规范执行情况、教学管理的执行情况、课程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等内容;招生就业处和系部重点监控学生的双证书获取率、毕业生就业率、企业满意度等;系部、教师通过评学监控每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动态;学生通过评教监控教师的行业规范和教学质量;用人单位监控毕业生的工作态度和能力,从而反馈人才培养方案的可实施性。

④专业资源公开化。对专业教学资源实现网络公开化,目前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已建成包括道路工程施工、桥梁工程施工、施工组织与管理、道路工程识图等6门精品资源共享课,全部课程资源已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随时登陆进行在线学习,并可以实现与老师的互动。后期将开通企业人员登陆通道,真正达到专业资源公开化。

⑤质量评估系统化。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包括: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项工作,每年聘请评估专家对建设过程进行系统化的评估与诊断,找出不足,不断改进。

3 总结

本文以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提出了高职土建类“345”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3个融合、4个对接、5个转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现代高职教育发展要求,可为其他开设相同或相似专业的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范炳娟.新形势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价值工程.

[2]张良智.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双贯穿、四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

土建类篇2

土木建筑行业为我国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支柱型产业。在国家不断加强房地产调控和抑制房价过快过高增长的环境下(注:2013年3月1日,国务院最新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各地的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仍如火如荼地进行。土建类岗位也是一直热门的职业,目前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开办了土建类专业。各省、直辖市、自治州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每年都组织建设岗位培训和考试,大多数土建类高职学生在毕业前取得了建设岗位证书。

二、我国土建类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均无从事建筑工种工作

学生毕业后均没有从事建筑类工种工作。一直以来,我国建筑工地上娴熟的技术工人(抹灰工、架子工、钢筋工、木工等)由于各种因素,几乎无一接受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他们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就直接到工地干活,经过多年实践经验积累,逐步便成为了工地上的能工巧匠。虽然建筑工地要求持证上岗,但是目前社会上办假证的现象普遍存在,试问工地上熟练的技术工人会花2~3年时间在学校进行系统学习吗?

(二)理论实践知识有待提高

此外,虽然大多数土建类高职学生取得了“双证”(毕业证和建设岗位证),但当其就业后,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理论知识没有本科生掌握地系统全面(无法从事设计工作),专业技能(无法独立从事施工管理)和综合素质(与人沟通、团队合作)有待提高;甚至很多土建类高职毕业生改行。

(三)反思

国家已多次提到了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面已提到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开办了土建类专业,土建类产业、土建类学生的招生和就业是否一直保持欣欣向荣的景象?怎样才能在众多院校中发挥本校的专业和特色,得到社会和业界的认可?……这些都是每一位从事土建类高职教育的工作者值得反思的问题。

三、我国土建类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发展的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1)建设岗位考试只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其实践操作能力无从定论;(2)高职院校里的教师和毕业生均无法熟练地从事建筑类工种操作;(3)企业必须靠员工创造效益来生存和盈利,在高职教育发展的同时,国家从上到下都在大力倡导和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双元制教育等模式,国内很多院校(开设了土建类高职专业)与企业几乎没有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又如何来推行德国先进职教理念?照搬德国“双元制”模式实行建筑类工种操作的培训鉴定和职业技能考试并不可取,对此就我国土建类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发展中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一)大力推行社会服务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教师素质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在土建类高职教育中,教师的实践经验有时比理论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对实践知识的重视程度不低于理论知识。教师光靠在学校教授理论知识,不在实践中锻炼、不掌握先进的设计施工技术,其自身素质和社会价值无法实现,也无法得到学生认可,所以必须大力推行社会服务制度。专职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学校要鼓励甚至可强行要求他们必须去设计、施工单位从事社会服务,将在现实工作中的实践知识传授给学生,以此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二)推行导师和项目负责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教师在学校教学时,其角色是导师,必须对学生的教学负责;但在社会服务时,其角色转变为企业员工。教师在企业从事施工管理或设计工作时,可让学生担任自己的项目助理,带领学生一同参与项目建设。

即便条件受限,也可推行项目负责制,其前提条件是各专业教师必须会设计和计算。由各专业教师(建筑装饰、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安装、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带领学生组成一个虚拟的设计施工团队,先由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师指导学生绘制出一整套工程的建筑施工图;然后进入提供专业资料阶段,由各专业的教师分别指导学生计算并绘制出相应的结构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强电弱电施工图;再由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软件得出施工图预算;最后由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指导学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项目负责制不会耗费很多成本,也不会涉及到企业本身的利益,其本质在于虚拟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设计、计算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书育人,很多土建类高职教育重视的是学生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环节,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却有所弱化。笔者认为,应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要深入学生一线,真切关心和爱护每位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此外,学生工作一线的同志们应经常组织学生自行开展文体娱乐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最后,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行业类比赛(如建筑识图大赛、建筑工程算量大赛等)的培养和支持,使学生在比赛中发挥自信、专业特长和团队精神。

四、结束语

土建类篇3

关键词:工科数学;土建类专业;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5-0097-04

工科数学作为土建类专业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不仅是后继专业课程的先行课,而且关系到学生将来能否运用数学这一工具从事土建类专业研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专业实际问题。当前,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学校不仅要培养懂理论,更要培养懂应用、能应用、会应用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1]。为此,需要明确土建类高校对数学教学的基本需要,对已有的大学数学教育教学状况进行分析,改革现有的数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适应新形势下土建类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省要加强学科建设,强化省属高校办学优势,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建成一批体现各校优势特色的重点学科[2]。”沈阳建筑大学的建筑、土木等学科属于学校特色重点学科。大学数学作为土建类专业极其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工科大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土建类工科数学的教学内容和体系基本停留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内容古典,缺乏现代数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工科大学数学与土建类其他的专业课内容自成体系,缺乏应有的联系和渗透,二者缺乏有机的对接。在工科大学数学课程的总体设计中,存在着教学体系陈旧,不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兴趣和能力,缺乏相应的实践环节,缺少层次,教材模式单一,很少有单独针对土建类高等数学的特色教材等问题[3]。因此,在大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如何配合学校特色专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推进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顺利通过验收;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解决相关学科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是值得每位建筑类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探索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一)结构调整

针对学校建筑、土木和机械3个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的需要,理学院创新性地将数学系人员重新整合,按照3个学科对应分成3个教研室,在教学过程中,教研室根据所对应学科的专业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或强化。这样,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专业课程的需要更好、更深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研活动,服务于各个专业,实现土建类专业课程与工科大学数学教育在实践上的对接;另一方面,搭建了公共基础课教师与专业教师相结合的平台,通过对专业课程的深入了解,逐渐找到了数学与各专业结合的切入点。近几年,数学系已经有6位青年教师考取了土木、机械控制工程等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他们中的大部分已在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中逐渐发挥其数学方面的特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负责人制

为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与管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文件精神,学校在全校本科必修课程中分批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由负责人组织牵头对土建类大学数学课程展开调研,从教学大纲、教材等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实现土建类专业课程与工科大学数学教育在理论上的对接。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加强了工科大学数学本科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了教学工作责任体系,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提升了课程建设水平,培育了高素质人才。学校数学类三大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均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其中线性代数还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一批中坚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其中有2位教师被评为校级名师,高等数学教学团队还被评为校优秀教学团队,数学系凝练出了3个方向被学校批准为支撑申报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重点培养对象。

(三)分级教学

扩招以来,学生良莠不齐,为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分级教学的思想应运而生[4]。该校从2003年起在全校绝大部分学生中对工科数学课程坚持分层次教学,实行工科数学选课制。首先,在全校范围内对新生进行数学摸底测验,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需求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在每个二级学院内根据测验成绩将学生分为具有上A班或B班资格的两个层次,即按学生数量比例划分分数段,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其次由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教师授课,学生只能在自己所在单位选课,具有A班资格的可以选择到B班上课,但B班的不能到A班上课,按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组班教学。A班工科数学课程授课教师要求具有高级职称、有经验,讲授的内容较B班要广,起点和深度略高于教学基本要求。B班工科数学课程的内容、难度、深度均严格按国家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进行。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即:第一学期期末考试B班成绩超过90分的学生在第二学期可升至A班学习,同时A班不及格的学生将降至B班。通过分层次教学,使优秀学生、一般水平的学生和后进生都有所收获,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学校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一等奖13项,近年本科生考研数学通过率逐年增加。

(四)增设了形式多样的其他数学类选修课程

为进一步推广数学思想,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将土建类专业课程与工科大学数学教育的有机衔接落到实处,学校还增设了数学选讲、全国工科类高等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培训、考研数学辅导、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数学文化等选修课程,针对的人群主要是高年级准备考研和想要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类竞赛及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根据考研和竞赛大纲重点讲解一些知识点精要和重点题型。学校以数学实验、数学建模以及大学生数学创新活动为主形成了实践课程体系;以数学文化、数学讲座为补充进行数学知识拓展;以高等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和考研升学为促进与检验,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数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教学内容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它体现着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中国土建类高等院校的工科数学课程都过于重视知识的理论化和系统化,而忽视实践对理论学习、理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课程内容脱离实践,学生所学知识和将来专业实际应用的不一致;另一方面,课程内容滞后于实际发展,课程内容不能反映本学科的前沿动态,更不具有前瞻性。笔者通过对土建类专业工科数学课程进行调研,从教学大纲、教材等方面对教学内容作了改革尝试。

(一)改革教学大纲

通过调查土建类专业课程对工科数学课程的要求,收集土建类毕业学生对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将与后继课程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精选教学内容,使之内容更精练;引进新的科技成果,使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气息;全面进行课程内容重组,形成和谐、协调的新体系;建立与课程内容体系配套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及网络课程。从应用角度讲,学生需要的往往不是定理论证的过程,而是结论,因此笔者在实际工科数学教学过程中,淡化严格的数学论证,强化几何说明,重视直观、形象的理解,把学生从繁琐的数学推导和不具一般性的数学技巧中解脱出来。这样做符合“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特别是土建类专业课程的学多需要数学知识的支持,面对课时数的限制,笔者依据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适当取舍。此外,创建数学文化氛围,协同数学文化教育与数学技术教育,让学生领会工科数学真正的涵义与价值,确定正确的数学思维观和数学应用观。

(二)教材改革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一项基础建设。目前高水平的教材虽然很多,但与土建类专业相匹配的教材相对较少。为此,笔者所在教学团队编写了两本专门针对土建类专业学生工科数学教材并配套了辅导书和作业册。教材加入了一些新的内容:(1)把优秀的数学软件Matlab引进教材,带入课堂,使学生尽早掌握这一先进的方法,并具备进一步深入自学的能力;(2)力求讲透数学基本概念,加入数学建模相关内容,加强应用内容的系统讲授,让学生掌握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求解并对其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能力;(3)适当引入一些相关的数学史料及建筑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的重要作用。其中一本教材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精品教材,一本被列入“十二五”规划教材,并被多次再版。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针对工科数学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内容多、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为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培养了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5]。

1.创新思维能力

创造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手段,知识及技术的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这给工科数学这门最基本的公共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知觉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中很重要的成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培养学生多思考、不迷信权威、敢打破常规,敢奇思妙想的精神。如在定积分几何应用部分讲解正劈锥体的体积时[6],学生很难理解实际图形,笔者在讲解时将正劈锥体与护手霜的形状相类比,学生易于接受。此外,培养创新思维还应注意强化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2.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在授课时除了要讲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相互联系外,还要向学生传授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于数学基础理论部分要侧重讲清楚主要问题、核心概念和主要思想。对于知识应用部分要注重多视角、全方位分析,实现知识的迁徙。教学最根本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牢记有关的知识和方法,而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方法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善于把自己获得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带到实际中去,解决实际情境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能力和习惯。

(二)加强实践教学,以竞赛引领学生学习兴趣

应用工科数学于实际,最终目的是为了了解所研究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讲最终归结为计算,因而培养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培养的基本能力之一。当前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技术的发展,求解数学问题有了强大的计算工具,功能强大的Matlab、Mathematics、SPSS等数学软件包的出现,使运用计算机求解数学问题更加方便。笔者在授课中尽量把培养运用数学软件包求解数学问题的初步能力融入教学。针对土建类专业课程学习中所涉及的实际问题数学计算量较大且较难的情况,增设数学实验课,提高计算能力。

此外,注意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是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数学类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土建类专业课程与工科大学数学教育有机对接的重要措施,它具有即时性、理论性、实用性等特点。竞赛题目来源一般为命题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当今亟待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充分考查学生的洞察能力、创新能力、数学语言翻译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联想能力、使用当代科技最新成果的能力,同时它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调组织能力,以及诚信意识和自律能力。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首先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将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合理的数学模型的过程,而对实际问题的理论分析和科学研究则是通过模型分析实现。因此,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至关重要,它既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想象力,又需要寻求合适的数学方法,它是能力和知识的综合产物。土建类专业对数学建模的需要更为明显,如建筑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城市规划等专业课中经常会遇到此类问题。

四、考核形式改革与实践

考试作为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质量检查和反馈方式,也是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督促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考试的目的、方法和内容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先进的考试理念、恰当的考试方法、合理的考试内容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加强考试管理,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形式、内容和方式等,可以使考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充分发挥考试的积极功能,通过考试引导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这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力保障[6]。

学校于2007 年全面开展考试改革工作,本着“小范围试点、注重实效、稳步推进、不断创新”的思路积极建设,并以研究立项的形式全面推进此项工作。几年来,共确定考试改革立项项目组6个,课程立项22个,试点课程184门,考试改革课程达到224门,占学期考试改革门数的50%[7],数学类课程更是积极参与,全面铺开,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具体做法如下。(1)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通过出勤、平时作业和小测验与课堂提问等形式督促。(2)阶段考试占期末总成绩的20%。在授课间穿插2~3次阶段性考试,注重对知识点的考察,阶段考试包括考试次数与时间的确定,考试内容、题量与难易程度,考试监考的安排,试卷评定,成绩,补考安排。(3)期末综合考试统一命题,主要考核对课程总体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由于工科数学课程的特殊性,以开卷考试为主,成绩占总成绩的60%。

总之,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相应的教学内容也应不断地随之调整。加强土建类专业工科数学教学改革,实现土建类专业课程与工科大学数学教育有机对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不断进行教学法研究和创新,加强土建类专业工科数学课程的教学,促进土建类高校特色学科的发展,是进行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提高土建类专业工科数学课程教学质量,让学生不仅知道重要的数学概念、方法和结论,而且能领会到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学以致用,为祖国的建筑行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知恩.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五十年[J].中国大学教学,2008(1): 11-16.

[2]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12-16)..

[3]钟小伟.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2):83-85.

[4]欧春霞.工科数学分级教学的理论分析与改革新思路[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35-38.

[5]李宁,孙海义.如何培养本科生的数学学习能力[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9,35(6):94-96.

[6]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M].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宫园园,王素君,刘军.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 247-249.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mathematics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al specialty

SUN Haiyi1, LI Ning2, JING Xin1

(1. School of Science,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hengyang 110168, Liaoning Province, P. R. China

2. Institute of Systems Scienc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gyang 110819, Liaoning Province, P. R. China)

Abstract: We analyzed the current status mathematics course teach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al specialty to find a new teaching mode which pays more attention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overall qualities. We carried out the teaching reform from aspects of teaching syste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form.

土建类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土建

土建类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有自身的特殊性,它的教学任务除了通过课堂教学,必须还要借助于量课堂外的实践教学来完成。针对专业教学特殊性,作为教师必须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才能实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中提示出的目标。合理的教学方法在土建类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最初的木结构、毛石砖砌体结构发展到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等;土建类专业技术不断进步。跟随结构和技术的变化,教学方法也应该变化发展。教学手段日益更新,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深入,这些都促成土建类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变化和发展。

一、教学方法的定义和土建类教学的特点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形式的总称。它具有双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法与“学”法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质量。

土建类课程的特点是难、繁,对数学、力学的要求高,专业课程的相关性和延续性很强,理论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传统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课堂上强调的是教师“教”,对学生“学”主要是通过大量的课后练习来检验。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专业基础课程效果还好。但是在土建类专业课教学中,传统教学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教学要求。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变化和发展。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影响因素

1、教师的个因

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及技能技巧,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教师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会好。因此,加强高校教师教学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关键性任务。

教师的教学风格、对不同课堂气氛的好恶、与学生的亲疏程度等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在我们的教学课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同一门课程,不同的老师讲授,教学效果完全不同。当我们要求一个老师去改变学习另外老师的教学方法时,也不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什么?这里的原因是多样的,本文不重点对教师的个因进行分析。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学生的群因

作为教学的另一个主体,学生的群因,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社会发展,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信息面、学习的动机、对知识需求的个体差别越来越大。采用传统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不同个体的要求,特别是对土建类学科,学生个体差异更大。信息时代下,更强调个性化,学生的学习目的、动机呈现多样性。单纯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即使加入现代多媒体教学也不能满足要求。要采用更多的教学手段a) 增加网络学堂,在线解答。同学可以单独与老师交流,根据自己的个人要求,向老师请教不同的问题;b) 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这对于土建学科的教学很重要,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c)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需要。

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1、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多媒技术进行授课。与传统教学相比它的优点是:节约板书时间,加大信息量,开阔知识面。能挖掘出文字无法表达的直观、动态效果,通过计图形显示、动画模拟、文字说明等,形成了一个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钢结构设计原理》的课程教学中,制作了螺栓连接破坏的视频,学生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螺栓连接每一阶段的受力特点、破坏发生的部位、破坏形式等。让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魅力,达到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节奏变快、知识量加大,对学生接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运用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课是课堂教学在平等讨论中进行,它打破了老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甚至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自己讲述。在讲授《钢结构设计原理》稳定知识时,安排了一次讨论课,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提出质疑,进行自由辩论。通过问答与辩驳,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很多学生为了准备这次讨论课,认真地将《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中稳定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复习,还查阅了很多的参考书。通过讨论课这种形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普通教学要好。《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教学中,也是设置一个专题,让全班学生分组展开设计讨论,让他们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方案制定、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全过程。最后在课堂上进行方案的讨论、分析,比较优缺点,由学生自己确定最优的方案。整个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把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将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通过分析与讨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结构检测与加固》课程应用性较强,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收集工程事故实例,根据各章节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案例服务于教学,利用多媒设备再现实际工程事故,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有机结合,使课堂讲解生动清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建筑法规》、《合同管理与索赔》的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通过案例教学促进学生全面看问题,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事物变化。另外在《建筑经济与管理》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提供实际管理情况两难的情境、待解决的问题、危机的处理等的描述。让学生分析、讨论并研究解决办法。案例分析不求“唯一”结论,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探寻问题,提升判断能力。

4、研究性学习教学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教学过程。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不能动摇学生心中根深蒂固的教师权威观和求同思维方式,学生很难在独立思考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在《结构力学》教学中采用了质疑性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讲述一种解题方法,让学生来判断这种方法是否正确,并阐述原因。如果这种方法是正确的,那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进行求解,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常见的错误学生犯得少了,培养了他们敢于质疑、对知识举一反三的的学习习惯。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不拘泥于己有结论,敢于怀疑己有的各种结论,对问题进行创造性求解。

5、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

土建类高等教育,要跳出传统的学校课堂,将课堂放到工程实践中,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快适应社会需求。《测量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让学生会用仪器,还安排了两周以上的测量实习,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简单的地形测绘。再利用假期,安排学生社会实践,走进工程,在简单的熟悉培训之后,就可以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学生将学习的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除此以外,我们在《结构综合实验》这门课程教学时,也跳出了传统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不是在实验室简单的给学生讲解仪器的使用,而是让学生在工程中实地操作怎样进行裂缝宽度、深度的测量,怎样进行结构的无损检测、怎样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测定等等。

土建类篇5

【P键词】房地产金融;教学;课程改革;财商

如今,我国各产业正在转型升级,金融业对各行业的影响力在日益增强,尤其是资金密集的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金融业的支持,居民的住房消费也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但是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引入房地产金融这方面的内容也比较晚,这也导致了我国建筑业、房地产业从业人员金融知识相对缺乏,专业水平不高且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紧缺的局面。因此,我们需要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业所需要的高财商的复合型人才,在土建类高职院校开设金融课程。

一、土建类高职院校开设《房地产金融》课程的必要性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住房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因为除了学习和上班,平时的生活我们都是以住房为中心进行的。住房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才会有所提升。例如,很多高校毕业的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的时候,一般都会首先考虑工作单位当地的住房,好的住房条件也会吸引很多人才聚集,很多城市因高房价而流失许多人才。在房价不断上涨的今天,许多大学生的住房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住房问题了,而是波及各方面的社会问题,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房地产金融业务(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支持便可以有效缓解大学毕业生住房压力,为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做强有力的资金后盾,解决大学生创业以及就业的后顾之忧。假如大学毕业生在学校期间就学习得到房产金融方面的知识,那这将大大提高他们的财商,对他们步入社会后在融资和买房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作为土建类高职院校,每年为建筑业、房地产业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其技能主要体现在土建类的专业技能上面。但是现阶段我们的相关行业正面临最大的一次升级转型,资源节约、绿色发展将是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倡导的发展主题。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土建类高职院校输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我想,具备节约意识、生态保护意识、绿色发展意识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的高职学生不仅要有土建类专业技能,还要有大局观、有较高的财商。财商,本意是“金融智商”,指个人认识、创造、和管理财富的能力,包括观念、知识、行为三个方面。财商是实现成功人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人的一生中,财商、智商、情商形成的最佳时间段是青少年阶段。根据笔者多年的企业及学校工作经验和校内外调查了解发现,我们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是没有机会接受财商教育的,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科学的财富观,仅仅通过消费了解和理解财富的价值,并且对于管理财富、运作资金毫无意识和想法,也就是说我们的高职学生财商普遍不高,而且就业后也没有体现出这方面的较好表现。基于这样一种现状,在我们土建类高职院校开设《房地产金融》这门课程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全面系统,提高学生的财商,提高他们的就业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房地产金融》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房地产业和金融业这两个行业的发展在我国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且国际环境、市场环境千变万化,所以我们应该在新的形势下适时地对《房地产金融》这门课程进行优化调整。

《房地产金融》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同时也是金融学的重要内容,它是介于《房地产经济学》《银行货币学》《经济法》以及《保险学》等之间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资本市场中的一颗新星。《房地产金融》的主要授课内容是以房地产金融活动为主要内容,在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且借鉴一些西方国家先进的理念,了解国外房地产金融的发展情况和运作的特点,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有难度的房地产金融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教授,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实践中灵活运用,并且对分析以及解决房产金融实务问题有所帮助。

(一)合理设计《房地产金融》课程的大纲

课程大纲是教学的指挥棒。想要使《房地产金融》教学大纲能够科学、合理地编制,首先就要明确《房地产金融》的教学目标和要学习的内容。不同的专业要分层教学,难易不等;并且《房地产金融》在教学大纲内容的安排上应该注重科学性、实践性以及前瞻性,还要能够体现出我们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双证融通”的办学特色,并且能够使学生能将学习到的内容与实践相结合,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编制《房地产金融》课程大纲的时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还要注意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同时也要避免出现重复的内容。《房地产金融》课程教学大纲内容的改革,最终还是要注重教育的规律,并根据行业的不断发展来修改大纲中的内容。因此,《房地产金融》的教学内容还应具有时效性,否则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达不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二)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因材施教,突出实践性

房地产金融学的课程安排,应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因材施教,不管是教学的理论课程,还是教学的方法,都要体现实践性的特点。

对于房地产专业,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应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且课时应较为充足。对于其他专业,该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开设,教学内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课时可以偏少些。在现代教学中,我们的教育对象发生了改变,我们的教育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借助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社会实践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更加注重实践性,将案例穿插在各教学模块中,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了解行业发展新趋势,保持终身学习力

在金融与房地产密切联系的经济环境下,房地产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信托业务和不动产证券化业务。不动产证券化的实质是对房地产进行分割,其实就是利用证券的形式,对原本使用期比较长的、价值比较大、位置固定的房产进行分割。通过这样的方法解决了企业融资的问题,还能使投资者得到相关的收益。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一行为不仅推动了消费,还拉动了经济增长。

在大约1970年的时候,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正式进入我国市场,它本质上还是一种证券化的形式,它也是以房产抵押为债权,在通过金融机构或者是一些特定的证券机构对这些债权进行验资以及核实,还要经过信用机构进行担保,最后才能到资本市场上进行筹集资金。虽然这种新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时间不长,它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些资金来源,也使得贷款更加安全,也增强了资金的流动性。重要的是证券市场是一种新型的、长期的投资工具。

在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行业动向,以更开阔的视野对待在校的学习,养成学习新趋势、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四)引导学生善用“拿来主义”,高效学习、智慧学习

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的房产金融发展得比较晚,因此国外的一些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业在资金方面过于依赖银行贷款,系统风险较大,这也迫使我们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并逐渐建立一个多元化、国际化以及专业化的融资渠道,并且要积极推进房地产证券化和不动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的工作模式,在不断摸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的不动产发展模式。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智慧学习,善于在他人成功的经验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规律,并不断发展完善。

(五)注重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多维立体教学

房地产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还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在《房地产金融》的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应用现代教学的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听课效果以及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可以把要教学的内容做成幻灯片播放,并把教师的教案、习题、还有一些案例等制作成网页,这样方便学生课后复习,也可以使学生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聊天软件进行网上教学,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有相关信息的网站,例如商业银行网站、财经网站以及一些房地产网站,这样方便学生及时了解这个行业的最新动态,保证自己所掌握的内容都是最新的、最准确的。

三、对改革内容提出两点建议

(一)建立一支有实战经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工作中的主导者,学生的知识大多是从教师那里得来的,因此教师的专业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直接决定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高校的房地产金融的讲课教师大都没有直接参与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实践,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与实际脱轨的现象。在当下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注重理论的教学工作,学校应该组织教师利用假期的时间进行实践,这样才能使教师自己的讲解更加透彻,同时也能使教师自己的讲解与实际更加契合。因此,学校不仅要增强老师的理论素养,还应该为老师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

(二)引进行业企业精英参与高校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请房地产行业中专业的人士对学生进行讲解和教学,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房地产行业的认知,还可以真正地学习企业家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业精神。还可以让学生多参加一些有关房地产金融行业的座谈会,这样也可以增加学生对这个行业的兴趣。一般情况下,房地产金融的教学会在三年级上半学期进行,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相关的基础课程,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在学习《房地产金融》过程中引进行业企业精英开展相关专题讲座就会感觉比较轻松,也能收到很好的实践学习效果。在通常情况下,不建议有过多的同学同时进行学习,开课的人数最好不要超过40人。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的听课效果,还方便老师进行管理。

四、结束语

在房产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房地产金融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创新,也需要我们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其中。由此可见,在土建类高职院校将房地产金融课程作为培养高职人才的财商基础课程是非常必要的,这将大大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转型中的建筑业、房地产业输送既有一技之长又能顺应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诤诤,郭照蕊.资产评估专业《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金融管理研究,2015,27(01):123-131.

土建类篇6

关键词:高职;土建类;顶岗实习;体系

作者简介:蒋凤昌(1970-),男,江苏泰兴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副教授,博士后,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英国皇家特许工料测量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新技术应用及土建类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重点课题“高职高专土建类学生顶岗实习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编号:2011JSJG092),主持人:蒋凤昌。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1-0072-03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要途径。在国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育开展得比较早,美国始于1906年,加拿大始于1957年,日本始于60年代初,英国始于1975年。

在我国, 1986年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开始借鉴国外经验,经过不断探索,1997年以后,全国广泛发展高职教育的顶岗实习环节,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于2001年起,开始践行“2+1”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1年到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实习。10年的实践表明,顶岗实习能有效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赢”的局面。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完善。通过构建包含目标体系、运作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四个子系统的顶岗实习体系,使得顶岗实习培养模式日趋精细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一、构建顶岗实习的目标体系

(一)宏观目标

基于10年的“2+1”顶岗实习实践,完善和优化土建类学生《顶岗实习手册》的培养目标体系。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宏观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和巩固专业思想,热爱土建专业,增强从事本专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会“先做人,再做事”。

2.使学生深入了解建筑行业企业,通过顶岗实习的锻炼,巩固和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会查阅相关的规范与图集解决工程问题,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培养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具备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针对实习所在的项目,渗透“技术”与“经济”辩证关系的理念,同时培养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生产意识。

3.使学生了解社会,融入企业文化,培养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和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大局意识、竞争意识。

4.使学生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解决工程问题”,树立独立处理工程问题的信心,适应建筑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提高毕业后的就业、择业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具体目标

为使宏观目标可操作性增强,《顶岗实习手册》细化规定了施工员、造价员、监理员、资料员和安全员相关岗位的实训内容,使每个岗位的实践性教学目标具体化。限于篇幅,以下仅列出施工员顶岗实习的具体目标:

1.识图目标。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图的专业分类与相互关系;精读图纸设计说明,并与相关规范、规程和图集进行关联;掌握施工图的表达方法和图示内容,并由平面图示构建空间概念;读懂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并能将平、立、剖三种图示进行熟练联系;熟悉水、暖、电施工图,并与土建施工图对接;通过反复读图,能发现图中存在的问题。

2.施工测量目标。熟悉测量工作过程及主要内容,熟练掌握水平测量仪、经纬仪等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检验方法,能够熟练利用测量基本理论进行施工放样和控制测量。

3.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目标。熟悉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作用和主要内容;掌握施工程序、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标准;掌握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熟悉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措施;能熟练编制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设计;初步学会应用价值工程理念进行多方案比选,选择性价比最佳的施工方案;初步了解深基坑支护、高支模等技术含量高的施工方案所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力学计算、专家论证等相关内容。

4.资料管理目标。了解施工现场资料管理过程和工作内容;熟悉工程资料组成、分类和组卷;能随着工程进度及时、准确、全面收集各类资料;记录资料,整理资料,掌握资料管理的方法;能运用资料管理软件进行管理;初步了解创优工程的资料管理特殊要求,例如北京“长城杯”、上海“白玉兰”、江苏省“扬子杯”、国优“鲁班奖”等相关施工资料管理内容与要求。

二、构建顶岗实习的运作体系

顶岗实习运作体系主要包括前期工作、过程指导和实习档案建立三大部分。

(一)前期工作

1.顶岗实习前的动员。提醒学生:顶岗实习将使其由“学生”转变为“准员工”,身份转换使得其行为将具有“学生”与“员工”的双重属性;谦虚谨慎和吃苦耐劳将是立足于新环境的两块基石。

告诫学生:施工现场不同于教室,安全问题应排首位。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配戴安全帽、安全操作机械器具、行走安全通道等相关规定。

激励学生:全身心投入生产一线,“零距离”接触建设工程,实现课堂专业知识的消化、深化和转化,迈出实现“专业工程师”、“项目经理”等职业梦想的第一步。

2.实习企业和项目的选择。为了确保顶岗实习企业和项目能提供良好的工程环境和育人环境,通常由学校统一安排到校企合作单位(实训基地)的工程项目,也可尊重学生及其家长意愿,自行选择到符合顶岗实习要求的工程项目。顶岗实习项目应满足以下要求:

土建类篇7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素质,使高职学生满足企业需要,并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率,成为了高职教育的主要研究内容。从当前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来看,只有全面开展核心能力培养,才能保证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基于这一认识,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只有做好核心能力培养工作,才能保证高职土建类学生的核心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进而满足用人企业需要,最终达到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目的。

二、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应重视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对于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而言,要想做好核心能力的培养,就要认真分析教学特点,并根据教学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同时要从社会实践入手,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产生学习的动力。结合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实际,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满足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选择相关企业积极开展实习教学

虽然高职院校的土建类专业教学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毕竟存在必然的差异。要想消除这种差异,高职院校就要选择和土建类专业相关的企业组织学生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所学知识,并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参考。

2.根据学生特点制定特色教学计划

考虑到高职土建类专业的教学特点,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关系到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鉴于当前高职学生个性特点较为突出的特点,只有根据学生特点制定特色教学计划,才能保证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取得积极效果。为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特点积极制定具有特色的教学计划,保证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取得实效。

3.提高专业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土建类专业知识有足够的兴趣,才能降低土建类专业教学难度,提升土建类专业教学效果,满足土建类专业教学需要。从这一点来看,只有提高专业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土建类专业教学取得积极效果。

三、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应明确就业岗位情况

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开展过程中,应有较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只有明确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与企业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才能保证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取得实效。为此,在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中,只有明确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才能提高教育针对性,满足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需要。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目的

高职院校在土建类专业教学开展过程中,只有明确教学目的,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有的放矢,进而提高教学针对性。基于这一认识,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只有明确教学目的,并以此为出发点重点推动教学活动全面有效进行,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在土建类专业教学取得实效。为此,明确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目的是十分必要的。

2.制定具体的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计划

明确了教学目的之后,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是保证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从当前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的实际开展来看,具体的教学计划不但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制定具体的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计划,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3.认真分析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

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用人单位培养合格人才,并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培养。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只有认真分析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才能以此为依据做好专业教学工作,并保证专业教学和学生素质培养取得积极效果,满足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教学需要。

四、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应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与学生活动是由独立的部门进行组织和协调,造成教学活动与学生活动的脱节(俗称两张皮),导致学生活动重形式、轻效果,重数量、轻质量。很多学校注重学生社团的建设,注重发扬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基于这个特点,在内涵建设上应将教学活动与学生活动融合起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融合,构建活动体验教学模式。活动体验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在学校社团建设的基础上,每个社团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并实行竞争上岗制,对指导教师进行有偿服务,提高教师参与社团建设的积极性。社团建设必须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提高个性化服务,为职业素养个性化教育模式提供良好的平台。

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活动的模式进行开展,将枯燥的课堂教育变为开放的活动体验模式,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的职业技能。活动体验教学模式的开展必须有针对性,这样才可以培养学生的某项技能,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个性化的形成,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使学生个性化得到突出表现,教师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和规划,使学生在活动体验教学模式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五、结论

土建类篇8

【关键词】 基层电大;土建类专业;教学状况;调查分析

广播电视大学(简称电大)的现行体制是分级办学,系统管理,分级实施。即由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地市级电大分校和县级工作站(教学点)组成现在的远程高等教育系统。对于广西电大而言,基层电大主要是指区内各地市电大分校和各县级工作站(教学点)。广西电大土建类专业目前开设本科专业三个、专科专业四个,具体的教学任务和资源建设由广西电大理工教学部的土建教研室负责。学生主要来源于在职成人。学生的专业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利用业余时间(晚上、节假日)接受面授教育;二是自主利用中央电大和广西电大建立的网上教学资源进行专业学习。对广西基层电大土建类专业的教学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主要就是要了解基层电大对土建类专业落实教学过程的状况,着重听取基层电大师生对使用省级电大总校建立的网上教学资源的体会、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资源建设中做进一步改进。

一、教学状况调查的准备工作

通过从招生部门收集近年全区土建类专业学生的分布情况,选择几个学生较多较集中的地市分校和工作站作为调点,确定调查的目的地、时间和行程。

经过近四年的规范建设,土建教研室对所负责的土建类各专业的网上教学资源,包括各课程的教学大纲、责任教师介绍、课程说明、教学辅导、实施方案、三分屏课件(含导学、内容讲解和考试指导)等的建设已基本完成。

目前全区土建类专业开设并招有学生的专业本科有两个:1、水利水电工程;2、土木工程。专科有四个:1、建筑施工与管理;2、水利水电工程与管理;3、工程造价管理;4、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经统计,贵港市电大、梧州市电大分校、防城港市电大和玉林商务分校等四个基层电大分校上述(土建类)专业在读学生人数在区内基层电大分校中排行居前,因此选择以上四个基层电大分校为本次调查的目的地。

调查主要采用与教师和学生座谈的方式,具体调查内容按落实教学过程的各方面展开。

二、教学状况的调查结果

在实地的走访和谈话中,我们了解到,贵港市电大招生工作做得好,主要是全校上下动员,人人有任务、有压力。分校对区总校部分开课隔学期开设感到不够方便,认为未做到最大程度方便学生学习,教务管理也不够方便。梧州电大理工类招生很少,并且专业很分散,教学成本较高,因此分校希望总校能开设一些针对这一情况的全区性质的实时双向的视频课堂。在地市县,教育市场恶性竞争,某些高校以自主命题为“商机”,不重视教学质量和考试质量,严重影响电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电大学生以此抱怨电大考试难,作业多,一些急功近利想轻松获取文凭的学生转到其他学校就读。招生竞争激烈,压力大,教学点教学和管理想严也不敢严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开放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生们认为,学校提供的面授课时是基本满足的,但针对土建类专业特点的现场教学、实验课较少,在培养学生熟练使用电大在线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方面还需加强。学生认为,土建类本科专业的力学课程学习和考试都较难。电大在线平台打开的速度不够快,步骤不够简便,不够傻瓜,特别是视频。因为平时需要上班和照顾家庭等,因此他们希望学校在这方面多加改进。学校开设的定期网上教学活动开展得不够普遍,课程专职责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学生们最关心期末考试能否通过,因此学期末比较注意搜集复习资料,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班级Q群使用班主任上传的各科复习资料进行复习;二是通过网上搜索,自行搜集各科复习资料。这两种方式比较有效,考试基本能通过。所以对电大的教学、学习等方面总体比较满意。学生们认为,选择电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取得文凭,这有利于他们晋升、评优和评职称。例如土建类各专业各岗位均要求持资格证书上岗,而考取资格证书的前提是需取得相应专业的文凭。在贵港市本地,取得相应专业的文凭的方法(学校)很多,但感觉电大在本地有固定正规的校园、历史悠久、考试基本能通过、文凭正规,心理感觉比较放心,因此才选择在电大学习。

教师们认为,期末复习时土建类各专业主要依靠班主任上电大在线平台,如试题库中搜索相关资料,挂在Q群上供学生们复习,更有针对性,这种做法比较有效。教师们建议,提高试题库中试题类型在实际考试中的比例,可以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由于贵港市电大本身土建类专业教师较短缺,外聘教师也不好找,因此辅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任务量大,希望总校加强对分校专业教师的指导和援助。教师们认为,教师讲课所用教材与考试内容还不够统一,学生对此较为敏感。教材内容略显滞后,要加快教材更新改版。部分课程网上资源要注意提供习题答案,以利学生自主学习。对于土建类专业来说,实践性教学环节比较重要,虽然实践性环节有专门的外聘教师带,但由于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实际过程的指导比较欠缺,指导教师很少能在选题、论文修改、专业前沿问题探讨等方面给予指导,指导教师只是给出最后的成绩,实质性的指导很少,学生很希望能有一个真正意义的指导教师,给他们做全面的指导。另外,他们希望土建类专业录制的三分屏课件在内容上多一些操作方面的指导,增加一些操作视频。还希望能给学生提供专业实训基地。

三、调查结果分析

网上资源的使用情况还不够乐观。客观上,学校学习平台的网站建设与学生的要求有差距,同样,土建类各专业的网上资源的质量与学生的要求也有差距。我们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整体质量和学生的高要求有差距。主观上,电大学生在学习上的追求层次也较低,也很实际,他们最关心的是取得文凭的问题,即考试能否通过的问题,因此,如果网站建设和网上资源的质量一般,肯定不会引起他们的关心和注意。电大教育最大的优势是大学办到了学生的家门囗,特别是在本地没有其他高等院校实体的地方,电大是一所看得见、摸得着的令人放心的学校,只要服务做得好,学生就会来读。在基层电大,专业专职责任教师严重缺乏,因此班主任的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学生主要是在职的性质,学生工作主要是教学和教务管理,因此班主任是学生学习上的“保姆”、“全科医生”和“导修主任”。我们的建议是:对基层电大的班主任进行“专职专业化”,即对他们适当对口分类,如“土建机械类”,根据分类的性质进行适当专业培训,平时与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的专业和专业课程责任教师进行经常性的对口联系,让他们经常参加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的专业教学年会,并在工资收入上给予鼓励,目的只有一个,即让班主任成为一名高水平、专业化的学习“保姆”、“全科医生”和“导修主任”。

四、对基层电大土建类专业教学状况的思考与对策

1、提高总校网络的整体性能

教学状况的调查,总的印象是,一方面,土建类专业网上教学资源已经建立起来,基层电大的教师和学生已经能够正常使用,成为他们学习的帮手;另一方面,基层电大的教师和学生实际使用的频度还不够。因此,使用电大在线只能说有了初步的体会,提出了较多的改进电大在线的建议和意见。换一种说法,基层电大的教师和学生实际上有通过使用网上资源解决他们学习上的问题的需求,但建设起来的网上教学资源还不能全部满足他们的需要。究其原因,从总校的角度看,硬件方面还需要加强,网络的整体性能需要提升。网络不仅需要高性能,而且要在稳定的高性能上。

2、采用团队合作建设和校际合作建设网上教学资源

土建类专业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已正规化和常规化,体系和规模初具,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在质量和吸引力上还满足不了基层电大师生的要求。改进质量和提高吸引力,一方面要增加投入,另一方面,要提高每一个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对于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要通过鼓励的方式,而不是强制的方式。例如,要求教师提高挂网教学资源的质量,同时,对高质量的网上教学资源进行奖励。还有,对点击率高的网上资源进行奖励,当然,要确保点击率的真实性。为弥补教师个体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以及土建类专业课程高质量网上教学资源建设难度大的问题,可以考虑采用团队合作建设和校际合作建设网上教学资源的方法。

3、从学员的需要出发建设土建类专业网上教学资源

通过调查发现,对于基层电大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使用网上资源的功利性很强,他们不大关注教学过程的落实,主要关心如何考好试,对期末复习资料等与考试相关的信息和资料较感兴趣。在建设土建类专业网上教学资源的时候,可以更多地从这一角度出发,照顾他们的关切。

4、加强土建类专业网络平台开发团队的建设

加强与平台使用人员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平台功能设计与技术实现过程中的问题,对平台中存在的细节问题进行排查,并及时修正。要加强课程教学资源的更新力度,根据土建类专业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特点,增加网上课程的互动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加大建设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的力度,网上教学资源要重点突出,教学内容与考试大纲要贴近,增强学生利用网上教学资源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土建类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率。

5、加强教学点土建类专业教师与总校教师的联系和培训

加强基层电大土建类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并建立必要的鼓励机制。基层电大专业责任教师应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熟悉开放教育学习方式,熟悉自己所带课程或专业的专业细则、课程教学大纲等,并具备良好的监督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总校土建类专业教师也应该时时更新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定时进行培训或进修相关课程来提高总校的教学服务质量。总校土建类专业责任教师肩负整合教学资源的责任,减少基层电大教师的资源整合任务,减少资源建设重复性,提高工作效率,发挥电大的系统性优势。

6、加强土建类专业学生学习管理

主要落实教材的按时发放,监督学生网上形成性作业的按时完成,提高形成性作业的质量。课程责任教师应注意“教材-作业-考试”之间的联系,千万不能脱节,作业和考试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课程责任教师和教学点教师、学生要加强联系,对教学过程存在问题要及时进行沟通和反馈,来达到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学生学习效率和改善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的来说,基层电大土建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在各方努力下,是有保障的。同时,可以提升的空间还很大,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参考文献】

[1] 毛汉领.远程高等教育 实践与创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2] 蒋黎欣等.贵港市行业继续教育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

[3] 诸芳等.对广西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

【作者简介】

梁慕宇,男,广西电大理工教学部土建教研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吴 荣,女,广西电大理工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

上一篇:土建类专业范文 下一篇:生土建筑范文